关于大学生网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关于大学生网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关于大学生网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摘要:当代社会,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之情感--“网恋”也伴随产生,在大家看来,“网恋”既虚幻而又浪漫,它似乎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绚丽的色彩,给我们的爱情带来美丽,可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心理准备,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因此,对大学生“网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相当必要的。

关键词:网恋大学生认知情感

何谓网恋? 网恋是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相识、相吸、相知、相许,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俱的情感互动过程[1]。网恋是网络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恋爱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网络为主要沟通工具,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的各种方法(如E2mail 、QQ、聊天室、BBS、网络虚拟社区等)来表达感情、发展双方的爱情。由于“网恋”的不确定性、欺骗性,它不仅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偏失和健康损害,而且还会对相关的他人甚至社会构成危害[2]。

1.网恋产生的原因

网络以它独有的平台为爱情的产生提供了新颖的方式,

具有与爱情的高度融合性,深深地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原因,急于释放长期学业与未来就业压力。大学生经过了长达十年甚至更久时间的学习,然后进入大学后,又将面临完成学业和未来就业的压力,他们的心理负荷相当的大,有的部分学生甚至觉得这方面的压力超过了其心理承受能力。他们非常的渴望逃避这种不适合身心健康的现实生活,宣泄自己的压力,释放自己的情感,放松一下自己。而网络具有很高的匿名性、很高的隐私性,大学生可以毫无顾虑的在上面畅所欲言,还可在网络中扮演各种虚拟角色,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因此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注意。现在大学生缺少交往的技能与技巧,但是又渴望交往。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学习压力和缺少玩伴的单调的生活模式,让部分大学生的交往的技能与技巧很差,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的人际交往遭受种种的挫折,而且容易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关心,网络具有很高互动性、易接触性,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朋友,进而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的恋人,这些便捷性都让大学生的心理得到很大的愉悦与满足,也是网恋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另一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被爱的需要,也有爱人的冲动。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已是18 岁以上的成年人,而16~20 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性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又称为接

近异性的狂热期。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大学生因身材相貌、兴趣爱好、经济状况、学业及未来的就业等因素的种种制约,他们爱与被爱的需求往往无法得到合理的满足。处在心理不适期阶段的大学生,必须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这必然是一个充满挫折与挑战的过程,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部分学生因为缺少的自我心理调节知识和技能,出现在现实感情生活遭遇不如意后,然后就寄希望于网络这个无约束的自由交流空间,这些具体的因素就为网恋创造了生长的土壤和环境2.网恋的利弊

“爱情无孔不入,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的出现都会为爱情提供更便捷的途径。所以自从有了互联网,也就同步派生出了网恋”。[3]网络酷似一把双刃剑,无情地冲击着现代社会所有的观念,有好的也有坏的。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相亲相爱,需要只是字符和想象,但是想象只能孕育一种“梦”,它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且它很可能是一种危机的游戏,它所产生的爱情很难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在网络情感交流中,很多人说的尽是谎话。完全可以假想,当越来越多的人泡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又以虚拟的身份建立人际关系时,我们现实中的传统道德,不可避免地将面临道德的挑战。与此同时,大学生迷恋上网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具体

表现为: 可能会带来学业问题。长期迷恋于网络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因为网恋并不是通常的恋爱。网络交流变的投机以后,就会对虚拟世界里的网友有依赖的心理。使他们常常想入非非,大多时候会想象网络中通过甜言蜜语所铸就的白马王子或梦中情人就是真的存在,然后就会干扰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有一些同学违反学校规定,长期逃课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退学。大学生网恋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痴迷于网恋的大学生极有可能意志消沉,无法正常完成学习任务。某些大学生一上网就和网友聊个通宵,第二天精神萎靡,无心上课,当然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网恋上。网恋会造成心理问题。由于网上聊天、交友和游戏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病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疾病。此外,长期上网更容易引发大学生的精神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感情容易冲动,网恋又缺乏理性的引导,往往会产生网上失恋等问题。情节较为严重者精神受到重创,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但是网络交际不同,虚拟的关系建立的时间远远小于现实时间,由于上网会使一些学生迷恋于与网上朋友交流,对网上的朋友产生心理依赖,而渐渐疏远现实中的朋友、同学时和空间。他们的症状就是常常拒绝和同学一起活动,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进行逃避,很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

障碍。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人际沟通能力下降,如果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出现“网瘾综合症”等症状。

3.如何正确的对待“网恋”

对于“网恋”问题,首先要利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来给大学生以导向,有关网站和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的有益资源,抵制其负面影响。作为网上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和维护者,首先大型的网络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并尽力为其提供最优化的网络资源;其次网络公司应该尽到自己应该做的义务,正确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公司必须为自己的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尽量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而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网吧等的监管力度。网吧作为经营组织,他们只以赢利为目的,根本不考虑对学生和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所以有关机关必须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只有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加强了,才可能有效抵制网络和网恋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应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网络安全机制。在信息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有关政府部门应着重从网络法律制度和网络道德两方面来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这些举措是大学生进行健康、正常网络生活的最有力保障。学校也应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

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任务,针对大学生心理期的特殊特点,绝不可采用简单的打击压制,也不可坐视不理或一味回避,而应该正视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正确认识。有关机关应该严格管理,加强网上的信息引导与监控。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增强学生上网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其次,对网上不良信息,要有监控部门把关处理,属于不良信息的,坚决予以删除,对于学生在网上暴露的不良思想认识问题,主动采取措施发布引导性信息,统一师生认识。学校应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成立完善的学生社团,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因为学生网恋的根本原因就是精神空虚,如果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仅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4.对网恋的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对大学生“网恋”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个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只有正确的处理“网恋”这个问题,才能帮助大量处于迷茫期的大学生们。对于“网恋”,我们要从全方位去认识它,不能采取简单的粗暴的方法去阻

止或者破坏,那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只有从社会心理学层面全面的分析它的成因等重要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来避免“网恋”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可以让网络成为一种普通的交友方式,恋爱方式,而不是成为青年学生心理成长的绊脚石。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网恋”的存在,正确处理好大学生的“网恋”问题,利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处理好“网恋”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 1 ]曾坚朋.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J ] . 中国青年研究,2002 , (6) :32 - 34.

[ 2 ]郑显亮.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 ]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 (6) :114 - 116.

[ 3 ]韩孝成.科学面临危机——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 M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4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一)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一)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恋在大学生生活中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了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恋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网恋的消极影响 1.网恋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网恋有很大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恋时难以确定对方的身份。虚拟的身份和现实是存在差距的,网恋中的交流手段、方式和现实中也是有不同的。当大学生真正回归现实后就会不适应,变得孤僻、自卑、封闭、不善交流等,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人格分裂等。 大学生网恋会限制大学生的其他行为,忽视其它生活领域,导致上网频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不受控制等症状。对于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由于需要长时间的上网,不仅会使视力下降、失眠、头痛、神经衰弱,而且严重的还会患上“网络综合症”。 2.影响社会化进程 一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人类基本的心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并获得明确的自我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这样他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网恋是以网络为载体,构建的一个虚拟社会,它使大学生脱离了社会学习和社会实践。大学生网恋者都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在网恋中构建一个理想中的我,而这个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大学生网恋者在网络中活跃健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害羞、寡言。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恋者所建立的社会认知及新的角色定位是与现实不相符的。这样,当大学生网恋者回归现实后,会因认知结构、角色定位、价值标准不同而更加的感到不被人所理解,同样,现实中的人们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种种行为。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使这些大学生网恋者陷入越发孤僻的境地,为了寻求网络安慰又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中。这些大学生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造成人格分裂、甚至自杀。因此,大学生应认清楚网恋这种交往形式的弊端,决不能沉迷于它。 3.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是为将来立业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更应学好基本功。大学生网恋势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网恋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并冲击校园正常的教秩序。特别是对于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来说,上网谈恋爱就是一种额外消费,网恋将加重家庭负担。 二、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分析 1.青春期的憧憬 由于网恋速成性的特点,使大学生网恋者在这一过程中能轻易的找到理想中的恋爱对象,而不必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通过网恋这种新的恋爱方式,大学生极易找到一份浪漫的爱情。正是这种感觉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抛弃传统的面对面的恋爱方式而选择网恋,使他们沉迷于网恋中不能自拔。 2.特有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刺激,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求成欲。网恋作为一种新的恋爱方式,与传统的面对面的恋爱方式完全不同。正是由于它方便省事,又具有时代性,比较时髦,才促使大学生对网恋充满了好奇。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大流。据有关学者调查,92.1%的网恋大学生表示周围人有过网恋的经历,仅有极少部分人是在周围人没有网恋经历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恋爱方式的。看到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46期 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为1.75亿,占全体网民的51.8%,更有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网恋则日渐成为大学生网络交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过程。一方面他们可以在网上大胆而直接地与异性交往,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这种真真假假的网络情感又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并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与引导。 一 网恋作为网络交往的延伸,其本质是凭借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爱情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可取之处。首先,网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网络以其技术平台打破了人际交往传统的血缘、地缘和业缘模式,人际互动不再局限于身边狭隘的交往圈子,这使得大学生恋爱的选择机会不再受到时空限制而得以增加。其次,网恋降低了恋爱成本。它可以通过视频和聊天挤掉信息的水分,也可以随时终止交往,从而节省大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成本。第三,网恋可以满足大学生部分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渴望。网络交流可以让人感觉安全,不惧展现内心的秘密和脆弱。同时,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抑郁、自卑,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善于与异性交往;自我价值感低,不敢向身边的异性表白情感;平时常因缺乏自信而采取逃离现实的回避行为。网络正好给他(她)们提供了掩护自尊、获得异性认可的虚拟环境。所以,大学生网恋并不能完全被社会排除,而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只要网络不会消失,网恋就不会消亡。但是网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经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恋成功率低,易给大学生造成情感挫折。网恋扩大了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但要想“网事成真”,其实还要跨越比传统恋爱更多的障碍。网恋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因为多数大学生在网恋开始时仅看重感觉而过滤了金钱、容貌、身份、家世等现实条件。随着网恋的发展,情感依恋开始建立,恋爱意向逐渐萌生,就需要重新对网恋对象进行“资源”审核。如果面试结果不够理想,往往会发生“见光死”的现象。即使对方形象比设定的底限要好,网恋关系确定,在关系维持期间,又涉及距离、时间、经济实力支撑、长久分离所需的情感毅力等现实因素的考验。甚至到了考虑婚姻的阶段,仍有新问题陆续产生:家庭的反对,现实相处模式的重建等等。许多网恋者坦言,网恋最初往往感觉刺激而浪漫,留在网上也许是一段美好的情感体验,但一接触现实便极易毁于一旦。很多网恋也恰是在脱离现实的基础上才得以发生,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情感寄托,而这并不一定要走向现实。这种恋情要想转入现实也更加困难,通常只是情感空虚阶段的一种廉价满足方式而已。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的成功率仅为0.1%。 2.网恋易上瘾,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的距离效应和神秘感极易使大学生网恋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沉湎于网络难以挣脱。由于网上聊天、交友、游戏需要注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卢桂桃 摘要:网恋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降低了恋爱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态度;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生活氛围。 关键词:网恋;网络交往;教育;引导 作者简介:卢桂桃,湖南城市学院政工师。(湖南益阳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XJK08CXL007)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0)04-0058-02 新媒体思政58 2010·4(中)

社会心理学1

浅析我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仇富、仇官”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摘要】 随着我国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壮大、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各种文化思潮泛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现阶段"仇富、仇官"话题持续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围绕新闻事件不断形成舆论热点。"仇富仇官"现象已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仇富仇官"现象进行理性剖析。可从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原因。如经济层面和历史层面。也包有人性中忌妒的非理性和阴暗的一面。对于仇富仇官现象,不应该等闲视之,而应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手段稳妥地予以遏制和消弭。 【关键词】 仇富,仇官,公平,民主法制 【正文】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问题呈高发态势,解构权威,使价值观混乱。最直接的后果是族群撕裂和社会分化,使得社会整合困难。 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一是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心理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三是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农民、教育、医疗、住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社会相对剥夺感强烈,“均贫富”思潮容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共鸣,从而形成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四是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制度结构。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五是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 在众多的社会心理问题中,笔者就“仇富、仇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仇富】 定义:仇富现象多指对于富人阶层或富人个体的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倾向的社会心态。 仇富事件: 事件一:中国大陆媒体称为杭州飙车案或杭州富家子飙车撞人案,同时也被中国大陆网民称为欺实马事件(音同70码,取欺负老实人之意)。是指发生于2009年5月7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发生一起改装三菱车(车牌:浙A608Z0)因超速驾驶撞死人的事件。杭州飙车撞死行人案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此都十分关注,而且事态还在不断升级之中。这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交通肇事案,已经引来了社会上对于“仇富”理论的新争论。 许多媒体在报道时直指肇事者为“富家子弟”,民众们也把仇恨的矛头指向了这些“为富不仁”的财富拥有者。 事件二:一桩“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协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使红十字面临信任危机,导致其获捐数额急剧下降。

2021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最新)

篇一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9人力01090316潘宇辰依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求,依据科学分工的要求和本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它要涉及但不专门去研究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如社会结构、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等现象;它也要涉及但并不专门去探讨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生理机制及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它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一)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孙文本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曾系统的介绍过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初为止国外九种关于社会学的定义,即社会学研究:(1)社会现象;(2)社会形式;(3)社会组织;(4)人类文化;(5)社会进步;(6)社会关系;(7)社会过程;(8)社会现象间的关系;(9)社会行为的科学。而有的美国社会学家统计了1951-1971年20年间由美国出版的16种社会学教科书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八种提法:即(1)社会活动;(2)社会关系;(3)群体结构;(4)社会行为;(5)社会生活;(6)社会过程;(7)社会现象;(8)社会中的人。国外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心理学家(如F.奥尔波特)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学家(如埃尔伍德,G.麦考等)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 这众多的定义主要分属三大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 社政152 马嘉骏 1500870245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网络游戏沉迷给许多青少年带来危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游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虚拟的现实技术吸引力强,完善的游戏产业链和游戏中现实商品的诱惑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缺少释放空间,对成就感的渴望缺少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缺失和学校教育管理滞后等因素,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问卷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 3、调查对象 我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三、调查数据简单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一、前言 互联网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扭曲,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据专家分析,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杀人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们是怎样认识这个第四媒体的呢?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 我们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为课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上网与 性别和所处年级有关,也和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上网以家里和宿舍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性;目前网络信息的多而杂使很多大学生对其既爱又恨。 二、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①对网络行为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的上网年龄、时间、 地点、频率、常上的网站、所关注的内容、上网的体验进行调查。 ②调查大学生上网动机,文案调查包括网络学习,玩游线,网恋,娱乐等 ③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排名,和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里仁学院大学生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以大一的学生作为辅助调查对象。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状况,我们适当将部分大四学生加入调查样本中,以充实数据库,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现象的真实情况。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在最近的几项调查中表明,在我国各大高校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的条件,也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 一、调查背景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网民中18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的网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上网用户学历以大专以上的青年居多,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主要群体。 二、调查目的 网络功能强大,具有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与大学生猎奇、求知、掌握最新信息等特点相符合。因此,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网络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网络究竟对于大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减少网络对于我们的负面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一共发放63份问卷,回收63份问卷。 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的大学生,从性别来看,女生占43%,男生占57%;从年级来看,大一占38%,大二占38%,大三占21%,大四占3%。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最初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初中及初中以前接触网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8.25%,那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且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过早的接触网络,若没有旁人正确的指导,容易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过早的沉迷于虚拟世界。 (二)大学生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偏长,对网络依赖较大,影响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不超过1小时的人仅占10%,62%的人上网时长为1--3小时,13%的人上网时长为3--5小时, 15%的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周末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小于3小时的仅占25%,44%的人周末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为3--5小时,17%的人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为5--8小时,周末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8小时的人占14%。由此可见,上网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空余时间,甚至还占据了其他学习工作休息的正常作息时间。调查结果显示,78%的人是利用空余时间来上网,5%的人会选择在课堂上上网,8%的人会减少其他活动来增加上网时间,甚至通过延迟睡眠时间熬夜上网的人达到9%。另外,长时间的对着电脑手机等,会给人视力造成伤害,且对于人的身体产生辐射问题;如果坐姿不正确的话,容易造成大学生脊椎炎等健康问题。熬夜上网不仅会打乱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影响睡眠,而且对室友的睡眠质量也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说服

社会心理学-说服 1、说服的途径 说服到处都有,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例如“教育”或者“灌输”,不过人们喜欢把自己认可的东西叫做教育,而不认可的东西叫做灌输,说服的途径分为“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人们就有可能被说服。但有时论据的有力与否并不重要。有时我们完全不可能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去仔细的思考。如果我们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关注于信息,那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仔细推敲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此时我们会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新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譬如,8月初的亳州会议上,对于乡镇网点开发的重要性,刘总以“否则你有朝一日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座空城”进行阐述,就引起了商家的共鸣。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到一个新城市找餐厅吃饭,选择哪一家呢,最常用的策略就是看哪一家的人多就选择哪家,这就是采用外周线索。如果吃完以后我们根据口味、价格、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决定下次还来不来,就是采用中心途径。在营销过程中,无论是导购还是广告,最终目的是说服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那我们采用何种说服途径呢?我们对于食品、饮料、烟草和衣服这一类商品的看法往往是基于感觉而不用基于逻辑。这些产品的广告通常都使用外周线索,明星代言、优美的广告等感性手法是常采用的策略。而对汽车、摩托车这种高价值的耐用品,顾客的决策将是理性的,需要综合各种信息来进行评判,FABE是最常用的四步骤策略,无论在导购时还是电视广告。以上策略是针对那些乐于思考、或有能力进行思考

2019年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2019年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学系的学生,进行普遍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28份,回收128份,有效率为100% 3. 调查时间为20**年**月。 二.调查目的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与憧憬;“两情若是久长时,有岂在朝朝暮暮”是人们对爱情的一种态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们对爱情的承诺。而如今在大学的校园中,爱情的种子也正在萌芽。都说恋爱是当今大学生的一堂必修课,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的不同以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恋爱观,从而导致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处理恋爱关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业与生活有促进的作用,消极错误的恋爱观反而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每一段恋情都应该是纯洁的,自由的,是不能用物质去衡量的。每一段恋情都代表着一种尊重,一份责任,是需要用真心与真情去维系的。而这种理想的恋爱观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出现,甚至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错误消极的恋爱观,如过分地看重对方的物质基础、恋爱至上甚至失去理智、对待爱情的态度不认真等等。这种恋爱关系容易导致双方恋爱关系的破裂,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酿成悲剧。出于这一现状,我们对佛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本校大学生的恋爱观特点,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阵对问卷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事业、恋爱与生活的关系。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工作的大重点和难点。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

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父母养我们,我们要回报,这属于()1.0 分
? ? ? ?
A、符号互动理论 B、平衡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我的答案:D
2PAC 中 A 是指()1.0 分
? ? ? ?
A、我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B、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 C、children D、老人 我的答案:B
3 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 1.0 分
? ? ? ?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41950 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 0.0 分
? ?
A、哲学 B、经济学

? ?
C、心理学 D、社会学 我的答案:C
5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 1.0 分
? ? ? ?
A、马克思主义 B、纳粹主义 C、实验 D、计划 我的答案:A
6《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1.0 分
? ? ? ?
A、斯金纳 B、文森特 C、莫尔 D、拉察鲁斯 我的答案:D
7 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1.0 分
? ? ? ?
A、情景实验 B、外部环境试验 C、现场实验 D、仪器实验 我的答案:C

8 符号互动是来自于()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0 分
? ? ? ?
A、物理学 B、生物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我的答案:C
9 人的幽默感是在()阶段建立起来的 1.0 分
? ? ?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婴幼儿期 我的答案:A
10 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觉
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实验得出的结论 1.0 分
? ? ? ?
A、霍布斯 B、霍兰德 C、霍桑 D、勒温 我的答案:C
11 自我的作用是()1.0 分
?
A、阻止本我发泄

社会心理学复习

单项(10*2) 判断+理由(4*5) 名词解释(6*5) 简单(3*5) 论述题(1*25) 谁的社会心理学? 在社会心理学内部,存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说法。 所谓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Allport, 1985)。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Kotsmin, 197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总之,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人的社会行为的起因 他人的特点和行为 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认知过程 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 与社会行为有关的生物或遗传因素 社会心理分类系统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1908年:麦独孤、罗斯 1924年:阿尔伯特 勒温: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F.Allport的“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 连锁联想 删去元音 转换透视 乘法运算 写批驳文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物学取向 心理学取向 社会学取向 文化人类学取向 攻击是天性吗? Zing Yang Kuo(1961):一只与小鼠在同一个笼子中长大的小猫不但不攻击他的小鼠伙伴,当他有机会追捕其他老鼠的时候,他也同样会放弃攻击。 Konrad Lorenz(1966):雄丽鯞鱼一般只攻击同类的雄鱼,不攻击其他类的雄鱼,但是当鱼箱里的只剩下异类的雄鱼时,它也攻击他们;当其他的雄鱼也都被移走,它就攻击和杀害雌丽鯞鱼。 男尊女卑是必须的吗? 米德:萨摩亚姑娘的“青春期” 米德: 阿拉佩什人的和平主义文化: 男人妹+女人妹 蒙杜古马人的竞争主义文化: 女汉子+男汉子 德昌布利人:女汉子+男人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分析与综合原则 三、交互作用分析原则 四、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五、伦理性原则:伦理性原则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需要尤其强调的原则。由于社会心理学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时经常需要隐藏真实研究目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如何避免给被试带去伤害,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研究伦理要求: 第一,自愿参加原则。 第二,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第三,有利研究设计原则。 第四,事后解说原则。

大学生网恋情况调查报告

对大学生网恋看法的调查 调 查 报 告 对大学生网恋看法的调查 报告题纲:

(一)基本资料 (二)导言 (三)正文 (四)总结 (一)基本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网恋的个人问题的看法,深入剖析大学生网恋的心世界。 调查对象:科技大学在校学生 调查容:大学生网恋情况以及对于网恋的看法,态度等。 调查时间:发放问卷----4月8号 回收问卷----4月9号 分析统计----4月10号 报告撰写——4月11号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分析统计:全体成员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已离不开互联网。由互联网的普及所带来的现象——网恋引起公众的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网恋的个人问题的看法,深入剖析大学生网恋的心世界,我们组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对网恋现象看法的调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率92%,有效回收率92%。 (二)正文 问卷题目分布及前期探究: A.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即性别,年龄(1、2) B.初步了解调查对象对网恋的态度(3、4、5) C.调查同学们是否有过网恋经历,这有利于进一步了解(6)

D.对于有过网恋经历的同学,进一步了解其网恋时的想法(7、8、9、10、11) E.了解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和影响及其发展趋势(12、13、14、15、16) 结果与分析: 1、科技大学大学生眼中 的网恋现象 在本次调查中,有33.6%的人认为网恋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爱情,可以由虚拟到现实,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更多的人不接受网恋,有41.6%的人认为网恋无聊,不可信。从调查数据上看,也有9.5%的人认为网恋是柏拉图式的恋爱,15.3%的人对网恋有其他的看法。 2、科技大学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 根据左图可以得知,科技大学在校本科生中,超过60%的学生觉得网恋可 以接受,也有大概50%的学生对网恋比较不赞成,总的来说,大学生对于网 恋还是不排斥的。 3、科技大学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在 您认为网恋是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有效 柏拉图式的恋爱 13 9.4 9.5 9.5 以网络为媒介的爱情,可以 由虚拟到现实 46 33.3 33.6 43.1 无聊,不可信 57 41.3 41.6 84.7 其他 22 15.9 15.3 100.0 合计 138 100.0 100.0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 1、社会心理学 (1)包括: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 (2)定义 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极其心里根据的科学。(3)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2、社会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相互交叉的关系 3、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萌芽 时间:10世纪上百叶之前 特点:哲学性很强 主要思想: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2)产生 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 特点:独立,以实证方法为主流研究范式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 标志:1908年美国罗斯《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社会学谠论》[2]实验社会心理学 标志: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学科。 (3)迅速发展阶段 特点:理论众多、研究领域广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4)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包括:社会心理学的科学观、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对社会心理学的批判。 (5)后现代思潮的兴起 [1]对周围世界所做的论述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间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中找到“普遍性原则” [3]研究方法不但不是神圣的,有时反倒是误导人的工具 (6)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本土化和世界统一 [2]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并存 [3]各种研究取向综合 [4]话语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1、强化导向的社会化心理理论 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多拉德、米勒 (1)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 学会愉快,回避痛苦 (2)模仿 效仿 (3)社会学系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观点 [1]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制作或最值反应动作复现)、反馈 [2]环境、人、行为交互作用 (4)、社会交换理论 代表人物:霍曼斯 解释:个体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愉快 2、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基本取向: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 性。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调研报告 班级: 组长: 组员: 时间: 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大学校园——这一披着面纱被人们看成是美丽的象牙塔的静土,也在俏然变化着,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新较快。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是个老话题,但是,大学生群体,当前的恋爱特征和诱因又有许多特别之处,新形势下该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选择正确的恋爱行为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调研分析 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关于恋爱状况方面的调研。我们这次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辅之以网络调查手段,重点调查了绍兴文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数据不一定有代表性,只代表一地一时的存在情况,由于我校男女比例为7:1甚至更大。因此为量取理想情况,故实际人数应低于此数,且为了科学反应问题,我们尽量缩小男女比例。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经过合理的思考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194份,其中男生88人,女生106人,分别占总数的45.36%和54.64%,并且大一67人,大二29人,大三33人,四65人,所占的百分比为34.54%、14.955%、17.01%、33.50%。我们基本保证所有年级都参与此次调研,使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的问卷中“是否曾经或正在恋爱?”这一个问题上,“是”的占52.06% ,“否”的占47.94% 。而且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是开放的,在“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谈恋爱”这一问题的回答上,仅一人反对,其余同学要不支持,要不选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诚然,恋爱对大学生心理成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性能量的重要途径;其次,恋爱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健康的自我概念;在次,恋爱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完善。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大学生恋爱方面的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发展下去有可能产生了众多消极影响,极大地危害了大学生身心健康。 1、恋爱行为的不成熟性 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在恋爱中,常显露出其不成熟性,根据问卷“你选择恋人首先考虑的是什么”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恋爱选择因素总体上还是健康的。但不可否认,以“外貌”这类为主要选择因素的同学仍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校学生恋爱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你觉得恋爱和婚姻联系在一起吗?”这一问题上,认为两个是不同概念,大家玩玩而已的同学占4.64% ,数目虽然不大,但这也说明,我校少部分学生在恋爱行为上往往只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把恋爱与婚姻联系起来至于以后怎样发展很少甚至并没有考虑。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违背社会公德行为的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针对这种“不成熟性”的行为,建议我们的大学生在一下两个方面加强努力: ①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 ②懂得爱情意味着责任。 2、恋爱动机的片面性 在“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占44.35% ,“孤单寂寞,内心空虚”占25.77% ,“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占10.30% ,“再难受无助之时有人依靠”占15.46% 。还有一些同学则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的认为是缘分到了,该谈恋爱了,也有的认为恋爱能产生内驱力,,还有的认为反正迟早都要谈到,大学里的同学更谈的来一些。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方面是不太健康的,仍有不少人抱有寻求精神寄托和满足好奇心的不良心理。经过我们的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仍然处于心理成长时期,自尊心过强,在与同学交往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马克思调查报告(大学生网恋)

评定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网恋”的调查报告学校: 学院: 专业: 班级: 组长姓名: 调查地点: 指导教师:

一、小组成员名单、学号及任务分工情况(如搜集资料者、问卷设计者、问卷调查者、PPT制作者、拍照录像者、调查报告撰写者等)小组成员名单: 序号姓名学号序号姓名学号 任务分工情况: 搜集资料者: 问卷设计者: 问卷调查者: PPT制作者: 拍照录像者: 调查分析和总结: 调查报告撰写者:

二、调查的时间进程(包括确定调查题目、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撰写报告报告的时间进度情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观念的急剧变化,人们对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已经越来越宽容了。网络上出现有关网恋情况越来越显眼,大学生网恋却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引领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进行了一番调查,于是便有了此次问卷调查的题目。就调查问卷的内容来看,能够充分的反映现实情况,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1、问卷发放时间:2013年11月10日 2、问卷回收时间:2013年11月10日 调查方式:采用纸上问卷的调查方式,随机的发放问卷 调查统计:共发出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所占比例各位50%,总共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

三、问卷调查表(或访谈主要内容)(原始材料附后) 大学生网恋调查问卷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本问卷是为了了解您对当前大学生网恋问题的看法。本问卷采取匿名的方式,不涉及对您个人能力和学习情况的评价,希望您能如实地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是() A、男生 B、女生 2、您是()学生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有过网恋的经历吗? A、没有 B、有过一两次 C、两次以上 D、正在进行 4、您对网恋概念的理解? A、纯粹的在网络上认识,恋爱,完全没有现实的接触 B、网络中认识,恋爱,然后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恋爱与婚姻 5、您对网恋的态度? A、无所谓 B、玩玩而已,不必认真 C、可投入真情 6、如果您网恋,您网恋的初衷是什么? A、最求新奇 B、好玩解闷 C、找朋友 D、其它 7、您了解恋友的一些基本情况吗? A、根本不了解 B、知道一点 C、了解 D、无所谓 8、您与网上恋人常用的联系方式是? A、上网 B、电话 C、书信 D、电子邮件 E、日常见面 9、您与网上恋人谈对多的是? A、时事政治 B、日常生活 C、兴趣爱好 D、学习 E、感情 F、其它 10、当您遇到现实学习或生活困难时,您会依赖网上恋人来处理吗? A、会 B、不会 C、一部分问题会 11、您认为网恋是否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 A、肯定会 B、一般不会 C、没有影响 12、如果有影响您认为哪方面影响最大? A、心理方面 B、学习生活方面 C、其他 13、您认为网恋的同学性格怎样? A、内向 B、外向 C、中性 14、您认为在什么情况大学生会发生网恋? A、满足感情需要如:失落、无聊、感情受挫 B、现实生活中遇到很多麻烦事,想在网上找个人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C、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朋友 15、您认为大学生的网恋的心理类型? A、游戏型 B、感情寄托型 C、追求浪漫型 D、表现自我型 E、追求时尚型 F、随波逐流型 16、你周围网恋的同学多吗?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没有 17、您对网恋的个人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