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一、畲族简介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图为几位畲民在青山绿水间畅谈

二、畲族山歌来源

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畲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以歌舞代言,以歌舞叙事,以歌舞抒情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山歌也成了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畲族山歌介绍

畲族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畲族群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样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许多有关畲族的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山歌格式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山歌多唱“假声”,有独唱、对唱和齐唱。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二)山歌分类

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

叙事歌如《十八小妹学插田》:十八妹崽学插田,屎窟朝后脸向前,路头客商莫笑话,代我丈夫插年田。

(三)传统山歌

畲民喜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在旧社会,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这是因为旧社会的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所以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农闲时,村上来了客人,村上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众歌手到客主家门口放一鞭炮,涌入中堂起歌头:“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如果客人是歌手,会很快对上,如果客人确无歌手,则以歌骂得他回去以后非学起来不可。若客人来了,村上无人对歌,也会被人视为此村无能。找客人对歌,村上上场唱者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

服期内或造房竖柱时,不对歌,要对也要放别人家去对。来客对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双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戏真演,双方都未婚则求之不得,往往唱来一个终身伴侣。

(四)现在的山歌

解放后,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山歌和赞歌,反映出畲民新的思想风貌,与传统山歌有质的区别。

四、“三月三”中的对歌

(一)“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乌饭节”、“对歌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二)“三月三”的活动介绍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待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节日里活动还有赶舞场,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问凳、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

(三)“三月三”对歌

图为“三月三”畲民在对歌

畲乡景宁素有“歌海”的美誉,畲族传统民众自古以来就喜爱唱山歌,农历“三月三”是畲族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每逢三月三,夜幕降临时,畲民还要举办篝火歌会,内容主要为对歌、传统歌舞,象征畲汉民族团结和谐的龙灯舞,以及气势磅礴、活泼热烈的狮子舞;还有依据淡水鱼类的生活习性编排,风格朴素、奔放的鱼灯舞,呈现欢乐吉祥、欣欣向荣的火把舞,期间还要举行畲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

但由浅入深,涉及的内容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如今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曲调单一重复,却婉转悠扬。这种对歌,传统上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规模壮观。

2008年,畲族“三月三”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月三”活动主要是为了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展示畲乡的民俗风情。活动内容很丰富:“三月三”歌会、各种体现畲族民间特色文化的展出以及观光旅游等。

五、保护畲族文化,保护山歌

近年来,景宁县作出了加快“文化畲乡”建设的决策部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整理保护,有效促进了畲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006年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景宁命名表彰会暨全县首届“畲族山歌”和“畲语演讲”比赛;2008年景宁县政府举办“中国畲族民歌节”;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国畲乡景宁畲族“三月三”传统民俗节日等等。以上种种,旨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畲族传统文化。

图为山歌比赛现场

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沧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畲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民间文化。这不仅是景宁县人民的文化瑰宝,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共同祝愿畲族的明天会更好!

畲族山歌

畲 族 山 歌 吴琴 08文管1班 08152020132

畲族山歌 一、畲族简介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图为几位畲民在青山绿水间畅谈 二、畲族山歌来源 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畲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以歌舞代言,以歌舞叙事,以歌舞抒情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山歌也成了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畲族山歌介绍 畲族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畲族群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样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许多有关畲族的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山歌格式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山歌多唱“假声”,有独唱、对唱和齐唱。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二)山歌分类 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 叙事歌如《十八小妹学插田》:十八妹崽学插田,屎窟朝后脸向前,路头客商莫笑话,代我丈夫插年田。 (三)传统山歌 畲民喜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在旧社会,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这是因为旧社会的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所以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农闲时,村上来了客人,村上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众歌手到客主家门口放一鞭炮,涌入中堂起歌头:“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如果客人是歌手,会很快对上,如果客人确无歌手,则以歌骂得他回去以后非学起来不可。若客人来了,村上无人对歌,也会被人视为此村无能。找客人对歌,村上上场唱者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

畲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建议

畲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建议 浙江省云和县是全省9个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之一,设有2个畲族乡,26个畲族行政村,共有少数民族人口99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8.91%。随着社会发展,强势主流文化的推动和渗透,畲族文化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部分传统畲族文化内容渐渐消失。从畲族传统文化创新着手,注重传承与弘扬畲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营造畲族文化研究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一定要把畲族文化研究与开发工作列入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抓突破,抓成效,创新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畲族文化研究与开发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畲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四大问题 一是畲族语言使用人数逐渐减少。畲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自称其为“山哈话”,全国99%以上畲民之间语言相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畲汉杂居、下山搬迁、子女外出就读、务工、通婚等与外界交流、交往的增加,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机会大大减少,青少年更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和在校畲族初、高中生100人中,真正会讲畲语的只有50人左右,小学生100人中,只有35—40人左右。会讲畲语的畲族群众也呈下降趋势,保护与传承畲族语言迫在眉睫。 二是畲族服饰逐渐消失。在畲族传统服装中,女性沿袭凤凰鸟的装束,十分精致美观且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服饰比较,传统服饰制

作、穿戴较为繁琐,样式较为单一,加上畲民已渐渐汉化,日常服饰基本都是当代时装,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有部分畲民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年轻一代畲族妇女已不穿戴畲族服饰。随着老一代妇女退出历史舞台,畲族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三是畲族文艺渐渐萎缩。畲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优美的神话传说、特色鲜明的民歌、传统的畲族民族体育项目以及民间工艺如刺绣、编织等,但目前,畲族文化艺术正在萎缩。据调查显示,目前云和60岁以上畲民约有20%会唱山歌,50岁以下唱山歌较少,而40岁以下的畲民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听懂歌曲内容。刺绣、编织等复杂工艺更是面临失传。 四是畲族文物逐渐流失。畲族文物是畲族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是畲族传统文化得以验证和传承的依据。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黑手伸向畲族文化遗产,他们盗掘古墓,盗窃、倒卖、走私畲族文物,以获取暴利,导致畲族文物不断流失。而融入了畲族自身的生活内容和审美情趣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也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程度的加快,正在不断消失。 二、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增强畲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充分认识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增强政府保护畲族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畲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强化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和整理,保护和弘扬畲族民间文化,建立起由政府主导、 民间参与的保护体系。 二是加大畲族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果展览、畲族工艺展览、举行畲族民间文艺展演等宣传,弘扬优秀的畲族文

畲族历史文化资料

畲族历史文化资料 哭丧时,眼泪不得滴在死身者上哭丧 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执陶罐到溪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唱完。向河里舀水,俗称“买水”。舀水时,死者是男,要舀顺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后,要放在火炉上暖几分种,用白布在水中浸湿,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后揩四下。死者不论贫富,衣着要新,旧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钱、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装殓。死者着黑色衣服,衣服有单、夹与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数计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女性则戴上结婚时竹制的三角形头冠。衣毕,为其理发(一般人病时就已理好头发)或梳头。这个过程均伴哭歌。死者梳穿戴完毕,从卧房移到后厅。用两条板凳、四块木板、一张草席为死者支起一张“灵庆”。而后,用炉灰裹成10个小粽子,缚在一枝桃枝上,放到遗体的旁边,人殓时扔到河里。有“祖图”的畲族村,遇上50岁以上的亡者,在其厅堂悬挂“祖图”3天。吊唁死者,打破哀伤寂寞的局面,增加“红也喜事,白也喜事”的气氛。死者装殓时间要择海水涨潮时分,忌讳“重丧日”和“三丧日”。装殓时,丧女哭唱《落棺歌》。 入殓 超度:为死者设立灵位,有的用纸扎灵屋、马和钱币等为供品,请和尚,亦称斋公(迷信职业者)和八音乐队,念经做斋,超度亡魂,引入天国,使死者安息,并寄托亲朋的哀思。一般做一昼夜,多则三天三夜。

在闽东、浙南,一般在山坡侧挖水平墓葬洞穴,用两根圆木垫着,推棺入穴,石块封口。少数在平地挖穴入棺,俗称“仰天窟”。 一次土葬 原墓穴不合理想,或当时找不到理相墓穴,而临时安葬者,一般在三年后择吉日起棺,捡拾先人骨骸装在陶制的金罂之中,另择风水好地作第二次安葬、修建墓地,俗称“二次葬”。 二次土葬 在近村山野处建三面墙的屋子,用于停棺,畲语叫“起厂”,在棺木四周打上泥墙,停棺数年后在拾骨装陶罐土葬。停棺拾骨土葬,应是迁入闽东、浙南之前的古习俗。 停棺拾骨火化土葬 畲族有悬葬之俗。悬葬又称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种:一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叠乱石遮挡。罗源县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个古时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个别还采用焚烧)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此俗,罗源县霍口、飞竹等地畲村仍沿袭。据罗源县内部分畲族相传,此葬俗始于古时的悬棺葬。其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悬葬则寓其意;另一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生前被鹿撞死凤凰山崖,葬于崖前,其子孙仿其祖先葬法。 悬棺葬

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畲族体育运动形式多样,主张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畲族在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世界体育文化相融合。小编很好奇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都有些什么,你们也跟小编一样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畲族武术 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槌”)长六尺(或四尺八寸),供两人对打。棍术动作复杂多样,有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天观地测等。 拳术(又叫“打工头”)在一些合族山村十分普及。做为拳术的一部分,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有这种绝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师。畲族拳术流传于金涵、七都、九都、八都、飞鸾、漳湾、城南一带畲族聚居村落。主要有龙尊拳、虎尊拳等。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拔、踢、扫、跳,其步型稳健,坐马前轻后重,用三角连环马,利于攻守转换,出手则多用短打即收。使用器械有锄头、扁担、棍剑等。金涵乡畲民曾在第三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表演过拳械对练和对棍。 二、舞龙头 宁德畲族同胞,每逢节日,必有舞龙头活动,流传八都的猴盾和飞鸾的南山一带,用以纪念民族图腾,祝福村寨平安、庄稼丰收、族人欢乐。舞龙头曾在第三届民运会上表演并获表演奖。 舞龙头来源:一种舞龙运动,原是畲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器械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龙头和绣球用篾子编扎,用彩纸糊裱而成,直立安在木桶上。运动参加者为七至十人,一人持绣球,其余持龙头。在锣鼓声中,龙头随绣球翻滚、跳跃,该运动集技巧、武术、杂技、体操运动为一体,有各种造型,如迎龙伞、龙抢珠、龙珠伞大会串等。其运动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两种。平地套路有龙王滚车、鲤鱼翻白、鲤鱼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顶、龙王成楼等。桌上套路有开四门、画眉四角、画眉跳对门、鲤鱼上滩、鲤鱼下滩、鲤鱼跳龙门等。 三、舞铃刀 又叫舞铜铃、舞钢刀。流传在闽坑、八都一带山区畲村。有跑、跳、冲、刺、劈等动作,由驱鬼待平安仪式而来。传统习俗只许男畲民参加。1949年后,经过整理,摒弃了封建传统,吸收女畲民参加活动。成为一项活泼、有力的传统体育项目。曾在全国首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 四、摇锅 摇锅是源于浙江一带的畲族民间体育游戏。古时畲民为了强身健体,空闲时经常聚集在一起,用已破旧的锅当器材,一个或多个人站、坐在锅里,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就形成最早的摇锅活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项目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简单易学、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练习。 五、打尺寸 尺,代表断弓,寸即是残矢之意。其中“尺”长约一米,直径约2厘米的木棍。“寸”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畲族山歌 一、畲族简介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图为几位畲民在青山绿水间畅谈 二、畲族山歌来源 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畲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以歌舞代言,以歌舞叙事,以歌舞抒情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山歌也成了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畲族山歌介绍 畲族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畲族群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样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许多有关畲族的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山歌格式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山歌多唱“假声”,有独唱、对唱和齐唱。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二)山歌分类 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 叙事歌如《十八小妹学插田》:十八妹崽学插田,屎窟朝后脸向前,路头客商莫笑话,代我丈夫插年田。 (三)传统山歌 畲民喜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在旧社会,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这是因为旧社会的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所以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农闲时,村上来了客人,村上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众歌手到客主家门口放一鞭炮,涌入中堂起歌头:“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如果客人是歌手,会很快对上,如果客人确无歌手,则以歌骂得他回去以后非学起来不可。若客人来了,村上无人对歌,也会被人视为此村无能。找客人对歌,村上上场唱者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

少数民族文化--畲族

少数民族文化--畲族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气候湿润,资源丰富,除品种多而优的水稻和薯类等农作物外,景宁香菇和惠明茶最负盛名。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精巧的编织工艺 畲族的编织工艺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

容上来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 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编工艺品从材料破竹到染色喷漆需几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风、挂联、枕头、席子、椅子等外,还有许多造型生动,美观精巧,色彩鲜艳的筐、篮等。如鹅形筐,以鹅身为容体,以回首的曲颈为提梁,以乳白原色竹篾为羽毛,栩栩如生,美观实用。许多竹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 2 0 至2 4 0 条之多。从斗笠的外缘看,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从斗笠的上面看,有斗笠燕、顶、四格、三屋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不同的花纹。斗笠以五彩九重篾编织而成,既精致轻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红绸带及各色珠子,更加耀眼夺目。畲族妇女在外出赶集或走亲访友时,都要戴上花斗笠。 男女互嫁的婚俗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

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 1、赤郎歌(节选) 女:新打耳环有一对,你托媒人送过来; 当初是讲娶我姐,今下又来娶我妹。 男:新打耳环有一对,我托媒人送过来; 当初我妹是我定,日子来到成夫妻。 女:赤郎担②酒又担鸡,担到亲家察③里排; 赤郎担个公鸡子,问你赤郎怎安排。 男:赤郎担酒又担鸡,担到亲家察里排; 我郎担个大鸡公,刀板④磨利薄薄排。 女:担比⑤担菜行得快,赤郎担菜拿来背; 太⑥你担菜来使⑦力,桌面多来怎安排; 男:主家讨亲量码何,结亲菜蔬办得多; 今布⑧担来使大力,厨头拌了又何多。 女:赤郎送礼作头面,亲家点礼排桌面; 主人受礼连连转,甥歌不分赤郎眠⑨。 男:亲家点礼排桌中,邻酒受肉闹纷纷; 来者当受无论讲,不讲礼数讲成双。 注:①赤郎——取亲时帮助男方送礼的,到女方后要下厨房炒菜,烧饭。②担——挑。③察——住房或家中。④刀板——菜刀。⑤比——肉。⑥太——看。⑦使——用。⑧今布——今天。⑨眠——睡。

2、嫁女歌①(节选) 女:山客嫁女大嫁妆,你做行郎②歌来唱; 爱你歌儿回得着,对乃怀着毛③嫁妆。男:听你歌儿深正是,你乃唱来我回你,山客嫁女回得着,回乃不着不怪你。女:什么头上两个角,什么身上两双足; 什么人察第一宝,女婿拿去做事多。男:牛娘头上一对角,牛娘肚下两双足; 牛是人察第一宝,女婿牵去犁田多。女:晓得什么三角尖,晓得什么歪南山; 晓得什么湾了样,晓得什么手上央。男:新铸犁头三角尖,新铸犁壁歪南山; 新做犁铳湾了样,新做犁拖手上央。女:问你什么两桁梁,问你几人共一行; 问你什么田中使,田乃使了水洋洋。男:新打铁耖二桁梁,十三耖齿共一行; 横耖直耖田中使,田乃耖好水洋洋。女:七不对八事不成,分人骑上摇又惊; 分人骑上团团转,分人爪碎又踏平。男:七又对八就是耙,分人踏上似骑马; 牛拖耙来团团转,田平泥碎全靠耙。

畲族风俗文化

历史文化: 增城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正果畲族村由吓水、通坑、榕树窿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共300多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崇山峻岭,也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果畲族村有本族姓氏三个,分别是盘、雷、来。他们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山区农业,同时从事一些传统天然加工产品,如蜂蜜、米酒,畲族村酿造的米酒格外香醇,令人赞不绝口。 据《增城县志》记载,畲族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聚居于县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族人常居深山大岭中,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根据该村保存的族谱及千年的族图来看,畲族先祖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已经走得相当久远。关于畲族的来源传说,村党支部书记来锦新告诉记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人身狗头,称为龙犬,当时高辛帝与邻国(番王)处于战争中,辛帝无法获胜,于是公榜三日昭示谁能杀死番王便可迎娶三个公主之一。畲族祖先看到公示后掀榜过海刺杀番王,祖先用其智慧刺杀番王成功。高辛帝见到龙犬是一只狗便想悔婚,龙犬突然用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成人。”龙犬入钟6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察看,见其身已成人形但头未成人形,龙犬只得带着人身狗头与公主完婚,婚后育有三男一女,是为畲族祖先。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风俗习惯: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

畲族节日:封龙节(中国传统节日)

畲族节日:封龙节(中国传统节日) 封龙节(也称「分龙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所以当天畲族人视之为「集福建醮保禾丰收」的最好的祭祀日。因此,在过去的传统习俗中,每到这个时候,各聚居地的畲族群众都要采取各种形式祷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随著时代的变迁,畲族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封龙节」的很多陋习都被摒弃,但盘歌活动却依然延续不断。不仅如此,过去那种纯祭祀的盘歌内容也逐步延伸到歌唱生活、歌唱爱情,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一些地方,青年男女也通过这个机会,以歌会友,交流思想,表达爱慕之情;有的地方还有意识的通过「封龙节」组织活动,以歌会搭台,传递致富信息,开展经贸活动,使「封龙节」歌会活动融入了新时代的特征。 1986年6月27日,福建省首届“分龙节”歌会在福安富春公园举行,各地畲族歌手踊跃参加,这是畲族历史上空前的盛会,场面十分壮观。

今年6月30日,福安市在林洋畲族村举办了“封龙节”畲族民歌赛会,来自市内和邻县许多畲族村的男女,踊跃前来“斗”歌,独唱、对歌和合唱贯穿始终,《小郎难等得到娘》《有心总会结姻缘》《和你有缘慢慢求》等情歌表达了畲家男女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共产党是英明,民族政策得人心,大族小族都平等,祖国合土大家庭。祖国合土大家庭,白莲开花满洋兴,山哈(畲民)拥护共产党,千古万年不变心。树木连根根连藤,山哈与党心连心,树木靠山山养树,山哈靠党正翻身……”《十送红军》《山哈不离共产党》等新创曲目表达了畲家人对党的感激和拥戴之情。 歌会结束后,畲族群众和歌手迟迟不愿离去,他们三五成群,或切磋歌艺,或以歌会友,约定来年再来把歌对。

畲族主要分布在哪

畲族主要分布在哪 畲族人口63万余人(1990年),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闽、浙、赣、粤、皖、湘六省一百多个县、市的山区或半山区。其中福建省35万余人,主要居住在宁德地区的福安、霞浦、福鼎、宁德、古田,福州市的罗源、连江,南平地区的顺昌、建阳、建瓯,三明地区的宁化、永安,龙岩地区的上杭、长江,龙溪地区的漳浦、龙海等县(市);浙江省17.3万余人,主要居住在丽水地区的景宁、丽水、云和、遂昌,温州地区的文成、泰顺、苍南、平阳等县(市);江西省7万多人,主要居住在上饶地区的贵溪、铅山、弋阳,赣州地区的兴国,吉安地区的永丰、吉安、吉水,抚州地区的资溪等县;广东省2.6万余人,主要居住在汕头市的饶平,惠州市的博罗、惠东、惠阳,梅州市的丰顺、兴宁,河源市的龙川、连平、和平,汕尾市的海丰,韶关市的南雄、始兴、乳源等县,广州和潮州等市;安徽省2千多人,主要居住在宣城地区的宁国等县;湖南省2千多人,主要居住在株洲地区的炎陵和郴州地区的汝城等县。居住十分零散,一般是几户或几十户的聚居村落,与周围的汉族交错杂处,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生活环境 畲族分布的地区,山脉纵横交错,峰峦起伏,丘陵密布,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沿海倾斜,山脉由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有闽、赣两省边境的武夷山、仙霞岭、杉岭等。武夷为福建第一名山,主峰黄岗山海拔高2158米。浙江东南部有雁荡、括苍、洞宫诸山。广东有罗浮、莲花、凤凰诸山。此外,还有闽北的鹫峰山和闽东的太姥山等。多山峦叠嶂,奇峰险谷,为著名的游览胜地。畲族地区溪流回绕,溪水多集诸山两侧之水,从深山峡谷中跌宕奔流出来,汇入闽江、瓯江、汀江。闽江源于武夷山,流经福州,注入东海。瓯江源于龙泉溪,汇丽水大溪与青田小溪后,流经温州,注入东海。江长、流域面积广,为畲族地区的水运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畲族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很大,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在16℃左右,一般冬季比较寒冷,霜期短,少下雪。但各地畲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又有一定的差异。闽东畲族最多的福安市,年平均气温16—18℃,无霜期260—270天,年降雨量在1540—1700毫米左右。畲族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农作物品种繁多,稻谷有面稻、光稻、早晚稻、六月黄、八月白、早晚糯、重阳糯、师姑早、大早、小早、无芒秫、麻子秫等。还有“山稻”,又称“畲米”,米质上乘,煮食味香。畲民在近山之地普遍种植薯芋,产量高,是畲民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林区面积大,树木种类多,常见的有松、杉、樟、楠、柏、桉、青冈栎、泡桐、竹等,也有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检皮栎、檫树和柳杉等。木材蓄积量以松、杉为最大。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森林资源特别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木本植物有1552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为1469种。用材林有松、杉、杂木等,经济林有厚朴、茶叶、油桐、油茶、柑桔、乌桕、雪梨等。闽北畲族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素有“绿色金库”之美称。土特产以香菇、茶叶、蓝靛盛名。香菇为闽浙畲乡普遍种植,明代起曾列为“贡品”。茶叶是畲村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而且有许多品牌畅销国内外。此外,名贵药材和南方水果也都有出产。畲族山区地下矿藏有铁、煤、金、铜、钼、明矾、石墨、石膏、硫磺、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多种有色金属。有的储量相当丰富,如业已探明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包山、敕木山铁矿,总储量为400万吨;三枝树的钼矿,储藏量达一万多吨。根据1977年福建省地质局调查,闽东畲族地区还藏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黄铁矿、磁铁矿和镜铁矿等多种矿石矿物成分。

福建宁德畲族地区的文化与发展

福建宁德畲族地区的文化与发展 家在福建龙岩的我,暑假和一个同学去了去了他一个在龙岩学院读书的宁德市的畲族同学家里,了解了畲族的文化下面是一些了解的内容。 宁德为畲族主要聚居地区,有畲族人口18.1万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畲族历史悠久,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并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节庆礼俗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前我只知道广西壮族有三月三的节日,其实畲族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他们主要是全家在一起吃“乌米饭”。那么什么才是畲族的“乌米饭”呢?据有关史料记载:畲族乌米饭唐朝(公元669年)以来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现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设宴的佳肴,分别有红鲟乌米饭、竹桶乌米饭、太极乌米饭、荷叶乌米饭、菠萝乌米饭、草包乌米饭、乌米卷、八宝乌米饭(甜、咸)等品种。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畲族都过“乌米饭”,阖家共餐,办歌会山歌盘答,通宵达旦,沉醉在一片欢乐、纯朴的乡情之中。 乌饭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的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的饭。 畲族乌饭得名副其实,吃起来连碗筷也被染粘成乌黑色。不过它的味道相当不错,吃一口清香糯柔,细腻惬意,别有情趣。倘若将乌饭贮藏在阴凉通风处,则数日不馊。食用时,以猪油热炒,更是香软可口,堪称畲乡上等美食。 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 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 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 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 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 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 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办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 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断粮关,并取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有人出了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因为节日已经过去了,所以就在百度上找了一张图片。 听他说三月三过后就是另一个节日,叫做“四月八牛歇节”,听其名故知其义为让牛歇息一段时间。“四月八”牛歇节是畲族在生活中创造的一道极为高尚、极为质朴的民俗风景线。节日当天凌晨,畲民牵牛上山吃露水草,俗称“玉露仙草”,又把牛牵往水边,用竹制的牛梳洗刷牛身,以除虱定心,并解缰卸犁一天,拿泥鳅或鸡 蛋泡酒,用竹筒灌喂又以米粥或番薯丝粥等精细饲料喂养,以 酬耕作之劳。 虽然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落后,但是在福建宁德的畲

2019年畲族文化现状调研报告

畲族文化现状调研报告 区政协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曾在XX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就“畲族文化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撰写了《关于莲都区畲族文化调研报告》,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东西岩景区开发和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要求,我们就《关于加强莲都区畲族文化的建议》进行回访。本委员会通过水阁(街道)山根村“回访”;又乘第十五届“新桥竹柳”三月三畲族歌会在丽新乡上塘畈村举办之际,组织专委会委员和丽水籍返乡探亲台胞一起赴上塘畈村观赏歌会,并在期间作一些“回访”调研;同时,我们部分委员还利用参与撰写《碧湖古镇》的契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畲族文化的传承与现状。综上调研,现归纳如下: 一、“回访”中有关畲族文化的现实状况 1、畲族的传统文化“三礼”行将消失。所谓“三礼”:1、成人礼——做阳(即做聚头、传师学师); 2、婚礼——婚嫁仪式; 3、丧礼——做阴(殡葬仪式)等。畲族的“三礼”以及“上八日祭祖”、“新年唠歌”、“问凳卦”等等较有特色的民俗仪式活动,除了婚礼时少数畲族村落尚有“长夜对歌”等习俗外,大多已无传承。特别是被喻为最具畲族特色的“传师学师”(做阳),该仪式活动内含丰富,据传古时需延续三年才完成整套仪式,后压缩为七日七夜至三日三夜,原龙江乡(水阁)山根村蓝炳言等老人深谙此仪式,惜无承传,随着这些老人的逝世,畲族古沿的传统文化也相继殆尽。

2、畲族的传统民间文化乏人承传。畲族历来善歌,如今在一些畲族村庄也有一些以中老年为主体的歌手,但真正会唱长篇历史歌如《高皇歌》、《封金山》、《长毛歌》等及故事歌《火烧天》、《钟良弼》、《白鹤度双》等等确是凤毛麟角。而能讲述畲族传说故事《高辛与龙王》、《三公主》、《插花娘娘》、《猎神》、《三月三吃乌饭》等的人也极少。部分畲族青少年已不会讲母语,会唱畲族山歌及懂得畲族民族特色民俗的人也已越来越少了。 3、畲族文物流失严重。畲族中有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物,如古老的祖图、祖杖和祖担;蓝、雷、钟三大姓氏的《族谱》;做阳、做阴使用的“经书”(歌词与仪式程序)、龙角、铃刀、搭木、经印、占卦、响板、祭师服饰、祭祀仪式用品等;较古老的畲族“法衣”——红赤衫、乌蓝衫;男子“做阳”后所戴的“水古帽”,妇女所戴的“凤冠”,围裙、花鞋、单鼻和双耳草鞋,古时“行嫁”时穿着铜钱的草鞋,山歌手抄本、纺车、腰机布机、猎枪、弓弩、松明灯铁网、桐油灯盏、石捣臼及往昔农耕民俗的劳动工具与生活中所使用的铁、木、竹类用具等。在诸多畲族文物中,有些因年代较久远和保管不妥而损坏,有些因人为因素被占取拍卖,有些因不其隶属文物而遗弃,亦有认为是“四旧”而被烧毁,总之,流失情况极为严重。 4、畲族传统文化缺乏弘扬与创新。为了弘扬畲族文化,带动畲族经济发展,莲都区老竹镇、丽新乡;松阳县板桥乡;武义县柳城镇联手举办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了。今年三月三(4月8日)在丽新乡上塘畈举行的“新桥竹柳”歌会,

畲族民歌——高皇歌

高皇歌 盘古开天到如今,世上人何几样心;何人心好照直讲,何人心歹侩骗人。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一朝天子一朝臣。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说人便说世上事,三皇五帝定乾坤。盘古置立三皇帝,造天造地造世界;造出黄河九曲水,造出日月转东西。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造出皇帝管天下,造出人名几样姓。盘古坐天万万年,天皇皇帝先坐天;造出天干十个字,十二地支年年行。天皇过了地皇来,分出日月又分岁;一年又分十二月,闰年闰月算出来。地皇过了是人皇,男女成双结妻房;定出君臣百姓位,大细辈份排成行。当初出朝真苦愁,掌在石洞高山头;有巢皇帝侬人讲,教人起案造门楼。占人无食食鸟兽,夹生夹毛血流流;燧人钻木又取火,煮熟食了人清悠。三皇过了又五帝,五个皇帝先后排;伏羡皇帝分道理,神农皇帝做世界。神农就是炎帝皇,作田正何五谷尝;谷米豆麦种来食,百姓何食正定场。神农皇帝真聪明,教人采药医病人;亲尝百草医毛病,后来成佛做灵神。神农过了是轩辕,造出何车又何船;衫衣亦是轩辕造,树叶改布着巧软。轩辕过了金天皇,何道何理坐大堂;传位颛顼管大下,历书出在颛顼皇。颛顼以后是高辛,三皇五帝讲灵清;帝喾高辛是国号,龙麒出世实为真。盘古传到高辛皇,扮做百姓肽田场;出朝游行天下路,转去京城做朝皇。贤皇高辛在朝中,刘氏君秀坐正宫;正宫娘娘得一病,三年头昏耳又痛。高辛坐天七十年,其管天下是太平;皇后耳痛三年久,便教朝臣叺先生。先生医病是明功,取出金虫何三寸;皇后耳痛便医好,金虫取出耳伓痛。取出金虫三寸长,便使金盘银斗装;一日三时仰其大,变作龙孟丈二长。变作龙孟丈二长,一双龙眼好个相;身上花斑百廿点,五色花斑朗毫光。丈二龙孟真稀奇,五色花斑花微微;像龙像豹麒麟样,皇帝取名叺龙麒。尤麒生好朗毫光,行云过海本领强;人人肽见心欢喜,身长力大好个相。当朝坐天高辛皇,国泰民安谷满仓;番边番王恶心起,来争江山抢钱粮。番王作乱反过边,手上兵马何万千;争去地盘几多郡,边关文书报上京。番边大乱出番王,高辛皇帝心惊慌;便差京城众兵起,众兵派去保边疆。番边番王过来争,齐心去守九重城;京城兵马何千万,众兵使力守京城。调去兵马十万人,打了一仗失了兵;又差上将带去打,高辛皇帝是劳心。番边兵马来的强,高辛兵马难抵挡;打过几回都输了,退兵回转奏高皇。高辛接本心惊慌,便叺朝官来思量;一切办法都使尽,挂出皇榜招贤郎。皇帝准本便依其,京城四门挂榜词;谁人平得番王乱,第三公主结为妻。皇榜内里表灵清,谁人法高挂帅印;收服番边番王乱,招为女婿再封身。榜词挂在四城门,众人来肽闹纷纷;千万人子肽过了,无人何敢揭榜文。挂出皇榜三日正,龙麒晓得近前仰;随手便来收皇榜,收落皇榜在身边。朝官带其见皇帝,龙麒自愿去平西;领旨转身唔见影,一阵云雾去番界。龙麒来到番王前,番王肽见快活仙;带在身边实欢喜,时时刻刻侬其行。龙麒自愿去番边,服侍番王两三年;何计何谋何本事,天地翻转是我赢。番王出兵争江山,回回打仗都是赢;叺拢将兵来请酒,兵营食酒闹纷天。兵营请酒闹纷纷,番王食酒醉昏昏;一日连食三顿酒,散了酒筵就去困。番王酒醉眠高楼,身盖金被银枕头;文武朝官唔随后,龙麒割断番王头。割断王头过海河,番边贼子赶来多;枪刀好似林竹笋,追其唔着无奈何。番兵番将追过来,云露雾来似云盖;番边番兵追唔着,其追唔着往后退。

宁德畲族

福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历史悠久。福建现有人口3488万,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有53个少数民族(缺基诺族、赫哲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是祖国大陆畲族人口最多和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也是回族发祥地之一。 全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其次为福州市,再次为泉州市。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7个(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罗源、晋江、惠安、连江等),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个;有18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7个,回族乡1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2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世居福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和高山族。 畲族是福建省的主体少数民族,共有37.51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2.87%,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4.27%,其中约49%分布在宁德市。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18.3万,其中全国三大畲族聚居县(市):福安6万多人,霞浦、福鼎各4万人。福安市是全国畲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 福建省的回族人口大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古阿拉伯、波斯人的后裔,共有10.98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8.82%,主要分布在泉州、莆田等市;满族人口7094人,约70%分布在泉州和福州两市; 蒙古族人口6114人,约45%居住在泉州市; 高山族人口416人,约占大陆高山族人口的9%,近40%分布在漳州市。 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农村,绝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民,70%分布在边远山区或半山区。 少数民族中有55人当选为本届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福建省少数民族有三大亮点: 其一,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的60%多,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高山族人口是祖国大陆人口最多的省份; 其二,少数民族地区是一块迷人的乐土,有秀丽的自然景观,恬静的田园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 其三,少数民族体育有其独特的风格,有高山族的“杆球”;已列入中华武术文库的“畲族拳”,五次荣获全国民运会金奖的畲族“打枪担”。 福建全省九个设区市少数民族人口具体分布情况:宁德市18.9万,泉州市10万,福州市6.2万,漳州市5.3万,龙岩市4.3万,南平市3.9万,三明市2.4万,莆田市2.3万,厦门市0.9万。 全省有18个民族乡(17个畲族乡,1个回族乡)。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32%,具体是: 宁德市:福安市:穆云、康厝、坂中畲族乡; 霞浦县:盐田、崇儒、水门畲族乡;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 蕉城区:金涵畲族乡;

福建民歌

福建民歌 自古以来,福建素有歌乡之称,人民热爱歌唱,也善于歌唱。福建民歌的创作技巧颇具特色,有着不同的地方风格。小调的形式比较规整匀称,旋律性强,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朴实、细致的表现特点,无论是音调、节奏、调式,还是曲调的结构、发展手法等方面,都表现了较为鲜明的地方特点,有较为浓郁的地方色彩。此外还有许多外来小调,与福建各地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思想感情相结合,已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山歌的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福建各地区山歌,在音乐上除具备一般山歌的特点之外,都各具特色。号子的音乐坚定、豪迈、粗犷,表现方法直接、简朴,有规则地重复使用音乐材料,基本特点是节奏的律动性强、音乐语言简练、音乐形象鲜明,其曲调与当地山歌、小调有较多相似之处,听起来悦耳动听,且节奏有力,劳动气氛很强,因而形成别具一格的独特风味。 闽北客家民歌——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历史上的渊源,闽北客家和江西客家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所以,在山歌方面也有一定联系,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亦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以吆号性的引句“哎呀咧”开头,是闽北客家民歌和江西客家民歌的共同特点之一。 这个引句来源于山区生活中,人们之间的隔山呼唤,并与人们对事物有所感时,发出的赞叹之声紧相关联,因此,常具有概括情绪,引出正题的作用,其音乐根据各种不同感情内容,有多种不同的唱法。闽东畲族民歌———畲族人民普遍喜爱用假声唱山歌,他们认为只有假声才能唱得高、传得远,省力而且持久,也有用本嗓歌唱的。由于唱法的不同,一般同一首歌词可出现三种不完全相同的曲调,这就是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不同的唱法,不同的音区、旋律线条,亦形成不同的感情色彩等。 福建传统民歌蕴藏着丰富的音乐传统文化信息,继承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继承传统应正确把握现代与传统的“度”,充分理解传统民歌的特点,以高品味的鉴赏力从民歌的整体特征、局部构件、细微构造等方面去捕捉启示,感悟真谛,完成现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当代民歌创作真正做到走进民俗不为“土”,贴近时代要脱“俗”,靠近人心弘扬“美”,亲近世界勿忘“本”。 《采茶扑蝶》 百花开来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手提篮儿来采茶,片片采来片片香。 采满一筐又一筐,山前山后歌声亮。今年茶山更兴旺,家家户户喜洋洋。

畲族文化

畲族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璀璨夺目,包括歌谣、故事、音乐、舞蹈等,特别是畲族民歌独树一帜,是畲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全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以祖宗崇拜和多神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引人关注的还有畲族的医药学和畲族武术。畲族医药专科性强,具有特殊的传艺方式、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方法;畲族武术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汇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狠,攻守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等特点。 1 畲族简介 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多居住在江南丘陵地带。其先民是长河“武陵蛮”的一支,后经多次迁徙,大约在十三四世纪来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的山区。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畲族住房多为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盖房往往是先立柱、上梁、盖瓦,然后再筑墙和整修室内。 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则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 二月二“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族支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入夜,约为信号的信炮凌空而起,一队队提灯游村的人贯穿行于各个畲村,山谷里礼炮齐鸣、烟花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