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论说文常用分析思路

破窗效应

1.名词解释: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真题链接:一般材料涉及到不好的现象,基本会涉及到破窗效应。

解决措施:

①(个人)下定决心、持之以恒、

②(社会)配套机制、形成文化、定期更新、出现危机后,要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

③(企业)

﹡苦练内功,提高开发自己和竞争优势。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设立危机预警系统,使企业能根据预先显现的危机信号,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成为破窗的那块玻璃。

﹡与外界积极沟通,让其他反映迅速的人站在你这边。

﹡高度警惕,保持组织结构的简单并加强其对外界反映的灵活性。

﹡将危机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形成独特的危机管理机制。

7.话题延伸:如何看待缺点

一个不轻易讲自己缺点的人更适合生存。他人善意指出缺点我们可以接受、思考。除此之外,如果你自己轻易总是对别人说出自己的缺点、不足,那么别人就会挑出你更多的不足,进而在别人眼中形成一个遍布缺点的形象。

囚徒困境

名词解释: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结合现实: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①关税战(今年的热点话题:中美贸易战)

两个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以两个选择:

·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商品。(背叛)

·与对方达成关税协定,降低关税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

当一国因某些因素不遵守关税协定,独自提高关税(背叛),另一国也会作出同样反应(亦背叛),这就引发了关税战,两国的商品失去了对方的市场,对本身经济也造成损害(共同背叛的结果)。然后二国又重新达成关税协定(重复博弈的结果是将发现共同合作利益最大)。

②广告战

商业活动中亦会出现各种囚徒困境例子。以广告竞争为例。

两个公司互相竞争,二公司的广告互相影响,即一公司的广告较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收入。但若二者同时期发出质量类似的广告,收入增加很少但成本增加。但若不提高广告质量,生意又会被对方夺走。

此二公司可以有二选择:

·互相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合作)

·增加广告开支,设法提升广告的质量,压倒对方。(背叛)

若二公司不信任对方,无法合作,背叛成为支配性策略时,二公司将陷入广告战,而广告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二公司的收益,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在现实中,要二互相竞争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是较为困难的,多数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

③地产例子(今年习大大还是李总理作出指示: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

2008年房地产领域出现囚徒困境时,首先放弃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昨天提到

的状况),显然是未来困境下的房地产商之间的普遍相互背叛,也就是说,万科在这场“囚徒困境”中,之所以选择首先动手,出卖所有除它之外的房地产商,是因为它预计在这种困境中,如果不尽早出卖所有同伴,自己将面临被出卖的结局,毕竟,这是一个非零和博弈游戏,出卖行为是可以换取非常大的利益的。

通过出卖同伴,万科理论上能够获得个体的最大利益,但在实践中,也许它最终是打错了算盘,因为在所有的实践中,“囚徒困境”式的博弈必须是在一个信息极不对称的封闭环境中产生结果,所有囚徒式的自身恐惧与“理性决策”都是被相互隔绝的,而且这种博弈是不可被重复的,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被不止一次重演过了(海南、05全国、08深圳),这种重复博弈最终将令所有参与者脱离困境,“囚徒困境”至此被彻底打破。

另外,最关键的一条是,在那场博弈中,政府也参与其中了,他直接参与的环节在于源头,即土地的供应(租借),这将加速打破“囚徒困境”,因为与所有参与博弈者有着本质不同的是,政府是整个游戏的设计者,是囚禁规则的设计者,也是盖牢房、拆牢房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有着政府参与其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困境”,再回头看万科,在所有被他出卖的所谓同伴中,正有政府的身影。

5.真题链接:我个人觉得没有出现过,因为真题中的案例都不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封闭的环境内。(当然昨天第一篇的汇总发了之后,一些考396经济类联考的考生也关注了我,可能396联考真题里会涉及,但我没看过。)

纳什均衡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公共地悲剧

名词解释:有限的资源注定因自由进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过度剥削。由于每一个个体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最终就会因资源有限而引发冲突,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结合现实:涉及到资源的过度使用、威胁到其他人或者下一代的情况,一般会涉及到公共地悲剧。

正外部性(环保是个永恒的话题)

名词解释:生产和消费给他人带来收益而受益者不必为此支付的现象。(有点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味道)

帕累托最优

名词解释: 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结合现实:

①管理活动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效益。在企业单位,企业老板必须保证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尊重的基础上追求企业的最大收益。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

②社会市场活动

在一个自由选择的体制中,社会的各类人群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一只“看不见

的手”推动着人们往往从自利的动机出发,在各种买卖关系中,在各种竞争与合

作关系中实现互利的经济效果。交易会使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另一方面,虽然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可是事实上由于市场本身不完备,特别是市场的交易信息并不充分,却使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造成很多的浪费。

信息资源配置

如果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总有一些人能改善境况而没有人会受损,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所以运用帕累托最优去衡量信息资源配置,才有可能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研究信息资源配置,对于有效、合理、科学地利用信息资源,促使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进而促进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真题链接:17年的扩大生产or创新的那篇,涉及资源配置的一般都可以用到帕累托最优

零和博弈(中美贸易战,特朗普意识中贸易是零和博弈,虽然实质上是想阻挠中国崛起)

反义词:非零和博弈(正是中国在贸易战中所提出的求同存异,合作双赢)

博弈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你之得即我之失”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其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是,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蕴涵博弈参与才“双赢”或者“多赢”这一博弈论中非常重要的理念。

真题链接:13年竞合的那篇文章,一般涉及竞争的话题会提到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

搭便车(中美贸易战,特朗普认为中国搭便车已几十年)

结合现实:

①生产活动

比如说某工厂为生产产品而排放了污水,这就污染了河流从而影响到周围人的身体健康,而周围人与这个工厂没有经济上的来往,同时这个工厂又不给周围人经济赔偿,这种情况就叫做负外部性

③公共品消费

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产品的利益这种机制失灵。对于红绿灯提供者而言,他必须能够把那些不付钱而享受红绿灯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否则他将无法弥补生产成本。而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这种行为意味者生产公共产品的厂商很有可能得不到弥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在长期中,厂商不会提供这种物品,这使得公共物品很难由市场提供。

真题链接

①15年为富为仁那篇文章,如果企业公益行为在社会中产生了慈善的氛围,那

么某种程度而言做慈善的企业会为萌芽阶段且未做慈善的企业提供搭便车的机会(有点牵强,但我觉得可以联系上)

②12年和10年这两篇主题相近但立意方向不同的材料,一个学术能力很强的学

者发表一篇含金量非常高而且非常全面的文章,会为其他水平较低的学者提供一些便利。Cc考生二战的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大四毕业论文怎么来的,一战的也可以想想如何应对毕业论文,就能理解了

③17年的扩大生产Or创新那篇,在CPA战略里有一个知识点,行业从某种层

面定义为两种,一种是进入门槛较高的、需要一定技术的,这种行业先进入者的优势不太会被潜在进入者模仿,另一种是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比如共享单车,这种行业先进入者的优势很容易被潜在进入者模仿,而且很容易提供潜在进入者以搭便车的机会,因为以共享单车为例,一开始进入市场的ofo、摩拜开辟共享单车的市场是付出了很大的资金,而后进入者就可以直接利用所开辟的市场

④13年的那篇竞合,很多考生都能想到竞争是基于实力相近的情况下,否则很

容易会被吞并,那么想象一下实力不相近的情况下,真的就一定会产生兼并的情况吗?倘若实力较弱的企业具有实力较强的企业所没有的优势,那么这样就会产生搭便车的现象,比如中美贸易,改革开放那时候中国的贸易额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但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较宽松的环保要求、较大的市场等优势,因此才有现在特朗普认为中国搭便车几十年的论调。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真题链接:

一般涉及到风险的,都会涉及到沉没成本

①15年的为富为仁,思考一下,倘若为仁并不能促进企业自身产品的销量、未能树立品牌,那么产生了沉没成本,企业还会继续为仁吗?

②17年的创新or扩大生产那篇,创新也存在风险,要建立风险控制制度

③14年孔雀那篇,也是涉及风险

一般涉及风险的,也会涉及机会成本,因为风险带来的除了可能的损失,还有可能的收益。

路径依赖

真题链接:

①15年为富为仁的那篇,如果社会中形成一种慈善的氛围,那么不为仁的企业

在名声上会有很大的劣势,而为仁的企业渐渐地会失去一开始通过为仁提高产品销量、加强品牌建设的目的

②12年和10年那两篇,不谈博士论文和学硕硕士论文,很多专硕论文和本科生

论文都是通过某种路径仿制而成,所以要建立论文审查制度,反复查,不限年份地查。

③17年扩大生产or创新的那篇,一个企业有自身的发展阶段,初创期肯定是要

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扩大产品销量,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让它创新是很难的(当然要分产业),但是进入成长期之后一般都是要面临企业转型,如果一开始过多地尝到了扩大生产的甜头,没有危机意识和长远眼光,很可能会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在成长期甚至成熟期还是没能创新。

④13年的竞合那篇,扯出去说一下,CPA战略里有两个概念,“红海战略”和“蓝

海战略”,前者是追求一味的竞争,意识上就是“老子一定要当行业老大,非把其他竞争者干掉不可”,后者是“我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避其锋芒,或者与其合作”,外国人评价中国人有句话“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中国运动员在单人或者双人的运动中屡获金牌,但是在团队运动,比如篮球,足球就不提了,都是战绩不佳。如果过分地追求竞争,那么等到需要合作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思维很难转到合作。

80/20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它对我们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二八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时间管理问题、重点客户问题、财富分配问题、资源分配问题、核心产品问题、关键人才问题、核心利润问题、个人幸福问题等等。

人性中的利己因素则驱使人们自爱、自重,寻求自我发展,寻求自我实现。这在有规则的市场经济中,通过化私为公的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公共利益。但是在公共领域里,却缺乏化私为公的市场机制,而存在许多化公为私的机会。这时,人性的自私性一旦胜过了利他性,他就可以利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其结果就是腐败。人性中的自私因素加上公共领域的以权谋私机会,腐败将成为必然。

幸运者偏差

对于高学历者,普通人既会关注成功的人,也会关注那些没成功的人,并且高学历却落魄的人尤其受关注,容易被当做新闻报道;而对于低学历者,普通人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忽视了广大学历低又没成功的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沉默的数据”,才产生「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结论。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人们喜欢凑热闹、人云亦云。群众的目光还投向资讯媒体,希望从中得到判断的依据。但是,媒体人也是普通群众,不是你的眼睛,你不会辨别垃圾信息就会失去方向。所以,收集信息并敏锐地加以判断,是让人们减少盲从行为,更多地运用自己理性的最好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持某种意见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压力是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

在竞争激烈的“兴旺”的行业,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看到一个公司做什么生意赚钱了,所有的企业都蜂拥而至,上马这个行当,直到行业供应大大增长,生产能力饱和,供求关系失调。大家都热衷于摹仿领头羊的一举一动,有时难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对于我们这些职场里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现“羊群效应”。做IT赚钱,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咨询赚钱,大家都一窝蜂拥上去;在外企干活,成为一个嘴里常蹦出英语单词的小白领,看上去挺风光,于是大家都去学英语;现在做公务员很稳定,收入也不错,大学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

我们不是羊,我们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们应该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谓的“热门”工作,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热门”的职业不一定属于我们,如果个性与工作不合,努力反而会导致更快的失败。我们还要留心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潜藏危机,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不可能是“避风港”,风险永远是存在的,必须大胆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这点儿危机意识之后,自然就要预备好对策,当危机真正到来时该怎么办?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终没有奶酪可吃,而有危机意识、到处寻找新的奶酪的小老鼠,却在旧的奶酪吃光之前,就寻找到了新的生机。

禀赋效应

为在谈判中不肯让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工资刚性,人们甚至宁可失业不愿意降低工资。另一个例子就是老公司往往比新公司存在更多的低效率的规章制度。这是因为新公司能够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制定规则,而老公司对原有的不合理规则进行修改时,员工往往会更觉得难以接受,从而进行阻扰。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公司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时,可能会遭到职工们的反对,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并可给予职工适当补偿

内耗成本

名词解释: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设备存旧、人员管理不善、公司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员工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有误等,最终工作互相推诿,过程走偏,来回的解释、重新工作而导致的成本,我们叫着内耗成本。

结合现实:公司日常所说的成本一般包括:人员工资、公司场地租金、管理费用、办公设备、办公耗材等费用。

如何解决:现在企业竞争激烈,企业在降低日常看得见的这些成本以外,要大量提高效率,利用协同手段打通公司交流、沟通的渠道,提高工作中流程审批的速度,提高员工与领导层之间工作的指示与请求的答复速度。

让企业在不受环境与地域的影响下,高速运转,资源重复利用以及再利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运转以及现金流的周转率,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