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宣传培训

人民调解法宣传培训

近年来,我国人民调解工作迅猛发展,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人民调解事业,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调解能力,人民调解法宣传培训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人民调解法宣传培训的必要性、内容安排和方法策略。

一、必要性

宣传培训是推动人民调解法落地实施的重要途径。首先,宣传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人民调解法的知晓度。人民调解是法治时代的需求,但大部分公众对此缺乏了解,因此需要通过宣传来普及人民调解法的相关内容,使其深入人心。其次,通过宣传培训,可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技能。人民调解法是依法行使调解权力的重要法律,公众了解法律内容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人民调解工作中来,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因此,人民调解法的宣传培训是必要且紧迫的。

二、内容安排

1. 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包括依法调解、公正公平、自愿协商等原则,以及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精神。

2. 人民调解法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详细介绍人民调解法适用的纠纷类型,以及人民调解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3. 调解技巧和方法。讲述人民调解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双方和解。

4. 人民调解组织和人员的基本情况。介绍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置和职能,以及人民调解员的条件和职责。

5. 成功案例的分享和讨论。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让学

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意义。

三、方法策略

1. 多渠道传播。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将人民调解法的

宣传信息传递给广大公众,提高知晓度。

2. 实地宣传。组织人民调解宣传团队,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学

校等地,开展宣讲活动,向公众普及人民调解法的相关知识。

3. 互动体验。组织模拟调解、角色扮演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公众亲

身感受人民调解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提高法律素养。

4. 创新方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开设在线课程、制作微视频等,提升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5. 培训讲座。定期组织人民调解法培训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提高参与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通过以上宣传培训方式和内容安排,将有助于提高广大公众对人民

调解法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社会各界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推动人民调解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人民调解法宣传培训在推动人民调解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

过提高公众对人民调解法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有效提高社会公众的法

律意识和调解能力,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宣传培训内容丰富、方法策略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受众需求来合理安排和选择,进一

步提高人民调解法宣传培训的效果和影响力。希望随着人民调解法宣

传培训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能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

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 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 (一)人民调解工作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便民、利民、不收费等特点,是化解各种民间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人民调解的涵义 1、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成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一种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2、人民调解与法院(行政)调解的区别 ⑴性质不同⑵调解机构性质不同⑶调解权利来源与性质不同 ⑷调解范围不同⑸达成协议的效力不同 3、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 ⑴平等自愿原则⑵合理合法的原则⑶不限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4、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受理――调解前准备――实施调解 ⑴民间纠纷受理 A、民间纠纷的受理的种类 B、民间纠纷受理原则 C、受理 D、纠纷审查 E、纠纷登记 ⑵调解主要步骤 A、告知权利义务 B、双方当事人陈述 C、进行调解D达成调解协议 5、人民调解协议 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若干规定》指出:经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⑵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调解协议应具备的条件: A、主持调解的必须是调委会 B、调解协议必须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 C、调解协议必须是书面协议 D、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⑶人民调解协议的形式:口头或书面 ⑷人民调解协议内容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形式合法 ⑸人民调解协议书必须按司法部统一制定文书格式 ⑹合法人民调解协议书应载明以下事项 A、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 B、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 C、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D、履行的地点、时间、期限等 E、当事人签名,调解人签名,人民调委会加盖印章 ⑺人民调解协议履行 A、自觉履行 B、说服教育履行 C、回访 ⑻不履行协议后果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申请支付令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 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 特点:群众性自治性 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式 ⑴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⑵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⑶区域行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

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 引言: 法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法律工作者来维护。但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简单的话语来解决,这就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司法和行政机关未介入前,由纠纷的当事人经第三方调解员协助解决争议的方式。人民调解员则是负责调解的专业人士,因此,关于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的问题十分重要。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一些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的建议。 一、培训目标: 1、了解国家法律和相关法规、政策,掌握人民调解基础知识和技能; 2、熟悉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和人民调解员职责、权利和义务; 3、掌握基本的沟通和调解技巧,能够有效地进行人民调解,并取得调解成功。 二、培训个人素质: 1、熟悉法律、政策和法规,有基本的法律思维能力; 2、性格外向开朗,善于沟通和解决问题;

3、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三、培训内容: 1、人民调解法律基础知识 了解人民调解法规和法律政策、人民调解员的职权和调解程序;法官和检察官的工作职责。熟悉处理纠纷的基本方法; 2、人民调解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了解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策略。让人民调解员能出在简单明了的语言中提问或表达观点,在矛盾的双方之间调节,通过合作来找到普遍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3、人民调解的实践技能训练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模拟调解,让人民调解员在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方法,从而能够有效地调节双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习与培训形式 1、传统培训方式 人民调解员培训通常是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讲座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心理辅导等。 2、网络培训方式

[法律资料]人民调解培训教材

人民调解培训教材 第一节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 依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三个基本原则: 一、依法原则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1、人民调解组织管理和调解的矛盾纠纷的范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2、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要以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作为辨别是非的标准; 3、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 二、平等自愿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必须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1、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受理纠纷时,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 2、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纠纷时,必须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说服,不允许采取歧视、强迫、压制的做法; 3、经调解达成的协议,须经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协议书的签订必须经当事人同意。 4、调解协议书要由当事人自觉履行。 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

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得因未经调解而拒绝受理。 第二节矛盾纠纷处理程序 一、管辖 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由当事人所在地(单位)、纠纷发生地或指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管辖。 二、受理 受理民间纠纷,应当有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申请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并有明确的当事人、申请事项和事实根据,也可以由纠纷所在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报送。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诉的纠纷,或其他执法机关正在处理的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 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一般劝说当事人先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三、调查 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允许当事人就争议问题开展辩论,并根据需要对纠纷事实进行必要的调查。 四、调解 调解时由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陈述纠纷事实和理由,提出证据,调解员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和解。 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并由双方当事人、人民调解员签字,经调解委员会主任审核后,盖该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双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由调解员出具“调解不成告

《人民调解法》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法》培训讲稿 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开创新时期人民调解新局面 大家好~《人民调解法》已经颁布实施三年多了~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项法律~今天我与大家来共同学习。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人民调解法》~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就《人民调解法》的内容作一下简要的讲解: 一、《人民调解法》的主要内容 人民调解的定义: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归纳起来~《人民调解法》有七大亮点: 亮点一人民调解制度华丽转身。此次立法使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由“法规”到“法律”的重要转变。因此~这次颁布的《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它意味着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从而使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亮点二当事人权利受到尊重。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自愿平等、不违法、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当事人不管是在调解前~还是调解 中~甚至是调解后都可以放弃调解转而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亮点三调解员少了后顾之忧。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提

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亮点四当事人拥有完全话语权。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仅有接受调解的权利~也有拒绝调解的权利~可以要求调解不公开进行~也可以要求调解公开进行~而且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接受调解、拒绝调解以及要求终止调解等四项权利。 亮点五可与其他调解形式衔接。为贯彻调解优先原则~法律规定基层法院和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人民调解。对调解不成、达不成协议的纠纷~还应该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行政或者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就使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起来了。 亮点六强化调解协议的效力。法律规定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法院确认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确认 调解协议无效~则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亮点七调解法明晰了责权部门。人民调解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人民调解委员选任、人民调解员的聘任等工作均应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二、人民调解业务知识 为了使同志们能更加熟悉调解业务知识~掌握有关调解工作的法律知识及操作技巧~下面~我讲八个方面的内容~供同志们在开展调解工作中作参考:

人民调解知识讲课稿

人民调解知识讲稿 纪立军 一、《人民调解法》的立法背景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组织82.4万个,人民调解员494万人,形成了覆盖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近5年来,我国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34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由于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分布广泛、灵活便捷、不伤和气等特点,在解决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 制定人民调解法是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客观需要。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早在1954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1982年,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人民群众自治的重要内容被载入宪法;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不断发展。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民调解的范围、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员的选任方式有了新的发展,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人民调解制度在组织规范、程序规范和协议效力等方面,都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加强人民调解立法工作,提高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是人民调解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及时化解纠纷、增进人民团结、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 人民调解立法工作得到了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第八届全国人大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每年都有许多全国人大代表

人民调解培训教案(最新)

【其它】 一、什么是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一项独特的制度,是现行调解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调解制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法院调解,亦称诉讼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二是行政调解,是指在具有调解纠纷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对纠纷进行调解的活动;三是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法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说服劝解、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根据宪法、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它对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减少纠纷,预防犯罪,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二、调解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作了具体规定: (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2)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起诉。 三、调解委员会应建立的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逐步建立健全以下各项制度: (1)会议、学习制度。司法助理员(司法所)每月召开一次调解主任、网(片)长会,调解主任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委员会议,检查本月工作情况,分析纠纷动向,研究疑难纠纷调解方法和预防纠纷的措施,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令,安排下

月任务。 (2)请示、汇报制度。调解网(片)长、调解委员会主任每月要主动向司法助理员(司法所)汇报当月纠纷发生、调解及预防情况;对调解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应及时汇报、请示。( 3)纠纷排查制度。调解委员会每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掌握易发生纠纷的重点户、重点人、重点事的情况,对排查出的纠纷及时调解,对纠纷苗头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防止形成纠纷。 (4)纠纷登记制度。凡调委会受理、调解的各类民间纠纷,均应登《纠纷登记簿》,并按时上报司法助理员(司法所)。 (5)纠纷回访制度。调委会调解成功的纠纷,应重点回访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以巩固调解成果。 (6)信息报告制度。调委会应注意搜集群众对调解工作的反映,反馈对上级布置任务的落实情况,及时报告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凶杀、伤害、自杀及正在激化的纠纷情况。 (7)纠纷移交制度。调委会对已超出人民调解范围的纠纷和明文规定由其它部门处理的纠纷。应及时上报司法助理员(司法所)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移交前应做好疏导工作,以防矛盾激化。 (8)档案管理制度。年终应将纠纷调查材料、调解协议副本及已用完的《纠纷登记薄》等有关资料,统一整理,存档备查。 (9)岗位责任制度。调委会必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制,以提高调解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纠纷预防、法制宣传、业务登记、信息反馈等任务落实到人。要确定考核标准,每月检查一次执行情况,作为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的依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目标 人民调解员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 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员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内容和 方法的创新,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助力人民调 解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调解服务。 二、培训内容 1. 法律知识培训 法律是人民调解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劳动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 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培训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 例分析、模拟调解等方式,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应用能力。 2. 调解技巧培训

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商和调解技巧。培训内容 包括有效沟通技巧、冲突解决技巧、协商能力培养等。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人民调解员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调解能力。 3. 心理辅导培训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情绪和心理压力。培训内容包括心理辅导理论、心理疏导技巧等。通过案例分析和心 理训练等方式,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4. 专业知识更新培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调解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 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更新、领域专业知识更新等。通 过研讨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三、培训方法 1. 线下培训

线下培训是人民调解员培训的常规方式,能够提供面对面的教学和互动交流。通过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等形式,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专业素养。 2. 线上培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培训成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培训方式。通过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录播课程、在线讲座和在线讨论等形式,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和培训的灵活性。 四、培训机构 1. 司法行政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是人民调解员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和提供者。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课程,提供培训场地和设施。 2. 高等学府 高等学府作为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重要机构,应与司法行政机关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高等学府可以提供

人民调解培训会讲稿

人民调解培训会讲稿 人民调解工作讲稿一、人民对诉讼的无奈与传统人民调解工作的困境(一)诉讼的无奈: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的中国,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然而,在推崇依法治国理念的同时,由于缺乏法制的经验与传统(举一xx商人去美国打官司的故事),在高呼民主与法制的同时,也造就了部分人对诉讼机制的迷信,助长了诉讼万能思潮的泛滥,一时间,上法庭讨说法成为社会时尚。《秋菊打官司》,其实是在反映中国人的这种迷信诉讼的悲哀,以及陷入了“无奈”的境地。表现在: 1、举证难。近年来,法院案件受理数量一直呈持续上升态势,**年xx省各级人民法院受案xxxx件。有限的司法资源已难以承受案件之重。于是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基本上抛弃了中国优良传统的“马锡五判案法”,严格按民诉法的“谁主张谁举证”。法院不取证,公民又难举证。正如是法官穿法袍拿法槌,有点脱离实际。举xx高院院长张立勇的做法(虽然有部份法学家反对)。 2、办案程序复杂,审理迟延,法院的司法信用和审判的公信力在受质疑。案件数量剧增不仅使基层法院因超负荷运转而

不堪重负,而且容易在客观上滋生久审不决、久拖不执、积案居高不下和审判质量下降等“诉讼爆炸”综合症,进而影响到法院的司法信用和审判的公信力。同时由于办案规范化管理和当事人不服审判提出上诉、抗诉、申诉等原因,从而造成办案程序复杂,审理一再迟延。20**年有个《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审限管理规定》:一审民事案件审限为6个月,延长经院长审批还可再延6个月; 简易程序为3个月,上诉又是3个月,延长经院长审批还可再延3个月; 裁定为1个月。 3、诉讼成本高昂,当事人负担增加。当事人不仅要支付案件受理费、鉴定费和申请执行费,还要承担律师代理费、车旅费等。如果是提起上诉、抗诉、申诉更要支付昂贵的费用。目前起诉一件普通一审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支付各项诉讼费用约在350—3000元,且不说二审、再审、申请执行等程序所需要的费用; 而1990年仅为50—500元。律师费现在是每件不会低于1000元。昨天我就接到政府办一位主任打电话给,一位要求法律援助的公民上访到政府办,说法院要他交500元才会拿裁决书,要我去与他解释4、当事人对抗心理会不断升级。许多当事人在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到人民法院寻求公正说法时不无遗

人民调解法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法培训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培训讲稿同志们: 你们好〜《人民调解法》已经颁布实施近一年了〜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项法 律〜今天我与大家来共同学习一下该法。我今天主要讲以下十一个问题: 一、《人民调解法》的立法背景 二、制定颁布《人民调解法》的重要意义 三、《人民调解法》与1989 年《人民调解条例》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四、《人民调解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新法有哪些进步、特点和规定, 六、司法行政部门应如何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 七、如何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 八、怎样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九、如何规范人民调解活动, 十、怎样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其它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 机制, 十一、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下面我就每一个问题进行逐条讲解: 一、《人民调解法》的立法背景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植根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现代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组织82.4 万个〜人民调解员494万人〜形成了覆盖

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多年来〜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都保持在数 百万件〜仅2009年就达到767.7万件。由于人民调解具有扎 1 根基层、分布广泛、灵活便捷、不伤和气等特点〜在解决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 制定人民调解法是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早在1954年3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1982 年〜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人民群众自治的重要内容被载入宪法,1989 年〜国务院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民间纠纷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人民调解工作的范围也随之扩展〜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民调解原有法律制度在许多方面都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为了使人民调解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及时化解纠纷、增进人民团结、巩固基层政权〜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司法部在认真总结人民调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草案送审稿)》〜于2009年4月报请国务院审议。2010年5月〜国务院第1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人民调解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0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人民调解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委员们普遍认为〜制定人民调解法〜有利于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很有意义。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开向社会征求对人民调解法草案的建议〜收到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2871条。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 据委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草案进行了反复研究修改。8月23日〜十一届全

人民调解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培训材料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人民调解是指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 调解人员对争议当事人进行调解的一种方式。人民调解具有自愿参与、公正公平、保密性、及时解决、具有法律效力等基本原则。 1. 自愿参与 人民调解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原则进行的。争议当事人有权选择是 否通过人民调解解决争议,调解人员不得强制参与或干预。 2. 公正公平 调解人员应当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并根据事实和法律 来公正、公平地进行调解。调解结果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共利益。 3. 保密性 人民调解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应当予以保密,除非双方当事人同意 或法律另有规定,调解人员不得向第三方透露与调解案件相关的信息。 4. 及时解决 人民调解应当及时进行,争议当事人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解决方案, 避免纠纷拖延和过度消耗。 5. 具有法律效力

经过人民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依据调解 协议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 二、人民调解的程序 人民调解的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立案、调解准备、调解过 程和调解结果。 1. 立案 立案是指将争议案件交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当事人 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交书面调解申请,提供争议的相关材料和证据。委员会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分配合适的调解人员进行调解。 2. 调解准备 调解准备阶段调解人员应当独立、客观地审核争议案件的可调解性,并研究案件的背景信息。调解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观点和 诉求,为调解过程做好准备。 3. 调解过程 调解过程是争议双方与调解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调解人员应当采取适当的调解技巧,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引 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案。 4. 调解结果

人民调解法培训培训计划

人民调解法培训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人民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通过调解员的协助,当事人可以在不经过法院审理的情况下解决纠纷。为了提高社区调解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当事人服务,我们特开展人民调解法培训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 本培训针对社区调解员进行,参加培训的调解员需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有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培训内容 1. 人民调解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人民调解法律法规 3. 谈判和调解技巧 4. 纠纷调解实务案例分析 5. 调解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6. 调解员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 7. 实地参观调解中心和实践操作 8. 结业考核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 本培训计划为期7天,培训地点为社区调解中心。 五、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地操作和问答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参训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人民调解法,并具备调解技能和实践能力。 六、培训目标 1. 熟悉人民调解的法律法规,理解人民调解的理念和原则。 2. 掌握谈判和调解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能够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纠纷。

4. 培养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提高调解员素质和综合能力。 5.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压力管理技巧。 七、培训安排 第一天:人民调解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训内容:介绍人民调解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分析人民调解的重要性和优势,讲解人民调 解法律法规。 第二天:谈判和调解技巧 培训内容:介绍谈判和调解的基本技巧,讲解不同类型纠纷的调解方法和策略,进行案例 分析和角色扮演。 第三天:纠纷调解实务案例分析 培训内容: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参训人员了解不同类型的纠纷处理方法和技巧,加深 对调解实务的理解。 第四天:调解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培训内容:介绍调解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培养调解员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第五天:调解员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 培训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解调解员的心理压力来源和管理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测 试和疏导。 第六天:实地参观调解中心和实践操作 培训内容:参观调解中心,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进行实践操作,体验调解员的工作。第七天:结业考核 培训内容:进行结业考核,评价参训人员的培训效果和学习成果,颁发结业证书。 八、培训师资 本次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法律专家、心理健康专家和社会工作专家 担任培训讲师。 九、培训费用 本次培训的费用由社区调解中心承担,包括培训教材、师资费用、实地参观费用等,参训 人员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人民调解法培训方案

高平镇《人民调解法》培训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推动《人民调解法》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调解员的政策和法律水平,搞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调解工作,确保我镇人民调解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最大限度地将各类民间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结合我镇实际况,制定特制定《人民调解法》培训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司法助理员、调解人员法律素质和政策水平,认真覆行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人民调解的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使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更加健全,调解队伍更加专业,工作机制更加规范,调解能力更加强化,调解效果更加显著。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我镇区域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平安高平”、构筑和谐社会做贡献。 二、培训对象 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全体村干部和全体人民调解员。 三、培训时间 自2011年1月起到2011年6月底完成对全体培训对

象全面培训和重点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三天。培训以集中专题培训学习、各村调委会观摩学习、实践指导等方式进行,具体日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而定。 四、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以及人民调解业务实训等。 五、组织实施 (一)培训工作由司法所牵头负责,党政办、综治委做好配合,提供必要支持。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做好本村民调人员培训的组织工作。 (二)由司法所领导或邀请司法局派员讲授指导。 (三)6月底对《人民调解法》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六、培训要求 各调委会对此次《人民调解法》培训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人民调解法》的宣传活动和《人民调解法》培训组织活动。全体调解员要根据培训安排按时参加培训活动,并做好学习笔记。此次《人民调解法》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将作为“规范化调委会”和“人民调解能手”评选的重要依据。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 一、什么是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 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是每个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所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他是人民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四条对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作了一般性规定,明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原则: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2在双方当事人资源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上述规定,并结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将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概括为: 一、自愿原则 1、纠纷的调解必须是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 2、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发自愿,即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

二、平等原则 1、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即在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会地位、政治面貌、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居住条件等,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2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办事,用法律和政策作为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和尺度; 3、调解人员与纠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并没有高于当事人的地位,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当事人,必须与当事人站在同一平台上,与当事人平等协商,妥善解决纠纷; 三、合法原则 1、人民调解组受理和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1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包括:①已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③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例如工商管理引发的纠纷、税务纠纷等; 2、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3、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时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调解纠纷的主要方式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当事人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分是非、辩

人民调解员培训简报

人民调解员培训简报 人民调解员是我国基层法律服务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与提高其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人民调解员的培训简报。 一、培训意义 1.提高调解员能力 人民调解员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调解,解决社会矛盾与纠纷,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 和能力,如调解技巧、法律知识等。进行培训可以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质,更好地完成调 解工作。 2.提高调解效果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需要倾听、理解、分析双方矛盾,并引导各方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只有调解员具备较好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矛盾中使双方达成协议,提高调解效果。 3.增强法治观念 培训还可以加强调解员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对法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二、培训内容 1.法律知识 人民调解员是基层法律服务团队的一员,因此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民事、 刑事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调解工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矛盾纠纷类型 和频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2.调解技巧 调解是人民调解员的核心技能,因此对调解技巧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先进的调 解技巧,如沟通技巧、协商能力、途径创新等,能够帮助调解员更好地了解当事人的需求 和心理,有效地进行调解工作。 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调解员更好地履行职责的保障,因此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调解员必 须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公正、廉洁、诚实守信,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维护社会公平与 正义。

三、培训方法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人民调解员培训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传递调解技巧和道德要求,提高调解员的能力和素质。 2.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是人民调解员培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解员通过参与实际的调解案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也能够提高调解员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水平,更好地解决纠纷矛盾。 3.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是针对不同类型矛盾和纠纷的调解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如家庭纠纷、劳资关系等。通过专项培训可以让调解员更好地掌握相关领域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提高调解效果。 四、总结 人民调解员是基层社会管理和法律服务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人民调解员培训的意义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提高调解员的能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在实践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调解员的培训,从而保障调解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

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 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 一、做好“三农”问题的调解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在加强法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更加显示人民调解制度的优势。珲春市在“平安珲春”创建中充分认识了人民调解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对因“三农”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主动性。 二、落实“三项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人民调解员,促进新农村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人民调解员的政策、理论和法律水平,提高调解技能,确保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开展,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珲春市司法局落实“三项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人民调解员;三项 措施:一是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纳入到市财预算,今年我局争取人民调解工作经费3万元。二是制定培训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监督指导人民调解培训工作。三是印发培训资料,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授课,我们将人民调解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司法部关于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意见;省领导在全省人民调解工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有关资料编印成册发给每调解员。 今年我市采取了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普遍轮训、调解员现场示范、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培训。3月11日—3月17日,敬信镇、春化镇、哈达门乡、密江乡由司法所组织对所属人民调解员进行了普遍轮训。3月20日,三家子乡、杨泡乡、近海街召开调解委员会现场会由调解员实例调解,当事人介绍感受,使调解员感想很大。3月21日由司法局组织市区3个街道所属的67名人民调解员在市委党校进行了集中培训。副局长金英姬进行了培 训动员,局长金德焕做了培训总结,培训班聘请了市法院民二庭

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要点的总结

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要点的总结 人民调解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作用在于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和基础法治建设。因此,为了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其业务能力,2023年,我国将进行一系列的调解员培训工作。以下是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要点的总结。 一、培训目标 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目标是:使每位调解员都能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调解技巧和沟通能力;了解社会热点和法律变化,提升调解员在实践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法律素养;培养调解员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好的理解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深入了解调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二、培训内容 1. 法律基础知识的培训 人民调解员必须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融入实践,提高调解员的丰富的法律知识储备。 2. 场景模拟培训 在模拟诉讼的过程中,调解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案件评审和调解技巧。例如,通过模拟法庭或实际案件的调解,进行实时的学习和讨论,进行案件评议和矛盾化解。 3. 案例分析实训

调解员需要理解和分析各类矛盾纠纷,这需要借助各类案例进行训练。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实训,调解员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司法权利知识培训 调解员需要了解在调解过程中司法权利的保障,了解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培训内容包括法律程序、证据收集、证人传唤、制定调解协议等。 5. 身心健康培训 调解员的身心健康是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调解员培训还要包括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介绍和身体保健的培训。 三、培训方式 1. 线上教育 在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中,线上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借由现代化技术,人民调解员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网络资源,并实现高效的教育培训。 2. 实地培训 通过实地培训,调解员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实地培训地点通常会在法院或者调解中心进行,供调解员仔细地观察和学习。 3. 研讨会和学术讲座 研讨会和学术讲座是调解员培训的另一个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为调解员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了解法律制度和最新政策的变化和最新发展。 四、考核和评估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讲稿 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 (一)人民调解工作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排除纷争的重要手腕,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保护社会稳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增强人民调解工作,关于正确处置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护社会稳固,增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进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切群众、便民、利民、不收费等特点,是化解各类民间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排除在萌芽状态,起到保护社会稳固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人民调解的涵义 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成当事人相互谅解,志愿达到协议,从而排除纷争的一种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式 ⑴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⑵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⑶区域行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⑴避免民间纠纷激化 ⑵通过调解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宣传,做到法律、道德相结合 ⑶向村委会、所在单位及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及调解工作 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方针 “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腕、协同作战” 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形式 ⑴单独调解⑵一起调解⑶联合调解 直接调解、间接调解、公布调解、非公布调解(隐私) (四)人民调解员 一、人民调解员的概念 经群众选举或同意聘用,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 二、人民调解员任职要求: ⑴为人公平 ⑵联系群众 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有充沛时刻 3、人民调解员职业道德: 人民调解员履行职务时应坚持原那么,爱岗敬业,热情效劳,老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