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大众文化

理解大众文化
理解大众文化

对电视剧泛娱乐化现象的批评报告

电视的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基础而存在的,内容又决定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形式。对于当今电视媒体节目娱乐化的趋向,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和过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泛娱乐、迎合大众口味的非理性化以及“愚乐”大众的被动娱乐化。

电视娱乐化是以电视剧《渴望》为开端的。发展到今天,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各种参差不齐的穿越剧、抗日剧、家庭剧、偶像剧批量生产面向市场,泛娱乐化已有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俨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模式。

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以“收视率是上帝之手”媒体市场化的驱动使广大电视剧目制作人只凭逗乐主题抓人眼球;单一的盈利模式所催化的质量、品位和格调的“群氓”性质;受众的海量需求对故作深沉的守旧文化心态和空泛许诺的文化思想的批判冲击和否定。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文化所形成的元媒体,调动各种魅力化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占据受众以达到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的符号意义。

在传统媒介时代,印刷控制思想,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上,“受众本应有自己对大众文化和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性受到了工具理性的挑战,受众的真实需求和虚假幻求越来越模糊”。“电视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大限度地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

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在当代社会之市民社会,市民的需求就是大众的,新媒介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是泛娱乐化最为深刻的实践载体。

娱乐活动区别于审美活动,其自发性与商业性更为明显。电视节目娱乐化使“人们最终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单纯重视奢华的物质展示、爱情至上的价值取向、不劳而获的生活幻想,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靠极致情节和离奇故事来吸引眼球的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构成的极大威胁,实则是现实意义的空洞化。完全淡化意识形态领域文化主旋律的作用,削弱现代观众对人文情怀和艺术的体悟与表述意识。

电视产品是一个消费品,不可摆脱的就是其消费属性,必定带

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

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缺少的不是对故事情节本身的演绎,它超越的是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涵浓浓的人情味却遗憾地不及有力整合民族精神、对唯美与浪漫感情追求的精神品质。

中国版的娱乐至死、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假命题,作为大众文化最为深刻地体现,中国电视剧可以出现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意味,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决定了其内容注重本土化的情感与审美需求,并且贯穿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当下的人文关怀,最终在解构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文本新突围。电视剧只有契合传统情怀、平民的审美期待,才能得到蓬勃发展。娱乐化电视剧的叙事要符合要具有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观众的独特审美要求、要具有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范式,如善良、快乐、简单、合作的姿态、美的多元演绎、大团圆、平等思想交流等等的传统与现代合情融合的审美范式。只有这样,中国电视剧才能成为世界性多元文化思潮的组成部分,为全球化提供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选择,真正做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约翰·费斯克与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作为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因其“文化消费主义”的研究主张而被西方学术界普遍称为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 他撰写了《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读解大众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和影视文化的研究论文,在欧美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试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做出一种超越。 从理解大众文化剖析约翰费斯克探索从理解大众文化剖析约翰费斯克探索范文 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1]7约翰费斯克(JohnFiske,1939-)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是任何研究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都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费斯克的主要著作有:《解读电视》(ReadingTelevision,1978)《传播研究引论》(IntroductiontoCommunica-tionStudies,1982)、《电视文化》(TelevisionCulture,1987)、《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1989)等。其中,《理解大众文化》是费斯克最具理论色彩的一部著作,至今已经一版再版,成为了人们广为征引的关于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可以说,《理解大众文化》是研究费斯克的文化理论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1“大众文化”的意义转换 众所周知,虽然瓦尔特本雅明对大众文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法兰克福学派总体上一直是以批判大众文化而著称。在著名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阿多诺与霍克海姆把文化工业与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物化以及商品拜物教联系起来,将大众文化批判为资本主义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总括说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这样的:第一,大众文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商品,是一体化的、平面化的,没有美学价值;第二,大众在接受这些文化商品的时候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能动性与创造性可言。因此,大众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大众文化也只是一些具有单一化、复制化特征的文本,大众在这些没有价值的文本中浮浮沉沉,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操作控制下,最终变成毫无个性、思想简单、集体类同的一分子。在大众文化的侵蚀下,大众的状况就变得如霍克海姆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中所忧虑的:“……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成闲暇,闲暇转变成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笔记

第一章理解大众文化 就像题目所说的“理解”,所以这个章节首先为我们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含义。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叫做“大众快乐”。我们都知道,大众文化的塑造主要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快乐,从文化上,从精神上,从感官上释放感情,因而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凡是的成长过程都必须被社会化,因而大众文化的形成,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必经过程。 文中提出了一个对我来说陌生的词汇“文化工业”,乍看这个词汇,我的脑海里会浮现诸如电影、唱片、电视等等这一类的媒体行业,我认为他们即是“文化工业”。但站在作者的角度,或者说从一个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作者称这是“文化文本”。举例说明:“一个牛仔裤、一件家具或者是一张流行唱片”这都可以被称作文化文本,但它有别于我们的认识的是“在每个品牌背后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以追逐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再直接一点,也就是说比如女人们都喜欢Chanel的香水,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就被叫做大众文化,也就是大众文本的一种表现形态。 第一章节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为后面的内容一一埋下了伏笔,也就是开启后面几个章节的重要开篇! 第二章购买的快乐 消费是大众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点。因而在这个章节中,作者的主题为“消费主义”,而这种意识的主旨是“我消费,故我在”。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举出了多个例子为我们证明了“消费主义是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无论是“消费的妇女”、|商品与妇女“还是再”炫耀的消费”都是在阐述消费不仅仅只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行为,也是商家为了构成父权制资本主义基础的深层次架构。而“阶级差异化”更是商品时代降临的必然产物! 第三章海滩解读 作者的思想是跨为禁锢的,在这里,他奇妙的把了“海滩”加入了大众文化的一员。海滩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充斥着美丽邂逅的地方。在这里,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就是这这样一个环境中,更加适合孕育大众文化的成长。 也许你会好奇,海滩以大众文化有什么关联么?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海滩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一个异类,他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却有着两者的特征。”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海洋才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孕育着繁衍以成长,但其实,追溯都人本身的意识形态,其实是没有这样的认知的。在我们的潜意识文化里,海洋是神秘、野蛮、原始的象征,而陆地则是文明、文化的代表。而海滩则像一枚调味剂,中和了这可怕的界线。 作者的思维十分有趣,他说“宠物狗和坦胸者是被排除在传统文化之外的,因为狗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不仅会吸引鲨鱼,而且会引起疾病;乳房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对传统的道德构成了威胁。”所以说文化是有所包容有多摒弃的,在海滩,人们能够尽情的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 第四章电子游戏的快乐 在大部分的家庭,电子游戏一定是主要被禁忌的对象,因为在统治者的意识里,电子游戏是起到反社会的效果。“对游戏中心的反对就是承认他们受到社会控制。”电子游戏所吸引人的正是一种面对结局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吸引力。此外,电子游戏的使用场所也是让其成为大众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用场所如何形成文化,在于他所能让人控制的自由范畴是多少。 “当社会控制消失时,身体就认同了快乐”,游戏game over,但却从未因为花了大把的

理解大众文化完结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张景舒学号:2013201270摘要 从牛仔裤到流行音乐,从狂欢节到暴力,从购物到阅读言情小说的介绍, 无不体现本书的核心观点:大众文化就是日常生活。 劳动人事学院 课程:传播理论基础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 一、我的一些了解 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些方向: 据一些资料和本书的中文导言显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两种立场:根植于精英阵营的“批判主义”与立足于平等和参与的“平民主义”。批判主义是以极端、悲观但最富批判性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核心,包括阿多诺、霍克海姆、哈贝马斯、布迪厄、麦克唐纳等在内。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大众文化的生产就是文化工业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大规模复制,大众文化并不反映实在的艺术个性,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只能是一种模仿,必然导致艺术的生命的扼杀,艺术创造性和个性的毁灭。平民主义是以指涉面广、涵盖学科众多且以理性、乐观的受众视角为特征的伯明翰学派为代表,包括斯图亚特·霍尔、波德里亚、费斯克等。第三种文化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本书所试图重新解读的“popular culture”。导言将本书定义为一本修正主义文化研究著作。而费斯克的主要贡献,则正在于在文化工业的生产中,发现了一个积极的“大众”,从而对法兰克福学派受众被动学说进行了修正。 本书所介绍的大众文化的一些特性: 菲斯克在书的前言中说道:“我所熟悉的国家,我所书写的文化都是白种人、父权制、资本主义的国家和文化。”又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不同,但相对而言仅仅是表象上的差异,文化的实质应该具有同一性。作者的观点认为:本书文化研究的历史和他个人学术生涯、个人历史,相互交织渗透,生产于20世纪80年代末。 对菲斯克本人的一些感知: 菲斯克是西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著述十分丰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解读大众文化》。据书中的作者简介,他本人就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大众文化消费者。 二、主体 何为大众文化?费斯克发现,观众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工业的产品,而是具有不容忽视的“辨识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和流通着各种“意义”——这种由大众主动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动就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今天你娱乐了吗?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在《理解大众文化》这门课程中我们知道所谓的大众文化即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类文化。包括文化产品、文化现象、文化行为等,涵盖了广播影视、报刊书籍、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商业化的推进,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娱乐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我们又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它们呢? 首先,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媒介即隐喻。正如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 古人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华露浓”。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娱乐至死》一书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而在率先进入工业时代的欧洲,印刷机的广泛使用大大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十七世纪,当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时,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书籍和印刷技术。美洲的第一台印刷机诞生在1638年的哈佛大学,欧洲殖民者通过控制书籍,报纸等传播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念,以便于帝国的统治。在美国独立之前,印刷术已经传播到了美国的各个地区,印刷品也广泛传播在各类人群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没有阶级之分的、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 在这学期我也选了《<论美国的民主>与美国的政治文化》这门通识课,这是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游历刚刚经历了自由市场革命、西部扩展、以及杰克逊民主的快速发展的美国后写下的关于美国民主的一部作品。托克维尔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事实:“在美国,各党派之间不是通过写书来反驳对方的观点,而是通过散发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以惊人的速度在一天之内迅速传播,而后消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印刷术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重要性。 出版于1704年的《波士顿新闻信札》是第一份连续发行的美洲报纸。这是美国人第一次涉足报纸,此后各类报纸层出不穷。他们甚至提出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因此谁控制了报纸谁也就控制了人们信息的来源。与报纸同时兴起的就是演讲和演讲厅的普及。在美国的15个州中有3000多个演讲厅,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演讲厅,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劳作了一天后都不约而同选择进入演讲厅听讲座,领略先进的思想文化。那时的演讲者和听众都习惯于充满书卷气的演讲,在那种喧闹的社交场所,除了语言,演讲者无所奉献,听众也无所期盼。而所有的这些都推动了纸质文化的传播。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那时没有电影可看,没有广播可听,没有图片展可参观,也没有唱片可放。那时更没有电视,公众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可以说印刷术控制了当时人们所有的话语权。 当然波兹曼花这么多笔触写印刷术的重要性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梳理一下美国的印刷文化史。如果我们将其和八十年代的美国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书面文字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在18和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的传统,其论点和表现形式是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典型的比如牧师和律师行

大众文化通论论文

大众文化通论——流行音乐论文 金融丙邬嘉伟1490810304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其有发展方向:人文化发展方向、科学化发展方向、国际化发展方向、民族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 1.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8.类型性:指大众文化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产品,在作品内容、角色定位、事件情节构思、场景设置、语言风格、视听效果等方面流于套路化、公式化。 流行音乐与一种新型文化——当代“大众文化”有着特别的缘分,被视作“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大众文化”是打开流行音乐之门的一把钥匙,不通过“大众文化”,就不足以了解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意义,也不足以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 流行音乐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行音乐形态的审视必须

在职研究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在职研究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在职研究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本人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在思想觉悟上我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尽管自己还没有计入党组织,但是自己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我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在撰写论文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英文资料。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吸收各个知识点。同时自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同时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在平时生活中,我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担任支委期间,热情为同学们服务。 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我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本人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以上为我的个人鉴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人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

理解大众文化

对电视剧泛娱乐化现象的批评报告 电视的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基础而存在的,内容又决定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形式。对于当今电视媒体节目娱乐化的趋向,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和过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泛娱乐、迎合大众口味的非理性化以及“愚乐”大众的被动娱乐化。 电视娱乐化是以电视剧《渴望》为开端的。发展到今天,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各种参差不齐的穿越剧、抗日剧、家庭剧、偶像剧批量生产面向市场,泛娱乐化已有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俨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模式。 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以“收视率是上帝之手”媒体市场化的驱动使广大电视剧目制作人只凭逗乐主题抓人眼球;单一的盈利模式所催化的质量、品位和格调的“群氓”性质;受众的海量需求对故作深沉的守旧文化心态和空泛许诺的文化思想的批判冲击和否定。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文化所形成的元媒体,调动各种魅力化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占据受众以达到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的符号意义。 在传统媒介时代,印刷控制思想,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上,“受众本应有自己对大众文化和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性受到了工具理性的挑战,受众的真实需求和虚假幻求越来越模糊”。“电视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大限度地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

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在当代社会之市民社会,市民的需求就是大众的,新媒介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是泛娱乐化最为深刻的实践载体。 娱乐活动区别于审美活动,其自发性与商业性更为明显。电视节目娱乐化使“人们最终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单纯重视奢华的物质展示、爱情至上的价值取向、不劳而获的生活幻想,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靠极致情节和离奇故事来吸引眼球的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构成的极大威胁,实则是现实意义的空洞化。完全淡化意识形态领域文化主旋律的作用,削弱现代观众对人文情怀和艺术的体悟与表述意识。 电视产品是一个消费品,不可摆脱的就是其消费属性,必定带 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 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缺少的不是对故事情节本身的演绎,它超越的是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涵浓浓的人情味却遗憾地不及有力整合民族精神、对唯美与浪漫感情追求的精神品质。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 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 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 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 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 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 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 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 群氓文化(mass culture) 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 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 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 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 ●“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 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 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 3.美国派:德怀特。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 欧内斯特。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 莱斯利。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 ●文化主义: 1.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 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 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 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文化的三个层次:活文化(历时性);文化记录;选择性传统(由统治阶层利益支配) 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截然不同 3.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欲望,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所 4.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

“大众文化和当代中国影视”课程读书报告 杨钟沛文学院 书名:《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辅助阅读书目:《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赵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1版 写完了期中的论文,我向我的班导师杨晓帆抱怨,《理解大众文化》(以下简称《理解》)这本书虽然名字很浅显,但是读起来可一点不轻松。除去我自己的文化积累不够之外,多多少少还有个原因就是毕竟是翻译的理论著作。于是她又向我推荐了北师大的赵勇老师的《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我也在图书馆里面借到了进行阅读。 王又平老师在课堂上评价大家的论文时,鼓励我们说,推荐的这几本书的确不是很好读。此话真是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原来不是吾独穷困啊!当我在读赵勇老师的《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一下简称《大众》的时候,也感到了老师说的读书“够一下”的意义——因为之前读的费斯克的这本《理解》就是“够着”读的,所以其实很大力地提升了阅读能力。再读赵教授的这本通俗许多的本国学者研究大众文化的书,阅读的难度其实是降低了。幸运的是,赵教授的这本书写作时间较近,列举的事例具有及时性和中国本土性。为我再回过头阅读这本来自二十世纪的美国理论著作,提供了丰富的视野。 一、电视控制权与大众文化 费斯克先生关照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的视野是非常广阔的。购物商场、汽车、牛仔裤、化妆品、流行的电视剧、各种明星等等。其中,他在第六章第四节“消费模式”中重点分析的“电视”这个大众文化的意向,激起我的共鸣的。 该书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电脑并不普及;而电视却如日中天成为重要的大众媒介。我想,费斯克先生如果在此时此刻再重新分析大众文化,一定不会轻易放过电脑和手机吧。电视的主要接受场合是家庭。费斯克先生认为电视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看电视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活动,“在更多的时候,它是广泛的社会联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电视)可以被用来维持和加强社会关系。”①我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许多家庭边看电视边聊天,边看电视边吃饭,就是个明证。 更让我产生共鸣的是,费斯克先生进一步指出:“下层阶级城市家庭中,电视在家庭中的使用具有一致的父权制模式。例如,丈夫\父亲是主要的换台控制者”“而那些贴近女性口味的节目,尤其是肥皂剧或爱情剧,则被贬斥一旁。”②我自己的家庭,其实就是这样的。我的父母都是城市工人,父亲有着非常严重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黄顺铭)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不含国内的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 必读书目(25种)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 2.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4.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5.泰玛·利贝斯、埃利胡·卡茨:《意义的输出》,华夏出版社,2003年。 6.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 7.本·H.贝戈蒂克安:《媒体垄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8.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新华出版社,2004年。 9.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新华出版社,2004年。 10.韦尔伯·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 11.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北京广播 学院出版社,2004年。 13.卡尔·伯恩斯坦、鲍勃·伍德沃德:《总统班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14.盖·特立斯:《王国与权力》,北京出版社,2001年。 15.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 19.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7年。 20.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3.保罗·莱文森:《手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罗杰·D·维默、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媒介研究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Daniel Riffe, Stephen Lacy, Frederick G. Fico, Analyzing Media Messages: Using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Researc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8. 选读书目(60种) 26.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7.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9.洪久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大众文化论文

论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Hanent整理 摘要:作为现代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大众文化以巨大的影响力使得它的传播载体———大众传媒能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以市场要求取代精神要求。在这种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物化形态的商业化运作中,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传播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中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更为深刻。 关键词:大众媒介大众文化关系 大众媒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它又在传播文化、提高人类文明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现在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大众媒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理解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首先要理解大众文化及大众文化在构造人类大众精神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是主要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有标准化和模拟个性的特色。大众文化是包含在主流文化之内,它是一个社会内与公众舆论、价值观念、社会时尚和生活方式大致趋同、基本适应的、又是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直接传承关系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有地域性、通俗性、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产业性等种种特征。 大众文化已经覆盖了我们的生活。为此,有人竟突发奇想:而今最无法想象的就是今天的人类倘若失去大众文化会怎么样?大众文化是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以大众传播为媒介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批量化、类象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一般而言,作为人类20世纪文化的一大创造,大众文化的出现于大众传媒的出现有着直接的渊源。大众文化是唯一为技术而生的文化。大众文化所对应着的就正是传播技术所“激起”的现代的“美感”。在更大的范围来考察大众文化,就会发现大众文化的出现与市场化、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大众文化的出现也和大众的出现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一般而言,在人类世界已有的自然、人本身、社会这三大因素之外,技术可以说是第四大因素。技术对现今社会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进入20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已转为技术本体论的。技术对于文化的介入是20世纪的一大特征,也是20世纪最为突出的文化景观。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与大众传媒有关。 大众文化就是一种高情感的文化。作为虚拟的世界的对应物,大众文化体现的是一种虚拟的感情。更具体地来说大众文化就是大众传媒所制造的文化。因为传播媒介是技术在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中的直接体现。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是我们考察大众传媒的重要思路。麦克卢汉曾以电灯为例加以说明:电灯的出现,其意义不在于它所带来的光明,而在于它所导致的传统时空关系的转换。电灯使人们在晚上不觉得很晚,在凌晨不会觉得很早,这无疑就影响了人们构建自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构建诸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感知的方式。“电视带来的不仅是画面,而是它所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体传统结构的改变。”(鲍德里亚)大众传媒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我们的工具,而且是我们越来越不可离开的世界。大众传播媒介第一次把信息传输方式与物质运输的方式区分开来(从电报开始)。大众传媒是时间

大众文化的全球化踪迹

大众文化的全球化踪迹——以真人秀节目为例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这是在百度百科上检索到的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在现代化社会,大众文化则主要指被现代都市大众追捧的文化,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其特点为浓厚的商业色彩,更新换代快,传播迅速广泛,形式娱乐化,往往一首歌,一部电视剧一夜走红,但也有可能在走红之后迅速被遗忘,被取代。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审美风尚,原来被经典美学打压的诱惑,利益,欲望等被大家广泛接受,其地位不断上升。在现今的信息时代,借助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传播更加方便,某一流行文化一经出现,立刻便有风靡全球之势,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大众文化的全球化也是不可避免的,韩剧美剧,肯德基麦当劳,英国韩国服饰等皆传遍全球。在电视节目的领域,真人秀这一大众文化的风靡是最典型的代表。 真人秀节目起源于欧洲,公认最早的真人秀节目是荷兰电视节目《老大哥》,最初真人秀节目大多是以户外求生类为主,在比较危急、原始的环境中,参与者与其他选手发生强烈的竞争,求得生存与自保,节目内容通过表现选手之间的竞争展现人性。 此类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全球电视业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 风潮。恩德莫公司(Endem ol )研发的《老大哥》(Big Brother)

节目从荷兰被陆续移植到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近 20 个国家,掀起了欧洲大陆的真人秀热潮;此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幸存者》(《Survivor》)在美国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真人秀大幕。之后福克斯电视公司(Fox)的《诱惑岛》(《Tem ptation Island》),法国 M 6 电视台播出的《阁楼故事》(《LoftStory》),德国电视上的《硬汉》(《Tough G uy》),瑞典的《求婚》( 《M arry M e》)以及后来美国广播公司(N BC)推出的《学徒》( 《Apprentice》)等,掀起了真人秀的全球热潮。 中国的电视业的全球化则是从克隆国外电视节目开始的,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真人秀节目一炮打红,此后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不过大多数都是模仿了国外节目。《超级女声》即模仿了美国音乐真人秀节目《Am erican Idol》(《美国偶像》)。《开心辞典》模仿《谁能成为百万富翁》;《鉴宝》模仿《开运鉴定团》;以及现在十分火爆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和《奔跑吧,兄弟》更是买下了国外的版权,从 2005 年开始的选秀潮、到 2007 年的唱歌潮、到2011 年的相亲潮、再到如今的模式潮,随着真人秀节目席卷全球地流行起来,中国也加入到了这一电视业全球化的浪潮中。 文化的全球化可以丰富各地方的文化,但同样,也可以减少文化的多样性。同时,真人秀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也可以窥得全球化的历程。在《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下,各大电视台纷纷引进真人秀,以致真人秀节目独霸电视荧幕,减少了电视节目的多样性,但另一方面,真人秀也为其他类型的节目带来了

我对文化的理解

我对文化的理解 学号:201301244042 班级:文化遗产传播姓名:田帆帆 通过对一轮文化课程的学习,我对文化的理解产生了一些见解,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1.文化的由来: 文化在西文中为“CULTURE”,其古意是“农耕、开垦”,就是说文化的产生与农垦有关。在汉语的文言文中与“纹”通假,指的是人工了的种种花纹、线纹或其他痕迹,当人类由狩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度时,人的自身特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而带来了人的种种文化表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知道的所有人类的活动都是文化现象(讲课、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甚至现代人们所提倡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可见文化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只要有人类就有文化现象。 2.文化的分层: 通过我的了解,虽然我们不能给文化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却始终普遍认为文化具有共性。从文化的分层上看,可以分为观念、制度和器物三种。其中观念文化是抽象的,包括文学、哲学、艺术、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制度文化是具体的,如刑法等一些典章制度及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器物文化是有型的,主要指科技,比如航空器、微电子、生命科学等。所以人们把一定时代的文化称之为文明。因而我认为我们所进行的活动不能一概称之为文明,要有综合的成果,比如行贿受贿、说粗话就不是综合成果,不能叫文明,我们习惯称之为不文明。 3.文化的两重性: 文化具有两重性,因为文化作为一种产物,它自身包含着这样的矛盾:它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商品,而作为一种物化形态通过市场得到传播就成为了一种商品。比如余秋雨写的散文,当这些散文写在稿纸上或者是正在印刷,它不是商品,而一旦出版既而摆到书店卖出去后才是商品。再比如某人写了一首诗,那并不是商品,如果发表了而且又收到了稿费,这首“诗”又多了一个名字——“商品”。 4.文化的濡化: 美国的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

理解大众文化读后感

《理解大众文化》读后感 所谓文化研究,不是字面上所理解的那种对“文化”的讨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众传媒理论,而是特指近几十年以来,在英国伯明翰学派推动下成熟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研究;这种研究不仅涉及到20世纪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而且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建构和新的结构性压迫的形成,涉及到它们和文化、经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联。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两种立场:根植于精英阵营的“批判主义”与立足于平等和参与的“平民主义”。前者是以极端、悲观但最富批判性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核心,包括哈贝马斯、布迪厄、麦克唐纳等在内。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大众文化的生产就是文化工业进行的一种“标准化”的大规模复制,大众文化并不反映实在的艺术个性,并没有真正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只能是一种模仿,必然导致艺术的生命的扼杀,艺术创造性和个性的毁灭。后者是以指涉面广、涵盖学科众多且以理性、乐观的受众视角为特征的伯明翰学派为代表,包括斯图亚特·霍尔、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费斯克等。 《理解大众文化》就是约翰·费斯克的一本代表作。从牛仔裤到流行音乐,从狂欢节到暴力,从购物到阅读言情小说,每一页书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全书的中心观点:大众文化就是日常生活。而费斯克的主要贡献,则在于在文化工业的生产中,发现了一个积极的“大众”,从而对法兰克福学派受众被动学说进行了修正。 费斯克发现,观众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工业的产品,而是具有不容忽视的“辨识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和流通着各种“意义”——这种由大众主动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动就是大众文化。 从对牛仔裤的分析入手,费斯克认为,牛仔裤的“破旧性”,是使用者自己的生产与选择,也就是说,它将商品“外置”(excorporation)到被支配者的亚文化当中,这其实是对商品化的拒绝,亦是对个人权力的首肯。通过“外置”的过程,每个人都可在商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之外,创造自己的文化,而这正是大众文化的关键处。 致使大众文化流行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颠覆性。无序带来的快感让人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亢奋。詹明信在考察洛杉矶波拿文彻宾馆时,对于它所体现的大众性作出了较为深刻的思考:“这家宾馆完全没有办法在其商城,就其本身或与消费者建立任何秩序。在这种组织性失败当中,人类身体的能力,即‘从感官上组织切身的环境,在认识的意义上测绘身体在可测绘的外在世界中的位置’的能力,被超越了。”使得其具有“超越”的能力的,正是大众文化中自由意志的作用。 费斯克发现,观众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工业的产品,而是具有不容忽视的“辨识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和流通着各种“意义”——这种由大众主动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动就是大众文化。 从对牛仔裤的分析入手,费斯克认为,牛仔裤的“破旧性”,是使用者自己的生产与选择,也就是说,它将商品“外置”到被支配者的亚文化当中,这其实是对商品化的拒绝,亦是对个人权力的首肯。通过“外置”的过程,每个人都可在商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之外,创造自己的文化,而这正是大众文化的关键处。 任何人都不可能逃出社会宏观宰制性的力量。但是,大众却也有反驳宰制性力量的机会。也就是通过“外置”的过程,大众对付、规避或抵抗着这些宰制

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实验艺术系(筹)教学大纲 《观察记录》课程教学大纲 六课堂作业: 1 课堂快题写生每周20张以上(A3或A4),手法不限,工具不限。 课题:单体与多体,体积与边缘,空间与线条,大体与细节,抽象的和具象的。 2 绘画日记一本(从上课的第一天到结束的一天,每天都要有内容。) 课题:我的发现 3 图书馆资料的手绘记录每周10张以上(A3或A4) 课题:关于兴趣 九教材与教学参考: 冯峰等编著,《图像:叙述与再现》,岭南美术出版社 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三联书店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阿兰·罗布-格里耶《橡皮》 参考与课程相关的专业杂志及文献资料 《图像语汇》课程教学大纲 六课堂作业: 课程包括构图构成练习、摄影练习、视觉表达练习、图像语义分析、影像语义分析、图像语汇描述,图像与图形接龙练习等。 九教材与教学参考: 冯峰等编著,《语汇:元素与秩序》,岭南美术出版社 康定斯基著,罗世平 / 魏大海 / 辛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萨特:《影像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 巴特:《罗兰·巴特自述》,百花文艺出版社 罗兰·巴特:《明室》,文化艺术出版社 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 德勒兹:《时间-影像》,湖南美术出版社 埃柯:《玫瑰之名》,作家出版社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湖南科技出版社 爱森斯坦:《爱森斯坦电影论文选》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 丹尼埃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 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 参考与课程相关的专业杂志及文献资料

大众文化与当代影视

大众文化与当代影视 (本科选修课32学时) 任课教师:修倜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说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 MASS CULTURE 大多数、大规模、大量; 群众的、大规模的、集中的 POPULAE CULTURE 通俗的、受欢迎的、 大众化的、普及的 大众文化概念VS高雅、精英的文化概念 学术理论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概念,却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的复杂概念。 不同的社会体系、文化传统和理论流派中的“大众文化”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 一、教学目的 本科作为一门通选课,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理论的评介,以及大众文化现象(当代影视、流行音乐和舞蹈等)的分析和透视,引导学生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当代社会。二、教学内容 (一)大众文化概说:大众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大众作为文化主体的特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大众媒介与人类文化、媒介发展简史、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三)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影视文化的当代性与大众性、影视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影视媒介的当代特征、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形态的价值与意义 (四)作为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概念、流行音乐的类型与特征 (五)作为大众文化的街头舞蹈:街头舞蹈的概念、街头舞蹈的形态与特征、街头舞蹈的娱乐性与消遣性 三、学习方法 1.理论学习与影片鉴赏相结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思考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借鉴大众文化理论透视中国当代文化现象) 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走向理论的升华) 3.注意视听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参考书目 1.【法】让波得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英】尼克斯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美】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8.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苗棣,赵长军:《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大众文化与当代影视”题解:大众文化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密切: 一、影视媒介的出现为大众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影视艺术的观赏为大众奠定了艺术欣赏的经验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报告 在本书的译后记中,宋伟杰总结了大众文化研究领域的三种主要走向:(1)试图重新调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的关系,使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生活也包括大众文化,而不是单纯落实在高雅文化里;(2)将大众文化放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权利关系中,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等“群众文化:理论家;(3)视大众文化为权力斗争的沙场,但在承认宰制者权力的同时,却更注重大众如何施展”游记“战术,躲避、消解、冒犯、转化乃至抵抗哪些宰制性力量。而费斯克在本书中对大众文化的分析,其实就是第三种研究倾向。他认为,大众文化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被压迫者、被接收者。而是在宰制性意识形态的压迫、收编中,发挥着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对宰制性力量进行反抗,在宰制性力量控制的场所中创造自己的空间,并权且利用宰制性力量的文本库,生产自己的意义、文化,并从中得到快感。 根据费斯克的叙述,我认为本书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为第一章《牛仔美国》。本章中费斯克通过对牛仔裤案例的分析,指出大众在面对宰制性意识形态的商品时,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他们通过对这种规训的反抗,从文化工业商品中创造出自己的文化。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这部分,费斯克探讨了通过何种方式,大众将文化商品转变成感兴趣的事物,从中创造属于他们自身的意义,并在创造意义中产生快感。他指出一个文本要成为大众文化,必须同时包含宰制力量和反驳宰制力量的机会。其中,生产大众文化的大众是一组变动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由宰制性力量决定,但宰制性力量却不能全盘控制大众所构建的意义,以及大众所形成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在大众构建意义的过程中,会产生快感。费斯克将大众的快感分为两类:躲避式快感(抵抗着宰制性力量的结构)、生产意义上的快感(创造自己的文化)。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这部分中,费斯克集中阐述了能变成大众文化的文本的特征,并探讨了影响这一选择过程的关键标准。费斯克参考巴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