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浮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浮力

1.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ρ甲<ρ乙

D.ρ甲>ρ乙

【答案】C

【解析】解:AB、由于密度计两次静止时都处于漂浮,则F浮=G,

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故AB错误;CD、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

由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同一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所受到的重力。

2.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两杯中,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

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为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所以甲盐水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即ρ甲=ρ鸡蛋,鸡蛋在乙盐水中漂浮,则乙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即ρ乙>ρ鸡蛋,所以ρ甲<ρ乙;鸡蛋在甲中悬浮,则鸡蛋受到甲盐水的浮力:F甲=G鸡蛋,鸡蛋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受到乙盐水的浮力:F乙=G鸡蛋,所以鸡蛋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即F甲=F乙.

3.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休,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人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小球在丙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小球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丙液体的密度最小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同一个小球在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丙液体中沉底.

A.根据漂浮条件,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A错误.

B.小球在乙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乙=G;小球在丙液体中沉底,则F浮

丙<G,因此F

浮丙

<F

浮乙

,故B错误.

C.因ρ物>ρ液时下沉、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漂浮,所以,三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物=ρ乙>ρ丙,因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所以,由p=ρgh可知,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甲>p乙>p丙,故C错误.

D.根据漂浮条件,ρ物>ρ液时下沉、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漂浮,所以,三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物=ρ乙>ρ丙,即丙液体的密度最小,故D正确为答案.

4.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C.木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水与木块的密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木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详解】

杯子中装满水,放入木块后,水的高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故选A.

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

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于两杯完全相同,所以F甲小于F乙,A错误;

B.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液小,根据p=ρ液gh,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p甲小于p乙.B正确;

C.根据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在浮力相同时,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C错误;D.因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D错误.

6.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如图甲所示).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D.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两个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而密度计本身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相等的,故A、B都错;当浮力相等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液体的密度就越大,由图示可知,排开丙液体的体积小,所以丙液体的密度大,故C错,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密度计的应用

7.如图所示,装有一定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把甲、乙两个等体积实心小球分别放入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依次为Δp甲、Δ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Δp甲>Δp乙,则F浮甲>F浮乙

B.若Δp甲>Δp乙,则m甲

C.若Δp甲<Δp乙,则ρ甲>ρ乙

D.若Δp甲<Δp乙,则G甲>G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甲、乙两个实心小球等体积,根据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的大小关系利用p=ρgh 得出水的深度变化,然后得出小球浸入的体积变化;即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得出小球所处的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出小球的浮力和重力、密度的关系。

【详解】

A、若△p甲>△p乙,由于实心小球是放入同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根据p=ρgh可知:△h甲>△h乙,根据V排=S△h可知:V甲排>V乙排;根据F浮=ρgV排可知:F浮甲>F浮乙;故A 正确;

B、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小球等体积,V甲排>V乙排;则说明甲球浸没水中(悬浮或下沉),乙球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G甲≥F浮甲,G乙=F浮乙;所以m甲>m乙;故B 错误;

C、若△p甲<△p乙,由于实心小球是放入同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根据p=ρgh可知:△h甲<△h乙,根据V排=S△h可知:V甲排<V乙排;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小球等体积,V甲排<V乙排;则说明甲球漂浮,乙球浸没水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水,ρ乙≥ρ水;所以ρ甲<ρ乙;故C错误;

D、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小球等体积,根据G=mg=ρVg可知:G甲<G乙;故D错误。

故选A。

8.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因为木棍漂浮,

所以F浮=G,

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因为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

所以ρ丙<ρ乙<ρ甲.

9.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浮标从春季至夏季始终漂浮,漂浮物浮力等于重力,浮标重力从春季至夏季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因为海水密度减小,由F浮=ρgV排可知,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则露出海面体积变小.答案选D.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

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个小球完全相同处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根据小球的状态确定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详解】

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处于漂浮时,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F乙=G.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球都漂浮,乙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多,即V排甲<V排乙,浮力都等于重力,由F浮=ρ液gV排可得ρ甲>ρ乙.

故选C.

11.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两木块完全相同,它们在液体内都是静止的,故受力平衡,即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F

甲=F乙,

由于物体在甲中浸入液面的体积比乙中的小,故由F浮=ρ液gV排得:ρ甲>ρ乙,

∵p=ρ

液gh得,由于液面高度相同,

∴p

>p乙.

故选A.

12.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ρ铜>ρ铝)后,(铜块和铝块高度均小于烧杯高度),缓慢向两烧杯中倒满水,且水没有溢出,下列判断

中正确的是( ) A .放铝块的烧杯倒入水较多 B .放铜块的烧杯倒入水较多 C .两烧杯倒入水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于m m =铜铝,ρρ>铜铝,所以V V v <铜铝,因为这两个金属块都浸没在水中,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则V V <排铜排铝,所以铝块排出的水多,盛水少,所以向烧杯倒水少;铜块排出的水少,盛水多,所以向烧杯倒水多.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点睛】

根据密度公式,质量相等密度大的反而体积小,两个水杯相同,放入金属块的体积也大,杯子所装的水越少,否则,装的越多.

13.将重为4N ,体积为6×10-4m 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浮,F 浮=6 N B .物体悬浮,F 浮=4 N C .物体漂浮,F 浮=4 N 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3N 【答案】C

【解析】因为物体的重力是:G =4N ,体积是:V =6×10-4m 3,所以根据G=mg=ρVg ,可得物体的密度是:ρ=G/vg =4N/6×10−4m 3×10N/kg=0.67×103 kg/m 3 ,即ρ<ρ水,所以物体在水中会漂浮;物体漂浮,浮力会等于重力,所以F 浮=G =4N ,故选C 。

14.如果把远洋轮船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液体密度计,下列有关远洋轮船体上的国际航行载重线(如图所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FW 表示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B .FW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C .S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D .W 表示冬季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

(1)轮船在淡水中和在海洋中航行时,都是漂浮,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G ,

轮船受到的重力G不变,则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淡水的体积更大,(2)由于冬天海水的密度更高,轮船在水中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冬季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小,所以W是“冬季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S 是“夏季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FW是夏季淡水航行时的吃水线,故C正确.

15.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N

C.小球的质量为50g

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只要物体浸入水中,就会受到浮力,与浮沉状态无关,故选项A不正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G排甲

=0.5N;小球在甲杯漂浮,G甲=G排甲=0.5N;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乙=G排乙=0.4N,故B不正确;根据G=mg和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G排甲=0.5N;小球的质量:m=G/g=0.5N/(10N/kg)=0.05kg=50g,故C正确;小球在甲杯漂浮,有:ρ甲>ρ球,小球在乙杯下沉,沉入水底,有:ρ乙<ρ球,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D 错误;故应选C.

16.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密度计使用时,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得:;

由图知,在C液体中,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根据可得,此液体的密度最大,

故选C。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牢记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即浮力相等,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比较密度的大小。

17.已知密度为2×103kg/m3,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10N/kg)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

B.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m3

D.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是受到的浮力是1.28N

【答案】C

【解析】橡皮泥的密度ρ=2×103kg/m3=2g/cm3,体积V=(4cm)3=64cm3=6.4×10-5m3,

A、由得橡皮泥的质量m=ρV=2g/cm3×64cm3=128g,故A错误;

B、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mg=0.128kg×10N/kg=1.28N,故B错误;

C、由F浮=ρ水V排g得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故C正确;

D、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V排′=V=6.4×10-5m3,则F浮′=ρ水V

g=1×103kg/m3×6.4×10-5m3×10N/kg=0.64N,故D错误.

排′

故选C.

18.将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 38.4cm3;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 0.8×103kg/m3的酒精中,待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16cm3B.木块的密度为 0.6 kg/m3

C.从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38.4cm3D.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 5:4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木块的体积V=64cm3,木块在水中漂浮,其质量等于溢出水的质量为m= 38.4g,所以可得木块的密度为ρ=m/V=38.4g/64cm3=0.6g/cm3=0.6×103kg/m3,故B错;木块的密度是小于酒精的密度的,所以木块在酒精中是漂浮的,排开酒精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为38.4g,则排出酒精的体积为38.4g/(0.8g/cm3)=48cm3,故C错;木块露出酒精的

体积为64cm 3-48cm 3=16cm 3,故A 正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38.4:48 =4:5,故D 错;应选A .

19.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C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

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地甲>p 地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得

F V g

ρ=浮

液排

由图可知V 排甲>V 排乙,所以

ρ甲<ρ乙

故AC 错误;

B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之和,因为ρ甲<ρ乙,所以等体积液体甲、乙的质量关系为

m 甲<m 乙

G 甲<G 乙

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因为F 浮=G 排,所以

G 甲排=G 乙排

故有

G 甲+G 甲排<G 乙+G 乙排

因此液体对容器底压力

F 甲<F 乙

由压强公式=F

p

s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

p甲<p乙

故B正确;

C.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处于两种液体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故C错误;

D.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物体重力之和,因为G甲<G乙,所以

G甲+G物+G容<G乙+G物+G容

因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容甲<F容乙

由压强公式=F

p

s

可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地甲<p地乙

故D错误。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

),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和B,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体中(ρC<ρA<ρB).当细线剪断,待物体C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甲可能大于△P乙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可能等于△P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体中后,与没有放物体C时相比,甲液面上升高度为,乙液面上升高度为;当细线没有被剪断时,因为ρC<ρA<ρB,所以C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由公式,与没有

放物体C时相比,甲液面上升高度为,乙液面上升高度为;当细线没有被剪断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深度变化量分别为

△h甲=-=,△h乙=-=

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

和△P乙=

由于ρC<ρA<ρB,故,同时S甲<S乙,所以△P甲与△P乙无法比

较.故答案选D。

2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上漂浮着一个放有实心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从烧杯中取出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ρ铁=7.9g/c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可能会溢出

B.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C.圆柱形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D.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铁球在烧杯中,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

=+

F G G

浮总烧杯球

拿出小球,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

F G

=

浮杯杯

故烧杯的浮力减小,由=浮水排F gV ρ知,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烧杯中水面会下降,不会溢出,故A 不正确,符合题意;

B .铁球在烧杯中,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 G G =+浮总烧杯球球;拿出小球,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 G =浮杯杯,故烧杯的浮力减小,烧杯排开水的重力减小,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减小,烧杯将上浮小一些,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球拿出前的总浮力

F G G =+总烧杯球;

铁球拿出后的总浮力

F F F '=+浮总浮杯浮球,

杯子漂浮在水面上,

F G =浮杯杯,

F G F '=+浮总杯浮球,

而铁球沉底,

F G 浮球球<,

F F '浮总浮总>;

即铁球拿出后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浮力小于拿出前烧杯和铁球受到的总浮力,根据

浮排F gV ρ=可知,拿出后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拿出前排开水的体积,同一个容器底面积相

同,则拿出前水的深度大于拿出后水的深度,根据p gh ρ=可知,拿出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拿出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水、物体的重力之和,同一容器,则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铁球与小船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故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F

p S

=

可知,甲图容器对地面压强等于乙图容器对地面压强;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22.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观察发生的现象.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F 浮与液体密度ρ液关系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当鸡蛋处于浸没状态时,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等于鸡蛋体积,液体的密度不断增大,由

=F g ρ浮排V 可知浮力增大;当鸡蛋漂浮时,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重力,所以符合该变化

规律的是C 选项.

点睛:=F g ρ浮排V 是浮力的一般形式,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判断浮力大小变化.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排卡液体体积变化了浮力就会发生变化.

23.如图所示,下列对浮力的求解,正确的是( )

A .由甲图可知,A 物体所受浮力

B .由乙图可知,柱体受到的浮力

C .由丙图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

D .由丁图可知,鸡蛋在逐渐沉入容器底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由阿基米德法可知,物体所受浮力,故A 正确;

B 由阿基米德法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为:,故B 错误;

C 由丙图可知,对物体做受力分析可知:

,故C 错误;

D由阿基米德法可知,逐渐增大所以浮力逐渐增大, 故D错误;

24.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F甲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

D.F甲>F乙 p甲>p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甲、乙两图中,物体都处于漂浮状态,要比较F甲、F乙的大小,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判断.

(2)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深度有关,由于容器底面积一定,当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液面就越高,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把A和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即A和容器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F甲=F乙;

因为两中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F浮=ρ水gv排;

∵F甲=F乙,

∴v排甲=v排乙;

因此甲乙两图中,液面的高度是相同的,由p=ρgh可知,当ρ一定时,若h相等,则P相等;即 p甲=p乙.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比较浮力变化的关键是把握住前后两种情况下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总重,运用的是整体思想.

25.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F 甲=F 乙

B .P 甲=P 乙,F 甲>F 乙

C .P 甲=P 乙,F 甲<F 乙

D .P 甲<P 乙,F 甲=F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在乙液体中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 甲=F 乙;

∵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

ρ甲>ρ物,

∵物体在乙液体中悬浮,

∴ρ乙=ρ物, ∴ρ甲>ρ乙,

由p =ρgh ,h 相同,得: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26.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 .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 如图两次试管都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相等,故AB 错误; CD. 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液化的体积小,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乙的密度大,且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等,再根据p gh ρ=可知,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故C 错

误,D正确.

【点睛】

重点是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先根据浮沉状态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液体压强的特征判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

27.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

B.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

C.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

D.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

【答案】D

【解析】分析:(1)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2)分析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判断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强的变化;

(4)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有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

解答:A、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二者的原理不相同。此选项错误;

B、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而高度变大,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此选项错误;

C、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此选项错误;

D、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小,惯性小,故火箭飞行一段时间后燃料减少,质量减少,其惯性大小变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通过气球的升空现象,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还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点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2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答案】D

【解析】

两球的材料相同,a 球体积大于b 球体积,所以a b G G >;

a 球漂浮在液面上,

b 球悬浮在液体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两球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则F F 甲乙>;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则=G G 甲乙,又因为a b G G >, 所以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为:==a b F G G F G G 甲甲乙乙+>+ 两容器相同,所以底面积相等,

根据F

p S

=

可知,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大的压强大,即p p 甲乙>. 故D 正确.

点睛:重点是浮力大小的判断和液体压强的判断,利用好浮沉条件是关键,根据浮力等于重可得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液体压强应根据F

p S

=

判断,即正确判断液体和球的总重.

29.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 .逐渐减小到零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始终保持不变

D .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内水受到的重力=拉力+浮力,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示数)减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 【详解】

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F 浮=ρ水gV 排可知,水对塑料袋的浮力F 浮增大,由F 浮=G−F ′的变形式F′=G−F 浮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即V 排=V 水,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即F′浮=G 水,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故选A .

30.如图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 的质量大于小球 B 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 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在乙液体中,A漂浮,则A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下沉,B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比较可知,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A错误;

B、A、B实心小球在甲液体中均下沉,则甲液体的密度均小于两个小球的密度,由A项解答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甲液体中A球下沉,则G A>F浮甲,在乙液体中A球漂浮,则G A=F浮乙,所以F浮甲<F浮乙,故C错误;

D、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D正确.

初中物理浮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浮力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 A.2 3 ρ水 B. 5 4 ρ水 C. 5 6 ρ水 D. 4 5 ρ水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m甲=m乙,ρ甲:ρ乙=3:2,由ρ=m/V知道, V甲:V乙=2:3;当两球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有下面几种情况: (1)甲乙都下沉:则排开水的体积之比等于V甲:V乙=2:3,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之比,应是2:3,故不符合题意; (2)甲乙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而两球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受浮力相等,而F甲:F乙=4:5,故不符合题意; (3)甲漂浮、乙下沉:因为甲漂浮,所以F甲=G甲=mg;乙下沉,F乙<G乙=mg,即F甲>F 乙 ,而F甲:F乙=4:5,故不符合题意; (4)甲下沉、乙漂浮:甲下沉,F甲<G甲=mg;乙漂浮,F乙=G乙=mg,所以F甲<F乙,而F 甲:F 乙 =4:5,故符合题意;甲下沉乙漂浮时,甲受到的浮力F 甲 =ρ 水 V 甲 g,乙受到的浮力F 乙=m 乙 g=ρ 乙 V 乙 g;因为F 甲 :F 乙 =4:5,即ρ 水 V 甲 g:ρ 乙 V 乙 g=4:5,ρ 乙 =5ρ 水 V 甲 /4V 乙 =5ρ 水×2 /4×3=5/6ρ 水 ,故选C。 2.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B.钢铁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用钢铁做成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一定处于沉底状态 C.在空中上浮的气球里充满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D.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那么潜水艇一定会上浮 【答案】C 【解析】A、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卷成团,则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若把它做成空心的,则它的重力没变,由于体积变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故B错误; C、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球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漂浮在空中。故C正确; D、原来潜水艇悬浮,浮力等于重力,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则重力应大于浮力,则潜水艇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关键是力和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或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空心问题就是通过增大排开的液体,从而增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2020-2021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浮甲p乙>p丙。 C.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甲p乙>p丙,B 符合题意; C.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 D.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B.重力方向 C.浮力大小D.排开水的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 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上面的舰载机飞离或者降落航母时,航母的整体质量都会发生变化,

但重力的方向不变,总是竖直向下,由于航母是漂浮,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重力在变化,那么浮力也会变化,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故选B 。 3.有一个实心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当把物体 14 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8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 .2N B .8N C .18N D .2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浮力的计算。 【详解】 由题意知,G 物=20N ,F 示=18N 。由称重法,可知当物体 1 4 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G 物-F 示=20N -18N=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gV 排得,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4333 2= 2101.010/10/F N V m g kg m N kg ρ-==???浮排 而 1 4 V 物=V 排,所以 V 物=4V 排=8×10-4m 3 当物体浸没时,浮力 F 浮1=ρgV 排1=ρgV 物=1.0×103kg/m 3×10N/kg×8×10-4m 3=8N 物体浸没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静止时,物体下沉到水底,那么浮力为8N ,故B 正确,ACD 都不正确。 故选B 。 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甲乙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容器中漂浮一物块,物块密度ρ 物=0.6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对甲容器的压强大于水对乙容器的压强

初中物理浮力练习题及答案(1)

浮力(1) 一、填空题 1.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型油轮受到向上的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 力物体是。 2.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13-24 所 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_____________ 灯笼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3.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若一个石块重 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 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N。由此可知,此石块排开的液体重 ,此力的施 N。 4.把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形状不同的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先后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图13-24 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填“圆柱体大”、“球体大”、“长方体大” 或“一样大”)。再将同一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时不受浮力作用 B.轮船无论是在海面上航行还是在码头处静止, 都受到水的浮力 C.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球升空时不受浮力作用 D.潜水艇在 150m 的深海中潜行时所受到浮力在不断变小 6.如图13-25 所示,球从水面下上浮至漂浮在水面上的过程中,判断正确的是() A.露出水面前, B.露出水面前, C.露出水面前, D.露出水面前, 7. 用一根细线将一个石块系住,分别浸没在盛有盐水和水的容器中(石块未触及容器的底及侧壁,且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于细线拉力的作用,石块静止在液体中,此时线上拉力分别为F1、F2,则两次拉力大小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

2020-2021中考物理 浮力类问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p <甲乙 F F =甲乙 B .>p p 甲乙 F F <甲乙 C .p p <甲乙 F F 甲乙> D .>p p 甲乙 F F 甲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烧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 F G ==浮甲浮乙物 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 F p S =浮甲甲底 F p S p S =-浮乙乙顶乙底 则 p S p S p S =-乙顶甲底乙底 即 0p p p =->乙顶乙底甲底 故p p <甲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 F gV ρ=浸浮液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G G G G G g hS V ρ=++=++-甲甲甲浸物甲液物容容容 ()F G G G G G g hS V ρ=++=++-乙乙乙浸物乙液物容容容 由于

F gV G ρ==甲甲浸浮甲物 F gV G ρ==乙乙浸浮乙物 则 F G ghS ρ=+甲甲容容 F G ghS ρ=+乙乙容容 因为ρρ甲乙>,则 F F 甲乙> 故选C 。 2.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 水=1×310kg/3m ,g =10N/kg )( ) A .9N ,0.75×103kg/m 3 B .9N ,0.8×103kg/m 3 C .8N ,0.75×103kg/m 3 D .8N ,0.8×103kg/m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的体积为V ,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即 15N 3 g V G ρ⨯=-水 ①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即 13N 2 g V G ρ⨯=-水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2N gV ρ=水 ③ 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初中物理浮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浮力 1.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小球投入水中静止后,小球 A.沉底浮力大小为5N B.悬浮浮力大小为4.5N C.漂浮浮力大小为4.5N D.漂浮浮力大小为5N 【答案】C 【解析】(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 因为F浮=G排=m排g,浮力相同,所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相同. (2)因为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 故选:C. 2.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两杯中,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 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为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所以甲盐水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即ρ甲=ρ鸡蛋,鸡蛋在乙盐水中漂浮,则乙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即ρ乙>ρ鸡蛋,所以ρ甲<ρ乙;鸡蛋在甲中悬浮,则鸡蛋受到甲盐水的浮力:F甲=G鸡蛋,鸡蛋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受到乙盐水的浮力:F乙=G鸡蛋,所以鸡蛋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即F甲=F乙. 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2020-2021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M 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0N ,连接圆柱体M 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 。圆柱体M 高为3m ,底面积为0.02m 2,密度为34.510?kg/m 3。在绳端拉力F 作用下,圆柱体M 从其下表面距水面15m 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3min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的功率为160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T 。在圆柱体M 被缓慢拉出水的过程中,圆柱体M 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 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压强p 的最小值为15000Pa B .拉力T 的大小为2700N C .拉力F 的大小为640N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答案】A 【解析】 【分析】 (1) 对动滑轮和物体做整体受力分析,对定滑轮做受力分析,根据=F gV ρ浮液排,求得M 所受的浮力,再根据重力和浮力之比可求得M 的重力,从而可求得拉力F 大小; (2) 因M 有三段绳子承担,根据平衡条件M 3F F G G +=+浮轮,可求得拉力T 的大小; (3) 根据M M M M ()==+()W W G F h G F W W W G F G h G F G η--==-+-+有有浮浮 浮浮总有额动动 可求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由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0N 和连接圆柱体M 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 ,可知圆柱体M 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再利用F p S =可求得压强p 的最小值。 【详解】 C .圆柱体M 从其下表面距水面15m 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练习大全(包括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_附答案和解析)

浮力专题2 一.作图题(浮力的方向) 3. 拓展(加深理解) 二.选择题 (一)浮力大小计算(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 1.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2.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3∶5 B.3∶10 C.1∶2 D.2∶1 5.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6.

(二)漂浮、悬浮、下沉(二力平衡、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7.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木块受浮力大 B.木块和蜡块受浮力相等 C.蜡块受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8.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9. 10.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ρ铁=7.8g /cm3、ρ铝=2.7g/cm3、ρ木=0.4g/cm3) ( ) A.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铁块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三)浮力与天平、压强、密度等知识点的结合 11. 12..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A.1.0×103kg/m3 B.0.8×103kg/m3 C.1.5×103kg/m3 D.1.25×103kg/m3 13..潜水员从水下15m的地方上浮到距水面lm的地方,则潜水员所受的浮力和压强( ) A.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大 C.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小 B.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14..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练习大全(包括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_附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练习分题型总结 (包括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一.作图题(浮力的方向) 解析:注意区别力的图示(作用点、方向,精确表示大小)与力的示意图(作用点、方向,不注重大小)3. 拓展(加深理解) 答案A. 解析浮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上

二.选择题 (一)浮力大小计算(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 1.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2.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3∶5 B.3∶10 C.1∶2 D.2∶1 5.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6. (二)漂浮、悬浮、下沉(二力平衡、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7.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木块受浮力大 B.木块和蜡块受浮力相等 C.蜡块受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8.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9. 10.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ρ铁=7.8g /cm3、ρ铝=2.7g/cm3、ρ木=0.4g/cm3) ( ) A.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铁块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练习大全(包括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_附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专题练习《必备》 一.作图题(浮力的方向) 解析:注意区别力的图示(作用点、方向,精确表示大小)与力的示意图(作用点、方向,不注重大小)3. 拓展(加深理解) 答案A. 解析浮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上 二.选择题 (一)浮力大小计算(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 1.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2.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3∶5 B.3∶10 C.1∶2 D.2∶1

5.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6. (二)漂浮、悬浮、下沉(二力平衡、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7.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木块受浮力大 B.木块和蜡块受浮力相等 C.蜡块受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8.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9. 10.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ρ铁=7.8g /cm3、ρ铝=2.7g/cm3、ρ木=0.4g/cm3) ( ) A.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铁块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三)浮力与天平、压强、密度等知识点的结合 11. 12..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A.1.0×103kg/m3 B.0.8×103kg/m3 C.1.5×103kg/m3 D.1.25×103kg/m3 13..潜水员从水下15m的地方上浮到距水面lm的地方,则潜水员所受的浮力和压强( ) A.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大 C.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小 B.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2020人教版中考物理中考浮力大题专题训练(中等难度 )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中考物理中考浮力大题专题训练(中等难度) 1.汉网消息:湖北某市飞行爱好者自制水上飞机试飞成功。如图所示为静止在湖面的自制水上飞机,飞机起落架下有两个浮筒,浮筒可看做长3m、高2m、宽2m的长方体。飞机不载物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满载货物时浮筒至少要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 (1)自制飞机的机翼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是利用________ 原理为飞机提供上升的动力。 (2)当飞机满载货物静止在湖面上时,浮筒底部收到水的压强为多少?所载货物的物重为多少?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梦”号飞艇 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甲)已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由太阳能电厂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平流层飞艇探测范围与高度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飞艇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表二所示:

(1)飞艇球囊的外壳应选用密度较________的材料制成。 (2)下列飞行器件中,其升空原理与飞艇相同的是_________; A. 孔明灯 B. 飞机 C. 火箭 D. 风筝 (3)飞艇气囊内的气体密度比艇外的空气密度________,当热气球总重力(含球囊内的空气) ________浮力时,热气球从地面开始升空。 (4)飞艇从近地面升到平流高空的过程中,所受大气压将________,探测范围将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 ×l04m3,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3(g 取10N/kg) (6)若飞艇从足够高处匀速竖直下降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下,随后飞艇将________(填运动情况). (7)飞艇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0.01N/W,当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2.025 ×104W时,平流层风速为________m/s.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绝境重生的372舰艇 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被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急剧掉向海底,称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m,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 我军372潜艇一次远航战备巡逻中,碰见“掉深”的情况,这次潜艇掉的又快又深,潜艇的主机舱管路发生破损,艇长王红理瞬间发出命令:“损管警报!向所有水柜供气!”。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闭;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但“掉深”依然继续。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372潜艇闯过鬼门关,化险为夷,创下了同类潜艇深度自拔的新纪录,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1)“海中断崖”通常指滑艇遇到海水密度跃层,潜艇所处的海水密度突然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所受的浮力突然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失去平衡急剧下沉的一种现象。 (2)潜艇不受控制地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失事。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__。 (3)“向所有的水柜供气”的目的是________。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浮力知识点及解析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对它各个面的压力(前后,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的物体的浮力。即 向下向上浮F F F -=。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向上浮F F =。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着加水量m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相同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随着清水的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减小,鸡蛋逐渐下降,当完全浸没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详解】 加入清水的过程中,当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则浮力不变;鸡蛋完全浸没后随着盐水密度减小,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 gV ρ=浮液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但浮力最小为排开水的重,不会减小为0,所以浮力最终趋于不变。 故选D 。 2.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 浸在水中,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 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 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 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 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图示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根据F 浮= F 1-F 2,所以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应小于物块的重力10N ,故A 错误; B .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浮力的大小,也小于10N ,故B 错误; 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等于浮力),故C 错误; D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N 减去浮力,小于10N ,故D 正确。 3.如图所示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 .重力方向 C .浮力大小 D .排开水的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 航母在行驶过程中,上面的舰载机飞离或者降落航母时,航母的整体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但重力的方向不变,总是竖直向下,由于航母是漂浮,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重力在变化,那么浮力也会变化,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故选B 。 4.如图是工人将重160 N 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 ,用时3 s ,工人的拉力为50 N ,工人质量为50kg (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设此时工人放绳的速度为v 1, 滑轮组的效率η1 ;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η2,已知124 3ηη=∶∶(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 取10 N/kg ) 设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 浮,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 2.则( )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溢水杯装满水后进行实验,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测力计变化量总相等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1.5×103kg/m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放入水中前,溢水杯应该是装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A错误; B.根据称重法可知:左边的弹簧秤示数 F=G−F浮 则弹簧秤变化量 ∆F=F浮 右边的弹簧秤示数 F′=G桶+G排 则弹簧秤变化量 ∆F′=G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F浮=G排 所以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故B正确; C.左侧实验中,在物块完全浸没水中前,随着物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溢出去的水增多,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 D.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物体的重力 G=2N 物体的质量

2.00N 0.2kg 10N/kg G m g = == 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浮力 F 浮= G −F =2N−1N=1N 由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4333 1N = 10m 110kg/m 10N/kg F V V g ρ-===⨯⨯浮排水 物体的密度 33430.2kg 210kg/m 10m m V ρ-= ==⨯ 故D 错误。 故选B 。 2.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 A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D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该材料的密度为ρ,若ρ<ρ甲,空心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若ρ>ρ甲,若球是实心的,球会下沉;若球是空心的,当球的整体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时,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故A 、C 都错,∵空心球沉于乙液体中,∴ρ>ρ球>ρ乙,故B 正确,D 错。 故选B 。 3.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则( ) A .甲杯中小球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B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 .小球在盐水中时,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D .放人小球前后,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量相等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浮力类问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所示,将重为 5N 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 力计示数为 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体积为 400cm 3 B .小球的密度为 1. 25g/cm 3 C .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 5N D .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可达到 1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知,小球受到的浮力 5N 2N 3N F G F =-=-=示浮 由F gV ρ=浮液排得,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 43333 3N 310m 110k /m 10N /kg 300cm F V g g ρ-= ==⨯=⨯⨯浮排水 小球的体积 332300cm 600cm V =⨯= 故A 错误; B .由G mg =得,小球的质量是 5N 0.5kg 500g 10N/kg G m g = === 小球的密度 333 3 500g 0.83/cm 0.8310kg/m 600cm m V ρ=≈=⨯= 故B 错误; C .由于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后,小球最终漂浮,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等于5N ,故C 正确; D .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当小球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343'110kg/m 10N/kg 610m 6N F gV ρ-==⨯⨯⨯⨯=浮液排

由于此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所以物体将上浮,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为0N ,故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浮排F gV ρ=可知,气泡的体积在变大,那么气泡受到的浮力也在变大;气泡的体积 变大,气体质量不变,那么气泡里面气体的压强在变小。 故选D 。 3.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A 为圆柱形木块,静止时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 ,再用外力F 缓慢将木块A 压入液体中到刚好浸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受力F 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B .木块A 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C .将A 压人液体的过程,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增大 D .将A 压人液体的过程,力F 不断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木块放入液体中,静止时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 ,则可知:不受力F 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不受力F 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由浮沉条件可知,木块A 的

【物理】初中物理浮力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浮力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浮力 1.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石头在船上,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 F G G G G V g ρ==+=+石石石浮总船船①, 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的浮力F 船加上石头受到的浮力F 石, F F F '=+石浮船, 由于船漂浮: F G =船船, 石头沉入水底: F gV ρ=石水排, ∴F F F G gV ρ'=+=+石石浮船船水②, ∵ρρ>石水, 由①②可得: F F '>浮浮, 即: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水位高,所以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下降。故AC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 2.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休,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人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小球在丙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小球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丙液体的密度最小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同一个小球在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丙液体中沉底. A.根据漂浮条件,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A错误. B.小球在乙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乙=G;小球在丙液体中沉底,则F浮 丙<G,因此F 浮丙 <F 浮乙 ,故B错误. C.因ρ物>ρ液时下沉、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漂浮,所以,三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物=ρ乙>ρ丙,因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所以,由p=ρgh可知,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甲>p乙>p丙,故C错误. D.根据漂浮条件,ρ物>ρ液时下沉、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漂浮,所以,三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物=ρ乙>ρ丙,即丙液体的密度最小,故D正确为答案. 3.如图所示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大圆柱体上表面受水向下压力5N,小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压力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浮力3N B.物体A受浮力13N C.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7N D.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1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则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 V排=V A=1dm3=1×10﹣3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A所受的浮力: ,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得:F浮=F向上小+F向上大﹣F向下, 所以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的压力:F向上大=F浮﹣F向上小+F向下=10N﹣8N+5N=7N。 故ABD错误,C正确为答案。

中考物理与浮力类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 、2.8N 和2.5N 。若盐水的密度为3 3 1.210kg /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的密度为333.210kg /m ⨯ B .实验乙中,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为1.0N C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2N D .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 、2.8N ,则 F 丙浮= G −F 丙拉=4.0N -2.8N=1.2N 由F 浮=ρ液g V 排,且物体A 全部浸没,所以 43 331.2N = 1.010m 1.210kg /m 10N/kg F V V g ρ-===⨯⨯⨯丙浮物排盐水 物体A 质量 4.0N 0.4kg 10N/kg G m g = == 物体A 的密度 33430.4kg = 4.010kg /m 1.010m m V ρ-= =⨯⨯物 故A 错误; B .物体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3431.010kg /m 10N/kg 1.010m =1.0N F gV ρ-==⨯⨯⨯⨯乙浮水排 在乙中物体A 受到的拉力 4.0N 1.0N=3.0N F G F =-=-乙浮乙拉 故B 错误; C .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8N ,在实验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0N 。所以实验丙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3.0N−2.8N=0.2N 故C正确; D.由甲、丙 F丙浮=G−F丙拉=4.0N-2.8N=1.2N 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 F支=G−F丙浮−F丁拉=4.0N−1.2N−2.5N=0.3N 同时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所以压力大于0.3N,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则() A.甲杯中小球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小球在盐水中时,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D.放人小球前后,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根据浮沉条可知,它们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故A错误; B.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则 ρ甲>ρ球 在乙杯中悬浮,则 ρ乙=ρ球 所以 ρ甲>ρ乙 故B错误; C.两杯中液面相平,液体深度h相等,ρ甲>ρ乙,由公式p=ρgh可知 p甲>p乙 故C错误; D.由A知,小球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则它们排开液体的重力相同,因为甲、乙两只杯子完全相同且为柱体,故液体对杯子压力的增加量相同,则放人小球前后,液体对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9讲—浮力(典题精练)(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 第09讲—浮力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潜艇在国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潜艇涉及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A.潜艇的浮沉是通过改变浮力实现的 B.潜艇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悬浮在水中的潜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D.水对潜艇上表面的压强大于下表面的压强 【答案】C 【详解】A.潜艇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不变,潜艇的浮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故A 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B错误; C.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所以悬浮在水中的潜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C正确; D.液体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潜艇上表面深度小于下表面的深度,所以水对潜艇上表面的压强小于下表面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2.小艾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个柱形物体(ρ物>ρ水)缓慢浸入水中,物体不触碰容器底部和侧壁,容器中的水能没过重物但不溢出,他作出了物体受到的F浮、F拉、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压随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变化的图像,下列四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A.B.

C . D . 【答案】C 【详解】A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随着物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 的变大而变大;又由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随着浮力的变大而变小,即物体受到的拉力随着物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 的变大而变小,当浮力达到最大时,拉力同时达到最小,故AB 错误; 物体向下运动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水面上升,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 压随着浮力增大而变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3.2020年10月27日,我国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关于“奋斗者”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 B .匀速下潜的过程中受非平衡力 C .从悬浮到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D .匀速下潜过程中底部受到的海水压强变大 【答案】D 【详解】A .载人潜水器悬浮和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同,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相等,故A 错误; B .匀速下潜的过程中,潜水器受力平衡力,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 错误; C .从悬浮到下潜过程中,潜水器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 错误; D .匀速下潜过程中,深度变大,水的密度不变,根据公式p =ρ水gh 可知,潜水器底部受到的海水压强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 。 4.下列生活物品的使用原理不能.. 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抽油烟机可以把厨房的油烟吸走 V Sh =排=F V g Shg ρρ=浮水水排=-F G F 拉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