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别

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别
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别

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简述流体智力和晶

体智力的区别

知识与智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联系的认识,以知觉、表象、概念等心理形式存在。知识是可以通过书籍或其他人造物独立于个体之外的。知识按照内容分,可分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按照人对知识的反映程度分,可分为反映事物外部属性、外部联系的感性知识,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理性知识;按知识的来源分,可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直接知识是人类从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的,间接知识是人通过书本学习或其他途径获得的,但从其总体说,都来源于实践。知识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的一生也只能掌握其中极其有限的部分。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是大脑的功能,是使人能够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一般认为,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它保证人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所以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环境的多种能力的总和。

由于智力包括几种不同的能力,因此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能力或专长并不能等同于高智力。例如有的人记忆特别好,但逻辑思维差;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好,但实践能力差等等,这只能说某人在某方面发展得不错,不等于智力发展的一定好。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不能等同。有人常常把知识与智力混淆不清,以为知识多就是智力高,其实知识并不等同于智力。知识是智力发挥作用的基础性要素,而智力的高低部分取决于相关知识在量上的积累。有的孩子学了许多知识,但不知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地记忆,不能举—反三,触类旁通,缺乏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多而智力水平不高的例子。有的孩子能将

平日所得到的知识经常运用头脑去思考,智力很快就得到发展。如

有一个四岁半的孩子,人家开玩笑地问她:“两只牛和两只马相加

等于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无法回答,人们都知道,不同单位

不能相加。但是这个孩子思考了一下就回答:“等于四只会耕田的

东西。”出乎意外的,一个四岁半的孩于给出了这样一个具有创造

性的答案。他的知识是从图画书上得来的,知道马、牛都是耕田的

东西。可见这个孩子虽然获得的知识并不多,但他能运用所获得的

知识,通过注意、观察、记忆和思考,使自己的智力得到提高。

知识和智力虽然不能等同,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智力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掌握知识的难易和速度又

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水平。它们的联系和统一表现在:

(1)知识和智力同时存在于一个认识活动中。就知识来说,它是

以表象、概念、定理、原理、公式、结论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存在;就智力来说,它是以观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

来认识客观世界。思维着的内容和智力活动不可分,没有无内容的“智力活动”,也没有无智力活动的“思维内容”。

(2)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去进行某方面的智力活动,缺

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某方面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

活动。所谓的“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其中“眉头一皱”是智力

活动,“计上心头”是通过思考得到的新见解。“计”的产生的基

础则是相关方面的大量知识,离开了知识,“计”是无从产生的。

所以没有知识,智力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可见,智

力发展对知识是有依存关系的,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单纯的智力训

练是不可能进行的。这就是说,没有无知识的“智力型”人才,没

有不传授知识而单纯发展智力的教育活动,把“知识”与“智力”

对立起来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所以说,一个人的智力是在学习和掌

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得到

完善和发展的。

(3)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智力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掌

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又依赖于一定的智力,智力水平高,学得就快,就顺利,就好;智力水平低,学得就慢,就困难,就差。

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

从各个途径中获得得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在哲学中,关于知识的研究叫做认识论,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

感觉、交流、推理。知识也可以看成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知识具有一致性,公允性,判断真伪要以逻辑,而非立场。知识的

定义在认识论中仍然是一个争论不止的问题,罗伯特?格兰特指出,

尽管“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激发了世界上众多伟大思想家的兴趣,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

从类型学看,知识可分为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独有知识和共有知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20世纪50

年代,世界著名的科学学大师迈克尔?波兰尼(卡尔?波兰尼的弟弟)

发现了知识的隐性维度,并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1.才智与勇力。《管子·形势解》:“能自去而因天下之智力起,则身逸而福多。”汉班彪《王命论》:“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

力求。”唐吴兢《政要·辩兴亡》:“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明刘基《放歌行》:“龙蛇未分明,智力正争强。”

2.人能认识、理解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周建人《达尔文“进化论”是怎样吸引着我的》:“他的智力并不出众,但他有自己的爱好,并且有毅力。”《新华月报》1954年第10期:“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3.智力是指:用智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4.智力的不同定义

人们接受和建立知识的能力往往看作是智力。关于智力,科学家们有着不同的定义。以下是几位科学家对智力的定义。

Wisterw:智力是指个体有意识地以思维活动来适应新情况的一

种潜力,是个体对生活中新问题和新条件的心理上的一般适应能力。

Terman: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Buckinghan: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Storddard:智力是从事艰难、复杂、抽象、敏捷和创造性的活

动以及集中能力和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

Piaget: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使个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Guilford:智力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总之,智力可被看作是个体的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特别强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学习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看过“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的人还看了:

1.简述cookie和session的区别

2.智商的七大能力

3.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4.简述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5.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6.2017政策理论水平相关知识(4)

从信息到知识

从信息到知识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二○一三年四月

摘要 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主要经历四个步骤,数据、信息、知识到智慧。认清这四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本文分析、归纳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定义,提出了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了解,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认为数据通过接受、记忆转化为信息,信息通过分析思考变为知识,而知识通过集成、内化为智慧。 关键词: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从信息到知识 1.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含义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是知识阶层中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数据是形成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 关于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 1.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述,尽可能地从数量上反映现实世界。也包括汇总、排序、比例、等等处理。 2.数据(Data) [Applehans, Globe&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以下介绍一个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到智慧的实例: 信息系统角度的传统划分——数据努力/价值 Effort/ Value 数据 Data 信息 Informa 知识 Knowled 企业智慧 Corporate Wisdom 时间 Time

乔纳森?吴(Jonathan Wu) (1)数据。例如,一个杂货店收集和存储了有关顾客购物的交易数据,包括如下的数据元素:货物名称、数量、价格、日期等(见表1.1)。交易处理系统存储了大量的相关数据,为更高层次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表1.1 交易数据实例 货物名称数量价格日期登记号店员ID会员卡ID 尿布 1 4.99 11/1/2000001 213 1209 信息系统角度的传统划分——信息 (2) 信息。例如,不同货物名称、数量和价格就提供了被购货物的信息,包括货物种类、数量和价格等。通过计算每种货物的销售额,就可以进行货物销售额排序。 表1.2 数据积聚形成信息 货物名称数量价格销售总额啤酒265 6.85 1815.25 谷物430 3.90 1677.00 面包850 1.59 1351.50 牛奶1100 1.20 1320.00 尿布200 4.99 998.00 信息系统角度的传统划分——分析 (3) 分析。将不同的数据元素积聚形成信息是很有用的,同时,将数据分离和重新组织将能够提升信息的价值,这就是进行信息分析的意义。例如,可以对杂货店中存储的信息按照特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尿布和啤酒的销售受到时间周期的影响,而谷物、面包和牛奶则保持稳定的销售态势。 表1.3 对信息的分析 货物名称时期1时期2时期3时期4数量价格销售总额啤酒35 75 100 55 265 6.85 1815.25 谷物110 110 100 110 430 3.90 1677.00

高智商天才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智商天才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经科学实验证明,高智商天才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智商的人通常有严重的抑郁情绪 2、不太拘于世俗观念,一般有强烈的创新欲望 3、对某一些事物,总会产生别于常人的奇怪想法 4、年纪小时就已经发展出抽象思维,或经历一些超自然事件 5、他们有「这不是我应在的地方」的感觉,当看到其他人不是这样想的时候觉得很奇怪。 6、他们内心的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很高,即使在人群中有时也会倍感孤独 7、强迫式的命令他们无法认同,总是想找机会跟他人分享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观念。 8、明显而又强烈的自尊 9、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事情很强的直觉 10、内心敏感 11、他们可以轻易感应到人类的不正直、不诚实

12、有严重焦虑情绪 13、由於异于常人的基因,或具有某些有强烈的交流欲望受到外界压迫。 14、在处理某一些问题上,能依靠某种直觉深入某些对一般人而言无关紧要问题核心 15、在年幼时期,及青春期早期,对某些事物有高度自我批判,或难以接受某些失败经验 16、对於某些重复性的作业感到厌烦或抗拒 17、拒绝接受权威、不服从、固执,有时候更是呈明显偏执状态 18、有异于常人的的联想和想像力,故会让一般人不知所谓 19、缺乏安全感,会对某些方面的担忧持续存在 20、由于正常社交的缺乏,导致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下降,会出现记忆力退化的情况,且能自我上明显的感觉到 21、在某些时期,会反覆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不能克制 22、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覆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人生意义、我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这叫苹果) 23、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覆在脑中相继出现,比如看见“生”,就会想到“死亡” 24、在某一时期,有强烈的怪诞思维特点:“比如,反覆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乾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方法比知识重要 人品比能力重要

方法比知识重要人品比能力重要 方法,也就是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看似简单动作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就是思维方式:找到病灶,然后对症下药。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还有句话说,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换句话有效实用的东西才更具有价值。“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思考力比记忆力更为重要和有效,但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太过于强调记忆力了,导致很多人从大学出来发现,一路走过来记了不少东西,能用上的太少,在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方法上还有很大欠缺。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但相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

就是指这类学生。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一、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例”:即是多举例;“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可”: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

发展心理学 第十章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成人中期的人格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统考2011研] A.自我发展处于从众水平B.性别角色进入整合阶段C.对生活的评价具有现实性D.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关注 【答案】A 【解析】成年期自我发展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从众水平,只有少数成年人处于这个水平。公正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极少数人能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这一水平。所以成人中期自我发展大部分处于公正和自主水平。2.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统考2007研] A.逻辑推理B.知觉速度C.图形识别D.机械记忆 【答案】A 【解析】众多成人智力发展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其中,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逻辑推理是与思维的基本形式紧密相关的智力技能,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在中年期仍保持相对稳定。 3.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2010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D.起伏变化较大 【答案】B 【解析】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许多人在中年期获得了职业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理应感到满意。而对那些相对而言不太“成功”或社会地位不高的人而言,他们到了中年期,也不再抱着年轻时候的幻想,对自己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整,因而对工作也感到了相当的满意。 4.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社会性B.停滞性C.内倾性D.外倾性 【答案】C 【解析】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变化的倾向性。 5.关于成人智力发展,正确的说法是()。[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流体智力缓慢上升,晶体智力缓慢下降B.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晶体智力继续上升C.流体智力继续上升,晶体智力保持稳定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均缓慢下降 【答案】B 【解析】中年期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这种智力水平的下降与组织信息能力以及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下降的物质基础是中年期的神经生理的变化。中年期的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继续上升。中年期的经验日益丰富和知识不断提高是晶体智力继续呈上升趋势的基础。 6.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是家庭的()阶段。 A.解体B.空巢C.稳定D.收缩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它们常被混淆使用。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 数据是知识阶层中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数据是形成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关于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 1.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述,尽可能地从数量上反映现实世界。也包括汇总、排序、比例、等等处理。 2. Applehans [Globe & 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我们认为第四个定义较符合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例如,水的温度是100℃,礼物的重量是500克,木头的长度是2米,大楼的高度时100层。在这些表述中:水,温度,100℃,礼物,重量,500克,木头,长度,2米,大楼,高度,100层就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描述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清晰印象。这些数据也可以同过编码被录入到计算机中。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数据要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字符和定义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字符和定义称之为关键词,数据就是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应用把人类认知的物质世界清晰的描述出来。我们提到关键词必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就表示不同阶级,不同宗教。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关键词的约定必然会有差异。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数据其实也具有一个使用范围。不同领域的人在描述同一事物是会出现不同的数据。例如,中国人会称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为“星期天”。美国人会把这一天叫做“Sunday”。基督教徒会称这一天为“礼拜天”。数据的有范围性导致由此建立的信息世界,知识世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阶级中会产生差异。认识到数据的有范围性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领域进行知识管理时,首先要统一关键词的约定。最后我们对数据进行这样的定义:数据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二、信息 “信息”是当代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由于很难给出基础科学层次上的信息定义。系统科学界曾下决心暂时不把信息作为系统学的基本概念,留待条件成熟后再做弥补。到目前为止,围绕信息定义所出现的流行说法已不下百种。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在研究广义通信系统理论时把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1950年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被客观世界感受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964年R.卡纳普提出语义信息。语义不仅与所用的语法和语句结构有关,而且与信宿对于所用符号的主观感知有关。所以语义信息是一种主观信息。 80年代哲学家们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直接或间接描述客观世界的,把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 90年代以后一些经典的定义有:1.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

从获得知识到拥有智慧

从获得知识到拥有智慧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赵昕 关键词:数学教育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探究式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直接用到中学所学数学知识的人并不是很多,经常能够用到中学数学知识的人就更少.由此我们想到了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一段话:“什么是数论?抽取了它的具体定义、公式、定理,剩下的就是数论.”朴素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我们把这句话迁移到中学的数学教学,能否这样说:“什么是中学数学?抽取了它的具体定义、公式、定理,剩下的就是中学数学.”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数学的学习环境:当他们走进数学世界时,能看到图形的美,对称的美,规律的美,方法的美,…,并为这些美而折服;当他们走出数学世界时,将有一种科学的探索问题的方法,那种坚韧不拔、勇于征服困难的品质陪伴他们终生————这,也许应该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 实际上,新课程改革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要达到上述数学教学的目的,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发现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更加透彻,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不仅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了长期发展的智慧.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显然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还原数学知识的本来面目,也有利于实现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教学手段的丰富。

2007干扰_工作记忆与一般流体智力

干扰、工作记忆与一般流体智力 毛伟宾Ξ1,2 王林松3 (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250014)(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3山东警察学院专业基础部,济南,250014) 摘 要 工作记忆与复杂认知任务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工作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广度不仅是评价工作记忆能力的一种指标,而且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高级认知能力的预报因子。本文从工作记忆的本质以及工作记忆与一般流体智力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干扰不仅是影响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的关键因素,而且也在工作记忆与一般流体智力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工作记忆 一般流体智力 干扰 控制性注意 抑制 工作记忆与复杂认知任务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工作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广度不仅是评价工作记忆能力的一种指标,而且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高级认知能力的预报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日渐关注这样的问题,即工作记忆为什么会成为高级认知能力的预报因子?是什么样的共同因素导致了工作记忆与高级认知能力有较高的相关?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推动了关于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与高级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本文拟从工作记忆与一般流体智力的关系入手,结合有关研究分析干扰在工作记忆及其与高级认知活动的关系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1 干扰是影响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的关键因素 关于工作记忆广度的测量最早来自于Daneman 和Car 2penter 发展起来的阅读广度和听力广度任务,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大量有效的测量个体工作记忆广度或容量的工具,如计数广度、运算广度和阅读广度任务等,这些广度任务通称为双任务或者复杂广度任务。从本质上看,这些工作记忆广度任务都强调了对加工和存储的同时要求,即测量记忆存储水平的广度任务是寓于一个次级的加工任务之中来进行的,反映了在面对干扰或分心时运用激活去进行记忆表征并把它们转化为注意焦点的能力。Cowan 和Elliott 等(2005)[1]将它们统称为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测量的“黄金标准”。 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工作记忆容量高与低的个体表现出在面对干扰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在那些任务目标与习惯性反应存在潜在竞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Con 2way ,Cowan 和Bunting (2001)[2]对工作记忆容量不同的被试进行了双耳分听试验。试验中,被试自己的名字和一个共轭控制的名字都在非追随耳中呈现,结果发现,只有20%的高广度被试和65%的低广度被试在非追随耳中检测到自己的名字,但所有的被试对共轭控制的名字都没有检测到。这一发现表明,高广度被试比低广度被试能更好地抵御强有力的定向线索的干扰,即能更好地抑制来自非追随耳的干扰,把注意指向于重要的任务目标。 K ane ,Bleckley ,Conway 和Engle (2001)[3]在反眼动试验 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反眼动实验范式中,任务目标与视觉定向线索之间会产生冲突。结果发现,高广度被试很少出现指向于视觉定向线索的眼动错误,他们能迅速地从这些眼动错误中恢复,能更迅速地进行反眼动和确定任务目标,因此,工作记忆容量可以预见在要求目标和反射之间产生竞争的视觉-注意任务中的成绩。 K ane 和Engle (2003)[4]的Stroop 任务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发现,当75%的实验都是色词一致的匹配实验的时候,低广度者比高广度者在色词不一致的匹配实验中会出现更多的色词命名错误。因此,相对于高广度被试而言,低广度被试更可能会因为分心或者干扰而忽略任务目标。因为在一致性实验中,无论被试是根据习惯或者说是一种目标保持失败的反应还是根据目标要求做出的反应,都会导致相同的结果,因此反应的精确性水平总会保持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试对任务目标的保持除非更为敏感,否则在连续的一致性实验中任务目标就会失去,从而导致在不一致的实验中出现高的错误率。 许多研究还表明,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 ,简称PI )在决定工作记忆容量大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许多研究已[5]发现,那些传统上对PI 敏感的群体,如年幼的孩子、老年人和低水平的阅读者,都往往表现出最低的广度分数。Rosen 和Engle (1998)[6]研究表明高广度个体比低广度个体在前摄干扰任务中成绩要好。他们在试验中要求被试学习三个对偶联想词表(如他们在词表1中学习bird -bath 词对,在词表2中学习bird -dawn 词对,在词表3中再学习bird -bath 词对),结果发现高广度组和低广度组以相同时间掌握了第一个词表,但在第二个词表的学习中,低广度组出现更多的错误,严重地受到了第一个词表的干扰。而高广度组在第三个词表中如果遇到与第一个词表相同的条目时会做出较慢的反应。Rosen 和Engle 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高广度组在词表2中主动地抑制了词表1中出现过的条目,这就导致了这些条目在词表3中再次出现的时候产生了相应较慢的反应。 通过上述研究可见,由于工作记忆强调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去保持信息的激活,因此在干扰存在时保持任务目标处于激活状态的能力是工作记忆容量的本质。从测量上看,复 Ξ通讯作者:毛伟宾,女。E 2mail :wb -mao @https://www.360docs.net/doc/4912540532.html, 636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3):636-639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用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思想精华武装头脑,打开源远流长的智慧闸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人类的知识结构像个倒金字塔,浮于表面的是成果性知识,中间层是原理性知识,最深层的是方法性知识,它是人类用于创造知识的工具,即人们常说的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思维,是精神世界的思想。“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 科学离不开创新,而创新最需要科学思想指引。作为创新的宝贵源泉——科学思想,必将使我们在创新的艰难历程中找到最可靠、最精华和最辉煌的导引航标,如果我们静静地领悟它们,从中提取要素、汲取营养,必将解放心灵,寻求到正确的态度与道路,将创新的火炬在新的千年高高擎起,最终照亮人类尚未探明的黑洞。 这闪光的语言,这激扬的文字,道出了科技创新的真谛。大凡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 科技创新固然需要学习和积累知识,但更为重要地是让思想能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影响人们接受新知识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 爱因斯坦对“教育”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什么是教育?就是把

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爱因斯坦是极而言之。本意在于: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让知识成为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 1987年,7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跟踪采访的记者问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记者不解其意,科学家的回答也是极而言之,本意是说:幼儿园学到了诚实,因为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造假;在幼儿园思想没有任何条条框框,可以把老师在黑板上划的圆圈任意想象为月亮、苹果、盘子,等等。 根据科技创新实践的内在要求,有关智商因素列出了9项,即:“观察力”、“想象力”、“逻辑分析力”、“记忆力”、“实际操作能力”、“判断力”、“灵活性”、“领导能力”和“谋划能力”等。综合院士们的反馈信息,“想象力”排在了诸要素之首。“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实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却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重要的实现形式。想象力越丰富,就越能把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并加以利用,就越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和难以进入的领域。 “观察力”位列第二。不同的眼光看同样的事物,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见仁见智,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们极易停留在事物的表象,甚至被假象所蒙蔽。只有深刻锐敏的观察力,才能穿云破雾,透过现象看本质。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流通和晶体智力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网 常州市钟楼区延陵西路99号嘉业国贸广场26楼A 室 教育心理学——流通和晶体智力 江苏教师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912540532.html,/)为您提供最近江苏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 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与流体智力相对应。 理论基础 晶体智力受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只是某些技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变得无用了。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另外,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关阅读:流体智力 fluid intelligence 翻译为流动智力;流体智力或者液态智力。 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与晶体智力相对应的概念。流体智力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晶体智力主要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少。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

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与流体智力相对应。 晶体智力受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只是某些技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变得无用了。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另外,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流体智力 fluid intelligence翻译为流动智力;流体智力或者液态智力。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与晶体智力相对应的概念。流体智力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晶体智力主要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少。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

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在数据的世界里,为了信息,为了知识,为了智慧,最终目标,应该是真正和有意义生活。 这个世界上,失败的人除了天分太差之外,只有以下几点,懒,方向不对,方法不对,没有坚持。你是哪一种呢? 方向、方法是否正确取决于你的知识面、视野、思考(总结)、摸索等,而知识对多数人而言是最重要的成功基础。所以此文值得你多多阅读几遍,理解它。 DIKW体系 中文名 DIKW体系 定义 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的体系 作用 常用于资讯科学及知识管理. 提出 简介 DIKW体系就是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的体系。当中每一层比下一层赋予某些特质。资料层是最基本的。资讯层加入内容。知识层加入“如何去使用”,智慧层加入“什么时候才用”。如此,DIKW体系是一个模型让我们了解分析、重要性及概念工作上的极限。DIKW体系常用于资讯科学及知识管理. 历史 这个模型可以追溯于所写的诗-《岩石》(The Rock)。在首段,他写道:“知识中的智慧我们在那里丢失?资讯中的知识我们在那里丢失?”(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哈蓝·克利夫兰根据这个1982年12月在《未来主义者》杂志中的文章-“资讯有如资源”的基础来建设这个体系。后来这个体系得到米兰·瑟兰尼(Milan Zeleny)及(Russell .L. Ackoff)不断的扩展。 应用 DIKW体系透过以下的步骤来协助研究及分析: 原始观察及量度获得了资料。 分析资料间的关系获得了资讯。这些资讯可以回答简单问题,譬如:谁?什么?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资讯是信息,意味着有听众及目的。

第六节 智力试题(含答案)

第六章:智力知识考点 P128 一、单项选择题: 1.智力是一种( A )。 A.综合认知能力 B.适应能力 C.学习能力 D.思维能力2.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ABC ) A.记忆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 D.色彩鉴别力 E.节奏 感知力 3.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A ) 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 4.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在( C )年编制的。 A.1895 B.1907 C.1905 D.1915 5.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 D ) A.倒U型曲线 B.偏态分布形式 C.U型曲线D.正态分布形式6.一般人的智商在________之间。( D ) A.120~139 B.140~159 C.70~79 D.90~109 7.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智商为115时,这个人在人口分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臵?( C ) A.中下 B.中等 C.中上 D.优异 8.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 C ) A.11—13岁 B.13—18岁 C.18—25岁 D.30—40岁 9.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 B )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10..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B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11..某学生的智商是130,表示( C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天才智力12.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B )。 A. 100 CA MA (IQ)+ ) 实足年龄( ) 心理年龄( 智商= B. 100 CA MA (IQ)? = ) 实足年龄( ) 心理年龄( 智商 C. % ) 实足年龄( ) 心理年龄( 智商100 CA MA (IQ)? = D. 100 MA CA (IQ)- ) 心理年龄( ) 实足年龄( 智商= 13.一个1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 B ) A.90 B.95 C.100 D.105 14.( C )是将个体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A.心理年龄 B.比率智商 C.离差智商 D.智力年龄 15.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D )水平。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16.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智慧名言_有关聪明才智名句

智慧名言_有关聪明才智名句 简洁是才智的灵魂 ■才智和精神的增长的必要性决不亚于物质的改善。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思想第一重要;真理是粮食,有如稻麦。〔法国〕雨果:《悲惨世界》■才智比美貌更不可缺。我认为有才的年轻女子没有一个丑的,无才的窈窕女子没有一个美的。〔英国〕威彻利:《乡下女人》中华励志网■要勇于运用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德国〕康德,引自古留加著《康德传》■才智和勇气必定满意地与机遇共享荣誉。〔英国〕塞·约翰逊:《快乐的期待》 ■聪明才智不知爱惜琢磨,三百年岁月也化为腐朽。〔西班牙〕叶却加莱:《大帆船》 ■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古希腊〕德谟克里特:《著作残篇》 ■简洁是才智的灵魂。〔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别将才智潜藏不露;它们之所以有,是因为有用。日暑放在暗处还有何用?〔美国〕富兰克林:《格言历书》 ■把大师们的绘画胡乱地堆在博物馆里是一种灾难;一百个杰出的才智之上凑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白痴。〔瑞士〕荣格:《书评》 ■才智是蠢物,除非掌握在智者手中。〔英国〕约翰·雷:《英国谚语大全》中华励志网 ■一个才智过人的人没有了傻爪的陪伴往往侷促不安。〔法国〕拉罗什富科:《箴言录》 ■随机应变是才智的试金石。〔法国〕莫里哀:《可笑的女才子》 ■才智不仅使自己受人欢迎,而且还消除一切差别。在大智大慧面前,一切尊贵、赏识和名声的力量都不是对手。〔美国〕爱默生:《文学与社会目的》■财经或美貌赢得的赞誉是脆弱的,富短暂的;卓越的才智才是光彩夺目、久不灭的财富。〔古罗马〕萨卢斯特:《喀提林战争》 ■才智和谨慎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意大利〕塔索:《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析与对比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析与对比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出现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提供必须的管理基础。以彼得.德鲁克博士(Peter F. Drucker)和斯威比博士为代表提出的理论为知识管理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是识别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并充分发挥知识资产的杠杆作用,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毫无疑问,我们已经生活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环境当中。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但只有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转换为信息和知识,才能帮助我们做出聪明的选择。可见知识是从数据到智慧划分为不同层次的。

由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他们常被混淆使用。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 2.数据(Data) [Applehans, Globe&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撛蠑。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我们认为第四个定义较符合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例如,水的温度是100℃,礼物的重量是500克,木头的长度是2米,大楼的高度时100层。在这些表述中:水,温度,100℃,礼物,重量,500克,木头,长度,2米,大楼,高度,100

知识与智慧的比较

知识、思想、智慧、能力的差别 一、知识、智慧定义 知识 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 .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②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③相识;朋友: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 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 知识SECI模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1991)还并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和联系(Michael Earl) 数据信息知识 内容事件趋势专业知识 形式交流模式学习 信息任务描述操作编码 获取方式观察判断体验 组织意图自动化决策行动 知识OECD分类 世界经合组织(OECD)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a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b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c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d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Davenport & Prusak整合了知识的形态、组成元素、主要作用和存储主体等元素,从以下方面描述了知识的定义:a知识的形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着刺激和学习随时改变、更新;b组成元素:包括经验、价值观、情景信息和专业洞察力;c主要功能:它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来评估和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结构并可以指导决策和行为;d存储主体:它有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被利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更存在于例行的工作、流程、实践与文化中。 思想、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智慧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智慧已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现代人智慧,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

让孩子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智慧

让孩子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智慧 有一位家长曾经这样形容快乐营的家长课堂:“我参加过的家长沙龙很多,但是大多数谈论的都是家长里短,而快乐营的家长课堂是带着家长谈经论道。” 这是家长对于快乐营的夸赞,感谢家长朋友们对快乐营的认可与支持。不过,快乐营确实从一开始就是致力于传播“智慧”的,传播做家长的智慧、生命的智慧、教育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记得一位家长曾问我:“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喝了一肚子墨水,自以为有足够的智慧,可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反问了他一句:“你那一肚子墨水是知识呢,还是智慧呢?”他没回答上来。 其实这位家长的反应,我可以理解。想想,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习,可到底学了些什么?知识还是智慧呢?我想更多的是知识吧! 给孩子良好的教育,首先要帮孩子开启生命智慧,引导他们拥有生发智慧的智慧,而不是单纯地学知识。 就像这位家长一样,其实很多人对于知识和智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认为有知识就一定会有智慧。是这样吗?不见得。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知识,如果不懂得运用,即使再多的知识也会如一潭死水般,在鲜活的生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说,知识用出来才是智慧,只留在脑海中,那只能是知识。 我们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知识很重要!因为各种知识其实揭示的是宇宙的规律、根本、实相。比如,数学、物理学科中的那些定理、规律揭示的就是宇宙的、物体的运动或存在的实相;哲学中那些观点理念,揭示的其实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实相。可以说,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参悟智慧。能参透实相的人,才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可大多数人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紧紧盯在孩子的分数上,心情随着孩子分数的高低而起伏。我们不否认,分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也仅仅是一定程度上。我们说,能从知识中生发出智慧,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你所学的知识。如果说优异的成绩能让孩子获得暂时的荣耀,那为人处事的智慧,却能让孩子的一生大放异彩。

智力及智力理论的比较和学习

智力及智力理论的比较和学习 一、智力的概述 (1)就智力的具体含义,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西方历史上才曾有过对智力的两次大讨论,一次在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邀请当时知名的智力专家以“智力及其测量”为题对智力进行定义。一次在1986年斯滕伯格在自己的《什么是智力?关于智力的本质及定义的当代观点》的书中收集了当代心理学家对智力本质的认识。但两次讨论都没有产生一个统一的认识。 一些观念: “智力指认识方面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或生产创造时所需的能力。” “智力是直接指向个体生活有关的、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塑造现实世界环境的活动,智力行为时因背景而异的。” (2)有关智力的研究趋向 智力本质的研究,即智力理论研究,关注核心是智力是什么。智力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问题。 (3)智力的构成因素

1、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3、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4、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5、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二、智力理论的比较和学习 1、传统智力模型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言语—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同时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