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

力的分解教案(精选7篇)

力的分解教案(精选7篇) 力的分解教案第1篇 一、课标要求 通过观察与体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学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会用力的分解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分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此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表示及分类、力学中的三种力、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是等效思想的具体应用,等效思想是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学习力的合成时学生已有所了解,本节教学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运用等效思想。 矢量是完全不同于标量的一类物理量,它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矢量的学习、为牛顿定律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要求的五种基本能力之一,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要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菱形等数学知识计算分力的大小,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之一。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经对力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力的合成方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初步学会了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力学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想 课时安排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认知难度,笔者将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处理,把“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作为该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两类知识及教学策略 按照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的分类,笔者将本课时的新授知识和需要用到的原有知识分类如下: 陈述性知识: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的概念──已知合力求分力。 其中力的分解的概念是新授课的陈述性知识。

高中物理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4.力的合成和分解 知识纲要导引,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和标量 科学探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科学思维等效替代法、作图法、计算法 科学态度 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与责任 基础导学 一、合力和分力(自学教材第72页“合力和分力”部分) 1.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resultant force). 2.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ponent force).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自学教材第73、74页“力的合成和分解”部分)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position of forces). 2.力的分解: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resolution of force). 3.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规律叫作平行四边形定则(parallelogram rule).

4.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5.多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多力合成的方法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三、矢量和标量(自学教材74、75页“矢量和标量”部分)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矢量(vector).力、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标量(scalar).质量、路程、功、电流等都是标量. 【思考】 (1)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 (2)由作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可能小于分力.( ) (3)共点力一定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 ) (4)把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与F2,此时物体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 ) (5)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 (6)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 答案:(1)×(2)√(3)×(4)×(5)×(6)√ 课堂探究 主题一力的合成 【问题探究】

《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课时教案
第 三 单元
第4案
课题: §3.4.2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时)
总第 案 年月日
物理观念:知道共点力、合力和分力、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及适用条件;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理解等效的物理思想,理解合力随分力夹角变化情况及合力取值范围;
科学思维:会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和分力。
教学重点
1、力的分解方法,作图法 2、有固定解的情况
3、能用分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有固定解的情况 2、正交分解法
3、
高考考点
课型
新授
教具
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前复习: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1.力的合成、及方法(三角形法则)
思考:①若三个力首尾相连构成闭合多边形,则合力是多少?
②怎样确定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如果是三个力呢?
举例:5N 和 3N 合力范围 (2N≤F 合≤8N)
5N、3N 、10N 合理范围 (2N≤F 合≤18N)
5N、3N、7N 合理范围 介绍求解合力范围的方法。
(0≤F 合≤15N)
观察左图:同样的 水平面和小车,使 小车匀速运动,哪 一种更省力呢?
第5页共6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以此引入新课教学——力的分解
一、力的分解:
学生阅读课本
1.概念:求一个已知力 的分力 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P69-70
最基本的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回答:1.什么是
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 (互为逆运算)
力的分解;2.力
力的分解又遵循什么规律?
的分解和力的合
2.遵循原则:平行四边形原则 【思考讨论】
⑴已知两个分力只能求出一个合力.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大 小、方向均不同的分力,有多少种分解方式?(结合一条对角
成是什么关系; 3.力的分解遵从 的原则是什么。
线可以做出的平行四边形个数来分析)
学生答:可以有无数种(结合数学中作平行四边形来分析) ⑵把一个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那么,随着两分力
间夹角的变化,两分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学生通过做图,得出:随着夹角的变大,两个分力逐渐变大。
(通过橡皮绳提升重物来演示该情况)
⑶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什么情况下有固定分解方式呢?
二、固定解的情况 1.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的几种常见的情况
⑴ 已知两个分力 F1 和 F2 的方向 ⑵ 已知一个分力 F1 的大小和方向 ⑶ 已知两个分力 F1 和 F2 的大小 ⑷ 已知一个分力 F1 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 F2 的大小, 解的情况如下面表格: 这几种情况通过师生共同做图来分析,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熟悉作图的方法。
第5页共6页

高中物理_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物理观念:从感性认识着手,建立物理知识和实践情景的联系,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2.科学思维:在物理实验中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解释数据特点。理解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了解物理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好的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力的合成。 教学难点: (1)由实验数据猜想、推理,获得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规律。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归纳分析法 四、教具 PPT、视频、实物投影仪、探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引入】 公司年会上,常做多人趣味拔河游戏,去增进员工间的合作交流。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被四条弹性绳拉着的绳扣会向哪个方向移动?(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回答,(学生回答:向力大的方向移动,或答不知道)。绳扣到底向那个方向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请大家看一下这节课的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一、合力和分力 知识储备: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展示苹果被两细线吊起,两位女同学提起水桶,通过分析水

桶、苹果受到的弹力,观察得出作用于同一点,或作用线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学生回答:共点力)。两位女生提水桶替换为一个男生提水桶,都能将水桶提起来,并且静止在空中。它们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这体现了什么物理方法?(学生回答:等效替代)。因此, 1.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例如提水桶,可以说F是F1和F2的合力,F1和F2是F的分力。合力和分力之间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而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和分力在作用效果上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关系,即力的合成遵循什么规律呢? 知识储备: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了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结合学案,请回答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如何求合力?(学生回答:同向时相加),补充力是矢量,提示让学生说方向。(学生回答:反向时相减,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补充两个力相减时,应取绝对值。生活中并不都是两个力合成时是在同一直线上的,例如刚才的两位女生提水桶。那么,如果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如何求合力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探究活动: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提出问题:如果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如何求合力呢? 2.猜想或假设:(学生回答:不是求和,求差,不知道,不知怎么描述等)。具体是怎样的呢? 那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应该怎样来检验啊?(学生回答:实验)。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不在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规律。 3.设计实验:我们以橡皮条代替水桶,来设计实验方案。橡皮条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就会拉长。如图所示,带领大家认识橡皮条、结点、细绳和细绳套。实验桌上给大家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带有细线的橡皮条、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三角板套装、图钉。 根据实验器材,思考讨论这四个问题,一会请同学来说一下。 (1)如何保证分力与合力作用效果相同 (2)如何确定分力与合力的大小 (3)如何确定分力与合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_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授课人:胶州市第四中学 一、核心素养: (一)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 2.知道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 3.知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4.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二)科学思维: 1.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知道合力随分力夹角的变化情况,知道合力的取值范围. 3.会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求合力或分力. (三)科学探究: 1.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的规律. 2.进一步练习使用作图法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二、教学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上,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研究多个力的合成方法,是对前几节内容的深化,本节重点研究力的合成方法,理解他是矢量运算普遍适用的法则理解合力和分力是一个等效替代的关系。在实验数据处理和做力的图示寻找规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物理规律得出的过程和物理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在明确了力的合成方法后通过解决真实情景问题的过程深化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这也是新教材将旧教材中《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两节合并为一节的原因。本节内容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筋、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做一个好玩的游戏,荒野求生,假设你开着车来到大山里,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就在这时你一不小心把车陷进了泥里,怎么也开不出来,掏出手机一看还没有信号,而你手上只有一根绳子,怎样才能使汽车脱困呢?可能现在你解决这个问题有点困难,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3.4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为“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该条目的解读为: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两个已知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或者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就可以了,不要求用它来求解现实情境中复杂的受力问题。现实情境中的受力计算,应该是学习共点力平衡时解决的问题。把矢量的含义放在这里提出,旨在突出矢量加减的法则,让学生认识物理量的加减是否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判别矢量的重要标志。 教材结合提水桶、吊灯悬吊在天花板上等实例,根据等效思想提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接着提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探究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遵从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从物理运算的角度,提升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本节内容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有方法、可迁移、应用广泛的内容。 学情分析: 合力与力的合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步涉及。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概念,对“力”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前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矢量的学习,对“矢量”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储备。高中物理新接触的知识,“矢量运算”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而是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难以想象;矢量运算涉及的几何和代数等数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教学要注意规范性,不可操之过急,教学选择探究和验证相结合的模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控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 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与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学生会利用作图和三角函数知识求解合力或者分力。 4.学生知道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相加遵从算术法则。能区别矢量和标量。 教学重点:矢量相加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理念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规范,在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终生发展需求,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实施多样化教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走进物理,再由物理解释生活现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探究。 二、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人教版(2019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包括合力和分力、力的合成和分解、矢量和标量三个方面的知识点。本节利用等效思想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并经过实验探究推理归纳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使学生对矢量和标量认识更加深刻。平行四边形定则。为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有方法、可迁移、应用广泛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高一阶段,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但总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求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时也学习过位移的矢量合成。但矢量运算的法则完全不同于算术运算法则,从思维方式上学生较难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感知结论背后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知识本质。 四、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物理观念

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了解力的合成;学会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受力问题。 (二)科学思维 通过对合力、分力概念的探究,培养运用等效替代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习,感受对立统一的观点在物理学中的意义;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与运用。 (二)难点 1.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与运用。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二)学法 自主探究法、交流合作法、学练结合法 七、教学用具 弹簧测力计、细绳、三角板、直尺、橡皮筋、多媒体等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标)】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 2.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进一步感悟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3.掌握力的合成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会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 4.合力与分力之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如何探究实验并归纳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仪器,白板,橡皮筋,细线,弹簧秤,直尺,三角板,水写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曹冲称象》是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 设问: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回答:利用石头代替大象,然后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利用了这种替代的关系? 学生自由发挥,点出日常生活中的替代关系。同时,PPT上投出小孩提水和成人提水的画面。 二、讲授新课 (一)合力与分力 以小孩和大人提水、人和大象拉木材、两根绳子和一根绳子吊着灯泡为例,讲述这些情况下,用一个力代替了几个力。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合力与分力的定义,教师加以指导。 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

合力。 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问: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效替代) 合力与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里就要牵扯到一个问题: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 当两个分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应该用哪一个力来代替它们?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直接相加减(同向相加,反向相减)。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若两个分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呢? 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力的合成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如何确定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再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然后怎样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以吊灯为例) 启发学生回答。 补充完整之后,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注: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及最小刻度,同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拉动橡皮筋时,要使两只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提示:(1)两次橡皮筋的伸长方向和长度要相同。 (2)怎样确定力的大小、方向呢?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力的大小,细绳的方向就是力的方向。 (3)如何在纸上完整的描述一个力? 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1)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分力及合力:如图所示,有向线段OA、OB、OC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3.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简单应用。 4.初步学会力的合成图示法。 5.了解矢量和标量。 【核心素养发展】 核心知识 1.通过学习了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基本知识。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核心能力 1.通过学习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通过学习力的合成图示法,了解矢量的记录方法,感受物理量的表示方法。 3.通过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探索研究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本节主要集中在几何知识上)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主线问题与细节问题的协调处理。 2.通过了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设计思想、设计原理,体验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思想。 2.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

1.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和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一)新课导入 在物理问题中,经常会遇到物体同时受多个力作用的情况,我们在学习受力分析时已经有所体会了。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两根绳拉装满水的可乐瓶使之悬空,并慢慢地将两绳分开,争取使两绳拉到水平。能做到吗? 为什么会这样,在学习了这一节的内容后会知道的。 (二)新课内容 一、合力与分力 让学生把一个重物从地面上想办法放在桌面上.这位同学你的做法是我用一只手就可以把它提到桌面上.(同时演示)再让两名同学合作把重物放在桌面上,两个人把它抬上来.(同时演示)。 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位同学只用一只手一个力就可以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两个女同学每人一只手给共同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同样也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实现的目地相同,使用的方法和力不同,在提水桶这个过程中,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同样的问题? 同学们打开思路,举例说明。 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与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重点强调:一个力和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等效替换。 二、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3.4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3.4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在高中已学习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学习了力的图示和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些都对本节内容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节内容进一步介绍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同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后续课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节课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启力的分解和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的等效性理解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概念。 (2)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适合矢量运算法则。(3)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应用探究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求合力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合成的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与应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铅笔、拉力器)。【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启发引导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开展教学,让学 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学推理、验证得出平行 四边形定则。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3.4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教学活动 1.[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思考斜拉桥承重原理。自制模型桥展示,加上绳索斜拉,为什么承重能力大大 增加。带着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内容,力的合成。 2.[复习回顾]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如何表示力? 3.[新课讲授] 一.合力分力 1个力几个力 力的合成 展示图片两个小孩抬一桶水,一个大人提一桶水,它们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把那几个力叫做分力。那一个力叫做合力。进一步展示图片“曹冲称象”,进一步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 展示实验器材,(1)两个力拉动橡皮条到某一位置,改用一个橡皮条也可以拉到相同的位置。(2)重物在两个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改用一个拉力作用,也可以使物体处于静止静止状态。像刚才那样的,总可以找到一个力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写出板书。

既然合力与分力作用效果相同,那么合力与分力在运算上是什么关系?观察自制实验器材,用钩码个数定性表示力的大小,用两个点确定力的方向。发现3个单位的力和4个单位的力的合力是5,说明合力并不等于两个分力的代数和。换一组数据,再演示一次。可见力的合成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减.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4.[合作探究] 二.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下面我们根据提供的器材,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抓住合力和分力效果相同这一关键,设计实验方案,多媒体展示设计较好的组学生的实验步骤设计参考案例,实验步骤: (1)在桌上平放一个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A点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 (3)用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4)用铅笔记下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分别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在同一条件下). (5)用铅笔和三角板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6)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建议同学们把合力和分力的末端用虚线连接起来.虚线和原来的两个分力构成了一个四边形、矩形、菱形. .[小组展示] 分小组展示实验结果,说明画出的图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最后老师总结 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定义: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可分别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平行四边定则处理问题的常用方法:计算法和作图法 注:1.两分力大小一定,合力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减小; 2.当θ变化时,合力的范围为:

3.4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2023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题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互为逆过程,我们研究的是力的等效关系,依据此思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运用“等效”思想研究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求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也已经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内容进一步学习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学习者分析 合力与力的合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步涉及。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概念,对“力”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前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矢量的学习,对“矢量”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储备。高中物理新接触的知识,“矢量运算”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而是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涉及的几何和代数等数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3.学习目标确定 1.物理观念:理解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和特点,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法则是不同的。 2.科学思维:理解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和特点,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法则是不同的。 3.科学探究:通过演示实验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一—等效替代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习,感受对立统一的观点在物理学中的意义;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5.学习评价设计 问题导向,自主思考。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蜘蛛织网。如 果蜘蛛网上的一根丝断了,网会倒向哪 边? 我们可以把蜘蛛网的受力图简化成,课本 的图形式。即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 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 方向运动吗?如果我们把F 5 去掉后,也就 是蜘蛛网这根断了,我们很容易判断,它 会向相反方向跑去。也就是说F 5 等于其他 力的“和”。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即“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共点力的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与一点。学生思考: 若蜘蛛网上的一根丝断了,网会倒向哪一边? 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word教案12

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术 ①把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②初步运使劲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来源:] ③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定其合力随夹角的转变情形,把握合力的转变范围。 2.进程与方式 ①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②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实验的进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式,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 ②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③培育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难点: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信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三、教学方式 1.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 [来源:]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式,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明白得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动身,明白得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那么是矢量概

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关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标准性,可是没必要操之过急,通过必然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熟悉。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第一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进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进程中,教师能够通过练习做好标准演示。 2.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 ①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能够在温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明白得,同时把握矢量的计算法那么。 ②注用意示画法的标准性,在本节能够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3.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例如中要躲开这例问题。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仪器(以视频方式演示实验等)教学设计进程: 五、教学进程 [来源:] 1.新课引入[来源:] 由“曹冲称象”故事引入──等效替代思想 ①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成效,与两个力一起作用的成效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一根细线和两根细线悬挂同一个物体。(图片能够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 ②提问:已知同一个物体由一根细线悬挂或由两根细线悬挂,其成效怎么样?可否等效替代?(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表现力的矢量性) 教师引导学生取得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物体受几个力一起作用,咱们能够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一起作用,其成效完全相同,

高中物理_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PPT展示《曹冲称象》的有关画面 同学们以前听过这个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 生:积极回答问题,讲述故事 师:在称重方面,大象和石头存在什么关系? 生:等效替代 【注意】此处可能需要老师引导,强调石头跟大象对船所产生的共同作用效果 师:现在我们回到物理课堂中来,如果一个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将会向哪个方向运动呢?PPT 展示课本上的图片 五个力有点多,那如果两个力呢?PPT展示图片 请大家回忆曹冲称象的有还内容,你能像聪明的曹冲那样,得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吗?生:找一个力让他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掉另外的两个力,这样,看这一个力的方向,我们就可以得到物体往哪里运动了。 2、合力与分力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PPT展示图片 如果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一个力成为合力,那几个力称为分力。 PPT展示合力与分力的定义。 问:(1)合力跟分力是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分力发生变化时,合力是不是也跟着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从引入的例子直接讲出合力与分力,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最后的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3、力的合成与分解 师: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师:是不是所有的力都可以进行合成? 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 师: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共点力的合成。 4、力的合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案

第 4 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案
物理观念:知道共点力、合力和分力、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及适用条件;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理解等效的物理思想,理解合力随分力夹角变化情况及合力取值范围;
科学思维:会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和分力。
教学重点
1、力的合成方法 2、合力随分力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 课型
3、多力合成 1、合力随分力变化情况
新授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观看插图:
教师活动预设
力的合成演示器材等
学生活动预设
通过观看插图,得 出,同样的工作可 以用一个力完成, 也可以施加几个了 完成。并且这几个 力要么交于一点, 要么延长线交于一 点,这样的力我们 称为共点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第1页共6页

一、共点力 1.概念:通过作图分析,强调其特点是几个力能交于一点;或 者是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能交与一点。 本节课我们研究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上面的插图除了说明力能交于一点外,还有个共同特点: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学生阅读课本
总结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P68,回答什么是
二、几个概念
合力,什么是分
1.合力、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几个力共同作用 力,同时体会两
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者关系。
原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分力、合力两个概念是一体的,由此得出二者的关系:
①等效性: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它们
是相互替代关系。
②同体性: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才能求合力。故
合力和分力是指同一个物体上的关系。
③瞬时性:某个分力变化了,其合力也同时发生变化。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 怎样对力进行合成呢?
二、力的合成方法
1、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①一个力作用

F
②两个同向力作用
F2
F1
教学环节
F=F1 + F2 教师活动预设
第2页共6页
学生活动预设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四节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必修第一册

力的合成和分解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知道什么是力的合成和分解,体会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2.了解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和多个共点力的合力;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将力进行分解,求解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4.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能区分矢量和标量,掌握矢量和标量相加的方法。 一、共点力、合力和分力 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01同一点,或者它们的□02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03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04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3.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05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06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01力的合成,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02力的分解。 2.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成,如果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03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04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多个共点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05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06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4.分解法则:力的分解同样遵从□07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08对角线,与力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09邻边就表示力F 的两个分力。同一个力F 可以分解为□10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01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02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标量。如质量、路程、温度、功、电流等。 判一判 (1)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 (2)由作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合力可能小于分力。( ) (3)作用于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只要作用线交于一点,就可以进行力的合成。( ) (4)一个力不可能分解出比它自身大的力。( ) (5)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 (6)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 提示:(1)× (2)√ (3)× (4)× (5)× 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温度有正负值,但它是标量。 (6)√ 判断一个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不是看它是否有方向或有正负值,而是看它的运算采用什么法则。 想一想 (1)受力分析时合力和分力都要分析吗? 提示: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受力分析时只能分析其中一种。 (2)如图所示,为了行车方便和安全,高大的桥往往有很长的引桥,在引桥上,汽车的重力有什么作用效果?从力的分解的角度分析,引桥很长有什么好处?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3.4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 核 心 素 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 责任 1.了解共点力、合力、分力及力 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2.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 或分力。 3.会分析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 角的关系。 4.了解矢量和标量。 1.体会合力 和分力的等 效替代关系 的物理思想。 2.力的分解 是力的合成 的逆运算。 通过实验探 究两个互成 角度的力的 合成规律。 能应用力的 合成和分解 知识分析日 常生活中的 有关问题。 知识点一合力和分力 [观图助学] 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合力与分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思考判断] (1)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替代关系。(√) (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合力与分力作用。(×),

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研究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等效替代关系。 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观图助学] 1.力的合成 (1)概念: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作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力的大小:两个力合成时,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合力就越小,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F1+F2。 (4)多个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合成的基本方法仍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具体做法是先任选两个分力求出它们的合力,用求得的结果再与第三个分力求合力,直到将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 2.力的分解 (1)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 (2)分解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思考判断] (1)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 (2)合力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代数和。(×), 三角形定则 以两个力F1、F2表示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将F2平移至对面的边,可组成封闭的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