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BOSCH高压共轨柴油机培训材料

玉柴BOSCH高压共轨柴油机培训材料
玉柴BOSCH高压共轨柴油机培训材料

对电控发动机的几点说明

1、国III 发动机的一些零部件在外观上与欧II 发动机相同或相似,如喷油器、高压油管、柴油滤清器等,严禁用其它型号的零部件替换。

2、保持国III 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清洁非常重要,否则会导致燃油喷射泵柱塞及喷油器磨损。

3、对于维修来说,电控系统零件我们没办法进行拆修,只能更换。

4、丰富的国II 柴油机维修知识和经验对国III 柴油机的维修非常重要,国III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国II 柴油机差不多,只是国III 柴油机用电控技术来控制供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神秘。经过适当培训后也可以来维修国III 柴油机。

5、不是所有的故障都出在电控系统上。

6、故障诊断仪只能检测到电控元件出的故障,并不能直接检测到机械故障,可通过相关参数变化来推断大致故障部位。

7、并非所有故障都要通过故障诊断仪进行判断。

一、 BOSCH 共轨电控发动机原理介绍:

其它传感 器输入

共轨压力指令

各缸喷油指令

共轨压力反馈

说明

●电控喷油器根据ECU发出的喷油指令脉冲进行喷油

?喷油始点由指令脉冲起点控制

?喷油量由指令脉冲的宽度控制

?可以实现多次喷射

●喷油压力为共轨压力

?共轨压力可以由ECU发出的共轨压力指令由高压供油泵控制

?共轨压力是闭环控制

2、高压共轨控制常用策略:

1.起动控制策略

2.怠速控制策略

3.油门油量标定及其实现

4.热保护控制策略

5.冒烟极限

6.燃油预喷

3、油路走向原理图:

●CP3.3油泵:适用于玉柴4E、4G、6J、6A、6G等中型系列博世共轨发动机

燃油主要走向:油箱→粗滤(手油泵)→燃油分配器→输油泵(在高压油泵后端)→细滤→

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

低压管路典型技术参数

管内内径允许油管长度允许压力

燃油箱进油管≥10 mm≤3mm0.5—1.0bar

≥11 mm≤6 mm

≥12 mm≤9 mm

燃油箱进回管≥9 mm≤6 mm≤1.2bar

≥10 mm≤9 mm

CP2.2油泵:适用于玉柴6L、6M、6K等重型系列博世共轨发动机

燃油主要走向:油箱→粗滤(手油泵)→燃油分配器→输油泵(在高压油泵后端)→细滤→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

低压管路典型技术参数

二、电控发动机电控元件及油路部分部件功能介绍:2.1齿轮传动系统

齿轮间隙及记号对正:

1.齿轮驱动系统相对于原国2机型:增加了喷油泵惰齿轮组件及凸轮轴信号盘 2.安装时应保证各齿轮间的齿侧间隙0.07 ~0.25mm; 3.应保证各齿轮的轴向间隙为0.08~0.2mm;

4.曲轴正时齿轮,正时惰齿轮,凸轮轴正时齿轮有严格的正时对准记号,请注意对正; 5.燃油喷射泵齿轮无正时记号,无正时要求。

2.2高压油泵

2.2.1 CP

3.3油泵的介绍(CP3.3泵适用于4E 、4G 、6J 、6A 、6G)

3-缸径向柱塞高压油泵;

小惰齿轮

大惰齿轮

曲轴齿轮

正时标记

凸轮轴齿轮

空压机齿轮

●集成燃油计量单元MeUN,并由之控制轨压;

●集成ZP18齿轮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位于齿轮泵压力端;

●采用燃油润滑;

●不允许承受轴向力;

●驱动速比(增速):4E/4G/6G:4/3;6J/6A:7/6;

●高压油泵理论供油速率:1.087cm3/rev;

●最大允许轨压:1600bar;

●泵额定转速:3800r/min;

●逆时针旋转(从驱动端看)。

2.2.2 CP

3.3油泵的安装

1.应小心移出包装箱,不能握住高低压连接口MPROP等低强度部件,而只能握住泵的壳体;

2.非必要时,安装中不能去除泵上的各种防护套;

3.用3颗螺栓安装在油泵联结板上;

4.油泵联结板安装在齿轮室盖板上;

5. 高压泵齿轮安装力矩(100~110)N.m ,无正时要求;

6.仅在泵已装在发动机上、且要连接低压油管时才允许去掉其防护套;

7.安装连接高压油管前才能去除其防护套且应立即安装好高压油管。其拧紧扭矩见图纸。

8. 特别强调:不允许使用起动机拖动来进行排除油路空气!

9.泵不允许“干转”,转动前必须加入60ml燃油且排除内部空气;

10.完成机械安装后才进行电气接口的安装

2.2.5 CP2.2油泵的介绍(适用于6L、6M、6K )

●直列双柱塞高压油泵;

●集成燃油计量单元MeUN,并由之控制轨压;

●集成ZP5齿轮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位于齿轮泵压力端;

●采用机油润滑;

●驱动速比(减速):

6L/6M/6K:1:2

●高压油泵理论供油速率:

4.524cm3/rev;

●最大允许轨压:1600bar;

●泵额定转速:1400r/min;

●逆时针旋转(从驱动端

2.2.9燃油计量单元MeUN

●控制进入柱塞的燃油量,从而控制共轨管压力

●比例电磁阀

●PWM控制(165~195Hz)

●线圈电阻:2.6~3.15欧姆

●最大电流:1.8A

●缺省状态:全开(limp home)

失效策略

●进入条件:ECU判断MeUN驱动失效

◆MeUN损坏

◆驱动线路的开路/短路引起

●ECU处理措施

◆点亮故障灯

◆产生故障码P0251 P0252 P0253 P0254 P025C P025D

◆控制器将加大高压泵的供油量

◆燃油压力超高、泄压阀被冲开

◆诊断仪显示轨压位于700---760bar范围,随转速升高而增大

◆限制发动机转速(小于1700rpm,通过控制喷油量实现)

◆在限制范围内,油门仍然起作用

●其它

◆关闭点火开关后,燃油压力泄放阀关闭,回复正常

◆如发动机启动过程已进入此策略,仍能起动且没有明显感觉

燃油计量阀失效情况及判断

●一旦燃油计量阀失效,油轨上的泄压阀将被强行冲开,此时可以明显感觉回油管温度很高

●一旦出现燃油计量阀失效,则必须进行整个高压油泵的更换,不允许自行更换燃油计量阀

2.2.10高压泵系统初始充油与排空

●在对高压泵初次充油时,由于其齿轮输油泵内有空气而导致供油不足,应该采用附加的输油泵对其供油

●该附加的输油泵可以是:

?加装在整车上的一个起动辅助输油泵

?加装在整车上的一个手油泵

?或在生产线上的一个辅助输油泵

●在所有运行的环境压力下,高压泵总成CP3/ZP的最小供油压力为2bar。最大压力为6bar(对CP3/ZP18.1或ZP18.3)或4bar (对CP3/ZP18.4或ZP18.5或ZP20)。注意依此选择滤清器上的手油泵。

●车上排空建议:松开柴滤出口油管,压动手泵直到柴滤出口有燃油流出至无明显气泡状态

2.3喷油器

2.3.1喷油器介绍:

●最大喷油压力:1600 bar

●喷嘴:mini-sac-hole

●多孔喷油嘴

喷油器工作过程:

喷油器电气参数:

线圈电阻Rcoil m?230 当20℃时, 公差: ±5%

线圈电感LBoostμH150模拟值, 提升段,当20℃时

线圈电感μH35 模拟值, 保持段,当20℃时

提升电压UBoost V48提升开始时,20℃

提升电流Iboost A24~26设定值: 25A

保持电流Ihold A11~13设定值: 12A

2.3.2喷油器的安装与拆卸:

一.洁净度

◆喷油器对杂质敏感,必须保持洁净!

◆所用防护套仅在装配前才能去掉

二.喷油器的安装五步法

1.将喷油器导入气缸盖孔

?要求对准、无特别阻力

?推荐的力:1~2kN

2.将喷油器压板完全松开,使之不受力

3.将高压连接管装入,预紧至3.5~8kN

4.拧紧喷油器:

◆上紧至规定的压紧力

◆任何情况下不能超过15kN(压板螺帽拧紧力矩47~55 N.m)

◆过高的压紧力会造成喷油量变化

5.拧紧高压连接管拧紧力12~22kN

6.安装时O型圈只能使用一次

7.任何损伤均不允许

喷油器特性参数:

●高速强力电磁阀

●工作电压:24V

●提升电压:UBoost =48 V

●工作电流:提升电流:IBoost =25±1 A

保持电流:IHold =12±1 A

●线圈静态电阻:230 mΩ

●电磁阀开启时间:110±10 μs

●电磁阀关闭时间:30±5 μs ●集成在喷油器体内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及提示相关维修建议

某缸不工作,整机功

率、扭矩不足,运行不

稳,冒黑烟、油耗高

控制器喷射驱动模块/驱动线路/喷油器电磁阀本身

故障导致相关的喷油器停喷;

诊断仪中相关故障码P1203 P1204 P1209 P120B P120C

P1211 P0261 P0262 P0201

P0264 P0265 P0202 P0267

P0268 P0203 P0270 P0271

P0204等。

相应故障灯闪码是322、323、324、332、334、335等

等。

1.检查喷油器驱动线路,是否

有开路/短路情况;

2.检查喷油器电磁阀特性,是

否满足静态电阻230 mΩ;

3.排除上述情况后,表明故障

可能出现在控制器内部。

压紧力造成喷嘴

螺套擦痕

电极受损

压紧力造成喷油

器体擦痕

高压连接管

尖受损

高压连接管

孔受损

压紧力不

均匀

2.4共轨管

2.4.1共轨管的作用

●积累和分配高压燃油

●降低压力波动

?由于柱塞的间歇性供油

?由于喷油器的短暂喷射2.4.2共轨管结构

轨压传感器

RDS4

共轨管体

共轨管型

号铭牌

泄压阀

DBV4

节流孔压入式

每缸喷油器一个

2.4.3共轨管的安装与拆卸

● 安装

◆ 小心轻放,安装前任何损伤均不许再用 ◆ 所用防护套仅在装配前才能去掉 ◆ 安装引起的最大允许轴向力:25kN

◆ 跛脚回家期间燃油温度将升高50℃(与共轨管内温度相比),附近零部件设计应能

承受此温度。

◆ 回油管管长应小于200mm ● 拆卸

◆ 发动机运行时不允许装拆

◆ 拆卸前确认共轨管内压力回落至环境压力 ◆ 拆卸后必须换装新密封垫片或密封件

◆ 共轨管安装法兰在装拆过程中最大受载为120Nm ● 共轨管安装顺序:

◆ 将各缸喷油器安装至指定扭矩 ◆ 用手拧紧共轨管安装法兰至2~3Nm

轨压传感器 器RDS4

节流孔压入式

每缸一个

◆用手将各缸高压管拧紧至3±1Nm

◆将共轨管拧紧至指定扭矩

◆将各缸高压油管喷油器端螺帽拧紧至指定扭矩

◆将各缸高压油管共轨管端螺帽拧紧至指定扭矩

◆安装高压泵至共轨管的高压油管并分2次拧紧至指定扭矩2.4.4轨压传感器:

●集成在共轨管上

●最高压力为1800bar

●良好的线性度、重复性和精度

●接插件:三个输出端子,信号,地,5Vref

轨压传感器失效模式及策略:

2.5带水分离器的滤清器(预滤器)

玉柴高压共轨系统维修柴油机培训材料

共轨系统概述BOSCH高压共轨技术 柴油共轨系统特性 传统柴油喷射系统其压力的产生与喷油量跟凸轮与柱塞联系在一起,喷油的压力随着发动机转速与喷油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柴油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降低油耗的愿望。 共轨系统(Common Rail Systems,简称CRS)将燃油在高压下贮存在蓄压器(高压油轨)中,从本质上克服了传统柴油机喷射系统的缺陷,其特性有: 喷油压力的产生不依赖于发动机转速与系统喷油量,可根据发动机不同的工况灵活控制喷射压力和油量,从而实现低转速高喷射压力,达到低速高扭矩,低排放及优化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算出理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再由喷油器精确地喷射,甚至多次喷射。更高的系统压力,更好的排放能力,更低的燃油消耗 柴油共轨系统组成 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由液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液力系统又分低压液力系统和高压液力系统。 液力系统 低压液力系统 —油箱 —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 —低压油管 高压液力系统 —高压泵 —高压油轨 —喷油器 —高压油管 电子控制系统(Electronic Diesel Control,简称EDC) —传感器

—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 —执行器,包括带电磁阀的喷油器、压力控制阀、预热塞控制单元、 增压压力调节器、废气循环调节器、节流阀等 —线束 其中,喷油器、高压泵、高压油轨、电控单元为柴油共轨系统四大核心的部件。 轨系统示意图 喷油器 喷油器是将燃油雾化并分布在发动机燃烧室的部件。共轨喷油器的喷油时刻和持续时间均经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后给出信号,再由电磁阀控制。 高压泵 高压泵的作用是将燃油由低压状态通过柱塞将其压缩成高压状态,以满足系统和发动机对燃油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要求。 高压油轨 高压油轨的作用是存贮燃油,同时抑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喷油器喷油产生的压力波动,确保系统压力稳定。高压油轨为各缸共同所有,其为共轨系统的标志。 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就像发动机的大脑,它收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已存储的特性图谱进行计算处理,并把信号传递给执行器,实现发动机的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1柴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博世都是柴油机燃油喷射技术的先驱和领导者,早在1927年就设计和生产了第一台直列泵及油嘴,为柴油喷射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经历了轴向分配泵、电控分配泵和电控直列泵等发展过程,尤其是直列泵技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1994年,生产了第一台商用车电控泵喷嘴系统(UIS),自此柴油喷射系统从位置控制系统发展为时间控制系统,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柴油喷射,使原来 复杂的机械结构大大简化。随后,第一台单体泵系统(UPS)和第一台电控径向分配泵相继问世。代表着当今最先进的柴油喷射系统——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实现批量生产,它使喷射压力的产生完全独立于发动机的转速和喷射过程,并由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柴油喷射,实现了从时间控制系统到时间—压力控制系统的飞跃(见图1)。 图1Bosch柴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2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原理 2.1高压共轨系统简介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是通过高压油泵压缩燃油至共轨管内形成高压,再由高压油管分配到每个喷油器,并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高速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定时定量地将高压燃油喷射至柴油机燃烧室内,以保证最佳的雾化和燃烧效果,从而使发动机获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唐永华,张恬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无锡214028) 摘要:阐述了Bosch柴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Bosch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主要特点。同时指出以Bosch为代表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当前实现国3及更高排放标准,同时提高柴油机动力输出、降低油耗和噪音的最佳技术方案,是今后国内柴油机应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Bosch;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 中图分类号:U467.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550(2009)05-0009-05 Working Principle an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Bosch Diesel Common Rail System TANG Yong-hua,ZHANG Tian (Bosch Automotive Diesel System Co.Ltd.,Wuxi214028,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Bosch diesel fuel injection system,working principle an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Bosch common rail system.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it points out that Bosch common rail system is the state-of-the-art diesel injection technology to meet China3and future emission standards,and mean-while helps to raise power output,lower fuel consumption and reduce noise emission for diesel engine,therefore,it is an inevitable tendency of Chinese diesel engin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Bosch;diesel;electronic controlled;common rail system 收稿日期:2009-06-12

2----博世第三代压电控制共轨喷油系统

博世第三代压电控制共轨喷油系统 一、概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第一代共轨喷油系统引入汽车柴油机喷油系统领域以来。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开发的理念就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为了较大幅度地降低废气排放和燃油消耗,应尽可能采用越来越高的喷油压力。这就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高喷油压力的潜力,其中包括提高柴油机的功率、有害物排放量和燃油经济性。而不损害其运转的稳定性和柔和性。 随着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的提高,活塞侧压力的急剧升高使得柴油机的运转噪声明显增大,此时采用位于主喷射之前的预喷射不愧为最合适的应对措施,它可以平缓汽缸压力升高率,从而降低躁声排放。特别是随着轿车舒适性的不断提高,为了进步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需要不止一次的预喷射,而且预喷射的油量越来越小,当然对喷油系统的计量精度和重复性的要求就更高了。 在喷油压力继续提高和更严格的排放法规(欧洲2005年实施欧Ⅳ排放标准,北京2006年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形势下,在主喷射前后补充附加喷射是进一步优化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喷油压力进一步升高时,必须采用多次喷射使得燃烧过程始终具有柔和的压力升高率,以便进一步降低燃烧噪声另一方面,机内净化炭烟颗粒始终是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开发的重要目标,为使缸内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碳烟颗粒能更好地燃烧,还应附加台适的后喷射。这特别适合于发动机中低转速范围,在这些运转工况范围内喷油控制的灵活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废气排放法规进一 步严格,为满足欧Ⅳ及以上的 排放法规的要求,轿车柴油机 越来越多地装用吸附式N0X和 颗粒捕集器,这又对喷油系统 提出了另一个要求:为在柴油 机运转期间实现这两种装置 的再生,以持续地保持它们的 净化功能,须在主喷射主后再 补充一部分燃油,以便为吸附 式NO X催化器还原净化NO X, 提供所需的还原剂(CO、HC)图1 发动机不同转速和扭矩工况所学的喷射次数示意图为颗粒捕集器再生提供定期烧掉累积起来的碳烟颗粒所需热量,并提高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中的温度,这在中低转速区域更显得特别重要,否则就不能确保它们在该区域中每个运转工况下都能达到进行循环再生所必需的温度。 综合上述要求,喷油系统统必须具备每循环尽量多次的喷射能力,最理想的状况是:在转速低于2500/min的运转工况区最多达5次喷射,在中等转速区2次或3次喷射.而在标定转速区只需单次喷射(图1),这就要求喷油器中的控制阀必须具有很高的工作频响和控制柔性,而且对喷油计量精度和重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因受电磁线圈的电感和磁滞回线的影响而具有较长的滞后时间,限制了其达到更高的工作频响和控制柔性。

汽车电子电系修理第二讲 文字资料 玉柴BOSCH高压共轨柴油机培训材料打印22

一电控发动机概述{以博时技术为例} 常用电控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目前市场上有少量的燃气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及燃气发动机均是由汽油机或柴油机改制而成的。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的好坏,本质上取决于燃油喷射到燃烧室的方式。最重要的指标是喷油正时、喷射持续时间、燃油雾化程度、燃烧室内的燃油分布、点火正时{即相对曲轴旋转的燃油喷射提前量},以及相对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及时调整单次喷射总量。 空气与燃油混合物的组成的混合气形成条件,对发动机油耗特性、扭矩、废气成分、噪声有根本性的影响,电控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质量与效果主要取决于燃油喷射系统。 电控柴油机出现的较多的复杂问题是电控方面的问题,一旦出现状况你无从着手。一般来说电控柴油发动机本体比传统柴油机的可靠性更好,维修也简单。但是因为喷射系统电路比较脆弱,另外电喷柴油机对油品要求较高,电控喷油器比较娇气,显得电控柴油机出现问题比较复杂。电控柴油机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冒黑烟; 2、加速不良; 3、怠速抖动; 4、起动困难; 5、耸车; 6、油耗高; 7、泵内异响; 8、冒灰白烟; 9、起动不着车;10、怠速高;11、气门响;12、烧机油;13、油泵漏油;14、发动机噪音大;15、偶尔熄火。 柴油机喷油量和曲轴转速是决定发动机功率输出的主要工作参数。共轨燃油喷射的先进之处在于它的压力累积系统,它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改变喷射压力和喷射时刻,这是通过将燃油喷射压力和燃油喷射持续时间两个功能分离而变现的。 对电控发动机的几点说明 1、国III发动机的一些零部件在外观上与欧II发动机相同或相似,如喷油器、高压油管、柴油滤清器等,严禁用其它型号的零部件替换。 2、保持国III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清洁非常重要,否则会导致燃油喷射泵柱塞及喷油器磨损。

BOSCH共轨系统常见故障排查方法

BOSCH共轨系统常见故障排查方法

* 上图为示意图,不代表实际电路,不能直接测量传感器电阻 3. P0699排查思路 ? 排查传感器供电线是否有和高于5.1V 的电压短路 ? 排查ECU 供电模块3给其他传感器供电的线束是否有和高于5.1V 的电压 ? 短路(如油门踏板传感器) ? 排查传感器本身(RDS/APP )是否失效,或作交叉试验验证ECU 好坏 4. P0698排查思路 ? 排查传感器供电线是否有和低于4.9V 的电压短路 ? 排查ECU 供电模块3给其他传感器供电的线束是否有和低于4.9V 的电压 ? 短路(如油门踏板传感器) ? 排查传感器本身(RDS/APP )是否失效,或作交叉试验验证ECU 好坏 四、油门踏板传感器相关典型故障码 故障现象 出现油门踏板传感器相关故障码,故障灯点亮,一般导致油门踏板失效,车辆维持一高 于低怠速稳定转速运行 常见故障码 ? P2135 油门踏板2与油门踏板1信号比较不可信(闪码为2-2-1) ? P0123/P0223 油门踏板1和2信号电压值超出上限门槛值(闪码为2-2-1) ? P0122/P0222 油门踏板1和2信号电压值低于上限门槛值(闪码为2-2-1) 排查思路 1. P2135排查思路: ? 排查踏板线束是否开路或短路;踏板本身是否失效 2. P0123/P0223排查思路: ? 排查踏板1/2信号线束是否与电源短路 ? 排查踏板地线是否开路(内部电路示意) ? 排查踏板本身是否损坏 3. P0122/P0222 排查思路:

出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相关故障码,故障灯点亮,一般会产生车辆限速传感器信号电压超过上限门槛值(一般为4.9V)闪码为

玉柴BOSCH高压共轨柴油机培训材料

对电控发动机的几点说明 1、国III 发动机的一些零部件在外观上与欧II 发动机相同或相似,如喷油器、高压油管、柴油滤清器等,严禁用其它型号的零部件替换。 2、保持国III 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清洁非常重要,否则会导致燃油喷射泵柱塞及喷油器磨损。 3、对于维修来说,电控系统零件我们没办法进行拆修,只能更换。 4、丰富的国II 柴油机维修知识和经验对国III 柴油机的维修非常重要,国III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国II 柴油机差不多,只是国III 柴油机用电控技术来控制供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神秘。经过适当培训后也可以来维修国III 柴油机。 5、不是所有的故障都出在电控系统上。 6、故障诊断仪只能检测到电控元件出的故障,并不能直接检测到机械故障,可通过相关参数变化来推断大致故障部位。 7、并非所有故障都要通过故障诊断仪进行判断。 一、 BOSCH 共轨电控发动机原理介绍: 其它传感 器输入 共轨压力指令 各缸喷油指令 共轨压力反馈

说明 ●电控喷油器根据ECU发出的喷油指令脉冲进行喷油 ?喷油始点由指令脉冲起点控制 ?喷油量由指令脉冲的宽度控制 ?可以实现多次喷射 ●喷油压力为共轨压力 ?共轨压力可以由ECU发出的共轨压力指令由高压供油泵控制 ?共轨压力是闭环控制 2、高压共轨控制常用策略: 1.起动控制策略 2.怠速控制策略 3.油门油量标定及其实现 4.热保护控制策略 5.冒烟极限 6.燃油预喷 3、油路走向原理图: ●CP3.3油泵:适用于玉柴4E、4G、6J、6A、6G等中型系列博世共轨发动机 燃油主要走向:油箱→粗滤(手油泵)→燃油分配器→输油泵(在高压油泵后端)→细滤→

博世共轨系统简介(强力推荐)

博世共轨系统简介 为满足国三排放标准,国内多数卡车及柴油机企业将技术路线定为高压共轨,目前高压共轨技术主要被博世、德尔福、电装等公司掌握,其中博世的高压共轨系统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技术升级随之而来的是车辆使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普及国三电控共轨系统的知识,让大家更好的用好车,我们在博世共轨系统的官网上找到了一些共轨系统的基础知识,现在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柴油共轨系统组成 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由液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液力系统又分低压液力系统和高压液力系统。 共轨系统示意图 液力系统

低压液力系统: —油箱 —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 —低压油管 高压液力系统: —高压泵 —高压油轨 —喷油器 —高压油管 电子控制系统(Electronic Diesel Control,简称EDC) —传感器 —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 —执行器,包括带电磁阀的喷油器、压力控制阀、预热塞控制单元、增压压力调节器、废气循环调节器、节流阀等 —线束 ●共轨系统的四大核心部件 其中,喷油器、高压泵、高压油轨、电控单元为柴油共轨系统四大核心的部件。

喷油器是将燃油雾化并分布在发动机燃烧室的部件。共轨喷油器的喷油时刻和持续时间均经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后给出信号,再由电磁阀控制。 2.高压泵 高压泵的作用是将燃油由低压状态通过柱塞将其压缩成高压状态,以满足系统和发动机对燃油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要求。

高压油轨的作用是存贮燃油,同时抑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喷油器喷油产生的压力波动,确保系统压力稳定。高压油轨为各缸共同所有,其为共轨系统的标志。 4.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就像发动机的大脑,它收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已存储的特性图谱进行计算处理,并把信号传递给执行器,实现发动机的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

玉柴BOSCH高压共轨柴油机培训材料

对电控发动机的几点说明 1、国III发动机的一些零部件在外观上与欧II发动机相同或相似,如喷油器、高压油管、柴油滤清器等,严禁用其它型号的零部件替换。 2、保持国III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清洁非常重要,否则会导致燃油喷射泵柱塞及喷油器磨损。 3、对于维修来说,电控系统零件我们没办法进行拆修,只能更换。 4、丰富的国II柴油机维修知识和经验对国III柴油机的维修非常重要,国III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国II柴油机差不多,只是国III柴油机用电控技术来控制供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神秘。经过适当培训后也可以来维修国III柴油机。 5、不是所有的故障都出在电控系统上。 6、故障诊断仪只能检测到电控元件出的故障,并不能直接检测到机械故障,可通过相关参数变化来推断大致故障部位。 7、并非所有故障都要通过故障诊断仪进行判断。 一、BOSCH共轨电控发动机原理介绍: 其它传感 器输入 共轨压力指令 各 缸 喷 油 指 令 共 轨 压 力 反 馈

说明 ●电控喷油器根据ECU发出的喷油指令脉冲进行喷油 ?喷油始点由指令脉冲起点控制 ?喷油量由指令脉冲的宽度控制 ?可以实现多次喷射 ●喷油压力为共轨压力 ?共轨压力可以由ECU发出的共轨压力指令由高压供油泵控制 ?共轨压力是闭环控制 2、高压共轨控制常用策略: 1.起动控制策略 2.怠速控制策略 3.油门油量标定及其实现 4.热保护控制策略 5.冒烟极限 6.燃油预喷 3、油路走向原理图: ●CP3.3油泵:适用于玉柴4E、4G、6J、6A、6G等中型系列博世共轨发动机 燃油主要走向:油箱→粗滤(手油泵)→燃油分配器→输油泵(在高压油泵后端)→细滤→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 低压管路典型技术参数 管内内径允许油管长度允许压力 燃油箱进油管≥10 mm ≤3mm 0.5—1.0bar ≥11 mm ≤6 mm ≥12 mm ≤9 mm 燃油箱进回管≥9 mm ≤6 mm ≤1.2bar ≥10 mm ≤9 mm

BOSCH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介绍

高压共轨柴油系统 BOSCH –CRDi
陆风X8

AG04 3LR
AG04 3LR EK72 0.5OG AG02c FG50 1WL 2GY
MB01a 3LW
AG20e 3BY MB02e 0.75WR EK28 0.5YR 燃油滤清 沉淀水开 关 FG05 0.5V 燃油滤 清温度 开关 GD76 0.5B EK40 0.35BGy 燃油滤 清器加 热 GD75 2B FG04 2LG GL01 5WG
MB02f 0.75WR
EK52 0.5LW EK93 0.75OY
MB02 0.75WR HFM+ 0.5WL
EKBT 2.5R EK01 2.5V MB02a MB02a/b 0.75WR 2*0.75WR EK05 EK03 2.5R 2.5R EK80 0.35GyW SL01 0.5RB SL01 0.5RB MB02d 0.75WR
MB02a 1.5WR
M
GD76 0.5B
预 预 预 预 热 热 热 热 塞 塞 塞 塞
GD76 0.75B
A60 0.75VB
A17 A19 A16 A01 A02 EA37 EA44 1.5W A49 1.5RB 1.5VL 1.5V 1.5RW 0.5GL 0.5WR 1.5R EA42 A47 A33 A46 A31 0.5YV 1.5RV 1.5VO 1.5VB 1.5RY EK49 0.35Y EK25 0.35Gy
EK75 EK26 EK48 EK27 0.35P 0.5VL 0.35BrV 0.35W EK02 2.5B EK58 EK58 0.35GyV 0.35GyV
EK04 2.5B EK06 2.5B
EK09 EK46 EK08 0.5VW 0.5LY 0.5VO EK30 EK31 EK45 0.5BrR 0.5L 0.5LR
EK91 EK70 EK54 EK92 0.75YBr 0.75OW 0.5BG 0.5BL EK68 0.75YB
A27 0.5G
A07 A12 0.5R
A11 0.5WG
A20 0.75WV A50 0.75GY
A28 0.5WB
A43 0.5GW A08 0.5WY
A58 A41 0.5GB 0.5YL
EKGD 2.5B
陆风 陆风X8 X8
发动机管理原理图
2

玉柴博世共轨国4(EDC7_V47+三立后处理系统)车辆线束制作说明_V1.1

玉柴博世共轨国4(EDC7+三立后处理系统)车辆线束制作说明_V1.1 更改记录 版本号作者日期更改理由 V1.0 陈俊红、叶宇2010-11-11 初版 对调48端子插件的公母头的位置 V1.1 陈俊红 2010-11-17

一、线束制作说明 1、该说明定义了车辆线束的连接原理图。 2、该说明定义了线束中所需对接的插件型号。 3、车辆所需的传感器、开关、执行器的详细参数要求均在技术协议里做了描述,所选各电器部件应符合技术协议的要求。其 中油门为涉及安全的关键零部件,如使用非玉柴随发动机所带的油门,须经玉柴和博世认证后才能使用。 4、车辆所采用的添蓝液位传感器涉及OBD诊断及减扭矩,如使用非玉柴随发动机所带的添蓝液位传感器,须经过玉柴认证后 才能使用。 5、CAN总线网络在ECU内部已经集成有120?电阻,DCU也集成有120?电阻但默认不启用电阻,整车如确认没有另一个终 端电阻,需要根据车辆其余控制器的布置的情况增加。 6、由于ECU和DCU在发动机停机后,仍需对部分执行器(如添蓝喷射泵)做后续处理,并回写相关的运行数据到存储器里, 因此要求在停机后的30秒内确保ECU、DCU及添蓝泵仍能正常供电,建议ECU及添蓝泵的供电直接与电瓶连接,DCU接由ECU控制的主继电器后, ECU、添蓝泵内置继电器,会自动控制电源供给。 7、导线连接采用连接器连接,禁止焊接连接;采用专用工具正确操作,保证导线与Pin的牢固、可靠连接,同时要求导线的防 水塞和盲堵要安装到位,否则整车线束的防水性能无法保障。 8、整车线束的布置应结合整车的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如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根据对象位置进行合理分支。 9、线束应远离排气管等高温部件,和起动机和发电机等部件等,发动机线束与整车大梁等部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在使用 过程中干涉。 10、线束应用卡簧或绊钉固定,以免松动磨坏,相邻的两个固定点间距要小于超过500mm。 11、线束不可拉得道紧,尤其在拐弯处更要注意,在绕过锐角或穿过金属孔时,应用橡皮或套管保护.否则容易磨坏线束而 发生短路、搭铁,并有烧毁整个线束,酿成火灾的危险。 12、整车线束制作和安装应满足QC/T 29106-2004《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 13、禁止在ECU与各接插件连接时进行焊接作业,如需进行焊接作业,须将连接发动机的整车接插件和发动机接插件拔掉 后再进行焊接。 14、如不使用CAN仪表,要求在汽车的仪表板上安装SCR系统故障指示灯(红色)和OBD MIL灯(黄色)。驱动电压24V, 可直接接白炽灯,如果采用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为5 .1kΩ左右。 15、在汽车仪表盘不接收显示CAN添蓝液位报文的情况下,要求在汽车仪表板上安装添蓝液位高度显示仪表。YCDCU提 供对应的添蓝液位PWM信号,集电极开路输出,上拉电压5-31V,方波输出频率0-300Hz(对应液位0~100%)。 16、车辆电源正负极及搭铁的连接必须合理布置,避免ECU和车身间形成电位差而损坏ECU,建议按照博世公司的要求安 装,如下图:

博世共轨整车功能使用说明_201404

博世共轨整车功能使用手册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研究院电控系统研发部 2014-04

目录 1巡航控制功能 (3) 2PTO功能 (5) 3怠速微调 (7) 4最高车速限制 (8) 5辅助起动功能 (9) 6辅助停机和强制怠速功能 (9) 7电子智能省油功能 (10) 8远程油门功能 (12) 9排气制动和缸内制动功能 (13) 10起动机控制 (15) 11格栅预热控制 (16) 12空调继电器控制 (18) 13电子风扇控制 (19) 14水报警功能 (21) 15机油压力温度CAN显示 (21) 161档限扭矩功能 (22) 17发动机最高转速限制 (23) 18发动机转速输出特性 (23) 19电子油门特性 (23) 20诊断请求功能 (24) 21一些报文的使用说明 (26) 21.1FlEco(燃油经济性)报文 (26) 21.2FrmMng_FlConsum(累计燃油消耗量)报文 (27) 21.3EBC1(电子刹车控制)报文 (28) 21.4TSC1-AE/DE/PE/VE(扭矩/转速控制)报文 (28)

1巡航控制功能 1.1功能定义 巡航控制的基本功能是使车辆实现按照需求的车速自动稳定行驶。ECU接收来自车速传感器和各种开关的信号,根据需求车速与实际车速的背离情况,按照既定的控制策略实时计算出驱动车辆稳定行驶所需的驱动扭矩,以达到车辆自动稳定行驶的目的。 1.2系统组成 系统硬件组成包括 巡航控制开关组(巡航恢复开关、巡航停止开关、巡航调整开关+、巡航调整开关-) 车速传感器 刹车开关(主刹车开关、冗余刹车开关) 离合器开关 1.3巡航控制流程示意Array 1.4巡航控制使能与退出条件 1.4.1巡航控制功能的使能条件 车速在标定合适范围内;

博世(BOSCH)柴油高压共轨系统ECU版本识别

由于BOSCH 共轨系统EDC7_V42、EDC7_V47、EDC7_V72 版本ECU外观完全一样,为了便于区别ECU 是什么版本,避免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刷写程序时不清楚ECU 版本,导致刷死ECU情况出现,使服务处于被动,不利于开展工作等情况出现,特别编写《BOSCH 共轨系统不同版本ECU 识别说明》。 BOSCH共轨系统EDC7不同版本ECU识别有3种方法: 1 1. ECU 图号; 2 2. 控制器软件编号; 3 3. 控制器软件版本号; 具体区别,请看表1 BOSCH共轨系统不同版本ECU识别说明。 版 本 EDC7_V42EDC7_V47EDC7_V72EDC16_UC40 图 号 G2100-3823351G2100-3823351A J0100-3823351FC700-3823351 软件编号XXXXX-3823352 XXXXX-3823352-0Y (其中XXXXX 为 机型代号,Y为1、 2……9) XXXXX-3823352-4 Y(其中 XXXXX 为机型代 号,Y为0、1、2…… 9) XXXXX-3823352 XXXXX-3823352 -0Y (其中 XXXXX 为机型 代号,Y 为1、 2……9) XXXXX-3823352 XXXXX-3823352- 0Y (其中 XXXXX 为机型 代号,Y 为1、 2……9) 软件编号示例G2100-3823352 E25YC-3823352-01 J65HL-3823352-03… … G2100-3823352-4 0E25YC-3823352- 41 J65HL-3823352-4 3…… J0100-3823352 L64SA-3823352 -01 G1200-3823352 -02…… FC500-3823352 FC6YA-2823352- 01 FC7YA-3823352- 03…… 读取软 件版本号码P_579_V42_PCB14P_579_V47_PCB14 P_813_V72_PCB 14 P_828_V46_UC40 目前在用机型4E-30 4G-30 6A-30 6G-30 6J-30 6L-30 6M-30 6MK-30 6ML-30 4E-30 4G-30 6A-30 6G-30 6J-30 6L-30 6M-30 6MK-30 6ML-30 4G-40 6J-40 6L-40 6M-40 6A-40 4FA-30 4F-30 说明: 图号:可以从ECU 表面上直接看到,ECU 生产时粘贴,见附录1; 软件编号:可以从ECU 表面上直接看到,发动机试机时粘贴,见附录1;

BOSCH电控共轨系统(潍柴内部培训资料)

BOSCH电控共轨系统 ● 柴油机喷油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这两个发展阶段。而现代电控喷油技术的崛起,则应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现代电控喷油技术实现的手段主要有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以及电控共轨系统。 ●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泵喷嘴(UIS) 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发动机气缸都在其缸盖上装有这样一个单元,它或者直接通过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杆来驱动。

单体泵(UPS) 单体泵系统工作方式跟泵喷嘴相同,它是一种模块式结构的高压喷射系统。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其喷油嘴和油泵用一根较短的喷射油管连接,单体泵系统中每个气缸都设置一个PF单柱塞喷油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 共轨系统(CRS)

在共轨式蓄压器喷射系统中,ECU通过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借助于喷油器上的电磁阀,让柴油以正确的喷油压力在正确的喷油点喷射出正确的喷油量,保证柴油机最佳的燃烧比、雾化和最佳的点火时间,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共轨系统的特点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它集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结构于一身。它不仅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而且能实现预喷射和后喷,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益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2.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嘴间相互影响小,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主要部件介绍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主要部件介绍 一、前言共轨式喷油系统于二十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才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这类电控系统可分为:蓄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液力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高压共轨系统可实现在传统喷油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功能,其优点有: a. 共轨系统中的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确定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b. 可独立地柔性控制喷油正时,配合高的喷射压力(120MPa~200MPa ),可同时控制NOx 和微粒(PM )在较小的数值内,以满足排放要求。 c. 柔性控制喷油速率变化,实现理想喷油规律,容易实现预喷射和多次喷射,既可降低柴油机NOx ,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d. 由电磁阀控制喷油,其控制精度较高,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象,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循环喷油量变动小,各缸供油不均匀可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柴油机的振动和降低排放。由于高压共轨系统具有以上的优点,现在国内外柴油机的研究机构均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比较成熟的系统有:德国ROBERT BOSCH 公司的CR 系统、日本电装公司的ECD-U2 系统、意大利的FIAT 集团的unijet 系统、英国的DELPHI DIESEL SY STEMS 公司的LDCR 系统等。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介绍图1 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图。它主要由电控单元、高压油泵、共轨管、电控喷油器以及各种传感器等组成。低压燃油泵将燃油输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将燃油加压送入高压油轨,高压油轨中的压力由电控单元根据油轨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油轨压力以及需要进行调节,高压油轨内的燃油经过高压油管,根据机器的运行状态,由电控单元从预设的map 图中确定合适的喷油定时、喷油持续期由电液控制的电子喷油器将燃油喷入气缸。 1 、高压油泵 高压油泵的供油量的设计准则是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的柴油机的喷油量与控制油量之和的需求以及起动和加速时的油量变化的需求。由于共轨系统中喷油压力的产生于燃油喷射过程无关,且喷油正时也不由高压油泵的凸轮来保证,因此高压油泵的压油凸轮可以按照峰值扭矩最低、接触应力最小和最耐磨的设计原则来设计凸轮。bosch 公司采用由柴油机驱动的三缸径向柱塞泵来产生高达135Mpa 的压力。该高压油泵在每个压油单元中采用了多个压油凸轮,使其峰值扭矩降低为传统高压油泵的1/9 ,负荷也比较均匀,降低了运行噪声。该系统中高压共轨腔中的压力的控制是通过对共轨腔中燃油的放泄来实现的,为了减小功率损耗,在喷油量较小的情况下,将关闭三缸径向柱塞泵中的一个压油单元使供油量减少。 日电装公司采用了一个三作用凸轮的直列泵来产生高压,如图2 所示。该高压油泵对油量的控制采用了控制低压燃油有效进油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如图3 所示。

博士电控共轨系统

我的挖掘机配件淘宝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493116972.html,/ QQ交流:646772158 BOSCH电控共轨系统曝潍柴内部培训资料 ● 柴油机喷油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这两个发展阶段。而现代电控喷油技术的崛起,则应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现代电控喷油技术实现的手段主要有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以及电控共轨系统。 ●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泵喷嘴(UIS)

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发动机气缸都在其缸盖上装有这样一个单元,它或者直接通过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杆来驱动。 单体泵(UPS) 单体泵系统工作方式跟泵喷嘴相同,它是一种模块式结构的高压喷射系统。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其喷油嘴和油泵用一根较短的喷射油管连接,单体泵系统中每个气缸都设置一个PF单柱塞喷油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 共轨系统(CRS)

在共轨式蓄压器喷射系统中,ECU通过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借助于喷油器上的电磁阀,让柴油以正确的喷油压力在正确的喷油点喷射出正确的喷油量,保证柴油机最佳的燃烧比、雾化和最佳的点火时间,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共轨系统的特点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它集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结构于一身。它不仅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而且能实现预喷射和后喷,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益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bosch高压共轨系统的优点和概述

共轨系统概述 柴油共轨系统特性 传统柴油喷射系统其压力的产生与喷油量跟凸轮与柱塞联系在一起,喷油的压力随着发动机转速与喷油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柴油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降低油耗的愿望。 共轨系统(Common Rail Systems,简称CRS)将燃油在高压下贮存在蓄压器(高压油轨)中,从本质上克服了传统柴油机喷射系统的缺陷,其特性有: ?喷油压力的产生不依赖于发动机转速与系统喷油量,可根据发动机不同的工况灵活控制喷射压力和油量,从而实现低转速高喷射压力,达到低速高扭矩,低排放及优化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算出理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再由喷油器精确地喷射,甚至多次喷射。 ?更高的系统压力,更好的排放能力,更低的燃油消耗 柴油共轨系统组成 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由液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液力系统又分低压液力系统和高压液力系统。 ?液力系统 低压液力系统 —油箱 —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 —低压油管 高压液力系统 —高压泵 —高压油轨 —喷油器 —高压油管 ?电子控制系统(Electronic Diesel Control,简称EDC) —传感器 —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 —执行器,包括带电磁阀的喷油器、压力控制阀??、预热塞控制单元、增压压力调节器(增压器)、废气循环调节器(EGR)、节流阀??等—线束 其中,喷油器、高压泵、高压油轨、电控单元为柴油共轨系统四大核心的部件。

共轨系统示意图 喷油器 喷油器是将燃油雾化并分布在发动机燃烧室的部件。共轨喷油器的喷油时刻和持续时间均经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后给出信号,再由电磁阀控制。 高压泵 高压泵的作用是将燃油由低压状态通过柱塞将其压缩成高压状态,以满足系统和发动机对燃油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要求。 高压油轨 高压油轨的作用是存贮燃油,同时抑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喷油器喷油产生的压力波动,确保系统压力稳定。高压油轨为各缸共同所有,其为共轨系统的标志。 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就像发动机的大脑,它收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已存储的特性图谱进行计 算处理,并把信号传递给执行器,实现发动机的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

玉柴高压共轨系统维修柴油机培训材料

共轨系统概述 BOSCH高压共轨技术 柴油共轨系统特性 传统柴油喷射系统其压力的产生与喷油量跟凸轮与柱塞联系在一起,喷油的压力随着发动机转速与喷油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柴油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降低油耗的愿望。 共轨系统(Common Rail Systems,简称CRS)将燃油在高压下贮存在蓄压器(高压油轨)中,从本质上克服了传统柴油机喷射系统的缺陷,其特性有: 喷油压力的产生不依赖于发动机转速与系统喷油量,可根据发动机不同的工况灵活控制喷射压力和油量,从而实现低转速高喷射压力,达到低速高扭矩,低排放及优化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算出理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再由喷油器精确地喷射,甚至多次喷射。更高的系统压力,更好的排放能力,更低的燃油消耗 柴油共轨系统组成 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由液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液力系统又分低压液力系统和高压液力系统。 液力系统 低压液力系统 —油箱 —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 —低压油管 高压液力系统 —高压泵 —高压油轨 —喷油器 —高压油管 电子控制系统(Electronic Diesel Control,简称EDC) —传感器

—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 —执行器,包括带电磁阀的喷油器、压力控制阀、预热塞控制单元、 增压压力调节器、废气循环调节器、节流阀等 —线束 其中,喷油器、高压泵、高压油轨、电控单元为柴油共轨系统四大核心的部件。 轨系统示意图 喷油器 喷油器是将燃油雾化并分布在发动机燃烧室的部件。共轨喷油器的喷油时刻和持续时间均经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后给出信号,再由电磁阀控制。 高压泵 高压泵的作用是将燃油由低压状态通过柱塞将其压缩成高压状态,以满足系统和发动机对燃油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要求。 高压油轨 高压油轨的作用是存贮燃油,同时抑制由于高压泵供油和喷油器喷油产生的压力波动,确保系统压力稳定。高压油轨为各缸共同所有,其为共轨系统的标志。 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就像发动机的大脑,它收集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已存储的特性图谱进行计算处理,并把信号传递给执行器,实现发动机的运行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

BOSCH电控共轨系统 曝潍柴内部培训资料

●柴油机喷油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这两个发展阶段。而现代电控喷油技术的崛起,则应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现代电控喷油技术实现的手段主要有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以及电控共轨系统。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泵喷嘴(UIS) 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发动机气缸都在其缸盖上装有这样一个单元,它或者直接通过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杆来驱动。 单体泵(UPS)

单体泵系统工作方式跟泵喷嘴相同,它是一种模块式结构的高压喷射系统。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其喷油嘴和油泵用一根较短的喷射油管连接,单体泵系统中每个气缸都设置一个PF单柱塞喷油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 共轨系统(CRS)

在共轨式蓄压器喷射系统中,ECU通过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借助于喷油器上的电磁阀,让柴油以正确的喷油压力在正确的喷油点喷射出正确的喷油量,保证柴油机最佳的燃烧比、雾化和最佳的点火时间,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共轨系统的特点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它集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结构于一身。它不仅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而且能实现预喷射和后喷,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益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2.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嘴间相互影响小,喷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 3.高速电磁开关阀频响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调范围大,并且能方便地实现预喷射、后喷等功能,为优化柴油机喷油规律、改善其性能和降低废气排放提供了有效手段; 4.系统结构移植方便,适应范围宽,不像其它的几种电控喷油系统,对柴油机的结构形式有专门要求;尤其是高压共轨系统,均能与目前的小型、中型及重型柴油机很好匹配。 ● BOSCH电控共轨系统介绍 1.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