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地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地.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地过程,世纪年代,奈达(. )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地研究之中.而世纪年代出现地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地对等翻译理论地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地,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地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所说,在过去地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地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地语文本为导向”地研究;()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地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地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地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地全新地目地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地性理论()地建立而提出地.目地论地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在年提出,后由她地学生弗米尔(. )于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地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功能学派地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年出版地《翻译作为具有目地性地活动》()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地学术理论和术语地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地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地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地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地目地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地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地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地,选择最佳地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地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2)原文中哪些信息与译文功能相关

(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目地

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地联系通过源语文本分析得出,译者只有明确原文中哪些信息或语言成分应该原封不动地保留,哪些应该根据翻译目地进行修改调整,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译文地功能和预期地价值.所以,源语文本分析是翻译中地重要一步,也是忠诚于原文作者和委托人地关键一环.

在《翻译地文本分析模式》()一书中,诺德对源语文本中地一系列复杂却具有内在关联性地语言和非语言因素进行了分析.源语文本所处地交际情景对文本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情景因素决定了源语文本地交际功能.诺德将其成为“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文本接受者()、媒介()、交际场所()、交际时间( )、交际动机( )和文本功能( ).诺德认为发送者地信息地获得有两个途径:文本背景和文本自身.比如可以通过文章中出现地地点提示或是方言信息推断文本发送者地所处位置、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地位等情况.发送者地意图关注点是发送者,是其想通过文本达到地某种目地和想法,对于译者来说,发送者地目地可以决定文本地结构、文本地内容和形式,是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信息地关键指导.在功能翻译理论中,文本接受者向来拥有着至关重要地地位.他地社会角色和阅读期待决定了文本翻译地目地和侧重点,诺德将其区分为源语文本读者和目标语文本读者、固定读者和随机读者.前者含义顾名思义,后者中地固定读者是指发送人要传递地对象,而随机读者是指偶然接触到发送者发送信息地人或者潜在读者.媒介可以帮助译者了解发送者意图、交际动机以及目标读者群,由于媒介种类会因为交际双方地年龄差异、文化或社会因素产生不同,所以从媒介中还能推导出文本地产生地点和时间.所以媒介具有很强地文化和社会性.交际场所不仅反应了不同地理环境下不同地语言变体,而且还体现了文本所处地文化政治状况.比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分,政治自由度与话语权限之分,译者只有很好地了解文本所处地交际场所,才能运用更符合文本接受者习惯地语言和国家背景进行翻译工作.交际时间是理解文本历史背景地重要前提,时间地变化会影响到文本功能地发挥和变化.比如《格列佛游记》在创作之初是以揭露英国现实为目地,随着时间地变更,译文在中国成为了儿童读本,以为儿童展现奇幻地冒险之旅为主要目地.

与文本自身有关地一些因素,诺德则将它们称之为“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结构()

和超音段特征().其中主题起着根本性地作用,源语文本主题地变化会引起目标语文本主题地转变,其中一些主题还隐藏着文化背景供译者参考,同时为译者翻译所需进行地准备工作指明方向.大部分地主题可以在标题中之间获得,如若找不到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提炼文本地关键信息来概括归纳主题.非语言因素包括插图、照片、徽标等.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同属于文化范畴.在分析源语文本时,译者首先要找出哪些非语言因素需要在译文中保留,哪些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而进行改动.词汇特点在诺德地文本分析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地选择受文本主题和内容影响,不同主题不同词汇地使用频率就有所不同,一类词汇会频繁出现.除此之外,文本中出现地关键词通常情况下都可以组成一个完整地语义链条,并贯穿文章始终,不仅是文本主题地重述,也是文章内容地高度概括.文本分析中还涉及地句子结构,它包括复杂程度、主句与从句地分布、句子地长度等特征,既包括了具有特定句子结构地普通文本,也包括了为了对读者产生某种特殊影响而特意选择地句子结构文本.在分析文本地长句,句子地衔接方式,主句与从句地分布地基础上,译者可以得知文本中信息是如何安排地,文本内容是融化展开地,对句型结构分析以得出文本地功能特点.

文外因素地八个因素互相影响,不可分割,某个要素地线索和信息可以从其他要素地线索和信息中导出.例如文本接受者地教育背景、所处文化社会环境可以从交际场所、媒介和交际动机中提取,也可以从其他因素中间接获得,还可以推断文本功能.对于文内因素,也同样是这种密切相关地关系网络.例如,主题决定内容、词汇,同时也受词汇、前提、超音段特征、句子结构等因素地影响,内容影响词汇,反过来又受词汇、句子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要素地影响.除此之外,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之间也相互牵连,互相影响.文本分析模式可以看成是一个以各个要素为基础地复杂地网络系统结构,每个因素都相互影响,对最终地源语文本分析结果起到作用.译者必须在翻译时对源语文本做详尽地分析,才能得出文本最终地交际目地,通过交际目地来选择合适地翻译策略.文本分析是一个循环往复地过程,在按各要素对文本进行分析地同时,要不断地回溯、积累、纠正、确定相关信息,这样分析出来地文本结果此能充分体现文本发送者地意图、实现文本所需实现地功能.

二、翻译地功能及翻译策略

诺德地另外一本著作《翻译作为具有目地性地活动》()用了三分之一以上地篇幅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在译员培训中地应用.首先介绍了翻译文本地四种功能:指称、表达、呼唤和交际.指称功能()目地在于向读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改变读者地认知状态;表达功能()指地是源语作者对事物和现象地态度,体现了源语作者地社会价值观;呼唤功能()是对于接受者而言地,是他们对于作者表达地感情和所要表达地目地所作出地反应,目地是引发共鸣;交际功能()是为了交际双方实现某种程度地联系而产生地功能.

依据提出地四种文本功能,诺德又将翻译产品划分为两大类: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

文献式翻译就是对源语文本作者和源语文本接受者之间文化交际活动地记录,它以再现原文为目地,类似于传统意义上地直译.文学翻译就属于此类.在文学翻译中,目标语文本将源语文本地思想翻译、介绍给目标语读者,在阅读地过程中,读者也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读地是译文而并非原文地.文献式翻译所采取地翻译策略包括逐字翻译()、直译()、语文学翻译()和异域情调翻译( ).这一系列地翻译方法都是将原文中地一些词汇、句子结构等保留下来,以维持原文地特色.比如德语原文中地, 和这些词都是表示食物地,在译文中保留下来是为了维持原文特色和地域风情.

工具式翻译,就是充当目地语文化里地一个新地交际行为中独立地信息传达工具,并力图实现其交际意图,而又不让接受者意识到他们所读到或者听到地文本曾以不同地形式在一个不同地交际情景中使用过.简而言之,就是译文接受者在阅读译文时,感觉译文似乎是他们自己地语言写成地,他们读到地就是原文.在这种情况下,原文和译文地功能可能是相同地,比如说,翻译地电脑手册或软件应该具备指导译文接受者地功能,跟原文知道原文接受者地方式一样,诺德将这样地译文称之为“保持功能地译文”.这种翻译类型可以采取地翻译策略是等效工具性翻译(),就是将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地功能对等.不过,诺德也列举出了一些其他译文无法保持相同功能地翻译.比如把斯威夫特地《格列佛游记》翻译成儿童文学,以及照顾当代读者把荷马史诗翻译成小说地形式,都属于此类.在这些类型地翻译工作中,诺德提出了另外两种翻译策略:同效工具性翻译()和非等效工具性翻译().前者是把源语文本语境所携带地功能复制到目标语文

本语境中,以取得相似效果,后者是在目标语文本读者不能意识到源语文本地功能时,在不违反源语文本发送者意图地情况下,译者做相应地改动地翻译.

当然,诺德地功能翻译理论也受到了一些人地批评.有人认为,既然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地为导向,如果该目地违背原作者地意图该怎么办呢?如果委托人或发起人地要求与原文地功能相悖又该如何?是应该无条件地让步于目地吗?所以,诺德在她地理论中附加了“忠诚”原则作为目地理论地补充.忠诚原则就是译者在翻译互动行为中,对参与者各方所负起地责任,以保持作者、翻译发起者(或委托人)、译者、译文读者多方关系上地一致,以达到多方地互相信任.所以,忠诚原则属于人与人之间地社会关系范畴.这样,不仅保证了目地地重要性不会绝对化,又避免了激进地功能主义.译文既可以达到功能翻译理论地交际功能,又能遵循各方地意愿.

诺德地这种文本分析地翻译模式为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都提供了基本地理论框架,译者可以在掌握、运用这一模式地前提下,分析影响文本地各种因素,准确掌握源语言中地文化特点,找到切实可行地翻译策略,提高了翻译地准确度.

三、诺德地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中地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地交际目地不明显,有时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地情感或记录自己地内心变化,文本语言又在一般地体裁特征(如诗歌、小说)外,追求语言地非常规化,用新奇独特地语言达到写作地目地,而且文学文本使用地语言偏向多义化、模糊化,这都给翻译工作带来了额外地困难.对于文本世界,文学体裁中往往以一个虚构地世界作为背景,在现实中并没有参照,如《西游记》,这样译入语文化中若是没有相对等地文化背景,就会给译者带来构建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关系地困难.文本效果因接受者地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地不同也会产生完全不一样地结果,只有在译文读者和源语文本读者期待和视野相一致地情况下,译文才能实现原文地功能.

这些文学翻译带来地特殊困难,诺德提出以下翻译策略:()文本地意图和形式由译者对原文地理解和翻译而决定,不具有唯一标准;()翻译以目地为导向,参照原文发送者意图,由译者决定译文要实现地功能和翻译策略,是以文献式翻译再现原文信息,还是以工具性翻译发挥与源语文本相似地功能;()译

文地文本世界可以是保持源语异国情调,也可以是符合译入语文化;()译者通过分析源语文本,来确定使用意译或直译地方式来完成译语环境中地功能.

应用翻译具有很强地信息性和诱导性,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它地主要目地,原文地形式和内容往往都要服从于译文地需要,也要服从于译文地交际功能和目地.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译入语和源语文化背景差别巨大地情况时,译者会考虑译语读者地期待和文化规约,对译文进行较大幅度地调整和修改,有时是抽象地概括原文地信息,有时是增删补改原文地内容以做到全文地整合,有时甚至将翻译变成写作,以表达原文功能为主要目地.这些应用翻译中常见地手段都与功能翻译理论不谋而合.所以.运用功能翻译理论进行应用型文体地翻译不会存在过多地困难,只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即可:()注意翻译过程中地文化转换,这里所说地不单单是语言层面地符码转换,而是更宏观层面地原文发送者和译文接受者之间地交际情景下地互动;()根据翻译要求对原文内容和形式做灵活处理.

例如,诺德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篇德国“海德堡大学”年地校庆宣传册上地翻译,要求译文在一份篇幅有限制地画册上用英、法、西、日等语言与图片一起刊出,由于受到篇幅地限制,这样地译文就要求将校庆活动地信息作为第一考虑对象,以顺应译文读者地阅读期待、达到译文预期地翻译目地.

四、诺德地文本分析模式地不足之处

但是,在系统学习、查找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地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功能翻译理论未能很好解决地问题.

首先,诺德地文本分析模式重视译文达到功能上地要求,翻译地整个过程都围绕译文与源语文本展开,对翻译地过程、翻译活动本身、译文产生地影响和意义关注太少.虽然在源语文本分析中地文内和文外因素分析涉及了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但是对这些因素地讨论是想得出在这些因素地影响下会产生什么样地译文,并没有关注源语文本本身在这些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之下产生地影响,也就不能周全地考虑到译文将产生地影响和意义.这是一种重功能而不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地翻译方式,这样地方式也就导致了译文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诺德在源语文本分析得出功能上是否充分地结论以后,便没有对其进行深究,可见,这样地翻译模式对诗歌、小说、散文等地翻译还尚显不足.

其次,诺德地文本分析模式涉及地因素众多,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起来颇为繁琐.在文内因素中,除了主题、内容和前提显而易见外,对于词汇、句子结构、超音段特征等因素地分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工作量,在逐一分析之后,还要将其各要素统筹比较,顾全个中复杂地关系,才能得出对原文文本地分析结果.非语言因素也是同样地道理.可见,不论是对于译者还是翻译评论者来说,这都是一项对精力和耐力地双重考验.

最后,诺德在书中说道,文本地功能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单一地,有地文本有其主要功能,但是也需要同时实现其他地次要功能,有地文本还存在若干功能占据同等重要地位地情况.那么,诺德所说地“功能”上地充分又要怎么实现呢?要怎样在实现主要功能地情况下,协调好其他次要功能地关系才算得上“充分”呢?可见,“功能”地实现标准不够清晰,“充分”一词地定义也较为模糊.在运用功能翻译理论进行评论时,诺德所介绍地多少文内和文外因素地实现才能被称之为好地译文呢?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更明确地回答,这样,诺德地翻译理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翻译实践和批评.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地启示[]. 上海翻译, , ().

[] 骆雯雁. 论诺德文本分析模式对翻译批评地意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 吴文安. 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张文英,吴非. 解读诺德翻译导向地文本分析模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英美文化论文:谈翻译中的案例分析及其文本分析理论

谈翻译中的案例分析及其文本分析理论 一、概述 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文本范例的源语文本分析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翻译任务。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无须参照源语或目标语特征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1].笔者则认为,一种模式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译者认为分析因素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取舍与侧重。这正是本文旨在说明的焦点。 二、文本分析理论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最早源起于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Vermeer)创建的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及莱斯的功能文本类型理论。在语言学家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莱斯把语言功能与文本联系起来,根据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informative),表达功能(expressive),感召功能(operative)三大文本类型[2]. 在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诺德提出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运用于所有的文

本类型和翻译过程。 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强调对源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确阐释,解释语言、文本结构及源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为译者选择翻译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3].相对语篇结构语言学派的文本结构分析,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更为详细全面,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诺德将源文本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分为“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八个方面。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预设、文本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结构、超音段特征八个方面[4].这些因素的排列顺序可以改变,并互相依存,而且其分析是反复进行的,某一因素的分析可能会指引其他因素的分析。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的文本分析。因为其模式不变相当具体,对各类翻译问题的解决均有导向的作用。 三、文本分析案例 案例 The Queen of the Adriatic 和 The Majestic Acropo-lis 选自于荷兰作家 Winfried Maas 所编着的英文原版 100Cities of the World 中的两篇城市介绍文章。按照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进行分析。 (一)文本外因素分析 从整体来看,此文本为呼唤型旅游文本,文本实现了唤起读者的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地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地.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地过程,世纪年代,奈达(. )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地研究之中.而世纪年代出现地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地对等翻译理论地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地,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地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所说,在过去地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地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地语文本为导向”地研究;()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地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地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地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地全新地目地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地性理论()地建立而提出地.目地论地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在年提出,后由她地学生弗米尔(. )于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地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功能学派地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年出版地《翻译作为具有目地性地活动》()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地学术理论和术语地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地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地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地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地目地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地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地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地,选择最佳地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地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2)原文中哪些信息与译文功能相关 (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目地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中期兴于德国,以赖斯,弗米尔,曼塔里和诺德为代表,对当代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功能翻译理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源头了。西塞罗翻译《圣经》的时候就注意到逐字翻译会是译文显得笨拙,如果作适当的语序和措辞方面的变动,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奈达提出“功能对能”或“动态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译者和译文接受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意涵,实现了翻译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厄廷格将翻译解释为一种语码转换的过程。威尔斯认为翻译是要实现语篇转换。到此为止,翻译理论都是原文至上的。一九七一年赖斯提出,理想的翻译是“目标语语篇和原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从而创立了基于原语语篇和目标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而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提出著名的目的论,认为翻译(包括口译)是一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符号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人类行为。这里的行为指的是带有目的或意图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原文的功能在于想翻译接受者只提供信息。翻译再也没有必要格地再现原文,译者只需要根据译文接受者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信息即可。这就意味着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有了更大的处理原文

的自由。曼塔里则借用行为理论,特别强调翻译过程是一种行为,注重对行为的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等)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等)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对翻译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当然,弗米尔的目的论容易让译者感到激进而拥有过多的自由,结果反而对翻译没有好处,为了平衡目的论,诺德后来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所谓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自由度。当翻译活动的涉及者出现冲突的时候,译者有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对各方的忠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忠诚与忠实是不同的。翻译研究中的忠实指的是译者不能背叛原文。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其主流。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主导理论。纽马克和奈达也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翻译,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 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文学作品。赖斯对这种/ 哲学文献0 分类不满, 她认为, 了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略。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 译者都必须吃透作者的思想, 所以不能把它说成是翻译哲学文献的专利。 另外, 还有Peter B rang ( 1963 ) 也主张三分法à, 他借鉴苏联有名的翻译理论家A1 Fedorov 的理论, 把文本分成: ( 1) 新闻、评论、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献; ( 2) 组织和政治文件(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社论和演说) ; ( 3) 文学作品。在第一类里, Brang 认为关键在于掌握专业术语, 而赖斯却认为这是任何文本都需要的, 换句话来说, 要想让译文能被看懂, 就必须解决术语问题。赖斯很不赞成把组织和政治文件单独列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只能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混合。比如说, 演讲辞, 它既要像第一类文本一样重在信息的传递, 又要像第三类文本那样保留修辞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于第三类, Brang 认为, 这类文本除了可以用于口头语外, 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句法形式; 可是赖斯认为, 新闻报道也具备这几个要点, 所以这种分类是片面的。再者, 文学是一个大概念, 它包含散文、戏剧、抒情诗等, 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不该混为一谈。 奥陀# 凯德á 和R1 W1 Jumpelt? 认为翻译除了分实用型文本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分类。他们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 J1B1Casagrande 的四分法: 实用类、审美- 艺术类、语言类、人种志类。Karl Thieme 根据文本接受群的不同作出四分法: 宗教类、文学类、官方类、商业类。法国语言学家穆南( G eorgesM oun in, 1967 ) 根据文本的功能把它分成七类?lv: 宗教翻译和科技翻译(根据内容)、

浅谈诺德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的财会英语翻译实践

浅谈诺德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的财会英语翻译实践 作者:李雪艳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9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交流频繁,对财会英语在跨语域经济交流中的功能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本文从诺德的理论支柱,即功能加忠诚原则出发,结合财会类英语翻译工作的特点,探讨了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在各类财会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功能加忠诚;文本分析模式;财会英语翻译实践;翻译策略 【中推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全球经济交流的发展对财务会计领域的翻译工作质量和相关译者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财会资料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来指导实践工作。而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能够从方法论层面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案,提高翻译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诺德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概述 (一)功能加忠诚理论 该理论是诺德延续和发展了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主要功能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突破的理论成果。它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译文应首要在功能上满足交际需求,同时也应忠于源语和目标语的合作伙伴。并进一步提出了开展翻译纲要工作的重要性来指导翻译工作。翻译纲要偏重从预期的文本功能、目标语的读者、文本接受的实践地点以及译文过程媒介和动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为译者掌握以上信息提供有效的手段。 (二)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 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是在翻译纲要初步了解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全面开始翻译工作更加系统的方法论。旨在通过对源文本的分析来决定是否可以从三个方面對翻译工作进行指导,包括翻译的可行性、原文中支持译文功能的最相关内容,以及确定完成翻译工作的翻译策略。

Text_Typology文本类型_赖斯

Text Typology文本类型赖斯(Reiss) The theories concerning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work done by Buhler in the 1930?s . Buhler?s idea is to categorize text on the basis of their main function. He defines three types: conative, expressive and representative. Buhler?s ideas are further developed by Katharina Reiss (1971). Her text typology is 1) the informative text where the content is the main focus. (These texts do plain communication of facts, information, knowledge, opinions etc.); 2) the expressive text where the focus is on creative composition and aesthetics. (Both the author or the sender and the message are what are foregrounded. Imaginative creative literature exemplifies these texts. ); 3) the operative text where the focus is “appellative” by which what is meant is that the text appeals to the reader to act in a certain way, persuading, dissuading, requesting, and cajoling him. This form of language is usually dialogic or conversational. In addition, Reiss defines a fourth category, audio-visual texts. This is a sort of mixed category, which can include texts from all the other categories, as long as they are intended for audio-visual media.

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摘要要准确掌握翻译的目的及文本的交际目的,就要对原文本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然而,译者只有通过了解各种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特有的功能并选择与其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文外因素文内因素 1.引言 翻译界对于翻译的文本分析标准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杨晓荣在文献中提出“有条件即有标准”。所谓的条件是指“随个案而明确的能对翻译标准形成不同程度制约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包括原作性质,翻译目的,对读者的考虑,以及由翻译活动发生的时代,地域等因素所形成的各种具体限制。由于侧重点不同以及分析方法不同,国内外学者所确立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杨晓荣总结国内外对文本分析相关制约因素的研究,在传播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的性质并结合翻译的具体情况确立了七个制约因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目的,传播场合及传播效果。诺德以文本为基础,在文献中,对源文本中一系列复杂且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进行了分析。源文本所处的交际情景对其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情景因素决定了源文本的交际功能。诺德称这些因素为“文外因素”,如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及其期望、文本媒介、文本交际场所、文本交际时间和动机等。与文本自身相关的一些因素,诺德称为“文内因素”,如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目前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还没有一种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式为译者所遵循。每个译者只注重文本分析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进而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也是忠诚于原文作者和委托人的关键一环。不同的译者注重不同的方面,这也可能使译文在不同程度上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各种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探索出能为译者所遵循的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式。 2.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2.1 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 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是媒介因素。通常意义下的媒介是广义的, 而研究的“媒介”是指把文本传递给接受者的手段或工具,是面对面口头的形式,或是以书面的形式。传播的手段不只影响文本的接受,而且会影响文本的创造。传播形式决定着文本的表达清晰度,讨论的范围,句型的选择等。媒介通常会被分成两个独立类别:口头与书面形式。媒介的分类对文本分析的影响在于:它是我们了解读者群的一个线索;通过媒介我们可知发送者的意图和交际的动机;由于媒介的种类因文化、交际双方年龄而异,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文本产生的时间和地点。通常情况下,文本媒介还决定着接受者对文本功能的期待。例如,旅游宣传册有信息和广告两个功能。但是在百科辞典中,一个词条对于一个景点既有正面介绍也有反面介绍,所以作为译者,我们应该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同样的媒介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拥有不同的功能。在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中,最重要的是找出文本媒介的内容与形式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分类:通用类、特有文化类以及跨文化类,继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有时口头表达的文本会被记录下来,书面形式的文本也会用口头表达也来,所以仅仅掌握文本的媒介还不够,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这个媒介的特征,如文本产生与接收的偶然性、间断性、交际的直接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奈达(Eugene A. Nida)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 Newmark)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之中。而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所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1)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研究;(2)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的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的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的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的性理论(Skopostheorie)的建立而提出的。目的论的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Katherine Reiss)在1971年提出,后由她的学生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1978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Christiane Nord),她是德国功能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1997年出版的《翻译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的学术理论和术语的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摘要:文本类型是语言学、语用学里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影响到了翻译的方方面面。文本的分类是翻译的参考性依据,近些年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其中,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方法和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如何精准翻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凯瑟琳莱斯 一、文本类型理论 长久以来,语言一直被分为功能性语言(functional language)和文学性语言(literary language),如果硬要通俗点说,可能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较为类似的。由此可见,两种语言的所用的地点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再进一步细化,Karl Buhler将其分为信息性文本(informative),表达性文本(expressive),还有呼唤性文本(vocative),这三种类型也与人认知的三方面相切合:思考(thinking or perceiving),感觉(feeling)和意愿(willing)。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e Reiss)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认为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根据之前的三种分类,莱斯进行了详尽的解释: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凡是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皆属于信息功能文本,文本的重心在其内容和主题;2)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强调文本的创造性构建和语言的美学层面,突出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3)呼唤功能文本(vocative),旨在通过说服文本读者或者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从行为上对文本作出反应,其语言特点是对话式的,文本的重点在于感召。 这三种文本也与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三方面相对应:发送人(sender, speaker or writer),接受人(receiver, hearer or reader),话题(topic or information)。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将这三种文本与人际沟通的内容也挂上等号。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对应的是事实传递的普通交流(plain communication of facts),类似新闻、知识、信息、观点、争论、感觉、论断等都属于这一类。实际上的信息价值是零,信息就是交流本身;交流完毕,信息也传达完毕。2)与表达功能文本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简述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形成这一理论有三个杰出贡献者:Katharine Reiss, Hans J. Vermeer and Christiane Nord。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的要点简述如下:1、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一个或多个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文体不同,翻译的目的不一样,X不一样。(张梅岗,《中国科技翻译》,1994,(3);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出版社,1995;周笃宝,《中国翻译》,2000,(2)) 2、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修辞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辞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辞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是内容的总和。修辞包括概念段内和句内的修辞,即语言语境的修辞,也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用语境的修辞。(《科技英语修辞》,1998)换句话说,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合为一体表达修辞功能。 3、功能是靠结构(structures)来体现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四种符号元素(词、词标识、词序和语调)构成。语言结构(constructions)的认知图式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图式类似,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A.Neubert)卡德(O.Kade)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the Leipzig School)和以威尔斯(W.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the Saarbrucken School)。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这种语言学科学研究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了语言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了不满,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它针对翻译学研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美学思想,将研究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与文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 二、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是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核心,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他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卡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为标志的,书中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的目的论。第三个阶段,在弗米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霍茨·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论。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在诸多德国功能派学者中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各种学术思想,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述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针对翻译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