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曲水亭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曲水亭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曲水亭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曲水亭街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种在苏州一带才能见到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在老济南也有一处。古时当你自大明湖牌坊向南,穿过百花洲畔柳丛,迎面一道清水流来,绿柳夹岸并列,树后红门小巷,那便是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北通大明湖路,直接对着大明湖标志性建筑——大明湖东南门牌坊,南邻珍珠泉。一条泉水汇集而成的清清小溪穿街而过,两岸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垂柳浓荫,婆娑依依。曲水亭街的记载可远朔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便记载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在小兴隆街西口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扬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可惜,横笛孤陋寡闻,只知其来历了,至今不知此亭所在。好在有这曲水亭街可供一饱眼福。

文人墨客曲水流觞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会于此举行盛大的宴会。这天人们到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称之为“修禊”。“修禊”完毕后,宴会开席,文人们开始了“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只见亲朋好友,三五知己,列坐在环曲的流水溪边,把酒酌到觞杯中后,又置于木制托盘上,放入溪流上游的水面上,托盘漂至曲折或拐弯处,往往停住不动,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必须将酒饮下,然后再赋吟诵,这种饮酒方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曲水流觞”。

据说乾隆早就听说济南曲水亭及曲水棋社,很想来看看。一日,他和刘墉私访来到济南曲水亭街。只见小河中清水潺潺地流着,水中浓绿的水草随波逐流,两位浣女正在河边洗着衣物。

“真是我大清的一处风水宝地啊。”见此情景,乾隆不由自主地赞美道。“皇上,前面建有曲水流杯池,‘曲水流觞’诗酒盛会再加上野餐宴乐,那才叫人间一绝呢。”刘墉说。

“刘爱卿,咱们不妨在此小酌一杯,以尽其乐。”

二人于是在河边一露天酒摊上坐下,小二上了酒菜,君臣对饮,好不惬意。刘墉顺口吟道:“愿为水草舞翩跹,浣女倩影吻我脸。今朝一梦风流尽,来日清福图再展。”

乾隆向水中望去,浣女漂亮的脸庞倒映在水中,水草在漂来漂去,真像是在吻浣女的脸呢,何等让人羡慕啊。刘墉自鸣得意,大口喝酒,摇头晃脑。“刘爱卿,现在你这水草在吻什么呢?哈哈哈……”乾隆打趣地问刘墉。

刘墉见浣女把脚伸在水里,不停地拨弄着水草:“她……这个……”从此又在济南人中多了一段传说。

小溪是西水亭街的灵魂,透着江南水乡般的灵秀;夹岸杨柳是她的嫁衣,妩媚动人。

街北头的百花洲,由穿街而过的溪水贯流而成,然后与大明湖相通,是垂钓者的最爱。

年轻人溪边劳作的身影,给老街平添了生机与活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澈的泉水溪流,是上帝的恩赐,两岸居民世代在溪边洗衣、洗菜、淘米,成为居家生活不

可离开的必须。城里人能享受如此待遇的,唯有西水亭街人家。

有老城就有老街巷,老街巷的传说,就变成老城故事流传。老城故事透过老街巷的一幅幅老照片得到印证,也给这

家靠老城街巷吃饭的照相馆带来持久的财源。

老街巷,老照片,勾起的不仅仅是老人内心深处尘封的记忆,还承载了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谁能想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却给这条老街巷带来新的生机。当城里人发现自己身边一条条老街老巷仿佛一夜间突然

消失的时候才知道这条老街所承载的是这座老城的历史文化记忆。

烦扰的世界,似乎并没有对这家择河而居的人家有什么影响,疏离的竹篱笆,几盆花草,显示出主人恬淡、随遇而

安的生活哲学。

傍河开着小饭店的女老板,借地生财,眼神里透出对生意的更多期待。

童心未免的白发老人,用自家特制的捕捞工具在溪边捕鱼,不能不让年轻人驻足其侧,一探究竟。

典型的老宅门楼院落,已经成为西水亭临街饭馆招徕生意的绝佳卖点,傻姑爷不傻。

抱着孩子在溪边或坐,或立,或行,看青柳婆娑,听溪水潺潺,成为老街必不可少的一幕,令人羡慕不已。

50个历史名人,50个成语故事

50个历史名人,50个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3、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县西巷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县西巷 县西巷位于泉城路与大明湖路之间,是一条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街。现在的县西巷是由县西巷、钟楼寺街合并而成,以后宰门街为界,以北为钟楼寺街,以南为县西巷。县西巷路南就是山东最大的通信批发市场舜井街,在历史上县西巷曾是贯通老济南南北的最快通道; 六百多年前,当山东按察司署由青州迁来济南,需要将原济南府署改为按察司署(今济南一中地址)、原开元寺改建为济南府署(今省政协地址)时,开元寺钟楼被迁至大明湖东南岸镇安院,民间俗称钟楼寺。正对钟楼寺街的南北街被定名为钟楼寺街。至今,当年的钟楼台基仍坐落于大明湖路北侧。 五百多年前,明德王大兴土木修建德王府时,其边界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后宰,西至芙蓉街,东与旧历城县署隔路相对。县署王府间的那条南北路于是被时人称为县西巷。 县西巷西侧是著名的珍珠泉和曲水亭街。这里是泉城特色风貌带的精华区域,这里的街区,当年便是《老残游记》中盛赞“家家泉水”,“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的地方,街巷往复深幽,曲水潺潺串流于小巷民居之间,有夹道绿荫、别致亭台、高墙府衙、威严教堂。 县西巷除紧邻珍珠泉外,济南其余三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均在县西巷步行约15分钟距离之内,其他特色景观如护城河、泉城广场环列项目南部,共同构成了泉城特色自然景观的中心地带。 清代郑板桥曾在此留下“三橼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这里至今尚存有济南城区内最大的明代关帝庙、济南城区内最完整的清末

四合院;这里的中央泉、九华楼、太和碑等,无一不凝聚着耐人寻味的老济南典故。 县西巷的两侧有密如蛛网的小胡同,街西侧有牛头巷、财盛巷、米廒门前街、南北仓棚街、县马园子街、珍池街、后宰门街、万寿宫街;街东侧有县前街、县后街、东西菜园街、南北菜园街、兴隆店街、北察院街。这些小胡同大都曲曲折折,蜿蜒绵长,车辆稀少,行人也不多,走在路上,根本听不到大马路上车如流水、人如潮涌的喧嚣。 在地下泉水走向上,县西巷与黑虎泉-舜井一脉相连,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历经时代变迁,虽然不少泉眼已遭占压和填埋,至今尚有15眼弥足珍贵的泉井(中央泉、尺子泉、永安泉均列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内),多数终年不涸,这也是济南“家家泉水”的突出体现。

中国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时机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习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习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

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亲密,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沉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

中国古代礼仪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礼仪的小故事 导读:礼仪,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对于礼仪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在这里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

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 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 ‘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 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 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济南老城更新中步行商业街的特色要素分析

济南老城更新中步行商业街的特色 要素分析 济南老城更新中步行商业街的特色要素分析时间:2011-04-11 12:28来源:中国规划网作者:秦道刚张江吕明娟——以济南泉城路、芙蓉街及泉乐坊为例 1 引言步行商业街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目的是用以提高与郊区购物中心的竞争能力。之后,随着社会进步和规划设计理念的提高,步行商业街在形态上除延续了最初基本要素外,增加了更多的铺装地面、绿化景观、休闲座椅等配套服务设施。步行街商业街在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因为它不只是美化环境的一部分,其商贾兴旺也标志着城市商圈的成熟与发达。因此近年来,步行商业街正在成为中国许多城市新的投资热点和城市名片。济南是一座历

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几经城市更新,一些优秀的街区得以保存和改造。在这个进程中,比较突出的是泉城路、芙蓉街及泉乐坊步行商业街。泉城路东西横贯济南老城区,芙蓉街和泉乐坊是两条南北走向街道,南端均与泉城路相交。将在总结、分析这几条步行街商业街特色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于今后建设其他步行街商业街的建议。 2 济南老城更新中的特色步行商业街概况泉城路泉城路东西贯穿古城区,全长1560米,是济南的传统商业街,如今的泉城路是1965年前的几条东西走向、首尾相接的11条老街巷合并而成的。2001年济南市对泉城路经行综合改造和环境设计,2002年5月1日新泉城路建成开街。泉城路现如今是一条集商业、交通、休闲、旅游、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步行商业街,是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标志性地段。芙蓉街芙蓉街的名字源于街内一汪清澈的泉水——济南

古代英雄故事15则_短故事(精华版)

《古代英雄故事》 古代英雄故事(一): 邱少云 1952年10月11日,在朝鲜反击敌占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中,他和全排战友奉命于夜间潜伏在距敌六十余米处的山脚,配合大部队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3月,被安葬在沈阳市志愿军陵园。6月1日,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理解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古代英雄故事(二):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 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古代英雄故事(三): 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1 刘备三请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想一想:刘备为什么能请到诸葛亮?如果第三次还请不到,他还会去请吗?为什么?

古代经典的成语故事七篇

古代经典的成语故事七篇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 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 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 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不过,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能够穿石,愚公能够移山,铁杵为什么 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不过,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 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 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 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 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 深厚,不但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 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 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 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 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 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 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即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

济南老街巷(找寻曾经的记忆)

县西巷、县东巷、按察司周边的老街巷 县西巷县西巷是条非常古老的街道,它南自泉城路,北到后宰门街只有540米长。与县东巷一起为古代济南的南北交通主干线。然而这条从明朝就非常热闹的古街因城市扩建2003年前就拓宽拆除了,并且以3.07亿元的“天价”被拍出,创下省城历上地价拍卖的最高纪录。目前改造后的新街就将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县东巷县东巷南自泉城路,北到大明湖路,因这条街巷位于旧历城县署以东,所以名“县东巷”。历史上曾名“塌行街”与县西巷是济南古时候南北交通干线,原在中段路东有济南七十二泉之三十八泉的罗姑泉。 东华街此街为位于按察司街和县东巷之间,是条东西向小街,原先是以街上的督城隍庙面命名的“城隍庙街巷”,民国年间改为“东华街”。 按察司街按察司街是连接泉城路与大明湖路一条长770 米的街道。明、清时期,当时的提刑按察使曾设在这条街南段以东,其原址就是现在的济南第一中学,因此街便以提刑按察使司而名。 苗家巷街旧时其东头位于古城墙以西,现隔黑虎泉北路与东护城河相对;街西头是按察司街。据传,是因街上一苗姓来此居住较早而名。街上民居多为平房,有些是较典型的四合院。如原19 号院旧时是一张氏大户的住处,俗称张家公馆,这年豪宅由三个院落组成,房上木质构件雕梁画栋,据说当年后院还建有戏台。再如29 号宅院也是清代四合院,传说主人是一钱庄人家,这种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在济南目前都不多见了。 运署街因清代驻主盐运使司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名“运输街”后复名。据说在盐运司迁来前,运署街曾是按察司街的一部分,与目前街上的济南一中大门就是按察司的大门,而西边一墙之隔的原泺源中学大门就是当年盐运司的大门。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着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着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着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十则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十则 小故事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小故事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小故事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小故事4、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小故事5、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 1.前倨后恭 【释义】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语出】吴承恩《西游记》:“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人物】苏秦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家乡洛阳。家人见他如此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苏秦的嫂子不给做饭,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 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苏秦,经过一年的苦心揣摩,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在周游列国时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苏秦衣锦还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都“四拜自跪而谢”,其嫂更是“蛇行匍匐”。面对此景,苏秦对嫂子说了这句话“嫂子为什么之前那么傲慢,而现在又那么恭敬呢?” 2.曲高和寡 【释义】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人物】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听我讲个: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3.刮目相看 【释义】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马市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马市街 马市街,位于原济南府学(即孔子庙)大门侧,辛亥革命前,为宗崇孔子,经过府学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所以游人或来祭孔的官员,将马拴于此街故名马市街。 马市街西侧是泮池,池水中间是一座五孔白色石桥。如今的泮池池水清澈,镜子一般的水面把周围的墙、树、桥、柱都真实地“画”在水中。 据记载泮池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古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所以其多用于孔庙,文庙,学宫等建筑中。泮池的产生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另一种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

另外,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现在的泮池已不是在孔子庙里的风雅之物了,随着时间的冲刷,一切也归于平淡了。悠闲的老人们在池边散步,赶时间的上班族在经过泮池边时也只是匆匆一瞥。没有文人们的诗词歌赋,没有学童们的朗朗书声,泮池也因融入了市井而褪下五彩的光环了,但是在平淡中仍显大气,自然中仍含风雅,别具一格,傲然于世。 济南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元末倾塌,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自明初至民国,历代对其增修或重修达三十余次。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原来的府学文庙依次有影壁、大成门、泮池、棂星门、大成殿、明伦堂、

尊经阁等建筑物,中轴线两侧则有乡贤祠、节孝祠、名宦祠、崇圣祠等等,整个府学文庙的建筑群规模宏大,颇为壮观。 现存有照壁、大成门、泮池及大成殿等建筑物,均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南北总长247米,最宽处66米。2005年9月10日,文庙开始进行千年大修,修复了现存的大成殿、影壁、大成殿、泮池等景观,重建了已毁的棂星门、明伦堂、尊经阁、乡贤祠、节孝祠、名宦祠、崇圣祠等建筑。 如果说西更道街是一篇散文,曲水亭街是一首长诗,那么马市街一定就是一部小说了。而通常情况下,散文是性格,诗歌是气质,小说则是做派。 徜徉在宽阔的马市街上,空气干净清新,虽然已经不见曾经的马匹车辆,空中仿佛还回旋着马儿前蹄腾空的嘶叫声.......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 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心服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国王说:“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

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 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 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卫巷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卫巷 卫巷北起泉城路,南到黑虎泉西路,全长近200米。卫巷因为明朝时期在街南首东邻设立了“济南卫”而得名,名字沿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朝在兵制上实行有名的卫所制度(大的兵区叫卫,小的兵区叫所)。当时在全国设立了19个卫,其中济南就有一个,在卫巷附近驻兵5600人。现在的黑虎泉路小学即当年的“卫衙”遗址。 过去外地朋友来济南,一定要带他到卫巷去吃点小吃。吃完后,便闲闲地挽着手穿过古老的门楼,拐进弯弯曲曲的小胡同,看看别有洞天的老四合院。卫巷的一切都是这么恬淡和安静,不仅让济南人,也让外地人爱不释手 在卫巷北头,有一家小店“卫巷快餐”,每到中午晚上,总有很多人排队等桌子。而这家小店只有4道招牌菜——炒粉皮、爽口黄瓜、红烧排骨和炸鱿鱼圈,但几乎每个桌上点的都是这四样,百吃不厌。 四喜居曾是济南响当当的饭店,四喜丸子尤其出名,不过现在分散成两个小店,各把守卫巷一头。卫巷汇聚了各色小吃,铁板鱿鱼、羊肉串、馄饨、拉面,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在这里做生意,就连济南传统的油旋也是一对外地夫妇操持着。 准提庵位于卫巷北首路东,在上世纪40年代还有香火,当时是院西大街(泉城路)一带很有特色的一处宗教建筑。据文献记载,该建筑始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光绪七年(18 81年)曾予以重修。 卫巷观音禅院 此庙始建无考,在明万历年曾重修过,现在山门保存较好,里面的庙宇早已废为民居。 过去卫巷南首东邻的黑虎泉西路小学,其前身是光绪年间山东师范学堂创办的附属高等小学堂,属省内第一所省立小学。再早,这里便是明朝禁卫军衙驻地,又称“济南卫”,隶属都指挥使司。卫衙西邻的街道便叫卫巷。 旧时这里还有三元宫、财神庙和准题庵,虽然规模都不大,却也佛道杂处,香火缭绕。前些年这里成了特色小吃一条街。2006年10随着泉城路段的改造工程整个卫巷已化为平地了。

古代礼仪小故事200字都有哪些

古代礼仪小故事200字都有哪些 古代礼仪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礼仪。下面由给大家介绍古代礼仪小故事吧,仅供大家参考。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古代礼仪小故事: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

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古代礼仪小故事: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公务员之家: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曲水亭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曲水亭街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种在苏州一带才能见到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在老济南也有一处。古时当你自大明湖牌坊向南,穿过百花洲畔柳丛,迎面一道清水流来,绿柳夹岸并列,树后红门小巷,那便是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北通大明湖路,直接对着大明湖标志性建筑——大明湖东南门牌坊,南邻珍珠泉。一条泉水汇集而成的清清小溪穿街而过,两岸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垂柳浓荫,婆娑依依。曲水亭街的记载可远朔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便记载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在小兴隆街西口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扬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可惜,横笛孤陋寡闻,只知其来历了,至今不知此亭所在。好在有这曲水亭街可供一饱眼福。 文人墨客曲水流觞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会于此举行盛大的宴会。这天人们到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称之为“修禊”。“修禊”完毕后,宴会开席,文人们开始了“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只见亲朋好友,三五知己,列坐在环曲的流水溪边,把酒酌到觞杯中后,又置于木制托盘上,放入溪流上游的水面上,托盘漂至曲折或拐弯处,往往停住不动,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必须将酒饮下,然后再赋吟诵,这种饮酒方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曲水流觞”。 据说乾隆早就听说济南曲水亭及曲水棋社,很想来看看。一日,他和刘墉私访来到济南曲水亭街。只见小河中清水潺潺地流着,水中浓绿的水草随波逐流,两位浣女正在河边洗着衣物。 “真是我大清的一处风水宝地啊。”见此情景,乾隆不由自主地赞美道。“皇上,前面建有曲水流杯池,‘曲水流觞’诗酒盛会再加上野餐宴乐,那才叫人间一绝呢。”刘墉说。 “刘爱卿,咱们不妨在此小酌一杯,以尽其乐。” 二人于是在河边一露天酒摊上坐下,小二上了酒菜,君臣对饮,好不惬意。刘墉顺口吟道:“愿为水草舞翩跹,浣女倩影吻我脸。今朝一梦风流尽,来日清福图再展。” 乾隆向水中望去,浣女漂亮的脸庞倒映在水中,水草在漂来漂去,真像是在吻浣女的脸呢,何等让人羡慕啊。刘墉自鸣得意,大口喝酒,摇头晃脑。“刘爱卿,现在你这水草在吻什么呢?哈哈哈……”乾隆打趣地问刘墉。 刘墉见浣女把脚伸在水里,不停地拨弄着水草:“她……这个……”从此又在济南人中多了一段传说。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一)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其一)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