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扈大威

2013-1-30 0:16:17 来源:《国际论坛》(京)2008年2期作者简介:扈大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005)

内容提要:欧盟能源不能自给,50%的能源需要进口,而且未来对外能源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欧盟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为确保能源供应,欧盟以内部统一能源大市场为依托,以扩大政策及大周边政策为手段,开展了全方位的能源外交,谋求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打造多条“能源走廊”,实现能源品种、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的多元化,以减轻对外能源依赖,降低风险,确保能源安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欧盟对外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欧盟能源安全能源外交欧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气富集区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都将能源供应安全置于外交战略的优先地位,加大了能源外交的力度。欧盟27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方,能源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制定切实有效的能源外交战略,成为欧盟对外关系的当务之急。

一、欧盟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①第二大能源市场,②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能源进口方,拥有超过4亿5千万消费者,其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15%。

欧盟自身能源蕴藏量很低。据统计,欧盟成员国只拥有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7%,石油探明储量的0.6%和天然气探明储量的2%,并且油气探明储量大部分集中在北海,开采条件十分恶劣,开采成本高昂。③在能源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发达的经济和较高的生活水平,欧盟必须依赖外部能源进口。

目前,欧盟50%的能源需要进口。其中,石油进口率高达81%,天然气进口率为54%;固体燃料进口率为38%。④研究显示,未来欧盟能源生产将急剧下降,特别是碳氢燃料、化石燃料和核电等的产能下降将更为突出。据估计,到2030年,欧盟石油产量将减少73%,天然气产量将减少59%,固体燃料将减少41%。核电生产将减少11%。只有可再生能源将增加一倍。总体来看,2030年时欧盟能源生产能力将比2000年下降25%。⑤

在能源产量不断下降、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欧盟对外能源依存度必然大幅上升。预计到2030年,欧盟对外能源总体依赖度将达到65%。届时,欧盟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高达93%;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增加到84%;固体燃料进口依存度将达59%。⑥其中天然气年进口量将由目前的2750亿立方米增至5350亿立方米,缺口很大。⑦更重要的是,欧盟相当多的能源要从动荡地区进口。这就对欧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除欧盟自身因素外,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际能源政治斗争加剧都促使欧盟重视能源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给欧盟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压力,按2006年石油价格水平(60美元/50欧元一桶),

欧盟每年购买石油需花费2500亿欧元,约占欧盟年GDP的2.3%;⑧国际油气产能趋于饱和,石油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逐年减少,能源勘探及开采领域的国际投资不足,未来大规模增产的前景堪忧;新兴发展中大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并且开展积极的能源外交,寻求供应安全,正在成为国际能源角逐的重要力量;中东局势持续动荡;部分产油国实行“能源民族主义政策”,加强政府对能源行业的控制,客观上增加了国际能源公司开发和经营的成本与风险,妨碍了加大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投入,导致石油剩余产能进一步萎缩,从而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2006年初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以及2007年初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的石油价格之争导致俄罗斯输往欧盟的油气暂时中断,更使欧盟感受到极大的心理震动。即便在冷战期间,前苏联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对西欧的天然气供应。这一事件给欧盟敲响了警钟,使欧盟深刻意识到了自身地位的脆弱和能源安全问题的紧迫性。未来欧盟能源进口特别是天然气进口的相当比例来自俄罗斯,对俄能源依赖无法回避。这就赋予俄罗斯对欧关系方面以强有力的政策杠杆。在欧俄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下,欧盟倾向于对俄罗斯的能源政策调整作消极解读,将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过境国之间的能源价格纠纷一概归咎于俄,认为是一种对欧示威、敲诈的做法。欧盟对此极度敏感,危机意识大大增强。

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欧盟越发重视能源安全,开始更多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思考能源供应安全。在2003年6月出台的《欧洲安全战略》中,能源安全只是简单提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则被明确纳入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范畴中,成为其重点之一。欧盟能源委员安德里斯?皮尔巴格斯(Andris Piebalgs)指出:“欧洲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以及对国际能源伙伴的期望(既包括供应者也包括消费者),然后应以一个声音说话,积极采取行动,保障这些利益。形势日益严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各自为战。欧盟成员国的长期战

略利益决定了必须采取新的措施。”⑨

二、从统一能源大市场到共同对外能源政策

欧洲一体化自能源领域起步,煤炭与核能从一开始就被纳入欧共体超国家机构的监管框架之下,确保能源安全也一直是欧盟(欧共体)的重要目标。不过,在欧洲联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不同能源部门的一体化程度是明显不同的,而且欧盟内部的共同能源政策协调要比统一对外能源政策发展更早、也更加完善。这种状况就使欧盟成员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主要依靠自身的政治外交手段确保能源进口和供应安全。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后,各成员国政府首先谋求以本国的能源计划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法国大力发展核能即是典型的例子);同时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建立消费者卡特尔组织,同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行战略抗衡。1974年,欧共体国家加入了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国际能源机构,与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一道共同储备原油以防止供应中断。相比较而言,欧共体在这次严重的能源安全危机中只扮演了次要的角色。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欧元区的出现,都为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983年11月,欧盟能源部长理事会第一次授予共同体制定独立的能源政策的权限。1988年5月,在对过去的能源计划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欧委会提出了《能源共同市场》的报告。委员会设想的欧盟内部能源政策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统一的能源市场,鼓励竞争,保护私人投资,打破垄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价格,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克服各成员国各自为政的“能源民族主义倾向”。为此,欧盟通过持续不断的立法,要求各国开放能源市场,采用相同的技术标准、

管理规则和技术规范,实现电力、天然气管网的跨国连接等。内部市场的建设为日后的能源外交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扩张的根据地、市场依托。

《马约》的签署催生了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成为与共同体并列的联盟第二大支柱。它将欧洲政治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也为欧盟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提供了机制保障。

1991年欧共体积极推动发起了《欧洲能源宪章》,可以视为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先声。2000年,欧盟与俄罗斯启动了欧俄能源对话,双方决定建立能源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欧盟进一步跨入国际能源外交的舞台,并得到能源合作伙伴的认可。同年11月29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致力于能源供应安全的欧洲战略》,并得到欧盟理事会批准。该文件强调了保障外部能源供应的必要性。此后,欧委会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能源问题的政策文件,初步勾勒出了欧盟对外能源战略的整体轮廓。与此同时,欧盟陆续建立了广泛的能源对话和伙伴关系网络,包括双边和多边、地区和普遍性国际组织,稳步扎实地建立了相当完善的能源外交网络。能源合作成为欧盟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初俄、乌天然气争端发生以后,欧盟共同能源外交政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11)面临对外能源依赖度不断增加、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严峻形势,欧委会于2006年3月发表了关于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绿皮书(《关于可持续、竞争性及安全能源的欧洲战略》),强调了统一对外能源政策的重要性,提出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的主张。3月24日,欧盟峰会责成欧盟委员会、总务委员会和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着手研究论证欧盟共同对外能源战略的基本原则。能源问题开始成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点。欧洲议会也就制定欧盟共同对外能源政策问题举行了听证会。

2006年10月,欧委会向欧盟理事会提交了题为《对外能源关系:从原则到行动》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欧盟能源外交的具体行动纲领。2007年1月,欧委会又出台了《欧盟能源政策》报告。这是欧盟酝酿已久的关于总体能源战略的文件,其中对未来三年欧盟能源外交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论述。至此,欧盟能源外交战略正式形成。

为加强成员国及欧盟内部对外能源政策的协调,欧盟着手建立“能源联络员”(energy correspondents)制度。能源联络员由欧委会、欧委会驻外使团以及成员国代表担任,其职责是在全球范围内充任能源外交的耳目,及时报告有关能源问题的第一手情报,以便欧盟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作出有效反应。(12)2007年5月,能源联络员首次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正式启动。除此之外,欧委会还建议在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设立欧盟项目主管,监督和推动项目实施,从而加大管理和协调力度。例如在纳布科管道项目上即设立了该职位。

如果说一直以来欧盟内部能源一体化是以市场化为导向,把能源问题主要视为经济问题,强调环保、价格和供应安全三方面的统一,那么现在欧盟则更重视从战略和安全的高度看待能源安全问题,把强化对外能源合作列为总体外交战略的优先目标。欧盟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今后能源应成为欧盟发展对外关系的核心和首要目标。欧盟决心促进贸易谈判、发展援助、周边政策等多个政策领域的相互协调,调动一切力量,使用各种手段,调整和充实现有的能源外交布局,以更加积极活跃的姿态投身到能源地缘政治角逐之中,努力实现能源安全的目标。

三、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地缘战略布局

成员国的能源构成、对外能源进口渠道、欧盟对外关系的资源与手段,这三方面因素决定着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地缘战略布局。就能源构成而言,欧盟进口的大宗能源商品为石油和天然气,实行油、气并重,以气为主的能源外交。(13)就地域而言,欧盟能源进口集中于挪威、俄罗斯、中东、北非、里海及中亚等邻近地区。未来欧盟能源进口的主要增量则预计来自中东、里海和中亚。上述事实决定了欧盟能源供给的地理重心是其周边地区。这并不是说欧盟忽视其他地区的能源外交,只是说欧盟目前的重点所在。

经过多年努力,欧盟共同对外能源政策的地缘布局逐渐清晰,即以建立能源共同体为基础、以稳定与俄罗斯的长期合作为关键、以开拓中亚、里海、北非为近期重点及主攻方向,在着意经营周边的同时放眼中东、非洲、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全方位开展能源外交,通过多元化战略确保欧盟能源供应安全。

1.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以欧盟睦邻政策及其行动计划为依托,将欧盟内部能源大市场与周边国家实现管、线、网的物理连接,在欧盟周围建立一个“能源法规共同空间”,逐步推动共同的能源贸易、过境运输及环保规则,促进市场兼容以及最终的一体化。2006年6月8日,欧盟25国与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联合国驻科索沃特派团主持下的科索沃共同签署条约,宣布成立能源共同体,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内部能源市场。欧盟委员会能源委员皮尔巴格斯指出:“能源共同体构成了欧盟对外能源政策的核心部分,它有助于欧盟能源及环境标准的推广,也为非欧盟成员国进入欧盟能源市场打开了大门。”预计该共同体将进一步吸收诸如土耳其、挪威、乌克兰以及摩尔多瓦等国加入。能源共同体使欧盟得以与毗邻里海、中东的重要

通道国家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从而确保以统一的标准从这些国家进口石油。(14)作为能源周边计划的一部分,欧盟还稳步推进欧盟一马格里布电力市场、欧盟—马什里克天然气市场的建设;欧盟还与挪威、阿尔及利亚等重要能源生产国酝酿建立重点合作关系。

欧盟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对其维护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一是在能源领域与邻国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双方经济融合,谋求对各国的能源市场的渗透和扩张;二是确保从这些国家的能源进口;三是保障能源过境运输安全;四是以邻国为跳板,进一步抵近其他能源主产区。

2.稳定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战略伙伴关系,在欧俄能源合作中争取主动地位。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能源供应伙伴,欧盟依赖俄罗斯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而俄罗斯则倚重欧盟这个巨大而稳定的能源市场。俄欧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欧盟是俄罗斯的最大能源客户,俄罗斯石油出口的63%、天然气出口的65%是面向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分别占欧盟进口量的30%和44%。能源合作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俄罗斯GDP的20%来自于能源和金属制造业。(15)从《能源宪章条约》的批约到补充运输条款的谈判,从欧俄能源对话的启动到伙伴与合作协定的签署,能源合作在欧俄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普京政府近年来加强对能源业的控制,大力扶植垄断性国有企业,控制中亚国家对欧盟的油气出口,并向欧盟下游市场不断扩张。对俄能源的严重依赖以及俄罗斯的强势能源政策使欧盟在欧俄能源合作中处境被动,加剧了欧盟的不安全感。欧盟担心俄罗斯以能源相要挟达到政治目的,同时担心俄罗斯在能源领域投资不足,其产量不足以满足欧盟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16)欧盟对俄采取既合作又斗争的两手策略,一方面深化与俄能源对话与战略合作,稳步推进欧俄战略伙

伴关系,防止俄罗斯掉头东顾,开拓亚洲市场;另一方面利用《欧洲能源宪章》的批约及补充过境条款谈判,压迫俄罗斯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国内能源市场,允许俄民营能源企业以及中亚国家使用俄管道向欧输送油气,同时酝酿欧盟内部立法,限制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欧盟境内的扩张势头。在欧俄能源对话迟迟未能取得进展的情况下,西欧大国相继与俄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德国、意大利与俄罗斯签署修建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协定;而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则坚决主张欧盟在对俄能源合作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17)2007年5月在萨马拉举行的欧俄第19次峰会在未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无果而终,欧盟内部对俄能源政策已经出现明显分裂。

3.下大力气开展管道外交,设法打破俄罗斯对油气运输管线的垄断,同时在中亚地区展开外交攻势,在里海油气资源竞争中抢占先机。

据欧盟估计,到2010年,里海地区石油产量有望达到每天400万桶,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每年1700亿立方米,是欧盟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关键,未来欧盟天然气进口增量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寄希望于中亚和里海地区。这就促使欧盟加强与环里海地区的能源合作。

2004年11月13日,欧盟邀请环黑海、里海及周边国家的能源部长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会议,决定发起能源对话,称“巴库倡议”。商讨加强欧盟与有关各国的能源合作,促进黑海及里海地区能源市场与欧盟统一能源大市场的逐步融合,加强有关各方在能源贸易、过境运输以及环保标准等方面的相互协调。

(18)自前苏联解体以来,欧盟向中亚国家累计提供了11亿欧元的援助,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2006年欧盟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深化能源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7年3月,欧盟及中亚5国外长会议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召开,

欧盟在会上承诺在未来6年内将对中亚的援助额增加一倍。欧盟还出台了新的中亚战略。欧盟还与阿塞拜疆在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开展了能源对话,并提供了有关能源领域的技术援助。欧盟鼓励欧洲能源企业对里海地区进行投资,以便在能源争夺战中抢占先机。欧盟还着手修建从里海经土耳其、伊朗等地通往欧洲的油气管线,以便将当地的油气资源运往欧洲市场。欧盟投资170万欧元用于进行跨里海能源管线可行性研究,加快纳布科管道的建设。2007年3月欧盟还发起了所谓的黑海倡议,进一步加大对黑海地区的外交投入。

应当注意的是,欧盟采取的所谓多元化战略,只是希望增加与俄罗斯能源谈判时的筹码,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作为主要能源供应方的地位。(19)相反,欧盟还须注意避免刺激俄罗斯,使其加快亚洲部分能源市场的开拓。里海油气资源的确切蕴藏量也是众说纷纭,其产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欧盟进口增量的需要,依然没有定数。欧盟在这个地缘方向上究竟准备走多远,或者准备投入多少政治外交资源,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4.中东和海湾地区

中东地区在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首先,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20)与伊朗共同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及天然气探明储量。其次,世界上剩余的石油生产能力几乎垄断于沙特阿拉伯一家之手。第三,中东地区产油国对世界石油价格拥有巨大影响力,可以直接、间接地影响欧盟的价格安全。欧盟为确保国际油气市场的稳定,必须稳定并发展与中东海湾国家的关系,与其开展持续的对话。(21)

目前中东地区并不是欧盟能源进口的最主要来源,但该地区是欧盟未来能源

进口的重点地区,因而也成为欧盟能源外交的重点。近年来,欧盟与海湾国家签订了对能源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和贸易协定。2004年,欧盟在沙特首都利雅德设立外交使团,并派出了负责海湾6国事务的大使。欧盟在处理与海湾国家关系时,注意与美国的政策、特别是其大中东政策保持距离,在所谓民主化改造等问题上采取低调,以便为与海湾国家的能源合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22)目前,欧盟与海湾六国建立了特殊的双边对话关系,以便保持对海湾国家的影响。此外,欧盟还积极插手巴以争端的解决,在伊朗核问题上开展积极的外交努力,巩固与加强在这个重要战略区域的政治存在。

欧盟与非洲的能源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欧盟正在着手建立“欧盟—非洲能源伙伴关系”,在非洲修建重要的能源运输基础设施,以便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欧盟。拟议中的输气管道从尼日利亚开始,途经尼日尔、阿尔及利亚,最后到达欧盟。该管道的修建将极大地改善非洲向欧盟输送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的能力。(23)

此外,欧盟还积极开展多边能源外交,利用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最大限度地影响国际能源秩序,维护自身能源利益。与主要能源消费国的合作与对话也将成为欧盟能源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固有矛盾与局限

欧盟的能源外交属于大外交的范畴,即综合运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竞争政策、贸易政策、大周边政策、发展援助政策以及财政金融手段(例如借助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等),通过动员欧盟成员国的集体政治意志,运用欧盟的整体影响,创造对欧盟有利的能源外部环境。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发展,

更多是对现有对外政策工具的调整,将能源因素作为处理各种双边关系时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确保对外能源政策的连贯是欧盟能源外交的首要原则。(24)

应当看到,欧盟共同能源外交受到欧盟对外关系体制的制约,其决策与实施受到欧委会、理事会、成员国三方相互关系的影响,是多重矛盾之集合体,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超国家机构与成员国的矛盾以及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就目前实际情形看,由于能源外交事关各国重大战略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依旧牢牢控制在成员国手中。欧盟成员国之能源外交与欧盟共同能源外交同时并行,但是成员国的能源外交似乎更优先于联盟的共同能源外交。这就决定了联盟共同对外能源政策运作空间的有限性。

首先,欧盟超国家机构与成员国之间在能源政策上存在矛盾。欧委会在能源政策上的权威不断遭遇民族国家政府的抵制,形成一种充满张力的结构,统一能源市场的建设困难重重。能源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战略性部门,各国政府对本国的能源企业采取保护和扶植政策,对欧委会鼓励跨国竞争、强制开放各国能源市场的作法采取抵制态度。比较典型的是欧委会所谓“拆分”政策,即不允许一国电力及天然气企业同时经营生产和销售环节;要求向他国企业开放本国市场等。但是欧盟大国例如法、德、意等出于保护本国能源企业的考虑,公开反对欧委会的立法措施。法国天然气公司指责欧委会的做法是“危险的”、“效率低下的”;(25)法国政府则支持本国苏伊士和道达尔两家公司违反欧委会规定合并部分能源业务。由于欧盟的共同能源外交以内部统一能源市场为依托,因此欧盟统一能源大市场的进展程度就对欧盟开展能源外交的能力形成制约。例如,成员国在发生能源供应危机时同舟共济、相互支援、共渡难关的能力即遭到削弱;当欧委会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外国大公司实行强制拆分时,也将有明显的歧视之嫌,从而降低欧盟的自我防护能力。

其次,成员国的国家利益差异和矛盾对欧盟共同能源外交的形成构成严重阻碍。“在很多情况下,欧盟只不过是充斥着不同意见的一个团体,而不是目标一致、步调整齐的单一行为者。”(26)由于各国国情不同,能源构成不同,地缘位置和对外能源进口渠道各异,因此采取了不同的能源外交政策。不同的能源构成以及不同的进口来源决定了这些国家的石油地缘政治敏感性的差异。

在涉及本国重大国家利益的对外能源合作项目上,欧盟各国多采取实用主义和各自为政的态度,往往不与其他成员国协商。典型的例子是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俄罗斯建立了能源伙伴关系,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欧盟总是以一个声音对俄罗斯说话。事实上,各成员国出于各自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等多重考虑,对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采取了不同政策。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能源进口严重依赖俄罗斯,但是在政治和安全政策上这些国家却对俄采取强硬政策。为了尽量减少对俄依赖,2006年初,波兰在美国支持下,向所有北约及欧盟成员国提出一项计划,倡议订立《欧洲能源安全条约》。该条约要求所有欧盟及北约成员国在对俄能源谈判中统一立场,共同进退,在发生能源进口中断的情况时互相支持,以便借重集体力量抗衡俄罗斯。波兰还建议建立共同能源储备,进一步实现天然气、石油、电力的物理网络联接等。这就是所谓“能源北约”的主张。(27)波兰于2006年3月向欧盟理事会提交了该建议,得到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支持,但是遭到法德等欧盟大国反对。这些老欧洲国家不主张在能源领域对俄采取对抗政策,强调与俄对话协商。德国更是不顾波兰等国的反对,与俄罗斯就架设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的天然气管线达成协议,极大地削弱了波兰利用其能源过境国的地位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损害了波兰的能源安全,也将欧盟内部在重大能源外交问题上的分裂暴露在世人面前。有鉴于此,在2006年发表的绿皮书中,欧委会呼吁各成员国在对外能源

政策上加强团结。(28)

总之,根据目前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和趋势,要真正实现能源外交政策的彻底一体化,欧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作为“有效的多边主义”的倡导者,欧盟如何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时,对于形成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全球能源秩序发挥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注释:

①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统计,2006年欧盟按照官方汇率计算的GDP为13万7千4百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3万2千2百亿,居世界第一位。参见: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c6786623.html,/cia/publications/factbook/。

②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4年欧盟25国初级能源总消耗(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TPES))达到1757百万吨油当量(mtoe);而美国的总消费则为2326百万吨油当量。参见:https://www.360docs.net/doc/4c6786623.html,/Textbase/stats/prodresult.asp?PRODUCT=Balances。

③参见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资料: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Regional indicators: European Union, Jan. 2005,www. eia. doe. gov.

④Commission Staff Working Document, Annex to Green Paper, COM(2006) 105final, p.

9.参见http://ec. europa, eu/energy/green-paper-energy/doc/2006 03 08

gp_working_document_en. p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⑤Ibid, p.11.

⑥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 Energy Policy for Europe, Brussels, 10.1. 2007, Com(2007) 1 final, p.

26. 参见http://eur-lex. europa. eu/LexUriServ/site/en/com/2007/com2007_0001 en01. p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⑦Commission Staff Working Document, Annex to Green Paper, COM(2006) 105 final, p.

24.

⑧Ibid, p.20.

⑨皮尔巴格斯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能源会议上的讲话:A Common Energy Policy for Europe, EU Energy Policy and Law Conference, Brussels, 9 March 2006. 参见http: //europa. eu/rapid/pressReleases Action. do? reference=SPEECH/06/161&format=HTML & aged=1 & language=EN & guiLanguge=en,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⑩维尔纳?魏登费尔德、沃尔夫冈?韦塞尔斯主编:《欧洲联盟与欧洲一体化手册》(M),赖志金、裴晟、宋新宁、林甦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1)Oliver Geden, Clemence Marcelis, Andreas Maurer: Perspectives for the EuropeanUnion's External Energy Policy, Working Paper FG 1, 2006/17, December 2006, SWP Berlin, p. 9.参见http://www. swp-berlin. org/en/common/get_document, php?

asset_id=3521&PHPSESSID=7b0511d7a47fe07f34a9cad447f778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12)参见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总司司长Eneko Landaburu在欧盟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就欧盟

共同对外能源政策举行的听证会上的发言:Europe's External Energy relations: presentand future challenges, p.5, http://ec, europa.

eu/comm/external_relations/energy/docs/speech_el_280207. pdfhttp://ec. europa.

eu/comm/external_relations/energy/docs/speech el_280207. p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13)欧盟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特别关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欧盟要实现其环保目标,必须增加清洁能源在总体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另一方面,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而管线铺设投资巨大,且一旦铺设完成就很难弃置不用。同时管道过境国的政策往往左右着天然气的可靠供应。比较而言,石油可在全球市场上购买并运输,买家与卖家之间不必结成长期的固定买卖关系。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围绕天然气的可靠供应必须付出更多的外交资源,欧盟不得不把相当多的注意力关注于天然气外交。参见Enno Harks, "The Conundrum of Energy Security-Gas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in The International Spectator, 3/2006, p.48.

(14)Ministers hail largest energy internal market in the world-Energy Community Treaty,参见欧盟官方网站http://europa. eu/rapid/pressReleasesAction. do?

reference=IP/06/757&format=HTML&aged=0&langnage=EN&guiLanguage=en,最近访问日期

2008-1-28。

(15)EU-Russia Relations, European Commission External Relations, 2007 May, p. 6. 参见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4c6786623.html,/newsweb/Hot Topics/EU-RussiaRels2007, pdf,最近访问日

期2008-1-28。

(16)Alan Riley, Frank Umbach, "Out of Gas-Looming Russia gas deficits demand readjustment of European energy polic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pring 2007, pp. 83-90. 参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4c6786623.html,/archiv/2007/spring2007/download/d2d7347ad6e811dba367bb1844 d9 f6eff6ef/original_IPGE_1_Riley_Umbach. p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17)Keith C. Smith, Russian Energy Pressure Fails to Unite Europe, CSIS EURO-FOCUS, January 24, 2007, Volume 13, Number 1.

(18)除欧盟外,巴库倡议的参加国为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伊朗(视政治情况之许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观察员)、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土库曼斯坦。参见欧委会网站

http://ec.europa.eu/comm/external_relations/energy/baku_initiative/index.htm。

(19)Paul Belkin, The European Union's Energy Security Challenges, Updated May 7,2007,CRS Report for Congress, RL33636,p.13.

(20)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1)Gawdat Bahgat, "Europe's energy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82:5(2006),p.974.

(22)Gerd Nonneman, "The EU-GCC Relations: Dynamics, Patter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pectator, July September 2006,p. 62.

(23)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总司司长Eneko Landaburu在欧洲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就欧盟共同对外能源政策举行的听证会上的发言:Europe's External Energy relations: pres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p.6。

(24)External energy relations-from principles to act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COUNCIL, Brussels, 12.10. 2006, COM(2006) 590final, p. 2.参见http://ec.europa.eu/external_rela_tions/energy/docs/com06_590_en. p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25)GDF warns against 'dangerous' EU energy liberalisation plans,参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4c6786623.html,/en/energy/gdf-warns-dangerous-eu-energy-liberalisation-plan s/article-166849,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26)Gerd Nonneman, "The EU-GCC Relations: Dynamics, Patterns and Perspectives",p.

65.

(27)参见Oliver Geden, Clemence Marcelis, Andreas Maurer, Perspectives for the European Union's External Energy Policy, Working Paper FG 1, 2006/17, December 2006, SWP Berlin, p. 24.

(28)Green Paper-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nd Secure Energy, Brussels, 8.3. 2006, COM(2006)105final, p. 8.参见

http://ec.europa.eu/energy/green-pa-per-energy/doc/2006_03_08_gp_document_en. pdf,最近访问日期2008-1-28。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和对策建议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能源安全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量越来越大,如何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从中国的能源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并基于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为:要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能源结构的优质化;全面落实能源节约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能源多边合作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来破解能源困局;建立并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Summary: China is in the world the second largest energy producer country and second largest energy consumer, the energy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energy security problem is the important topic that the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sustained development is unable to avoid. At present the energy use of China enters the fast rise period, uses the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creasingly to highlight as the clean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of representative, the import volume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how to safeguard the energy security in China appears more and more urg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ergy realistic condition in China, elaborated that stern of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problem, and bases on this to propose own view and suggestion, thinks: Must actively promote the strategic readjustment of energy source structure, realizes the high quality of energy source structure; Comprehensively carries ou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first, speeds up shif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y; Fully using energy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walks" strategy to explain the energy predicament; 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the oil reserve system. 关键词:能源安全;对策建议;石油储备;“走出去”战略 Keyword: Energy security;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Oil reserves; "Walks" strategy 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能源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能源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能源安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并迅速从国内空间层次跨入到国际空间层次,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日

欧盟对外能源合作若干问题研析

欧盟对外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析 余建华 内容提要论文在揭示欧盟能源消费的四大特征后,指出欧盟(欧共体)在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为保障能源安全,在对外能源合作领域迈出一系列历史性步伐,并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形成富有特色的全方位能源外交战略。欧盟将俄罗斯作为最重要能源供应伙伴之一,虽然欧俄能源合作还存在诸多障碍,但这难以阻挡新世纪欧俄能源合作在互利基础上发展深化的大势。20多年来,能源是中欧之间长期务实合作、成效显著的领域。今天,在世界能源新形势下,中欧之间继续拓展和深化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战略利益,而且有助于世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欧盟俄罗斯中国能源合作 作者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非传统安全中心主任,研究员。 一、欧盟对外能源战略 1、欧盟能源消费的四大特征 一是世界能源消费大户。欧盟与亚太、北美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能源消费地区,根据2004年和2005年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3年欧盟1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5.4%;2004年5月欧盟实现第五次扩大后,欧盟25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能源市场,2004年欧盟2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6.8%。 二是能源消费品种多样化。欧盟(2004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40%,天然气24%、煤炭18%、核能13%、水电等可再生能源4%;也就是以石油为主的油、气、煤、核四足鼎立格局。

三是能源自给率不高。1999-2000年欧盟能源自给率约60%,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个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自给率分别只有15%、60%和65%。近年来,特别是欧盟吸纳中东欧10国后,欧盟的能源自给率下降到50%左右。 四是能源对外依赖度趋于上升。根据现有各方面估测,欧盟能源对外依赖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即到2020年,欧盟对一次能源进口的依赖将扩大到65%,其中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比例分别要高达约90%、65%和65%。1因此,作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市场,欧盟要解决能源问题,必然要愈加加强与外部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2、欧盟对外能源战略 欧洲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煤炭、石油等能源很早就与国家安全、国家实力紧密联系。在欧洲的历史上我们看到,德国和法国曾经为争夺煤炭资源而大动干戈,而在一战和二战的演进中,石油资源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战争双方的胜负。由此二战结束后,能源合作就成为法德等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的入口。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就发表了建立欧洲国家煤钢资源共同规划的历史性声明,随后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相继建立,以根除因争夺资源引发战争的可能性。70年代世界两次石油危机的的爆发,使西欧诸国尝到能源短缺和受制于人的苦头,西欧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 因此直到20世纪70年代,作为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旨在实现能源安全的能源外交真正开始。在石油危机的重压下,能源安全概念进入西方政治家的战略视野中,西方国家开始将石油的稳定供应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上来。梅森·威尔里奇(Mason Willrich)在1975年出版的《能源与世界政治》(Energy and World Politics)一书中提出了“能源安全”的概念,认为“能源安全是国际能源政治最为关注的问题。” 2同时瑞典学者博·黑恩贝克在著作《石油与安全》中指出“今后,有关石油的问题,在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战略中将比过去居于远为优先的地位。换句话说,作出关于国家安全和战略安全的决定时,将要大大地而且愈来愈多地考虑下述几个问题:不仅要考虑到潜在国内能源的供应,而且也要考虑到国外来源供应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其这种供应是否可以获得等等。”3在此能源安全思想的指导下,围绕应对石油危机、确保能源安全,欧共体除了在内部开发油源、改换燃料、节能提效,更在能源外交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步伐。 第一,响应美国倡议,推动成员国与美、日等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合组织框架内,于1974年决定建立国际能源机构。其宗旨是调整成员国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对策,发展石油供应方面的自给能力,共同采取节约石油需求的措施,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建立在危机时分摊石油消费的制度,共享石油市场情报,促进与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合作关系。 第二,调整中东政策,实现欧阿对话。西欧各国认识到,要从中东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必须采取同情和支持阿拉伯民族利益的立场。1973年11月布鲁塞尔欧共体九国外长会议首次在政治外交领域协调一致,以欧共体的名义发表联合声明,强烈敦促阿以双方严格遵守安理会339号决议,在中东政策上与美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分道扬镳。随后欧共体在外交上谴责以色列扩张政策,支持阿 1[俄]斯·日兹宁:《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2Mason Willrich, Energy and World Politic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1975, p.65. 3[瑞典]博·黑恩贝克:《石油与安全》,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能量”一词,学生对这个词本身比较熟悉,但对作为物理概念(物理量)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渗透光能、热能,到电学板块时直接提出了电能的概念,将词义变成物理量,从而有了单位及计算的方法,同时粗略地渗透动能的概念,九年级又形成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等概念.“能量”作为主线之一,也贯穿在整套教材当中.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能的知识基础之上,对能源知识做了常识性的介绍,对“能量”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本章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最后一章,起着至关重要的压轴作用.它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在此达到高潮,物理教育教学的意义得以充分的体现.从知识方面看,对能量、能源及转化有全面的认识,从价值观方面看,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能源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他的目标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又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从学习物理开始就接触光能、热能,到学习电能时就涉及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问题,后来又逐渐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习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与能量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对各种能量的了

如何看待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 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朱兴珊周大地 摘要保障能源安全必须弄清能源供应的主要非安全因素是什么,这些非安全因素来自哪里,并根据经济和环境承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方式,使环境和经济的综合成本最小。我国总的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产量能保证一半的石油供应,保证最基本、最关键的需要;世界油气贤源丰富,随着技术进步,勘探开发成本不会有太大增加;预计进口石油所需支付的外汇始终不足中国预期出口收入的6%。综合考虑,我国能源保障供应安全的战略和途径应是:(1)用尽可能低的代价进一步增强国力;(2)尽量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3)加强与石油消费国和输出国的对话;(4)逐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产油国和跨国公司的合作;(5)实行能源供应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获取方式、运输通道多元化等战略;(6)实行正确的资源战略,尽可能多地和安全地利用国际资源;(7)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主题词能源石油安全供应战略中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能源优质化趋势明显加强,石油需求迅速增加。由于仅靠国内的资源和产量已不能满足需要,中国的石油进口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供应历史上也曾有过依赖国外石油而受制于人的经历。因此,能源供应及经济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有关决策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去年石油进口量增加、国际油价上涨和外汇支付大幅度增加,国内石油消费市场受到一定冲击的情况下,石油进口和相关的能源安全问题更成为热点问题。 一、能源安全及保障能源安全的原则 能源安全即能源供应安全,指的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可以稳定而可靠地获得所需要的能源。这种可靠性包括能源供应来源、运输通道和相关供应系统的可靠。保障能源安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障国有能源企业的安全,而是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和国民经济建设能经济地、安全地得到所需要的能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完全能够保证国内需求,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因此,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主要指进口油气供应安全问题,其中石油供应安全问题更为紧迫。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价格波动相对于供应保障,仍是第二位的问题。 保障能源安全首先必须弄清能源供应的主要非安全因素是什么,这些非安全因素来自哪里。只有了解这些,战略和措施才有针对性,才能既经济又有效。我们考虑保障能源安全时,要同时考虑其花费的经济成本和造成的环境影响。安全是相对的,不可能不惜一切代价来追求绝对安全,只能根据经济和环境承受能力,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可以达到的安全程度),并且选择合理的方式,使环境和经济的综合成本最小。 二、为什么要重视能源安全问题 1.近几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迅速 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迅速增加,近几年更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产需缺口将分别达到1.55亿~1.87亿吨和2.4亿~2.95亿吨,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6.3%~52.3%和55.8%~62.1%。广东LNG项目将拉开天然气进口的序幕,估计到2010年我国将进口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以上。 2. 近两年国际油价较高,进口石油的外汇支付压力增加

欧盟能源战略

从欧盟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欧盟对于石油的依赖与美国相当,对于天然气的依赖超过美国。由于欧盟的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欧盟对外能源的依存程度还会加剧。 对于欧盟来说,能源安全因素有两个:一是供应量的稳定,二是价格的稳定。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欧盟的战略目标是在世界上寻找价格最稳定、运输最便利、供应量稳定增长的能源。具体地讲,欧盟的对外能源战略包括: 在致力于能源资源多样化的同时,使能源进口来源多样化。在能源来源地方面,不仅考虑到经济因素,也考虑到环境和地缘政治的因素、恐怖主义的威胁。重新审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加强与能源出口国的联系,特别是发展与临近能源大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和石油出口第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能源外交,以及其他多种控制能源供给的形式,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建立与欧盟能源网络相联通的能源大市场。 进口能源来源的多样化 欧盟将未来能源进口增量的希望寄托在环里海国家(包括俄罗斯)。环里海5国的石油储量是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4.6%,天然气储量将近全球已探明储量的50%。由于亚洲和中国将吸纳OPEC增产的大部分石油,环里海地区石油生产的增长对于欧盟经济增长的需求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环里海地区的石油,那么2010年,欧洲从海湾地区的进口就要每天增加50万桶,如果能够确保环里海地区的能源供应,那么2010年欧洲从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进口就可以降到每天150万桶。这个前景虽然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考虑到海湾地区诸多的不稳定因素,经略环里海地区对于欧盟来说就是大有可为的。 经略环里海地区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能源的种类上:环里海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而欧盟要实现能源清洁的目标,已经加重了天然气在欧盟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环里海地区是欧盟的近邻,可以通过架设运输管线,直接向欧盟各国供应能源。更重要的是:欧盟在环里海地区各国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政治和感情的投资。这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对于欧盟来说,比中东海湾地区更加容易控制。 欧盟在环里海地区发展的前景看好:目前,欧盟进口的石油大约有40%来自于中东海湾地区,48%来自于前苏联地区和北非。欧盟进口的天然气96%来自于前苏联和北非。欧盟已经在环里海地区确定了一些关键性的项目和供应商,其中多数是私营企业。欧盟目前正在调动财力和物力,组织在当地进行能源开发。与此同时,欧盟还稳定了来自北非和阿尔及利亚的原油供应,并且和俄罗斯展开长期供货谈判。从表中可以看出,欧盟现在和未来的能源安全与环里海地区和北非息息相关: 进行能源对话与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欧盟与海湾石油国和俄罗斯等天然气输出国都发展了特殊关系。1991年,国际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开始对话,这个对话机制在1999年更名为“国际能源论坛”。2000年利雅得的第七次论坛决定设立一个秘书处和一个有15名委员组成的执行会,委员包括来自生产国和消费国、国际能源机构和OPEC的代表。欧盟积极参与这样的行动,但是这种没有约束力的交换意见的渠道并不能解决高油价的威胁。 2005年4月,在欧盟委员会能源与交通总司的支持下,欧洲几个能源研究机构共同完成了长达614页的“欧盟与海湾产油国之间关于能源稳定和可持续问题的对话。”对话不是简单的交换意见,而是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例如,欧盟与乌克兰之间进行了持续有效的对话,对话的核心是乌克兰在欧盟与中亚新独立国家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欧盟委员会的参与下,乌克兰和波兰签署了一项石油管线协定,来自里海的石油通过乌克兰输往西北欧。欧盟与所有能源供应者之间都建立了建设性的双边对话关系。与阿尔及利亚的双边对话使双方解决了长期天然气合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使阿出口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天然气能够加倍。 能源外交也是欧俄关系的重心,因为能源对于双方来说都蕴含着最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欧俄能源对话从2000年10月开始,通过对话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建立北欧天然气管道,在莫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考纲要求】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 5、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要点诠释: 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1)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3)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考点二、核能 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者重新组合是极困难的。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核能是新能源,它有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要点诠释: 1、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2、核聚变: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 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3、核能的利用:我国是核能资源丰富的国家,现已具备了建造核电站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已在 浙江和广东建设了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电站的建立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在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珍贵之时,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全世界已经建成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 考点三、太阳能 1、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风能、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 2、太阳能的利用 (1)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学能) 生物质能(光能----化学能) (2)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光能----内能) 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通讯、计算器、手表等方面。 (3)太阳能来源丰富,不需要运输,无污染,但由于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给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带来一些新的技术课题。 考点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节约能源。 2、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的粉末污染了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温室效应,核能的使用也可造成辐射污染。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而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这类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21世纪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世界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存在严重危机,人们期待未来的理想能源的开发。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典型例题】 类型一、能源

什么是能源安全

一、什么是能源安全 当今世界,能源安全的内涵发生了转变,更多的是指经济安全。 二、中国存在能源安全问题 而且,已经比较严重;变化趋势更不容乐观; 三、对认为中国不存在能源安全问题的观点的讨论 四、美、日的能源安全战略 美国能源丰富,能源消耗量极大,美国具有超级的政治外交优势; 日本能源匮乏,能源消耗量很大,日本具有超级的经济实力; 他们的能源安全战略和他们的国情密切相关——对中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找到制定并执行能源安全战略的思路和方法; 五、能源安全战略 能源安全是一个系统问题,解决能源安全的手段有: 政治策略 经济策略 技术策略 社会策略 六、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的出路 一、能源安全问题的内涵 今年5月美国的加州发生了一次能源危机,此次危机造成电力供应不足,迫使政府进行轮流停电措施。加州能源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能源危机在中国的报刊杂志上也随处可见,能源安全话题第一次让我们如此重视,其实,能源安全问题早已有之。 早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1979年的伊朗革命中,能源短缺(主要是石油短缺)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巨大冲击让人们察觉到在明显平衡的能源体系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表面的平衡,偶发因素或者政治等其的因素导致不平衡--短缺,于是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受到冲击,这些考虑促使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研究机构在1985年一致同意研究能源安全问题。1990年,从事能源安全研究的科学家给出了一个这样的定义:能源安全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消费者及其政府有理由相信在能源方面有足够的储备,生产和销售渠道来满足他们在可预见到的将来对能源的需求,这些能源可来源于本国或国外,其价格不至于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危及他们的生活。当国民的福利或政府追求其他正常目标的能力,由于能源供应中断或突然发生重大价格变化而受到威胁时,不安全就出现了。 让我们从历史的回顾中走回来。针对加州能源危机,美国总统布什随即于5月17日公布了新的能源计划。他在计划中呼吁,通过加速国际合作来增进石油供给,并提议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家的能源部长应定期召开年度会议,共同商讨能源使用等事宜。他表示:"我们不应当……认为能源安全问题与其他国家毫无关系。"布什提议,由美、英、法、德、意、日、加和俄罗斯组成的八国集团的能源部长应当每年都召开会议;他还建议,美国应利用它在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成员国地位,制定出清晰的路线,在能源工程建设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吕浩 摘要:近年来,能源安全特别是石油安全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能源是一个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能源的逐渐减少,世界能源安全和中国能源安全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能源引起的冲突乃至战争日益增多,能源安全的地位日益凸显。 关键词:能源能源安全石油安全非传统安全 一、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能源安全是非传统安全中的一种。是指为保障一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使能源特别是石油可靠而合理供应,规避对本国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军事、政治、外交和其他非传统安全事件所引起的能源供需风险状态。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内容,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国防的巩固和国家的稳定。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资源,比如说石油,其除了是重要的动力资源外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存在的国际纷争和冲突,很多是为了争夺能源引起的,能源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中日有关东海油气田的争端,美国为了控制中东石油资源而发动的两次海湾战争都是由能源问题直接引起的。 二、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 1.中国能源供需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能源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从90年代开始需求量逐渐超过供给量,1993年起我国从能源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安全的压力逐渐增加,能源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比较贫乏的国家。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只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3%。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1.20%。国内能源的储量和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能源的供需状况是,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国内供给量占供给总量的比例逐渐减少,进口能源占能源供给总量的比例逐渐增加,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 2.中国能源进口的来源、渠道及结构 中国石油进口的来源多集中于中东地区、非洲、中亚和拉丁美洲,60%~70%的石油进口来自在中东。沙特阿拉伯、伊朗以及安哥拉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国家。 来自拉丁美洲和中亚地区的石油进口量近些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主要来自中亚、俄罗斯和缅甸,其中来自俄罗斯和中亚的天然气占很大比例,中亚和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未来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此外,我国与澳大利亚也签有长期供应天然气的协议。 能源进口的渠道是受能源进口来源地的影响的。我国的石油进口集中在中东地区,其他地区的进口量都较少。每年石油进口量中,利用国外开发的份额油仅约500万吨,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基本制约条件,是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石油,众所周知石油是衡量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一个国家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的程度越高,其安全问题就越突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粮食,你就控制了整个人类;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就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这些能源问题,导致了我国存在众多的不安全因素。中国在快速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中国开始和美国争夺石油了。于是,中国也成了美国在石油方面的对手了。现在的中国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美国人掌控着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石油资源的生产或者运输。也就是说,我们获得血液要花多大的代价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决定的。这种危险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血管以及血源随时都有可能被我们的对手掐断。现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中国才选择了战略上的主动全面出击。事实上,依照现在中国的实力以及战略态势,不应该全面出击,而应该是有限度地重点出击。但时不我待,石油对于中国的压力牵制了中国国家战略。不全面出击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失去血源。于是,中国只能抱着聊胜于无的态度选择全面出击。全面出击由于实力不够也未必能够取得很大的效果。可是话说回来,在现有条件,能够多得一点总比少得一点强。 美国也达到了他的目的。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采取有限程度的攻势战略打开生存环境那是很合理的。对于美国也将造成无力下口的压力。可是,石油让中国疯狂,中国必须走出去了。一贯稳重的中国外交也出现了不谐的音符。可是没有办法,现在的情况逼迫着中国走上了一条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路。而这个时候,倡导建立节能型社会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以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生产力结构,节能的空间是很大的。节约一点能源,中国在国际上的运作空间就大了一分。并不能否认全面出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其好处的。可是另一个层面上,战略转型的速度过快过猛,显然没有经过非常全面的考虑。这样就出现了不是战略指导石油而是石油指导战略的被动战略取向。整个国家战略的方向并不是很规划得很严谨细致。在国家战略方面的问题,小小的失误都能造成一个国家大的灾难,更何况全面出击这样的大问题。 石油方面的压力让我们的国家外交有了一定被动的被动成分。而变被动为主动现在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战略上的完全突破。也就是说,要实现对于石油战略的完全逆转,那就必须以激进道路一走到底。扯碎而非扯开美国的包围网!这需要极大的战略意志以及相对很大的潜力消耗。因为我们要快速冲出去,必然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速度越快的方式自然就越激烈。毕竟有三分之一的石油缺口,失去了速度是不行的。另一个办法,那就是自身的节能。节能型社会的建立直接减少我国石油的消耗,自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国家战略的压力。也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暂时以经济方式为主军事力量为辅实现重点方向战略突破。两种方法对比看来,很明显第二种方法要合理得多。如果采取了第二种方法,有重点方向的石油保障,我国国家战略的就将稳健地多。 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而中东地区在世界政治军事局势中很不稳定,在战争状态下石油的补给,特别是通过海路的补给会受严重影响,这对我国的石油安全形成隐患。不仅如此,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也比较低。石油储备分为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石油战略储备不承担平抑油价的作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练习

练习1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天然气按形成和来源划分属于来自的能源,与煤炭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2、写出西气东输主干道的起点和终点: A (油气田) B 市。 3、我国陆地上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图中的,C 盆地, D 盆地, E 盆地以及地区。 4、管道输送天然气的特点是。 5、“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6、“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7、图中F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G为全国重要的基地。

参考答案 1 、太阳辐射 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对环境污染小 2、轮南上海 3、塔里木柴达木四川陕甘宁 4、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占地少,安全可靠; 但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5、○1加快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并可以吸引和积累资金,促进西部的发展; ○3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 6、○1改变东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3减轻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的压力。 7、河西走廊山西能源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据新华社2004年1月报道,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大幅度增加,净进口石油97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36.4%。 材料2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5年--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年--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外经验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发改委已经开始建设浙江镇海、舟山;山东的黄岛;辽宁的大连4个石油储备基地。 材料3 材料4 我国原油进口中的80%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最近提出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至少能减少1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说明: (1)、石油储备的目的是什么? (2)、面对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趋势,我国应该采取的积极能源政策有() A、严格控制石油进口数量,不断提高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C、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D、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价格 4、简述中缅石油管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 5、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 扈大威 2013-1-30 0:16:17 来源:《国际论坛》(京)2008年2期作者简介:扈大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005) 内容提要:欧盟能源不能自给,50%的能源需要进口,而且未来对外能源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欧盟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为确保能源供应,欧盟以内部统一能源大市场为依托,以扩大政策及大周边政策为手段,开展了全方位的能源外交,谋求建立泛欧能源共同体,打造多条“能源走廊”,实现能源品种、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的多元化,以减轻对外能源依赖,降低风险,确保能源安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欧盟对外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欧盟能源安全能源外交欧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气富集区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都将能源供应安全置于外交战略的优先地位,加大了能源外交的力度。欧盟27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方,能源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制定切实有效的能源外交战略,成为欧盟对外关系的当务之急。 一、欧盟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①第二大能源市场,②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能源进口方,拥有超过4亿5千万消费者,其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15%。 欧盟自身能源蕴藏量很低。据统计,欧盟成员国只拥有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7%,石油探明储量的0.6%和天然气探明储量的2%,并且油气探明储量大部分集中在北海,开采条件十分恶劣,开采成本高昂。③在能源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发达的经济和较高的生活水平,欧盟必须依赖外部能源进口。 目前,欧盟50%的能源需要进口。其中,石油进口率高达81%,天然气进口率为54%;固体燃料进口率为38%。④研究显示,未来欧盟能源生产将急剧下降,特别是碳氢燃料、化石燃料和核电等的产能下降将更为突出。据估计,到2030年,欧盟石油产量将减少73%,天然气产量将减少59%,固体燃料将减少41%。核电生产将减少11%。只有可再生能源将增加一倍。总体来看,2030年时欧盟能源生产能力将比2000年下降25%。⑤ 在能源产量不断下降、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欧盟对外能源依存度必然大幅上升。预计到2030年,欧盟对外能源总体依赖度将达到65%。届时,欧盟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高达93%;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增加到84%;固体燃料进口依存度将达59%。⑥其中天然气年进口量将由目前的2750亿立方米增至5350亿立方米,缺口很大。⑦更重要的是,欧盟相当多的能源要从动荡地区进口。这就对欧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除欧盟自身因素外,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际能源政治斗争加剧都促使欧盟重视能源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给欧盟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压力,按2006年石油价格水平(60美元/50欧元一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2013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能源家族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如:食物、柴薪等。所有生命物质中都含有生物质能。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柴薪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 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食物、柴薪、地热能、沼气、潮汐能等。 按使用开发的时间长短来分类,能源还可以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如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数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属新能源。 第二节:核能 1、裂变:用中子轰击较重的原子核,使其裂变为较轻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原子弹的链式反应是不可控的。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 2、聚变:使较轻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也被成为热核反应。 氢弹爆炸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①核能的优点: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利用核能发电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煤、石油等能,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核电站运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物质,核电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②利用核能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果出现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放射性环境污染。 第三节太阳能 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度条件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除去。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实际上是来自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①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热传递,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②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第四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源革命: 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 第一次能源革命:钻木取火;

中国能源现状及能源安全战略

中国能源现状及能源安全战略 摘要: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问题,其中石油安全居于首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需矛盾及对外依存度相联系,同时还与该国对富油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密切相关。在世界石油短缺大势逐渐呈现、世界石油供需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大国能源博弈与竞争已在中东、中亚等地区展开。为此,中国应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战略。 关键词:中国;能源结构;能源供应;能源安全;战略选择 一、中国能源结构 中国能源在世界上中的比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高41.5个百分点,石油低16个百分点,天然气低20.5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8.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7.5%、石油9.4%、天然气3.84%,其他(水电、核电、风电)占9.26%。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0.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比例为:煤炭70.1%、石油18.7%、天然气3.85%、其他(水电、核电、风电)7.35%。 二、当前煤电油气供需形势 (1)发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前4个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2.6%;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4%,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2%。主要用电行业中,钢铁、建材行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4.1%和21.3%。5月份以来,全国有11个省市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2)煤炭供需总体平衡。前4个月,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铁路煤炭运量增长13.1%;主要港口发运煤炭增长21.4%;煤炭净进口下降27.2%。5月下旬,全国重点电厂存煤近6000万吨,可用16天左右;秦皇岛港存煤约600万吨,处于正常水平。 (3)成品油消费量增长较快。据行业统计,前4个月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5月上中旬,成品油日均销量增长8.5%,其中柴油日均销量增长8.6%。5月下旬,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成品油库存1300多万吨,处于合理水平。 (4)天然气发电快速增加。前4个月,天然气产量增长6.8%,进口增长较快。4月份,发电用气显著增加,河南、江苏等地六个燃气电厂的日供应水平从450万立方米增加到1380万立方米,浙江管网的日供气水平由530万立方米提高到700万立方米。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和进入夏季用能高峰后,电力供需矛盾会比较突出,部分地区电煤、成品油的供应呈紧平衡态势。 三、我国能源现状 (一)自然禀赋不足,能源相对稀缺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从自然禀赋上并不是一个资源富有的国家,我国拥有的能源总量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十分之一,但是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很低。且尚未利用的经济精查储量中86%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运输和利用的难度大。而蕴能丰富的西南部水电开发率仅为8%,开发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二)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偏低,对外依赖度大 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在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 属于富煤、贫油、少气。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占70% 左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较长时期内,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我国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虽居世界第三位,但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