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筛查共识意见2015

早期食管癌筛查共识意见2015
早期食管癌筛查共识意见2015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食管癌辅助检查

一、食管吞钡造影检查 是诊断食管癌,特别是中晚期食管癌的常规检查方法。 早期食管癌造影特点:食管黏膜增粗、中断、迂曲、边缘毛糙或排列紊乱,常有1条或2条粘膜不连续;食管粘膜呈龛影。 中晚期食管癌造影特点:食管腔内粘膜紊乱、中断、破坏、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钡餐通过缓慢甚至停滞,病变上方食管扩张。肿瘤向腔外生长明显时,纵膈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二、食管CT、PET-CT和MRI检查 食管的CT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确定病变部位,显示肿瘤外侵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显示纵膈或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利于对食管癌进行分期。 PET-CT检查将肿瘤解剖和功能成像相结合,对食管癌远处转移诊断和确定肿瘤放疗靶区具有无可比拟优越性。 食管MRI检查一般被认为与CT检查准确性大致相同或略高。心脏、大血管搏动及呼吸运动易产生伪影影响MRI对食管观察,故MRI一般不作为食管病变首选或常规检查,但较适合于颈段食管或上胸段食管检查。 三、食管内镜超声检查(EUS) 是食管内镜及B超的融合技术。对于食管癌,尤其是非手术食管癌治疗前分期具有较大价值。EUS将食管分为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在准确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方面优于CT。EUS结合CT或PET-CT能使食管癌临床分期更准确 四、病理学检查 1.食管拉网法。主要用于普查 2.食管镜检查。是食管癌明确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3.超声内镜下细针吸取法。常用于食管壁内和壁外有肿块而粘膜保存完好者。 4.支气管镜检查。对于癌变位于隆突以上的食管癌拟手术病例,行支气管镜检查。 5.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或活检。如锁骨上或颈淋巴结重大,可行穿刺或活检以确定有无转移。 6.胸腔镜、腹腔镜和纵膈镜检查。是评估食管癌分期的有效方法。

早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早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早期食道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按照外科的原则作彻底切除术,并在术后积极进行一系列巩固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①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EMR):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道癌,通过内镜治疗可以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通常建议在EMR术后每隔6-12个月进行内镜检查和碘液染色是必要的。 ②食管早期表浅癌的内镜激光治疗: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试验组结果显示内镜激光治疗5年存活率为97%,自然病程5年存活率为67%。 ③早期食道癌的光动力学治疗: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包括四种,即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中医治疗。中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应结合使用,由于食道癌中期多未发生远端转移,治疗方法受限较少,但鉴于化疗效果有限,首先考虑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食道癌中期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22%。 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DDP和BLM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超过30%。食道癌中期进行放疗,5年生存率仅10%,要提高放疗疗效,须服用某些中医药物或抗癌增敏剂。 中期食道癌手术及放化疗后应用中医调理,可杀灭残余肿瘤细胞,增加放化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对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和防止转移复发,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食道癌治疗 晚期食道癌患者通常体质比较虚弱,而且体重较轻,不可以再进行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等创伤性治疗,运用中药治疗食道癌,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是晚期食道癌治疗比较理想的选择,同时,患者心态对于保证晚期食道癌治疗效果也有重要意义。 中医无毒抗癌治疗技术广泛运用于食管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预后,更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与食管癌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在食管癌高发区对40岁~69岁年龄段人群进行普查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行之有效的途径。内镜检查辅以食管粘膜碘染色及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食管早期表浅癌的最佳方法。内镜超声检查(EUS)、微型超声探头检查(MPS)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引活检(FNAB)提高了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效果十分满意。ep-mm2癌无淋巴结转移,通过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或氩离子束凝固术等治疗可使食管上皮原位癌和绝大多数粘膜内癌获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而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食管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国内、外较广泛地应用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诊断食管早期表浅癌。常用的方法有卢戈氏碘液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和甲苯胺蓝一卢戈氏碘液双重染色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操作方便省时,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普查中较普遍的应用,常用1.2%~1.5%碘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对于指示内镜活检部位、提高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示多点病灶和设定内镜治疗癌灶的范围很有帮助。 3、内镜检查对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的判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我国把早期食管癌分成上皮内癌(ep癌)、粘膜内癌(mm癌)和粘膜下癌(sm癌)三类。日本进一步把mm癌和sm癌细分为三个亚型。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ep癌无

食管癌简短宣传资料

食道癌(食管癌)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内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其中又以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山西、安徽、湖北为高发区,安康又为陕西高发区之一。 男性多于女性,以40岁以上者居多。 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如泡菜、熏肉等)、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食管癌早期症状: 咽下梗噎感最多见。 胸骨后和剑突下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疼痛。 食物滞留感和异物感。 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 胸骨后闷胀不适和喛气等症状。 食管癌中晚期症状: 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另有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和吐黏液样痰。呕吐: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其他症状有声音嘶哑;呃逆;气急和咳嗽;颈交感神经麻痹;侵蚀主动脉则

可产生致命性大呕血。 食管癌早期没有明显身体表现(体征)。晚期可出现脱水、消瘦、贫血、或恶病质等体征。当癌肿转移时,可在锁骨上下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浅表淋巴结,或腹部包块。还可出现黄疸、腹水及胸腔积液等。食道癌的几种常规诊断方法: 1.胃镜(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是食道癌最常用、最直观、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程度,并且可以取肿瘤组织活检,能达到确定诊断。(下图为食管癌胃镜下表现) 2. 食道X线钡餐造影:除极早期食管癌不易显示外,大多数食管癌病人可以通过钡餐发现食管癌的征像。 (下图为食管癌钡餐造影下表现)

3. 胸部CT、MRI检查。 4.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食管癌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早中期可达到治愈,部分晚期病人应选择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和化疗等,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食管癌鉴别诊断

食管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下列疾病应与食管癌鉴别,不能除外癌而各种检查又不能确定时可作随诊,至少每月复查1次。 1.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常有门脉高压症的其他体征,X线检查可见食管下段黏膜皱襞增粗,迂曲,或呈串珠样充盈缺损。严重的静脉曲张在透视下见食管蠕动减弱,钡剂通过缓慢。但管壁仍柔软,伸缩性也存在,无局部狭窄或阻塞,食管镜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2.贲门痉挛也称贲门失弛缓症,由于迷走神经与食管壁内神经丛退行性病变,或对胃泌素过分敏感,引起食管蠕动减弱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失弛缓,使食物不能正常通过贲门,一般病程较长,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症状时轻时重,咽下困难多呈间隙性发作,常伴有胸骨后疼痛及反流现象,用解痉药常能使症状缓解,反流物内常不含血性黏液。一般无进行性消瘦(但失弛缓症的晚期、梗阻严重时,患者可有消瘦)。X线检查食管下端呈光滑鸟嘴状或漏斗状狭窄,边缘光滑,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贲门渐扩张,可使钡剂顺利通过。内镜活组织检查无癌肿证据可资鉴别。 3.食管结核比较少见,一般为继发性,如为增殖性病变或形成结核瘤,则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阻塞感、吞咽困难或疼痛。病程进展慢,青壮年患者较多,平均发病年龄小于食管癌。常有结核病史,OT试验阳性,有结核中毒症状,内镜活检有助于鉴别。食管造影有三种表现:①食管腔内充盈缺损及溃疡,病变段管腔稍窄,管壁稍僵硬,龛影较大而明显,龛影边缘不整,周围充盈缺损不明显。 ②食管一侧壁充盈缺损,为食管周围的纵隔淋巴结结核形成的肿块压迫食管腔,并侵及食管壁所致。③食管瘘道形成。表现为食管壁小的突出的钡影,像一小龛影,周围无充盈缺损。为纵隔淋巴结结核,并发淋巴结食管瘘。最后有赖于食管细胞学或食管镜检查而确定诊断。 4.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有类似早期食管癌的刺痛或灼痛,X线检查黏膜纹理粗乱,食管下段管腔轻度狭窄,有钡剂潴留现象,部分病例可见黏膜龛影。对不易肯定的病例,应进行食管细胞学或食管镜检查。 缺铁性假性食管炎本病多见于女性,除咽下困难外,尚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舌炎、胃酸缺乏和反甲等征。补铁剂治疗后,症状较快改善。 5.食管憩室可以发生在食管的任何部位,较常见的为牵引性憩室,初期多无症状,以后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及反流,于饮水时可闻“含嗽”声响,有胸闷或胸骨后灼痛、烧心或进食后异物感等症状。因食物长期积存于憩室内可有明显口臭,有时因体位变动或夜间睡眠发生憩室液误吸、呛咳。X线多轴透视或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可显示憩室。 6.食管良性狭窄多有吞酸、碱化学灼伤史,X线可见食管狭窄,黏膜皱折消失,管壁僵硬,狭窄与正常食管段逐渐过渡。临床上要警惕在长期炎症基础上发生癌变的可能。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新乡)》要点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 新乡)》要点 食管癌(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等,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7位(6.3/100000),死亡率居第6位(5.5/100000)。食管癌的发病率及发病模式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东亚地区发病率最高,可达世界平均水平2倍(12.2/100000),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而欧美等相对低发区病理类型则以腺癌为主。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13.9/100000)和死亡率(12.7/100000)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53.7%和55.7%。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95%。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低,预后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我国食管癌早诊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早期食管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发生转移性症状后始就诊而发现,此时肿瘤往往已达中晚期。 一、筛查人群 【推荐1】推荐40岁为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至75岁或预期寿命小

于5年时终止筛查。(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推荐2】对于符合筛查年龄人群,推荐合并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为筛查目标人群:(1)出生或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3)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4)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5)合并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热烫饮食、饮酒(≥15g/d)、吸烟、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等。(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二、筛查目标 【推荐3】推荐将早期食管癌及上皮内瘤变(或异型增生)作为主要筛查目标。(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三、筛查流程 【推荐4】对于食管癌极高发地区,对于筛查目标人群推荐每5年1次内镜普查。对于其他地区,推荐对目标人群进行食管癌风险分层初筛,对高危个体每5年进行1次内镜筛查。(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推荐5】以群体普查与机会性筛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食管癌筛查。

卫生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011年版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 体征 4.3.1 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 4.4.1 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食管癌,目前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食管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4.4.2 影像学检查:

食管癌检查

食管癌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1.食管的X线检查: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食管肿瘤最简便,实用而有效的方法。通过X西安检查,可以得到定性、定位及定型的诊断同时还可以根据病变的形态、范围和部位了解病灶侵犯周围胀气的程度,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计划。吞钡后进行食管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将有利于观察食管黏膜的形态、食管舒张度改变及癌瘤形态的观察。食管癌的x线表现有食管黏膜增粗、中断、紊乱以至消失;龛影形成;管腔狭窄及充盈缺损,狭窄上下段食管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管腔僵硬,蠕动减弱以至消失;软组织肿块致密阴影;钡剂流速减慢或排空障碍等。 2.胸部CT检查:CT可观察测量食管壁的厚度,肿瘤的大小,外侵程度和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外侵在ct扫描上表现为食管与邻近器官问的脂肪层消失,器官间分界不清。CT平扫后常规行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以区别肿大的淋巴结与血管。因此可作食管癌分期。 3.MEI检查:主要用于食管癌术前检查,可现实出食管癌的管壁增厚,对器官、支气管受侵敏感行、提议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4%、87%。MRI对食管癌干燥转移的诊断要略优于CT。 4.EUS(内径超声)检查:用于食管癌术前检查。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食管壁为3层或5层。食管病变范围≤10mm,周围淋巴结5mm,EUS均可显示。局限性约有15%-30%的病人因镜身无法通

过而无法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食管脱落细胞学拉网检查: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及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普查尤为实用,是诊断食管癌并确定其组织分类和分化程度的重要方法,阳性率可达90%,但对食管癌有出血及出血倾向者,食管静脉曲张者禁用。 2.食管镜检查:早期诊断阳性率可达95%,可在直视下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和部位,同时可在病变部位配合刷片和活检。食管镜检查与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是食管癌理想的诊断方法。内镜检查特征:早期食管癌主要是黏膜局限性充血肿胀,病变处黏膜糜烂,粗糙不平,颜色变深,边界不清楚,触之易出血,有散在小溃疡,表面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病变处黏膜有类似白斑样改变。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直径一般在3cm以上,在镜下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狭窄型等。 1.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SCC):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鳞癌肿瘤标志物。Shimada等[9]对食管鳞癌的研究表明,SCC 在不同肿瘤大小、侵袭深度、淋巴结数量、远处转移的个体中,其血清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是重要的预后指标。众多资料表明,SCC对食管鳞癌特异性最高,可作为食管鳞癌的第一标志物。 2.血清midkine(S2MK):S2MK是一种肝素黏合生长因子。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早期食管癌筛查与精查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早期食管癌 筛查与精查 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一直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已初见成效。在非高发区,开展大规模人群普查并不符合我国国情,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肿瘤机会性筛查的检出率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的策略。 (一)筛查对象 根据我国国情、食管癌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符合下列第(1)条和(2)~(6)条中任一条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年龄超过40岁;(2)来自食管癌高发区;(3)有上消化道症状;(4)有食管癌家族史;(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二)筛查方法 内镜及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准。内镜下可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改变,评估癌肿状态, 拍摄或录制病变影像资料,并可通过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到位地完成筛查和早

期诊断。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加指示性活检的组合操作技术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实用有效的筛查方法[55]。电子染色内镜等内镜新技术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尚处评估阶段,既往使用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56]和上消化道钡餐等筛查方法因诊断效能及接受度等问题,已基本被淘汰,不做推荐。早期食管癌内镜筛查流程见图5。 内镜精查 (一)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患者应禁食≥6 h,禁水>2 h,有梗阻或者不全梗阻症状的患者应延长禁食、禁水时间。 2. 检查前应取得知情同意,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嘱其平静呼吸、不要吞咽唾液,避免不必要的恶心反应。 3. 检查前10~20 min可给予患者黏液祛除剂(如链酶蛋白酶)及祛泡剂(如西甲硅油)口服,以清除上消化道内黏液与气泡,改善视野,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

食管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一、概述 我国食管癌发病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食管癌的病死率均较高。据 报道,预计 2012 年全世界食管癌新发患者数 455 800 例,死亡人数达 400 200 例。在中国,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一直位居第 四位。2017 年陈万青等报道,2013 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 27.7 万,死亡 人数为 20.6 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为 20.35/10 万,城市粗发病率为 15.03/10 万,农村为 30.73/10 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 15.17/10 万,城 市粗发病率为 14.41/10 万,农村为 21.05/10 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 部恶性肿瘤的第六和第四位。因此,食管癌一直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 要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山西阳城县、江苏扬中县和山西磁县的 食管癌粗发病率高达 109.5/10 万、109.3/10 万和 103.5/10 万(2003 年), 我国食管癌流行的特点是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高发区主 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 山东菏泽、安徽、江苏苏北区域)。其他高发区域与中原移民有关,包括 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福州等地区。因此,对高危人群和 高发地区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阻断早期食管癌发展成为中晚 期食管癌是提高食管癌生存效果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出路。也是减 轻我国政府和民众医疗负担的长期有效措施。另外,对于中晚期食管癌的 规范诊断和治疗也是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效果的有效措施,可使众多的食管 癌患者受益,因此,食管癌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化诊治是全国各级各类 具备基本资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 组织学类型上,我国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 90%以上,而美国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病肿瘤专业 《食管癌诊疗规范》 (2019年12月28日制定,2020年1月1日执行) 为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参照《食管癌诊疗 规范》(2018版),特制定我科2020年本规范。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摘要】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且患者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而治疗的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其在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内镜诊治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005-02 1.前言 早期食管癌指的是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发生的一种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食管癌前病变指的是食管上皮内瘤变的恶化危险。早期食管癌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仅为内镜检查偶然发现,且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较高,所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2.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 2.1 共聚焦显微内镜(CLE) CLE是一种传统电子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组合构成的检查技术,在患者的内镜检查过程中,能够适当放大图像,进而实现消化管黏膜组织的显微实时成像,并对其进行类似组织病理学的诊断。食管黏膜细胞发生瘤变后,其CLE图像可表现为以下特征:管径粗细不等、毛细血管形态迂曲及细胞排列不规则[1-3]。 2.2 电子染色方法 电子染色指的是利用特殊光学成像技术,提高异常粘膜与正常粘膜之间的对比度,从而对粘膜进行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I-Scan技术、智能电子分光比色内镜系统(FICE)以及窄带成像技术(NBI)等[4-6]。 2.3 内镜普通光观察 早期食管癌患者大部分能够经普通光检查得以确诊,其粘膜改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血管纹理变化,即正常的食管黏膜较为光滑,黏膜下存在清晰的血管纹理。第二,形态变化,即食管黏膜出现结节、糜烂和粗糙等变化,或是同时发生几种变化。第三,颜色变化,即出现白色或是红色的片状部位,粘膜可见白斑或是粗糙等改变,且边界隆起或是界限不清晰[7-9]。 3.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 3.1 射频消融(RFA) RFA属于一种新型的消融导管发射电磁波治疗技术,能够直接向病灶粘膜部位传递电磁波的热能,进而在热效应的影响下,使得病灶粘膜组织出现凝固型或是变性坏死等表现,最终达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临床治疗的作用,这一治疗方法能够对食管全周的病变以及多发病灶组织进行全面的治疗,进而弥补其他治疗方法存在的不足[10-12]。 3.2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 ESD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使用电刀完整剥离病变、黏膜下注射、病变黏膜标记三个基本程序,临床可选的电刀类型包括海博刀、三角刀、HOOK刀、尖端绝缘电刀(IT刀)、针状电刀等。ESD切除早期食管癌禁忌证为内镜分型Ⅲ型,癌变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发展与现状

·综述与讲座·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4.09.023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邹文斌、李兆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王贵齐) 通信作者:李兆申,Email :zhsli@https://www.360docs.net/doc/514717385.html,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发展与现状 邹文斌 王贵齐 李兆申 食管癌是全球第6位癌致死疾病,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 8位。亚洲以鳞癌多见,而欧美以腺癌更常见。食管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鳞癌病死率在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中占22.34%,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10%。食管癌变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多阶段、多步骤的演变过程,因此早期治疗食管癌意义重大。相比外科手术,内镜下切除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和生活质量高的优势。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在我国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公认的操作流程、共识意见及指南,在诸多方面存在潜在风险,甚至造成过度医疗及严重并发症。因此,我们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发展和现状做一综述,以进一步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提高临床疗效。 一、定义 1.早期食管癌:目前国内较为公认的定义指癌浸润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同时无淋巴结转移。既往存在有三种不同意见:(1)类似早期胃癌,即病灶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2)指上皮或黏膜内癌,有或无淋巴结转移;(3)指Dukes'A 期癌,病灶局限于固有肌层,不伴淋巴结转移。在日本,基于第一种定义的黏膜下癌患者预后不佳,因此现在对早期癌的定义仅指可治愈性癌症,1999年以后改为黏膜癌不伴转移。 2.表浅性食管癌:表浅性食管癌是指癌浸润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 3.食管癌前病变:流行病学调查认为Barrett's 食管是腺癌的癌前病变。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则是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其组织学定义为:细胞核不典型增生(细胞核扩大,多形性和染色过深),细胞正常极性消失,异 常组织成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指南,建议不再使用“异型增生”这一术语,现在使用“上皮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替代。上皮内瘤变根据细胞核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上皮累及的深度,分为两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 )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部分中国病理学家主张将食管鳞状上皮内不典型增生分为三型:上皮内不典型增生不超 过上皮全层的下1/3,为轻度不典型增生;不超过上皮全层的下2/3, 为中度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为重度不典型增生。LGIN 包括轻度及中度不典型增生,HGIN 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是由轻度不典型增生逐步发展为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及中晚期癌的过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5年的癌变率分别为5%、26%及65%。同一组队列观察13.5年的结果表明,重度与原位癌的癌变率为75%左右,轻、中度不典型增 生的13.5年癌变率分别为25%和50%左右[1] 。 二、内镜下常用切除技术 1.EMR :EMR 是一种用来切除消化道浅层(黏膜层和黏 膜下)无蒂或平坦型肿瘤的内镜技术,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 功能,主要用于切除<2cm 的病灶或者对更大病灶进行分片切除。常见的辅助技术包括:注射、透明帽和套扎。操作前,对病灶边界进行表面标记。注射辅助EMR ,又称为“盐水辅助”息肉切除术,常用于治疗结肠大块平坦型息肉。EMR 进一步分为“注射-切除”法(经单通道内镜使用电凝圈 套)和“注射-抬举-切除”法(双通道:抓钳抬高病灶,另一通道进入圈套)。此外,尚有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ndoscopic multi-band mucosectomy ,EMBM ),其应用改良的静脉曲张圈套器完成,可连续切除多次,无需预先黏膜下注射;以及分片黏膜切除术等。各技术原则基本相同,多是先进行注射将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分离,然后切除局部隆起的黏膜病灶。目前最常用的是透明帽法和EMBM 法。 透明帽EMR 操作步骤:按常规内镜检查进行准备,先全面观察食管情况,然后进行碘染色,明确病变距离和位置。在已确定病变部位周围1~2mm 外进行电凝标记,分别距病变远/近端1~2cm 处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确定病变处黏膜下组织与固有肌层充分分离。安装透明帽后再次进镜,圈套器放置于透明帽内,通过负压吸引将病变组织吸入透明帽内,收紧圈套器通电切除黏膜,将切除的黏膜组织吸入透明帽内随内镜退出。检查病变是否切除完整。再进镜观察食管黏膜切除后创面有无出血、穿孔等,染色后观察是否有残留。若残留较多,按上述步骤再次黏膜切除或黏膜下剥离。若仅有少量残留,可应用APC 治疗。切除后,除术前有反酸病史,术后均无需服用制酸剂。术后应用抗生素3d ,禁食3d ,1周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及工作。黏膜切除术后创面的愈合:黏膜切除直径小于3cm 者,2周后溃疡表面全部由鳞状上皮覆盖,4周完全愈合,形成疤痕;直径大于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一、引言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因此,在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国家医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为指导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筛查工作和规范食管癌临床诊疗实践,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治疗专业委员会先后颁布了相关技术方案及指南。但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早期食管癌筛查和内镜诊治的共识意见,因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本共识意见。 二、定义和术语 1.食管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eases)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癌前疾病指与食管癌相关并有一定癌变率的良性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良性狭窄等。癌前病变指已证实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是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的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相关异型增生则是腺癌的癌前病变。

2.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则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国内学者多偏向使用三级分类标准,建议病理报告中同时列出两种分级的诊断结论。异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为同义词,处理原则相同。 3.Barrett食管: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上皮化生。 4.表浅型食管癌(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T1a和T1b 期)。 5.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 目前国内较为公认的定义指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 6.食管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为鳞癌和腺癌,鳞癌包括基底细胞样鳞癌、疣状癌、梭形细胞鳞癌等;其他少见类型包括神经内分泌癌、腺鳞癌、涎腺型癌。鳞癌和腺癌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7.整块切除(en bloc resection): 病灶在内镜下被整块切除并获得单块标本。 8.水平和(或)垂直切缘阳性:

食管癌影像诊断

食管癌影像诊断 一.食管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除了明确诊断外,影像学检查还应特别注意为食管癌患者提供肿瘤分期的资料,以便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食管癌的影像学检查较多,如钡餐造影检查、CT检查、MR检查及腔内超声检查等。每种检查方法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如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只能观察和了解食管腔内情况,而无法了解肿瘤有无外侵和转移。CT及MR检查有利于观察肿瘤有无外侵或转移,而不能很好地显示食管腔内病变的全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食管肿瘤的一种简便、经济、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一)X线检查:食管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一个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检查食管癌患者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钡剂的调制,使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及流动性。 (2)应做气钡双重造影,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轮廓、范围、粘膜及舒张度,对疑为早期癌的患者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透视时必需仔细观察食管全长(包括贲门胃底部)以免遗留多段病变。 (3)作细致的胸部透视,观察肺部、纵膈有无转移瘤或其它疾病,胃泡的大小,其内有无软组织肿物。 (4)必须选择显示病变最佳的时间和摄片,除了对局部病变拍摄左、右前斜位点片外,对颈段食管应拍摄侧位片,显示其与气管的关系。此外应拍摄食管全长,包括贲门胃底部。 (二)CT扫描:应空腹检查,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邻近的心脏大血管,提高对比度,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吞服稀的碘溶液及气体以显示食管腔玉林药品批发参考食管造影片在病变部位采取薄层扫描(2MM--5MM)或重建,减少部分体积效应使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清楚。 (三)MRI:空腹扫描,T1及T2加权像,局部薄层连续无间隔,横断面、矢状面扫描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冠状面有助于观察纵膈淋巴结。 (四)食管腔内B超:用7.5MHz的换能器,其空间分辨率可达0.2mm,穿透深度可达5cm--7cm,可以显示食管壁各层及区域淋巴结。 二.食管癌的影像学表现 (一)早期食管癌的食管钡餐造影表现: (1)斑块型:也称为隆起型。病变处粘膜不规则稍有肿胀隆起,表面粗糙呈颗粒状,粘膜粗细不均可有中断,如卧蚕状,亦或伴有浅表糜烂的小龛影,局部管壁略僵硬,扩张有或无受限。 (2)乳头型:肿瘤呈结节状、乳头状或息肉状隆起,突入管腔,形成充盈缺损,其边缘与周围粘膜分界清楚,局部粘膜中断,管壁舒张度差,瘤体表面偶见糜烂,似桔皮状。较大的乳头型早期食管癌有时与进展期食管癌难以鉴别。 (3)糜烂型:也称之为凹陷型。病变处粘膜紊乱中断,有糜烂或浅表溃疡,钡餐造影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存钡区,?也可呈虚线状或地图状改变,部分病例的凹陷边缘粘膜可有轻微隆起。管壁舒张稍受限。 (4)平坦型:癌肿位于粘膜表面,病变处粘膜既无隆起,又无凹陷,局部粘膜仅呈充血改变,食管造影常常无阳性表现,有时可见局部管壁略僵硬。往往通过内镜活检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及部位。 (二)中、晚期食管癌的影像表现 1.食管钡餐造影检查

早期食管癌诊疗新进展

?专家笔谈?早期食管癌诊疗新进展 张志庸 一、早期食管癌解剖定义 早期食管癌包括食管原位癌、最早浸润癌和早期浸润癌三种类型。原位癌系癌细胞位于食管黏膜上皮层内,多局限于食管上皮腺导管基底膜以内。最早浸润癌又称为黏膜内癌,系少数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呈条索状或雨滴状侵入黏膜固有膜内,或虽累及固有膜但是未穿透黏膜肌层,此型浸润范围小,肉眼难辨。早期浸润癌又称黏膜下癌,癌细胞穿透黏膜肌层,侵入黏膜下层,但尚未累及食管肌层,此型病变范围较广,浸润癌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二、食管癌发生机制和形成过程 对于食管癌是如何发生的,既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些诱发因素方面,例如亚硝胺类化合物,饮食习惯和营养失衡,饮酒和吸烟,生物因素(真菌、病毒)以及食管原有疾病等。但食管癌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长期过程,它的发生除了受上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与其本身的基因改变相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基因分子的改变与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有相应关系。与食管癌相关的基因有两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食管癌及癌旁组织的研究发现,有许多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管内有不正常表达和扩增,有些与癌的生物学和临床行为有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唱erbB2基因、CyclinD1和HER唱1等。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繁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此类基因缺失或变异,使其功能丧失,导致肿瘤形成。目前所知的与食管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有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P16基因、P14基因和P53基因。 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对食管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已基本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观点认为,在原位癌和促癌因素长期作用下,食管黏膜上皮经历了一系列发生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食管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单纯性增生,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最终发展为浸润癌。单纯性增生指食管鳞状上皮的厚度超过正常,但细胞本身无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时鳞状细胞的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Email:zhangzhiyong1941@yahoo.com.cn

2020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要点

2020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要点 为提高我国食管癌早诊早治水平,改善我国食管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现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食管癌筛查策略,我国多个学会先后制定发布了3部共识意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食管癌筛查策略,专家组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在之前共识意见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新乡)》。本共识针对筛查人群、筛查目标、筛查流程、初筛方法和内镜筛查5个方面问题,提出了16项推荐意见。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等,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13.9/100000)和死亡率(12.7/100000)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 位和第4位,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53.7%和55.7%。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95%。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低,预后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我国食管癌早诊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早期

食管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发生转移性症状后就诊而发现,此时肿瘤往往已达中晚期。 本共识针对筛查人群、筛查目标、筛查流程、初筛方法和内镜筛查5个方面问题,提出了16项推荐意见。 筛查人群 [推荐1]推荐40岁为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至75岁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时终止筛查。(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推荐2]对于符合筛查年龄人群,推荐合并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为筛查目标人群:(1)出生或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3)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4)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5)合并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热烫饮食、饮酒(≥15g/d)、吸烟、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等。(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筛查目标 [推荐3]推荐将早期食管癌及上皮内瘤变(或异型增生)作为主要筛查目标。(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怀疑食管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

怀疑食管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 临床上诊断出来的食管癌病人大多是晚期,这并不代表早期食管癌不容易诊断出现,现代医疗技术部断进步,诊断食管癌的医疗器械也是多种多样,食管癌并不难诊断出现,就算是早期食管癌也是极容易诊断出来的。那么,怀疑食管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 食管运动功能试验 这种试验包括食管压力测定,适用于疑有食管运动失常的食管癌患者;酸清除试验,用于测定食管体部排除酸的蠕动效率。 纤维内窥镜检查 自上个世纪70年代纤维光学镜逐步取代金属硬管镜以来,由于其可弯曲,照明好,视觉广,安全准确,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纤维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 胸部CT扫描 胸部CT扫描在诊断食管癌中的作用众说不一,但对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断、预后的估计有帮助。 纤维食管镜 纤维食管镜已经广泛用于食管癌的诊断。食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和部位,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的依据,同时也可在病变部位作活检或镜刷检查。食管镜检查与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是食管癌理想的诊断方法。 食管内镜超声检查 怀疑食管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近年来,食管内超声内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可以比较精确测定病变在食管壁内浸润的深度;可以测量出壁外异常肿大淋巴结;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别病变在食管的壁部位。 CT检查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但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将CT与X线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水平的提高。 X线钡餐造影 该方法除极早期食管癌不易显示外,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充分调好钡剂,令患者分次小口吞咽,多方位仔细观察和气钡双重造影,大多能发现食道粘膜增粗、迂曲或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发毛;或小的充盈缺损;或小的龛影;或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滞留等较早癌的征像。 以上就是关于怀疑食管癌需做那些检查项目,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您对食管癌应该要做哪些检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14717385.html,/sga/2015/0818/229613.html

2020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方案

2020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实施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了解调查对象健康知识和健康因素信息,进一步开展健康素养、健康行为及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和形成率,降低我镇肿瘤的发病率和肿瘤对人民群众身心危害,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二、工作目标 (一)制定并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疾病死亡率。 (二)建立肿瘤登记系统,为综合防治奠定基础。 (三)加强综合防治能力及网络建设,提高癌症防治队伍的技术水平。 三、主要任务 食管癌筛查工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目标人群为40-69岁居民,采用健康因素调查表筛选出高危个体,然后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多点活检筛查技术,对发现的癌前病变患者及癌症患者开展相应治疗。所有病变的诊断和转归均以组织病理为标准。筛查人数不少于1000人。 四、具体指标 1、任务完成率达00%,检出率达到估算值: 2、早诊率达80%,治疗率达90%; 3、现场工作人员培训后考核上岗,培训合格率达100%; 1 / 5

4、实验室取材检查的完成率达95%以上; 5、检查记录和调查表当天审核率达100%; 6、录入错误率低于5‰,漏报率低于5%。 五、内容和方法 (一)筛查人群选定、动员和确定被筛查者名单。 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全镇范围内居民作为目标人群。筛查对象为40-69岁常住居民。 2、利用媒体、宣传材料和科普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群众参加健康体检,说明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3、由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对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健康因素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食管疾病史和上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相关危险因素和简单的健康体检。凡有上消化道症状和病史,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和消化道癌症家族史者为食管癌高危人群。 4、通过健康因素调查,确定符合食管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再次动员确定被筛查者,明确检查时间,将筛查人群送指定地点(县中医院)进行食管癌筛查。全镇需筛查1000人。 (二)知情同意 所有筛查对象都有必须履行知情同意程序:首先召集筛查对象,集中宣讲筛查的目的、意义及参加筛查的益处和可能带来的危险,宣读知情同意书,回答问题。然后由专人单独向每位筛查对象说明筛查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回答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食管镜检查 2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