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 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三篇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

德教育中的作用三篇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良心对行为的道德调节的作用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彻底性。彻底性的第一个表现在作用的深度上。“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用中国传统的伦理语言来说,良心最易使人“慎独”。

《礼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但如何作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慎独呢?良心的作用十分关键。《诗经·大雅·抑》中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这是说看看你一个人独处屋中时,即使房门紧闭,你也仍然要提防“屋漏”(屋漏在古代是指室内西北角北墙上的小窗,人在此处独处时没有别人监督,但古人认为上天会透过小窗监视,因此不能面对苍天起邪念)的。亦即,“天眼”是无时不在地注视着你的。实际上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一“天眼”只能是天良或良心。

良心作用的特色之一是使人无处遁形。比较一下良心的这种内在和深入的制约与许多外在的制约手段(比如法制)和勉强的义务要求的区别,就不难看出,良心的作用是最有效的。

良心的作用的彻底性还表现在其作用的时间维度上,亦即,良心对人的调节表现在行动之前、行动之中和之后。在

行为发生之前,良心的作用表现为对动机的发动、评判和监督。

人的行动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之外,最主要的是条件是主体的动机。良心使主体产生必须做某事的动机,同时,良心还会产生对于动机的监督和评判,对于合乎道德的行为动机,良心予以肯定,对于违背道德准则的冲动,则产生抑制和否定的作用。在行动之中,良心作用的表现是针对行为的监督和调节。良心不断对个体的行动进行监察,对合乎道德标准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予以支持、鼓励。相反,则予以制止、调整,对一些情感、行为上的偏私,良心则及时提醒,要求主体予以纠正。俗语中说的“良心的发现”,就是这个意思。

在行为结束之后,良心仍然会起作用。对于履行了良心所首肯的道德义务的行为,良心使主体感到欣慰、满足和自豪;对没有能够按照道德法则行事或效果不佳的行为,良心让主体感到不安、惭愧、内疚甚至悔恨。所以良心是道德人格的重要构件,也是道德人格的忠实卫士。“没有良心”的人,肯定是道德人格上有严重疾病的人。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2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

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

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良心内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首先“恪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表现为两条,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第二条是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其次“,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慎独”的美德十分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学生往往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

及其质量的能力。二是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

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这一联系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样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赞扬、褒奖包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形式多样,他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良心的上述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 2.教师良心的特点。首先、层次性高,所谓层次性高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一是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

义务的自觉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学生。其次,教育性强。所谓教育性强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1.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空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2.教育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

面临许多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1.社会状况对良心形成的作用。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恪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是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2.教师的同济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同济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3.教育对象以舆论的形式对教师良心形成的影响。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价值必须在教育对象上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赞扬或蔑视、批评对教师的道德行为会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最终会影响教师职业良心的

形成。一个善于修养的教师肯定会以“学生”为鉴。

4.教师自我修养对教育良心形成的作用。首先,要慎独,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师德修养的一种极高境界,是教师良心的保证。慎独指的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难以被别人发现的情况下,依然能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不做任何坏事。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拥有独立地选择工作方式的权力。我们教师怎样对待每一天的教学劳动,以怎样的态度备课,是否公正地给学生评分等等,这许多工作往往是没有外界监督或难以监督的。因此可以说,教师能否做到“慎独”,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学生进步。教师如何“慎其独”呢?一是在“隐”处着眼。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到自己的思想深处,去寻找最隐藏的角落里的不良思想和动机。二是要求教师无论在何种场合,都坚持一种应有的表现,人前人后一个样。三是在“微”处着手。古语云“积小善而成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不放过自己每一点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其次,每日三省。内省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源远流长。曾子则称“:吾日三省吾身。”内省的修养方法为我们今天所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和自我思想斗争。比如,要求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自己是否杜绝了随手扔粉笔头;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不乱扔果皮、纸屑?每日三省,有两种途径:一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二是对照别人,反省自我。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去学习,发现别人的缺点,应该对照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3摘要:教师的良心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意识,是对职业道德的深层次的认识,是一种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的综合统一。教师良心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它是平衡教师心理状态,调节和解除心理障碍的内在动因,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正确对待人生,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的前提。

关键词:良心教师职业道德

一、良心的涵义

良心是指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是道德情感、观念、意志、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内在统一,是道德情感的深化,是对自己行为的深刻认识。良心是知、情、意的统一,既以一定的认识形态存在于主体中,也以强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形态存在于主体中。

教师良心,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社会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是个人对学生、集体和社会自觉履

行职责的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能力。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树人”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不只是靠领导检查和计算工作量能解决得了的,更多的是靠教师的良心,是在教师良心支配下,自觉自愿去做的。同时,教师良心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教师的教育良心能够使教师超越个人利益,忠诚并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

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社会生活及群体的影响,更受自身修养的制约。对教师的职业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往往左右着教师职业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教师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必须重视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

二、良心的作用

教师的良心是教师内在的呼声,也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良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行为之前,良心是教师选择教育行为的直接依据。

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既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更要受到良心的制约。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选择何种道德行为是由良心决定的。良心不允许自己的行为违背自己所接受的道德要求,它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动机要做出审

视,并按照其所具有的区分善恶的道德判断能

力,给教师指明“应当如何”的行动路线,并指令教师以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沿着选择的行动路线前进。这种严肃的思考、认真的权衡和慎重的选择,使教师可以避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相反。如果没有教师良心的指导作用,教师就可能受到邪恶观念的怂恿,或者发生没有理性判断的情感冲动而作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就可能会发生不道德行为。

2、在行为之中,良心对教育行为起着监督作用。

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劳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从教师劳动的时空看,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教师可花几小时备一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也可以花5分钟,10分钟草率了事。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备课,改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也可在上班时间闲聊,自由外出。站在讲台上,可以尽心尽力倾其所有传授知识,也可以随意敷衍,有所保留。此时良心就能对教师的行为起着监督作用,及时清除内心的杂念,避免教师在教学中重教书轻育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关心,导致学生人格方面出现问题,发生心灵扭曲的现象。杜绝有的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抱着上一天班领一天工资的态度,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

在别人没有干预或无法干预的领域,良心是使自己内心

世界去服从道德准则的自我法庭。在实践中符合教师道德的要求就给予支持和激励,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欲念或冲动,予以抑制和克服。闻一多为师一生清白,在反动势力面前拍案而起,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一身正气,宁可饿死,也不吃外国侵略者的“嗟来之食”,显示了“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陶行知鞠躬尽瘁,损己利人,毕生从事劳苦大众教育,以坚强无比的“大丈夫精神”成为“万世师表”。他们的道德行为都是教育良心的凸现。

3、在行为之后,良心对教育行为后果有评价作用。

如果说教师人格在教育实践中会变得高尚,那么是教师良心在将教师人格引向高尚。每一教育行为之后的良心的评判都会使人受到深刻的启迪、教育乃至震撼。当教育行为合乎教师道德要求并在教育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时,良心会予以自我的道德肯定,心理上产生自我满足和快慰;相反,良心会予以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心理上会产生悔恨、惭愧和内疚。这就会形成一种力量,促使教师自觉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当教师把成年人的世界观、思想感情和行为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一厢情愿地强制灌输,造成学生个性、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丧失,热情和智慧被抑制,使学生不是进步而是倒退,教师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从尊者的地位上走下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条件使

学生发展。郭沫若曾经说过:一个社会最可怕的莫过于正义的沦亡,一个人最可悲的莫过于良心的泯灭。良心是教师道德规范自律性的最高体现,是教师内心的道德法庭,它对调节教师的行为始终具有很大作用。

总之,良心是道德内化、道德规范自律性的最高体现,它是教师对一定道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在教育实践中经过学习和自己自觉的道德选择、深刻体验逐渐形成的。教师良心在教师选择、监督和评价个人行为中具有重大作用,是教师思想和情操的重要精神支柱。(邹永纯)

教师专业伦理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被称为教师的(公正)。 诲人不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教育道德义务)。 良心与义务的本质区别在于(良心具有主体自由的特质,义务具有相对强制的特征)。 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一般良心)。 “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韩愈)。 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涵义是由(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这就是(团结协作)。 “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教书与育人的一致性)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 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 对教师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的是(克尽职守)。 我国大陆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二条“爱岗敬业”和第六条“终身学习”属于对(职业)的义务。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 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做到的事情就是(义务)。 教师热爱学生的正确方法有(爱而不溺,严而有格、尊重信任,循循善诱、给好学生更多的机会)。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教师为人师表内容可以概括为(教师的行为示范、教师的语言示范、教师的衣着仪表示范、教师的举止示范)。 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下列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 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有(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教师热爱学生的作用表现在(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爱学生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基础) 下面有关团结协作的道德意义正确的是(团结协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团结协作是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 教师做好团结协作的方式和方法正确的是(相互帮助通力合作、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教师尊重家长的正确方式方法包括(主动联系及时沟通、听取建议积极配合)。 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有两个具体内容,即(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

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坚守教育者的良心

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坚守教育者的良心 (陇西县第三中学,甘肃陇西748100) 【摘要】面对社会上不断出现的道德事件,人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的教育。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教育这个环节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学校也必须反思自己的工作。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淡化和缺失这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责无旁贷。这是对社会、家庭和民族的未来负责,也是作为教育者的良心所在。只有冲破教育的功利主义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班主任工作才能高效,才能真正完成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道德教育;坚守;良心 【课题研究】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X [2011]GHBZ24)成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想起100年前这篇文章我竟和几件事联系了起来。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后又不得不投案自首。 作为一名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到如此地步…… 2011年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类,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抢救无效离世。郑楚光质问:“不敢相信,面对血泊中蠕动的年仅2岁的幼小躯体,18双眼睛能够视若无物;不敢相信,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不敢相信,每日所食所饮,为地沟油、霉大米、毒牛奶……到底是什么使得良知陷入沉睡?到底是什么使得社会道德水平迅速沦丧?” 确实令人难以理解和悲伤。这些案件抛开社会管理和法律层面暂不去说它。光看折射出的人性和社会道德的衰落就足以让人震惊和愤怒。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积淀下来的人性的光耀和美德在刹那间显得那么灰暗。我们呼唤善良和正义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在这些事件中我们都不是局外人,我们都是有责任的。 让我们怀着批判的态度去看看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校园道德教育的现状,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德育在其他课程中自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一节教师良心 1.(2X)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 价能力,是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2.(1J)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 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盒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3.(1X)教师良心是道德灵魂。 4.(2X)教师良心的社会基础:第一,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二,它是 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第三,它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 5.(1X)教师的自我道德体验、自我道德教育是形成教师良心的基础。 6.(1X)教师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第一,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选 择起指导作用;第二,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过程起监控作用;第三,教师良心对教师行为结果起评价作用。 第二节教师公正 7.(2X)教师公正的确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教师公正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和社会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制约;(二)教师公正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三)教师公正的确立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 8.(1J)教师公正的作用(“两生一师一任务”):第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保 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第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 第三节教师义务 9.(1J)教师义务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 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10.(3P)教师义务,从其客观要求和内容来说,是教师的一种职责、使命或任务,具有 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约束力,因而也就存在着道德意识强制的因素,获得了“道德命令”的性质。 11.(1X)教师义务的社会基础:第一,教师义务根源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教育劳动的内在 关系;第二,教育义务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决定的。 12.(3X)教师义务根源于社会主义教育劳动中特定的利益和道德关系,具有客观的基础 和特定的内容。 13.(3P)教师义务,来源于现实的教育劳动的内在关系之中,来源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利 益和社会分工的要求。 14.(1J)教师义务的作用:第一,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 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第二,履行教师义务,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第三,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 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三篇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 德教育中的作用三篇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良心对行为的道德调节的作用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彻底性。彻底性的第一个表现在作用的深度上。“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用中国传统的伦理语言来说,良心最易使人“慎独”。 《礼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但如何作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慎独呢?良心的作用十分关键。《诗经·大雅·抑》中说:“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这是说看看你一个人独处屋中时,即使房门紧闭,你也仍然要提防“屋漏”(屋漏在古代是指室内西北角北墙上的小窗,人在此处独处时没有别人监督,但古人认为上天会透过小窗监视,因此不能面对苍天起邪念)的。亦即,“天眼”是无时不在地注视着你的。实际上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一“天眼”只能是天良或良心。 良心作用的特色之一是使人无处遁形。比较一下良心的这种内在和深入的制约与许多外在的制约手段(比如法制)和勉强的义务要求的区别,就不难看出,良心的作用是最有效的。 良心的作用的彻底性还表现在其作用的时间维度上,亦即,良心对人的调节表现在行动之前、行动之中和之后。在

行为发生之前,良心的作用表现为对动机的发动、评判和监督。 人的行动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之外,最主要的是条件是主体的动机。良心使主体产生必须做某事的动机,同时,良心还会产生对于动机的监督和评判,对于合乎道德的行为动机,良心予以肯定,对于违背道德准则的冲动,则产生抑制和否定的作用。在行动之中,良心作用的表现是针对行为的监督和调节。良心不断对个体的行动进行监察,对合乎道德标准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予以支持、鼓励。相反,则予以制止、调整,对一些情感、行为上的偏私,良心则及时提醒,要求主体予以纠正。俗语中说的“良心的发现”,就是这个意思。 在行为结束之后,良心仍然会起作用。对于履行了良心所首肯的道德义务的行为,良心使主体感到欣慰、满足和自豪;对没有能够按照道德法则行事或效果不佳的行为,良心让主体感到不安、惭愧、内疚甚至悔恨。所以良心是道德人格的重要构件,也是道德人格的忠实卫士。“没有良心”的人,肯定是道德人格上有严重疾病的人。 教师良心和义务的关系浅论良心和义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2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1.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 2.马克思主意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现象分为三类: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3.道德活动现象包括两种情形:(1)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德群体活动德个人行为(2)人们为培养一定德道德品质和到达一定德道德境界而进行的群体活动的个人行为。 4.道德所要调节的是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处理这些关系的不通态度和方式,构成了不同的道德体系。 5.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判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6.A(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B(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D (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7.科学以真假掌握现实世界,艺术以美丑掌握现实世界,道德是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 8.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9.道德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同步性。(判断)道德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10.道德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道德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判断)。 11.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单选) 12.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维护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13.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判断)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 14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15.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16职业道德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判断)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在内容方面,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在形式方面,比较具体。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职业道德在深度上注重了人的价值。 17.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单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特征:(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层次性(B)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C)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约束性。 18.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内容。 第二章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 社会基础。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 要是部落、氏族的一些首领,以及老人、 能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 的萌芽。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 产生的历史前提。孔丘在中国第一个办起 了私学,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春秋战国时 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墨 家私学以墨子为首。1794年,法国第一个 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 的先河。我国师范教育起于19世纪末,张 骞创办了(通州师范学院)这是我国第一 所(私办)和独立的师范学院。 3.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竞争意识; 开拓创新观念;增强平等观念。 4.反映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道德原则是规 范:(A)公正平等(B)诚实守信(C)互惠互利 (D)自由竞争 5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道德的消极作用表 现在: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 金主义。 6.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 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 范和道德品资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 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 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人们在职业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教师职 业作风。职业技能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 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教师职业技能集 中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第三章 1.教师职业劳动特点:(1)具有示范性(判 断)。A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 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单选)。学生的“向 师性”在不通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B (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 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C教师职业的本 质属性是育人。D(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 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有一个明显的不 同,那就是教师本人既是劳动者,又是劳 动手段。( 2)(判断)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 ( 3)教师职业劳动具有创造性。(4)教师 职业劳动具有长周期性。 2.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在于把潜在的劳动 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即教师的劳动是劳 动力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道德意识的 自觉 性;道德意识,锁骨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 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 道德理论体系。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影响 结果的深远性。所谓深刻,是教师对学生 的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所谓久远,是指教 师道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风 貌,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判断) 第四章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 全局和贯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的准则,是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教师职业道 德要求的指导和依据。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教 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 (单选) 2.人道主义原则居于较低层次,全面发展 原则居于最高层次,教书育人原则居于承 上启下的中间层次。人道主义泛指一切以 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地位, 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人的权利的道德思想 体系,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 文艺复兴时期 的欧洲。 3.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尊重人,关 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 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在教育劳动 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 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 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 响、培养学生。 5.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社会职责,是对 教师这一称谓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能 否自觉地做到 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 水准高低的最重要标志。(单选)。教书育 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 根本原则。 6.教书育人 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 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 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 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 为了正确理解教书育人必须反对三种倾 向:“分家论”,“自发论”,“代替论”。(判 断) 7.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是使 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 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社会发展所要最 终达到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 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全面”,主要是人 的各项个性因素的全面养成和提高。马克 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指的是人的素 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 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 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又以 下几点:(1)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 起点。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3)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4)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单选)人的全 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判断) 第五章 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在教育职业 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师正确对 待职业的行为规范是爱岗敬业。(单选) 热 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 ;二要爱业;三要 乐业;四要创业。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的行为规范是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2.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目的性、广 泛性、科学性。“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 格马利翁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3.教学相长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 和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权威, 不是慈父,而应当是 朋友、助手和导师。 (判)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相互促进(判) 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 长。 4. 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是严 谨治学、博学多才。 5.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 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 方法的研究。(判断) 6. 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 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道德品质。(单选) 教学能力 是教育能力的核心。教师的能力 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思想工作与组织管 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7. 习气。(单选) (判)苏霍木林斯基强调:“全体教师团结 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第一次将 “师 第六章 1. 从广义上讲, 单选) 往往同使命、职 责具有同等的意义。 2. 尽自己的义务并非是为了自己得到什 么,而是为了使自己“心安”。(判断)基 本义务可以分成两类: 就是教师对学校、学生、 (单选)义务是由 4. (1)履行教师 3) 在 履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义务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职业义务的自我意识。 7.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良心是在道德 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道 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7.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的社会心理 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内在性,二是综合 性,三是稳定性 7 . 。(判断)教师 9 教师职业良心的本质: 首先得形成和发展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和 生活条件决定的,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 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其次,良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们的道德 关系和道德实践规定的。最后良心的社会 作用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8. 个方面:(1) ( (判断) 而自豪(2)以 、 1. 义。一类是纵欲主义 2魏晋时期的《列子》假借古人之口,宣扬 享乐主义,反映了当时部分放荡不羁的门 第七章 2.道德行为的特征:(1)是道德行为主体 自知的行为(2)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 的自我选择的行为(3)是行为主体有利于 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单选) 3. 3由此就有道德肯定、道德否定、道德容许 三种道德行为。 4. 人和社会即非有利也非有害,称之为善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1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更加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这份事业,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规范》还提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全部工作。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关爱学生就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凡事要求学生不要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填空、判断 1.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 职业的本质特征:“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 职业的外部特征:“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2.“道德”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 3.道德: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4.职业道德: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5.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教师道德”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思想,认识,意志,信念等,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决定作用。 7.教师道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较高的道德层次上。 8.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9.教师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0.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职业中最基本,最具普遍性

的道德规矩。 11.教师职业劳动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教书育人。 12.集体主义是构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13.人生价值包括: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4.教书和育人,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经常化手段。 15.把育人单纯理解为对人思想品德的培养的观点,是应注意修正的。 16.乐教勤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 17.教育民主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 18.公正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 19.教育平等权是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保障的重要权利。 20.人格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教师良好的人格是一种对学生有直接影响的教育因素 21.依法执教原则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的加健康发展。 22.教师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而教师的自我道德体验,自我道德教育是形成教师良心的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良心

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良心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

教师的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 在教育界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做教师是一个良心活”。 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和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良心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它对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起着指导、控制和监督及评价的作用。没有教育良心,教师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很难发挥,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和增强教师教育良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历来为我们党和政府所重视。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全面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职业所应遵循的与该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情感和责任心、对职业规范的认同遵守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了明确的规定:“爱岗敬业、诚实信用、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各行各业具体的职业道德是这一总体要求的具体化。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关系到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影响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这是由于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特

浅谈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浅谈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内容摘要 本文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分析的对象,从“伦理”、“道德”古今的涵义分析,引申出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并将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作比较。通过对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分析,以此来培养教师的责任;通过对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的分析,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每一个过程,要时刻牢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善信之”的“为师之道”,从而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字:伦理,道德,关系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刻地变革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改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样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伦理观,人们已不在单一的从形式上去看待师生的关系,而是从本质上去理解教育的伦理。而作为从事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教师,在今天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基本上还是保持着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甘于淡泊、不计名利,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一.教育伦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伦理的内涵:要搞清楚教育伦理的内涵,首先要分析一下“伦理”的含义。 从中国的词源中来看,“伦”本意是辈、类的意思,“理”是条理、道德的意思,伦、理二字,最早见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永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在这里“伦理”已经表示为道德的理论的意思,有人伦之理。《孟子》也曾有言:“察于人伦”,“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以明人伦也。”这时的“伦”字开始具有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味。赵歧在解释孟子所谓的“伦”的含义时,则说:“伦,序……识人事之序,”还有一种解说为:“伦者,纶也。”一辆车要由两个轮子协调才能运转,轮喻人群的协调,交往关系。另一种解释为:“伦者,纶也”。纶线连贯为布帛,引申为人际交往或关系,但无论何种解释,古人之伦主要指人际关系,所以伦理就是人际关系及其调整的客观规则。

提高教师素质修养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6篇

提高教师素质修养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6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感悟1 在教育理念上,学校应真正将育人思想放在首位,所谓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首在育人;以德为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当是学校主业。通过教书来育人,并不是依靠几堂思想品德课就能完成,而是要体现在每一个老师身上和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一个人人育人的环境,对于教师来说,也就是我育人人,人人育我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也无疑会得到实现,师德师风的提高和完善也就有了基础。 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要改变知识学习的方式,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师德训练上。师德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爱的教育,而爱是通过培养得来的,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来的。如同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经济学科学生的经济思维训练,教师的爱心训练培养对孩子的爱,应当是一门必修课。让教师的思维训练成关心爱护学生是自己的天然责任,教师的师德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 对于学校和教育部门来说,由于掌握着相应的资源,还可以有许多改善师德师风的措施,但把好入口、强化教育、违规惩戒依然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提:教师必须有德,但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也应当让教师有得应有的待遇、相互的

理解、社会的尊重,才是让教师安于育人、师德提升的基础,也可以让失德的个体责任更少波及到全体。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心得感悟2 德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德之一中国人注重以礼待人,以德服人,因此,我们保亭县教育局的领导们以__年6月22日特为我们邀请了海口市中心幼儿园陈海平园长来为我们开了一堂师德师风的讲座,活动的过程我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长辈们学习。 通过此次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更深入的体会到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教师应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形象,教师的言语、动作、态度、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专业技能体现了真正的师德师风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大、中、小还是幼儿的,我们都要坚持终于党的教育事业,需要有深渊、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有高尚的师德与优良的师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不是说的就是为师者不仅需要有深渊、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为人师表不能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应严以律己,言行举止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幼儿的表率与楷模。 陈园长以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品质修养来展开了一系列

教师职业道德名词解释简答汇总

一、 又称师“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 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 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 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 这种道德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 自学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至社会以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广义而言,是指教育行业特别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 誉;狭义而言,是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 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程度,它是教师为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恰当处理好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为原则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 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 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 这种道德评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良心)和外在的社会舆论这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 的具有一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则和规范对教师行为予以判断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 二、 一、集体主义原则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三、教书育人原则四、乐教勤业原则五、教育民主原则六、教育公正原则七、人格示范原则八、依法执教原则

《论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论文

论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黄石镇璜村完小郭爱华 [摘要]:教师的权利保护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尊重教师权利和履行教师义务, 在当前尤为必要,但是,在权利享有和义务履行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和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从而使教师更好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关键词]:权益保护权利和义务高度重视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无义务和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教师法律关系的内容.教师法律义务是由教师法等教育法规规定的教师必须履行的一定作为或不作为, 目的是满足权利人的法律要求,与教师的法律权利相比,教师法律义务的特点在于必须性,意味教师必须进行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如果教师不履行法律义务,就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师法律责任的背后,存在着国家的强制力,如果教师不承担责任,将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在我国,以法律手段解决有关教师法律问题的时间并不长,一九九三年颁布的《教师法》是第一步对我国教师权利与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做出系统规定的部门法律[1][2]。 一、关于教师权利享有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教师的惩戒权 教师对学生的惩戒如同家长对子女的惩戒一样,原是一种传统教育中的教育方法之一,是一种自然权利,无所谓法律规定,在现代教育与现代师生关系中,确是教师教育权利中最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惩戒,首先涉及到是否是必要的教育方式,其次是有害于学生身心发展,再次就是如何区分惩戒和体罚,惩戒与教师侵权的界线。 通常,惩戒包括这些形式,口头告戒,罚站,罚劳动等,尽管人们要严格区分惩戒不同于体罚,但我们从体罚的定义来年,合理的惩戒是很难同体罚分开,体罚是指对违规犯过的学生,给予体心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一种惩戒方法,而惩戒的教育目的和意义也在于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到痛苦,但不以伤害受害者身心健康为原则,从立法角度来看,教师惩戒学生在现代教育中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仅在英国本世纪上半叶,还曾有过教师“代替双亲”的法律原则,可以合法的给予学生适当的体罚,但这一法律原则已被废止。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惩罚性教育手段应该是禁止一切形式的体罚,我国的《教师法》明文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现象,对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受到行政处分和解聘。 在现行的法律关系中,体罚学生不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相反体罚学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在现实情形当中,一些教师以受父母之托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体罚,而现代有关家庭,婚姻和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是严禁侵权滥用和家庭暴力的,父母对子女在法律范围内的惩戒权也越来越受到限制,甚至取消,此外,体罚和惩戒也是侵害学生的身体自由权或侵害人格的危害及违法行为。

师德的重要性心得体会7篇

师德的重要性心得体会7篇 师德的重要性心得体会篇1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用心应对自身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样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潜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务必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2023精选责任的演讲稿范文集锦六篇

2023精选责任的演讲稿范文集锦六篇 责任的演讲稿篇1 责任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名词。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等都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只要你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就必须承担一定的与自己相对应的责任。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今天我要谈的是教师的责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就是为人师的基本责任。这责任不仅是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说大了,是要对整个民族负责的。如此重大的责任,又岂是黄金能比的?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有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跟我说:“教师做的是良心工作啊!”的确如此,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更让我对此深信不疑。为人师的这十多年,我始终认为:“社会需要科技型人才,但更需要诚实守信的好公民。不是人人都能成网为高科技人才,但是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好公民。 清晰记得那个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的故事。零三年的暑假,我从外地学习回来,居然撞到我曾经的学生手持木棍偷东西偷到了我家,和我正面相视后,他一个劲儿向我道歉:老师,我错了。你原谅我吧?”说实话,我很吃惊,也很气愤。不过我还是感谢他念及旧日师生之情而手下留情。之后我跟他做了一次长谈,他做人的道理,谈今后短期内的目标等,他表示一定改正。他走之后,我想了很多。他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他一直都是一个成绩良好,做事勤快,深得老师欢心的孩子。而今才上初二,两年时间居然变成这样,这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之后我联合他的家长和他当时的班主任一起来帮助他。可喜的是孩子的转变很快,初中毕业,正好赶上服兵役,他毅然决定去部队再历练自己。而今他在部队表现得很优秀,我也很高兴,他的家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