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用系统化思维全面领会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谈新时代

用系统化思维全面领会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谈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举旗定向、擘画蓝图、引领复兴,显示出强大的思想伟力、实践伟力。组织部门要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就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大局和本职相联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系统化、整体性准确领会十九大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对组织部门的新期待、对组工干部的新希望。

时代要求:担当历史使命、建设伟大工程。(弘利教育)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揽“四个伟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建设伟大工程。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组织工作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必须把组织工作放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考量、放在“四个伟大”的顶层设计下谋划,牢记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组织工作的新使命。

政治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弘利教育)十九大将政治建设纳入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总结。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讲政治是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的首位要求。必须时刻牢记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做到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人才工作注重政治引领、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功能。

价值要求:始终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让党放心作为组织部门最核心的要求,把人民满意作为组织工作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及时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富民、惠民、安民的优势,使推进组织工作的过程成为汇集民智、体现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

实践要求:配班子聚人才、抓教育强基础。新时代赋予组织工作新内涵,指引组织部门新实践。在教育培训方面,要求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在干部选配方面,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人才工作方面,要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基层党建方面,

要求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对照这些实践要求,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确保最新部署得到最准实施、能够最快落地、取得最好效果。

质量要求:坚持效果导向、提高党建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干部引领、高层次人才支撑。这就要求坚持效果导向,强化质量意识,从实际出发、从可行性出发、从动机和效果的一致性出发,深入基层、摸清实情,不断提高谋划工作、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的质量,使高质量成为组织工作的牵引。

能力要求:保持优良作风、锤炼过硬素质。十九大对干部综合素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增强学习等8种执政实践本领,弘扬艰苦奋斗等工作作风。这些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组工干部的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践行“安、专、迷”精神,做到工作标准更高、专业素养更强、精神状态更好、工作作风更优,努力跟上时代节拍、担当时代重任。

蹄疾步稳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XX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提高站位、精心部署、挂图作战、按图施工、稳妥推进,在今年元月初,市本级和6个辖市、区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取得阶段性成果。

吃透改革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改革试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中央、省召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后,市委迅速召开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迅速出台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加强舆论引导,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市区两级由党委书记担任“施工队长”,坚持以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促进行动到位、改革到位。成立改革试点工作小组,明晰责任分工,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纪委牵头推进、部门各司其职、市区两级联动、合力协同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建立专项工作组制度,改革试点小组办公室设综合组、组织组、保障组、制度建设组、案件衔接组等五个专项工作组,实施辖市、区情况日报制度和面上情况周报制度。建立挂钩联系制度,由纪委班子领导分头带队到辖市、区开展转隶工作指导督查,全力保障改革推进。

做实转隶环节,积极稳妥推进。牢牢把握“转隶在前,挂牌在后”原则,把人员转隶作为重中之重,确保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市区两级纪委、组织部、检察院分别成立调研小组,摸清相关人员、编制和历年工作考核等情况。坚决把好拟转隶人员“廉洁关”,逐一调阅拟转隶人员的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个人廉政档案等,认真查证填报事项真实性。与拟转隶人员的领导、同事座谈了解、走访询问,了解拟转隶人员性格特点、专业特长,掌握“德、能、勤、绩、廉”真实状况。高度重视转隶人员思想动态,以“绣花”功夫先后组织开展普遍性谈、重点谈、到岗谈三轮谈心谈话,解除思想顾虑,做到“不带包袱转隶”,增强转隶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人岗相适统筹安排。按照人岗相适、因事择人、结构合理、整体力量向一线倾斜的原则,根据转隶人员政治素质、专业背景、业务能力等因素,对市本级46名转隶人员合理确定岗位安排。

加快全面融合,促进有效运转。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关键要靠实践来检验。监委挂牌成立后,即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人员快进角色,促进工作有效衔接运转,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以培训促融合。将2018年确定为纪检监察干部“全面培训提升年”,

紧紧围绕党章党规、法律法规、纪检监察业务等重点内容开展学习,已组织两期综合业务培训班,采取集体辅导、学员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交流互动,尽快熟悉人员、掌握业务、融入集体,为以后形成协调统一、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制度促规范。出台监委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试行)和加强监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暂行规定,强化对领导班子的监督制约,确保领导班子规范履职。以开展“制度建设月行动”为抓手,全面研究制定信访、执纪监督、审查调查等相关工作流程图,梳理和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以实战促运转。明确要求改革中各项工作不停滞,一刻不停歇地加以实践探索。建立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细致做好接收检察机关移交的问题线索、案件、涉案款物以及信息化装备等。把握时间节点、充分沟通、核对清查、集体研究的原则,全面梳理并指导辖市、区审慎稳妥处理好在手问题线索,确保工作连续性。积极谋划探索建立与派驻机构、巡察机构联动监督机制,努力做到监察全覆盖、常态化、严要求,确保改革实效。

为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村干部在实现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勇挑重担的村干部队伍非常重要。近年来,扬中市探索实行村干部队伍职业化管理,逐步实现村干部工资待遇正常化、考核待遇差异化和保险待遇规范化,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提升政治待遇,让村干部政治上有盼头。注重提升村干部政治待遇,激励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是拓宽提拔渠道。面向村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提拔村干部担任乡镇党委委员。二是提升政治地位。注重在村干部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精心组织村书记进行培训。近年来,先后在无锡、苏州、浙江等地举办村书记专题培训班。20XX年以来,创新举办“村书记讲坛”,每

年举办四期,计划用3年的时间,让所有的村书记全部登台演讲一次,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能力提升到位,让先进的更有动力,让落后的更有压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提高经济待遇,让村干部物质上得实惠。在经济待遇的保障上,重点抓好“三条线”。一是保底线,解决基础保障。实行基本工资的统筹和社会保险的统一办理。村干部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组成,基本报酬由市镇两级财政按1∶1统筹,按月打卡发放。同时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每2-3年调整一次。在社会保障上,村干部参照城镇职工缴纳“两险一金”,社区干部缴纳“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二是强中线,注重绩效奖励。在村干部年收入构成中,基本报酬只占到1/2左右,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考核报酬上,年底一次性发放。各镇(街、区)每年年初制定村(社区)目标责任状,年底对照责任状进行考核;2016年底,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对村(社区)干部考核激励的指导意见》,对村集体经济总量及增幅、精准扶贫、农村环境考核、特色品牌创建等重点考核指标,实行加减分考核,考核结果与考核报酬直接挂钩。三是拉高线,实施专项激励。针对

村书记群体,制定专项激励,一方面实施优秀村书记激励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优秀村书记,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后享受事业编制退休人员同等工资待遇,退休后每年可增加收入2-3万元;另一方面开展“科学发展十佳村”评选,受到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按照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的0.5%予以奖励。

规范退职待遇,让村干部离任后有保障。在提高在职村干部待遇的同时,注重加强退职村干部的待遇保障,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是对于有保险的退职村干部,在职时办理了养老保险,到达年龄后领取养老金。由于扬中市村干部退职年龄是男55岁、女50岁,男同志要到60岁才能领取养老金,在退职到正式办理退休的“过渡”期间,发放退职补助金。二是对于无保险的退职村干部,采取每月定额补助的形式予以保障,退职补助金包括基础工资、综合补贴、工龄补贴、地区补贴四块。三是加大走访慰问力度,对于退职村干部,市镇村三级联动,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尤其是对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退职村干部,送去慰问金和物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体现组织关怀。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并指明要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这一重要论述释放了党中央锲而不舍纠刹“四风”的强烈信号,向全党发出了推动作风建设在新时期不断深入发展的进军令。当前,在强力“围剿”的高压态势下,不正之风的存在空间日趋缩小,但远未彻底根绝,在一些具体表现形式上甚至出现了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新情况。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整风肃纪势不容缓、刻不容懈。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盯当前、抓住长远,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促进党风政风行风不断好转。

突出监管“零盲区”,擦亮监督探头。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不可敷衍了事。尤其是面对作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在思想层面,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四风”和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复杂性,监督工作

永无止境,必须步步深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行动层面,要严上加严,抓早抓小,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廉政风险指向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在机制层面,要强化监督机制的刚性约束力,减少弹性空间,防止监督机制“空转”。从海门的实际来看,我们始终把监督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通过开展打铁必须自身硬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纪检监察干部敢于监督的责任意识。对省委巡视组“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成果进行跟踪问效、反向巡察、大督查、作风建设常态化检查、谈心谈话全覆盖、电子监察等一系列个性化工作举措,促进了监督触角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延伸。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用更严密的监督网络、更扎实的监督方式,盯牢、防住危害党的纯洁性的不正之风。

突出问题“零容忍”,攥紧执纪铁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这就要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保持政治定力,牢记使命,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预防,对发现的违纪问题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针对“四风”问题树倒根存,歪风邪气屡治未绝的实

际情况,我们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的理念,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和省纪委“1+N制度体系”,推行“一案双查”和问题线索“零持有”工作机制,对“四风”和腐败问题狠刹猛打。20XX年全市立案数同比增长30.05%,查处乡科级干部69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514人次。进一步净化了海门的政治风气,有效维护了基层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下一步,我们将在成立市监察委员会的基础上,整合工作力量。结合海门实际,拿出具体方案措施,把工作倾力投入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去。

突出履责“零懈怠”,高擎问责利剑。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把从严管党治党贯穿始终,一鼓作气抓到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紧紧扭住“两个责任”这一牛鼻子是关键。为了强化履责担当,尽心种好党风廉政建设这块“责任田”,海门在抓好责任传导的同时,重点抓实督促问责,严肃追究各类失责、渎职问题。修订《海门市“为官不为”问责暂行办法》,划定“为官不为”的34条“高压线”,对履职不当、执行不力、担当不够、作风不严的突出问题进行靶向问责。打造党内问责“闭环”铁链,制定问题收集、开展问责、追踪督办、结果运用工作流程图,力求党内问责规

范实施。“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已成为我市管党治党的新常态。

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组织部门肩负着选干部、配班子的重要职责,必须深刻领会、深入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清晰界定“立标、对标、达标”的内涵,从严树立“管源头、抓重头、治苗头”的导向,旗帜鲜明地把政治标准的“硬杠杠”亮出来,把政治过硬的好干部选出来。

瞄准问题“划红线”,把政治不合格的“挡在门外”。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我们把政治把关的使命和担当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全面梳理政治不合格的表现,仔细甄别政治有问题的人,划好“三道价值坐标”,做到“九个坚决不用”。始终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思想“总开关”出了毛病,政治上必然会出问题。坚决不

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的干部,坚决不用视共产主义为虚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消极的干部,坚决不用迷信西方制度、缺乏“四个自信”的干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越是关键时刻越能看出干部的政治素质,越是原则问题越能反映干部的政治立场。坚决不用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心存疑虑的干部,坚决不用贯彻中央方针路线政策不坚决、对组织不忠诚的干部,坚决不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态度暧昧的干部。始终坚定严格的纪律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在政治标准上的刚性约束,是选用干部的重要遵循。坚决不用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儿戏的干部,坚决不用违反“五个必须”要求、搞“七个有之”等活动的干部,坚决不用热衷于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干部。

考准表现“树高线”,让政治过得硬的“走在前列”。我们坚持系统性思维,注重一体化把握,更加突出精准“察言行”、统筹“看整体”、立体“听口碑”,努力让政治过硬成为新时代干部的追求和“标配”。坚持“听其言”和“观其行”相结合,坚持“看一时”和“重一贯”相结合。注重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突发事件、艰苦

环境、复杂岗位,考察干部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坚持“全方位”和“多角度”相结合,把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尺,通过大走访大落实、定期调研等载体,经常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健全涉干信息沟通交流机制,采取数据双向比析、年度纵向比较、面上横向比照、案例立向比对等方式进行综合研判,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表现。

对准标杆“筑防线”,使政治缺历练的“干在实处”。政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靠干部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我们树立“一盘棋”思想,从“三个纬度”发力,构建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培养机制,形成选优汰劣、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把党性锻炼作为“必修课”。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动力,以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用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政治体检”,涤荡灵魂、剔除尘垢。把能力锤炼作为“基本功”。将政治学习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通过举办“周末大讲堂”、专题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补齐干部政治能力“短板”、扫除政治理论“盲区”、克服政治本领“恐慌”。把实践磨炼作

为“大熔炉”。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选派基层干部到机关学习,选派年轻干部到一线锻炼,积极适应“千变万化”,接受“千锤百炼”,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抓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拼搏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