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法学培养方案说明办学历史法学院源于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法学培养方案说明办学历史法学院源于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法学培养方案说明办学历史法学院源于

江西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法学)培养方案说明

一、办学历史

法学院源于1984年设立的经济学系经济法教研室;1995年成立经济法系;四年后又更名为法律系;2001年在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法学院。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学院招收法学第二专业的学生,截止到2016年3月,已培养了2642名法学二专毕业生,现有在校法学二专学生237名。

二、师资力量

法学院拥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2人,在读博士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约占专任教师的82%。有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员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骨干教师7人;有首席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在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活动中,我院法学本科专业荣获全省第一名。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学位

(一)招生对象:全校在校本科注册就读一年以上的文科、理科、工科等各个专业的本科生,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修读条件:(1)在校前两个学期取得不低于标准学分,且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2)英语水平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在校英语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

(二)学制:二年。

(三)学位:法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熟练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诉讼实务,培养专业知识全面的复合

型法律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基层社区从事法律秘书工作或在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

律师事务所及仲裁机构等部门从事法律职业工作。

五、培养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富有社会正义感,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法治观念;

(二)掌握民事、刑事、行政、经济法律等部门法规定,并具有实际运用能力;

(三)具备运用法学理论、法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六、主干课程与授课时间

(一)主干课程

主要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商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学主干课程。

(二)授课时间

在二年制的学习期间,第二和第三学年上、下学期的周六、周日及暑期前半期(7月初至7月底)安排集中授课。

七、毕业论文与毕业要求

(一)毕业论文

第四学年上学期期初,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拟定论文题目,进行文献检索,撰写毕业论文。

(二)毕业要求

修满专业主干课40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合计46学分,且通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者,方能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及作业整理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三、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 2015级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 经课程主持教师同意,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现更改为只保留两个必做作业。请各位同学按照新的考核评价要求按时提交作业。 考核评价 作业标题:(必做)Practice the key words by translat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作业要求: Practice the key words by translat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这位老绅士抱怨法律如此有利于罪犯,使得审判看来像是一场运气的游戏。(to grumble) 2.如果我们只坚持这样的紧缩措施,国家将滑入更深的经济萧条。(austerity) 3.全世界科学家的共识是地球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变暖。(consensus) 4.如果抓住他们痛打一顿,他们会向警察告发我们。( to denounce) 5.我们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extravagance) 6. 政治家和商界领袖们常常质问,无需负责的机构为什么有权这么做。(unaccountable) 7. 他告诉我,他有坏消息相告,我准备听坏消息。(to brace oneself for) 8. 别让她在你们之间挑拨离间——她嫉妒心太强了。(to make mischief) 9. 警方让她放心,她的孩子很安全。(to reassure)

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模板】

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二、培养目标及特色 培养目标: 法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服务首都、面向全国,掌握法律方法和技术,熟悉法律和政策、法规,具有相关建筑和法律知识背景,培养掌握城乡建设、管理与服务基本能力的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毕业后能在城乡管理与服务、行政和司法系统、法律服务机构及建设企业等从事相关法律服务工作。 专业特色: 依托我校学科优势,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紧密结合,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接受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开设工程法与国际工程法等专业方向课程,形成建设法律专业特色。 三、主干学科: 法学 四、主干课程 1.主干基础课程 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职业伦理; 2.主干专业课程 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国际经济法、工程法、房地产法、建设工程合同、物业管理法;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模拟法庭比赛、社会实践、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六、毕业学分要求 参照XX大学本科学生学业修读管理规定及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应达到163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2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1学分。

法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法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418 / 13

二0一三年四月 419 / 13

哈工大法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培养方案修订委员会名单: 主任:赵海峰 副主任:王晓东 委员:葛勇平、郭丹、窦玉前、宋健强、孙冬鹤、贾雪池、王伟秘书:于纯海、张宇 负责人(签章): 420 / 13

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和规则且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并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立法信息,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法律或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重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案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解决法律问题,具有初步从事法学研究、司法实践、立法执法评价、法律服务和组织教案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了解中国和国际相关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以及法制建设的基本趋势。 三、主干学科 法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 421 / 13

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充分发挥贵州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国家急需的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与人文素养(包括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从事法律工作或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从本科学生的应用领域与就业方向出发,本专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为主要方向,培养符合培养目标的高素质法律专门人才。具体而言,本学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准确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法律制度;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 3.熟悉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 4.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口才和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能力。*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法学 2、学科类:法学 *核心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宪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债与合同法、物权法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宪法学、刑法学、证券法学 研究型课程:财产犯罪专题研究法学前沿问题讲座(包括基础法学前沿问题讲座、刑法前沿问题讲座、诉讼法前沿问题讲座、国际法前沿问题讲座) 讨论型课程:民事案例分析刑事案例研讨经济法案例研习 *计划学制3—6年最低毕业学分165+4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说明 1、辅修专业:最低44学分,标注“*”的课程(辅修法学必须修满法学专业的所必修课程);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题(卷)有答案解析

1 江西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 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 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司法实务技能,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和法学教育、研究以及社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际规则; 2.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理论前沿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趋势; 3.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调查、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宪法学、法学导论、法理学、刑法学(总论、分论)、民法学(总论、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学、商法学、国际法、中国法制史、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文书写作。 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 1. 课程学分结构

2.开课规划 六、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获得14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4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16学分,实践课程18学分,即可毕业,发给法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一)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 1.必修课(41学分)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 制定人: 郑春生审核人:刘建国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历史学;专业代码:060101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历史学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师范技能的中等学校历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50条培养标准。 1.知识标准 1.1公共基础知识 1.1.1 具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1.1.2 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基础知识 1.1.3 具有教育管理、法律法规等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1.1.4 具有音、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1.1.5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较系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1.2.2较系统掌握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1.2.3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主要的历史要籍 1.2.4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研究方法 1.3专业知识 1.3.1中国史知识。掌握中国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 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3.2世界史知识。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 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世界历史发展产 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3.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知识。掌握历史认识论,掌握中国和世界主要史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及其发展演变情况,了解中国和世界经典史学名著,熟读一些经典史学名著 1.3.4专门史知识。深入探究和学习中国断代史或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发展史,深入探究和学习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或西方思想、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的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三 含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三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以用来( )。 A.表示个体的特征 B.作为指标来使用 C.表示总体的特征 D.作为变量来使用 2.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 A.商品流转次数 B.产品合格率 C.发展速度 D.工人劳动生产率 3.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整群抽样和其他抽样方法比较抽样误差( )。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相反 4.已知一时期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的数据( )。 A. 30 B. 28 C. 26 D. 25 5.某镇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1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A.130% B.104% C.80% D.125% 6.假设你在做一个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总体资料未知,比率的总体方差没有以往的数据,也不能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这时,此方差应取( )。 A.30% B.25% C.40% D.50% 7.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x y 32?+= r=0.88 B.x y 54?+= r=0.55 C.x y 510?+-= r=-0.90 D.x y 90.0100?--= r=-0.83 8.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了( )。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B.相关关系的指标 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 D.序时平均数的代表性指标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 )。 A.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 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C.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D.应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10.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1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于20世纪( )年代。 A.20 B.30 C.40 D.50 12.移动平均法可以用来测定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有时时间数列水平可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周期波动。通常移动的项数为( )。 A.三项 B.是周期的整数倍 C.五项 D.四项 *13.商品流转次数指数和商品流转天数指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两者相乘之积(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 *14.小样本情况下,查t 分布表概率表必须依下式确定相应的自由度:( )。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 Law 一、专业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法律系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6人。 教学方面,除了法学教指委指定的16门核心课程,法律系还设置了涉农特色课程《农业法》、《土地法》、《食品安全法》、《社区法律咨询》、《三农法制问题调查》、《农村经济法治专题》、《循环经济法》。重视模拟法庭、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教育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目前已在江苏省及安徽省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10余个。 学科建设方面,2006年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承办了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及江苏省经济法学会年会。2014年,取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资格。 科学研究方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从事科研活动。研究方向集中在农村土地法制、农产品、食品安全、资源与环境保护、土地纠纷解决等几个方面。近年来,教师已累计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编、参编教材20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指导学生开展以“三农”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科研训练,目前完成国家创新、江苏省创新及校级SRT训练项目共计22项。 社会服务方面,4名教师担任学校法律顾问;打造品牌活动“法律人在行动”,通过社区法律工作站、送法下乡、青少年法制教育、探访工地、农村法制调研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涉农法律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满足法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又兼具从事涉农法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职业道德素养; 要求2: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基本理论知识;要求3:熟悉我国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法律和相关政策内容; 要求4: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要求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 要求6:掌握法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7: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8: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要求9: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和体育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军事和体育训练合格标准; 要求10:具有健全的心理、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交往能力。

南京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需要、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门人才。 在业务素质方面,加强学生的环境法和其他相关法律部门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有扎实的跨学科的基本理论功底,同时能敏锐地关注中国环境保护法制的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力求创新、突破,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论文调研、撰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环境行政法 2.国际环境法 3.环境侵权法 三、招生对象 法律专业和非法律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大学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三年 五、课程设置 六、教学方式 1.公共课(A类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BCD类课),以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辅以自学,其中课堂讲授不应少于课内学时的2/3。 3.注意对硕士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并确定导师,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 4.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论文写作和参加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或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以笔试考核为主,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进行。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撰写专题课程论文为主,也可以出卷笔试考核,或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3.中期考核在硕士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中进行,由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和完成学位论文能力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考核结果作出公正评价并评定成绩,以确定该生是否有资格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应劝其退学或作肆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能力的关键环节。研究生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期末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和先进性,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选题确定后,应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有关导师会同本专业负责人进行审议。 学位论文的提纲拟定与论文撰写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并能充分反映作者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观点。学位论文在引用他人观点时必须注明出处,并在论文最后列出所有参考文献资料。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1.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至少要经过两位同行专家(其中一位校外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2.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至少在研究生院指定的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方可进行答辩。 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4.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校学位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院学位分委员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计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基础,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专业基础厚、专业方向宽、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法学研究、法学教学工作及其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备一定的外文检索及相关应用能力,能用外语进行交流。 4、具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处理事务的意识和技能。 5、具备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6、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修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技术、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法律实务和有关方针政策,了解法学理论发展前沿。 8、具有不断获取、处理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与法律规定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干学科 法学。 三、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民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入学教育、军事教育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专业实践、素质拓展、普通话、读书活动、毕业论文、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模拟法庭演练、诊所法律教育。 五、修业年限 四年;学习年限(含休学)最长不得超过其学制两年。 六、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80基本学分才能毕业和取得学位。其中,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

金状元试卷网-江西财经大学考研真题经济法学、刑法学2004

江西财经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 专业:刑法学、经济法学 考试科目:经济法学、刑法学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第一部分:《经济法学》(共计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经济法体系 2、商业秘密 3、金融信托 4、自然资源法 5、不正当竞争 二、简述(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如何理解经济法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2、简述财政法的特征。 3、试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20分) 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四、案例(10分) 某麻纺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2000年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濒临倒闭。为了保住税收大户,县政府对该公司积极扶持以图其生存和发展。在县政府的帮助下,公司与某大学科研机构挂钩,通过技术转让,生产该科研机构的专利产品“新棉纱一号”,但是生产这个产品需要上新的生产线和其他一些辅助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公司难以筹集。正当公司经理一筹莫展之际,某机关干部替经理想出一个“妙策”:打报告到县政府,请县政府批准公司发行债券,然后请本县的彩印厂印制上百元的公司债券,将债券抛向社会,就会解决资金问题。经理听了非常高兴,随即付诸实施。2000年8月1日,该麻纺公司向县政府提交了拟发行90万元公司债券的书面报告。经县政府批准后,由县彩印厂实际印制了105万元债券,债券票面内容包括:面额500元,年利率17%,企业名称、债券发行日期和编号。后该麻纺公司派员进行了有奖发售,该债券很快发售一空。 问题:指出某麻纺公司在发行债券过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刑法学》(共计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犯罪未遂 2.罚金 3.主犯 4.非法经营罪 5.贪污罪。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 2.简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3.简述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四、案例分析(10分)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文科方向)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文科方向)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902596.html,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历史学专业及综合文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基层学校、科研机构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为人师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及综合文科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具有课堂教学的能力、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好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三、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 4 年;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6学分。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四、专业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人文地理学概论、政治学、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中学历史教学论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教育调查、教育实习、实习支教、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撰写及答

江财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三套)

江西财经大学 08-09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获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3.三个班上学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分别是83、87和90分,且一、二班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和37%,则三个班统计学的总平均成绩是() A、数据不全,无法计算 B、87.14分 C、86.67分 D、90.21分 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5.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

量就要增加到原来的() A、5倍 B、4倍 C、3倍 D、4.5倍 7.2 ?) y- ∑是指() (y A、残差平方和 B、回归平方和 C、总离差平方和 D、解释变差 8.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对离散分析的影响 9.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其权数为() A、该综合指数的分子 B、该综合指数的分母 C、固定权数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0.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是因为()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不存在权数作用 D、变量值的作用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如果将组平均数固定,单独反映结构变动的指数,称为结构影响指数() 2.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某国净增加人口100万人,这是逐期增长量指标() 3.已知某厂2000~2008年的产值水平,求平均发展速度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 4.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共同点是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相同() 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6.某现象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是增长的,则该指标的增长量必定年年增加() 7.为了观察现象长期趋势变动,必须对时间序列进行修匀,方法包括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趋势剔除法和季节比率法()8.指数体系中,数量指标指数采取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历史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60101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本专业把学生培养成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历史教育专业特长,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胜任基础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史学研究的“教学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和谐互助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达到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与文化素质要求。 2.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修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在不断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培养。能够使用一门外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并能初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 4.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受到必要的体育与审美训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审美训练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义务。 5.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能为人师表,掌握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理论,受到较严格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教学基本理论,具有从事教育职业的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初步掌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做到普通话、三笔字和现代教育技术“三过关” 。 二、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根据学生学习学分获得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在4—6 年之间浮动)。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66 学分方准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42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71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9学分;通识教育课程12 学分;实践环节22 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哈尔滨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结构与设置: 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为“平台+模块+环节”,即由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

法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司法系统、行政机关系统、律师事务所、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从事法律工作、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司法实践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党;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科学、民主、创新和人本主义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制思想;掌握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掌握我国政治、行政以及法律制度之运作的一般规则;掌握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及其诉讼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熟悉这些部门法的实施和运用;掌握法学理论以及宪法法律的基本理论,把握当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能够胜任加入WTO后的高层次的法律教育法律研究与法律实际工作。 3. 熟悉司法、行政机关、法律中介机构以及企业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相关部门之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务,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掌握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以及基本技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 4.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检索和查阅外语文献,熟练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基础,达到国家四级以上的外语水平。 5. 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计算机文字处理、数据库、文献检索和网络运用等技能,通过学校计算机课程考试。 6. 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审美修养,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具备适应社会生活变化与自身发展的基础。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736,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48学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根据以上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将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第一,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并举。无论是司法系统还是行政系统的法律工作者,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法专业考研复试复习相关专业题

吉林大学2014经济法专业考研初试题。 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功能15; 政府定价的范围,依据;15 中央银行公共服务的内容;15 经济法理念及其意义;30 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关系;30 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段材料,从经济法的角度说明政府与市场关系.45 2013年江西财经经济法复试面试题汇总 经济法专业抽到的题目如下: 1.法律运行; 2.法律体系; 3.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4.消费者的知情权; 5.税收法定原则; 6.民法与商法的区别; 7.抵押; 8.法律责任; 9.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10.预算; 11.不当得利: 专业课笔试题目: 1.十八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次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运用经济法原理对此进行分析与解读?{这道题是吉林大学2013年初试题目,凭借本人独到的眼光,押中本题!建议以后的考生可以多多关注当年或者近几年其他大学的经济法初试题}30‘ 2.两会期间,有代表指出:我国的税收立法18项有15项是由国务院颁发的, 而人大却把立法权授予国务院,请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危害以及实质关系? 40’

3.这道题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行政 干预过度,请用民主宪政的思想来分析这种行为?30‘ 09财大经济法学复试笔视题 一、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法律基础(40分) 二、反垄断法实施存在的疑难问题(30分) 三、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法律评析(30分) 吉林大学2013年复试题 一、简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15分) 二、简述经济法实施的法治意义及实现途径。(15分) 三、简述商业秘密的特征与侵害方式。(15分) 四、简述药品广告的特殊广告准则。(15分) 五、论述我国《反垄断法》中对市场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30分) 六、论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30分) 七、十八大报告中对的一段话“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运用经济法原理对此进行分析与解读。(30分 吉林大学2012年经济法考研试题真题 1、评析“经济法属于第三法域”观点 2、竞争法的地位与作用 3、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宗旨与原则。 4、结合不断出现的产品问题,谈谈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设。 5、试述预算与税收法律制度如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发挥作用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60103)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历史地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历史地理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中国边疆历史地理 3、城市历史地理 4、中国地理学史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专业课。 前沿讲座5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 主要研讨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形式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讲座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相关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教师(或外请专家)和学生讲授交叉进行。教师主讲,要求学生撰写有关课题论文,与专家对话;由学生主讲,要求主讲者撰写有关课题报告,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要求学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0次,主讲不得少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