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论的崛起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研究框架

国家论的崛起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研究框架
国家论的崛起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研究框架

“国家论”的崛起: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

与研究框架

曹海军韩冬雪

2013-03-21 15:17:55 来源:《思想战线》2012年5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国家最小化”为口号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居于了统治地位。作为治理手段和政策工具,国家和政府机构逐渐受到质疑而为市场所取代,“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及“新公共服务”运动倡导“将国家退回去”,将代理机构、NGO甚至跨国机构或者诸如欧盟这类超国家机构作为国家的替代品。与此同时,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猛发展更弱化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主导性。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辩证性和摇摆性,就在新自由主义大力抨击“国家论”、“最小国家”理论大行其道的同时,“国家论”(statism)却以国家能力为论说对象的方式回归到了理论的中心。两个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这一判断。其一,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自由放任”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的同时,有关要素过度流动性导致的恶性市场后果,令更多的市场至上论者意识到有效管制的必要性。自2008年以来,始自美国“两房危机”直至“欧债危机”的一系列经济事件,更强化了作为国家能力之一的金融管制的必要性。其二,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推动的“反恐”战争却导致了诸如阿富汗、伊拉克这类“失败国家”,同时,按照新自由主义思想实施政治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开始陷入脆弱国家、崩溃国家的陷阱,这一切都说明了在国家构建和国家形成中国家能力构建的持续重要性。

一、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

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而言,国家能力通常被定义为国家塑造和执行实现某一社会经济目标战略的能力。此外,在规范的意义上,国家能力的概念,实际上是韦伯主义国家观有关合法性(legitimacy)问题的延续。简单地说,合法性就是在不动用武力的前提下赢得被统治者的服从和同意。根据大卫·毕瑟姆(David Beetham)的观点,合法性体现为两个维度:法律上的合法性和道德上的合法性。法律上的合法性是指按照既定的规则获得和实施权力,这种权力就具备了合法性。道德上的合法性来自服从者对权威的秩序与其对正当性(rihtness)认知的认同。①霍尔斯蒂(Holsti)则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国家能力和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纵向合法性关系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自愿服从关系;横向合法性则关系到实施正式规则的政治共同体的边界问题。其中,纵向合法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汲取要求、服务供给预期以及参与之间”维持一种平衡。②

从国家论的发展线索来看,第一波“国家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代国家论者(statist)对国家问题的关注,主要源于力图将其与依附论和新自由主义对国家失败的解读区分开来的学术努力。国家论者不满意依附论和现代化理论(新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和延伸)将政治还原于社会经济变量,从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国家行为者(state agency)核心作用的做法,他们试图重申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解释变量的重要性。国家论者认为,国家行为者具有自己独立的政策偏好,而且会运用国家权力和资源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非国内或国外行为者的利益。埃文斯(Peter B. Evans)、鲁西齐迈耶(Dietrich Rueschemeyer)和斯科切波(Theda Skocpol)的《把国家找回来》(Bring the State Back ln)一书出版以来,“国家论”强势回归,西方政治学界掀起了一波以“国

家为中心”(state-centered)的研究范式转换。斯科切波批判以前的研究方法忽视了国家作为独立行为者的作用。她认为,就依附论的方法而言,“由于这种定义性的裁断,自主性国家行为的许多可能的形式就被排除在考虑之外”。③功能主义国家理论倾向于将国家描绘成社会的产物,“政治体系”的概念的使用频率也高于国家的概念。斯科切波将国家概念化为一个行为者或者能够塑造社会产出的一项制度(一个机构)。在这一意义上,自主性(autonomy)的概念在理解为何有些国家而非其他国家能够越过社会的边界,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方面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国家能力(state capacity)来自于国家的自主性:作为一种对特定领土和人民主张其控制权的组织,国家可能会确立并追求一些并非仅仅是反映社会集团、阶级或社团之需求或利益的目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家自主性”(state autonomy)。只有国家确实能够提出这种独立目标时,才有必要将国家看作一个重要的行为主体。这里面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自主性即国家及其官僚体系与社会的隔离是如何与发展型国家的成功联系起来的。早期的国家论者一般是将国家自主性等同于国家能力,将国家的或强或弱归因于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后期的国家论者则对自主性和能力之间的复杂逻辑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自主性命题

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强势而具有自主性的国家的发展状况是有着显著差别的。东亚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成功和拉丁美洲威权政体的崩溃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主性概念在解释范围上的局限。针对将能力化约为自主的概念这一现象,鲁西齐迈耶和埃文斯强调,某些看似具有较高程度自主性(即与社会的高度隔离)的国家实际上却无法执行和实施所预想的目标。于是就有了相对自主性(relative autonomy)的概念。④相对自主性的概念在特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内,弥补了简单化地将各种机构视

为或具有自主性或具有渗透性的做法,展示了某些国家是如何能够像公司行为者一样有效地涉入社会利益的。这样,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内就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具有自主性的国家,一类是具有隔离性,但却未必具备有效性(effective)的国家,另一类是具有较小隔离性,但却可能具备更高有效性的国家(这类国家也可能面临被社会利益集团俘获和腐败的风险)。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两类国家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更重要的是这种权衡取舍要充分考虑到多样性的社会背景设置,在这一意义上,国家强度(strength)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概念。

就这方面而言,对“专制性”权力和“建制性”权力加以区分颇具启发意义,因为这一区分不仅涉及自主性和国家能力之间的关系,而且揭示了这种关系的产生是如何以社会背景为条件的。由这一区分得出的启示就是,低能力的国家由于无法构建有效的国家行政机构,从而在某一固定的领土上实施中央所意图的行政管理,因此主要依靠专制性权力而非建制性权力。

由此可见,强度和自主性之间的这种相对主义的设想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方面是考察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构建其自主性的国家所发挥的核心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考察在不失自主性的同时构建了强大建制性权力的国家。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强社会和弱国家》中,米戈达尔(Migdal)发现,在面对抵制政治改革的强大社会集团的意义上,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是软弱无力的。他的分析提醒国家论者注意到,在国家性受到严重挑战的对抗性的社会条件下,讨论刻意的国家行为是徒劳无益的。⑤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以“第一代”发展型国家理论为代表的学者,主要考察的是东亚国家如何利用自主性去设定连贯的发展型目标,并通过对市场进行积极

干预去指导一个弱势的工业部门的。东亚发展型国家的成功,主要被视为国家刻意行为的结果,国内产业被用于作为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工具。这一视角符合了国家论者所强调的,国家只有在推动独立于主要社会行为者的政策之时才是强势的观点。而“第二代”发展型国家理论则是对这一单方面强调国家行为的理论反思。其中,埃文斯和琳达·维斯(Linda Weiss)的著作通过对东亚国家和产业部门之间关系的经验总结中发现,国家能力更集中体现了合作而非强制的作用。

(二)嵌入性自主的命题

与早期国家论者将自主性作为一个强国家的核心宗旨之一的看法不同,埃文斯认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国家论者的研究路径。他提出了一个强调社会和国家具有互惠可能性的备选方案。⑥从网络社会学大师格雷诺维特(Granovetter)提出的“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入手,埃文斯假设,为了实现发展型国家的目标,国家必须将自主性与社会的某一部分建立紧密的联系。从理想的意义上来看,这种联系可以为国家提供有关发展问题的前后一致的信息,以及如何运用政策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同时,官僚结构隔离政治家和社会集团的自主性提高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凝聚力和有效性。为了实现这一有效性,国家必须嵌入到某种社会关系之中:“仅仅具有自主性的国家既缺乏智力资源,也缺少依靠分散化的私人执行的能力。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内部机构,紧密的联系网络就会令国家无法超越与之相对应的私人部门的利益去解决‘集体行动’的难题。”⑦

按照埃文斯的上述观点,官僚体系的自主性并不是来自于与社会行动者的隔离。反之,自主性是与具备高度凝聚力和优良品质的中央行政部门相应的位置使然。埃文斯对国家嵌入性的运用并没有具体描述工业和国家之间所具有的特定关

系是如何演化而来,其具体特征又是如何的,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可能是一个适用性的问题。因为嵌入性的概念是基于东亚国家的经验构建出来的,如果要适用于更广泛的系统之下,就需要更高程度的细化说明。在后来的一篇论文中,埃文斯对东亚国家中嵌入性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为翔实的解释。⑧嵌入性的产生是由于一个政治领导集团能够对国家发展构建出一套集体规划,但他随后又指明,紧密联系的具体发展较之官僚体系本身的演变更加令人费解。这一进程涉及国家和私人企业之间审慎的博弈因素,显然,如果缺少官僚和公司经理之间确实的互动基础,各项产业政策也就无法得到切实的执行。上述论断的模糊性在于,国家所发挥的作用是由嵌入性的程度预先设定的,但嵌入性本身却是偶然性的,它取决于体现了这些具体角色定位的政治家和官僚群体。那么,嵌入性是渐进领导的结果,还是跨越公私界限的共享利益的精英网络的结果呢?嵌入性难以从经验上加以描述,埃文斯对于嵌入性的实际操作性也是寥寥数笔、语焉不详。虽然如此,嵌入性自主的概念相对于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传统二分法而言仍然是一大进步,因为这一概念弱化了自主性和国家能力之间具有直接因果联系的假设。

(三)治理性互赖的命题

在《软弱无力的国家神话》一文中,维斯试图从国内产业的关系中阐明埃文斯的嵌入性概念。其中,转型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被定义为“制定和执行能够扩大社会可投资的盈余的政策能力”。⑨她力图表明的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才是国家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根据埃文斯嵌入性自主的构想,她引入了“治理性互赖”(Governed Interdependence)的概念,用以说明国家和社会之间那种独特的制度性连接关系,这种连接关系强调的不单纯是国家的“强度”或“嵌入性”,更强调的是国家如何将权威委托给社会行动者。按照维斯的观点,成功地将产业整合引入到国家的转型规划之中,这可以令国家在维

持其自身协调作用的同时又能够与产业部门分享更多的权力。正如对日本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描述一样,在“治理性互赖”的体系中,“谁启动”已经失去了其大部分意义和重要性。国家和产业部门都能够而且确实发出了政策倡议,但这一倡议是在一种协商的关系中发生的,国家保持着一种引导的作用,或者直接领导,或者委托给产业部门。⑩

在“治理性互赖”的境况下,一个国家因其与产业部门建立起来的协同性联系而获得权力,这就会令转型措施的实施变得简便易行了。在国家论中,国家能力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而转型能力则更富有变化。维斯使用“治理性互赖”,是为了强调嵌入性的制度化特征,国家行为者可以提供一个指导方针,并利用国家的行政和技术机构提供信息和建议,以换取产业部门共同坚守共享的发展目标。国家和社会行为者之间这种合约的制度化,并不是以国家论者意义上的国家强度为条件的,而是向官僚体系和国家领导人的廉能和创新性提出严厉要求的一种策略。由此可见,维斯和埃文斯都强调了运转良好的官僚体系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合作的必要虽非充分的条件。

(四)国家与社会的协同的命题

由上所述,无论是经验层面上,还是在理论层面上,国家能力的构建都是极富变化性的。由于维斯对能动性资源的解释是全方位的,而且将“治理性互赖”的概念建立在每个案例研究的权变性之上。因此,从比较历史的视野来看,从成功的转型者那里汲取相关的学习经验存在着诸多难题。不过,维斯和埃文斯的研究路径有一个重要的洞见,这便是对国家与社会协同(synergy)关系的强调。比较而言,协同关系是国家能力讨论中的一个相当新颖的概念,描述了国家和各种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去追求一个共同的经济转型规划的状态。问题在于,协同策略

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可能,进而在其他领域而非纯粹的经济领域是否可能?毕竟早期的东亚发展模式依托的是权威主义国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非工业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而且事实上为了谋求工业现代化,往往还会压制公民社会的利益要求。这就有可能成为埃文斯和维斯的嵌入性或“治理性互赖”结构适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其他关系的局限性。为此,维斯表明,嵌入性并非始终是产业精英和国家之间的一项排他性特征。事实上,埃文斯假设了,如果将国家与社会的联系扩大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集团的基础上,国家的嵌入性自主就会变得更具有活力和适应性。

普特南(Putnam)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认为,民主的成功依赖于互惠性的规范以及跨越公私界限的公民参与网络。(11)普特南所描述的协同,是一个富有活力和组织性的公民社会协调解决集体行为难题的关系状态。普特南的研究反驳了国家论者有关强社会对抗弱国家的概念。普特南发现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公民社会和国家的有效性之间存在的因果效应,与之相呼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强调了体现为不同层次组织的国家机构(制度)致力于同公民社会合作的重要性。(12)在对尼日利亚和巴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比进行的解释中,她揭示了官员针对公民社会,是如何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塑造这些项目规划结果的。巴西官员采取了合作生产的策略,他们鼓励公众参与安全用水工程的计划和实施,附带着他们还建立了协调邻里关系行为的地方组织,而尼日利亚的情况则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官僚体系本身。一个是相互增权(mutual empowerment)的例子,国家一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民间组织的合作纽带提高其建制性的权力。她的主要观点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持续互动而非历史环境对于社群的增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观点超越了传统理论的零和模式,同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

如何扩大社会资本的资产,这就涉及领导和治理的问题了。

(五)领导和治理关系的命题

无论是嵌入性自主、“治理性互赖”,还是国家与社会协同的命题,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情形下的好政府最初是如何产生的。比如说,普特南就认为,只要社会强大,国家能力就会出现,这样也就排除了国家能动性作为一项解释性因素的可能。(13)类似的,埃文斯嵌入性自主的出现也是脱胎于精英职业模式和网络这一先在的文化之中的。埃文斯的确指出了韩国的朴正熙和李承晚在领导方面的巨大差异所具有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在理论上确认这一重要性。(14)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治理概念的引入恰逢其时,治理的术语近20多年来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概念。就国家能力而言,治理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它在结构和行为者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定位。简单说就是,治理的概念超越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将重心放在了政治游戏规则的塑造以及在塑造和变革规则的连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行为者上。(15)不过,对于治理的准确定义,国内外学界自始至终都未曾达成一致的共识。

皮埃尔(Pierre)和彼得斯(Peters)以及世界银行的定义与当下所讨论的国家能力密切相关,前者认为,“治理就是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能力,换言之,治理就是政府驾驭社会的能力”。(16)后者认为,“治理乃是,在一定资源约束下,公共组织应一国公民或其他代表的要求,按照一种有效的、透明的、公正的、负责的方式,提供公共和其他物品的制度能力”。(17)

上述有关治理的定义大体上等同于对本文国家能力的界定,即塑造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但这两个定义在定性的意义上是存在差别的,因为它们是为了超越公

与私或国家与社会的界限,故此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影响公共政策塑造及其后果的个人和集团网络。

透过治理的概念就可以确定影响特定结果的具体规则和行为者。比如说,在弱国当中,正式的规则基本无法指导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对这类国家进行研究之时,就应该集中考察个体的领导人和非正式的规则。由此,治理的研究路径就为分析影响制度结果的这类政治开辟了道路,从而为影响和改变国家能力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联盟提供一种解释。格林德尔(Merilee Grindle)对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能力的分析就吸收了治理的研究方法。它将国家能力分为四个运行维度:即制度能力、技术能力、行政能力和政治能力。制度能力指的是国家运用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游戏规则去规制经济和政治行为。技术能力是塑造和管理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行政能力是对社会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即行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所需的基本行政职能的能力。政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利益诉求和冲突解决提供有效而合法的渠道上,特别是回应性政府的建立尤为关键。(18)格林德尔假设,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国家通过提高其技术能力来回应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其他能力总体来说却恶化了。技术能力的提高反映了为回应经济危机而雇佣更多技术官僚管理宏观经济的客观需求。至于其他能力,格林德尔将经济危机视为针对游戏规则发生的不断增加的冲突,弱化了行政部门提供基本服务和履行正常政府职能的能力,也限制了国家领导人和管理者的回应能力。显然,在分析国家领导人如何回应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格林德尔是要力图将自主性(政治能力和制度能力)和能力(行政能力和技术能力)以及结构和能动性整合起来。

总体来说,上述关于自主性和能力问题的讨论在观点、立场和分析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有些研究强调在能力构建之前建立自主性的重要性。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却说明了能力是如何在公共权威与其周围环境隔离不太远的情境下发展演变

的。那么,国家是否要在自主性建立之前巩固其能力呢?还是遵循相反的逻辑,自主性是构建国家能力的先决条件呢?问题还在于自主性的准确涵义究竟如何界定:官僚自主性?还是政治领导人的自主性?埃文斯和其他论述东亚国家的学者并没有对政治自主性和官僚自主性加以区分。如果一个政府无法确立其针对非国家行为者的自主性,一个具有自主性和凝聚力的公务员系统就有差别了。不过,官僚自主本身并不能保证国家的自主性。

维斯认内,自主性可能无法充分预见能力。历史上到处可见具备自主性的却无法发展其能力的国家。(19)沙皇俄国就是这样一个明显具有自主性的国家。随着国家的逐步发展,它就会失去其专制性权力,但却获得了建制性权力,换言之,国家失去了自主性,却获得了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为自主性设立一个门槛:门槛之下,国家能力就会因其面对特定利益的脆弱性而恶化。门槛之上,能力也会因国家变得过分自主、强制甚或压制而无法保证社会集团的自愿服从而恶化。总体来说,自主性和能力之间不存在零和性的权衡取舍。对社会利益的某些自主性是国家行为者发挥重要功能所必需的。但明显自主的国家却有可能因屏蔽重要信息而无法做出开明的决策,更不要说保证这些政策的得到自愿服从。因此,当自主性低的时候,较高的隔离程度就会提高国家能力。但如果自主性已经是高的时候,额外的自主性就不会提高国家能力了。于是,难题就在于如何确定特定类型的国家自主性。

在此,国家能力的研究就需要考虑其面对内在和外在的压力及其与国内和国外行为者的关系中所具备的自主性。就国家内部因素而言,国家自主表现在国家足以对抗国家官僚组织外部的压力以自行决策和执行。这一外部压力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社会经济压力,二是国外的政治经济压力。首先,根据韦伯与

辛茨的国家观点构成国家组织抵抗国内社会经济压力的自主性理论依据。其次,国家官僚组织为了使国家在国际环境中获得生存与竞争的能力,从而制定有利于国家整体的政策目标,而非保障国内特殊的利益团体或个人。其中,国家的安全以及在国际间的竞争成为国家对内维系自主的重要因素。就国际环境的影响而言,国家自主的分析必须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因素。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都从学理上明确地表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必须置于整体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将国际因素纳入到国家理论的分析中,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国家能力的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分析,国家能力的研究框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国家能力

从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这一视角来看,国家能力体现在功能性逻辑和因果性逻辑两个方面,前者用来说明国家对社会变革的回应机制,后者则反映了国家启动社会变革的主动性。两个逻辑说明了国家能力是国家与社会关系互动的产物,社会需求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这些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则取决于国家行为者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各项能力构成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核心反馈机制。如果国家行为者可以调动的资源有限,就只得被动地回应特定的社会要求,也就无法颁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了。(20)

国家行为者为了推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强烈的意愿。比如说,当财政资源稀缺或匮乏之时,弱国的国家行为者就无法提供充分的医疗保健和公共教育。弱国常常会陷入到阻碍其积极地启动变革的功能性逻辑之中。在发达工业化

国家中,国家也会面临各种功能性需要,但这些国家所具有的一项普遍特征,是它们都能够变革和修正社会发展的路线。不过,在这一差别既定的前提下,还是存在着可以利用和改进各项能力的备选方案。此外,国家也可能在成功地改进了某些能力的同时又恶化了其他能力。

(二)国家能力的构成要素

第一代国家论(statist)和第二代新国家论(neostatist)的文献都没有明确讨论不同能力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国家及其核心能力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关系性过程,是现存能力之间、不同的能力提升机制和能力启动因素之间互动的产物。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是要单纯分析具体的国家能力,更要揭示具体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

其一,调动财政税收的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底线。不过,各国财政税收的汲取能力各异,如果公共财政匮乏,国家所能提供的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在内的基本福利都无法得到有效供给。当然,汲取税收的能力本身也取决于其他权变性因素,比如说,社会组织化的水平及其技术和组织能力,国家安全的外部威胁等等。

其二,能够塑造和执行政策的国家具备许多行政化和组织化的特征。选举的官僚往往依赖于经过文官制度甄选任命的官员。任命的技术官僚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他们不仅负责具体的政策设计和制定,而且积极地参与到政策的执行过程之中。依次而论,行政能力要求在中央行政部门实行专业化和明确的劳动分工,而且这些组织特征的具体展现方式是不同的。埃文斯和维斯都强调,管理组织的韦伯主义特征是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但这绝非成功所需的完备标准。后期论

述发展型国家未来的著作,更倾向于强调国家机关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的过程中适应性和分权化的两种核心能力。(21)

其三,军事力量是国家消除来自内部和外部对其权威的威胁的手段。国家之间的战争以及备战是与国内税收的产生和制度化的协商勾连在一起的。战争不仅推动了国内能力建设的进程,而且保证了国内的和平。由此,国家的一项功能维度就是对外的军事力量(主要目标是国防)而不是对内的军事力量(主要目标是解决国内的骚乱)。

最后,从严格的法理意义上来看,法院并不是国家的一部分。不过,在功能意义上,国家显然是高度依赖于一个有效运转的司法制度的。在化解冲突和有效惩处违法行为方面,司法部门提高了国家的自主性。一个独立的司法机关也有助于国家行为者对其行为负责,从而保证法治化的政治发展。

(三)能力提升机制和启动能力的要素

上文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国家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家、国家能力项(capacities)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式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动态展现。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是假定国家行为者对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偏好,并且在将政策付诸实施的能力方面受到约束。这种能力取决于上述功能性维度的权变性制约。这里所指的能力(capacity)是各种使动能力(abilities),而不指的是固定的实体或组织的结构性。

显然,动态视角的引入,扩大了各项具体能力演进模式的解释力。国家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涉及能力提升机制之间的互动,其中某些机制可能比其他机制更

具有适用性,对能力的影响也各异,但国家行为者可能选择能够提高能力的机制,而且,这些机制的制度化程度能够作为国家可以依靠的能力基础。

此外,国家行为者与能力提升机制联系起来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逻辑。这一模式显示了国家能力和政治合法性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国家只有得到了其领土范围内多数公民的支持才是强有力的。同时,政治支持的水平也与治理的状况有关,政治游戏规则的设计要令政权具有合法性。这样一来,国家(state)、政权(regime)和政府(government)之间的区别就凸显出来了。简单说,从组织的意义上来说,国家要比政权更具有持久性。政权可能会崩溃,而国家则可以继续维系下去。政权要比政府更具有持久性。政府可能会失去合法性,而政权的统治仍然可以有效。不过,在许多弱国,国家、政权和政府之间的区别是模糊不清的。如果现任领导人没有设计好可以反映各种利益之间妥协的继任规则,那么,政权和国家的合法性就会弱化,从而严重阻碍国家能力的构建。

三、余论

总体来说,国家构成要素的动态分析对国家能力提供了一个静态的“快照”,对能力提升机制和能力启动因素的分析则映射了国家能力的动态图景,如果用于跨国比较国家能力的水平,“快照”的方法相当实用,诸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动员、官僚素质都是相关的指标。

但是,如果目标是确立既定时间段之内的变迁过程,考察制度变迁的动态方法则是最有效的。这种方法要确立体现能力启动机制的制度安排。影响结果的相关的行为者和利益集团也要明确。

不过,国家能力的概念过于宽泛,作为国别性个案研究的指南仍有不足。因此,如维斯和埃文斯这类学者主要研究的是部门的具体能力措施,而格林德尔则提出了国家能力的四个具体维度。

虽然如此,如果国家要发挥类似的功能,还是可能确定核心能力的。静态的构成要素分析就是要确定这类核心能力。当然,任何研究都要在细节和一般化之间进行取舍。比如说,如果要对整体的国家能力进行研究,格林德尔的研究方法比较可取。但这种方法无法充分顾及细节。另外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国家具有长期良好绩效传统的政策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如果证明国家无法掌控这一领域的政策,管理其他更为麻烦的领域的政策能力也可能是不足的。国家所选择的政策领域也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国际压力、强势的特殊利益集团、技术上的复杂性等等。如果国家能够应对这些挑战,也有可能应付其他部门的挑战。

国别的个案研究要求确定相关的结构、制度和行为者。比如说,如果要详细考察征税的能力,需要研究的结构就包括生产模式、课税总额以及总的税基。相关的制度因素还包括税收史以及这一领域现行的规则和法规。要研究的行为对象包括收税人、财政官员、税收机关的负责人以及政治家、政治精英和社会组织等等。

总体来说,研究国家能力主要是要考察产出或结果,一方面要考察政治和行政层面塑造政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考察这些政策是如何在社会当中付诸实施的。

(作者曹海军系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韩冬雪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1.项目概述 2.现状概况与分析 2.1.相关规划衔接 3.规划目标与策划 3.1.案例分析(可放前,也可放后,结合案例的内容选择) 3.2.发展条件分析(核心议题) ?禀赋要素分析(优势,整合) ?创新要素分析 ?项目特征 ?发展诉求 ?发展模式 3.3.设计目标 河南省层面 三门峡层面 张湾层面 3.4.功能构成 3.5.发展定位 3.6.发展规模 3.7.(规划重点) 3.8.发展策略 区域策略——区域协同,空间整合,共塑城市发展新核心 土地使用策略——高效紧缩,有机聚合,多元化组团发展 生态发展策略——融合连通生态走廊,构建大山大水新格局 文化融合策略

4.概念规划 4.1.规划理念 4.2.方案构思 4.3.规划结构 4.4.土地使用规划 4.5.设计概念 4.6.空间形态 4.7.规划策略(城市设计特征) 空间协同策略 功能布局策略 道路交通策略 绿化景观策略(海绵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策略 开发建设策略——创新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土地 风貌分区策略 市政支撑策略(海绵城市)(实施措施与意见)

5.城市设计 5.1.总体城市设计 5.1.1.城市设计目标 5.1.2.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5.1.3.鸟瞰图 5.2.风貌控制引导(风格色彩) 5.3.重点区域设计意向 5.3.1.市场开发分析 5.3.2.建筑设计意向(风格,色彩) 5.4.节点设计 6.规划实施管控 6.1.建设开发控制 6.1.1.整体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建筑高度)6.1.2.开发要素控制(退界、控规指标控制)6.1.3.建设用地兼容性 6.1.4.地块建设指标(控制性和引导性)6.2.城市设计准则 城市道路设计准则 开放空间设计准则 建筑设计准则 广告标识与照明设计准则 街道设施与家具设施准则

基于理论框架的实践分析

基于理论框架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地方治理能力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指标体系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少公众满意度等相关指标,指标体系设计没有突显对结果负责的管理主义视角的责任机制。而且各地政府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未能充分体现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治理的实际需要,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实用性。二是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重视,使得治理能力评价工作对治理效果提升的实际作用不大。三是地方治理能力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以至于各地的评价体系的设计和评价行为的实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得评价工作随意盲目,缺乏规范性。四是评价工作主要是由治理主体主导,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地方治理能力评价的途径不畅,以至于评价结果缺乏可信性,削弱各方参与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治理”、“治理能力”、“社区治理”等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表明治理理论与治理体系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治理能力,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1]。 结合大连的实际情况,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国5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之一,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金融中心,航运物流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大连地辖市内四区,市外三个区、三个县级市和一个海岛县,大连市内四区包括39个街道办事处,市外三区和四个县级市包括47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有人口 669万[2]。如何整合大连市多层治理体系,形成合力,实现大连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大连市面前的重要问题。通过实践过程,我们发现近年来大连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符合大连实际情况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西岗区365工作体系就成为全国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样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学习。但通过对大连市治理能力的评价过程,会发现大连市社会治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首先,地方治理机制不健全。居民参与力度、深度、广度不够。公众没有广泛地参与到地方治理中,地方治理体系还没有从实质上将公众的行为纳入进来,公民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于地方治理体系之外。第二,地方治理理念陈旧。居民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地方治理能力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甚至认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政府的事。而政府仍沿袭之前的治理模式,没有意识到地方治理能力创新的重要性。第三,有关地方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法制不健全。我国关于地方治理或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多,现存的法律法规涉及范围较小也不够完善,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治理能力的创新。第四,地方治理体系中第三方参与力量相对薄弱。社会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弱小,社会资源难以有效整合。社会中介组织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权威,没有足够的能力弥补政府部门在社会治理中的局限。然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对于较好地满足居民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地方治理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最后,地方政府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但是地方政府往往受财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无法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提供公共

教师做教育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做教育课题研究的意义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 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上的问题、学生表现上的问题、学校教育上的问题等。 3、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需要。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养成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 4、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所以概括起来说,一线教师做课题的必要性就是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研究 一、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教学是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理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理科的主要方法之一和学校总体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

抽样调查步骤及要点简介

抽样调查步骤及要点简介 张祖明(江苏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高级统计师) 王成(江苏调查总队主任科员、高级统计师) 南京市中山北路283号10号楼邮政编码:210003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总体的数字特征。抽样调查是社会经济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目前研究者对抽样调查方法和原理研究得较多,但对抽样调查的实施过程及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则很少谈及。本文将侧重具体的操作对抽样调查过程步骤作一简单的介绍。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抽样调查总是为满足某一个或多个目的而开展的;为达到研究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加以研究。 其次要制定调查计划(方案)。调查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甚至完美的计划也不能确保调查成功,但不周到的计划肯定导致失败。调查计划(方案)包括调查内容的确定,制表的准备,时间安排,总体范围,抽样框的选择,成本估计,样本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试调查,根据试调查的情况对问卷再行修改和完善,调查表、调查指导手册和其他培训资料的印刷,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员和调查对象报酬的安排,培训调查员,调查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等等步骤。各环节的顺序并非必须,如问卷设

计可以在抽样设计前,调查对象的确定也可以和放在抽样设计之后紧接着开展。出于内容上的考虑,每个过程不一定都详加讨论,下文将选择其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加以说明。 一、总体范围的确定和调查设计 ⅰ调查设计要有所取舍。从所接触到的高校科研等一些研究机构设计的调查项目存在的局限性看,调查设计中值得关注的是调查的设计者必须检查或考虑所需要的内容是否可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得到正确的答案,不管数据是否需要,如果在可接受的精度内调查对象的回答可能性不大的话,就没有必要选择,要果断地加以删除,如果数据是必须的,最好采取其他的途径来取得。比如离婚情况的调查,出于隐私,面对面访问的效果就很难保证,这时候抽样调查反而不如到民政部门调取数据。 ⅱ选择合适的调查类型。连续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当对一个特殊的问题需要立即调查时,往往采用一次性调查。一次性调查时效快、成本低,但不能提供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调查是一次性的,调查人员不能固定,很难有机会发展改进调查技术现场工作,也很难积累经验和吸收新的知识来提高调查效益。 调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查内容在连续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中的组织与分配。要尽早确定哪些主题是要通过连续性调查取得,哪些主题应单独调查。在连续性调查中,最好建立一个连接调查指标,这些调查指标在每一次调查中都得以保留,

课题研究对我们教学的实际意义

课题研究对我们教学的实际意义 -------课题研究动员会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一个具体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小课题的主题比较具体,它深入到学科工作领域内部,是指教学的某一具体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面对许多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例如,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班集体建设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研究起来实实在在,有方向,有条件,以小见大,小题大做,既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又可以使研究成果很快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难题,一举多得。因此,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有选择的发展小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改变教师生活的重在途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 小课题研究,是以学校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收和运用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模式和方法,改革育人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干部教师会遇到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

中探索,从而有效解决教学中现实问题。 2. 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校本教研效益的需要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一直是学校和教师困惑的问题。学校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落到实处、且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方式。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够有效的解决教研活动中的许多问题,使校本教研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更加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且所有的教师都能参与小课题研究,可以有力的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发展。3. 开展小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由于小课题研究贴近教师、贴近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研究、能够研究、愿意研究,其成果介于教育科研与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之间,教师容易介入,研究容易深入,成果容易形成。 因此,小课题研究很容易成为教师认识、参与教育科研的奠基石与敲门砖,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就会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规律、形成教学思想,在实践、探索、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作者: ————————————————————————————————日期: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1)认识论: 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2)实证传统: 孔德。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只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找到客观事实。 (3)人本传统:卡尔罗杰斯。 主要观点: 1.强调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2.强调“此时此地”;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里的第一天”。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 4.强调人的成长。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 (4)激进传统: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思潮并在后期结合女性主义理论等而产生,寄希望从更大的社会层面推动社会运动与变迁,实现改变。认为知识和兴趣不能二分,倡导结构分析,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个人解放和社会变迁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变迁的脚垫在于政治行动和广泛的社会变迁。 (5)社会建构传统: 概念:现实是由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生理、发展进程,认知结构)构建而成的。 关键点:语言、知识、文化、环境 理论观点: 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现实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自己体验世界,并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字向他人描述他们的现实,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现实。 2.人们在发展对世界认知的过程都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会与环境进行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刺激。创造现实,主动或被动接受现实的塑造。 3.每个人的现实和知识是被旋转在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现实是由这一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社会互动发展而成。 4.语言被用来表达个人的现实。文字是专制的。不同的人、行业或阶层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 5.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个人所构建起来的现实是别人无法完全理解的。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 评价:关于自我取向的研究比较有效果,但是聚焦于个人,没用重视环境因素。

概念性规划设计

什么是概念性规划设计 说实话,我自己是做审批多一点,做总平面图审批、规划设计方案审、施工图规划审查比较多,见惯了前后多次改动,还是喜欢在审批环节里各项成果高度一致。所以对所谓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深度算是概念性规划设计,概念性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做这样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有同行说概念规划设计在国外很普遍,英国把概念性规划叫做(结构规划),波兰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城市与区域规划),香港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发展策略),美国、新加坡叫做(概念性规划)。目前国内的规划体系中没有这个层级,现有的体系还不能解决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才开始频繁涉及到用概念性规划设计来处理一些复杂问题。 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定义 先帖国外的 国家时间名称主要内容作用 新加坡1971 概念规划分阶段发展目 标,综合的土地利 用规划取代原有的总体规划 英国1968 结构规划制定区域范围内的 发展框架和土地政策指导详细规划的具备法律效力的规划 香港1970 发展策略综合土地利用、运输 问题探讨、环境问题 探讨的大纲性文件作为规划图则和发展规划的 基础研究 波兰1961 1980 整体规划考虑所有综合因素的 全面的规划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的讨论比较多,没有定论 但是大致上现在越来越趋向统一 1991 段险峰 制定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城市或地区的性质职能,制定开发政策, 确立定额指标 为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从而避免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和 短期性,将城市建设纳入有计划的、长期的运行轨道 在总体规划之上的独立规划层次 1999 沈德煦 全市域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市域范围城市远景发展进行的分析研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一、中国的政策过程 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共识”的目标诉求。共识就是意见一致。我国的宪政制度、政府体系以及党政关系均将共识视为政策目标。在政策过程的实践中,共识诉求甚至超越单纯的理性目标,如用政策方案的“可批性”代替“可行性”的情形。共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如指令、协商、竞争等。 政策过程由政策舞台、政策参与者和共识过程三个变量构成。政策舞台即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机构或非正式组织。政策参与者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政策制定的行为个体。共识过程即意见收敛的过程,在政策研究中,共识过程与信息流动的方向、官僚组织的层级、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及网络等均相关。 政策过程的模式受到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 制度环境包括政府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变量。 政府组织结构决定了政策制定的舞台、程序和规则,并规定了政策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资源配置方式和产权结构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利益格局和政策立场。 意识形态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政策信仰和政策偏好。 由于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在权力关系、利益格局和政策偏好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政策压力和冲突随即形成,政策过程就是缓解政策压力、解决政策冲突的共识形成过程

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过程的组织基础和制度框架,它规定了各个部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从而限定了政策在哪些政府部门制定、经由何种程序和规则、最后以何种方式颁布和执行。制度化层面上的官僚体系提供政策过程的正式规则,其政策压力和意见传达、收敛、并达成共识的过程通常是自下而上的、程序化的过程; 政策舞台的社会化层面就是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的机构、团体或个人所组成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即协商网络。揭示了官僚组织和正式制度背后的动态因素,如哪些人在积极推动、其影响力的来源、作用途径和影响强度等。协商网络因政策领域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通常根据行为主体参与程度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即决策层、酝酿层、影响层,形成由内及 外渐次扩散的涟漪。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协商网络则为政策过程提供了潜在的、关键的动力,其政策压力或意见的传达、收敛和共识形成的模式通常是自上而下的、间断性的过程。由于制度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缺乏动力和自发收敛的可能性,而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又缺乏相应的合法性,因此,两者的有效互动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政策共识。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现状也亟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关系到教育效能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鉴于学校“行动研究法”的课题研究,物理教研组拟启动“物理自主性学习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这一课题在各年级的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认识和发现,尝试探索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自主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目的在于唤醒、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期待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步认识把学生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方式,以及在自主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些可操作的实践原则、方式及手段,使教师和学生在“物理自主性学习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平台上,思考和认识如何理性地对待教与学的过程中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推动已经实施的初中新课程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 (一)、认识和研究采集的教学实践的案例,发现、形成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基本特征及至一般模式。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多样化的自主性学习的指导性原则 1.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确定阶段性物理学习的目标、如何达成目标的保障措施或手段、达成目标的过程评价; 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各种学习、思考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学习中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有效地显现和提升; 4.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5.采集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案,认识、探索学生学习方式差异、学习目标达成差异和学生心理、行为方式差异的相关性,提出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方式和原则。 (三)、如何建立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合作学习小组 1.如何建立促进性的互动的学习小组; 2.如何形成稳定的学习小组; 3.如何引导小组成员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小组环境。 (四)、开展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及过程控制。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实施的主要操作过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认知过程的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究、发现以及经验形成的教学情景和教学互动环境氛围,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引导性作用。 通过个人和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相关教材,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总结反思等系列化、多样化的个案研讨,达成有助于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基本特征及至一般模式的基本认识。 2.关于“形成多样化的自主性学习的指导性原则”的研究方法,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的差异选择个例 (1)引导学生确定适当的阶段性学习的目标、达成目标的保障措施或手段,选择适当的达成目标的过程评价方式; (2)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各种学习、思考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引导学生把握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显现和提升;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3.通过建立一个或几个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具有明确共同任务的合作学习活动。 通过小组成员在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既有个人责任的、又有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引导小组成员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积极评估,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 4.利用课本知识及研究性活动,组织学生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与物理相关的科技信息,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小组成员的合作分工,进行学习探究; 开展学习探究,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规律与方法,应用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学习过程,提出认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性方法、手段和经验,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敢于提出、善于发现这些策略、手段和经验,而不苛求这些策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1.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选题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做出课题论证。(2)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织调查队伍。(3)调查阶段:进入调查地点、接触调查对象、收集调查资料。(4)研究阶段: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2、与普遍调查相比,抽样调查有哪些优点? 答:抽样调查的优越性:1 节省费用。2快速。3较高精确性。抽样调查还具有诸如灵活性等各种优点。强调,抽样调查所有的优越性的共同基本点是:科学的抽样手段,确保质量的调查数据以及精确严格的统计计算程序。 3、选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选择调查课题,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总方向、总水平。所以,要正确选择调查课题就必须善于提出问题。选择调查课题,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制约着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选择的调查课题不同,调查的内容、方法、对象和范围就不相同,调查人员的选择、调查队伍的组织、调查工作的安排也不同。选择调查课题,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成败和社会价值。一个正确的选题固然不能保证调查一定成功,但它却是取得社会调查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错误的选题,不管调查方案设计得如何周密,调查工作进行得如何认真,都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调查的失败。 4、请为某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 答:(1)调查题目,(2) 研究类型,(3)调查范围,(4)抽样方案,(5)调查内容,(6)调查时间,(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8)调查员的培训、组织。 5、操作化过程一般遵循什么步骤? 答: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即可以制订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6.假如要测量人们对藏族人的态度,请设计一个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答:假如要测量人们对藏族人的态度,可设以下7个问题: (1)你愿意让藏族人生活在你的县吗?[ ] (2)你愿意让藏族人生活在你的乡吗?[ ] (3)你愿意让藏族人生活在你的村吗?[ ] (4)你你愿意让藏族人生活在你的生产小组吗?[ ] (5)你愿意让藏族人做你的邻居吗?[ ] (6)你愿意跟藏族人交朋友吗?[ ] (7)你愿意让你的子女跟藏族人结婚吗?[ ] 7、以下是某李克特量表试调查10条陈述的得分情况。请计算每一陈述(题目)的分辨力,应该删除哪几条陈述? 答:陈述(1)的分辨力=23/5-7/5=4.6-1.4=3.2, (2)=4.4-1.8=2.6, (3)=3.8-2.2=1.6, (4)=3.6-2.6=1.0, (5)=4.2-2.2=2.0, (6)=4.2-2.6=1.6, (7)=3.4-2.4=1.0, (8)=4.0-2.0=2.0, (9)=1.6-1.8= -0.2, (10)=4.4-4.2=0.2 所以,第(9)、(10)条陈述应该去掉,第(4)、(7)条陈述可留可去。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改革以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球兴起,许多国家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决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 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本身的本质属性 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教育科学也属第一生产力的范畴,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把中小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并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局面,是新世纪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则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 “科研兴校”。中小学校教育既应坚持“常规体系”高效率地运行,又要构建未来教育的框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对学校今天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明确未来的教育思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和终身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缺少教育科研,办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蠢事。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视教育科研、非抓课题研究不可的时候了。真抓实干,至少应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领导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1]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2008-3-4 11:53:33 来源:不详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 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 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 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抽样调查基本目的乃在信息之搜集作成结论, 以供决策参考。 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 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 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 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 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 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 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 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2013年第9期(总第435期)上 一、研究出发点 1.产业经济学的进步有目共睹 由于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越来越明朗。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用产业经济的发 展规律来完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这些年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科研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被授予了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点。1998-2002年,四年间产业经济学家出版了大量有关产业经济理论的书籍,并撰写了大量教材供学生选择。 2.学科内容涵盖较广,与类似学科重复性较高 在历史上的经济工作当中,人类往往重复地建设生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在这样不断的重复中,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就被白白浪费了。当下,人类开始重视对资源的节约,也开始制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因此,制定了大量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当前的产业经济学著作与教材当中,有大量与兄弟学科相冲突的内容。大量著作中与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生产力、经济学、政治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有较大的重叠之处。为了确保产业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应当切实减少上述重复的内容。 3.事物的本质主要受到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影响 在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事物的本质主要分成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所以往后的研究中应当重视产业经济学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够摆正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二、指导思想与学科定位 在我国,由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要以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教授,才能准确无误的揭示出产业经济行业的发展规律。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重视实践的益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外国的经验教训来完善我国的教学。只有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运用,采众家之长,并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才能自成一派。 在我国的学科建设上,必须要重视其核心内容,以此为出发点来展示学科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科教学真正的重点所在,确保与其他的学科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只有明白了在整个学科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才能够切实发挥教育的长 处。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产业经济学的定位就成了当务之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当中,往往分成理论与应用两大种类。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主要囊括了社会生产关系等内容,并且包括产业经济学在内。笔者认为,无论自然科学的种类 是什么,都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展研究。因此,需要生产力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力开展研究。 作为经济学原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经济学主要对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我国的社会主义要想尽快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产业经济的研究。产业现代化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之一是产业现代化,主要通过高新科学技术以及灵活的管理模式来提升产业的建设水准。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现代产业的技术指标,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产业技术、产 业管理的现代化。作为现代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在其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当前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要在保证完善的经济体制的同时,兼顾到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体制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而当前正在慢慢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并且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方式不再适用。因此,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改变现有的经济体制,这也是政治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自古以来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之间就充满的辩证关系,在实际生产当中,生产关系一般由生产力来决定,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情况也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因此,要想彻底改观现有的经济体制,就应当从经济增长方式下手,加强产业管理学的研究工作,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应用到上述研究成果。 三、核心理论框架设计 相关硕士的培养要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原则,尤其是在产业经济学方面有建树的高精尖人才。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深度发掘,不应只在其定义以及核心方面下功夫。如果想要真的深入掌握其核心,就一定要吃透其核心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整体经济走势的互惠关系,其核心内容如何使用,还有核心规律在 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定等。不仅如此,一定要切记重点不可以偏差,必须要以核心内容作为重点。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硕士生使用教材《产业经济学》,全书绪论以外共有五篇分别29章,约 收稿日期:2013-08-08 作者简介:毕小升(1989-),女,山东日照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框架研究 毕小升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当前形势下,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由于涵盖了大量的知识,所以其内容往往与其他学科有重叠的地方。 为了使产业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康,应当切实加强有关产业经济学思想的研究,并确保其学科定位始终正确。在此基础上,优化现有的产业经济学核心理论中有关理论框架的研究,以完善学科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核心理论框架;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指导思想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4-0243-02 【探索带】Explor at ion Zone 243

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描述

描述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 许多关于企业家问题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同非企业家是不同的;企业家开创的企业同非企业家开创的企业也是不同的。这些研究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但我们的研究却认为,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比多数人预估的情况都要复杂的多,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性要大于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之间的差异,和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与非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当企业家与他们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被意识到的时候,找到一个方法来分清这些差异就成为很必要的工作。那么研究不同企业进行创业有共同的特征么?能把这些共同的特征归类么?也就是说能够把企业家创业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描述出来,例如,企业家所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家所建立的组织的特征。 本篇文章就是试图把先前描述的企业家创业的各种变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并希图为描述复杂的多变量的企业家行为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洞见。当这个框架给出以后,后面的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想描述一个完整的“大象”,而不象前人那样仅仅抓住“大象”的某个部位就作出了结论,我们至少要给这个“大象”的每个部分命名,尽管不能描述每个部分的本质。 以前的研究都不是结构化的,都仅涉及了创业活动的某个方面,他们的目的是把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企业家创造的企业与非企业家创造的企业相区别。其实,这些研究都是在假设各种企业都是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效的区别所有企业家行为和

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差异。然而,通过对企业家文献的研究回顾表明,企业家与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而且每个研究都试图通过对企业家的细微比较来区别他们某个方面的差异。并且试图区分作用于企业家行为与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不同变量。Pennings描述了支持新企业创业的外部环境;Van则聚焦于企业家进行创业的过程。 但是当我们把企业家所创业的环境,企业家和企业家所创立企业的多样性考虑进去以后,我们研究的焦点就改变了。为什么每个新创立的企业都不同于其他企业?研究者要考虑影响每个企业建立的多个变量的综合。企业的创立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每个描述的方面仅仅是其中一点,而不是全部。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反复的重复他们的相同的创业路径,不同企业家的创业路径大不相同。他们所采取和不采取的行动,他们所在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反应都是十分不同的。所有这些要素在某个企业创立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组合。对于研究者来说,仅仅聚焦于企业家某个典型的或一般化的行为方面是不够的。每个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都是有变异的,研究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异的形式。Vesper研究了11个不同的企业家,来寻找这个变异的过程,Cooper也研究了在不同产业领域的不同的企业家创业行为。 一旦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家创业的变异和复杂性被充分的认识到,就有必要找到一个系统的能够发现并评价不同企业创业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概念性框架。(Mckelvey,1982)当并不认同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是相同特征的时候,研究他们之间的不同特征就成为有意义的课题。我们提出的这个描述性框架的意义就是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比较和对照不同的复杂的企业创业现象的方法,并且提供了一个概念化这些差异和复杂性的概念体系。 描述新企业创业的框架 企业家的概念在研究企业家问题时通常是一个比较多样化且难于统一的问题。因为企业家仅仅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变量之一,因此我们先来定义“新创业企业”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定义起来更为容易一些。 新企业的创立就是把一个新组织组织起来的过程。所谓组织就是把不断进行的相互关联的行动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程序并获得相应的产出。这个定义与新组织的发展具有相同的意义。一个新组织的建立要至少包括下面一个过程:

《市场调查》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市场调查》:第六章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中国营销传播网,2001-12-13,作者:,访问人数: 1220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阶段式抽样架构:在采用分段抽样中,依抽样阶段之不同,产生不同之抽样架构。

(创业指南)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描述

(创业指南)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描述

描述创业活动的概念性框架 许多关于企业家问题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同非企业家是不同的;企业家开创的企业同非企业家开创的企业也是不同的。这些研究的壹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均是壹样的。但我们的研究却认为,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比多数人预估的情况均要复杂的多,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性要大于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差异,和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和非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当企业家和他们所创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被意识到的时候,找到壹个方法来分清这些差异就成为很必要的工作。那么研究不同企业进行创业有共同的特征么?能把这些共同的特征归类么?也就是说能够把企业家创业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描述出来,例如,企业家所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家所建立的组织的特征。 本篇文章就是试图把先前描述的企业家创业的各种变量组织起来形成壹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且希图为描述复杂的多变量的企业家行为提供壹个有价值的洞见。当这个框架给出以后,后面的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想描述壹个完整的“大象”,而不象前人那样仅仅抓住“大象”的某个部位就作出了结论,我们至少要给这个“大象”的每个部分命名,尽管不能描述每个部分的本质。 以前的研究均不是结构化的,均仅涉及了创业活动的某个方面,他们的目的是把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和非企业家创造的企业相区别。其实,这些研究均是于假设各种企业均是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效的区别所有企业家行为和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差异。然而,通过对企业家文献的研究回顾表明,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且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而且每个研究均试图通过对企业家的细微比较来区别他们某个方面的差异。且且试图区分作用于企业家行为和非企业家行为之间的不同变量。Pennings描述了支持新企业创业的外部环境;Van则聚焦于企业家进行创业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