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2020年整理).pdf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2020年整理).pdf
长沙岳麓区整体规划(2020年整理).pdf

第五部分岳麓山片区城市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规划范围位于先导区中部,北倚龙王港,南至二环线,东临湘江,西至西环线。规划面积为21.7平方公里。

二、功能与角色定位

功能定位——岳麓山片区是以风景名胜区和大学城为特征的区域创新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城市的品牌和名片。

角色定位——人文鼎盛风光独特的风景名胜

文教繁荣富于底蕴的大学园区

科技创新充满活力的智慧高地

环境优美形象突出的城市名片

区位图

三、规划设计方案

1、土地利用规划:

充分体现片区的整体功能分工即北部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中部为传统校区;南部为新校区。

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和结合现实条件,利用改造提升契机,结合三个湖泊——咸嘉湖、桃子湖、后湖形成三片与功能分区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中心。

结合现状的分布特点,综合安排校区、公共服务区、绿化休闲区和居住社区。

学校区建设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形成共生关系,并成为岳麓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充分体现内外分离。外部为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强调通过性和区域可达性;内部道路分片区形成相独立的内部系统,内部道路设计充分尊重现状的肌理和延续性。轨道交通系统在片区核心穿过,在新一佳、东方红广场、后湖服务区、阳光100、湖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轨道车站。

在片区内鼓励进行非机动车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并积极利用改造空间形成完整有机的步行系统。在大学城中倡导健康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

3、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方案重点体现南北两个湖区的空间形态组织,并成为未来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校区的共享服务中心。

核心区的布局充分结合轨道站点,采用TOD的建设模式。在湖区景观处理上,注重环湖连续性设计,并体现不同的环湖景观感受。结合景观设计构建核心开敞空间系统。

4、农民安置

规划范围内涉及安置总人数27116人,已安置15644人,本次规划需安置人数11472人,其中本片可安置5009人(位于大学城内215亩)其余3760人安置在梅溪垸片;2703人安置在洋湖垸片。

四、主要规划议题

1、边界调整

此次规划范围中,有43个涉及《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审批项目,其中,与核心景区边界有重叠的项目共5个,与三级保护区边界有重叠的项目有7个,其中1个,跨核心景区和三级保护区,这11个项目的规划建设需要重新斟酌。

建议方案一,

操作:调整核心景区边界或保护内容,报省建设厅,转国务院重新审批;

缺点:调整理由不够充分,审批周期长。

建议方案二(推荐)

操作:建议按照保护区边界建设项目调整边界,对于已审批项目可考虑异地置换、补偿,特别是一些农民安置房。

或调整建设项目性质(成为风景区配套设施项目),使保护区内项目符合保护区建设要求

优点:既保护景区,遵守已批上位规划,又符合两型社会的建设理念。

2、专项整治

环境整治——“2356工程”

两轴:重点打造规划区内两大文化景观轴传统书院文化轴、现代校园文化轴

三湖:将西湖渔场、桃子湖、后湖、龙王港等自然水体进行治理改造。

五线:打通城市与湘江的景观廊道

规划利用功能提升及改造整治,构建以下5条绿色通道:西湖文化园---湘江、岳麓山---荣湾镇---湘江、岳麓山北门---新民路---湘江、东方红广场---牌楼口---湘江、岳麓山南门---后湖---湘江。

六区:6大功能区

西湖文化园、望月湖滨水居住区、溁湾镇国际商务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大学教育科研区、岳麓南滨水居住区。

西湖文化园----保护现有水面,实施原生态保护策略,打造河西先导区水体保护的一面旗帜。

望月湖滨水居住区----通过提质改造,改善片区居住环境,创造大规模改造旧城老居住区的典范。

湾镇国际商务区----积极构建完善商业次中心功能,使其成为大河西对接河东主城区的桥头堡。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长沙的标志名片。

大学教育科研区----利用教育文化资源,营建进取、求学的环境氛围,发挥教育科研的集成规模优势。

岳麓南滨水居住区----主要包括天马片和靳江片。创造农民安置与城市居住的和谐环境,

提高建设标准与开拓新的安置思路。

3、岳麓山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分析

(1)控制原则:显山露水

控制方法:留出视线通廊

(2)控制原则:尊山重景、和谐共生

山的周边越近的地区,建筑高度应越低,体现对山体的尊重和景观环境的保护,避免破坏人们对长沙岳麓山水洲城环境及景观特征的认知。

控制方法:圈层控制法

按照与山体一定的间距将周边高度进行控制,山的自身高度越高则靠度控制的辐射范围越广。

(3)控制原则:显山衬洲、山城辉映

保证在河东沿线(岳麓山段)对望河西岳麓山时,对岸建筑均能掩映在橘子洲的绿化之下(现状情况),体现橘子洲为前景映衬岳麓山风景区的景观风貌。

若从橘子洲沿线对望河西岳麓山时,应保证河西沿岸城市轮廓线与岳麓山轮廓线交相辉映。

控制方法:分段控制法

以岳麓山对江面的天际轮廓线为参考,对其东侧滨江城市用地的高度在区段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街区的高度控制。

(4)控制原则:地标节点、一览全貌

在规划区周边节选重要的景观节点区域,保证人在其中可观览岳麓山风景全貌,避免任何建筑物对视线的遮挡

控制方法:节点视线控制法

第六部分梅溪湖周边地区控制性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况

规划范围位于先导区中部,北倚长宁公路,东临二环线,西靠黄桥大道,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规划面积为38.5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 综合定位:“3+5”城市群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服务基地;山水城交融的生态城市;集会展、外事、居住、商业、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 功能安排:国际会展、会议中心、领事馆区、国际生态旅游区、省级行政中心及综合社区。

三、规划方案

1、土地利用规划

雷锋湖片区:总用地22889万M2,开发量1995 万M2、毛容积率0.9、规划人口40万。

核心区:面积4.5KM2、开发量540万M2,毛容积率1.2

梅溪湖片区:总用地1260万M2,开发量1013万M2

2、道路交通规划

3、城市设计

4、农民安置

规划方案梅溪湖片区(岳麓区)除考虑本片涉及需安置人口13665人外,还考虑需在本片安置的桃花岭景区1755人,西湖街道茶场村2100人,望新社区和箭弓山社区2217人,总计19737人。规划安置用地76.26公顷。

雷锋湖片区(高新区)所涉及安置人口23702人,规划安置用地98.42公顷(含远期拟置换雷锋镇工贸小区已建安置用地6.5公顷)。

四、主要规划议题

1、会展中心选址

方案一(雷锋湖)

优点:交通便利,景观优越,用地充足;可带动周边地区整体开发。

缺点:离近期启动区域有一定距离。

方案二(东方红路与龙王港路之西北角)

优点: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可近期启动。

缺点:周边用地已基本出让,用地不充足,区域发展空间不足。

方案三(高新路与龙王港路之西北角)

优点:交通便利;

缺点:用地局促,现状较多拆迁成本较高,带动周边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方案四(梅溪湖南)

优点:环境优越;

缺点:大流量交通疏解困难,大体量建筑对周边生态景观破坏严重。

结论:从长远看,会展中心最佳位置为方案一(图示1)处。若考虑近期使用,可在方案二(图示2)处建设。

结论:从长远看,会展中心最佳位置为图示1处。若考虑近期使用,可在图示2处建设。

2、梅溪湖水面大小

a.通过对龙王港路向北调整,梅溪湖地区的用地规模约为6.2 Km2 。

b.规划梅溪湖水面面积为2Km2,北区1.8 Km2 ,南区约为2.4Km2。

c.实际开发的净用地北区为0.8 Km2,南区为1.6 Km2,总计为2.4 Km2。

d.建议:从区域开发经济平衡考虑,建议适当减少梅溪湖湖面面积,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第七部分洋湖垸片区控制性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况

规划范围位于先导区东南部,北倚二环线,东临潇湘大道,西南至三环线,由高速公路、快速路及城市主干道围绕,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规划面积为19.15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 综合定位:长沙大河西总部基地、高校创业园区;集旅游、实验、科普教育为一体城市湿地公园;集中体现先导区环境友好示范价值的生态住区。

● 功能安排:总部经济基地、城市湿地公园、高校创业园、生态居住社区

三、规划方案

1、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总体开发量1058万M2、毛容积率0.6、人口25万。

其中居住用地538公顷,公共设施用地229公顷,道路用地257公顷,绿地780公顷,水域和其他用地54公顷。

2、道路交通规划

3、城市设计

总部基地建筑高度控制

●总部基地区为机场净空限高的过渡面,控制高度为110米-138米。

●基地现状标高基本为32米,故总部基地建筑的相对高度应控制为78米-106米。

临江亲水空间的创设

⑴防洪堤作为滨江步道。

⑵总部基地的步行空间可一直延续至江边的沙洲。

⑶人车分流,为步行者提供安全的过街通道。

⑷亲水广场为市民提供游憩集会空间。

⑸人流的引入,为建筑底层提供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长沙河西规划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整体规划 第一部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概况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进行国际招标。经过两轮竞标,最后由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形成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区:湘江以西,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雨敞坪镇、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高塘岭镇、星城镇,宁乡县玉潭镇、城郊乡、金洲乡、历经铺乡、夏铎铺镇,用地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 核心区:黄桥大道以东,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黄金乡、高塘岭镇、星城镇,用地总面积约570平方公里。 起步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岳麓区的梅溪湖周边地区、岳麓山周边地区、洋湖垸、坪塘镇,用地总面积109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 1、规划目标: 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球,力争到2020年把先导区建设成为: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高新技术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0000和40000元以上;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平方公里; 支撑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 2、发展定位 职能定位: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突破区,湖南省经济重心跨湘江发展战略支点,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整合核心承载区,长沙市提升主体功能区。 产业定位:湖南省产业先行先试区,长株潭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长沙市高新产业核心集聚区。 生态定位: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区域,资源节约的循环集约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标杆。城镇定位: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城市,新型增长模式的城镇典范,环境友好的山水宜居新城。 三、规划理念 1、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实行生态优先,环境优先;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市集约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和谐城市。 2、“两型社会”发展背景下规划理念的转变

长沙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 ——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工程总投资:— 工程期限:1972年——1974年 马王堆汉墓原址,位于长沙一所老年医院内,现仅存3号坑 1972年7月30日新华社报道,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在这座古墓葬里,尸体、官椁及大批的随葬物,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 尸体出土时,全身裹着20层丝绸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溶液里。出土后,经医生的解剖检验,证明女尸不但外形完整,而且内脏器官也是完整的。尸体的皮下结缔组织还有弹性。股部动脉的颜色,几乎跟刚死去的尸体一样。给她注射防腐剂时,皮、肉、血管等软组织,随着药水所到而鼓起,然后通过微血管扩散。估计女尸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食道和胃里还保存着几颗甜瓜子。从各方面的病理查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似乎是导致猝死的原因。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和服饰则是中国古代丝绸的宝库;同时出土的帛书、帛图、帛画以其丰富的内涵印证了中国文化的丰厚与久远;关于三号墓主人,仍争论不休……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墓葬概况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开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冢”。1972-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则其年代应再晚些。 马王堆汉墓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马王堆汉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冢,东西并列,底径各约40米,顶部圆平,高约16米。当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时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实,筑起高大的坟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以下有4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2号墓墓底长7.25米,宽5.95米;3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 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处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经请示建设部同意,长沙市人民政府决 定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简称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1、城市性质: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国历史文化 名城。 2、规划期限:近期规划至1995年,远期规划至2010年,远景设想至2030年。 3、城市规模:2010年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控制在160万人左右,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规 模控制为155。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966平方公里。 4、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形式为“一主体、两翼、两组团”。一主体为城市旧城区周围集 中联片发展地域;两翼指马坡岭泉塘为东翼、望城坡天顶乡为西翼;两组团指捞霞组团和坪 塘组团。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它有关法律;(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 计划》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五”发展规划》;(4)《长沙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纲要》及《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5)《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以及长沙市的实际情况。 长株潭、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主城区。 1、长株潭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区域。 2、市域包括长沙市区、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和浏阳市。 3、规划区包括市区全部,长沙县暮云镇、黄兴镇、榔梨镇、黄花镇、星沙镇、跳马乡、 干杉乡、安沙镇、北山镇以及望城县全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 4、都市区是由集中的规划建设用地及这些用地之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区域,以乡 镇为基本单位,包括市区、长沙县星沙镇、暮云镇、榔梨镇、黄花镇、望城县高塘岭镇、坪 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5、主城区包括城市主体(即中心城区)、河西新城、星马新城。 1、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 2、中期规划:2006—2010年; 3、远期规划:2011—2020年; 4、远景设想:2021年及以后。 第六条本规划是长沙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 空间利用各种规划以及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遵 循本规划。 第七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

马王堆汉墓出土香囊的探究(丝绸2011年第9期)

马王堆汉墓香囊的制作工艺与功能用途探究 王树金董鲜艳陈谷苗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长沙 410005 ) 摘要:香囊在中国历史悠久,承载着诸多的文化信息,种类型制也繁多。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质香囊,无论在香文化、纺织工艺和社会习俗上都占有独特地位,尤其对后期香囊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简述香囊发展历程之后,补充了发掘报告上缺失的香囊信息,并重点诠释了汉代香囊的制作工艺与功能用途。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香囊;制作工艺;功能用途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珍贵的香囊实物,一号汉墓就出土了四件较为完整的香囊,其中一件绢地“信期绣”香囊出土于北边厢,另三件放在东边厢出土的一件竹笥中。马王堆三号汉墓还出土了三件香囊残片,为研究香囊史,尤其是西汉初期香文化和纺织工艺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 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作为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香囊,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与社会习俗,也是中国纺织成就的重要体现之一。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的。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上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食物或香草等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则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易·坤》:“括囊”。正义曰:“囊,所以贮物。”现存佩囊实物以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者年代为早,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整个囊袋以羊皮为之,作长方形,竖置,高6.7厘米,宽3.7厘米,囊口呈开敞式,并附以皮带,以便栓系挂佩;两侧则以纤细的皮条缝缀,虽然历经千载,但缝合之处坚固如初。传世文献多处记载佩囊的使用情况,因时间、形制、材质与盛放物品不同而名称各异,有容臭、缨、縭、佩帏、熏囊、香囊、縢囊、香袋、花囊、香包、荷包等名目。如《战国策·燕策》:“乃以药囊提轲也。”《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后汉书·儒林传》记曰:“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晋崔豹《古今注·舆服》: “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于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缯为囊,盛印于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缯也。”宋明时期则称其为“顺袋”,因被裁制成弧线形,状如北方的一种茄子,故又被称之为“茄袋”。元代以后佩囊则被称为荷包,一直沿用至今。 香囊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 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 佩容臭。”郑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大意 作者简介:王树金(1974—),男,秦汉史硕士,研究方向为秦汉史、简帛和马王堆服饰。董鲜艳(1982—),女,研究方向为纺织品保护修复。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英文导游词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 尸英文导游词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英文导游词 Mawangdui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outskirts of changsha, about 4km from downtown changsha,In the preceeding centuries, it was bured here, hence the name "mawangdui"formerly there were two eastern mounds here closely linked together. From 1972 to early 1974, chinese archacological workers unearthed three tombs of the wester han dynasty here and achieved tremendous results that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t home and excavated more than 3000 cultural relied and a well-preserved female corpse from the to seals unearthed from tomb no2"chancellor to the prince to changsha","seal of the marquis of dai" we know that the mawangdui was burial ground of licang , chancellor to the prince of changsha statte and mqrquis of dai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his family.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 licang died in the secong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ress lu . the occupants in tomb no3 were believed to be his son.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was a wooden tablet with the burial bate, which reads"the first day of the second month in the twelfth year" after careful textual research this was indentified as the twelfth year of reign of the han emperor wen ci . the corpse in tomb no1 is that of licang ' wife, whose personal name , according to an unearthed seal, was xingzhui, a study of conclusion that "tomb no1 dates from about the 6th dacade of the 2nd century B,C a little later than tom b no3 tomb no1 is the best preserved, and most of the relies showed here were excavated from this tomb. now , i will introduce this thing to you one by one: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气功协会–体总网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体育、医学界为之震惊。导引图出土至今已35年,如今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健身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方法。作为亲身经历长沙马王堆帛书发掘、整理、复原的考古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欣慰。下面我把参与整理复原汉代马王堆出土导引图的经历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导引图的出土 马王堆导引图出自马王堆三号汉墓东边椁箱北端的一个长方形盝顶式黑褐 色漆盒内(图一),与其它大批漆盘、漆卮、漆耳杯等生活用器放在一起。 漆盒内分为五小格,其中有长条形格一个——此格的上层放置竹简,其内容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和《天下至道谈》;下层放置帛书,整幅帛高50厘米,长140厘米。其中导引图长100厘米,图的前段长40厘米处是两种古佚书——《却谷食器》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他四格呈长方形,分别放置其他帛书(包括文学、地理、哲学等)和牡蛎(图二)。 导引图的整理与复原 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容十分丰富,需要及时整理,公之于众。为此,1974年3月,国家文物局决定抽调有关专家和考古发掘者组成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其中有古文字学家唐兰、张政烺和李学勤等,医疗学家马继兴,笔者作为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者加入了这一行列。

帛书整理小组开始设在北京沙滩红楼,即文物出版社的四楼,与银雀山竹简整理小组联合办公。当时竹简整理小组的朱德熙、裘锡圭等先生也参加马王堆帛书的整理研究,由于红楼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后来只好搬迁到故宫内办公。 1975年秋天,帛书小组负责人韩中民对我说:“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请你帮忙。”我说:“什么大事,这么神秘。”他说:“中央领导同志听说马王堆出了一幅养生康复的气功图(即导引图),很重视,想看一看~”我连夜加班把导引图仔细订正绘制出来,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很快得到有关中央领导指示,充分肯定我们前期的工作,还希望有关单位能研究出成果来,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此后,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导引图的研究。1977年5月30日,我在《体育报》发表了题为《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的文章,副标题是“两千一百年前,我国已经把体育锻炼用于防治疾病”。接着新华社也发了消息报道,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外国大使馆的人听说马王堆出土了一幅养生康复的导引图,陆续来到国家文物局找王冶秋局长索取导引图的全部图形和解说文字。因为报上发表的只是个别图形,而未见导引图的庐山真面目。见此情景,王冶秋局长便加紧督促文物出版社提前出版《马王堆导引图》专集。 为了出版导引图专集,李学勤先生建议我绘一副彩色复原图,按帛画原图尺寸大小出版。我是用细绢彩绘的该图,并请大书法家启功题名。为了复原导引图和研究其与古代导引术的渊源关系,我曾到原国家体委资料室、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医学院等许多地方去寻访,所到之处都为我大开绿灯,我查到了与导引图相关的善本书、孤本书乃至禁书。为了用图形说明与导引图的渊源关系,我把大量收集到的资料绘成一幅大型《导引源流图》。为了感谢原国家体委的大力支持,我将大型《导引源流图》复制了一份,送给了原国家体委资料室。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 一、规划概况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进行国际招标。经过两轮竞标,最后由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形成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区:湘江以西,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雨敞坪镇、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高塘岭镇、星城镇,宁乡县玉潭镇、城郊乡、金洲乡、历经铺乡、夏铎铺镇,用地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 核心区:黄桥大道以东,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黄金乡、高塘岭镇、星城镇,用地总面积约570平方公里。 起步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岳麓区的梅溪湖周边地区、岳麓山周边地区、洋湖垸、坪塘片,用地总面积109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

1、规划目标: 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球,力争到2020年把先导区建设成为: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高新技术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0000和40000元以上;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 支撑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 2、发展定位 职能定位: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突破区,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整合核心承载区,长沙市提升主体功能区。 产业定位:湖南省产业先行先试区,长株潭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长沙市高新产业核心集聚区。 生态定位: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区域,资源节约的循环集约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标杆。 城镇定位: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城市,新型增长模式的城镇典范,环境友好的山水宜居新城。 三、规划策略 1、产业发展策略 大河西先导区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承担起两型示范、高科技中心、先进 制造、城乡统筹等功能。重点发展高端产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调整产业 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体而言,要大力发展两型产业(软件制造、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生 物医药产业)、先进制造业(工程机械)和现代农业等,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 改造,提高产业门槛,限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产业。 规划大河西先导区的产业布局为“三圈一带一核心”的整体结构。 1)传统服务业发展圈层——主要位于岳麓区二环线内,包括滨江新区和旧区 改造地区。主要发展饮食、酒店、传统商业等日常生活服务行业。 2)高新技术发展圈层——主要包括麓谷高新区及其拓展区、大学城与含浦科 教区和观音港湘江新城区,依托人才智力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先进制造业发展圈层——主要包括望城经济开发区和宁乡金州新区,主要 承接沿海转移产业。 4)“一带”为沿金州大道、319国道的产业拓展轴,以点轴发展的模式,由东自 西分别串联传统服务业聚集区、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和新区、创新绿谷区、先进 制造业发展区。 5)“一心”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于雷锋镇南发展面向全区的金融、信息、会议、商务、法律、中介等。通过与山水环境的充分协调现代服务核心区将突出展 示河西地区亮丽的现代化城市风貌。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它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地位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它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地位 湖南省博物馆熊传薪 内容提要: 马王堆汉墓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艰辛的一次发掘。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学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在我国学术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发掘价值 马王堆汉墓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三座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二千多年女尸,震惊了国内外。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因此也在中国考古学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我国考古中最艰辛的一次发掘 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分为两个阶段: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发掘一号墓,这是第一阶段;1973年11月18日至12月13日发掘三号墓,1973年12月18日至1974年1月13日,发掘二号墓,这是第二阶段。三座墓的发掘,前后历经三年,这三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那十年动乱的特殊年代里,进行这样一次时间较长、规模大的考古发掘,特别是一号墓的发掘,遇到的重重的阻力和实际困难,在我国考古发掘中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它是我国考古发掘中最为艰辛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 一、是一次冲破“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马

王堆一、三号墓是1971年底,部队医院在挖防空洞时,两座古墓即将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发掘。1971年底和1972年初,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在这个时候要进行一次考古发掘,需要征得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这遇到了空前的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文化大革命”所产生的思想禁锢。“文化大革命”是以“破四旧、立四新”和“砸烂一切旧文化”的“革命”口号开始的,它将人们的思想禁锁在一切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遗产都在“破”和“砸”之中,考古发掘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积极手段,而它与“破”和“砸”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当我馆申报发掘一号墓时,上级主管部门的个别领导,由于从部队转到地方上工作,他们所接触到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政治”,对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不仅感到很陌生,而且连“考古发掘”也都是第一次听到。他们受“文化大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影响,错误地认为,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切工作都应以“文化大革命”为中心,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古墓,甚至认为挖掘古墓会“转移革命斗争大方向”,挖掘古墓是一种恢复“四旧”的行动,与“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是相违背的。在这样一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要取得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同意和支持,确是不易。但我馆领导和专业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向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请示汇报,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说明,如不进行抢救性地发掘,地下文物将来受到破坏,谁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是一种犯罪。经过我馆的努力,终于说服了上级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征得了省里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并报国务院图博口领导的批准。所以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这

长沙市色彩规划

长沙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塑造统一和谐、丰富有序的城市建筑色彩景观,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年)》、《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及《长沙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总体目标 1.贯彻本市构筑城市山、水、洲、城空间格局的规划指向,创建和谐、统一、 有序的城市视觉形象景观。 2.深入专业挖掘本市历史文化色脉,并加以创新运用与推广,进一步弘扬城市 历史文化特色。 3.优化城市视觉形象景深层次,形成“文明城市”良好形象。 4.创建长沙市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科学管控工具,确保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合理 建设与持续发展。 5.形成城市魅力色彩景观,创建“城市个性名片”,提升城市品牌战略地位。第三条长沙市建筑色彩规划定位、主题词与主色调 1.本市建筑色彩规划定位为通过合理运用与科学管控“长沙市基本色调”,形成 切合长沙市“山、水、洲、城”的城市空间景观特征,顺应城市创意之都、宜居城市的全新发展定位的长沙市建筑色彩新景观。 2.本市色彩规划形象主题词确立为“碧水红城,魅力长沙”。“碧水”是指湘 江、岳麓山等城市代表性自然景观。“城”指长沙城,同时“城”字也谐音“橙”。“红城”二字谐音“红橙”,也喻指长沙市建筑色彩的主色调—“红橙”色调。 此外,“红”字还喻指长沙是红色革命经典的开创地和孕育中心,同时也切合湖湘文化中博采众长、优化思维、积极进取、锐意革新的精神内核。 以主题词为引导,规划分别对构成中心城区的以下三大区域确立了色彩主导风格:

①长沙市中心城区中位于二桥(银盆岭大桥)以南、二环线以内的河东区 域色彩主导风格定位为“古韵今晖、幸福长沙”。即要充分诠释和展示 该区域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相交织融合的风貌特色,深刻反映长沙市人 民引以为幸福的城市魅力印象。 ②长沙市中心城区中位于二桥以南、二环线以内的河西区域色彩主导风格 定位为“玉带青罗、红典长沙”。即要充分尊重与依托该区域以湘江和 岳麓山为代表的,若玉带青罗般葱翠滋荣的自然景观,营造与自然景致 和谐共融,并具备统一印象与良好品质感的区域景观。“红典”二字意 指该区域的建筑色彩将以红砖的红色调为主,营造出古典、典雅、温馨 的特色景观印象。 ③“长沙市中心城区中位于二桥以北、二环线以内的河东与河西先导区色 彩主导风格定位为“璀璨星城、浪漫长沙”。即围绕该区域内的新河三 角洲和滨江新城等新兴开发区块与项目,打造极富时代气息与新生活力 的国际性都市景观,充分体现长沙市新生代建设的繁荣与富贵。 3.本市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确立的城市主色调为暖色系的“红橙色调”。导则要 求在色彩规划控制色谱与推荐色谱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科学地运用“红橙色调”,形成既能充分体现长沙市现代景观魅力与活力,又能营造出温馨、浪漫与欢快氛围的城市综合景观。此外还要求在历史文化保护类建筑上通过良好运用该色调,营造出与城市丰厚的历史景观相契合的品质高雅的景观印象。第四条长沙市建筑色彩规划适用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即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和开福区五大行政区)与城市外围区(包括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县和宁乡县及城市周边村镇等)。按照建筑功能分类包括:居住类、历史文化保护类、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类、教育文化类、工业科技类、运动设施类、生态保护类(含风景旅游区)、交通枢纽类等九类。另外,湘江两岸滨江风光带和岳麓山周边区域属规划重点控制区域。市委市政府行政中心区、橘子洲区域、湘江二桥北段区域属规划特殊控制区域。

马王堆汉墓讲解词

马王堆汉墓陈列讲解词 谈起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马王堆汉墓地理位置: (照)马王堆汉墓外景图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五里牌,距市中心约4公里。它究竟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墓地?历史上说法也不一样。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马王堆坟高七尺,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埋葬他母亲唐姬及其程姬的墓地,叫做“双女冢”。其后的《大清一统志》、《长沙县志》、《湖南通志》都沿袭这种说法。 而清嘉庆年间所修《长沙县志》却认为,马王堆与唐末五代时楚王马殷父子有关。马殷父子曾先后被封楚王,定都长沙,死后就葬于此,所以此地称为“马王堆”。此外,民间的传说还有不少。 如此的猜测纷纭,终究还是个不解之谜。看来要彻底破解这个谜,弄清楚历史真相,只能依赖科学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发现与发掘: 1952年,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率领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来长沙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对马王堆做过实地勘察。根据此墓外形特征及相关资料,夏鼐先生当即断定马王堆是一个汉墓群,与马殷无任何瓜葛。1956年马王堆汉墓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底,当时驻扎在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选择在院内的两个大土包——即马王堆汉墓土冢下修建病房和仓库。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其中一、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 一﹑三号墓形制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 (照片):一号墓发掘现场 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从封土算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 (照)二号墓发掘现场 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号。发掘了二号墓。由于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二百余件文物。但该墓葬中出土的“利苍”、“长沙丞相”、“軑侯之印”三颗印章,使墓主人身份,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最终认定。 在二号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它的部分封土,被一号墓封土所覆盖,由此得知二号墓下葬时间早于一号墓。 (照)三号墓发掘现场照: 三号墓是1973年11月19日——12月13日发掘的历时二十五天。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一千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男性。 (文物)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

汉代纺织品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秦汉墓出土的丝麻纺织品数量最多

汉代纺织品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秦汉墓出土的丝麻纺织品数量最多,花色品种最为齐全,有仅重49克的素纱单衣、耳杯形菱纹花罗、对鸟花卉纹绮、隐花孔雀纹锦、凸花锦、朱红菱纹罗丝绵袍和绒圈锦等高级提花丝织品。还有第一次 发现的印花敷彩纱和泥金银印花纱等珍贵的印花丝织品。。沿丝绸之路出土的汉代织物更是绚xuan丽璀灿。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有隶体“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手套和袜子等。毛织品有龟甲四瓣纹、人兽葡萄纹、毛罗 和地毯等名贵品种。在这里并首次发现蜡染印花棉布及平纹棉织品 朱红菱纹罗丝绵袍上衣下裳相连,衣领相交,衣襟由左向右折到右侧身旁。这种款式在西汉早期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朱红菱纹罗面料是一种单色的暗花绞经组织丝织物,由两根经丝相互绞转织成,具有特别明显的方孔。这种方孔不易发生滑移,十分牢固。有专家甚至把罗称之为真正的纱,而平纹纱则称之为“假纱”。 从织造技术看,朱红菱罗的工艺较复杂。 汉代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chān褕yú(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服饰风格,在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练、多变。在图案造型的选择上,突出了龙、凤的寓意。而装饰化的特点,更具有审美价值,在设计上也更加追求艺术造型的完美性。图案作为服饰装饰不单单是美的象征,而是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 汉代的服饰纹样题材多变,充满浓郁的神话色彩。汉代在服饰图案的色彩运用上,主要以对比为主,强调明快、醒目、艳丽,表现了素中见华美的特点。服饰使得女子曲线修长,待人接物含蓄内敛,动作简明舒缓,自然朴素,庄严而典雅。为此,各种手工业者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更加追求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反映的图案已不仅仅是满足于各种自然物象的变形,而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汉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shòu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别复杂,有16种 之多。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xì、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 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汉代官吏袍服灰地菱纹袍服图。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jiǎ n ,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从出土的壁画、陶俑、石刻来看,这种服装只是一种外衣,凡穿这样的服装,里面一般还衬有白色的内衣。文吏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裹以巾帻zé,并 在帻上加戴进贤冠。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3篇(完整版)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3篇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3篇 篇1: 湖南马王堆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下面从三个部分给大家进行讲解。 前言、照片、模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马王堆乡,距市中心约4千米。这里地势平坦,地面有土冢两个,它们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间相连,形状颇似马鞍。相传这里是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但根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这里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号曰双女冢。究竟马王堆这座神奇古墓的墓圭人是谁呢?在未发掘之前,实为千古之谜。 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仓库。为了配合基建,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堀,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官的神秘面纱。 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秩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号、二号、三号。其中一号、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一号墓墓曰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长19 ̄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算有20 ̄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级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

中共出土漆本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倮存十分完整的女尸。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由于曾经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200余件文物。三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1000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米,年龄30岁左右的男性。 一号墓填塞物模型 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约为斗0厘米、重5000多千克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 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卜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目录 前言 (1) 一、总则 (7)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三、城市性质及规模 (9) 四、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0) 五、城市形象规划 (12) 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3) 七、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地规划 (17) 八、综合交通规划 (20) 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4) 十、防灾减灾规划 (26) 十一、分区发展与规划控制导则 (27)

前言 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先后六次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第六版总体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称03版总规),对长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03版总规的实施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一是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沙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赋予了长沙新的历史使命;二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长沙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是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要求长沙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能力;四是长沙城市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03版总规提出的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在2008年底提前实现,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实施,要求维护和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要求,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2009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请示,经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查,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意见的函》(建规函〔2010〕330号)函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长沙市开展《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改工作; 2011年5月-6月,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对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进行了为期

经典绘画欣赏——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与人

经典绘画欣赏——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与人物御龙帛画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西汉绢本设色纵205厘米上横92厘米下横47.7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帛画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之妻死后的随品, 1972年出土

时, 画面向下, 覆盖于内棺上, 呈T形。画的中心部分是轪侯之妻──墓主人, 她身着锦袍, 拄杖而立, 一派贵妇气质。她的面前有两个男子举案跪迎, 身后有三名侍女恭谨地服侍着。人物形象以细如游丝的线条准确地勾成, 侧面形象和肥胖、微伛的身躯, 与奇迹般保存下来的二千多年前这位老妇完好的尸体相应证。此帛画分为三部分:上部以祈颂墓主人升天为主题, 描绘了女娲、日、月、扶桑树、嫦娥奔月、巨龙飞舞, 暗示了墓主人死后升天的愿望;中部则表现墓主人日常生活;下部绘两条交缠的鲲, 背上蹲着一个赤身力士。此帛画绘制时以淡墨起稿, 然后以墨线或色线勾勒, 设色以平涂为主, 也有渲染, 所用颜料有朱砂、土红、青黛、藤黄和银粉、蛤粉等。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纵约28厘米横约20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人物龙凤帛画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一座战国楚墓中。“帛画”是指古代绘在丝织物上的图画。画中描写一端庄高髻的妇女侧身而立,双手合掌,细腰,袖口宽松,长裙曳地,体态优美。妇女的上方画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和一条蜿蜒向上升腾的龙。根据当时楚国的习俗并结合文物考证,此画的妇女形象即是墓主人,作品的主题是表现龙凤引导死者即墓主人灵魂升天。人物合掌祝祷,神态庄重虔诚,处于静态;与动态的龙和凤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构成对比中的和谐。此画在丝织品上以墨线勾勒,用笔流畅。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纵37.5厘米横28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图

第一部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概况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进行国际招标。经过两轮竞标,最后由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形成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区:湘江以西,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雨敞坪镇、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高塘岭镇、星城镇,宁乡县玉潭镇、城郊乡、金洲乡、历经铺乡、夏铎铺镇,用地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 核心区:黄桥大道以东,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黄金乡、高塘岭镇、星城镇,用地总面积约570平方公里。 起步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岳麓区的梅溪湖周边地区、岳麓山周边地区、洋湖垸、坪塘片,用地总面积109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 1、规划目标: 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球,力争到2020年把先导区建设成为: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高新技术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0000和40000元以上;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 支撑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

亿元。 2、发展定位 职能定位: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突破区,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整合核心承载区,长沙市提升主体功能区。 产业定位:湖南省产业先行先试区,长株潭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长沙市高新产业核心集聚区。 生态定位: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区域,资源节约的循环集约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标杆。 城镇定位: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城市,新型增长模式的城镇典范,环境友好的山水宜居新城。 三、规划理念 1、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实行生态优先,环境优先;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市集约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和谐城市。 2、“两型社会”发展背景下规划理念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