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数学建模问题

出租车数学建模问题
出租车数学建模问题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问题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出租车行业对社会的服务逐步体现为供少于求,一种新兴的打车方式正在逐步成为主流。多家公司使用网络工作平台实现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在网络上的沟通,并且对出租车提供了多种补贴方案。现在需要得到不同时间在不同城市的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供求匹配程度。供求匹配程度的关键是供和求,供体现为出租车对乘客的服务普及度主要体现为成功登车率,乘客等待时间,里程利用率和万人拥有量,求体现为乘客对出租车的需求量。从供与求之间选择合适的指标作为对供求匹配程度的做出综合评价。对于空间的选择,由于现在数据采集只能收集一些城市的有关数据,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将各种拥有出租车服务的地区划分具有方位代表性的一级城市(反映中国一级城市在互联网平台打车方案下的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从这些城市中选择代表该区域平均水平的城市,作为需要的评价的空间。对于时间的选择,由于需求量对应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较明显,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对于需求量的不同时间段可以划分为工作日高峰期和低峰期和节假日。针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乘客在等车时间上的消耗,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车辆的万人拥有量和乘客成功登车率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对供求匹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方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自己构造的综合评价函数。

模型的准备

(1)指标的标准化:

(1)成本型指标的标准化: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i i M x x M m -=

-1,2,,i n =

其中{}{}min ,max i i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2)效益型指标的标准化:对于乘客的成功登车率和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它们的值越大对供求匹配贡献也越大,所以它们属于效益型指标,并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i i x m x M m -=

-1,2,,i n =

其中{}{}min ,max i i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3)中间型指标的标准化:每万人对应的车辆如果过少则乘客需求会大于

出租车的供给,过多则供给会大于需求,所以每万人对应的车辆拥有量会对应一个最佳平衡点,使用供需平衡达到最佳。乘客的等待时间如果过短,那么说明在这个阶段空载的出租车辆较多,乘客较易打到车,情况为供过于求,等待时间过长,则说明此时车辆的满载率较高以至于供小于求,空车数量较少,乘客需等待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打到车。所以等待时间有一个最佳值,反应最佳供需平衡点。综上,车辆的万人拥有量和乘客的等待时间均为中间型指标,对于乘客的等待时间,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

i i i i x x x x -=1,2,,i n = 其中{}{}1(),min ,max 2

i i i x M m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根据城市的级别不同对应的最佳万人拥有量也不同,对于一、二、三线城市我们用如下的标准化:

:

其中{}{}1(),min ,max 2

i i i x M m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我们以乘客在节假日,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有关资料的收集,且以不同城市为样本。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乘车匹配度做出综合评价,评分越高供求匹配程度越好。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1、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各个时间段对不同城市的评价模型:

模型的假设:所有的指标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1)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评价对象是北京、武汉、广州、济南和宁

波等5个城市,评价指标有4个:乘客的成功登车率、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和乘客的等待时间。规定参考数列为

{}00()1,2,3,4x x k k ==,比较数列为 {}()1,2,3,4,1,2,,i i x x k k i n ===

(2) 权重w 的处理原则是超标倍数越多权重越大,因此,

-

11111223344212112233443131122334441411223344////////////////////X k w X k X k X k X k X k w X k X k X k X k X k w X k X k X k X k X k w X k X k X k X k =

+++=

+++=

+++=

+++ 其中51

,1,2,3,4i ij j k k i ===∑,这里的ij k 是4个主要指标的标准限值。

1234(,,,)X X X X X =为某个时间在某个城市统计得到的数据。

(3)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0000min min ()()max max ()()()()()max max ()()x s s t s t i i s s t

x t x t x t x t k x k x k x t x t ρξρ-+-=-+- 为比较比较数列i x 在参考数列0x 在第k 个指标上的关联系数,其中[]0,1ρ∈为分辨系数。其中,称0min min ()()x s t x t x t -,0max max ()()s s t

x t x t -分别为两级最小差和最大差

(4) 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1()n

i k i k r w k ξ==∑

k w 为第k 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5) 评价分析,根据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大小,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关

联度越大,评价结果越好。

评价结果如下:

2、基于Borda 计数法的计分评价模型:

<

(1)综合时间段对不同地区的总体评分

根据以上建立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模型对节假日,高峰期和低峰期三个特殊时间段的6个主要城市的打车的供求匹配程度进行评价,考虑要综合这三个特殊时间段的评价效果,并再进行综合评价,采用Borda 计数法,根据不同城市在不同时间段的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的排序进行评分,并计算出3次评分后的总分,总分越大匹配程度越高,则第i 个地区(被评价对象)i S 的Borda 数为:

31()()(1,2,6)

i j i j B s B S i ===∑,

其中()j i B S 为在第j 个排序方案中排在第i 个被评价对象后的个数

对城市供求匹配程度的评分和排序:

(2)综合地区对不同时间段的总体评分

综合考虑在不同时段内的不同地区的供求匹配程度,根据不同城市在不同时期的供求匹配程度的排名,采用Borda 计数法,根据不同城市在不同时间段的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的排序进行评分,总分越大匹配程度越高,则第i 个时期(被评价对象)i S 的Borda 数为:

6

1()()(1,23)i j i j B s B S i ===∑,

其中()j i B S 为在第j 个排序方案中排在第i 个被评价对象后的个数

对于时期供求匹配程度的评分和排序:

问题二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问题的分析

为了增加平台的下单数量,平台公司通过推出补贴政策对乘客和司机进行鼓励,刺激乘客消费和出租车保有量的增加。问题二是对各公司的补贴方案作出合理评价,补贴方案按照补贴对象的不同分为对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和对乘客的补贴。需要缓解打车难,我们以成功乘车率,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作为衡量打车难易程度的指标。且以实行补贴方案后的成功乘车率,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的变化量作为评价指标,做出对缓解程度大小的评价。对不同的方案在同一个城市之中对打车难的缓解程度做出评价,由于,方案在不同级别的城市中的对缓解打车难的效果不同,我们分别对这些方案在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推出后的效果做出评价。评分最高的方案,作为对打车难问题缓解最有效的方案。补贴方案按照补贴对象的不同分为对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和对乘客的补贴。乘车率指标反映了乘客能够打到出租车的概率,该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打车的难易程度,我们认为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和对乘客的补贴对乘车率也有影响,采用多元回归的方式得出补贴金额和乘车率之间的关系。考虑到,金额大小对人们在心理因素上有所吸引,我们可以构造对出租车司机的平均补助资金一个对出租车司机的吸引程度的大小的相关函数,以及构造对乘客的平均补助资金对乘客的吸引程度的相关函数。从心理因素方面分析出补贴金额和乘车率之间的关系,与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1)对一级城市与三级城市在不同方案下的打车难易度的缓解程度的评价:

1、指标的选取:

我们选择和打车难易度的相关指标,成功乘车率,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的变化量作为评价指标:

成功乘车率的变化量:

!

10ααα=-

0α为方案实行前的成功乘车率,1α为方案实行后的成功乘车率,α为成功乘车率的变化量。

乘客等待时间的变化量:

01t t t =-

0t 为方案实行前的乘客的等待时间,1t 为方案实行后的乘客的等待时间,t 为等待时间的变化量。

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的变化量:

10n n n =-

0n 为方案实行前的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1n 为方案实行后的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n 出租车的万人拥有量的变化量。

以上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我们认为即使在供过于求的时刻,这些指标也是越大越好,因为我们只考虑缓解乘客方面的打车难问题。

在问题一的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一线城市代表和三线城市代表在方案实行后的缓解程度做出综合评价:

#

2、结果如下:

(2)补贴金额对缓解打车难程度影响的研究:

乘车率指标反映了乘客能够打到出租车的概率,该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打车的难易程度,我们认为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和对乘客的补贴对乘车率也有影响,所以在研究中我们只选择乘车率作为衡量打车难易程度的指标。

1、基于多元分析法的补贴金额和打车难度的关系分析

我们将乘车率作为衡量打车难的指标:

w x

ρ= ρ为乘车率,w 为运营出租车的保有量,x 为运营出租车的需求量。

(

我们假设1b 与ρ,2b 和ρ之间存在相关性,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下:

目前需要得到的关系是对司机的补贴和对乘客的补贴对乘车率变化的影响,对于该模型的影响我们不能直接得出,我们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出:

01122b b u ρβββ=+++ ρ为乘车率的增加量,1b 为对司机的补助金额,2b 为对乘客的补助金额。 得出理论上的最佳方案和现有最佳方案。

2、基于心理因素影响的补贴金额和打车难度的关系分析

同时,我们可以考虑对乘客的补助对潜在乘客数量(即运营出租车的保有量)的影响,车费越少,越能引起人们打车的消费。以及对司机的补助对现有运营车辆的影响,补助越多,越能吸引人们加入出租车司机的行业中。根据这些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同补助金额对运营出租车的保有量和需求量影响的关系,我们同样也能得出补贴政策对乘车率的影响,并且利用该模型对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由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模糊数学隶属度的概念,根据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心理变化遵循规律,定义

1)有意担任司机这个职位人的心理曲线为:

|

21

1()111()1, 0b b e λμλ-=->

1b 为对司机的补助金额,1 λ为常量(根据历史数据求得)

实行补贴政策后的出租车保有量1w 为

[]1111()w w b μ=+

w 为实行政策前的出租车保有量

2)乘客的心理曲线为:

22

2()222()1, 0b b e λμλ-=->

2b 为对司机的补助金额,2 λ为常量(根据历史数据求得)

实行补贴政策后的出租车需求量1x 为:

[]1221()x x b μ=+

~

x 为实行政策前的出租车需求量

由此,实行政策后的乘车率1ρ与补贴金额的关系为:

[][]111221()1()w b x b μρμ+=

+ 模型的分析和检验

数学建模出租车运营问题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数学建模人口模型

摘要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亿。13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13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3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而我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本来就稀缺,再除以13亿,就少得可怜。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1.4亩,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当前中国的人口存在着最为明显的三大特点:(1)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的控制难度仍很大。(2)人口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县域及以下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3)人口结构不合理,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人口素质差别很大。 人口数量、质量和年龄分布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和城市活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对此,单纯的人口数量控制(如已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不能体现人口规划的科学性。政府部门需要更详细、更系统的人口分析技术,为人口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和依据。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地球上每九个人中就有二个中国人,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如下表: 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不仅是使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而且对于全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来说,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期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仅限于粗线条的定性分析,只能预测年龄结构分布的大致范围,无法用于分析年龄结构的具体形态。随着对人口规划精准度要求的提高,通过数学方法来定量计算各种人口指数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这就是人口控制和预测。 我国人口问题已积重难返,对我国人口进行准确的预测是制定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出租车数学建模问题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5.1问题一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5.1.1问题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出租车行业对社会的服务逐步体现为供少于求,一种新兴的打车方式正在逐步成为主流。多家公司使用网络工作平台实现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在网络上的沟通,并且对出租车提供了多种补贴方案。现在需要得到不同时间在不同城市的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供求匹配程度。供求匹配程度的关键是供和求,供体现为出租车对乘客的服务普及度主要体现为成功登车率,乘客等待时间,里程利用率和万人拥有量,求体现为乘客对出租车的需求量。从供与求之间选择合适的指标作为对供求匹配程度的做出综合评价。对于空间的选择,由于现在数据采集只能收集一些城市的有关数据,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将各种拥有出租车服务的地区划分具有方位代表性的一级城市(反映中国一级城市在互联网平台打车方案下的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从这些城市中选择代表该区域平均水平的城市,作为需要的评价的空间。对于时间的选择,由于需求量对应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较明显,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对于需求量的不同时间段可以划分为工作日高峰期和低峰期和节假日。针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乘客在等车时间上的消耗,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车辆的万人拥有量和乘客成功登车率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对供求匹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方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自己构造的综合评价函数。 5.1.2模型的准备 (1)指标的标准化: (1)成本型指标的标准化: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i i M x x M m -= -1,2,,i n = 其中{}{}min ,max i i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2)效益型指标的标准化:对于乘客的成功登车率和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它们的值越大对供求匹配贡献也越大,所以它们属于效益型指标,并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i i x m x M m -= -1,2,,i n = 其中{}{}min ,max i i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3)中间型指标的标准化:每万人对应的车辆如果过少则乘客需求会大于出租车的供给,过多则供给会大于需求,所以每万人对应的车辆拥有量会对

数学建模 生产计划问题

第一题:生产计划安排 2)产品ABC的利润分别在什么范围内变动时,上述最优方案不变 3)如果劳动力数量不增,材料不足时可从市场购买,每单位元,问该厂要不要购进原材料扩大生产,以购多少为宜 4)如果生产一种新产品D,单件劳动力消耗8个单位,材料消耗2个单位,每件可获利3元,问该种产品是否值得生产 答: max3x1+x2+4x3! 利润最大值目标函数x1,x2,x3分别为甲乙丙的生产数量 st!限制条件 6x1+3x2+5x3<45! 劳动力的限制条件 3x1+4x2+5x3<30! 材料的限制条件 End!结束限制条件 得到以下结果 1.生产产品甲5件,丙3件,可以得到最大利润,27元 2.甲利润在—元之间变动,最优生产计划不变 3. max3x1+x2+4x3 st 6x1+3x2+5x3<45 end 可得到生产产品乙9件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6元,应该购入原材料扩大生产,购入15个单位 4. max3x1+x2+4x3+3x4 st 6x1+3x2+5x3+8x4<45 3x1+4x2+5x3+2x4<30 end ginx1 ginx2 ginx3 ginx4 利润没有增加,不值得生产 第二题:工程进度问题 某城市在未来的五年内将启动四个城市住房改造工程,每项工程有不同的开始时间,工程周期也不一样,下表提供了这些项目的基本数据。

工程1和工程4必须在规定的周期内全部完成,必要时,其余的二项工程可以在预算的限制内完成部分。然而,每个工程在他的规定时间内必须至少完成25%。每年底,工程完成的部分立刻入住,并且实现一定比例的收入。例如,如果工程1在第一年完成40%,在第三年完成剩下的60%,在五年计划范围内的相应收入是*50(第二年)+*50(第三年)+(+)*50(第四年)+(+)*50(第五年)=(4*+2*)*50(单位:万元)。试为工程确定最优的时间进度表,使得五年内的总收入达到最大。 答: 假设某年某工程的完成量为Xij, i表示工程的代号,i=1,2,3,j表示年数,j=1,2,3,如第一年工程1完成X11,工程3完成X31,到第二年工程已完成X12,工程3完成X32。 另有一个投入与完成的关系,即第一年的投入总费用的40%,该工程在年底就完成40%,工程1利润: 50*X11+50*(X11+X12)+50*(X11+X12+X13)+50*(X11+X12+X13) 工程2利润: 70*X22+70*(X22+X23)+70*(X22+X23+X24) 工程3利润: 20*X31+150*(X31+X32)+150*(X31+X32+X33)+150*(X31+X32+X33+X34) 工程4利润: 20*X43+20*(X43+X44) max(50*X11+50*(x11+x12)+50*(X11+X12+X13)+50*(X11+X12+X13))+(70*X22+70*(X22+X23) )+70*(X22+X23+X24)+(150*X31+150*(X31+X32)+150*(X31+X32+X33)+150*(X31+X32+X33+X34)) +(20*X43+20*(X43+X44)) st 5000*X11+15000*X31=3000 5000*X12+8000*X22+15000*X32=6000 5000*X13+8000*X23+15000*X33+1200*X43=7000 8000*X24+15000*X34+12000*X44=7000 8000*X25+15000*X35=7000 X11+X12+X13=1 X22+X23+X24+X25≥ X22+X23+X24+X25≤1 X31+X32+X33+X34+X35≥ X31+X32+X33+X34+X35≤1 X43+X44=1 全为大于零的数

城市出租车的规划管理系统-数学建模

城市出租车的规划管理 摘要 本文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了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部分出租车的规划问题。 在问题一的解决上,运用拟合和样条插值的方法预测出2005-2009,2011-2019 +的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经检验,样条插值较贴近实际。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运用层次 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出租车数量因素的权重,建立该市出租车数量的动态数学模型。 一、问题重述 城市中出租车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及居民生活方式改变而不断变化。 目前某城市中出租车行业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城市居民普遍反映出租车价格偏高,另一 方面,出租车司机却抱怨劳动强度大,收入相对来说偏低,整个出租车行业不景气,长此 以往将影响社会稳定。 现为了配合该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中各类人口的出行需要,并协调市民、出租车司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实现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 发展,需解决以下的问题: (1)从该城市当前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及总体人口规划情况出发,类比国城市情 况,预测该城市居民的出行强度和出行总量,这里的居民指的是该城市的常住人口。同时 结合人口出行特征,进一步给出该城市当前与今后若干年乘坐出租车人口的预测模型。 (2)根据该城市的公共出行情况与出租车主要状况,建立出租车最佳数量预测模型。 (3)油价调整(3.87 元/升与4.30 元/升)会影响城市居民与出租车司机的 双方的利益关系,给出能够使双方都满意的价格调节最优方案。 (4)针对当前的数据采集情况,提出更合理且实际可行的数据采集方案。 (5)从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的角度考虑出租车规划的问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方

案。 二、模型假设 1.由于第一类人口和第二类人口都对乘出租车产生重大影响,故只考虑人口的总规模。2.由于城市地理状况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在短时期不易改变,所以在各交通小区之间采用的出行方式也相对固定,假定居民从A 地到B 地所习惯采用的出行方式在未来几年保持不变。 3.假设居民中出行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不变。 4.假设对于出行人口而言,在出行方式选择方面的比例与出行人次的比例一样。 5.假设在未来几年,出租车固定营运成本不变。 6.由于每次一起打车的人数,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相关,所以假设出租车每趟载客人次不变,即不受出租车数目和收费方案的不同而改变。 7.基于题目给出的图表数据,假定出行与公交数据的统计口径只针对常住人口,不包括其他人口。 8.由于数据的采集统计等存在误差,本文假定所有计算数据在5%~10%误差围可以接受。 三、问题分析 题目中要求考虑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并结合该城市经济和自身特点,类比国外城市情况,预测该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出行总量。由于题目附录给出的历史数据几乎只有2004 年一年的数据,而做一次出行调查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对一个城市而言也无法得到太多出行特征的历史数据。为了更好地预测该城市居民的出行强度,必须通过对我国其他城市特别是规模相近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的分析,总结出规律并以此来预测。对于乘坐出租车人口的预测的问题,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相对固定,所以在各交通小区之间采用的出行方式也相对固定,又加上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都对乘出租车产生重大影响,故只考虑人口的总规模。对于如何预测该城市出租车的最佳数量,除了考虑乘坐出租车人口数量外,还必须考虑与城区面积,消费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出租车的最佳拥有量和实际运营数量。

数学建模钢管下料问题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学建模 ^ 开课实验室数学实验室 学院信息院11 级软件专业班 1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 开课时间2013 至2014 学年第 1 学期

! 】 )

/ 实验一 钢管下料问题 摘要 ( 生产中常会遇到通过切割、剪裁、冲压等手段,将原材料加工成规定大小的某种,称为原料下料问题.按照进一步的工艺要求,确定下料方案,使用料最省,或利润最大是典型的优化问题.下面我们采用数学规划模型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借助LINGO 来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词线性规划最优解钢管下料 一,问题重述 1、问题的提出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割出售.从钢管厂进货得到的原材料的钢管的长度都是1850mm ,现在一顾客需要15根290 mm,28根315 mm,21根350 mm和30根455 mm的钢管.为了简化生产过程,规定所使用的切割模式的种类不能超过4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1/10增加费用,使用频率次之的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2/10增加费用,以此类推,且每种切割模式下的切割次数不能太多(一根原钢管最多生产5根产品),此外为了减少余料浪费,每种切割模式下的余料浪费不能超过100 mm,为了使总费用最小,应该如何下料 ` 2、问题的分析 首先确定合理的切割模式,其次对于不同的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加工费用,通

过不同的切割模式进行比较,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得最优的切割模式组,进而使工加工的总费用最少. 二,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1、基本假设 假设每根钢管的长度相等且切割模式理想化.不考虑偶然因素导致的整个切割过程无法进行. 2、定义符号说明 (1)设每根钢管的价格为a ,为简化问题先不进行对a 的计算. (2)四种不同的切割模式:1x 、2x 、3x 、4x . 》 (3)其对应的钢管数量分别为:i r 1、i r 2、i r 3、i r 4(非负整数). 三、模型的建立 由于不同的模式不能超过四种,可以用i x 表示i 按照第种模式(i =1,2,3,4)切割的原料钢管的根数,显然它们应当是非负整数.设所使用的第i 种切割模式下 每根原料钢管生产290mm ,315mm,,350mm 和455mm 的钢管数量分别为i r 1,i r 2,i r 3,i r 4(非负整数). 决策目标 切割钢管总费用最小,目标为: Min=(1x ?+2x ?+3x ?+4x ?)?a (1) 为简化问题先不带入a 约束条件 为满足客户需求应有 11r ?1x +12r ?2x +13r ?3x +14r ?4x ≧15 (2) ( 21r ?1x +22r ?2x +23r ?3x +24r ?4x ≧28 (3) 31r ?1x +32r ?2x +33r ?3x +34r ?4x ≧21 (4) 41r ?1x +42r ?2x +43r ?3x +44r ?4x ≧15 (5) 每一种切割模式必须可行、合理,所以每根钢管的成品量不能大于1850mm 也不能小于1750mm.于是: 1750≦290?11r +315?21r +350?31r +455?41r ≦1850 (6) 1750≦290?12r +315?22r +350?32r +455?42r ≦1850 (7) 1750≦290?13r +315?23r +350?33r +455?43r ≦1850

数学建模 人口模型 人口预测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文着重于讨论两个问题:1、从目前中国人口现状出发,对于中国未来人口数量进行预测。2、针对深圳市讨论单独二胎政策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问题1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特点出发,针对中国未来人口的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提出了 Logistic 、灰色预测、等方法进行建模预测。 首先,本文建立了 Logistic 阻滞增长模型,在最简单的假设下,依照中国人口的历 史数据,运用线形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拟合, 对 2014 至 2040 年的人口数目进行了预测, 得出在 2040 年时,中国人口有 14.32 亿。在此模型中,由于并没有考虑人口的年龄、 出生人数男女比例等因素,只是粗略的进行了预测,所以只对中短期人口做了预测,理 论上很好,实用性不强,有一定的局限性。 然后, 为了减少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这些随机事件对预测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 GM(1,1) 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至 2040 年的人口数目进行了预测,同时还用 2002 至 2013 年的 人口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误差检验,结果表明,此模型的精度较高,适合中长期的预测, 得出 2040 年时,中国人口有 14.22 亿。与阻滞增长模型相同,本模型也没有考虑年龄 一类的因素,只是做出了人口总数的预测,没有进一步深入。 对于问题2针对深圳市人口结构中非户籍人口比重大,流动人口多这一特点,我们采用了灰色GM(1,1)模型,通过matlab 对深圳市自2001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其人口变化近似呈线性增长,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9,我们就此认定其为线性相关并给出线性方程。同理,针对其非户籍人口,我们进行matlab 拟合发现,其为非线性相关,并得出相关函数。并做出了拟合函数 0.0419775(1)17255.816531.2t X t e ?+=?-。 对于新政策的实施,我们做出了两个假设。在假设只有出生率改变的情况,人口呈现一次函数线性增加。并拟合出一次函数0.032735617965.017372.5t Y e ?=?-;在假设人口增长率增长20%时,做出了预测如果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到2021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将会到达1137.98千万人。 关键词:GM(1,1)灰色模型 Logistic 阻滞增长模型 线性拟合 非线性拟合

出租车数学建模问题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5、1问题一模型得建立与求解 5、1、1问题得分析 随着社会得进步与时代得发展,人们对出行得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出租车行业对社会得服务逐步体现为供少于求,一种新兴得打车方式正在逐步成为主流。多家公司使用网络工作平台实现了出租车司机与乘客在网络上得沟通,并且对出租车提供了多种补贴方案。现在需要得到不同时间在不同城市得出租车与乘客之间得供求匹配程度.供求匹配程度得关键就是供与求,供体现为出租车对乘客得服务普及度主要体现为成功登车率,乘客等待时间,里程利用率与万人拥有量,求体现为乘客对出租车得需求量.从供与求之间选择合适得指标作为对供求匹配程度得做出综合评价。对于空间得选择,由于现在数据采集只能收集一些城市得有关数据,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将各种拥有出租车服务得地区划分具有方位代表性得一级城市(反映中国一级城市在互联网平台打车方案下得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从这些城市中选择代表该区域平均水平得城市,作为需要得评价得空间。对于时间得选择,由于需求量对应不同时间段得变化较明显,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得时间段对于需求量得不同时间段可以划分为工作日高峰期与低峰期与节假日。针对这些具有代表性得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得乘客在等车时间上得消耗,出租车得里程利用率,车辆得万人拥有量与乘客成功登车率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对供求匹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得方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自己构造得综合评价函数。 5、1、2模型得准备 (1)指标得标准化: (1)成本型指标得标准化: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其中,为得标准化指标. (2)效益型指标得标准化:对于乘客得成功登车率与出租车得里程利用率,它们得值越大对供求匹配贡献也越大,所以它们属于效益型指标,并采用如 下规则标准化: 其中,为得标准化指标。 (3)中间型指标得标准化:每万人对应得车辆如果过少则乘客需求会大于出租车得供给,过多则供给会大于需求,所以每万人对应得车辆拥有量会对应一个最佳平衡点,使用供需平衡达到最佳。乘客得等待时间如果过短,那么说明在这个阶段空载得出租车辆较多,乘客较易打到车,情况为供过于求,等待时间过长,则说明此时车辆得满载率较高以至于供小于求,空车数量较少,乘客需等待一段较长得时间才能打到车。所以等待时间有一个最佳值,反应最佳供需平衡点。综上,车辆得万人拥有量与乘客得等待时间均为中间型指标,对于乘客得等待时间,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其中,为得标准化指标。 根据城市得级别不同对应得最佳万人拥有量也不同,对于一、二、三线城市我

数学建模之钢管下料问题案例分析

钢管下料问题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割后售出,从钢管厂进货时得到的原料钢管都是19m 。 (1)现在一客户需要50根4m 、20根6m 和15根8m 的钢管。应如何下料最节省? (2) 零售商如果采用的不同切割模式太多,将会导致生产过程的复杂化,从而增加生产和管理成本,所以该零售商规定采用的不同切割模式不能超过3种。此外,该客户除需要(1)中的三种钢管外,还需要10根5m 的钢管。应如何下料最节省。 问题(1)分析与模型建立 首先分析1根19m 的钢管切割为4m 、6m 、8m 的钢管的模式,所有模式相当于求解不等式方程: 12346819 k k k ++≤ 的整数解。但要求剩余材料12319(468)4r k k k =-++<。 容易得到所有模式见表1。 决策变量 用i x 表示按照第i 种模式(i=1,2,…,7)切割的原料钢管的根数。 以切割原料钢管的总根数最少为目标,则有 1234567min z x x x x x x x =++++++ 约束条件 为满足客户的需求,4米长的钢管至少50根,有

1236743250x x x x x ++++≥ 6米长的钢管至少20根,有 25673220x x x x +++≥ 8米长的钢管至少15根,有 346215x x x ++≥ 因此模型为: 1234567min z x x x x x x x =++++++ 123672567346432503220..215,1,2,,7 i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i ++++≥??+++≥??++≥??=? 取整 解得: 12345670,12,0,0,0,15,0x x x x x x x ======= 目标值z=27。 即12根钢管采用切割模式2:3根4m ,1根6m ,余料1m 。 15根钢管采用切割模式6:1根4m ,1根6m ,1根8m ,余料1m 。 切割模式只采用了2种,余料为27m ,使用钢管27根。 LINGO 程序: model: sets: model/1..7/:x; endsets min=x(1)+x(2)+x(3)+x(4)+x(5)+x(6)+x(7); 4*x(1)+3*x(2)+2*x(3)+x(6)+x(7)>=50; x(2)+3*x(5)+x(6)+2*x(7)>=20; x(3)+2*x(4)+x(6)>=15; @for(model(i):@gin(x(i))); end 问题(2)模型建立 首先分析1根19m 的钢管切割为4m 、6m 、8m 、5m 的钢管的模式,所有模式相当

2015数学建模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要解决“打车难”,第一要务是弄清楚打车难的原因。打车之所以难,不考虑管理等因素,主要因为以下三点: 一是出租车绝对数量供给不足,即出租车数量不满足国家标准。出租车数量的国家标准为“大城市每万人不宜少于20辆”。但实际上,在直辖市中,当前北京现有出租车6.6万辆,人均保有量约为33辆/万人,上海约为22辆/万人,天津约为27辆/万人,均超过国家标准。只有重庆约为10辆/万人,不够国家标准。二是出租车相对数量供给不足。这是个摩擦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通俗地说就是想打车的人不知道哪里有车,同时出租车不知道哪里有人打车。简言之就是人找不到车,车也找不到人。表现为空驶率高和打车难并存的怪现象。打车难的现象在北京非常突出,但北京的出租车空驶率又在40%左右。这充分说明,出租车相对数量供给不足是打车难的重要原因。三是出租车利益供给不足,部分司机选择性停运。通俗说就是出租车司机挣不到钱,不愿出车或选择性出车,导致道路上行驶的出租车数量少。出租车司机挣不到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份钱高,交出去的多,成本高;2.道路拥堵,时间成本高,出车效益低;3.因为出租车大多只上交强险,只保第三方,因此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出车风险大,相对收益低。出租车司机收益相对不高,是导致出租车选择性停运,引发打车难的根本原因。找到了病根,病愈才有希望。针对以上分析,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运用政策、技术、市场和社会动员等多种方式,缓解打车难。首先,依靠市场和政府两只手解决好出租车利益供给不足的问题,切实增加出租车司机收入,提高出车积极性。第一,通过浮动价格的机制解决拥堵期收入低的问题。可通过两种思路实行浮动价格。一是时间维度,可在高峰时段收取打车拥堵费,弥补出租车因拥堵造成的高昂的时间成本,即机会成本。美国纽约的出租车管理经验可资借鉴。二是空间维度,可将出租车根据城市道路状况对出租车进行分类,将城市划分为拥堵区域和非拥堵区域,拥堵区域运行的出租车价格是非拥堵区域的二到三倍,以此来提高出租车的拥堵收入。香港的出租车管理经验可资借鉴。第二,通过落实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当降低份钱,促使出租车的份钱保持在合理范围。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要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行适度修改,确保出租车司机的议价权利和谈判权利。第三,探索设立出租车专用保险,适当高于交强险,但低于一般商业车险,保险费用由出租车公司和司机按比例分摊,从而解决恶劣天气出车风险大,出租车不愿出车,导致打车难的问题。其次,要依靠技术解决打车信息不对称,出租车相对数量不足的问题。当前,网络技术和定位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微信、微博的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和定位技术,设计简单好用的招车软件完全可行。有了类似的这种软件,打车就相对容易多了。针对出租车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配套建设,量力而行,少则补之。最后,解决打车难,还不能仅仅考虑出租车供给的问题,还要考虑需求的问题。要通过优化公交优先战略,分流部分出租车客源到公交系统。还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允许市民自愿无偿拼车出行,减少对出租车的需求。总之,除了对出租车进行依法依规的严格监管之外,解决打车难要靠对难点、难度、难为的深入分析,要靠创新思路和因地制宜,要靠政策、市场、技术和社会的协同配合。唯有如此,解决“打车难”才能破题。

数学建模之下料问题

数学建模第三次作业 下料问题 摘要 本文是针对如何对钢管进行下料问题,根据题目要求以及下料时有关问题进行建立切割费用最少以及切割总根数最少两个目标函数通过结果分析需要使用何种切割模式。 生产方式所花费的成本价格或多或少有所不同,如何选取合理的生产方式以节约成本成为了很多厂家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厂家的利益,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星球的可利用资源,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资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制定有效合理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为生产者节约成本也可以为社会节约资源,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以用于切割钢管花费最省及切割总根数最少为优化目标,通过构建多元函数和建立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利用数学及相关方面的知识对钢管的切割方式进行优化求解最佳方案。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通过求解出切割钢管花费最省及切割总根数最少时分别得出两种目标函数取最小值时的切割模式。通过结果发现两种目标函数取最小值时所需切割根数都一样。于是选择切割钢管花费最省为目标函数,此时的切割模式达到最少,这样既满足了总根数最小有满足了切割费用最小。 关键词:切割模式LINGO软件线性整数

一、问题的提出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割后出售。从钢管厂进货时得到的原料钢管的长度都是1850mm。现有一客户需要15根290mm、28根315mm、21根350mm和30根455mm的钢管。为了简化生产过程,规定所使用的切割模式的种类不能超过4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1/10增加费用,使用频率次之的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2/10增加费用,依次类推,且每种切割模式下的切割次数不能太多(一根钢管最多生产5根产品)。此外,为了减少余料浪费,每种切割模式下的余料不能超过100mm。为了使总费用最小,应如何下料? 二、基本假设 1、假设所研究的每根钢管的长度均为1850mm的钢管。 2、假设每次切割都准确无误。 3、假设切割费用短时间内不会波动为固定值。 5、假设钢管余料价值为0. 6、假设一切运作基本正常不会产生意外事件。 7、每一根钢管的费用都一样,为一常值。 三、符号说明

数学建模作业求解常微分方程和人口模型问题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学建模 课题名称:求解常微分方程与人口模型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胡家炜 班级: 123132 完成日期: 2016 年 6 月 10 日

一.求解微分方程的通解 (1). dsolve('2*x^2*y*Dy=y^2+1','x') ans = (exp(C3 - 1/x) - 1)^(1/2) -(exp(C3 - 1/x) - 1)^(1/2) i -i (2). dsolve('Dy=(y+x)/(y-x)','x') ans = x + 2^(1/2)*(x^2 + C12)^(1/2) x - 2^(1/2)*(x^2 + C12)^(1/2) (3). dsolve('Dy=cos(y/x)+y/x','x') ans = (pi*x)/2-x*log(-(exp(C25 + log(x)) - i) /(exp(C25 + log(x))*i - 1))*i (4). dsolve('(x*cos(y)+sin(2*y))*Dy=1','x') ans = -asin(x/2 + lambertw(0, -(C30*exp(- x/2 - 1))/2) + 1) (5). dsolve('D2y+3*Dy-y=exp(x)*cos(2*x)','x') ans = C32*exp(x*(13^(1/2)/2 - 3/2)) + C33*exp(-x*(13^(1/2)/2 + 3/2)) + (13^(1/2)*exp(x*(13^(1/2)/2-3/2))*exp((5*x)/2(13^(1/2)*x)/2)* (2*sin(2*x) - cos(2*x)*(13^(1/2)/2 - 5/2)))/(13*((13^(1/2)/2 - 5/2)^2 +4))-(13^(1/2)*exp(x*(13^(1/2)/2+3/2))*exp((5*x)/2 +(13^(1/2)*x)/2)*(2*sin(2*x)+cos(2*x)*(13^(1/2)/2+5/2))) /(13*((13^(1/2)/2 + 5/2)^2 + 4)) (6)dsolve('D2y+4*y=x+1+sin(x)','x') ans = cos(2*x)*(cos(2*x)/4 - sin(2*x)/8 + sin(3*x)/12 - sin(x)/4 + (x*cos(2*x))/4 - 1/4) + sin(2*x)*(cos(2*x)/8 - cos(3*x)/12 + sin(2*x)/4 + cos(x)/4 + (x*sin(2*x))/4 + 1/8) + C35*cos(2*x) + C36*sin(2*x)

数学建模论文——下料问题

3.下料问题 班级:计科0901班姓名:徐松林学号:2009115010130 摘要: 本文建立模型,以最少数量的原材料以及最少的余料浪费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问题。钢管零售商是短时间内出售钢管,则应该以最少原材料根数为目标函数来建模模型;钢管零售商是长时间内出售钢管,则应该以最少余料浪费为目标函数。有效地使用背包问题及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算法,算出最优解。特别是钢管零售商是短时间内出售钢管,需要分析切割模式的种类1到4种的各个情况的整数最优解,再依次比较每个情况的最优解得出总的最优解。 关键词:余料、原材料、加工费、总费用。 一、问题背景 工厂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标准尺寸的原材料进行切割,以满足进一步加工的需要,成为下料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原材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百分比可以高达45%~60%,而下料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原材料的利用率,进而影响原材料成本。因此需要建立优化的下料方案,以最少数量的原材料以及最少的余料浪费,尽可能按时完成需求任务。 二.问题描述及提出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割后售出.从钢管厂进货时得到的原料钢管长度都是1850mm.现有一客户需要15根290mm、28根315mm、21根350mm 和30根455mm的钢管.为了简化生产过程,规定所使用的切割模式的种类不能超过4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1/10增加费用,使用频率次之的切割模式按照一根原料钢管价值的2/10增加费用,依此类推,且每种切割模式下的切割次数不能太多(一根原料钢管最多生产5根产品)。此外,为了减少余料浪费,每种切割模式下的余料浪费不能超过100mm.为了使总费用最小,应如何下料? 在该目标下要求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1.若钢管零售商是短时间内出售钢管(即每次将钢管按照顾客的要求切割后售 出,多余的零件不准备下次售出),则每次应该以最少原材料根数为目标函数。

2007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中国人口增长预测与控制题目和论文赏析(1)(1)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与控制 摘要 近年来,中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老龄化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增高和乡村人口城镇化。针对这些特点,建立各个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最后建立中国人口的增长模型。 对于问题一,首先将人口增长的预测问题转化为对出生率、死亡率和城镇乡转移率的预测。通过原题附录3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出生率、死亡率和城镇乡转移率,并依此建立了不同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递推数学模型,讨论了各个参数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其次,分别拟合死亡率和生育率、城镇乡转移率对年龄的分布。建立了差分数学模型,将死亡率、生育率与城镇乡转移率的预测归结到总和死亡率、总和生育率与城镇乡总和转移率的预测,由于概率分布是相对稳定的,模型参数整体健壮。对中短期的预测而言,总和死亡率、生育率和转移率的变化是近似线性的;对长期的预测,采用SI和SIS模型来描述其非线性变化,其模型的控制参数变化体现了国家人口政策的控制力度,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长期可控性。 对于问题二,采用所建模型对0—90岁人口做出中短期和长期预测。2006-2030年总人口逐年增加,2006年为13.062亿,2007年为13.109亿,2008年为13.158亿,2010年为13.3亿,2023年达到高峰期13.829亿,以后开始下降趋于平缓,到2030年为13.805;乡城转移率逐年增加,短期线性变化,2006年为0.454,2007年为0.471,2008年为0.490,2010年为0.526,长期由非线性模型描述,到2030年,城乡比例为0.901;整体老龄化程度增大,2006年为0.129,2007年为0.134,2008年为0.139,2010年为0.150,到2030年为0.325,在农村老龄化尤其严重,可以确定为地区间的迁移。同时在做长期预测时,不同的国家策略导致不同的人口状况(见图[26-30]),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国家制定人口方针的建议。 对于问题三,指出模型的优缺点。通过求解经典的Logistic模型和Leslie模型,并将所得结果与本文模型结果比较,发现本文模型具有易操作性、可控性、健壮性等优点;主要缺点是在短期预测时准确度稍差。 关键词:人口控制差分模型预测拟和Leslie模型Logistic方程 一、问题重述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07 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1) 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附录2就是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收集到的部分数据。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

数学建模 出租车运营问题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 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 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 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 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 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 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 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出租车经营管理问题 摘要 本文解决的是出租车经营管理的问题,探究出租车在一、二两条线路上的运行情况及差异,利用excel对附件中数据进行筛选、处理,通过matlab,spss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问题一,利用作差法得到乘车时间,利用matlab软件做出乘车时间与费用的图像, 针对问题二, 针对问题三, 针对问题四,利用Excel通过对附件数据处理,计算不同乘车时间的频率,用频率作为概率来处理。分别比较60分钟和75分钟以内从城南A区到达城北B区,线路一和线路二到达的概率,我们做出75分钟以内各分钟内到达线路一和线路二的概率比较图。由图可得:甲选择线路一,乙也选择线路一。 关键词

人口增长模型数学建模论文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法的人口增长模型 摘要: 针对题目所提问题,本文结合题目所给数据,采取最小二乘拟合法,利用1982年到1998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对1999年到2008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并得出此时间段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而得出1999年到2008年的人口总数,并和实际人口总数进行对比。 一、问题背景及重述 1.1 问题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面临着人口的形势和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未来我国人口高峰期到底有多少人口,专家学者们的预测结果不一。因此,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 1.2 问题的重述 下表列出了中国1982~199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去1982年为起始年(t=0),1982年的人口10165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以36亿作为我国人口的容纳量,试建立一个较好的人口数学模型并

给出相应的算法和程序,并与实际人口进行比较。 时间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人口(万人)101654 103008 104357 105851 107507 109300 时间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人口(万人)111026 112704 114333 115823 117171 118517 时间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人口(万人)119850 121121 122389 123626 124810 二、问题分析 三、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3.1、模型假设 1.在未来50年人口生存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即没有战争及毁 灭性灾难)。 2.国际人口迁入与迁出量相等。

出租车数学建模问题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问题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出租车行业对社会的服务逐步体现为供少于求,一种新兴的打车方式正在逐步成为主流。多家公司使用网络工作平台实现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在网络上的沟通,并且对出租车提供了多种补贴方案。现在需要得到不同时间在不同城市的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供求匹配程度。供求匹配程度的关键是供和求,供体现为出租车对乘客的服务普及度主要体现为成功登车率,乘客等待时间,里程利用率和万人拥有量,求体现为乘客对出租车的需求量。从供与求之间选择合适的指标作为对供求匹配程度的做出综合评价。对于空间的选择,由于现在数据采集只能收集一些城市的有关数据,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将各种拥有出租车服务的地区划分具有方位代表性的一级城市(反映中国一级城市在互联网平台打车方案下的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从这些城市中选择代表该区域平均水平的城市,作为需要的评价的空间。对于时间的选择,由于需求量对应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较明显,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对于需求量的不同时间段可以划分为工作日高峰期和低峰期和节假日。针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乘客在等车时间上的消耗,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车辆的万人拥有量和乘客成功登车率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对供求匹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方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自己构造的综合评价函数。 模型的准备 (1)指标的标准化: (1)成本型指标的标准化: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i i M x x M m -= -1,2,,i n =L 其中{}{}min ,max i i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2)效益型指标的标准化:对于乘客的成功登车率和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它们的值越大对供求匹配贡献也越大,所以它们属于效益型指标,并采用如下规则标准化: 1i i x m x M m -= -1,2,,i n =L 其中{}{}min ,max i i m x M x ==,1i x 为i x 的标准化指标。 (3)中间型指标的标准化:每万人对应的车辆如果过少则乘客需求会大于出租车的供给,过多则供给会大于需求,所以每万人对应的车辆拥有量会对应一个最佳平衡点,使用供需平衡达到最佳。乘客的等待时间如果过短,那么说明在这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