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高纯度异丁烯已成为聚合生产丁基

橡胶的重要单体之一,文章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现行的异丁烯生产技术进行介绍,

并分析了每个工艺的优缺点,提出新型的生产工艺设计。

关键词:异丁烯;丁烯异构;反应精馏;萃取精馏

1异丁烯的性质及用途

异丁烯(isobutene),又称作2-甲基-1-丙烯或2-甲基丙烯,分子量为56.11,分子式为(CH3)2C=CH2。性质活泼,体积爆炸极限为1.8%-9.6%,沸点为-

6.90℃,临界温度为144.9℃,临界压力为3.99 MPa。

主要是被用作生产叔丁胺、叔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叔丁基取代

酚类(如叔丁基苯酚)异戊二烯等化工产品,而且用它还可以与异戊二烯物质进

行进一步的反应并生产丁基橡胶。

2异丁烯的发展前景

对于高纯度异丁烯也可用于生产二聚异丁烯、三聚异丁烯、聚异丁烯等产品。其下游产品主要有丁基橡胶、高活性聚异丁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2.1 丁基橡胶

目前来说,最为广泛的用途即为生产轮胎及电线的电缆。由于在轮胎的生产

工艺中添加丁基橡胶,能使制得的轮胎不仅气密性良好,更重要的是它表面的磨

损非常均匀,而且可以承受200℃左右的高温,使得使用寿命变长,因此,在轮

胎的加工工艺中,丁基橡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角色。

2.2 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

高活性聚异丁烯是指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5000之间,并且含有的α双键

分子比例高于60%的产品。此类物质不仅具有高活性,而且在不加促进剂的前提

下可直接引入其他的活性基团,从而制得性能优异衍生物产品。

3高纯度异丁烯的生产工艺现状

在工业生产上,主要是通过抽余碳四馏分来获得高纯度异丁烯。目前来说生

产异丁烯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硫酸萃取法

在异丁烯提纯方法中最早使用的是硫酸萃取法,其流程为:将抽余碳四与50%的硫酸混合后,在50℃和1216 kPa的操作条件下反应并最终进入分离器分离;

然而硫酸叔丁酯以及叔丁醇的混合物均处于分离器的下层位置,经过闪蒸后即到

达分解塔,在分解塔中硫酸叔丁酯则被分解成为叔丁醇及硫酸,硫酸又被输送回

至反应器内部,而叔丁醇则又被分解作为异丁烯和水;最终在塔顶得到纯异丁烯。综合来看,此法的优点为能耗低,纯度高以及回收率好,但是存在的缺点为设备

腐蚀严重,并能产生大量废水。

3.2 甲醇醚化-裂解法

目前在我国通常采用内醚化-裂解方法来生产高纯度的异丁烯,包括以下的流程:1)将抽余碳四馏分和甲醇充分混合后输入到反应器内,在反应器中与强酸

性的阳离子树脂进行反应;2)抽余碳四中的异丁烯与甲醇进行反应后便生成了

甲基叔丁基醚(MTBE)并最终从反应物分离出来;3)把提纯后的MTBE注入至

裂解反应器中;4)经过裂解后所生成异丁烯以及甲醇等产物,通过一系列的精

馏塔及水洗塔,脱除残留的甲醇、未参与反应的MTBE及副反应产物并得到最终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_李宁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李 宁1,2,仇汝臣1 (1.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2.东营市技师学院,山东东营 25709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高纯度异丁烯已成为聚合生产丁基橡胶的重要单体之一,文章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现行的异丁烯生产技术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每个工艺的优缺点,提出新型的生产工艺设计。 关键词 异丁烯;丁烯异构;反应精馏;萃取精馏 中图分类号:TQ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037-01 1 异丁烯的性质及用途 异丁烯(isobutene),又称作2-甲基-1-丙烯或2-甲基丙 烯,分子量为56.11,分子式为(CH 3) 2 C=CH 2 。性质活泼,体积 爆炸极限为1.8%-9.6%,沸点为-6.90℃,临界温度为144.9℃,临界压力为3.99 MPa。 主要是被用作生产叔丁胺、叔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叔丁基取代酚类(如叔丁基苯酚)异戊二烯等化工产品,而且用它还可以与异戊二烯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并生产丁基橡胶。 2 异丁烯的发展前景 对于高纯度异丁烯也可用于生产二聚异丁烯、三聚异丁烯、聚异丁烯等产品。其下游产品主要有丁基橡胶、高活性聚异丁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2.1 丁基橡胶 目前来说,最为广泛的用途即为生产轮胎及电线的电缆。由于在轮胎的生产工艺中添加丁基橡胶,能使制得的轮胎不仅气密性良好,更重要的是它表面的磨损非常均匀,而且可以承受200℃左右的高温,使得使用寿命变长,因此,在轮胎的加工工艺中,丁基橡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角色。 2.2 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 高活性聚异丁烯是指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5000之间,并且含有的α双键分子比例高于60%的产品。此类物质不仅具有高活性,而且在不加促进剂的前提下可直接引入其他的活性基团,从而制得性能优异衍生物产品。 3 高纯度异丁烯的生产工艺现状 在工业生产上,主要是通过抽余碳四馏分来获得高纯度异丁烯。目前来说生产异丁烯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硫酸萃取法 在异丁烯提纯方法中最早使用的是硫酸萃取法,其流程为:将抽余碳四与50%的硫酸混合后,在50℃和1216 kPa的操作条件下反应并最终进入分离器分离;然而硫酸叔丁酯以及叔丁醇的混合物均处于分离器的下层位置,经过闪蒸后即到达分解塔,在分解塔中硫酸叔丁酯则被分解成为叔丁醇及硫酸,硫酸又被输送回至反应器内部,而叔丁醇则又被分解作为异丁烯和水;最终在塔顶得到纯异丁烯。综合来看,此法的优点为能耗低,纯度高以及回收率好,但是存在的缺点为设备腐蚀严重,并能产生大量废水。 3.2 甲醇醚化-裂解法 目前在我国通常采用内醚化-裂解方法来生产高纯度的异丁烯,包括以下的流程:1)将抽余碳四馏分和甲醇充分混合后输入到反应器内,在反应器中与强酸性的阳离子树脂进行反应;2)抽余碳四中的异丁烯与甲醇进行反应后便生成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并最终从反应物分离出来;3)把提纯后的MTBE注入至裂解反应器中;4)经过裂解后所生成异丁烯以及甲醇等产物,通过一系列的精馏塔及水洗塔,脱除残留的甲醇、未参与反应的MTBE及副反应产物并得到最终产品异丁烯。 此方法所存在的缺点即是副反应多,因此在工艺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分离设备,使生产流程变得复杂,生产投资和能量消耗都普遍较高,生产的经济性变差。 3.3 水合—脱水法 水合—脱水法则是利用到异丁烯在酸的催化作用下的水合及脱水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抽余碳四馏分和水充分混合后注入水合反应器,异丁烯与水反应后则生成叔丁醇并从抽余碳四中分离出来;2)将提纯后的叔丁醇注入裂解反应器中,叔丁醇则裂解生成异丁烯与水;3)将反应产物注入萃取塔并分离出未参与反应的叔丁醇,最终得到异丁烯产品。 水合法没有腐蚀性、投资成本低以及环境污染小。但是,在水合-脱水反应中应用的催化剂在高温下强度低,易破碎。因此,如何才能优良活性的催化剂,且设计出合理有效反应器是工艺生产上的技术重点及难点。 3.4 丁烷脱氢法 通常,丁烷脱氢法可分作正丁烷脱氢及异丁烷脱氢两种方法。异丁烷脱氢法主要是由脱氢、催化剂再生及产品分离几个部分组成,该工艺的操作条件为:592-687℃的操作温度,33-49 kPa的反应压力,应用含有氧化铬的氧化铝作为催化剂,异丁烷可达到61%的单程转化率,90%-92%的选择性。在美国生产异丁烯的最主要的方法即丁烷脱氢法,可是相比较而主,因异丁烷来源少,所以不采用异丁烷脱氢工艺。 3.5 分子筛法 目前应用较新的丁烯分离技术是分子筛法,它可以快速、直接地从1-丁烯及异丁烯的混合物中得到异丁烯的纯度为99%以及l-丁烯的纯度为99.2%以上,因此,发展前景良好。只是,现行的UOP公司及UCC公司都处于研发阶段,并未转入工业规模化生产阶段。 3.6 异构反应精馏法 由于抽余碳四中异丁烯与l-丁烯的相对挥发度比仅为1.01,采用普通的精馏方法分离,效果不佳。而异构反应精馏法与普通精馏法的不同则在于前者是先将抽余碳四中的1-丁烯组分转化为较高沸点的2-丁烯组分,而后再采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对异丁烯与2-丁烯进行分离,最终达到对异丁烯提纯的目的。由于丁烯异构反应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就能达到较高转化率及较优选择性,因此此种方法具有了流程简单易行,且不含化学反应,所得的产品质优价廉。 综上所述,近年来已将碳四分离技术作为研究的热点,并 (下转第17页)

异丁烯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_王玉瑛

化工市场 第34卷第7期2009年7月 上海化工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王玉瑛◆ 异丁烯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0概述 异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按照 纯度的不同,异丁烯大致可以分为以混合物状态存在的混合馏分异丁烯和高纯度异丁烯。混合馏分异丁烯主要指来自石油炼制装置和乙烯蒸汽裂解装置的混合C 4烃,其组成随着炼厂或乙烯裂解装置原料和操作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炼厂C 4馏分的丁烷 含量高,同时含有15%左右的异丁烯, 经过不同的丁烷脱除分离和化学反应工艺,脱除分离丁烷后,异丁烯的含量会有所增高。裂解C 4中,未经分离丁二烯前,主要以丁二烯(质量分数为40%~60%)、异丁烯(22%左右)和正丁烯的双键异构物(25%左右)为主。通常所谓的裂解C 4,是指抽提丁二烯后的抽余C 4,其中异丁烯含量达到44%~49%。高纯度异丁烯一般指异丁烯纯度高于99.5%的异丁烯产品。 异丁烯的化工利用途径主要包括混合C 4抽余异丁烯的利用和高纯异丁烯加工利用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 )和叔丁醇等,后者可用于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腈、叔丁基硫醇、叔丁酚、抗氧剂、叔丁胺等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学产品。 1源于混合C 4烃的高纯度异丁烯技术状况分析 1.1 硫酸叔丁酯法 硫酸叔丁酯法利用C 4馏分中的异丁烯与硫酸 (纯度为45%~65%)进行选择性反应,生成硫酸叔丁酯,硫酸叔丁酯进而水解为叔丁醇,叔丁醇经脱水即得异丁烯。硫酸叔丁酯法在工业生产中代表性的流程有EXXON 、BASF 、CFR 等。其中CFR 法被认为是技术经济上最有竞争力的生产方法,该法可直接进行闭路循环,能耗较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品纯 度的调整范围为99.0%~99.9%,异丁烯回收率可达 92.0%,缺点是对设备防腐要求较高。1.2 甲基叔丁基醚(MTBE )法 甲基叔丁基醚法是利用抽余C 4馏分中的异丁烯与甲醇反应得到的MTBE ,进一步裂解制取高纯 度异丁烯的方法。其简要工艺为: MTBE 与循环的M TBE-甲醇合并进入分解塔,催化裂解为异丁烯和甲醇。生成物经冷凝分离,上层为异丁烯,下层为甲醇。对上层物,除去副产物甲醚及轻组分,得到混有甲醇的异丁烯,送入异丁烯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并进行水洗、干燥等工艺,即得高纯度异丁烯成品。MTBE 法的兴起,背景是甲基叔丁基醚合成工艺的迅速发展。但近年由于M TBE 对水体的污染,许多国家开始禁用M TBE 作汽油添加剂,迫切需要开拓M TBE 更广阔新的应用领域,因此,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对MTBE 裂解制异丁烯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工业化的MTBE 裂解技术有意大利SNAMPROGETTI 公司、日本住友化学公司、韩国三星工业公司等。我国吉林石化锦江油化厂、燕山石化、南京梅山、兰州三叶等都建有不同规模的M TBE 法裂解制高纯度异丁烯工业装置,生产规模从千吨到万吨级不等。各公司有关M TBE 裂解的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其主要差别是设备分布以及催化剂类型不同,而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 1.3 叔丁醇(TBA )法 叔丁醇法是采用混合C 4烃中异丁烯水合制得的叔丁醇,在低于150℃条件下,通过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脱水生成异丁烯,并对生成的异丁烯进行精馏提纯。精馏提纯后异丁烯产品纯度可达99.95%。混合C 4烃中异丁烯水合制得的粗叔丁醇,经过叔丁醇共沸精馏塔提浓后,进入叔丁醇反应精馏塔发生叔丁醇脱水反应,生成异丁烯含量较高的混合物,经加压、冷凝、干燥等工艺,进入异丁烯精馏33··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新技术 金针工厂化栽培主要是反季节栽培,其实际意义就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针 菇那就必须遵循金针菇生长的规律,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本人把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做一介绍。 一、制冷设备(日产250kg金针菇所需设备为例) 1 、接种室:30 ㎡,3P空调一台 2 、培养室:90 ㎡,10P制泠机组一台 3 、催蕾室:60 ㎡,7.5P制泠机组一台 4 、抑制室:60 ㎡,7.5P制泠机组一台 5 、出菇室:100 ㎡,10P制泠机组一台 以上温室上下四周都需要安装7-10cm泡沫彩钢板保温和便于消毒清洗;培养室、催蕾室、抑制室用木 材或不锈钢制成5-7层培养架:宽0.8m,长视温室而定,层距0.4m,架距0.5m;出菇室制成4层培养架,宽0.8m,层距0.5_0.6m,架距0.5m,这样能充分利用制冷设备,温室上方中间各安一台轴流式风机,内连接分风桶,下方平地面前后或左右每隔一米开一个直经0.2米的孔。 二、常规设备 拌料机、装袋机、灭菌灶、周转筐等 三、原材料 棉籽壳石膏粉白糖石灰玉米粉菜籽饼折角袋橡筋大颈圈等 四、栽培技术 1、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77 石膏粉1 白糖1 石灰2-3 玉米粉18 菜籽饼5 (没有菜籽饼可增加同量玉米粉),石 灰气温低时少用,气温高时多用,含水量65%。 2、拌料装袋(23cm*30cm折角袋1000袋计算) 称取(公斤)棉籽壳640 石膏粉18 白糖18 石灰54 玉米粉125 菜籽饼45 水1 080 将原料拌均匀及

时装袋,套上大颈圈中间打孔插入直经2cmPVC管双层报纸橡筋封口,灭菌温度达10 0度保持12小时,闷锅6—8小时及时搬入接种室冷却。 3、接种 料温度降至30度内,先将接种室连同菌袋喷洒克霉灵消毒,30分钟后接种:去掉封口报纸,拔出PVC管,将菌种拔入孔中并盖满料面,再双层报纸橡筋封口,接种完成后及时搬入培养室。 4、菌丝培养 培养室温度16—18度,每天换气2次,每次30—60分钟,此期间尽量不翻动菌袋,但应尽早选出病虫袋 定期向菌袋表面空间地面喷洒克霉灵消毒,15—20天可长满菌袋。90%左右满袋即可进行催蕾。 5、搔菌催蕾 将已长满菌丝的袋子去掉封口纸手动或电动搔去颈圈中2—4cm老菌皮,搬入催蕾室,表面喷洒克霉灵消 毒,控制温度10—12度,湿度90%,光照200LX8小时,每天换气2次,每次30—6 0分钟,7—10天现蕾,菌柄1—2cm时转入抑制室管理。 6、抑制 抑制室温度3—5度,湿度80%,每天换气4次,每次30—40分钟,经7—10天抑制,菌柄长至3—5cm长时转入出菇室管理。 7、出菇室管理 出菇室温度5—7度,湿度85%,光照300LX8小时,每天换气2次,每次60分钟。及时套袋(23*43筒膜)将筒膜套在颈圈上再挽下低于子实体,待菌盖0.6—1cm时提起筒膜,再套一个橡筋圈并留一通气孔,根据市场需求,柄长15—20cm(大约7—10天)采收,此时子实体洁白鲜嫩,头潮菇平均重500g左右,用双层草纸和双层塑料袋定量密闭包装及时上市销售,抑制室可储藏10—15天不降低质量。一般头潮菇平均每袋可产500g左右,只采一潮菇淘汰,其菌料可用来栽培平菇、鸡腿菇等,留二潮菇不利于泠库利用且子实体商品价值低。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

目录 1前言 ---------------------------------------------------------------------------------------------------------------- 2 1.1 项目背景----------------------------------------------------------------------------------------------------- 2 1.2 项目产品概要 ----------------------------------------------------------------------------------------------- 3 2项目优势和难点 -------------------------------------------------------------------------------------------------- 4 2.1 项目优势----------------------------------------------------------------------------------------------------- 4 2.1.1符合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是农业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4 2.1.2变废为宝,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4 2.1.3市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属高利润大前景的朝阳农业产业。------------------------------- 5 2.1.4全过程无公害栽培,品质优良,是绿色食品。 -------------------------------------------------- 5 2.1.5技术先进,菌种优良,领先于同行业。----------------------------------------------------------- 6 2.2 项目难点----------------------------------------------------------------------------------------------------- 6 3项目目的、内容及目标 ----------------------------------------------------------------------------------------- 6 3.1 项目目的----------------------------------------------------------------------------------------------------- 6 3.2 项目内容----------------------------------------------------------------------------------------------------- 6 3.3 项目目标----------------------------------------------------------------------------------------------------- 6 3.4 项目产品计划 ----------------------------------------------------------------------------------------------- 7 4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 7 4.1 金针菇市场分析 -------------------------------------------------------------------------------------------- 7 4.2 杏鲍菇的市场分析------------------------------------------------------------------------------------------ 7 4.3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市场分析 ------------------------------------------------------------------------------ 8 4.4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价格走势分析------------------------------------------------------------------------- 8 5国内工厂化生产企业现状--------------------------------------------------------------------------------------- 9 5.1 金针菇工厂 -------------------------------------------------------------------------------------------------- 9 5.2 杏鲍菇工厂 -------------------------------------------------------------------------------------------------- 9 6项目实施 --------------------------------------------------------------------------------------------------------- 10 6.1 项目建设---------------------------------------------------------------------------------------------------- 10 6.2 原料市场简析 ---------------------------------------------------------------------------------------------- 10 6.3 产品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 10 6.4 其他注意事项 ---------------------------------------------------------------------------------------------- 11 7项目投资与收益 ------------------------------------------------------------------------------------------------- 11 7.1 项目投资分析 ---------------------------------------------------------------------------------------------- 11 7.2 项目收益分析 ---------------------------------------------------------------------------------------------- 12 8项目风险分析---------------------------------------------------------------------------------------------------- 14

聚异丁烯产业发展分析

聚异丁烯产业发展分析 关颖 聚异丁烯(PIB)产品按相对分子质量划分,分为高相对分子质量PIB、中相对分子质量PIB、低相对分子质量PIB及低相对分子质量高活性PIB几大类。其中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1000左右的用量最大,约占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异丁烯消费总量的80%—85%。 聚异丁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方面。 (1)润滑油、燃料油添加剂:二冲程油、传动油、液压液、绝缘油、金属加工液等。 (2)粘结剂:主要用于压敏胶增粘剂,如玻璃纸带、包装带、绝缘带、橡皮膏。一般来说,压敏胶由高分子聚合物作基料,可能混合二三种化合物,以便于平衡表面胶粘性与胶凝性。这类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石油类树脂、松香、松香脂等共用。聚异丁烯制成的粘结剂,具有无毒和高透明性,除用在物品的商标的粘贴,还广泛用于汽车,冰箱防水密封胶领域。 (3)聚合物改性:可以和多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共混,并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例如,聚异丁烯和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如丁基橡胶、丁苯橡胶)相混合后,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高强度的透气性能。 (4)作为添加剂涂布于天然胶和合成胶表面,起防护紫外线和防热作用。可以加入到EVA共聚物、PP、HDPE、LDPE及LLDPE中,改进其物理强度。 (5)涂料领域:主要用在有高耐候需求的涂料中,如在屋顶涂料方面。 (6)建材、密封材料:用聚异丁烯做的堵缝及密封材料具有优秀性能,如低气体透过率、耐候性强、阻水、耐酸碱、良好粘接性、防止跌落。聚异丁烯与炭黑和抗氧化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用在生产中空玻璃的密封胶方面,可以增加产品的柔韧性和渗透性。 (7)保护薄膜:可制成多种防水密封膜,如涂在汽车顶部的保护膜,建筑行业的防水密封胶/膜,屋顶防水密封层,隧道/梁柱/烟囱防水密封胶,沥青及防腐蚀保护膜,与石墨一起作导电膜,与铁酸钡一起作磁膜。 1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1主要技术 聚异丁烯的生产是以混合C4馏分或纯异丁烯为原料,在主催化剂三氯化铝(A1C13)、烷基氯化铝或三氟化硼(BF3)和助催化剂水或醇等存在下,经低温聚合反应制得。所得聚合物经碱洗和水洗脱除催化剂,再进行常压蒸馏和减压抽提等过程,最后经过滤、漂白、干燥后得到聚异丁烯成品。工业上的聚合反应器有釜式或管式两种,反应为连续反应。制得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项目资料

国家鼓励发展产业项目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 计 划 书 2008年8月

目录 一、前言 1.1 项目背景 1.2项目产品概要 二、项目优势和难点 2.1项目优势 2.1.1符合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是农业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2.1.2变废为宝,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1.3市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属高利润大前景的朝阳农业产业 2.1.4全过程无公害栽培,品质优良,是绿色食品 2.1.5技术先进,菌种优良,领先于同行业 2.2项目难点 三、项目目的、内容及目标 3.1项目目的 3.2项目内容 3.3项目目标 3.4项目产品计划 四、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金针菇市场分析 4.2杏鲍菇的市场分析 4.3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市场分析 4.4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价格走势分析 五、国内工厂化生产企业现状 5.1金针菇工厂

5.2杏鲍菇工厂 六、项目实施 6.1项目建设 6.2原料市场简析 6.3产品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6.4其他注意事项 七、项目投资与收益 7.1项目投资分析 7.2项目收益分析 八、项目风险分析 一、前言 1.1 项目背景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量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曾经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鲜品、深加工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罐头加工)、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一是大量的大棚和设施化栽培,导致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二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高纯度异丁烯生产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高纯度异丁烯已成为聚合生产丁基 橡胶的重要单体之一,文章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现行的异丁烯生产技术进行介绍, 并分析了每个工艺的优缺点,提出新型的生产工艺设计。 关键词:异丁烯;丁烯异构;反应精馏;萃取精馏 1异丁烯的性质及用途 异丁烯(isobutene),又称作2-甲基-1-丙烯或2-甲基丙烯,分子量为56.11,分子式为(CH3)2C=CH2。性质活泼,体积爆炸极限为1.8%-9.6%,沸点为- 6.90℃,临界温度为144.9℃,临界压力为3.99 MPa。 主要是被用作生产叔丁胺、叔丁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叔丁基取代 酚类(如叔丁基苯酚)异戊二烯等化工产品,而且用它还可以与异戊二烯物质进 行进一步的反应并生产丁基橡胶。 2异丁烯的发展前景 对于高纯度异丁烯也可用于生产二聚异丁烯、三聚异丁烯、聚异丁烯等产品。其下游产品主要有丁基橡胶、高活性聚异丁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2.1 丁基橡胶 目前来说,最为广泛的用途即为生产轮胎及电线的电缆。由于在轮胎的生产 工艺中添加丁基橡胶,能使制得的轮胎不仅气密性良好,更重要的是它表面的磨 损非常均匀,而且可以承受200℃左右的高温,使得使用寿命变长,因此,在轮 胎的加工工艺中,丁基橡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角色。 2.2 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 高活性聚异丁烯是指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5000之间,并且含有的α双键 分子比例高于60%的产品。此类物质不仅具有高活性,而且在不加促进剂的前提 下可直接引入其他的活性基团,从而制得性能优异衍生物产品。 3高纯度异丁烯的生产工艺现状 在工业生产上,主要是通过抽余碳四馏分来获得高纯度异丁烯。目前来说生 产异丁烯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硫酸萃取法 在异丁烯提纯方法中最早使用的是硫酸萃取法,其流程为:将抽余碳四与50%的硫酸混合后,在50℃和1216 kPa的操作条件下反应并最终进入分离器分离; 然而硫酸叔丁酯以及叔丁醇的混合物均处于分离器的下层位置,经过闪蒸后即到 达分解塔,在分解塔中硫酸叔丁酯则被分解成为叔丁醇及硫酸,硫酸又被输送回 至反应器内部,而叔丁醇则又被分解作为异丁烯和水;最终在塔顶得到纯异丁烯。综合来看,此法的优点为能耗低,纯度高以及回收率好,但是存在的缺点为设备 腐蚀严重,并能产生大量废水。 3.2 甲醇醚化-裂解法 目前在我国通常采用内醚化-裂解方法来生产高纯度的异丁烯,包括以下的流程:1)将抽余碳四馏分和甲醇充分混合后输入到反应器内,在反应器中与强酸 性的阳离子树脂进行反应;2)抽余碳四中的异丁烯与甲醇进行反应后便生成了 甲基叔丁基醚(MTBE)并最终从反应物分离出来;3)把提纯后的MTBE注入至 裂解反应器中;4)经过裂解后所生成异丁烯以及甲醇等产物,通过一系列的精 馏塔及水洗塔,脱除残留的甲醇、未参与反应的MTBE及副反应产物并得到最终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金针菇,纯低温型菇类,是我国最早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目前的栽培生产已普及到全国各地,业已成为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反季节应市的白色金针菇,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东北等市场的售价很高,较之常规季节,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大约高出1~3倍。 随着近年金针菇消费热潮的一再高涨,南北各地不少投资者纷纷做起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满足市场供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工厂化生产的基本含义应该是:运用工业化生产理念,按照工业化流水作业要求,配套设施设备,设计并输入程序,全部由电脑控制、机械自动生产。但是,据笔者了解,如山东等地近年发展起来的所谓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仅仅是设施化栽培,甚至最多只是半机械化生产而已,唯一不可或缺的低温出菇房也是人工控制温度的,其它的还要人工装袋、人工接种、人工采收等,这是不了解“工厂化生产”的真正含义和标准,也是被个别人“忽悠”及盲目投资的例证之一。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一般投资约在千万元以上。 基本要求及程序如下: 1、设施要求: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使用瓶栽,因此,除必要的原材料存放、办公等设施外,必须建造拌料装瓶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发菌室、搔菌室、催蕾室、控制室、生长室等,以及生产后期的分级包装室、废培养基清除室等。全室内自动操作,不得有露天作业。 2、配套设施:水、电、汽等;均需有自备设备,以防万一。 3、设备要求:

3.1冷却室、接种室:设置冷却器,可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18℃。装瓶室、挖瓶室可不用控温。 3.2发菌室、搔菌室: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同时必须安装带定时的换气阀或全热交换器,2~3小时强制通风15分钟,排出二氧化碳。 3.3催蕾室:要求室温保持在10~14℃,空气相对湿度85%~90%,黑暗。室内要设置冷却器、加湿器和吸、排气装置。 3.4控制室:使菇蕾培养成整齐、圆整而结实的金针菇的菇房,室温要求4℃左右,空气湿度80%~85%。为使子实体的水分蒸发,要安装由上往下吹风的冷风机组。 3.5生长室为使金针菇菌柄伸长,子实体干燥发白,必须套上纸筒,同时室温要求6~7℃,室内要安装可控上下左右吹风的冷风机。 4、栽培瓶:容量750~1000毫升、口径7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瓶。 5、基质材料:采用硬质阔叶木屑和麦麸或米糠。木屑需在室外一边洒水,一边堆积,任其日晒雨淋,使之自然腐熟,一般堆积4~6个月。 6、培养基制作:含水率60~65%。机械自动装瓶,基料上紧下松。装瓶结束后高压灭菌。料瓶冷却到18℃左右接种。 7、菌丝培养:发菌室温度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自动通风换气。经20~22天,菌丝长满。 8、栽培管理 8.1 后熟搔菌:菌丝发满后,10℃条件下后熟培养10天,即行搔菌处理,搔菌后随即移入催蕾室。 8.2催蕾:搔菌后的菌瓶覆盖棉质布喷水保湿,保持10~14℃的温度、80%~90%的湿度条件,8~10天就可现蕾。

异丁烯的应用领域

异丁烯的应用领域 异丁烯的化工利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混合C4(已抽提丁二烯)馏分即C4抽余异丁烯直接利用和高纯度异丁烯的加工利用。 表4.1 异丁烯的应用领域 4.1 C4抽余异丁烯的开发利用 4.1.1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 甲基叔丁基醚(MTBE)合成技术作为分离C4混合物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随着新配方汽油的推广,更受到炼油行业的普遍关注。 MTBE作为汽油的添加剂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它不仅能有效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而且还能改善汽车的行车性能,降低排气中CO含量,同时降低汽油的生产成本。MTBE应用至今,在我国需求量、消费量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其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

4.1.2生产叔丁醇 … 4.1.3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又名有机玻璃单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生产聚氯乙烯助剂ACR、MBS和用作腈纶生产的第二单体,也可用作树脂、胶粘剂、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纸张上光剂、纺织印染助剂、皮革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原油降凝剂,木材和软木材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绝缘灌注材料和塑料型乳液的增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世界上MMA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美国、西欧的生产主要以丙酮氰醇法为主,日本的生产主要以异丁烯法为主。 异丁烯直接氧化法(C4法)于1982年由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随后日本旭化成公司、Methacryl单体公司、京都单体公司等也相继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此法在日本所占比例约为其总生产能力的60%。90年代韩国Lucky公司通过合资形式亦获得该技术,建成5万吨/年生产装置。东亚、东南亚一些新建装置也采用了日本转让的异丁烯法技术。异丁烯在钼催化剂存在下经空气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再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MMA。该法的特点是原料来源广泛,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寿命长,甲基丙烯酸的收率较高,无污染,成本低于丙酮氰醇法,在较小规模装置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我国MMA主要用于有机玻璃行业,其消费量约占MMA总消费量的60%,其次是用于生产PVC抗冲击改性剂ACR和MBS,另外还用于表面涂料、腈纶、金属粘合剂、不饱和聚酯交联剂、润滑剂和人造大理石台面等。主要潜在发展市场是有机玻璃、水性涂料行业和PVC改性剂等行业。 在MMA的众多生产方法中,由于我国乙烯产量严重不足,且运输和储存条件苛刻,成本高,因此不适宜采用乙烯路线,而甲基丙烯腈法的原料叔丁醇也不好解决,该工艺的经济竞争力与其它工艺相比也并不强,同时该技术独家拥有,BASF

瓶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作业题答案(精)

任务资讯引导单 学习情境木腐菌栽培学时22 任务金针菇栽培学时 2 资讯方式利用微生物实训室的学习书籍、教材、网络精品课程、信息 网、视频资料等获得相关的任务资讯。 资讯1 1.金针菇对营养的需求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金针菇是弱木腐菌,木屑应陈旧、发酵;喜高氮 2.金针菇对温、光、气、湿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温度:低温型、恒温结实菌类。菌丝体生长 的最适温度是18-20度,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5~8度;(2) 湿度:金针菇喜湿类菌类,培养料湿度65~70%、子实体生长 空气湿度为80~95%(3)空气:菌丝体生长期和子实体分化期 注意通风;子实体生长期需控制通风;(4)光照:菌丝生长 期需黑暗,子实体分化期需散射光,子实体生长期需弱光 3.分化期需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降温至10~15℃,空气湿度85%~95%;弱散光刺激, 空气新鲜。 4.抑制期管理的时机、目的及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时机:菌柄长3mm、菌盖1mm 措施:降温至3-5℃;湿度至80%~90%;加强通风,由弱到强 3h/d、分数次吹,风速约1m/s ;通风换气:2500ppm以下 目的:利于菇长得齐,菌柄壮、挺,不易倒伏 5.伸长期管理的目的、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措施:温度5—8℃;空气湿度85%左右;光线200lx, 30min/d;空气少;吹风量:适当减少,促进菇齐 目的: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细长;颜色浅;菇质嫩 资讯2 1.若金针菇长得颜色深、菌柄粗短、菌盖较大,是哪些原因 导致的? 参考答案:光照强、通风多 2.子实体不挺拔,易倒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参考答案:没有经过抑制期的管理 资讯引导根据工作任务单,利用学习资源、参考资讯问题,熟悉金针 菇生物学特性,理解主栽品种和栽培期,掌握金针菇瓶栽法 技术,会种植外观好看,产量高的金针菇。

异丁烯的生产方法及其利用途径

异丁烯的生产方法及其利用途径(上) 2005-7-29 本网消息:异丁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叔丁醇等,也可用于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腈、叔丁基硫醇、叔丁酚、抗氧剂、叔丁胺等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学产品。 目前,异丁烯的工业上生产方法主要有硫酸萃取法、吸附分离法、叔丁醇脱水法、树脂水合脱水法、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和正丁烯异构化法等,其中甲基叔丁基醚裂解法具有对设备无腐蚀,对环境无污染,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条件缓和,能耗低,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生产异丁烯的主要方法。正丁烯异构化法生产异丁烯所用催化剂反应温度低,结焦、失活缓慢,稳定性好,异丁烯选择性高,尤其是它可以与MTBE合成装置配套,将MTBE合成后未反应的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再循环作为MTBE的合成原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异丁烯的产量,国外已经有许多厂家生产,但该法在我国仍处于研制阶段,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1 异丁烯的生产工艺 目前,生产异丁烯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副产C4馏分、炼油厂流化催化裂解(FCC)装置的副产C4馏分和Halcon法环氧丙烷合成中的副产叔丁醇(TBA)。各种C4馏分中异丁烯的含量有所不同。在C4馏分中,由于异丁烯和正丁烯的沸点只相差0.6℃,相对挥发度仅相差0.022℃,因此采用一般的物理方法很难将其分离,但由于异丁烯的化学活性仅次于丁二烯,所以工业上一般利用其化学活性来进行分离。 20世纪80年代以前,异丁烯主要通过硫酸萃取法进行生产,少数采用Halcon共氧化联产法进行。硫酸萃取法技术成熟,工业上已经沿用40多年,但该方法的反应选择性不理想,设备腐蚀严重,存在废酸回收处理等问题,而Halcon共氧化法局限性较大,只有在大规模联产环氧丙烷和叔丁醇时才能使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异丁烯的生产纷纷转向技术经济更为合理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法和树脂水合脱水法工艺。树脂脱水法的主要缺点是C4馏分中异丁烯单程转化率低(将增加进一步提取1-丁烯的难度),采用多段水合可提高转化率,但能耗较高。MTBE裂解法生产异丁烯收率和选择性均较高,工艺过程简单,投资费用较低,适宜于大规模生产。80年代后期,新建的从裂解C4馏分中分离出异丁烯的生产装置,绝大部分采用此法进行生产。进入90年代,又开发出异构化生产异丁烯的生产技术。目前,MTBE裂解法和异构化法已经成为世界上生产异丁烯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1.1 硫酸萃取法 硫酸萃取法是工业上最早采用的异丁烯生产,目前仍是世界上各国主要采用的生产方法,它是利用正、异丁烯与硫酸反应的速度差来实现正、异丁烯的分离。异丁烯与硫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硫酸叔丁酯,硫酸叔丁酯水解生成叔丁醇,叔丁醇脱水生成异丁烯,然后再经碱洗、水洗、压缩和精制获得纯度≥99%的异丁烯和纯度≥85%的叔丁醇产品。工业上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流程有美国Exxon的60%硫酸法、法国CFR的50%硫酸法和德国BASF的45%硫酸法。 美国Exxon公司60%硫酸法的流程建立最早,其产品异丁烯主要用于生产丁基橡胶。德国BASF 法所用硫酸浓度最低,而产品纯度最高,法国CFR法的技术经济条件最好。 Exxon法工艺的特点是由于反应速度较快,故效率较高,但以水蒸气将硫酸叔丁酯水解为叔丁醇时,副产硫酸浓度仅45%左右,需浓缩至60%以后,方可循环使用。 BASF法工艺的特点是采用45%的硫酸吸收异丁烯,生成物中杂质较少,在通常的精制处理步骤中,设备较为简单,最后所得异丁烯纯度可以达到99.98%,但由于硫酸浓度较低,故仅有90%的异丁烯可以被吸收。 CFR法工艺的特点是采用50%的硫酸进行吸收,可直接进行闭环循环,故能量消耗较低,此外,根据产品纯度要求的不同,可在一个相当幅度内调整流程设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产品纯度的调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 研报告

编号:FS-DY-80980 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起并组织完成的、备受行业期待和关注的“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在10月9日-12日江苏连云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上权威发布,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XX-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XX 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量达152 万t,比XX年的99万t 增长了54.0%,比XX 年的65 万t增长了134.0%。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年产量达到204.97万吨,比XX年的152万吨增长了34.8%。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年产量为183.59万吨。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年产总量 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5 079.9t ,比XX 年的3 183.1 t增长了59.5%,比XX年的1 712.8 t增长了

196.6%。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6159.24吨,比XX年日产量5079.9吨增长21%;XX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日总产量6133.96吨,较XX年6159.24吨减少25.28吨,降幅为0.4%。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总量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据统计,XX年工厂化日产能达到20吨以上企业有68家,相比XX年的53家增加了15家,增长率为28%。 XX年-XX年食用菌工厂化各企业产能情况 近几年,食用菌工厂化年总产量和日总产量以XX年为节点,XX年和XX年的产量都有所下降,这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和食用菌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各企业的技术创新等有关。 XX-XX年食用菌工厂化产量分析 XX-XX年工厂化品种产量情况 XX年金针菇日产量2568.34吨,较XX年的2679.61吨

金针菇生产工艺设计详解

金针菇生产工艺 食用菌按其栽培所需的原材料可分为草腐菌 和木腐菌,草腐菌所需栽培主要原料为作物秸秆, 以及禾木科秸秆原料,木腐菌栽培的主要原料为 阔叶树的木屑和棉籽壳。草腐菌类主要有双孢蘑 菇、高温蘑菇、棕色蘑菇、姬松茸、草菇和鸡腿 蘑等。木腐菌有金针菇、香菇、木耳、平菇、灵 芝和猴头菇等。 金针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 伞菌目,白蘑科,小火焰菌属(或金钱菌等)。 金针菇生产时,产地环境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三废”污染的地区,其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自然条件应符合NY5358-2007标准执行。金针菇一般采用工厂化层架式培养,因为它的生物学特性是喜阴暗、耐二氧化碳。 由于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菇种,工厂化栽培由于采用设施控温,所以可以实现周年化生产。 概述 一、生产概况 日本:1928年,森木彦三郎发明了瓶栽法,现已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周年生产; 草腐菌 木腐菌

中国:原始栽培起始于唐代,1964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出了三明1号,从20世纪80年代始用塑料袋栽培法,80年代未以前,栽培的主要是黄色品种,现栽培的有黄色和白 色两大系列。 二、生活条件 1.营养 弱木腐菌:木屑应陈旧、发酵; 喜高氮:用麦麸、玉米面等补充; 2.温度 低温型,菌丝体:23℃左右;子实体:8~14℃(因种而异) 3.湿度 喜湿性菌类:培养料湿度:65%~70%;子实体生长空气湿度:85%~95%。 4.空气 因CO 2可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故菌丝生长期、子实体分化期要注意通气;子实体生长期要控制通气。 CO 2含量对子实体的影响 白色金针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