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doc

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doc
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doc

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

第一章、绪论

K测树学的概念:测树学是以森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株木、林分、大面积森林以及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

2. 测树学的目的:在分析树木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木、林分的数量(材积或蓄积、生物量x质量(材种岀材量) 及其生长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3、测树学发展简史:

(1) 测树学的萌芽阶段:19世纪早中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 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末期开始,德国完成适用伐倒木和木材材积测定公式的理论推导和检验,确定了形数的概念和测定立木的材积公式,并且进行一些简单的测仪器的研制。(3) 成熟和稳定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数理统计、遥感技术、抽样技术和电算技术的发展及广为应用,以及角规测树学理论技术陆续发展起来。

(4) 新技术应用阶段:近10-20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航天遥感、动态预测、角规测树等新技术在森林调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

4、测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树木和林分的蓄积量(材积X材种出材量生长量及其生物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5、测树学中的误差:从误差的来源分,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6、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1加减乘除运算:结果保留位数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1乘方或开方运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1对数运算: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1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误差和偏差只取一位或者两位有效数字。

%1计算中涉及到常数TT、e以及非测量值,如自然数、分数时,不考虑其有效数字的位数,视为准确数值。

%1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过程中可暂时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计算完后在修约。运用电子计算器运算时,要对其运算结果进行修约,保留适当的位数,不可将显示的全部数字作为结果。

7、测树学所使用的符号和单位:

单木:林分:

第二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K基本测树因子:树木直径、树高、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

2、树木直径:垂直于树干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的直径,符号D或d。

3、树高:树干的的根颈处至主干梢顶的高度,符号H或h。

4、树干横断面积:与树干干轴垂直的切面,符号G或g。计算公式:g=7Td2/4o

5、树干材积:树木根颈以上的树干体积,符号V或V。

6、径阶:将树木直径按照一定长度进行直径分组,用组中值表示的刻度,通常

以仁2.4cm为整化刻度。

7、孔兹干曲线:y2 =Pxr (y?树干横断面半径,x■树干梢顶至横断面的长度,P-

系数,「?形状指数)

表1形状指数不同的曲线方程及其旋转体

形状指数方程式曲线类型旋转体0y2 =P平行于x轴的直线圆柱体

1y2 =Px抛物线截顶抛物线体

2y2 =Px2相交于X轴的直线圆锥体

3y2 =Px3凹曲线凹曲线体

8、树干一般求积式:v = (卜形状指数,go■树干基部断面积,L■树

厂+1

干干长)

2 2

9、伐倒木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10、伐倒木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V = g上二兰d江

2 4 2

1K伐倒木牛顿近似求积式:V = 1(g()+4g丄+ g“)L

6 2

12. 伐倒木区分求积式

(1) 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

设一树干长11.1m ,按2m区分段求材积,则每段中央位置离干基1、3、5、7、9m处。梢头长度为1.1m,梢头底断面位置为距干基10m处。测定仁3、5、7、

9、10m处的直径分别为:18.0、16.0、132 8.8、3.6、2.0cm,依据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可得此树干材积为:

V=2x3.14/4 ( 0.182+0.162 +0.1322 +0.0882 +0.0362 ) +1/3x3.14/4x1.1x0.022

=0.1327m3

(2) 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V』扣。+久)+£订/ + !汀

13.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14. 材积三要素:形数、断面积、树高。

15. 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横断面的形数。

16. 正形数:以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17. 实验形数: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为树高加3m o

其表达式为:f3 = ------- ------

幻.3(力+ 3)

18.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9. 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

20. 正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1/10树高处直径之比。

21. 测定胸径的注意事项:

⑴准确确定胸高位置(1.3m处);

(2) 在坡地测径时,必须站在坡上测1.3m处直径;

(3) 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它不正常的情况时,取上下士acm干形较正常处测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

(4) 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视为两株树分别测定;

(5) 胸高断面呈椭圆形时,应测其相互垂直方向(特指用轮尺)的胸径取其平均数。

22、每木检尺的记录情况如下:4径阶3株,6径阶39株,8径阶50株,10 径阶69株,12径阶81株,14径阶57株,16径阶28株,18径阶10株,20 径阶2株,计算林分的平均直径是多少?

解:D=( 4x3+6x39+8x50+10x69+12x81+14x57+16x28+18x10+20x2 )/

(3+39+50+69+81+57+28+10+2 ) =11.13cm

第三章林分调査

K林分调查中常用的林分调查因子: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木的大小(直径和树高)、数量(蓄积量)和质量等。

2、天然林: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

3、人工林:以人为的方法供给苗木、种子或营养器官进行造林并育成的森林。

4、实生林:由种子繁殖形成的林分。

5、萌生林:由根株上萌发或根菓形成的新林。

6、林相(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

7、单层林:只有一个林层的林分。复层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的林层的

林分。

&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材积都分别占不到10%的林分。

9. 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种树木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10%的林分。

10.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11. 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到一个龄级期限的林分。

12. 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13. 全龄林:异龄林中所有龄级的林木构成的林分。

14. 林分平均直径:是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用Dg表示。公式:

15. 林分条件平均高:在树高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以H D表

16. 林分加权平均高:依林分各径阶林木的算术平均高与其对应径阶林木胸高断面积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林分树高,以H表示

仃、林分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

18、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离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19、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20、地位级: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 D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的等级。

2K地位指数:依据既定树种的优势木平均高H T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指数表中查定

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的指数值。

22、林分蓄积量: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以M表示。

23、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

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

24、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 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 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 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

(4) 标准地设在混交林内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应分布均匀。

25、林分直径结构: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配状态,也称作林分直径分布。

26、林分树高结构:在林分中,不同树高的林木按树高组的分配状态,称作林分树高结构,亦称林分树高分布。

27、立地质量: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

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28、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时主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

(2) 用整化径阶的轮尺或围尺测定每株树木离根颈1.3m高处的直径(胸径),在

坡地应站在坡上方测定,在1.3m以下分叉树应视为两株,分别检尺;

(3) 使用轮尺时必须与树干垂直,若遇干形不规则的树木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或量测胸径上下两个部位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4) 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一边取另一边舍的原则,确定检尺树木;

(5) 要防止重测或漏测:一般每木检尺时,测者每测定一株树,应高声报出该树的树种、林木质量等级和直径大小,等记录者复诵后再取下测尺,并用粉笔在测

过的树干上作记号。

29、林木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1) 树高随直径的增加而增大;

(2) 在每个径阶范围内,林木株数按树高的分布也近似于正态;

(3) 树高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在同一径阶内最大与最小树高之差可达6~8m ;

而整个林分的树高变动幅度更大些。树高变动系数的大小与树种和年龄有关,一

般随年龄的增大其树高变动系数减小;

(4) 从林分总体上看,株数最多的树高接近于该林分的平均高(HD b

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

K蓄积量测定公式:M二亍* 旦

i=l

2. 标准木法: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而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称为标准木法。

2、一元材积表: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

3、二元材积表:根据胸径、树高两个因子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

4、三元材积表:根据胸径、树高和干形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

5、平均实验形数法公式:M二G I.3(H D+3)£

测得某实生杉木林分的总断面积为14.5 m2 ,平均高为23m ,实生杉木的平均实验形数

fs=0.43 ,则该林分的蓄积量为:

M=14.5x(23+3)x0.43=162.11(m3/hm2)

6、根据每亩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林木总断面积7.0373m2,采用平均标准木法选择两株标准表的断面积之和为0.08674mJ材积之和为0.8958计,则标准地的蓄积为:

M=0.8958x7.0373/0.08674=726771m3 ;

该标准地面积为0?5hm2 ,则每公顷蓄积为:

M=72.6771/0.5=145.4 m3/hm2o

第七章树木生长量测定

K树木的年龄:根颈处树木年轮数。

2、测定树木年龄的方法:(1 )年轮法:直接查数树木根颈位置的年轮数就是树木的年龄;(2 )生长锥测定法,当不能伐倒树木或没有伐桩查效年轮时,可以用生长锥查定树木年龄;(3 )查数轮生枝法,有些针叶树种可以直接查数轮生枝的环数及轮生枝脱落(或修枝)后留下的痕迹来确定年龄;(4)查阅造林技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3、树木生长量:一定间隔期内树木各种调查因子所发生的变化的量。

4、树木生长量的种类:总生长量、定期平均生长量、总平均生长量、定期平均

生长量、连年生长量。

5、平均生长量的用途:

(1) 可根据统一生长长期平均生长量的大小来比较不同树种在同一条件下生长的快慢或同一树种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快慢。

(2) 材积平均生长量是说明平均每年材积生长数量的指标。子啊树木或林分整个

生长过程中,平均生长量最高的年龄在林业上叫做数量成熟林,它是确定合理采

伐的年龄之一。

6、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

第一,在幼龄阶段,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的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

第二,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总平均生长量早。

第三,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时,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值相等。

第四,在总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总是小于平均生长量。

7、生长率: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平均生长量的百分比。

8、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弘)=丄工土?型

儿+儿-“ n

9、施耐德材积生长率公式:卩心荃⑴■胸高处外侧1cm半径上的年轮数;d-

nd

现在的去皮胸径;K—生长系数,生长缓慢时为400 ,中庸时为600 ,旺盛时为800)

10. 施耐德材积生长率计算生长量公式:Z“ = V ?人

11. 立木材积生长量的测定:

一株生长中庸的落叶松,冠长百分数大于50% ,带皮胸径32.2cm ,胸高处皮厚1.3cm ,外侧半径1cm的年轮数有9个,材积为1,094m3 ,按照施耐德材积生长率公式计算生长率,并计算生长量。

解:因为K=530 d=32.2-2x1.3=29.6cm

所以Pv二- =1.99%

9x29.6

Zv=1.0944x1.99%=0.0218m3

12. 树干解析:将树干截成若干段,在每个横断面上可以根据年轮的宽度可以确定个年龄或龄阶的直径生长量。在纵断面上,根据断面高度以及相邻两个断面上的年轮数之差可以确定各年龄的树高生长量,从而可以进一步算出各龄阶的材

积和形数。这种分析树木生长过程的方法叫做树干解析。

13、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1) 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解析木;

(2) 解析木确定后,砍伐解析木之前要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

(3) 伐倒解析木,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进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4) 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 12. 1 / 4及3/4处的直径,然后打去枝核,用粉笔在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并按伐倒木区分求伐倒木材积;

(5) 载取园盘及圆盘编号,在树干各分段位置载取圆盘。

14. 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1) 查定各圆盘上的年轮个数。

(2) 根据年轮总数进行分龄级,测量各龄阶直径。

(3) 绘制树干纵断面。

(4) 计算各龄阶材积、生长量和生长率。

15. 截取圆盘的注意事项:

(1)载取圆盘时要尽量与树干垂直,不应偏斜;

(2)圆盘向地的一面要恰好在各分段的标定位置上,以该面作为工作面,用来查

数年轮和量测直径;

(3)圆盘厚度一般在3—5cm即可,直径大的可适当加厚;

(4)锯解时,尽量使断面平滑。

16、一株树木生长5年、10年、15年的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0.0001m3、0.001m

、0.0046m3 ,求生长5年、10年、15年时的连年生长量和生长率。(生长率

用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

解:5年时平均生长量8与连年生长量Z相等0i=Zi=O.OOO1-5=O.OOOO2m3 ;

10 年时02=0.001-10=0.0001 m3 ; Z2=(0.001 -0.0001 )-(10-5)=0.00018m3;

15 年时03=0.0046-15=0.00031 rrP ;Z3=(0.0046-0.001 )-(15-10)=0.00072m3o 5年时生

长率Pi= 0 0001 ~°?型=40 ;

0.0001 + 0 5

10年时生长率卩2=()伽一0°001 ?戲1=32.7 ;

0.001+0.0001 10-5

15 年时生长率P3= °-0046-°-001?二22_=25.7。

0.0046 + 0.001 15 -10

第八章林分生长量测定

1 X林分生长的特点:

林分在其生长过程中有两种作用同时发生,即活立木逐年增加其材积,从而加大了林分蓄积量,另外因自然稀疏现象或抚育间伐以及其他原因使一部分树木死亡,从而减少了林分蓄积量。

2、林分生长的四个阶段:

幼龄林阶段:林木尚未发生竞争,自然枯损量接近于零,林分蓄积量不断增加。

中龄林阶段:发生自燃稀疏现象但林分的正生长量仍大于自然枯损量

近熟林阶段:随着竞争的加剧自然稀疏急速增加,林分蓄积的正生长量等于自然枯损量,林分蓄积量停滞不前。

成、过熟林阶段:林分蓄积的正生长量小于枯损量,反映林分蓄积量在下降,最终被下一林分

所更替。

3、林分生长量的种类:毛生长量(Zgr)、纯生长量(Zne)、净增量(△)、枯损量(Mo)、采伐量(C)、进界生长量(I)。

4、某林区1995年调查的蓄积为5.3亿rrP , 2000年调查的蓄积为6.5亿m3 , 期间枯损量为0.5亿计,采伐量为行亿rrP ,进界生长量为0.4亿m3 ,求该林区的净增量、纯生长量和毛生长量。

解:净增量△二Vb?Va?l=6.5?5.3?0.4=0.8亿

纯生长量Zne=A+C=0.8+1.1=1.9 亿

毛生长量Zgr=Zne+Mo=1.9+0.5=2.4 亿m3o

第九章角规测树

1、当使用棱镜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时,镜片中的树干影像与镜片上缘外

的实际树干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出现3种情况:相互重叠一部分(相割);二者边缘恰好相接(相切);相互分离开(相余)。对这三种情况应依次分别计数1株、0.5 株和不计数。

2、角规测树技术要求:

第一,测器接触眼睛一端,必须使之位于角规点的垂直线上。在人体旋转360°时,要注意不要发生位移。

第二,角规点的位置不能随便移动。

第三,要记住第一株绕测树,最好作出标记,以免漏测或重测。必要时可采取正反绕测2次取2次观测平均数的办法。

第四,仔细判断临界树。与角规视角明显相割或相余的树是容易确定的,而接近相切的临界树往往难以判断,需要通过实测确定。

3、角规控制检尺:用角规进行绕测时,对计数的树木要实侧其胸径,并按径阶登

记计数株数的工作。

定样地为主的森

第十章森林资源调査

1、目前我国把森林资源调查分为哪三类?

(1)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简称一类调查。一类调查主要采用以

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2)地方森林资源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在二类调查中, 要求森林资源数据落实到每个小班或经营类型。

(3) 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林业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 林分抚育、林分改造等进行的调查,均属于作业设计调查。

2、 森林资源调查的意义及其各类调查的目的

(1) 森林资源调查的意义:森林资源是有生命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其本身有 着生长和死亡的发展规律。同时,受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影响,其数量、质量 和分布处于动态变化中,森林资源调查为国家、地区及森林经营单位制定林业方 针政策,编制林业区划、规划、计划,指导林业生产而提供基础资源数据,为实 现森林资源合理经营、科学管理、永续利用、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务。

(2) 各类调查的目的: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 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 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森林经理调查(简称二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县级林业区划,企事业单位的森 林区化提供依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等。

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对将要进行生产作业的区域进

行调查,以便了解生产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等内容。

3、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随机等概地抽取n 个单元组成样本,根据样本单 元测定的结果估计总体的方法。

4、系统抽样:从总体中,首先随机抽取一个样地号作为第一个样本单元然后。

测树学(考试复习重点)

测树学: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林木、林分等木材产品的材积、蓄积、生长量及非林地自然资源的测算、分析和收获预估的理论与技术。 径阶:在森林调查时,用于大量树木直径的测定,为了便于读数和统计,一般是按1、2、4cm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径阶。 干曲线:以干轴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以横断面的半径为y轴,以树梢为原点,按适当的比例作图即可得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称曲线,这条曲线成为干曲线。区分求积: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分段材积,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 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上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为胸高形数。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为望点。 望高: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叫做望高。 林分: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林分。 林相或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称为优势树种。 主要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目的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 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期限的林分。 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称为异龄林。 树高曲线:反映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曲线称为树高曲线。 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

测树学实习报告模版

测树学实习报告 姓名:陈榕 学号:090101203 小组:第四组 小组成员:陈榕,荆迪一,张彦,韩蒙, 刘晶晶,吕莹莹,

指导老师:周春国 实习目的 测树学是从事林业调查与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主要专业基础科目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践环节,温习已学知识,预习新内容,也为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与相互协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 实习内容: 基本训练(立木胸径及其树咼测定)立木材积测定(区分求积法)标准地调查与林分因子测定角规测树(原理、方法、技术) 以小组为单位,每班分5个小组; 安全第一,遵守纪律,爱惜仪器,密切协作,保证数据质量; 每人撰写实习报告。 仪器工具: 测树罗盘仪及支架测高器 直径钢围尺 皮尺 角规 标杆 工具包、粉笔 实习指导书 记录笔、本(纸)及计算器 实习时间:2012年4月16?20日(第10 周)

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调查是林分调查的主要途径、手段或方法。所谓标准地,即人为选定 的、并且期望能够代表待测林分调查因子平均水平的典型地块。它应该是整个林 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因子的数量、属性及质量指标值,其中,林分数 量因子值可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换算。林分调查结果的精度,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标准地对该林分的代表性,设置标准地时,应对整个林分作比较全面踏 查,目测各主要调查因子,从而形成林分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 当地段设置标准地。 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临时标准地是 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固定标准地是在较 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 测设要求更为严格。 一、标准地设置 (一) 选择标准地基本要求 (1)必须对所预定林分要求有充分代表性; (2 )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隔离带,且应远离林缘。 (二) 标准地形状 为便于设置及面积计算,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带状),林分密度低、通 视良好、地势较平坦时可为圆形。 (三) 标准地面积(即大小)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必要精度,标准地内必须有足够林木 株数,本次实习,要求设置正方形标准地,其内林木株数不少于 50株。 (四) 标准地境界测量 罗盘仪测角,皮尺量距,在坡地上量距要改算为水平距离,测线闭合 「般不得超过 200 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有明显边界,测量境界线同时应伐开灌木,清除蒿草,对 测线外的树木,在面向标准地一面标出明显记号(可用粉笔作记号)。 地四角可埋设临时或固定标桩。 二、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与测定 (一)每木调查 又称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可精确到 0.1cm ) 地调查的最基本工作。有时为简化记载和计算,每株树 直径可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格式进行记录。 1. 径阶大小确定 2. 确定起测径阶 3. 其它注意事项 调查记载需分别树种进行。如果是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又能够划分出 林层和年龄世代,则需分别林层和世代调查记载。按整化径阶记载 时,有时每株树还需要按照相应标准确定出它是用材树还是半用材 树或薪材树,分别记入每木调查表各相应栏目。 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见小组实习报告 根据需要, ,这是标准

3测树学试题3

“测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 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H )和胸高形数。 2. 当树高相同时,f 1.3随q 2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 4.在树高曲线上,与(平均胸径)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 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 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 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直径)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 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 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 )形。 10. Richards 方程( c kt A y ))exp(1(--= )。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 1. 胸高形数:H g V 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 g 1.3——胸高断 面积; 2.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分称作异龄林。 3.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因子。 4.竞争指标 :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 5.林分生长模型 :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 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 2.绘图说明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 3.简述削度方程的作用。 4. 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不同点。 四、 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试分析一、二元材积表的优缺点,我国林业生产中是如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 2、 试述影响林分收获量的因子,并说明这些因子与收获量的关系。

材料台帐参考资料

材料台帐参考资料

材料台帐参考资料 资料说明: 本参考资料内容包括: 1、钢筋材料进场台帐表; 2、钢筋连接试验台帐表; 3、砼试块试验台帐表; 4、砂、石、水泥材料台帐表; 5、砖(砌块)及砌体砂浆进场台帐表; 6、节能材料进场台帐表; 7、防水材料进场台帐表; 8、其它建筑材料台帐表(包括附件1);

钢筋连接试验台帐表 备注:钢筋机械连接要做型式检验,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同时应另取三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全部试件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机械连接施工检验要求如下: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详见:《钢筋机械连接

技术规程》JGJ107-2011)。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个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太少可在一周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详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其它焊接接头详细情况请参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砼试块试验台帐表 备注:标养试块:标准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进行见证取样,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或100 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一强度等

测树学复习题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0.01056m2,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A.13.6cm; B.12.6cm; C.11.6cm; D.10.6cm 9、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0.5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间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A.1.5m; B.1m; C.2m; D.0.5m 12、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B、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A,A是该树木生长极大值; C、由于树木生长是依靠细胞的增殖不断增长的,所以y(t)是关于年龄t的单调增函数; D、y(t)是关于t的连续光滑的函数曲线。

测树学(总结)

测树学(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测树学(复习) 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 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干称为伐倒木 三、近似求积式精度: 中央断面式中等 平均断面式最差 中央断面常出现“负误差” 平均断面“正误差” 四、区分求积式:把树干分成若干段,段长1或 2m ,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V=g 1l+g 2l+…+g n l+1/3g ’ ·l ’=(g 1+g 2+…+g n ) ·l+1/3g ’ ·l ’ g 1、g 2、…、g n 为各区分段断面积,l 为区分段长,l ’为梢头长,g ’为梢头底面积 2 3、区分求积式的精度:在同一树干上,某个区分求积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分段个数的多少,断数愈多,则精度愈高。一般区分段数以不少于5个为宜。 五、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对树干材积V= g L 求导,得:P v =2Pd+PL 当长度测量误差率与直径测量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1倍。

六、形数:一般定义:树干材积与树干在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称树干在该处的形数。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1 f1.3 的实践意义: 把易测的比较圆柱体体积转换为树干材积的换算系数。式中的胸高断面积,树高和胸高形数通称为立木材积的三要素。(形数仅说明相当于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成数,不能独立的具体反映树干的形状。) 2、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度(如0.1h )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 比,记为f n 。 正形数只与r 有关,而与树高无关。克服了胸高形数依树高而变化的缺点。能 3高度为树高(h )加3。 吸收了胸高形数量测方便和正形数不受树高影响两方面的优点。 实验形数的材积公式为: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形数比较稳定。实验形数是一个树种的平均干形指标。 七、形率:定义: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胸高形率 定义:树干中央直径(d 1/2)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一般用q 2表示 :q 2=d 1/2 / d 1.3 h g f v ??=3.13.1? ?+?=f h g V )3(3.1

测树学实验 树干解析 报告

实习十树干解析 Ⅰ.目的 一、掌握树干解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二、进一步理解各种生长量的意义,加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认识。 Ⅱ.仪器、用具 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大头针、计算工具、方格纸、用表等。(不能伐木时,可给成套圆盘) Ⅲ.方法、步骤 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树种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的手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而分解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 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一)解析木的选择: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如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选生长正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为了研究树木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立地指数表,可以选择优势木;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腐中选择解析木。 (二)解析木的伐前工作 1.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目 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系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用表10-1) 2.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三)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 1.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进 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2.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1/4,3/4 处的直径,然后打去枝桠,用粉笔在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 3.按伐倒木区分求积的方法,将解析木分段,为计算材积方便起见,可采用平均断面积区 分求积法分段,但由于根颈部膨大,第一段取中央断面为宜。 (四)截取圆盘及圆盘编号:在树干各分段位置截取圆盘,同时,为了确定树干的年龄及内业分析时的需要,还必须在根颈和胸高处分别截取圆盘。 截取圆盘时应注意下述事项: 1.截取圆盘时要尽量与树干垂直,不应倾斜。 2.圆盘向地的一面要恰好在各分段的标定位置上,以该面作为工作面。 3.圆盘厚度一般在3-5厘米即可,直径大的可适当加厚。 4.锯解时,尽量使断面平滑。 5.每个圆盘锯下后,应立即在非工作面编号,一般以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上标明解析木号, 分母上标明圆盘号和断面高度,并标明南、北方向。根颈处的圆盘为“0”号,然后用罗马字母Ⅰ、Ⅱ……依次向上顺序编号。在“0”号盘上要记载树种、采集地点和日期等。 二、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一)圆盘的加工:为了准确查数圆盘上的年轮数,须将各号圆盘工作面抛光,然后,通过髓心划出南北和东西相互垂直的方向线。

测树学试卷

“测树学”试题(2011年12月31日) 林业专业:本科生、2009级 班、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 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胸高形数。 2. 当树高相同时,f 1.3随q 2的增大而( 增大 )。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 4.在树高曲线上,与( 平均胸径 )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 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 林地 )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 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 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 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 直径 )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 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 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形。 10. Richards 方程(c kt A y ))exp(1(--= )。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 1. 胸高形数 H g V f 3.13.1= 某一树干材积和一个以胸高断面积为横断面以树高为高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2. 异龄林 林分中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3. 林分调查因子 描述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的指标 4.竞争指标 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 5.林分生长模型 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 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 。1.h q c bq a f 2223.1++= 从形数、形率与树高关系的分析,在形率相同时,树干的形数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高相同时则形数随形率的增加而增加。

测树学复习重点

测树学复习重点 计算伐倒木树干材积的两个基本公式: (1)中央断面积式: (2)平均断面积式: 式中:为树木材积,为树干长度,、及分别为树干中央和两端的横断面积,按计算,为树干直径。 直径单位:cm,保留一位小数。树高:m,保留2位小数。体积:小数4-5位有效数字 注:公式来源是把树干当做抛物线体。由干曲线式,取旋转积分而得。 关于上两个基本公式的误差性质: ·很显然,当r=1 或0 时,两式均无误差且相等; ·当r>1 时,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大误差,而中央断面积式则产生偏小误差; ·当01 的情况完全相反,即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而中央断面积式则产生偏大误差。 继而得出如下牛顿经验公式:

区分求积的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或是减少材干求积的误差,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 分段。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⑴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称为胸高形数。 以f1.3表示,其表达式为:f1.3=V/g1.3h 式中:g=π/4d21.3 g1.3为树干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 转换成相应的立木材积式:V= f1.3 g1.3h ⑵实验形数:林昌庚提出实验形数作为一种干形指标。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h)加3m ,记为f 3。按照形数一般定义其表达式为:f 3 =V/ g1.3 (h+3) ⑶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其一般表达式 为:q x=d x/d z (式中:q x—形率,d x—树干某一位置的直径,d z—树干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即比较直径),由于所取比较直径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率。分

测树学复习题

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测树学是以(树木)和(林分)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错)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对)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调查因子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圆形 )、近似( 椭圆形 )及( 不规则形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形状指数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圆柱体 )。 4、在测树工作中,( 中央断面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5-7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单株木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最短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绝对削度 )。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错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错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对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对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错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错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错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对 ) 三、论述或计算题: 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 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 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 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 三、1、-0.2cm +1.8cm 2、从上到下圆锥体、抛物体、圆柱体、凹曲线体(双曲线体)。 3、轮尺平面与树干垂直,固定脚和游动脚与测尺紧贴树干读游动脚内缘的刻划值,先读数后取尺,不规整断面取垂直两个方向平均,如遇有节瘤区,在上下等位置处测直径后平均。 4、V=1/2(go+gn)·l =1/2(0.03801+0.02776) ×8=0.2631m3 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上坡位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2、勃鲁莱测高器是根据( 三角函数)原理设计的;克里斯登测高器是根据( 相似三角形 )原理设计的。 3、( 直径 )、( 形数 )和树高称立木材积三要素。 4、胸高形数随树高、直径的( 增大 )而( 减小 )。 5、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一般有( 平方)、( 常差 )、( 希费尔 )、( 一般形数表 )四种。 6、望点是指树干上部( 直径等于胸径一半 )处的位置。 7、丹琴公式用于树高为( 25 )m左右树木计算材积较为可靠。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立木材积测定与伐倒木材积测定完全一样。( 错 ) 2、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时可以站在任意位置,而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时则需站在固定位置。( 错 ) 3、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错 ) 4、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时,只需一次便可得到全树高。( 对 ) 5、形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树干的具体形状即干形。( 错 ) 6、实验形数与胸高形数的变化规律相同。( 错 ) 7、胸径和树高相同,形率也相同的树干,其干形也可能不一样。(对) 8、立木区分求积必须具有性能较好的上部直径测定仪器。( 对 ) 三、论述或计算题: 1、测高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如何用勃鲁莱测高器在平地测高?(6分) 3、一株胸径为35.3cm的落叶松,其材积是多少m3?(4分) 三、1、答:(1)测点必须能同时看见树顶和树基,对平顶树不能把树冠边缘当树顶。 (2)测点距树木平距不宜过小。(3)在坡地测高测点与树木最好在等高位置或稍高地方,宜采用仰、俯各测一次。 2、首先选一与树高大致相等的平距(一般为15、20、30、40m),打开起动钮,瞄准树顶按下制动钮读一数,该数加测定者眼高即为树高。 3、V=0.001d21.3=0.001×35.32=1.2461m 第三章树木生长量测定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树木自种子发芽开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 随时间推移 ),树木直径、树高和形状都在不断地( 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叫生长。 2、树木生长量按研究生长的时间长短来分,有( 总生长量 )、( 定期生长量 )和( 连年生长量 );若用年平均值表示,则有( 总平均生长量 )和( 定期平均生长量 )。

测树学实验三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实验三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编制材积表所需资料及收集方法;掌握数式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过程和方法。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 (一)一元材积表的直接编制 1、在Sheet1中,将原始数据按直径进行排序,以便分类汇总。 2、将原始资料按2cm径阶分组统计,统计出各进阶的株数,进而求出各进阶的算术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 3、将结果统计于表一中,并将表1-1记于Sheet2中。 表一、一元材积表原始资料汇总表 径阶平均胸 径 平均材 积 株数 2 2 4 42 6 49 8 26 10 20 12 9 14 4 16 1 18 2 20 4 22 2 24 2 4、在Sheet2中,依据表一,以横坐标表示各个径阶的平均胸径Di,以纵坐标表示各个径阶的平均材积Vi,在Excel上将成对值(Di,Vi)描点作图。插入Excel 图表,选择XY散点图,在Sheet2空白区域内产生一图表,之后右击图表,添

加趋势线,选择乘幂函数进行趋势预测,便可得到一条匀滑的曲线。如表一。 平均直径-平均材积相关曲线 00.10.20.30.40.50 5 10 1520 25 30 平均胸径 平均材积V i 平均材积 乘幂 (平均材积) 5、根据曲线趋势,此次选择最能模拟趋势线的回归方程b aD V =作为回归模型 进行求解。 (二)、方程参数求解 (1)、此次实验用一般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b aD V =是非线性回归方程,在进行方程参数求解时,可将其直线化。对b aD V =两边取对数,可得 D b a V lg lg lg +=,这样可化为bx b y +=0(b b a b D x V y ====,lg ,lg ,lg 0),即非 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化。 (2)具体步骤: 1、原始资料的总样本单元数为n=163,设第i 株树的直径和材积分别为(Di ,Vi ),取对数后有D x V y lg ,lg ==,在Sheet3中求出xi 、yi 。 2、用Excel 求出:∑=n i i x 1 ∑=n i i y 1 ∑=n i i x 12 ∑=n i i y 12 ∑=n i i i y x 1 ∑==n i i x n x 11 ∑==n i i y n y 11 3、求出离差平方和: 2 1 2x n x L n i i x x -=∑= 2 1 2y n y L n i i yy -=∑= y x n y x L n i i i xy -=∑=1 4、求算回归方程中a ,b 两参数: xx xy L L b = , x b y b -=0, a b lg 0= 5、求得幂乘数方程为: 2.4055225 520.00012033D V =。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 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间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 ; 、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测树学

森林: 以乔木为主包括夏木灌木草本苔藓地衣及微生物动物在内并且能够影响到当地的水温和气候的生物群体胸高直径: 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 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某一高度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胸高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1.3米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实验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1.3米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加3米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形率: 树干任意未知部位的直径与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之比 胸高形率:树干1/2高度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之比绝对形率: 胸高以上1/2长度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之比望点: 树干上部等于1/2胸高直径的那一点望高: 望点至地面的高度 生长量: 在林业调查中树木调查因子在一定间隔期内所发生的变化 生长率: 树木每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百分比 林分: 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与相邻四周有明显区别的小地段 调查因子:反应林分客观规律的因子林相: 森林垂直部面的层次(单双层林) 主层林: 在森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林层龄级: 根据林木的生长特性所划分的年龄范围 目的树种:在某一条件下经济价值最高的树种主要树种: 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 疏密度:待测林分每公顷上的总横断面积与相同经营下标准林分每公顷的总横断面积的比值 郁密度: 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所占林地面积的比株数密度:个体所占有的营养面积 蓄积: 所有树木材积之和标准木: 具有平均材积的林木 材积表:林木的材积与直径树高和形数之间相关关系的数表 一元材积表:根据树木的材积与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的单株平均材积的平均木表 二元材积表:根据树木的材积与林木直径和树高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的单株平均材积的平均木表 立地质量:生物所生长的环境总和 地位级: 根据材木的平均树高和其相应的平均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所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 地位指数:根据优势木平均数高和优势木的平均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基准年龄所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 标准地: 根据人为判断期望能够代表调查总体的森林小地段样地: 随机抽取的森林小地段 1.材积三大要素 (1)形状系数(2)断面积(3)长度 2. 形数作用 (1)衡量树干饱满程度的指标(2)材积的直接换算因子 3. 立木材积的测定方法 (1)等直径差区分求积法(2)望高法(3)近似法 4. 测量胸高直径注意事项 (1)必须是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以坡上位距地面1.3米的直径 (2)对于分叉树:胸径以下分叉按两株树量测;胸径以上分叉按一株树量测 (3)出现一些结疤损伤可上下量取同样的长度取平均作为胸径替代 (4)及时处理附着物 5. 生长量种类 (1)树木总生长量(以苗木发生至调查为止所积累的总量) (2)总平均生长量(总生长量与其相应年龄的商) (3)定期生长量(树木短期几年的生产量) (4)定期平均生长量(定期生长量除以定期年龄) (5)连年生长量(树木调查因子一年的生长量) 6.年龄的确定 (1)查数轮枝法(2)差数年轮法(3)生长锥发 (4)查阅档案法(5)走访或目测 7. 形数变化规律 (1)幼龄变动幅度大(2)年龄比较大的变化幅度小 (3)形数一般是负数(4)间隔期短 8. 林相划分标准

南京林业大学测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1. 基本测树因子: 树干直径 是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树干的根颈至主干梢顶 的长度称为 树高。树 干材积是指根颈(伐根)以上树干的体积。 2. 测定工具:卡尺卷尺、布鲁莱斯测高器 3.树干的形状通称为 干形;假设过树干中心有一条纵轴线,称为 干轴;与干轴垂直的切面 称为树干横断面,其面积称为断面积。 4.伐倒木基本材积公式: d 2 1、中央断面积式:V g 〔L 4 L 2 1 d 2 .2 2、平均断面积式:V 2 g o g n L 4 o 2 n L 公式来源:由干曲线 y 2 px r 取r=1旋转积分而得。 关于上两个公式的误差: ① 、很显然,当r=1或r=0时,两式无误差且相等。 ② 、当r >1时,平均断面积式长生偏大误差,中央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 ③ 、当O v r v 1时,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中央断面积式产生偏大误差。 3、继而得出如下牛顿经验公式: 2V 中 1V 平 1 V L g o 4g 1 g n L 3 6 2 5?伐倒木区分求积 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 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 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 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分段材积, 再把各分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 该法称为区分求积法。梢端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 1 '' 为梢头,用圆锥体公式V - gl (梢头的断面积与长度)。 3 n 1 '' 1、中央断面积求积式:V 1 g i 3g | 将树干按一定长度(1m 或2m )分段,量出 i 1 每段中央直径和最后不足一各区分段梢头底端直径。 当区分段数在5个以上时减少的趋势平稳, 区分段数不得 少于5段。 6. 直径和长度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精度的影响: P/ 2P d P L 7. 单株立木测定特点: ① 、立木高度 除幼树外,一般用测高器测定 ② 、立木直径 取离地面1.3m 处为胸径。量测读取方便,树干在此处受根部扩张影响 较小 ③ 、立木材积 在立木状态下,是通过材积三要素(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树高) 2、平均断面积求积式 V 1 n 1 1 2 g o g n g i l g i 1 3 材积误差依段数增加而减少,

测树学考前复习重点

测树学 第一章 伐倒木和立木材积测定 1.把树干近似成抛物线体,得到两个伐倒木材积测定公式: (1 (式中:树干干长为L ,干基底直径为d 0,干基底断面积为g 0,小头直 径为d n , 小头面积为g n ) (2)2.区分求积的目标和方法: (1)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 (2)~ (3)原因:分段后每段的干形比较规整。 (3)方法: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 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区分段材积,再把 各区分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在树干区分求积中,稍段不是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用圆锥来计算其体积。 (3)公式:A. ' '131V l g g l n i i ∑=+= (式中:l 为区分段长度) B. ()' 11031g 21V l g l g g n n i i n +??????++=∑-= 3.测树高的方法: 在布鲁莱斯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距离的高度刻度。使 用时,先要测出测点至树木的水平距离,且要等于10、15、20、30m 。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动,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稍停2-3秒待指针停止摆动成铅直状态后,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刻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再加上测者眼高,即为树全高。在坡地上,先观测树梢,求的高h 1,再观测树基得 h 2,两次观测符号相反,树高=h 1+h 2,符号相同,树全高=h 1-h 2。注意: ●所选水平距离尽量接近树高,减小误差。●树高小于5m 时,不用布鲁赖斯测高器,用长杆直接测量。●对于阔叶树,注意主干梢头位置。 4.立木的直径通常指胸高直径。 5.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6.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 7.% 8.胸高形数的性质:●当树高大于1.3m 时,是关于r 的减函数。●当 干形不变时,胸高形数依树高的增加而减少。 9.材积三要素: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树高 10.实验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m 。 11.形率:树干上某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2.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 1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希费尔关系 h q c bq a f 2223.1++= 14.形率法:●先算出胸高形率。●再根据希费尔关系算出胸高形数。●最后根据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全树高算出立木材积。V=**h

测树学

名词解释 1. 实验形数:)3(3.1+=?h g V f ,式中:V —树干材积,g1.3—断面积,H —树高。 2. 形高: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3.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form factor )。 4. 正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十分之一树高处直径(d0.1)之比称作正形率。 1. 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2. 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称为郁闭度。 3. 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4. 地位级:地位级是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D H )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等级。 5. 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简称标准地。 6. 林分平均高:从树高曲线上按照林分平均直径确定的树高。 1. 林分直径结构: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按径阶的分配状态称林分直径分布。 2. 林分树高结构:在林分中不同树高的林木按树高组的分配状态,称作林分树高结构,亦称林分树高分布。 3. 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树冠层次称作林层。 4. 单层林:只有一个树冠层组成的林分称作单层林。 5. 复层林:林分中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次林分,称复层林。 6. 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纯林。

7. 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混交林。 8.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称作优势树种。 9. 主要树种:在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林分中最适合经营目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 10. 同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别在一个龄级以内,这样的林分可称作同龄林。 11.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分称作异龄林。 1. 立地:立地在生态学上又称作“生境”,指的是“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所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及质量”。更确切地说,立地是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生存的空间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因子的综合。 2. 立地质量:立地质量则指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3. 地位级:是反映林地生产力的一种相对度量指标,是依据林分条件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关系,按相同年龄林分条件平均高变动幅度分为若干个级数。 4. 地位指数:是指在某一立地上特定基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度值。 5. 疏密度:疏密度是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值。 6. 立木度:立木度是现实林分的密度与最理想林分的密度的比值。 7. 林分密度指数:林分密度指数是现实林分的株数换算到标准平均直径(亦称比较直径)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林木株数。 8. 树冠竞争因子:林分中所有树木可能拥有的潜在最大树冠面积之和与林地面积的比值称为树冠竞争因子。 1. 原条:伐倒木剥去树皮且截去直径(去皮)不足6cm的梢头部分称作原条。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测树学(含测量学)”试题(2006年06月12日) 林业专业:本科生、2004级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6.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统称作商品材 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9. Richards生长方程()。 10.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 2. 冠长率 3. 优势树种 4. 形高 5. 直径分布 6.林分调查因子 7.一元材种出材率表 8.全林分模型 9. 自由树10. 绝干重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5.绘图说明立地条件与林分收获量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 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证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试证明实验形数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优点。。

2. 试推导说明Schumacher 生长方程(y=Ae -k/t ,式中:A,k 为方程参数;y 为林木大小;t 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 1. 用角规观测某树,Fg=1,D=15.6,角规点至该树水平距S=10m,问该树的计数值? 2. 已知某原木长4m ,0m 处直径为18.0cm ,2m 处直径为16.0cm ,4m 处直径为1 3.2cm ;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 3.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 60.14500-=g D N ,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 2,平均胸径为:14.5 cm ,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 ) (注:标准直径为20cm )。 4. 某一白桦天然林固定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32m 3/hm 2,2000年复测为139m 3/hm 2,期间间伐量为20 m 3/hm 2,枯损量为10 m 3 ,试求毛生长量,纯生长量和净增量。 5.在某天然落叶松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1 hm 2,经过标准地 调查后得知:落叶松蓄积量为15.8 m 3,白桦的蓄积量为4.2 m 3。请根据上述数据 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计算出该混交林的每公顷蓄积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树高 2.林分年龄 3.胸径 4.树冠投影面积 5.1.7~1.8 6.越小 7.薪材 8.单木模型 9.c kt A y ))exp(1(--= 10.0.5 二、概念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H g V 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 g 1.3——胸高断面积; H ——全树高。 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