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实施方案

教育创新实施方案
教育创新实施方案

XXXX教育创新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向教育提出的人才要求与工业经济有不同的特点。它要求由“一次性创新”转变为“连续性创新”;由“单个创新”转达变为“系统创新”;由“个别专家创新”转变为“全员(集体)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谁占有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有跟在别人背后爬行,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旁观者。教育具有超前性,今天的中小学生,将生活在21世纪的社会中,因而教育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人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教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以强化师德师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培养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在加强学生“两基”、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弊端,离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的实现相去甚远。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中偏重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尽人意。二是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课堂管理过死、“注入式”、“满堂灌”、“抱着走”仍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三是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学校多规格、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还需要长远规划和下大功夫。因此,要真正克服上述弊端和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努力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造型人才。

二、课题内涵界定

(一)创新的涵义

从表面意义上讲,创新既包括事物的发展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所谓“新”,意指“一切事物”,包括新思想、新理论、新学说、新技术、新方法等等。

“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从新颖上看,可以把创新分为社会化创新和个性化创新两类。社会化创新是指构建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而个性化创新是指创造的新事物、新观念对于自己而言是新颖的,对个人有特定的人生价值,但相对于社会和他人而言可能并不新颖。对于我校实施的创新教育而言,其重点是指发展学生的个体化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创新教育是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个性品质、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为手段,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因此,所谓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而能否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关键是看在教师的调控下课堂教

学中能否形成一种多维互动的交往关系。创新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因而反对用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做法。创新教育主张评价和管理学生要看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全面发展水平,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也要看学生德、体、美等方面的成绩,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通过对学生实施系统的教育和影响,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认识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三)创新教育是对接受性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创新和接受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合理的接受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则是对接受的发展。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目的,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教育。它一方面继承了接受性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丰富经验和有效做法,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接受性教育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解决的问题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1)创新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但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2)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活动教学为创新教育拓展领域和空间,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环节。

2、开发小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研究

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完成以下研究:

(1)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层次结构;

(2)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3)学生智力发展、学业成绩与创造力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开发途径。

(二)在实验方面着重解决的问题

1、学科教学在学生创造能力开发中的作用;

2、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程在学生创造力开发中的作用;

3、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活动课程和专门的创造性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对学生创造力开发的影响。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学习、宣传阶段

自2011年4月起,学校将利用教研活动、或举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确定实验班级,成立组织机构,制定《XXXX创新教育实施方案》。

(二)实验实施试点阶段

自2011年5月至8月,参加试点的班级选定实验教师,制定学科创新教育实施方案,并开展教学实验。

(三)实验扩大实施阶段

自2011年9月至12月.在总结第一阶段试点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全校的班级参加实验.开展学科创造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探讨.进行创新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论著评选.评选和表彰开展创新教育实验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四)深化实验阶段

在完成第一轮实验之后,根据预测的实验效果,运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对实验进行测定和评价,开展创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调整制订新一轮实验实施方案。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成果形式

(一)预期目标

1、构建起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和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和回答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初步建立有本校特色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归纳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小学创新教育实践模式。

2、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树立起创新教育思想,并能自觉运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创新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评价管理模式.

3、促进学生一般智力的发展。

4、促进学生的创造意向的发展。创造意向主要包括创造兴趣、创造动机、创造意识等。

5、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创造性思维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创造性思维还包括创造性想象。

6、促进学生创造人格的发展。创造人格是创造型人才内在的力量源泉。它主要包括进取性、冒险性和挑战性等心理品质。

7、促进学生创造技能的发展。创造技能主要包括精细性、巧妙性、实用性,重点是动手操作的设计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制作完成一批高质量的“创造”发明产品,力争在全国、省各类评奖中获奖。

8、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决不是被动地接受过程.我们认为,学生创造力开发的结果,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人格的优化与培养,必然会促进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科的学习成绩。

(二)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论文。实验中不同层面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等。

2、一定数量的科技小发明“产品”。

六、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一)建立课题实验研究组织机构,保证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课题档案及成果的收集与管理

为了提高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学校、教研组要定期举办创新教育理论培训、研讨活动,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举办讲座;还将积极组织广大实验教师参加全国、省举办的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教研组和课题负责人及时收集课题实验的相关档案资料,及时组织成果参展参评。

脑科学与早教

脑科学与早教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脑科学与早期教育非常有幸又选上了卢老师的脑科学课,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脑科学与早期教育。 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已取得很大进展,人类对神经发展和脑功能的神经基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学习和记忆等认知行为的脑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神经科学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浓厚兴趣,脑科学与早期教育研究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 生命早期突触发展呈倒U型曲线的研究是由芝加哥大学哈腾罗切尔( Peter Huttenlocher ) 研究组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而得出的研究结果。婴儿出生后不久,神经细胞的突触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在10 个月左右达到顶峰一般持续到2 到3 岁左右,然后开始下降,在10 岁左右稳定在成人水平,由此得出突触发展呈倒U 型曲线的结论。这一研究同时也表明,不同脑区突触连接数量增加的速度是不同的。在正常的生长阶段,这种突触连接大量形成的过程称为突触形成( synatogenesis) ,而突触连接数量减少的过程则称为删除。突触形成与删除都是生长与发展过程中正常而必要的过程。 近年来,“关键期”观点非常流行。此观点可以往前追溯到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90 年代早期儿童教育运动的导火线是纽约卡内基联盟于1994 年4 月发表的报告《起点: 满足孩子的需要》(下面简称《起点》) 。该报告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证明儿童的起点教育非常重要: 孩子在出生之前以及生命初期,大脑的发展比过去所认为的更迅速、更广泛,这段时期大脑的发展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它不仅影响脑细胞的数量以及脑细胞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影响脑细胞连接的方式。此后“关键期”一次开始流行。“关键期

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解与思考

对教育创新的理解与思考 赵多山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邮编 730070) 关键词:教育创新、创新、素质教育、战略竞争、人才战略 一、教育创新的背景及意义 教育创新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它包括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资源以及教育条件的创新等,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创造能力并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创新。如1989年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指出,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日本在1996年7月提出的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应把在“轻松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轻松愉快”既是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孩子眼前生活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轻松教育”,精选教学内容、精简课程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以发展个性及科学素质,适应国际化趋势。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热潮,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在经历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第三次教育创新。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并明确“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有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在教育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创新活动。 教育创新是遵循人的创造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的灵魂,21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创客教育: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和成长》心得体会

《创客教育: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和成长》心得体会 惠发街道中心小学张文军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培养、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也能抑制、扼杀之。关键看我们将创建怎样的教育体制,实施怎样的育人模式。对基础教育来说,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广泛、深厚的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角色行为。作为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深刻理解教育改革的背景意义,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自觉自愿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从而树立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我认为创新型教师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真挚的教育情感。②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③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④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⑤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和灵活机变的才能。⑥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敢于冒险和批判的精神。 ⑦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⑧远见卓识。⑨善于组织管理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也应创造适宜创新教育生存发展的小环境。要注重现实环境,即创新教育开展的方式、渠道或途径。这是开展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其实,只要观念转变了,思路开阔了,就可以创造出更多具体的开展方式。虽然,创新素质是与实践活动分不开的,但

并不意味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越多越好。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的80%是在课堂里,所以创新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着重促进“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的形成,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在效率上下功夫、作文章,避免舍本逐末的做法。还要注重心理环境,即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真诚、共融的良好氛围。这种心理环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参与这一教学过程的两个主体对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就不是几张试卷能考核得了的。对于知识技能一类短效、显性的内容,可用传统的方式测量,而对于创新素质等长效、隐性的方面,却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测评与鉴定。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一次成绩判好坏、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状况,避免教师跟着考核走,学生围着分数转的现象出现。应将学校、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引导出来,彻底改变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同时创新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真诚地关注和客观地对待。我们唯有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去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并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真正开创创新教育的新局面,迎来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

推动创新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推动创新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推动创新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困扰教育的桎梏。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教育带来了教育格局的重大变革,也为推动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首先,紫光的创新教育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突破。现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共享数据资源库,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共享,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信息化平台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融合起来,使得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现在,各教育研究机构和优质教育学校积极开发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短缺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提高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水平。边远的农村学校和城镇的薄弱学校搭上创新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快车,可以享受到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从而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如今,许多边远的乡村学校都有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陋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其次,紫光创新教育实现了名师教学共享,让偏远地区的学生“走”进了名校名师的课堂。创新教育使教学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以前,各级教研机构和优质学校都是通过“送教下乡”的形式来帮助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这样的活动既费时间,又费精力。现在,多所学校能同步进行教学,有效解决了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各学校实现了“联动”,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拉近了城市与农村、强校与弱校之间的距离。现在,远程教学站已经覆盖了很多贫困边远地区,名校名师的课堂可以通过网络,便捷、迅速地传递到多个教学站。偏远地区学校的学生可以坐在自己的教室里“走”进名校名师课堂,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平台上欣赏名家名师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薄弱学校的学生得到了名师的教学,一同听课的教师也大开眼界。可以说,创新教育使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之间的师资和教学差距缩小了许多。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案例

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 ——《五彩池》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五彩池》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五彩池》这篇课文选自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课文介绍了作者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各种不同形状的五彩池以及五彩六色的池水,同时揭示了其中的奥妙。 二、案例描述 课前指名学生回答在课文中奶奶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作者去旅游见到什么导入,使用多谋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五彩池风光图片供学生欣赏,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这样做好目的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到五彩池游览了一番似的,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 (一)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师:听老师配乐范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讨论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生1:我找到了“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展幅地毯的宝石”这一句,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五彩池的颜色美,它把光辉比作宝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五彩池的神奇景色。 生2:我找到了“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的像盘子的,

有的像莲花的…..”这一句,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五彩池的形状奇特,它把水池的形状比作葫芦、镰刀、盘子和莲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五彩池的神奇特等色。 师:除了课文讲到的形状外,你还能想象出五彩池有哪些形状吗?并用筒笔画画出来。 生:展示学生作品。 师:课文还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彩池的神奇样子? 生1:我从这一句“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中体会到了五彩池的数量多。 生2:我从这一句“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母指能触到池底。”中体会到五彩池的大小和深浅。 师:你们很会读书,找得很准确。五彩池的确很神奇。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 生1:神奇的语气 生2:兴奋的语气 师:是的,我们应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时惊讶之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一次。 师:刚见到五彩池,作者就被它无比的神奇深深吸引住了。然而,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生: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池水的颜色。 师:对,就是池水的颜色使作者感到惊奇。那么五彩池池水的神奇又表现在哪里? 生:池水的神奇表现在两方面;a、水池的颜色各不相同,b、同一水池的颜色也不相同。 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四人小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龙兰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基础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教育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特别是具有育人价值。数学的育人,主要是通过知识教养,思想教育,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人整体地、有条理地、合乎逻辑地和系统地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教授一定的高等基础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深化对客观世界中事物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理解,通晓研究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它的运动形式的规律。具体地和抽象地认识数与形的存在,研究数形规律,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最基本的元素。人们只有对数与形有了基础的了解,才有可能认识任何事物。 在高等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中(在中国,即通常的学前教育、小学、中学教育和作为高等教育的预科教育的高中教育),教育者们认为,受过基础教育的社会成员需要的数学的基础被称为初等数学结构。其任务是把概念化了的初等数学知识系列,系统地传输、内化给受教育者,以期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具有相应的数与形的思维能力,数与形的初等知识,有进行初等的数与形的运算的基础能力。 高等教育中的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承接初等数学教育,在初等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知识。一是升华和促进受教育者数理逻辑的观察、思维和判断等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二是延伸拓展受教育者的数学知识面,在新的层面上,为在各种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数学运用,为各专业能力(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进一步从各种数学模型的形式和应用中享受到数学美。 大学基础数学学科主要包含: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线性代数,研究如何解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问题;微积分,研究变速运动及曲边形的求积问题,作为微积分的延伸,还包括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随机现象,依据数据进行推理。所有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构成了大学基础数学教育知识结构部分。 一、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的创造活动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类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了崭新的水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创新能力将是21世纪人才的根本特征,而创新能力的源泉乃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协调地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一般包括创新的情感动力、创新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的行为能力。 创新的情感动力,是创新活动的发动机,是驱动创新活动的力量,它包括创新的动机,创新欲望,创新的认知能力,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内容。创新的行为能力,是由创新活动的各种外显行为和技能组成的,其中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是关键因素。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这些情感的、认知的和意志的诸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整体。发展创新素质的教育,就是通过多种的方法和措施,发展学生的创新情感和欲望以及创新的认知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所需要的意志品质。 1.创新情感、欲望和动机的激发 创新的欲望是驱动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创新情感、欲望、动机的激发表现为以下几点: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融合初探2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融合初探 刘拥军 摘要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的融合,为K12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带来时代性的变革。对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起源到发展进行文献调研,发现创客对STEAM教育起到优化的作用,为STEAM教育的实施提供工程案例和创新思想。对二者结合对中小学教育的作用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对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创客和STEAM教育给予了建议。 关键词:创客教育 STEAM教育融合 引言 2017年秋开学季,人工智能机器人弹钢琴点燃了各位家长与孩子的热情,可现,未来已来,创客教育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的一个趋势。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客和创客教育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创客们作为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创新2.0时代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学校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学校创客教育旨在应用创客理念重塑教育,强调通过动手操作将创意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是STEAM教育的呈现方式。 二.STEAM和STEAM教育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 gy)、工程(Engineering )、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STEAM教育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新的综合学科背景下的教育思潮。它倡导将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综合的课程结合起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STEAM教育有两大特点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一是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然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两点。

新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创新

新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创新 目前,新教改已经广泛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中展开。但是受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影响,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新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育创新提出了建议。。 标签:教改小学语文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时代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以及教育的要求更加倾向于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注重创新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新教改随之应运而生。各学科在新教改的要求下,纷纷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地方。小学语文是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及情操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新教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展开讨论,有利于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和情操教育,有利于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语文往往被看作一个“工具”,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苍白。这一情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更为严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语文的实践授课过于狭隘、小学语文偏离生活化、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应用等问题。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表现。(1)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以“教”为主,“自我独白”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在提问和回答阶段则“偷工减料,能省则省”,导致一节课完全按照教师之前备课设计的进度进行。这种情况虽然能够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进度以及课堂的秩序,但是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完全以书本为中心的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教师虽然能够按时完成教学进度,但是由于提问和回答阶段不够完善,导致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点以及领悟教学意图上了解不足。而且,按部就班的教学既难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对情感活动重视不足。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包括“认知、听、说、读、写”。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知识点的学习,过多的强调语法、修辞等知识点的学习,更多的强调“认知”以及之后的“写”,对“听、说、读”重视不足。而这往往会导致情感活动、动作以及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缺失。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造成学生在抛开书本之后往往无所适从(3)过于重视课堂的灌输。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以“教”为主以及对情感活动重视不足,往往导致教师过于重视在课堂中灌输之前已经存在的现成结论和成果。例如,在一篇文章的段落分析以及大意总结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具体的分段及文章大意;在某段诗词或者美文的赏析中,学生往往会被告知几个单纯的知识点。而且,受制于特定的考核方式,一个问题往往只有单一的答案。这样过于强调灌输及统一的结果造成学生主观能动性降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新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论文

初中思品教育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摆在政治教学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竞争依靠人才的力量,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模式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题。下面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 1.传统教学方法是重传授,轻培养;重灌输,轻启发。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从而不愿学习。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教师要进行启迪和引导,这只靠讲理论是无法做到的,要敢于突破课堂的束缚,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经常开展社会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教师把教的内容从基础知识转变为学习方法,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让学生形成多提问多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

浅谈小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牛雨 【摘要】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创新教育小学教育重要性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是小学教育总体上处于之后的状态,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依然受制于17年模式和应试思维。一般而言,较之于教育法规,课堂教学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前卫性,但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则正与该趋势背道而驰。义务教育法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重视能力,尊重个性的素质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应试思维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应试思维决定了小学教育的两大特点: 1.多做、多练,题海战术才是真道理。 在这种思想的前提下,老师及学生都很辛苦,学生每天背课文、写作业、参见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同时还要应付学校的考试,学生完全

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这样完全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老师团队亦是每天超负荷工作,尤其是目前,中小城市小学班级内人数严重超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是一个“苦”字了得。2.超前训练 在应试教育思维下的教学,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和老师都会盲目的追求分数,而对一些期末的考试内容及科目会重点讲解,而次要内容则会忽视。这完全违背素质教育的初衷,忽视了对孩子得个性化教育,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未成年人以后的发展。 二、小学应将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接,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创新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创新 发表时间:2013-02-25T15:59:24.65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10月供稿作者:夏军爽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夏军爽河北省平乡县丰州学区小学语文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下,严重束缚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小学生被认为是最听老师话的孩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小学生又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群体,小学时代也是逆反心理形成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者,留给学生足够的情感和思维发展空间,尊重他们在对待同一个问题上的差异性,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尊重、热爱学生就是尊其思想,重其感情,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或者内容都是不正确的。抛开工具性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只追求知识、技能、技巧,而舍弃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有侧重地运用,做到二者兼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展示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因循守旧,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主要是一只粉笔,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走上讲台就开始传统的辛苦的讲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的,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简单,通常是具备书本、黑板、粉笔、纸张等即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教师所接受和讲授的知识均不超出书本范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式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多元化原则。只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而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他们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方式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把很多科学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来。多媒体并不等于现代教学方式,也就是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并不就是现代教学了。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观念。一是学生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主体,转化学生的从属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可以利用话筒这种手段现场采访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多媒体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学校的主体永远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频和图片,利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因为学生并没有走出校园亲自观察的机会,经过剪辑后的录像带恰可解决这一问题,使之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帮手和学习的工具。 三、语文教学应轻松进行,培养思维灵活性 当前语文教学,师生都感到负担重。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挤得满满的,填得死死的,作业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堂课而言,也是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言高论,尽情地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其次要留下空白,留有弹性。所谓留下空白,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谓留有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势,能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一是由浅到深之间的弹性,使全班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自由选择、自主发挥;二是从一种思路到多种思路的弹性。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三是从一元结论到多元结论的弹性,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总之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应用(精)

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应用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尤其是指那些能够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各种创意转变为实际产品的人。 imaker创客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不被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束缚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地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今年三月五日,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自此之后,创业、创客、创客文化、创客运动、创客教育等议题开始受到业界、政策制定者、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国外,林林总总的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在大大小小的会议、工作坊、媒体报道中,“创客”的身影随处可见。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一些中小学,也开始尝试将创客教育引入中小学教学之中。 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天的教育及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发展变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各种开源软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创业的边际成本。在国内,在过去几年间,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机构开始提供投资、路演、交流、推广、培训、辅导等增值服务,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也快速地聚集到这个方面。创业的主体逐渐地由过去的小众转向为大众,有越来越多的“草根”群体加入,其中不乏在校学生,甚至也包括许多中小学生。 美国学者Martinez和imaker在他们的著作《创生着学》(Invent to Learn一书中,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创客在学校教育中发展的意义、价值和未来走向。在书中,他们指出,从创客运动中,学校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学习者群体运用他们的闲暇时间,去设计、构建他们周遭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教育中的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会议上,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Martinez发表了一场观点犀利、鼓舞人心的演讲。在演讲中,她说,对于在学校中启动创客空间来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创客运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免费的、或者是价格低廉

脑科学学习心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学习《脑科学》的心得 十月十八号,我有幸参加了亲子共成长班主任培训班,上午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的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应力教授的报告,现在我就谈谈听她的报告的一些体会: 《教育是促进还是阻碍脑的发展》 应教授通过给人和动物做实验,证明了无论人还是动物,在良好的环境、愉快的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脑功能提升的就快。作为老师我们是一味地给学生补文化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还是根据脑科学的原理,给学生进行脑功能的提升成绩好呢?实验证明,脑功能提升班各方面都比单纯的功课辅导班的好很多,从而证明了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学会运用脑科学来辅导学生,不仅学生的文化课好,还很少有行为问题发生。 要想运用好脑科学我们值得重视的有六大方面: 第一:脑对事物意义探寻具有生存功能。对意义的探寻是人脑的基本能力,在探寻事物意义的活动中,脑能够创设神经元之间更多的连接,能够自然地感知和产生感觉并理解意义,不仅是每个领域专门知识与技能的核心,而且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须。有意义的教育需要感知觉、情感和理性共同参与,成分

的发挥脑额叶的执行功能,在多重情境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二:脑的认知与情感渗透并交互作用。适当的激励,兴奋会优化脑的运作,更加具有创造力,体验学习的快乐。个体成功的体验也能激发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及维持动机,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脑的运作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动机,运用明喻、隐喻、故事、鲜活的案例等等手段,激发更多的心理能量。组织边缘性信息强化无意识注意,比如:学校的校园设计、教室的布置等等都对学生在心理上放松,学生的大脑就会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种促进。 第四:脑能同时对整体和局部进行加工。部分与整体并举,无论是忽略部分还是整体,都会在学习上产生一个巨大的困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需要相互演进,即可把整体的东西分解为部分去分析,也可以整体去感知。学科之间也可以互相联结,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动态的、情境化的错综复杂的整体网状式加工,创设空间思维。 第五:脑是具有内在节律的自然生命体。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拥有更多的神经元,大脑细胞间的联系增强,毛细血管更粗大,运动能提升脑的化学物质,使人心情愉快,开展各种形式的运动,缓解压力,促进认知发展。另外通过艺术浸润,音乐舞蹈等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孩子思维更灵活,更有创意,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充分休息能够缓解脑神经的紧张疲劳,而且有助于激发动机,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及理解力等等。均衡的饮食同样能够为大脑和身体提供所需的热量及营养素,以促进脑细胞的生长,提升脑的运作效率。

10100111100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行动计

10100111100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行动计

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执笔陆一平 1. 行动背景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左右人类未来,信息构成生存基础。人们的生活、思想、沟通、学习方式等也随之将发生巨大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时代的要求引发了“教育上的第四次革命”,引发了学习者学习、思考方式的改变,引发了教育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变。这使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语文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语文教育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早在1992年12月,江苏省教委就召开了著名的“南通会议”,颁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把语文教育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语文教育姓“语”:要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养成良好习惯,做到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做到“三个防止和克服”——防止和克服教育中的形式主义,防止和克服架空分析思想内容,防止和克服搞繁琐的应试训练。1999年,教育部又投入巨资进行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作为实施跨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实验区轰轰烈烈的实施,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与贯彻,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所有这些,为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契机。所有这些,为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契机。 我校进行语文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促内化”的方式,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地得到更新,这为我们进行语 2

很火的创客教育

很火的创客教育,你知道它具体的含义吗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这个定义来自2016年2月的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创客教育专委会聚集了创客、创客教育界的20余位专家和实践者共同研讨的成果。因为开研讨会的那天正好是元宵,这一定义也被称为创客教育的“元宵定义”。 创客教育的定义看起来就一段话,但是研讨的过程却颇费周折。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几乎每一位从事创客教育的创客或者教师,都有自己的定义。一开始做创客教育的几位骨干教师和创客,是采用“和而不同”理念,彼此都相信观点基本一致。但是后来发现,不同的表述会带来一些误解,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个研讨会。应创客教育专委会的要求,我们对这个定义做以下解读,以期促进创客教育的发展,形成最为广泛的行业共识。 首先,我们发现教育学当中的很多概念,都受到每个时代对教育要求的影响。一般来说,公众认为哪一类人的工作方式和能力模式,将会是影响时代未来发展走向的方式,那就会出现一个相应的学习潮流或者教学模式。比如当教育目标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以落实基本功、以“学文化”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潮,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口袋插满钢

笔的大学生”样子,因此很多教育行为围绕着“升学”展开。当时代要跨入信息社会,国家需要计算机人才的时候,“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学科整合、融合,WebQuest之类的教学模式就纷纷出现。 旁观国外也是如此。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提出也分别受到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特别是软件工程师的影响,探究(Inquiry)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常常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或者“像专家那样思考、解决问题”,而基于项目的学习则要求教育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体会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面对某个需求,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请教专家,自学知识,团队协作,最后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而互联网时代中工程师的网络协作模式,也影响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最终走向网络协作。也许会有人质疑,“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成为科学家”,“程序员的生活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这是事实,但是也不必担忧。 这就像一场接力,每个时代影响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先进人才模型,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新工业革命时代,很多人看好创客将成为下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群体,于是就产生了“创客运动”和“创客教育”的社会背景。事实上,创客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大教育,很多最为原始的创客,就是自由的软件工程师——一批开源文化的创立者和粉丝。

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

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 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 2011-11-15 00:05:19| 分类: 科技创新教育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科技创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根本手段 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教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培育和提高。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对教师关注科学前沿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为学生,尤其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教师有可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识、研究手段传授给培养对象,从而有可能为参与过一次或若干次研究过程的科技人才进行有效的知识更新,使教育模式由“单向连续”向“交叉循环”转变,形成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高校区别于一般科研院所最大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而且非常集中,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必然带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领域、新方向、新方法,构成新型的学术群体,培养对象在不断更新的学术氛围中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提高学术境界,并通过接近或参加一定的研究工作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科技创新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高等学校,只有当体现着智力水平的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学科建设层次的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科研方向,而科研方向本身就是智力资源“聚合”与“拓展”的具体设计,是智力创新的实现形式。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和由此产生的高质量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科的发育与成长。 在长期以来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化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讨论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学校里,所有学科、所有专业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高校全局工作中的地位。 三、科技创新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根本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引进和派人员外出进修等渠道,补充队伍和提高整体实力,但解决问题最根本也是最现实的措施是引导教师积极从事科学创新工作,使之在先进的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大量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新领域、掌握新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培育创新能力。 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师是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科学环境下开展工作的,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等学校,必须对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高校自身的特点,让教师完全脱离教学工作去更新知识是不现实的,而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文化信息密集、学术交流渠道多、实验条件比较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