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

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

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归还学说: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1)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五种因素下形成的。

(2)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覆盖于陆地表面,处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

(3)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5)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6)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五、论述题

1. 论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1)概念: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要点)

①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a.营养库的作用;

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c.雨水涵养作用;

d.起机械

支撑作用;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②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③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④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名词解释:

1、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指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

2、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

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

激发作用:由于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使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加快(正激发)或变慢(负激发)的效应称之激发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 在一定土壤pH 值条件下,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通常以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 CEC )。

土壤盐基饱和度 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总量的百分率

100)

)(())((%11⨯++=--kg cmol kg cmol 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 土壤结构体:指土壤中的土粒在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形式、隙状况以及稳定性的综合特性。

同晶替代作用,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田间持水量:在一个地下水埋藏较深、排水条件良好的平地上,充分供水,地表覆盖避免蒸发,待水入渗完1-2天之后,测得土壤含水量的数值即为田间持水量。

萎蔫系数:当植物根系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

冻后聚墒”现象

冬季表土冻结,水汽压降低,而冻层以下土层的水汽压较高,于是下层水汽不断向冻层集聚、冻结、使冻层不断加厚,其含水量有所增加,这就是“冻后聚墒”现象。

夜潮”现象

白天土壤表层在大气蒸发力的作用下,水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变干。夜间降温,使得底土温度高于表土,水汽由底土水汽压高处向水汽压低处的表土向移动,遇冷便凝结,使白天晒干的表土又恢复潮湿。

土壤活性酸:指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出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

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H+,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包括空隙在)的原状土壤的干重,单位g/cm3

土壤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各种大小空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数,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空隙度的总和。。

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

2.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生物有机质在微生物和酶作用下,经分解再合成作用形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3.矿化作用,复杂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最终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物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矿化率作为土壤矿化快慢的指标。一般土壤年矿化率为1%左右

11.激发比率,加入新鲜有机物质后土壤有机物质矿化量与加入前的矿化量之比。激发比率> 1,正激发,不仅没有提高土壤有机含量,反而减少了;

激发比率<1,负激发,可以增加腐殖质含量

14.MRT土壤有机质平均停留期(mean residence tim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MRT )土壤有机质各组分年龄的加权平均值。

各粒级的基本特征(不同粒级土粒的特点)

土壤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简称土粒。分单粒和复粒。

砾及砂粒:它们是风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径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无收缩性和膨胀性。氧化硅含量在80%以上,有效养分贫乏。

粉粒: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干时减弱。粒间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氧化硅含量在60%一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比砂粒丰富。

粘粒: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粒间隙小,吸水易膨胀,使隙堵塞,毛管水上升极慢。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极强,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保水保肥性强.氧化硅含量在40%一60%之间,营养元素丰富。

粗细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占有的不同的比例,这种大小不同土粒的比例组合,叫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

土壤的不同级别颗粒的含量分布称之为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定义: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叫土壤质地。4.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

砂质土的性状:泛指与砂土性状相近的一类土壤,物理粘粒含量<15%。

(1)通透性好(水)

(2)保蓄性差(水)

(3)潜在养分含量少,养分转化快(4)大隙多,通气性好

(5)土温变幅大,早春地温容易上升(暖)

(6)耕性好

(7)无有毒物质存在

(8)作物易早衰,发小苗无后劲

粘质土类:物理粘粒含量>45%,质地细(粘重),包括粘土以及和类似粘土性质的重壤土和部分中壤土。

(1)通透性差

(2)保蓄性强

(3)养分含量丰富,转化速度慢(4)小隙多,通气性差

(5)土温变幅小,早春地温不易上升(冷凉)

(6)耕性质量差

(7)有毒物质容易积累(8)不发小苗有后劲

壤质土类:砂粘比例6:4

(1 )大小隙比例分配较合理

(2 )保水保肥

(3 )养分含量充足,有机质转化速度快

(4 )水肥气热以及扎根条件协调(5 )耕性好

(6 )既发小苗有有后劲

二、填空

1.写出两种次生矿物名称:(蒙脱)、(高岭)。

2.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英)、(长)、(云母)。

3.高岭属于(1:1)型矿物。

4.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二大类。

5.岩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6.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

基性岩)。

7.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喷出岩)两类。

8.岩矿物的风化作用按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

物风化)三类。

9.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10.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

(0.01)毫米。

11.土壤粒级按国际制可分为(砾)、(砂粒)、(粉粒)、(粘粒)四级。

12.土壤质地按国际制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

二、判断题

1.(×)高岭是原生矿物。

2.(×)伊利是原生矿物。

3.(×)土壤胶体是一种矿物。

4.(×)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5.(×)花岗岩是变质岩。

6.(×)板岩属于沉积岩。

7.(√)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

8.(×)土壤颗粒大小差别非常大,但都是圆球形。

9.(×)质地即指砂粒、粉粒、粘粒三种粒级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

10.(×)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的含义是一样的。

11.(×)土壤质地也叫土壤机械组成。

12.(×)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粘粒含量。

13.(√)壤土发老苗也发小苗。

14.(√)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

15.(×)任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

16.(×)砂质土全部由砂粒所组成,粘质土全部由粘粒所组成。

17.(√)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

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

三、名词解释

1. 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矿物:指存在地壳中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

原生矿物:由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和结晶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指原生矿物经风化变质作用后,改变了其形态性质和成分而形成的新矿物。

2. 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岩浆岩:地球部呈熔融状的岩浆上侵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和凝固所形成的岩叫岩浆岩。

沉积岩:各种岩的风化物,通过各种搬运作用,在适宜的环境下沉积,经过固结而成的岩。

变质岩:地壳中岩浆岩、沉积岩和原有的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

3. 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岩在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后逐渐破碎成松散物质的过程。

物理风化:是岩在外力影响下,机械地裂成碎屑,只改变大小和外形,而不改变化学成分的过程。

化学风化:岩在水、氧、二氧化碳等风化因素的参与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分解过程。

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对岩、矿物产生的破坏作用,称生物风化作用。

4. 土壤母质: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岩风化物或各种类型的地质沉积物。

5. 土壤粒级:土壤矿质颗粒的大小不均,按照颗粒直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叫粒级。

6.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

土壤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四、简答题

1.岩矿物的风化作用可分为几大类型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类。

物理风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冰冻、风和流水。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四种形式。

2.岩有哪些类型?岩浆岩按SiO2含量和成因、产状分为哪几种类型?

岩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岩浆岩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喷出岩两类。

3.粒级按国际制和联制如划分?

●国际制联制

●砾或块>2mm1-0.01mm为物理性砂粒;

●砂粒2-0.02mm <0.01mm为物理性粘粒

●粉(砂)粒0.02-0.002mm

●粘粒<0.002mm

4.质地的概念是什么?按国际制标准它可分为哪几大类型?

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国际制将土壤划分成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十二级。

5.

6一般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为什么?

(1)粘土含有的次生矿物和有机质较砂土高,因此本身养分多。

(2)粘土对养分的吸附作用比砂土强。

6.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能力弱,而粘土保水抗旱能力强?

砂质土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粘质土粘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

砂质土大隙(通气隙)多,细隙(毛管隙和非活性隙)少。

粘质土大隙(通气隙)少,细隙(毛管隙和非活性隙)多。

砂粒持水能力弱,大隙持水能力弱,所以砂质土保水弱,抗旱能力弱。粘质土则反之。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

1、物质组成

非腐殖物质(生物有机质或非特定物质)

新鲜有机质指那些仍保持原来形态,没被分解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遗体或排泄物。

有机残余物和简单有机化合物有机残余物指半分解状态的有机物质。简单有机物包括糖类有机残余、氨基酸、脂肪等有机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生物有机质在微生物和酶作用下,经分解再合成作用形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复杂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最终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物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矿化率作为土壤矿化快慢的指标。一般土壤年矿化率为1%左右。

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量为腐质化系数或有机物料的残留量。腐殖化系数大小不仅取决于有机物质品种本身,也取决于各种环境条件:旱地土壤腐殖化系数一般在0.20~0.30,而水田则为0.25~0.40之间

氨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各种简单的化合物分解为氨,称为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是指将土壤中所形成的氨、胺、酰胺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生物化学过程。

反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某些厌氧微生物在通气不良或供养不足条件下将NO3-或NO2-还原成N2,NO,N2O等气态氮素而损失的过程。

腐殖化:有机物质在分解转化过程中,又重新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化过程也就是有机碳从一种有机碳形式转化为另一种有机碳形式,也叫有机碳的转。它是一种极端复杂的生物过程。

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

土壤有机物质分解转化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属于生物化学反应。(1)温度:在0~35℃围,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增加。每上升10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升高10倍。温度高于45 ℃和低于0 ℃微生物的活性都会降低,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变慢。高于50 ℃就是纯氧化反应。

(2)水分(通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一切条件都需要一定的湿度条件和通气条件。如果适度湿润且通气良好,土壤中的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进行着好气分解,分解速度快。分解完全,矿化率高、中间产物少、养料释放多、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如果湿度过大,水分堵塞了土壤隙,使通气状况受阻,嫌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分解慢,不彻底,有中间产物累积,释放还原性气体,产生环境效应,也影响植物生长。

(3)pH:各类微生物最适条件:细菌—中性;放线菌—微碱性;真菌—酸性(3~6);土壤pH高于8.5和低于5.5,都不适宜微生物活动。绝大多数微生最适pH条件为中性。

(4)土地利用及栽培式:农田与荒地,水田与旱田,作物种类,地膜覆盖栽培等(5)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类别的土壤(沙、粘)

(6)有机物自身的物理状态和组成:新鲜程度、细碎程度,织物组织的C/N比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面的作用

(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1.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的CO2达1.35×10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

2.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

3.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

4.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

5.腐殖酸的络合和螯合,防止了某些金属如Cu、Zn沉淀,提高了有效性。

6.有机酸促进了矿物风化、溶解释放其养分。有机物质是多元素的长效肥

(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

1、物理性质:

①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胶结剂---敏酸—多糖)

②降低土壤粘性、粘着性、胀缩性和可塑性,改善土壤耕性;

③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

④促进土壤升温。

2、化学性质

(1)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

(2)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可变电荷

(3)影响土壤保肥性

(4)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

(5)影响土壤缓冲性(弱酸和弱酸盐)

3、生理性质

(1)影响根系的生长

(2)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增强了细胞渗透性和刺激根系下扎)

(3)影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

(4)药用作用。

不良作用:有机物质分解的中间产物如各种有机酸的毒害问题应当注意

一、填空

1.土壤腐殖质可分为(敏酸)和(富里酸)两大组分。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过程。

3.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但具有(不可逆性)。

4.富里酸的酸度比敏酸(大)。

5.土壤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带(负)电,也带(正)电,但以(负)电为主。

二、判断题

1.(√)腐殖质常与矿物质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2.(×)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而且具有可逆性。

3.(√)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绝大部分。

4.(√)腐殖质主要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5.(√)富里酸的总酸度比敏酸大。

6.(×)氨化作用只能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7.(×)氨化作用只能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8.(×)土壤中氮的硝化作用在任情况下都可以进行。

9.(×)敏酸呈可溶状态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强酸性。

10.(√)敏酸的分子量大于富里酸。

11.(×)同一土壤中形成原始腐殖质的单分子完全相等。

12.(√)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的粘结力大,比粘粒的粘结力小。

13.(×)硝化过程没有微生物参与也能发生。

14.(√)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15.(×)只要不断地向土壤中施入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就能不断地提高。

16.(×)只要多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就会相应的不断提高。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2.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大分子胶体物质。

四、简答题

1. 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存在状态?其组成中包括哪些部分?

来源:动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

存在状态:机械混合状态、生命体、溶液态、有机-无机复合体态。

包括普通有机化合物和特殊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2.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一般可分哪两个阶段?

可分矿质化、腐殖化两个阶段。

五、论述题

1. 论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调节措施。

(1)概念: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的各种含碳化合物。

土壤肥力:是在太阳辐射能的影响下,能及时调节和适应各种外界条

件而不断地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能的能力。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是植物和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

(2)腐殖酸对植物有多面的生理活性

(3)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

(4)能提高土壤缓冲能力

(5)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6)能加深土壤颜色,提高土壤温度

(7)能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调节措施:

(1)种植绿肥

(2)增施有机肥料

(3)秸杆还田

3. 比较HA和FA的异同点。

二者共同点:

(1)组成元素:都是由C、H、O、N、S等主要元素及少量的灰分元素如Ca、Mg、Fe、Si等组成。

(2)结构:以芳香族核为中心,带有多种功能团。

(3)性质:两性亲水有机胶体。

(4)都溶于碱。

二者不同点:

(1)元素:C、N含量和C/H比值为HA>FA,但O和S的含量HA

(2)分子量:HA>FA。

(3)缩合程度:HA>FA。

(4)功能团及数量:羧基和酚羟基的含量:HAFA (5)酸性:HA

(6)溶解度:HA不溶于水,HA一价盐溶于水,二价以上盐溶解度低;富里酸有相当大的水溶性,FA一、二价以上盐都溶于水。

(7)颜色:HA黑褐色;FA浅黄色。

(8)胶体凝聚性:凝聚力HA>FA。

4. 以蛋白质为例说明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1)概念:有机质矿化过程指复杂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

(2)蛋白质矿化过程:

①水解过程: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各种氨基酸: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消化蛋白质→多氨酸(多肽)→氨基酸。这类物质一般不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为进一步转化提供原料。

②氨化过程:氨基酸在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氨化过程只要温度、湿度适宜,不论在好气或嫌气条件下均能进行。氨化过程可以通过水解、氧化、脱羧基、还原几个途径进行。

③硝化过程: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态氮通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相继作用进一步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也是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养分。若在通气不良条件下,硝态氮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进行还原过程,造成土壤中氮的损失。

第四章土壤性和结构

一、填空

1.比起表层土壤,底层土壤容重(大)。

2.比起底层土壤,表层土壤容重(小)。

3.土壤密度的近似值是(2.65 g·cm-3)。

4.非活性隙的当量径一般为(小于0.002mm)。

5.土壤隙按当量径可分为(非活性隙)、(毛管隙)、(通气隙)三大类。

6.一般来说,砂土、粘土、壤土总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粘土)、(壤土)、(砂

土)。

7.粘质土的总隙度比砂质土(大),容重比砂质土(小)。

8.土壤中土粒因不同原因而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

片,叫(土壤结构体)。

9.形成团粒结构的胶结物质有(粘粒)、(无机胶体)、(有机胶体)。

10.耕作对土壤的三个主要要(耕作阻力尽可能小)、(耕作质量好)、(适耕期尽可

能长)。

二、判断题

1.(×)比重大小可以反映土壤隙状况。

2.(×)土壤密度大小可以反映土壤隙状况。

3.(×)土壤密度永远比土壤容重小。

4.(×)春天的土壤感觉松软是由于春风的作用。

5.(√)当量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

6.(×)颗粒排列很紧的土壤,其总隙度小,但通气隙相对较多。

7.(×)砂土的总度大于粘土。

8.(×)土壤隙可按其真实径来研究。

9.(×)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体类型为柱状结构体。

10.(×)土壤的宜耕期是指土壤适宜耕作的时期。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隙:土壤固相的土粒或土团之间的空隙,称为土壤隙。

2. 土壤密度: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隙的体积)的质量称土壤密度。

3. 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土重。

4. 土壤隙度:单位体积土壤隙所占的百分数,称土壤隙度。

5.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

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单粒和复粒的类型、数量、品质及其排列状况等的综合特性。

土壤结构体:土壤中土粒因不同原因而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

6. 土壤团粒结构:土粒胶结0.25~10mm的圆球形疏松多的小土团。直径小于

0.25mm的称微团粒。

四、简答题

1. 土壤隙按当量径可分为几类以及每类的具体指标?

土壤隙按当量径可分为三级:非活性隙、毛管隙和通气隙。

非活性隙:土壤水吸力大于1500mb,当量径约为0.002mm以下;

毛管隙:土壤水吸力1500mb~150mb,当量径为0.002mm~0.02mm;

通气隙:土壤水吸力小于150mb,当量径大于0.02mm。

2. 简述土壤隙状况的评价标准。

对旱地土壤而言,一般以耕层总度50-56%,通气度在8-10%以上,如能达到15-20%则更好;在整个土体的隙垂直分布为“上虚下实”,耕层毛管度与通气度之比为2:1至4:1比较好。

3. 土壤结构体有哪些?并区分优良和不良结构体。

土壤结构体有:块状和核状结构体、柱状和棱柱状结构体、片状结构体、团粒结构体。

除团粒结构体是优良结构体外,其他都是不良结构体。

五、论述题

1. 论述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

1、概念:团粒结构指土粒胶结0.25~10mm的圆球形疏松多的小土团。直径小于0.25mm的称微团粒。

(2)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要点)

团粒结构的形成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多级团聚,即土壤单粒经过各种作用形成复粒(或称微团粒),复粒间又经各种作用形成团聚体。二是大块状的土体经过各种力作用而崩解成团聚体。在田间,这两个途径往往同时进行,互相促进,难于截然分开。

①多级团聚:包括凝聚和胶结两个过程。a.凝聚作用;b.胶结作用。

②土块崩解: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耕作。

论述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要点)

(1)团粒结构具有适当比例的毛管隙与非毛管隙,即有利于水分和空气共存,又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供应与保持。

(2)团粒结构具有较强的蓄水抗旱作用。

(3)团粒结构与土壤空气及土壤养分的关系,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间进行矿质化,而团粒部进行腐殖化,每个团粒即象一个供应站,又象一个贮藏库,同时起着保存、调节和供应水分、养分的作用。

(4)有利于土壤温度的稳定

(5)有利于耕作

第五章土壤水、气、热状况

一、填空

1.土壤水按形态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四种类型。

2.土壤水分饱和时,基质势为(0)。

3.土壤水分势能值(基质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包括四个分势。

4.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灌溉水)、(地下水)、(汽态水的凝结)四个

面。

5.土壤水汽从温度(高)处移向温度(低)处。

6.土壤水总是从土水势(高)处向土水势(低)处运动。

7.1907年,美国(白金汉)最先运用“能量”的观点来研究土壤水分。

8.土壤汽态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凝结)和(扩散)两种。

9.土壤空气的更新式主要有(整体交换)、(扩散)两大类。

10.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过程有(整体交换)和(扩散)。

11.土壤空气有(吸附态)、(溶解态)、(游离态)3种形态。

12.土壤湿度愈大,土壤(热容量)也愈大。

13.土壤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生物热量)、(地心热的传导)、(化学反应

放热)四个面。

14.土壤热容量分为(重量热容量)、(容积热容量)两种表示法。

15.土壤空气的热容量比矿质土壤颗粒的热容量要(小)。

16.从温度较高的土层向温度较低的土层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土壤的(导热性)。

17.土壤导热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随容重增大而(增大)。

18.土壤温度日变化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1-2点);土壤温度所变化最低温度出

现在(日出前5-6点)。

二、判断题

1.(×)非活性隙中保持的水对作物是有效的。

2.(×)烘干土即为风干土。

3.(×)毛管水是存在于毛管及大于毛管的隙中的水。

4.(×)膜状水对植物来说是无效的。

5.(×)某土壤含水量200g·kg-1,则1千克该土壤含水分200克。

6.(×)如果不断地向土壤供水,土壤水分就可以维持不饱和流运动状态。

7.(√)土壤导热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随容重增大而增大。

8.(×)土壤空气中水汽总是饱和的。

9.(√)土壤水的流动向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

10.(√)土壤水分不是纯水,而是含有多种物质稀薄的溶液。

11.(×)土壤水分只有势能,没有动能。

12.(√)土壤热容量主要决定于土壤含水量。

13.(×)土壤有效水分最高上限是全蓄水量。

14.(√)一般土壤水分含量愈高,土壤热容量愈大。

15.(√)垄作的土壤吸热多于平作。

三、名词解释

1. 吸湿水、膜状水

吸湿水:由干燥土粒吸附力从空气中吸附汽态水分子保持在土粒表面的水分称为吸湿水。

膜状水:土粒与液态水相接触的情况下,被吸附在吸湿水之外的水分。

2. 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3. 吸湿系数:在饱和水汽中,干燥土粒吸附的水分子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4. 凋萎系数:当作物呈现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枯萎系数)。

5. 田间持水量:由于灌溉或降水使田间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

6. 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与同样条件的纯自由水相比,其自由能必然不同,主要是降低,这个自由的差用势能来表示,称为土水势。

7. 土壤水吸力: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情况下所处的能态叫土壤水吸力,简称吸力、力或负压力。

8. 土壤热容量: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土壤,当温度增减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D)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土壤圈 2、土壤具有(A)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 A、肥力 B、有机质 C、矿物质 D、水分 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B)因素起主导作用 A、母质 B、生物 C、地形 D、时间 4、土壤(B)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养分 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D)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A、5% B、10% C、15% D、20% 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C) A、木质素 B、含氮化合物 C、腐殖质 D、纤维素 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C)

A、水的淋溶作用 B、酶的水解 C、微生物转化 D、动物转化 8、碳水化合物在(B)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 A、高温通气 B、低温嫌气 C、高温嫌气 D、低温通气 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A) A、58% B、30% C、80% D、55% 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C)差异 A、化学性质 B、带电性 C、溶解性 D、吸附性 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D) A、氧化硅 B、氧化铁 C、粘粒 D、腐殖质 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B) A、水稻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A) A、客土调剂 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C、施用有机肥 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C) A、水稻 B、小麦 C、花生 D、玉米 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A)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μm 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3)

土壤学习题及答案

绪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4、园林土壤 二、土壤与土地有什么区别? 三、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土壤的肥力? 四、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第一章地学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二、试述下列矿物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 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三、什么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四、酸性岩包括哪几种岩石? 五、基性岩包括哪几种岩石? 六、主要的沉积岩有哪几种? 七、主要的变质岩有哪几种? 八、运积母质包括那些层次? 九、第四纪沉积物包括哪几类? 十、试述常见的地质内力作用和地形。 十一、试述常见的地质外力作用和地形。 第二章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及土壤剖面 一、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二、化学风化包括哪几种作用? 三、风化产物的主要物质组成是什么? 四、简述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五、从土壤肥力角度出发,简述土壤成土母质与岩石的区别? 六、岩石风化物的母质类型有哪些? 七、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 八、土壤颜色能反映哪些物质组成? 九、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十、自然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十一、耕作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第三章土壤生物 一、土壤微生物包括哪些类? 二、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 三、菌根对林木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四、名词解释 1、氨化作用; 2、硝化作用; 3、反硝化作用; 4、根际效应 五、林木根系的类型有哪些? 六、试述常见的土壤动物类型。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包括哪些类? 二、土壤腐殖质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三、简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四、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五、名词解释 1、土壤矿质化过程; 2、土壤腐殖化过程 六、森林土壤腐殖质类型有哪些? 七、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土壤物理性质 一、名词解释 1、单粒; 2、土壤机械组成; 3、土粒密度;; 4、土壤容重(土壤密度); 5、土壤孔隙度; 6、物理性砂粒; 7、物理性粘粒;8、土壤结构 二、土壤质地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三、简述土壤矿物颗粒各粒级的性质。 四、简述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五、土壤容重有哪些用途? 六、土壤孔隙有哪几种类型? 七、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 八、如何改良土壤的质地性状?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土壤圈 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 A、肥力 B、有机质 C、矿物质 D、水分 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 A、母质 B、生物 C、地形 D、时间 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养分 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A、5% B、10% C、15% D、20% 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 A、木质素 B、含氮化合物 C、腐殖质 D、纤维素 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 A、水的淋溶作用 B、酶的水解 C、微生物转化 D、动物转化 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 A、高温通气 B、低温嫌气 C、高温嫌气 D、低温通气 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 A、58% B、30% C、80% D、55% 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 A、化学性质 B、带电性 C、溶解性 D、吸附性 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 A、氧化硅 B、氧化铁 C、粘粒 D、腐殖质 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 A、水稻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 A、客土调剂 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C、施用有机肥 D、植树种草 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 A、水稻 B、小麦 C、花生 D、玉米 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 A、水稻 B、花生 C、红薯 D、马铃薯 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 A、块状结构 B、核状结构 C、柱状结构 D、团粒结构 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水分 C、土壤有机质 D、土壤空气 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 A、生物固氮 B、化学氮肥 C、大气沉降 D、有机质矿质化 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 A、粘粒 B、铁铝氧化物 C、腐殖质 D、氧化硅 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 A、块状结构体 B、团粒结构体 C、柱状结构体 D、核状结构体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 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烘干土重。 4、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是单位土壤总容积中的孔隙容积,可表示土壤孔隙状况。 5、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土粒大小及其数量的构成情况。 6、吸湿水 吸湿水指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 7、田间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指田间水饱和后,在防止蒸发条件下2~3天内自由水排 除至可忽略不计时的含水量。

8、土壤凋萎系数 植物因缺水凋萎并不能复原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土壤萎蔫含水量,或 土壤凋萎系数。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30分) 1、砂土、粘土和壤土有何不同的肥力特点? 答案要点:粘土的肥力特点有:水分的有效性低,不耐旱、不耐涝; 空气含量低,容易污浊;升温降温都慢;养分含量高,转化慢,肥劲慢而 持久;耕性差。砂土类的性质与粘土类恰好相反。壤质土集中了粘土与砂 土的优点,适合种植绝大多数植物。 2、土壤结构体有哪几种?如何识别? 答案要点: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 小的土块或土团。常见的土壤结构体有:块状和核状、棱柱状和柱状、片状、团粒状和微团粒状。根据自然状态下的外观判别。 3、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 水分?答案要点: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细管中的水分叫毛管水。分为悬 着毛管水和支持毛管水。毛管水的特点是:数量大,能溶解溶质,移动快,容易被植物吸收,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水分形态。 4、分析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答案要点:土壤有效水的有效程度不同,在凋萎系数以下的水分属无 效水,在凋萎系数至毛管断裂含水量之间的水分,移动缓慢,量也小,难 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属于弱有效水(难效水);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

土壤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发生层)和母质层。 18.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19.激发效应:又称为起爆效应,是指外加有机物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来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20.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即单位重量有机物所形成的土壤腐殖质数量的百分数,称为该物质的腐殖。该值的大小与有机物质中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 21.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22.土壤退化: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2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4.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

《土壤学》试题集--整理版(附答案~)

土壤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 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 质营养 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v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 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 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 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µm v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 (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 (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 (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v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 (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 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 (3)团粒结构粘结性降低。 (4)腐殖质数量;粘结力大于砂土,小于粘土。 (5)土壤含水量;由干—湿粘结力无——有——最大—小—流体由湿—干粘结力无——有——较大—小—更大 5.简述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和有效性? 答: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部分膜状水和全部毛管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即由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范围内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 6.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土壤通气性;决定于水和孔隙状况,是主要因素。 (2)微生物活动;使土壤空气,土壤溶液中O2减少,从而使Eh下降. (3)易分解有机质含量;耗O2,Eh低。 (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旱田植物耗O2,根系分泌物刺激微生物活动,均使Eh。 水田水稻可将O2分泌土壤中,近根Eh升高。 (5)土壤pH;理论上pH升高1单位,Eh下降59mv。 (6)土壤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多少 7.简述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答:(1)H+,Al3+土壤:代换离子以H+,Al3+为主,相伴离子有Ca2+、Mg2+、K+,很少,酸性,矿质养分缺乏。 (2)Ca2+土壤:土壤代换性离子以Ca2+、Mg2+为主,相伴离子有K+、Na+。 矿质养分丰富,团粒结构好。 (3)Na+土壤:土壤代换性Na+较多,pH高,物理性质差,干时刀枪不入,湿时滴水不漏。 8.简述土壤产生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 答:(1)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在通常CO2浓度下,CaCO3石灰性土壤PH在7.5-8.5 (2)土壤胶体作用 土壤胶体带有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包括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 (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 (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胡、富),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五、论述题:(15分) 详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答: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 1、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 有机质矿化分解后,养分释放出来。使养分完全并促进养分有效化。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照答案 一、名词解说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松散表层,它的实质特色是拥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代替:是指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同样、大小邻近的离子所代替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含土壤中各样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 分解和合成的各样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之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芬芳环结构的,新形成的 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开释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含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必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往常依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区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依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一样粒 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圆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同样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 量 粒径。 14、机械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构成。 15、土壤质地:是依据机械构成区分的土壤种类,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相互摆列和聚会成为必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目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情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必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涨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21、土水势:为了可逆地等温地在标准大气压下从指定高度的纯水水体中挪动无量小量的水到土壤水分中 去,每单位数目的纯水所需作的功的数目。 22、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蒙受必定吸力时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 23、土壤水分特色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24、滞后现象:关于同一土壤,即便在恒温条件下,土壤脱湿曲线(由湿变干)与吸湿曲线(由干变湿) 不重合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25、萎焉系数:当植物因根没法吸水而发生永远萎焉时土壤含水量,称为萎焉系数或萎焉点。 26、土壤的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高升(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27、土壤的导热率:是指单位厚度( 1cm)土层,温度差为 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 1cm2)经过的热量 焦耳 数,单位为 J/ (cm.s.℃)。 28、土壤的热扩散率:是指在标准情况下,在土层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离内,1℃的温度梯度下,每秒钟流人 1 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29、永远电荷:同晶置换一般形成于矿物的结晶过程,一旦晶体形成,它所拥有的电荷就不受外界环境(如pH、电解质浓度等)影响,故称之为永远电荷、恒电荷或结构电荷。 30、可变电荷:数目和符号随介质pH 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表面电荷。 31、土壤阳离子互换量:是指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所有互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 32、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指土壤中各样互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互换量的百分数。 33、活性酸:指的是与土壤固相处于均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 +离子。

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土壤学 试题库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2、土壤资源的特点 答案要点: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

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域性地质地形、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地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矿物矿物是天然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2、岩石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4、次生矿物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如方解石、高岭石等。 5、岩浆岩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分布很广的有花岗岩和玄武岩。 6、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硬化而形成的岩石。 7、变质岩变质岩是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 8、地质内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地壳的褶皱和断裂运动,火山的喷发和地震等。 9、地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总的趋势是要削平大山和高原,并且将破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搬到低的地方堆积起来,以消弥地球表面高低崎岖的地形。外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流水、冰川、风和海流等作用进行的。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简述地质内外力对改变地貌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 16.有机质腐殖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地 ②农业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管理亲密相关(2)土壤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圈与 大气圈。。。土壤空气 水圈。。。。土壤溶液 岩石圈。。。土壤矿物 生物圈。。。土壤生物 人类才智圈。土壤肥力 (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土壤是珍惜的自然资源 ①再生速度缓慢 ②数量有限,质量可变和空间固定 ③退化破坏严峻 2.土壤的概念 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次,是土地的一部分 3.土壤退化 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进展力量下降甚至完全丢失的过程。 4.土壤污染 由于人类行为造成土壤污染物超过其自身净化力量,导致肥力下降的现象。 5.三图一书 xx县土壤类型分布图 xx县土壤利用现状图

xx县土壤养分分布图 xx县土壤 6.土壤学概念 讨论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形成、发生,讨论其进展变化规律,肥力特点,理化性质和改良利用的一门学科 7.土壤学的学科任务 (1)提高土地肥力,以猎取高额农业产量 ①保持现有高产土壤的生产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维持地力 ②改良中低产田 (2)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3)合理开垦新耕地 8.土壤学讨论方法 (1)调查法 ①讨论区域地形、水分、气候、地质特征对程土的影响 ②目前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胜利应用于土壤信息技术、土壤数据库、精准农业中 (2)试验法(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化学分析) 注意土壤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物质相界间的性质、结合方式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运用现代化仪器去讨论。 9.土壤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1)土壤是进展植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 (2)土壤是进展动物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3)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良 ①地形地貌构成比例不良 ②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比例失调 ③我国现有耕地中,坡地多,平坝地少,瘦地多,肥沃地少,望天地多,浇灌地少 (4)土地的非生产性损耗严峻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 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 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土壤学课后习题答案

土壤学 1-1土壤在农林牧、人类及生态系统中有何意义? (1)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壤是地球的皮肤,在植物生长中起到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以及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和解毒作用;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具有再生性,质量具有可变性,资源数量具有有限性; (4)土壤资源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资源破坏的零或负增长。 1-2什么是土壤、土壤圈?土壤有什么功能?何谓土壤肥力?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1-3土壤与地球各圈层之间有何关系? 2-1 常见的成土母质有那些?什么叫残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风积母质? (1)残积母质: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原地的风化物; (2)洪积母质:山洪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前平原的沉积物。 (3)冲击母质:风化的碎屑物质,经河流常年性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在河流两岸的沉积物。沉积物具有成层性。 (4)风积母质:风积母质是风力搬运的堆积物,也是风蚀作用的产物,没有风蚀作用也就没有风积作用。 2-2岩石风化作用分那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1)碎屑阶段:1) 岩石风化的最初阶段,以机械破碎为主的物理风化占优势,只有最易淋失的Cl、S发生移动;2) 风化壳中主要是粗大碎屑,产生碎屑风化壳,释放易溶于水的简单盐类,粘土矿物以水化度低的水云母为主;3)土壤类型为石质幼年土。 (2)钙沉积或饱和硅铝阶段:1) Cl、S已流失,Ca、Mg、K、Na等仍大部分保留,部分Ca游离出来,以CaCO3的形式,淀积在岩石碎屑孔隙中;2)产生碳酸盐风化壳,粘土矿物以蒙脱石最多,还含有水云母、绿泥石等;3)土壤类型为各类型钙积土。 (3)酸性硅铝阶段:1)强烈淋溶,Ca、Mg、K、Na 均已淋失,硅酸盐与铝硅盐中分离出的硅酸也部分淋失,风化壳呈酸性反应,颜色以棕和黄棕为主;2)产生硅铝风化壳;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还有高岭石与绿泥石等;3)土壤类型为棕色森林土、黄棕壤及部分高山土壤。(4)富铝阶段:1)岩、矿的分解与淋溶彻底,只有氧化铁、铝残留,有鲜明的红色。2)产生富铝风化壳,粘土矿物为高岭石、赤铁矿及三水铝石及水云母等。3)土壤主要为红壤和砖红壤。2-3花岗岩、砂岩、页岩、流纹岩的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各有何特征?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容重 3.土壤退化 4.土壤养分 5.BS 6.同晶替代 7.富铝化作用 8.土壤圈 9.粘化作用 10.土壤肥力 11.CEC 12.土壤质量 13.土壤结构性 14.可变电荷 15.土壤呼吸强度 16.有机质腐质化 17.田间持水量 18.土壤热容量 19.土壤污染 20.有机质矿质化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3+为,NH4+和Ca2+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孔径的筛子?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 4.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

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 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 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 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四)问答题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 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 16.有机质腐质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

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土壤学课后答案

土壤学课后答案篇一: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容重 3.土壤退化 4.土壤养分 5.BS 6.同晶替代 7.富铝化作用 8.土壤圈 9.粘化作用 10.土壤肥力 11.CEC 12.土壤质量 13.土壤结构性 14.可变电荷 15.土壤呼吸强度 16.有机质腐质化 17.田间持水量 18.土壤热容量 19.土壤污染 20.有机质矿质化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为,NH4和Ca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孔径的筛子?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 3++2+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 4.今有一容重为1.2g/cm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 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 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 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 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四)问答题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 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3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 《土壤学II》学习指导 绪论 一、填空 ——供大农学各专业用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八月 · 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

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 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四、简答题 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 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 · 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 五、论述题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一、填空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

为、、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 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 般具有构造。二、判断题 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4、花岗岩是变质岩。 5、板岩属于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最大的是岩浆岩。 7、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三、名词解释 1、矿物: 2、原生矿物: 3、次生矿物: 4、岩石: 5、岩浆岩: 6、沉积岩: 7、化学或化学岩: 8、变质岩: 9、风化作用: 10、物理风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