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1.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布局的关联性、空间的完整性、建筑造型的整体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功能性原则——最大限度的争取最佳的日照和景观朝向,并以此形成校园的机理。

前瞻性原则——力求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体现高起点。高标准,体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学术效益的三结合。

创新性原则——总体规划布局要面向未来、有所突破。但又要立足传统,吸收传统理念。辅以现代手段,营造新学园。

艺术性原则——典雅、优美的建筑造型、多元化的空间层次与环境小品,是校园艺术性的要素体现,使整个校园充满“人文、教育、交流”的学术气氛。

标志性原则——建筑设计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个性化原则——在大空间完整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下,凸显单体建筑的个性化,展现校园充满青春气息的一面。

生态性原则——打造新一代“花园学校”,寓学于风景之中,寄情于园林之间。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以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为指导,有机组织空间布局,充分利用自然、人文与人工要素,达到生态、文化与效益的统一。

2.规划策略

综合现有文化和地域的特征,规划采取更为理性的设计思维与手段,整合校园功能布局,将校园内建筑空间布局所形成的校园空间肌理与周边地形地貌相契合。

3.构思理念

3.1这是一所传统的学校

回顾传统学校的布局结构从早期书院开始,就已形成以院落与轴线结合典型布局方式。院落空间体现出一种学院领域感的宁静氛围,且提供了以后发展的包容性,例如哈佛大学本部“哈佛院”中,二十几栋建筑组成环环相扣的院落空间,建筑单体本身的红砖、斜顶、白窗框,新英国殖民时代式样的平凡,并不影响院落空间形成校园的特有场所的精神。

中国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云南省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地方,结合独特的人文气质,我们强调校园、人、传统和自然的共存于融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与“院”有着不解之缘,从民居到寺院,从宫殿到书院,空间结构均围绕院落展开传统四合院中便暗含了中国人看世界的观念:“微型宇宙观”,只要推开房门,便可看到天空、大地、树木……,人与自然是亲近的,相互尊重的。在设计中我们借鉴传统思想,着眼于古今的转变。空间组织以院落为主导,课间时分便可让同学们融入自然,放松身心。但是四合院形成的空间过于封闭,与外界欠联系。考虑到学校空间交流开放的特质,我们把围合院落的界面重新考虑,使用半开敞,灰空间,视觉通廊等,使之以开放的姿势迎接每一位学生,形成新一代园林化学校。

本方案中通过理性分析,我们将主要建筑单体平行布置,通过校园内轴线的组织,形成性格各异的广场,并在建筑周围营造丰富的自然景观,模糊的界限、虚实的转换、丰富的光影带给人们对大自然的丰富联想。

3.2这是一所现代的学校

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中学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规划学科的

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我们从大处着手,小处入手,使校园规划立新意、起点具备超前意识、现代化思想,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如果说本方案中院落及轴线的布局体现的使传统的学院秩序,那么曲折而舒展的室外环境与则投射出时代特征。由此而带来的不规则空间,多变的透视角度,均体现这一所现代学校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多面化、异质化的意向。

建筑单体方案中,造型的突破、色彩的运用,精美的细部结构,无不渗透出强烈的现代感,单体的艺术塑造具有标志性,为校园和城市增添了一道新景观。

3.3这是一个交流场所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形成和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甚至社会。对话、交流等课堂外的自主活动变的尤为重要。营造学校校园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精神,体现学校特点,有利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于交叉,有利于办学效益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体格局、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开放交流的氛围,体现学校的基本特点。

本方案正是着重考虑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包括外部开敞空间和建筑内部的驻留空间。这些空间的设计中,又特别注意到层次的多样化及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可以包含更多的人的自主活动。对室内公共交通空间在尺度上适当扩大,提供驻留和交往的可能性,可大大加宽各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3.4这是一个生态校园

我们将如何高效率地去使用这些绿化空间呢?我们的策略是采用形态成片区的布局方式。方案中设计了景观广场、树林区、水面和花径等多种状态,形成

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丰富了绿化的层次。同时各种形态均集中成片出现,使其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避免出现剩余绿化空间。

3.5这是一座艺术宫殿

临沧第一中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其本身无论从空间到形体上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如图书馆、行政楼、体艺馆等建筑都造型独特。

适应新时期中学的发展,设计中处理布置有:交流的场所、共享空间、展示长廊及设有雕塑群的花径等多层次空间。鼓励同学们多元化、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

在建筑色彩方面,灰色的大胆使用凸显文化氛围和艺术特质。白色象征着宽广、恬静和纯洁;灰色象征着宽容、优雅和含蓄。

3.6这是一所高效的学校

本方案以整合教育的理念来进行规划设计,分成教学、体育、生活等几大片区。各片区内建筑尽量集中,强调空间组织的整体性,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节约用地,而且有利于管理和节能。

教学综合楼中各教室呈“信息链”状的线性空间布置,两幢建筑间以庭院及廊道相连,给不同年级交流提供了场所,便于内部联系使用。每间教室均配有网络接口和多媒体仪器,利于开展现代网络化教学。

第二章设计立意

1.一座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学校要想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根本,艺术审美的培养是特色。立足于此,我们认为唯有把:教学功能、视觉意向及深厚的文化气质三者结合起来,才真正把握学校的设计要素。

1.1教学功能

教学中的多元构架体系主要是指:把学校众多的教学、展示交流、体育活动等功能,有利的分区布局,合理的共享整合。同时,便捷有序的交通体系成为总体布局与功能开展的纽带。

1.2视觉意向

视觉是人们心灵的窗口,也是知识了解世界的最初源泉,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在视觉艺术上的享受自然成为设计优劣的最直观感受。

1.3文化气质

文化是设计中的特色元素,它是整个学校的生命力。温馨、典雅、和谐的“花园“学校的建立必须有两点作为支撑。一是诗意化空间感受,主要是指建筑内部或各建筑之间的层次变化及空间拓展。二是建筑与外部的协调统一,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关系。

2.多元构架体系

在“整体化“与”个性化“的指导思想下,对整个方形教学基地进行分析布局。临沧市第一中学按功能配置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行政服务区和广场交流区五大功能区。教学区位于地块南部,具有较好的景观朝向,营造宜人的学习氛围,与行政办公、图书馆共同形成学习中心区的感觉;生活区地处校区东、北侧,靠近校园东面后勤入口,对教学区和生活区均有良好的可达性;体育馆和艺术馆置于校园西北,兼顾为城市服务和分校的使用。

3便捷的交通体系

便捷的交通流线是本次设计的立足点之一。校区主要入口设于南面8#道路,车行交通进入校园后,绕中心教学区和生活区形成环路,通达各处,交通便利。环路以内部分,从师生的行动轨迹出发,以安排步行空间为主,最大限度的减少

了人流与车流的冲突,形成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

4.视觉意向

建筑跟我们的视觉冲击首先体现在其整体造型上。我们以使用功能的需求为基石,深入挖掘视觉意向的魅力,认为具有时代性又极富文化味的建筑造型是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丰富的建筑语言与造型变化形成校园内标志性建筑的特点。

5.诗意空间

建筑造型的艺术化、形象化是设计者对建筑外表面的描绘,只是视觉享受的初步,而创造具有诗一般的建筑内部空间的特色,让人们无论身处于哪一个位置,都能领略到室内外空间拓展及空间层次变化带来的惊奇于喜悦,构成建筑内部与外部气质的相互辉映。

5.1具有场所精神的交流空间

校园的绿地均围绕公共空间做文章,沿广场设置绿化小品和步行道,广场都以开阔的绿化空间为主,波光粼粼的水面,精心营造的花园,优美的长廊…….桂塘造就出一个学习、休闲的绝佳去处。“有张有弛,有软有硬,有学习交流,有休闲娱乐“是景观轴线设计的构思立意,并在规划的各个层面上重新刻画这一生动的结构构图,展示自由舒展的空间形态,表达对完美校园理念的憧憬。

A.完美用建筑来限定场所,利用点、线、面三者的结合来围合塑造具有

场所精神的交流共享空间。点状的梯形教室、线状的教学主楼、大面

积的景观广场及教学楼群构成学校活动的主题场所空间,设计突破了

建筑与建筑因固定位置而造成的隔阂感,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

B.最舒适宜人的是景观中轴线上的广场,大量丰富的绿色植被,塑造自

然生态。并在绿化中置入照明设施,使灯光效果得以显露,灯光闪烁,

星星点点,闪耀着勃勃的生命力。夜晚,生活广场迸发处璀璨光芒形

成校园靓丽的亮点。规整的宿舍楼,一年四季的植被造景变化,力图

创造富有趣味的空间。生动、活泼却秩序井然的空间肌理变化,实为

具有场所精神空间的构成要素。

5.2自然风景化院落空间

通过地形的营造,形成大大小小的自然院落,反映出园林的风情和意境。

在视线的组织上,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营造优美环境。

借——収摄周围景色

漏——增加景物层次

对——形成趣味中心

围——烘托环境气氛

6.环境效益

校园绿化植被设计依托地貌环境,以“生态性,园林化“塑造”绿色校园空间“为指导思想,筑山缘水,植物造景、别具特色、按不同功能组团的绿化要求,划分为五种风格各异、植被要素不等的多元化植物群落、绿色空间,分别是:行道树绿化、草坪绿化、广场景观绿化、学生宿舍区休闲绿化。

6.院落布局

校园的建筑为组团式布局,形成校园的一系列广场庭院。

在每个建筑组团的内部,还通过建筑单体的围合,形成大大小小的多个院落,并赋予不同的主题,使之具备归属感与领域感。同时大小院落相互渗透、层层相套。并将院落结合平台,更加强了内向、交流的空间意向。

第三章规划结构

1.“一轴一带一中心“的空间格局

“一轴“:贯通基地南北。以南入口为起点的主轴线,高中部、初中部东西分立。沿轴线形成校园主要的步行道路,自南向北依次布置南入口、教学区、行政楼及图书馆。沿轴线形成70米宽的多功能廊道,复合交通、散步、集体活动、交流、看书等功能,是校园活力的主心骨。

“一带“:与轴线相对直,将教学区及体育运动区联系起来。”一带“是校园东西向交通的主要联系,西部端头为西部步行入口,东部端头为后勤入口。

“一中心“:相对于老校区,新校区的最大优势是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在基地中心部位,由建筑和环绕的水体共同架构了休息、集体活动、与朋友交流、看书、散步等户外活动中心。在位置上的中心和功能划分为形成的行为中心两个因素使得这里成为校园最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吸引力的场所。在这里的活动也将成为校园给学生留下的最难以磨灭的记忆。

2.“一线两点四面“的建筑实体格局

“一线“:行政楼和图书馆是整个规划设计中最体现革新技术的地方,由此形成从未来的精神上的联系纽带。

首先,采用了线性的非中心形式,是对传统由图书馆办公楼作为校园中心标志性建筑的革新。教学区的中心由虚空的科技之门替代,耸立的钟塔向学生们传递珍惜时光的信号。

其次,建筑体量沿水平方向发展取代通常的垂直向上发展,以气势恢宏的展开面取代了威压的高度感,以精神上的体验代替了视觉上的刺激,获得内在校园核心地位。

“两点“:游泳馆、体艺馆以方和圆的形式出现在西侧入口南北两侧,圆

润的弧线和挺拔的直线刚柔并济,相得益彰,使得西入口建筑高低跌落,气势磅礴。同时为周围的环境界定出尺度合宜、半开半合的空间,开阔而不空泛。

“四面“:教学楼、宿舍、食堂分成四组建筑群,分区明确又互有联系。建筑群布置紧密,结构严谨,与开阔地带形成强烈的对比,可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建筑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空间感,兼顾采光、日照、视线和防躁音等舒适性要求以及院落尺度的亲切安全。

总结:提供空间的:一轴一带一中心“和实体的“一线两点四面”达到对整个基地空间上的合理而有传统韵味的风格,使室内外空间构成完美的穿插组合。

第四章道路交通

1出入口

校区对外三个入口,分别向南、东、西面道路开口。

2.车行系统

配合学校的自由式布局和组团式结构,以及对校内交通安全的考虑,道路规划在满足学校常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注重控制行车干道尺度。经过分析比较我们认为,环状的道路形成,对于这样一个规模的学校,是最为经济、简洁、高效的。道路所占的用地比例最小,而且有利于形成校内不受机动车干扰的步行区。

学校内主干道呈环状,宽9米。校园内车行道路尽量靠近校园周边,减少了车辆对教学环境的干扰,校园内的各个功能区则挂接在主环路上,联系便捷顺畅。主环路以内部分的交通组织,以安排步行空间为主,从而达到校区:人车分流“的目的,沿主要建筑周边设置消防车道,满足校园消防要求。

车行道路及周边绿化结合形成开阔、丰富的主干道景观区。沿校园环形车道做成林荫绿环,绿环以密植树木为主,将校园的主要教学建筑群包围在绿化之中,

更隔绝了城市道路的噪音,使校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校区。

3.步行系统

校园车行环路的外置使内部步行系统的完善成为了可能,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出发,校区中部围绕广场空间,结合绿地中多条步行道,共同构筑起师生步行活动的骨架,形成人性化的步行空间:完善的步行系统与外围的车行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出便捷畅通的校园交通流线系统。

校园内,各教学楼之间设置连廊步行通道,直线的形态有利于建筑朝向与路网设置,是教学区和生活区的联系极为方便。连廊上串连主要建筑的入口,形成连接各建筑的灰空间。

连廊宽为3米,是最具人性化的尺度,可以沿廊设置学生作业展、科普知识展、学校校史展等一系列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4.静态交通

校园内充分考虑了汽车与自行车的停放问题,车辆停放以地上停车方式为主。主要校门附件设置临时停车位和大客车停车,校区各类车辆的停放就近分散安排于各功能区建筑附近。

第五章绿地组织

1.景观轴

绿化布置充分考虑到校园周边生态环境的特点,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的立体绿化系统。

2.乔木绿化

林荫绿环——环行主干道也是校园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环行道密植树木,以香樟、松、柏等主体植物,营造高大有气势的苍绿背景环境,将校园的

建筑群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下。校园的林荫带,形成一个宽阔的绿化面,隔绝了城市道路的嘈杂,分隔了各个建筑组团。

巧妙安排了密林种植作为学生宿舍区的天然屏障,与外界环境隔离,有利于塑造安静、自然的生活环境。绿化渗透入宿舍区当中,每条宿舍在面向景观的面开展。绿化以乔木为主,灌、草结合,加上色彩上的丰富变化成为宿舍空间中最为灿烂的一道风景线。

3.绿地开放空间

校园的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营造了优美环境,为师生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场所,对师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并舒缓学习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在入口广场两侧,设置景观带,塑造明快、轻松的环境背景,能放松心情,舒缓工作压力。草坪中是卵石铺砌成步行小路,在自然、活泼、趣味的环境中可以找到学习的乐趣与源头。

4.水体组织

充分利用现状,水流从东南面的河流引入,经由人工创造曲线形的水体,在校园腹地曲折蜿蜒,最终导入西边的现有河流。水自上而下,分级筑渠,级几跌落,使水体静中有动,十二平滑如镜,时而水声潺潺。水体为整个校园开放的空间增添了活力,绿水淙淙,气韵流淌,宛如一幅清丽的水彩画,沿水面还设置亲水平台,作为景观的可驻留空间。

第六章建筑设计

校园规划方案单体建筑造型的主要风格特征以体现文化气息为原则,结合传统文化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功能,综合考虑经济和美观因素,力求以真实合理的结构形式、典雅的建筑体形、自然的空间形态,细致的建筑细部和统一的建筑

色调,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校园环境氛围。

注重标志性建筑的立面设计,强调其文化内涵、精品意识和学校建筑的特色。良好的建筑群体造型在城市中产生独特的标识作用,同样也会增加其亲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筑的收获有序使自然环境要素与校园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的丰富空间组合形态。

整体校园立面色彩以稳重感为基调,注重建筑造型简洁美观,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校园建筑以一种张弛有度的姿态,呈现出整个校园的面貌。谦虚稳重之中,不乏一种自信豪迈之气。校园各类建筑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能相互呼应,和谐共存。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1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审批 ( 一) 工作目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查是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依照项目的选址, 结合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要求对项目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批准后的详细规划将是项目工程施工图、环境、环保、市政配套等设计文件的依据。 ( 二) 主管部门: 行政许可中心规划局窗口。 ( 三) 工作内容: 此项工作应按以下步骤分别进行: 1、首先委托详细规划的设计院将规划总平面方案报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 再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2、详规成果完成后, 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表》。汇集填报上述表格。执表格及相关要件到窗口进件。 3、详细规划批准后, 委托施工图设计院设计建筑方案, 方案应包括建筑效果、总平面、各层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领取《建筑设计方案申报表》。汇集填报上述表格。执表格及相关要件到窗口进件。 ( 四) 要件: 1、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 2

( 1) 出让供地方式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其它供地方式提交《选址意见书》; ( 2) 总平面方案( 包括设计说明、现状地形图和规划总平面图等) 、规划设计方案( 包括规划设计说明、现状地形图和规划图等) 、在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前,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修改通知书》要求提交规划设计方案; ( 3) 申报单位( 人) 委托代理的, 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2、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报 ( 1)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 须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2) 规划设计方案( 含规划说明、图纸、电子文件, 其中图纸包括: 现状及规划方案、规划路网及横断面) ; ( 3) 图纸比例要求: A、外环线以内: 管线综合和路径规划1/500, 选线规划1/ ; B、外环线以外: 路径规划1/1000或1/ 。选线规划1—10公里管线工程1/10000, 10公里以上长输管线工程1/50000; ( 4) 申报单位( 人) 委托代理的, 须提交授权委托书。 3、建筑设计方案申报 ( 1) 1/500现势地形图; ( 2) 出让供地方式的建设项目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3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冷热源系统根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12月份考试 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6小题,每小题2.0分,共52分) 1.传统的“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暴晒 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食醋中的水要比醋酸容易蒸发 B.调味品的食醋含3%﹣5%的乙酸 C.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 D.冰醋酸是由冰和醋酸混合而成 2.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的水溶液褪色,是由于乙烯和乙炔() A.是同系物 B.都属于烃 C.都易被氧化 D.都含有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 3.已知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在铜的晶胞中所含铜原子数及配位数分别为() A. 14、6 B. 14、8 C. 4、8 D. 4、12 4.下列烷烃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丁烷 B. 3,3-二甲基丁烷 C. 2-甲基-4-乙基庚烷 D. 3-乙基-2,3-二甲基戊烷 5.下列各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同时可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 CH3OH B.(CH3CH2)2CHCH2OH C.(CH3CH2)3CCH2OH D.(CH3CH2)3COH 6.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 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7.间二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NO2取代后,其一元取代产物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8.根据下列性质判断,属于原子晶体的物质是( ) A.熔点2 700℃,导电性好,延展性强 B.无色晶体,熔点3 550℃,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C.无色晶体,能溶于水,质硬而脆,熔点为800℃,熔化时能导电 D.熔点-56.6℃,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 9.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 A. HCl B. Na2O2 C. C2H2 D. CH4 10.已知元素原子的下列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是( ) A.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排布图为 B.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 D.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由乙醇消去制乙烯和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C.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D.石油分馏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有机物 13.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14.由CH2=CH2→CH3CH2Cl→CH3CH2OH→CH3CHO→CH3CO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为()A.加成→消去→氧化→取代 B.消去→取代→氧化→加成

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有限公司厂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青岛路以南,上海路以东,规划占地3418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北侧围墙退让青岛路道路红线4米,西侧围墙退让用地红线4米,建筑退让围墙6米。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国家其它相关厂区规划设计通则、规范 6). 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以及基地地形图 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认真汲取优秀厂区规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结构清晰,交通便捷,适宜于现代化厂区管理的安全、卫生、工作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式厂区。 ·分区合理化、功能网络化。 ·自然、建筑、人共生共荣。 2)规划原则 ·本项目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法令和政策,遵循“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针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厂区的总平面布置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展示现代风貌。 ·宏观入手,从巨入微,依据厂区用地的总体形态,把握厂区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注重厂区布局合理性和环境景观的理想性。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建立厂区内简捷、明晰、互动的功能体系。 ·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独特优势,构筑厂区交往环境。 ·建筑设计与布局上强调建筑组群的构成,力求使厂区建筑空间环境形态整体性强、视觉张力强、环境可读性强。 ·规划设计有利于生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功能完善而又节能。 4、总体规划设计 1)总图规划设计要利用厂区的地形,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充分考虑厂区功能配套的完整性。对厂区合理分区,满足环保、安全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在地块北侧设厂区入口,满足退城市主要道路红线交点70米的距离,北侧设计为办公研发综合楼,同时西侧沿上海路设计厂区休憩公园,同时丰富上海路景观效果。南侧设计为1#车间及2#,3#车间,西侧是职工食堂与仓库。 3)厂区道路依据厂房规划的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消防车道。 4)厂区总体建筑效果采用红瓦坡屋顶,与其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5、竖向设计 影响因素:规划基地现状地形,防洪防涝,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景观结构,空间结构,填方量,经济效益……… 设计中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道路的行车要求 6、环保、消防、安全、卫生 在厂区总图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建筑物,确保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符合规范的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厂区生态环境,除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根本措施的同时,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江南水都四期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 院长: 总建筑师: 总工程师: 项目主持人: 建筑工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月3日工程负责人:梁章旋 建筑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结构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给排水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电气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暖通专业: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总体规划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章人防设计专篇 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环卫设计 第十四章安全防卫 第十五章无障碍设计 第十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方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概况: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局部设地下一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一层店面,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诊所、物业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实际用地面积:121890平方米 计容积率面积:287600平方米 其中:住宅:275794.5平方米 商店:8300平方米 居委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米以上):3505.8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37723.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27505.6平方米 建筑密度:22.6% 容积率: 2.36 绿地率:30.16% 户数:2382户 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 地上机动车位:227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 公共停车位:100部 非机动车位:4090部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2080部 地上架空非机动车位:1090部 地面非机动车位:920部 其中户型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 户型面积小于120平方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 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 五、设计概念: 1.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高尚住宅小区,力求营造一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生态型亲水社区。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实施细则

项目设计方案技术审查要点(草案)本要点依据《规划工作职责及规划管理制度》而制定,规划管理科负责组织技术审查工作,技术审查人员应严格按规划设计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审查。 一、初步审查内容 1、建设单位报审项目的材料,包括两家以上(含两家)设计单位编制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文本,绿化景观、亮化设计方案文本,以上材料的电子文件(光盘),出让资料,出让合同是否齐全; 2、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营业执照的审查。 二、规划方案审查内容 1、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离界距离、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强制性内容的审查,不符合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2、项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停车泊位、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审查; 3、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及面积的审查; 4、项目的主次出入口、日照分析图的审查; 5、现状地形图及周边环境影响资料和图片的核准。 三、建筑方案审查内容 1、地下车库出入口是否合理,地下停车位数量、地下面积的核算;

2、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计容建筑面积、容积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3、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是否与总图一致; 4、建筑色彩、风格、广告位及外墙材质的审查。 四、绿化景观、亮化方案审查内容 1、中心景区以及景观节点效果图的审查; 2、游憩道、人行道、铺装场地等无障碍设计的审查; 3、绿化面积、绿地率、集中绿地等指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4、植物配植情况以及投资估算表的审查; 5、沿街建筑、绿化草坪亮化效果图的审查; 6、公共开场空间、河道滨河绿化带与外围环境的衔接。 五、市政工程方案审查内容 1、明确主要管网的平面布置以及和城市主干网搭接情况; 2、配电房的位置、规模及与周边关系; 3、场地内的高压线与建(构)筑物距离; 4、场地内的水系与外围水系的沟通关系; 5、环卫设施、消防设施、社区用房、物管用房的审查。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 平方米(约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 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 《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公寓房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百江镇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百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0134人,05省道穿境过,是千岛湖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镇人民政府驻地百江村。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20111人。 百江镇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而著称,板栗、茶叶、菜竹、杨梅已成为该镇 百江镇板栗四大龙头产业,特别是板栗面积已达15326亩,年产板栗744吨,产值689万元,已成为该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被授予“省级板栗之乡”称号;工业经济主要有制笔、木业、纺织、铸造等产业,2003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总产值68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51元。 2.项目地块状况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位于百江镇西南面。用地面积3215.0平方米,基地地势平整规则,地块由东面临滨江路、西临罗溪,整个规划地块紧邻百江一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住宅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公寓、商业、广场的规划设计。 3.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产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6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7.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百江镇百江村现状,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住宅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活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居民的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景观、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居住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 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考虑城市的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社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本项目地块内地势平坦,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原有的地势再创造,减少开发建设的前期工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演艺中心

演艺中心 结构设计说明 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演艺中心,由主舞台、侧舞台、后舞台、带伸缩座椅的观众厅和其他附属功能房间及局部地下室组成。主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观众厅部分平面布置呈圆形,最大跨度近40m,其屋面拟采用钢网架结构;主舞台部分平面布置呈矩形,其屋面拟采用钢桁架或钢网架结构;其他功能性房间围绕舞台及观众厅呈圆形布置,共三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局部剪力墙形成主体结构。基础做法参照温泉中心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采用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 给水系统: 本剧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最高日用水量为7.5 m3 /d。 (二) 排水系统: 1、污水排水: 生活污水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地下室污水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 最高日污水量为6.75 m3 /d。 2、雨水排水: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 (三) 室内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Q=15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108m3。 2、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箱均设于临近酒店内。 (四) 室外消火栓系统: 1、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2h,总水量为216 m3。2、室外消防用水量存于临近酒店消防水池内,室外消防泵设于消防泵房内,在室外设室外消火栓。 (五) 雨淋系统: 1. 在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部设置雨淋系统。 (1)、火灾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16L/min·㎡,作用面积为260㎡,系统流量为Q=91L/S,火灾延续时间为t=1h,总水量为328 m3。(2)、储存雨淋系统用水的消防水池、雨淋泵、储存火灾初期用水的消防水箱均设于本剧场内。 2.观众厅座位缩回后为400人宴会厅,设雨淋系统。 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系统流量Q=30L/S,火灾延续时间t=1h。 (六) 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剧场内的柴油发电机房、高压配电室均设置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灭火设计密度140g/ m3,灭火时间<180S。 (七)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本剧场舞台及后台部位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配电房间为中危险级带电火灾,其余部分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总平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物理试题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12月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某飞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运动开始到起飞共前进1 600 m,所用时间为40 s.则它的加速度a和离地时的速度v分别为 ( ) A.2 m/s2,80 m/s B.1 m/s2,40 m/s C.1 m/s2,80 m/s D.2 m/s2,40 m/s 2. 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B. C.D.无法确定 3. 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下,如图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4.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在40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经过40s到达最高点 5. 物体在合外力F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与F反向 B.只有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才与F同向 C.不论在什么运动中,a与F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 一个重20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A.B. C.D. 7. 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其位移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做曲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有可能相等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包括主要材料如幕墙、石材、涂料等示意 和注明,本文介绍建筑立面方案设计,为大家说明。 建筑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 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 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 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任何建筑都必定坐落在一定的基地环境之中,要处理得协调统一,与环境融合一体,就必须和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 小、道路、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 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因此建筑体型及立 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 建筑体型和立面构图中的美学原则,就是指建筑构图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均衡与稳定,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等。要综合利用这些美学基本原 则来创造完美的建筑形象。 知识点 1.主从与重点

2.均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4.节奏与韵律 5.比例与尺度 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在表现建筑性格特征时,也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艺 术构思,并以此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 应对策略实用功能 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建筑细部大多都是建筑的功能性构 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主要表 现在围护、排水、采光、通风、保温、防热、防噪等诸方面。墙体、屋盖——围护作用 大门——出入、室内外空间渗透 窗户——采光通风 阳台——接近自然 楼梯——垂直交通 审美价值 任何细部都体现形式的美感。 建筑细部参与和深化了建筑的造型过程,强化了建筑的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1219

商住开发项目设计工程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4、《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8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本) 8、《汽车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2005 11、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现状地形图; 1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13、兴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与要点 三、设计理念 结合宜人的水环境,创造一个景观与人和谐共生的、健康的生态型人文社区是本设计的主旨。 本项目充分分析地块景观价值,北侧紫荆河为最优景观资源,其次为东西两侧地块中间、东侧地块南侧沿河景观资源。地块内部为庭院景观资源。地块东西两侧紧邻市政道路位置为沿街景观,沿街布置配套安居房。 规划布局沿周围是市政道路布置高层住宅,内部布置小高层住宅。地块北至南依次由高至低,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 户型采用一梯二户南北通透的高品质户型,打造高水准的品质小区。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与项目主入口结合,强调小区内外景观的连续统一。在考虑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寻求自然美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根据场地标高低于市政道路,结合地形设计一层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住户停车问题。 四、总平面布局 规划布局依据地块地形和周边环境,规划布置11+1层、17+1层和27层板式住宅为主。规划总平面采用简约的直线为基本元素,形态为线形组织下的居住组团。错落的建筑群循序相接,浑然一体。规划分东西两个地块。其中东侧拥有优越的景观资源,作为本项目的高品质住区进行打造,布置面积较大的高品质户型。含16栋高层住宅和1栋多层商业。西侧地块含18栋高层住宅和3栋多层商业。规划依据建筑布局,形成多个居住组团。每个组团均设置相对独立的组团庭院。规划在东西两个地块中间设置景观交点,与东西两侧地块主出入口共同形成小区的景观轴线。地块北侧紫荆河、东西地块中间的水系、泳池、休闲活动空间等内部景观共同形成项目的主要景观交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 依据小区周边市政道路分别设置两个人行出入口和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小区动态交通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居住区与组团的次序和居住环境氛围的干扰。小区结合地形设计了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了停车问题。 六、景观绿化规划 小区内部景观设计紧扣城市花园这一主题,综合考虑建筑与绿化的双重景观要素,环境打造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将建筑作为景观的部分来考虑,带形为主的构图手法,打造多层次的带状景观系统。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木平台栈道和石材休闲步道,与东西主入口相结合,强调区内外环境的交融与渗透。建筑之间形成视觉通廊,注意建筑底层的通透性,充分运用立体绿化。打造一个完善的绿化景观系统。 七、空间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 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 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修 改)

朝阳幼儿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 总平面及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四川理工学院拟为兴建一所全日制幼儿园。基地位于四川理工学院汇东校区东大门(基地现已平整),东临汇兴街,西隔三实验楼二号楼。本设计建筑面积规模控制在2000平方米以内, 层数二层,总共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每班30人,结构类型采用框架结构。 幼儿园地块共6个班,包括2个小班,2个中班,2个大班。 二、设计依据: 《自贡市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 建筑单位建筑设计任务书及用地红线图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JGJ 39—8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规范》(JBJ50-2001)等相关规范、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三、设计指导思想: 幼儿园是国家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在幼儿园里接受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是迈入终身教育的第一步。人的许多良好品格、健全体质、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这就需要幼儿园拥

有一个合适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建筑环境。因此,幼儿园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应满足幼儿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要求。同时,建筑造型设计应满足幼儿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要求。反映“新、奇、趣、美”的幼教建筑个性风格,并应注意与周边建筑风格统一、协调。 四、总体布局: 1.总体均好性 幼儿园的东面现状为城市干道,作为城市干道,道路交通系统高效便捷的同时保持建筑单体的相对独立性,不能对幼儿园造成干扰。幼儿园主入口规划于基地西侧的规划道路上,入口外设有大型的园前广场,方便家长等候接送,次入口位于基地东北侧。 2.与临近建筑的关系 拟建幼儿园位于四川理工学院汇东校区东大门,东临汇兴街,西隔三实验楼二号楼。 3. 交通组织 1)外部交通环境及出入口设置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外围交通,东侧即为城市干道,为保持相对独立性,避免给幼儿园造成干扰,因此幼儿园主出入口被设置西侧。幼儿园出入口距离第三实验楼二号楼主要出入口也很便捷。教师和学生可以从次入口进入,次入口和货物入口并用一个,可以减少出入口数量,便于管理。为满足消防要求,除了考虑到建筑东面沿街之外,沿建筑北面布置消防车道宽度4米。 2)室外停车场 机动车停放在主门内侧,停车带与绿化相结合。 4. 建筑功能布置 1)建筑尽量靠基地东侧布置,留出大片西向场地,作为室外活动区。其中包括分班活动场地9块,每块60平方米;公共活动场地一块,面积400平方米;三十米塑胶跑道四条;戏水池一个,面积70平方米,游戏活动场70平方米。所有室外活动场(规范要求一半以上)均满足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