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20个

高考文言文虚词20个
高考文言文虚词20个

高考文言文虚词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

“者”“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鸣,何哉(《石钟山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廉颇与蔺相如》)

②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战》)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岳阳楼记》)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捕蛇者说》)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劝学》)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与蔺相如》)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与蔺相如》)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五、【其】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与蔺相如》)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与蔺相如》)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我的”或者“你”“你的”。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与蔺相如》)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用作副词。

!

1.表示强祈使婉商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②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史记·甘罗》)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载(《送东阳马生序》)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六、【且】

[

(一)用作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

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作“况且”“再说”。

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3.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4.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又”。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七、【若】

(一)用作动词。

1.像,好像。

①其若是,孰有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2.及,比得上。

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2.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③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与蔺相如》)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①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九、【为】

(一)介词。

>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④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六国论》)

2.表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3.表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与蔺相如》)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与蔺相如》)

③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4.表对象,“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作“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垓下之战》)

(三)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冰,水为(结成)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③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

④今日嬴之为(难为)公子亦足矣。(《窃符救赵》)

⑤圣人之所以为(成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成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⑥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⑦吾所以为(做)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与蔺相如》)

}

⑧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担任)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四)名词,行为,作为。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十、【焉】

`

(一)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2.哪里,怎么。

①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清而不肯,焉能行之”(《史记·甘罗》)

(二)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三)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3.表示感叹的语气。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宜乎百姓之为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六国论》)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

@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④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与蔺相如》)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④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

②武留匈奴凡十余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汉书·苏武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与蔺相如》)

②仆以口语遭遇此祸。《报任安书》)

③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

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二)连词。

~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鸿门宴》)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与蔺相如》)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②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三)助词

1.作语助,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方位)(《廉颇与蔺相如》)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⒊率领

①盖以十舰最著前。(《赤壁之战》)

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六)通假

>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②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报任安书》)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以为】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苏武转》)【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

③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膑》)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③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垓下之战》)

④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②张唐曰:“请因孺子行。”(《史记·甘罗》)

}

(二)副词,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与蔺相如》)

(三)名词,原因,缘由,机缘。

①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根据,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一)介词。

1.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或对象,相当于“在”“从”“到”“在……方面”“从……中”等。

-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与蔺相如》)

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

⑤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引进动作、行为的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等。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③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介原因,可译作“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4.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译作“被”。

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与蔺相如》)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③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译作“与”“跟”“同”。

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与蔺相如》)

6.表比较,译作“比”。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可译作“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④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井陉之战》)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与蔺相如》)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鸿门宴》)

③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鸿门宴》)

【见……于】表示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与蔺相如》)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鲍之交〉

十五、【与】

(一)介词。

1.译作“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④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赤壁之战》)

2.译作“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译作“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译作“和”“跟”“同”。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三)动词。

1.译作“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

2.结交,亲附。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3.译作“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与蔺相如》)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①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十七、【者】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相当于“……的”,“……的(人、东西、事情)”。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2.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也可不译。

①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赤壁之战》)

②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报任安书》)5.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与蔺相如》)

(二)助词。

1.放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停顿,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与蔺相如》)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3.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与蔺相如》)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与蔺相如》)

2.指示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此”“这”“这些”。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与蔺相如》)

②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与蔺相如》)

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师说》)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2.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与蔺相如》)

④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3.结构助词,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4.结构助词,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5.衬音助词,用于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可译作“往”“至”“到……去”。

①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史记·淳于髡》)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 虛詞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④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计其数⑤.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仆诚(果真)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些)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成语例释】洞烛其奸: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名副其实:名卢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经典文言】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传序》)⑤汝其勿悲(表婉商)⑥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还是)试臣,何遽(匆忙)叱乎?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经典文言】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④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成语例释】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反问) 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 【经典文言】1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经典文言】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经典文言】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③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18个文言虚词考点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和整理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案大全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的“则”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示赵弱且怯也。 C.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且适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且焉置土石?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关山度若飞”相同的一项是() A.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 天若有情天亦老 C. 若入前为寿 D.天涯若比邻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娘以指叩门扉曰”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10.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者出,未辞也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资料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理清单《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组一而、其、为、以、于、之 (一)而 [ 线上。 (1)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3)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③(3)⑥(4)②(5)④(6)⑥ (7)⑤(8)⑨(9)⑦ (二)其

线上。 (1)而予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其.皆出于此乎?(《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1)② (2)? (3)⑥ (4)⑤ (5)④ (6)① (7)⑩ (8)① (三)为 [练一练]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 【1、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3、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通“呵”,喝问。 (四)固定结构: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3.乎】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6、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解释 【4.乃】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2、表条件:结果,才。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5、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5.【其】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1 / 4

上海沪教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上海沪教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高考必背18个文言虚词

高考必背18个文言虚词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用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地百元一斤,在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与” 【速记口诀】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结交”“亲附” 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和,跟,同) 3、用作介词,“同”“和”“跟”;“给”“替”;“和……比较”; 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②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涉世家》)(给,替)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 ④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高考必考文言虚词18个用法例举

咼考必考文言虚词18个用法例举 1. 【而】 (一)用作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怯卩"。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 .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4.【乃】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一)用作副词。 (四)何:通呵”,喝问。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才”就”等 (《过秦论》)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 '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什么”。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 3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冋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4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二)用作代词。 【何乃】译为怎能” 1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能作宾语。 3.【乎】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一)用作语气助词。 2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3 .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缺例文) 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火吴》) 3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乃尔】译为这样”。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其] 4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1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于是乎书。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冋的翻译。数)。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的”你'”。 后一个乎”:比。)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壁之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4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总结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