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试题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强化练)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试题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强化练)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试题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强化练)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1.已和二甲胺[(CH3)2NH·H2O]在水中的电离与一水合氨相似,关于常温下pH=12

的二甲胺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H?)=c[(CH3)2NH2+]

B. 加水稀释时c[(CH3)2NH2+]

增大

c[(CH3)2NH?H2O]

C. 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D.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可抑制二甲胺的电离,电离常数K b变小

2.若定义p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酸(H2A)水

溶液中pc(H2A)、pc(HA?)、pc(A2?)随着溶液pH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0.1mol·L?1的NaHA溶液显碱性

B. 常温下,该酸的电离常数K a2=10?4.3

C. 常温下,c(H2A)+c(HA?)+c(A2?)是定值

D. 常温下,pH=3时,c(HA?)=c(A2?)

3.常温下,向20.00mL0.1mol·L?1的甲胺(CH3NH2)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盐酸,

混合溶液的pH与相关微粒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已知甲胺的碱性稍强于氨,甲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CH3NH2+H2O?CH3NH3++OH?

B. b点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20.00mL

C. 将等物质的量的CH3NH2和CH3NH3Cl溶于蒸馏水,可得到a点对

应的溶液

D. 常温下,甲胺的电离常数为K b,则pK b=?lg K b=3.4

4.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HX和HY两种一元酸溶液加水

稀释至1000mL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常温下的电离常数:HX>HY

B. 水的电离程度:a

C. 等体积的pH=3的两种酸消耗相同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

HX=HY

D.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X和NaY组成的混

合溶液中:c(H+)+c(HY)+c(HX)=c(OH?)

5.常温下,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φ)与溶液的pH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7

B. pH=2.2时,c(H2SO3)=c(HSO3?)

C. 由图可知:NaHSO3溶液呈酸性

D. pH=6.8时:c(Na+)=c(HSO3?)+c(SO32?)+c(H2SO3)

6.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HX HY HZ

电离常数Ka9×10?79×10?61×10?2

A. 相同温度下,0.1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B. HZ+Y?=HY+Z?能够发生反应

C.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D. 相同温度下,1mol/L HX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0.1mol/L HX

7.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

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b点溶液PH=7

B. C点所示溶液中:c(H+)?c(OH?)=2c(NH3·H2O)

C. NH3·H2O的电离常数K=10?4

D. d点所示溶液中:c(NH4+)=2c(SO42?)

8.25℃时,在c(F?)+c(HF)=0.1mol·L?1的HF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含氟元素微

粒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②表示F?的变化曲线

B. P点时,lgc(OH?)>lgc(H+)

C. P点时,c(H+)+c(Na+)=c(OH?)+c(F?)

D. 25℃时,HF的电离常数为1×10?5.2

9.在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V0的HX、HY,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

V0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点的溶液中:c(X?)>c(Y?)

B. 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HX):d>a

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b>a

D. lg V

V0=2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液体(不考虑HX、HY和H2O的挥发),则c(X?)

c(Y?)

增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12,加入少

量Na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

B. 已知:0.1mol·L?1KHC2O4溶液呈酸性,则存在如下关系:c(K+)>c(HC2O4?)>

c(H2C2O4)>c(C2O42?)>c(H+)>c(OH?)

C. 25℃,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 a=1×10?2mol·L?1,该温度下

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h=1×10?12mol·L?1

D. 0.1mol·L?1NaHSO4溶液中:c(Na+)+c(H+)=c(SO42?)+c(OH?)

11.常温下,二甲胺[(CH3)2NH·H2O]是一元弱碱,其电离常数K b=1.6×10?4。

10mL cmol·L?1二甲胺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混合溶液的温度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甲胺溶液的浓度为0.2mol·L?1

B. 在Y和Z点之间某点溶液pH=7

C. Y点存在:c(Cl?)>c[(CH3)2NH2+]>c(H+)>c(OH?)

D. 常温下,(CH3)2NH2Cl水解常数K h≈6.0×10?11

12.已知:25℃时,0.1mol·L?1CH3COOH的电离度(已电离的CH3COOH分子数/原

CH3COOH分子总数)约为1%。该温度下,用0.1000mol·L?1氨水滴定

1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pH与溶液的导电

能力(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点→N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B. 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约为1.0×10?2

C. N点溶液中,c(CH3COO?)>c(NH4+)

D. 当滴入20mL氨水时,溶液中c(CH3COO?)>c(NH4+)

13.25℃时,向0.10mol·L?1的H2C2O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

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 a1=10?4.3

B. pH=2.7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

C. 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D. 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c(OH?)+

2c(C2O42?)+c(HC2O4?)=c(Na+)+c(H+)

14.常温下,弱酸HF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 (HF)>K

a

(CH3COOH)。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 CH3COOH溶液中:c(H+)=c(CH3COO?)

B. NaF溶液中:c(OH?)=c(H+)+c(HF)

C. 常温下,0.1mol?L?的NaF和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pH(NaF)>

pH(CH3COONa)

D. 常温下,0.1mol?L?的HF和CH3COOH溶液中:c(HF)=c(CH3COOH)

15.25℃时,浓度均为1.0mol·L?1的HX溶液、HY溶液、等物质的量的HY和NaY的

混合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pH随浓度的负对数值(?lgc)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约为1.0×10?5

B. 由水电离出的c(H+):a点>b点

C. c点溶液中:c(Y?)>c(Na+)>c(HY)>c(H+)>c(OH?)

D. HX溶液加水稀释100倍,pH一定增加2

16.向x mL0.1mol/L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和

pOH[pOH=?lg c(OH?)]随着加入稀硫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实线为温度变化,虚线为pOH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40

B. b点时溶液的pOH>pH

C. a,b,c三点由水电离出的c(H+)依次减小

D. a,b,d三点对应的NH3·H2O的电离常数:K(b)>K(d)>

K(a)

17.常温下,已知电离常数:K b(NH3·H2O)=1.8×10?5;K a1(H2C2O4)=5.9×

10?2,K a2(H2C2O4)=6.4×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2C2O4溶液中,c(NH?4+)=2c(C2O?42?)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C. pH=11的氨水和pH=3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D. 用H2C2O4溶液中和氨水至中性时,溶液中c(NH?4+)=2c(C2O?42?)+c(HC2O?4?)

18.25℃时,在c(SO32?)+c(HSO3?)+c(H2SO3)=0.2mol?L?1

的H2S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含硫元素微粒的分布分

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曲线②表示HSO3?的变化曲线

B. Q点时,lgc(OH?)>lgc(H+)

C. P点时,c(Na+)+c(H2SO3)<0.2mol/L+c(HSO3?)

D. 25℃时,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为1×10?4.2

19.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烧碱溶液,溶液中含氯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关

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2时,c(Cl?)>c(Cl2)>c(Cl3?)>c(HClO)>c(ClO?)

B. pH=5左右时,溶液中c(HClO)最大,漂白效率最高

C. 常温下,HClO的电离常数(K a)数量级为10?7

D. pH=7时,溶液中存在:c(Na+)=c(ClO?)+c(Cl3?)+c(Cl?)

20.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

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 从c点到d点,溶液中c(HA)?c(OH?)

保持不变(其中HA?、

c(A?)

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 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物质的量相同

21.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两种一元弱酸HA和HB中,两种混合溶液的pH与

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电离常数:K a(HB)>K a(HA)

B. K a(HA)的数量级为10?5

C. 当HA与NaOH溶液混合至中性时:c(A?)=c(HA)

D. 等浓度等体积的HA和NaB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

c(OH?)

22.常温下,向10mL b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0.0l mol?L?1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0.0l

B.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C. 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0?9

mol?L?1

b?0.01

D. 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23.室温下,向10.00mL0.1mol·L?1某二元酸H2X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

NaOH溶液,其pH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已知:室温下H2X的电离常数K a1=1.1×10?5,K a2=1.3×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近似等于3

B. 点②处c(H+)+2c(H2X)=c(X2?)+c(OH?)

C. 点③为H2X和NaOH中和反应的滴定终点

D. 点④处c(Na+)=2c(X2?)>c(OH?)>c(HX?)>c(H+)

24.亚砷酸(H3AsO3)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向1L0.1mol·

L?1H3AsO3溶液中逐滴加入KOH溶液,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AsO3的电离常数K a1的数量级为10?9

B. pH在8.0~10.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AsO3+OH?=H2AsO?3?+H2O

C. M点对应的溶液中:c(H2AsO?3?)+c(HAsO?32?)+c(AsO?33?)+c(H3AsO3)=

0.1mol·L?1

D. pH=12时,溶液中:c(H2AsO?3?)+2c(HAsO?32?)+3c(AsO?33?)+c(H3AsO3)>

c(H+)+c(K+)

25.常温下,在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X溶液、HY溶液中分别滴

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水电离的c(H+)表示为pH水=

?lgc(H+)

水.pH

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X的电离方程式为HX=H++X?

B. T点时c(Na+)=c(Y?)>c(H+)=c(OH?)

C. 常温下用蒸馏水分别稀释N、P点溶液,pH都降低

D. 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K a=x

(20?x)×107

26.柠檬酸(用H3R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

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R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 a2(H3R)的数量级为10?4

B. pH=6时,c(R3?)=c(HR2?)>c(H+)>c(OH?)

C. Na2HR溶液中HR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 pH=4时,c(H+)=c(H2R?)+2c(HR2?)+c(OH?)

27.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化学式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K1?=4×10?7K2?=6×10?11

A. 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NaClO+H2O=NaHCO3+HClO

B. 向NaClO溶液中通过量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

C.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32?+2Cl2+H2O=2Cl?+2HClO+CO2↑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l2=Cl?+ClO?+2CO2↑+H2O

28.25℃时,向20mL0.1mol/L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

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c点溶液中:c(Na+)=c(AuCl4?)

B. 图2中a 点对应溶液pH约为5

C. 25℃时,HAuCl4的电离常数为1×10?3

D. d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AuCl4?)>c(OH?)>c(H+)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答】

A.pH =12的二甲胺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 ?)=c[(CH 3)2NH 2+

]+c(H +),故A 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CH 3)2NH ·H 2O]的物质的量减小,[(CH 3)2NH 2+]物质的量

增大,在相同的溶液内,所以 c[(CH 3)3NH 2+]

c[(CH

3)2NH·H 2O]

增大,故B 正确;

C.常温下,pH =2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0.01mol/L ,,pH =12的二甲胺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1mol/L ,等体积混合后,二甲胺有剩余,混合后呈碱性,故C 错误;

D.电离常数K b 只受温度影响,故D 错误。 故选B 。

2.【答案】B

【解答】

随溶液pH 增大,c(H 2A)逐渐减小,c(HA ?)先增大后减小,c(A 2?)增大,则pc(H 2A)增大,pc(HA ?)先减小后增大,pc(A 2?

)减小,则Ⅰ是pc(HA ?)随pH 变化曲线,Ⅱ是pc(H 2A)随pH 变化曲线,Ⅲ是pc(A 2?

)随pH 变化曲线。

A.Ⅰ是HA ?随pH 变化曲线,依据图像,NaHA 溶液呈酸性,故A 错误;

B.依据图像,pH =4.3时,c(HA ?)=c(A 2?),该酸的电离常数K a2=c (A 2?)×c (H +)

c HA =10?4.3?,

故B 正确;

C.调节溶液pH 的方法不确定,所以c(H 2A)+c(HA ?)+c(A 2?

)不一定是定值,故C 错误; D.依据图像,pH =3时,c(H 2A)=c(A 2?

) ≠c(HA ?),故D 错误。 故选B 。

3.【答案】C

【解答】

A.与氨类似,甲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 3NH 2+H 2O ? CH 3NH 3+

+OH ? ,故A 正确;

B.b 点溶液显中性,因甲胺为弱碱,生成的CH 3NH 3Cl 为强酸弱碱盐,故b 点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 <20.00 mL ,故B 正确;

C.根据A 甲胺的电离方程式,K b =c(CH 3NH 3+)·c (OH ?)c (CH 3NH 2),读图可得,当lg c(CH 3NH 3+)

c (

CH 3NH 2)

=0

时,pH =10.6,即

c(CH 3NH 3+)

c (CH 3NH 2)

=1时,c(H +)=10?10.6,故a 点溶液中c(CH 3NH

3

+

)

c (CH 3

NH 2

)

=1,而将等物质的量的CH 3NH 2和CH 3NH 3Cl 溶于蒸馏水,因CH 3NH 2电离与CH 3NH 3+

水解程度不同,

使溶液中c(CH 3NH 3+)与c (CH 3NH 2)不相等,故C 错误; D.当lg

c(CH 3NH 3+)

c (CH 3NH 2)

=0时,pH =10.6,即c(CH 3NH

3

+

)

c (CH 3

NH 2

)

=1时,c(H +)=10?10.6,所以K b =

c(CH 3NH 3+)·c (OH ?)

c (CH 3NH 2)

=c(OH ?)=10?(14?10.6)=10?3.4,则pK b =?lg K b =3.4,故D 正确。

故选C 。

4.【答案】D

【解答】

A.比较HX与HY的酸性,可看起始时的pH,较小的酸性较强,故常温下的电离常数:HX

B.a、b两点的pH相同,对水的电离平衡的抑制效果是相同的,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等于b点的,故B错误;

C.由A知HX比HY的酸性弱,故等pH的HX和HY两种酸的浓度:c(HX)>c(HY),等体积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HX>HY,故消耗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应该是HX>HY,故C错误;

D.浓度均为0.1mol·L?1的NaX和NaY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

c(Na+)=c(X?)+c(OH?)+c(Y?),物料守恒:c(Na+)=c(X?)+c(HY)+c(HX)+c(Y?),二者相减可得到c(H+)+c(HY)+c(HX)=c(OH?),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答】

A.由点(6.8,0.5)可知,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K=c(H+)×c(SO32?)

c(HSO3?)

=10?6.8,数量级为10?7,故A正确;

B.pH=2.2时,由图可知c(H2SO3)=c(HSO3?),故B正确;

C.由图可知,H2SO3的电离常数K a1=10?2.2,K a2=10?6.8,则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 h=

K w K a1=10?14

10?2.2

=10?11.8,小于其电离平衡常数,则NaHSO3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

D.当c(Na+)=c(HSO3?)+c(SO32?)+c(H2SO3)时,此时溶质为NaHSO3,pH约为4.5而不是6.8,故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答】

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Z>HY>HX,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的溶液其碱性越强,所以0.1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小,故A错误;

B.由A知,HZ的酸性大于HY,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HZ+Y?=HY+Z?能发生,故B正确;

C.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Z>HY>HX,故C错误;

D.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8.【答案】B

【解答】

A.HF存在于酸性较强的环境,曲线①表示HF的变化曲线,曲线②表示F?的变化曲线,

故A正确;

B.P点时溶液呈酸性,c(H+)>c(OH?),则lgc(OH?)

C.P点时,由电荷守恒可知c(H+)+c(Na+)=c(OH?)+c(F?),故C正确;

D.由图可知,P点c(F?)=c(HF),pH=5.2,则HF的电离常数为K=c(H+)c(F?)

c(HF)

=10?5.2,故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答】

A.根据图知,lg V

V0

=0时,HX的pH>1,说明HX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HY的pH=1,说明HY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HY的酸性大于HX,a、b两点的溶液中:c(X?)

B.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HX):a=d,故B错误;

C.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根据图知,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a,则水电离程度a=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a=b>d>c,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

D.lg V

V0

=2,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和H2O的挥发),n(X?)增大,n(Y?)不变,

二者溶液体积相等,所以n(X?)

V

n(Y?)

V

=c(X?)

c(Y?)

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答】

A.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12,c(OH?)×

c(H+)=1×10?14,则c(H+)=0.1mol/L,则一元酸(HA)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加入少量NaA晶体,溶液中的c(H+)不变,则溶液中c(OH?)不变,故A错误;

B.0.1mol·L?1KHC2O4溶液呈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大于水解,所以c(C2O42?)>

c(H2C2O4),故B错误;

C. 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 a=1×10?2mol·L?1,电离常数Ka=

c(H+)×c(HSO3?)

c(H2SO3)

=1×10?2mol·L?1;下NaHSO3的水解平衡为HSO3?+H2O?H2SO3+

OH?,水解平衡常数K h=c(H2SO3)×c(OH?)

c(HSO3?),Ka×K h=c(OH?)×c(H+)=Kw,K h=K w

K a

=

1.0×10?14

1.0×10?2

=1.0×10?12mol·L?1,故C正确。

D.0.1mol·L?1NaHS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SO42?)+c(OH?),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答】

A.二甲胺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即Y点表示盐酸与二甲胺恰好完全反应,由方程式(CH3)2NH·H2O+HCl=(CH3)2NH2Cl+H2O可知:

0.01L×c=0.02L×0.1mol/L,c=0.2mol/L,故A正确;

B.二甲胺是弱碱,Y点对应溶质是(CH3)2NH2Cl,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Y点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在Y和Z点之间某点溶液pH<7,故B错误;

C.Y点对应溶质是(CH3)2NH2Cl,属于强酸弱碱盐,(CH3)2NH2+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CH3)2NH2+]>c(H+)>c(OH?),故C正确;

D.常温下,(CH3)2NH2Cl水解常数K h=K W

K b =1×10?14

1.6×10?4

≈6.0×10?11,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答】

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醋酸、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醋酸铵是强电解质,0.1mol?L?l CH3COOH的电离度约为1%,该溶液中c(CH3COO?)≈c(H+)=0.1mol/ L×1%=10?3mol/L,则溶液的pH=3,所以M点为醋酸溶液,N点溶液导电性最强,说明溶质完全是醋酸铵,溶液的pH=7,则醋酸和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A.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则M点抑制水电离、N点促进水电离,所以M点→N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A正确;

B.0.1mol?L?l CH3COOH的电离度约为1%,该溶液中c(CH3COO?)≈c(H+)=0.1mol/L×1%=10?3mol/L,酸的电离程度较小,则溶液中c(CH3COOH)≈0.1mol/L,酸的电离平

衡常数=c(H +)?c(CH3COO?)

c(CH3COOH)≈10?3×10?3

0.1

=1.0×10?5,故B错误;

C.N点溶液溶质为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得

c(CH3COO?)=c(NH4+),故C错误;

D.当滴入20mL氨水时,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铵和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铵根离子,CH3COO?水解程度和NH4+相等,所以存在c(CH3COO?)

故选A。

13.【答案】A

【解答】

A.根据图象可知,pH=4.3时,c(HC2O4?)=c(C2O42?),则25℃时K a2=c(C2O42?)?c(H+)

c(HC2O4?)

=

c(H+)=10?4.3,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当pH=2.7时,溶液中满足:c(H2C2O4)=c(C2O42?),故B正确;

C.pH=7时c(OH?)=c(H+),根据电荷守恒c(OH?)+2c(C2O42?)+c(HC2O4?)=

c(Na+)+c(H+)可知:2c(C2O42?)+c(HC2O4?)=c(Na+),则c(Na+)>2c(C2O42?),故C正确;

D.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一定满足电荷守恒,即:c(OH?)+2c(C2O42?)+

c(HC2O4?)=c(Na+)+c(H+),故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答】

A.CH3COOH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故A错误;

B.NaF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知,,故B正确;

C.电离常数:,则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氟离子,所以同物质的量浓度NaF与CH3COONa溶液,后者的pH较大,即,故C错误;

D.电离常数:,则HF的电离程度较大,则常温下,0.1mol?L?的HF和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解答】

A.常温下浓度为1.0mol/L的HY溶液pH为2,则c(H+)=0.01mol/L,则c(Y?)=

0.01mol/L,则HY的电离常数c(H+)×c(Y?)

c(HY)=0.01mol/L×0.01mol/L

(1?0.01)mol/L

≈0.01mol/L×0.01mol/L

1mol/L

=

1.0×10?4,故A错误;

B.氢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a点大于b点,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故B错误;

C.浓度均为1.0mol/L的HY和NaY溶液的pH为4,说明溶液呈酸性,则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溶液中Y?的浓度增大,则c(Y?)>c(Na+),则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Y?)>c(Na+)>c(HY)>c(H+)>c(OH?),故C正确;

D.据图像可知,浓度为1.0mol/L的HX溶液pH为0,则HX是强酸,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接近7,但小于7,pH不能无限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解答】

向xmL0.1mol/L的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反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放热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硫酸的体积为20mL时,恰好完全反应;

A.硫酸的体积为2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2L=

0.002mol,则氨水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所以氨水的体积为0.004mol

0.1mol/L

=0.04L=40mL,即x=40,故A正确;

B.b点时硫酸与氨水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显酸性,则c(H+)>c(OH?),所以pOH> pH,故B正确;

C.b点时硫酸与氨水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a点为氨水和硫酸铵的混合物,c点为硫酸铵和硫酸的混合物,强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酸和碱抑制水的电离,所以b点由水电离的

c(H+)最大,故C错误;

D.升高温度促进NH3?H2O的电离,电离常数增大,由图可知,温度:b>d>a,则a、b、d三点NH3?H2O的电离常数:K(b)>K(d)>K(a),故D正确。

故选C。

17.【答案】D

【解答】

A.(NH4)2C2O4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c(NH4+)=2c(C2O42?)?+

2c(HC2O4?)+2c(H2C2O4),故A错误;

B.等物质的量的H2C2O4和NH4OH恰好反应生成NH4HC2O4,NH4+水解显酸性,HC2O4?电

离大于水解,溶液呈弱酸性,故B错误;

C.pH=11的氨水和pH=3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较多,所得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用H2C2O4溶液中和氨水至中性时,溶液中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

恒,c(NH4+)=c(HC2O4?)+2c(C2O42?),故D正确。

18.【答案】B

【解答】

A.H2SO3存在于酸性较强的环境,曲线①表示H2SO3的变化曲线,曲线②表示HSO3?的变化曲线,曲线③表示SO32?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Q点时溶液呈酸性,c(H+)>c(OH?),lgc(OH?)

C.P点时c(SO32?)=c(HSO3?),c(SO32?)+c(HSO3?)+c(H2SO3)=0.2mol/L,据电荷守恒

c(Na+)+c(H+)=2c(SO32?)+c(HSO3?)+c(OH?),三者联立得c(Na+)+c(H+)+

c(H2SO3)=c(SO32?)+c(OH?)+0.2mol/L,由于P点时c(H+)>c(OH?)即可得出

c(Na+)+c(H2SO3)<0.2mol/L+c(SO3?),因为c(SO32?)=c(HSO3?),可得出c(Na+)+

c(H2SO3)<0.2mol/L+c(HSO3?),故C正确;

D.25℃时,P点时c(SO32?)=c(HSO3?),pH=4.2,H2SO3的二级电离常数数值上等于c(H+)的值,为1×10?4.2,故D正确。

故选B。

19.【答案】C

【解答】

A.根据图像信息可知pH=2时,c(Cl?)>c(Cl2)>c(Cl3?)>c(HClO)>c(ClO?),故A正确;

B.根据图像信息可知pH=5左右时,溶液中c(HClO)最大,漂白效率最高,故B正确;

=10?7.54,数量级为10?8,故C错误;C.常温下,HClO的电离常数(K a)=c(ClO?)c(H+)

c(HClO)

D.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lO?)+c(Cl3?)+c(Cl?)+c(OH?),pH=7时,溶液中存在:c(Na+)=c(ClO?)+c(Cl3?)+c(Cl?),故D正确。

故选C。

20.【答案】C

【解答】

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酸性:HNO2>CH3COOH;

A. 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pH相同的这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大的酸性较强,根

据图知,pH 变化较大的是II ,则II 表示较强的酸HNO 2,所以曲线I 表示CH 3COOH ,故A 错误;

B. 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c(H +)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酸中c(H +):b >c ,则抑制水电离程度:b >c ,所以水电离程度:b

C. 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HA)?c(OH ?)

c(A ?)

=K h ,从c 点到d 点,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

数不变,所以溶液中

c(HA)?c(OH ?)

c(A ?)

保持不变,故C 正确;

D. a 点两种溶液的pH 相同,但是两种溶液浓度:HNO 2

HNO 2

21.【答案】C

【解答】

A.电离平衡常数Ka(HA)=c(H +)。c(A ?)

c(HA),lgKa(HA)=lg

c(H +)。c(A ?)

c(HA)

=lg

c(A ?)c(HA)

?pH ,则

pH =lg

c(A ?)c(HA)

?lgKa(HA)=lg

c(A ?)c(HA)

+pKa ,纵截距表示pK a ,pK a 越大,K a 越小,同理pH =

lg c(B ?)

c(HB)+pKb,pK b 越大,K b 越小,根据图知,Ka(HB)>K a (HA),故A 正确; B.Ka(HA)=

c(H +)。c(A ?)

c(HA)

,当c(A ?)=c(HA)时,Ka(HA)=c(H +),则Ka(HA)在10?4.5~

10?5之间,K a (HA)的数量级为10?5,故B 正确;

C.根据图知,当溶液中c(A ?)=c(HA)时溶液呈酸性而不是中性,故C 错误;

D.根据A 知,Ka(HA)在10?4.5~10?5之间、Ka(HB)在10?3?10?3.5之间,则Kh(HB)在10?11~10?10.5之间,Ka(HA)>Kh(HB),说明HA 电离程度大于NaB 水解程度,所以其混合溶液呈酸性,则c(H +)>c(OH ?),故D 正确。 故选:C 。

22.【答案】D

【解析】解:常温下,向10mL b mol ?L ?1的CH 3COOH 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0.0l mol ?L ?1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Na +)=c(CH 3COO ?),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可知溶液呈中性,醋酸略微过量,

A 、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若溶液呈中性,醋酸过量,b >0.01mol/L ,故A 正确;

B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Na +)=c(CH 3COO ?),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可知溶液呈中性,故B 正确;

C 、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溶液呈中性,c(H +)=c(OH ?)=10?7mol/L,c(Na +)=c(CH 3COO ?

),电离平衡常数K =

c(CH 3COO ?)c(H +)c(CH 3COOH)

=

0.005mol/L×10?7mol/L

(b

2

?0.005)mol/L

=10?9

b?0.01,故B 正确;

D 、水的电离程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促进水的电离,当氢

氧化钠过量后,抑制水的电离,故D错误;

故选:D。

常温下,向10mL b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0.0l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可知溶液呈中性,

醋酸略微过量,

A、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若溶液呈中性,醋酸过量;

B、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

C、醋酸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依据概念实质计算平衡常数分析判断正误;

D、随反应进行,水的抑制程度减弱,水电离程度增大;

本题考查了酸碱和反应定量关系分析判断,溶液中电荷守恒的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

衡常数计算分析应用,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判断,掌握基础是乎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3.【答案】A

【解答】

A.,a近似等于3,A项正确;

B.点②处溶液中溶质为NaHX,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X2?)+c(HX?)+ c(OH?)和质子守恒:c(H+)+c(H2X)=c(X2?)+c(OH?)得,c(Na+)+2c(H+)+

c(H2X)=3c(X2?)+c(HX?)+2c(OH?),B项错误;

C.H2X和NaOH中和反应的滴定终点为H2X和NaOH恰好反应生成Na2X,为点④处,C项错误;

D.点④处溶质为Na2X,X2?水解,故c(Na+)>2c(X2?)>c(OH?)>c(HX?)>c(H+),D

项错误。

故选A。

2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H3AsO3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分步电离,根据图示,可以确定不同pH值时的各离子浓度大小,进而解答该题。

【解答】A. 由图中数据可知,pH=9.3时,c(H2AsO?3?)=c(H3AsO3),故H3AsO3的电离

常数Ka1=c(H +)·c(H2AsO

3

?)

c(H3AsO3)

=c(H+)=10?9.3,故Ka1的数量级为10?10,错误;

B. 由图可知,pH在8.0~10.0时,H3AsO3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H2AsO?3?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AsO3+OH?===H2AsO?3?+H2O,正确;

C.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M点对应的溶液中,n(H2AsO?3?)+n(HAsO?32?)+n(AsO?33?)+ n(H3AsO3)=0.1mol,由于不知道此时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或不知道加入KOH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其总浓度,错误;

D. 由电荷守恒可知,c(H2AsO?3?)+2c(HAsO?32?)+3c(AsO?33?)+c(OH?)=c(H+)+ c(K+),pH=12时,溶液显碱性,由图可知,此时H3AsO3主要转化为H2AsO?3?和HAsO?32?,说明H2AsO?3?和HAsO?32?的电离作用小于H2AsO?3?和HAsO?32?的水解作用,H2AsO?3?和HAsO?32?水解都产生OH?,故c(OH?)>c(H3AsO3),因此溶液中

c(H2AsO?3?)+2c(HAsO?32?)+3c(AsO?33?)+c(H3AsO3)

故选B。

25.【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干信息知,HX和HY是两种一元酸,加入NaOH溶液,H2O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纵坐标数值小于7,则促进水电离,则两种酸都是弱酸,溶液呈碱性且水电离程度达到最大值,

A.弱酸部分电离,HX为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X?H++X?,故A错误;

B.T、P点对应的溶液溶液溶质都是钠盐和NaOH,溶液都呈碱性,则T点c(H+)c(Y?),水的电离程度较小,则c(Na+)>c(Y?)>c(OH?)>

c(H+),故B错误;

C.N点溶液中溶质为HX和NaX,溶液呈酸性;P点溶质为NaX和NaOH,溶液呈碱性,所以加水稀释后N点溶液的pH增大、P点溶液的pH减小,故C错误;

D.常温下,M点溶质为NaY和HX,pH水=?lgc(H+)水,则c(H+)水=10?7mol/L,溶液中c(H+)=c(OH?)=1×10?7mol?L?1,

c(Na+)=c(Y?)=x

20+x mol?L?1,c(HY)=20?x

20+x

mol/L,Ka=c(Y?)?c(H+)

c(HY)

=

x

20+x

×10?7

20?x

20+x

,则

K a=x

(20?x)×107

,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干信息知,HX和HY是两种一元酸,加入NaOH溶液,H2O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纵坐标数值小于7,则促进水电离,则两种酸都是弱酸,溶液呈碱性且水电离程度达到最大值,恰好完全反应时纵坐标越小,说明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酸的酸性越弱,根据图知,酸性HX>HY,

A.弱酸部分电离;

B.T、P点对应的溶液溶液溶质都是钠盐和NaOH;

C.N点溶液中溶质为HX和NaX,溶液呈酸性;P点溶质为NaX和NaOH,溶液呈碱性;

D.常温下,M点溶质为NaY和HX,pH水=?lgc(H+)水,则c(H+)水=10?7mol/L,溶液中c(H+)=c(OH?)=1×10?7mol?L?1,

c(Na+)=c(Y?)=x

20+x mol?L?1,c(HY)=20?x

20+x

mol/L,Ka=c(Y?)?c(H+)

c(HY)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

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计算能力,明确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6.【答案】B

柠檬酸溶液电离方程式:H3R?H2R?+H+,H2R??HR2?+H+,HR2??R3?+H+,随着pH值的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所以H3R含量会减少。H3R、H2R?、HR2?、R3?在图形中表示的曲线分别为a、b、c、d,据此回答。

【解答】

A.柠檬酸溶液电离方程式:H3R?H2R?+H+,H2R??HR2?+H+,HR2??R3?+H+,曲线b、c交点时,c(H2R?)=c(HR2?),第二步电离常数K a2(H3R)=c(HR2?)?c(H+)

c(H2R?)

,数量级为10?5,故A错误;

B.根据图示,随着pH 值的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所以H 3R 含量会减少。H 3R 、H 2R ?、HR 2?、R 3?在图形中表示的曲线分别为a 、b 、c 、d ,pH =6时,溶液显示酸性,即c(R 3?)=c(HR 2?)>c(H +)>c(OH ?),故B 正确;

C.根据图示知道Na 2HR 溶液显示酸性,HR 2?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故C 错误;

D.pH =4时,溶液中还含有R 3?,同时溶液中可能含有其他阳离子,故D 错误。 故选:B 。

27.【答案】A

【解答】

依据电离常数分析可知酸性为:H 2CO 3>HClO >HCO 3?,根据强酸可以制取弱酸分析: A.向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由于酸性:H 2CO 3>HClO >HCO 3?,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NaClO +H 2O =NaHCO 3+HClO ,故A 正确; B.向NaClO 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由于酸性:H 2CO 3>HClO >HCO 3?,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NaClO +H 2O =NaHCO 3+HClO ,故B 错误; C.向Na 2CO 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中碳酸钠过量,酸性:H 2CO 3>HClO >HCO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次氯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正确的

离子方程式应为:2CO 32?+Cl 2+H 2O =Cl ?+ClO ?+2HCO 3?,故C 错误;

D.向NaHCO 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由于酸性:H 2CO 3>HClO >HCO 3?,氯水中的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次氯酸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物为次氯酸,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Cl 2=Cl ?+HClO +CO 2↑,故D 错误;

故选:A 。

28.【答案】C

【解答】

A.在c 点溶液中pH =7,则c(OH ?)=c(H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 +)+c(H +)=

c(AuCl 4?)+c(OH ?),所以c(Na +)=c(AuCl 4?),故A 正确;

B.20mL 0.1mol/LHAuCl 4溶液的pH =3,Ka =

c(H +)×c(AuCl 4?)c(HAuCl 4)

≈10?3×10?3

0.1

=1×10?5,A 点

c(HAuCl 4)=c(AuCl 4?),则c(H +)=1×10?5mol/L ,即A 点对应溶液pH 约为5,故B 正确;

C.由B 项分析可知,HAuCl 4的电离常数为1×10?5,故C 错误;

D.d 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AuCl 4,水解显碱性,则c(OH ?)>c(H +),AuCl 4?发生水解,浓度

减小,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c(AuCl 4?)>c(OH ?)>c(H +),故D 正

确。 故选C 。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大全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NaOH + CO2 ==== Na2CO3+ H2O 2、在标准状况下 2.24LCO2通入1mol/L 100mLNaOH溶液中:CO2+NaOH NaHCO3 3、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NaOH +SO2==NaHSO3 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 2CO2══Ca(HCO3)2 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H3?H2O+CO2== (NH4)2 CO3+ H2O 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a2CO3+ SO2Na2SO3+ CO2↑ 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 +H2O══2 NaHCO3 8、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Pb(Ac)2+H2S=PbS↓+2HAc 9、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C6H5ONa→C6H5OH+ NaHCO3 10、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2FeCl32Fe Cl2+ I2+2 H Cl 11、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2(SO4)3+ H2S==2 FeSO4+ S↓+ H2SO4 12、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2NaClO +2SO2+ 2H2O══Na2 SO4+ 2HCl+H2SO4 13、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 14、氟气通入水中:2F2+2H2O 4HF+O2↑ 15、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 NaOH══NaClO+NaCl+ H2O 16、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Br2+ 3Cl2══2FeCl3+2 Br2 17、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6FeBr2+ 6C124FeCl3+2FeBr3+ 3Br2 18、足量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中:3Cl2+2FeI22FeCl3+2I2 19、在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FeI2 +Br2FeBr2+ I2 20、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溴水:6FeCl2 + 3Br2══4FeCl3+2 FeBr3 21、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 +H2↑ 22、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2Al+ 2NaOH +6H2O 2 Na [Al(OH)4]+3H2↑ 23、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Fe 3 FeCl2 24、FeCl3溶液与Cu反应:2FeCl3+ Cu CuCl2+2FeCl2 25、硫氢化钠溶液与碘反应:NaHS+I2S↓+ HI+NaI 26、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7、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Cu(NO3)2+ 2NO2↑+ 2H2O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经典试题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集萃(五)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26. (3分)如右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等质量的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在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 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27. (4分)以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含3~5gNaOH 的15%NaCl 的混合溶液做电解液,外加电压为 1.5V 电解时,得到一种半导体产品(产率93%以上)和一种清洁能源,则它的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电解也是绿色化学中一种有效工具,试以此为例,写出绿色化学的两点特征: 和 。 28. (10分)下图中E 是一种固体的非金属单质,A 、B 、D 、F 、G 、H 中都含有E 元素,A 、C 、F 、H 、G 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G 加入含碘的淀粉蓝色溶液,蓝色褪去。 ⑴试写出A ~H 的分子式;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⑵写出G 与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 (5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两种:HCl 、NaOH 、NaH 2PO 4、Na 3 PO 4、H 3 PO 4和Na 2HPO 4。 ⑴这六种物质两两间可能形成 种互相不发生反应的组合。 ⑵取某种组合溶液,滴入甲基红指示剂后为黄色(pH=6.2),再滴入酚酞指示剂后仍是黄色(酚酞无色,pH ≤8.0),则此组合是 和 的组合液。 ⑶取另一组合溶液xmL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 mol/LNaOH 溶液滴定至红橙色(此时pH 约为9.6左右),又消耗V 1mL(V>V 1),试确定此组合溶液是 和 物质组成的。 30. (7分)我国东方Ⅱ号宇宙火箭的燃料是N 2H 2(CH 3)2,助燃剂为N 2O 4,两者发生完全燃烧时产生了巨大推力,让火箭携带卫星上天。 ⑴N 2H 2(CH 3)2中N 的氧化数为 ,N 2O 4中N 的氧化数为 。 ⑵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试写出N 2O 4中N 、N 连接的一种Lewis 结构式并标出形式电荷 。 ⑷N 2H 4与N 2O 4比较, 的N -N 键长较长,其理由是 。 H G E A F B C D O 2 NH 3·H 2O HCl

化学选修四电离平衡常数及应用----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电离平衡常数及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电离常数判断弱电解质的强弱。 3.能够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解释有关离子浓度问题、计算电离平衡时分子及各离子浓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旧知识(化学平衡常数)的对比,自主学习新知识电离平衡常数,从而掌握对于类似知识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1.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2.离子浓度问题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新课引入【复习提问】 1.请同学书写醋酸、碳酸、氨 水的电离方程式。 2.提出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请同学回答。 (平衡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 理) 3.如何判断弱电解质之间的 强弱。 -------电离平衡常数 板书电离方程式 回答 思考 检查学生对 已学内容的 掌握情况。通 过提出新问 题,衔接两节 课的知识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电离平衡常数【新课讲解】 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 数相似,在课前预习中已经请 同学们预习化学平衡常数的 相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仿照 化学平衡常数的学习方法来 自己学习电离平衡常数。你们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 式 3.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4.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0min后请同学们汇报学习情 况。 【板书】 第一节电离平衡常数 一概念: 二数学表达式: *多元弱酸分多步电离,存在多个 电离平衡常数,其 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讲]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 步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那么 各步电离平衡常数之间有什么关 系?多元弱酸与其他酸比较相对 强弱时,用哪一步电离平衡常数来 比较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3有 关内容。 [讲]电离难的原因:a、一级电 离出H+后,剩下的酸根阴离子带 负电荷,增加了对H+的吸引力, 回忆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 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学习电 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达 式 小组内交流讨论各自学习 结果 板书: 概念: 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 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 种离子的浓度幂之积与溶 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幂 的比值。 板书: ) COOH (CH ) H ( ) COO CH ( 3 3 a c c c K + -? = )O H (NH ) OH ( ) NH ( 2 3 4 b? ? = - + c c c K 打开书43页,从表3-1中25℃ 时一些弱酸电离平衡常数数 值,比较大小。 培养学生对 比、迁移、自 学能力。 对自学情况 检查验收,督 促学生在自 学过程积极 思考,讨论。

高一化学必修2 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必修2 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二、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

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理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进度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3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3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 2课时 机动和复习 2 课时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练习(含答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3胶体 B.FeCl3、FeCl2和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C.40gNaOH固体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D.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现有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OO-) A.c(H+)=c(CH 3 B.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但电离常数Ka不变 3.在室温下,0.1mol/L100m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减小,但又要使醋酸电离程度减少,应采取 A.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B.通入少量HCl气体 C.升高温度D.加入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电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电解质是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导电性强,而弱电解质难溶于水导电性弱 5.已知常温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1 Na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点表示的溶液中c(H +)等于10-3 mol·L -1 B .b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3COO -)>c(Na +) C .c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 D .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33c CH COO c H c CH COOH -+?()()() 均等于K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H S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22H S 2H S +-+,向2H S 溶液中加入少量2CuCl 固体,电离平衡 正向移动 B .4KHSO 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244KHSO K H SO ++- =++,向醋酸中加入少量4 KHSO 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C .向稀氨水中滴加少量432mol /LNH NO ,溶液,4NH +与OH -结合生成 32NH H O ?,使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增大 D .常温下,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aSO 4 B .CH 3COOH C .C 2H 5OH D . Cu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专题复习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大多数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 BaSO 4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抑制电离。 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则促进电离。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第一步为主) 5、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 (一般用Ka 表示酸,Kb 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A ++B -Ki=[A +][B -]/[AB] 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a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 、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 C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 2SO 3>H 3PO 4>HF>CH 3COOH >H 2CO 3>H 2S>HClO 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D ) A.干冰 B .氯水 C.铜 D. 氯化氢 2.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B ) ①固体食盐②溴水③CuSO 4·5H2O④液溴⑤蔗糖⑥氯化氢气体 ⑦盐酸⑧液态氯化氢 A .①④⑤ B .②⑦ C .⑤⑥⑧ D .④⑧ 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D ) A .CH 3COOH B .Cl 2 C .NH 4HCO 3 D .SO 2 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C )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SO 3 、CO 2 、C 6H 12O 6 、CCl 4 、CH 2 =CH 2 ……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HCl 、NaOH 、NaCl 、BaSO 4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HClO 、NH 3·H 2O 、Cu(OH)2、H 2O …… 混和物 纯净物

2004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 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 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然后Y 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 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各1分) 姓名学校 赛场报名号赛区 省市自治区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目标设置】 1.会列各种平衡常数表达式 2.了解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3.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4.能利用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判断反应的热效应、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平衡; 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解答相关问题;能进行溶度积的相关计算和应用。 题型1:请列出下列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A(s)+2B(g)==C(g)+3D(g) (2)AgCl(s)===Ag+(aq)+Cl-(aq) 问题1:列平衡常数表达式要注意什么? 题型2.(海南高考题改编)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若把X、Y的初始浓度分别改为0.2、0.4,平衡常数不变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问题2:是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就发生改变?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是什么? 题型3:(2012海南高考改编)己知A(g) + B(g) C(g) + 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 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经一段时间 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700℃时,A的转化率比830℃时(填“大”或“小”) (3)若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同时加入1mol B和1mol C,该平衡是否发生移动?如果移动往哪个方向移动? (4) 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问题3:要解决本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你能否回忆出并归纳出这些知识? 问题4:对于化学平衡常数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5.电离平衡常数、容度积常数和化常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影响因素等都是类似的,你能否回忆起它们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容度积常数有什么应用? 课堂检测: 1.(2013海南卷节选)15.(9分) 反应A(g) B(g) +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 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温度T1T2,平衡常数K(T1) K(T2)。(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2014·全国理综II化学卷,T26节选)(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 (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新版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课时练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A.Ca(OH)2 B.CH3COOH C.BaSO4 D.CH3COONa 答案:B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H3H2O=NH +OH- B.KClO3=K++Cl-+3O2- C.H2S2H++S2- D.NaOH=Na++OH- 答案:D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加足量的苛性钠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B.二氧化碳通人碳酸钠溶液中:CO2+CO +H2O=2HCO C.硫化亚铁固体中加入稀硫酸:FeS+2H+=Fe2+H2S↑ D.氯气通人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答案:AD

4.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 A是离子晶体 D.A是弱电解质 答案:B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只由它的浓度决定 B.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没有本质的区别 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溶于水的电解质,在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 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C.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过程都是离子键被破坏的`过程 D.氯化氢是电解质,因此盐酸和液态氯化氢都能导电 答案:B 二、填空题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详解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 A+H2O NH2OH+HN﹡O2→ 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样品,与25 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5-1 写出分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5-2 计算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5-3 通常,上述测定结果高于样品中氯化苄的实际含量,指出原因。 5-4 上述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氯苯的纯度分析?请说明理由。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一、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弱酸或弱碱溶液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几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二、比较酸对应盐溶液PH的大小 比较方法:酸越弱对应盐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HCN、H2CO3、HCO3—、CH3COOH的酸性强弱为:CH3COOH>H2CO3>HCN>HCO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N、NaHCO3、Na2CO3、NaClO、NaF、HCOONa、CH3COONa、C6H5Na几种溶液PH大小顺序为 三、比较酸根结合H+的能力 规律:酸越弱,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强;碱越弱,弱碱阳离子结合OH—的能力超强 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1)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同浓度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 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 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 1、少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2、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25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 (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右表。 K a1K a2 H2SO3 1.3×10-2 6.3×10-8 H2CO3 4.2×10-7 5.6×10-11 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4、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已知如表数据。 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25℃) NH 3 ·H 2 O K b =1.77×10 -5 HCN K a =4.93×10 -10 CH 3 COOH K a =1.76×10 -5 H 2 CO 3K a1 =4.30×10 -7 ,K a2 =5.61×10 -11

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同步辅导阶段 (共小时) 一、元素周期表(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原子结构。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核素同位素(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区分与联系。 四、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五、元素周期律(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及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 七、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及应用。 八、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及应用。 九.组织全章复习(包括单元练习题讲评)(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综合应用。 十、化学能与热能(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化学方程式与热量的关系。 十一、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原电池的原理。 十二、化学能与电能—第2课时(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原电池的应用。 十三、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理论知识。

十四、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化学平衡状态。 十五、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3课时(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化学平衡移动的特点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十六、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甲烷的结构及性质。 十七、烷烃(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烷烃的性质及命名。 十八、简单的不饱和链烃—乙烯(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乙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十九、芳香烃—苯(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苯的结构及苯的性质。 二十、乙醇 重点掌握内容:乙醇的结构及性质。 二十一、乙酸 重点掌握内容:乙酸的结构及 二十二、人类基本营养物质(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基本营养物质的组成、功能及特征反应。 二十三、开发利用金属矿物(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常见金属的冶练原理、方法及资源的保护。二十四、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海水淡化的方法及从海水中提纯卤素的方法。二十五、资源的合理利用(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及其综合利用二十六、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2个小时) 重点掌握内容: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第二阶段:查漏补缺阶段(针对学生的弱项) (共 28 小时) 一、化学计量——第1课时(2个小时)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 A+][B-]/[AB] 7、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W= c[H+]·c[OH-] 25℃时,[H+]=[OH-] =10-7 mol/L ; KW= [H+]·[OH-] = 1*10-14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KW〈1*10-14 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W 〉1*10-14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lgc[H+] (2)pH的测定方法: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1.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2.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5.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电解质;④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鉴别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 B.FeCl3 C.NO2 D.SO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将红色布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条退色(HCl) C. 将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已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 mL 0.1 mol?L?1 KCl溶液 B. 5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D. 25mL 0.15 mol?L?1 AlCl3溶液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精准培优专练(有答案)

培优点十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典例1.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所消耗的NaOH多 B.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C.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 【解析】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根据二者的电离方程式可知,二者电离出的c(H+)相同,故pH相等,C项正确;由于醋酸不能完全电离,因此n(CH3COOH)>n(HCl),故与NaOH 完全中和,醋酸消耗的NaOH多,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醋酸放出的CO2多,A项正确,B项错误;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n(CH3COO-)增大,而n(Cl-)不变,D项正确。 【答案】B 2.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典例2.已知H2SO3、H2CO3分别属于中强酸和弱酸,H2SO3H++HSO-3,HSO-3H++SO2-3;H2CO3H++HCO-3,HCO-3H++CO2-3;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1、K′1、K2、K′2,已知K1>K′1≈K2>K′2则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SO2-3、HCO-3 B.HSO-3、CO2-3 C.SO2-3、CO2-3D.HSO-3、HCO-3 【解析】因、K′1>K′2,故酸性HSO-3>HCO-3,所以HSO-3能与CO2-3反应生成HCO-3与SO2-3。 【答案】B 3.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典例3.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8×10-5,体积均为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HX的酸性比CH3COOH强且为弱酸 B.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c(CH3COO-)+c(OH-) C.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c(CH3COOH)约为0.056mol·L?1 D.中和等体积、等pH的CH3COOH和HX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解析】对于强酸稀溶液,体积稀释至100倍,pH增大2,而题述两种酸溶液pH增大均小于2,故二者均为弱酸,且HX溶液pH增大的多,故HX的酸性比CH3COOH强,选项A正确;由电荷守恒可得:c(H+)=c(OH-)+c(CH3COO

高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来源:网络资源 | 作者:未知 | 本文已影响1237 人 1、酸的电离(H2SO4、HNO3、HCl、HBr、HI、H3PO4、HF、H2SO3、CH3COOH、H2CO3、H2S、HNO 2、C6H5OH、HCN、HClO) H2SO4==2H++SO42- 或:H2SO4+2H2O==2H3O++SO42- HNO3==H++NO3- 或:HNO3+H2O==H3O++NO3- (以下雷同) HCl==H++Cl HBr==H++Br HI==H++I H3PO4 H++H2PO H2PO H++HPO HPO H++PO HF H++F H2SO3 H++HSO HSO H++SO CH3COOH H++CH3COO H2CO3 H++ H++ H2S H++ H++ HNO2 H++NO C6H5OH H++C6H5O- (苯酚不是酸,显酸性) HCN H++CN HClO H++ClO H2O H++OH 2H2O H3O++OH 2、碱的电离(NaOH、KOH、Ba(OH)2、Mg(OH)2、Al(OH) 3、NH3?H2O)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Mg(OH)2 Mg2++2OH Al(OH)3 Al3++3OH 酸式电离:Al(OH)3 H++ +H2O NH3?H2O +2OH Ca(OH)2==Ca2++2OH (澄清石灰水) Ca(OH)2 Ca2++2OH (石灰悬浊液) 3、盐的电离(NaCl、Na2SO 4、NaHSO4、Na2SO3、NaHSO3、MgSO4、CaSO4、Al2(SO4)3、CuSO4、AlCl3、AgNO3、CH3COONa、NH4NO3、FeCl3、Na2CO3、NaHCO3、Na2S、NaHS、NaH2PO4、Na2HPO4、Na3PO4、KI、NaBr、NaClO、AgCl、CaCO3) NaCl==Na++Cl Na2SO4==2Na++ NaHSO4==H++Na++ Na2SO3==2Na++ NaHSO3==Na++HSO3- (错误书写:NaHSO3==Na++H++SO42-) MgSO4==Mg2++ Al2(SO4)3==2Al3++3 CuSO4==Cu2++ AlCl3==Al3++3Cl AgNO3==Ag++NO3

(2016)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卷无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 (2016年9月12日)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位置,用铅笔解答无效(包括作图)。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将任何纸张带入考场。 凡要求计算者,须给出计算过程,没有计算过程无效。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等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于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用涂改液涂改的解答无效。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气体常数R=8.31447 J K-1 mol-1 法拉第常数F=96485 C mol-1 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6.022142×1023 mol-1 第1题 (15分) 1-1 2009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所有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17号元素是用249Bk轰击48Ca靶合成的,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的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次α衰变得到270Db后发生裂变; 5个原子则经q次α衰变得到281Rg后发生裂变。用元素周期表上的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 1-2 写出下列结构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C 6 H 5 )IF 5 ]-(C 6 H 5 ) 2 Xe[I(C 6 H 5 ) 2 ]+

1-3 一氯一溴二(氨基乙酸根)合钴(III)酸根离子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之一可用 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1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2-1设此装置中发生的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的反应,已知φ?(Cu2+/Cu)和φ?(S/S2-)分别为0.345V和 -0.476 V,nFE?=RT ln K,E?表示反应的标准电动势,n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计算25o C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的反应平衡 迄今已知的除金刚石和氮化硼外最硬的固体。1930年确定了它的理想化学式。左下图是2007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给出的碳化硼晶胞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