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抗肿瘤研究

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抗肿瘤研究
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抗肿瘤研究

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研究

焦亚东1杨兴斌2*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2;2.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丹参多糖(SMP)。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UV法表征SMP的单糖组成。通过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还原能力体系评估SMP的抗氧化能力。采用MTT法、LDH法和流式细胞术(FCM)评价SMP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SMP主要由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la)组成,其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4.36%、31.11%和65.52%。SMP 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同时,SMP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表明SMP能显著地诱导LoVo细胞凋亡并能将LoVo细胞抑制在S期。

关键词:丹参多糖;抗氧化;抗肿瘤

Antioxidant,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Extract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JIAO Ya-dong1, YANG Xing-bin2*

(1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 and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Nutritional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

Abstract: SMP was extracted by the method of water boiling and ethanol precipitation. 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s of SMP was characterized by PMP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procedure with HPLC-UV. In addition, the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SMP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and scavenging DPPH?radical, superoxide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Moreover, the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SMP was evaluated by MTT assay, LDH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FC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MP was composed of galacturonic acid

1作者简介:焦亚东(1985—),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 通讯作者:杨兴斌(1969—),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药品质量标准、食品分子营养

学以及生化药理方面的科研工作。Email: xb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2207798.html,

(GalUA), glucose (Glc) and galactose (Gal) in the mole percents of 4.36%, 31.11% and 65.52%. The antioxidative experiment of SMP indicated that it exhibited various degrees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addition, SMP exhibited significa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LoVo cell line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Moreover, FCM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SMP significantly induced the apoptosis of LoVo cell and caused cell cycle arrest at S phase.

Key words: SMP; Antioxidant activities ;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1],是著名的活血化瘀药,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2]。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从丹参根中提取到的多糖,经口服和肌注,用于氨基核苷诱导的实验性肾病模型和四氯化碳引发的肝损伤模型时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抑制血清胆固醇和脂质过氧化物浓度的提高,降低肝损伤引起的丙氨酸转氨酶ALT 升高,并改善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 [3],丹参多糖能降低 LPS 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中 MDA 含量,升高 GSH 含量,降低血清ALT 含量[4],且具有明显的抗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5]。然而,对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评估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为丹参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仪器、材料与试剂

仪器 AL104电子天平,PL2002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恒温水浴锅,LGJ-10冷冻干燥机(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H2050R-1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集团);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8000-10000)(华美生物工程公司);723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LC-2010A高效液相色谱仪,Class-VP 6.1色谱工作站(日本Shimadzu公司);MILLI-Q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RT6000酶标仪(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FAC SCalibur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TS 100倒置显微镜(Nikon公司);IX 71倒置荧光显微镜(OLYMPUS公司);SW-CJ-2FD超净工作台(苏净集团);Megafuge 1.0R冷冻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

材料购买于西安市场,经陕西师范大学田先华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洗净后在室温下自然风干。

试剂D-甘露糖(Man),D-核糖(Rib),L-鼠李糖(Rha),D-葡萄糖醛酸(GlcUA),D-半乳糖醛酸(GalUA),D-葡萄糖(Glc),D-木糖

(Xyl ),D-半乳糖(Gal),L-阿拉伯糖(Ara),D-岩藻糖(Fuc),抗坏血酸(Vc)均购自Sigma公司(St. Louis, USA),铁氰化钾([K3Fe(CN)6])和三氯乙酸(TCA)购自Sigma公司(Sigma-Aldrich GmbH,Sternheim,Germany),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氮蓝四唑(NBT)、还原型辅酶(NADH)和吩嗪甲硫酸盐(PMS)购自Applichem(Darmstadt,Germany),浓硫酸,重蒸苯酚,三氟乙酸(TFA),三乙胺(TEA)和1-苯

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分别购自德国Merck公司和北京化学试剂公司。色谱甲醇和乙腈均购自美国Honeywell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

为蒸馏水。

2 实验方法

2.1 MSP的制备

取丹参药材,粉碎,过80目筛,加入适量无水乙醇,80 ℃水浴回流脱脂2次,残渣晾干,加入10倍体积的水,80 ℃水浴,搅拌浸提4 h,过滤,残渣加水反复浸提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适宜体积,加入无水乙醇至终浓度为80% ,醇沉3次。收集沉淀,反复冻融10次除蛋白,3000 r/min,10 min,收集上清,透析3 d,冷冻干燥,得SMP粗品[6]。

2.2 总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7]测定SMP中总糖含量。

2.3 单糖组成表征参照文献[8]的方法,对SMP的单糖组成进行表征。

2.4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4.1 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测定[9]

精确称取 4 mg 的 DPPH·,用甲醇100 mL溶解并。将 1 mL 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与3 mL DPPH·溶液依次加入试管中,摇匀,黑暗处理20 min,于517 nm 处测定吸光度 A i(本底组以甲醇代替DPPH·),蒸馏水代替待测液为阴性对照,以 Vc 作阳性对照。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 [1-(Ai- Ac)/ Aj] ×100%

式中Ai为样品管的吸光值;Aj为样品本底的吸光值;Ac为本底的吸光值。

2.4.2 总还原力的测定[10]

将 1 ml不同浓度的待测液分别与 2.5 mL磷酸盐缓冲液(0.2 mol/L

Na2HPO4/NaH2PO4,pH6.6)及2.5 mL 铁氰化钾(1%)混合,混合物在50 ℃水浴中孵育 20 min,然后加入 2.5 mL 的 TCA(10%)终止反应,3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0 mL,依次加入2.0 mL 水和0.5 mL FeCl3(0.1%),混匀后于700 nm处测定吸光度。Vc做阳性对照。

2.4.3 清除超氧阴离子(O2??)作用的测定[11]

试管中依次加入 1 mL NBT(81 μM)溶液,1 mL NADH (468 μM)溶液,1 mL多糖溶液,0.4 mL PMS(88 μM)溶液,混匀后静置5 min,于560 nm处测其吸光值。用水代替多糖溶液做阴性对照,水代替PMS做本底组对照,Vc做阳性对照。按以下方程计算清除率:

清除率(%)= [1-(Ai-Ac)/ Aj] ×100%

式中Ai为样品管的吸光值;Aj为样品本底的吸光值;Ac为本底的吸光值。

2.4.4 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测定

用2-脱氧-D-核糖法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12]。用磷酸盐缓冲液(20 mM Na2HPO4/NaH2PO4 pH7.4)配制反应液(含有0.1 mM EDTA,0.1 mM FeCl3和 2.8 mM DR)。测定时取 1.5 mL反应液,依次加入0.1 mL Vc(1 mM)、0.35 mL H2O2(20 mM)和1 mL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于37 ℃水浴20 min后依次加入1 mL TBA(1%)和0.3 mL TCA(2.8%),再于90 ℃水浴15 min,532 nm处测定吸光值。抑制率计算方法:

清除率(%)= [1-(Ai- Ac)/ Aj] ×100%

式中Ai为样品管的吸光值;Aj为样品本底的吸光值;Ac为本底的吸光值。

2.5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肿瘤是常见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4,15]。目前,对肿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但是这两种治疗方法副作用甚大,复发率高,尤其对机体免疫与造血系统有较大的损害。

本实验以结肠癌细胞LoVo为例,采用体外抗肿瘤模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评价SMP的抗肿瘤活性。

2.5.1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并调浓度至约1×105 个/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90 μL,置37 ℃,5% 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10 μL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继续培养24 h和48 h,加入20 μL MTT(5 mg/mL),4 h后加入SDS三联液终止反应,继续培养16 h后用酶标分析仪在

570 nm处测定吸光值,每个处理设三个重复。按以下公式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生长成活率(%)=(实验孔A570—本底孔A570)/对照孔A570×100%。2.5.2 LDH法检测细胞毒性

细胞处理同2.5.1,区别在于继续培养48 h后,直接离心,吸取上清液,按LDH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按以下公式计算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LDH活性(U/L)=(测定孔A450-对照孔A450)/(标准孔A450-空白孔A450)×标准浓度×样品测试前稀释倍数×1000。

2.5.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阻滞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后制备成浓度为3×105 cell/mL的细胞悬液,于6孔板中每孔接种1000 μL。将6孔板板置于37 ℃、5% CO2培养箱继续培养。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继续培养48 h 后细胞用胰酶消化,离心收集细胞后,70%乙醇悬浮,在4 ℃冰箱固定12 h以上。固定后的细胞用PBS洗两遍并悬浮,加入PI染液(50 g/mL),37 ℃避光温育30 min,流式细胞仪上计数5 000个细胞,测定细胞各期DNA水平,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25 nm)。

2.6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SMP总糖含量

多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值,通过制作的标准曲线即可测得多糖含量。以标准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建立回归方程:y = 10.349x + 0.0779 R2 = 0.9964 (y:吸光值;x:葡萄糖浓度)。实验测得,丹参多糖浓度为80 μg/mL时的吸光值为0.644,由标准曲线可计算出,本实验提取的丹参多糖总糖含量为68.34%。

3.2 SMP的单糖组成分析

液相条件:动相A为纯乙腈;B由0.45 g KH2PO4、0.47 mL TEA、100 mL 乙腈和900 mL超纯水组成(pH 7.5)。色谱柱:Venusil C18柱(250 mm×4.6 mm ID,5 μm);梯度洗脱:0 min,97%B;6 min,97%B;8 min,92%B;

40 min,91% B。进样量15 μL,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 ℃。SMP主要由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组成,其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4.36%、31.11%和65.52%(图1)。

B

图1 PMP衍生的10种标准单糖的HPLC色谱图(A)和SMP的单糖组成HPLC分析图谱(B)Fig.1 The HPLC chromatograms of 10 PMP-labeled standard monosaccharides (A) and PMP-labeled monosaccharides released from SMP (B). Peaks: 1. Man; 2. Rib; 3. Rha; 4. GlcUA; 5.

GalUA; 6. Glc; 7. Xyl; 8. Gal; 9. Ara; 10. Fuc (I.S.)

3.3 SM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3.3.1 SMP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DPPH·是一种很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在517nm处有强吸收峰,DPPH·通常被用来检测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DPPH·会和清除剂提供的质子结合形成DPPH-H,从而使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使其在517 nm处的吸光度变小。SMP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25-150 μg/mL范围呈量效关系,其IC50值为61.62 μg/mL(图2)。结果表明丹参多糖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3.3.2 还原能力的测定

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其还原能力成正比,采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建立还原铁体系,具有较强还原力的物质能把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通过显色反应判断还原能力,反应后吸光值越大,说明其还原能力越强。随着SMP浓度的

增加,OD值逐渐增大,且在12.5-187.5 μg/mL范围呈一定的量效关系。12.5 μg/mL时OD值为0.13,187.5 μg/mL时 OD值为1.174(图3)。

图 2 SMP清除DPPH活性

Fig.2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of SMP and Vc was used as reference

antioxidants (x± s, n = 3)

图 3 SMP的还原能力

Fig.3 Iron(III) to iron(II) reducing power of SMP and Vc was used as

positive control (x± s, n = 3)

3.3.3 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

在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中,超氧阴离子(O2??)是羟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的前体之一,而且它可以产生其他不同类型的氧化因子,并由此间接启动脂质过氧化和放大细胞损伤。作清除率-浓度图,随着SMP浓度的增加,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越明显,30 μg/mL时清除率为23.58%,300μg/mL时清除率达96.74%,其IC50值为60.37 μg/mL,丹参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图4)。

图 4 SMP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

Fig.4 Superoxide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of SMP and Vc was used as

reference antioxidants (x± s, n = 3)

3.3.4 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羟基作为活性氧自由基中最活跃的自由基,能使与其接触的生物分子发生氧化损伤,导致衰老、癌症和其他的各种疾病[16,17]。SMP有一定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浓度-清除率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其IC50值为78.32 μg/mL(图5)。

图5 SMP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Fig.5 Hydroxyl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of SMP and D-Man was used as

reference antioxidants (x± s, n = 3)

3.5 SMP对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

通过MTT法测定SMP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以发现,SMP对 LoV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浓度依赖的关系(图6)。经400 μg/mL的SMP处理24 h后,LoVo细胞的存活率为31.01%。同浓度的SMP 孵育48 h后,LoVo细胞的存活率为29.01%。

图6 SMP对LoVo细胞系的抑制作用

Fig. 6 Inhibitory effect of SMP on LoVo cell proliferation

图7 SMP对LoVo细胞释放LDH的影响

Fig. 7 Effect of HCP on LDH release in LoVo line cells

3.6 HCP的细胞毒性

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中发现SMP对LoVo细胞有抑制活性,从而进一步测定SMP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在孵育24 h后,随着SMP浓度的升高,LoVo 细胞LDH的释放量从231U/L增加到579 U/L,同时,测得阳性药物5-Fu在浓度为100 μg/mL时LDH的释放量为112 U/L。在孵育48 h后,随着SMP浓度

的升高,LoVo细胞LDH的释放量从346 U/L增加到848 U/L,同时,测得阳性药物5-Fu在浓度为,100 μg/mL时LDH的释放量为168 U/L(图7)。

3.7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阻滞

为了进一步研究SMP对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P孵育48 h后LoVo细胞的凋亡数量及周期分布,以期揭示其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原理。不同浓度的SMP(100 μg/mL和400 μg/mL)在孵育48 h后对LoVo细胞的作用结果见图8。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0.01%(图8A);100 μg/mL HCP处理48 h细胞的凋亡比例为17.61%(图8B),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00 μg/mL HCP处理48 h细胞的凋亡比例为21.44%(p<0.05,图8C)。这些体外研究数据表明SMP能够诱导LoVo细胞的凋亡。

A B

C D

图8 SMP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凋亡诱导和周期阻滞作用

Figure 8 Effects of HCP on apoptosis of LoVo cell line and cycle. Control (A); Cells treated with 100 μg/mL of SMP (B); Cells treated with 400 μg/mL of SMP (C);The results of data processing

(D)

同时,检测SMP可改变LoVo细胞的周期分布(图8)。SMP作用LoVo 细胞48 h后,实验对照组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53%和10.92%,而100 μg/mL SMP作用后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4.4%和10.16%,400 μg/mL SMP作用后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9.49%和9.38%。药物处理后S期细胞比例有所增高,这表明SMP能显著地促进人结肠癌细胞(LoVo)进入S期,使细胞阻滞在S期,阻断肿瘤细胞由S期向G2/M期的进程,使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的准备工作无法完成,从而阻滞细胞的有丝分裂。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证明多糖作为主要的水溶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了细胞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近十多年来,由于细胞膜的化学功能、免疫物质的化学研究与发展以及新药物资源的寻找与研究等,人们对多糖及其复合物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发现糖类在生物体内不仅作为能源物质或结构材料,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生命现象中细胞的各种活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多糖及其复合物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活性[18]。

本文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DPPH自由基体系、还原能力体系研究SMP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SMP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现较好的剂量依赖效应。通过MTT实验发现SMP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并且呈现剂量关系。采用LDH测试盒检测SMP对LoVo细胞的细胞毒性,发现SMP能够促进LoVo细胞LDH的释放,并且随剂量的增大,LDH的释放量升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P对LoVo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SMP能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明显的S期阻滞。但其抗肿瘤机制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究。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丹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功能,为以丹参为原料的产品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Human hai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harmacopoeia

[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0. 2010: 70-71.

[2] 汪红, 王强, 罗辉明, 等. 丹参多糖的含量测定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其单糖组分. 中华

中医药学刊[J]. 2007, 25(4): 827-829.

[3] JCR Pharmaceuticals Co. LTD. . Polyglucuronic acid as remitting agent for nephritic

syndrome and hepatopathy symptoms. 欧洲专利, 94305146. 6. 1994-07-14.

[4] 姚莹华, 刘强, 陈育尧, 等. 丹参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J]. 2010, 16(6): 227-230.

[5] Y. H. Song, Q. Liu. Zh. P. Lv, et al. Protection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a Chinese medicinal herb, against immunological liver injury in mice [J]. Int. J. Biol.

Macromol, 2008, 43:170.

[6] L. M. Tian, Y. Zhao, C. Guo, X. B. Y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and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derived from herbal Houttuynia cordata [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1(83) 537-544.

[7] Dubois, M.; Gilles, K. A.; Haamilton, J. K.; Rebers, P. A.; Smith, F.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J]. Anal. Chem. 1956, 28, 350-356.

[8] Lv, Y.; Yang, X. B.; Zhao, Y.; Ruan, Y.; Yang, Y.; Wang, Z. Z. Sepa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omponent monosaccharides of the tea polysaccharides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by HPLC with indirect UV detection. Food Chem. 2009, 112, 742–746.

[9] Hatano, T., Kagawa, H., Yasuhara, T., Okuda, T., 1988. Two new ?avonoid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in licorice root: Their relative astringency and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s.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36, 2090-2097.

[10]Oyaizu, M. Studies on products of browning reactions: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products of

browning reaction prepared from glucosamine [J]. Jpn. J. Nutr. 1986, 44, 307-315.

[11] S. K. Chen, M. L. Tsai, J. R. Huang, R. H. Chen.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low-

molecular-weight polysaccharides with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9, 57: 2699-2704.

[12] P. Siddhuraju, K. Becker. The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processed

cowpea seed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extracts [J]. Food Chem. 2007, 101(1): 10-

19.

[13] 黄海兰, 赵祖亮, 王斌贵. 磷钼络合物法与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海藻脂类成分抗氧

化活性的比较[J]. 中国油脂. 2005, 30(3): 32-34.

[14] R. K. Oldham, R. O. Dillman (Eds.) Principles of Cancer Biotherapy [M]. 5th e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9: 637-666.

[15] M. S. Donaldson. Nutrition and cancer: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an anti-cancer diet [J].

Nutrition Journal. 2004, 3: 19.

[16] J. B. Jeong, E. W. Seo, H. J. Jeong.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pine needle against oxidative

DNA damage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hydroxyl radical via antioxidant activity [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9, 47, 2135-2141.

[17] H. Song, Q. Zhang, Z. Zhang, J. Wang,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Bryopsis plumose [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 80, 1057-1061.

[18] Yoshida T. Synthesis of polysaccharides having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vities [J].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01, 26: 379-441.

对天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学院代号 10716 学号110050801108 专业代码 081302 密级公开 陕西中医学院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学士学位论文 对天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学位申请人曹柯 专业名称制药工程 申请学位类型工学学士学位 指导教师姓名王露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6月

对天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姓名:曹柯指导老师:王露老师 【摘要】:多糖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生物高分子物质,许多天然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降血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天然多糖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点,现在多糖已成为天然药物及保健品研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方面对天然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常见评价方法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化学分析法中的自由基(ABTS自由基阳离子、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实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等评价方法;描述了以生物细胞为模型的CAA抗氧评价方法;概述了在动物体内进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及指标,为相关领域中抗氧化天然多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理论基础。 【关键词】:天然多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natural polysaccharide research Name: Cao Ke Teacher:Wang Lu 【abstract】:Polysaccharide is a broad categories in a wide variety of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n vivo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 material, many natural polysaccharides have enhanced immune, antioxidant, fall blood sugar, anti-viral biological activity, such as natural polysaccharide has poison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de effects, good curative effect, polysaccharide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ural medicines and health produc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from the experiment principle and experiment method of natural polysaccharid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common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viewed,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free radicals (ABTS radical cation, DPPH free radical, superoxide free radical, hydroxyl free radicals) removal experiment, 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ion experiment e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Describes the biological cells as the model of CAA antioxidant evaluation method;Outlined in animals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evaluation methods and indicators, for oxidation of natural polysaccharides in related are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 Natural polysaccharides;antioxidant activity;evaluation methodology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本文介绍了茶多酚的成分和儿茶素的 结构,全面地综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茶多酚在油脂、肉制品加工和果蔬保鲜、糕点和糖果以及饮料生产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作用;食品 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is a natural food additives, ingredient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catechin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ea polyphenols in tea polyphenols grease, meat processing, and aquatic preserv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astries and candy and beverage production. Key word: tea polyphenols;antioxidation;food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占茶叶干物量的20 %一30 % [1]。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捕获过量的自由基,因此是一类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 1 茶多酚的性质和结构 茶多酚在碱性介质中极不稳定,在酸性中则稳定、耐热、与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都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成棕色物,遇铁变成绿黑色络合物,与重金属盐溶液作用生成灰黄色沉淀,也能被高锰酸钾、硫酸铈等氧化剂氧化,与酒石酸铁生成红紫色络合物[2]。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 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等6类化合物。其中以黄烷酮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 ~80% 。其次是黄酮类,其他酚类物质含量比较

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题目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学生姓名高换楼学号1111034082所在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1102班 指导教师季晓晖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2015 年 06 月 08 日

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高换楼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工专业1102班,陕西汉中723001) 季晓晖 [摘要] 石斛为我国常用贵重药材,有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石斛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利用蒽酮-硫酸法对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实验方案,在石斛粉碎程度为粉末、液料比为50mL/g、提取2次,每次3小时的情况下多糖提取率最高。本文的实验结果为今后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质量评价及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石斛;多糖;蒽酮-硫酸法;抗氧化性;测定; Determination of Dendrobium polysaccharide content GAO Huanlou (Grade 02, Class 11, Majo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p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x, Shaanxi) Tutor: JI Xiaohui Abstract: Dendrobium is in common use in our country precious medicinal herbs, the effect of nourishing yin and clearing heat, nourishing stomach fluid, Dendrobium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ere measured, and 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the optimum solution is obtained. In Dendrobium degree of comminution is in the form of powder, liquid to solid ratio for 50mL/1g, extraction 2 times, every time 3 hours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future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Dendrobium; polysaccharide;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 antioxidation; determination;

抗氧化实验方法

1还原力的测定 样品2ml加到2ml 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6)和2ml 1%的铁氰化钾溶液的混合液中。混合物在50℃保温20min,然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ml 10%的TCA,混合后以3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液2ml与2ml蒸馏水以及0.4ml 0.1%氯化铁在反应试管中反应,10min 后测定其在700nm处的吸光值。吸光值越大表明还原力越强。 注意:建议蛋白浓度以5mg/ml左右变化,例如2.5,5之类变化。但具体情况应根据吸光值大小而定。 0.2mol/L pH6.6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见附表。 铁氰化钾溶液应盛装在棕色瓶中。 比色皿的用法:可见光(>400nm)用玻璃比色皿(即没有标字母或者标G的比色皿),紫外光时(<400nm)用石英比色皿(即标Q字比色皿)。 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将1.5ml样品液添加到1.5ml含0.1 mmol/L DPPH的95%乙醇中,混合,振荡,在 室温下放置30min,然后在波长517nm处检测(Ai)。清除率计算公式为: 空白为1.5 ml 95%的乙醇加入1.5 ml蒸馏水调零。 式中:Ac——对照为1.5 ml DPPH溶液加上1.5 ml蒸馏水在517nm处的吸光值;Aj——1.5ml样品液加上1.5 ml 95%的乙醇在517nm处的吸光值; Ai——1.5ml样品液加上1.5 ml DPPH溶液在517nm处的吸光值; 注意:建议酶解液蛋白浓度以2mg/ml 左右变化,如0.5,1,2,2.5之类变化,但是具体情况应视清除率而定,最终结果应有清除率大于50%和小于50%的情况。 DPPH样品有毒,需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而且DPPH试剂很昂贵,用时注意节约。0.1m mol/L DPPH 乙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00395gDPPH,用9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到100ml。 3 在卵黄磷脂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以卵黄脂蛋白为底物的LPO模型反应体系包括:体积比为1:25稀释的卵黄悬液(卵黄用等体积的pH7.45,0.lmol/LPBS配成,使用前磁力搅拌10min)0.2 mL、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0.lmL、25m moll/LFeSO4溶液0.2mL,用PBS缓冲液补足至2.0mL。对照管除不加样液外其他试剂同前。将上述2种试管同时置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培养1h。取出后,加入20%TCA0.5mL,静置10 min后,与对照管于3500r/min离心10min,取2.0mL上清液,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8%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1.0mL,加塞于100℃水浴15min,取出冷却。空白管以2.0mLPBS溶液代替,在532nm下测定吸光度,样品对卵黄脂蛋白LPO的抑制率表示为: SA(%)=(Ac一AS)/A C×100 式中:Ac一不加样品的吸光度 As一加入样品的吸光度 注意:卵黄溶液不用时应放置冰箱保存。 酶解液蛋白浓度以5mg/ml左右调整,但具体应视清除率大小而定,对酶解液蛋白浓度

铁皮石斛多糖的功效

铁皮石斛多糖的功效 了解过铁皮石斛的朋友,都知道铁皮石斛的功效卓著,可以滋养阴津、提高免疫、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降低血糖、抑制肿瘤、明亮眼目、滋养肌肤、延年益寿等等令人诱惑的功效。 很多朋友也听说过,铁皮石斛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功效,是因为含有石斛多糖。 糖? 最近不是报道说,糖不利身体健康吗?! 此多糖,非彼糖。 糖尿病的人不可以吃糖,但是可以吃石斛多糖。 石斛多糖属于活性多糖的一种。在国内,活性多糖的提法比较新,应用也很少。但在国外,特别是日本,普遍多了。活性多糖是功能性食品的一种,在保健范畴之内。 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 (一)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是大多数活性多糖的共同作用,也是它们发挥其他生理和/或药理作用(抗肿瘤)的基础。活性多糖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大量免疫实验证明,活性多糖不仅能激活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还能活化补体,促进细胞因子的生成,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二)抗肿瘤的功能 据文献报道,已有50个属178种的提取物都具有抑制S-180肉瘤及艾氏腹水瘤等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促进肝脏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及骨髓造血功能,促进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三)活性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在细胞分裂时,由于遗传因素或非遗传因素的作用,会产生转基因突变。突变是癌变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突变都会导致癌变,只有那些导致癌细胞产生恶性行为的突变才会引起癌变,但可以肯定,抑制突变的发生有利于癌症的预防。多种活性多糖表现出较强的抗突变作用。(四)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 冬虫夏草多糖对心律失常、房性早博有疗效;灵芝多糖对心血管系统具调节作用,可强心、降血压、降低胆固酵、降血糖等。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茵多糖(AMP)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能抑制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研究也发现,蘑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和滑菇等13种食用茵的子实体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其中尤以金针菇为最强。腹腔给予虫草多糖,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小鼠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云芝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等也具降血糖或降血脂等活性。活性多糖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 (五)活性多糖对多种病毒,如艾滋病毒(HIV-1)、单纯泡疹病毒(HSVl,HSV-2)、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VSV)、劳斯肉瘤病毒(RSV)和反转录病毒等有抑制作用。香菇多糖对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脑炎有治疗作用,对阿拉伯耳氏病毒和十二型腺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六)活性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已发现许多活性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七)活性多糖的其它功能 除具有上述生理功能外,活性多糖还具有抗辐射、抗溃疡和抗衰老等功能。具有抗辐射作用的活性多糖有灵芝多糖、猴头多糖等。具有抗溃疡作用的活性多糖有猴头多糖、香菇多糖等。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活性多糖有香菇多糖、铁皮石斛多糖、虫草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和猴头菌多糖等。

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抗肿瘤研究

丹参多糖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研究 焦亚东1杨兴斌2* ?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2; 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丹参多糖(SMP)。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 )柱前衍生化HPLC-UV法表征SMP的单糖组成。通过DPPH ?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 由基、还原能力体系评估SMP的抗氧化能力。采用MTT法、LDH法和流式细胞术 (FCM )评价SMP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SMP主要由半乳糖醛酸(GalUA )、葡萄糖(Glc)、半乳糖(Gla)组成,其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 4.36%、31.11%和65.52%。SMP 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同时,SMP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 )的生长具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表明SMP能显 著地诱导LoVo细胞凋亡并能将LoVo细胞抑制在S期。 关键词:丹参多糖;抗氧化;抗肿瘤 Antioxidant,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Extract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1 2* JIAO Ya-dong , YANG Xing-bin (1 Key Laboratory of Mi nistry of Educatio n for Medici nal Pla nt Resource and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 College of Food Engin eeri ng and Nutriti onal Scien ce, Shaa nxi Normal Un iversity, Xi'a n 710062, Chi na ) Abstract: SMP was extracted by the method of water boiling and ethanol precipitation. The mono saccharide compositi ons of SMP was characterized by PMP precolu mn derivatizati on procedure with HPLC-U V. In additi on, the an tioxida nt pote ntial of SMP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and scavenging DPPH? radical, superoxide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Moreover, the antin eoplastic activity of SMP was evaluated by MTT assay, LDH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1作者简介:焦亚东(1985—),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杨兴斌(1969—),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药品质量标准、食品分子营养学以及生化药理方面的科研工作。Email: xb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2207798.html,

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案

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案 一、DPPH自由基清除法 [原理]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即1,1-二苯基-2-苦基肼基自由基。分子中,由于存在多个吸电子的-NO2和苯环的大π键,所以,氮自由基能稳定存在。 ON2 NONN2 NO2 当DPPH自由基被清除,其最大吸收波长519nm处的吸光度A值随之减小。DPPH这种稳定的自由基为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检测提供了一个理想而又简单的药理模型。 [实验步骤] 1.1 DPPH测试液的配制 6.25,10ˉ5M 取DPPH 0.0246g溶于约100mL溶剂甲醇中,超声5min,充分振摇,务使上下各部分均匀。取1mL 该DPPH溶液,在519nm处测A值,使A,1.2-1.3之间最佳。该DPPH溶液最好避光保存,3.5小时内用完。 1.2 样品液的配制 Vc溶液 (0.25mg/ml) 称取Vc 0.01125g 溶于45mL乙醇溶液 1.3 预试 取DPPH溶液2mL,往其中加少量样品液,加样时,先少后多渐加,边加边混合,并观察溶液的褪色m情况,当溶液颜色基本褪去时,记下样品的加样量。 此加样量即为样品的最大用量,在此最大用量的基础上,往前设置5个用量,使之成等差数列。

【如】在预试过程中,发现加样到200μL时,DPPH溶液颜色基本褪去,则200μL为该样品液的最大用量。其用量梯度宜设为40、80、 120 、160、 200μL。浓度梯度mg/ml为 0.0025、0.0050、0.0100、0.0200、0.0400 μg/ml 2.5、5、 10、20、40 1.4 测量 A0值的测量:取DPPH溶液2 mL加入到小试管(或玻璃瓶)中,加95甲醇1mL,充分混合,测A值(517nm),此A值为A(A0多在0.7-0.9之间)。 0 A值的测量: 取DPPH溶液2mL加入到小试管(或玻璃瓶)中,加样品液xμL (x是根据1.3 预试结果确定样品液的用量),再加(1000 -x)μL 甲醇,混合,静置30分钟后,测A值(517nm)。加样表如下: 表1 加样表 样品液甲醇总体积 DPPH测试液 30μL 970μL 2 mL 3mL 60μL 940μL 2 mL 3mL 120μL 880μL 2 mL 3mL 240μL 760μL 2 mL 3mL 480μL520μL 2 mL 3mL 1.5 正式测量 方法大致与1.4相同,只不过,每测一个用量需要测三个平行数据。而且在每测一个用量的三个平行数据后,都要重测一次A. 0 [实验结果] 清除率(抑制率)的计算公式:

楮实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楮实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吴兰芳张振东景永帅杨娟 【摘要】目的探讨楮实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先用80% 乙醇,然后用蒸馏水对楮实进行提取。其中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水提部分经醇沉、干燥后得到楮实粗多糖。运用羟基(?OH)自由基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DPPH )?自由基体系和对 Fe3+的还原能力实验,比较楮实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楮实提取物对?OH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总醇提取物对? 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值为0.28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值达到0.08 mg/ml ;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结论楮实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 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楮实;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还原力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in vitro. Methods B.

papyrifera was treated with 80% etha nol and the n the residue was extracted with water. The etha nol extract were extracted respectively by petroleum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n _buta nol. At the same time, crude polysaccharide was obta ined by etha nol precipitati on from water extract. The an tioxida nt activities of the above extracts in vitro were compared by the hydroxyl free radical ( OH), DPPH free radical (DPPH )and deoxidization Fe3+ reacti on system. Results The extracts from B. papyrifera had good scavenging effect on the hydroxyl free radical and DPPH free radical. Etha nol extract had the best scave nging effect on hydroxyl free radical system, which corresponding IC50 value was 0.28 mg/ml. Ethyl acetate extacts had the best scavenging effect on DPPH free radical, which corresponding IC50 value reached to 0.08 mg/ml. All of the extracts had strong deoxidization ability of Fe3+. Among of them, ethyl acetate extracts had significant deoxidizati on ability. Con clusi ons Brouss on etia papyrifera has strong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will be widely applicated on anti Jaging. 【Key words ]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Antioxidant activity; Radical scave nging; Deoxidizati on 楮实子具有活血理气、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多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眩、目生翳膜、水肿胀满等症〔1,2〕。 一些含楮实子的经典方药经多年临床验证具有确切的抗衰老、促智作

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张云丽)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及其运用 摘要:植物多酚( 植物单宁)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天然产物,叙述了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多酚在国内外食品工业、医药保健、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展望了多酚在国际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又名植物单宁(Vegetable tannin),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植物多酚(polyphenol)是多羟基苯,如苯二酚、苯三酚等。植物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由于其羟基取代的高反应性和吞噬自由基的能力而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1】酚类化合物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主要有黄酮类、多 酚类、多糖类和维生素类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农业、食品工业副产品(如茶叶、花生壳、柑橘类果皮、果汁残渣等)的提取物中也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其中有些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很高。因此来自农业和食品工业副产品的植物多酚将成为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重点开发研究对象【2-3】。 一、植物多酚研究利用的化学基础 人类最初对植物中所含多酚类化合物的利用, 是将其用于鞣制皮革, 并将这类化合物称为植物单宁( vegetable tannins)。按照White和Bate-Smith 的定义, 植物单宁是指分子量在500—3000 范围内的具有鞣性的多元酚。1981年,Haslam 提出了植物多酚这一术语,它包括单宁及相关化合物( 如单宁的前体化合物和单宁的聚合物)。这一名称能更全面地概括这类天然产物的特点, 也符合各学科领域的实际研究情况,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植物多酚的化学研究始于18世纪末。其结构复杂, 化学性质活泼,并且常以大量性质相似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形式存在, 因此本世纪30 年代以前,多酚化学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植物多酚的科学分类方法直到1920 年才由Freudenberg 提出,即根据化学结构不同,植物多酚分为水解单宁( 酸酯类多酚) 和缩合单宁( 黄烷醇类多酚或原花色素)。前者主要是酸及其衍生物与多元醇以酯键或甙键形成,可细分为单宁和鞣花单宁两类。后者主要是羟基黄烷醇类单体的缩合物, 单体间以C—C 键相连如图1所示。[4]

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46卷第4期2018年2月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6No.4Feb.2018 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吴雅清1,2,冷小鹏1 (1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分子药物研究院,福建 泉州 362021; 2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多糖是一类具有抗氧化二抗病毒二抗肿瘤二降血糖二降血脂二免疫调节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 中抗氧化作用是其抗肿瘤二降糖降脂的作用机制之一三查阅并整理了近年来的文献,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重点阐述多糖的组成二结构二分子量等方面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多糖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三 关键词:多糖;抗氧化;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R9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8)04-0004-07 * 基金项目:福建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2014FJPT08);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4CZP043HJ17);厦门市科技局项目 (3502Z20141015);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三 第一作者:吴雅清(1981-),女,博士研究生,实验员,主要从事药物研发三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lysaccharides in vitro * WU Ya -qing 1,2,LENG Xiao -peng 1 (1Biomedical Sciences School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Huaqiao University,Fujian Quanzhou 362021; 2Instrumentation Analytical Center,Huaqiao University,Fujian Xiamen 361021,China)Abstract :Polysaccharide is a kind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various pharmaceutical activities,such as antioxidant,antiviral,antitumor,hypoglycemic,hypolipidemic and immune function.Among these,antioxidant activity is one of mechanisms of antitumor,hypoglycemic and hypolipidemic effects.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ummarized,with emphasis on the poly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It w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olysaccharides. Key words :polysaccharides;antioxidant activity;free radical 多糖(polysaccharides)是一种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链接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来自海洋藻类的多糖具有抗凝血二抗血栓二免疫调节二抗肿瘤二降血脂二降血糖二抗炎抑菌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的活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材料中[1]三对多糖的活性研究表明,部分多糖能够通过清除各种活性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产生,表现出多种途径的抗氧化作用,而抗氧化作用是抗肿瘤二抗衰老二降血糖二降血脂的作用机制之一[2]三多糖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二有效低毒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在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尽管多糖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但其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尚未被系统阐明三本文就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机理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前期基础三 1 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3] 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常采用体外或体内模型,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有各种不同的体外模型,主要有化学评价方法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三其中化学评价方法包括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法(ORAC)二总自由基捕获抗氧化参数法(TRAP)二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法(TOSC)二Trolox 等效抗氧化剂能力检测法(TEAC)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检测法(FRAP)二DPPH 自由基清除法二羟自由基清除法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二过氧化氢清除法二单线态氧淬灭法;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包括DNA 氧化损伤二脂质过氧化二红细胞溶血二线粒体肿胀等三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原理不同,同一种物质用不同的抗氧化方法来评价,其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故要评价一种物质的抗氧化性,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的抗氧化评价方法三 2 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机理[4] 目前,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主要分为两类: (1)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三活性氧是指化学性质活泼的氧代谢产物,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二羟自由基二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三过量的活性氧会对人体产生氧化损伤,导致细胞死亡,因此清除人体中过量的活性氧显得尤为重要三多糖分子上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可与活性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而具有清除活性氧的活性三对于羟自由基,多糖碳氢链上的氢

体外抗氧化实验操作步骤,包括配制试剂(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2.5 体外抗氧化实验 发酵液的预处理:将摇瓶结束的发酵液装入无菌的10ml 离心管里,在天平上仔细平衡到10g ,在4℃,10000rpm ,离心10min ,小心转移上清液到新管子里标记备用。 (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样品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取50 mmol·L -1的Tris-HCI 缓冲液3 mL (pH=8.2,含有2 mmol·L -1的Na 2EDTA),加入l mL 待检样品,于25℃保温10 min ,然后加入25 ℃预温的5 mmol·L -1的邻苯三酚0.3 mL(预先用10 mmol·L -1的盐酸配制),精确反应4 min ,用0.5 mL 浓盐酸终止反应,测定其在320 nm 下的吸光度。以10 mmol·L -1的盐酸作为空白调零,按如下公式计算清除率: () %100A A A -A ?-=对照样品空白样品对照清除率 (1) 式中A 对照为未加待检样品的邻苯三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用1mL 10 mmol·L -1的盐酸替代样品);A 样品为加入待检样品后的邻苯三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A 样品空白为加入待检样品后的无邻苯三酚的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用0.3mL 10 mmol·L -1的盐酸替代邻苯三酚溶液)。 注意事项: 1、 所用的两个比色皿杯子必须是石英的,上面会写着“Q ”,

或“S ”,不得使用玻璃的,玻璃比色皿要么什么都不 写,要么写着 “G ”。 2、 测定前要用100g 砝码和天平标定所用的移液枪插上枪 头后是否精准,要求误差不超过5‰,不是5%。 3、 测定大量数据前,使用者先配制10g/L 的Vc ,做三个 平行测定,精准度达到5%以内再开始正确的测定。 4、 测定时由于每个人有使用习惯和误差,中间不得换人 换枪。 (2)对DPPH ·的清除作用 DPPH·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47 mg DPPH·,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避光保存(0~4℃),使用时稀释至120 μmol·L -1。 取待检样品l mL 与120μmol·L -1的DPPH·溶液3 mL 加入同一试管中,摇匀,在黑暗中放置30 min ,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517 nm 下测定其吸光度,并按下式计算清除率: () %100A A A -A ?-=对照样品空白样品对照清除率 (2) 式中A 对照为未加待检样品的DPPH·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用1mL 无水乙醇补充体积);A 样品为加入待检样品后的DPPH·反应体系的吸光度;A 样品空白为加入待检样品后的无DPPH·的反

茶多酚、维生素C体外抗氧化作用的探究

茶多酚、维生素C 体外抗氧化作用的探究 09级临床检验葛健祥113200********* 09级临床检验张涛113200********* 09级临床检验李思远113200********* 09级临床检验区晓华113200*********

目录 1.摘要 (3) 2.前言 (3) 3.实验目的 (4) 4.实验设备 (6) 5.实验材料及试剂 (6) 6.实验操作步骤 (7) 6.1 茶水的制备 (7) 6.2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水中的茶多酚浓度 (7) 6.3茶水用倍比稀释法稀释 (8) 6.4 维生素C含量测定 (8) 6.5 茶多酚/维生素C氧自由基清除测试 (9) 6.6茶多酚/维生素C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试验 (10) 6.7 数据统计 (11) 6.8比较 (11) 7.结果、计算及作图 (12) 8.注意事项 (14) 9.实验结果预测 (14) 10.可行性分析 (15) 11.参考文献 (16) 12.实验操作流程简易图 (17)

茶多酚、维生素C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09级临床检验葛健祥113200********* 09级临床检验张涛113200********* 09级临床检验李思远113200********* 09级临床检验区晓华113200********* 摘要 绿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其中主要是绿茶中的茶多酚(Temasek Polytechnic ,TP)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不同浓度的茶水、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试验和对血清脂蛋白(serum lipoprotein)氧化修饰抑制试验,作出浓度清除率的曲线、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效应曲线从而进行两者浓度清除率和浓度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效应曲线的比较,得出两者的清除作用和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效应的强弱和不同作用特点。初步了解不同浓度TP、维生素C对自由基清除和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效应变化情况。为临床指导防止衰老和动脉硬化提供参考。本实验中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GB8313-2002)测量茶水中TP含量,I 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浓度。采用邻苯 2 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共轭双烯生成影响实验测定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程度。进而利用不同浓度TP、维生素C进行氧自由基清除和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抑制实验。 关键词:茶多酚维生素C 氧自由基清除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 1. 前言 1956年Harman提出的“衰老自由基学说”得到不少研究的支持[1] 。随着年龄增加,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下降,导致氧化损伤加剧,伴随一些慢性疾病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肿瘤、糖尿病等疾病。抗氧化、抗衰老已经成为保健美容的热点研究课题。同时研究表明, 脂蛋白氧化修饰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性心脑血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人体衰老和多种疾病均与自由基有关,寻找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黄酮、多糖、多肽、酚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的筛选方法可分为体外和体内2种测试体系。 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用在特定条件下,样品对检测体系中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抗油脂过氧化能力及样品的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等来衡量和表征。常用的方法有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法、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 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O2-·)、邻苯三酚自氧化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硫代巴比妥酸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FRAP法)、总酚测定法、ORAC法等方法。体内:主要有DNA氧化损伤法、蛋白质氧化损伤法、线粒体氧化损伤法。 其中DPPH法和ABTS法操作较简单便捷,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只在需固定时间下记下其紫外分光光度测量值后计算其自由基清除率,缺点是不同物质具有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与DPPH·、ABTS+·的反应速率不同,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同,将反应时间固定在某一值时,可能对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评价带来错误的判断,且DPPH自由基会和其他自由基发生反应。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缺点是检测波长、缓冲液的组成及pH值、邻苯三酚浓度等关键测定条件存在

着较大差异。β-胡萝卜素漂白法的缺点是β-胡萝卜素本身有抗氧化活性,对样品活性的测定结果有影响。FRAP法主要用于食品业,优点是简单易操作、可以重复,缺点是无法测定硫醇化合物的还原能力。ORAC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食品氧化的标准方法,缺点是仪器成分较复杂,检测成本较高。 目前普遍使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指标一般都采用分光光度法,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种颜色成分含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操作较简单、便捷,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只在需固定时间下记下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量值后计算其活性大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样品量少等优点。分光光度法缺点是会受到样本自身颜色和浑浊度的影响和限制,颜色深的样品测得的数据误差大,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不同物质组成和结构存在差异,与各种自由基的反应速率不同,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同,将反应时间固定在某一值时,可能对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评价带来错误的判断。外界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抗氧化活性实验在冬天低温时不易成功,测得的数据往往没有规律。 我觉得在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时,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根据需测物质来决定用什么方法,比如DPPH 法的自由基选择性强,不和只有一个羟基的芳香酸、无羟基的类黄酮反应,这类物质需用其他方法测定。若对检测结果

茶多酚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特有的最具生物活性的成分,它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在现当代,其对人类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茶多酚的常见的重要功能和以及发展前景做综述总结。 关键词:发展现状;抗氧化物质;提取;前景 前言:饮茶、茶道不仅仅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有其科学道理。茶叶中茶多酚的功效,随着人民认识手段的不断拓展,而逐渐被发掘出来。茶多酚是抗氧化家族的一朵奇葩,为心血管病人带来了福音,它的抗氧化性胜过维生素C、维生素E。 一、茶多酚的发展现状 茶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饮品 ,对于它的药理作用 ,早在唐朝的《本划拾遗》、明朝的《茶谱》中均有记载。茶叶中化学成份的研究始于1827年人们在茶叶内发现嘌呤碱化合物。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 ,迄今已在茶叶鉴定出 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和15种以上的无机元素 ,其中茶多酚就占茶叶重量的 15%~30%。近年来 ,茶多酚的提取技术和应用开发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热门学科,并迅速发展。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开始于五六十年代,而专业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目前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与领先水平[1]。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类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除儿茶素类外,有黄烷醇类、黄烷酮类、酚酸类和花色苷及其苷元。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四种物质,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是儿茶素和黄酮类物质。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等形式存在,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茶多酚耐热性和耐酸性较好,160℃油脂中30min 降解20%,pH值2~7 范围内十分稳定,PH值≧8时和光照下易氧化聚合,易与铁离子络合成绿色物质,水溶液中长期保存或pH值3~4时的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棕色物质[2]。 绿色天然提取物茶多酚,在绿色的二十一世纪极具发展潜力。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目前,茶多酚在全球年消耗量约1800吨,其中,美国约700吨,西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