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方10首)

关键词:授权模式:无限制阅读次数:191

上一篇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

下一篇洽婴儿不乳秘方(方1首)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

3.1 茵瓦退黄汤

【来源】袁述章,《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瓦松,穿肠草各10克,紫草5克,青皮,茜草各6克。另配青矾散(青黛、明矾),随汤送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清瘀除浊,润燥退黄。

【方解】胎黄多以湿热为患,故方用茵陈清热利湿为主,配合瓦松,穿肠草,紫草凉血,利水,清湿热;青皮理气开郁;茜草化瘀,在胆道阻塞则瘀结内停,故配合青矾散,猪膏发煎治疗。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瘀除浊,润燥退黄之功效。故用之每收显效。

【主治】新生儿黄疸、或胆道阻塞性黄疸。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选用白鲜皮、茯苓皮、冬瓜皮、桑白皮、陈皮、马鞭草等药,或方中配琥珀面;猪膏发煎,随服。若腹胀重者。加虻虫,水蛭,丹参、红花;若便秘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或酒大黄等。

【疗效】临床屡用,每收显效。

3.2 婴儿利胆方

【来源】时毓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金钱草,郁金,赤芍各12克,当归、生山楂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胎黄的发生,多因乳母湿热遗留于胎儿所致。方中茵陈,生大黄,金钱草有清热利湿之功,然《张氏医通》中提到,“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无不瘀血阻滞也。”故在方中加用生山楂,赤芍,当归,虎杖,以增强活血化瘀功效。近代药理证实,赤芍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扩张胆管;当归对动物实验性肝

炎有保护作用;生山楂活血消食和胃,对肝胃不和有纳呆的患儿尤为适合。总之,全方配方既清热利湿,又活血化瘀。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的有效方剂。

【主治】胎黄(湿热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

【疗效】时氏治疗35例,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治愈率为88.6%。停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生长发育正常,病情无反复,疗效甚为满意,后经上海数百例患儿应用证实,效果甚佳。

3.3 清热退黄汤

【来源】时毓民,《中西医结合杂志》(1)1986年

【组成】茵陈,金钱草,萹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同时配用西药强地松。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利胆。

【方解】方中用车前子清热利尿;萹蓄利尿通淋,祛湿退黄;金钱草利胆通淋,清利退黄,以上三药有加强茵陈,广郁金的利胆作用;山栀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大黄有清热解毒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虎杖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减轻炎症等,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利胆之功,故有之多效。

【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

【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肝脾肿大,加丹参12克,川芎6克;病程后期,SCPR的高者,加田基黄12克,五味子3~4.5克。

【疗效】治疗50例,治愈率为98%。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3.4 消黄利胆汤

【来源】张志魁,《中西医结合杂志》(7)1986年

【组成】茵陈15克,制大黄、泽泻各3克,茯苓、金钱草各9克,栀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同时适当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如抗生素,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功用】清热,利湿,消黄利胆。

【方解】方用茵陈,金钱草消黄利胆,清利湿热;栀子、制大黄清热,通腑;茯苓、泽泻渗湿健脾;方中茵陈,金钱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及扩胀胆管之作用,退黄效果颇著。

【主治】新生儿黄疸。

【加减】若皮肤有脓疱疮及脐炎者,加金银花;惊厥者,加钩藤,僵蚕;腹泻者,去大黄,加黄芩;热重者,加羚羊角粉(吞服)。

【疗效】治疗45例,除1剂发生核黄疸无效外、余44例全部治愈。退黄时间3~12天。

3.5 阳黄清解汤

【来源】王著拙,《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绵茵陈10克,白英、生栀子各6克,黄柏3克,四川金钱草15克,川郁金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一起,日分2~3次温服。

【功用】清热利湿,化瘀退黄。

【方解】新生儿阳黄,证见目黄,身黄,颜色鲜明如橘皮,哭闹不安,呕吐、腹胀,不欲乳食,口干而渴,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揆其病因,多由孕母受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于胎产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重,蒸肝胆,以致胆汁湿泄而发黄疸,故又称胎黄或胎疸。方中用茵陈,白英清热利湿,利湿退黄,共为主药;生栀子,黄柏,金钱草苦寒泻火,清利湿热均为辅药、郁金清气活血为佐。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利湿,化瘀退黄之效。只要新生儿湿热俱盛出现阳黄症状者,皆可加减运用,每获良效。

【主治】新生儿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感染伴有发热及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及部分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阳黄者。

【加减】若身有发热者,加柴胡,黄芩以祛邪热;呕吐者,加鲜竹茹,陈皮和胃降逆;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通腑泄热,釜底抽薪;小便欠利者。加滑石,车前草利水通淋;腹胀甚者,加枳壳,厚朴。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佳效,笔者临床验证多例,服药2~5剂,均获痊愈。

3.6 茵栀四逆散

【来源】谭兴诗,《四川中医》(4)1987年

【组成】茵陈12克,栀子、枳壳、大腹皮、藿香各5克,板蓝根、金钱草,柴胡各8克,赤芍、木通各4克,茯苓、郁金各6克,丹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6次服。

【功用】疏肝利胆,清热除湿。

【方解】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多属胆道发育不良或胆道狭窄,闭锁所致。属祖国医学的“胎黄”范畴。此为本虚标实,故当治其标,以清胆退黄,疏肝理气为主,兼温脾化湿治腹胀等。方中茵陈,栀子,金钱草,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柴胡、枳壳、木通、大腹皮疏利气机;茯苓温脾化湿;丹参、赤芍、郁金以活血化瘀。上方使热清湿除,气顺血活,肝胆通利,则病自愈。后以健脾扶正,续加调养,而获功效。

【主治】新生儿阻塞性黄疸。

【加减】黄疸、腹胀减轻后,加牡蛎,夏枯草、莱菔子,以软坚消癥块,健脾消食。

【疗效】治愈1例,患儿出生36天,证见精神萎靡,巩膜及全身皮肤发黄,色泽鲜明、面部手指枯瘦如柴,腹部胀大如蛙腹,青筋暴露,不矢气,大便不爽,色黄灰白,尿黄如浓茶等,西医诊断为“先天性胆道狭窄”,建议手术治疗,其家属,不愿接受而求治中医。服本方4剂后,小便增多,能矢气,腹胀减轻,能吸乳,烦躁啼哭减少,再进10剂,黄疸基本消退,腹胀大减,后再加牡蛎,夏枯草,以软坚消块,健脾消食,再用人参启脾丸参芩白术散等方10余剂善后,追访4年、身体健康。

3.7 退黄汤

【来源】王静安,《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茵陈15~30克,栀子6~9克,黄连3克,广郁金12~15克,白蔻6克,香附15~30克,苏梗9克,金钱草30克,满天星30克,花斑竹30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诸药用冷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文火煎10分钟,取汁,水煎两次,二汁混合,视小儿年龄给药,每日服4次,4小时服1次。

【功用】清热除湿,利胆祛痰。

【方解】本方茵陈性苦微寒。苦燥脾湿,祛中焦湿邪,苦泄下降,又引湿邪从小便而出,其寒能清热,清泻肝胆之郁热,为治肝脾湿热之主药;栀子清湿中之热;黄连清中焦湿热,三药合用,使湿热分消,从下而解,为治黄疸之主药,配伍郁金、白蔻、香附、苏梗宣通气机,并可化湿祛瘀;金钱草、满天星、花斑竹利湿退黄,合而用之,使气化湿而化,湿去而邪无所留,则其热自退,其黄自消,堪谓清化湿热,退黄之效方。

【主治】婴儿黄疸。症见全身皮肤,面目发黄,颜色鲜明或紫暗,小便深黄而短,腹部膨胀,大便秘结或溏,舌苔黄腻,质红、指纹红紫等。

【加减】本方药组成以治湿热发黄为主的黄疸较适宜。

若感受疫毒,黄疸初起,症见发黄、恶寒,身热不扬,纳呆或食少,恶心呕吐,溲黄赤,短少,大便不实。苔厚黄腻或微白,脉数沉细,纹红青紫,属脾湿过重者,加苍术9克,草果10克;新生儿阻塞性黄疸,为

气郁不畅,经络阻滞,隧道壅滞,加用疏肝破气之品,重用白蔻,香附加青皮,香橼,槟榔各1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大便干结者,加胖大海10~15克,腑气得通邪气得出;如见腹部有痞块者,加紫丹参15~30克,鸡内金10~15克,酥鳖甲,粉山甲各15克,以活血软坚消痞:呕吐者,加陈皮6克,姜汁竹茹9克,素体虚弱,色黄晦暗,手足欠温,邪气虽盛,正气亦虚者,加明沙参,黄芪各30克。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一般服3~5剂见效,15剂左右可愈。

3.8 利肝汤

【来源】田成庆,《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25克,板蓝根10克,败酱草15克,夏枯草、尾连,黄芩,黄柏,金钱草各10克,木通6克,滑石15克(包煎)。龙胆草3克,柴胡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方解】方中茵陈黄芩、黄柏、龙胆草、滑石、木通、金钱草等都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尾连、板蓝根有清热解热之功;败酱草能解毒,且可活血;夏枯草、柴胡均可清肝胆之热。综观本方组成宜于肝胆湿热型肝炎。

【主治】小儿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症见发热,口干,口苦、口渴,大便干,尿深黄如浓茶,身黄巩膜面部发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加减】凡湿热蕴伏所致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本方可用,如兼有外感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各10克,薄荷5克,生石膏15克;并外感风寒者,加苏叶10克,荆芥穗5克;肝痛者,加川楝子、香附,乌药,赤芍各10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炒谷芽,扁豆各10克;便秘者。加熟军3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著。

3.9 小儿肝炎方

【来源】王鹏飞,《中医杂志》(4)1985年

【组成】青黛5克,紫草12克,贯众,寒水石,焦山楂各10克,乳香6克,茜草、木瓜,绿茶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运湿退黄,调和气血,消积止痛。

【方解】方中紫草、乳香、山楂入血分,凉血活血化瘀,主以清血分瘀热,血中瘀热得清,脾胃气机得畅,则湿热之邪得除。此即所谓“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治血”的论点。久服活血药是否伤气?“有是病,用是药”,病邪祛,药则停。另外,治血药药中如紫草,味甘咸性寒,喜入血分,擅凉血解毒,血热瘀结,则可活血化瘀,《本草经疏》称本品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焦楂消食积,散瘀滞,善入血分、功能化瘀开郁行结,其性平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气郁而不伤正气;乳香,行气活血而不伤血、气血互相通和,故亦有生血之力,血行畅通,瘀结祛除,解除阻塞,疏通胆道,为除黄疸,缩肝大之主药。青黛、寒水石清热解毒,且有利湿退疸之功。配以贯众则湿热邪毒易除。加木瓜于咸寒之品中,佐以酸温以和胃化湿。绿茶微苦,凉,主治肝胆湿热,利水退黄,对降转氨酶有卓效。茜草活血利水。综观全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正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和,而致和平”之义。

【主治】小儿黄疸型肝炎,非黄疸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等。

【疗效】在20余年临床实践中,用此方治疗200余例上述3型肝炎,发现本方对退黄,降转氨酶,降浊,降絮均有良好的疗效。一般黄疸型及无黄疸型肝炎,服药1个月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乙型肝炎约需服药20个月,可促使部分患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疗效卓著。

3.10 白茅木贼汤

【来源】曹旭,《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白茅根15克,木贼草,板蓝根,郁金各9克,枳壳6~9克,金钱草15克,滑石9~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数次服。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方用白茅根、木贼草、板蓝根清热凉血;郁金、枳壳、金钱草,滑石利胆,且方中白茅根,郁金还有活血化瘀之功。综观全方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用治阳黄尤宜。

【主治】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加减】大便干,加大黄;大便稀溏,加白术,茯苓;有热象,加黄芩,栀子;腹胀,加川朴,大腹皮或莱菔子;腹水,加半枝莲,车前子;纳差,加神曲,鸡内金,山楂;肝大硬加大黄蟅虫丸0.2~0.25克;配合服用或后期加硝矾散0.2~0.25克。

【疗效】治疗25例小儿肝炎,结果痊愈12例,减轻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感部郭华LOGO 目录页第2 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 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及追踪 LOGO 过渡页第3 页第一章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O 第4 页 新 生 儿 医 院 感 染 危 险 因 素 01 新生儿 足月儿:胎龄≥37周~<42周 按胎龄分类 早产儿:胎龄<37周 过期儿:胎龄≥42周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 LOGO 第5 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01 正常体重儿≥2500g~<4000g (3000g) 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2500g <1500g <1000g 巨大儿:体重>4000g 按 出 生 体 重 分 类 LOGO 第6 页 新 生 儿 医 院 感 染 危 险 因 素 01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NICU)的人群 脏器功能异常:脑、心、肺、肾、胃肠 各种严重感染:败血症、感休、颅内感染 生活能力低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高危新生儿(high risk infant) 指已经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特殊监护 的新生儿。

LOGO 第7 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01 免疫功能低下 侵入性操作多 抗生素使用多 必须有完善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二 重 感 染 院 内 感 染 NICU内患儿的特点: LOGO 第8 页 新 生 儿 医 院 感 染 危 险 因 素 01 新生儿感染 早发性感染:指生后≤3d的感染,临床症状 多在生后48h内出现,感染源多来自母体。 迟发性感染:指生后>3d住院患儿的感染, 临床症状多在生后72h后出现,感染源多来 自院内。 LOGO 第9 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01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分娩时、患儿住院时及出院后48h获得的 感染,并排除垂直传播(如梅毒、弓形体病、风 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 疹病毒、HIV病毒)所致的感染,称院内感染。 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 出生>3d的新生儿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 状的感染称院内感染。 LOGO 第10 页 新 生 儿 医 院 感 染 危 险 因 素 01 WHO估计每年约有500万新生儿死亡,其中98%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由感染引起的死亡每年约有160万,或占新生儿死 亡的40%。 我国最近两次大的新生儿医院感染事故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 的院内感染,死亡8人。 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的院 内感染,死亡5人。 LOGO 第11 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01 感染途径 产前 血行播散 羊膜穿刺 取绒毛 宫内输血 产时 产道 胎膜早破 产程延长 助产 产后 环境污染 自身的感染 3天内起病 G-杆菌 3天后起病 G+球菌 LOGO 第12 页 发展中国家:6.5~38‰ Africa:20‰ SouthAsia:15‰ 极低出生体重儿:68% 发达国家:1-5‰ 极低出生体重儿:15~20% 发生率

婴肝综合症

婴肝综合症很常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或婴儿的肝功能不正常. 婴肝综合征由很多病因引起,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单纯庖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也可为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及各种细菌。见于新生儿及1岁内婴儿,可以在新生儿期发病而延续至婴儿期。 临床表现: 1、突出的表现是黄疸,起于新生儿期1-3周或生理性黄疸不退或退后复现,并逐渐明显,皮肤与巩膜(白眼珠)由黄色变成黄绿色。 2、肝脾肿大。 3、尿深黄,大便或白或黄。 4、患儿常有腹泻、营养不良。 本病可可导致肝功不好、易患佝偻病,严重的还会因凝血机制障碍导致出血(如颅内出血)而致死。本病应注意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鉴别。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调查,因大多数学者已经倾向认为胆道闭锁与婴儿肝炎综合征可能是同一种病变的不同病理改变。并且临床实践已证实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特别是对于占大多数的以胆汁淤积和梗阻性黄疸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已可通过外科手段来进行胆道冲洗治疗,并且也取得较好的临床手段。所以对于胆道闭锁与婴肝综合征的区分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以下简单介绍两者的鉴别方法,仅供判断病情和参考。 临床上的主要鉴别要点 ①黄疸:婴肝一般较轻,黄疸程度有波动性改变,而胆道闭锁则为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②粪便:胆道闭锁较早出现白陶土色大便且持续时间较长。值得注意的是在病程晚期白陶土样大便也可变淡黄,主要是因为肠液也含有大量胆红素所致。而婴肝可为间歇性出现的白色大便,可有黄色便。③体征:胆道闭锁者肝硬化、脾肿大多较肝炎者为重。④病程:胆道闭锁多于1岁内死亡,而婴肝可自愈或好转。当然婴肝也有发展为完全性胆道闭锁者。 血清胆红素动态观察 病程早期直接胆红素增高,动态观察示持续性升高,病程中晚期可表现间接胆红素也升高,提示肝功有损害。而婴肝早期即呈双相增高,甚至间接胆红素更高。动态观察时可见胆红素波动较大,并且有时胆红素会下降。 碱性磷酸酶测定 婴肝很少超过40U(King-Armstrong),并且持续时间短,可自行下降。而胆道闭锁则可明显升高并且持续存在并加重。血清甲胎蛋白(α-FP) α-FP为新生儿肝细胞所制造,生后1-3个月自然消退,肝炎时增殖的肝细胞使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增高,故甲胎蛋白的检测常呈阳性。用放射免疫扩散法连续定量测定,高峰大于4mg/dl时,可考虑为婴肝。胆道闭锁主要为胆管上皮增生,非肝细胞增生,不能合成α-FP,定性试验为阴性或弱阳性,定量测定值较低。两者差别较大。 其他有鉴别意义的辅助检查 (1)131I标记玫瑰红排泄试验:正常的同位素试剂静脉注射后由肝脏多角细胞摄取,并通过胆汁排至肠道。胆道闭锁患儿不能排至肠道而滞留在肝内。婴肝可非胆道完全梗阻,所以有排至肠道者应考虑婴肝可能。 (2)B超检查:婴肝时肝内外胆管及胆囊为开放性管腔影像。而胆道闭锁的肝外胆道不能探及。胆囊不显像或显著瘪小。肝常增大,有肝硬化表现,伴有脾脏肿大。因B超检查受检诊医生的技术水平影响很大,且有正常形态的胆囊也不能完全除外胆道闭锁的可能,这一点应引起注意。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患儿接受检查时需全麻成功率大约为40-50%。如PTC检查成功,可以明确地鉴别婴肝与胆道闭锁,并可了解肝内胆管结构,判断胆道闭锁的病理类型,并可选择手术方法。但由于本项检查危险性较大,成功率不高,已不作为临床的常规检查手段。 (4)ERCP检查。如成功,可较好地获得鉴别。但由于该项检查手段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无法广为普及。 另外有许多作者将十余项检查的结果列表进行综合评分,还有输入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程序打分,来判断胆道闭锁抑或婴肝。尽管采用各种手段但往往不能百分之百地作出最后判定。由于对于婴肝也应进行外科治疗。目前较为积极的做法为在了解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肝肾功、B超、CT等检查后,动态观察胆红素的水平变化和黄疸、大便色泽,经两周的非激素保守治疗后,如无好转或甚至加重者,应积极开腹探查。如术中证实为胆道闭锁则行肝门空肠吻合的根治手术,如为婴肝则行胆囊造瘘,术中采用肝内胆管及胆总管冲洗, 术后抗生素及糜蛋白酶液冲洗治疗的办法多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100076北京)北京航天总医院才玉娟综述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黄志华审校 婴儿肝炎综合征涵盖了在婴儿期发病、具有肝细胞性黄 疸、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及病理性肝脏体征(肝大或质地 改变)四大特点[t]。不同病因造成的婴儿肝炎综合征预后大 不相同,所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明确病因至关重要。但 因多种因素可引起婴儿肝炎综合征,熟悉导致婴肝征表现的 可能疾病,有助于及时明确病因,从而正确判断预后,进行有 效干预。现作者就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 如下。 一、感染 1.TORCH这是一组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感染,任何 其中因素均可致肝脏损害。①弓形体病:先天性弓形体感染 虽然以脑和眼损害为多见,但有约1/2出现黄疸和肝脾大, 可类似病毒性肝炎表现。②风疹:孕妇于妊娠早期感染风疹 病毒时,常可感染其胎儿,约20%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 有肝炎,于出生1~2dOp有黄疸、肝脾大、肝功能异常表现。 ③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通过直接损害宿主细胞和免疫损 伤引起肝细胞病变。CMV-IgM阳性或CMV-IgG从阴性转 阳性提示活动性CMV感染,分离培养出巨细胞病毒(通常 是从尿里)是确诊方法,临床上也开始使用试剂盒直接检测 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抗原PP65测定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否活 动。Pellegrin等对30例肾移植受者检测巨细胞病毒的激活 情况,发现外周血白细胞中巨细胞PP65抗原阳性细胞的检 出和有无临床症状密切相关[2]。④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 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新生儿肝衰竭非常典型,肝活组织检查 显示有病毒包涵体的坏死区域。 2.梅毒先天性梅毒可导致宫内发育迟缓,黄疸可能 在出生24h内出现,或在治疗后仍发展,可能会很严重。 3.水痘在分娩前14d内母亲感染水痘可能导致新生 儿发生水痘,在早产儿表现更严重,黄疸是重症的表现。 4.嗜肝病毒通常以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多见。 ①甲肝病毒:母亲在孕晚期感染甲肝病毒可引起新生儿甲 肝。甲肝病毒可以在小肠隐窝细胞繁殖,在肝细胞复制,复 制后的病毒经肝细胞排出到胆道,门脉区炎症和胆汁淤积比 其他病毒感染更明显,其发病机制倾向于认为与对肝细胞内 病毒的免疫反应有关。②乙肝病毒:在新生儿期的乙肝病毒 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经常是亚临床的,部分病例临床症状有黄 疸、肝大、粪色变浅等,发生肝功能衰竭罕见。HBsAg阳性 的母亲分娩婴儿出现上述症状,血清HBsAg阳性、HBV- DNA阳性提示感染,HBeAg阳性见于HBV复制活跃时。 ③丙肝病毒:输血和母婴垂直传播可导致婴儿感染丙肝病 毒,丙肝的垂直传播发生率为4%~7%。 5.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垂直传播的HIV新生儿很 少发生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但肝脾大常见,黄疸和肝炎通常 发生在出生6个月左右[3]。?379? 6.细小病毒B19感染细小病毒B19感染非常普遍, 目前被认为是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致病因子,一般通 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4]。在肝组织 中存在B19病毒受体,导致肝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 能通过凋亡致肝细胞功能障碍。 7.人疱疹病毒一6型有报道1例3个月的患儿发生了 黄疸和急性肝衰竭,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出HHV-6型病毒。 目前应用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诊断 HHV-6感染最常用方法。 8.肠道病毒血症(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 大多数患有肠道病毒血症的婴儿在5周内出现症状,肝细胞 损害时可导致急性新生儿肝衰竭,患儿出现昏睡、黄疸,血清 转氨酶非常高,有严重的凝血障碍,易发生脑膜炎。 9.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包括EB病毒 侵袭引起的和免疫反_应造成的疾病,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可导致婴儿肝炎综合征表现。 10.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导致过度炎性反应,炎性因子 瀑布式释放,可能引起严重脓毒症,波及各个脏器,引起多脏 器损害,肝损害最常见。①李斯特菌:虽然新生儿李斯特菌 感染以脑膜炎为主要表现,但可引起肝脾大及黄疸,肝活组 织检查有弥散性炎症或点片状坏死,甚至会发生肝脓肿。②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肝脏或脾脏,造成肝 脾损害,黄疽通常发生在重症患儿。 二、肝胆系统解剖结构异常 1.胆道闭锁本病类似于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表 现,有时鉴别诊断相对困难,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1年左右 死亡,75%患儿需肝移植【5]。有研究发现臣细胞病毒活动性 感染的比例高达5()%[6],病理学研究发现胆道闭锁患儿肝门 结缔组织和肝内胆管周围有CD68+和以CD4+、CI)8+T细 胞为主的淋巴细胞等浸润[7][“,胆管上皮间黏附分子 (ICAM)表达增强L…,还伴有细胞因子IL-2、IFN-7和TNF-a 产生,因此由病毒感染激发免疫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肝外胆管 的纤维化和梗阻的观点越发受到重视。胆道闭锁可能是多 种因素引起的围生期进行性病变,这种进行性病变使胆道闭 锁的诊断存在困难。动态十二指肠液检查及在B超下观察 婴儿哺乳前后胆囊收缩变化,是简便经济的鉴别诊断方 法㈨[1川。 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总管囊肿是d,JL常见的胆道 系统疾病,肝外胆管旱囊性扩张,新生儿和婴儿进行性黄疸 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是突出的临床表现。 3.自发胆道穿孔患儿出现腹痛腹胀、黄疸和发热,类 似于急性腹膜炎的急性重症,也可以表现为新生儿肝炎综合 征。 4.新生儿硬化性胆管炎本病在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肝万方数据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婴儿肝炎综合征诊疗常规

婴儿肝炎综合征诊疗常规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简称婴肝征,是指一岁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出现黄疸、肝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此综合征的命名术语繁多,诊断名称各异,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本综合征病因复杂,症状程度不一,预后悬殊。若能查出病因,就不再称婴儿肝炎综合征而改为病因诊断。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肝细胞损害 1.感染包括病毒、弓形虫、细菌、螺旋体等各类病原体感染。TORCH(即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即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见,其中以CMV感染占首位。 2.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氨基酸、脂类等代谢异常所致疾病。 3.中毒如药物、化学物中毒等。 (二)肝内胆管疾病如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肝内胆管缺如等。 本病的发病机理随病因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病毒感染为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损伤肝细胞;细菌感染为毒素等使肝细胞受损;肝内胆管疾病先引起胆汁淤积,再影响肝细胞代谢而产生病变。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起病多缓慢而隐匿。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后又重现。 1.大便色泽可正常,多数随病情逐渐加深,呈浅黄色或白陶土色。尿色逐渐呈深黄色。 2.程度不同的胃肠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黄疸轻重不一,以中、重度常见。 4.肝脏肿大,淤胆重时呈进行性,质地变硬。可有脾脏肿大。 5.胆汁淤积时,肠内胆汁量减少或缺如,导致脂肪吸收不良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表现佝偻病、生长停滞、出血等。 6.TORCH病原体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除引起黄疸、肝脾肿大外,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肌张力下降、软瘫等)、眼病变(如白内障、视网 膜病)、紫癜等,并可伴随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头及眼小畸形等。 7.遗传代谢性疾病时,可有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相应表现。 8.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二)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

儿科学英语词汇

儿科学英语词汇

The newborn infant and diseases of the newborn infant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Fullterm normal infant 足月正常新生儿 Pre-term infant 早产儿 Premature infant 未成熟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小于胎龄儿,小样儿 Lowbirth weight infant 低出生体重儿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大于胎龄儿,巨大儿 Neonatal Asphyxia 新生儿窒息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Pneumonia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肺炎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Aspiration pneumonia of newborn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Meconium peritonitis 胎粪性腹膜炎 Scleredema neonatorum 新生儿硬肿症 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出血症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颅内出血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Breast milk jaundice 母乳性黄疸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溶血症 Neonatal hepatitis 新生儿肝炎 Congenital atresia of the bile duct 先天性胆道闭锁 Kernicterus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核黄疸 Physiological jaundic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Sepsis of the newborn (neonatal septicemia) 新生儿败血症 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脐炎 Neonatal pyogenic meningitis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Convulsion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惊厥 Tetanus neonatorum(neonatal tetanus) 新生儿破伤风 Hypoglycemia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低血糖症 Neonatal dehydration fever 新生儿脱水热 Nutritional disorders(diseases of nutritional deficiency) 营养缺乏性疾病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症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Hypophosphatemic vitamine D resistant rickets 低血磷抗D性佝偻病 Infantile tetany 婴儿手足搐搦症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儿科学英语词汇

The newborn infant and diseases of the newborn infant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Fullterm normal infant 足月正常新生儿 Pre-term infant 早产儿 Premature infant 未成熟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小于胎龄儿,小样儿Lowbirth weight infant 低出生体重儿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 大于胎龄儿,巨大儿Neonatal Asphyxia 新生儿窒息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Pneumonia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肺炎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Aspiration pneumonia of newborn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Meconium peritonitis 胎粪性腹膜炎Scleredema neonatorum 新生儿硬肿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出血症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颅内出血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Breast milk jaundice 母乳性黄疸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溶血症 Neonatal hepatitis 新生儿肝炎 Congenital atresia of the bile duct 先天性胆道闭锁 Kernicterus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核黄疸 Physiological jaundic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Sepsis of the newborn (neonatal septicemia) 新生儿败血症 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脐炎 Neonatal pyogenic meningitis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Convulsion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惊厥 Tetanus neonatorum(neonatal tetanus) 新生儿破伤风 Hypoglycemia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低血糖症 Neonatal dehydration fever 新生儿脱水热 Nutritional disorders(diseases of nutritional deficiency) 营养缺乏性疾病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症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Hypophosphatemic vitamine D resistant rickets 低血磷抗D性佝偻病 Infantile tetany 婴儿手足搐搦症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Vitamin D intoxication 维生素D中毒症 Vitamin A deficiency 维生素A缺乏症 Vitamin B1 deficiency(Beriberi)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 Vitamin C deficiency(Scurvy) 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症) Zine deficiency 锌缺乏症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裴学义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经验

裴学义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经验 标签:名医经验;裴学义;婴儿肝炎综合征;清肝利胆方;益肝降酶方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病因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类似于中医古籍记载的“黄疸”、“胎黄”、“胎疸”等病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著名老中医裴学义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从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根据本病的临床证候特点及预后、转归,创制了清肝利胆方和益肝降酶方2个经验方,在降低血清胆红素方面速度更快、幅度也更大,降低了长时间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害加重所引发肝硬变的风险,改善了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预后,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跟随裴老临证学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多年,深受启发,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病初期以黄疸为主,乃孕妇湿热之毒遗于胎儿,熏蒸肝胆,胆液外溢而发黄,色黄而明如橘黄,属阳黄证;孕妇气血素亏,胎儿禀赋不足,脾虚生湿,寒湿中阻,肝失疏泄,胆液外溢而发黄,色黄而晦如烟熏,属阴黄证;黄疸日久不愈,日趋加剧,色黄而黑,并伴脘腹胀满、胸胁痞块,则为毒邪深入,损及血脉,脉络阻滞,呈瘀血黄证。 恢复期大多数患儿黄疸逐渐消退,但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反复升高,裴老认为此期应为湿热毒邪未尽,相搏日久,壅塞肝经,肝失疏泄条达所致。 2 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 在黄疸期,裴老选用清肝利胆方,重在健脾祛湿、清热利胆退黄。唯胆汁通畅,肝气方能疏达,则无肝郁日久,气血凝滞而致癥瘕、痞块之患。清肝利胆方基本组成为麦芽、茵陈、金钱草、通草、丹参、泽兰、黄柏等。方中以麦芽生发脾胃之气,消食化滞、疏肝解郁,脾气健运,肝气调达,水湿得化,热无所附,胆汁则循常道而黄疸自退;茵陈、金钱草可祛湿解热、利胆退黄;通草、黄柏清热利尿,引肝胆湿热下行入膀胱,从小便而出;丹参、泽兰活血行滞、疏通肝脉、利胆退黄。若患儿腹胀、大便稀溏,加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固护中焦之气;若以胆汁淤积为主,表现色黄晦黯、大便浅黄或灰白,属气机不畅、肝胆血脉瘀滞,加入青黛、血竭、明矾、琥珀清肝胆郁热、活血通经化滞;若出现腹壁膨隆、青筋暴露,肝脾肿大明显,加桃仁、红花、大腹皮、鳖甲等活血通络、祛瘀消癥。 在恢复期(黄疸消退、肝功能指标升高期),则选用益肝降酶方,意在祛湿解毒、活血通络、疏肝散结。益肝降酶方基本组成为青黛、紫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败酱草、虎杖、土茯苓、生铁落、白花蛇舌草等。方中药物均可入肝经,全方有清肝热、祛湿毒及凉血散瘀之功,对降低肝功能指标、恢复肝功能均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方10首) 关键词:授权模式:无限制阅读次数:191 上一篇 下一篇 治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秘方 茵瓦退黄汤 【来源】袁述章,《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瓦松,穿肠草各10克,紫草5克,青皮,茜草各6克。另配青矾散(青黛、明矾),随汤送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清瘀除浊,润燥退黄。 【方解】胎黄多以湿热为患,故方用茵陈清热利湿为主,配合瓦松,穿肠草,紫草凉血,利水,清湿热;青皮理气开郁;茜草化瘀,在胆道阻塞则瘀结内停,故配合青矾散,猪膏发煎治疗。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瘀除浊,润燥退黄之功效。故用之每收显效。 【主治】新生儿黄疸、或胆道阻塞性黄疸。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选用白鲜皮、茯苓皮、冬瓜皮、桑白皮、陈皮、马鞭草等药,或方中配琥珀面;猪膏发煎,随服。若腹胀重者。加虻虫,水蛭,丹参、红花;若便秘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或酒大黄等。 【疗效】临床屡用,每收显效。 婴儿利胆方 【来源】时毓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茵陈,金钱草,郁金,赤芍各12克,当归、生山楂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胎黄的发生,多因乳母湿热遗留于胎儿所致。方中茵陈,生大黄,金钱草有清热利湿之功,然《张氏医通》中提到,“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无不瘀血阻滞也。”故在方中加用生山楂,赤芍,当归,虎杖,以增强活血化瘀功效。近代药理证实,赤芍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扩张胆管;当归对动物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生山楂活血消食和胃,对肝胃不和有纳呆的患儿尤为适合。总之,全方配方既清热利湿,又活血化瘀。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的有效方剂。 【主治】胎黄(湿热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 【疗效】时氏治疗35例,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治愈率为%。停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生长发育正常,病情无反复,疗效甚为满意,后经上海数百例患儿应用证实,效果甚佳。 清热退黄汤 【来源】时毓民,《中西医结合杂志》(1)1986年 【组成】茵陈,金钱草,萹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同时配用西药强地松。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利胆。 【方解】方中用车前子清热利尿;萹蓄利尿通淋,祛湿退黄;金钱草利胆通淋,清利退黄,以上三药有加强茵陈,广郁金的利胆作用;山栀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大黄有清热解毒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虎杖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通络,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减轻炎症等,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利胆之功,故有之多效。 【主治】婴儿肝炎综合征(胎黄)。 【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12克;肝脾肿大,加丹参12克,川芎6克;病程后期,SCPR的高者,加田基黄12克,五味子3~克。 【疗效】治疗50例,治愈率为98%。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症 1.生理性黄疸特点为: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③在生后的最初4-5天,大多数新生儿都有一个血清胆红素上升的高峰时期,从出生时脐血胆红素26μmol/L(1.5mg/d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1),至生后4-5天可达102-205μmol/L(6-12mg/dl)。即使在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水平也超过成人。成人胆红素>34μmol/L(2mg/dl)可以看到皮肤、巩膜的黄染,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胆红素>86-120μmol/L(5-7mg/dl)才出现黄疸。 现在,不少儿科使用的经皮黄疸仪测值与检测血清胆红素不同,和黄疸指数(正规医院基本淘汰)也是两个概念。经皮黄疸仪选择不同的检查部位,得到的测值并不相同。额部(头)的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最为接近,是较为有效的检查部位,但本身存在差异。测值高低只能依全身临床情况仅供参考。 造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主要强调新生儿肝功能欠成熟,肝脏对胆红素的转化能力有限,这是肝性因素。此外,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生理性溶血也是一个导致生理性黄疸的重要因素,这是肝前性因素。 出生15-20天黄疸不退,可以先停母乳3-7天左右(每天把母乳挤出来丢弃或给其他小儿吃也行),如停3-5天就开始退黄,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如果停了一个星期不退,那就要考虑其他病理性黄疸,但这些必须要专业医师掌握。可以用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来概括了解,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的一种新生儿疾病。主要表现为黄疸、预后较佳,多数病例为产程中或产后感染引起。少数病例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有关。部分病例病因不明。 2.病理性黄疸特点为: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21μmol/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修订

黄疸 1、败血症:支持点:(羊水Ⅱ°污染)出生3天,皮肤黄染1天。不支持点:无明显感染灶,无精神萎靡,无哭闹,无惊厥,无肝脾肿大表现。结论: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排除。 2、生理性黄疸:支持点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不支持点: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黄染程度较重,我科经皮测胆红素:头/胸15.2/15。5mg/dl.结论:可以排除。 3.新生儿ABO溶血病:支持点:患儿母亲血型O型,生后第2—3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经皮测胆头11.2mg/dl 胸11。2mg/dl高出正常范围,不支持点:患儿血型为O型(不详),无贫血外观,无肝脾肿大。结论:(待溶血三项结果回报后进一步排除)可排除. 4.婴儿肝炎综合征:支持点:生后36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不支持点:非白陶土样便,肝功能示:ALT 2。2U/L,TBIL 223.2umol/L,DBIL 19.5umol/L,IBIL 203.7umol/L(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临床症候群.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悬殊.如能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就不再称婴肝征。) 早产儿 1、早产儿(大于胎龄儿):支持点孕33+5周出生。不支持点出生体重2。0kg,其位于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第10到90百分位之间。结论:可排除。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点,常见于早产儿,不支持点,出生后无呻吟无气促,可进一步观察呼吸系统情况及行胸片检查,进一步临床排除。 肺炎 1、奶汁吸入性肺炎:支持点:鼻塞、喉中痰鸣,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不支持点:无呛咳史,现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结论:可排除。 2、毛细支气管炎:支持点:咳嗽、鼻塞、喉间痰鸣,双肺可及湿罗音。不支持点:现患儿无发热,无气促、喘憋,三凹征(-),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结论:可排除。 窒息 1、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窒息史,羊水污染史,三凹征(—),无吐沫,进一步胸片明确。 2、脑损伤:支持点窒息史。不支持点现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结论:动态观察神经系统表现及进一步作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易合并缺氧性各脏器损伤,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电解质紊乱、低血糖、NEC等。 羊水Ш度 1、胎粪吸入综合征:支持点羊水Ш度胎粪污染。不支持点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结论:暂不考虑,继续临床观察及胸片等检查进一步排除. 2、咽下综合征:支持点羊水Ш度胎粪污染。不支持点暂未出现呕吐.结论:观患儿进食后胃肠情况待排除. 糖尿病母儿 1、低血糖症:支持点,母为“糖尿病”.不支持点,该患儿无低血糖表现,无反应差,无阵发性紫绀、震颤惊厥、眼球不正常转动、呼吸暂停、嗜睡、不吃等表现。结论:不能排除,进一步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护理(20210201153314)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护理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患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婴儿要极为小心的护理,注意事项也是颇多,不过大家都知道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吗?大家为了宝宝的健康很有必要了解清楚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吧! 应用乙肝疫苗做主动免疫 目前使用的有血源疫苗与基因疫苗,经应用比较,认为基因疫苗比血源疫苗更佳,用量小,安全性高(避免受到血源携带的其他极微量或未知微生物感染)。采用的方法是对HBsAg 阳性和HBeAg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婴儿按0、1、6程序(出生24h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1 2个月时随访,测保护性抗体(HBsAb)。 用乙肝人类免疫球蛋白(HBIG)作被动免疫 1、对患有急性期或恢复期乙肝以及HBV携带的孕母分娩前3个月,每月注射1次HBIG , 每次200U。以期阻断宫内感染。 2、对上述孕母所生的婴儿于生后24h内,1月龄、6月龄各注射HBIG 100U以加强婴儿的保护。 3、乙肝疫苗和乙肝人类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应用:采用同时不同侧部位注射,可使95%婴儿得到保护。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出生后24h内、1月龄、6月龄时使用,作不同侧肌注。 3?5年进行加强接种1次。接种后6个月测HBsAg阳性示接种失败,如15个月仍阳性示慢性携病毒者,如15个月时HBsAg阴性,抗HBs阳性示婴儿得到保护。国内学者对宫内HBV 感染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经长期随访观察,发现虽然近期无效,但远期作用良好,大多数婴儿在2岁前HBsAg 转阴,接种乙肝疫苗HBIG 的婴儿HBsAg 转阴更快。...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一直是为人父母的苦恼,但是了解清楚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后能够有效的进行预防,从而让自己的宝宝能够远离疾病,但是大家知道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有哪些吗?接下来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肝炎起病于满月之内,故感染可能发生于胎内,多数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原有:肝炎病毒(包括HAV、HBV、HCV、HDV、HEV)、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 )、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 病毒、腺病毒和EB 病毒,以及梅毒螺旋体、结核杆菌及鼠弓形虫、细菌等各类病原体感染等。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中医中药·CHINA MODERN DOCTOR 中国现代医生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征,是一组在婴幼儿时期(包 括新生儿)起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内病变,临床上以黄 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及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的征候 群,临床上多采用消炎、利胆、退黄、降酶等综合治疗[1]。现代 临床与药理学结果显示,茵栀黄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保肝、 利胆等作用。为探讨其作用于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 价值,我院对49例婴肝征患者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 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 的下降程度,并检测总胆红素(TBil )的浓度变化,比较治疗 前后肝脾消肿情况,评估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黄疸型婴儿肝炎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9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所有病例均有皮肤、巩膜黄染,所有患者均符合婴肝征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8d~5.5个月,平均(1.47±1.09)个月。病因:巨细胞病毒感染2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例,细菌感染5例,病因不明16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5d~3.4个月,平均(1.53±1.28)个月。病因:巨细胞病毒感染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细菌感染6例,病因不明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基本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及安全性评估 桂赛珠1 夏萍1蒋颖颖1金希21.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宁波31501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评价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8例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普通保肝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及总胆红素(TBil )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肝脏与脾脏大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27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65.3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ALT 、AST 与TBil 浓度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浓度恢复接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脏回缩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显著退黄作用,能使肿大的肝脏明显缩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黄疸型婴儿肝炎综合征;安全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2)36-0083-02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on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GUI Saizhu 1XIA Ping 1JIANG YingYing 1JIN Xi 2 1.Department of Digestive ,Ningbo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Ningbo 315010,China ; 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 -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trast and evaluate of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on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in efficacy and safety.Methods A total of 98patients with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Yinzhihuang Oral https://www.360docs.net/doc/637276405.html,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level of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the change of liver and spleen.Results 27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ured,18cases improved,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84%;17cases were cured of the control group,15cases improved,the total efficiency of 65.31%.Compared 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ALT,AST and TBil concentration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nd the concentration recovery close to normal level,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liv -er rebound a control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wo groups of children after drugs are 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occur.Conclusion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can make the swollen liver apparently con -tractible,also it is clinical safe and effective to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Key words]Yinzhihuang Oral liquid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Safety assessmen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16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