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政治经济学

作者: 赵月枝(Zhao Yuezhi)邢国欣(Xing Guoxin)

内容提要:西方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传统,以美国的经验主义为主导的行政研究,以及发韧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其对社会权力关系与传播生产、流通、消费的相互构建的研究在批判研究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并在整个传播学领域独树一帜。本章论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梳理该理论流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其研究模式和主要论点,并评介欧美传播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学术观点。结尾部分论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地位和发展趋向。

关键词:媒介结构,社会权力,资本,国家,市场,信息传播与全球化

引言

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流派有别。起源于美国的经验学派,重点在于媒介分析、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层面,它在北美传播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由于美国的学术影响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就像美国的商业广播电视制度并不能代表世界广播电视制度的多元模式一样,美国的经验学派并不代表世界传播学研究的全部。事实上,它只是西方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流派。起源于法国、主要研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和语言的象征表现功能理论的结构主义派别,起源于德国、集中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的文化工业以及资本的文化统治本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起源于加拿大、主要关注传播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多伦多学派,都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另一个独特的流派。这个流派完全有别于美国的经验学派,它着重分析西方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从而揭示文化工业的复杂性和通过资本实现的文化活动对社会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传播的所有权、生产、流通和受众消费等层面的分析,传播政治经济学试图展现传播的社会权力关系。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北美、欧洲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都颇有影响,它和起源于英国、着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

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的文化研究一道,形成西方传播学领域的批判学派。

在北美和欧洲,学术界基本上将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同于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在第一本传播政治经济学英语教科书中,加拿大传播学者莫斯可(Mosco, 1996) 详细介绍了多种政治经济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出发点。莫斯可认为,政治经济学理论比较宽泛,从右翼的新保守主义到左翼的各种马克思主义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和挑战,都可以称作是政治经济学。但他在论述传播政治经济学时,强调其相对狭窄的属性,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研究社会权力关系与传播生产、流通、消费的相互构建。本章认同莫斯可的观点,把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同于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置其于批判研究的一般学术取向与背景之下,而后在此基础上评述本领域的研究起源、主要观点、研究模式、代表人物及著作、争论焦点和学术前沿。

批判研究中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有鉴于此,在讨论传播政治经济学之前,我们有必要描绘一下西方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分野:主流研究,又称行政研究(administrative research)和批判研究(critical research)。莫斯可(Mosco,1996,p.247)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称为传播学的“主要断裂线”之一。尽管这种划分过于简单, 但它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和描述意义。具体地说,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发展中,有两件事对这两大阵营的划分有重要意义。第一,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1941)于1941年发表了“关于行政和批判传播学研究”一文,首次指明了两者的区别。第二,《传播学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出版一期特刊,这期特刊凸现传播学研究领域两大阵营的对立,确定了双方随后发生的辩论框架。

传播学研究源于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性很强的大众说服和宣传研究,包括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1927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争宣传研究(Mattelart,1994,p.66)。同时,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以杜威(John 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传播观和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研究,尤其是以帕克(Robert E. Park)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批判”(liberal criticism)实证研究,也一直关注“媒介与民主之间的冲突关系”( Mattelart,1994,p.67;另见,D.Schiller,1996)。然而,二战以后和在冷战期间在美国社会科学界立足的传播学研究基本上把美国的主流自由多元主义(liberal pluralist)意识形态和民

主制度的有效运行作为隐性的理论前设,采用定量方法,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媒体如何影响受众行为,并在努力使研究表现出超政治价值和科学性的同时,与选举政治或商业营销相关联。

与此同时,在20 世纪30年代后期,从纳粹德国逃到美国的一批犹太学者-他们后来被称之为“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研究取向与方法。这批学者包括奥克赫麦(Max Horkheimer),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他们接受的是欧洲的思辩哲学和阐释性学术传统,并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对法西斯主义的体验使他们对美国文化工业的兴起及其反民主的倾向表示警惕。鉴于纳粹利用广播进行法西斯宣传,他们想到美国的大众媒体会不会也起到助长法西斯主义倾向。因此,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法西斯会不会也在这里(美国)发生?而当时美国的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自由多元主义是存在的。为此,他们做实证研究,了解观众是如何接受广播信息的,而其结论就是“效果有限论”和“二级传播理论”。

因此,实证研究尤其是受众研究,除了适应商业和政治选举方面的应用需求外,还有一个隐含的政治背景:证明法西斯主义不会在美国发生,自由多元主义在美国运作着(Hall,1982)。正是在这样的严肃政治分野的前提下,拉扎斯菲尔德发表上文提及的文章,阐述美国的实证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的根本学术分歧。他把这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称之为“行政的”和“批判性的”研究。按照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1941)的说法,行政研究“服务于某种带有公共或私人性质的行政机构”(p.8)。行政研究学者把媒介看作是有用的工具,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暴露于不同媒体的是哪些人?他们具体偏爱什么?不同的表现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但拉扎斯菲尔德也承认,行政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充分说明历史,解决的是一些一般意义上的具体问题。相比之下,批判研究聚焦传播媒介在社会体系中的普遍性角色,关注人类的尊严和价值观所面临的威胁。批判学者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媒介是如何被组织和控制的?在媒介建制中,集中化、标准化和推介压力这些趋势是如何被表达的?不管如何被掩盖,这些趋势正在以何种方式威胁人类的价值观?批判研究以社会研究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把传播学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规范性的价值观,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实际和期望的传播效果。

概括而论,传播学的批判研究具有以下6个相互关联的特点:

第一,从研究命题看,批判研究一般集中研究传播和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历史感和对宏观社会背景的分析,集中研究媒介体系的所有权和控制,媒介结构和意识形态与其它大的社会结构的关联,以及对传播制度层面的分析。批判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即在各种社会背景下考虑传播实践。他们认为,抛开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有传播理论(Golding & Murdoch, 1978)。虽然不着重分析媒介对个体的影响力,批判研究并非忽略个体。他们把个体看作是由社会权力安排所决定的群体中的成员,在此基础上探讨个体所处的被支配地位和他们的抗争。因此,批判研究的分析范围要比经验学者宽泛得多。

第二,在对社会权力的理解上,批判研究认为社会权力是双向的和多维的,涉及显性的行为影响和隐性的意识形态等不同维度,而且其分配是不平等的。在他们看来,社会关系模式是基于冲突(斗争和差异),而不是一致和共识。正如伯列(Bailie,1997,p.33)所说,“批判研究根植于这样的假设,即社会制度和人类关系是历史、权力和斗争的关系”。当行政研究从“线性因果模式”(Linear model of causality)出发研究广告对受众行为、尤其是购买行为的影响时,批判研究却探讨广告的历史起源,哪些利益集团在利用广告,广告是如何将媒体、受众和资本主义制度绑在一起的,以及广告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宣传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和生态所产生的后果(Jhally,2000)。批判研究反对自由多元主义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关系的看法。后者认为,权力可以被不同社会群体平等分享,而国家在其中保持中立的裁判员角色。

第三,从方法论上看,批判研究并不拒绝采用实证方法,但认为问题的相关性与重要性比技巧的无可挑剔更重要。批判研究认为自己的优势来自于对所作研究的重要性的意识,而重要的理论表述不一定非要通过数据来验证。正如麦克斯韦尔(Maxwell,2003,p.37)引用芬兰学者诺顿斯登(Kaarle Nordenstreng)所说,“现实的某些方面确实可以用实证的方法来测量而后进行量化阐述,但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这些方法必然是我们理解现实最基本的方面”。

第四,在选择和对待研究问题方面,批判研究不讳言学术研究是以价值观或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作引导的(Mosco,1996)。他们的研究强调知识的批判性力量,是以弱化和消除支配性的权力关系(relations of domination) 和争取能使人们获得一种令人满意的共

同生活的社会秩序原则为最终关怀的。

第五,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取向方面,批判研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遗产,从不断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批判研究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重视有关决定论的辩论和如何界定文化的问题,认为抛开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无法对文化传播和实践进行研究。

第六,批判研究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而且把研究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主张通过研究影响社会,改变现状。因此,批判学者“做研究是为了推动对现有世界体系的批评,并促进它所‘批判的状况’发生改变”(Mosco,1983,p.245-246)。批判研究致力于提供可能导致积极社会变革的知识力量,为个人和群体的解放创造知识文化资源。

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术起源和发展

传播政治经济学兼具批判学派的上述特点。它传承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学术精髓,试图将传播现象放在一个更广泛的历史、经济和社会背景下来研究,探讨媒介和传播系统如何强化、挑战或影响现有的阶级与其它社会权力关系。与行政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传播制度和传播生产问题的研究相反,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心任务之一是“研究资本的逻辑是如何塑造文化工业的结构与内容的”(Bettig,2002,p.84)。传播政治经济学强调结构性因素与劳动过程,尤其是经济因素对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审视所有权、支持机制(如广告)和国家政策对传播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影响(McChesney,2000)。更明确地说,传播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分析政治经济压力与限制对传播与文化实践的影响,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如何左右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的;二、研究传播产业在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上升地位(D.Schiller,1999,p.90)。

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它不是对这一理论生搬硬套的结果,也不是抽象学术的产物。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过程中,有两个具体因素不可忽视:一、20世纪30、40年代的反法西斯主义理论与实践。二、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西方激进社会运动对世界不平等的经济文化体系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挑战。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美国经济学家布莱第(Robert Brady)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直接影响了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D. Schiller,1999)。布莱第(Brady,1937)研究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兴起和表现,写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精神和结构》一书(The Spirit and Structure of German Fascism)。“Spirit”指的是意识形态,“Structure”指的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与自由主义理论把“自由”当作市场的本质相反,布莱第认为,资本主义市场本身有威权(authoritarian)的倾向性。他通过研究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市场经济、尤其是垄断市场的关系,来解释资本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他认为,纳粹德国可以被看作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独裁政权。其法西斯主义表现在商业企业在垄断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并全面控制国家的军队、警察、司法和宣传权力”(Brady,1937,p.22)。同时,布莱第还比较了纳粹宣传和当时在美国新兴的公关业和商业宣传的异同,从而对美国的主导政治经济势力对大众意见的管理(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opinion)表达了自己的忧虑(Mattelart,1994,p.70-71)。在他的另一本书《商业作为一种权力体制》(Business as a System of Power)中,布莱第(Brady,1943)针对自由主义理论对市场权力的漠视而重申商业是一个权力系统的观点,认为法西斯主义就是经济和经济外的权力的融合,这种权力是由一个集中的“控制金字塔”来部署和监督的,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布莱第研究在权力和商业的结合情况下,法西斯倾向在西方资本主义各地的表现。总之,布莱第对公司资本主义(corporate capitalism)潜在的反民主倾向的研究成为知识分子对这种政治经济组织形态产生警惕并进行批判的起源(D.Schiller,1999,p.86)。布莱第的思想直接影响了达拉斯·斯迈兹(Dallas Smythe)和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 这两位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促使他们研究资本对传媒的控制和主导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传播政治经济学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拉美学者批判现代化后果的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和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西方进步势力和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经济和文化不平等的质疑、以及以美国国内的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为标志的西方“新左派”的兴起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时,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持批评态度的学者开始反思把西方的地方性经验普世化的现代化理论,把欧美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主宰描述成“新帝国主义”,并揭示在世界结构中形式上“平等”的主权国家间的支配性不平等关系。传播政治经济学者需要解释传媒生产和流通中的全球、国家和地方系统(Durham & Kellner,2001,p.18-23)以及文化传播在二战后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

义”(cultural imperialism)概念是这方面的经典论述。他定义说:“‘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当今最能描述一个社会被带进现代世界体系的全过程,也即这个社会的统治阶层是如何受到引诱,压力,强迫,有时是贿赂,从而塑造出一个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宰中心的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相一致,甚至对其起促进作用的社会制度”(H.Schiller,1976,p.9)。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1969/1992;中文版/刘晓红译,2006)一书中,赫伯特.席勒(H.Schiller,1969)研究了美国军事和工业综合体和传播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美国传播产业在美国建立世界霸权中的关键性角色。在欧洲和亚非拉许多国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对国际信息流通的不平等进行了批判,并对美国提倡与推行的现代化理论所规定的媒介角色提出质疑。主要由不结盟国家推动的“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NWICO)运动代表了第三世界国家希望通过联合国机构争取自主发展和文化主权的愿望。这一运动对国际传播秩序被西方强权主导、按照资本积累的逻辑运行的双重批判使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影响深远(Mattelart,1998;赵月枝,2003;哈克特和赵月枝,2005)。

可见,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但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运动密不可分,而且一开始就超越了方法论民族主义(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的局限, 使传播研究具有了真正的全球视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大体包括三个阶段:(1)随着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电信从中型、通常是家族控制的企业演变成20世纪工业秩序中的大企业,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分析传播业的产业结构和资本积累过程,以及大型传播公司的权力运用问题。从传播的生产层面入手,传播政治经济学考察传播企业的扩张、广告对传媒结构和内容的影响、传播业的垄断与集中及其与更广泛的政治经济权力部门的关系。(2)随着国家在传播中的角色扩张--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分配者、和规则制定者,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关注国家在构建民族国家的电信、广播和信息体系中的角色,并对以公共政策和市场为基础的不同管制方法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文化结果进行评估。传播政治经济学偏向于支持要求扩大公众介入和控制传播体系的社会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和放松管制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兴起,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又探讨这个过程兴起的制度和结构根源和社会影响。近来,随着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的不平等结果的加深,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探讨如何以公共领域、公民社会和社区传播的发展来改变传播权利不平等的问题。(3)鉴于西方大国在传播领域的权力向世界其它国家的扩张,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等全球机构在传播政

策和制度的塑造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断加强,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国际与跨国传播中的权力关系、传播与社会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媒体全球化与民主化、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全球媒体治理(global media governance) 等问题,而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一直延续不断。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模式

莫斯可(Mosco,1996)已详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切入点,即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空间化(spatialization)和社会结构与社会主体的相互构建(structuration)。在她们选编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中,赵月枝和曹晋(2007)对这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广告和广告对媒介结构、内容和受众的塑造、媒介所有权、国家和其它社会力量对传播系统的影响、国际视角和论题、传播民主化的主体、场域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有鉴于此,本文另辟蹊径,把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解构为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提供分析、评价和运用这一研究取向的新视角。这四个组成部分是:(1)提供背景/语境(contextualizing);(2)图绘(mapping);(3)衡量(measuring/evaluating);(4)实践(Praxis/Intervening)。[1]当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侧重,而且在分析一个具体问题时,这四个方面不一定都同时得到体现。但是,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的研究都或多或少体现了这些要素。

(1)传播政治经济学主张去媒介中心论,避免传播本质主义,置传播现象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大背景之下,关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积累方式的演变及传播在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从全球视角研究问题。去媒介中心论把传播系统看作是社会中根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Mosco,1996,p.71)。

作为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传播领域的具体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研究生产力的发展(传播技术的演变和劳动者对传播技术的掌握)、资本对公共资源的剥夺(the expropriation of communal property,比如资本对原先处于公共领域的传播文化资源的私有化)、工资劳动与劳资矛盾(传播产业中劳工的状况及其与资本的关系)、阶级分化(传播资源和技术手段的不平等社会分配)、资本的全球扩张趋势(媒介的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国家与资本、社会的关系,包括国家作为资本积累的保证者的角色(通过管制机制和法规)、传播业资本的所有权和广告商的资助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支配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

传播力量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资本积累模式的挑战等问题。总之,传播政治经济学把传播作为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整体(social totality)中的一个方面,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部分来考察。

这方面的经典例子是英国传播学者科伦(Curran,1978)的一项研究。这项以英国报业史为背景的研究表明, 英国历史上对出版印花税的废除以及对报业市场的开放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 更不单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叙事中所说的新闻出版自由对政府控制的胜利。他对英国议会就这个问题的辩论的分析证实,英国统治者中的改革派希望通过全面对资本开放市场来达到对社会话语权实施有效控制的政治目的。当时,英国劳工阶层正通过逃避印花税的非法出版物开拓他们自己的话语空间,冲击现有的精英话语体制。在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地下刊物以及它们的声音的问题上,一部分统治精英主张用政府的力量来“堵”,而另一种策略则主张放开市场,通过资本的力量来达到支配主流话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目的。道理很简单,作为一般原则,传媒资本与广告商是不会向那些反资本、迎合没有消费能力的下层劳工阶层的报刊注资和在这些报刊上大量投入广告费的。在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中,这些声音会“自然而然”因为没有资本的青睐而被边缘化。这一策略在辩论中以及随后的政策与事实发展中获胜了。于是,像科伦描述的那样,在英国报业史上,就有虽然读者人数达474万之巨,却因这些读者大部分是劳工阶层的激进报纸《每日导报》(The Daily Herald)因没有足够的广告收入在20世纪60年代被迫关闭的经典实例。最令人震惊和意味深长的事实是,这个读者数是《泰唔士报》(The Time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卫报》(The Guardian)这三份迎合统治阶层和中产阶层报纸的总数加起来将近一倍的数目!这一规律在其他各国的商业媒介市场中同样在发挥着作用。

因此,如果民选的基本逻辑是一人一票的话, 媒介市场的逻辑是一元一票(哈克特和赵月枝,2005)。这一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表明,传播研究不仅要关注国家的权力,还要重视市场在传播资源配置中的社会倾向性,关注资本的权力以及市场机制与民主机制的区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分析与关于市场如何把读者奉为上帝,竞争中如何“优”胜“劣”汰的泛泛之谈大相径庭。对由广告商支撑的商业媒介来说,受众的数量固然重要,但他们的质量,就是消费能力,更为重要。这样一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盈利为目的的传播制度就有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然而然”地边缘化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结构性倾向。这种批判与许多自由主义学者对媒介的拥有者和广告商如何影响媒介内容、过度商业化与消费主义意

识形态乃至媒介的集中与垄断的批判不一样。后者只是关注过于集中和过于商业化的媒介对现有资本主义民主的侵蚀,而很少考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延续问题。

(2)对权力场域与控制机制的图绘。与以上第一点相对应,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把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放在研究的“前”景(foreground)加以突出。通过图绘,传播政治经济学揭示传播在社会中是如何被构建的,什么社会力量在传播渠道的形成中发挥了作用,通过这些渠道传送的信息所波及的范围有多广,传播资源的社会分配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资本、国家和其它结构性力量是如何对传播活动产生影响的,以及在贸易和劳动的国际分工背景下传播的结构和实践。

通过图绘,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试图揭示:政治经济权力中心与传播权力中心(比如国家、传媒集团、社会力量)的相互构建关系是怎样的。例如,赫伯特.席勒就在《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一书中揭示,经济实力与信息控制、形象制造、舆论构建的融合是新权力的本质。在图绘过程中,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关注权力的动态特征和权力的具体运用过程(Golding & Murdock,2000)。同时,他们重视权力关系的复杂交错表现。正如赫伯特·席勒(H.Schiller,1984,p.83)所言,“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实例中,都存在大量不连续的变量,这些变量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影响产生的结果。文化政治经济学正是建立在这种零乱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领域之上”。最后,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关注制度的内在矛盾、权力结构间的裂缝与偶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抗争势力的作用及其内部构成。比如戴尔-威斯福特(Dyer-Witheford,1999)研究传播技术如何改变工人阶级的结构,导致非物质劳动(immaterial labor)的兴起,从而考察替代性传播形式和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的可能性。

(3)在图绘的基础上,传播政治经济学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对传播机构和过程进行衡量与评估。衡量的内容包括传播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意义的生产从属于资本积累的程度,传播产业所有权的集中/多元化程度,国家权力、传播机构、广告、市场逻辑对内容、形式和受众群体组成的影响程度,传播资源和权利在阶级、性别、种族、地区、国家间的分配形态,制度许诺与制度实现间的差距以及解放与压制的对比状态等。比如赫曼和乔姆斯基(Herman & Chomsky,1988))对美国大众传媒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衡量自由民主国家对新闻自由的宣称与实际上的“共识制造”之间反差的经典著作。通过深入分析市场、社会和意识形态力量对媒介内容的“过滤”影响,两位作者揭示了公司与国家和主导性社会权力共同

构建的新闻“宣传模式”,从而打破了美国作为一个民主社会所声称的新闻多元和自由的迷思。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还衡量集中的产业结构对民主体制的影响,以及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宣称的竞争、机会、与市场权力平等的许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程度。

(4)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知识不应该只是一个不断提炼概念的过程,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互构建的产物。在这点上,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1998b)的主张一致,因为布尔迪厄也认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与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两者间并不矛盾,而是同一工作的两面,对社会现状的分析和批判有助于社会变革。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术实践的目标是挑战不平等的社会权力关系,深化民主和提高人类的解放程度。传播政治经济学以“民主”、“公民权利”、“社会公正”和“参与” 等理念为理想价值目标,积极寻求通过国家的途径实现干预,主张参与传播政策的制定过程,从而使之民主化,使传播政治经济学提倡的规范性价值观成为政策议题并逐步得到实现。例如,戈恩哈姆(Garnham,1997,p.68)就认为:“国家是争取正义的场域地,一个正义的社会秩序可能通过国家得以实现”。同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还通过非政府的途径干预社会传播,通过参与劳工与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的传播活动,进行有关意义的抗争和另类传播实践。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上述分析模式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学术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示。通过下文对这些代表人物的学术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模式。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者

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北美的开创者当属达拉斯.斯迈兹和赫伯特.席勒,他们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兴起的关键人物。在英国,科伦(James Curran)、戈恩哈姆(Nicolas Garnham)、莫多克(Graham Murdock)和戈尔丁(Peter Golding)等人对媒介和文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成就卓然。斯迈兹对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要研究社会内部权力过程的所有方面,包括生产、分配、消费、以及资本和国家在传播工业中的角色。尽管人们常常批评传播政治经济学过分关注产业结构而不是内容、意义和消费,斯迈兹的研究不仅没有忽略文本,而且还考虑了替代性消费战略对媒介和传播生产中所存在的支配趋势进行反抗的可能性。

达拉斯.斯迈兹是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毕业的经济学博士。他目睹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大萧条,并参与了随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执行。通过在美国农业部工作时对农业工人工资问题的调查和在劳工部与美国传播产业工会的接触,他了解了什么是剩余价值和劳资冲突;通过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当首席经济学家和对无线电资源分配的工作,他深刻体会到资本的权力在无线电资源分配中的巨大影响(Smythe,1994;Mosco,1996,p.83-84)。这样,他从权力的最前沿体会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

斯迈兹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是“受众商品理论”。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大众传播的功能是什么?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众传媒被称为文化工业,那么它生产和出售的是什么?换言之,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生产,什么是大众传媒的商品形式?斯迈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在资本主义的传媒制度下,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媒介所生产的商品不是广播电视节目,而是受众这一特殊商品。节目只是提供给顾客的免费午餐,目的无非是要将观众吸引到节目上来,再把观众的眼球注意力卖给广告商。,这和旧时代的沙龙和鸡尾酒吧通常采用“免费午餐”吸引顾客登门饮酒的做法如出一辙。这样,实际上观众就被当作商品卖给广告商。斯迈兹是在与欧洲传媒政治经济学者的“盲点辩论”(blind spot debate)中阐明了“受众商品理论”的(Smythe,1977,1978;Murdock,1978)。斯迈兹认为,欧洲批判研究片面关注传媒内容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中所扮演的意识形态作用,因此忽略了传媒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起的关键性的经济作用,忽略了垄断和消费资本主义阶段的大众媒体如何将受众制造成为商品,而这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中的“盲点”。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大众传播系统应该提出的首要问题是,它们在服务于资本时有什么样的经济功能,从而试图理解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延续中扮演什么角色”(Smythe,1977,p.1)。斯迈兹主张,是通过广告促销,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正是通过传媒资本,其它的产业和商业资本得以实现其剩余价值,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在这个意义上,斯迈兹认为,要理解传媒的经济学意义,也即“唯物”的意义,应该把受众而不是文本定位于传媒资本的“产品”。

然而,斯迈兹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他对传媒在维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方面所起作用的分析,尤其是对加拿大对美国的传播依附关系的批判。他的主要学术著作《依附之路: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和加拿大》,是对决定加拿大传播依附性的垄断资本作辨证分析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斯迈兹(1981)更加清晰地表现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特色,主要研究了电子传播政策、受众商品论及加拿大传播业对美国依附状况。他认为,加拿大在传播上对美国的依附已使该国实际上成为美国这个垄断资本主义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有民族自治的说法,公司资本主义把加拿大变成了美国最大的、也是最忠实的文化殖民地。斯迈兹进一步显示制造工业和传媒工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大众传媒如何制造观众并把他们卖给广告商、同时如何系统地通过日常的议程设置和对特定价值观的传扬维护了垄断资本主义。斯迈兹强调物质性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属性,在此基础上,对观众权力的分析成为理解文化发展和社团资本主义整体的中心。斯迈兹是集学术分析、政策研究和社会参与为一体的典范。他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美国、加拿大、和国际传播政策的影响和对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的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斯迈兹对中国的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感兴趣,他在20世纪70年代曾两度访问中国。作为他对中国的研究成果,论文“有了自行车之后,要什么?”(Smythe,1994)讨论了技术的社会性和西方消费主义的不可持续性,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引人深思的问题。虽然斯迈兹把这篇论文当作政策参考交给了中国的有关人士,生前一直没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2]这篇文章的打印稿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十分有影响。可以说,斯迈兹早就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世纪之问”(赵月枝,2005,p.185-186)。

赫伯特.席勒是美国传播学者中乃至美国整个知识界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赵月枝,2005,p.186-190)。与斯迈兹一样,赫伯特·席勒也是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运作现实中,也即社会大课堂里,首先观察和体验到社会权力关系的。由于他的父亲在大萧条时失业在家,他深感失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窘迫的问题,而是对人性的摧残和一个个体的自我尊严的问题。他意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像其主导意识形态宣称的那样给予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机会。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二战,随后参与了美军在战后恢复德国政府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工作,亲眼目睹了美国对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新构建。当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让什么样的人来组建和掌控德国新政府?作为一个有民主信念的年轻人,赫伯特·席勒觉得肯定是要把原来的法西斯主义因素清理出去,把那些反法西斯主义者包括进来。但是,与他的想象相反,那些参与反法西斯主义的左派人士,包括共产党,被排斥在恢复的德国新政府之外。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他恍然大悟并大为震动:资本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左翼社会势力才是其真正的威胁。他还看到,欧洲的战火还没有熄灭,美国的军用飞机就带着好莱坞的电影去了欧洲,推销美国

的文化工业和意识形态。总之,赫伯特·席勒亲眼观察到,法西斯把欧洲摧毁以后,美国如何重建欧洲政治经济秩序这个现实,看到美国如何参与反对让德国向苏联战争赔款,看到美国国家是如何通过马歇尔计划推销美国文化的。赫伯特·席勒说,这样的现实对他来说才是最大的实证,是真正的社会实验室里的实证,而不是大学实验室里(Maxwell,2003;Mosco,1996,p.85-87)的。正是以这种实践为背景,赫伯特·席勒在1969年写出了批判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著作《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赫伯特.席勒也关注资源分配问题,尤其是社会中非同一般的传播资源。他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传播在美国的帝国形成与维系中的中心位置,讨论政治、商业、军事权力对社会传播资源的控制和对社会民主的影响。他解构有关传媒技术的迷思,说明特定的传媒技术是如何被军事和商业利益建构的,并关注美国和世界各地民众争取社会和传播民主化的实践。赫伯特.席勒早期的研究关注大众传媒制度和组织结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通过研究美国广播的发展史,揭示了经济结构是如何构建传播结构的,以及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统治精英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传播政策的。他揭示,在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工业综合体急于在西欧重建资本主义,让后殖民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并极力竭制共产主义的影响,而传播在实现美国的这一全球战略目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赫伯特.席勒关注当代社会意识和文化生产的商业化、产业化和跨国公司的控制,认为这种发展的后果导致文化机构成为维护大公司利益的公共关系代理和意识形态盟友,造成社会文化权利的不平等和美国深刻的社会危机(1973;1986;1989;1996)。

赫伯特.席勒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尤其深刻。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他不断揭示美国传媒产品和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的输出,造成全世界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标准化以及公司文化的支配地位。几十年来,美国凭借其市场优势,有意识地将它的传播政策强加给世界,这些原则和规则包括:(1)信息的自由流通;(2)信息机构的“客观性”和“中立性”;(3)拒绝旨在使跨国传播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国际协议。赫.席勒关注美国对国际传播新秩序运动的阻挠和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电影、电视节目、音乐、新闻、娱乐、主题公园和购物中心的模仿,他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扭曲发展模式。在那里,少数特权阶层能够享受西方的消费方式,而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却得不到满足。

赫伯特.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导致公司控制的加深以及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减少。

批评者以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成功地减少了对西方传媒内容的依赖和观众对美国电视剧的不同解读来质疑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在1991年的一篇题为“还没到后帝国主义的时代”的著名回应文章中,席勒对他的批评者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批评。他注意到了国际体系的变化和美国影响的下降,认为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已演变成了跨国公司的全球文化统治。但他强调,美国主流媒体没有停止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轰炸,以宣扬资本主义的胜利。巴西等国电视节目出口的成功并没有改变这些国家国内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和这些节目同样为跨国公司广告商服务和宣扬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这一事实。而一些文化研究学者建立在个体受众体验上的“主动受众论” 也无法衡量跨国传媒体系“总体文化包裹”的综合影响。他质问道:“怎么能从当代这个开放的媒介文化环境中取出一个电视节目、一本书或一个团体来寻找效果?”(H.Schiller,1991,p.306)。从研究的立足点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赫伯特.席勒的批判与他的反批判反映了政治经济研究与经验主义实证研究、某些以后结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片面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受众的主体性的文化研究、以及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传播的商品化自然化和固化的“文化产业”研究等不可调和的一面。[3] 但正如赫伯特·席勒的研究者麦克斯韦尔(Maxwell,2003)所言,赫伯特·席勒有一套严谨的论证方法和论据,他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诠释性的实证。

在英国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中,戈恩哈姆是一个中心人物,而戈尔丁和默多克对确定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议程也有很大影响。戈恩哈姆关注服务和技术领域生产的结构和象征性内容的消费。他的兴趣在于对“新”、“旧”媒介的研究,以对正在兴起的社会结构、权力等级及合法性作出解释。他试图通过修正传统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从而把媒介和文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起来,以此反驳传播政治经济学所受到的经济简化主义(economic reductionism)和经济决定论(economic determinism)批评。他认为,文化产品是社会和唯物主义现象,表达的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具体的历史时刻,因此是可变的。他的核心观点在于大众文化的生产与销售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通过重新思考文化与经济状态的关系,戈恩哈姆(Garnham,1986,p.7-32)试图既解决文化研究有关意识形态和自主性的问题,又保留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汲取。他呼吁对媒介生产进行具体的经济学分析呼应了斯迈兹对媒介消费的研究。

默多克和戈尔丁关注英国和欧洲大陆自撒切尔时代以来对传播业实行的自由化和市场化,他们认为欧洲国家的文化领域对商业和消费价值观的拥抱导致对公共利益的疏远

(Sussman,1999,p.86-87)。甚至在保留下来的部分公共传媒业,也持续进行公司化经营,逐渐采用私有部门的组织理念,弱化了公共的含义。通常,人们认为新兴的信息经济具有进步的社会议程,但是与此相反,英国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在传播享有权上的不平等也在加剧,类似美国的情况正在英国发生。默多克就是在那场著名的“盲点辩论”中与斯迈兹对阵的欧洲批判传播学派的代表。这场辩论应该说是一场同室操戈,默多克对于斯迈兹“受众商品”的难以接受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欧洲媒体的体制结构与美国不同。当时,北美的媒体大多由广告商资助,商业化程度很高,但欧洲的媒体产业中公共广播电视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默多克代表的欧洲同行难以认同对北美现实进行批判的斯迈兹的主张。在他们看来,把受众而不是文本定位于传媒资本的产品似乎是“矫枉过正”。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来,随着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区分日益模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美国式的传媒商业化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那场“盲点”争论也随着“受众商品” 概念的被广泛接受而完成了其建设性的学术使命。在对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进行反思时,默多克和戈尔丁(Murdock & Golding,2000,p.77-90)主张传播政治经济学应围绕三大核心任务开展研究:(1)关注文化产品的生产,意义的生产就是在行使权力;(2)分析文本,以显示媒介产品中的表征(representations)是与其生产和消费的物质现实相关的;(3)评估文化消费,以显示物质与文化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在北美和英国之外的西方世界,与斯迈兹和赫伯特.席勒齐名的一位法语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是阿芒·马特拉(Armand Mattelart)。马特拉的学术生涯集中反映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国际视野和实践性。马特拉最先的研究与20世纪70年代初智利民众不满本国对美国的依附关系,以及智利民选社会主义政府的实践紧密相联。如果赫伯特·席勒从美国内部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制度机制进行分析批判,斯迈兹立足于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马特拉与道夫曼(Ariel Dorfman) 的政治经济学名著《如何解读唐老鸭》(How to Read Donald Duck)则站在美国的“后院”拉美对美国通俗文化中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解读(Dorfman和Mattelart,1974)。马特拉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与人合编的《传播与阶级斗争》一书(Communication and Class Struggle),系统展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关传播问题的经典文献,影响了一整代批判学者(Mattelart & Siegelaub,1979-1983,上下册)。在此后的一系列著作中(如1979;1984;1994;2000),马特拉对跨国媒体与第三世界,美国文化工业在国际市场中形成主导地位的机制,美国在国际传播文化政策中的主导地位,传播技术与社会,国际传播、战争、进步与主流发展模式,市场逻辑和文化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特拉的著作既与斯迈兹和赫伯特席勒等人对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相辅相成,又有接近第三世界社会变革的经验,还有法国谋求与美国相对独立的传播文化政策实践的学术折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政治经济学。

另外,芬兰学者诺顿斯登和荷兰学者海姆林克(Cees Hamelink)也都是国际传播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学者,从他们为争取更为民主和平等的国际传播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前沿

传播政治经济学在批判研究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并在整个传播学领域独树一帜,其发展对传播学研究的整体演变意义深远。在二战结束后,传播学在美国、英国和其它国家迅猛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学术界其它领域关于认知论、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的理论辩论也是传播学的核心,因此,传播学领域也非常活跃。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正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政策快速演变,各种社会运动的传播实践十分活跃之时,这些辩论的动力却逐渐式微,传播学的研究也随之琐碎化。麦克切斯尼(McChesney,2000)认为,美国传播研究因年轻、与业界关系过于密切、脱离社会等原因在美国的学术生活中处于二流地位。这表现在它所能提供的学术成果大都支离破碎,稍微一出狭窄的传播学圈子就很少有人感兴趣,更不用说学术圈外的人了。因此,当传统社会科学处于奥林匹克的峰巅,寻思世界命运之时,传播学好像仅仅在提供高级驾驶执照的教育而已。麦克切斯尼进一步认为,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不能回答传播学所有问题,但它对这一学科扩大其学术影响至关重要,应该是每个传播学者的学科基础知识构架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民主问题的关注决定了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当人们普遍关注资本全球化与社会民主化的复杂关系,社会不平等在信息化资本主义条件下加剧,社会冲突和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加深,9/11以后世界秩序的性质,战争、消费主义、生态恶化对人类基本价值规范和生存的威胁等关键问题时(赵月枝和哈克特,2003),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经验学派或者以文本分析为主的文化研究却无法面对、更妄言解答这些问题。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强势就在于它关注这些宏观议题,针对有关媒介和传播体系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背景方面的问题。正如戈尔丁和默多克(Murdock & Golding,2000,p.73)所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超越有关效益的技术性问题而关注平等和公益

这些基本的道义问题。因此,麦克切斯尼(McChesney,2000,p.109-116)认为,在引领传播学研究走出其尴尬境地方面,传播政治经济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的确,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球传播体系中政治经济权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传播政策对各国和全球传播体系的构建以其对民主、参与、公平、公正这些社会基本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引人关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被进一步认识。在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成了学术人才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大有供不应求之势。一些以文化研究见长的著名学者,如米勒(Toby Miller),塞特(Ellen Seiter)等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加强了政治经济分析的视角。在北美,以莫斯可、丹·席勒(Dan Schiller)、瓦斯科(Janet Wasko)、米汉( Eileen Meehan) 、麦克切斯尼、萨斯曼(Gerald Sussman)、甘迪(Oscar Gandy)、蓬达库(Manjunath Pendakur)等卓有成就的学者为中坚和一批青年学者为后盾,从事这一学术取向研究的学者队伍在不断扩大,其学术地位和影响也在上升。而许多女性主义、反种族主义和研究非西方国家的学者则致力于从他们自己的视角发展和丰富传播政治经济学,并探求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后殖民批判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的有机结合(例如:Martín-Barbero,1991;Martin,1991;Pendakur, 1993;Zhao,1998,2003,2004,2005;Meehan and Riordan,2002;Alhassen,2004;Sparks, 2005;Aginam, 2005;Thomas, 2005;Sreberny,2005;Chakravatty & Zhao, 2007)。

例如,在“受众商品”问题上,女性主义学者米汉(Meehan,1984;2002)和反种族主义学者甘迪(Gandy,2004)就从各自的角度分别论述了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偏见是如何在收视率市场、受众市场、节目市场和媒介消费市场的构建中发挥作用,从而丰富和补充了原先主要是在男性白人学者之间的“盲点辩论”本身在社会性别和种族问题上的“盲点”。同时,随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扎根和开花结果,这些地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独特视角也丰富和“反哺”了英美传播政治经济学,从而使这一研究取向不仅在关注点上有世界性,而且在研究立足点上也开始有了真正的世界性。例如墨西哥学者马丁-巴贝罗(Martín-Barbero,1991)的西班牙语著作《传播、文化和霸权》(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Hegemony: From the Media to Mediations)就被翻译成英语,并以其“为政治经济学增添了社会和民众视角的色彩”(Durham & Kellner,2001,p.222) 而成了英语文献中的“经典”。

传播政治经济学不但在20世纪60、70年代在与行政研究和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理论

的对立中发展,而且在80、90年代与同样起源于批判研究、但注重意识形态问题、文本和社会主体对文本解读的某些文化研究趋向-这些趋向滑入“文化民粹主义” (cultural populism) 和“语义学上的民主”( semiotic democracy) 的唯心主义泥潭-的论争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详细分析见赵月枝和曹晋,2007)。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今天, 既不断汲取其它研究方法的成果, 也坚持本学派的特征(Mosco, 1996) 。虽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阶级权力(class power)仍然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焦点,但是学者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拓宽研究领域,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阶级、性别、种族、民族国家等各种权力纬度在具体的传播机构和过程中复杂的构建关系,并努力探索新问题和新方法(赵月枝和曹晋,2007)。例如,莫斯可在出版了从解构文化研究的迷思出发进而回归到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数字崇高》(2004)以后,正忙于对传播业中劳工问题的研究,而因为这个问题一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所认识(例如,D. Schiller, 1996; Sussman & Lent, 1998; Dyer-Whiteford, 1999;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6; McKercher & Mosco, forthcoming)。而丹·席勒(D.Schiller,1999;2007)则对信息化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和资本权力在全球传播领域的相互构建和资本逻辑在从教育到知识产权和生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深化进行了深刻、全面和细致的图绘,并对后9/11时代美国传播体系中国家与资本的融合所产生的威权主义倾向和国家和资本通过传播网络强化对民众的监控(surveillance)表达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从而使人想起反法西斯倾向是批判传播学未竟的事业。

在方法论方面,在如何使宏观全球政治经济分析与中观的传播组织机构研究和微观的观众接受、个人主体性塑造和意识形态认同相连接等方面,瓦斯科和蓬达库等人也成果颇丰(Hagen和Wasko, 2000; Wasko等,2001;Pendakur,2003)。而萨斯曼对全球传播政治经济的分析不但一直强调商业、政治、意识形态和技术逻辑的复杂相互构建(Sussman,1997),而且在其新著(Sussman,2005)中把政治经济学运用到对政治竞选过程的分析之中。面对信息和文化在全球政策层面地位的上升、和传播民主化运动和文化领域内反对跨国“版权产业” 的“知识圈地运动”的兴起,有关全球媒体治理、替代性另类媒体和媒体转型过程的研究更是成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前沿(赵月枝和曹晋,2007)。

从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对美国国家和第三世界统治精英作用的关注到麦克切斯尼(McChesney,1993;1999)对美国传播政策的分析和以上提及的萨斯曼的新著,从古贝克(Guback,1969)有关美国国家对电影业的种种扶持和资助的经典研究到卡拉巴莱斯

(Calabrese, 2004)有关美国传播立法和政策中的“公司福利”现象和美国国家90年代以来在促进传播和信息业发展过程中向“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转变,也可见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并不象有些批评者认为的那样,只关注资本和所有权,不分析国家和政治权力。

与此同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对社会运动的参与、对传播政策的研究和介入、及其对另类传播实践的关注则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只重批判,不重建设的批评是最好的反驳。至于说到政治经济学者没有回答理想传播制度是什么和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赫伯特·席勒总会反问:你要这么办?这里,也许可以借用中国法学家邓正来(2006,p.261)对法学研究中同类问题的回应:这类问题在根本上透露了“本质主义”的倾向,是以一种“以为存在着某种本质性的、唯一正确的、超越时空的”理想图景的实体性理念为前设的。邓正来(2006,p.269)以下的引语也会在传播政治经济学家中引起共鸣:“当我把你从狼口里拯救出来以后,请别逼着我把你又送到虎口里去”。

结语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中来考察传播体系的,它与广告、公关、受众分析等应用型传播研究截然不同。同时,也不可以把它与政治传播、媒介经济、健康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以传播领域划分的传播学分支相提并论。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和方法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可以用来分析整个社会传播过程和各个具体领域和环节。它是对传播理论中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的超越。

传播政治经济学结合价值和道德哲学准则来理解传播的结构和历史,并且评判传播过程是否有助于民主、平等、参与、公正和正义。它从全球政治经济的背景和视角考察传播所体现的各个组成部分、国家和政策干预以及公民社团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尖锐地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审计西方民主的“赤字”(Hackett & Carroll,2006),指出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体制”未能兑现政治参与的扩大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享有。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下的传播垄断和兼并导致传媒更进一步市场化和商业化,从而使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不断受到侵蚀。

在国际层面上,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不但以他们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对“文化帝

政治经济学考试范围总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由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本身最终决定,并又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生产上去的劳动量 两者的辩证联系:第一种含义涉及价值决定,第二种含义涉及价值实现。 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新生产的产品仅够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扩大再生产 大于原有规模的生产,新生产的产品除了用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以外,还有剩余部分,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借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 利息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根本来源是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生产力P2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是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将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支配作用。只有通过人对自身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各种生产的要素才能结合起来形成能动的生产过程,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其中,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承担人的劳动的传导体。劳动对象则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是从劳动资料的变革开始的,因此劳动资料成为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外,信息、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体现在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生产资料的创新与改进上,便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P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

答案A+B工程经济

湘潭大学201 6 年上(下) 学期 20 13 级《工程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工程-经济系统为课题,以实现工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工程有消息为目的学科。 2、资金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3、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指某一种资源处于最优配置时,其边际增量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值。 5、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D 7、A 8、C 9、C 10、B 三、简答题 建设项目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构成。 (1)建设投资是指按拟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所需的费用。包含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 (2)建设期利息是因筹措债务资金而在建设期发生的并按规定允许在项目实施后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 (3)流动资金是指项目投产运营后,为维持项目正常生产运营所占用的全部周转资金。 2、 评价的角度不同;(2)费用和效益的划分不同;(3)使用的价格体系不同;(4)采用的评价参数不同。 3、 (1)总论;(2)市场需求调查、预测和拟建规模;(3)原材料、能源与公共基础设施情况;(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5)工艺技术和设备选择;(6)节能分析;(7)环境影响评价;(8)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员工培训;(10)项目实施进度;(11)投资估算与项目融资;(12)经济评价;(13)社会评价;(14)综合评价;(15)附件。 四、计算题 1、F=P(1+i)n =100*(1+8%)4 +120*(1+8%) =136.05+129.6 =265.65(万元) 2、400*8%/2+400*8%+400*8%=80(万元)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12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12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内涵和度量 识记: 通货膨胀一般表述为: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西方的看法定诳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对称,一种表述是由于货币供给放慢或负增长,引起物价持续下跌的现象。另一种表述是指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态势。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领会: 通货膨胀的度量标志? 一般所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等劳务费用价格编制的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反映商业部门或批发商从生产厂家购买商品劳务所支付的价格的变动程度。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主要用消费物价指数。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成因 识记: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也要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相应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领会: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在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社会总需求增加,促进商品供给增加,当经济充分就业,将不再能促进商品供给增加,而只会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这里的社会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促成社会需求增加的因素,又常与财政支出过度扩张和信用膨胀相关。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在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也要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有两方面力量,一是工会组织为了保证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不不降低,要求增加工资。二是一些垄断型企业大幅提高垄断商品价格,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这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相应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需求增加的部门,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其工资和商品价格并不随之而下跌,或跌幅很小,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与传播学的传统学派相对的,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一个是文化批判学派;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他们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而与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大相径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传统上主要有三大分支:自由主义(现在的新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制度学的分析不仅预示了霸权产生的方式,而且指出了传播在其中的重要性——传播创造了社会环境。【关键词】行政学派;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一、引子由于世界范围媒介产业和市场的巨大变化,最近,美国一些重要的高等院校传播学院正在大力搜罗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并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传播媒介也在积极探索这一产业的经济规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学科。我对传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广播电视)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感兴趣,大约是在1993年前后。那时候,由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号召,中国开始大步迈向市场经济,学者开始讨论市场经济与传播的关系。当时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研究领域主管部门——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都曾召开这方面的会议。我开始考虑广播电视的商业性问题,也做过几次发言。但是,这些发言大多遭受了客气的冷遇——当时,媒介的商业性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还申报过研究广播电视商业性的课题,也没有获得批准。如今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商业价值(被称为“产业性”——一个独特的中国词语)的重视与开发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研究商业广播电视,应该说我有一点基础。我完成于1982年的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就是1949年以前上海的商业广播电台。但是当时,我只注意了这些电台在历史变动中的政治倾向,并对它们播出节目的娱乐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对其经济机制基本是忽略的。不过,采访电台旧主人时,他们不断强调的“我们是做生意的啊”,“就是卖广告(时间)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上海旧时代商业广播的知识促使我认识80年代后期新兴的“经济广播电台”的实质。1993年5月,中国记协在武汉召开“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研讨会,我提交了一篇论文——《商业广播电视辩证》。①在谈到广播电台这种商业性实质时我指出:“电台‘出售’了受众存在的事实,获得了广告费;厂商兜售了广告,获了消费者;视听者出让了时间(主要指忍耐广告的时间),换得了娱乐,三方各有所求,也各得所需,走了一个三角形,实现了某种交换——具体的商品交换和抽象的价值交换,这种经营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特有的商业行为。”②以上引述的观点,虽然出自我的手笔,却并非我的发明,而是从某些书或者某些文章中读到的,从而引发出同感。但是显然,它来自不知转第几手资料的非权威性来源,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这种观点的最初出处。不过,这种观点如此地不同凡响,它成为我观察相关问题的重要思路。[!--empirenews.page--]感谢我的朋友赵月枝博士,③她给了我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启蒙”。1995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从她那里第一次听说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DallasW.Smythe)其人其事。事实上,“广告—电台—受众”这个“看不见的三角形”正是斯麦兹的观点。那时候,整整一星期,我呆在她家中,读她的博士论文,并接受她的理论“轰炸”。1998年夏天,她到北京广播学院讲座,介绍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支派,其中追根溯源,讲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包括“受众商品论”的来源。月枝的确是特别具有这种介绍资格的。她与斯麦兹和另一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领袖人物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都有过交往。在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她曾听过斯麦兹讲课。毕业后,她立即来到席勒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教书。她给硕士生讲授《国际传播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她给博士生讲授侧重美国情况的《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传播》(Communication as a Social Force);给本科生的同名课程则

工程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工程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工程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那么以下是为大家的工程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一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 过去的一年,感谢公司及项目部的支持,在动力总成项目部中担任技术员职务,过去一年的施工中,在项目部很多热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质检与管理,使我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争取做的更好。 “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在工程中,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我们技术人员对待工作不能人浮于事,做老好人,而要以踏实、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懂的东西要善于学习,已懂的东

西更要精益求精,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辅以求精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切工程施工,技术和质检工作贯穿始终,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预见性,方能起到技术先行的作风,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身为我公司的一员,有机会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和锻炼,感到无比的自豪,这种环境和外部的条件给了我们一种自信和荣耀,但更多的是对我们的今后工作的鞭策,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要以公司的形象来约束自己,我们所有的言行要符合公司的一贯标准,逐步培养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才能无愧于领导的信任和培养。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 了解货币的起源及相关理论;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历程;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及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理解货币的职能。 掌握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后,出现了很多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其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即: 2把石斧 1件上衣

1只绵羊= 15公斤茶叶 一定数量的其它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即:2把石斧 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一只绵羊。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即:2把石斧 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1克黄金。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身价值(凝结在商品货币身上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与其作为货币所购买的那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相等。也就是足值性。 商品货币又包括两种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实物货币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弊端,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实物货币不易分割、(无法满足小额商品交换的需要); 2)实物货币不易保管; 3)实物货币不便携带。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金、银

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国电视改革研究

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国电视改革研究 第一部分:理论阐述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定义 我们都知道,在传播学这门学科创立之初,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遵奉的是传统学派的思路和方法。在那一学派,公认的大师是施拉姆(W.Schramm)。它的研究思路是大众传播的效果。象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的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等这些都是经验主义研究的成果,但是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经济时代,大众传播主要是为政府、为媒介、为大工业出谋划策的,所以传统学派的研究总体上也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服务的.所以他们有意无意的忽视和回避了传播学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如信息传播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传播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起,诞生了一支站在社会的角度对现状持批评态度、主张改革的批判学派。他们将传播研究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这个学派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成了与传统学派相抗衡的一个学派,影响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和世界传播学界,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学者们研究的对象课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差异,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就是批判学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这些研究者大多数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他们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一个观点:也就是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在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这个观点,开始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他们认为传媒受经济力量的直接支配,是权力的产物,所以与传播学的传统研究相比,政治经济学派深刻揭露了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机构与权势集团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内涵。因此,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这样来给传播政治经济学下个定义: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消费)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学科。它强调政治及经济力量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起源背景 1 报业,电子媒介及电信业从家族企业向20世纪产业界的主要产业的转变。这种转变导致全球媒介的深层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使传媒的市场化运作成为一种不可阻止的潮流。于是一些政治经济学家便开始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领域,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大众消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治经济学家研究价值认识的整个过程.因为在这种大众消费经济的强烈刺激下,媒介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满足受众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个人总结)

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的经济或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 两者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的表现形式;(一个商品或一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时,交换价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具有交换价值是因为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它本身凝结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本身,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物品不是由于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物品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可以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湘潭大学工程经济学答案A

湘潭大学2016年上(下) 学期 2013级《工程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工程-经济系统为课题,以实现工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工程有消息为目的学科。 2、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 3、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运用线性规划的数学方式计算的,反映社会资源获得最佳配置的一种价格。 5、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二、选择题 1、A 2、B 3、D 4、B 5、B 6、D 7、A 8、C 9、C 10、B 三、简答题 建设项目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构成。 (1)建设投资是指按拟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所需的费用。包含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 (2)建设期利息是因筹措债务资金而在建设期发生的并按规定允许在项目实施后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 (3)流动资金是指项目投产运营后,为维持项目正常生产运营所占用的全部周转资金。 2、 评价的角度不同;(2)费用和效益的划分不同;(3)使用的价格体系不同;(4)采用的评价参数不同。 3、 (1)总论;(2)市场需求调查、预测和拟建规模;(3)原材料、能源与公共基础设施情况;(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5)工艺技术和设备选择;(6)节能分析;(7)环境影响评价;(8)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员工培训;(10)项目实施进度;(11)投资估算与项目融资;(12)经济评价;(13)社会评价;(14)综合评价;(15)附件。 四、计算题 1、F=P(1+i)n =100*(1+8%)4 +120*(1+8%) =136.05+129.6 =265.65(万元) 2、400*8%/2+400*8%+400*8%=80(万元)

2011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4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识记: 金融机构体系: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具体实施中,主要是围绕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推进的。 领会: 金融体系的经济职能及其实现方式? 一国金融体系最基本的经济职能首先是充当资金流通的媒介,使资金由盈余的单位迅速流向资金短缺的单位,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这一职能的实现要借助于两种方式:一是间接融资方式。在银行信用中,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是媒介。从银行组织存款看,它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即存款人的债务人;从银行发放贷款看,它们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和货币资金需求者,两者之闻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成为媒介。所以这种资金筹集方式称为间接融资和间接金融。 二是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股票、债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求者两者之间直接建立金融联系,而不需要中介者扮演债务人和债权人这一环节。此时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西方各国金融体系的构成? 西方国家都各有一个规范庞大的金融体系,是众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其中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从银行机构的组成来看,一般可分为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和专业银行三大类。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

观调控的特殊功能。存款货币银行、又称商业银行、存款银行、普通银行。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转账结算等多种服务。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某种特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外的办理其他金融性业务的信用机构。其构成更为庞杂。包括有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组织、基金组织、租赁公司、证券机构等。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过程?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是在各解放区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三个阶段?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2)多元混合型金融机构体系;3)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商业银行 识记: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和个人的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其性质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有创造职能;金融服务功能。 单一银行制。也称独家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是美国最古老的银行形式之一。 分行制。其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总行二般设在各大中心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指挥。这种银行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股份银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银行制度。 银行持股公司。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施工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施工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回顾这三个月的工作,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将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过渡成为公司的一份子,无论是在思想还是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现总结如下: 公司将我安排在条件保障科作为一名科员,在三个月工作时间的积累认识下,我认为条件保障科所担负的工作使命很重要,在工程实施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工程实施前要做好征地拆迁的工作并对数量进行核实,为施工单位顺利进场施工作业提供最基础的保证,而征迁工作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及各村村民的生活,需要很强的协调沟通能力为基础;对于临时占地的审批,作为建设单位要帮助施工单位协调审批所需相关单位及手续,这时候就需要条件保障科开展工作;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可预见的、临时的或不可预见的事情联系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如长安园区内几家企业的土地、地面

物、构筑物等的赔偿问题、大桥主线红线内树木砍伐证办理与林业站进行业务上的沟通、大桥主线红线内电力杆线迁改在电业局进行相关手续办理等;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影响周边村民生活的事件要需及时进行酌情处理,避免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在工程实施末期,对施工单位临时占地复垦工作的监督,做好征地拆迁资料整理等。 由此可见我身上的责任很重大,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任职岗位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不敢掉以轻心,希望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周围同事学习、向领导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办公室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灵活性;足够的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作职位对我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岗位,许多工作相对我来说都是从未接触过的,以致工作进行不是很顺利,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有些工作还不够仔细,一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并且给公司增添工作难度;第三,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思想上还未

湘潭大学复试科目

湘潭大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招生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人数 001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116▼010100 哲学4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要求本科学历或同等学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力。复试专业课②201 英语一(01-06 方向5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02 中国哲学选)著选读、(01 方向选)50203 外国哲学203 日语或241 德语或242 法中国哲学原著选读(0204 逻辑学语(03 方向选)方向选)、503 西方近代05 科学技术哲学哲学(含德国古典)(03 ③7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向选)、504 形式逻辑06 宗教学④801 哲学综合(中国哲学、(04 方向选)505 科学史、西方哲学史)技术哲学(05 方向选)506 宗教学原理(06 方向选)030200 政治学2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要求本科学历。01 政治学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复试专业课02 中外政治制度203 日语或241 德语或242 法507 西方政治思想史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语(01、02 方向)、508 国义运动③702 政治学原理际共产主义运动史(03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④802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方向)、509 毛泽东思想的建设)究(01、02 方向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05 国际政治803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03 体系(04 方向)、510 国06 国际关系方向选)际政治概论(05、06 方07 外交学804 中共党史(04 方向选)向)、511 外交学(07 方805 国际关系史(近、现、向)当代)(05、06、07 方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笔记修订稿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笔 记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考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了解货币的起源及相关理论;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历程;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构成及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理解货币的职能。掌握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后,出现了很多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其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即: 2把石斧 1件上衣 1只绵羊= 15公斤茶叶 一定数量的其它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即:2把石斧 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一只绵羊。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即:2把石斧1件上衣 15千克茶叶一定数量的其他产品都等于1克黄金。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身价值(凝结在商品货币身上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与其作为货币所购买的那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相等。也就是足值性。 商品货币又包括两种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实物货币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弊端,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实物货币不易分割、(无法满足小额商品交换的需要); 2)实物货币不易保管; 3)实物货币不便携带。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金、银

传播学政治经济学派

69传播学政治经济学派 以英国雷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学者戈尔丁和默多克为代表。 政治经济学派主要依据马克思关于“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论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所有制关系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本质。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另一个独特的流派。 在北美和欧洲,学术界基本上将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同于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这个流派完全有别于美国的经验学派,它着重分析西方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从而揭示文化工业的复杂性和通过资本实现的文化活动对社会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传播的所有权、生产、流通和受众消费等层面的分析,传播政治经济学试图展现传播的社会权力关系。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北美、欧洲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都颇有影响,它和起源于英国、着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的文化研究一道,形成西方传播学领域的批判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术起源和发展 传播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分析政治经济压力与限制对传播与文化实践的影响,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如何左右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的; 二、研究传播产业在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上升地位。 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它不是对这一理论生搬硬套的结果,也不是抽象学术的产物。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过程中,有两个具体因素不可忽视: 一、20世纪30、40年代的反法西斯主义理论与实践。 二、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西方激进社会运动对世界不平等的经济文化体系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挑战。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但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运动密不可分,而且一开始就超越了方法论民族主义的局限, 使传播研究具有了真正的全球视

技术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三篇

技术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我叫xxxx,xxxx5年7月我顺利通过了高考,考入了xx大学地 质工程系。于2011年6月顺利毕业,同年9月份参加工作,分配到西 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工作,至今以过去一年了。在这短短 的一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协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 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 在思想觉悟及工作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学习 政治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 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本职工作,能够准确认真的对 待每一项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即时学习补充。 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 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团结同事、务实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工作水平及专业知识方面,来公司一年多,主要是去华冶二矿实习。我在二矿实习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掘进车间、测量办公室 及地质办公室。在掘进车间和测量办公室主要是理解学习,多数时间 是在地质办公室实习。在华冶二矿实习期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 协助,详细讲解下,也了解和参与了一些具体工作,工作虽琐碎,但 是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方面: 负责相关地质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掌握井 下地质情况,查明影响生产和建设的地质因素,汇编原始地质编录和

钻孔编录,即时汇报各种相关地质情况;保证生产正常接续;收集勘 探和采掘工作面的地质资料,即时了解地质情况,面向生产深入现场 调查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工作期间,我不错过,不浪费每一次锻炼的机会,加速自身知 识的持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同时,利用闲余时间向领导及同事 请教相关矿山地质及采矿方面的知识,努力使地质和采矿相结合,使 自己成为适合矿山工作的地质人员。 一、在实习期间,经常下井,实行坑道编录及生产探矿钻孔的编 录和采样。在室内,对井下编录资料实行整理。作为一名地质技术员,我按照生产的需要,按时完成了各项工作。 1、生产探矿:过去的一年中,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 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为进一步探明或确定矿体形状和质量特征以 及储量升级所开掘各种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从而为矿山的开采和指 导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通过生产探矿的设计,原始编录、综合 编录、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曾提交了2642中段20-31线、15-07线,车场工程,2582中段斜坡道开拓,035线等生产探矿资料。 2、储量核实:考察过中间沟-断层沟矿区,使用autocad、mapgis等软件负责了储量核实工作,并且参与了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在整个考察及储量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3、深部及外围探矿:进一步探明边部、深部的小矿体,配合工 程师增强外围探矿。为满足矿山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持续扩大地质 储量。 4、根据已有的资料,确定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总结以往矿床 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的基础上,使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床的规模 大小、形态的复杂水准、厚度变化的稳定水准、构造的复杂水准和矿 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水准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水准实行 划分。确定合理的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能准确地布置地质勘探工程,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5-8章)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5-8章) -自考串讲笔记 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复习思考题: 1、说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相互关系?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构成? 4、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6、为什么要对贷款进行信用分析?信用分析的内容? 7、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中间业务?主要业务种类是什么? 考核知识: 一、识记:、商业银行资本金、活期存款账户、个人支票与储蓄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账户、定期存款账户、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值储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118、现金资产、贷款、贷款分类、贷款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贷款呆账准备金、贷款程序、贷款管理、有问题贷款、贴现证券投资、 二、领会: 1、《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有何规定?

3、商业银行存款类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 4、商业银行非存款类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 5、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哪些变化? 6、商业银行输储蓄存款的原则是什么? 7、贷款程序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贷款原则? 8、为什么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如何为贷款定价,贴现与贷款存在怎样的关系? 9、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投资对象是什么? 三、应用: 1、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如何? 2、现代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实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状况如何? 4、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 5、储蓄存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辅导资料: 1、简述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2、简述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3、银行间为什么要进行同业拆借? 4、如何提取呆账准备金? 5、简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种类 6、论述储蓄存款对国发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