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与内燃机

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而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它有许多部件构成,如曲轴、活塞、气道等。由于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使得利用力学对这些零件的受力等情况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对力学分析在内燃机曲轴、活塞等主要零件的应用,说明工程力学在内燃机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力学;内燃机;曲轴;活塞;气道;

ABSTRAC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volves many branches and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a highly theoretical, very close contact with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foundation disciplines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eorems, laws and conclusions ar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industrie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olv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a power machine, which is obtained by combustion of the fuel inside the machine, and direct conversion of heat energy to power a heat engine. It has many member, such as a crankshaft, pistons, and other airway. Since the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generated during combustion of the fuel,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force, etc. of these par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s in the crankshaft, piston and other major parts applic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Key words:Mechanics; engine; crankshaft; piston; airway;

目录

第一章工程力学与内燃机 (1)

1.1 工程力学 (1)

1.2 内燃机 (1)

第二章曲轴 (2)

2.1 曲轴简介 (2)

2.2 分析方法 (2)

2.3 计算 (2)

2.4 实验 (3)

第三章活塞 (5)

1.1 活塞简介 (5)

1.2 实验样例 (5)

1.3 实验结论 (6)

第四章气道 (7)

4.1 气道简介 (7)

4.2 研究方法 (7)

4.2 实验举例 (7)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工程力学与内燃机

1.1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三个方面。实践中三种方法常常综合运用,互相促进。

1.2 内燃机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它有许多部件构成,如曲轴、活塞、气道等。由于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使得利用力学对这些零件的受力等情况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第二章曲轴

2.1 曲轴简介

首先是力学在内燃机曲轴中的应用。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还有其他)。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的润滑主要是指与连杆大头轴瓦与曲轴连杆颈的润滑和两头固定点的润滑.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作为内燃机的动力输出零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十分重要。

曲轴是内燃机中最主要的运动部件之一它的尺寸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内燃机的整体尺寸和重量,内燃机的可靠性和寿命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轴的强度。因此,设计新型内燃机或对老产品进行改造时.都必须对曲轴的强度进行严格的安全考核。近年来随着对内燃机动力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曲轴的工作条件愈加苛刻.曲轴强度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为了使曲轴强度的预测更加接近于实际.从而获得合理的曲轴设计,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很多这个专题的研究成果。

2.2 分析方法

确定曲轴强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试验研究.二是分析计算。由于试验研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高昂费用,而且一根曲轴的试验,也不能说明整批曲轴的强度另外,试验研究只能在已制成的曲轴上进行,设计阶段则无法进行。因此,人们很早就致力于用分析计算的方法研究曲轴强度。然而,曲轴强度的计算甚为困难。一方面,曲轴工作应力的准确计算十分困难:内燃机曲轴承受弯曲、扭转和振动等多种载荷;曲轴形状十分复杂,应力集中相当严重;轴承的不同心度及工作状态下机体的变形、轴颈与轴承之间的间隙和油膜状况均显著影响曲轴的受力,并涉及到许多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因素。另一方面,曲轴的强度考核也比较困难,特别是采用工艺强化措施后,其效果的定量描述难以确定。

2.3 计算

已有的曲轴强度计算都归结为疲劳强度计算,其计算步骤分为以下两步:一是应力计算,求出曲轴危险部位(如轴颈与曲柄的过渡圆角处和轴颈油孔附近)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常用的传统计算方法有两种:筒支粱法和连续梁法.简支梁法方法以通过主轴颈中心并垂直于血轴中心线的平面将曲轴分成若干个曲拐,每个曲拐视为一筒支梁. 连续粱法把曲轴简

化为多支承的静不定连续梁。应用三弯矩或五弯矩方程求解。由于假设的几何力学模型不同,连续粱法主要有以下种。(1)将曲轴简化为多支承圆柱形连续直梁,其直径与轴颈直径相同或相当;(2)曲轴作为支承在弹性支承上变截面的静不定直粱:(3)曲轴作为支承在弹性支承上的静不定曲梁连续梁法一般假设曲轴的支承以铰接形式作用于主轴颈的中点。郝志勇(1984年)认为:在内燃机曲轴上,主轴承宽度在曲拐长度上占有较大比例,计算中不考虑轴承约柬力矩的影响是不妥当的在该作者的计算模型中,曲拐表面与轴承接触部分受有面力,力的作用沿轴向均匀分布显然,这个计算模型更加接近于实际。

在曲轴中,轴颈与曲柄的过渡圆角处和轴颈油孔附近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传统方法通常用直力集中系数修正由简支梁法或连续梁法计算所得的名义应力,以计算曲轴的最大工作应力。以往一般通过试验方法研究确定应力集中系数,提出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公式都是经验计算式,使用时必须注意其适用的参数范围、试验条件以及应用场台,否则可能产生很大的误差另外.它们没有考虑过渡圆角处三维形状的影响,因此不能用于精确计算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的应用,为准确地计算应力集中系数提供了可能由于曲轴几何形状复杂,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费时,因此Guagliano等人进行了试验测试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相同载荷和边界条件的二维和三维分析所得的应力集中系数数值相近。从节省计算时间考虑,可以使用曲轴的平面模型确定应力集中系数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方便精确地预测应力集中系数,Shiomi等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制丁一个预测应力集中系数的系统。该系统建立在由曲轴几何形状和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应力集中系数组成的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应传递函数运算法则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可以利用有限的数据计算不同曲轴的应力集中系数。

传统方法根据名义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曲轴危险部位的应力。由于曲轴形状复杂,名义应力的准确计算比较困难.而应力集中系数通常由单拐平面模型计算或由有限数量的曲轴试验数据推算得到,再加上名义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很难结合一致地反映实际最大应力,因此传统方法有相当的不准确性。有限元理论的发展,为精确且全面地计算曲轴应力提供了条件。曲轴是空间构件,从对实际形状的逼近和整个应力分布规律的求解来说,二维有限元分析最为理想平面分析方法不能求出曲轴沿圆周方向的应力分布,因此,除在确定应力集中系数时还有应用外,目前已基本不采用二维有限元模型。

2.4 实验

试验是研究曲轴强度的有效方法,一直延续至今。通过静态模拟试验可较全面地研究曲轴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因素对曲轴强度的影响,而动态试验可真实地给出曲轴在实际受力情况以及支承和润滑条件下的强度。光测弹性力学法一般用于对曲轴的静强度研究,能对承受复杂载荷的复杂形状零件进行模型试验研

究,精确得到一点的应力峰值以及整体的应力分布.而且具有直观、容易实现和便于进行多种结构方案比较等优点。因此,一直是研究内燃机曲轴等复杂零件应力分布的有效方法。电阻应变测量法既可用于曲轴的静载荷强度研究.也可用于曲轴的动载荷强度研究该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实际曲轴的应力,但只能测得若干点上的应力,很难得出应力分布。该方法主要用于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曲轴疲劳试验是评价曲轴强度最可靠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它在试验台架上模拟曲轴在内燃机中的实际工作状态,能全面地考核在特定结构、材料与工艺条件下曲轴的承载能力,并能直接给出曲轴的实际安全系数与疲劳极限,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曲轴疲劳试验方法有三点弯曲法、机械激振法和电动谐振法等三点弯曲法由于起振难、造价与试验费用高而较少采用在很长一段时问里,国内许多单位普遍采用机械激振法.造价低廉和容易实现是它的优点,但其存在载荷及试件失效监测困难、载荷精度低、试验费用高和工作效率低等缺点。电动谐振法不仅可以直接读出载荷且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试验费用低、工作效率高,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受到青睐。

第三章活塞

3.1 活塞简介

汽车活塞好比汽车发动机的中枢部位,在发动机启动时候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汽车活塞是用来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让连杆驱使曲轴旋转,活塞顶部还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

活塞是柴油机中承受热载荷并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部件,其工作条件十分严酷热载荷所产生的热变形与应力是引起活塞破坏的主要因素。正确分析活塞的非轴对称热变形,可以为合理设计与加工活塞外轮廓提供依据,改善在受热工况下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配合状况准确地分析热应力可以为改善活塞的换热条件,避免因热应力造成其破坏提供基本的分析依据,活塞与缸套之间的相互运动和润滑状态直接影响内燃机的摩擦损耗、润滑油和燃料消耗、噪声以及磨损寿命。由机械载荷和热载荷所引起的活塞裙部形状改变,对活塞润滑特性产生了较大影响。而活塞应力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活塞的使用寿命。因此,进行活塞机械载荷与热载荷及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3.2 实验样例

对活塞在热载荷和机械载荷下的应力与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这些工作中,热载荷的分析居多,在机械载荷方面,当时主要考虑顶部燃气压力和销座支反力的影响。近些年,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雷基林等人对活塞的热载荷与机械载荷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分析,除了考虑顶部燃气压力、销座支反力的影响,还考虑了惯性力、侧推力的影响。但是,大部分文章对侧推力的计算没有考虑油膜的动压润滑作用,本文以一高速汽油机活塞为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活塞在机械载荷与热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分析。考虑了流体动压润滑作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在一项关于活塞的试验中,分析了高速汽油机活塞在机械载荷与热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活塞变形呈非轴对称分布,耦合变形的最大值为0.22,位于活塞顶部边缘处,在设计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时,应考虑此处变形。(2)活塞裙部耦合变形的最大值为0.187,位于活塞裙部的最底端;最小变形为0.105,位于裙部的最上端。裙部变形不均匀,形状发生改变,影响裙部与缸套之间的油膜。此处变形应该在设计时考虑。(3)活塞耦合应力呈非轴对称分布。最大耦合拉应力为105 kPa,发生在销座下侧与裙部内侧过渡处和底部凸缘处。此处安全系数偏小,在超速、超负荷状态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将可能出现裂纹。此处结构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对活塞在热载荷和机械载荷下的应力与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这些工作中,热载荷的分析居多,在机械载荷方面,当时主要考虑顶部燃气压力和销座支反力的影响。近些年,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雷基林等人对活塞的热载荷与机械载荷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分析,除了考虑顶部燃气压力、销座支反力的影响,还考虑了惯性力、侧推力的影响。但是,大部分文章对侧推力的计算没有考虑油膜的动压润滑作用,本文以一高速汽油机活塞为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活塞在机械载荷与热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分析。考虑了流体动压润滑作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3 实验结论

在一项关于活塞的试验中,分析了高速汽油机活塞在机械载荷与热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活塞变形呈非轴对称分布,耦合变形的最大值为0.22,位于活塞顶部边缘处,在设计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时,应考虑此处变形。(2)活塞裙部耦合变形的最大值为0.187,位于活塞裙部的最底端;最小变形为0.105,位于裙部的最上端。裙部变形不均匀,形状发生改变,影响裙部与缸套之间的油膜。此处变形应该在设计时考虑。(3)活塞耦合应力呈非轴对称分布。最大耦合拉应力为105 kPa,发生在销座下侧与裙部内侧过渡处和底部凸缘处。此处安全系数偏小,在超速、超负荷状态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将可能出现裂纹。此处结构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第四章气道

4.1 进气道简介

内燃机进气道设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充量系数和混合气形成,是决定内燃机功率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内燃机进气道结构复杂,为了获得好的流动参数,以往设计气道都是利用试验的方法,通过改变进气道及相关部件的结构参数以获得高的流量系数、较低的流动阻力和适当强度的进气涡流。为了减少对进气道的试验调试工作,必须对进气道内气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以了解气道内流动的详细隋况,探求进气道几何形状、结构对气体流动的影响规律,进而对要设计的气道进行性能预测,从理论上提出改进方向.从数值模拟角度研究气道内气体流动可以给出整个流场的面貌,从而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气道内组织气流的研究。同时,内燃机缸内气体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噪声和有害废气的排放。而进气过程中由进气道进入气缸的空气量、气体的速度分布及其涡流和湍流状况等对缸内气体流动又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进气道流动特性的研究,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4.2 研究方法

对于气道特性的研究,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气道稳流试验台对气道进行稳态流动试验,得到气道的流量系数、涡流比、滚流比等流动特性参数,但这些参数都是从宏观上反映气道的性能,而不能揭示微观细节的流动状况。现在日渐成熟的CFD三维数值模拟技术成为深入研究气道及缸内气体流动特性的有效方法。利用CFD三维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局部微观的流场状况,展现内燃机缸内涡流、湍流、滚流等各种流动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为解释宏观气道特性参数成因提供有力依据。

4.3 实验举例

以国内某四气门双进气道柴油机为例,在某次试验中建立气道及缸内的三维计算模型,进行了稳态及瞬态的CFD数值模拟计算。稳态计算得到了流量系数、涡流比等气道参数,与气道稳流试验数据吻合良好;瞬态计算得到了平均涡流比、湍流强度、挤流强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历程及各曲轴转角时刻流场的速度矢量图,为深入分析该内燃机的气道及缸内气体流动特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气道及缸内气流运动的控制方程是由一组守恒的偏微分方程、状态方程和湍流模型方程构成的。其中守恒的偏微分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以及能量方程。湍流模型采用RNG k—E湍流模型。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在空间尺度上的一系列连续变换,对原本十分复杂的系统和过程实现粗粒化的描述,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近期的研究表明,经压缩性修正的RNG k—E模型对缸内流动的模拟

结果比k—E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状况。所以对缸内流动的模拟采用RNG k—E模型。这次试验的结果如下:(1)气道稳态流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Ricardo平均流量系数和Ricardo涡流比与气道稳流试验结果偏差在3%左右。

(2)瞬态模拟计算得到缸内进气终了涡流比与气道稳流试验结果相一致,都在1.0左右,缸内涡流在144。CA ATDC 时达到一峰值;湍流强度在108。CA ATDC 时(进气门最大升程后两度)到达最大值1.0627;压缩上止点前10。CA左右,挤流强度达到峰值,此时是压缩上止点前缸内气体流动最剧烈的时刻。(3)在气门叠开时,存在进气和排气回流现象,说明气门定时还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4)进气行程中,进气门附近空气入口处是缸内气体最大速度出现位置,在气门最大升程时该处的最大速度为134.4 m/s;另外在切向气道的缩口处也出现较大的速度,最大速度高达134.7 m/s,此处存在一定的进气节流损失。

可见,在内燃机中力学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参考文献

[1] 孙军,桂长林,李震等内燃机曲轴强度研究的现状、讨论与展望[A]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3000.

[2] 范荫,胨伟德,王菱泉等.CTS 900曲轴试验系统的研究一用计算机控制的电动谐振式曲轴疲劳试验机[Z]小型内燃机,1995,(2):53~55.

[3]椽家炽,冯美斌,豫卫,等.DC 1电动谐振式曲轴疲劳试验装置的研制[J].内燃机程.1

991,13(2):6~l8.

[4]李宁.煤高温燃烧过程中脱硫反应机理的研究及其工业性的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0.

2020工程力学教案(项目三 杆件拉伸与压缩)4课时

教案首页

承受压力作用的细长杆,如千斤顶的螺杆、内燃机的挺杆等,应始终维持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 3、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当外力消除后,变形也随之消失,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外力消除后,变形不能完全消失而留有残余,这种残余部分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4、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所作的假设有: (1)连续性假设 假设在变形固体所占有的空间内连续不断地充满了物质,物质之间毫无空隙。 (2)均匀性假设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和刚度方面所表现出的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所谓的均匀性假设,是假设材料内部均匀地充满了物质,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各处都是相同的。 (3)各向同性假设 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4)弹性假设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当外力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绝大多数构件在外力撤销后均能恢复原状。这种当外力撤销后能自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当外力超过某一限度时,即使撤销外力,也只能有一部分变形可以恢复,还有一部分变形残留下来,这称为塑性变形。 所谓小变形假设,是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远远小于构件的原始尺寸。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步骤分配理念 15 5 常见的杆件变形有拉伸与 压缩、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 弯曲变形。 6、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若杆件所承受的外力或外 力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的 变形,称为轴向拉伸或轴向压 缩。 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就是 轴向拉伸与压缩。 7、完成随堂测试 并结合讲授 法,提问法, 最后采用答 疑,总结。 6、采用讲授 法,通过加强 课堂管理、课 堂提问等环节 提高学生学习 效果。 7、教师设置课 中测内容,并 讲解题目,了 解学生所学情 况。 理解,回答问 题。 6、学生答问、 思考、讨论, 并积极答问, 完成该知识点 所学。 7、学生完成课 中测,每人只 有一次测试机 会。 答疑,并 总结。 6、梳理 知识点, 对比掌 握所学。 7、学生、 教师了 解所授、 所学情 况。 小结5 本节内容为杆件的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主要内容如下: 1、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2、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受力特点; 作业布置1、完成职教云课后练习; 2、结合教材和职教云课件,完成3.2(P79)内力与截面法预习笔记; 教学 后记 (可附加:过程评价文件、引导文文件、实训操作记录文件等)

工程力学与内燃机

本科生毕业论文

摘要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而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它有许多部件构成,如曲轴、活塞、气道等。由于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使得利用力学对这些零件的受力等情况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对力学分析在内燃机曲轴、活塞等主要零件的应用,说明工程力学在内燃机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力学;内燃机;曲轴;活塞;气道;

ABSTRAC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volves many branches and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a highly theoretical, very close contact with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foundation disciplines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eorems, laws and conclusions ar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industrie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olv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a power machine, which is obtained by combustion of the fuel inside the machine, and direct conversion of heat energy to power a heat engine. It has many member, such as a crankshaft, pistons, and other airway. Since the condition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generated during combustion of the fuel,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force, etc. of these par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s in the crankshaft, piston and other major parts applic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Key words:Mechanics; engine; crankshaft; piston; airway;

工程力学绪论

——————————————工程力学——————————————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世界充满着物质,有形的固体、无形的空气,都是力学的研究对象。力学所阐述的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是自然科学中的普遍规律。因此,力学是基础科学。同时,力学研究所揭示出的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可以直接获得应用,实际面对着工程,服务于工程。所以,力学又是技术科学。力学是工程技术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力学问题,力学的发展又不断应用于工程实际并推动其进步,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力学是沟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实践的桥梁。 力学是研究力和(机械)运动的科学。从基于实验观察的规律和结果出发,建立假设和模型,由数学逻辑推演可对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现象作出相当详尽的描述和预测。 力学是最古老的物理科学之一,可以回溯到阿基米德时代(公元前287—212年)。力学探讨的问题十分广泛,研究的内容和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展,引起了几乎所有伟大科学家的兴趣。如伽利略、牛顿、达朗倍尔、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欧拉、爱因斯坦等。 工程力学(或者应用力学)是将力学原理应用于有实际意义的工程系统的科学。其目的是:了解工程系统的性态并为其设计提供合理的规则。机械、机构、结构如何受力,如何运动,如何变形,如何破坏?都是工程师们需要了解的工程系统的性态;只有认识了这些性态,才能够制定合理的设计规则、规范、手册,使机械、机构、结构等按设计要求实现运动、承受载荷,控制它们不发生影响使用功能的变形,更不能发生破坏。 §1.2力学发展简史 力学发展史,就是人类从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中认识和应用物体机械运动规律

工程力学单元一教案

授课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是软硬件搭配,尤其对于这门力学相对来说比较理论的课程。 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些图片的插入,一些受力分析的flash动画的插入,或者一些视频。 还可以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的作品等。 学习这门课程学生所处的阶段是什么?在掌握了哪些知识之后? 学生上课前应该做足了充足的准备,教学过程应该是互动和开放的,理论性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应该通过具体的互动让学生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主编老师在写这个教学过程设计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颠覆的行为,请您仔细考虑下。 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

授 课 内 容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受同一平面内互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则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此推论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由于三力是平衡的,所以三个力矢按首位连接的顺序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或力的三角形封闭。 刚体只受同一平面内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则称为三力构件。若三个力中已知两个力的交点和第三个力的作用点,则可判断出第三个力作用线的方位。 公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它们的大小相等,指向相反,并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可见,自然界中的力总是成对地存在,而且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这个公理概括了任何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不论对刚体或变形体,不管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适用。应该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值、反向、共线,但它们不能平衡,因为二者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可与二力平衡公理混淆起来。 公理5:刚化公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如将其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此公理提供了将变形体看作刚体的条件——平衡。 由此可见,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刚体静力学的基础上,考虑变形体的特性,可进一步研究变形体的平衡问题。

工程力学综合练习题2

工程力学综合练习题二 一、填空(每空2分) 1. 在工程力学范畴内,为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变形固体做出了如下的简化假设:连续性假设、 假设、 假设、完全弹性和线弹性假设以及小变形假设。 2. 对于铸铁而言,其抗拉能力低于抗剪能力,抗剪能力 抗压能力。(低于,高于) 3. 在工程力学范畴内,为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正常工作,要求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 和 。 4. 图1为低碳钢Q235的应力-应变曲线,当应力加至曲线上k 点后卸载时,相应的弹性应变如图中的 所示,塑性应变如图中 所示。 图1 图2 5. 图2示圆截面悬臂梁,若梁的长度l 减小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降至原来的 ,最大挠度降至原来的 。 6. 一受扭圆棒如图3所示,其m -m 截面上的扭矩等于 ,若该圆棒直径为d ,则其扭转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τmax = 。 图3 图4 i j σ

7. 图4示阶梯杆AD 受三个集中力F 作用,设AB 、BC 、CD 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2A 、3A ,则三段杆的横截面上轴力 ,应力 。 (相等,不相等) 8. 图5示板状试件的表面,沿纵向和横向粘贴两个应变片1ε和2ε,在力F 作用下,若测得6110120-?-=ε,621040-?=ε,则该试件材料的泊松比为 。 图5 图6 9. 图6示硬铝试样,厚度δ = 2mm ,试验段板宽b = 20mm ,标距l = 70mm 。在轴向拉力F =6kN 的作用下,测得试验段伸长?l=0.15mm ,板宽缩短?b =0.014mm 。则硬铝的弹性模量E = ;泊松比μ = 。 二、选择(每题3分) 1. 判断下列关于轴向拉压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杆内各点位移均为零,则杆无变形。 B .若杆的总伸长量为零,则各截面无位移。 C .若某一段杆内变形为零,则该段内各截面无位移。 D .若某一截面位移为零,则该截面上各点无应力。 2. 若对称截面直梁发生纯弯曲,其弯曲刚度EI 沿杆轴为常量,则变形后梁轴( )。 A. 为圆弧线,且长度不变; B. 为圆弧线,长度改变; C. 不为圆弧线,但长度不变; D. 不为圆弧线,且长度改变。

工程力学(28992)习题答案

习题1 1-1 答: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 机器是具备一下三个特征的实物组合: 1)它们是许多人为实物的组合; 2)各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进行能量转换。 机构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机构的作用是传递运动和转换动力。 1-2 答: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组成机构的各个做相对运动的实物称为构件;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是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1-3 答: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叫通用零件,如齿轮、螺栓、轴承、带、带轮等;另一类则是只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叫专用零件,如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吊钩、叶片、叶轮等。 1-5 答:作为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 (1)动力部分 它是驱动整个机器完成预期功能的动力源,各种机器广泛使用的动力源有如电动机、内燃机等。 (2)执行部分(又称为工作部分) 它是机器中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组成部分,如洗衣机的滚筒、起重机的吊钩、车床的车刀等。其运动形式根据机器的用途不同,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回转运动或间歇运动等。 (3)传动部分 它介于动力部分和执行部分之间,用于完成运动和动力传递及转换的部分。利用它可以减速、增速、调速(如机床变速箱)、改变转矩以及改变运动形式等,从而满足执行部分的各种要求。 (4)操纵部分和控制部分 操纵部分和控制部分都是为了使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彼此协调工作,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机功能的装置。 (5)支撑及辅助部分 包括基础件(如床身、底座、立柱等)、支撑构件(如支架、箱体等)和润滑、照明部分。它用于安装和支承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操作部分等。 习题3 3-4 答案:kN F R 5=,指向左下方且与水平成38°27′ 3-5 答案:N F R 2.1032=,指向左下方且与水平成49.02°;N F R 4.407=,指向左下方且

工程力学问题

1. 第1章图1-3(a )中,两个力F 的作用点为什么一个在实线框上,一个在虚线框上? 两个力F 的作用点都应该在实线上。 2. 第2章2.2.1节最后您写道:“下接内容如O ”,我没有找到后面要补充的内容的电子稿 或纸样。您能否再发一份这部分增加的内容过来? 如图2-3(a )所示,设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F 1、F 2、F 3和F 4的作用。求此力系的合力时,可连续使用力的三角形法则。如先求F 1和F 2的合力R 1,再求R 1和F 3的合力R 2,最后将R 2与F 4合成,即得力系的合力R ,如图2-3(b )所示。 由作图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求合力R 时,表示R 1和R 2的线段完全可以不画。可将各力F 1,…,F 4依次首尾相接,形成一条折线,连接其封闭边,即从F 1的始端指向F 4的末端所形成的矢量则为合力R ,如图2-3(c )所示,此法称为力的多边形法则。 图2-3 力的多边形法则可以推广到确定n 个共点力的合力。可得出结论:共点力的合力等于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共点力的交点。合力R 可用矢量式表示为 121 ...n n i i R F F F F ==++=∑(2-2) 画力多边形时,若改变各分力相加的次序,将得到形状不同的力多边形,但合力不变,如图2-4所示,所求R 与图2-4(c)一致。 图2-4 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多边形法则可以求多个力的合力,同时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成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分力。在工程问题中,常将力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这种分解称为正交分解。 3. 2.7节“物体的受力分析”最后的“分析思路和过程”中,“1.在分析物系受力时,先确 定二力杆,二力杆优先……”这两句是否重复?请修改。 将先确定二力杆删除! 4. 第3章3.5节“物体系统的平衡”中例3-11(即第四版书中的例4-5),求约束反力,解 中的R 是否改成N ? R 改成N

工程力学研究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工程力学研究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工程力学被定义为一门学科,它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 规律和相应的内力、应力分布等问题。在机械制造中,工程力学 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机械设计和加工过程中的重 要基础和支撑。本文就工程力学的研究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做一些阐述。 一、工程力学研究 工程力学可分为静力学、动力学、强度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别针对物体在静止或运 动状态下,受到不同荷载作用而出现的应力、应变以及内部受力。工程力学的研究范畴涉及很广,几乎与所有的工程学科都有着紧 密的联系。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于机械制造来说十分重要,它在机械结构分析、机械零件设计、机器加工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对于零件的载荷情况和受力分布的分析,需 要运用静力学的知识;机器加工中,需要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 塑性变形规律等知识。所以,工程力学是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

二、工程力学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1. 载荷计算 在机械设计中,计算设计元件的承载能力是关键过程。这需要 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等。例如, 在汽车设计中,轮胎需要承受车身的重量和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 等多重荷载。在计算轮胎的承载能力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运用强度学和塑性力学等理论,评估轮胎的极限承载能力,保证 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2. 零件设计 机械零件设计过程中,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被广泛应用。例如,对于齿轮、轴等机械零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在工作过程 中的受力情况,计算扭矩、弯曲应力等参数。而这些都需要运用 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等工程力学理论,来优化零件的设计,保证 其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同时避免因过度设计造成制造成本增加。

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工程中必不 可少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和运动,通 过分析和计算,可以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介绍工 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静止的物 体产生运动,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或方向)。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大小用数量表示,单位是牛 顿(N);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作用点是力作用的位置。 二、力的分类 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常见的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之间 的相互作用,大小为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2. 弹力:是物体之间弹性变形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例如弹簧和弹性 绳产生的力。 3. 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 摩擦力。

4. 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引力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例如地球和月 球之间的引力。 5.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上升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 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三、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是工程力学的 基石。它们分别是: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 为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是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之间的力相等、方向相反。 四、力的分解和合成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分解成多个力的过程,力的合 成是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和合成 可以简化问题的计算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 五、力的平衡

机械工程和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和工程力学 简介 机械工程和工程力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机械工程涉及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而工程力学则研究物体的力学行为,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等方面。这两个领域的相互关系深远而广泛,为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机械工程 定义与范围 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它包括了多个子领域,如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机械工程师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设计出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装置,并确保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主要任务 1.设计:机械工程师负责根据需求和规范,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要求的机械装 置。他们需要考虑到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动力传输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2.制造:机械工程师需要与制造工程师合作,确保设计方案可以被有效地制造 出来。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以及如何优化生产流程。3.维护与修理:机械工程师负责维护和修理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他们 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并在设备故障时进行修理和更换零部件。4.运营与管理:机械工程师还需要参与机械设备的运营与管理工作。他们需要 制定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并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 应用领域 机械工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 •汽车工业:设计和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

•能源行业:开发新能源装置、燃气轮机等; •制造业:生产各种机床、加工设备等; •航空航天:设计和制造飞机、卫星等; •医疗器械:开发医疗设备、人工器官等。 工程力学 定义与范围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及其变形行为的学科。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等方面。通过运用数学和物理原理,工程力学帮助工程师预测和分析物体的行为,以便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结构。 主要任务 1.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受力和平衡条件。工程师可以通过静力 学分析来确定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的稳定性。 2.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工程师可以通过动力学 分析来设计运动设备、机械系统等。 3.强度学:研究物体在外部载荷下的强度和刚度。工程师可以通过强度学分析 来确定结构材料的选用和尺寸设计。 应用领域 工程力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 •土木工程:预测建筑物、桥梁等结构在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下的承载能力;•车辆工程:优化汽车底盘结构,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航空航天:设计飞机、火箭等载体的结构,确保其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电子工程:预测电子设备在振动和温度变化下的可靠性。 结论 机械工程和工程力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机械工程涉及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而工程力学研究物体的力学行为。这两个领域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为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应用机械工程和工程力学的原理与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机械装置和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就业方向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关于车辆工程专业的相关情况是很多考生所关心的。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就业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车辆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英语、电工与电子技术、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汽车构造、汽车学、车用内燃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变速器、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公共课:大学英语,政治(思修,毛概,马哲,形势与政策),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基础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专业课: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以及现代汽车企业设计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汽车、新能源、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汽车及零配件; 2、新能源; 3、其他行业; 4、互联网/电子商务; 5、外包服务; 6、建筑/建材/工程; 7、机械/设备/重工; 8、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司机、项目经理、销售等工作,大致如下:

1、行政司机; 2、商务司机; 3、驾驶员; 4、服务顾问; 5、专职司机; 6、二手车评估师; 7、项目经理; 8、销售工程师。 拓展阅读: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检测、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以及现代汽车企业设计及管理方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车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车辆基本使用与维护的技能,而且了解与车辆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

【完整版】对工程力学的认识和未来规划

对工程力学的认识和未来规划从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气,我便与工程力学结缘。大一来的第一个学期,也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工程力学,在这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工程力学概论这门课也许才是让我真正接触到工程力学。而之后的三年,或许是之后的几十年,我都会离不开工程力学。 力学,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物理,高中一直觉得物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但一直也学得还行吧。到了大学,才知道,力学也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力学座位一门学科应该从牛顿时代算起。它和天文学一起是最早行程的两门自然科学。到19世纪末,力学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当时的力学主要以比较理想的模型为对象,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普适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开始了与工程技术问题的结合。20世纪后,力学的研究对象已不再限于理想模型,而更多地与自然界和工程技术中必然遇到的复杂介质或系统为对象,建立各种力学模型,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力学分支。这样既丰富了力学体系,也是力学成为众多工程和技术科学的重要基础。这些,对人类文明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工程力学,意味着我们在这里所说力学和工程是分不开的,力学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水利工程、船舶工程、能源工程、化工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都有很大的联系。 在土木工程方面,力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力学是一门既属于自然科学也属于工程科学的科学,它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同样鲜明。虽然人们早就会建造房屋了,但直到掌握了丰富的力学知识以后,才有可能建造摩天大楼、跨海大桥、地铁以及海底隧道等等。而土木工程是应用力学知识最多的工程领域之一。不少力学工作者吧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土木工程领域;另一方面,大量土木工程学者在从事着力学研究。力学与土木工程的一个结合点是结构分析。 最早尝试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来求构件的经济安全尺寸是从17世纪开始的。著名力学家伽利略、胡克以及提出理想气体公式的物理学家马略特都对梁的变形和抗弯强度做过研究。 无论多么复杂的结构,总是有一些基本构件组成的。这些基本构件包括梁、柱、板、壳、拱、桁架、悬索和膜等等。许多学者致力于建立这些基本构件的力学模型以分析其变形和受力特性。相应地,形成了诸如“材料力学”、“板壳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力学的分支学科。又来对于基本构件的力学分析,再加上土木工程师的巧妙应用,各种各样的摩天大楼和跨海大桥才得以建成。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大型结构物的建造就是建立在对这些基本构件的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的。 在机械工程放方面,机械与力学也有着不解之缘。按照机械学的定义,把哥哥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相对运动的装置成为机构,而把执行规定运动以转换、传递或利用机械能的机构成为机器,通常又把机构与机器统称为机械。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控制过程中,除了需要相关的专业理论之外,还可能涉及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学、机械原理、计算机科学和控制论等一系列相应基础学科知识;但是遇到了机械结构或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震动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借助力学研究分析、力学实验和计算来解决。 在固体力学领域中,有一个研究含裂纹物体的强度和裂纹扩展规律的分支,称为断裂力学。它对机械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分析十分重要。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必须从断裂力学准则出发,考虑这些缺陷或裂纹的存在和扩展对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提出评定这些影响的安全判据和应对措施。力学实验是强度分析

工程力学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

工程力学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 一、引言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的科学,是先进技术的 基础。工程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和科学的起源。 它在现代科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能源、环境和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本文旨在探索工程力学的发 展历程与应用前景。 二、发展历程 1. 古代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用简单的力学概念来探究物体的物理特性。古代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四种运动状态的概念: 静止、平衡、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他将运动状态区分为自然运 动和强制运动。另一位希腊学者欧几里得使用几何学模型和刚体 的理念研究了力的平衡和黄金定理等概念。在中国,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李冶提出了四书五经中的“阴阳五行”等力学概念。 2. 近代 在近代,工程力学迅速发展。伽利略提出了动力学和牛顿三大 运动定律,为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能提供了新的视角。牛顿发明 了微积分和万有引力定律,并着手研究流固耦合的问题。欧拉开 创了弹性理论和振动学。在位移法和应力法的基础上,柯西开创

了应变理论,补充了刚体静力学中的不足。随着速度和温度的大 幅升高,材料力学成为探究材料性能的工程力学重要领域。 3. 现代 现在,工程力学已进入信息时代,其理论和应用正在取得革命 性变化。计算技术和数值模拟软件使得三维模型和膜应变分析、 热传导分析可能,从而更加准确地衡量结构的切应力、平衡状态、施力方向以及材料特征,预测其退化和破坏时间。此外,微观和 宏观水平的桥接也为非线性力学和复杂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新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推动工程力学前进。 三、应用前景 1. 建筑物结构分析 工程力学在建筑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是其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工程力学可以测量建筑物的应力、应变和刚度等特性,对结 构设计和改进提供关键数据。工程力学的有效预测和分析能力使 其在建筑物防震、防火、抗风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 交通运输 在交通运输方面,工程力学是设计强度和重量轻量化的关键技术,可以确保交通运输工具的结构安全和运行可靠性。工程力学 在空气动力学、车辆动力学、铁路动力学、航空航天力学等各方 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程力学课程第5章

第5章教学方案——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5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物体在受力后其形状和尺寸都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化。如果受力过大,物体还会产生破坏。材料力学将进一步研究物体受力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5.1 材料力学的任务 5.1.1 构件的承载能力要求 机械和工程结构都是由许多零件(如轴、销、杆、梁、柱等)组成,统称为构件。 构件由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混凝土、木材等固体材料制成。当构件工作时,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作用在构件上的外部作用力称为外力,当外力大到一定限度时,构件会发生破坏。为保证机械或结构能够正常工作,要求构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强度要求构件工作时,不应该发生断裂或明显的永久变形。例如,水坝在水压力下不发生破坏;压力容器不发生破裂。因此,要求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即具有足够的强度。 2.刚度要求构件工作时,若变形超过允许的限度,也会导致机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例如,若齿轮轴变形过大,将会使齿轮和轴承发生偏磨,影响正常工作。因此,要求构件必须具有足够抵抗变形的能力,即具有足够的刚度。 3.稳定性要求对于细长的受压构件,如内燃机的挺杆、厂房结构中的立柱等,工作时也可能失去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而被压弯。因此,要求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即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5.1.2材料力学的任务 在设计构件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构件横截面形状和尺寸来保证构件的承载能力(安全性)要求,同时也应考虑合理地使用和节约材料,达到经济性要求。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构件的承载能力与所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即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而力学性能必须通过实验来测定。某些较复杂的问题也须借助实验方法来解决。因此,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一样,都是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5.2 材料的基本假设 实际工程构件所用材料多种多样,其力学性能十分复杂。在材料力学中,为了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通常略去材料的一些次要属性,将材料抽象为理想化的模型。对这种理想化的变形固体材料,通常作以下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构件整个体积内无空隙地充满了材料。这样,构件的力学量就是坐标的连续函数,并可进行极限分析。

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第一篇: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摘要:工程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涉及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种工程与力学结合的领域,分为六大研究方向:非线性力学与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动力学与工程爆破。学制一般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就业面相当广泛,可以继续读博、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公务员,或到国防单位工作,去外企等等。总的来说,工程力学专业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工程力学的产生 工程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首先提出这一名称并对这个学科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中国学者钱学森。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极端条件下的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温度高达几千度到几百万度,压力达几万到几百万大气压,应变率达百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秒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很难用实验方法来直接测定。为了减少耗时费钱的实验工作,需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阐明介质和材料的性质。 在一些力学问题中,出现了特征尺度与微观结构的特征尺度可比拟的情况,因而必须从微观结构分析入手处理宏观问题。出现一些远离平衡态的力学问题,必须从微观分析出发,以求了解耗散过程的高阶项。 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大批新型材料的出现,要求寻找一种从

江苏自学考试《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复习题二

江苏自学考试《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复习题二 课程代码:05799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1和m2,且力偶矩的值=m2=m(不为零),则支座B的约束反力N B( ) m A.等于零 B.作用线沿A、B连线 C.作用线沿B、C连线 D.作用线沿过B的铅垂线 2.图示轴向受力杆件中n-n截面上的轴力为( ) A.-3P B.-4P C.+4P D.+8P 3.图示梁为( ) A.静定梁 B.一次超静定梁 C.二次超静定梁 D.三次超静定梁 4.图示三铰刚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支座B的约束反力方向应为() A.沿BC连线 B.沿AB连线 C.平行于AC连线 D.垂直于AC连线 5.图示结构为() A.静定结构 B.一次超静定结构 C.二次超静定结构 D.三次超静定结构

6.在下列关于轴向拉压杆轴力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拉压杆的内力只有轴力 B .轴力的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C .轴力是沿杆轴线作用的外力 D .轴力与杆的横截面和材料均无关 7.作用力F 与反作用力F '( ) A .F=F ',构成一力偶 B .F F '-=,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C .F F '=,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D .F=F ',构成一平衡力系 8.直角杆自重不计,尺寸如图,受已知力偶m 作用,处于平衡。B 处为光滑面接触。则铰链A 处的约束反力大小等于( ) A .l m 2 B .l m C .ml D .l m 5 9.主动力的合力R 作用线位于摩擦角之内( ) A .只有当R 小于最大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平衡 B .只有当R 足够小时,物体处于平衡 C .当R 取任意值时,物体处于平衡 D .只有当R 小于全反力时,物体处于平衡 10.在Oyz 平面内作用的力F 如图所示,该力对z 轴的矩的大小等于( ) A .aFcos 30° B .aFsin 30° C .0 D .aF 11.截面上的剪应力的方向( ) A .平行于截面 B .垂直于截面 C .可以与截面任意夹角 D .与截面无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