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直接说出得数

60×3= 14×2=

600×3= 140×2=

6000×3= 1400×2=

1. 你能直接说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3. 这样的口算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另一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用最快的速度口算下面各题

220×3= 230×2= 400×3= 6000×5=

1.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这些题?

2. 最后一道题的末尾怎么出现了4个“0”?

(三)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6703×5

1. 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

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过渡:这节课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出示主题图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式

280×3

(二)独立试算,感悟算法

1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1.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结果。

2. 实际“一共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竖式计算。)

(三)展示算法,明确算理

1.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 计算这道题时出现了两种写法,你喜欢哪种写法呢?

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3.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用第二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计算起来

比较简便,谁能说一说它简便在哪呢?

(四)加深理解,揭示课题

420×6=370×5=1300×9=260×5=

1. 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几道题?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

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3.在这个竖式中乘得的117后面为什么添上了2个“0”呢?

4.260×5=1300这道题为什么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 ”,而积的

末尾却出现了2个“0 ”呢?

5.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通过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6.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所列竖式的第二个

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

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列竖式计算

640×2 450×6 230×4

270×3 380×5 460×7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二十的第2题.

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题目中有两个大约,结果不用大约,约等。)

3.做练习二十中的第3题.

学校买4台电风扇,每台140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挑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做练习二十中的第4题.

列竖式计算

420×3 530×3 380×3

160×4 350×4 190×4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69页练习十四,第8~10题。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算理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课堂上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一、努力之处 1.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几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 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们多数会做,但是在叙述方法是语言不够严谨完整,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课堂开始我创设生活情境:“王老师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 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 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请学生积极想办法帮王老师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先尝试用竖式笔算,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但是学生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有5 个孩子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于是我引导大家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不同,喜欢哪一种?了解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醒学生“书写积的时候应注意是什么?” 一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二要注意积末尾的个数,整堂课让学生积极地想办法

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层层训练综合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需要加强练习。练习中不仅有基础的笔算题目,还有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在练习交流中理解算理,强化算法。练习中还出示几组算式,学生计算分类,在对比中初步渗透了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改进之处 1. 应再次强化对位问题通过练习发现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错,但是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习惯于用第一种笔算方法,如2800X 3, 2800 X 5,不能熟练的将 一位数与0 前面的数对齐,在以后的练习课中要在进一步引导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 2. 把控好教学节奏 因前面的时间没有调控很好, 造成最后一题没有练习, 课堂训练量不够少,课堂教学还不够紧凑,以后要多加注意。 通过本次上课, 我又学习到了许多, 如何让计算课堂上得扎实高效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教材,67页例题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独立学习、提出问题 1.口算。直接说得数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2.笔算。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6= 703×5=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 教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例6.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读题,了解信息,并列式 2.自主尝试计算280×3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4.小结: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四.展示交流、质疑提升 列竖式计算:P67“做一做” 420×6= 370×5= 1300×9= 260×5=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再让小组上台展示,说说算法。 五、归纳总结、达标练习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涉县南关明德小学宋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启智引思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20×20= 40×90= 502×7= 608×5=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

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B、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内容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内容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七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关键: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讨论: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设疑,引入新课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 280×3 = ?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 8 0 2 8 0 × 3 × 3 8 4 0 8 4 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内容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提倡算法优化,并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材第86页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图书室里购书的情境。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有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时,可结合图片,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例题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独立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了教材中的两种算法,就请他们说一说计算过程,尤其是第二种算法,0×3这一步能不能省略?如果要省略,那么

因数3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应该注意些什么?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上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为四年级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和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类型题的简便算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使学生牢固掌握。同时,在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multiplication with 0 at th e end of a factor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XX×3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

0.二、新课 1.教学例 9.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 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 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 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 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准备 课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2)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内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20003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说课稿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课出自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及乘法的意义,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的算法,并在前几例的学习中也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知识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阅览室里学生们在借书、读书的情境。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由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时,可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此外,这道题也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学好本课,能为今后学习中出现关于0的计算打下坚实基础,如四年级上册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等等,既利于学生丰富关于计算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巧、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学习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先尝试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通过旧知的迁移类推,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突破重难点,再通过观察法,比较法进一步巩固强调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法。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人为本地教,注重体验地学。

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书写格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 4.培养学生在计算前先估算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难点:乘得的积的末尾也有0,易与添上的0相混淆。 教学准备: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28×400 300×17 *15×60 500×25 *24×50 16×300 师:(1)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口算的?请列举一题说说。 (2)为什么(*题中)积中的0与因数中的0总个数不一样? 师: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出示课题: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媒体出示主题图 (1)你收集到什么信息?怎样列式来解决问题? (2)尝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小组交流。 (4)汇报展示: 方法1:150×200 方法2:150×200 =150×2×100 =200×100+200×50 =300×100 =20000+10000 =30000 =30000 方法3:15×2=30 方法4:15×2=30 150×2=300 150×200=30000 150×200=30000 方法5: 150 方法6:150 方法6:1 5 0 × 200 × 200 × 2 0 0 000 30000 3 0 0 0 0 000 300 30000 (5)观察比较:(方法1——方法4)你认为哪种算法方便? (方法5——方法7)怎样列竖式计算书写格式最好? 得出:(1)用推算的方法做较简便,即先把两个因数末尾的“0”前面 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 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把两个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对齐列竖式计算格式最好。2.看书P19-20页,发现小巧的方法与汇报的小朋友都有一根分界线,你们认为需要吗?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内容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提倡算法优化,并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材第86页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图书室里购书的情境。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有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时,可结合图片,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例题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独立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了教材中的两种算法,就请他们说一说计算过程,尤其是第二种算法,0×3这一步能不能省略?如果要省略,那么

因数3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应该注意些什么?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上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为四年级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和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类型题的简便算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使学生牢固掌握。同时,在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尽管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直观感知层面、认识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运用层面。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综合运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一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 2.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末尾的0对错位。 3、个别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笔算后,会与之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混淆,造成竖式对错位以致计算结果也出错。

2、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 40×22= 20×20= 40×90= 502×7= 2.复习有关0的运算。 5+0= 20-0= 7×0= 0÷8= 3.导入新课。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0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题5。 2.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读题,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 所求问题: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3.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1)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问: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需要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只需要“有850平方米草坪”和“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这两个条件。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说一说用乘法解答的理由。 ②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过程。 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竖式,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竖式: 8 5 0 8 5 0 × 1 5 × 1 5 4 2 5 0 4 2 5 8 5 0 8 5 1 2 7 5 0 1 2 7 5 0 师:这两种方法都对吗?哪一种简便?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引导学生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a.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b.如何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4.教学例题5后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引导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板书:850×20= (2)学生尝试解答。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指定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算式。 师: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为什么? (5)追问:170后面添的两个0应该怎么对齐? (6)教师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2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7)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5.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交流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5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直接说出得数 60×3= 14×2= 600×3= 140×2= 6000×3= 1400×2= 1. 你能直接说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3. 这样的口算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另一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用最快的速度口算下面各题 220×3= 230×2= 400×3= 6000×5= 1.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这些题? 2. 最后一道题的末尾怎么出现了4个“0”? (三)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6703×5 1. 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 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过渡:这节课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出示主题图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式 280×3 (二)独立试算,感悟算法 1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1.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结果。 2. 实际“一共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竖式计算。) (三)展示算法,明确算理 1.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 计算这道题时出现了两种写法,你喜欢哪种写法呢? 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3.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用第二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计算起来 比较简便,谁能说一说它简便在哪呢? (四)加深理解,揭示课题 420×6=370×5=1300×9=260×5= 1. 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几道题?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 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3.在这个竖式中乘得的117后面为什么添上了2个“0”呢? 4.260×5=1300这道题为什么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 ”,而积的 末尾却出现了2个“0 ”呢? 5.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通过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6.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所列竖式的第二个 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 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列竖式计算 640×2 450×6 230×4 270×3 380×5 460×7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二十的第2题. 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题目中有两个大约,结果不用大约,约等。) 3.做练习二十中的第3题. 学校买4台电风扇,每台140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挑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做练习二十中的第4题. 列竖式计算 420×3 530×3 380×3 160×4 350×4 190×4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69页练习十四,第8~10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口算复习。 (1)课件出示口算题。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在口算200×3,120×4时,你是怎样想的? (2)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

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2.笔算复习。 227×6 403×6 计算后,说说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等。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6,出示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分析。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板书:280×3=________ 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学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也是0,这个0起占位的作用。 学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的作用。 280×3=840(元)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三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课型:展示编号: 班级:___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___小主人姓名:___________【课前抽测】 1.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算写得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0×3=200×3=2000×3= 12×4=120×4=340×2= 提示: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基础知识】 1.设疑,引入新课 教学例7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观察主题图86页例7 小组成员间互相说说题意,你从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

(1)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学生列出算式:280×3=? (2)这道题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80280 ×3×3 840840 3、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4、小结,揭示课题 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徐红艳) 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很多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即使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水平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摆在首位。我班是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班,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实行一些有益地尝试。 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60×50 240×20 你是怎么口算的? 让学生自己表述想法。 你能用口算的方法实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和大家的实行比较。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你能使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己表述想法。 (4)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见图1) 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个步能够省 略不写吗? 让学生自己交流想法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小组汇报。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涉县南关明德小学宋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 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启智引思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600 X300= 30X 23= 53X 30= 20X 700= 40X 22= 608 X 5= 20X 20= 40X 90= 502X 7= 608X 5=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T中等生T优生的顺序进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 X 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 个数? 160X 30=4800 160 X 30 4800 B、 106X 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X 30 (2)计算106 X 30时,既然中间的 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X 30=3180 106 X 30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教案 (2)错例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