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防雷元器件性能比较

常用防雷元器件性能比较
常用防雷元器件性能比较

常用防雷元器件性能比较

用作限压元件的主要有气体过电压放电器、表面放电器、压敏电阻和二级管以及解耦阻抗器。所有元件都有特殊的优点。为了起到最佳的作用,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采用上述元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元件的组合来组建相应的保护电路。

一、气体过电压放电器

气体过电压放电器由一个装在陶瓷或者玻璃管中的电极构造组成。电极之间是惰性气体,如氩气或者氖气。在达到点火电压时,放电元件呈低阻值。点火电压同过电压的陡直程度相关。点火以后过电压放电器上有10至30伏的电弧电压。当放电器处于低阻状态时,会成一个电网后续电流,这个电流的大小同电网的阻抗相关。为了中断电网后续电流,必要时必须串接熔断保险丝。

雷电放电器中的火花隙基于ArC灭弧技术。二个对峙的火花角通过绝缘保持一定的距离。沿开口方向、在电极上面有一块熄弧板。出现过电压时,在绝缘块的上半部进行表面放电。剩余的电弧向外发射,并在熄弧板上碰碎。由此产生的分段电弧将视电网后续电流的大小,在几个千安的范围内安全地被消除。

二、表面放电器

表面放电间隙是电极之间装有缘材料的放电间隙,有时也称之为表面放电器。表面放电器在使用特殊塑料的基础上,可以在其工作范围内独立地切断电网后续电流。

1、火花间隙(Arc chopping)

原理为两个形状象牛角的电极,由绝缘材料分开,彼此间有很短的距离。当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荷将穿过两个角型的空间打火放电,由此将过电流释放入地。

优点:放电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可做到100KA以上),漏电流小;

缺点:残压高(2~4KV),反应时间慢(≤100ns),有跟随电流(续流)。

2、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 oxside varistor)

该元件在一定温度下,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它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没有脉冲时呈高阻值状态,一旦响应脉冲电压,立即将电压限制到一定值,其阻抗突变为低值。

带温升脱扣装置的块状压敏电阻:压敏电阻是同电压相关的电阻,根据它们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这些电阻在残压很低的情况下可以有很大放电能力。

3、圆片型压敏电阻

抑制二极管的特点是响应时间短(微秒范围)、限位电压低。

截止电压UR是二极管尚能可靠截止的最高电压值。达到导通电压UB时流过抑制二极管的电流为1毫安。抑制二极管从这个时刻起开始限制过电压。最大钳位电压UC是指在最大工作电流Ipp时,可能加在抑制二极管上的最大电压。

优点:通流容量大,残压较低,反应时间较快(≤25ns),无跟随电流(续流);

缺点:漏电流较大,老化速度相对较快。

4、气体放电管(Gas discharge tube)

它是一种陶瓷或玻璃封装的、内充低压惰性气体的短路型保护器件,一般分两电极和三电极两种结构。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极间的电场强度超过气体的击穿强度时,就引起间隙放电,从而限制了极间的电压,使与放电管并联的其它器件得到保护。

优点:通流量容量大,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

缺点:残压较高,反应时间慢(≤100ns),动作电压精度较低,有跟随电流(续流)。

5、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亦称齐纳二极管,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过电压的元器件。其核心部分是具有较大截面积的PN结,该PN结工作在雪崩状态时,具有较强的脉冲吸收能力。

优点: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1ns),无跟随电流(续流);

缺点:耐流能力差,通流容量小,一般只有几百安培。

三、压敏电阻器产品系列

1.▲ 产品简介

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元件作为核心而制成的电冲击保护器件。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元件是以氧化锌(ZnO)为主体材料,添加多种其他微量元素,用陶瓷工艺制成的化合物半导体元件。它的基本特性是电流—电压关系的非线性。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低于某个阈值电压,即“压敏电压”时,它的电阻值极大,为兆欧级;而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超过压敏电压后,电阻值随电压的增高急速下降,可小到欧姆级、毫欧姆级。下图表示的是这种非线性伏安特性的典型一例。图中只画了一个方向,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正反向对称的。

上图的这种特性,使得这种元件非常适用于吸收由于雷电、电气系统操作,静电或核磁脉冲产生的冲击过电压,有效地保护各种电气和电子产品,尤其是各种包含有集成电路的信息和控制技术产品。与气体放电管,固体放电管(TVS器件)等其他类型的冲击抑制器件相比,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有许多重要特点,

2、SDR压敏电阻器产品系列

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有许多重要特点,

主要是:

● 压敏电压范围宽,单个电阻片为数伏到数千伏

● 响应速度快(ns级)

● 冲击电流耐量和冲击能量大

● 限制电压(残压)低

● 无续流

● 寿命长

● 性价比高

这些特点使得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成为现代技术中主要的电冲击保护元件,从而被广泛使用于通信、电力、交通、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用设备和家用电器中。

3.▲ 术语解释

● 压敏电压:

——指在规定的温度和直流(一般为1mA或0.1mA)下,压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记为V1mA或V0.1mAo

● 最大连续电压:

——指在规定环境温度下,能长期持续加在压敏电阻器两端的最大正弦交流电压有效值或最大直流电压值。

● 限制电压:

——指在压敏电阻器中通过规定大小的冲击电流(8/20μs)时,其两端的最大电压峰值。

● 额定功率:

——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可施加给压敏电阻器的最大平均冲击功率。

● 最大能量:

——在压敏电压变化不超过±10%,冲击电流波形为10/1000μs或2ms的条件下,可施加给压敏电阻的最大一次冲击能量。

● 通流容量(最大冲击电流):

——一次:在压敏电压变化率不超过±10%,冲击电流波形为8/20μs的条件下,压敏电阻器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两次:指同一方向冲击两次(间隔5分钟),在压敏电压变化率不超

过±10%,冲击电流波形为8/20μs 的条件下,压敏电阻器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 静态电容量:

——指压敏电阻器本身所固有的电容量,它是在20±2℃的环境中,施加以1KHZ,最大为1V rms信号所测得的。

● 漏电流:

——指在规定的温度下,施加最大连续直流电压(或实际压敏电压的75%)时,压敏电阻器中流过的电流值。

4.▲ 特点

● 尺寸小,通流容量和能量耐量大

● 环氧树脂绝缘包封

● 元件直径为5、7、10、14、20mm

▲应用领域

● 晶体管、二极管、IC、可控硅和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各种电子设备过压保护

● 家用电器的浪涌吸收

● 工业电器浪涌吸收

● 静电放电和噪音信号消除

● 继电器和电磁阀浪涌吸收

● 漏电保护开关过电压保护

● 电话机、程控交换机等通讯设备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防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防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防雷接地原理: 接地系统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对于计算机场地的接地电阻要求W4欧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的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是独立的,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1、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1)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 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的金属导体。 3)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接地体指的是降阻剂,离子接地极,扁钢等 2、弱电系统与防雷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满足什么条件?

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取弱点系统和防雷系统要求的最小值, 1 )比如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0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4欧姆。 2)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1欧姆。 二、防雷电源(Lightning Power )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危害却大大增加。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电子仪表等用电设备。然而,信息时代的今天,电脑网络和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危害触目惊心,间接损失一般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因此,防雷电源便应运而生。 1电源避雷器的安装要求 在安装电源避雷器时,要求避雷器的接地端与接地网之间的连接距离尽可能越近越好。如果避雷器接地线拉得过长,将导致避雷器上的限制电压(被保护线与地之间的残压)过高,可能使避雷器难于起到应有

防雷避雷

15、合理化建议(防避雷系统) 信息系统的自控及通讯系统有微电子器件构成,这些微电子仪器设备的核心器件及外围器件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等致命弱点,一旦遭受由于雷击产生的过电压、浪涌、电磁谐波等的冲击,轻则造成这些电子、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的损坏,重则造成整个系统的工作中断甚至是瘫痪,而由此引发的后续损失和影响不可估量。 因此系统的防雷与避雷,应在建筑物建设中及高低压电源的入线上解决,建议招标方按照防雷技术规范要求实施。 15.1 水厂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建筑物上防直击雷,防直击雷包括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 1. 避雷带: 建筑物采用屋顶装设避雷网做为接闪器。沿其屋脊、坡脊、房檐、檐角、女儿墙上敷设直径10mm的圆钢、支架直径为4mm的圆钢焊接成电气连接良好的避雷带;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如铁爬梯等均应与避雷带可靠焊接。房面上两条避雷带之间加装明装连接条,屋面避雷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 2. 引下线: 利用建筑物四周的柱子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其主钢筋必需采用直径16mm 圆钢,4根以上的主钢筋上下贯通焊接至屋顶层避雷带,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0Ω,在每个引下线上距地面1.8m处装设接地电阻测试点。在直径16mm主钢筋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处焊接接地点,接地点用40×4(mm)扁钢焊接引下线。 3. 接地: 3.1 利用基础地梁中直径16mm以上对角主钢筋将各地梁主钢筋焊接形成封闭型综合接地网,每一柱子基础内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0.82m2,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基础地网是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梁主钢筋焊接形成的接地体,当接地电阻达不

防雷保护器件的选型

钳位和消弧保护器件 保护器件的另一类是钳位/消弧保护器件。其中TVS器件是钳位器件,因为一个激励突发时,TVS器件会钳制电位到一定值达到保护的目的;而当一个激励触发时,消弧保护器件通常是产生一个短路通道来实现保护目的。图2是二者原理的示意图。 图2:双向消弧保护器件(黑色)和单向钳位保护器件(红色)的I-V曲线 消弧保护器件在保护应用中是非常有效。消弧保护器件有着非常低的导通压降,这样可以使得其电压低于敏感电子器件的临界电位;并且由于过压保护器件本身超低的功耗,其可以承受很大的电流而不会由于大电流对自己损坏。我们在用消弧保护器件的时候必须小心。可以用来维持消弧保护器件的最低的电流和电压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并且我们经常称之为保持点,如图2所示。如果受保护的电气节点可以提供电压和电流在保持点的水平,在电气应力消除后一个消弧保护器件也可能不会关闭。仔细选择消弧保护器件是必须的或者预先做好准备以保证在应力消除时关闭保护和在正常操作期间不打开。 电压钳位保护器件在应力时不会发生不关闭的问题,但是他们也要仔细选择。以反向偏置方向保护的电压钳位保护器件自身内部会产生相当可观的功耗。钳位保护器件在导通状态时需要非常低的动态阻抗,以保证在传输大电流时,电压不会超过敏感元件允许的电平。 保护器件技术 气体放电电子管主要靠在密封容器里一种气体的衰弱,是固有的一种双向过压保护器件。它们限制相对过高的起始工作电压,但是可以承受相当大的电流并且通常应用在初级保护。 压敏电阻这个术语是“变化的”和“电阻器”两个单词的结合体。在低电流电压下,压敏电阻具有高阻抗但是在更高的电压电流下,阻抗会急剧地下降。阻抗体现在氧化锌颗粒构成的陶瓷上。压敏电阻通常是双向的电压钳位器件。 聚合体ESD器件由充满导电粒子的聚合体组成。在粒子间的高电压电弧会造成低阻抗,以导致电压的下降。聚合体设备是双向过压保护器件。 晶闸管是有N型和P型掺杂的基于硅材料的多极性开关,可以形成双极性晶体管。当双极性晶体管被触发时,它们呈现连续的低阻抗状态。晶闸管本质上是单向的过压保护器件。基本的晶闸管已经衍生出了多种双向和单向的产品。

FC-2GB防雷元件测试仪

FC-2GB防雷元件测试仪 使 用 说 明 书 武汉博朗恒业电气有限公司

尊敬的用户:欢迎您使用FC-2GB防雷元件测试仪。为保障您的安全和仪表正常使用,请先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再进行操作。 压敏电阻测量技术指标 放电管测量技术指标 1、性能特点 ?适用于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等过压防护元件直流参数的测量和放电管点火 电压的测量,也可作稳压、恒流电源使用。 ?具有高压短路保护、过流保护,高压预置、自动升压等功能。 ?高压自放电时间小于0.5秒。 ?测量数据由3 1/2LCD分别显示电压、电流,读数方便,准确性高。 ?面板功能简单,易于操作。 ?交直流两用,重量轻,便于携带。 2、技术指标 2.1 绝缘电阻:6MΩ(500V) 2.2 耐压:AC1.5kV 50Hz 1min 2.3工作温度和湿度:0~+40℃≤+85%RH 2.4 储存温度和湿度:-10~+45℃≤+90%RH

2.5 电源:AC220V 50HZ 或12.6V锂电池 2.6 外形尺寸:198mm(L)×176mm(W)×70mm(H) 3 仪表外形 1 1.测试孔“+” 2. 测试孔“-” 3. 电压显示屏 4.电流显示屏 5. 指示灯 6.选择开关 7. 漏流键 8.升压选择键 9. 高压启停键 10.电源开关 11.电源插座12. 电压预置旋钮 4 使用方法 4.1 接入AC220V 50HZ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压,电流显示均为“000”。 4.2 点击“启/停”键开启高压,电压显示屏显示测试电压的预置值,调节“电压调节”旋钮,可选择您所需的电压值。 4.3测量压敏电阻时将选择开关置于压敏电阻位,将被测压敏电阻接入测试线,可

防雷元件检测仪说明书

防雷元件检测仪说明书 1、防雷元件测试仪性能特点 ●防雷元件测试仪适用于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金属陶瓷二、 三电极放电管、真空避雷管等过压防护元件直流参数的测量。也可作稳压、恒流电源, 使用于其它方面。 ●防雷元件测试仪具有高压短路保护、过流保护、高压预置、量程 调节等功能,高压自泄放时间小于0.5秒。 ●具有自检功能。 ●测量数据由3 1/2 LCD数字显示,准确度高、可靠性好。 ●测量时,可以预先设定量程,并在测量过程中对超量程测试发出 声响提示, 适用于器件分组和检验判别。 ●选择连续测量,可以对批量试品进行不间断测试。 ●面板功能简单,易于操作。 ●重量轻,便于携带。 2、防雷元件测试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压敏电阻测量 2.2 放电管测量

2.3 其它指标 ●绝缘电阻:6MΩ(500V) ●耐压: AC 1.5kV 50HZ 1min ●工作温度和湿度:0~+40℃≤85%RH ●储存温度和湿度:-10℃~+50℃≤90%RH ●电源:AC 220V 50Hz ●DC 12V 0.5A (芯线+极) ●功耗:8W ●外形尺寸:208mm×190mm×78mm ●重量:≤1kg 3、防雷元件测试仪仪器操作面板 1. 测试孔 + 2. 测试孔 - 3.量程调节 4. LCD显示窗 5.电压预置 6.单次/连续开关 7. 功能选择开关 8.高压指示灯 9. 高压启动键10.显示转换键 11.测试键 12.放电指示灯13. 保险丝座 14. 电源开关 15. 电源插座16. 外接直流12V电源插孔(芯线为+) 4、使用方法 4.1 电源 本机背面板设有外接交流电源三芯插座。可接入220V,50Hz交流电网电源。附件备有交流电源线。 本机还设有外接直流电源12V/0.5A输入插孔,芯线为“+”极。

常见防雷(surge,lighting)器件(TVS,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固体放电管,SPD)应用

常见防雷(surge,lighting)器件(TVS,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固体放电管,SP D)应用 TVS瞬态干扰抑制器性能与应用 瞬态干扰 瞬态干扰指交流电网上出现的浪涌电压、振铃电压、火花放电等瞬间干扰信号,其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电压幅度高、瞬态能量大。瞬态干扰会造成控制系统的电源电压的波动;当瞬态电压叠加在控制系统的输入电压上,使输入控制系统的电压超过系统内部器件的极限电压时,便会损坏控制系统内部的设备,因此必须采用抑制措施。 硅瞬变吸收二极管 硅瞬变吸收二极管的工作有点象普通的稳压管,是箝位型的干扰吸收器件;其应用是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使用。硅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亚纳秒级)和相当高的浪涌吸收能力,及极多的电压档次。可用于保护设备或电路免受静电、电感性负载切换时产生的瞬变电压,以及感应雷所产生的过电压。TVS管有单方向(单个二极管)和双方向(两个背对背连接的二极管)两种,它们的主要参数是击穿电压、漏电流和电容。使用中TVS管的击穿电压要比被保护电路工作电压高10%左右,以防止因线路工作电压接近TVS击穿电压,使TVS漏电流影响电路正常工作;也避免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TVS管击穿电压落入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范围。TVS管有多种封装形式,如轴向引线产品可用在电源馈线上;双列直插的和表面贴装的适合于在印刷板上作为逻辑电路、I/O总线及数据总线的保护。 TVS的特性 TVS的电路符号和普通的稳压管相同。其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同,反向特性为典型的PN结雪崩器件。图2是TVS的电流-时间和电压-时间曲线。在浪涌电压的作用下,TVS两极间的电压由额定反向关断电压VWM上升到击穿电压VBR,而被击穿。随着击穿电流的出现,流过TVS的电流将达到峰值脉冲电流IPP,同时在其两端的电压被箝位到预定的最大箝位电压VC以下。其后,随着脉冲电流按指数衰减,TVS两极间的电压也不断下降,最后恢复到初态,这就是TVS抑制可能出现的浪涌脉冲功率,保护电子元器件的过程。当TVS两极受到反向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12s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阻抗由高变低,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位箝位于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免受浪涌脉冲的损害。TVS具有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小、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作者:来源:时间:2010-01-27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s,简称SPD),也称浪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俗称避雷器、防雷器。 针对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防雷器,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甚至闻所未问(如:不用接地的避雷器,到现在为止,都弄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因此,通过介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对客户甄别真假、优劣,有所帮助。 防雷器元件从响应特性看,有软硬两种。属于硬响应特性的放电元件有火花间隙(基于斩弧技术的角型火花隙和同轴放电火花隙)和气体放电管,属于软响应特性的放电元件有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和瞬态抑制二极管。这些元件的区别在于放电能力、响应特性和残压,避雷器就是利用它们不同的优缺点,扬长避短,组合成各种避雷器,保护电路。推荐迪舰防雷器品质有保障安全系数高 一、火花间隙(Arc chopping) 1、放电间隙:原理是两个如牛角现状的电极,距离很短,用绝缘材料分开,当两个电极间的电场强度达到击穿强度时,电极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当雷电波来到的时候首先在间隙处击穿,使间隙的空气电离,形成短路,雷电流通过间隙流入大地,而此时间隙两端的电压很低,从而达到保护线路的目的。电场强度低于击穿间隙时,放电间隙型避雷器又恢复绝缘状态。常用于高压线路的避雷防护中。在低压系统,常用于电源的前级保护。 火花间隙型避雷器产品的优劣,在于制成电极的材料、间隙距离及绝缘材料。 优点:具有很强放电能力、通流量大,10/350μs脉冲波形能够疏导50KA的脉冲电流,用于 8/20μs脉冲电流,可以大于100KA,很高的绝缘电阻以及很小的寄生电容,漏电流小。对正常工作的设备不会带来任何有害影响。

防护电路中的元器件

防护电路中的元器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联网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室外应用场景,持续高增长,电子产品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公共事业,还是商用或者民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这也造成了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应用环境的复杂化。随着产品功能越来越多,其功能接口也越来越丰富,比如:网络接口(带POE功能)、模拟视频接口、音频接口、报警接口、RS485接口、RS232接口等等。功能在不断地增多,但是对于产品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在增加设计难度的同时也会使产品面临着更多的威胁,比如雨季随着雷电的增多,产品批量的损坏;冬季设备安装调试时,由于静电造成设备的功能异常等等。本文着重介绍常用防护器件在产品中的基本应用,通过防护电路来提高产品抗静电、抗浪涌干扰的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通信产品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雷击等原因形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会对设备端口造成损害,因此应当设计相应的防护电路,各个端口根据其产品族类、网络地位、目标市场、应用环境、信号类型以及实现成本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所对应的防护电路也不同。 1、气体放电管 图1 气体放电管的原理图符号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两极间电压足够大时,极间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类似短路。导电状态下两极间维持的电压很低,一般在20~50V,因此可以起到

保护后级电路的效果。气体放电管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绝缘电阻、极间电容、续流遮断时间。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数百ns以至数ms,在保护器件中是最慢的。当线缆上的雷击过电压使防雷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击穿短路时,初始的击穿电压基本为气体放电管的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管击穿导通后两极间维持电压下降到20~50V;另一方面,气体放电管的通流量比压敏电阻和TVS管要大,气体放电管与TVS等保护器件合用时应使大部分的过电流通过气体放电管泄放,因此气体放电管一般用于防护电路的最前级,其后级的防护电路由压敏电阻或TVS管组成,这两种器件的响应时间很快,对后级电路的保护效果更好。气体放电管的绝缘电阻非常高,可以达到千兆欧姆的量级。极间电容的值非常小,一般在5pF以下,极间漏电流非常小,为nA级。因此气体放电管并接在线路上对线路基本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是设计电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如前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导电状态下续流维持电压一般在20~50V,在直流电源电路中应用时,如果两线间电压超过15V,不可以在两线间直接应用放电管。在50Hz交流电源电路中使用时,虽然交流电压有过零点,可以实现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但气体放电管类的器件在经过多次导电击穿后,其续流遮断能力将大大降低,长期使用后在交流电路的过零点也不能实现续流的遮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电流和电压相位不一致,也可能导致续流不能遮断。因此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保护地线、相线对零线以及相线之间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都不合适,当用电设备采用单相供电且无法保证实际应用中相线和中线不存在接反的可能性时,中线对保护地线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也是不合适的,此时使用气体放电管需要和压敏电阻串联。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中线的保护中基本不使用气体放电管。 防雷电路的设计中,应注重气体放电管的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等参数值的选取。设置在普通交流线路上的放电管,要求它在线路正

防雷器元件测试的必要性

防雷器元件测试的必要性 【内容提要】:安装了防雷器是不是万事无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安装了电源防雷器,确实能减少因雷击的损害。但是,当雷电产生时,你的防雷器是否起作用、是否能把雷电流瞬间泻放掉?这就需要防雷器性能是否完好、合格。所以,定期对防雷器的检测已成必然。下面从多角度来说 明防雷器测试的必要性。 【关键词 】 雷电 危害 浪涌电流 防雷知识 防雷器 防雷器测试 必要性 一、【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由雷云(带电的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自然放电引起的,它会对建筑物或设备产生严重破坏。因此,对雷电的形成过程及其放电条件应有所了解,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在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并且随地面的受热空气而上升,在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烈气流吹袭,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大水滴,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小水滴带负电荷。细微的水滴随风聚集形成了带负电的雷云;带正电的较大水滴常常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或悬浮在空中。由于静电感应,带负电的雷云,在大地表面感应有正电荷。这样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了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很大,超过大气的击穿强度时,即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就是一般所说的雷击。 二、【雷电的特点】

雷电主要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且相伴产生的。雷电灾害给人类带来过许多惨痛的教训,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自动化办公水平日益提高,雷电灾害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安全带来了新的课题,因雷电尤其是感应雷导致的系统瘫痪以及设备损坏比比皆是,造成不计其数的人力和物力损失,其间接损失及政治影响更是无法估量,因此近两年针对雷电防护的专项工程、工作正相继推出。 雷电(闪电)具有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电效应,雷电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巨大的破坏性是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的,我们只能通过被动地将雷击的能量给予阻挡并将它泄放入大地,以避免雷电所带来的灾害。 雷击和线路过电压会出现多种有害的效应,基本上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直击雷击、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侵入和反击。雷击及过电压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特性给予相应而全面的防护。 防雷是一项防患于未然的工作,虽然雷电不是时时都有的,浪涌电压则是每天都会遇到的。随着现代化的高速进程,许多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不断自动化、信息化,雷电以及其他浪涌电压对自动化、信息化设备的危害越来越大,造成设备电子元器件老化、失效,甚至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因此防雷、抗浪涌措施成为保障高度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浪涌电压也称为瞬间过电压,雷击是浪涌电压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电压上升非常快( 10微秒以内 ),峰值电压高( 数万至数百万伏 ),电流大(几十至上百千安),维持时间较短(几十至几百微秒),传输速度快(光速传播 )。能量非常巨大(雷暴的功率百万级瓦特)。 三、【雷电造成的灾害】 )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雷电灾 IEC) 雷电灾害被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防雷六大办法十大秘诀(通用版)

防雷六大办法十大秘诀(通用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90

防雷六大办法十大秘诀(通用版) 1、单位防雷电六大办法 (1)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 (3)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4)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5)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用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

设计和建设。 (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市防雷所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雷击。 2、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

GL 防雷(中文原版)

8.9 防雷 8.9.1 概述 (1)防雷措施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此外,其中超过国家规定的也应当遵守。在最近一期的技术规范(TS)和技术报告(TR)中应考虑到下面的标准: —IEC 61024-1(1990-04)“雷电保护结构—第一部分:通则” —IEC 61024-1(1993-09)“雷电保护结构—第一部分:通则—第1条:指导A:防雷装置保护级别的确定” —IEC61312-1(1995-03)“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LEMP)—第一部分:通则” —IEC TS 61312-2(1999-08)“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LEMP)—第二部分:屏蔽结构,结合内部结构和接地” —IEC TS 61312-3(2000-07)“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LEMP)—第三部分:浪涌保护器的要求(SPDs)” —IEC TS 61312-4(1998-09)“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LEMP)—第四部分:在现有结构中对设备的保护” —IEC TR 61400-24(2002-07)“风力发电机组系统—第二十四部分:防雷” (2)应遵守电网运营商的任何额外要求。 8.9.2 保护的概念 8.9.2.1要求 由于风力发电机遇到的问题迄今在标准中并未特别提到,因此,他们应当必要的修改之后得到应用。防雷措施应根据EMC防雷区的概念执行。这意味着,经过保护等级的确定,整个风力发电机组需要根据结果的相应要求细分为保护区。 8.9.2.2 保护等级的定义 通过运用标准,保护等级可以决定结构需要的保护设备。以下是应达到的最低保护等级:-轮毂高度不超过60米的风力发电机:保护等级Ⅲ/Ⅳ -轮毂高度60米以上的风力发电机:保护等级Ⅱ 8.9.2.3 防雷区定义 (1)防雷区的定义在标准中给出来。防雷区的任务是将电磁场和来自发射源的电磁干扰减小到限定值,过渡到保护区的要求是取决于安装在更高保护区的设备的抗扰能力。对保护设备的过渡可以由单个区交界或者两个区交界交替来实施。 (2)防雷区LP Z 0A和LPZ 0B包括(见图8.9.1): -风轮叶片,包括风轮轮毂和内部附件(传感器、调节器等); -机舱罩的外部部件; -无金属罩的机舱内的所有设备(发电机、辅助传动装置、电缆、传感器和调节器),金属开关柜的外部部件,非金属开关柜的内部部件; —风速风向仪的传感器; -非金属塔架或没有按照标准配备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塔架; -无屏蔽措施的操作间和变电站的内部; -无屏蔽措施情况下风机与操作间或变电站之间埋在土壤中的电缆或架空线; (3)防雷区LPZ 1包括(见图8.9.1): -采取了有效的雷电引导和屏蔽措施的风轮叶片内部,包括风轮轮毂(传感器、调节器等); -具有相应雷电引导措施的全金属覆盖的机舱罩内部; -所有金属包层的设备的内部,如以适当方式连到一个等电位连接系统(如作为等电位

防雷元器件的选型及应用

防雷元器件的选型及应用 热1已有 159 次阅读2011-09-21 10:52 防雷时主要有以下下3种方法: 1. 采用躲避的方法:正确的选择线路的路由、站址(设备安放点),有意识的尽量避开在理论上、经验上和实际上证实的雷击区或雷击点。 2. 对雷电进行横截:这需要外加一定的保护元器件,旁路或限制进入系统内的雷电压(流),从而减轻系统受损的程度或在系统能承受的水平之下。 3. 提高系统的耐雷水平:从改善系统的结构入手,通过对危险性的估计,规定线路、设备的介质绝缘强度、耐冲击能力等,提高其自身的耐雷能力(改善设备的伏秒特性)。 这三条保护原则中,后面两条均需要外加一些保护元件才能实现。在防雷设计中,合理选择防雷元器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防雷元器件对保证电路稳定性非常重要。防雷元器件可以分为开关元件类、限压元件类和防过流和过热保护元件类三大类,具体选用哪种应当根据具体的应用进行分析,合理选择。 开关型防雷元件 陶瓷气体放电管属于开关组件,用于电源防雷器共模电路中将雷电流泄放入地,也可用在差模电路中与压敏电阻串联而阻断其漏电流。在信号防雷器中常用于第一级泄放浪涌电流,由于其反应速度慢,还要用第二级作限压保护。在选择陶瓷气体放电管时应注意:陶瓷气体放电管不能直接用在电源上做差模保护;击穿电压要大于线路上最大信号电频电压;耐电流不能小于线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异常电流;还有脉冲击穿电压须小于被保护线路电压。目前行业第一款断续流开关型陶瓷气体放电管是槟城电子的SMD GDT陶瓷气体放电管BH601,它具有体积小,人工成本低,0.5~20KA的通流量,70-4000V的电压范围等特征,可以应用于直流48V/3000A.H基站电源雷击保护。BH601用于通信基站48V电源端口防护方案,如下图所示,BH601可直接应用于DC48V电源端口,彻底解决常规放电管续流问题,性价比非常高,体积也非常小。

常用防雷元器件性能比较

常用防雷元器件性能比较 用作限压元件的主要有气体过电压放电器、表面放电器、压敏电阻和二级管以及解耦阻抗器。所有元件都有特殊的优点。为了起到最佳的作用,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采用上述元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元件的组合来组建相应的保护电路。 一、气体过电压放电器 气体过电压放电器由一个装在陶瓷或者玻璃管中的电极构造组成。电极之间是惰性气体,如氩气或者氖气。在达到点火电压时,放电元件呈低阻值。点火电压同过电压的陡直程度相关。点火以后过电压放电器上有10至30伏的电弧电压。当放电器处于低阻状态时,会成一个电网后续电流,这个电流的大小同电网的阻抗相关。为了中断电网后续电流,必要时必须串接熔断保险丝。 雷电放电器中的火花隙基于ArC灭弧技术。二个对峙的火花角通过绝缘保持一定的距离。沿开口方向、在电极上面有一块熄弧板。出现过电压时,在绝缘块的上半部进行表面放电。剩余的电弧向外发射,并在熄弧板上碰碎。由此产生的分段电弧将视电网后续电流的大小,在几个千安的范围内安全地被消除。 二、表面放电器 表面放电间隙是电极之间装有缘材料的放电间隙,有时也称之为表面放电器。表面放电器在使用特殊塑料的基础上,可以在其工作范围内独立地切断电网后续电流。 1、火花间隙(Arc chopping) 原理为两个形状象牛角的电极,由绝缘材料分开,彼此间有很短的距离。当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荷将穿过两个角型的空间打火放电,由此将过电流释放入地。 优点:放电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可做到100KA以上),漏电流小; 缺点:残压高(2~4KV),反应时间慢(≤100ns),有跟随电流(续流)。 2、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etal oxside varistor) 该元件在一定温度下,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它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没有脉冲时呈高阻值状态,一旦响应脉冲电压,立即将电压限制到一定值,其阻抗突变为低值。 带温升脱扣装置的块状压敏电阻:压敏电阻是同电压相关的电阻,根据它们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这些电阻在残压很低的情况下可以有很大放电能力。 3、圆片型压敏电阻 抑制二极管的特点是响应时间短(微秒范围)、限位电压低。 截止电压UR是二极管尚能可靠截止的最高电压值。达到导通电压UB时流过抑制二极管的电流为1毫安。抑制二极管从这个时刻起开始限制过电压。最大钳位电压UC是指在最大工作电流Ipp时,可能加在抑制二极管上的最大电压。 优点:通流容量大,残压较低,反应时间较快(≤25ns),无跟随电流(续流); 缺点:漏电流较大,老化速度相对较快。 4、气体放电管(Gas discharge tube) 它是一种陶瓷或玻璃封装的、内充低压惰性气体的短路型保护器件,一般分两电极和三电极两种结构。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极间的电场强度超过气体的击穿强度时,就引起间隙放电,从而限制了极间的电压,使与放电管并联的其它器件得到保护。 优点:通流量容量大,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 缺点:残压较高,反应时间慢(≤100ns),动作电压精度较低,有跟随电流(续流)。 5、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亦称齐纳二极管,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过电压的元器件。其核心部分是具有较大截面积的PN结,该PN结工作在雪崩状态时,具有较强的脉冲吸收能力。

EMC设计,防雷,浪涌、压敏电阻等

E M C 设计

目录 E M C 设计 (1) 第一篇防雷技术 (3) 1.浪涌 (3) 2.压敏电阻 (6) 2.1.压敏电阻的用途 --------------------------------------------------------- 6 2.2.压敏电阻的特性 --------------------------------------------------------- 7 2. 3.压敏电阻的参数 --------------------------------------------------------- 7 2. 4.压敏电阻的安全性问题 --------------------------------------------------- 8 2.4.1.压敏电阻的串联使用 (9) 2.4.2.压敏电阻的并联使用 (9) 2.4.3.压敏电阻与气体放电管的串联 (9) 3.气体放电管 (10) 3.1.气体放电管的构造及原理------------------------------------------------- 10 3.2.气体放电管的主要参数 -------------------------------------------------- 10 3.3.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配合使用------------------------------------------- 11 3.3.1.串联使用 (11) 3.3.2.并联使用 (11) 3.4.各种SPD在浪涌(8/20μs)下响应曲线 ---------------------------------- 12

防雷元件测试仪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防雷元件测试仪的介绍 及使用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防雷元件测试仪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1. 适用于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金属陶瓷二、三电极放电管、真空避雷 管等过压防护元件直流参数的测量。也可作稳压、恒流电源, 使用于其它方面。2.具有高压短路保护、过流保护、高压预置、量程调节等功能,高压自泄放 时间小于秒。 3.具有自检功能。 4.测量数据由三位半LCD 数字显示,准确度高、可靠性好。 5.测量时,可以预先设定量程,并在测量过程中对超量程测试发出声响提示, 适用于器件分组和检验判别。 6.选择连续测量,可以对批量试品进行不间断测试。 7.面板功能简单,易于操作。 8.重量轻,便于携带。 1. 压敏电阻测量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工作误差测试条件 起始动作电压U1mA 0~1700V ≤±2%±1d 1mA±5μA 漏电流 0~μA ≤±2μA±1d 2. 放电管测量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工作误差测试条件 直流击穿电Vsdc 20~1700V ≤±2%±1d 电压上升速率 100V/S±10% 3. 其它指标 绝缘电阻:6MΩ(500V) 耐压: 50HZ 1min 工作温度和湿度:0~+40℃,≤85%RH 储存温度和湿度:-10℃~+50℃,≤90%RH 电源:DC12V 专用电源 功耗:8W 仪器尺寸:208×190×78mm 重量:≤1kg 1.压敏电阻测试 “压敏电阻/放电管”选择开关置高位(压敏电阻), “单次/连续”开关置高位(单次),按所述接入被试品。 按下“高压启停”键,开启高压后按下“测试”键,显示屏立即显示的是被测 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U1mA),单位为“V”,约2 秒钟后显示屏自动显示漏电流(),单位为“μA”,绿色指示灯随漏流显示同步点亮,持续约2

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分析

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分析 文章阐述了发射台站防雷电路中各类防雷元器件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为更好地维护防雷系统提高一些技术层面的依据,从而使防雷系统发挥有效作用,保护发射系统设备,防止雷击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危害。 标签: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TVS;TSS;Y电容 1 气体放电管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如图1所示),采用密闭封装,内部有两个或数个带间隙的金属电极,其间充满惰性气体(氩气或氖气)。当电极两端电压超过规定值时,气体放电管内的气体被击穿导电,气体放电管由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进行过电流的泄放。同时使两极间电压维持在20~50V,以此来保护后级电路。 防雷设计中,气体放电管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参数有:直流击穿电压、通流容量、冲击击穿电压等。在普通交流线路上使用气体放电管防雷时,要求保证在正常工作波动范围内,放电管不能被击穿,即要求当Up为正常运行时线路电压峰值时,直流放电电压范围应为:min(Ufdc)≥1.8Up。其中Ufdc为直流击穿电压,min(Ufdc)为直流击穿电压最小值。 在发射机系统中,气体放电管常被用于以下几个地方:一是低压交流电源三相四线各路对地的保护;二是电子管各极偏压或功率模块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的接地保护;三是系统各控制信号和检测信号回路对地的保護;四是天馈线内层芯线对外层地线的保护。气体放电管大多数的失效情况为开路,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短路的失效模式。气体放电管主要短板在于使用寿命相对比较短,经多次冲击后性能下降明显。因此要在检修维护中定期对气体放电管进行检测,特别是经过雷雨天气后,长期使用的要更换。 2 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属于常用的限压型保护器件(如图2所示)。压敏电阻的电压与电阻成非线性关系,当压敏电阻的两端出现过电压时,它将接近短路并将两端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值,以此避免过电压对后级电路的破坏。在使用压敏电阻时,我们注意考虑的参数是:压敏电压、通流容量、响应时间、结电容等。 压敏电阻一般可用于电子电路中的过电压保护,其响应时间小于空气放电管,但大于TVS管,为ns级,满足电子线路响应速度快的要求。其结电容一般在几百到几千nF,漏电流较大,因此压敏电阻不能直接用于对高频信号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我们在采用压敏电阻设计防雷电路时,应该重点考虑其压敏电压min

防雷电路中元器件

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 1.1气体放电管 图4-1 气体放电管的原理图符号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两极间电压足够大时,极间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类似短路。导电状态下两极间维持的电压很低,一般在20~50V,因此可以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效果。气体放电管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绝缘电阻、极间电容、续流遮断时间。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数百ns以至数 s,在保护器件中是最慢的。当线缆上的雷击过电压使防雷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击穿短路时,初始的击穿电压基本为气体放电管的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管击穿导通后两极间维持电压下降到20~50V;另一方面,气体放电管的通流量比压敏电阻和TVS管要大,气体放电管与TVS等保护器件合用时应使大部分的过电流通过气体放电管泄放,因此气体放电管一般用于防护电路的最前级,其后级的防护电路由压敏电阻或TVS管组成,这两种器件的响应时间很快,对后级电路的保护效果更好。气体放电管的绝缘电阻非常高,可以达到千兆欧姆的量级。极间电容的值非常小,一般在5pF以下,极间漏电流非常小,为nA级。因此气体放电管并接在线路上对线路基本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是设计电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如前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导电状态下续流维持电压一般在20~50V,在直流电源电路中应用时,如果两线间电压超过15V,不可以在两线间直接应用放电管。在50Hz交流电源电路中使用时,虽然交流电压有过零点,可以实现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但气体放电管类的器件在经过多次导电击穿后,其续流遮断能力将大大降低,长期使用后在交流电路的过零点也不能实现续流的遮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电流和电压相位不一致,也可能导致续流不能遮断。因此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保护地线、相线对零线以及相线之间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都不合适,当用电设备采用单相供电且无法保证实际应用中相线和中线不存在接反的可能性时,中线对保护地线单

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气体放电管

防雷电路中的元器件 气体放电管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两极间电压足够大时,极间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类似短路。导电状态下两极间维持的电压很低,一般在20~50V,因此可以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效果。气体放电管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绝缘电阻、极间电容、续流遮断时间。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数百ns以至数 s,在保护器件中是最慢的。当线缆上的雷击过电压使防雷器中的气体放电管击穿短路时,初始的击穿电压基本为气体放电管的冲击击穿电压,放电管击穿导通后两极间维持电压下降到20~50V;另一方面,气体放电管的通流量比压敏电阻和TVS管要大,气体放电管与TVS等保护器件合用时应使大部分的过电流通过气体放电管泄放,因此气体放电管一般用于防护电路的最前级,其后级的防护电路由压敏电阻或TVS管组成,这两种器件的响应时间很快,对后级电路的保护效果更好。气体放电管的绝缘电阻非常高,可以达到千兆欧姆的量级。极间电容的值非常小,一般在5pF以下,极间漏电流非常小,为nA级。因此气体放电管并接在线路上对线路基本不会构成什么影响。 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是设计电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如前所述,气体放电管在导电状态下续流维持电压一般在20~50V,在直流电源电路中应用时,如果两线间电压超过15V,不可以在两线间直接应用放电管。在50Hz交流电源电路中使用时,虽然交流电压有过零点,可以实现气体放电管的续流遮断,但气体放电管类的器件在经过多次导电击穿后,其续流遮断能力将大大降低,长期使用后在交流电路的过零点也不能实现续流的遮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电流和电压相位不一致,也可能导致续流不能遮断。因此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保护地线、相线对零线以及相线之间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都不合适,当用电设备采用单相供电且无法保证实际应用中相线和中线不存在接反的可能性时,中线对保护地线单独使用气体放电管也是不合适的,此时使用气体放电管需要和压敏电阻串联。在交流电源电路的相线对中线的保护中基本不使用气体放电管。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避雷器元件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 1、放电间隙与放电管 放电间隙:所谓放电间隙是把暴露在空气中的两块相互隔离一空气间隙的金属物作为避雷放电的装置。通常把其中一块金属接 在需要防雷的导线上如电源的相线,另一块金属与地线连 接。当雷电波来到的时候首先在间隙处击穿,使间隙的空 气电离,形成短路,雷电流通过间隙流入大地,而此时间 隙两端的电压很低,从而达到保护线路的目的。常用于高 压线路的避雷防护中。 气体放电管:把一对互相隔开的冷饮电极,封装在玻璃或陶瓷管内,管内再充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如氩气),就构成了一只 放电管。 优点:具有很强的浪涌吸收能力,即放电能力强、通流量大(可做到100KA以上),很高的绝缘电阻以及很小的寄生电容,漏电流小。对正常工作的设备不会带来任何有害影响。 缺点:残压高(2~4KV),反应时间长(>100ns),动作电压精度较低,有工频续流,因此在保护电路中应串联一个熔断器,使得工频续流迅速被切断。 注:由于两只放电管分别装在一个回路的两根导线上,有时回不同时

放电,使两导线之间出现电位差,为了使两根导线上的放电管能接近 统一时间放电,减少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又研制了三级放电管。可以 看作是由两只二级放电管合并在一起构成的。三级放电管中间的一级 作为公共地线,另两级分别接在回路的两条导线上。符如图 2、压敏电阻: 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压敏电压时,压敏电阻呈高阻状态, 如果并联在电路上,该阀片呈断路状态;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大于压敏电压时,压敏电阻就会击穿,呈现低阻值,甚至接近短路状 态。压敏电阻这种被击穿状态是可以恢复的,当高于压敏电压的电压 被撤销以后,它又恢复高阻状态。当电离线被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 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力线上的类 电压被钳制在安全范围内。 优点:同开关电压范围宽(6——1.5KV),反应速度快(25ns),通流 量大(2KA/CM2),无续流。 缺点:容易老化,动作几次后,漏电流会增大,从而导致压敏电阻过 热,最终导致老化失效。 电容较大,许多情况下不在高频率信息传输中使用。该电容又与导线 电容构成一个低通。该低通会造成信号的严重衰减。但在频率低于 30KHZ时,这种衰减可以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