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空,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有别于“无”,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和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空性”之理解及哲学意蕴

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行,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是本性。自认为其说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摒弃可感知现象,证悟世界的真相。

从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就是拥有“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皆为空性,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

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所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

为自己的主体意识,使它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佛学的空性原理认为,诸法皆幻,一切事务的自性为空。但并不是让人们脱离现实,消极避世,认为一切皆空,放弃生活。比如,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说怎么怎么正视挫折,怎么怎么勇敢坚强,和历经艰难坎坷后释然而笑相比,其境界天壤之别。它悟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不执著,甚至是不执着于空性,也就是“般若”,我在这里把它称为空慧。

那如何才能获得空慧?依佛教教义,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了达佛法正见,证悟世界的实相,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达到涅磐的境界。具有了无上正等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即成为佛。成佛必须信仰佛教的教义,实践佛教的教义。佛教教义中有个法宝,这个法宝就是“般若”。“般若”相当于汉语中的“智慧”。在佛家来讲,“智”就是能通达世俗谛,通达因果缘起;“慧”就是能观察一切空性,从现象透视本质,万法皆空,就是真如性及法性,这叫做“慧”。也可以说,佛家的智慧是一种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认识。在信仰和实践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佛教的智慧可分为“闻、思、修三慧”,佛教修行的人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也就是说要“读经典,研究经典,依之行持”。

读经典的根本目的,是了解佛教的“缘起论”和“诸法实相”的思想。“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基础。缘起即“依缘而起”。“依缘”是指“凭借条件”,“起”是发生的意思,缘起就是“借着种种条件而产生现象的原理”。缘起论认为,世问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缘合则起,缘散则离”,这样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存在,也不存在一个主宰者。讲空就是空除一切执着,若有一点执着就达不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如虚空一样,一尘不染,无挂无碍。若有尘垢就不能显出光辉。故心如太虚,量周沙界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空”的意思。

按照前文提到空性的涵义,万物皆有空性,即没有独立的、不变的自性,我们每一个人也皆如此。所以任何抱住狭隘的自我不放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从实证中领悟空性,无论是一切世问法、出世问法,还是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都不能执着,不执着才能空。把自我空掉,达到无我的境界,即为无我相,便不会再为自己的

所谓“利益”考虑,自然而生慈悲之心,并且由于没有了自我的羁绊,这样的慈悲就不会因为有人是“我的”仇人等等,这样的慈悲,超越了一切恩怨情仇,超越了一切不同的信仰,这是一种最广大无垠的心境,这个境界,与空能摄含万物的道理也是相契合的。在这里,佛学已经把世人所谓的爱心发挥到了极致—大慈大悲。我们看到,慈悲和空性是密切相关的,对空性证悟越深,越能生出慈悲之心,如证悟了空性就有了无我的精神,就具有了能摄含万物的无我的慈悲之心,也就有了无我的智慧,即获得了“无我慧”或“空慧”。证得了“空慧”即达到了佛的境界。

二.“空慧思想”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空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就是把自己投入到救度众生的事业中去。具有“无我慧或空慧”的人就是以大悲大愿,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整个众生世界中去,与每个众生息息关联。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众生,帮助众生,自己与众生同时解脱自在,那么对整个社会的效用就是安定和平。修行者有了空慧的人生观,就有了无我的精神,奋发的精神,就可以不断前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这中问有“无我的心”,“无我的心”里面就有“无我慧”,“无我慧”里面具有“大慈大悲”的精神,这个精神是伟大的。有了这个精神的指引,就有奋起的精神,无我的精神,就有大无畏的精神,对众生就只会有同情和悲悯,不会生起慎恨,也不会引起争斗。心怀大愿,一切行持都是为了众生。总之,“空慧”的精神是淡泊宁静的,“空慧”的精神是安详柔和的,“空慧”的精神是慈悲喜舍的,“空慧”的精神是大智无我的。只有淡泊宁静,才可以度生死怖畏;只有安详柔和,才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问的欺诈;只有慈悲喜舍,才可以使人问充满仁爱;只有无我的智慧,才能做到大公无私。所以“空慧”思想对社会和谐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 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视频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佛教之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 作者:李小托 对佛教感兴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对佛教感兴趣。而是对人种感兴趣。印度是一个人种博物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对印度的人种感兴趣。为什么印度会有黑白这样各色各样的人种。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书上描述。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河流域的情景。其中一段描写是这样的。那个英俊的雅利安青年。骑在马背上。在刚刚进入的印度次大陆驰骋,金色的长发。在晨曦中飘扬。那时候我就知道。印度曾经有一个这么漂亮的民族,后来通过阅读又知道。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在印度河谷流域。曾存在一个特别璀璨的文明。他们用印章。他们用泥来烧成砖盖房子。他们有自己文字,他们好像传承了苏美尔文化。那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有冥想。有禅定。后来白种人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他们貌似是入侵者。但是他们被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我甚至怀疑婆罗门教的吠陀仙人时期,就是指早于雅利安人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所以说印度文明是一个连续的包容的文明。所以你看后来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都很体现这种柔和。包

容。五花八门,这样的特色。 《佛教之二,为什么佛教是包容的,基督教不包容》虽然 印度史诗中。有非常残酷的战争描写,但是总体你可以看。这是一个融入。不是分别的过程。这跟基督教正好相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这样的一神教他们为什么是一个分别的宗教。不是融入而是分别出来。为什么一神教是 不包容的宗教?这要从一神教的创立历史看。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左右。一神教犹太教的创始人。亚伯拉罕出生在唔耳。是当时苏美尔第三王朝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创立了很多世界第一。包括文字。最早的楔形文字。当 时他们的宗教是拜各种各样的神。是一种多神教的信仰。这种文明被叫做城市文明,起初就有城市存在。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保护神。那么唔耳的保护神就是月神。亚伯拉罕出生在一个闪系白人的游牧民族家庭。那时候他们家已 经从旷野迁到了唔耳,从游牧弄成了经商。你看犹太人的经商历史非常长。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他们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族神。我们可以这样猜想。亚伯拉罕他们家的家族神就是耶和华。我们知道。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同化的。就像当年雅利安人被古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满清被汉人同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也会被强大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同化。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历史也有偶然。亚伯拉罕和他的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是要把宗教建设成一种文化宗教。 初二(8)班 施娇娇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对于男女情爱之事是完全否定的、是禁止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佛教弟子有自己遵守的戒条,其中有一戒条就是不淫欲,这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般人对于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总是觉得十分的好奇,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大家只有以为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佛家以慈悲为怀,关注的更多的是大爱、博爱,其中就包括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袍责之情都是情爱,这里我们所讲的情爱一般就是指男女情爱之间的爱情。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以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佛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完全否定的。《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该“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全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是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佛经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物缘生,皆系缘分。”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男女在面对情爱之事的一个座右铭。从古至今,大家都很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多么奇妙,这在佛经中解释的十分清楚,缘来了则在一起,缘走了则好聚好散,世间万物都因缘而生。所以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大家都很注重这个“缘”字,有缘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都能在一起。佛教中有五苦,生老病死哭,爱别离苦,怨僧会哭,求不得苦,五蕴盛哭。其中有一条就是爱别离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爱情是重视的,将男女情爱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苦放在一起。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姻缘情爱是人间凡夫的情爱。但是在好的方面来讲,这种情爱往往是甜蜜的但是又是痛苦的。甜蜜是把爱情作为人们精神的滋润剂,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爱可以给我们愈合伤口的能力以及抵御外来伤害的勇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求不得苦与爱别离苦都占了,得不到就会不甘心,心里会难过,而爱别离苦往往是一种相思之苦,古人说:“茶不思,饭不想”还有古人讲:“衣宽减带终不悔”这都说明了相思苦有多苦了。也有人说爱情就是甜蜜的负担,对呀,既甜蜜但是又痛苦,痛与快乐一起承受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住锁住我们,使我们的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如

我对佛教的认识

我对佛教的认识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佛教之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虽没有潜心研究过,但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总知道些皮毛。 说它熟悉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都与佛教有关联,例如逢年过节,家里有长辈的总会到庙里去烧香跪拜,稍虔诚些的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吃斋念佛。我对佛教的了解也是始于我的外婆,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大殿上的都是何许人也就跟在外婆身后有样学样的跪拜,也不存在诚心与否,就只当是好玩。 后来稍长大一点的时候,正直《西游记》热播,家家户户看了千百遍都不会腻,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也是那时知道了和尚这一虔诚的佛教徒,心中对信佛之人的印象又变为了光头,头顶还有9个洞,身穿黄袍披红袈裟,嘴里常说的话是阿弥陀佛,心地善良还长有一张慈眉善目的面孔。有趣的是,在当时的我看来,和尚不能吃肉,吃饭还要靠化缘,整天与青灯古佛为伴,日子过得凄惨极了。所以对佛教也不怎么喜欢。再加上后来《新白娘子传奇》里边有个大反派法海和尚,让我更是对和尚又怕又讨厌。 随着年岁渐长,知识面也慢慢扩大,知道除了佛教还有很多的宗教信仰,例如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对宗教的理解也不再片面化了,对佛教也才渐渐有了好感。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对佛教和道教分不太清楚。于是进到寺庙里,也不管里边供着的是神是佛,只

管磕头、许愿。尽管对佛教的信仰并不强烈,但在许愿的那一刻,心都是及其虔诚的,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的普通人都和我一样。 一直到上了大学,学了些许宗教的相关知识后,才终于对佛教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我对佛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非常浅显的皮毛上,关于它的内涵、意义、哲理、禅学等博大精深的知识都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我认为佛教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领悟,体会。认识佛教,理解佛教,让佛教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人类在享受佛教精髓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佛教不断的传播与发扬光大。

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研

摘要: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起,在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此次调研意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为中国佛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自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发展,逐渐“中国化”,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沿着这一人间佛教的方向发展,取得极其巨大的成功。 调研背景和目的 佛教文化至今仍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在国人心中都有着求得平安的朴素心愿,而佛教文化几千年来的缓慢渗透,使之成为民众心中最具吸引力的寄托。但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现代,在新一代生命力心中,佛教文化是怎么样的存在?中国佛教文化今后又可能会有怎样的遭遇?此次“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研”试图为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时间和人力限制,此次调研仅针对中国部分高校的学生展开,共发放实体问卷50份和网络问卷450份,最终有效问卷为455份,涉及的高校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十所,受调查者专业包括历史、经济、金融、法律、医学、物理、数学、化学等文理各类别。 调查结果统计 1.对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状况(1-4题) 1)您对宗教的定义或看法: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 资料来源:莲海书斋作者:星云大师 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 我们的心在哪里?有人说:心不是在方寸之间吗?但是,这个“方寸之间”,并不是囿限在身体里面。有人以为过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知修道者成道后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虚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里。《西游记》里,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斤斗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来佛代表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不管虚妄的俗心怎样翻跳,当然跳不出真心之外。我们的生命,今生张三,来生李四,甚至沦为地狱的恶鬼畜生,无论怎样轮回转世,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一个真心——就像用黄金做项链、戒指、手环……,不管造型如何改变,黄金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佛经里有句形容心的话:“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就是说悟道的心,经过古今多少年代多少岁月,都不会改变,经历万劫千生也不会变。 这样,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虚空之中吗? 元朝有个读书人,名叫许恒,因为生逢乱世,不得不跟着群众逃避战祸,在逃难途中,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忽然看到一个水果园,园中的果树上,累累的结着水果,群众们饥渴交迫,纷纷跑进果园,摘果子充饥,许恒却端坐在树下瞑目休息,动都不动。吃了水果的人劝他:“为什么你不去摘果子吃呢?”许恒睁开疲倦的眼睛说:“不行啊!果

园是别人种的,主人不在,怎么可以偷摘呢?”听的人笑他傻:“唉呀!这种乱世,果园主人早就逃难去了,这些水果哪有主人?” 许恒脸色一正:“果园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就没有主人吗?” 我们方寸之间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才能远离鄙恶。今天社会风气败坏,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没有自己的方寸。 我们又如何认识自己如虚空的真心呢?佛经上有句话:“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就是说:假如你能以慧解开悟,修持禅行,你就能见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虚空一样放大,生死便能自如。 过去有一位镜清禅师,喜欢问人“门外什么声”,例如他问一僧人:“门外是什么声?”“雨滴声。”那僧人答。镜清禅师便叹息:“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又有一次他问人“门外什么声”,人家说是蛇咬蛤蟆声,镜清就说:“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雨滴声中,众生颠倒,只知注意关心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全然不知生命的真谛;蛇咬蛤蟆声中,透出了人间的杀伐残酷,相争相食,全然不见宇宙的浩瀚。无论是雨滴声、蛇咬声,都在凸显人间的迷离声,这个“门外什么声”,就是“心外什么声”,门,就是心。宇宙坦坦荡荡,如果把心化成宇宙,用宇宙一样的心来听,听啊!人间处处是一片颠倒声、杀伐声、愚昧声、迷离声……,所以镜清禅师要感叹众生颠倒,感叹众生苦了。我们把贪欲心放下,进入虚空无住的真心里,进入法身真理的慧命之中,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众苦烦恼,又能奈我们何? 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 常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地狱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天堂地狱不必向外寻找,天堂地狱就在我们的心里。举个例子:我们吃一顿早饭,这颗心就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甚至十法界中的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都会在一天之内周游很多次。为什么呢?我们早上起床,本来无忧无虑,无愁无恼,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样清凉;刷牙洗脸时,想想今天要替什么人解决困难,把什么事摆平……这时为人服务的心,就是菩萨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饭还没端来,就“快点呀!快点呀!”的催,肚子饿,这饿鬼的心就生起来了;等到早饭端来了,一看只有两样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这两样菜,简直不能入口!这样计较分别,阿修罗的心也生起来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骂几句,怒从心上起,不在家吃饭了,地狱畜生的心就随着怒火炽烧而出现了;坐车上班的路上,听见身旁乘客说起非洲饥荒,看报纸大火凄惨报导,悲悯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萨的种种心也随之出现了。你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空,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有别于“无”,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和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空性”之理解及哲学意蕴 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行,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是本性。自认为其说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摒弃可感知现象,证悟世界的真相。 从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就是拥有“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皆为空性,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 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所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

佛教对食肉的看法

佛教对食肉的看法 佛教提倡不杀生,但一般允许食用三净肉。《四分律》第四十二卷中规定: 有如此三事因缘不净肉,我说不应食。若见为我故杀。若从可信人边闻为我故杀。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若见有脚血,又复此人能作十恶业常是杀者,能为我故杀。如是三种因缘不清净肉不应食。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若不见为我故杀。不闻为我故杀。若不见家中有头脚皮毛血。又彼人非是杀者。 在《律藏》中,佛陀规定比库们不可以吃十种肉: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子肉、老虎肉、豹肉、熊肉和土狼肉。 此外,比库除了得非人病(鬼神附身等)开缘允许吃生肉、喝生血外,无病比库是禁止食用生血、生肉的。 佛陀也禁止比库们食用明知是为了自己或同梵行者(五同法者;出家五众)所杀的鱼肉;佛陀允许比库们食用三边清净的鱼肉:不看见、不听见、不怀疑为自己或同梵行者所杀的鱼肉。 在《律藏》世尊提到:「未观察不得食肉,假如食用者,犯恶作。」注释书提到:「『观察』是指考察、询问而说。『未观察』即是未询问。因此,假如知道是哪一种肉,就不用询问;假如不知道,应当询问后才食用。」 此外,注释书再提到,由于熊肉和猪肉;豹肉和鹿肉很相像,所以比库在获得肉时应当问施主:这是不是允许的肉。 佛陀和比库们都依托钵乞食而活命,施主布施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不能挑剔,只要所食用的是三净肉,都是如法的。佛陀在世时,得瓦达答提出五种主张想要破僧,反而被佛陀所禁止,其中第五种就是主张终生不吃鱼肉。我们应当以此为警惕!至于有些在家众为了慈悲或习惯而不吃鱼肉,在他们的环境允许下,想少和众生结恶缘,这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他们不应该批评如法食用三净肉的佛教徒,如此大家才能和睦相处。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学诚法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 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 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 顾问、《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郑筱筠,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郑筱筠:佛教自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之后,逐渐向外传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宗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亚洲,而中国也可以说是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佛教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佛教的融汇与改造也有近二千年历史。佛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同样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挑战,与此同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对于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而对佛教有些不正确的认识。因此,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成为大家迫切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对话。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点睛,300字概括,什么是佛教?或者说“佛教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的定义。查诸辞海和辞典,不同的辞典有不同的解释。例如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里对于“佛教”的解释是:“(术语)佛之教法也”。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这样解释“佛教”:“1、佛对世人的训示。教即训示之义。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主张慈悲平等,在后汉明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今盛行于世界各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仅指出“佛教(Buddhism),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宗教大辞典》(1981年版)的“佛教”词条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思潮之一。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摘要: 这篇文章首先从佛教的起源讲起,其间引入了印度社会当时的现状,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开创佛教的前因后果以及佛教早期的分派到大乘小乘的确立。其后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以魏晋南北朝(梁武帝兴佛,魏太武帝灭佛,周武帝)与唐代佛教(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武宗灭佛等为例)为重。最后由佛教中“六道轮回”的说法引出了我对宗教信仰本质的看法,即为敬畏之心。 正文: 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几乎占到了世界总人数的五分之四,而余下的五分之一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因此,中华民族也被说做是无宗教信仰的民族,这着实令人好奇。观及历史,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与中国渊源颇深,这激起了我对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好奇心。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印度,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变化剧烈。铁器的普及使农业发展趋于成熟,商业与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繁荣。众多以繁荣城市为中心的国家也强大起来。而社会财富的增长与个国王权的的上升,促使争霸战争不断发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相应的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亦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执掌宗教事务的为“婆罗门”,执掌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四种姓依次的地位和权利由高到低。又言四种姓是神造的,不可变更,并力图用这种说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少年时期便是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释迦牟尼本命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根据印度当时的习俗,在婴儿诞生之际会有预言家预测新生儿的未来:位居种姓制度之首的一个婆罗门,预言悉达多将会统治全世界,只要他待在王宫;否则,他将成为伟大的宗教修行圣者。净饭王对王子疼爱有加,期望他有朝一日能继承王位,统理王国,所以国王把他幽禁在固若金汤,美轮美奂的王宫高墙之内不让他接触一丝一毫世间的丑陋与肮脏。然而就像所有故事所揭露的,真相总是会被发现。 悉达多想要认识王宫外的真实世界。然而,他的四次出宫却让他认识到了众生的疾苦:生老病死。悉达多开始寻求解脱之路。离家之后,悉达多分别尝试了禅定和苦行之法,但都没有帮助他获得解脱。最终,悉达多在一棵毕钵罗树(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悟出了“四谛”(苦禘,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去世。 佛教最早的分裂出现在佛陀(即释迦牟尼)仍在世时,传说佛陀的堂弟调达随佛出家,智慧与异相仅次于佛,他公然提出异说,分裂僧团组织,并率五百比丘尼另立僧团,与佛陀分庭抗礼。随着佛陀的逝世,僧侣间的意见分歧愈益严重。为统一思想,相传佛教曾组织过三次结集,在第二次结集时(佛陀逝世一百多年后),为能否接受金银布施,储存多余食物等“十非法事”而分化成了“上座”和“大众”两部。上座部认为十事非法,大众部认为十事合法。到了公元前一至三世纪,因为一部分佛教徒众使自身的生活世俗化,并接纳在俗的男女为信徒而产生的思想新潮,大乘佛教应运而生。大乘佛教虽不公开斥责早期佛教,却认为早期佛教只是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为“小道”,“小乘”而自命“大道”,“大乘”。然大乘,小乘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平

佛教与科学-物理系者对佛教的认识

佛教与科学:物理学者对佛教的认识 (2012-09-22 13:48:52) 原文资料图 物理学者对佛教的认识 作者:紫虚居士 1、前言 我是个学物理科班出身的,目前在某研究机构任职研究员,从事先端科技的研究,业余研究佛学,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是观世音菩萨的绝对忠诚的信徒。 有些亲戚说:“读书读到博士的人,还那么迷信,是不是头脑有些阿达!”对这些亲戚们我“无话可说”,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介绍佛教一些知识外,主要是要告诉大家佛教决非迷信的宗教,有人问我信佛教的理由是什么,我只告诉他“我是从事实验研究工作,若佛教的修行不能给我一些东西,我是决不会相信佛教的!”佛教修行中的体认,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能也不方便告诉他人,当然也有一些实际的效应。 我学佛的心路历程已相当久,多年以来我对周遭的很多问题都充满疑问,包括:人到底是像机器那样,还是尚有灵魂?人是怎么出生的?死了以后又去那里?有没有来生?我们的宇宙是怎么样的况?有多大? 物质不断分割到基本粒子后,还会变成什么?基本粒子是不是还可再分割下去?我们所认识的森罗万象到底是唯心的、或唯物的、或者是心物二元的?花开花落,人的青春转眼消逝,人生要怎么过日子,对人生要保持什么态度才正确?

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求学时代就不断看各种书籍以期望能得到答案,那时想法是宇宙间各种问题都可用物理来解决,但到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对周遭各现象的无常感,使我由青春期开始就对人生抱持着悲观的态度,尤其每当秋风吹起,心里就有些伤感,总觉得生命离终点又近了,火红的落日也给我同样的感觉。记得有一次登玉山,到达排云山庄,恰巧是落日余晖的时候,那时内心的感伤到现在还留在心上。 年纪稍长,对人事之间的一些起浮升降,对一些长辈的过世,对一些友人在壮年时期就离开人间的惨事更是感触良多。似乎任何人,不论富贵贫贱,有钱没钱,每个人都经历大致相同的过程:出生、成长、谈恋爱、结婚、生子到生病死亡,一生就像走马灯转个不停,劳碌奔波,心力俱疲,而最后什么也带不走。这就是未学佛之前我的人生观,是相当悲观的。 也许我运气不错,或是佛菩萨的慈悲,大约十五、六年前,我想由静坐方式来使身体健康,读书做事更有效率,于是看一些有关静坐方面的书籍,也看到一些念佛与禅坐方面的资料,我就开始静坐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也开始接近佛教一些书籍,这才发现佛教相当科学,此后多年我不再看文学、哲学方面的书,有空闲就看佛教的书,几年下来在修行上也有点体认。 最近几年,我已完全摆脱过去心里的困境,夜晚偶有所梦,但梦境也不同往日,目前我已体认到“随缘度日”的真正意义,现在生活比以前更忙碌,但心中踏实无碍,对做事我抱的态度是:“很多事值得去做,但终究是空的”,这就是行菩萨道。如此,人生就不会烦恼,生活就不会消极。 本文是个人学佛的一些心得,也许不太成熟,但对一些与我一样的所谓知识份子也许有些帮助,假如他们也长期在找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话。在本文中将介绍佛教对物质、人类、轮回、宇宙等问题的一些看法,也介绍科学上在这些问题上的发现与看法。此外也介绍一些佛教的基本概念,最后介绍我所粗浅认识的一些修行方法及有关的问题。 2、佛教对物质世界的看法 楞严经中,佛教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有很精采的说明。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 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变成“邻虚尘”,这是很小、接近虚无的尘。它的结构是“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佛是告诉我们,物质状态的细小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而已。也就是由虚空产生有色相的半实半空的东西,然后再生出物质。 本师佛在说法那时候科学上还没有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名词,所以他只有以“邻虚尘”“色边际相”等名词来表示。佛的表示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他对物质组成的说法到今天才被科学逐渐证实。近代科学研究的结果,知道物质可由大往小不断细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与电子组成……

佛教认识论

佛教认识论 佛教认为一切存在(包括人本身)都没有永恒的绝对的实体,因此佛教认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万法皆空”,以便控制、减少和停止人的活动,从而达到涅槃状态,进入解脱境界。1.根、境、识:认识的对象与可能 佛教以人的认识是一个复合现象,是人的认识器官攀缘、接触外境而产生的结果。这就是“依根缘境生识”说。 佛教所谓“根”是指人体的器官、机能或能力,如:眼、耳、鼻、舌、身、意,被称为“六根”。佛教所谓“境”即对象、现象,或外部的客观世界。境作为感官和心所知觉所认识的对象,也称作“尘”,有时尘境连用。尘有染、污的意思,指境犹如尘埃对人的情识有染污作用。佛教一般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对象为境,相应地称为“六境”或“六尘”。六根和所缘的六境,分别相应地产生“六识”,此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以上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佛教认为,十八界包括了宇宙的一切现象,是对宇宙万有的总的分类。 佛教的宇宙观是缘起论,即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起的。就认识问题而言,佛教认为,认识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认识的器官或机能(根)、客观的对象(境)和主观的认识(识)。在这里,六根六识是内在因素,六境是外在因素,内在的即主观的,外在的即客观的。但从根本上说,佛教讲“缘起性空”,无论人类个体或外界的其他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因此,以上认识的三方面因素实际上都是相互攀缘的,哪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将不复存在,即任何一方都没有独立的自性。比如大乘佛教就明确提出“万法为识”、“唯识所变”的思想,从主客一体的角度强调一切存在都是主体意义的变现。质而言之,佛教完全是在主体意识上“假说为我”,其目的是控制人的自我意识,这里包含了否定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区分,进而取消外部世界实在性的思想倾向。 2.冥想直观:认识的方法或途径 佛教并不一般地反对世间知识,比如《华严经》就说过,欲入菩萨境地,必须学通百科技艺,智贯古今,成为世间全才。但佛教毕竟以追求人生解脱为最终目的,所以它认为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佛教智慧虽也有知解意味,但主要是直觉作用,而不是在主客对待的格局中认识对象的思辨作用;它不是在时空条件下理解外物的经验性质,而是直接把握、体悟外物的本质或本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 为了获得这种智慧,佛教宣扬和提倡冥想直观,认为冥想直观是了知、把握、体悟宇宙人生的根本方法。大小乘佛教的观法很多,大体上说,小乘的观法有舍离倾向,即偏向于出世,大乘的观法则有入世意味,较少舍离世间法之意。这里着重介绍小乘的“五停心观”和大乘的“实相观”。 小乘佛教的五停心观是使各种虚妄的即妨碍佛教修行的心理活动得以停止,进而观照宇宙人生真实的五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①不净观,即欲望多的人观想自己和他人的色身所存在的诸多不净之处,以便息止自己的贪欲心的观法; ②慈悲观,即多瞋多怒的人由亲人、朋友推及仇人,观想一切众生,生慈悲心,与乐拔苦,以息止瞋恚烦恼的观法; (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佛教慈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布施。认为“布施有三:一为财施,二为法施,三为无畏施。”财施就是财物的施舍,就是救助贫困;法施就是将佛法说与人知,以佛法度人;无畏施就是救人厄难,令人无所畏惧。) ③因缘观,即观想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

谈谈我对佛教的认识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一、求佛祖保佑的人,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于是现在有一种时髦就是烧香拜佛。 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到寺庙走一走,看一看。一到那里就会发现:不管什麼时候,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烧香的、上供的、拜佛的、求签的。有想请佛保佑去病驱灾的;有想请佛保佑永结良缘的;有想请佛保佑升官发财的,甚至贪官也想求佛保佑免除牢狱之苦,永葆荣华富贵。天下之大,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我想佛祖释迦牟尼在西天灵鹫峰上见到此情此景也会哭笑不得!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二、佛是什么东西? 佛是什麼?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 佛和我们一起思考人生;佛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读破万卷佛经,不如在普通的生活中为一位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切莫因善小而不为。切莫口是而心非。切莫空谈而不去实践。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中国人,你对佛教的误解有多深 1)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宗教迷信”、“太消极”,“太保守”。 而把佛教作为教育、作为智慧,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心灵自在的佛教,教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佛教,如何落到这步尴尬境地? 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 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个意思是指世上没有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缘聚缘散。 如同宇宙之空旷,才有星河之灿烂。也犹如越虚心的人才会学到越多的东西。这样的“空”,不知道为何被理解为“消极”呢? 2)一些人因为生活的挫折,心灰意冷,于是想到逃避想到了出家做和尚。这于是又被看作佛教是“消极”的一个“罪证”。你可以到山里到寺院里出家去图清净,但那并不是佛教的真正精神。 实际上,真正的“出家”有着无比积极的意义。出家的僧人担负着传承佛法、帮助天下人破除烦恼的责任。成为和尚住进庙里,是因为可以心无旁骛地真参实悟,学到真本事,最后是需要把佛法普及开来的。就如同埋头做实验,实验成功之后

对佛教三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佛家中人生的三大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一境界。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无法改变的无奈。没有被人欺骗,没有被人下套,没有领略到社会的黑暗面,没有理由的选择相信,认为怀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们看过很多的偶像剧,其中赞扬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处于这个境界,虽然是假的,但却将这一时刻的性格诠释的很好。如《海豚湾恋人》中的易天边,在海边成长,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心等待童年时的达达回来。如《天国的阶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许愿,喜欢动物,对人毫不设防。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二境界。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一般人在经历一些事后对待人生的一个态度。被人骗后,选择了不再相信,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身边的人,看待社会,不愿但又觉得必须怀疑。受伤害后选择了自卫心理,不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真性情隐藏在面具之下。有些时候宁愿忍着泪滴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渐渐失去,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原来在意,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这个时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热情的心,渐渐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愿再去付出。认为一切与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没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没有原本对梦想天真的执著。很多人一生中都只活到这个境界,这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一个戏剧化的无奈——最痛苦的那个境界却困住了最多的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三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古代的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不屑于权势的梅妻鹤子。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一切毫不在意,万事放下,不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脱。

对佛法的认识

对佛法的认识 佛教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是有争议的,大概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被认为是有神秘法术的宗教,与阴阳家的和后来道教没什么区别。在公元二世纪,有一种说法认为佛不过是老子的弟子而已,佛经的教义是《道德经》即《老子》的外国变种。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为信。 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比较有形上学意义的《佛经》翻译的更多,对佛学的了解也进了一步。这时候认为佛学很像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而不像道教。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其中一些佛学与中国思想结合,比如中道宗和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同时也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佛教的所有宗派都相信“业”的学说。业指行为、动作;实际不仅包括外部的行为,也包括一个有情物说的和想的。佛学中,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些什么,这些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今生是前世业的报,来世又是今生业的报。这一连串的因果报应,就是“生死轮回”,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的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人们还是渴求、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要逃离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就是将“无明”换成觉悟,也就是菩提。个人可以在多次再生的过程中,积累不再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从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解脱出来的状态,叫“涅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佛教的大乘宗教,也就是性宗,阐发了这个学说,并将宇宙的心这个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 中道宗提出“二谛义”:普通意义的道理为“俗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为“真谛”。总共有三个层次,低层次的真谛即为更高层次的俗谛。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此为俗谛;诸佛说万物实际上都是“无”,都是“空”,此为真谛。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是“无”都是片面的,其实“有”同时也是“无”;因此,说万物是“有”或是“无”都是俗谛,万物非有非无,即不片面的中道才是真谛。第三层次,非有非无即是进行了区别,一切区别本身就是片面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万物非有非无也是俗谛了,而真谛是: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知“无”即与“无”同一,就可以达到“涅槃”的状态。我们不能问涅槃状态

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 一、超越科学 现在有很多文章用科学的观点来解读佛教。佛教本身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说比科学还要科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只是佛教不用这个名词而已。佛教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佛”,一个是“教”。“佛”是圣人,“教”是佛的教化。 一个理论正确与否,并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表现。用科学的方式也可以,文学的方式也可以,医学的方式也可以。为什么现代有很多学问不断地被推翻、被否定呢?就是因为这门学问并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如果有人见解更高,那这种看法就被否定掉了。佛法已经流传几千年,有没有人超过古人,提取出更高的宗教呢?好像没有了。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它们都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三大宗教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传扬。从长远的角度看,后人也基本没有再创造新的宗教了。为什么后人没有创造出来,说明古人远远超过我们后人,后人的智慧没办法超过前人。 所谓科学也好,其他世间学问也好,能够超过前人的智慧吗?现代的科研手段也有一个优势,可以通过科学实验,通过高科技手段,观察到一些现象,从而发现科学一直追求的东西,在佛法里面早就有答案了。其实佛教早就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就是生和死。每个人也就活几十年,都只看到生,看不到死后的世界。用科学的手段,包括医疗、心理学,用很多方面的学问来研究生死,研究得出来吗?站在“生”的角度能研究出“死”的结局来吗?这个永远不能研究出来的,因为不在同一空间范围之内,死亡的事例也不是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

更高的世界是佛的世界。其实大家对佛都不认识,到底“佛”是什么?这已经超出常人的概念了。大家都信仰佛,礼拜佛,对“佛”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世间任何伟人、英雄的礼敬。几千年下来,那么多名人、圣人、伟人出现在世间,甚至流传千古,但能受到后人的尊重,顶礼膜拜,甚至跟随的,其中大部分还是与宗教有关。这就可以看出来,宗教的创始者,佛或者是耶稣等,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影响面,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 二、超越迷信 佛教根本不是迷信,佛教是破除、超越迷信的,是智慧超前的一种认识。现在很多人错把佛教当成迷信来看待。其实就把佛教当迷信来信仰也没错,因为我们人类信佛就是“迷信”,我们本身不是有智慧的人,不是我们很有智慧,很了解佛才来信仰。恰恰相反的是,因为不了解佛而来信佛,甚至已经信佛的人,很多人还是不认识佛,佛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还是不知道。 从世俗的层面讲,这就是一种“迷信”,而且需要这种“迷信”,“迷”——入迷了,被迷住了一样。但这种“迷信”与世间讲的迷信还不一样,世间讲迷信就是盲目的信,没有道理、是非不分、好坏不分的信。 从宗教信仰的层面来讲,信仰本身就是入迷的,不然就不能叫信仰了。信仰的产生,就是因为人们内心有需求。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佛、关注佛教?因为发现人的能力很有限,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才转向信仰。 三、最具吸引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