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案例

家长学校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案例多年来,省教育厅关工委根据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主动作为,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有力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为提高家长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省教育系统第一所家长学校于1997年创立。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省家长学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覆盖面越来越大,办学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现在,全省有1623所中小学办起了家长学校,占中小学总数91%(不含小学教学点),大多数家长学校做到或基本做到正常开展教学活动。海口市中小学校家长学校办学率达100%,家长培训率达85%以上,基本实现了“孩子入学、家长入校”的目标。2011年3月21-23日,顾秀莲主任到海南考察关心下一代工作,对我省举办家长学校工作给予很高评价。她希望能进一步系统总结经验和做法,特别是要注意总结海口市创办家长学校的经验和做法,使之成为将来在全国推广办家长学校的可鉴办法,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

回顾办好家长学校的实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新家长学校办学体制

为了办好家长学校,1998年海口市教育局关工委挑选城区学校二十七小和农村学校丰南中学作为办学试点,经过5年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关工委的积极性,办好家长学校”的基本办学经验,并在2003年10月10日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召开的琼北片家长学校工作现场会作了介绍。可是,在推广试点经验的过程中,许多

学校领导对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缓慢甚至消极对待。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创办家长学校只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关工委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有学校的积极性。因为学校是家长学校的办学主体,它具备师资、场所、设备、管理等独有的优势,可为家长学校的办学提供诸多重要保障。2004年中旬,在原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海口市教育局关工委提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主办、关工委主动配合的“三主”办学体制。

实践证明,实行“三主”的办学体制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统一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及时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能够充分调动学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老同志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工委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省教育厅关工委及时总结推广海口的经验,在全省教育系统举办的家长学校都统一实行“三主”办学体制,这就从体制上保证家长学校办学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适应家长学校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在家长学校创办初期,各家长学校大都是请省、市县家教讲师团的成员到校上课。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家长参加培训人数的增多,教学内容的扩展,光靠讲师团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办学的需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就成为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于是,各学校都先后组建了自己的教学团队,并逐步做到校领导带头、德育教师当骨干,班主任为主体,有条件的聘请优秀家长、社会上家教专家参加。

(二)抓好教师培训。采取省、市县、学校三级培训相结合。2011年4月,省教育厅和省关工委、省妇联联合举办全省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2013年5月18日至2014年5月22日,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以市、县为单位,对全省家长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先后在全省18个市县举办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共有2230多名校长、教师参加培训,实现了全省市县家长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全覆盖。这次培训,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统一制定培训方案,统一安排课程,统一印发培训资料,统一选派专家授课、评课,统一组织指导,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2015年11月19-20日,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联合举办我省首期家长学校校长培训班,220多名家长学校校长、市县教育局分管家庭教育的领导、市县关工委家教团负责人参加了培训班。省关工委主任、省政协原主席陈玉益在培训班上作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政府总督学石秀慧作主旨报告,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应邀到培训班指导并作辅导报告。2014年、2015年,昌江县关工委和县教育局连续两年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对全县家长学校教师进行两轮全员培训。琼海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各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42期次,对家长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2014年全省共派出84名骨干教师到江苏、北京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三、开展创建省示范家长学校活动

为了推进全省家长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省教育厅关工委促成省教育厅于2011年6

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示范家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并制定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细则,决定从2012年起,定期评估一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

2012年12月24日至2013年1月18日,省教育厅组织由厅基教处、思政处、督导室和厅关工委派员组成的评估组评估第一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评估组通过听取家长学校自评情况汇报、听一节家长课及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查看家长学校的基本设施和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申评学校的办学条件、组织管理、教学活动、办学效果、办学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认真评审。2月18日,省教育厅决定授予三亚市实验小学等13所家长学校“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称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学习他们的经验,扎扎实实办好家长学校。

厅关工委及时总结全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还把介绍全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作为省级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项内容。全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海口市琼山二中家长学校(省示范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分别在教育部关工委会刊《关心下一代》杂志2013年第4期、第6期刊登。

今年11月30日—12月14日,省教育厅又组织对25所申报第二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进行评估。省教育厅关工委将进一步总结第二批“海南省示范家长学校”办学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推动我省家长学校办学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四、科学设置课程

各家长学校注重从本校学生和家长的实际出发设置课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海南中学初中部家长学校根据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育人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按年级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置课程,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初一年级针对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的特点和家长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小升初的需求,开设《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教育策略》、《如何帮助孩子初中学习与生活》、《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引导》、《本年级学生的整体表现及教育对策》、《为了交还你一个健全的孩子》;初二年级针对学生步入青春期的特点和家长对孩子沟通的需求,开设《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应对》、《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应对》、《正确引导孩子择友与交往》、《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茁壮成长》;初三年级针对学生面临升学的特点和家长对孩子人生规划指导的要求,开设《引导孩子确立中考目标》、《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中考焦虑》、《帮助毕业班的孩子选择自己的志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中考成功》。这些课程设计形成了系列化,针对性强,很受家长欢迎。

五、拓宽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

家长学校是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主阵地、主渠道,但是,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需求,光靠这个是不够的。。各家长学校在上好家长培训课的基础上,还注意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日常工作,采取各种形式,拓宽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一是利用召开家长会上家庭教育培训课。召开家长会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参加的家长比较多,各学校普遍做到在完成家长会的常规议程后,安排教师给家长上一节培训课,

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家长时间,来一趟学校得到双份效益;二是利用家访,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加大家访中家庭教育指导的元素,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讲求实效。三是利用互联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少学校以班级博客、微信群、QQ群等手段为载体,有些学校还在校园网开辟家教网页,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方法,探索家校合作的新路径,使家校合作更为便捷、实效。;四是组织亲子活动。海口市琼山三小、三亚市一小等学校组织的亲子阅读、亲子“随手公益”、家长与孩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才艺比赛等活动,效果明显,深受家长欢迎。五是总结交流家长教子经验,让教子有方的家长现身说法;六是向家长推荐优秀家教读物。

六、组织编写教材和征文活动

省教育厅关工委与省关工委联合编写家庭教育教材。海南中学关工委副主任劳王章主编的《家庭教育讲稿汇编》(中学卷)、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吴军主编的《家庭教育读本》(小学卷),分别于2010年、2012年出版发行,为我省家长学校提供了具有海南特色的自编教材。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保亭等市县也从实际出发编写家庭教育资料,供家长学校教师教学参考。

2011年,省教育厅关工委与省关工委、省妇联组织“家庭教育大家谈”征文活动。全省共收到各地选送的征文180多篇,经评审,将38篇教育孩子有方的优秀征文收入《家庭教育大家谈》一书出版发行,这些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为家长学校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我省教育系统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使家长学校越办越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强家校合作意识,齐心协力共育新苗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相了解、理解,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海口市丰南中学以往因为土地纠纷,一些家长经常跑到学校寻衅闹事,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家校矛盾较深。该校创办家长学校以后,广大家长经过参加培训,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认识到孩子在学校里读书,自已就是学校的主人,从此不但不到学校捣乱,还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帮助学校解决许多困难,使学校一跃跨入海口市先进学校的行列。屯昌县南坤中心小学有一位学生很顽皮,上课时经常作怪脸逗大家笑。有一次老师批评他不听,就用手轻轻地揪了一下他的耳朵,不料这位学生的家长小题大做,一定要学校送他的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学校无奈,只好逐级送他的孩子到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和海南人民医院作检查,直到三级医院都证明他的孩子没有伤,他才罢休。后来这位家长听了一堂《如何当好合格家长》的辅导课,感同身受,课后便找学校领导承认错误,表示今后一定要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2.改变陈旧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孩子水平

广大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普遍更新了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人才观”,学会了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海口市琼山二中初二(133)班陈俊儒同学平时比较调皮,喜欢和

家长对着干。家长心急如焚,总是责怪孩子把做父母的好心当成驴肝肺。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后,家长了解了原来是这种年龄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于是,家长主动与孩子沟通,配合班主任进行教育引导,陈俊儒同学进步很快,2012年中考以满分八颗星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海南华侨中学。海口市丰南中学学生蔡笃智幼年失母,家境贫苦,因不满父亲的高压式管教,曾一度离家出走,父子关系紧张。父亲听了家庭教育讲座后,认识到简单粗暴对待孩子造成的后果,从此他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谈心沟通,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父子关系融洽了。蔡笃智为了报答父亲的关爱,发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海南中学。琼海市一小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家长,在家里开设盲人按摩床位,不管生意多忙,只要有家长课,他都要关门歇业,让妻子领他去听课。他说:“我是个盲人,眼前漆黑一团,但每次听完家长课,对于怎样当好家长,怎样教育好子女,心里便

很亮堂。”

3.提升校风教风学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文昌市昌洒华侨学校创办于1982年,2005年各地华侨和港澳同胞捐款400多万元,学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楼、科学馆、体育馆和学生宿舍,教学设施齐全,同时办起了家长学校。该校每个学期都安排四至五节课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还给每位家长送一本关于教育子女的书。在家长的紧密配合下,该校坚持开展以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校风、学风、教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文明礼貌闻名全市,而且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被评为海南省规范化学校。定安县新竹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创办家长学校以后,家

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与学校找到了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家校合力育新苗,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自2007年来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办学质量评估中稳居全县农村初中前茅,中考成绩显著,无论是省属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均居全县农村初中前列。学校创办的琼剧班、美术班、文艺队有声有色。在近几年的县田径运动会、排球赛、文艺汇演、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学校正致力于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农村品牌初级中学。

我们在举办家长学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教育厅和家长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问题仍然不少,比如,教师家庭教育专业水平不高,家长学校授课缺乏系统性,等等。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不断提高认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为推进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