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2018中国药师协会性激素化验单解读考试答案

性激素化验单解读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下列哪项不是绝经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适应症() ? A.骨质疏松症 ? B.阴道干涩 ? C.子宫内膜异位症 ? D.反复泌尿系感染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下列哪项不是性激素补充治疗的禁忌症() ? A.子宫肌瘤 ? B.耳硬化症 ? C.肾功能障碍 ? D.可疑乳腺癌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有关激素补充治疗的计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应使用标准计量治疗 ? B.应在开始激素补充治疗时用大剂量缓解症状,之后减至标准计量? C.应根据性激素化验值决定最初治疗计量 ? D.应使用最低有效计量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有关激素补充治疗的开始时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建议在卵巢功能减退并出现绝经症状后开始激素补充治疗 ? B.建议在月经紊乱后开始激素补充治疗 ? C.建议在血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开始激素补充治疗 ? D.建议在达到平均绝经年龄后预防性开始激素补充治疗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有关激素补充治疗的用药途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口服给药是最佳给药途径 ? B.最接近天然孕激素结构的是醋酸甲羟孕酮,其次是地屈孕酮 ? C.经皮给药比口服给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低 ? D.经阴道给药剂量应高于口服给药剂量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有关激素补充治疗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围绝经期开始激素补充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B.围绝经期开始激素补充治疗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C.围绝经期开始激素补充治疗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无关 ? D.就此问题尚无共识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 有关激素补充治疗与肿瘤的发生风险,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雌激素和孕激素补充治疗5年内,不增加患者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 B.雌激素和孕激素补充治疗5年以上,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不确定 ? C.激素补充治疗是否增加卵巢上皮性癌风险不确定 ? D.雌激素和孕激素补充治疗5年以上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有关激素补充治疗的随访,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应建议患者在初始激素补充治疗的1、3个月两次随诊观察疗效及副反应? B.激素补充治疗的副反应主要出现在开始治疗的半年以后 ? C.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应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5mm为警戒值 ? D.用药一年及以后至少每年复查1次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 . 对于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 A.经期第3天测FSH>10I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 B.21岁,不规则出血10余天,P低水平,为无排卵性功血 ? C.FSH、LH升高,E2低,为卵巢性闭经 ? D.FSH、LH、E2均低水平,为下丘脑或垂体性闭经

最新功血患者健康宣教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 独一无二的自己功血患者健康教育路径 入院当日:患者入院主班护士热情接待,做好入院登记,签订医患道德合约,引领患者至床边介绍管床护士认识。管床护士作自我介绍、介绍住院须知、住院环境、责任医生、护士长、规章制度、安全知识,介绍洗手间冷热水使用、传呼器、电视的应用并示范(方式:讲解指导患者及家属阅读告病员书、入院须知、住院指南、带领参观病房环境)。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检查地点(个别讲解必要时由华南护工接送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说明用药、输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指导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铁、钙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猪肝、动物血制品、木耳、菇类、花生、新鲜蔬菜水果等),勿饮浓茶、咖啡等饮料。指导卧床休息,垫好会阴消毒垫,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合并严重贫血者,易于晕倒,指导改变体位时动作应慢,外出或如厕时,应有人陪同,防跌倒等意外。 入院第2天、第3天:继续遵医嘱用药,观察阴道流血量、颜色。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勤换清洁的会阴垫。指导病人准确估计流血量:平均一片会阴垫完全浸润时可吸收20-30mL的血量。如1-2小时内,完全浸润2片棉垫,表示出血量非常大,应及时按铃与护士联系及时处理。指导进食牛奶、鸡蛋、瘦肉、猪肝、动物血制品、木耳、菇类、花生、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入院第4天至出院前:继续观察阴道流血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遵医嘱按时、准确使用性激素。改口服雌激素时,指导严格按时服药,药量必须非常准确,以免引起内分泌紊乱。告诫患者不得随意停药、改用量,药物需妥善保管,凡潮解、粉碎的药片,一律不要服用。在停药后3-5天,产生撤退性出血,勿认为是治疗的失败或复发,切不可把性激素作为一般止血药应用,在撤退性出血时擅自服用,造成反复出血,使病情更趋复杂。大剂量雌激素口服治疗时部分患者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副反应,向病员解释,必要时加服维生素B6、胃复安等治疗,但切勿因副作用而停药。功血的治疗期较长(3个周期)。须再次提醒患者要有耐心,止血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不是最终目的,必须在血止后进一步调整月经周期,切不可半途而废以致前功尽弃。 出院指导:继续人工周期治疗的病员,应反复交待服药剂量、时间、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如在服药期间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应及时就诊,调整药物的剂量。定期复诊,继续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

妇产科学病例分析题

《妇产科学》病例分析题 《妇产科学》病例分析题 1、孕妇35岁,G1P0,孕36周,浮肿(++),血压21.3/14.6kPa (160/110mmH蛋白尿(++),一天前出现头痛,恶心。入院诊断为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1)试写出此孕妇3个主要的护理诊断。(2)该孕妇目前应接受哪些护理措施。(3)目前用硫酸镁治疗,写出硫酸镁使用的注意事项。答案:(1)知识缺乏:缺乏对妊高征处理的相关知识有母儿受伤的危险:与子痫发作时病人意识丧失有关焦虑:与担心高血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有关(2) 1、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 2、指导病人摄入足够的水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及足够蛋白质的摄入 3、硫酸镁的用药护理 4、重度妊高征患者,保持病情稳定、预防子痫发生,为分娩做好准备①将病人安排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病室,医护活动尽量集中;②准备下列物品:呼叫器、放好床档防坠床、急救药物用物、产包。(3)硫酸镁的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故在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其毒性作用,控制入量,滴速以1g/h,不超过2g/h。同时监测以下指标: 1、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2、呼吸不少于16次/分钟; 3、尿量不少于25ml/h;尿少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受到抑制,镁离子蓄积,故应随时备好10%葡萄糖酸钙,及时给予解

毒。 2、一孕妇,26岁,孕27W(夜晚无异常否认性生活)晨起时发一内裤及床上有鲜血,站立时也随着出血感,立即来院,入院后给予保守治疗,问病史曾有2次怀孕,自然流产,强烈要求保住此胎,胎儿安好,给母亲对症,支持期待疗法,阴道间断、少量出血,孕32W晚2Am,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蹲痰盂,500mL,仍有活动出血;请作出诊断(相应的检查)及处理?(12分)诊断:前置胎盘答案:进一步检查:(1)观察生面体征。(2)B超观察胎儿、胎盘、羊水。(3)胎监监护胎儿处理:(1)促进胎儿肺成熟;(2)绝对卧床、左侧卧位、吸氧;(3)静脉给予补液,立即准备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 3、某患者,LMP:2004年3月10日,停经50天时,阴道流血,量少,有早孕反应,于2004年5月3日入院。无痛或有轻微下腹疼痛,伴腰痛及下坠感。妇科检查子宫颈口闭,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符合,B超示:宫内可见一妊娠囊,有胚芽和胎心音波动。请给该孕妇作出诊断、治疗。(8分)答案:诊断:先兆流产治疗:(1)卧床休息,吸氧;(2)营养饮食;(3)禁止性生活(4)黄体酮20mg im QD;VitE20mg tid(5)观察胎儿宫内情况。 4: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1)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什么?(2)拟给该患调整月经周期,宜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利弊探讨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利弊探讨 摘要】现阶段国内有超过20%的女性正处在绝经期,绝经期的妇女大多数都正忍受着各种绝经期不适症状带来的烦恼,但只有少部分的女性目前接受激素治疗。面对这么低的治疗率,医生与患者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对有适应证的绝经期女性应该积极地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本文对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必要性以及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绝经期激素治疗存在的误区,以供参考。 【关键词】绝经期;激素;治疗 1、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必要性分析 绝经是到达一定的年龄后没,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的中老年女性就认为这是一种机体正常衰老过程,任由其自由发展。但是,这是做法在医学上是大错特错的,现阶段多种对老年女性造成困扰的慢性疾病例如风湿病以及骨质疏松等都有可能是从绝经期开始的,医生与患者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对有适应证的绝经期女性应该积极地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女性中老年期的健康与绝经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调查显示,在绝经期8到16年内妇女非常容易患上骨质疏松或者市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最好办法是在围绝经期采取激素补充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只有1%的绝经女性曾接受过激素治疗。因为激素补充治疗除了能治疗骨质疏松外,还能改善中老年女性潮热、潮汗症状,以及改善绝经相关生殖道泌尿道症状。 2、关于绝经期激素治疗存在的误区 我国女性对于绝经期普遍存在三大误区。第一是不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第二是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虽然有很多身体上的问题,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第三是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也想采取措施,却不了解应对绝经期症状的正确方法。根据女性健康倡议(WHI)一项数据调研显示,45~65岁之间有绝经症状的女性中,仅有1%接受了治疗。很多妇女甚至医务人员对激素补充治疗上存在认识误区,最常见的是担心增加患癌风险以及会发胖等。实际研究发现,正确应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的女性,患内膜癌、乳腺癌的比率要少于未应用激素治疗的女性。对乳腺癌发生的说法尽管目前仍有争论,但研究显示,长期使用雌激素10年以上,乳腺癌的发生危险才可能略有增加。但只要定期进行监测,出现问题可早期发现,所以还是比较安全的。 事实上,女性面对绝经期出现的种种不适症状,不应报以消极忍耐的态度,而应积极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消极对待或者服用保健品改善绝经期症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尤其是服用不明成分、不明剂量的保健品,不仅不能改善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值得怀疑。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出现月经紊乱并伴有绝经期症状,应该先到妇产科或者绝经期科室,检查一下体内激素水平,判断是否进入绝经期,从而对症下药。 3、绝经期激素的最佳补充时间分析 对于激素补充要趁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栓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及早开始激素补充(早于45岁),对于附壁血栓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果在65岁之后才开始激素补充,则显著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另外,早期补充雌激素的益处很多,比如雌激素会使脂肪分布更合理、改变血脂成分,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抑制骨丢失并促进肠内钙的吸收、改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除了激素补充治疗,在饮食上要健康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粗粮、鱼和瘦肉,减少盐的摄入、规律运动及控制体重。围绝经期是激素补充的最佳“时间窗”。所谓围绝经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米非司酮;绝经过渡期功血 1临床资料 200210/200412在渭南市第二医院妇科确诊的200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年龄45~53岁,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75g/L,经B超、诊断性刮宫内膜病理检查确诊,无药物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实验组)与妇康片组(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服3mo,第4月始米非司酮12.5mg/两日,连服3mo.对照组口服妇康片5mg,每日3次,2~3d血止后每隔3d递减1/3量,直至每日2.5mg作为维持量,至血止后20d停药,第2月始自月经周期第5日起,每日口服妇康片2.5mg,连服20d.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期间给予抗贫血治疗.实验组在服药过程先后出现闭经,1a后随访7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24例月经稀少,3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中有82例用药后月经规律,经量减少,18例因服药期间经血量增多,改手术治疗,1a后随访20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总有效率为

82%.两组治疗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病例血红蛋白值由平均75g/L上升到100g/L.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2讨论 有资料表明米非司酮对下丘脑的作用是抑制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分泌;对垂体不仅直接抑制FSH和LH释放,而且还促进卵巢抑制素分泌[1],从而使血清FSH和LH水平进一步下降;对卵巢作用主要是抑制卵泡发育和延迟排卵,也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促进其凋亡,从而增加闭锁卵泡数,加速卵巢内残存卵泡萎缩,造成闭经[2].子宫内膜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极为敏感,应用后内膜表现为增殖早中期水平,缺乏明显的周期性变化[3],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在体内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故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在拮抗孕激素的同时,还有非竞争性地抗雌激素作用,故起到了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和妇康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是安全有效的,相比而言,米非司酮用药剂量稳定,用法简单易掌握,且在用药后无撤退性出血,贫血纠正快,并使其过渡至绝经期,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比妇康片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朱四军.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5,15(4):245. [2]张雪莲.酪氨酸米非司酮和睾酮对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1995,4(3):142.

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作者: ————————————————————————————————日期: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先兆流产 病例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例三、卵管妊娠 病例四、胎盘早剥 病例五、胎儿宫内窘迫 病例六、妊娠期糖尿病 病例七、产后出血 病例八、慢性盆腔炎 病例九、宫颈癌 病例十、子宫肌瘤 病例十一、卵巢囊肿 病例十二、绒癌

先兆流产(2011.02) 病史 1.病史摘要: 王丽蓉,女,30岁。主诉:停经45天,少量阴道流血一天。 患者停经45天,于一天前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腹痛,未引起重视,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但量亦未增多,无组织块排出,来院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好,食欲佳,两便无异常。平时身体健康,无妇科疾病史,月经规则,5/30天;末次月经:2011-01-01(45天前),量如平素,28岁结婚,爱人体健,0—0—1—0,结婚后2月有一次早孕人工流产史。未避孕半年。 2.病史分析: (1)在病史采集中,育龄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并有停经史,要初步鉴别出血是否与妊娠有关,应重点询问患者出血与月经的关系、出血量、持续时间、有无组织物排出、有无腹痛等。如有腹痛,应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还应了解阴道有无水样排液,阴道排液的色、量及有无臭味,有无妊娠产物排除。 (2)停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对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①流产:发生在妊娠28周以前,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 ②宫外孕: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③葡萄胎:多数患者在停经后2~4个月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断续不止,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且常反复大量流血,因葡萄胎组织自蜕膜剥离,使母体血管破裂。有时可自然排除水泡组织,此时出血往往汹涌,而腹痛并不十分明显。结合该患者的表现,多考虑为先兆流产。 (3)病史特点:①已婚女性,停经45天,阴道流血。②无腹痛,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无组织排出,量无增多。③平素月经正常,规则,未避孕半年。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7.0℃,P84次/分,R18次/分,Bp ll0/70mmHg。 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面色红润,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乳房发育丰满,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腹部未及异常包块;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关节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末引出。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产式,阴道畅,见少许暗红色积血;宫颈光滑,宫口闭无组织物堵塞,轻度着色,无举痛;子宫前位、软、均匀增大如孕40余天大小;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 2.体格检查分析: (1)体格检查特点:阴道少量积血,宫口闭,无组织物堵塞,子宫均匀增大、与停经日期相符,质地软,附件区无异常。 (2)阳性体征主要表现在:①子宫增大与停经日期相符。②阴道少量积血,宫口闭,无组 织物堵塞。③宫颈无举痛。可以初步排除葡萄胎、宫外孕等,但仍需进一步的辅助检查。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5-25T17:08:56.6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0期作者:宋玉秀[导读]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妇产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各种临床指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42-02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的,临床也将该疾病称为更年期功血。先前对于该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多采取刮宫或者子宫切除方式,但是由于这样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伤害性比较大,因此逐渐退出临床[1]。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年龄45~55岁,平均(50.68±2.67)岁;出血期间常规检查病理报告显示患者均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血尿常规正常,无血液性疾病;子宫B超检查无任何占位性病变;未见任何服用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并且同意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出血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治疗。给予黄体酮8mg/d,口服,待出血停止之后剂量减半,4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待出血停止之后剂量减少至5mg/d,连续服用3个月。对于两组存在贫血的患者,使用相应药物纠正其贫血状况,并给予支持治疗[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通过彩超检测)及血浆激素指标: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治愈: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异常出血现象,治疗后患者的月经恢复规律或闭经;有效: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异常出血现象或出血量较少,在治疗后患者出血两明显变少;无效: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在治疗期间患者出血量变少,但是在停止用药后出血量又变多。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引起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根本原因是当女性卵巢功能开始处于衰退阶段时,卵泡将停止发育,周期性降低,进而使得卵巢无法周期性合成和释放雌、孕激素,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和变化,因此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此外,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心理压力大或者环境刺激均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分泌功能,此外情绪的不稳定对于疾病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如长期处于压抑、抑郁、焦躁、紧张的状态时,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子宫出血的概率大大增加。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规则、不完全、出血类型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相关,并且激素水平下降速度越快,出血量相对越多。子宫内膜的厚度同样对于出血有着重要的影响[3]。患者出血的量多少不定,量少的呈点滴状,量多则淋漓不尽,甚至有血块出现,严重的会导致贫血。出血时间从几天延续至数十周,病情严重的甚至持续数月,在此期间,往往会出现贫血的症状,例如头晕、乏力、心悸甚至晕厥,需要格外注意。 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拮抗剂,抑制下丘脑分泌LH-RH,进而使FSH、LH分泌减少;抑制垂体分泌LH和FSH,从而使卵泡的发育得到抑制;对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直接作用,促进其凋亡,引起卵巢残存卵泡的衰老,发生闭经,促进部分患者提前进入绝经期;使排卵延迟,诱导黄体溶解,使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竞争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孕酮的生物效应,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腺体的分泌活动减少,使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或萎缩,有效的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内膜退化而达到出血停止的治疗目的。米非司酮还使得孕激素诱导的雌激素受体的基因表达过程受到抑制,使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降低以及使孕酮诱导的分泌功能下降、进而使内膜的发育过程出现延缓,达到减少月经量或者闭经的作用。

功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功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摘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疾病,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类。年轻患者以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为主;更年期患者以止血、减少出血量为主;有排卵型功血,以促进黄体健全为原则。 【关键词】病因;止血方法;饮食指导;卫生指导;健康指导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为妇科常见疾病,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类。前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年龄。精神紧张、情绪冲动、恐惧忧伤是其常见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1 病因 1.1 无排卵型功血 临床最为常见,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有短期停经数周或数月,然后发生出血,流血量较多,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有时表现为不规则出血;也有周期尚准,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可出现贫血。 1.2 有排卵型月经失调 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在产后或流产后多见。按黄体功能情况分为:①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即使月经期在正常范围内,但因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患者不易受孕或易流产。②黄体萎缩不全。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流血量多。③排卵期出血。又称中期出血,表现为月经中期有少量阴道流血。 2 护理措施 2.1 协助医生止血并维持正常血容量 2.1.1出血阶段应迅速有效地止血方法有诊断性刮宫、孕激素内膜脱落法、雌激素内膜生长法及止血药如维生素K1、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C、安络血及立止血等。对血红蛋白极度低下的病人,应检查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新鲜血或血小板。 2.1.2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出入量。 2.1.3嘱病人留会阴垫及内裤以便正确估计流血量。 2.1.4出血多者嘱其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分的休息。 2.2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病室每天用0.5%过氧乙酸喷雾作空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每天测体温3次,如有发热,应增至4~6次,并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观察有无腹痛现象,观察阴道流血量、色、气味有无异常。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其治疗。 2.3 正确合理使用性激素 按时按量服用,保持药物在血中的稳定浓度,不能随意停服或漏服。 2.4 营养指导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含矿物质铁、钙的饮食,如奶制品、蛋、禽类、动物肝脏、菠菜、豆类食物等,以纠正贫血,改善体质。宜少吃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围绝经期的症状和激素治疗方案

围绝经期的症状和激素治疗方案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是女性正常得生理变化时期,大多数妇女没有任何不适,也有些会出现一些征状,俗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一、围绝经期妇女有哪些症状 1.月经改变:大多数妇女月经变化从40岁左右开始,少数妇女可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造成严重贫血。 2.泌尿生殖道改变: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宜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 3.神经精神症状:主要为面色潮红,阵发性发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失眠抑郁,记忆力减退。 4.心血管系统变坏化: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等。 5.骨质疏松:从40岁左右,女性骨质开始缺钙,如不补充,可发生骨质疏松。 6.皮肤:常言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是雌激素做的,围绝经期女性因为雌激素减低,可出现皮肤松弛,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皮肤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 二、如何平稳度过绝经期 正常情况下,60岁以后衰老是正常的,60岁以前衰老一定要积极挽救,在绝经

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了。有些女性会出现像潮热和阴道干燥这样的不适症状。激素替代疗法也叫激素疗法、绝经期激素疗法和雌激素替代疗法,是对绝经期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绝经过渡期治疗:绝经过渡期的标志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可伴有或不伴有低雌激素症状。有低雌激素症状者,应先除外甲状腺疾病等其它因素。有子宫者应先采用孕激素定期撤退治疗,每月加孕激素10一14天,如醋酸甲羟孕酮4一8mq/d,如果低雌激素症状改善不明显,应加用雌激素,如补佳乐1mg,1次/d,连服 21一28天,无子宫者无需使用孕激素。 2.绝经后激素治疗:可选用雌孕激素序惯联合或连续联合方案。 ⑴.序惯联合方案:补佳乐1mq,1次/d,连服21一28天,其中后10一14天加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4一8mq。 ⑵.连续联合方案:补佳乐1mq,1次/d,同日服用甲羟孕酮2mg/d。对于绝经 早期症状严重者,可先用序惯联合方案,其中补佳乐1mg,1次/d,症状缓解后根据个体化需求渐减量。绝经时间较长(绝经大于等于5年、年龄较大不愿有月经者,建议用连续联合方案。无子宫者不加用孕激素。 激素治疗提倡在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早期开始应用。不推荐60岁以上妇女开始应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症

围绝经期症状与激素替代治疗 (1)

糖尿病患者用HRT时应密切观察血糖,若血糖升高,应停药,且进行内科治疗。(5)胆石症:雌激素可增加胆管胆固醇分泌,降低鹅脱氧胆酸盐池,改变胆汁中胆酸成分,刺激胆固醇酯化,加快乳糜微粒残留物的清除,并增加胆石形成指数。近来研究还发现雌激素抑制Oddi括约肌动力[7]。应用HRT者胆囊切除术RR为211,随应用时间延长(>10年)RR上升为216,HRT被认为是碎石后胆结石复发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绝经后应用HRT胆石症会增加215倍。在用HRT中,出现右上腹疼痛者,应作超声检查,发现胆石症,酌情减量或停药。在随访中出现胆石增大者应停药。 (6)肝肾功能:性激素在体内主要于肝脏内代谢,均为脂溶性物质,经过肝脏代谢形成水溶性物质,然后自肾脏经尿液排出。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HRT,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者应停药。 2 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随访和监测 211 监测及随访的目的 用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显疗效,但有短期副反应及长期毒副反应,甚至发生癌变。在用药过程中个体状况会不断发生变化,整个用药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随访监测。其目的:(1)判断治疗目的是否达到;(2)个体风险/受益是否发生改变;(3)评价是否需要继续进行HRT或调整方案。212 随访时间 不论哪种制剂及方案均需进行监护,初剂6~8周复查,以后3~6个月复查。了解疗效、依从性、副反应,进行剂量调整或药物更用或停止用药。 213 监测内容 21311 症状随访 胃肠道症状、睡眠障碍等低雌激素引起症状,了解症状有否改善,也可采用Kuppeman及Greene评分进行比较。 21312 一般检查 测血压及体重。 21313 盆腔检查 妇科检查及阴道超声检查(TVS)。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应<4mm,如超过6mm,宜行分段诊刮术。若每周厚度增加>012mm为增生过度。 21314 乳腺监测 患者自查,医师手法检查乳腺,辅助诊断可使用乳腺红外仪、超声仪、钼靶检查仪检查乳腺。21315 心血管监测 测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检测等,也可与心内科医师共同随访、监测。 21316 血液化验 性激素、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检验。 参考文献 1 邵敬於.性激素的临床应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77 2 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4 3 Hendersor BE,Pike MC,Casagrande J T.Breast Cancer and the es2 trogen window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3311688.html,ncet,1981,2:3632364 4 Lubin F,Ruder AM.Overweight and changes in weight throughout adult life in breast caner.Etiol Am J Epidemiol,1985,122:5292588 5 Rossouw DE,Anderson G L,Prentice RL,et al.Ris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princi2 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2 lecl trial.JAMA,2002,288:321 6 林守清.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保护作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2):719 7 陈晨.雌激素、孕激素与消化道.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 29(3):184 (2004-04-20收稿 2004-05-16修回)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内分泌研究室(710061) E2mail:denjour@https://www.360docs.net/doc/6713311688.html, 文章编号:1005-2216(2004)08-0456-03 围绝经期症状与激素替代治疗 吕淑兰 曹缵孙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1年的期间。 1 围绝经期症状 可分为近期症状和远期症状。近期症状主要以植物神经和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为主,伴有泌尿生殖系统萎缩。远期症状主要是骨质疏松、老年痴呆和血脂代谢异常[1]。111 月经紊乱 月经的变化常从绝经过渡期开始,表现为无排卵周期增加,月经紊乱。可有以下3种表现:(1)周期延长,经期缩短,继之月经稀发,经量逐渐减少直至自然绝经。(2)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有时甚至大出血,有时淋漓不断,多需治疗干预,然后逐渐过渡至绝经。(3)少数妇女40岁以后突然出现闭经,此后月经不再来潮。112 血管舒缩症状 最常见且最特殊的是潮热,其次为多汗、心悸、眩晕、胸闷。潮热和多汗是体温调节障碍,也是绝经期特有的症状。表现为日间的潮热和夜间的出汗。出现潮热时患者突然感到面部、颈部与胸部发热,伴有局部皮肤片状发红,大量出汗,汗后又有畏寒。开始发热集中在躯体上部,而后由上而下扩散至全身。持续时间为30s至5min。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10数次或更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睡眠和生活。85%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1年以上, 25%~50%的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年,约10%~15%的妇女持续10~15年或更长。 113 精神、神经症状 主要精神症状为激动易怒、忧郁、焦虑、多疑、情绪低落和不能自我控制等。 114 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 (1)泌尿系统:绝经后因尿道变短、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夜尿或张力性尿失禁等。(2)生殖系统:绝经后生殖器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07T10:43:20.0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1期作者:徐书琴 [导读]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 415200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青春期功血是无排卵性功血的一种,属于子宫异常出血的范畴。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青春期卵巢功能和排卵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无规则阴道出血。其中患者卵巢有促使卵泡生长的雌激素,但缺乏排卵所必须的促黄体生长激素的高峰,因此不能正常完成排卵,这样就导致子宫内膜仅仅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发生增生变化甚至过度增生,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时,将会引发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本研究对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2~18岁,平均(15.08±2.45)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96±0.87)个月。试验组患者年龄13~18岁,平均(15.29±2.3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88±0.92)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让患者按照8㎎/次,1次/d的标准口服安宫黄体酮,连续治疗10d。若患者治疗后仍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则在治疗后5d开始再次给予其持续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 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入院后先让其按照10㎎/次,1次/d的标准口服米非司酮,在治疗后止血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每次用药量改为5㎎,让患者在术前口服药物,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进行测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7d后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患者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半年内未出现复发的情况为显效;治疗后10d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出血增多为无效。 2.2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3.讨论 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其中患者在月经初潮后2年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况十分常见,患者出现量较少且病情较轻时一般能逐渐完成自行调整,但在患者出现量较大且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时,将会导致其月经周期紊乱而引发青春期功血[1]。由于患者处在青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护理措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患者应卧床休息,有充足的睡眠,防止体力消耗,减少出血量。 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红枣、绿叶菜等。考试大网站收集护士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协助制定饮食计划或食谱。 做好局部清洁卫生,勤换勤洗会阴垫和内裤,在便后外阴应冲洗,或病人自己用1:5000高锰酸钾液由外阴前方向肛门部清洗。 禁止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或手套进入阴道做检查或治疗操作。 禁止盆浴,可淋浴或擦浴。告诫病人禁止性生活。 按医嘱准确用药,在口服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出现副反应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仰卧位。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尤其要准确记录出血量。 做好给氧、输液及输血准备。 配合医师的止血措施,做好手术止血准备,如刮宫术。 性激素治疗病人的护理 向患者说明性激素治疗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服药。 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准时按量给药。考试大网站收集在治疗排卵型功血时,应注意询问月经周期,了解黄体期长短,以便监护给药。 用大剂量雌激素口服治疗时,部分患者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副反应,故宜在睡前服用。严重者同时加服维生素B6、灭吐灵或镇静剂。长期用药者,需注意肝功能监测。 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时,应嘱患者坚持测基础体温,以监测排卵情况。 应用雄激素治疗时,注意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对青春期妇女避免使用。 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不安心理,讲明病情,让病人了解此病是可治之症,进行精神鼓励,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月经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要同家属取得联系,让她(他)们了解真实的病情,取得她(他)们的支持理解。 护士应主动介绍有关月经的生理卫生知识,针对不同的对象,耐心给予解释,消除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最新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 分析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先兆流产 病例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例三、卵管妊娠 病例四、胎盘早剥 病例五、胎儿宫内窘迫 病例六、妊娠期糖尿病 病例七、产后出血 病例八、慢性盆腔炎 病例九、宫颈癌 病例十、子宫肌瘤 病例十一、卵巢囊肿 病例十二、绒癌

先兆流产(2011.02) 病史 1.病史摘要: 王丽蓉,女,30岁。主诉:停经45天,少量阴道流血一天。 患者停经45天,于一天前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腹痛,未引起重视,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但量亦未增多,无组织块排出,来院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好,食欲佳,两便无异常。平时身体健康,无妇科疾病史,月经规则,5/30天;末次月经:2011-01-01(45天前),量如平素,28岁结婚,爱人体健,0—0—1—0,结婚后2月有一次早孕人工流产史。未避孕半年。 2.病史分析: (1)在病史采集中,育龄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并有停经史,要初步鉴别出血是否与妊娠有关,应重点询问患者出血与月经的关系、出血量、持续时间、有无组织物排出、有无腹痛等。如有腹痛,应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还应了解阴道有无水样排液,阴道排液的色、量及有无臭味,有无妊娠产物排除。 (2)停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对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①流产:发生在妊娠28周以前,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完全分离排出后,子宫收缩,出血停止。②宫外孕: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③葡萄胎:多数患者在停经后2~4个月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断续不止,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且常反复大量流血,因葡萄胎组织自蜕膜剥离,使母体血管破裂。有时可自然排除水泡组织,此时出血往往汹涌,而腹痛并不十分明显。结合该患者的表现,多考虑为先兆流产。 (3)病史特点:①已婚女性,停经45天,阴道流血。②无腹痛,一天来阴道流血无缓解,无组织排出,量无增多。③平素月经正常,规则,未避孕半年。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7.0℃,P 84次/分,R18次/分,Bp ll0/70mmHg。 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面色红润,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乳房发育丰满,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腹部未及异常包块;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关节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末引出。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产式,阴道畅,见少许暗红色积血;宫颈光滑,宫口闭无组织物堵塞,轻度着色,无举痛;子宫前位、软、均匀增大如孕40余天大小;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40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40例,对比用药前后不同时期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及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40例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停药后26例绝经(50岁以上年龄组较50岁以下年龄组绝经作用明显),11例月经改善,1年内复发率7.5%。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值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可靠、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在基层医疗机构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血。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衷退,只有卵泡发育,而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影响,呈过度增生状态,当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时,部分子宫内膜即发生脱落出血。由于子宫内膜未能同步脱落,导致出血多且不易自止[1]。其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近年来,我中心将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4年1月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40例,平均年龄47.8(42~54)岁,病程3个月~2年不等,均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等临术表现,其中14例曾接受性激素治疗无效。除外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诊刮术病理报告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肝肾功能正常,均有不同程度贫血。近6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2]。 1.2方法出血期用药前:化验血常规,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常规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后第3d始米非司酮1 2.5mg每日睡前顿服,血止后改为维持量10mg,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每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不良反应。于用药3个月停药后2d内,用药6个月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与术前对比。停药后随访1年。对比用药后不同年龄组绝经率。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治疗效果用药期间40例均出现药物性闭经。停药后26例(65%)绝经,其中不同年龄组绝经效果比较见表1,P<0.05;11例月经来潮(6例经量明显减少、月经稀发,5例恢复正常月经);3例停药后1年内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再次诊刮病理诊断仍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