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o语言的使用维度

编者按:语言的使用(语用)维度是多维度揭示语言在与是方式的又一基本切入点。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分析和/意义使用论0诞生以来,历经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荷恩级差和关联理论,语用学似乎已经陷入困境。走出困境的方法、途径,迫切须要探寻。本期刊发魏在江等学者的两篇文章,都是在借鉴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成果,走整合之路。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魏在江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710061)

提要:认知参照点现象在日常经验中非常基本和独特,但在很多情况下还没有被觉察到。认知参照点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对语用预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尝试性地对语用预设在认知语境中的特征和理解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诠释预设的功能、特征等,为预设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在具体语境中,语用预设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但只要我们抓住认知参照点,语用预设的理解就简单了。认知参照点是我们对语用预设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研究的又一次尝试。

关键词:语用预设;认知参照点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3-0093-5

Th e Cogn itive R eferen ce Poin t and P rag m a tic Pr esupposition s

W e iZai2jiang

(X i.an Interna ti ona l S t udies University,X i.an710061,Ch i na)

Th i s pape r d i scusses t he m oti va ti ons of prag m atic presuppositi ons fro m the perspective of cog n iti ve li nguisti cs.It.s a fact tha t cogn itive reference point i s so essenti a l i n our everyday exper i ences that i n m ost cases we cannot perce i ve i t.A lt hough pre2 s uppositi on i s dyna m i c,unce rtai n and changeab l e,it i s easily underst ood if the reference poi n t i s grasped i n a concrete context. Therefore,t h is paper cla i m s t hat cognitive reference poi n t can provi de a ne w perspec tive for t he study of prag m atic presupposi2 ti on.

K ey word s:prag m atic presuppositio n;cogn i tive reference poi n t

1需要提前说明的三点

预设一直是哲学界、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虽然预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认为对预设的形成机制、语词触发、语境制约、投射与取消等诸多问题还远没有解释清楚。正如索振羽所说,由于预设这个问题的特殊复杂性,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建立起一种完备的预设理论(索振羽1999:144)。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笔者主张应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预设进行全面综合研究。

认知参照点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经验之中。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对语用预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本文将从认知参照点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语用预设进行新的研究,以期有所发展。

2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具有独特的语用和认知功能,它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用预设的运作机制就是认知参照点的寻求,它依赖于语境中的动态的各种因素。

作为组织原则之一,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结构的非自主性,基本的认知能力与经验性派生的

93

2008年第3期总第142期

外语学刊

FORE I GN LANG UAGE R ESEARCH

2008,No.3

Seria lNo.142

认知模式有直接、可信(pervasive)的语言关系(m anif estati o n)。反过来说,语言机构为有关基本的心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Langacker1999: 171)。认知参照点对于语言学和认知组织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关系。概念者使用认知参照点来建立心理连接,正是因为一个物体某一部分的凸显,这个物体才被选择成为认知参照点。认知参照点的功能表明,一个概念必须首先被激活,然后才被人们当成一个具有服务于那个概念的能力,认知参照点始终是动态的。在我们的心理经验方面,认知参照点的功能是基本的和有说服力的,它存在于概念和语法组织的多层面上,甚至存在于一个简单的表达法中。人们利用认知参照点来建立起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联系。

参照点是认知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Lan2 gacker认为,人类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能力,那就是可以把一个实体概念作为一个概念参照点(re f e2 rence poi n t/R),该参照点能使我们建立起对另一个实体的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Langacker 1993)。这个通过参照点接近到的实体被称为目标(target/T)。参照点的辖域(do m i n ion/D)就是它接近的所有潜在目标的集合。

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原则主要用来分析所有格构造和转喻的认知机制,他同时运用该原则来分析/限定词+名词构造、派生词、复合词、时态和见解引语、部分情态动词、主题等0(王寅2005)。Langacker用夜空现象来解释认知参照点: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如何从满天的星星中找到一颗我们要找的星?观察者往往是先确定一颗明亮的、容易找的、突显的星(认知参照点),然后以其为出发点来找到它(目标)(王寅2005)。这一点恰好与预设的特征一致。

概念化的主体(conceptualizer),也就是人,把一个想象的实体用作参照点,用一个词来建立与另一个实体的心智接触。Langacker提出另一个与语言结构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参照点结构。他认为,这种能力可使我们唤起一个实体,并把它作为认知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实体(目标)的心理接触。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对语用预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1)语用预设是认知参照点寻求的结果,认知参照点是认识和理解语用预设的出发点。(2)说话人基于某一认知参照点对会话进行论述,这一认知参照点就为语用预设的理解提供了线索。只要抓住了这一线索,语用预设的理解便迎刃而解。(3)语用预设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动态的、变化的、不确定的。认知参照点是确定语用预设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与语用预设的属性是一致的。

这里,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之间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语用预设与认知参照点重叠,两者完全对应等同;二是语用预设部分等同于认知参照点,认知参照点大于语用预设;三是语用预设大于认知参照点,认知参照点部分等同于语用预设。本研究将从心智路径、预设触发语的运用、认知参照点抵达预设等方面对这三种情况加以论述。

2.1认知参照点与预设的多维性

自然语言中言语交际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其一是因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状态是变化的;其二是随着交际的进展,双方的认知域也会不断扩张、不断调整,新的信息不断被吸收,某一个命题的陈述在下一个命题陈述时就已经变成了旧信息。这样双方都不断地为进一步的话语提供新的基础或新的预设,从而使交谈合理地发展(何兆熊2000)。因此,预设的动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陈意德2005)。在参照点控制目标这一概念化的前提下,概念的主体在心理上遵循了一条从参照点到目标的路径。也就是说,主观上的心理路径是存在于概念主体对参照点到目标这一客体关系的基础上的(Langacker2007)。作为连续的焦点,在一个参照点链(ref erence poi n t chain)中,射体和界标被分别看作是参照点。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5杂诗6之二)

这是一首寓真情于平淡的小诗,作者把一个异乡客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朴实而亲切。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语用预设,将远方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形象地跃然纸上。这里的预设就起到了认知参照点的作用。

o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5和子由渑池怀旧6)

这是苏轼按照其弟苏澈(字/子由0)写的一首题为5怀渑池寄子瞻兄6的诗。从认知参照点的角度来看,诗中的认知参照点多次变化与转移,说明了认知参照点动态性与变化性的特征。

2.2认知参照点与预设的隐性特征

在言语交际中,人是认知的主体,预设只是一个依存于说话人的设定概念,而预设的设定和对预设的理解主要依靠交际双方的心智活动、经验和认知推理等。语用预设是发话者的一种心理认知状态,往往隐含在话语的字里行间以及发话人

94

的心理状态中,因此,语用预设是隐含性的。认知参照点现象基本、独特,我们在很多情况下觉察不到它。语用预设的信息空缺是语言经济性表达方式的结果。其实,认知参照点也是隐性的,也需要通过人们的认知努力来加以唤醒。

人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主观视角来确认一个语义域和较为突显的实体,这时必然要涉及到人的主观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但一般说来,越是突显的实体就越容易被视作参照点。一旦通过参照点确认目标体以后,就可能退为背景,就可能成为新突显体,它又可能成为其他目标体的参照点,因此该原则具有动态性,这与语篇信息具有流动性是一致的(王寅2007)。概念原型(conceptual archetype)指的是一些具体的物理实体,以及一个物体的空间运动等等。概念原型本身蕴涵着这样一个场景概念:在一个场景里有处于某一位置的参与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互动性,但这仅仅是从占据某一位置这一意义上来说的。概念原型是基于人们的经验的,这也表明语言系统是建立在人的认知能力之上的,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密不可分。人类的认知能力,唤起了认知参照点。语用预设的缺省,指的是语用预设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形式的缺少、语言标记的不明晰,它反映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也制约着我们对语用预设的理解。从认知的角度讲,预设实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作者/说话人创造语篇之前和创作过程中对自己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语篇传输方式等所作出的认知推断。语篇预设是作者/说话人所进行的一种复杂的宏观推理活动,其结果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语篇。作为读者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反方向推断讲话人/作者通过语篇向我们传递的信息。语篇预设被分成语篇内预设和语篇外预设两种。语篇内预设包括指称预设、关系预设、人际预设、信息预设等。语篇外预设包括说话人因素、听话人因素、语篇形式因素、交际环境等(高彦梅2004)。

1爱情易碎买房万岁)))西门媚(西安晚报2005年10月19日热线倾诉e海第19版)这则广告有两个语用预设。第一个预设是单身的人买个房子可以一辈子相依为命;第二个预设是恋爱的人也最好买个小户型,同居为好,将来分手的时候也不涉及财产分割的问题。在这个例子中,/爱情0扮演了参照点的角色,通过/爱情0可及目标域/买房0。

o沙龙病重,中东沉重

没有沙龙,中东政治局面却大为不同,2005年9月,实施从加沙地带单边撤离计划后,国际社会,即便是曾经与沙龙/保持距离0者,也开始相信只有他能够为和平进程/拍板0。沙龙曾表示,有意在2006年实现巴以和平进程历史性突破。(中国青年报2006-01-06)

一般说来,越突显的实体就越容易被视作参照点,以该突显实体为参照点来确认其他实体是认知参照点的核心内容(王寅2005)。这就让我们联想到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行为原因的重要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原因作出解释和推断的理论,它集中研究人们关于/是什么导致事件产生0以及/事件为什么像这样发生0的想法。

我们认为,归因理论本身就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原因进行主观推断的过程。如何进行归因的推断,具有主观性的特点。有三类归因:(1)主体归因;(2)客体归因;(3)事件归因。我们认为,人们的主观归因不同,认知参照点的确定就不同。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时蓉华1986:131)。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社会条件、社会舆论),称为情景归因;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兴趣、信仰、态度、性格),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归因这种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人们认知他人行为作情景归因或个人倾向归因时,往往以其他方面为参照点(时蓉华1986:131)。这里,/沙龙病重0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了人们对另一概念/中东沉重0的可及和心理认知期待。这是由主观归因的独特因素引起的。

2.3认知参照点与预设的动态性

动态性与时序性是概念结构固有的基本特征。概念化的过程是动态的,它随时间展开而发展。预设的转移,与预设的一般流向不同,它指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说话人可以根据语境进行调整,可以将语用预设进行转移,可以对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语用预设进行改变、调整和转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话语可能有多个预设,一个预设也可能有多重含义(魏在江2006)。

1有能耐

有一对夫妇,丈夫是一个著名的妇科医生。一天,他俩一同到超级市场去买东西。忽然一位中年妇女挤了过来,热烈地吻了他们。然后拉住

95

那位妻子的手,激动又大声地说:/我得让你知道。我是多么感谢您的丈夫啊!当别人都失败了的时候,他却成功地使我怀了孕!0(读者2005: 34)

Langacker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Langacker1993)。A lac和Cou lson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突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其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突显的项目作为认知参照点,来唤起其他不那么突显的项目(A lac&Coulson 2004)。参照点是语篇中突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conceptualizer)与语篇中其他不那么突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这些突显的和不突显的成分构成了参照点的范围,对这些成分的识解取决于与参照点的联系。通常,由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被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上面来。

含有主观视角或认知参照点的论题可仅存在于心智之中,不一定在所有语句中都以外在确定的语言形式明示出来(相当于零回指),它们一旦确立,其后的语句就能围绕这个仅存在于心智中的出发点展开叙述(王寅2007)。尽管在很多具体的语境中,语用预设非常隐含,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认知语境的不断调整、更多的认知努力来加以推导和理解,而这种多付出的努力必然会带来语境效果的丰厚回报,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进行言语交际,也可更好地领略语言的魅力(魏在江2006)。

2.4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的主观性

Langacker提到了认知参照点的鸟巢效应问题。人们在认知某一事件时,往往会包括很多思维单位,思维上有一个主观视角和参照点作为起始点,然后沿着它向下展开思考,通过心智路径构成一个思维群,在形成语言表达时就能围绕它展开叙述,按照这一思路组织起来的短语或语篇就会具有连贯性,因为它们是基于同个语义域建立起来的语篇(王寅2007)。这里的鸟巢效应指的是预设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建构的多重因素的影响。最基本的,主语充当了一个局部的认知参照点,定义了一个空间区域)))认知域,在这个认知域里可以找到目标域(Langacker1999:185)。还有许多别的语法结构可以用认知参照点来描述和理解(Langacker1999:188)。参照点的功能对一个表达法的语义、语法结构是根本性的。顺此心智路径来捕捉语用预设非常有效。没有任何语言现象不包含在认知参照点之中(Langacker1999: 201)。认知参照点的鸟巢效应也可激发语用预设的鸟巢效应,

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具体的元素有概念的主体(C)、参照点(R)、目标(T)、辖域(D),以及由虚线箭头所标示的经由参照点到目标之间的心理路径。在这些具有原型特征的关系中,参照点在某种程度上(物理的、社会的或者经验的)控制着目标,有着通过心理路径到达这一目标的优先权。参照点对于目标的控制是客观上构建的,而概念的主体到达目标的主体的路径则是主观构建的。认知参照点是语言表达的出发点,是认知主体与目标概念建立心理联系的概念化图式。指称客体与参照点的关联度越密切,对于该客体的概念识解就越主观,语言形式就越简略(王义娜2006:4)。认知参照点是心智中的聚焦潜势,它可激活参照点辖域中的任何概念,因此这个认知参照点不一定就非得以确定的词项出现在上下文中,它可仅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王寅2005)。

语用预设引导和制约着我们对话语的理解,正是说话人头脑中的元语用意识驱使着说话人选择语用预设,这样的语用预设也正是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的反映,同时,话语的理解也是听话人不断顺应语境因素的结果。

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5青玉案6)

这个结尾,既是以景烘情,烘托气氛,表现愁情;又是用来比喻愁思的多。这也说明,对语言的描写、解释等必须参照人的一般的、基本的认知能力,比如感知、注意以及范畴化等。人的认知必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顺序,经历由此及彼的过程。认知加工、认知处理等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o中欧关系)))从热恋走向婚姻

中欧关系开始转型:/经过1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正从热恋走向婚姻。0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赵怀普教授这样来形容双方的现状。在中国人眼里,婚姻意味着双方关系的牢固,但同时也意味着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对于中欧关系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外交学院的赵怀普教授称之为

96

/成长的烦恼0。(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11日第5版国际)

这里的/热恋0和/婚姻0就起到了认知参照点的作用,它唤起了人们的多种联想,实际上它也预设着多种信息,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关联性的根本依据是新信息和旧信息与现有认知假设构成的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分析人类在思维、储存信息、理解和生成语言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策略来研究认知、心智结构和组织(Buss mann 1996:80)。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用预设具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性。这也说明,意义要依赖百科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意义不是自足的或界限分明的成分。意义建立在概念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我们的世界知识之上,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没有明确的分界线。Langacker指出,识解是人们对于相同的语义内容所进行的不同的认识和描绘。一个语言表达的内容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域提供的,作为认知的主体,人们可以强调不同的认知域,其结果是同样的客观事实、不同的语义表达。一个语言表达可以激发多个认知域,Langacker将其称为综合矩阵。综合矩阵中的认知域不须要被解构或清楚地界定,它们对于理解表达式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意义是内容和识解作用的结果。

3结束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尝试性地对语用预设在认知语境中的特征和理解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诠释预设的功能、特征等。在具体的语境中,语用预设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语境因素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实现预设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我们抓住了认知参照点,语用预设的理解也就简单了。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用预设涉及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认知参照点的理论可以为语用预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语用预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陈新仁.心智与关联[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陈意德.认知、预设与预设推理[J].中国外语,2005(9).

高彦梅.语篇预设[A].5语言学研究6第三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索振羽.语用学探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王义娜.从可及性到主观性:语篇指称模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王寅.认知参照点与语篇连贯[J].中国外语,2005

(6).

魏在江.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J].外语教学,2003(2).魏在江.语用预设的复合空间理据[J].外语教学,2004

(4).

魏在江.语用预设的元语用探析[J].外语研究,2005

(6).

Co u lso n&F auco nnier.F ake Guns and Stone L i ons:Co ncep2 tua l B lendi ng and P r i vative Adjecti ves[A].In Babara,

A.Fox.,Dan Janrafasky&Laura,A.M i chae li s

(eds.).Co gnitio n and F unction i n Languag e[C].CSLI Pub li cati on,1999.

Fauconn ier.M enta l Spa ces:As pects o f M ea ning Constructi on in Na t ura l Language[M].Cambr i dge Un i versity P ress,

1994.

Fauconn ier,G.Mapping i n La nguage and Tho ught[M].New York and Ca m bridge:C UP,1997.

Lakof,f G.and M.Johnson.M etaphors We Li ve By[M].

Chicago:Ch i cagoUn i versity P ress,1980.

Leech.P r i nci ple of P rag m a tics[M].Londo n:Long m an, 1983.

Levi nson.P rag m a tics[M].Ca m bri dge:C UP,1983.

M ey.P rag m a tics:An Introduction[M].B lack we ll P ublishers Ltd.,1993.

Pa r Segerdah.l Language Use:A P hiloso ph ica l Investi ga ti on into t he B a sicN otio ns o f P rag m a tics[M].Lo ndon:M c2 m illan P ress Ltd.,1996.

Saeed.Se m antics[M].Cambr i dge:CUP,1997.

Seana Co u lso n.Se m antic Leaps:F ram ing2s h i ftin g a nd Con2 ceptua l B lend i ng in M ea ni ng Constructi on[M].New York and Ca m bridge:C UP,1999.

Sperbe r&W ilso n.R elev a nce:Co mmunica tio n&C o gniti on [M].B lack we l,l1986/1995.

Sta l naker,R.C.P rag m ati c P resuppositi ons[A].In Davi d, S.(ed.).P ragma tics:A R ead er[C].OUP,1991. Veschuren.Under st a nding P rag m a tics[M].Lo ndon:Edward

A rnold,1999.

收稿日期:2007-05-21=责任编辑郑丹>

97

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 1.引言 预设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和语用学领域争议颇多的研究课题。一方面,预设类似于蕴涵能脱离语境而存在,而另一方面,预设似乎对语境,例如句内语境又具有敏感性传统上,语义学理论将预设看作是基于语句间真值条件的一种语义关系。语用学理论则倾向于把预设作为有效执行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或者说话人及其听话人共享的共有知识来对待。 2. 语用预设的概念 预设也称“前设”、“先设”、“前提”,同时它也是一种推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的推理即在语言结构的基础上,依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意义的先决条件。 预设一般可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 brother is 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前提“John has a brother”一直存在,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是静态的、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68)。语用预设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与语境密切相关,是动态的、具体的。 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语用预设是说话人或当事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 (2)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或当事人的态度和意图。说话人想通过自己的话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并希望听话者理解他的话中语,以达到说话人想要的效果。(3)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所作强调。说话者通过强调不同的焦点来表达不同的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 心特征。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 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 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 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 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 和递归性。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 物体、时间或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 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移位性赋予人 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 的语境中。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所以只有人类才能提问:元语言功能对交际、思考及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语用学重点

1、什么是语用学 答: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在特定的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语言运用。包括话语的交际过程、话语的交际原则、制约话语交际的各种因素、怎样准确而又得体地进行表达、怎样对话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以及语体和风格等一系列内容。 2、语用学的三大要素 答:话语实体、语用主体、语言环境三大要素。核心要素、内部要素——话语实体(内容)——客体;外部要素——语用主体(人)和语言环境;话语的意义和内容是语用研究的核心。 3、言语行为(直接/间接)P12 答:(1)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在他的《论言语行为》一书中,提出了三种言语行为。①言内行为:通过话语字面意义来达到某种思想的发话行为。②言外行为:除字面意义外,还伴随着说话人强烈的心理意向,如承诺、请求、指令、宣告、威胁等等。这些主观意图可由行事动词在话语表层显露。③言后行为:说话人欲通过话语取得某种效果 例如:周朴园:窗户谁叫打开的(曹禺《雷雨》) 从言内行为看——表示询问;从言外行为看——暗含“把窗户关上”的意思;从言后行为看——鲁侍萍听出了他的意思,“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前,关上窗户。” (2)美国语用学家塞尔对奥斯汀的理论做了新的发展。他区分了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P15 ①直接言语行为:有行事动词出现的、一目了然的行为。 ②间接言语行为则包含下面的多种情况:语言表层没有明确表示心理意向的行事动词的言语行为;通过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执行另外一种言语行为;一段具体的话语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换言之,某一个言语行为可以有多种不同含义。 4、话语P25 答:话语是语用的基本单位,能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具有完整的交际功能的语言片段。 5、语用原则(合作/礼貌)P16 答:目前讨论较多的语用原则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一)合作的原则——美国哲学家、语用学家格赖斯1967年提出,简称CP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 (1)质的原则。要求说话人的话是真实的,有根据的,不能自相矛盾或虚假。这是“说什么”的问题。 (2)量的原则。要求说话人提供给听者的信息量既足够又不超出。这是“说多少”的问题。(3)关系原则。要求所说的话要紧扣话题,同交际意图密切关联。这是说“为什么说”的问题。(4)方式原则。要求话语清楚明白,简洁,井井有条。这是“如何说”的问题。 (二)礼貌的原则——英国语言学家利奇1983年提出,简称PP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1)得体的: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 (2)宽容的:减少有益于自己的观点,增大有损于自己的观点。 (3)表扬的: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 (4)谦逊的:减少对自己的赞誉,增大对自己的贬降。 (5)同意的:减少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大与他人在观点上的共同点。 (6)同情的: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其他小类原则 P18 主要还有荷恩级差原则;列文森三原则;斯波柏、威尔逊的关联原则。还有顺序的原则,同现的原则,角色关系的原则,选择的原则等。 6、语用预设(前提)

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_孙茂玲

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 孙茂玲 (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从语用预设的定义及其与语义预设的区别、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功能等方面对近10年语用预设研究成果做一番综合的梳理和概述,便于人们对语用预设最新研究成果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推进语用预设研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关键词: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 基本特征; 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0)08-0090-02 A General Survey on th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SUN Mao -ling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 zhou ,Jiangsu 221116) A bstrac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 ubjects of pragmatics .And studies about it are very abundant .This article mainl y su 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recent 10years from points of definitions ,basic features ,function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its differences betwee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 Key words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 fundamental features ; functions 收稿日期:2010-08-05 作者简介:孙茂玲(1978-),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 一、引言 预设又称前提、先设,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 )率 先提出,他认为任何命题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预设”。后经英国语言哲学家斯特劳森(Strawson )发展,将预设看做是自然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起,预设这一术语频繁出现在语言学论著中,逐渐成为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预设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们发现:单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命题间的语义关系,但由于预设具有可取消性和语境依赖性的特点,无法对预设概念作出充分合理的解释。许多语言学家将预设作为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进行研究,于是有了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语用预设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备受学者关注。本文将重点围绕语用预设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论述。 二、语用预设的定义及其与语义预设的区别1.语用预设的定义 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最先由Stalnake 提出,他认为,预设不但与语境有关,而且与发话者有关,是发话者与语段之间的关系,而非句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发话者为保证语段信息流的畅通,根据自己对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做出的无需断言的假设。而且发话者会根据自己的假设将受话者已经了解或被认为是已经了解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因此,预设既与具体语境有关,又与发话者有关。 2.语用预设与语义预设的区别 唐红芳《论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1]认为,语义预设从命题的真值条件出发研究预设,语用预设则主要研究预设在语言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张倩《语用预设与会话策 略》[2]指出语用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而语义预设是句子本身具有的一层现象。王嗣海《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及其关联性》[3]认为语义预设是从语句的意义或命题的真假值来考察和定义的。语用预设是关于交际言语活动的预设,是将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已知信息。因此,语用预设跟说话者、话语、命题及语境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语义预设忽略语境的角色,只强调两者之间的真值条件和语义关系是片面的,事实上,预设不总是真实的,在某种语境下预设可以是不真实的或者被取消。同时我们赞成语用预设的界定与语境有关、与说话人以及语言的使用有关的观点。 三、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 关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例如杨红在《语用预设的文体特征及功能》[4]中谈到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共知性、主观性以及合适性等;张倩《语用预设与会话策略》将其概括为隐蔽性、单向性等五个方面;而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5]则细致地从六个角度谈到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其他的如田苗 (2009)[6]、李晋瑜(2009)[7]、阎丽君(2004)[8] 等都分别从不同侧重点对此展开讨论。我们归纳一下,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合适性合适性是指预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或者说是话语的社会合适性所要求满足的条件。语用预设使听话人正确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行为。例如当年美国总统在参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时曾对其威武的“兵阵”赞叹不已,离开时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解散”的口令:Dis miss !其实这是总统的一个幽默说法,人们听到这话往往 第29卷第8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29.No .8 2010年8月 JOURNAL OF HU AIHUA UN IVERSITY   Aug .2010 DOI :10.16074/j .cn ki .cn43-1394/z .2010.08.045

认知语用学笔记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o语言的使用维度 编者按:语言的使用(语用)维度是多维度揭示语言在与是方式的又一基本切入点。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分析和/意义使用论0诞生以来,历经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荷恩级差和关联理论,语用学似乎已经陷入困境。走出困境的方法、途径,迫切须要探寻。本期刊发魏在江等学者的两篇文章,都是在借鉴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成果,走整合之路。 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魏在江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710061) 提要:认知参照点现象在日常经验中非常基本和独特,但在很多情况下还没有被觉察到。认知参照点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对语用预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尝试性地对语用预设在认知语境中的特征和理解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诠释预设的功能、特征等,为预设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在具体语境中,语用预设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但只要我们抓住认知参照点,语用预设的理解就简单了。认知参照点是我们对语用预设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研究的又一次尝试。 关键词:语用预设;认知参照点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3-0093-5 Th e Cogn itive R eferen ce Poin t and P rag m a tic Pr esupposition s W e iZai2jiang (X i.an Interna ti ona l S t udies University,X i.an710061,Ch i na) Th i s pape r d i scusses t he m oti va ti ons of prag m atic presuppositi ons fro m the perspective of cog n iti ve li nguisti cs.It.s a fact tha t cogn itive reference point i s so essenti a l i n our everyday exper i ences that i n m ost cases we cannot perce i ve i t.A lt hough pre2 s uppositi on i s dyna m i c,unce rtai n and changeab l e,it i s easily underst ood if the reference poi n t i s grasped i n a concrete context. Therefore,t h is paper cla i m s t hat cognitive reference poi n t can provi de a ne w perspec tive for t he study of prag m atic presupposi2 ti on. K ey word s:prag m atic presuppositio n;cogn i tive reference poi n t 1需要提前说明的三点 预设一直是哲学界、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虽然预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认为对预设的形成机制、语词触发、语境制约、投射与取消等诸多问题还远没有解释清楚。正如索振羽所说,由于预设这个问题的特殊复杂性,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建立起一种完备的预设理论(索振羽1999:144)。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笔者主张应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预设进行全面综合研究。 认知参照点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经验之中。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对语用预设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本文将从认知参照点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语用预设进行新的研究,以期有所发展。 2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具有独特的语用和认知功能,它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用预设的运作机制就是认知参照点的寻求,它依赖于语境中的动态的各种因素。 作为组织原则之一,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结构的非自主性,基本的认知能力与经验性派生的 93 2008年第3期总第142期 外语学刊 FORE I GN LANG UAGE R ESEARCH 2008,No.3 Seria lNo.142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共16页)

语言学考研笔记整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本质 (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 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汉语言文学 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摘要:预设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用预设在句子中的作用。 关键词:预设语用预设作用 一、引言 预设(пресуппозиция),也叫“前提”“先设”。此术语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预先假设”。德国哲学家Frege于1892年发表的《论涵义和指称》中,用预设来解释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Frege认为,命题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现象”。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Strawson发展了Frege的这一思想,将这类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预设由此进入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意识到了预设与语境的紧密联系,因此,预设成为了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最早由Stalnaker (1975)提出。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对语用预设进行研究。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发现,仅仅从语义角度分析预设有一定的局限性。预设更多地与语境有关,与说话者有关。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语用预设。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所假定的内容,这种预设来源于说话人所具有的信念,它可以在先前的话语中得到建立,也可以由说话人推想为对方认可。语用预设不是语

义表现的一部分,而是话语语境的反映,它与交谈的成功条件有关,并不绝对以真假条件来判断。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由此可见,语用预设与说话人和说话对象即受话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态度、信念、意图等。它传达的是说话者的知识状态的假设。语用预设反映的是话语和语境的关系。语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以此为基础,说话人可能对听话人说某句话,听话人也才能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语用预设就是与交际参加者的共同知识相联系的。 概括地说,如果说话人在说句子S时,认为P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认为听话人也了解,那么,P即S的语用预设。一般认为,语用预设不构成话语的核心交际内容,它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语言活动能达到交际目的。 作为一种预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但它必须是说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的,或者能为交际双方所接受。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合适性 所谓合适性,就是说预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Austin认为“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要满足的适切条件。他认为,只有满足适切条件的句子,它的言语行为才是有意义的。比如,母亲对女儿发号施令:“把作业写完再睡觉。”这个要求是否合适是有一系列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的。比如双方知道写什么作业以及女儿有能力把作业写完。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母亲的话语才是有意义的。再如“把门开开!”这个表示请求的句子有以下语用预设:门关着,听话人知道指的是哪一个门,听话人能完成这一请求。

语用学莱文逊读书笔记

语用学》读书笔记 法1401 赵涵莱文逊( Levinson) 所着的《语用学》一书,由英国剑桥大学1983年出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语言学教材系列中的一种。它是第一本比较全面地对语用学这一领域作出阐述的教科书和专着。这本书的价值除出版早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写得好。作者对语用学研究的几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题目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比较深人的论述。 本书的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作者在这一章里谈到了语用研究的起源、它的实质、它和语言学研究尤其是和语义学研究的关系等等。读者期待在这一章里能看到语用学的定义,但在这一节的开头,莱文逊却说道“给语用学下一个定义决非易事,我们将探讨一系列可能的定义,其中的每一种至多勾画出这一领域可能的研究范围。” 直到这一章的结束,莱文逊确实没有给出一个语用学的定义,他只是对一系列可能的定义作了讨论。但我认为这样的讨论十分有益,这是十分值得细细一读的一节,读一下他对各种可能的定义发表的高见,远比仅仅看到一个很宽泛的定义有帮助。在对各种可能的定义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莱文逊涉及到了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中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一些重要关系,例如语言的功能观、语境、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及其语法化等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语用学是对语义理论未能包含的那些意义侧面的研究”这一定义的讨论。莱文逊还谈到了语用研究和语义研究的关联和差别,谈到了句子和话语的区别,诸如格莱斯( Grice )的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等各种类型的意义,以及相互知识在意义理解中的作用,所有这一些概念和关系十分有利于加深对语用和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指示》是在导论之后进行讨论的和话题,莱文逊把指示作为第一个题目的理由很明确同时也很充分:“语言和语境的关系通过指示这一现象在语言结构得到反映;” 在已出版的多种语用学专着和教材中,大多数作者都把指示列为第一章或第一个论题,这是有道理的。指示这一现象是使语言哲学家和传统的语义学家感到头痛的问题,因为只从真实值这个角度无法解释指示词语的意义,指示词项的“编码”和“解码”都得依赖语言使用的语境,而语境正是语用研究的基础。传统对指示的研究包括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和空间指示三种,莱文逊在此基础上又加了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两种。对各种指示的论述莱文逊大体上是对莱昂斯(Lyons)和菲尔莫(Fillmore ) 七十年代初有关指示的论文和专着中有关章节的综述,书中提到的“手势型指示”、 “象征型指示”、“编码时间”、“解码时间”等概念均借自菲尔莫七十年代初所作的一系

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一)

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一) 【论文关键词】语用预设预设的合适性可撤销性共识性言语幽默 【论文摘要】幽默是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殊语境,运用轻巧而诙谐的语调,暗示说话者的意图,达到艺术的效果。本文运用预设理论从语用角度分析言语幽默的生成、理解与欣赏。 一、引言 幽默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不仅起着改善人际关系、调节谈话气氛的作用,而且还能体现个人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颇受语言学界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对幽默的研究一般着眼于修辞格、合作原则、关联理论、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与指示语等语用原则与要素。本文拟从语用预设(前提)理论的角度出发,尝试运用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和可撤销性等特点来解读言语幽默。 二、预设与预设性质 1、预设(presupposition) 预设(presupposition)被译为“前提”、“先设”等,是源于哲学研究。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佛雷格、罗素、斯特劳森最先对预设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语义学的发展,这个概念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兴趣。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预设: 张三会唱歌。 这句话的预设是(以下用>>表示):存在张三这个人。如果这句话被否定或被质疑,仍以原句的预设为预设,这是预设的一个特征。(徐盛桓,1993) 即:张三不会唱歌。 与:张三会唱歌吗? 仍>>存在张三这个人。 以上分析主要是从语义角度,即在句子语义结构层面上展开(何自然、陈新仁,2002:140),而语用学范畴下对预设(前提)的理解和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前提是说话者传递交际意图时对其意图的传递所作的设定”;第二种看法认为“语用前提是有效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满足的恰当性条件”;第三种看法认为语用前提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何自然,2002:141)语用预设是从语用(使用语句的语境及说话人的身份、知识背景等)上分析预设。它包括这样三个要素:说话人a通过话语s预设命题s’。 2、预设的性质 (1)预设的共识性。共识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交际双方的共有信息,既可以是共同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共同的言语环境、共同的文化背景。 (2)预设的合适性。预设合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与特定的语言环境相协调。具体地说,为了使预设能被交际者所理解,必须满足一定的语境条件,如参与者个人的身份、性别、年龄,他们之间的亲缘、地位关系,涉及者的状况以及其他的客观背景,等等。 (3)预设的可撤销性。一定的语言结构可以产生预设,但是背景信息、特定语境和言语内容相斥会导致预设消失,这叫预设的可撤销性。 (4)语用预设的非规约性。非规约性指的是语用含义并不是话语包含的语词本身所体现的意义,或者它并不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而是根据特定的话语环境推导出来的意义。 三、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 1、取消语用预设的共识性产生幽默 共识性的存在保证了交际的有效性。假如言语交际双方具有共有知识,那么预设对于听话人具有可接受性;反之,往往不能使有效信息顺利传达,在言语交际中产生障碍,导致“不和谐”现象的出现,产生幽默效果。如: 小张邀请好友晚上去他家吃饭,好友答应如果不去看女友就来。傍晚,小张打电话给好友:“在干吗?”“准备出发”“好,快点,我们都在等你”“不,我出发去看女朋友。”

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

【论文关键词】语用预设预设的合适性可撤销性共识性言语幽默【论文摘要】幽默是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殊语境,运用轻巧而诙谐的语调,暗示说话者的意图,达到艺术的效果。本文运用预设理论从语用角度分析言语幽默的生成、理解与欣赏。一、引言幽默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不仅起着改善人际关系、调节谈话气氛的作用,而且还能体现个人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颇受语言学界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对幽默的研究一般着眼于修辞格、合作原则、关联理论、言语行为、言语行为与指示语等语用原则与要素。本文拟从语用预设(前提)理论的角度出发,尝试运用预设的共识性、合适性和可撤销性等特点来解读言语幽默。二、预设与预设性质1、预设(presupposition)预设(presupposition)被译为“前提”、“先设”等,是源于哲学研究。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佛雷格、罗素、斯特劳森最先对预设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语义学的发展,这个概念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兴趣。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预设:张三会唱歌。这句话的预设是(以下用>>表示):存在张三这个人。如果这句话被否定或被质疑,仍以原句的预设为预设,这是预设的一个特征。(徐盛桓,1993)即:张三不会唱歌。与:张三会唱歌吗?仍>>存在张三这个人。以上分析主要是从语义角度,即在句子语义结构层面上展开(何自然、陈新仁,2002:140),而语用学范畴下对预设(前提)的理解和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前提是说话者传递交际意图时对其意图的传递所作的设定”;第二种看法认为“语用前提是有效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满足的恰当性条件”;第三种看法认为语用前提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何自然,2002:141)语用预设是从语用(使用语句的语境及说话人的身份、知识背景等)上分析预设。它包括这样三个要素:说话人a通过话语s预设命题s’。2、预设的性质(1)预设的共识性。共识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交际双方的共有信息,既可以是共同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共同的言语环境、共同的文化背景。(2)预设的合适性。预设合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与特定的语言环境相协调。具体地说,为了使预设能被交际者所理解,必须满足一定的语境条件,如参与者个人的身份、性别、年龄,他们之间的亲缘、地位关系,涉及者的状况以及其他的客观背景,等等。(3)预设的可撤销性。一定的语言结构可以产生预设,但是背景信息、特定语境和言语内容相斥会导致预设消失,这叫预设的可撤销性。(4)语用预设的非规约性。非规约性指的是语用含义并不是话语包含的语词本身所体现的意义,或者它并不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而是根据特定的话语环境推导出来的意义。 [!--empirenews.page--] 三、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1、取消语用预设的共识性产生幽默共识性的存在保证了交际的有效性。假如言语交际双方具有共有知识,那么预设对于听话人具有可接受性;反之,往往不能使有效信息顺利传达,在言语交际中产生障碍,导致“不和谐”现象的出现,产生幽默效果。如:小张邀请好友晚上去他家吃饭,好友答应如果不去看女友就来。傍晚,小张打电话给好友:“在干吗?”“准备出发”“好,快点,我们都在等你”“不,我出发去看女朋友。”此处幽默效果的诱发因素就是基于取消了预设共识性,小张理解的“准备出发”是去他家,而好友指的是出发去看女朋友。2、取消预设的合适性产生幽默预设的合适性要和语境相连,如果忽视语境原因,故意使用错误的预设,就可以达到正常交际以外的某种交际目的。比如:“台上的唐太宗怎么戴块手表?”“人家是皇上,弄块手表还不容易?”——转引自康佳珑《语用生幽默,预设出神力》在这段幽默中,答语预设了唐代是有手表存在的,这个预设极其可笑。在几千年前的唐朝,言语的发出者处于对舞台表演细节上疏忽的不满而故意使用了错误的预设,即产生了幽默效果,又有力地达到了嘲讽的效果。3、利用预设可撤销性产生幽默预设的可撤销性指含有预设的话语在前面出现后,发话人后来又补充否定了这个预设,导致预设的废止。发话人有时就会有意或无意地设置这种悬念性预设,然后通过预设的否定或与预设相冲突的话语,制造幽默。看下面一个著名小品中的

语言学笔记-语言

1.Linguistics studies not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but languages in general. 2.If a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people atcutally use, it is said to be Descriptive(描述性) - synchronic study(共时研究) If the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and standard" behaviour in using language, it is said to be Perscriptive(规定性) - diachronic study(动态研究) 3.Modern linguistic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the nature or the primary medium of human langu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7532050.html,ngue(语言)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parole(话语)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7532050.html,petence: the ideal(norm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Performanc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7532050.html,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语言符号系统)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7.Displacement(移位性): It means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things which are present of not present, real or imagined matters in the past, present, or future, or far-away places.)

语用学课件-预设与蕴涵

The projection problem There is a basic expectation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of a simple sentence will continue to be true when that simple sentence becomes part of a more complex sentence.This is on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idea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sentenc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its parts.However,the meaning of some presuppositions (as ‘parts’) doesn’t survive to become the meaning of some complex sentences (as ‘wholes’).This is known as the projection problem.In example [12],we are going to see what happens to the presupposition q (‘Kelly was ill’) which is assumed to be true in the simple structure [12c.],but which does not ‘project’in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12h.].In order to follow this type of analysis,we have to think of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erson might say: ‘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 and nobody realized that she was ill.’ [12]a.Nobody realized that Kelly was ill.(=p) b.Kelly was ill.(=q) c.p>>q (At this point,the speaker uttering[12a.] presupposes[12b.].) d.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r) e.Kelly was not ill.(=NOT q) f.r>>NOT q (At this piont,the speaker uttering[12d.]presupposes[12e.],the opposite of [12b.].) g.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 and nobody realized that she was ill.(=r&p) h.r&p>>NOT q (At this piont,after combining r&p,the presupposition q can no longer be assumed to be true.) In an example like [12],the technical analysis may be straightforward,but it may be difficult to think of a context in which someone would talk like that.Perhaps example [13]will contextualize better.In an episode of a TV soap opera,two characters have the dialog in [13]. [13]Shirley:It’s so sad.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 Jean:But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We know that now. If we combine two of the utterances from [13],we have the sequence, ‘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but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propositions involved,as in [14],we can see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q in [14b.] does not survive as a presupposition of the combined utterances in [14e.]. [14]a.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p) b.George got Mary pregnant.(=q) c.p>>q d.He didn’t get her her pregnant.(=r) e.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but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p&r) f.p&r >>NOT q One way to think about the whole sentence presented in [14e.] is as an utterance by a person report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soap opera that day.That person will not assume the presupposition q (i.e. that George got Mary pregnant) is true when uttering [14e.]. A simple explanation for the fact that presuppositions don’t ‘project’ is that they are destroyed by entailments.Remember that an entailment is something that necessarily follows from what is asserted.In example [13],Jean’s utterance of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 actually entails ‘George didn’t get Mary pregnant’ as a logical consequence.Thus,when the person who watched the soa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