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铁矿选矿方法与工艺

钛铁矿选矿方法与工艺
钛铁矿选矿方法与工艺

钛铁矿选矿方法与工艺

钛铁矿选矿方法

郑州山川重工有限公司 刘国华 钛铁矿和金红石精矿 钛铁矿、金红石砂矿:这是我国目前生产钛铁矿和金红石精矿的主要矿石类型。根据海南中兴精细陶瓷微粉总厂和海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沙老、南港、清澜(铺前)、乌场(保定)4个国有钛(砂)矿的生产实践,其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砂矿的采矿、选矿工艺流程和各种精矿的技术指标如图3.5.10。采矿的回采率>95%,贫化率<5%,选矿的总回收率达80%~85%。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中矿、尾矿的积压和对环境的污染,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曾专题研究了“海南岛海滨砂矿难选中矿钛元素赋存状态及综合回收途径”(第三届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该研究、试验表明:①钛元素主要赋存在以Ti4+与Fe2+呈类质同象置换而形成的钛-铁矿系列中;其中钛铁矿(含TiO252%~54%)和富铁钛铁矿(含TiO246%)所占的比例达66.2%,其次是富钛钛铁矿(含TiO256%~58%)占19.2%,钛赤铁矿(含TiO210.7%~19.5%)占14.6%。此外,钛元素还少量地赋存在金红石、锐钛矿、白钛石和榍石中。②难选中矿属钛铁矿、锆石、独居石、金红石、锐钛矿等的混合矿物,矿物粒度0.2~0.08mm(属可选粒度);采用二碘甲烷介质作“沉浮”选矿,比重<3.3的非有用矿物的上浮排除率达19.76%,比重>3.3的有用重矿物下沉产率达73.5%。③在下沉的重矿物中,除主收钛铁矿外,可综合回收锆石、独居石、富钛钛铁矿和金红石;其一是有用重矿物经电磁选场强6000Oe分选出占钛铁矿矿物比例88.1%的磁性产品(TiO243%),再经800℃、10min的氧化焙烧,最后经场强650 Oe弱磁选,在磁选产品中可获得TiO250%~51%的钛铁矿精矿产品;其二是有用重矿物(钛铁矿粗精矿,含TiO243%~46%)经电选(2.1kV,120r/min),在导体产品中可获得TiO2 51%~53%的钛铁矿精矿产品。④在经场强8000—12000 Oe磁选的尾矿中,再采用浮选,可获得合格的独居石精矿;再对其经场强>20000 Oe磁选的非电磁性重矿物尾矿中,采用电选,可在非导体性产品中获得合格的锆石精矿,在导体性产品中获得合格的金红石精矿。

铁矿石常用的选矿方法

第一章铁矿石常用的选矿方法 第一节磁铁矿选矿流程 磁铁矿石主要包括单一磁铁矿矿石、钒钛磁铁矿 矿石、含磁铁矿混合矿石和含磁铁矿多金属共生矿石, 磁铁矿属强磁性产物,在磁铁矿选矿中普遍采用以弱 磁选工艺为主的选别流程: 1、单一弱磁选流程:选别作业采用单一弱磁选工艺,适合于矿物组成简单的易 选单一磁铁 矿矿石;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连续磨矿-弱磁选流程、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 1)连续磨矿-弱磁选流程:适用于嵌布粒度较粗或含铁品位较高的矿石。根据 铁矿无的嵌布 粒度,可采用一段磨矿或两段连续磨矿,磨矿产品达到选别要求后进行弱磁选。 2)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适用于嵌布粒度较细的低品位矿石。在一段磨矿 石进行磁选粗 选,抛弃部分合格尾矿,磁选粗精矿在给入二段磨矿(再磨)进行再磨再选。如果能再粗磨条件下,经过选别丢弃大量尾矿,对于减少后续磨矿和分选作业负荷、降低成本是有利的。 2、弱磁选-反浮选流程:主要针对的是某些铁矿石精矿石品位难以提高、铁精 矿中SiO2等 杂质组成偏高的问题,工艺方法包括磁选-阳离子反浮选流程和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两种。

3、弱磁选-精选流程:这种流程方法是对某些铁矿石精矿品位难以提高、铁精 矿石中SiO2 等杂质组分偏高的问题开发出来的。 4、弱磁-强磁-浮选联合流程:主要用于处理多金属共生铁矿石和混合铁矿石, 分为三类: 1)弱磁选-浮选流程:主要用于处理伴生硫化物的磁铁矿矿石。根据矿石性质 进一步分为先 磁后浮和先浮后磁两种。 2)弱磁-强磁流程:主要用于处理磁性率较低的混合矿石。特点是采用弱磁选 首先分离弱磁 性的磁铁矿,弱磁选尾矿再采用强磁选回收赤铁矿等弱磁性矿物。 3)弱磁-强磁-浮选流程:主要用于处理多金属共生铁矿石。 第二节赤铁矿选矿流程 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 矿物。与等轴晶系的磁赤铁矿成同质多象。晶体常呈板状; 集合体通常呈片状、鳞片状、肾状、鲕状、块状或土状等。 呈红褐、钢灰至铁黑等色,条痕均为樱红色。 1、焙烧磁选流程:当矿物组成比较复杂而其他选矿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选别指 标时,往往 采用磁化焙烧宣发;对于粉矿常用强磁选、重选、浮选等方法及其联合流程进行选别。 2、赤铁矿浮选流程:

选矿实验流程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内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内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3)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微细粒钛铁矿选矿技术研究进展

微细粒钛铁矿选矿技术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7-25T09:29:45.1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彭成1 王明明2 [导读] 强磁选机的研究应用及发展,以及浮选柱在微细粒铁矿反浮选的应用前景。 1.河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司家营南区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 063701; 2.河钢集团矿业公司司家营北区分公司(司家营铁矿)河北省唐山市 063700 摘要:目前,我国是科技发展的新时期,对近年来微细粒铁矿选矿的关键装备技术进行了详细评述,并对强磁选、细磨和浮选柱等装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着重介绍了塔磨机的最新进展及细磨技术在铁矿中的应用,强磁选机的研究应用及发展,以及浮选柱在微细粒铁矿反浮选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细粒铁矿;塔磨机;细磨;强磁选机;浮选柱 引言 我国钛资源相当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8%,其中,钛铁矿储量占我国钛资源的比例高达98%,分为原生钛铁矿和砂状钛铁矿两类,又以原生钛铁矿为主,占总储量的97%,主要分布于四川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砂状钛铁矿占3%,主要是海南、两广等地区的海滨砂矿及云南富民地区的内陆砂矿。钛及钛合金以其良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生物等领域,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钛资源,研究钛铁矿选矿技术意义重大。原生钛铁矿多共伴生于钛磁铁矿、钒钛磁铁矿中,其特点是储量大且集中,适合规模开采,但脉石含量大,回收率低,可选性较差。 1原有微细粒铁矿选矿工艺及装备 近十年来根据这些复杂难选矿石的特点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总结出微细粒复杂铁矿合适的选矿工艺流程是:粗磨—弱磁选—强磁选—粗精矿再磨—(脱泥)—反浮选,如图1所示。在该工艺流程中,粗磨及弱磁选均为较成熟的技术,近年装备革新较少,局部方面的改进较多。必须研制出先进的新型装备或对原装备进行重大革新,才能使微细粒铁矿选矿具有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强磁选、粗精矿再磨、反浮选、微细粒浓缩和微细粒压滤等装备是微细粒铁矿选矿的关键装备。笔者将对近年来的强磁选、细磨、浮选装备及技术进行评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图1 微细粒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2微细粒铁矿选矿关键装备技术现状 2.1塔磨机(立式螺旋搅拌磨机或立磨机) 国外塔磨机主要由美卓矿业公司(MetsoMineralsLtd)提供的Vertimill和日本爱立许公司(Nippon-Eirich)提供的TowerMill。美卓矿业已经在全球安装超过300套Vertimill塔磨机,总装机功率160MW,目前最大型号为VTM-3000-WB(电动机功率2250kW),已在澳大利亚卡地亚铜金矿应用。图2为美卓矿业生产的Vertimill塔磨机示意图,它有一个固定的立式磨矿室,其中装有一个螺旋搅拌器,用于搅动直径为12~25mm的钢球磨矿介质。螺旋搅拌器以梢速度3~5m/s旋转,属于低速搅拌磨。矿浆从磨机的顶部或中底部给入,利用重力进行磨矿,磨矿产品从磨机顶部溢流排出进入下道工序。塔磨机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金属矿山,主要用于P80=20~40μm的矿物再磨回路,处理的矿物包括铜、铅锌、镍、金和铂族金属等有色、稀贵金属矿物。第一台VTM-3000-WB的Vertimill也是应用于澳大利亚纽克雷斯特矿业公司(NewcrestMiningLtd)卡地亚瓦利运营公司(CadiaValley Operations)(澳大利亚最大的黄金生产商)金-铜矿的三段再磨作业。尽管塔磨机在有色金属矿已成功推广应用近30年,但在铁矿中的应用则刚起步。2009年,日本爱立许公司为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GindalbieMetalsLtd)与中国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卡拉拉矿业公司(KararaMiningLimited)提供了5套KW-1500型塔磨机(电动机安装功率为1.12MW),用来将磁铁矿细磨至P80=35μm,塔磨机及其他精选设备将于2012年1月安装完毕,并将于2012年6月前产出铁精矿。瑞典诺斯兰资源公司与美卓矿业签订协议,由美卓矿业为位于瑞典北部诺斯兰的考尼斯瓦拉铁矿的包括7台VTM-3000-WB型塔磨机在内的两条加工线提供设备和服务。在相同的进料及使用相同尺寸球磨介质的情况下,在较粗粒级(P80=75~45mm)时搅拌磨(塔磨机)能耗较球磨机(普通球磨机)高30%,而在较细粒级时(P80=45~15μm),搅拌磨能效较球磨机要高50%。加拿大Nessetech公司在对非铁金属矿塔磨机、艾萨磨机等4种细磨设备能耗比较研究中指出,当P80<50μm时,塔磨机的功耗只是其他磨机的57%,为能效最高的磨矿设备。当磨矿粒度P80=20~40μm时,塔磨机(立式螺旋搅拌磨机)为最适宜的磨矿设备。实际上,塔磨机的适宜粒度范围可以为P80=20~65μm。

钛铁矿选矿工艺简介

钛铁矿选矿工艺简介 一钛铁矿矿石概述 1、钛铁矿化学分子式为:FeTiO3,矿物中理论成份FeO47.36%,TiO2为 52.64%,如果矿物中以MgO为主称为镁钛矿,以MnO为主的称红钛 锰矿。矿石中一般还有磁铁矿、硫化物等矿物。 2、钛精矿通常都指的是钛铁矿,一般钛精矿中含TiO2为46%以上。 3、钛精矿深加工多为生产钛白粉,是现代工业广泛使用的白色颜料。它 在涂料、造纸和塑料中作浅色颜料及高级填料,约占钛总消费量的85%以上,另外钛白还作为化学纤维的消光剂,橡胶制品的填料,石油化工的催化剂,以及油墨、陶瓷、玻璃、电焊条、冶金、电工、人造宝石和新兴材料等工业部门。 另外还生产钛金属,做为钛合金的添加剂。钛和钛合金是制造现代超音速飞机、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 4、我国钛铁矿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有四川攀枝花、河北承德等。 5、目前钛金属售价为52元/Kg,钛精矿售价为700元/吨。 6、原生矿中的钛铁矿常与磁铁矿、钒钛磁铁矿共生。砂矿中的钛铁矿常 与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共同产出。 7、钛铁矿的一般工业要求为边界品位10Kg/m3,工业品位15Kg/m3, 8、钛铁矿晶体为菱面体,但完整晶形极少见,常呈不规则粒状、鳞片状、 厚板状。多呈自形至它形晶粒散布于其他矿物颗粒间,或呈定向片晶存在于钛磁铁矿、钛赤铁矿、钛普通辉石、钛角闪石等矿物中,为固溶分离产物。颜色铁黑色至钢灰色。条痕钢灰色或黑色,含赤铁矿包

裹体时呈褐色或褐红色。半金属光泽至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 性脆、贝状至来贝状断口。硬度5-6.5,相对密度4.79,具弱磁性。二钛铁矿选矿工艺 钛铁矿主要的选矿工艺有“重选—强磁选---浮选”和“重选---强磁选---电选(选别前除硫)”两种,选矿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分粒级入选,采取不同工艺流程。 采用的选矿设备有:斜板浓缩分级箱(按粒度分级)、耐磨螺旋溜槽(抛弃尾矿)、弱磁选机(除强磁矿物)、强磁选机(选钛铁矿)、浮选机(浮硫化物、浮细粒级钛铁矿)、电选机(精选钛铁矿)等。 [选矿用设备简介: 1、GL和BLX耐磨螺旋溜槽:广州有色研究院和长沙矿冶研究院合作研制开发; 2、电选机:长沙矿冶研究院新一代YD31200-23型; 3、选钛厂生产应用过的强磁设备:抚顺隆基立环脉冲高梯度强磁选机、长沙矿冶院研制的SHP仿琼斯强磁机、江西赣州冶金研究所研制的Slon 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机等。 4、浮硫药剂制度: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硫酸为调整剂的选钛的主流程。目前选钛工艺只能有效回收+0.074 mm粒级,对-0.074 mm 粒级基本上成为尾矿抛掉。 5、细粒级物料回收流程概况:经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确立了回收微细粒级钛铁矿的工艺流程(强磁一浮选)。在“九五”期间,通过钛业公司与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单位3年多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的成套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OB、R-2、HO等高效钛铁矿浮选捕收剂,其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三主要的选矿工艺流程以下几种:

钛精矿浮选工艺

钛精矿浮选工艺 原创邹建新等 浮选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①矿浆准备与调浆:即可以通过添加药剂,可人为改变矿物的可浮性,增加矿物的疏水性与非目的矿物的亲水性。一般通过添加目的矿物捕收剂或非目的矿物抑制剂来实现。有时还需要调节矿浆的pH值和温度等其它性质,为后续的分选提供对象和有利条件。 ②形成气泡:气泡的产生往往通过向添加有适量起泡剂的矿浆中充气来实现,形成颗粒分选所需的气液界面和分离载体。 ③气泡的矿化:矿浆中的疏水性颗粒与气泡发生碰撞、附着,形成矿化气泡。 ④形成矿化泡末层、分离:矿化气泡上升到矿浆的表面,形成矿化泡末层,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刮出后即为泡沫精矿,而亲水性的颗粒则保留在矿浆中成为尾矿。见图 4.1.14和4.1.15所示。 矿石 水 破碎颗粒悬浮 药剂作用 精矿(水) 泡沫层 矿化气泡浮升 矿化气泡作用 分散成气泡 浮选药剂 搅拌槽 空气 尾矿(水) 浮选槽图4.1.14 泡沫浮选过程工艺示意图

图4.1.15 浮选机内各作用区的分布 1-刮泡区;2-浮选区;3-浆气混合区;4-充气 路线;5-矿浆循环路线 图4.1.16 某厂浮选机生产现场 浮选法是回收细粒钛铁矿的有效方法,如我国的承钢双塔山选矿厂,重钢的太和铁矿,以及攀钢选钛厂等。进行钛铁矿浮选之前,先要用浮选法分选出硫化矿物,然后再浮选钛铁矿。硫化物浮选采用常规浮选药剂制度,即用黄药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硫酸为pH 调整剂,有的选厂还采用硫酸铜作为硫化矿物浮选的活化剂。图4.1.16是攀西某厂浮选机生产现场实景图。 ——《钒钛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北京:化工出版社,2014.01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攀枝花学院) 邹建新等】

铁矿选矿工艺

我国铁矿石资源供给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国内各钢铁企业对矿石的需求量增长迅猛,国内的矿山生产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不得不依靠国外的优质铁矿石资源。据统计,1985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突破1000万t,2002年突破1亿t,2004年突破2亿t,2005 年1~7月份累计进口铁矿石已达2亿t。 国内的铁矿石资源中易选的磁铁矿资源日益减少,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提高钢铁企业矿石的自给率,缓解进口铁矿石的压力,维持优质的铁矿原料供给,必须以科技的进步来推动贫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我国铁矿矿床类型多,贮存条件复杂,矿石类型多,硫、磷、二氧化硅等有害组分含量高,多组分共生铁矿石占了很大比重,而且有用组分嵌布粒度细,因此采选难度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 几十年来,广大选矿工作者针对我国铁矿资源“贫、细、杂”的特点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使我国铁矿选矿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研制并成功应用了新的高效分选设备、新的高效浮选药剂以及新的分选工艺。从而使选矿工艺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铁矿选矿技术及选矿设备简介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 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3.6m×6m,最大棒磨机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图3. 2.23)。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国磁铁矿选矿厂推广了细筛再磨新技术,使精矿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左右,实现了冶金工业部提出精矿品位达到65%的要求。 2.弱磁性铁矿选矿主要用来选别赤铁矿、褐铁矿、镜铁矿、菱铁矿、假象赤铁矿或混合矿,也就是所谓的“红矿”。这类矿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选别困难。80年代后,选矿技术方面对焙烧磁选、湿式强磁选、弱磁性浮选和重选等工艺流程、装备和新品种药剂的研究不断改进,使精矿品位、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如鞍钢齐大山选矿厂采用弱磁—强磁—浮选的新工艺流程,获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3.多金属共(伴)生矿选矿这类矿石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因此采用的方法、设备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铁矿采用反浮选—多梯度磁选、絮凝浮选、弱磁-反浮选-强磁选、弱磁-正浮选、焙烧磁选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铁的回收率,并综合回收稀

各种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各种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行业分为许多分支,研究各种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对于区分他们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磁铁矿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3O4,是Fe2O3和 FeO 的复合物,呈黑灰色,比重大约 5.15左右,含Fe72.4%,O 27.6%,具有磁性。 开采的矿石先由颚式破碎机进行初步破碎,在破碎至合理细度后经由提升机、振动给料机均匀送入球磨机,由球磨机对矿石进行粉碎、研磨。经过球磨机研磨的矿石细料进入下一道工序:分级。螺旋分级机借助固体颗粒的比重不同而在液体中沉淀的速度不同的原理,对矿石混合物进行洗净、分级。矿物颗粒在被送入浮选机,根据不同的矿物特性加入不同的药物,使得所要的矿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 赤铁矿选矿设备工艺流程: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单晶体常呈菱面体和板状,集合体形态多样。有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硬度为5.5~6.0,密度为5.5~5.3 g·cm-3。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的片状赤铁矿集合体称为镜铁矿;呈灰色、金属光泽的鳞片状赤铁矿集合体称为云母赤铁矿;呈红褐色、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呈肾状的赤铁矿称为肾状赤铁矿。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是重要的炼铁原料,也可用作红色颜料。我国著名产地有辽宁鞍山、甘肃镜铁山、湖北大冶、湖南宁乡和河北宣化。针对我国赤铁矿的特点,部分可采用洗矿后用重选富集,此方法投资、

用电负荷较小,05年以来新建的中小型选场很多。对难选的矿石,一般先采用磁化焙烧、磁选、浮选。对原有选场品位较低的,我公司可代为配置精矿再磨反浮选脱硅设备,使铁精粉的品位提高达标。可提供用户选场供新用户考察,代为用户设计、配套、调试生产。铁闪锌矿的浮选流程 对于含铁闪锌矿的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一般有3种流程结构可 供选择,即混合浮选、优先浮选和等可浮流程。 混合浮选包括全混合浮选和部分混合浮选。全混合浮选是先全浮选铜、铅、锌、硫,然后再分选为单一的精矿。部分混合浮选是先铜铅锌混合浮选,再选硫;或者优先选铜铅,再锌硫混合浮选,随后再 分离浮选,其选别指标往往取决于锌与硫分选的优劣程度。 优先浮选即首先浮选铜、铅,再选锌,最后选硫的依次浮选流程。从浮选工艺的观点看,优先浮选较混合浮选更为有利。优先浮选时,磨矿后,表面新鲜的黄铁矿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倘若是混合浮选,锌矿物和黄铁矿表面均吸附有捕收剂和活化剂,在锌硫分离浮选时,若要很好地抑制黄铁矿,就必须除去其表面的捕收剂,这比使表面新鲜的黄铁矿受到抑制更加困难。所以,优先浮选比混合浮选更有利于锌和硫化铁矿物的分选。在很多时候,铁闪锌矿浮选的实质,也就是铁 闪锌矿与黄铁矿或者磁黄铁矿的分离问题。 但在实际生产中,须根据具体的矿石性质决定采取哪种流程。分细粒级的锌矿物根本无法回收而损失到尾矿中;加大捕收剂用量强拉,又使得一部分可浮性极强的黄铁矿上浮,在锌回路中造成黄铁矿

铁矿石选矿技术

铁矿选矿与加工技术 一、铁矿石分类 各种含铁矿物按其矿物组成,主要可分为4大类: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以及生成的地质条件不同,因此各种铁矿石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和物理特性。 (一)磁铁矿 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化学式为Fe3O4,其中FeO=31%,Fe2O3=69%,理论含铁量为72.4%。这种矿石有时含有TiO2及V2O5组合复合矿石,分别称为钛磁铁矿或矾钛磁铁矿。在自然纯磁铁矿矿石很少遇到,常常由于地表氧化作用使部分磁铁矿氧化转变为半假象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所谓假象赤铁矿就是磁铁矿(Fe3O4)氧化成赤铁矿(Fe2O3),但它仍保留原来磁铁矿的外形,所以叫做假象赤铁矿。磁铁矿具有强磁性,晶体常成八面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常成致密的块状,颜色条痕为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9~5.2,硬度5.5~6,无解理,脉石主要是石英及硅酸盐。还原性差,一般含有害杂质硫和磷较高。 (二)赤铁矿 赤铁矿为无水氧化铁矿石,其化学式为Fe2O3,理论含铁量为70%。这种矿石在自然界中经常形成巨大的矿床,从埋藏和开采量来说,它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矿石。赤铁矿含铁量一般为50%~60%,含有害杂质硫和磷比较少,还原较磁铁矿好,因此,赤铁矿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炼铁原料。赤铁矿有原生的,也有野生的,再生的赤铁矿的磁铁矿经过氧化以后失去磁性,但仍保存着磁铁矿的结晶形状的假象赤铁矿,在假象赤铁矿中经常含有一些残余的磁铁矿。有时赤铁矿中也含有一些赤铁矿的风化产物,如褐铁矿(2Fe2O3·3H2O)。赤铁矿具有半金属光泽,结晶者硬度为5.5~6,土状赤铁矿硬度很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9~5.3,仅有弱磁性,脉石为硅酸盐。 (三)褐铁矿 褐铁矿是含水氧化铁矿石,是由其他矿石风化后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得最广泛,但矿床埋藏量大的并不多见。其化学式为nFe2O3·mH2O(n=1~3、m=1~4)。褐铁矿实际上是由针铁矿(Fe2O3·H2O)、水针铁矿(2Fe2O3·H2O)和含不同结晶水的氧化铁以及泥质物质的混合物所组成的。褐铁矿中绝大部分含铁矿物是以2Fe2O3·H2O形式存在的。 一般褐铁矿石含铁量为37%~55%,有时含磷较高。褐铁矿的吸水性很强,一般都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工艺流程介绍(附流程图) [导读]:选矿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从矿山开采下来矿石以后,首先需要将含铁、铜、铝、锰等金属元素高的矿石甄选出来,为下一步的冶炼活动做准备。选矿一般分为破碎、磨矿、选别三部分。其中,破碎又分为:粗破、中破和细破;选别依方式不同也可分为:磁选、重选、浮选等。本专题将详细向大家讲述选矿的一些具体工艺常识,以及主要选矿设备的大致工作原理,主要控制要点等知识。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选矿的目的:提高矿石品位。 选矿方法: ◆重力选矿法。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在选矿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而进行选矿。 ◆磁力选矿法。磁力选矿法是利用矿物的磁性差别,在不均匀的磁场中,磁性矿物被磁选机的磁极吸引,而非磁性矿物则被磁极排斥,从而达到选别的目的。 ◆浮游选矿法。浮游选矿法是利用矿物表面不同的亲水性,选择性地将疏水性强的矿物用泡沫浮到矿浆表面,而亲水性矿物则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不同矿物彼此分离。 选矿后的产品:精矿、中矿和尾矿。 ◆精矿是指选矿后得到的含有用矿物含量较高的产品。 ◆中矿为选矿过程中间产品,需进一步选矿处理。 ◆尾矿是经选矿后留下的废弃物。

选矿的流程: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 3.6m×6m,最大棒磨机 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 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

铁矿选矿技术概述(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铁矿选矿技术概述(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铁矿选矿技术概述(通用版) 我国铁矿由于贫矿多(占总储量的97.5%)和伴(共)生有其他组分的综合矿多(占总储量的1/3),所以在冶炼前绝大部分需要进行选矿处理。 1996年全国入选铁矿石21497万t,占全国产铁矿石原矿25228万t的85.2%。入选铁矿石生产铁精矿粉8585.7万t,其中重点选矿厂处理原矿10961万t,生产铁精矿粉4158万t,占全国铁精矿粉产量的48.4%。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3.6m×6m,最大棒磨机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图3.2.23)。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国磁铁矿选矿厂推广了细筛再磨新技术,使精矿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

选钛设备-钛铁矿选矿设备厂家-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选钛设备-钛铁矿选矿设备厂家-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一、钛矿石的性质和用途: 钛是一种金属元素,灰,原子序数22,相对原子质量47.87。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钛矿虽具有质量稳定、不含放射性元素等优点,但品位低、杂质含量高,特别是Ca、Mg 杂质高达6%~9%。 钛是一种重要且有着广泛用途的重要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钝钛和以钛为主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工业和航海工业。 二、钛矿的存在方式: 钛属于稀有金属,实际上钛并不稀有,其在地壳中的储量占第七位,占0.45%,远远高于许多常见的金属。但由于钛的性质活泼,对冶炼工艺要求高,使得人们长期无法制得大量的钛,从而被归类为“稀有”的金属。用于冶炼钛的矿物主要有钛铁矿(FeTiO3)、金红石(TiO2)和钙钛矿等。矿石经处理得到易挥发的四氯化钛,再用镁还原而制得纯钛。 钛铁矿是铁和钛的氧化物矿物,是提炼钛的主要矿石。钛铁矿很重,灰到黑色,具有一点金属光泽。晶体一般为板状,晶体集合在一起为块状或粒状。成分为FeTiO3。TiO2占52.66%,是提取钛和二氧化钛的主要矿物。 三、钛铁矿选矿设备: 河南省荥阳市矿山机械制造厂供应的钛铁矿选矿设备主要有给料机、破碎机、球磨机、斜板浓缩分级箱(按粒度分级)、耐磨螺旋溜槽(抛弃尾矿)、弱磁选机(除强磁矿物)、强磁选机(选钛铁矿)、搅拌槽、浮选机(浮硫化物、浮细粒级钛铁矿)、电选机(精选钛铁矿)等。 钛的最大缺点是难于提炼。所以,在矿石破碎、研磨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为后续提取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河南省荥阳市矿山机械制造厂,简称“荥矿机器”,在用户钛矿选矿生产线案例中,采用PEF系列鄂式破碎机、PF系列破碎机与MQY系列球磨机组成闭合磨矿工艺流程,使矿料达到精细磨状态,能够提高矿料磁选工艺和浮选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四、钛铁矿选矿工艺 钛铁矿选矿工艺主要有:“重选—强磁选—浮选”和“重选—强磁选—电选(选别前除硫)”两种,选矿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分粒级入选,采取不同工艺流程。 五、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 将原矿进行隔渣处理;将隔渣后的原矿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粗粒物料和细粒物料;将所述粗粒物料和所述细粒物料分别进行一段除铁后,得到粗粒除铁尾矿、细粒除铁尾矿和次铁精矿;将所述粗粒除铁尾矿进行一段强磁选,得到强磁精矿和尾矿;将所述强磁精矿进行螺旋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和尾矿。 将所述重选精矿送至磨矿处理;所述细粒除铁尾矿依次经一段强磁选和二段强磁选,最终获得的强磁精矿与所述磨矿后的重选精矿混合并分级;将分级后的不合格混合精矿返回磨矿步骤再磨,合格混合精矿进行二段除铁,得到二段除铁尾矿和次铁精矿;将所述二段除铁尾矿进行三段强磁选,获得的强磁精矿经过浮选后得到最终钛精矿。

铁矿等矿石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铁矿等矿石选矿工艺流程介绍 选矿是利用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效矿物和脉石矿分离,矿石中含有有用成分往往还会有有害杂质,比如铁矿石中还有硫、磷等,铝土矿含有硫、硅等,这些有害成分在冶炼前可以使用选矿的方式去除,取出后才能被利用,才能达到合理利用国家矿产资源的目的。 选矿前准备的作业包括破碎筛分与磨矿分级 破碎与筛分是通过不同破碎机的挤压、冲击、劈裂等方式将采来的矿石(一般在1000mm)破碎到5-25mm. 工业运用的破碎机有鄂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 筛分是破碎后的产品安粒度分类的一个过程,破碎作业与筛分作业进行联合。 工业用筛分为固定格筛、弧形筛、圆筒筛、振动筛、运动筛等。

磨矿分级是将破碎后的产品进一步的冲击、研磨,使矿山的粒度更精密,磨矿的作业是破碎作业的继续,其目的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分为单体解离状态,为下一步分选作业打下基础。 几乎所有的选矿厂都会用到磨矿作业,磨矿作业的生产费用站金属选矿厂总费用的40%,基本上1吨矿石要消耗7-30kw/以上,站选矿厂总耗电量的50%,所以磨矿作业和磨矿设备的操作对选矿厂有很大的作用。 磨矿机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球磨机、棒磨机、半自磨机与自磨机等。 选矿的工艺有多种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选矿工艺,目前常用的选矿方法为:重选、浮选、磁选以及化学选矿法等 重选重选是一种古老的选矿方法,刚开始应用于选金,砂里淘金,重选法处理量大,简单可靠,特别适用于密度较大的氧化矿石,常用方法有重介质选矿、无极限选矿溜槽,重选工艺应用在选前分级,按粒级选用合适的重选设备,有助于提高选矿的效率。 浮选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物颗粒选择性对的想气泡附着的选矿方法,浮选的目的是得到粒度适宜的矿粒,一般浮选的方法有正浮选反浮

选矿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钛锆矿选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钛锆矿选矿 。钛、锆砂矿除少数矿体上部有覆盖层需经剥离外,一般不需剥离即可采用千采或船采机械进行开采。干采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及斗轮挖掘机等;船采所用采船有链斗式、搅吸式及斗轮式三种。采出矿石经皮带运输机或砂泵管道输送至粗选厂。钛、锆砂矿选厂分粗选及精选两个阶段进行。(1)粗选送至粗选厂的矿石,首先经过除渣、筛分、分级、脱泥及浓缩等必要的准备作业,然后给入粗选流程进行选别。粗选的目的是将入选矿石按矿物密度不同进行分离,丢弃低密度脉石矿物尾矿,获得重矿物含量达90%左右的重矿物混合精矿,作为精选厂给料。粗选厂一般与采矿作业纳为一体,组成采选厂。为适应砂矿床特征,一般粗选厂均建为移动式,移动方式有水上浮船及陆地轨道、履带、托板及定期拆迁等方式。钛、锆砂矿粗选一般选用处理量大,回收率高又便于移动式选厂应用的设备,较普遍的是圆锥选矿机及螺旋选矿机,少量采用摇床。上述设备有单一使用的,也有配合使用的:单一圆锥选矿机主要用于规模大或原矿中重矿物含量高的粗选厂;多数厂采用以圆锥选矿机粗选,螺旋选矿机再精选;一些规模较小的选矿厂,往往采用单一的螺旋选矿机粗选。[next] (2)精选钛、锆砂矿多系含有几种有价矿物的综合性矿床,精选的目的是将粗精矿中有回收价值的矿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及提纯,达到各自的精矿质量要求,使之成为商品精矿。精选厂一般建成固定式。粗精矿采用汽车、火车或管道输送等方式运输到精选厂处理。精选作业分为湿式及干式两个阶段, 以干法作业为主。根据粗精矿的性质,在精选工艺的前段通常采用部分湿法作业。有时在精选过程中还存在干法、湿法交替的过程,不过从能源消耗及简化工艺流程角度考虑,在可能条件下力争减少这一过程。精选厂的湿法作业种类有:采用摇床或螺旋选矿机重选,进一步丢弃残存在粗精矿中的密度小的脉石矿

褐铁矿选矿工艺现状及发展

褐铁矿选矿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limonite beneficiation process 11级矿物加工工程1班 于浩 201114440101

1.褐铁矿简介 褐铁矿是由针铁矿、纤铁矿、水针铁矿、水纤铁矿以及含水氧化硅、泥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其化学成分不固定,嵌布粒度细,且碎磨过程中易泥化,属于复杂难选铁矿石。目前我国已探明的褐铁矿储量约为 12.3 亿 t,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山东、贵州、江西、新疆和福建等省[1]。由于受褐铁矿矿石性质 (极易泥化)、强磁选设备 (对-20 μm 铁矿物回收率较差)、浮选药剂制度和磁化焙烧成本高的制约,褐铁矿资源利用率极低,大部分没有有效回收利用,或根本没有开采。 随着铁矿资源贫、细、杂、散趋势越来越严重,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铁矿资源供应极度紧张,因此褐铁矿的高效选矿技术已逐渐成为选矿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且在褐铁矿选矿技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现有的选矿工艺 2.1 强化脱泥-脱硅反浮选工艺 采用强化脱泥 - 多次少量加药、多次浮选工艺,使用新型高效阳离子浮选剂,在高效脱泥措施和分散剂的配合下,通过多级选别的形式,分别对江西、广东和新疆等地的褐铁矿进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经过 4~5 次加药选别,得到的铁精矿品位可达到 52% 以上,回收率均大于 76%。该褐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简单,药剂种类少,且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较高,整体浮选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推广价值。 单一浮选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对微细颗粒褐铁矿回收效果较好的特点,但由于褐铁矿极易泥化,严重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在浮选前强化脱泥或强化分散矿泥很重要。此外,研究和实践证明,反浮选更适于褐铁矿的提质降杂,但由于褐铁矿颗粒结晶疏松,比表面积较大,在浮选过程中容易大量吸附和消耗药剂,因此宜采用多次少量加药、多次选别的浮选流程。 2.2 阶段磨矿-反浮选工艺

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荥矿机械 对于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有利于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更加熟练的操作设备看,对于我们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3.6m×6m,最大棒磨机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 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国磁铁矿选矿厂推广了细筛再磨新技术,使精矿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左右,实现了冶金工业部提出精矿品位达到65%的要求。 2.弱磁性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赤铁矿、褐铁矿、镜铁矿、菱铁矿、假象赤铁矿或混合矿,也就是所谓的“红矿”。这类矿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选别困难。 0年代后,选矿技术方面对焙烧磁选、湿式强磁选、弱磁性浮选和重选等工艺流程、装备和新品种药剂的研究不断改进,使精矿品位、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如鞍钢齐大山选矿厂采用弱磁―强磁―浮选的新工艺流程,获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3.多金属共(伴)生矿选矿 这类矿石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因此采用的方法、设备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铁矿采用反浮选―多梯度磁选、絮凝浮选、弱磁-反浮选-强磁选、弱磁-正浮选、焙烧磁选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铁的回收率,并综合回收稀土氧化物。攀枝花铁矿通过磁选获得TFe53%左右的钒铁精矿,磁选后的尾矿通过弱磁扫选-强磁选-重选-浮选-干燥电选,获得钛精矿和硫钴精矿,回收钛和钴。大冶铁矿采用弱磁-强磁和浮选,综合回收铁、铜和钴、硫等元素。 (四)烧结球团技术 烧结技术是我国人造富矿的主要手段。1996年共生产人造富矿16095.6万t,其中重点企业9485.9万t,占58.9%,地方国营企业6133.7万t,占38.1%。我国在细精矿烧结的技术上已达到相当水平。鞍钢早在50年代初就在烧结机上成功地把酸性烧结矿制作方法改为碱性烧结矿制作方法,在世界上第一个用消石灰或生石灰作熔剂解决了细精矿烧结问题。 烧结球团的装备水平也有所提高,全国共有烧结机419台,总面积15522m2,其中: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