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演讲:中国文化与科学

杨振宁演讲:中国文化与科学
杨振宁演讲:中国文化与科学

杨振宁演讲:中国文化与科学

1999年12月3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人杨振宁教授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的"金禧讲座"中,以《中国文化与科学》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是这篇演讲的全文:

中国文化与科学

杨振宁

梁院长,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五十年以前,钱穆先生创建了新亚书院,这是香港文化界一件非常重要、有深远影响的事情。我今天有机会参与他创建的新亚书院五十周年金禧纪念,感到非常荣幸。

梁院长给我指定了一个题目,叫做“中国文化与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不可能在一个小时内讲得很清楚,所以我只能就我觉得特别值得讨论的几点,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一、中国传统人本文化是“内学”,以身心为主

那么,我这个题目基本上是分成这九条,第一项是“中国传统人本文化是内学,以身心为主”。这个说法不是我创出来的,是很多人都讲过的。比如说,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那么如果中学是内学,可是也必须要处理外学,因为外学是人的身体以外的自然的一切,怎么处理法呢?所以我们就要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传统中国文化怎样处理外学法?如果查中国的古文献,对此有很多的讨论。那么,总结起来呢,我想下面这几句话也许可以概括多半的观念,他曾经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他又说:"心明便是天理”,又说:“万物一体”,这些说法,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界事物需要了解的总的态度。

二、传统中国文化如何处理“外学”?

我们还可以看到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是从王阳明开始的,董仲舒就说过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天人无二理”。什么叫做“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呢?就是说有一个“理”,这个“理”对于我们自己的思想跟外界的一切,是一回事情,这个整个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当然,这并不能解释清楚他们所讲的这个“理”到底是什么,要想了解一国的传统文化,我想必须对这点有一些了解,就是这个“理”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这个“理”是一个精神,或者说是王国维所讲的“境界”。或者我们用另外一个方法,不问“理”是什么,是问“理”不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得到结论,“理”不是近代科学所讲的规则、规律,或者是定律。这些观念、规则、规律跟定律,是近代科学追求的重要精神,而这个精神跟中国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是不一样的。它们的方向是一样的,可是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这个定律,没有这个规律,没有这个规则的观念。

我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不妨来看一幅宋朝的画,一幅北宋郭熙所画的大的山水画,有五尺多高。这样的画,今天国际上研究艺术的人,把它叫mulnumentorylandscape。你站在这个mulnumentorylandscape前面,问你自己:这个画家的心境是什么?这画家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什么?以及这个画家对于他所画的东西的了解是什么?我想,你问了这些问题以后,就比较容易了解到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哲学主要的精神是什么了。

三、传统中国文化如何求“理”?

在宋朝稍为晚一点的时候,有一位作家叫做韩拙,他写了一本书,叫《山水纯全集》,这《山水纯全集》有一个后序,是由一个有名的学者张怀写的,其中说:“人为万物之灵者也,故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于理者,则失物之真;为画造其理者,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于一毫,投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焉。故昧于理者,心为绪使,性为物迁,密于层丰,老于利欲,徒为笔墨所使哉,安足以与天地之争哉?”他这么讲,相对于“昧于理者”,是要“造其理者”。换句话说,他认为,对于这个画,你如果不懂得这个“理”,你就不能够画出真正的精神来,如果你懂得这个“理”的话,你才能够懂得物之为妙,然后你才能够真正地达到一个超然的境界。所以,几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要达到的境界,是这几个字,在各个地方,在不同的哲学家的言论里,你都可以看到:“理一分殊,义以盖全,内外一体”,什么叫做“理一分殊”呢?就是说“理”是一,只有一个“理”;“分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用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有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要问:既然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是要追求一个“理”,用什么方法来追求这个“理”呢?传统中国文化如何来求“理”?如果仔细分析,我想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个方法就是归纳法,即把许多分处的一些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成一个最终的“理”。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通过这一类思维方法,传统的中国文化想要达到一个了解世界一切之一切的境地。

四、近代科学如何求自然规律?

如果刚才我所讲的这些我们可以接受,那么,近代科学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想,首先可以肯定:近代科学也是在追求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传统中国文化所讲的“理”,可是呢,换了一个名词,换了一个观念,这就是“自然规律”,所以,近代科学里头的“自然规律”,可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那么,当然我们就要问了,说:“好,那么近代的科学怎么来追求这个自然规律呢?”其精神和方法之一,跟传统中国文化一样,是用归纳法求得这些规律。不过,近代科学跟传统中国文化一个主要的分别,是前者还有另外有一个方法,另外有一套思维的方式,这第二个方式是上到下的,是推演,是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所没有的。

推演的方法需要逻辑,逻辑是希腊人为研究几何学所发展出来的思维方法。大家如果记得在初中念的几何学,就会了解到这个方法的主要精神。我们必须注意,在近代科学以前,也可以说是到牛顿的工作以前,西方的思维方法,也往往不引用逻辑。从牛顿开始,西方的学者才真正地了解到了这个逻辑推演方法的重要性,而把这个重要性加到所谓NaturalPhilosophy里头,由此产生了近代的科学。可以说,这是近代科学精神诞生的一个重

要标志。中国古时候没有发展出这个逻辑系统,第一次对于这个逻辑系统有一点涉猎的,是1607年徐光启跟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可惜影响不大。1607年,可比牛顿Principia的出版还早了八十年,但是他们这次翻译,对于逻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影响,没有起很大的作用,虽然我们今天在几何学里头所用的很多的名词,都是源于徐光启跟利玛窦的这一个最早的翻译本。

逻辑的重要性

徐光启对于逻辑的重要性,有很深入的了解,可从他对《几何原本》的序所讲的一些话,以及他一些别的文章中看出来。我现在只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他说这《几何原本》里所讲的推理方法,是一步一步的,“于前后更置之不可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一步一步的,就是从一到二,从二到三,从三到四,你不能颠倒过来,这当然是逻辑里头的一个基本的精神,而这个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是没有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是要用一种抽象的分类、归纳的想法,来达到“理”,这个跟西方的一部分精神是一样的。可是这个推演的精神、逻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里头没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是,他有个叫做“三似三实”的说法:“四至晦,十至明,四至繁,十至简,四至难,十至易”,任何一个对于初中几何学有些了解的人,都懂得这几句话的意思。看上去是非常复杂的,是非常隐晦的,是非常难的,可是你如果懂了这个逻辑的精神以后,就完全不是这回事,其实是很简单、明了、容易的。比起用一个归纳法,用一个没有逻辑顺序的思维方式要来得容易,因为它是一步一步的。可惜他们所做的这项工作,后来没有能够发展下去。

唯象理论

我刚才说,近代科学的精神,是要把归纳法跟推演法结合起来,那么我现在就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就是今天物理学的结构,今天物理学的结构,可以说是分成四层,从一到二到三到四。首先是最基本的现象,为研究这些基本的现象,你需要做一些实验。那么从这些现象,从这些实验,一个很广但不一定很深的领域提炼出一些东西来,这就叫做“唯象理论”。“唯象”的意思,就是你只是从这些现象来着眼,把这些现象归纳出一些规律,那么“唯象”理论跟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又是归纳的,又是推演的。我可以画两种箭头,向上的一个是“推演”;“归纳”的箭头呢,我是把它变成虚线的。这个“唯象理论”,到这个现象,这个推演的过程呢,我用实线。我一个用虚线,一个用实线,也有它的象徵性的道理。因为实线所做的事情,是比较不容置疑,不易引起争辩的,而这个虚线的“归纳”呢,是容易引起争辩的,因为每一个人着重点不一样,看法不一样,所以思维的方式不一样。那么,近代科学重要的一点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所以可以从一变成二。那么二跟三的关系呢,是要变成一个更深的理论结构。最后从三到四,则是把这些理论结构变成一个数学的语言。可以说,以上所表示的,正是近代物理学的精神。

力学是怎么开始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力学是怎么开始的?它是经过了哪四步?第一步,是TychoBrahe。他是十六世纪的人,对于行星在天上的位置,做了以前所没有过的、当时最精确的天文观测。过了一些年,来了Kepler,Kepler是一个理论天文学家,他仔细研究TychoBrahe的这些数据,然后归纳出来三个定律。这三个定律,用我刚才的话

说,是“唯象理论”。这三个定律,第一次提出来行星的轨道。TychoBrahe跟Kepler都已相信Copernicus的“日心”理论,而Kepler更第一次提出:太阳在中间,地球绕着太阳转,行星绕着地球转,都是一些椭圆,而不是圆,也不是圆上加圆的那种从希腊传下来的想法。Kepler的“唯象理论”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又过了几十年,牛顿出现了。牛顿对Kepler的这些观念,这三个“唯象理论”的定律,加以解释,这一解释就形成了今天的力学。大家知道有牛顿的三大定律,加上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准确地解释Kepler的“唯象理论”。而牛顿的这个三个运动方程,加上万有引力,是基于他所发明的一些数学的方法,也就是微积分。所以,这一二三四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的。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两个之间的关系,既是归纳的,又是推演的。所以总结起来说,传统中国文化跟十六世纪以后才发展出来的近代科学其分别是什么呢?是传统中国文化求“理”,近代科学要求“自然规律”。但传统中国文化求“理”的方法,只有归纳法;而近代科学求规律的方法,则是推演法再加上归纳法。

五、传统中国文化以归纳法求“理”,通过抽象化求“内外一理”

传统中国文化怎样进行归纳呢?那就是,思考。比如我们知道,有名的王阳明“格”竹子:坐在那儿,看着竹子,脑子里头转来转去,希望能够了解到这个竹子的“理”是什么。这跟西方的近代科学精神不一样。不错,后者也要有思考,可是还要有实验。因此,传统中国文化跟近代科学从精神上最主要的几个分别就在于:传统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以思考来归纳天人之一切为理。这个传统里头,缺少了推演,缺少了实验,缺少了西方所发展出来的所谓NaturalPhilosophy。

下面我跟大家再多讨论一下传统中国文化重归纳这一问题。传统中国文化想要达到这个“理”,是经过归纳,用一些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步骤的。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中国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元,叫做“太极”。宋朝周敦颐的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太极图说》,里面有很多观念在周敦颐以前已经有了,不过这个图则是第一次出现。你看,它讲“无极而太极”,然后“两仪立”,就是“阴阳”的这个观念;底下是“金木水火土”;再下,是一些“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最后呢,是“万物化成”。它所代表的,是一个要把所有的现象,包括物理界的现象,或者用今天的话说,物理现象跟生物现象,全都归纳成基本的几个字,比如“金木水火土”,比如“阴阳”、“男女”、“乾坤”。这是中国文化传统最典型的思想方法。

我再举个例子。今天的中医,不只在中国社会,在西方也有重要的地位了。那么,中医说起对于人的身体的了解,总结出几个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所以就有了这个现象,比如把吃的东西也要分成寒的或是热的。现在我们不讲这件事情合不合乎实验,合不合乎科学,我现在所讲的是它这整个精神是什么。它的精神就是要把对于人的身体、人的疾病这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归纳成几个字,而从这几个字来了解人的身体结构跟人的疾病是怎么回事。这是传统思想方法最重要的表现。你如果看一看中国的传统里面,代替西方的TenCommandments的,也是几个字:“忠”、"孝”、“信”、“义”、“福”、“禄”、“寿”、“气”、“韵”。这些字,在中国的传统里头,每个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西方就不像中国这样,倚重用一个两个字提炼出精神内核的思想方式。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的对联。比如挽联吧,一幅挽联通常希望用十个字、二三十个字、至多四十几个字,要把这个人的一生,包括他的事业、他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人际关系等,概括起来。如果做得好,确实能够提炼出一个精神,而这个办法在西

方是少见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诗词往往很短,比西方诗平均起来要短。我认为,浓缩、提炼、符号化或者象形化,在中国的传统里头的重要性,比西方来得高,这当然与中国的文学有密切的关系。大家都熟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几句话,把很长的历史里头很多的事情浓缩起来,这个境界,用中国话说,叫“气吞山河”。这个“气”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大特点,西方是没有的。我跟我很多的朋友谈起来,没有人知道这个“气”字在英文里头怎么翻译,意思译不出来,只好译音。

我有一个朋友,熊秉明,是一个书法家、画家、雕塑家,又是一个美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写了一本已经一版再版了的书,叫做《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这样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他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书法最能够体现这个抽象化、浓缩化的精神。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头对于浓缩化、抽象化是这样地注意呢?我觉得,这是因为单音象形文字的影响。

六、单音象形文字的影响

中国文字是单音象形文字,不是拼音字,这一点当然是非常清楚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中国有许多方言,可是只有一种文字、一种语言,这件事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分裂成许多国家?中国的版图比欧洲的版图还要大,中国的人口比欧洲的人口要多很多倍,中国的民族传统,是许多民族混流起来的,不比西方不同民族的数目来得少,可是并没有像欧洲这样分裂成许多国家,或者像印度,虽然形成一个国家,可是里头有很多不同的宗教,很多不同的语言。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有一个很强的统一趋向,不是拼音文字,不必文随意转而增加分裂的可能。

下面我还要特别强调的,与我们今天的讨论有关的,就是:中国语言文字与整个的文化特别注重精简,我觉得直接与中国字是单音象形文字有密切的关系。我随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听见有人讲:“你父亲多大年纪?”可是这句话要是仔细完全讲出来,应该是:“你的父亲是多大的年纪?"”中国的语言文字,因为重精简,所以渐渐把那些不必要的成分都给去掉了,去掉的结果,就变成今天的现象,文字里介词非常少。事实上,假如一个人要想把一首中国的诗翻译成英文诗的话,你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它翻译成一般英语读者所能接受的样子,这样你就得在里头放很多介词,因为西方的语言里介词很多。但这样译出来后,你念一下,就会觉得那首诗没有中国诗的味道。再就是你把其中的介词都给去掉,这样一来,立刻就有中国诗的味道了。你如果多看一些中国诗词的英译,就会知道:介词越少的翻译,越有中国诗的味道;介词越多的话,越不像中国诗。

这样的精简,例子比比皆是。这个大学应该是“中文大学”,也叫“中大”,可是现在好几所大学都叫“中大”。你如果到北京去的话,有一种的士,叫做“面的”,我头一次听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面的”者,“面包的士”也,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面包”跟“的士”其实都不是中国传统的观念。“的士”是“taxi”的译音,然后变成“面包的士”,最后渐渐地就精简成了“面的”。再比如,你今天看台湾的报纸,到处都是“公投”,我头一次看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然后来我知道了,这是“公民投票”的意思。“艾森豪威尔”太长了,所以呢,就变成了“艾帅”。有一回我见到吴大猷先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反对这个办法,说假如

老是这么做的话,那么将来,牛顿的定律要变成“牛定律”,而Maxwell的方程式也要变成“马方程式”了。

总之,我认为,因为中国字是单音字,不噜嗦,精简以后,读起来音调铿锵,又因为中国字的笔画多,写起来慢,所以要精简。所以,在中国的传统里头,在中国的文学里头,“美”这个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精简化,要浓缩化,要抽象化,最后就渗透到整个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里面了。

七、二十世纪的科学与?国文化

以上我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科学,作了一些分析与对比。下面我要转一个题目,先讨论一下二十世纪的科学,然后讨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

二十世纪的科学真是突飞猛进。以往的世纪也有过很重要的成果,可是我想,没有一个过去的世纪比二十世纪的重大成果多。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六七百年,经过了近代科学工业革命,科学跟技术发展到了今天的讯息工业,是一个指数的成长。因为这些发展,二十世纪人类的?产力大增,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增,这是以前六百年,可以说是1300到1600之间,西方的文艺复兴、近代科学诞生、工业革命产生的后果,是一个指数增长的后果。

八、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呢?总的说来,大家都会同意,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加上现代化。今天,到了二十世纪的末年,我们回想一下,这个现代化使所有我们想像得到的地方,都受到重大的影响;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教育、音乐、雕塑、建筑、人生观、宇宙观、文学、艺术、医药、科学技术,没有一项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不因为现代化而受到巨大的影响。而这个变化,我想到了下一世纪,是还要加剧的。那么,我想指出一点,是关于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中国有什么发展。在1900年,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懂微积分,1900年是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后两年,那个时候没有微积分的课程。1905年,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废除了科举。然后又大举的留学,先是到日本,然后到欧美。这以后,到了1925年,少数的大学才开始筹办算学系、物理系------那时候不叫数学系,叫做算学系。我去查了一下,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算学系、物理系的名字,在1925年前还没有。比如说,我比较熟悉的清华大学,就是在1926到1927年之间,才正式成立了算学系。到了1938年,我进大学的时候,西南联大的教学水准已经达到了世界级,这个是一个极快的现代化。到了1964年,中国成功地制造了原子弹,而制造原子弹所需要的人数之多、知识的方向之广,是很难想像的。再到了1970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到了1999年,大家知道,“神舟”成功地发射与收回了。你看,这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快速的进步。

九、展望下世纪的中国科技

我特别愿意在香港这个地方讲这句话,是因为我看报纸,有一个印象,就是香港有许多

人对于这点不够了解,他们看到中国非常落后,非常贫穷。中国是不是落后呢?是不是贫穷呢?是的。于是他们就以为中国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事实上,中国要做一件事情,可以做得快,而且神速地快。你看我这儿做了一件大致的勾勒,你就知道,以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中国还是贫穷,还是落后呢?答案很简单:中国要想以一百年的时间,追上西方七百年的成绩,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达到第一线。可是,我们对二十世纪中国的这一历史要有所了解,我们才可以对下一个世纪的中国科技作出展望。

下一个世纪的中国科技前景如何,我已经在很多不同的场合,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中国要想追到世界第一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对于以后五十年、以后一百年中国科技的发展前途,是非常乐观的。

有文采有深度的演讲稿5篇

有文采有深度的演讲稿5篇 有文采有深度的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按照惯例,这次轮到我来做“课前三分钟励志演讲”,下面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乐观的生活态度。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小鸟说:我从天空中飞过,但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同样的状况,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相信后者的态度更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其实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向你露出笑脸,你对它哭,那么你最终只会收获沮丧的心情。 或许有人会抱怨说,上天是如此的不公平,努力奋斗多年的我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经理助手。寒窗苦读十二年书的我,最终还是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这些抱怨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加重自己的烦恼,何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呢? 相反的,正如我们熟知的林肯先生,在遭受24岁经商失败,26岁爱人死去,27岁精神崩溃,中年时代多次竞选参议员和副总统,却均以失败告终,可面对如此多的打击与磨难,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应对这些不如意,最终他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正是这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林肯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信,假若没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摔残肢体的桑兰,高位截肢的张海迪,生命中没有光明与黑暗的海伦—凯勒,他们同样不会有灿烂的人生,也就不会赢得世人的尊重与赞美。 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但相信只要我们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生活一直是快乐的。所以,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也要为自己找出一万个理由微笑,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更多的阳光和快乐。 有文采有深度的演讲稿篇二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小草看到苍松的伟岸,便立志发奋图强,可经历千辛万苦,还是一株普通的小草;蜩与学鸠看到扶摇直上的大鹏,便极希望自己也能鹏程万里,于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临终也没有“若垂天之云”的双翼,更没有“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辉煌。 它们付出努力了,却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没有认清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个人若想得到成功女神的垂青,努力、奋斗虽必不可少,但认清自己的实力,把握好自己奋斗的方向显得犹为重要。 正是认清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缺陷,班超毅然投笔从戎,使自己不仅在军事方面取得较高的成就,而且也保卫了大汉江山的稳定与繁荣。杨振宁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认真分析原因,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最终,他卸下了“实验物理”的专业抱负,改修“理论物理学”,在理论方面,他驾轻就熟,一日千里,最终摘下“诺贝尔奖”的桂冠。 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奋斗才会有结果,很难想象潘长江能够在nba的赛场上抢篮板、抢断、扣篮??也很难想象姚明穿着时尚的服装,站在舞台上将欢声笑语送进千家万户。 如果不能成为自己的伯乐,不能认清自己,努力方向与实际南辕北辙,那么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壮观的波澜,再多的付出也不会得到回报。现实中,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要轰轰烈烈,流芳百世,每一个人的事业不一定都要惊天动地,垂名千古,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的。 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认清自己奋斗的方向,把握自己,经过坚持不懈地奋斗,经过挫折的暴风雨,才会出现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同学们,只有认请你的方向,走出失败的荆棘地,前面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课题: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组长:马啸 组员:邢硕张森淇宋迪刘梦圆刘倩指导教师:车卫红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可以称为近代伟大天文学家。他的杰出贡献是制作了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制造成功,是天文学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自伽利略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范围迅速扩展,但是当时流行的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发明和制造的折射望远镜,口径有限,制造大型望远镜不但困难,而且太庞大,同时折射望远镜的折射色差和球差都很大,这些大大限制了天文观测的范围。牛顿由于了解了白光的组成,因而于1668年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能反射较广光谱范围的光而无色差,容易获得较大的口径,同时对球差也有校正。这样牛顿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 牛顿在天文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特别是对开普勒等人的学说进行过系统的研究。1686年他在给哈雷的信中说明了天体可以按照质点处理并证明了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的椭圆形轨道以及彗星的抛物线轨道。牛顿还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认为行星都由于自转而使两极扁平赤道突出,还预言地球也是这样的球体。由于地球不是正球体,牛顿就指出,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摄动将不会通过地球中心,因此地轴将作一缓慢的圆锥运动,这便出现了二分点的岁差现象。对于潮汐现象,牛顿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造成的。 在物理学方面,牛顿取得了力学、热学、光学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开创者。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所研究的机械运动规律,首先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基础之上的。绝对化的时间和绝对化的空间是指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在两个匀速运动状态下的观察者,对机械运动具有相同的测量结果。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这种时空观已不能采用,这时(运动速度与光速可以比拟),牛顿力学将被相对论力学所代替。在微观情况下,由于粒子的波动性已明显表现出来,牛顿力学将被量子力学所代替。牛顿在力学方面另一巨大贡献是在开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认为:太阳吸引行星,行星吸引卫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力。牛顿用微积分证明了,任何一曲线运动的质点,如果半径指向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点,且绕次点扫过与时间成正比的面积,则此质点必受指向该点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环绕的周期之平方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则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还在力学发展中,首先确定了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惯性和力等。经过牛顿的工作,力学已形成了严密、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内容提要】近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为什么受到强有力的抗拒?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未来走向如何?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近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本文对此作了介绍与评述。( 燕南,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2256483.html,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欧几里德几何 一引言 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在欧洲迅速产生,以1687年牛顿出版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标志,近代科学革命到达高潮,这本已是历史,然而,问题是:“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1)这一问题难倒了20 世纪的科学史学家和其他许多学者。由于该问题是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90——1993)最初提出,后包括李约瑟本人在内,至今无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遂被称为“李约瑟难题”。作为近代科学革命之后,有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背景,又为世界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并列的科学家——杨振宁对这个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中国科技的未来发展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 燕南,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2256483.html, ) 二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欧氏几何及其逻辑系统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发,杨振宁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成篇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种种理由:中国早期的哲学如阴阳五行等理论尽管曾促进过中国早期的科学发展,可是这些理论本质上的经验性和思辨性在后来却成为阻碍实验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中国没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是实验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基本的社会原因;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不鼓励、甚至是抑制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 燕南,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2256483.html, ) 杨振宁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和其中的某些自大有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想把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他们第一想解决人文问题,第二想从总体上解决人文问题。”(2) 因此,他们不愿去做具体的事情。古希腊的哲学家中,也有人企图总体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他们也有人从事非常具体的问题”。( 燕南,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2256483.html, ) 从解决具体的、现象的问题入手,“希腊人发现正立方形只有5 个,这是非常美妙的画像,而这个画像如果没有准确的几何思想是不可能想到这个定理。后来有人说欧几里德所以写了欧几里德几何,就是因为要证明这个定理。这是西方思想方向的结晶。” (3) 欧氏几何的产生并不是孤立的。在力学方面,阿基米德为了鉴别皇冠的含金量,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在一次洗澡时,他感觉到身体受到向上的托力,由此悟出了解决皇冠问题的方法,同时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此外,阿基米德还发现了杠杆原理。 随着欧几里德几何、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等力学原理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与之相关的一套逻辑思维方法、逻辑系统的诞生,这些为近代科学在西方的产生奠定了逻辑及方法基础。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 高行健是法籍华人,其余为美籍华人。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赴美入芝加哥大学 李振道,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山东日照,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岛上小学。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村里小学毕业后,他于1951年在北京读书,次年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1957年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 高行健出生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涂鸦的爱好。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了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另外高行健师从画家恽宗瀛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高行健1981年的著作《现代小说初探》1957年,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开讲啦杨振宁莫言范曾演讲稿: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开讲啦杨振宁莫言范曾演讲稿: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范曾:杨先生,今天非常高兴,您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我记得我看过一些很普及的读物,就是科学的。霍金的《宇宙简史》,《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我大概能看懂十分之二。凡是公式的部分全看不懂,可是看了这个呢,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人,您认识他,而且您对他的评价很高,可是他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 杨振宁: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讲起这个诺贝尔奖,我要问莫言一个问题。你跟我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的出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是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个大学教授的儿子。你走了文学的路,我走了科学的路。我们两个人走上了斯德哥尔摩获奖的这个台上。可是我走上奖台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感受跟一个美国的诺贝尔学奖获得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要问莫言,你去年在斯德哥尔摩获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一个感受,你这个得奖跟一个英国人在那得奖或者一个法国人在那得奖是不一样的。 莫言:我觉得跟任何人都不一样,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颁给中国籍的作家,尤其是关于文学奖在中国的几十年来一直是个热点的问题,我是深受其扰,在没得奖之前,每年到了九月份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很多的电话,一会说你今年怎么样,一会又说你认为谁能得谁不得,后来就干脆这段时间不接电话,不回答。所以这个时候,我就感觉这个得奖者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所研究的科学对象了。他已经不是个人了。所以领奖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领奖者,不是一个被观察者,而变成了一个观察者。我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在看国王、看王后,看国王后面那两个漂亮的女儿。当然我也看台下,看我的太太和我的女儿。所以也有人问我,你在领奖的时候,从国王手里面接到这个奖牌的时候,有什么想法没有?没有想到,都是在观察。 范曾:我想问杨教授,你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

物理与美学-杨振宁

物理与美学-杨振宁 发布日期:2005-12-9 发布人:施大宁点击数:433【字体:大中小】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畅谈物理学之美

杨振宁为庆祝母校90周年校庆而回到清华,进行了一场题为“美与物理学”的演讲。 一本科普书带给12岁杨振宁诺贝尔梦 杨振宁的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她只是一个念过几年私塾、没有受到过任何新式教育的中国妇杨振宁从她那里学到3000个汉字和坚强的意志,这种意志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童年的他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至少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1929年,在他7岁时随父亲来到开始在清华园内读小学,自称“清华的每一棵树都爬过,几乎每一棵都研究过 。十二三岁在崇德(现在的北京第31中学)念书的时候,喜欢东看西看。有一天发现一本“神秘的宇宙 非常有意义中讲述了20世纪到当时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一些物理学的现象和理论。他回家就和父母开玩笑将来要得诺贝尔奖。 为什么身为著名的数学家之子,没有读数学呢?杨先生解释,因为父亲杨武之认为,中国必须地把实际的事情搞上去,所以建议他读化学。在报考大学之前,由于中学没有学过物理,杨振宁于门一个月自修物理,竟然发现物理十分有意思,进入西南联大以后,就转到物理系学习。 在西南联大读完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又教了几年书,随后决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杨振宁以选择这所大学,不仅仅因为是他父亲的母校,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之——费米在那里教书。 每一个科学家都有独特的治学风格 在介绍科学家的风格之前,杨振宁先给大学生介绍了统计力学创始人波耳兹曼曾经写过的一段搞音乐的人,在听到几个音节以后,就能辨出莫扎特、贝多芬或者舒伯特,同样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在念了几页文字以后,就能辨出柯西、高斯、雅可比、亥姆霍兹或克尔斯豪夫的作品。杨振宁对此解和解释是,每一个画家、作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独立的风格。 也许有人认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称之为风格?宁以物理学为例来说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 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与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结构不美与妙 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个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的研究方向究方法,也就是他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为20世纪大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堡的风格就不相同。狄拉克方程式奠定了今天原子和的基础,解释了无数的物理化学现象。 杨振宁认为,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风格最独特的就数狄拉克了。

杨振宁个人简介

杨振宁个人简介---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李政道——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李政道和杨振宁于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获奖时刚刚31岁。李政道1926出生于上海,母亲张明璋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这样一个很重视子女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李政道从四岁就开始识字,同时对算术特别感兴趣,心算又是他的拿手好戏;每当他完成一道心算题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胡适个人简介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乳名文豹,本名开贞,号尚武。4岁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等诗人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

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早在10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其中,物理学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产生了对人类有深远意义的知识。它所孕育出的新技术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因此,物理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一、日心说的建立——科学战胜神学 古希腊曾创造过灿烂的科学文化。从公元5世纪起,西方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此后,“科学只是教会恭顺的婢女”。地心说的思想博大精深并计算精确,基督教将它与神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封建神权的思想基础。由于神学的桎梏,在此后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西方科学停滞不前。中世纪末,先进的思想家们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同时宗教界也兴起了改革。这二者的结合,为科学和文艺的复兴鸣锣开道。科学,从此开始了艰难的革命。 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与地心说比较,最大的区别就是把宇宙的中心由地球换成了太阳。也将宇宙的中心放在一个“象征性的太阳”上在计算精度方面,哥白尼的星表“并不远比那些被它们所代替的表好”。另外,日心说还存在两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如果地球在运动,第一,为什么看不到恒星的视差?第二,竖直上抛的物体为什么会落回原处所以直到临终前,哥白尼才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但日心说在客观上产生了向宗教神学挑战的效果。

对地心说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的是开普勒。他从弟谷·布拉赫大量的精确有天文观测资料中,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其第一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从而确立了太阳在宇宙中真正的中心地位这样一来,开普勒引起了教会的极度不满。他虽然被任命为“皇家数学家”,但长期领不到薪俸,只能靠为皇室贵族算命维持生计。开普勒说:“如果‘占星术’女儿不争来两份面包,那么‘天文学’母亲就准会饿死。”1630年11月,开普勒因贫病交加而死。 伽利略为捍卫、发展和传播哥白尼学说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首先,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有力地证实了地球在宇宙中并不比其他星球特殊。1610年,他发行了《星界信使》,公开了自己的观测成果。1632年,他又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批判,在书中,他为日心说的两大困难做了辩护:指出没发现恒星视差是因为恒星离地球太远;他用惯性原理对上抛物体落回原处作出了解释。由于该书是用意大利语写成,又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通俗易懂,使哥白尼学说广为传播。 在1615年,伽利略受到过教会的警告。《对话》发表后的第二年,教会传讯了他并对他刑讯逼供最后伽利略被判为监禁终身,《对话》也列为禁书。相传伽利略被迫公开认错之后,还自语道:“可是,地球是在运动。”在监禁之中,他又完成了《两门新科学的对话》——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 日心说与地心说进行了残酷的较量,直到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才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根本原因,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与杨振宁半个世纪的友情

邓稼先与杨振宁半个世纪的友情 杨振宁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蛰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与邓稼先两人的友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从美国归来的杨振宁要见邓稼先 1971年夏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首次回国访问。自从1945年公费留学美国,杨振宁离开祖国已26年。 刚下飞机,稍事休息,外事接待人员便礼貌地请杨振宁开列了他要见的朋友名单。在北京,他要见的第一个人便是邓稼先! 当时的政治运动搞得黑白颠倒,人心惶惶。即使像邓稼先这样执行秘密和重大使命的科学家,也没能幸免。曾经作为保护对象的研制核武器的功臣——邓稼先和尖端机密研究院 的一些高级专家和科研人员,包括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的几位,被集中到西北某地办“学习班”。这个时候,杨振宁要见邓稼先,有几人知道他在哪里呢? 周总理亲自出面:“找!”通过多个途径,终于找到了正在“学习”的邓稼先,并向他下达指令:迅速回北京见客!这个指令,无疑是救邓稼先于千钧一发之时。杨振宁没有想到,此时他的出现,无形中保护了邓稼先,也就等于帮助了祖国的“两弹”事业! 邓稼先和杨振宁终于相见了。这是邓稼先自1950年在美国与杨振宁分别后,他们第一次相见。 友谊从儿时开始 1924年6月,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白麟坂村,父亲邓以蛰曾留学日本、美国,归 国后先后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聘为哲学系教授。杨振宁祖籍安徽肥西县,其父杨武之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也在清华大学任教。邓以蛰和杨武之是同乡、同事,又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交情甚笃。父辈间的友谊延续到了孩子们身上。 1925年,邓以蛰将妻子儿女接到北京定居,邓稼先后来就读于崇德中学。杨振宁大他 两岁,也在崇德中学读书,他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杨振宁常以大哥哥的身份关照邓稼先。受杨振宁的影响,邓稼先在数学、物理等课程中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尤其对数学着了迷。课余时间,两人总是形影不离,一个是公认的“机灵鬼”,一个则以待人忠厚而赢得了“邓老憨”的绰号。两个人不仅爱在一起看书、讨论问题,也是球场上的好搭档。除了共同爱好花样滑冰外,邓稼先还喜欢放风筝、抖空竹,而杨振宁酷爱艺术,尤其酷爱音乐。这两位情

著名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著名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爱迪生:他以罕见的热情及惊人的精力,在一生中完成发明2000多项,其中申请专利登记的达1328项。主要研究领域在电学方面。在他掌握电报技术后,就日夜苦心钻研,完成了双路及四路电报装置及自动发报机。1877年改进贝尔电话装置,使电话从传送2~3英里扩大到107英里,同年发明留声机。在这期间,他付出巨大精力,研制白炽电灯。除电弧灯外,过去的“电灯”往往亮一下就烧毁了,为寻找合适的灯丝,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及6000多种植物纤维进行实验,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用碳丝做成可点燃40小时的白炽电灯。其后又不断反复改进、完善,又完成了螺纹灯座、保险丝、开关、电表等一系列发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照明电路系统的研制。在实践中提出电灯的并联连接,直流输电的三线系统,建成了当时功率最大的发电机。1888年起研制电影,1893年建立第一座电影摄影棚。是他最先提出将电影手段用于教育,并用两个班进行试验。他的其它重大发明还有铁镍蓄电池等。 爱因斯坦: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安德森:美国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从事的是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和基本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932年他利用云宝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参见“正电子的发现”),并因此荣获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他又独立地从γ光子中发现了产生电

子一正电子对的现象,1937年,安德森和他的合作者尼德梅耶(S.H.Ne -ermever)发现了μ子并测量了它的质量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主要科学工作是在电磁学上,实验研究结果:通电螺线管与磁体相似;两个平行长直载流导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他用实验证明,在地球磁场中,通电螺线管犹如小磁针样取向。一系列实验结果,提供给他一个重大线索:磁铁的磁性,是由闭合电流产生的。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终于得出了两个电流元间的作用力公式。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作“电动力学”。安培在电磁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它是电磁学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此外,他还提出,在螺线管中加软铁芯,可以增强磁性。1820年他首先提出利用电磁,现象传递电报讯号。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巴耳末:瑞士数学兼物理学家,发表了氢光谱波长的公式(巴耳末公式),后刊载在1885年《物理、化学纪要》杂志上。巴耳末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它对原子光谱理论和量子物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所有后来把光谱分成线系,找出红外和紫外区域的氢光谱线系(如莱曼系、帕邢系、布拉开系等)作出了楷模,对N.玻尔建立氢原子理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邓稼先杨振宁简介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汉族,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届、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好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邓以蛰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 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到祖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1986年5月,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29日病逝于北京,邓稼先同志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8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张爱萍将军亲致悼词,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参加追悼会,胡耀邦、邓小平等领导人送了花圈以示悼念。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11月18日,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邓稼先同志的一生,是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长大,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声中走上科学之路;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同时,他在党的教育下知道了应该如何发动群众进行科研攻关,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年表 1924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九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城外的邓家大屋,也叫铁砚山房的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淑蠲女士,操持家务。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

杨振宁

面对面:杨振宁对话王志谈心路历程 清华大学专家公寓B 栋,是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的居所,从2003年11月回到国内,杨先生就一直住在这里,并把这里取名为“归根居”。回归祖国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八十多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屡屡制造新闻而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05年1月25日,《面对面》栏目的记者来到这里,对处在新闻漩涡中的杨振宁进行了独家专访。 血管里流着中华血 记者:你回国定居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 杨振宁:我虽然在美国住了50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所讲的,说杨振宁你血管里所流的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记者:但是您在美国功成名就,美国的生活您舍得下吗? 杨振宁:假如15年以前,有许多在美国的东西在这儿买不着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改过来了。 上帝给的最后礼物 记者:你好像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谈论过翁帆? 杨振宁:没有。记者:你介意说一说她吗?杨振宁:你今天要谈? 记者:我们想问,当然大家非常关心。 杨振宁:你给我写的几条(提纲)上没有这一条。 记者:是,所以我们君子协定,我现在向你请求。 杨振宁:我想提一下可以,不必深谈。 记者:好像您这一次引起大家那么强烈的关注,就是因为你的婚事。

杨振宁:是。这个问题是我们预先想到了,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是毕竟少有的,所以就发生兴趣了。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虽然有压力,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承受。我相信我们这次结合,最后大家会认为是绝对美好的。 记者:您不在乎吗? 杨振宁:当然翁帆跟我都有一点点在乎,不过我们觉得,我还记得我当时跟她说,我说不管现在别人怎么讲,过了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大家一定认为我们结合是一个美丽的浪曼史。 记者:其实我们大家都很希望杨先生幸福。能不能帮你的妻子说句话呢,她爱你什么呢? 杨振宁:我们没有仔细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猜想,她觉得我这人是很纯、很真,我想这是她主要欣赏我的地方,这是我的猜想。 记者:其实很多的担心都是出于关心杨先生,您不担心翁小姐那么年轻,她把你给骗了。 杨振宁:是。我想是有人这样想,还有更多的人我想是不是觉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是我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事实上呢,我想我们两个人都是想得很成熟的。 帮助国人改变看法 记者:杨先生,您说过您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一个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的看法,但是我们很想知道,您是面对中国人讲的一种客气话呢,还是

牛顿对经典力学贡献

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一、认识牛顿 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 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 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 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 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 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 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逝世后被 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二、牛顿力学 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年)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出版于1687年7月5日。该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使用拉丁单词“gravitas”(沉重)来为现今的引力(gravity)命名,并定义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本书中,他还基于波义耳定律提出了首个分析测定空气中音速的方法。 三、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所谓经典力学,是指研究在低速情况下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所遵循的规律的力学。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 牛顿在前人积累的大量动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又通过自己反复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力”、“质量”和“动量”的明确定义,并将它们与伽利略提出的“加速度”联系起来,总结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的这三个定律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大飞跃,它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决定了300多年来力学发展的方向,并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牛顿的一生不仅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在热学、光学、天文和数学等方面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牛顿(1642—1727)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自然科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成就和科学的方法论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牛顿经典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围。牛顿力学较多采用直观的几何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时,比分析力学方便简单。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如第一个假定,实际上只适用于与光速相比低速运动的情况。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时间和长度不能再认为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第二个假定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在微观系统中,所有物理量在原则上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定。因此经典力学的定律一般只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时的近似定律。 因为牛顿的力学与现代力学(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主导)有很大差别,牛顿的力学虽然在高速和微观领域不正确(由于受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但其在一般情况下(低速、宏观),可以很容易地处理问题(也就是说牛顿力学虽然错误但还是有用的),所以就打算把它们分别起个名字。起什么名字呢?最后,一个叫经典力学,一个叫现代力学。 牛顿三大定律

各省市与莫言的相关高考作文题

各省市与莫言的相关高考作文题 高考,是年轻人的一大关。这一关,莫言 没捞着过。历年高考卷子上,没有他的痕迹。这是他人生的一大缺憾。但, 癸巳年夏,莫言的高考梦“圆”了。他的名字上了考卷。 山东作文题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 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 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 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 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山东老乡,心向莫言,高考作文,也跟莫言沾边。 看看北京的高考作文题,同样是引用了莫言的话,就没提莫言。北京作文题 所提供材料,是 5 月 15 日杨振宁与莫言在北大英杰中心的对话片段,但北京出 题者把莫言和杨振宁的名字用“文学 家”和“科学家”代替了。这是不点名的点名。虽不如山东人来得实在、具 体,但也不孬。网友调侃,莫言押题押对了。 莫言在故乡,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他没资格被推荐上大学。他从小羡慕自己 的大哥,他的大哥管谟贤,是华东师大高材生。是大哥的许多课外书,填充了他 模糊的大学梦。 自己没有参加高考, 就把梦寄托在女儿身上。 看看莫言写的 《陪考一日》 吧, 一个焦虑的父亲,一个没捞着高考但希望女儿替他“圆”梦的父亲,跃然纸上: “7 月 6 日晚,带着书、衣服、药品、食物等诸多在这三天里有可能用得着的东 西,搭出租车去赶考。我们很运气,女儿的考场排在本校,而且提前在校内培训 中心定了一个有空调的房间,这样既是熟悉的环境,又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信 佛的妻子说:这是佛祖的保佑啊!我也说,是的,这是佛祖的保佑。坐在出租车 上,看到车牌照上的号码尾数是 575,心中暗喜,也许就能考 575 分,那样上个 重点大学就没有问题了。车在路口等灯时,侧目一看旁边的车,车牌的尾数是 268,心里顿时沉重起来。如果考 268 分那就糟透了。赶快看后边的车牌尾数,是 629,心中大喜,但转念一想,女儿极不喜欢理科而学了理科,二模只模了 540 分,怎么可能考 629?能考 575 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这就是那一刻真实的莫言, 普通的莫言, 他焦虑, 他忧伤, 他期盼, 他无奈, 他也祈求上天,他也“阿弥陀佛”,因为他有梦。
1/6

杨振宁北京大学演讲

杨振宁北京大学演讲 杨振宁北京大学演讲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这么多的台湾同学见面,这个大礼堂我曾经参观过,但还从来没有在台上或者台下参加节目,今天是第一次。我是1922年在安徽省合肥县出生,一共在合肥住了6年。这是我最早的一张照片(现场投影),坐在妈妈的膝头上。那时我父亲刚刚考取了安徽省公费(留学),要到美国留学,在离开以前我们一家三口人照的一张相,就在我们家住的院子里。我父亲穿着长袍马褂。 我叔叔抱着我,我左边的是堂哥哥,右边的是堂姐姐,照这张相寄给我父亲。到4岁时,我和我妈妈在一个照相馆里照的,穿的也是长袍马褂。1928年,我父亲从美国回来,在厦门担任数学系教授。所以我在厦门住了一年。在那个时候,合肥非常闭塞,没有电,比如说晚上就点煤油灯。我到厦门第一次看见电灯。在合肥时,没有见过杨梅,也没见过菠萝,那些都是我到了厦门才见到的,可以说从19世纪进入了20世纪。这是我们在厦门照的相片,我父亲从美国回来已经改穿西装洋服了。 1929年夏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受了清华大学的聘书,我们一家就从厦门经过上海到了北京,那时候叫北平,住在清华园里。所以1929到1937年这8年时间,我是在清华园里成长。那8年的幼年生活是非常美丽的,一切都是我非常怀

念的。清华大学里有一个小学,清华大学那个时候虽然很小,也有50个教职员子弟,所以就成立了一个小学。这个照片(现场投影)里站在门口的两位是我的弟弟。这个房子现在还在,不过已经不做小学用了。现在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差不多有1000个学生,另外在清华园的南部盖了房子。 这是我初中时在家里边照的相片,小学是在清华园里,中学是在北京的崇德。每个周末和寒暑假回家。这是一个周末,我们在清华园住的房子里的院子住的。1933年到1937年这几年念初中,这是当时初中的大楼,我是住校的。那个学校一共有300个学生,其中不到100人是中小。这个学校现在还在,叫北京时第31中学,那个时候叫崇德中学。这是我前几年回到母校参观时在大门口照的一张照片。 1937年日本人打到北京,卢沟桥事变。哪位如果再到北京来参观,我建议你们到卢沟桥去看看,因为卢沟桥是日本人攻打华北放第一枪的地方,大家知道是7月7日。七七事变以后,我们全家就离开了当时的北平,1938年到1945年我们去了昆明,因为那个时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个学校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合大学上了四年大学,上了两年研究院,然后又教了两年中学。 高中二年级念完以后,那时候公布了一个法令,说现在有太多的中学生流离颠簸,没有中学毕业,所以你要报考大学没有中学文凭也可以报考,叫做同等学历,所以我就以同

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

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 摘要牛顿一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自然科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成就和科学的方法论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 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牛顿物理学贡献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在他所处的时代,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开普勒从第 谷的观测资料中总结了经验的行星三定律, 伽利略又给出了力、加速度等概念并发现了惯性定律和自由落体定律。但是, 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孤立的, 在逻辑上是各自独立的东西。牛顿正是“ 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 对行星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作了整体的考察和研究, 用数学方法, 使物理学成为能够表述因果 性的一个完整体系。正如牛顿所说“ 自然哲学应称之为物理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 并且尽可能地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 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 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牛顿对力学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这本书是科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伟大著作。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 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对宏观物体的运动给出了精确的描述, 总结了 他自己的物理发现和哲学观点。可以说在整个科学史上没有一部著作在创新或思维方面可以和该书相媲美, 在取得伟大成就方面也是如此。它不仅标志了十六、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标志, 它不仅总结和发 展了牛顿之前物理学的几乎全部重要成果, 而且也是后来所有科学著作和科学 方法楷模。该书的出版,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立即作为新科学的经典著作而受到崇敬, 在科学发展史上建立了一个不朽的丰碑。 1.1时代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分为两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 牛顿首先明确了当时人们常常混淆的几个重要概念, 如质量、惯性、外力、向心力、时间、空间等, 然后提出了运动的基本定理和定律, 即牛顿力学三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守恒定律、质心运动定律、相对性原理以及力的等效原理等。这一部分虽然篇幅不大, 但它是全书的基础, 内容极为重要。第二部分是这些定律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