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A、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洞内引线控制测量,提供正确的进洞方位和高程点。施工队对提供的测量成果和桩以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并负责中线、高程测量。中线测量在隧道每掘进20米,衬砌每10米时各进行一次,隧道每延伸100时建导线网稞一次。

B、测量作业需按《测规》要求,原始记录齐全,测量资料整洁无误,各种计算工作必须两人独立进行,对照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C、所使用仪器,钢卷尺按规定定期送检。

D、测量组需保管好各种测量桩,包桩时注明桩号,以防女士毁坏或用错桩。

4、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

(1)为保证隧道准确贯通,根据测量规则制定允许误差标准:横向允许误差±100mm,高程允许±50mm。

(2)隧道测量除在测量设计中对贯通误差限差进行设计外,还应在施工测量中认真仔细,加强复核,并经常与出口联测,确保隧道施工的贯通精度。

(3)当贯通误差较小时,可按原设计资料进行衬砌,并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调整,消除贯通误差的影响,保证衬砌断面圆顺过渡。

三、洞口工程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在洞口开挖、隧道进洞之前,由于洞口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先进行仰坡加固处理及做好洞顶截水沟,再进行洞口开挖、明洞施工、洞门、挡墙、排水系统等洞门附属工程施工。在洞内施工前,先修建好洞门及洞口外墚墙,以确保洞口边仰坡的稳定。

(1)洞口仰坡加固处理

洞口边坡处于暂时平衡状态,为确保洞口仰坡的长期稳定和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安全,并满足抗震要求,在隧道施工前,加强排水和植草防护。

在距坡顶5米自然坡设天沟一道,平台设截水沟,天沟、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平台用浆砌片石封闭加固。浆砌片石施工人工采用挤浆法进行砌筑。在施工范围的左右两侧由人工进行横向刷顺,坡面由人工植草防护。根据现场地形及仰坡平台位置处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落石护栏的施工。

(2)洞口开挖

隧道施工便道修至洞口附近后,近洞口侧60M范围内及两洞口中间地带,用装载机辅以挖掘机整平压实,修建供风、供水、供电设施,并用作材料存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

隧道洞口地质条件较差,因此施工时保证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是洞口安全施工的基本原则。根据洞口的实际情况,先作好防排水,按设计图和实际地形,修筑洞顶截水沟,并与原有排水系统妥善连接,使之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施工场地范围内,保持路基洞口边坡稳定、安全。

洞口边、仰坡开挖施工时,按设计图放出中线和开挖边线,清除开挖面上的松渣以及其它杂物,自上而下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严禁上下垂直作业,自卸汽车运渣至弃渣场。为确保边坡的平顺和稳定,尽是避免超、欠挖和对边坡的过大扰动,如需爆破开挖,采用控制爆破,严格控制爆破参数。边仰坡开挖后,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

四、明洞施工

明洞开挖同洞口开挖,明洞基础要落在稳固地基上,如在土层上,须挖至基岩,用浆砌片石或素砼回填找平。明洞衬砌采用液压钢模衬砌台车全断面一次衬砌,外模及外支撑采用定制木模和钢管支撑,整体式灌注。砼采用现场拌合楼拌制,砼运输车运到工作面,砼输送泵泵送入模。其具体施工方法同暗洞洞身衬砌,并加强各部位的内外支撑,防止移位。明洞防水层为2.5mm厚SBS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外铺一层厚3c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防水层在明洞外模拆除后采用人工进行。墙背填充采用7.5#浆砌片石,墙背回填两侧同时进行,拱背回填对称分层夯实,由于回填量不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进行回填。在回填土石上设粘土隔水层。在明洞背后边坡上,开凿成1×0.75m台阶状,铺设碎石层。明洞与暗洞衔接处,由内向外进行施工,并连接良好。明洞仰拱、铺底、水沟、路面施工同暗洞施工。

五、洞口附属工程施工

洞附属工程包括洞门修筑、装饰及排水系统、挡墙等。隧道洞门按设计的开工进行施工。洞门施工在明洞施工完成后进行,砼采用自拌泵送砼。洞门装饰采用3cm砂浆抹面+绿色涂料,利用洞门砼浇注时的支架进行。洞门端墙采用15号浆砌片石砌筑,靠端墙3m内的防护与洞门端墙整体修筑,采用挤浆法施工,施工工艺可按路基挡墙的施工。排水沟及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其施工方法可按路基圬工施工。

六、洞身施工

(一)、开挖方法

Ⅱ类围岩段采用短台阶开挖法施工,Ⅲ类围岩段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围岩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

1、Ⅱ类围岩开挖

Ⅱ类围岩开挖采用短台阶留核心环形法开挖。上台阶开挖高度约为4.5米。上台阶搭设简易支架,采用人工手持风钻打眼、光面爆破作业,Ⅱ类围岩尽量不采用爆破作业,采用短台阶法开挖,镐铲作辅助开挖,需爆破时,采用微震光面爆破,人工利用简易台架半装药联线,下台阶钻眼采用三臂液压台车钻眼。Ⅱ类围岩段开挖前采用超前管栅或进行预加固,开挖后立即喷4cm厚的混凝土,及时按设计要求打设、架立14号工字钢钢拱架,随后分层喷射C20钢纤维混凝土至设计厚度进行初期支护。

施工按“先深探,管超前、预注浆、半断面、留核心、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进行,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监控量测。施工进入不良地质地段前,采用超前钻探来探明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易坍塌的地段,对掌子面进行喷素混凝土来封闭,喷层厚度为3~5cm。

2、Ⅲ类围岩开挖

①、Ⅲ类围岩段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示意图及开挖施工程序框图如下。

隧道正台阶施工作业程序图

上台阶测量画开挖轮廓线布炮眼

钻炮眼

装药爆破

通风洒水

清危排险

出渣

稳定性安全检查

打锚杆、挂网、喷砼

开挖下台阶喷锚支护

立钢拱架

模筑混凝土

②施工方法

上台阶开挖采用凿岩机钻眼,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毫秒微差有序起爆,预留光爆层爆破。下半断面采用液压钻孔台车钻眼,光面爆破,上台阶由ITC-312H隧道挖装机装渣,下台阶由CAT973侧卸式装载机装渣,自卸车运渣。施工中合理调整工序,实行“钻爆、装渣、运输”机械化一条龙作业。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下半断面开挖后仰拱紧跟。

③循环图表

根据隧道围岩、断面和配备机械情况,综合分析施工中每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所需时间,绘制出形象直观的循环图表来显示此方法工序循环情况。

正台阶开挖法掘进作业循环图

2、Ⅳ类围岩段开挖

磐南隧道的Ⅳ类围岩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计开挖,钻孔机钻眼、光面爆破作业。钻眼深度为3m,循环进尺2.8m;人工装药;侧卸式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出渣。找顶和清除危石由人工进行。Ⅳ类围岩段开挖后按设计要求打中空注浆锚杆,并喷射砼至设计厚度进行初期支护。

七、光面爆破设计

1、爆破方法

光面爆破采用直眼掏槽,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见掏槽方式布置图及光面爆破装药结构图。起爆方式采用毫秒微差塑料导爆管有序起爆,采用合理的炮眼布置及光面爆破参数。

2、施工流程

光面爆破施工流程见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工艺流程注意事项技术标准

施工布眼

红铅油准确绘出开挖断面轮廓线,炮眼位置误差不得超过5cm

定位开眼

台车与隧道中线平行,就位后正确钻孔,注意沟槽倾斜度,周边眼外插角开眼误差在3~5cm

钻眼

钻工注意布置图熟练操作平台,台下专人指挥及时调整深度。周边眼外插角<2°,交界处台阶<1°。

清孔

炮钩及小直径高压水管清炮孔,不漏渣,不留石屑。

装药

分片分组按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对号入座,炮泥堵口。堵塞长度<20cm。

联起爆网络

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注意连结次数,专人检查。引爆,管距一簇导爆管自由>10cm。

瞎炮处理

查明原因,迅速果断按规定处理。以确保安全为标准。

检查

炮眼痕迹保存率80%,围岩粉碎,炮眼利用率>90%。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八、初期支护

1、支护类型

本隧道初期支护共包括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砼等型式,依据围岩类别及地表覆盖层厚度的不同而分别设置。施工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驰。

2、施工工序

见初期支护施工流程图。

施工准备

是否符合标准

冲洗岩面

打超前锚杆并焊接

检查断面超欠挖

超挖是否>10cm 模筑混凝土到设计厚度

围岩量测

有无质量问题

有反馈、确定支护参数

施工放样

初期支护施工流程图

3、砂浆锚杆施工

(1)锚杆将砂浆和锚杆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了注浆与锚固的一体化,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可充分地充填围岩孔隙和裂缝,进一步改良围岩,锚杆外表的可联结螺纹

(2)技术参数

(3)操作步骤

A、用凿岩机钻眼用高压风清孔。

B、通过快速注浆,如需有压注浆改善围岩结构,只需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即可。增加了锚杆的抗拨力。

C、将加工好的Φ22螺纹钢锚杆体插入锚孔。

4、喷射砼砼施工

喷射砼在锚杆、钢筋网安装后立即进行,尽快支护围岩。

九、围岩监控量测

1、量测的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围岩结构的稳定。

2、量测项目

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围岩特点,设计考虑进行如下项目的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围岩周边收敛量测、锚杆抗拨试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地表沉降观测和掌子面地质支护状态观测,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其它量测项目,以满足施工需要。

3、施工监控流程

见围岩施工监控流程框图。

4、监控量测方法

隧道开挖支护时,及时埋入观测计或锚固件。拱顶下沉用精密水准仪悬挂钢卷尺进行量测,水平收敛用成都大地岩土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ZW-3型围岩收敛仪量测,锚杆抗拨试验用锚杆抗拨计,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洞内外观察由有经验的工程师用地质罗盘、钢尺、地质锤等工具。

量测方法及仪器见附图,量测断面测点布置见附图。

初期支护状部观察

地质超前探测预报

开挖

开挖面岩性的观察

初期支护砼

初读数

埋入观测预进埋件

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按设计频率量测绘

数据整理和计算机处理

变形曲线出现反常

围岩变形趋于稳定

施作二次衬砌

加强支护

围岩控流程框图

5、测点布置及量测频率

洞内拱顶下沉与水平收敛量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断面间距平均为5m。量测频率依据开挖后的时间、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以及设计要求进行。

6、数据整理

在取得量测数据后,将同一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互相印证,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位移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处理,监视时态曲线的变化规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了解围岩的稳定性特征。

7、信息反馈

用经验对量测情况进行信息反馈。通过对目测和位移量测结果的分析,对围岩稳定状态,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的安全情况进行评判,将评判结果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工时间,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设计参数。

十、防水层铺设

1、洞外拼接

每次铺设防水层前,洞外宽敞的平整场地上,将窄幅成品卷材拼接成大块,固化后备用。防水板长边的搭接宽度为10cm ,边涂刷胶粘剂边粘结,并用三合板和压碾在搭接处均匀擦压,以增加粘结密实度。

2、洞内悬挂

防水层在盲沟施工完成后进行铺设,铺设在专用水板吊挂台车上完成。防水层悬挂在11号铁丝上,铁丝一端固定在φ12mm的膨胀螺栓上。

3、铺设要求

对于初期支护表面存在的外露钢筋头予以齐根切除,并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以防顶破防水板。对初期支护表面存在的凹凸部分局部找平修补。环向盲沟设于有集中水流处,集中小股水流处设橡胶板盲沟,大股水流处设弹簧管盲沟,弹簧管数量根据水流大小而定,一般1~3根,盲沟自上而下铺设,盲沟身不得侵入衬砌内,否则凿槽埋设。纵横向排水管用塑料三通联接,接头处外缠止水带。

十一、二次衬砌施工

1、见二次衬砌施工程序框图。

2、循环图表

详见二次衬砌作业循环图。

二次衬砌施工程序框图

监控量测确定施作一次衬砌

施工准备

1.中线水平放样检查

2.铺设衬砌台车轨道

洞外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输泵

台车移位

1.水平定位立模

2.拱部中心线定位立模

3.边墙模板净空定位

台车定位

施作止水带

涂脱模剂1.拱墙模板固定成型

2.清理基层

1.自检

2.监理工程师终检

灌注混凝土

脱模台车退出

养护

二次衬砌施工作业循环图

3、仰拱及填充、铺底、边墙脚施工工艺

仰拱采用分段灌注,每环长度6m,灌注采用挂线控制几何尺寸,在灌注前按设计要求安装好钢筋,钢筋施工工艺同拱墙施工,挡头板为特制木模。仰拱填充和铺底,待仰拱砼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施工,每环长度6m。砼采用自拌砼,砼泵直接泵入模内,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填充采用插入式和平板振捣器配合振捣。边墙脚采用木支撑和定制模板立模,每环长度12m。

4、衬砌方式及机具

隧道二次衬砌模筑凝土采用衬砌台车整体浇注,一次衬砌长度8-12M。施工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大块模板,台车与模板各成独立系统,可进行穿行式作业,也可进行平移作业。衬砌台车结构示意图

5、施工方法

两洞口各设一个混凝土自动计量集中拌合站,配两台JS500型拌合机和两台PL800自动计量配料机,砼采用三次投料拌合,砼搅拌输送车运输,砼输送泵灌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插入式砼振动器辅助振捣。特殊地段分部衬砌时可用小型砼输送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灌注。

6、施工安排

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和围岩收敛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做。衬砌前应做好防水板的铺设及各类预埋件、预留孔沟槽、管洞的设置。防水砼配合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执行,钢筋砼衬砌灌注前要做好钢筋的布设工作,钢筋角隅要加强振捣,两次衬砌间工作缝及沉降等要做止水带的安设工作。

十二、路面设施

1、水沟电缆槽

有仰拱地段水沟侧端与隧底填充同时灌注,仰拱与衬砌边墙间的工作缝在灌注砼时先凿毛,并在水沟内侧工作缝处凿毛后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无仰拱衬砌地段水沟侧墙在铺底前完成。

2、洞内路面

隧道路面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制作,钢制三角支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幅施工,一次成型。在隧道开挖衬砌工序全部完成后进行。隧道路面施工前,先清除填充及铺底表面的渣子和杂物。砼运输车送砼至工作面,采用砼摊铺机摊铺砼,模板采用高度与砼路面厚度一致的钢模板,整平采用辊轴式振动整平机,捣固从边墙起开始,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每一位置持续振捣时间不少于20s,再用平板振捣吕纵横交错全面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m。真空吸水机吸水,用旋转式抹面机进行抹面,然后人工精细抹平旋转纹路,砼表面无波纹水迹时,用压纹机压纹,时间要掌握适当。隧道路面设置横缝和纵缝。横向缩缝采用假缝,设置传力杆;纵缝在行车道中线处设置,并设置拉杆。施工缝尽量设在胀缝或缩缝处,并设置传力杆。传力杆采用普通光圆钢筋,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在隧道洞口设一胀缝。当强度达到10Mpa

后按设计进行胀缝和缩缝的切割,砼养生期满后及时对接缝进行封填,进行洒水养护。在路面砼养护期或未达到设计强度,不允许重车行走。

十三、隧道装饰工程

隧道侧墙采用白色瓷砖饰面,饰面高度2.5m。瓷砖贴面装饰将装饰作业的表面清洗干净并作好基层,作到横缝通直,粘贴牢固、整齐、面平、美观,不允许背后有空响。洞口装饰表面平整、清洁。装饰施工需符合现行《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与方法

工程特点:××隧道全长185m,为双连整体式,段落从K261+440 ~K261+625,隧道位于垅岗坳谷区,沿丘陵山坡坡角带展布;一般埋深20-50m,最深100m。隧道穿越地区,大部分为硬砂岩,节理发育;岩体破碎,表层覆盖 1.0~4.0m的碎石亚粘土,围岩以Ⅱ、Ⅲ类围岩为主,施工难度较大,地下水为基层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贫乏。 由于本隧道为双连整体式隧道,施工时开挖向两洞相联,跨径较大,因此不能按正常的施工顺序开挖,我们采用三导洞正台阶上下半断面分部先墙后拱的新奥法施工。先将中隔墙超前导洞贯通,随后衬砌中隔墙,再分单洞施工。 一、洞口开挖 根据地势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口处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洞口开挖方量少)。为尽早进洞,我采用出口处为进洞口,洞口开挖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边开挖、边支护、边验收,防止危石坠落和岩面在外界影响下继续风化变质。在洞口接近设计边坡附近时,谨慎选择开挖方法。在洞口部位爆破根据开挖面形状选择光面,预裂或微差爆破方法,并采取适宜装药量,以保护洞口围岩稳定。同时,综合治理地下水和地表水,设置天沟,防止地表径流流向洞口。洞口边坡按图纸要求施工。 二、洞身开挖 综合大洋滩隧道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工程工期以及本单位的施工经历技术能力,装备情况,对于本隧道采用三导洞先墙后拱开挖,参见隧道图。 开挖时间为T+1年2月15日~T+1年12月15日,共计10个月,因隧道开挖受天气影响面较小,有效工作日按250天计,平均每天进尺185×2/250=1.48m。

本隧道围岩基本上以Ⅱ、Ⅲ类为主,围岩自稳定性差,为确保开挖洞室稳定和安全,在施工中严格遵循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测量,早封闭的基本原则。 a 中隔墙导洞采用上下半断面短台阶(台阶长3-5m,进洞口处稍短)开挖,Ⅱ、Ⅲ类围岩拱部必要时进行超前预支护,开挖结束后按照设计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b 侧壁超前导洞,采取上下半断面短台阶开挖,台阶长度不大于3m,Ⅱ、Ⅲ类围岩拱部必要时进行超前预支护,侧壁导洞随开挖在外侧按设计随安装中空锚杆、压浆、钢拱架喷射砼,其余部分按导洞设计要求进行支护。 c 中部部分断面开挖,每次长度 1.2m,采用上下半断面正阶法施工,台阶长度3-5m。其中Ⅱ类围岩采用上半断面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按设计施工将外缘成形后安装中空锚杆压浆钢拱架喷砼,形成一个骨架体,再挖核心土。 1、超前管棚施工方法: 采用钻孔台车辅助施工,步骤如下: ①管件制作:管棚采用φ108普通钢管制作,管节长6-7米,管棚长12米,管棚需用管节联接套焊在钢管的两端接长,第一根钢管前端焊上合金钢片空心钻头,以防止管头顶弯或劈裂相邻管的接头前后错开,避免接头在一断面受力。 ②顶管作业:先将钢管安放在大臂上后,凿岩机对准已钻孔好的引导孔,低速推进钢管,其冲击力控制在18-20mpa,推进压力控

隧道施工流程及方案

隧道施工流程及方案 3.1、总体施工思路 3.1.1、掘进方式:本身隧道拟从隧道出口向进口方向单面掘进。 3.1.2、施工安排:施工顺序安排主要考虑本合同段所处地理位置、工期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施工,尽量安排轮流作业,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质量、安全与工期目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隧道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初期支护隧道防水二次衬砌隧道排水隧道路面隧道装饰 3.3、隧道施工方案、方法 隧道起点桩号为K11+200,终点桩号K12+910,全长1710m,线位走向北西,均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字坡:进口段为+2.8%,其余为-1.0%的下坡。隧道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锚、网、喷砼作为初期支护手段,在洞口段及隧道各级围岩参数详见: 隧道各级围岩衬砌长度表 隧道名称线位 衬砌级别长度(m) 合计(m)明洞S4 S3 炉山隧道隧道长度10 155 **** **** 3.3.1、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拟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勤量测、勤支护、早成环的方式进行施工,并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和适当调整设计参数。 3.3.2、隧道施工前准备 隧道属全线控制工程,施工准备应本着“高速、高效、充分”的原则进行,抓紧组织施工人员进驻,机械设备进场,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完成施工图审查复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完成线路控制桩交接及复测。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进行风土民情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尊重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施组和规范进行学习考核。 3.3.3、洞口工程 3.3.4洞口土石方开挖 隧道采用台阶式及端墙式洞门,施工前应做好洞口仰坡防护措施。 隧道洞口土方用挖掘机挖装,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高度2-4m,台阶成型后,在其上搭建施钻平台进行超前支护施工。遇孤石难以人工开挖时采用预裂爆破成块状,再由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渣。严禁掏底取土或使用大爆破,施工应尽量减小对原地层的扰动。洞口开挖工序流程如下: 边坡及仰坡放样→砌筑截水沟、排水沟→边坡仰坡清表→开挖最高级边坡、仰坡→检查坡度及稳定情况→搭设简易钻孔工作架、安装卷扬机→钻孔→安装系统锚杆→挂设钢筋网→喷射砼→开挖下一级边坡、仰坡(进入下一个循环)→测量放样定出洞的轮廓→钻孔→安装系统锚杆及锁口锚杆→喷射砼→锚喷支护成品验收→准备进洞。 开挖过程中注意事项: (1)隧址附近降雨较多,在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洞口排水系统; (2)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3)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不留后患; (4)洞口施工避开降雨期和融雪期; (5)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 (6)开挖中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9)开挖中对地层动态进行监控量测,检查各种处理措施的可靠性。 3.3.5、洞口边仰坡施工 1)、洞外截水沟 洞外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设置于边仰坡坡顶外5m处,开挖前按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使截水沟位置精确合理;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由中间向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工艺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工艺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 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 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

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E.注浆孔角度参数: 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均控制在最小3、最大26内。 ④开孔孔径及深度:注浆孔用100钻头开孔,孔内放置长3~6m的86钢管(或橡胶止浆塞管)做孔口管,掏孔清碴时用76钻头。注浆段长度为20m一环。 ⑤钻孔深度控制:台车大臂按设计布孔位置点对正,用简易垂球量角器测钻杆仰角,调整至设计角度,并在钻杆上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钻孔偏角。 ⑥台车钻孔工作参数:凿岩台车钻孔作业的推进压力2.5~4.0MPa,回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某工程矿山法隧道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2)该段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及所处环境、施工现状,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3)合同条款; (4)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5)业主批复的相关施工方案及会议精神。 第一节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1)左线ZDK0+645.801~ZDK0+726.815,计81.014m 的矿山法隧道施工,右线YDK0+645.8~YDK0+728.118 ,计82.318m 矿山法隧道施工。 (2)该段里程地表加固:施喷桩、袖阀管、摆喷桩等施工管理。 (3)工程数量见工程数量表(略)。 (4)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实施B 断面,里程为YDK0+729.418~694.365。 第一节工程地质条件 天河客运站至华师站区间北段矿山法隧道穿过花岗石残积土层,隧道顶部为淤泥质土和砂层。砂层为主要含水层,透水性强。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及始发井开挖揭露的地层情况知,该段隧道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1.3.1 隧道左线洞口段地质情况从上往下依次为: ①人工填土层<1>,为杂填土,厚2~3m。 ②河湖沉积层<4-2>,为淤泥质土,厚2~3m。 ③冲积-洪积砂层<3-2>,为中砂层,厚3~5m。 ④花岗石残积土<5H-2> ,为砂质黏性土,厚7~10m 。 ⑤下部为花岗石全风化层<6H>见图1-1。 1.3.2 隧道右线洞口段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 ①人工填土层<1>,为杂填土,厚4~5m。 ②冲积-洪积土层<4-1>,主要为粉质黏土,厚3~4m 。 ③冲积-洪积砂层<3-2>,为细砂层,厚1~2m。 ④花岗石残积土<5H-2> ,为砂质黏性土。 ⑤下部为花岗石全风化层<6H>,该段地下水丰富,更为不利的是隧道拱顶约1m进入冲积-洪积砂层,稳定水层埋深1.45~3.30m,冲洪积砂层更为饱含水层。岩土<5H-1>、<5H-2>、<6H>等地质残积土遇水极易软化崩解,甚至发生流砂现象。由于上层地质砂层为饱含水层,下伏的残积土会受到地下水的浸泡而软化,施工时易发生崩解和流砂,甚至塌方,造成地表

隧道施工方案45919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级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隧洞涌水处理方案

达嘎拉隧道1#横洞涌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全长1298m。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逆断层,倾向SW,倾角为约65°,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地下水贫乏,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地质情况 根据TSP及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预报结论:该段岩性为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裂隙水较发育,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较大规模的坍塌。 三、施工情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掌子面开挖至H1DK1+041,累计开挖257m,掌子面围岩为Ⅴ级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为主,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丰富,隧道涌水都以股状流出,且水量极大。 达嘎拉隧道1#横洞自2016年3月29日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出现涌水以来,涌水量不断增加,对掌子面围岩的冲刷导致右拱顶严重坍塌至H1DK1+。 处理方案1 1、对于涌水采用“排堵结合,以排为主”的原则进行处理,采用上下台阶的方法进行支护。由于原设计H1DK1+045-H1DK0+835段为Ⅲ级围岩,衬砌类型为单车道Ⅱ型喷锚衬砌,变更为Ⅴ级,施工工法为改为台阶法。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垫渣反压,建立施工操作平台。 2、达嘎拉隧道1#横洞施工为上坡段,地下水可自然排放,但由

于涌水量较大,造成右侧排水沟排放能力不足而产生洞内漫流。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清理水沟及挖机修筑仰拱至掌子面的排水沟,以保证排水畅通。 3、做好围岩监控测量工作,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做好数据整理工作,以便对现场指导施工提供施工方案依据。 4、首先掌子面超前钻孔排水防止承压水突然袭击,采用短进尺支护,再初期支护下方预留多个排水孔,对掌子面及坍塌部位的封闭,对初支内部进行支撑,防止坍塌,然后对拱顶坍塌范围进行泵送混凝土回填。 处理涌水投入人员设备及材料:

隧道施工方案(新)

1.5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1.5.3隧道工程 本标段的隧道工程安排了7个施工队伍施工,任务划分遵照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隧道弃碴进行路基填筑。 隧道施工一队依次驻扎于灵川隧道出口、四分山隧道出口,配备100人,负责两座隧道的施工。 隧道施工二队驻扎于何寨隧道进口,配备120人,负责该座隧道的施工。 隧道施工三队驻扎于天马山隧道进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进口的施工。 隧道施工四队驻扎于天马山隧道出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出口的施工。 隧道施工五队依次驻扎于花园山隧道出口、驿板隧道进口配备120人,负责该两座隧道的施工。 隧道施工六队驻扎于尾岭隧道进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进口的施工。 隧道施工七队驻扎于尾岭隧道出口,配备150人,负责该座隧道出口的施工。 1.7.1施工总体方案 隧道施工设置7个施工队,何寨隧道进口、天马山隧道的进、出口、花园山隧道出口、驿板隧道进口、尾岭隧道进、出口各安排一个施工队。花园山隧道出口、驿板隧道进口施工由一个施工队完成;灵川隧道出口、四分山隧道出口施工由一个施工队完成。 开工后,天马山隧道的进、出口、花园山隧道出口、尾岭隧道进、出口、灵川隧道出口、何寨隧道进口同时展开平行作业施工。四分山隧道出口待灵川隧道施工完成后展开施工,驿板隧道进口待花园山隧道施工完成后展开施工。 2.3施工进度安排 2.3.3隧道工程进度安排 隧道施工分为7个作业面展开,计划开工日期为2006年6月1日,完工日期为2008年5月2日,施工工期23个月。接触网预埋件、电缆槽、通风及照明等附属设施与隧道同步施工。 各个施工段的时间安排如下: 天马山隧道:2006-06-1至2008-05-12; 尾岭隧道:2006-07-03至2007-07-17; 何寨隧道:2006-06-1至2007-04-14; 灵川隧道:2006-06-1至2006-10-26; 四分山隧道:2006-10-27至2007-08-26; 花园山隧道:2006-6-1至2007-05-26; 驿板隧道:2007-05-27至2007-12-12。 四分山隧道工期安排: 总长:440m 明挖:37m 30d (包括洞口处理) 暗挖: Ⅳ级围岩地段195m 掘进70m/月84d 衬砌106 m/月

隧道施工方案、方法说明

隧道施工方案、方法说明 1 隧道总体概述 本合同段隧道共两座:南石壁隧道、坪山隧道。下面主要以南石壁隧道为主进行介绍: 1.1工程概况: 南石壁隧道位于上高县南港镇南港水库与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苍上村之间,设计为分离式隧道,里程为ZK172+136~ZK173+060(YK172+136~YK173+100)处,全长924m(964m),最大埋深110米。隧道走向N-S。隧道左幅位于交点号ZJD7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100m,右幅位于交点号YJD7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025m。隧道,纵面线型:左线2.096%;右线2.211%的单向坡。断面净宽8.12+0.32+0.56=9m,净高5.7+1.113=6.813m。 设计围岩级别为Ⅲ、Ⅳ、Ⅴ级围岩,其分布情况见表6-1 表1 南石壁隧道、坪山隧道围岩及衬砌型式 隧道衬砌采用曲墙式复合衬砌。隧道进、出口采用台阶式洞门和削竹式洞门,边仰坡开挖采取锚、喷、网支护加固措施。洞门仰坡永久防护采用人字骨架护坡种草。 南石壁隧道构造上位于蒙山复背斜的南翼,地层单斜向南西倾,产状2150∠260左右。同时位于区域性构造—萍乡-新建大断裂的断裂带内。该断裂带在本隧道内有两条平行的逆冲断层,倾向1900左右,倾角500-600,地形上形成长达数百米、高数十米的陡崖(断层坎),大致与隧道相交于

K172+290及K172+350处。 隧道岩层除进口段被岩层覆盖,基岩出露较好外,其余地段表层多为残坡积层覆盖,基岩零星出露,为石炭系上统船山组及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地层。隧道的不良地质条件主要表现为岩溶和裂隙发育。围岩级别见表2、3 表2 隧道围岩级别分段一览表(左洞)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思路 坚持采用综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努力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坚持围岩监控量测、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施工。 (2)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运输方案。根据工期安排,隧道全部安排平行施工。 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弱(不)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的探测和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 施工准备阶段完成临时施工便道,架设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路;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供电、混凝土生产、钢构件加工等设备与设施;砌筑洞顶截排水沟,进行洞顶地表加固,开挖洞口土石方;尽早修建洞口段衬砌及洞门,以策安全。 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加强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现施工信息化,并实施掘进(钻、爆、装、运)、锚喷(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 运用开挖掌子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波反射法、超前水平钻探等对崩塌、黄土、膨胀土、采空区等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提前预测地层情况,根据不同的岩层和岩性及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改善围岩状况,达到安全、高质量施工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隧道各种围岩级别选定出合理的钻爆及支护方案。保证隧道每次开挖进尺及超欠挖控制,在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控制支护循环时间,并做到经济合理。 (2)根据隧道空间断面的特点,隧道单口掘进小于1Km时采用压入式通风。隧道单口掘进长度大于1km,采用混合式通风。两台轴流风机分别供风、抽风的通风方式。尽量减小通风系统所占空间,又能满足通风要求。 (3)由于隧道净空小、宽度窄,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场地要求,考虑了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出渣方案,避车洞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运输,使之做到车辆转换间不消耗施工时间。 (4)对施工每循环进尺所需用的机械、人员等配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月、每年的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要求。 (5)以类似隧道施工经验为基础,保证该隧道施工的各种方法、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满足工期、质量、环保要求。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详见“表2-2-1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 隧道开挖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开挖爆破→出渣→初支→下一循环。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方案

大量渗水、涌水隧道施工 目录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 1.施工方法 (1) 2.施工工艺 (1) 3.劳动力组织 (4) 4.机械设备配置 (5) 5.质量控制要点 (5) 6.安全措施 (5) 二、大量渗水隧道施工 (6) 1.施工方法 (6) 2.施工工艺 (6) 3.劳动力组织 (8) 4.施工工具配备见下表 (9) 5. 质量控制要点 (9) 6.安全质量措施 (9) 一、大量涌水隧道施工1.施工方法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2.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 (2)超前地质预报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25M 范围的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0.8 ~1.0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 A .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 .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E.注浆孔角度参数: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均控制在最小3°、最大26°内。 ④开孔孔径及深度:注浆孔用φ100 钻头开孔,孔内放置长3~6m的φ86钢管(或橡胶止浆塞管)做孔口管,掏孔清碴时用φ76 钻头。注浆段长度为20m一环。 ⑤钻孔深度控制:台车大臂按设计布孔位置点对正,用简易垂球量角器测钻杆仰角,调整至设计角度,并在钻杆上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钻孔偏角。 ⑥台车钻孔工作参数:凿岩台车钻孔作业的推进压力2.5 ~4.0MPa,回转压力5.0 ~ 6.0MPa,冲击压力19~20MPa。 (4)注浆作业 ①注浆材料:水泥:用425 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标准。 水玻璃:用出厂浓度42~45Bé,比重1.42 ~1.45 ,模数2.4 ~2.8 的水玻璃原 拌合水:水质应符合《铁路砼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W/C)为0.8 ;水玻璃稀释浓度为25~35Bé;双液体积比 (C/S)为1:0.5 ~0.7 。 ③凝胶与凝结时间控制:为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采用凝结时间为:一般地段3 分钟,富水地段1~2 分钟。 施工控制分以下三种: A .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慢到快。

隧道开挖CD法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方案 (1) 1.施工参数 (1) 2.施工方法 (2) 3.施工注意事项 (7) 三.人员机械组织 (8) 1.机械设备 (8) 2.劳动力组织 (9) 四.质量控制 (9) 1.质量控制标准 (9) 2.质量检测 (10) 3.质量保证措施 (10) 五.安全、环保措施 (12) 1.安全保证措施 (12) 2.环保措施 (12)

CD法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马家坡隧道出口位于渭源县七圣乡境内,隧道起讫里程DK116+137~DK119+052,全长2915米,为双线隧道,洞内线路为-0.3%、-1.28%、-1.3%、-1.28%的单面下坡,隧道除洞身DK115+303.216~DK117+329.375两段位于直线上外,其余均位于R=4500米的曲线上。由于马家坡隧道出口处于浅埋段,在目前施工中围岩级别较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拱顶下沉最大值达到 1.6m,因此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勘查后 将从目前掌子面DK118+649至DK118+629由原设计开挖工法大拱脚加临时仰拱法变更为CD法。 二.施工方案 CD法又称中隔壁法,用于浅埋及比较软弱地层中,而且是大断面隧道的开挖。CD法是在用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的隔壁分割开进行开挖的方法,是在地质条件要求分部开挖及时封闭的条件下采用。CD法适用于双线Ⅳ级、Ⅴ级、Ⅵ级围岩隧道,地质条件困难,围岩软弱,覆盖层薄,含水量大,基底承载力低等条件。采用CD法开挖,减小软弱围岩隧道及大跨度隧道分部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通过增加中壁墙等临时支护构件,形成分部开挖初期支护快速封闭环,使分部开挖环环相扣,最后完成全部断面开挖与初期支护 1.施工参数 ①超前支护:拱部采用双排小导管超前预支护,并注水泥浆。

城市下拉槽隧道施工方案

明挖隧道施工方案 明挖隧道施工方案 本标段区间隧道明挖段起讫里程:右线CK13+250.0~CK13+435.0长185m、左线CK13+250.0~CK13+ 437.5长187.5m及车辆段出入段线,采用明挖法施工,断面形式为矩形钢筋砼框架结构。车辆段出入段线沿区间隧道左右线之间以3‰、34.35‰的坡度上坡,前行至左CK13+547.141处从区间隧道左线上方穿出地面,区间隧道左右线从CK13+250.0开始以3‰上坡,到CK13+290转为-25‰下坡至明暗分界里程后暗挖进洞。 7.1.1围护结构施工 (一)人工挖孔桩施工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先将桩顶冠梁标高以上1~3m厚的土体按1:1 放坡开挖并作土钉支护,其施工工艺见“土钉墙支护”。φ1200人工挖孔桩密排布置,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基坑右侧共设置156根,其排列布置如下图: (1)孔桩的开挖及支护 人工挖孔桩,采用间隔三孔跳挖方式进行,每开挖1.0m高度,立模灌注一次护壁砼,在砾质粘性土及砂质粘性土易塌壁地段,分段开挖高度控制在0.5~1.0m范围内,采用插板法开挖。孔内出土采用小型电动卷扬机提升吊桶出土,护壁模板采用外八字型钢模板,拆上节立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根据地质资料,挖孔桩未入岩,成孔由人工配合风镐、铁铲开挖。(3)挖孔桩的安全措施 ①为防止地面施工人员和物体坠落桩孔内,孔口护壁高出地面150mm,同时在孔口四周设置0.8m高的护栏进行围护。 ②供人员上下井所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工作人员或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并随挖孔深度放长到工作面。 ③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每日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并向孔内送风5min,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小于25L/S。 ④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走,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淤泥杂物,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⑤当桩孔挖至5m以下时,应在孔口设置半圆形的防护罩,防护罩可用钢木板或密眼钢筋(丝)网做成,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地质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二、线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水文地质特征 区间地质描述 区间地质描述详见表7-1-1、表7-1-2;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1-3、7-1-4。。 一、科技路站 第三节补充地质勘察

第二章工程特点 第一节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二节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交叉多,干扰大 集中体现在结构交叉多、工序交叉多、接口界面交叉多、专业交叉多、前期与后期交叉多,施工相互干扰较大。执行关键工期计划所发生的各规定部分的工期偏差,会影响其它作业。结构的多交叉,存在空间效应与体系转换问题。 二、地处市区,环境特殊 主要体现在地面建筑物密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高。 三、任务重,系统性强 全部工程要求在33个月内完成。其中,盾构机需要引进,鉴定、安装、调试,前期试掘进进度会放缓,中间加快,出洞又会放缓,还要调头、转场,工序复杂,任务重。采用盾构机施工,这是隧道工厂化施工的模式,其系统性特别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匹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速度。四、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隧道主要穿越Ⅱ4、Ⅲ1层。Ⅱ4层以上主要为砂性土,其渗透性强,富水性好,围岩稳定性极差。Ⅱ4、Ⅲ1层水平分层,盾构机易磕头;且局部地区覆盖层过浅。施工中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沉降。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主体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我局中标后,迅速组成项目部开展各项工作。在最

隧洞涌水处理方案

隧洞涌水处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达嘎拉隧道1#横洞涌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全长1298m。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逆断层,倾向SW,倾角为约65°,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地下水贫乏,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地质情况 根据TSP及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预报结论:该段岩性为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裂隙水较发育,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较大规模的坍塌。 三、施工情况 达嘎拉隧道1#横洞掌子面开挖至H1DK1+041,累计开挖 257m,掌子面围岩为Ⅴ级弱风化千枚岩夹板岩为主,岩体较破碎,地下水丰富,隧道涌水都以股状流出,且水量极大。 达嘎拉隧道1#横洞自2016年3月29日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出现涌水以来,涌水量不断增加,对掌子面围岩的冲刷导致右拱顶严重坍塌至H1DK1+。 处理方案1 1、对于涌水采用“排堵结合,以排为主”的原则进行处理,采用上下台阶的方法进行支护。由于原设计H1DK1+045-H1DK0+835段为Ⅲ级围岩,衬砌类型为单车道Ⅱ型喷锚衬砌,变更为Ⅴ级,施工工法为改为台阶法。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垫渣反压,建立施工操作平台。

2、达嘎拉隧道1#横洞施工为上坡段,地下水可自然排放,但由于涌水量较大,造成右侧排水沟排放能力不足而产生洞内漫流。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清理水沟及挖机修筑仰拱至掌子面的排水沟,以保证排水畅通。 3、做好围岩监控测量工作,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做好数据整理工作,以便对现场指导施工提供施工方案依据。 4、首先掌子面超前钻孔排水防止承压水突然袭击,采用短进尺支护,再初期支护下方预留多个排水孔,对掌子面及坍塌部位的封闭,对初支内部进行支撑,防止坍塌,然后对拱顶坍塌范围进行泵送混凝土回填。 处理涌水投入人员设备及材料: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内有1座隧道(铁锁关隧道),为带中墙的整体式双连拱结构隧道。隧道全长257 m,隧道净空(宽×高):2×9.75×5m,隧道位于半径R=3435.91m的圆曲线内,该隧道为泥质粉砂岩夹砂质泥岩,围岩类别为Ⅱ类。隧道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量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和降水方式的控制。隧道区内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贫乏。隧道涌水量不大,但分布不均匀,一般呈渗水滴水状态,局部可能形成富水地段,如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地带等,会出现淋水或股流状态。 本隧道为Ⅱ类围岩,地质条件较差,施工中以“弱爆破、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适时衬砌”为原则,并根据围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 隧道由有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根据洞内不同工序,隧道施工队分为:测量班、掘进班、锚喷班、衬砌班等工班,分别负责各工序的施工。本隧道是本合同段控制工期的主要工程,拟配备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有:电动压风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砼喷射机、水平钻机、钻孔(衬砌)台车等。详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表3)。 隧道按新奥法施工,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自制简易钻爆台车配

合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孔,实施掘进(钻、爆)、出碴(装、运)、锚喷(拌、运、锚、喷)和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 3.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现场调查和招标文件工期要求,拟采用单口掘进的施工方法,从隧道进口开始掘进。隧道路面为2%的纵向上坡,从进口端掘进也有利于洞内排水。根据隧道的结构特点及地质情况采用三导坑半断面,先墙后拱法施工(隧道开挖采用中导洞+侧壁导洞+上下导坑开挖法)。本工程拟2001年1月10日开工,2002年2月10日完工,施工时间为13个月。 4 .临时工程 4.1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按7m宽、0.2 m厚泥结碎石路面新建和整修。施工便道主要利用原有乡间道路,对旧路进行调直,加宽整修,以保证施工运输的需要。 4.2施工用电 隧道进口端安装一台500KVA电力变压器,保证生活及生产用电,同时配备一台250KW的柴油发电机以备电网停电时使用。 4.3施工用水 隧道进口紧邻玉带河,安装二组变频恒压供水装置,利用河水,供施工使用。 4.4高压供风 隧道进口建压风站一座,安装2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供应进口施工用风。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9503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 全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 全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运营的影响和危害也很突出。隧址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分布较广,岩溶发育,除岩溶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外,其中丰富的岩溶水产生的突水、突泥等灾害的影响也很突出。 方斗山隧道底板高程542.63~1038.14m,隧道施工过程中,将逐步形成以隧道为中心的降落漏斗,随着隧道内地下水的不断排出,势必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水力坡度加大,流速加快,同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环铜永段 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2012年2月重庆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1.目标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2.编制依据 ⑴重庆三环铜永段玉龙山隧道设计图纸; ⑵《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庆三环铜永段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玉龙山隧道开挖。 4.隧道开挖施工 4.1 方案设计 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隧道浅埋、V级围岩地段采用留核心土的台阶法开挖,IV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地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或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

以内。 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洞身开挖中,记录开挖的地质情况,并绘制地质描述图(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别围岩类别及稳定性。当发现围岩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通知设计单位及时现场核实。若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设计单位应进行补充勘察。 4.2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 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隧道V级围岩的开挖。 4.2.1岩石隧道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 工艺流程见图1, 施工工序见图2。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2.3.5.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2.3.5.1.隧道工程概况 2.3.5.1.1.隧道里程长度及围岩状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17座, 全长41141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的82.44%。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长度1km及以上的隧道单线铺设无砟轨道,新正阳隧道洞内局部设置重型有砟轨道,铺设碎石道床。其中新细塘湾隧道全长4817m,占标段总长的50.24%,是控制本标段工期的关键,新正阳隧道全长3508.5m,占标段总长的36.59%,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隧道工程概况详见表2.3.5-1。 表2.3.5-1 隧道工程概况表 新正阳隧道全长3508.5m,隧道洞身通过地层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K 2 z) 砾岩;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 1j)灰岩,大冶组(T 1 d)灰岩夹页岩;二叠系上 统长兴组及吴家坪组(P 2c+w)灰岩加煤层,下统栖霞组及茅口组(P 1 q+m)灰岩, 下统梁山组(P 1l)页岩加煤层;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 3 s)页岩夹砂岩;志留 系上统罗惹坪组(S 2l r)页岩。隧道整体上为单斜构造,P 1 q+m地层中发育姚家盖 正断层。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可溶岩段落地下水发育,进口段志留系地层及二叠系梁山组地层中地下水不发育,水质具有侵蚀性。洞身位于岩溶水垂直循环带。不良地质为岩溶、采空区及瓦斯,隧道岩溶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方家湾隧道全长240m,隧道洞身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 4 dl+el) 粉质粘土,下伏基为白垩纪上统正阳组(K 2 z)砾岩。区内地质结构简单,隧道处于地下水不发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量影响明显,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隧道出口端岩溶发育。动身工程地质较差。隧道进出口端地质较陡,基岩出漏广泛,岩层产状平缓,节理较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新细塘湾隧道全长4817m,隧道区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 (Q 4dl+el)粘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第二段(K 2 z1)砾岩;侏罗纪中 下统珍珠冲组綦江组(J 1-2q+z)泥岩、灰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T 3 x)页岩夹灰 质页岩、泥岩夹砂岩;中统巴东组2段、3段及4段(T 2b2、T 2 b3+4)白云质灰岩、 灰岩及泥岩。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无较大的含水层,主要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 松散土层中的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整体地下水不发育。地表水有侵蚀性,侵蚀等级为H1, 高家堡隧道全长1023m,隧址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 4 dl+el)粉 质粘土,滑坡堆积体(Q 4 del)粉质粘土、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纪中下统珍 珠冲组,綦江组(J 1-2q+z)泥岩夹砂岩,东岳庙组(J 1-2 d)泥质灰岩夹页岩。地 表水主要以塘水、水田水及沟水为主。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上部土层中,水量有限主要受大气

隧道施工期间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0 1.1 编制依据......................................................................................................... 0 1.2 编制范围......................................................................................................... 0
2 工程概况.................................................................................................................... 0 2.1 隧道工程概况................................................................................................. 0 2.2 气象条件......................................................................................................... 1 2.3 地质情况......................................................................................................... 1 2.3.1 地形、地貌.......................................................................................... 1 2.3.2 地层岩性.............................................................................................. 1 2.3.3 水文地质特征...................................................................................... 1 2.4 水量计算......................................................................................................... 2 2.4.1 计算依据.............................................................................................. 2 2.4.2 最大抽排量计算.................................................................................. 2
3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 3.1 主要施工方案................................................................................................. 2 3.2 1#斜井施工排水方案...................................................................................... 2 3.2.1 斜井施工期间排水.............................................................................. 2 3.2.2 正洞施工期间排水............................................................................... 3 3.3 2#斜井施工排水方案...................................................................................... 4 3.3.1 斜井施工期间排水.............................................................................. 4 3.3.2 正洞施工期间排水............................................................................... 4 3.4 特殊地段施工排水方案................................................................................. 5
4 主要资源配置............................................................................................................ 5 5 各项保证措施............................................................................................................ 6
5.1 组织管理保证................................................................................................. 6 5.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