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计数问题第二讲

小学奥数计数问题第二讲
小学奥数计数问题第二讲

计数问题第二讲

内容概述

利用对应法求解的计数问题.所谓对应法,即建立起所考察对象和另一类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后者的计数而求得问题的答案.与平面和立体图形相关的复杂计数问题,其他具有相当难度的计数综合题.

典型问题

2. 小明有10块大白兔奶糖,从今天起,每天至少吃一块.那么他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

[分析与解]我们将10块大白兔奶糖从左至右排成一列,如果在其中9个间隙中的某个位置插入“木棍”,则将lO块糖分成了两部分.

我们记从左至右,第1部分是第1天吃的,第2部分是第2天吃的,…,

如:○○○|○○○○○○○表示第一天吃了3粒,第二天吃了剩下的7粒:

○○○○ | ○○○| ○○○表示第一天吃了4粒,第二天吃了3粒,第三天吃了剩下的3粒.

不难知晓,每一种插入方法对应一种吃法,而9个间隙,每个间隙可以插人也可以不插入,且相互独立,故共有29=512种不同的插入方法,即512种不同的吃法.

4. 在8×8的方格表中,取出一个如图33-1所示的由3个小方格组成的“L”形,一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方法?

【分析与解】观察发现,对于每个“L”形,都有一个点M与其对应,而每个2×2的方格中,M点都对应4个不同的“L”.

在8×8的方格中,类似M点的交叉点有7×7=49个(不包括边上的交叉点).所以共有“L”形4×49=196种不同的取法.

评注:通过上面两个范例我们知道,当直接去求一个集合元素的个数较为困难的时候,可考虑采用相等的原则,把问题转化成求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个数

6. 有一批规格相同的均匀圆棒,每根划分成相同的5节,每节用红、黄、蓝3种颜色中的一

种来涂.问可以得到多少种着色方式不同的圆棒?

【分析与解】如图每根原棒的5节记为A、B、C、D、E,特别得注意到原棒可以

左右倒置,即有可能与是同种情况.

不难得知,当原棒上的5节对称时,即与

是同种情况.

①,其中A有3种颜色可选,B也有3种颜色可选,C还是有3种颜色可选,故有3×3×3=27种不同的染法.

②考虑不对称时则A有3种原色可选,B、C、D、E也各有3种颜色可选,于是有

3×3×3×3×3=243种不同的染法.

所以,其中不对称有243-27=216种,不对称的与

重复计算

了,而对称的没有重复计算.

所以,共有216÷2+27=135种实质不同的着色方式.

8. 如图33-3,八面体有12条棱,6个顶点.一只蚂蚁从顶点A出发,沿棱爬行,要求恰好经过每个顶点一次.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与解】 A→B,A→D,A→E,A→F,这4类走法,每类走法的种数一样多,所以只用考察A→B的后续步骤有多少种:

B→E→C→D→F,B→E→C→F→D,B→E→D→F→C,B→E→D→C→F, B→F→D→E→C,B→F→D→C→E,B→F→C→E→D,B→F→C→D→E, B→C→E→D→F,B→C→F→D→E(从B→C后三步只能是顺时针或逆时针,只用2种).共10种.

所以从A点出发共有10×4=40种不同的满足题中条件的走法

10. 某玩具厂生产大小一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每个面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

一种,每色各涂两个面.当两个积木经过适当的翻动以后,能使各种颜色的面所在位置相同时,它们就被看作是同一种积木块.试说明:最多能涂成多少种不同的积木块?

【分析与解】总可以使下底面为红色.

如果上底面也是红色,通过翻过,可以使前面为黄色,左面不是黄色,这时后面可以是黄色,也可以是蓝色,有2种.

如果上底面不是红色,通过旋转,可以使后面为红色.这时又分两种情况:

(1)前面与上面同色,可以同为黄色,也可以同为蓝色,有2种.

(2)前面与上面不同色,通过翻动,可以使上面为黄色,前面为蓝色这时右面可以是黄色,也可以是蓝色,有2种.

因此,共可涂成2+2+2=6种不同的积木块.

12.有8个队参加比赛,采用如图33-4所示的淘汰制方式.问在比赛前抽签时,可以得到多少种实质不同的比赛安排表?

【分析与解】我们标上字母,如下图.

P=8!因为A,B;B,A实质赛程一样;同理C/D,E/F,G/H,I/J,K/L,M/N均如果全排列为8

8

是,所以除以7个2.

于是,共有8!÷27=315种实质不同的赛程安排.

14. 游乐园的门票1元1张,每人限购1张.现在有10个小朋友排队购票,其中5个小朋友只有1元的钞票,另外5个小朋友只有2元的钞票,售票员没有准备零钱.问有多少种排队方法,使售票员总能找得开零钱?

【分析与解】方法一:按第一个带2元钞票的小朋友前面有几个小朋友来确定排队的方案,共有五个方案:

①带1元的5个小朋友都排在前边,即1111l22222,只有1种情况;

⑦带1元的小朋友有4个排在前面,即1111212222,1111221222,1111222122,1111222212,共有4种情况;

③带1元的小朋友有3个排在前边,如1112112222,…,共有9种情况;

④带1元的小朋友有2个排在前边,如1121112222,…,共有14种情况;

⑤带1元的小朋友只有1个排在前边,如1211112222,…,共有14种情况.

五个方案共有1+4+9+14+14=42(种)情况.

因为10个小朋友互不相同,所以每种情况有5!×5!=14400(种)排队方法,总共有42×14400=604800种排队方法,使售票员总能找得开零钱.

方法二:如下左图,先将拿1元的小朋友看成相同的,2元的小朋友看成相同的.在下图中,

每条小横线代表拿l元的小朋友,每条小竖线代表拿2元的小

朋友.

从A到B的不论在网格中的何点均有横线数不小于竖线数.

相当于求A到B的走法:

我们再由上右图知:从A→B的走法有42种.

因为各个小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共有42×5!×5!=42×120×120=604800种情况.评注:游乐园的门票1元1张,每人限购1张.现在有10个小朋友排队购票,其中n个小

朋友只有1元的钞票,另外n个小朋友只有2元的钞票,售票员没有准备零钱.则有() () 2!!

1! n n n

?

种排队方法,使售票员总能找得开零钱.

小学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及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二年级奥数.计数.数字分组与拆分 (2)

数字分组与拆分 巧求周长 知识框架 把一个自然数(0除外)分拆成几个自然数相加的形式,这种方法叫做自然数的分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分拆自然数,从中学到一些有序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题精讲 【例1】小兵和小军用玩具枪做打靶游戏,见下图所示.他们每人打了两发子弹,并且都打中靶子.小兵共打中6环,小军共打中5环.四发子弹没有打到同一环中的.你知道他俩打中的都是哪几环吗? 【例2】强强和明明两人到游乐园玩射击游戏,如下图他们每人打了两发子弹,均击中了靶子(即无脱靶现象).强强两发共打了12环,明明两发共打了8环.又已知没有哪两发子弹打在同一环中,请你推算一下他俩打中的是哪几环? 【例3】把5拆成几个自然数相加的形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拆分方法?(0除外)

【例4】按下面的要求,把自然数6进行拆分. (1)把6拆成几个自然数相加的形式(0除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拆分方法? (2)把6拆成几个不完全相同的自然数相加的形式(0除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拆分方法? (3)把6拆成几个完全不相同的自然数相加的形式(0除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拆分方法? 【例5】猪妈妈让小猪三兄弟去摘野果,它要求三兄弟一共要摘10个,每只小猪至少摘2个,按照妈妈的要求,现在小猪们要分配任务了,它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例6】体育课上,10个小朋友分成三组做游戏,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组方法? 【例7】兔妈妈拔了12个萝卜,它要把这些萝卜分给三个兔宝宝吃,每个小兔至少要有1个,并且它们分到的萝卜数量都不同.可以怎样分呢? 【例8】某个外星人来到地球上,随身带有地球人使用的硬币1元、2元、4元、8元各一枚,如果他想买7元钱的一件商品,他应如何付款?如果买9元、10元、13元、14元和15元的商品呢?他又将如何付款?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12讲_几何计数

第十二讲几何计数 漫画,共一格一群古代的人在田地中劳作,田地中阡陌交错。旁边文字描述: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分割田地大概有 3 条横线、 4 条竖线左右,可适当增减。人的耕作情况要符合西周时的实际情况, 比如不能有拖拉机,不能有牛耕。 后面给出问题:在图中,有多少个“井”字?

几何计数,同学们一看这一讲的名字就知道了,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专门数几何图形的 个数.可能会有同学觉得这类问题很简单,数数嘛,一个一个数就能数清楚了,而且图都画好了,一边看图一边数,肯定不会数错的.真的是这么简单吗?数图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学完这一讲后,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三角形应该是很简单的几何图形了,我们先从三角形数起吧. 例题1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对于一般的几何计数问题,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是枚举法,但注意枚举不是漫无 目的的举例,一定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枚举, 并注意寻找规律?那么,本题应该按照怎 样的顺序去枚举呢? 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2 ?右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对于这道题目,我们也首先想到枚举法. 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去枚举呢?你能发现 其中的规律吗? 练习2:.请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下面我们来学习数正方形和长方形,同学们要学会在观察、思考、分析中总结归纳出解 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例题3.下列图形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 「分析」同上一题,在枚举的时候要注意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围棋棋盘是由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组成的正方形方阵,其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例题4.在右图中(下列各小题中,长方形均包括正方形) (1 )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2)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3)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4)两个五角星都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5)至少包含一个五角星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6)两个五角星都不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试题专项练习

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试题专项练习(一) 一、填空题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 _________.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__分. 3.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___. 4.某5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是 _________. 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年龄最小的没有小于18岁.那么最大年龄可能是 _________岁. 6.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是91分,这6个同学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同学得65分,那么居第三名的同学至少得_________分. 7.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_________米. 8.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男同学比女同学多_________人. 9.一些同学分一些书,若平均每人分若干本,还余14本,若每人分9本,则最后一人分得6本,那么共有学生_________人. 10.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_________ 人. 11.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 12.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付钱.等吃完结算,丙应付4角钱,那么甲应收回钱_________分. 二、解答题

二年级奥数.计数.有趣的图形计数 (2)

有趣的图形计数 巧求周长 知识框架 把一些正方体堆在一起你会数吗?无论是平面图形还是几何图形,在数复杂图形的个数时,只要我们认真仔细观察图形特点,有次序地去数,不遗漏不重复,就能数得又对又快。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去闯一闯几何王国,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去挑战这些图形吧! 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等,如果把许多的正方体堆成不同的图形你会数吗?如果把一个大的长方体切成许多的小正方体你又会数吗? 例题精讲 【例1】下面的图形有多少个?你会数吗? ()条线段()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圆 【例2】数一数,图1和图2中各有多少黑方块和白方块? 图1图2 【例3】迪斯尼乐园里米老鼠又住上了新房子,下图是他新房子的侧面墙,你能根据这个侧面图算算砌好

【例4】你喜欢下跳棋吗?你知道跳棋盘有多少个孔吗?仔细数一数。 【例5】数一数,下面的方块各有多少? 【例6】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小方块? 【例7】下面这堆木方块共有多少块?(中间打阴影部分从上到下是空心)

【例9】下面是用小正方体堆成的图形,现在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黄色,想一想有多少个小正方形没有被涂色 【例10】有一天大头儿子做手工,把一个正方体木块表面涂上绿色,然后再把它切成8个小正方体,想一想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没有颜色? 课堂检测 【随练1】下面两个图形能拼成一个长方体吗?

【随练2】下图是一个正方体木块,在它的表面涂上蓝色,然后沿正方体上面直线垂直切开。切成了()个三棱柱。每个三棱柱没有涂颜色的面共有()个,这些三棱柱一共有()个面没有被 涂色。 【随练3】一个大正方体的表面上都涂上绿色,然后切成27个小立方体(切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这些切成的小立方体中,问: (1)1面涂成绿色的有()个。 (2)2面涂成绿色的有()个。 (3)3面涂成绿色的有()个。 (4)1个面也没有被涂成绿色的有()个 【作业1】数一数. 【作业2】如图所示砖墙是由正六边形的特型砖砌成,问需要几块正六边形的砖才能把它补好?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 ()个三角形 家庭作业

小学奥数 几何计数 专题

1.掌握计数常用方法; 2.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一、几何计数 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2 1223(2)2 n n n ++++= ++……个部分;n 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n-1)+2;n 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成3n(n-1)+2部分;n 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n-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几何计数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n-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上的三角形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个. 例题精讲 【例 1】下图的两个图形(实线)是分别用10根和16根单位长的小棍围成的.如果按此规律(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摆出两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共用了60多根小棍,那么围成的图形有几层,共用了多少根小 棍?(4级) 【例 2】用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 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的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4级) 【巩固】用三根火柴可拼成一个小“△”,若用108根火柴拼成如图所示形状的大三角形,请你数一数共有多

小学奥数计数问题之递推法例题讲解【三篇】

小学奥数计数问题之递推法例题讲解【三篇】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我们可以采用分别求出每个数的立方是多少,再求和的方法来解答。但是,这样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 【第三篇】 例题:2000个学生排成一行,依次从左到右编上1~2000号,然后从左到右按一、二报数,报一的离开队伍,剩下的人继续按一、二报数,报一的离开队伍,…… 按这个规律如此下去,直至当队伍只剩下一人为止。问:这时一共报了多少次?最后留下的这个人原来的号码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难的不会想简单的,数大的不会想数小的。我们先从这2000名同学中选出20人代替2000人进行分析,试着找出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来解题。 这20人第一次报数后共留下10人,因为20÷2=10 ,这10人开始时的编号依次是:2、4、6、8、10、12、14、16、18、20,都是2的倍数。 第二次报数后共留下5人,因为10÷2=5 ,这5人开始时的编号依次是:4、8、12、16、20,都是4的倍数,也就是2×2的倍数。 第三次报数后共留下2人,因为5÷2=2 ……1 ,这2人开始时的

编号依次是:8、16,都是8的倍数,也就是2×2×2的倍数。 第四次报数后共留下1人,因为2÷2=1 ,这1人开始时的编号是:16,都是8的倍数,也就是2×2×2×2的倍数。 由此可以发现,第n次报数后,留下的人的编号就是n个2的连乘积,这是一个规律。 2000名同学,报几次数后才能只留下一个同学呢? 第一次:2000÷2=1000 第二次:1000÷2=500 第三次:500÷2=250 第四次:250÷2=125 第五次:125÷2=62 ……1 第六次:62÷2=31 第七次:31÷2=15 ......1 第八次:15÷2=7 (1) 第九次:7÷2=3 ......1 第十次:3÷2=1 (1) 所以共需报10次数。 那么,最后留下的同学在一开始时的编号应是: 2×2×2×…×2=1024(号)

小学二年级奥数第二讲数数与计数练习答案

第二讲数数与计数(一) 数学需要观察.大数学家欧拉就特别强调观察对于数学发现的重要作用,认为“观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本讲数数与计数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在这里请大家记住,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还要用脑子想,要充分发挥想像力. 例1 数一数,图2-1和图2-2中各有多少黑方块和白方块? 解:仔细观察图2-1,可发现黑方块和白方块同样多.因为每一行中有4个黑方块和4个白方块,共有8行,所以: 黑方块是:4×8=32(个) 白方块是:4×8=32(个) 再仔细观察图2-2,从上往下看: 第一行白方块5个,黑方块4个; 第二行白方块4个,黑方块5个; 第三、五、七行同第一行, 第四、六、八行同第二行; 但最后的第九行是白方块5个,黑方块4个.可见白方块总数比黑方块总数多1个. 白方块总数:5+4+5+4+5+4+5+4+5=41(个) 黑方块总数:4+5+4+5+4+5+4+5+4=40(个) 再一种方法是: 每一行的白方块和黑方块共9个.

共有9行,所以,白、黑方块的总数是: 9×9=81(个). 由于白方块比黑方块多1个,所以白方块是41个,黑方块是40个. 例2 图2-3所示砖墙是由正六边形的特型砖砌成,中间有个“雪花”状的墙洞,问需要几块正六边形的砖(图2-4)才能把它补好? 解:仔细观察,并发挥想象力可得出答案,用七块正六边形的砖可把这个墙洞补好.如果动手画一画,就会看得更清楚了. 例3将8个小立方块组成如图2-5所示的“丁”字型,再将表面都涂成红色,然后就把小立方块分开,问: (1)3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块有多少个? (2)4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块有多少个? (3)5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块有多少个? 解:如图2-6所示,看着图,想像涂色情况.当把整个表面都涂成红色后,只有那些“粘在一起”的面(又叫互相接触的面),没有被涂色.每个小立方体都有6个面,减去没涂色的面数,就得涂色的面数.每个小立方体涂色面数都写在了它的上面,参看图2-6所示.

8 小学奥数——计数问题 试题及解析

小学奥数——计数问题 一.选择题(共44小题) 1.小明行李箱锁的密码是由两个数字8与5构成的三位数.某次旅行,小明忘记了密码,他最 少要试()次,才能确保打开箱子. A.9 B.8 C.7 D.6 2.一次乒乓球比赛,共有512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采用淘汰制赛法,两个人赛一场, 失败者被淘汰,将不再参加比赛;获胜者进入下轮比赛,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决赛出第一名为止,这次乒乓球比赛一共要比赛()场. A.1024 B.511 C.256 D.174 3.由3,4,5,6排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从小到大排起来,6345是第() A.16个 B.17个 C.18个 D.19个 4.从城堡到幸福岛有()种不同的走法. A.2 B.3 C.4 5.从甲地到乙地有4条不同的路,从乙地到丙地有6条不同的路,那么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 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 A.10 B.24 C.4 D.6 6.有五对夫妇围成一圈,使每一对夫妇的夫妻二人都相邻的排法有() A.768种 B.32种 C.24种 D.2的10次方中 7.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不同的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4条不同的路可走,则从甲地经乙地 去丙地有()条不同的路可走. A.8 B.6 C.4 D.2 8.12月20日、21日、22日三天为期末考试时间,每天考一年级和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

五年级和六年级中的一个年级段.一共有()种考试时间安排. A.6 B.9 C.12 9.冬冬要把三个小球放入三个箱子,其中三个小球的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和蓝色,而三个 箱子的颜色也分别是红色、黄色和蓝色.如果这些箱子都可以空着不放球,那么有()种不同的放球方法. A.3 B.6 C.9 D.27 10.若把英语单词hello的字母顺序写错了,则可能出现的错误共有() A.119种 B.36种 C.59种 D.48种 11.从1至10这10个整数中,至少取()个数,才能保证其中有两个数的和等于10. A.4 B.5 C.6 D.7 12.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4 的24张卡片,要从盒子里任意抽取卡片,至少要抽出( )张卡片,才能保证抽出的卡片中一定有两张卡片标号之差为4(大标号减去小标号,卡片9只看作9,不能看成6,同样,卡片6只看作6,不能看成9). A.3 B.13 C.14 D.15 13.一副扑克牌有54张,将大小王视为0点,A视为1点,J视为11点,Q视为12点,K 视为13点,任意抽出若干张牌,不计花色,如果要求每次抽出的牌中必定有2张牌的点数之和等于14,那么至少要取()张牌. A.26 B.27 C.28 D.29 14.红星小学礼堂共24排座位,每排30座位,全校650人到礼堂开会,那么,至少有( )排座位上坐的人数相同. A.3 B.4 C.5 D.6 15.盒中有形状、大小、质料相同的红、白、黑颜色的球各10个,摸出若干个,要保证摸出 的球中至少有3个球同色,摸出球的个数至多为()个. A.3 B.5 C.6 D.7 16.小孟有10张飞行系精灵、15张草系精灵和20张火系精灵的卡片,她把45张卡片放在袋 子里闭着眼睛向外摸卡片,那么他至少摸()张,才能保证摸出的卡片中同时有飞行系精灵和火系精灵的卡片. A.17 B.26 C.35 D.36 17.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同样大小的球各5个混在一起,至少要摸出()个才能保证摸 出2个红球.

小学常见奥数专题28个

小学常见奥数专题28个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

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完整版)小学奥数平均数问题

第六讲平均数问题 【名师导航】 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下面介绍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 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例题精讲】 例1 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 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 解法二(米) 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例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 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是(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 (2)五科平均分: (3)数学成绩: 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小学 六年级数学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讲义

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讲义 一、专题引导: 什么是浓度呢?(以糖水为例,将糖溶于水中得到糖水,这里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 三者之间关系:浓度= ×100%= ×100% 二、典型例题 例1、有浓度为30%的酒精溶液若干,添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浓度为24%的酒精溶液,如果再加入同样的水,那么酒精溶液的浓度变为多少? 思路导航:稀释问题是溶质的重量是不变量。 例2、有浓度为7%的盐水600克,要使盐水的浓度加大到10%,需要加盐多少克? 思路导航:溶剂重理不变。 [练习]海水中盐的含量为5%,在40千克海水中,需加多少千克淡水才使海水中盐的含量为2%? 例3、在浓度为50%的硫酸溶液100千克中,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就可以配制成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 思路导航: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分别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练习]配制硫酸含量为20%的硫酸溶液1000克,需要用硫酸含量为18%和23%的硫酸溶液各多少克? 溶质溶液溶质溶质+溶剂

例4、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再用清水将杯加满;再倒出40克盐水,然后再用清水将杯加满,如此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思路导航:反复三次后,杯中又已装满,即最后杯中盐水的重量仍为100克,由此;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如此反复三次后还剩盐多少克? [练习]①有盐水若干升,加入一定量水后,盐水浓度降到3%,又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又降到2%,再加入同样多的水,此时浓度是多少呢?又问未加入水时盐水浓度是多少? ②有含糖6%的糖水9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加糖多少克? 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4、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 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5、“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

小学奥数奥数计数问题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其中,完成第一步有m1 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二步有m2 种不同的方法,…… 完成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 ×m2 ×……×m n种不同的方法。 例1 上海到天津每天有 2 班飞机,4 趟火车,6 班汽车,从天津到北京有 2 班汽车。假期小茗有一次长途旅游,他 从上海出发先到天津,然后到北京,共有多少种走法? 例2 “IMO”是国际奥林匹克的缩写,把这 3 个字母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笔来写,共有多少种写法? 【巩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装饭、菜的有餐碗和餐盘,用来吃饭的有餐勺、餐叉和餐筷。如果一种装饭菜的和一种吃饭的餐具配作一套,那么以上这些可以组成不重复的餐具多少套? 例3 小红、小明准备在5×5的方格中放黑、白棋子各一枚,要求两枚不同的棋子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共有多少种方法? 【巩固】右图中共有 16 个方格,要把 A、B、C、D 四个不同的棋子放在方格里,并使每行每列只能出现一个棋子.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例4 用数字0,1,2,3,4,组成三位数,符合下列条件的三位数各多少个? ①各个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②各个位上的数字不允许重复; 【巩固】由数字 0、1、2、3 组成三位数,问:①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②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拓展】由数字 1、2、3、4、5、6 共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奇数? 例5 把1~100 这100 个自然数分别写在100 张卡片上,从中任意选出两张,使他们的差为奇数的方法有多少种? 小结:应用乘法原理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①做一件事要分成几个彼此互不影响的独立的步骤来完成; ②要一步接一步的完成所有步骤; ③每个步骤各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法。 加法原理: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有 k 类方法,第一类方法中有 m1 种不同做法,第二类方法中有 m2 种不同做法,…,第 k 类方法中有 mk 种不同的做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k种不同的方法.例6 学校组织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书.小明到图书馆借书时,图书馆有不同的外语书150 本,不同的科技书200 本,不同的小说100 本.那么,小明借一本书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3课《数数与计数二》试题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3课《数数与计数二》试题附答案 答案

第一层1个 第二层2个 第三层3个 第四层4个 第五层5个 第六层6个 第七层7个 第八层8个 第九层9个

第十层10个 第十一层9个 第十二层8个 第十三层7个 第十四层6个 第十五层5个 第十六层4个 第十七层3个 第十八层2个 第十九层1个 总数1+2+3+4+5+6+7+8+9+10+9+8+7+6+5+4+3+2+1 =(1+2+3+4+5+6+7+8+9+10)+(9+8+7+6+5+4+3+2+1)=55+45=100(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计算). 第一层1个 第二层3个 第三层5个 第四层7个

第五层9个 第六层11个 第七层13个 第八层15个 第九层17个 第十层19个 总数:1+3+5+7+9+11+13+15+17+19=100(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计算). 1+2+3+4+5+6+7+8+9+10+9+8+7+6+5+4+3+2+1=10×10 即等号左边这样的一串数之和等于中间数的自乘积.由此我们猜想: 1=1×1 1+2+1=2×2 1+2+3+2+1=3×3 1+2+3+4+3+2+1=4×4

1+2+3+4+5+4+3+2+1=5×5 1+2+3+4+5+6+5+4+3+2+1=6×6 1+2+3+4+5+6+7+6+5+4+3+2+1=7×7 1+2+3+4+5+6+7+8+7+6+5+4+3+2+1=8×8 1+2+3+4+5+6+7+8+9+8+7+6+5+4+3+2+1=9×9 1+2+3+4+5+6+7+8+9+10+9+8+7+6+5+4+3+2+1=10×10 这样的等式还可以一直写下去,能写出很多很多. 同学们可以自己检验一下,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我们就发现了一条规律. ③由方法2和方法3也可以得出下式: 1+3+5+7+9+11+13+15+17+19=10×10. 即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自乘积.由此我们猜想: 1+3=2×2 1+3+5=3×3 1+3+5+7=4×4 1+3+5+7+9=5×5 1+3+5+7+9+11=6×6 1+3+5+7+9+11+13=7×7 1+3+5+7+9+11+13+15=8×8 1+3+5+7+9+11+13+15+17=9×9 1+3+5+7+9+11+13+15+17+19=10×10 还可往下一直写下去,同学们自己检验一下,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我们就又发现了一条规律.

小学奥数的七大模块

奥数的七大模块包括: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应用题、计数和杂题 模块一:计算模块 1、速算与巧算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繁分数运算 3、循环小数化分数与混合运算 4、等差及等比数列 5、计算公式综合 6、分数计算技巧之裂项、换元、通项归纳 7、比较与估算 8、定义新运算 9、解方程 模块二:数论模块 1、质数与合数 2、因数与倍数 3、数的整除特征及整除性质 4、位值原理 5、余数的性质 6、同余问题 7、中国剩余定理(逐级满足法) 8、完全平方数 9、奇偶分析 10、不定方程 11、进制问题 12、最值问题 模块三:几何模块 (一)直线型 1、长度与角度 2、格点与割补 3、三角形等积变换与一半模型 4、勾股定理与弦图 5、五大模型 (二)曲线型 1、圆与扇形的周长与面积 2、图形旋转扫过的面积问题 (三)立体几何 1、立体图形的面积与体积 2、平面图形旋转成的立体图形问题 3、平面展开图 4、液体浸物问题 模块四:行程模块 1、简单相遇与追及问题 2、环形跑道问题 3、流水行船问题

4、火车过桥问题 5、电梯问题 6、发车间隔问题 7、接送问题 8、时钟问题 9、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 10、多次相遇追及问题 11、方程与比例法解行程问题 模块五:应用题模块 1、列方程解应用题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比例应用题 4、工程问题 5、浓度问题 6、经济问题 7、牛吃草问题 模块六:计数模块 1、枚举法之分类枚举、标数法、树形图法 2、分类枚举之整体法、对应法、排除法 3、加乘原理 4、排列组合 5、容斥原理 6、抽屉原理 7、归纳与递推 8、几何计数 9、数论计数 模块七:杂题 1、从简单情况入手 2、对应与转化思想 3、从反面与从特殊情况入手思想 4、染色与覆盖 5、游戏与对策 6、体育比赛问题 7、逻辑推理问题 8、数字谜 9、数独

六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六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容斥原理就是: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 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公式法: 运用容斥原理一:C=A+B-AB,这一公式可计算出两个集合圈的有关问题【C表示两个 集合的并集,A.B表示两个集合,AB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 运用容斥原理二:D=A+B+C-AB-AC-BC+ABC,这一公式可计算出三个集合的有关 问题。【D表示三个集合的并集,A.B.C表示三个不同的集合,AB.AC.BC表示两个不同集合 的交集,ABC表示三个集合的交集】 图象法: 根据题意画图,并借助图形帮助分析,逐个地计算出各个部分,从而解答问题。 例1:某班40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3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7人,两 题都答对的有17人,问有几个同学两题都不对? 例2:某班有学生48人,其中21人参加数学竞赛,13人参加作文竞赛,有7人既参加数学 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那么 【1】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 【2】参加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3】没有参加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例3:某校有三个兴趣小组,体育.书法和美术。已知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分别是25人.24人和30人。同时参加体育.书法兴趣小组的有5人,同时参加体育.美术兴趣小组 的有2人,同时参加书法.美术兴趣小组的有4人,有1人同时参加了这三个兴趣小组,问:共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 例4: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

小学二年级奥数关于数数与计数(二)

第一层 1个第二层 2个第三层 3个第四层 4个第五层 5个第六层 6个第七层 7个第八层 8个

第十层 10个 第十一层 9个 第十二层 8个 第十三层 7个 第十四层 6个 第十五层 5个 第十六层 4个 第十七层 3个 第十八层 2个 第十九层 1个 总数1+2+3+4+5+6+7+8+9+10+9+8+7+6+5+4+3+2+1 =(1+2+3+4+5+6+7+8+9+10)+(9+8+7+6+5+4+3+2+1)=55+45=100(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计算). 第一层 1个

第三层 5个 第四层 7个 第五层 9个 第六层 11个 第七层 13个 第八层 15个 第九层 17个 第十层 19个 总数:1+3+5+7+9+11+13+15+17+19=100(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计算).

1+2+3+4+5+6+7+8+9+10+9+8+7+6+5+4+3+2+1=10×10 即等号左边这样的一串数之和等于中间数的自乘积.由此我们猜想:1=1×1 1+2+1=2×2 1+2+3+2+1=3×3 1+2+3+4+3+2+1=4×4 1+2+3+4+5+4+3+2+1=5×5 1+2+3+4+5+6+5+4+3+2+1=6×6 1+2+3+4+5+6+7+6+5+4+3+2+1=7×7 1+2+3+4+5+6+7+8+7+6+5+4+3+2+1=8×8 1+2+3+4+5+6+7+8+9+8+7+6+5+4+3+2+1=9×9

1+2+3+4+5+6+7+8+9+10+9+8+7+6+5+4+3+2+1=10×10 这样的等式还可以一直写下去,能写出很多很多. 同学们可以自己检验一下,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我们就发现了一条规律. ③由方法2和方法3也可以得出下式: 1+3+5+7+9+11+13+15+17+19=10×10. 即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自乘积.由此我们猜想: 1+3=2×2 1+3+5=3×3 1+3+5+7=4×4 1+3+5+7+9=5×5 1+3+5+7+9+11=6×6 1+3+5+7+9+11+13=7×7 1+3+5+7+9+11+13+15=8×8 1+3+5+7+9+11+13+15+17=9×9 1+3+5+7+9+11+13+15+17+19=10×10 还可往下一直写下去,同学们自己检验一下,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我们就又发现了一条规律.

小学奥数系列训练题-几何计数通用版

2015年小学奥数计数专题——几何计数 1.用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昀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 2.如图,用长短相同的火柴棍摆成3×1996的方格网,其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都由一根火柴棍组成,那么一共需用多少根火柴棍? 3.图是一个跳棋棋盘,请你计算出棋盘上共有多少个棋孔? 4.如图,在桌面上,用6个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如果在桌面上要拼出一个边长为6的正六边形,那么,需要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多少个? 5.如图,其中的每条线段都是水平的或竖直的,边界上各条线段的长度依次为5厘米、7厘米、9厘米、2厘米和4厘米、6厘米、5厘米、1厘米.求图中长方形的个数,以及所有长方形面积的和. 6.如图,18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组成了一个3×6的方格表,其中包含“*”的长方形及正方形共有多少个?

7.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那么,其中共有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多少个? 8.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9.图是由18个大小相同的小正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其中某些相邻的小正三角形可以拼成较大的正三角形.那么,图中包含“*”的各种大小的正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 10.如图,AB,CD,EF,MN互相平行,则图中梯形个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差是多少? 11.在图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12.如图,一块木板上有13枚钉子.用橡皮筋套住其中的几枚钉子,可以构成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等,如图.那么,一共可以构成多少个不同的正方形?

13.如图,用9枚钉子钉成水平和竖直间隔都为1厘米的正方阵.用一根橡皮筋将3枚不共线的钉子连结起来就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这样得到的三角形中,面积等于1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14.如图,木板上钉着12枚钉子,排成三行四列的长方阵.那么用橡皮筋共可套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15.如图,正方形ACEG的边界上有A,B,C,D,E,F,G这7个点,其中B,D,F分别在边AC,CE,EG上.以这7个点中的4个点为顶点组成的不同四边形的个数等于多少? 16.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17.数出下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18.数一数下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19.如下图中,各个图形内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数数与计数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数数与计数从数数与计数中,可以发现重要的算术运算定律. 例1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点? 解:方法1:从上到下一行一行地数,见下图. 点的总数是: 5+5+5+5=5 4.

方法2:从左至右一列一列地数,见下图. 点的总数是:4+4+4+4+4=4 5. 因为不论人们怎样数,点数的多少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数数的方法不同而变化.所以应有下列等式成立: 5 4=4 5 从这个等式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 两个数相乘,乘数和被乘数互相交换,积不变.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正因为这样,在两个数相乘时,以后我们也可以不再区分哪个是乘数,哪个是被乘数,把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因此,乘法交换律也可以换个说法: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a b=b a. 方法3:分成两块数,见右图.

前一块4行,每行3个点,共3 4个点. 后一块4行,每行2个点,共2 4个点. 两块的总点数=3 4+2 4. 因为不论人们怎样数,原图中总的点数的多少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数数的方法不同而变化.所以应有下列等式成立: 3 4+2 4=5 4. 仔细观察图和等式,不难发现其中三个数的关系: 3+2=5

所以上面的等式可以写成: 3 4+2 4=(3+2) 4 也可以把这个等式调过头来写成: (3+2) 4=3 4+2 4. 这就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代表三个数,那么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a+b) c=a c+b c

分配律的意思是说:两个数相加之和再乘以第三数的积等于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加上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之和. 进一步再看,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括号中是减法运算的情况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计算(3-2) 4和3 4-2 4. 解:(3-2) 4=1 4=4 3 4-2 4=12-8=4. 两式的计算结果都是4,从而可知: (3-2) 4=3 4-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