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很多学生只重视必修部分的知识,经常忽略选修部分的内容,知道选修三有哪些历史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4、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过程

1、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国。 2、大战的经过

(1)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2)三条战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对德、奥匈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

(3)三个阶段

【补充】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和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1、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原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

的潜艇战”

(直接原因);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影响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2、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经济: 德奥集团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主要原因)。军事:低估了对手实力;军事战略失误。

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匈牙利发生革命,建立起匈牙利共和国,奥匈解体。

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参加协约国;美、中、日等中立国参战。

三、后果

1、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3、战争催生了新世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摧毁了俄、德、奥、土等帝国,削弱了英国和法国,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国联的成立)。

4、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高中历史选修三常考知识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的表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1)经济上: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

(2)政治上:政治民主制发展不平衡,英法资产阶级民主制较为完善,而德、日、俄人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建专制统治。

(3)对外关系上:英法拥有较多殖民地,而德国很少。

2、欧洲列强的矛盾:三对主要矛盾

英德矛盾(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世界范围内的全方位的矛盾)、法德矛盾(普法战争后果;争夺欧洲霸权)、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矛盾及焦点问题如下图: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过程:①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德、意、奥缔结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②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俄两国逐渐接近,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益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2)成立标志:1907年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3)关系及实质:两大军事集团是帝国主义和军事性的同盟集团,它们既相互勾结,又存在矛盾,建立的实质和目的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

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二、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高考历史选修三是我国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学习选修三不仅对于高考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考历史选修三的三个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选修三中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要历史事件。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以及失败的原因。

3.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为了挽救国家危机而兴起的一系列改革运动。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运动的目标、改革内容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选修三中的第二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近代欧洲历史、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近代欧洲历史:近代欧洲历史是世界近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了解欧洲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以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 2.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建国的重要事件,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世界政治、思想、社会制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大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变革。

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三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门课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 一、中国近代史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介绍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来源、发展和失败原因,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中日战争和列强对华战争:介绍中国与列强之间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及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辛亥革命:介绍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发展和成功原因,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5.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国共合作的产生和破裂原因。 6. 民族主义和现代化运动:介绍中国民族主义和现代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影响,以及这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世界现代史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原因、发展和结果,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二战的爆发和结果:介绍二战的爆发原因、发展和结果,以及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冷战和美苏对峙:介绍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原因,以及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4. 反殖民主义和非洲解放运动:介绍非洲解放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影响,以及这些解放运动对非洲社会和文化的作用。 5. 欧盟的建立和发展:介绍欧盟的建立背景、发展过程 和影响,以及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6. 全球化和新时代:介绍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和影响, 以及新时代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它既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运动,也介绍了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变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和世界历史,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很多学生只重视必修部分的知识,经常忽略选修部分的内容,知道选修三有哪些历史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4、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过程 1、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国。 2、大战的经过 (1)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2)三条战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对德、奥匈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 (3)三个阶段 【补充】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和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1、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原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

的潜艇战” (直接原因);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影响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2、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经济: 德奥集团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主要原因)。军事:低估了对手实力;军事战略失误。 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匈牙利发生革命,建立起匈牙利共和国,奥匈解体。 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参加协约国;美、中、日等中立国参战。 三、后果 1、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3、战争催生了新世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摧毁了俄、德、奥、土等帝国,削弱了英国和法国,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国联的成立)。 4、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高中历史选修三常考知识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的表

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总结 篇一: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

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⒎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 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高中历史知识点选修三

高中历史知识点选修三 选修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一个名词,是课程结构调整中的一种课程类型。其中历史选修三是同学们要学习的,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选修三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历史知识点选修三(一)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 单元核心概念: (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 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B) 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的象征意义(A)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三、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与纸草(A)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笔和墨水,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古代印度。 一、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种姓制度(B) 1、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对种姓制度的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缓慢的,

高三历史选修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21

高三历史选修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21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题型,直到你获得成功解题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三历史选修三单元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高考考生。 高三历史选修三单元知识点1 《独立宣言》的发表: ①启蒙思想是《独立宣言》的理论渊源。 ②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高三,是《独立宣言》发表的内在动力。 ③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使北美人民的反抗最终演变为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④《常识》的发表,进一步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建立共和政府的道路。 ⑤《独立宣言》的起草与发表。 1776年6月7日,弗吉尼亚代表向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提议。会议决定在表决前先指定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一项公开声明,陈述宣布独立的理由。才华横溢、擅长写作又年富力强的杰斐逊成了最重要的执笔人。从11日到28日,他将自己关在下榻处,忘我地投入到宣言初稿的激情创作之中。7月2日,大陆会议做出支持独立的选择。7月4日,讨论修改后的《独立宣言》获得一致通过,这一天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独立宣言》发表历史背景: (1)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传播。 (2)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3)潘恩发表的《常识》产生了巨大影响,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战。 (4)独立战争爆发后,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

(5)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杰斐逊为首五人委员会草拟的《独立宣言》通过。 《独立宣言》的发表: 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是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高三历史选修三单元知识点2 华盛顿会议含义: 是指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重要条约: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这三个公约统称“华盛顿条约”。华盛顿会议解决了一些巴黎和会未能解决的问题,调整了日、美、英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一次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1、背景: ①巴黎和会美国攫取世界霸权计划失败。 ②帝国主义国家战后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③为争夺霸权,美、英、日在该地区进行军事竞赛。 ④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反帝斗争进入新的时期。 ⑤战后各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缓和矛盾。 2、发起国:美国

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根本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三对矛盾日益尖锐(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巴尔干成为火药桶。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比利时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时间:1914年——1918年 主战场:欧洲 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经过: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上战役:西线的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坦克)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海上英德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和精神损害 2、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 3、促使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俄十月革命等) 4、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 影响:际组织---国联 5、成为新技术的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6、促使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7、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及和平主义思想影响深远) 1、美国的参战 一战后,美国宣布中立,并向交战国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使得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日益接近.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1917年,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尽,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于是在1917年2月,美国以德国恢复无限制潜水艇为由,宣布同德断绝外交关系。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后,美国害怕俄国退出战争导致协约国失败,美国在协约国的贷款就会付诸东流。于是在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同年12月7日,美国又对奥匈宣战。美国的参战从经济、军力上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进一步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2、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于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让学生阅读课本对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进行归纳。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最终是结束了,并且是以德奥为首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的,这是应该重点讲述的内容。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三点是很重要的。 其一,在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同时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十分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特别是德奥集团一方,他们对殖民地的强取豪夺以及近乎疯狂的战争态势导致了必然的失败。同时,战争给本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人们期盼着战争的结束,渴望和平的到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最残酷的战争最终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其二国际力量对比的改变不利于同盟国集团。首先是美国的参战,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民主”的美国不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护中学生历史学习活动并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下面是本人整理的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以 供大家阅读。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 1、17世纪初统治英国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 属于什么王朝:斯图亚特王朝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迄时间为:1640年、1688年 3、光荣革命较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英国了君主立 宪制 4、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5、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责任制内阁 6、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7、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 权 第二课 1、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是:1775年 2、分上分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4、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 卓著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5、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6、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第三课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 2、法国历分分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3、法国共和制度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分裂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课 1、资本主义分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英国 2、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是:傅立叶、欧文、圣西门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5、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共产党宣言》 5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第二课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的历史知识分为选修和必修的两部分,选修的知识只需要我们大概了解就好,想知道选修三有哪些历史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14年) 1.德军战略企图: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力避两线作战,首先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通过速决战打败法国,然后再回师东进打败俄国。 2.具体战况 1)西线:①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法军总司令霞飞抓住部分德军进攻过快,立足未稳的时机,及时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反击。 ②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双方以152万人的总兵力在马恩河地区展开了大战,结果德军被迫撤退。这次战役是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1914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①1914年8月,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 ②德军在反攻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同时俄军打败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双方也形成了对峙局面。 “凡尔登绞肉机” (二)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德军的战略企图: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打败俄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同时寻机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2.具体战况

1)东线:1915年,德奥军队向俄军大举进攻,但未彻底打垮俄军。 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迫使继续两线作战。 2)西线:经过一年多的作战,双方都把1916年视为关键的一年,都想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①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企图迫使法军退出战争;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回落。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索姆河地狱” ②索姆河战役:1916年6——11月,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赛,英法联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150个师,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双方伤亡达到130多万人,但仍未分出胜负。 ③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的损失虽大于德国,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与总结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与总结 学习中的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与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①原始商业:原始社会以物易物。 ②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③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地位提高。 ④秦汉到隋唐前: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限制。 ⑤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⑥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 制也被打破。) ⑦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⑧明清:地域性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的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的四大商

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在宋朝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发展的表现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表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现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对外贸易逐渐萎缩。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的经济效益)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 财富是一时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荣誉是一时的荣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学历是一时的知识,学习才是永久的智慧!所以请好好努力学习吧,趁现在还有机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1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

琅瓷。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概括2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选修三必备知识框架 当我们在必修三的历史内容时,也要重视选修三的知识,因为选修三的课本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知识概念需要我们去了解。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框架,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由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都有无休止的扩张野心,在中各行其是,缺乏配合与协作,使各国的战略目标互相矛盾,漏洞百出,这也为反法西斯国家对其各个击破提供了机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其主要国家之间的配合十分密切。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尽管美国舆论对日本发动卑鄙的不宣而战无比痛恨,但美国军方仍然坚持此前与英国商 定的大战略,即“先欧后亚”。事实证明这一明智的战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貌似强大的法西斯轴心国各怀心腹事,其狂妄的侵略野心正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苏军在战争初期作战失利的原因?苏联为能在蒙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侵苏蓄谋已久;苏军编制落后,部署不当,指挥不力,对德国进攻疏于防范。但苏方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何意义及作用? 同盟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势;轴心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战略配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同盟国有统一的战略,如英美确立的“先欧后亚”的原则。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在高二历史选修三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知识点一: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建设 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将学习到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变革。 首先,我们将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的兴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将研究这一运动的原因、领导人和军事战略。 其次,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现代化建设运动。我们将研究洋务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成果,以及它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影响。

另外,我们将学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封建帝制向共 和政体转变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经过、领 导者以及它对中国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研究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 要的爱国主义和反帝斗争的运动。我们将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 影响,以及它对中国文化、教育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知识点二:世界两次大战与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研究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秩序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学习一战。一战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军事冲突 之一,它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了解一战的原因、战 争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欧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的 影响。 其次,我们将研究二战。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 深远的战争之一。我们将详细了解二战的起因、参战国家和战争 进程,以及它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选修三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世界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和思想。本文将对高考历史选修三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第一章: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冲突 1.古代东亚文明发展 -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的封建社会及其特点; -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关系及交往。 2.古代欧亚大陆文明的交流 - 西方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 东方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 欧亚大陆上的文化交流和冲突。

二、第二章:近代世界的多元成长 1.15-18世纪的欧洲 -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 - 经济、产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欧洲探险与殖民扩张。 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其对世界的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 - 工业革命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 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三、第三章:近代世界的风云变革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特点; - 帝国主义的形成和表现;

- 殖民地问题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2. 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背后的原因; - 冷战的起因和发展; -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四、第四章:当代世界的变革与发展 1. 经济全球化与特征 -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特征; - 全球治理与国际经济组织; -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挑战。 2.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 当代世界的大国与地区; - 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与挑战;

- 国际安全与合作。 以上是高考历史选修三的知识点汇总,每章都包含了该章内容的重点和要点。同学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以这些知识点为依据,结合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进行复习。同时,要记住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结合具体事件和人物,做好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祝愿同学们能够在高考历史选修三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2023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 1、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规定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旳瓜分是按照国家实力进行旳。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旳实力发生了变化:课文表格。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迅速。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旳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照原来旳力量对比划分旳,这样矛盾就产生了。新崛起旳帝国主义国家规定按照新旳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起重新瓜分殖民地旳战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旳新浪潮。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种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旳附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旳目旳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旳殖民扩张有何不一样? 西班牙、葡萄牙旳殖民扩张重要目旳是直接掠夺贵金属和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19世纪下半期以来旳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旳重要目旳是抢占海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输出剩余资本旳场所。

(2)两大军事集团旳对峙 在欧洲列强旳剧烈争斗中,重要有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国同盟旳形成:德国首要目旳是防备法国。 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历史宿敌。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旳第一步,反俄性质)1882年,德、意、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旳第一种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旳形成) 三国协约旳形成 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旳另一种军事同盟集团旳初步形成) 19,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19,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旳最终成立) (3)战争旳催化剂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电报、电话、无线电(残酷性,世界性,世界范围内指挥战争,突破地区限制)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精编版)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选修三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篇一】 《独立宣言》的发表: ①启蒙思想是《独立宣言》的理论渊源。 ②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高三,是《独立宣言》发表的内在动力。 ③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使北美人民的反抗最终演变为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④《常识》的发表,进一步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建立共和政府的道路。 ⑤《独立宣言》的起草与发表。 1776年6月7日,弗吉尼亚代表向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提议。会议决定在表决前先指定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一项公开声明,陈述宣布独立的理由。才华横溢、擅长写作又年富力强的杰斐逊成了最重要的执笔人。从11日到28日,他将自己关在下榻处,忘我地投入到宣言初稿的激情创作之中。7月2日,大陆会议做出支持独立的选择。7月4日,讨论修改后的《独立宣言》获得一致通过,

这一天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独立宣言》发表历史背景: (1)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传播。 (2)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3)潘恩发表的《常识》产生了巨大影响,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战。 (4)独立战争爆发后,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 (5)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杰斐逊为首五人委员会草拟的《独立宣言》通过。 《独立宣言》的发表: 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是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篇二】

高中历史选修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知识点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课程标准热词聚焦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1)亚洲:西亚苏美尔农耕文化、南亚印度佛教文化、东亚朝鲜与日本文化 (2)非洲:北非埃及大河文化 (3)欧洲:希腊罗马海洋文化、中古欧洲二元文化 (4)美洲:中南美洲印第安文化 一、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古代西亚文化 文字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建筑及艺术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波斯王宫等 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各种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2.古代埃及文化 文字象形文字,使用于公元前4千纪末—公元4世纪文学有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著名的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卡尔纳克神庙等 科技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②数学、医学等方面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 3.阿拉伯文化 背景政治阿拉伯帝国兴起,并征服亚非欧大片地区 文化 继承和融合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文化遗 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文学“悬诗”盛行;故事集《天方夜谭》

科学①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②天文学: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 ③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④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地位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欧洲文化的形成 1.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①概况:古代希腊以巴尔干半岛南部为中心区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为“古典时代”,文化高度发展。 ②成就 “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柏拉图,发展了几何学,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 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戏剧(悲、喜剧)是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艺术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史学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经典之作 (2)古典罗马文化 法侓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公民法的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点总结: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欧洲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 2.(1)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德、意、澳;协约国:英、法、俄 (2)法德、英德、俄澳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3)同盟国的建立: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4)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巴尔干火药桶 (1)1912年秋,由巴尔干同盟发动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2)1913年,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为抢夺胜利果实 (3)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婓迪文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练习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世界被瓜分完毕是在() A. 19世纪70年代 B. 18世纪晚期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20年代中期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1)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2)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3)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4)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 1、2、3 B. 2、3、4 C. 1、3、4 D. 1、2、3、4 3.(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能消极的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提出上述要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B.军国主义和极端民主主义泛滥 C.德意日军事同盟的成立 D.德国在军事、科技领域世界领先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 B. 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之民体系最终形成 D.从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5.英法协约的签订所表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英法之间存在着传统的友谊 B.英法联合限制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 C.为了共同对付德国 D. 德奥结盟威胁英法利益 6.(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澳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再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强烈 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当时这个地区争夺最为激烈的国家是() 8.1914年8月,欧洲一家报纸这样写道:~~~正是这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请问该事件发生在() 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奥匈帝国向哪个国家宣战为开始标志的()· 10.附加题: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假如没有发生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