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

中医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等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科学。我们之前讲过了气血津液,今天继续详解阴阳五行。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观

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一体观

•季节气候、昼夜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生活对人体影响

辨证论治

怕冷,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

发热重,咽喉红肿,痰黄粘稠,脉浮数,苔薄黄。

1,证:

指证候,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揭示了疾病的本实质。

2,辨证:

将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出为某种证候。

3,论治:

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阴阳学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素问·四气

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

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

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

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

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灵枢·病传》:明于阴阳,

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

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金庸小说中最痴

情的药神程灵素的名字便是取自素问和灵枢。

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如:天与地、日与月、寒与热等。

阴阳的基本属性

•《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寒冷、向下、向内、晦暗、相对静止为阴;温热、向上、向外、明亮、相对运动为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

•相互转化:如四季,春夏秋冬;

•无限可分:如白天与黑夜,白天又分上午与下午。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类经》:“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物质与功能,物质——阴;功能——阳。

•气与血,气——阳;血——阴。

•人的生理功能就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过程,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审别阴阳,是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阴阳有余——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2)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不足——补其不足,亦即虚则补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

义哲学思想,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

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

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

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

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

用于医学领域,说明五脏的结构与功能,论述

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阐明健康与疾病、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五行的含义

“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指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

“土爱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

•指木、火、土、金、水之间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

•指木、火、土、金、水之间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五脏归属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土生金;肾水之精以养肝木,水生木。

3,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

•肝气条达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肾水的滋润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

4,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病及子,如肾病及肝;相克太过,肝病传脾,即木乘土。

5,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

中医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

中医阐释天人合一的阴阳与五行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等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科学。我们之前讲过了气血津液,今天继续详解阴阳五行。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观 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一体观 •季节气候、昼夜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生活对人体影响 辨证论治 怕冷,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 发热重,咽喉红肿,痰黄粘稠,脉浮数,苔薄黄。 1,证: 指证候,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揭示了疾病的本实质。 2,辨证: 将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出为某种证候。 3,论治: 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阴阳学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素问·四气 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 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 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 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 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灵枢·病传》:明于阴阳, 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 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金庸小说中最痴 情的药神程灵素的名字便是取自素问和灵枢。 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如:天与地、日与月、寒与热等。 阴阳的基本属性 •《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寒冷、向下、向内、晦暗、相对静止为阴;温热、向上、向外、明亮、相对运动为阳。 事物的阴阳属性 •相互转化:如四季,春夏秋冬; •无限可分:如白天与黑夜,白天又分上午与下午。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和五行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生理病理药理的总纲领,是中医临床诊病,用药治病的理论依据。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及治病的原理,一起来了解吧。 中医的阴阳五行的理论 一、阴阳原理 从阴阳生命力的角度看,人的体质有两种:一是寒性体质,二是热性体质。人和一切生命体内的冷热力都要相等。冷热相等,生命机能作用才相等。只有相等的冷热作用才能平衡和协调。热力大冷力小,热作用就大,冷力作用就小,必然导致机能作用不平衡不协调。冷力大热力小也是一样。冷热相等,作用平衡协调,人体内的机能运作就必然平衡协调,人就正常生存无病感。冷热一失衡,机能运作必然失调。机能失调可以造成多种疾病,失调到极点人必死。因此临床上有多种疾病同是一种原因:阴阳力失衡。 自然界的冷热来源于太阳和地球,人体内的冷热力主要来源于生活饮食。热性食物产生热力,寒性食物产生冷力。热性食物多了体内的热力就大,寒性食物多了冷力就大。热性食物不足,体内热力不达标;寒性食物不足,冷力不达标。体内的冷热力达标,机体运作正常,疾病必然消失。人体内的冷力和热力超标和不达标,加上不合格的物质产品对机能运作的妨害,就可以引发多种大小不等的疾病。冷热力超标和不达标越严重,病就越严重,达到极限人就死亡。因此临床上有多种多样的病是因为冷热力超标和不达标的原因造成。中医的生活饮食和治病都是一个目的,使体内冷热力维持和达到标准。饮食是养生保健,治病也是养生保健。食物是药物,药物是食物。中医的病从口入就是这个原因。 阴阳生命学以水为阴之主,以火为阳之极。人对冷力的要求有严格的标准量,对水也有严格的标准量。水超标,冷力就增大热力就要下降。水超标必然引起血中的水份和细胞液超标,引发细胞水肿,严重妨害生命机能运作,而致病致死。现代人只知道温度不知道温度是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xx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通过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论述,说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唯物辩证观的哲学,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贯串于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的不同侧重点 阴阳学说着重于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则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就认为人和自然界亦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体。 五行学说则着重以“5”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亦认为自然界的五运、五气、五方、五季等都可以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因而也是一个整体。 两者的综合应用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虽然各有特点和侧重,是两种学说,但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应用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是以阴阳、五行的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相互关联的法则为理论指导,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较好的阐述。故《类经图翼》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这就充分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在五行,言五行则必须涉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功能时,不仅脏腑可以分阴阳,各脏都有阴阳,而且各脏生理功能之间,确也存在着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反

中医阴阳五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阴阳五行、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

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 中医学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和五行。阴阳和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能够解释和分析人体的生理 和病理现象,以及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 一、阴阳理论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对立统一概念。在中医中,阴 和阳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物。阴阳的关系和平衡在人体 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阴阳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生理、病理、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1. 阴与阳的含义 阴和阳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阴通常与负、消极、静止、寒凉、内向等特性相关,而阳则与正、积极、活动、热燥、外向等特性相关。在人体中,阴与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 2. 阴阳的平衡与失衡 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当阴阳失衡时,人体会出现各 种病理现象。例如,阴阳失衡可能导致体内湿热、血瘀等病症。中医 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这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 重要基础。 二、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包括木、火、土、金和水,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系统的 理论框架。 1. 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成与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生成的顺序。相克关系包括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常用于解释人体的 生理和病理现象。 2. 五行与人体器官 中医认为,人体的器官与五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心脏 与火相关,肺与金相关,脾胃与土相关,肝与木相关,肾与水相关。 当五行之间的关系失衡时,人体会出现相应的病理问题。中医通过调 整五行之间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阴阳和五行的应用 阴阳和五行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中医通过观察病人 的症状、脉象、舌苔等,分析阴阳失衡和五行失调的情况,然后采取 相应的调理措施。 1. 阴阳调理 根据阴阳理论,中医可以通过调节病人体内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例如,在病人体弱阳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补阳的调理方法,如温补 药物和针灸等。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 基础之一。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和人体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纳为 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这一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 诊断疾病、治疗疾病以及维护健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 对立、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在中医诊断中,医生通过观察病人面色、舌苔、脉象等,判断体内阴阳的平衡状态,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如 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中,根据疾病的性质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治疗阳盛病症可以采用降阳的方法,如清热、泻火、疏风等;治疗阴 盛病症可以采用滋阴的方法,如补益、滋养等。通过调节阴阳平衡, 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现象的一个理论体系。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成。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运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的各个部位和脏腑都与五行中的某一类元素相 对应。通过观察病人的五官、舌苔、面色等,可以判断出体内五行的

平衡状态,进而诊断疾病。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与水元素失衡有关, 面色红润可能与火元素失衡有关。 在中医治疗中,根据疾病的五行属性,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木 火相克为例,治疗火性疾病可以采用寒凉的方法,如清热、泻火等; 治疗寒性疾病可以采用温热的方法,如温补、祛寒等。通过恢复五行 的平衡,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案例 1. 根据观察病人面色、舌苔等判断体内阳盛、阴虚的状态,运用滋 阴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服用滋阴的中药、调节饮食结构等。 2. 利用五行相克的原理,通过饮食调控达到治疗效果。例如,治疗 火性疾病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摄入寒凉的食物。 3. 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和针灸理论进行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增强脏腑功能来恢复阴阳平衡。根据疾病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穴位进 行针刺。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中医的 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恢复健康。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丰富了 中医理论体系,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

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学科,其哲学基础十分重要。中医学的哲 学基础主要包括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和精神志气等四个方面。 1.天人合一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天地人合一、 万物并育。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连,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对于疾病的看待也是如此,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待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阴阳是中医学关于 宇宙万物之间最基本的对立统一规律,表现为事物的两面性,它们互相制约、调和,使得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中保持平衡。五行理论是阴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试图通过对事物的分类和描述,更加深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这一微观天地的规律性 变化的概括。中医学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内部的液体,有自己的生理功能和分布规律,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4.精神志气精神志气是人体的精神活动与意志力的表现。中医学认为, 精神、志气是机体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状态,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精神、意志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二、中医学的基本规律 1.以阴阳调和为主要目标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其核心是调 和阴阳失衡。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2.基于整体观念的治疗方法中医学主张通过分析和综合判断患者的病 情,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调养。中医学强调体内各种生理组织、器官、气血津液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不仅要治疗症状,更要治疗病因。 3.治未病优于治已病中医学提倡“上医治未病”,强调预防和保健的重要 性。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认为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在保持身体健康基础上避免疾病的发生,是中医学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 4.动静相宜,顺应自然中医学认为,人体和自然界一样,有生命活动 花开花谢、阴阳转化的周期性变化。因此,中医学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理疗、摆药、食疗等均为应机体之需而采取的治疗方式。

探究“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探究“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这 一思想认为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通过与 自然界和谐相处,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力量来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下面将从中医学理论、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在中医学理论方面,人与自然界被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受自然界的影响。中医学 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阴阳、五行等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了人体的生理 和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万物都具有阴阳两面性,人体内部也存在着阴阳的平衡。这 种平衡被视为健康的状态,而阴阳失衡则会引起疾病。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可以 归结为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人体也与五行相应。通过掌握阴阳和五行的变化 规律,中医师可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中医学诊断方面,中医师通过观察人体外部的现象来判断人体内部的状况,其中包 括了与自然界的联系。中医诊断方法中的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望”指的是观察 人体的外表特征,包括面色、舌苔等。中医师通过观察这些外表现象来判断人体内部的健 康状态。病人的面色苍白或红润、舌苔的颜色和质地等都可以反映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或五 行失调的情况。而自然界中的天气和季节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中医师也会通过观察 病人与自然界的适应能力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在中医学治疗方面,中医师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和五行来恢复人体的健康和平衡。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失衡所致。通过运用中药、针灸、艾 灸等手段,中医师可以调理和平衡人体的阴阳和五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师还 会根据病情的发展和变化,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在夏季天气炎热时,中医师会推荐一些凉性药物来清热解毒,以适应天气的变化。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医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之间 的联系和影响,中医师能够更好地把握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从而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够调节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 和抵抗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解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解 中医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传统,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深 厚的历史底蕴。其中,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本文将 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探讨中医天人合一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 宇宙与人体之间的共通性 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中的根本观念之一。中医认为,宇宙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人体作 为宇宙的一部分,与整个自然界紧密相连。中医师通过观察与研究自 然界的变化、人体的生理状况以及宇宙间的动静关系,获得对人体健 康的认识。 2. 人体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天人合一 在中医领域中,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在对人体的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的研究中。在微观层面上,中医注重研究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等细微 的生理过程,以及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这些理论认为,人体的微 观层面与宇宙的微观层面有着相似的结构和相互联系。在宏观层面上,中医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天象等因素,研究它们与人体健 康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揭示了人体在宏观层面上与宇宙整体的 相互关系。 3. 平衡和和谐的追求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了平衡和和谐的追求。中医认为,人体的 健康取决于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平衡与和谐。当体内的阴阳失衡、五

脏六腑功能紊乱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中医推崇通过调理个体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情绪状态来维护 健康,以促进身体自愈能力的发挥。 4. 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还体现在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上。中医强调个体 的健康是整个社会和自然界健康的基石。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联动关系 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点。中医倡导强调个体和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个体的健康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5. 中医治疗方法的应用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直接影响到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采用综合性、整体化的治疗手段来调理疾病。通过采用草药疗法、针灸、推拿以及 调理饮食等方法,以平衡和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等要素,达到治疗 疾病和增强免疫力的目的。此外,中医也鼓励人们与自然环境接触, 运动养生,以增强身体的内外平衡。 总结起来,中医天人合一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观念,体现了人与宇 宙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中医倡导以平衡、和谐的方式来维护和 促进人体的健康,通过整合丰富的治疗手段,将人体的健康纳入到整 个自然界的大背景中考虑。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 特的健康保健观念,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中医哲学基础

中医哲学基础 引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其哲学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医的内涵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中医哲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中医的哲学思想 中医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其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相互 作用的,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均受天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 阴阳五行是中医思想中的重要理论,阴阳是对于事物性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描述,五行则是对于事物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描述。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器官、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阴阳、五行是中医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医的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整体性的认识和治疗原则。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的协调运作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整体平衡,来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中医的整体观念还体现在中医的诊断方法上。中医的诊断方法注重综合分析,从人体的整体表现和病症出发,采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全面的诊断。中医认为,人体的病症不仅仅是一种局部症状,而是整个人体内部失衡状态的反映,因此,中医的诊断方法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从整体上了解病情。 中医的治疗原则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中医哲学基础的重要体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注重整体平衡,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医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在现代也广泛运用,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中医与阴阳五行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一对范畴,指的是两个相反的对立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阴阳理论就是哲学里讲的矛盾律(对立统一规律)。哲学已经揭示了矛盾律的普遍性、科学性、真理性。“一阴一阳谓之道”,可见古人对阴阳调和的认识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有了阴阳配偶的交合,始能孕育出万事万物,万物形成后的的变化,是由阴阳的此消彼长来实现的。在术数中阴阳配合和消长应用的极其广泛。阴阳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和最精髓的地方,已经深入到了与中国人民相关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升华为一种哲学理念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行为中。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者,基于此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智慧人民关于国家、家庭、社会、人生和自然界统一的最约化的表达方式。其基本性质,古人早已有所描述:“水润下,木曲直,火炎上,土稼穑,金从革。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水能润物,木向前,火炎热,土生长,金为变革。五行的生克关系如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可以用下边的图来表示五行生克的关系: 基础知识之三:阴阳五行 五行学说,表征的内涵是在事物整体上的均衡性,生克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否则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比如水多了必然造成洪水的泛滥,火多了必然造成干旱。学者想要学习五行之间的生克,以下古人总结的可谓十分中肯,当详细考究之: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

中医体系的核心:阴阳五行与藏象

中医体系的核心:阴阳五行与藏象 五、黄帝内经与医术 1、中医体系的核心:精气神—与肉体的关系即“藏象理论”,也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五行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 藏象理论: 所谓“藏”,就是藏于身体内部的脏腑组织,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等等。“藏”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藏即“内脏”。由于古人忌讳多,“脏”又有不洁的意思,因此,古人将“脏”用“藏”来代替,字不同,音相同,“藏”音同“内脏”的“脏”音。所谓“象”,

其意义有二:一是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蕊”。二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在外的征象。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这里的“形”与脏腑相联系的肢体官窍密切相关:筋、脉、肉、皮毛、骨以及目、舌、口、鼻、耳,等等,都可以看作脏腑在外的“形”。总而言之,藏象是研究人体脏腑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人体生命本质与形象的统一。 藏象与药膳 藏象,古代认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不仅对中医学有着重要关系,就是对中国药膳学也密切相关。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整体。比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胧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由此可见,藏腑某一器官出现病变,对脏腑表里有关,比如心出现病变,必然牵连小肠:肾出现病变与膀胧有牵连等。 这些现象对药膳疗法十分重要,在诊断、药膳配方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有人患眼疾,若是肝上的病变,我们则用补肝明目的药膳,用沙苑羊肝汤,其效果就很理想。又如,药膳羊肝汤对青盲内障也有较好疗效。 我们在藏象学说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药膳对各个藏腑的治疗方法、保健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基础理论:藏象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象”是中医理论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究其含义,后世虽代有发挥,但对藏象之“象”含义多认为指形象、现象、征象,是内脏的外在表现,是“藏”的正常和异常变化的外部表现。但笔者认为将藏象之“象”仅限于外在表现,似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是中医文化之精髓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是中医文化之精髓 摘要:阴阳就是正反两面,正面为阳,反面为阴。阳是正能量,阴是负能量。阳为有余,阴多不足。有余就是兴奋、激亢,即西医所称之激素、神经调控功能。不足就是不作为、抑郁。即西医所称之沉淀、还原、失去活性之类。中医之五行 可代表五脏,可揭示五脏之间之生克制化关系,可借以解释五种不同属性之个体,为何能在一个整体共存 却相安无事;为何能诞生生命,维持生命,强壮生命,延续生命。麻雀虽小,为何五脏具全?缺一不可。均可用阴阳五行之理论去解析生命之内在运动规律。 中医讲究之天人合一理论,那是宏观世界,从大方向、大范围、无限广度、无限 深度去阐述生命之起源,这是无比正确的理论体系。现代医学所研究的生理与病理,只是做一些物理试验、化学试验,然后用数学之百分比统领编制,完全用铸 造钢铁,制造机器之思维摸式去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而不问生命从何而来?因 何而起?只知生命之本质,而不知生命之喜恶。 关键词: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宏观与微观。中华文华与西方文化 引言:中医是哲学观念很强的学科,中医文化传承了中华文华之精髓。古人云:“良医良相本相同”。良相治国,良医治病。国乱须良相,大病须良医。社 会矛盾与人体病理矛盾相提并论,就拓展了中医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思维空间。良相调和了社会矛盾,则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良医调和了人 体病理矛盾,则有利于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中医之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思想,可解释其矛盾之形成和找到解决其矛盾之方法。这就是中医之力量。 中医认为人生于天地之中,是感天地之气化而生,天地就是父母,故中国历 代黄帝在举行登基大典时,都要祭拜天地,尊天地为大,先有天地之形成,而后 有我们人类之诞生,祭拜就是感谢天地养育之恩。天地间三大精华就是阳光、水、空气,这三大要素就是人类以及万物生长之基础。地球就象一个巨大孵化器,象 一个育儿代

【养生之道】天人合一的五行智慧

【养生之道】天人合一的五行智慧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为平衡 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与否直关身体运营,哪一项强了弱了都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所以,了解机体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木属木的时令:春季

属木的器官:肝、胆、眼睛。 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 属木的情志:怒属木的味道:酸味属木的食物:青色食品 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火属火的时令:夏季。 属火的器官:心、小肠、舌属火的情志:喜属火的味道:苦味属火的食物:赤色食品。心属火,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

一些。 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土属土的时令:长夏 属土的器官:脾、胃、口属土的情志:思属土的味道:甘味 属土的食物:黄色食品。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 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 金属金的时令:秋季 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 属金的器官:肺、大肠、鼻属金的情志:悲。悲属金,跟肺同源,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解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解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发展。本文将从人与自然、气候变化、社会环境、个体差异、整体观、五行理论、阴阳平衡等方面阐述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1.人与自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供给,而自然环境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中医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气候变化 中医认为,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寒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气血不畅,温暖的天气会使人感到困倦乏力。因此,中医强调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以保持身体健康。 3.社会环境 中医认为,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社会压力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社会支持会使人感到心情愉悦。因此,中医强调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保持身体健康。 4.个体差异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医强调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实现个性化的治疗。 5.整体观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位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强调从整体角度看待人体,通过调节整体的气血运行来治疗疾病。 6.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五行理论,自然界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同时,五行理论也与人体内五脏、五腑等器官相关联,通过调节五行元素之间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如针灸、中药等方法。 总之,中医天人合一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个体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通过调节整体的气血运行、五行元素之间的平衡以及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保持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阴阳五行学

中医阴阳五行学 中国医学中,将五行与人脏腑、五官、形体、和情志相配合。店铺在此整理了中医阴阳五行学,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阴阳五行学简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天造地化而造木生焉。刚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刚而成枝干,叶萼属阳,华实属阴,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为良,得气之躯,得气之忌者为毒。故有五行焉,金木水火土”。这短短两个话,反映了阴阳五行之间的“生、克、之变化”,也就是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由阴阳五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扶补、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他们之间辩证的关系(“对立统一”),就是五行哲学。五行哲学是一种运动,是一种规律,它们之间密切配合,使之平衡,无限循环,有规律地运动,才能使人类在这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 物质世界=气=阴+阳=五行(阴阳两性)=+木+火+土+金+水(阴阳两性) 五行=十神=官+印+比+食+财+七杀+伤五行(阴阳两性)=人生(阴阳两性) 这里的“气”不是空气也不是八字之中流通的气,而是一种规律,一种无形的精微的物质比如原子。 中医认为,人生百病,皆因于风(木)、寒(水)、暑(君火),湿(土)、燥(金)、火(相火)六气,病的外部征候皆根于脏肺,六气祲入账肺而病,都可以用五行生克的原理来医病。《黄帝内经》说:“目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这里讲的是五行相克的一面。那相生的一面是什么呢?据《黄帝内经》上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肝受气于心(木生火);心受气于脾(火生土);脾受气于肺(土生金);肺受气于肾(金生水);肾受气于肝(水生木)。所谓的五脏

从“天人合一”谈中医的养生与治病

从“天人合一”谈中医的养生与治病 中医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作为中医人,我们谈养生和治病,就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理念。 中医如何看待生命与健康呢?在中医人的眼中,人不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与天地是一个整体。因为中医有“天人合一”理念。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命与健康,也必然受天地气机的影响。所以,我们谈养生,谈治病,都离不开“天人合一”理念。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天”与“人”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内经》理论之所以能达到医学的极致高度,就是因为其掌握了“天人合一”这个道。“天”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自然存在;“人” 是禀受天地之气、形神统一、有善有恶的生命体。 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特征。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三家的学术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天人合一”理论则形成共识。中医最了不起、最核心的理论,恰巧就是“天人合一”。在这方面,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医是统一的。 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往圣先贤的根本原则即是:仰以观天,俯以察地,中则合以人事。 二、“天人合一”与生命 生命极端复杂,人类历史上研究生命的知识体系有多种,中医即是其一。中医重视生命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主张“天人合一”,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脏腑经络等为框架建立了一整套庞大的生理病理体系,并且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历经近三千年的验证仍有实效,充分证明了中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问。 中医最重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活在天地之间,天动如何,地动如何,都会影响到人。天地运动有其规律,人的生长壮老已生理变化以及疾病的产生与治疗亦必然受天地规律影响。善中医者,必然要观天察地以应之于人;中医离不开规律,而规律是按周期变化的。

中医与阴阳五行

中医与阴阳五行 《河洛原理》中记载:"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随含万物。《黄帝内经》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五种属性来进行分类: 1.具有生发、条达、曲直作用的事物,用木来代表,春季属木; 2.具有炎热、向上作用的事物,用火来代表,春夏属火; 3.具有长养、化育、稼穑作用的事物,用土来代表,长夏属土; 4.具有清静、肃杀、从革作用的事物,用金来代表,秋季属金; 5.具有润下、寒冷作用的事物,用水来代表,冬季属水。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在天成气,在地成形”,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内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别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 肺属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天气通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也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可以说,人体所有的气脉都由肺所主宰,皆归属于肺。《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以说,肺也是调节水道的重要器官,在肺的作用下,体内的液体变成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素问·灵蓝秘典论》中记载:"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心脏能够对全身产生主宰的作用,而肺则能够辅助心脏,具有治节的功效。中医对肺进行描述时说:"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为娇脏"。因此,肺既怕湿气又怕干燥,恶劣的气候很容易对肺的功能造成影响,出现少痰干咳、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痰中带血、五心烦热等症状。 肝属木 《素问·调经论》中说:"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也说:"人卧血归于肝。"意思是(1)肝脏具有储存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当肝脏将血液储存起来以后,会对血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根据身体的需要来改变血液的供应。当人体肝脏功能失调时,便会导致出血病症的发生,比如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无力,以及妇女月经减少和经闭等症状。此外,(1)肝脏还主疏泄,《素问·五常致大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 作者: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天人医易文化咨询中心研究员) 《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 《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一是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天文学内涵 1、天地对应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体的缩小。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所形成的夹角均成66.5度,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那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天地感应的最本质的表现。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1]《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2、天地气交 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同上)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张介宾十分重视,其《类经图翼》云:"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由于气交相差三节,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沉浮"、"气交易位"等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