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常用环境统计计算方法

(环境管理)常用环境统计计算方法
(环境管理)常用环境统计计算方法

常用环境统计计算方法

“三废”排放统计是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废”排放量计算是基层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如何准确地填好基层环境统计报表,熟练掌握和运用环境统计计算方法是关键。目前,“三废”排放统计常用计算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

一、实测法

通过实地测量排污单位外排废气、废水(流)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计算出废气、废水排放量及其中某污染物绝对排放量。常用计算公式:

G i=K·Q·C i

式中:G i ——废气(或废水)中污染物i的排放量,kg/a;

Q ——废气(或废水)排放总量,m3/a(或标m3/a);

K ——单位换算系数,对废水取10-6,对废气取10-9;

C i ——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L(或mg/标m3)。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多次测定样品取平均值。

二、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某系统计算物质质量转化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进入某系统的物料量,必等于排出的物料量和过程中的积累量。

进入系统的物质量(∑G 入)系统输出的物质量(∑G 出)+系统内积累的物质量

三、排放系数法(经验计算法)

排放系数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产生(或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与产品产量,计算出“三废”排放量的方法即是排放系数法。计算通式:G i=K i·W

式中:G i——污染物i的年排放(产生)量,kg/a;

K i——污染物i的排放系数,kg/t(产品);

W——产品年产量(或生产规模),t。

以上是“三废”排放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基层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为保证计算结果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当地环保局监测站联网的单位,必须采用实时监测数据的汇总数作为排污量数据;

(二)未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单位,在采用实测法计算排污数据时,为保证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需多次测定样品取平均值,并须经当地环保局监测站认定;

(三)使用经环保局监测站认定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须再与使用排放系数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应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调整。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验证。

第一节废水的计算方法

一、工业用水量的计算

(一)工业用水总量的计算

工业用水总量指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可用下式表示:

W=W1+W2=W1+W3+W4

式中:W——工业用水总量,t;

W1——工业重复用水量,t;

W2——工业用新鲜水量,t;

W3——厂区内用于生产的新鲜水量,t;

W4——厂区内用于生活的新鲜水量,t。(厂区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不计在内)

(二)工业用新鲜水量的计算

工业用新鲜水量是指企业从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或从城镇供水管网取用的水量。新鲜水量可采用水表或流量计进行计量,亦可用下述公式计算:W2=W p+W e-W v

式中:W2——工业用新鲜水量,t;

W e——城镇自来水的供水量,t(可由自来水公司的收费单据中获得);

W v——厂福利区生活用水量,t(可按居民区用水标准、用水人数、天数计算;有水表的,按水表计量。若厂福利区是独立的供水系统,则W v=0);

W p——企业自备水源供水量,t,计算公式:W p=q p·t·ηp(其中:q p为单位时间泵出水量,t/h;t为机泵运行时间,h;ηp为机泵抽水效率,%,由机泵的新旧程度、出口管径等决定,由实测或估算确定)。(三)工业重复用水量的计算

工业重复用水量系指企业内部循环使用、循序使用的总水量。计算公式:W i=W s-W c

式中:W i——工业重复用水量,t;

W s——未采用循环用水、循序用水等措施时所需的新鲜水量,t;

W c——采用循环用水、循序用水等措施后所需的新鲜水量,t。重复用水率计算公式:ζ= ×100%

式中:ζ——重复用水率,%。

例如。某企业组水系统如下:甲耗新鲜水量为80t/d,乙耗新鲜水量为80 t/d,丙耗新鲜水量为80t/d,三者为循序用水;丁耗新鲜水量为120 t/d,为一次性使用,戊每日需耗新鲜水1000 t,由于采取了循环用水措施,每日仅需补充新鲜水100 t/。求该厂的重复用水量及重复用水率。

解:分别计算采取措施前及采用措施后的新鲜用水量:

W s=80×3+120+1000=1360(t/d)

W c=80+120+100=300(t/d)

重复用水量:W i=W s-W c=1360-300=1060(t/d)

重复用水率:ζ= ×100%=×100%=77.94%

该厂全年重复用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W重复=1060×全年工作日

二、废水排放量的计算

1、实测法

计算公式:W i= Q i·t i·ρi

式中:W i——某废水排放量,t;

t i——某废水排放时间,h;

Q i——某废水平均排放量,m3/h;

ρi——废水密度,t/m3, 一般取1t/m3

企业的废水排放总量为:

n

W=∑W i

I=l

2、系数推算法

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W i=M·K i

式中:M——产品产量,t;

K i——单位产品排放系数,t(排放废水量)/t(产品)。

或从新鲜用水量推算:W=K·Q

式中:K——废水排放系数(即排水量与用新鲜水量的比值,工业类型不一样,其值也不同,一般在0.6~0.9范围内取值,常取0.80或0.85);

Q企业生产用新鲜水量,t。

3、水衡算法

计算通式:W=W1-(W2+W3+W4+W5)

式中:W——工业废水排放量,t;

W1——工业生产用新鲜水量,t;

W2、W3、W4、W5——分别为产品带走水量、水漏失量、锅炉蒸发量、其他损失量,t。

三、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计算

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是指报表期内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质本身的纯量。它可以通过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的平均浓度相乘求得,也可通过物料衡算或经验(系数)计算求得。

1、实测法

计算公式:G i=10-3W i C i

或G i=10-3W i(1-ηi)i C io

式中:G i——报表期内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

W i——报表期内某废水排放量,m3;

C i——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平均浓度,mg/L;

C io——废水处理系统进口处某污染物的平均浓度,mg/L;

ηi——废水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

废水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可用下式计算:

ηi=×100%

若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流量Q io与处理后废水流量Q i相等或接近,为便于计算,我们可认为Q io=Q i,则上式可简化志:

ηi=×100%

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均以在企业排水口所取样测的数字为准,不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对于一类污染物应以车间排放口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测定的数据为准。

2、系数推算法

计算公式:G i=M i·F i(1-ηi)

式中:M i——报表期内某产品的产量,t;

F i——某产品的污染物排放系数,kg/t(产品);

ηi——废水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没有废水处理系统时,η

i=0。

例如,某电镀厂以明渠排放废水,现用900三角流量堰插板测流,测得过堰水头H=0.26m,六价铬的浓度为0.09mg/L,氰化物的浓度为1.5 mg/L,该厂生产稳定,年排放废水6000h,求该厂废水排放量、六价铬、氰化物的排放量。

解:1)计算废水排放量

查表(900三角堰流量),得H=0.26m时的流量Q=4166.99 m3/d。则该厂废水排放量可用下式计算:

W e==4166.99×6000/24=1041747.5(m3)

2)计算六价铬、氰化物的排放量

G cr=10-3W e(1-ηcr)C cr

= 10-3×1041747.5×0.09×(1-0)

=93.76(kg)

G CN=10-3W e(1-ηCN)C CN

= 10-3×1041747.5×1.2×(1-0)

=1250.10(kg)

第二节废气计算方法

环境统计中的废气排放量是指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气的总和。由于燃料种类、燃料燃烧方式、废气排放形式或生产工艺不同,废气排放量的计算公式较复杂。在此仅重点介绍锅炉燃烧、水泥炉窑废气、烟尘、SO2,以及生产工艺工业粉尘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一、废气排放量的测算

(一)锅炉燃烧废气排放量的计算

1、实测法

当废气排放量有实测值时,采用下式计算:

Q年=

式中:Q年——全年锅炉废气排放量,万标m3/a;

Q时——锅炉的废气小时排放量,标m3/h;

B年——全年燃料耗量,kg/a;

B时——在满负荷情况下锅炉每小时的燃料耗量,kg/h。

2、系数推算法

系数推算法首先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再依此推算实际烟气量,最后计算烟气总量。

①理论空气需要量(V0)的计算

a 对于固体燃料,当燃料应用基挥发份V Y>15%(烟煤),计算公式为

V O=0.251+0.278〔m3(标)/kg〕

当V Y<15%(贫煤或无烟煤),

V O=+0.606〔m3(标)/kg〕

当Q L<12546KJ/kg(劣质煤),

V O=+0.455〔m3(标)/kg〕

b对于液体燃料

V O=0.203+2〔m3(标)/kg〕

C对于气体燃料,当Q L<10455KJ/(标)m3时,

V O=0.209(m3/ m3)

当Q L>14637KJ/(标)m3时,

V O=0.260-0.25(m3/ m3)

式中:V O——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m3(标)/kg 或m3/ m3;

Q L——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值,KJ/kg或KJ/(标)m3该值可从以下途径获得:

●对于配有燃料分析室的企业,Q L值取全年测定值的均值;●可从燃料供应商处获得(取全年各批煤Q L的均值);

●如果知道煤的产地,可查有关表,选取相应的Q L;

●如果以上途径无法获得Q L,可按下表选取。

表 1各燃料类型的Q L值对照表

(单位:千焦/公斤或千焦/标米3)

②实际烟气量的计算

a对于无烟煤、烟煤及贫煤

Q L=1.04+0.77+1.0161(a-1) V O〔m3(标)/ kg〕

当Q L<12546KJ/kg(劣质煤)时,

Q L=1.04+0.54+1.0161(a-1) V O〔m3(标)/ kg〕b对于液体燃料

Q L=1.11+(a-1) V O〔m3(标)/ kg〕

C对于气体燃料,当Q L<10468KJ/(标)m3时,

Q L=0.725+1.0+(a-1) V O(m3/ m3)

当Q L>10468KJ/(标)m3时,

Q L=1.14-0.25+(a-1) V O(m3/ m3)

式中:Q L——实际烟气量,m3(标)/kg;

a ——过剩空气系数,a=a0+⊿a(见表2、表3)。

表2 炉膛过量空气系数a0

表3 漏风系数⊿a值

二、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一)锅炉燃烧过程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1、实测法

当污染物浓度有实测数值时,计算通式为:

G=C×Q×10-9

式中:G——某锅炉(炉窑)某污染物在某时段(时、月、季、半年、年)的排放量,t/某时段;

C——某锅炉(炉窑)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当在统计时段内有多次实测值时,取多次实测值的平均值,mg/(标)m3;

Q——某锅炉(炉窑)在统计时段内的废气排放总量,m3(标)/某时段。

2、系数推算法

①燃煤烟尘量的估算

烟尘的产生量与燃烧状况、燃料成分有关,计算公式:

G sd=( kg或t〕

式中:B——耗煤量,t或kg;

A——煤的灰分,%,见有关表;

d fh烟尘中灰分占燃煤灰分量的百分量,%,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

——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未装除尘器时=0),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见表4-2-6;

C fh——烟尘中可燃物的百分量,%,与煤种、炉型有关,一般取15~45%,沸腾炉15%~25%;煤粉炉4%~8%。

上述公式仅适用于煤粉炉、沸腾沪和抛煤机炉,其它炉型应去掉分母部分进行计算。

例如,某厂锅炉房沸腾炉年用煤5000t,Q L=23029KJ/kg,灰分A=28%,装有旋用除尘器,=88.5%,并装有省煤器,求该厂年排放的烟气量和烟尘。

解:1)计算年排放烟气量

a理论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V0=0.251+0.278

=0.251+0.278

=6.06〔m3(标)/ kg〕

b计算烟气量

a0=1.3,⊿a=0.1+0.05=0.15

Q y=1.04+0.77+1.0161(a-1) V O

=1.04+0.77+1.0161(1.3+0.15-1)×6.06

=6.49+2.77=9.26〔m3(标)/ kg〕

c年排放烟气总量计算

Q总=5000000×9.26=4630〔万(标)m3〕

2)烟尘排放量的计算

d fh =50%,C fh=20%,则

G sd=

=

=100625(kg)

②燃料燃烧过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估算

a煤炭中硫的成分可分为可燃硫和非可燃硫,可燃硫约占全部的80%,计算公式如下:

G SO2=2×0.8×B×S×(1-η)=1.6B×S(1-η)

b燃油的二氧化硫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G SO2=2B×S×(1-η)

式中:G SO2——二氧化硫产生量,kg;

B——燃煤(油)量,kg;

S——煤(油)的全硫分含量,(重量)%;

η)脱硫设备的脱硫效率,如果没有脱硫设备,η为0。

C 燃烧天然气二氧化硫排放的计算公式如下:

G SO2=2.857V×C H2S×10-3

G SO2二氧化硫产生量,kg;

V——气体燃料的消耗量,m3(标);

C H2S——气体燃料中H2S的体积%。

例如,某厂全年耗煤2万吨,含硫量0.45%,求全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G SO2=1.6B×S×(1-η)=1.6×20000×0.45%=144(t)

辽发改规划〔2007〕70号

关于对《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方案》建议的报告

2.2.2水资源利用结构系数(D22)

水资源利用结构反映了水资源使用的效率,我们通过城市、工业占取水量比重(D221)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D222)这两个指标来说明。

——城市、工业占取水量比重(D221)。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D222)。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或月)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计算公式:[重复利用水量÷(生产中取用的新水量+重复利用水量)×100%]。

污染物排放j计算方法

工业污染物排放统计方法 一、工业污染物估算常用方法 工业企业环境统计工作中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及所含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即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产排污系数法。 1、实测法 实测法是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废气、废水的流速、流量和废气、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G=KC i Q 式中:G——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Q——介质流量; C i——介质中i污染物浓度; K——单位换算系数。 浓度和流量的单位不一致时,单位换算系数K取不同的值。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常取mg/L,系数K取10-3;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取mg/L,系数K取10-6。 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样品、分析样品而获得的。监测采集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准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毫无意义。 因受现有监测技术和监测条件的约束,实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目前除了重点污染源有比较准确的监测数据外,其他多数非重点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测;而且很多重点污染源还未实现连续监测,监测结果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例某炼油厂年排废水2万t,废水中废油浓度C油为500mg/L,COD浓度C COD为300mg/L,水未处理直接排放。计算该厂废油和COD的年排放量。 解:G油=K C油Q =10-6×500×2×104 =10(t) G COD=K C COD Q =10-6×300×2×104 =6(t) 例某冶炼厂排气筒截面0.4m2,排气平均流速12.5m/s,实测所排废气中SO2平均浓度12mg/m3,粉尘浓度8mg/L计算该排气筒每小时SO2和粉尘的排放量。 解:每小时废气流量Q=12.5×0.4×3600 = 1.8×104(m3/h) 每小时SO2排放量Gso2 = 10—6×12×1.8×104 = 0.216(kg/h) 每小时粉尘排放量G粉尘= 10—6×8×1.8×104 = 0.144((kg/h) 2、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指根据物质质量守恒原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即: 投入物料量总和=产出物料量总和 =主副产品和回收及综合利用的物质量总和+排出系统外的废物质量这里的排出系统外的废物质量包括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生产性废物及工艺过程的泄漏等物料流失。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中国环境规划院李云生 2004.5 ?基本涵义 ?计算模型 ?计算步骤 ?校核方法 第一部分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涵义 容量涵义 技术指南中的概念定义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从上述定义可知,水环境容量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水资源量、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方式。 要素之一:水资源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量是水环境容量基础; ?为了确保用水安全,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的是较高保证率的水文设计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量都用来计算环境容量。 要素之二:水环境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体现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态度:开发、利用或保护。 ?已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要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规范功能区达标标准; ?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可不进行容量计算;若考虑计算,按较高功能标准进行(II类)。 要素之三:排污方式 ?排污口沿河(或其他水体)位置布设,对河流整体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 ?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或中心,浅水或深水),对局部的污染物稀释混合影响很大; ? ? 第二部分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1、流域概化模型 ?2、水动力学模型 ?3、污染源概化模型 ?4、水质模型 1、流域概化 ?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例如天然河道可概化成顺直河道,复杂的河道地形可进行简化处理,非稳态水流可简化为稳态水流等。水域概化的结果,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支流、排污口、取水口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概化。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2、水动力学模型 ?最枯月设计条件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及计算题目分析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及计算题目分析 第三章统计整理 a) 组距=上限-下限 b) 组中值=(上限+下限)÷2 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第四章综合指标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 现象总量指标 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 =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或 iii. 变异指标 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加权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抽样估计 1.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八章 指数分数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p x 2 2 2 2 x 2 p n (1)1N (2)p 1-p p 1-p (3)p 1-p μ= μ= σσ σδδ?? ?????→??→??→??→,最基本的是:若为:乘以-若不重复抽样类型抽样整为:若为群抽样: n N R r ??→??→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SPC常用计算方法

SPC常用计算方法 SPC基础知识及常用计算方法 SPC基础知识 一、 SPC定义: 1、 SPC——统计制程管制:是指一套自制程中去搜集资料,并加以统计分析,从分析中去发气掘制程的异常,立即采取修正行动,使制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也就是说:品质不应再依赖进料及出货的抽样检验,而应该采取在生产过程中,认良好的管理方法,未获得良好的品质。 2、良好品质,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①变异性低 ②耐用度 ③吸引力 ④合理的价格 3、变异的来源:大概来自5个方面: ①机器②材料③方法④环境⑤作业人员 应先从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找变异,最后考虑人。 4、 SPC不是一个观念,而是要行动的 步骤一、确立制程流程——首先制程程序要明确,依据制程程序给制造流程图,并依据流程图订定工程品质管理表。 步骤二、决定管制项目——如果把所有对品质有影响的项目不论大小,轻重缓急一律列入或把客户不很重视的特性一并管制时,徒增管制成本浪费资料且得不赏失,反之如果重要的项目未加以管制时,则不能满足设计者,后工程及客户的需求,则先去管制的意义。 步骤三、实施标准化——欲求制程管制首先即得要求制程安定,例如:在风浪很大的船上比赛乒乓球,试部能否确定谁技高一筹,帮制程作业的安定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所以对于制程上影响产品口质的重要原因,应先建立作业标准,并透过教育训练使作业能经标准进行。 步骤四、制程能力调查——为了设计、生产、销售客户满意且愿意购买的产品,制造该产品的制程能力务必符合客户的要求。因此制程的能力不足时,必顺进行制程能力的改善,而且在制程能力充足后还必须能继续,所以在品质管理的系统中制程能力的掌握很重要。 步骤五、管制图运用——SPC的一个基本工具就是管制图,而管制图又分计量值管制图与计数值管制图。 步骤六、问题分析解决——制程能力调查与管制图是可筛提供问题的原因系由遇原因或非机遇原因所造成,但无法告知你确切的原因为何及如何解决决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技巧,在于依据事实找出造成变异的确切原因,并提此对策加以改善,及如何防止再发生。 步骤七、制程之继续管制——经过前6个步骤,人制程能力符合客户的要求,且管制图上的点未出管制界限时,则可将此管制界限沿有作为制程之继续管制,但当制程条件如有变动时,如机器,材料,方法等产生异动时,则须回到步骤三,不可沿原先之管制界限。 SPC的应用步骤其流程图如下: Ca制程准确度 Cp制程精密度 Cpk制程能力指数 二、管制图的运用 管制图的种类又依数值资料是计量值或计数值者,划分为二大类即计量值管制图与计数值管制图,计量值管制图不但只告诉你制程有问题了,还可以告诉你制程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中心值产生了问题还是变异量产生了问题。而在计量值管制图应用不便或应用时,则可采用计数值

环境统计年报分析报告与填报说明

山西华青活性炭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度环境统计 分 析 报 告 山西华青活性炭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1月4日

企业名称:山西华青活性炭集团有限公司报告编写人员:贺守印、赵义春、白俊生企业分管环保负责人: 企业法定代表人:

概述 本报告是针对我公司2014年生产时所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烟(粉)尘、固体废物等一系列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治理设施数量、建设投资、设计处理量、实际处理量、设备处理运行率、年运行费用,同2013年产排污量进行对比分析。

一、企业基本概况及本年生产情况 1、基本情况 山西华青活性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地处“煤都”—大同,是一家专门从事煤质活性炭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应用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两个活性炭分公司和一个技术研发服务子公司,现有职工38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8人,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56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各类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现拥有总资产1.5亿元,占地面积153000平方米。年生产煤质压块活性炭2.5万吨,包括水处理炭、气体净化炭、脱硫脱硝专用炭、精制炭、脱色炭等六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华青集团”牌和“华青”牌系列煤质活性炭作为优质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具有吸附性能强,孔结构合理,灰分低,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易于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深度净化、空气净化、尾气治理、脱色精制等领域,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环保新材料。 产品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废水、地下水处理、溶剂回收、食品、饮料、食用油加工、空气净化等。 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资格,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情况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组距=上限-下限 a) 组中值=(上限+下限)÷2 b)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c)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例 按完成净产值分组(万元) 10以下 缺下限: 组中值=10—10/2=5 10—20 组中值=(10+20)/2=15 20—30 组中值=(20+30)/2=25 30—40 组中值=(30+40)/2=35 40—70 组中值=(40+70)/2=55 70以上 缺上限:组中值=70+30/2=85 项目四 统计描述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 5.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 象总量指标 6.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K = 计划数 实际数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实际完成程度 7. 计划完成程度(提高率):K= %10011?++计划提高百分数实际提高百分数 计划完成程度(降低率):K= %10011?--计划提高百分数 实际提高百分数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成数的标准差(1) p p p σ=-3.标准差系数: 项目五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n a a ∑=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连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日登记):∑ ∑=f af a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月/季度/年等登记):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1 212 11 21-++++=-n a a a a a n n Λ

病案室常用统计公式

病案室常用统计公式 治愈率%= [治愈人数(13)/出院病人数(12)] *100% 好转率%=[好转人数(14)/出院病人数(12)] *100% 病死率%=[死亡人数(16/出院病人数(12)] *100% 病床周转次数(次)=出院病人数“总计”(11)/平均开放病床数(20)病床工作日(日)=实际占用总床数(21)/平均开放病床数(20) 实际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数(21)/实际开放总床数(19) 出院者平均出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22)/出院人数“总计”(11)疾病构成%=(实际数/合计总数)*100% 增减数=本次数-上次数 增减率%=(增减数/上次数)*100%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病床周转率=每月(年)出院人数/科(院)床位数 *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即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 *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应该从每天实际占床人数中累加得到,依据于各科室每日的动态报表中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是出院人数住院天数的总和,依据于出院病人病案中住院天数,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用来计算病床使用率和平均病床工作日 抗生素使用强度%=所有抗菌药物累计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4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患者数/患者总数

环境统计6

第六次作业 1、分发统一的含铜0.100mg/L的样品到六个实验室,各实验室5次测定值如表1,试比较不同实验室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6个实验室测定结果比较 实验室铜测定值(mg/L) 10.0980.0990.0980.1000.099 20.0990.1010.0990.0980.097 30.1010.1010.1010.1010.102 40.1000.1000.0970.0970.095 50.0980.0940.1020.1000.100 60.0980.0940.0980.0980.098解:单因素方差分析 (1)H0: 不同实验室之间不存在差异 H A:. 不同实验室之间存在差异。 (2)确定显著水平α=0.05 (3)计算 进行F 检验,P=0.017 由此判断组间差异极显著 为了确定各个实验室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需要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与1、2、4、5、6差异显著。其余差异不显著。 2、用3种方法测定水中硫酸盐含量,结果如表2,问3种方法测定结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别?

表2 3种方法测定水中硫酸盐含量 甲法乙法丙法 279229210 334274285 303310117 378 198 解:组内观测次数不相等的方差分析 (1)H0: 3种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别 H A: 3种方法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别 (2)确定显著水平α=0.05 (3)计算 进行F 检验,P=0.212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3、某地区通过大量饮用水源调查得知,压力井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3%,先抽查压水井水样80份,细菌总数合格的58份,合格率为72.5%。问这批抽查水样的合格率与大量调查的合格率有无显著性差别? 解:进行适合性检验 (1)H0: 这批抽查水样的合格率与大量调查的合格率无差别。 H A:.这批抽查水样的合格率与大量调查的合格率有差别。 (2)确定显著水平α=0.05 (3)计算

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指标

公司环境管理目标指标 3.1 公司环境指标: 依据公司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公司本年度环境指标如下:3.1.1 “三废”排放达标率100%。 3.1.2 噪声排放达标率100%。 3.1.3 水电支出年增长率低于管理费用增长率。 3.2 公司环境指标具体分解如下: 3.2.1 危险废弃物管理目标指标: 垃圾实现分类处理,危险废弃物达到100%回收。 3.2.2 粉尘排放管理目标指标: 粉尘排放达标。 3.2.3 噪声排放管理目标指标: 噪声排放达标,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3.2.4火灾爆炸管理目标指标: 火灾、爆炸的发生为零。 3.2.5污水排放管理目标指标: 污水达标排放,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标准执行。 3.2.6能源和资源消耗管理目标指标: 目标:坚持节能降耗、坚持可持续发展;指标:主要施

工材料:完成公司下达的计划成本;水的使用:杜绝跑、冒、滴、漏;电的使用:办公及生活用电严禁使用大功率、高耗能的电器用品,生产用电严格按照计划成本。 3.2.7光污染管理目标指标: 最大限度避免光污染, 避免影响周围社区。 3.2.8运输遗洒管理目标指标: 最大限度避免运输遗洒,避免影响周围社区。 3.2.9化学危险品、油品泄露管理目标指标: 最大限度避免化学危险品、油品泄露, 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3.2.10有毒有害气体管理目标指标: 最大限度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排放, 防止大气污染,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3.2.11固体废弃物管理目标指标: 确保固体废弃物分类、按规定处置,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3.2.12建筑渣土排放管理目标指标: 确保施工现场渣土运输及堆放管理规范,按规定处置;防止渣土运输车辆抛撒滴漏、带泥行驶;维护城市环境整洁,使文明施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3.3项目环境指标: 3.3.1确定指标的方法: 项目部根据公司的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工程质量、项目特点、重要环境因素、以及经

关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关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一、燃煤 1、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为:耗煤量(吨)X煤的灰分(%)X灰分中的烟尘(%)X(1-除尘效率%)烟尘排放量(吨)=—————— 1- 烟尘中的可燃物(%)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的灰分以20%为例,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15页;灰分中的烟尘是指烟尘中的灰分占燃煤灰分的百分比,与燃烧方式有关,以常见的链条炉为例,15%-25%,取20%;除尘以旋风除尘为例,取80%;烟尘中的可燃物一般为15%-45%,取20%, 则1吨煤的烟尘排放量=1X20%X20%X(1-80%)/1-20%=0.01吨=10千克 如除尘效率85%,1吨煤烟尘排放量=7.5千克 如除尘效率90%,1吨煤烟尘排放量=5千克 2、燃煤SO2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SO2排放量(吨)=2X0.8X耗煤量(吨)X煤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中的含硫分为1.5%,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5%=0.024吨=24千克 其中煤中的含硫分为1%,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0.016吨=16千克 3、燃煤NOX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燃煤中氮的含量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0.015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燃煤中氮的含量=1.5% 燃煤中氮的转化率=25%,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2页 则1吨煤的NOX排放量=1.63X1X(0.015X25% 0.000938)=0.00764吨=7.6千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著的《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21章第4节NOX、CO、CH化合物排放量计算”,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NOX的计算公式如下: GNOX=B X FNOX GNOX:——NOX排放量,千克; B——耗煤量,吨 FNOX——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二、燃油 1、燃油SO2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常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其计算

二、常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其计算 在教育与心理研究实践中,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有积差相关法、等级相关法、质量相关法,分述如下。 (一)积差相关系数 1. 积差相关系数又称积矩相关系数,是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Pearson )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故也称皮尔逊相关。这是一种求直线相关的基本方法。 积差相关系数记作XY r ,其计算公式为 ∑∑∑===----= n i i n i i n i i i XY Y y X x Y y X x r 1 2 1 2 1 ) ()() )(( (2-20) 式中i x 、i y 、X 、Y 、n 的意义均同前所述。 若记X x x i -=,Y y y i -=,则(2-20)式成为 Y X XY S nS xy r ∑= (2-21) 【 式中 n xy ∑称为协方差,n xy ∑的绝对值大小直观地反映了两列变量的一致性程 度。然而,由于X 变量与Y 变量具有不同测量单位,不能直接用它们的协方差 n xy ∑来表示两列变量的一致性,所以将各变量的离均差分别用各自的标准差 除,使之成为没有实际单位的标准分数,然后再求其协方差。即: ∑∑?= = )()(1Y X Y X XY S y S x n S nS xy r Y X Z Z n ∑?= 1 (2-22) 这样,两列具有不同测两单位的变量的一致性就可以测量计算。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要求变量符合以下条件:(1)两列变量都是等距的或等比的测量数据;(2)两列变量所来自的总体必须是正态的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单峰分布;(3)两列变量必须具备一一对应关系。 2. 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

利用公式 (2-20)计算相关系数,应先求两列变量各自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再求离中差的乘积之和。在统计实践中,为方便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格式,并利于计算机计算,一般会将(2-20)式改写为利用原始数据直接计算XY r 的公式。即: ∑∑∑∑∑∑∑---= 2 22 2) () (i i i i i i i i XY y y n x x n y x y x n r (2-23) (二)| (三)等级相关 在教育与心理研究实践中,只要条件许可,人们都乐于使用积差相关系数来度量两列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不能满足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条件,此时就应使用其他相关系数。 等级相关也是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当测量得到的数据不是等距或等比数据,而是具有等级顺序的测量数据,或者得到的数据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但其所来自的总体分布不是正态的,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这时要求两列变量或多列变量的相关,就要用等级相关的方法。 1. 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用R r 表示,它适用于两列具有等级顺序的测量数据,或总体为非正态的等距、等比数据。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基本公式如下: ) 1(612 2--=∑n n D r R (2-24) 式中: Y X R R D -=____________对偶等级之差; n ____________对偶数据个数。 , 如不用对偶等级之差,而使用原始等级序数计算,则可用下式 )]1() 1(4[13+-+?-= ∑n n n R R n r Y X R (2-25) 式中: X R ___________X 变量的等级; Y R ____________Y 变量的等级; n ____________对偶数据个数。 (2-25)式要求∑∑=Y X R R ,∑∑=2 2Y X R R ,从而保证22Y X S S =。在观测变量中没有相同等级出现时可以保证这一条件。但是,在教育与心理研究实践中,搜集到的观测变量经常出现相同等级。在这种情况下,∑∑=Y X R R 的条件仍可得

环境影响评价 常用计算系数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掌握的方法 计算系数 烧一吨煤,产生1600×S%千克SO2,1万立方米废气;产生200千克烟尘。 烧一吨柴油,排放2000×S%千克SO2,1.2万立米废气;排放1千克烟尘。 烧一吨重油,排放2000×S%千克SO2,1.6万立米废气;排放2千克烟尘。 大电厂,烟尘治理好,去除率超98%,烧一吨煤,排放烟尘3-5千克。 普通企业,有治理设施的,烧一吨煤,排放烟尘10-15千克; 砖瓦生产,每万块产品排放40-80千克烟尘;12-18千克二氧化硫。 规模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3-7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乡镇小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12-20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物料衡算公式】 1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SO2量=1600×S千克;S含硫率,一般0.6-1.5%。若燃煤的含硫率为1%,则烧1吨煤排放16公斤SO2 。 1吨燃油燃烧时产生的SO2量=2000×S千克;S含硫率,一般重油 1.5-3%,柴油0.5-0.8%。若含硫率为2%,燃烧1吨油排放40公斤SO2 。 排污系数:燃烧一吨煤,排放0.9-1.2万标立方米燃烧废气,电厂可取小值,其他小厂可取大值。燃烧一吨油,排放1.2-1.6万标立方米废气,柴油取小值,重油取大值。 【城镇排水折算系数】 0.7~0.9,即用水量的70-90%。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采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生活污水中COD产生系数】60g/人.日。也可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生活污水中氨氮产生系数】7g/人.日。也可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使用系数进行计算时,人口数一般指城镇人口数;在外来较多的地区,可用常住人口数或加上外来人口数。 【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 按燃用民用型煤和原煤分别采用不同的系数计算: 民用型煤:每吨型煤排放1~2公斤烟尘 原煤:每吨原煤排放8~10公斤烟尘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计算】 1.实测法 当废气排放量有实测值时,采用下式计算: Q年= Q时× B年/B时/10000 式中: Q年——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m3/y; Q时——废气小时排放量,标m3/h;

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1.doc

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1 泓林金色地标II期工程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1、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坚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促进施工生产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行污染治理责任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环保目标 环保目标为:噪声排放达标,现场目测无扬尘,运输无遗洒,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危险品、油品的泄露,有毒有害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严禁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节约能源、资源,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烟尘排放达标,建筑材料有害物质含量达标. 3、环保指标 1) 噪声环境保护指标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排放标准。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控制指标: 昼间:土方施工<75Db,打桩施工<85Db,结构施工<70Db,装修施工<65Db. 无夜间施工 2) 大气环境保护指标

a 、施工现场无粉尘,现场目测无扬尘,现场地面平整坚实无浮土. b、汽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3) 水环境保护指标 a 、控制液体废弃物的生产,施工现场无液体废弃物存在 b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标,污水排放进行PH值检测,PH 值范围在6-9. 4) 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指标 严格控制固体废弃物产生,施工现场禁止固体废弃物长时间存放,及时将固体废弃物运出现场到指定地方销毁,施工现场无固体废弃物存在 5) 化学危险品指标 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品、危险品的泄露,严禁发生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 6) 光污染 施工现场无光污染,夜间施工照明罩使用率达100% 7) 资源能源指标 节约能源管理,降低材料消耗 4 、为实现项目部环境管理目标,确定管理方案

环境统计复习提纲

《环境统计》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 何谓环境统计?我国环境统计工作是从哪年开始的? 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980 1.2 一个国家的环境统计应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土地、自然资源、能源、人类居住区和污染 1.3 环境统计的任务和特点是什么?由哪些机构负责监督和实施? 任务:1:要有及时、正确、全面、系统地反映有关环境情况的数字资料。 2:对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监督。 3:反映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其与各部门的相互比例关系。 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并为群众参加环境管理,开展创造“清洁工厂”,“清洁城市”等活动提供资料。 环境统计的方位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环境统计的研究对象界于社会和自然之间,技术性强。 各省、自治区环保局(司);各地市环保局(处);各县乡环保局 国家环境保护部 各部委、环保司;各企业环保科 1.4 何谓环境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环境统计指标分哪几类? 环境统计指标:反映实际存在的某一环境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指标=标志+数值+单位eg.某电厂全年度废水总排量560万吨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把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境统计指标结合起来形成的体系。 环境统计指标分类: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 第二章环境统计方法 2.1 环境统计工作分哪几个阶段? 环境统计调查,环境统计资料的整理,环境统计分析 2.2 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报表分哪几类?基本环境统计报表共有多少种表? 基本统计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1.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共7表) 2.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共10表) 3.环境统计专业报表(共25表)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 组距=上限-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111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变异指标 1.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加权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抽样估计 1.平均误差: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 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y=a+bx

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 a.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b.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二. 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环境统计主要计算方法

工业污染物排放统计方法 工业企业环境统计工作中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及所含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即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产排污系数法。 1、实测法 实测法是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废气、废水的流速、流量和废气、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G=KC i Q 式中:G——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Q——介质流量; C i——介质中i污染物浓度; K——单位换算系数。 浓度和流量的单位不一致时,单位换算系数K取不同的值。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常取mg/L,系数K取10-3;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取mg/L,系数K取10-6。 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样品、分析样品而获得的。监测采集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准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毫无意义。监测样品的代表性由以下环节来决定:(1)采样点的布设。应充分考虑采样点的代表性,满足概率随机性的要求,尽量减少主观误差。废水污染物的监测要求,一类污染物一律在各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取样监测;二类污染物在企业各个废水排放口取样监测。 (2)采样时问和频率。应根据监测的目的及监测组分的时间变化而定。污染源的监测频率要求一年监测2~4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一般监测两次(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监测一次。 (3)样品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取决于采集到的样品的完整性,只有对所有采样点采集到的全套样品进行监测分析,才能得到完整的监测数据。 (4)监测数据的可比性。要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常采用的办法是使用标准样品(又称标准物质)和国家认可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使用国家级标准样品可以使监测结果在很大范围内准确可比,使用国家认可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可减少系统误差,增加监测数据之间的可比性。 因受现有监测技术和监测条件的约束,实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目前除了重点污染源有比较准确的监测数据外,其他多数非重点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测;而且很多重点污染源还未实现连续监测,监测结果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例某炼油厂年排废水2万t,废水中废油浓度C油为500mg/L,COD浓度C COD为300mg/L,水未处理直接排放。计算该厂废油和COD的年排放量。 解:G油=K C油Q =10-6×500×2×104 =10(t) G COD=K C COD Q =10-6×300×2×104 =6(t) 例某冶炼厂排气筒截面0.4m2,排气平均流速12.5m/s,实测所排废气中SO2平均浓度12mg/m3,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编制说明.doc

“十二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2011年9月

一、背景情况 环境统计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1980年11月,为了加强环境管理,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编制规划和开展管理工作服务,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统计工作会议,针对我国县及县以上工业“三废”排放,及其治理情况和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工作发展情况开展环境统计,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统计工作的起步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 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环境统计已经在为各级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开展各项环境管理工作,向社会提供环境保护情况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部门统计体系。 现行的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包括环境统计综合报表、环境统计专业报表制度和环境统计年报工作技术要求等一系列文件。其中,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和环境统计专业报表制度是核心内容。 环境统计综合年报制度的实施范围为有污染排放的工业企业、医院、城镇生活及其他排污单位、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置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统计综合年报制度由16张年报表、5张季报表、351项指标组成,主要统计内容为企业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环境统计专业年报制度的实施范围是除核安全和外事(单独统

计)以外的所有环境保护业务部门的工作,包括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法制和监督执法,环境监测、科技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工作情况。“十一五”环境统计专业报表制度由22张年报表、7张季报表、639项指标组成。 环境统计报表按年度每年初上报一次。其中综合报表由企业和相关单位填报,各级环保部门逐级汇总上报;专业报表由各级环保部门的主管业务部门统计填报并逐级上报。国家环境统计年报和公报在完成全国环境统计数据汇总之后,一般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发布。 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推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引起各级领导和各相关方面更高的重视与关注,环境统计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强化和提高。 二、修改的必要性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各项环境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和实行量化管理,对环境统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从而使环境统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环境统计工作虽然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必要的调整,但从总体上看,主要统计指标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仍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期的做法,而且由于长期以来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和工作基础薄弱、方法相对落后,加之客观上存在统计对象种类多、差异大、变化快、数据获取难等具体困难,尤其是一部分企业和地方,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考核,人为调整数据,更使得数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一、燃煤 1、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为: 燃煤烟尘排放量(吨)=耗煤量(吨)X煤的灰分(%)X灰分中的烟尘(%)X(1-除尘效率%)烟尘排放量(吨)/ 1- 烟尘中的可 燃物(%)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的灰分以20%为例,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15页;灰分中的烟尘是指烟尘中的灰分占燃煤灰分的百分比,与燃烧方式有关,以常见的链条炉为例,15%-25%,取20%; 除尘以旋风除尘为例,取80%;烟尘中的可燃物一般为15%-45%, 取20%, 则1吨煤的烟尘排放量=1X20%X20%X(1-80%)/1-20%=0.01吨 =10千克 如除尘效率85%,1吨煤烟尘排放量=7.5千克 如除尘效率90%,1吨煤烟尘排放量=5千克 2、燃煤SO2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 SO2排放量(吨)=2X0.8X耗煤量(吨)X煤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中的含硫分为1.5%,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5%=0.024吨=24千克

其中煤中的含硫分为1%,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0.016吨=16千克 3、燃煤NOX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燃煤中氮的含量X 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0.015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燃煤中氮的含量=1.5% 燃煤中氮的转化率=25%,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2页 则1吨煤的NOX排放量=1.63X1X(0.015X25% 0.000938)=0.00764吨=7.6千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著的《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21章第4节NOX、CO、CH化合物排放量计算”,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NOX 的计算公式如下: GNOX=B X FNOX GNOX:——NOX排放量,千克;B——耗煤量,吨;FNOX——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统计学常用公式汇总 项目三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组距二上限一下限 a ) 组中值=(上限+下限)* 2 b )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二上限一邻组组距/2 c )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二下限+1/2邻组组距 例 按完成净产值分组(万元) 10以下 10— 20 20— 30 30— 40 40— 70 70以上 缺下限:组中值=10 —10/2=5 组 中值=(10+20) /2=15 组中值 =(20+30) /2=25 组中值=(30+40) /2=35 组中值=(40+70) /2=55 缺上限:组中值=70+30/2=85 项目四统计描述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动态相对指标二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 5. 强度相对指标二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 象总量 指标 实际数= 实际完成程度% 计划数 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1实际提高百分数 IK = 1计划提高百分数 ii. 平均指标 1. 简单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6.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7. 计划完成程度(提高率) 100% 计划完成程度(降低率) ,_1实际提高百分数 K= 1计划提高百分数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 标准差:简单c = ' J : P Jp(1 P) 成数的标准差 项目五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 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 由时点数列计算 - a a n 在连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日登记):a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判断标志按月/季度/年等登记):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2)(选用)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_c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a 代表分子数列的 序时平均数; b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3.标准差系数: a 1 a 2 2 1 a n 2an1 a 1 a 2 a ? a 3 a n 1 a n 2 公式为: 4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