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实验报告

光电子实验报告
光电子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2)测量普朗克常量h。【实

验仪器】

zky-gd-4光电效应实验仪,其组成为:微电流放大器,光电管工作电源,光电管,滤色

片,汞灯。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入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上,产生的光电子在电场

的作用下向阳极a迁移构成光电流,改变外加电压,测量出光电流i的大小,即可得出光电

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如下:

(1)对应于某一频率,光电效应的i-有一电压u0,当电压。

(2)当成正比。

关系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对一定的频率,

时,电流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压u0,被称为截止

后,i迅速增加,然后趋于饱和,饱和光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 (3)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的值不同,如图3所示。 (4)截止电压u0与频率的

关系如图4所示,

与成正比。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某极

限值生。

(随不同金属而异)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光电流产

(5)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频率大于

,在开始照

射后立即有光电子产生,所经过的时间至多为秒的数量级。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能并不像电磁波理论所想象的那样,分布在波阵面上,

而是集中在被称之为光子的微粒上,但这种微粒仍然保持着频率(或波长)的概念,频率为的光子具有能量e = h,h为普朗克常数。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一次被金属中

的电子全部吸收,而无需积累能量的时间。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

它的吸引力,余下的就变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按照能量守恒原理,爱因斯坦提出

了著名的光电效应方程:

(1)

式中,a为金属的逸出功,为光电子获得的初始动能。

由该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越大,所以即使阳极电位

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电子落入阳极形成光电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截止电压,光电流才为

零,此时有关系:

(2)

阳极电位高于截止电压后,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阳极对阴极发射的电子的收集作用越

强,光电流随之上升;当阳极电压高到一定程度,已把阴极发射的光

电子几乎全收集到阳极,再增加

时i不再变化,光电流出现饱和,饱和光电

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成正比。

光子的能量

<a时,电子不能脱离金属,因而没有光电流产生。产生光电

=a/h。

效应的最低频率(截止频率)是

将(2)式代入(1)式可得:

(3)

此式表明截止电压

是频率的线性函数,直线斜率k = h/e,只要用实

验方法得出不同的频率对应的截止电压,求出直线斜率,就可算出普朗克常数h。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实验步骤】 1、测试前准备

1)将实验仪及汞灯电源接通(汞灯及光电管暗盒遮光盖盖上),预热20min。 2)调整光电管与汞灯距离为约40cm并保持不变。

3)用专用连接线将光电管暗箱电压输入端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后面板上)连接起来(红—红,蓝—蓝)。

4)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所选档位,进行测试前调零。调零时应将光电管暗盒电流输出端k与实验仪微电流输入端(后面板上)断开,且必须断开连线的实验仪一端。旋转“调零”旋钮使电流指示为000.0。

5)调节好后,用高频匹配电缆将电流输入连接起来,按“调零确认/系统清零”键,系统进入测试状态。

如果要动态显示采集曲线,需将实验仪的“信号输出”端口接至示波器的“y”输入端,“同步输出”端口接至示波器的“外触发”输入端。示波器“触发源”开关拨至“外”,“y 衰减”旋钮拨至约“1v/格”,“扫描时间”旋钮拨至约“20μs/格”。此时示波器将用轮流扫描的方式显示5个存储区中存储的曲线,横轴代表电压

2、测普朗克常数h:

测量截止电压时,“伏安特性测试/截止电压测试”状态键应为截止电压测试状态,“电流量程”开关应处于

1)手动测量

①使“手动/自动”模式键处于手动模式。

②将直径4mm的光阑及365.0nm的滤色片装在光电管暗盒光输入口上,打开汞灯遮光盖。 a档。

,纵轴代表电流i。

此时电压表显示的值,单位为伏;电流表显示与对应的电流值i,单位为所选择的的值,→、←键用于选择调节位,

“电流量程”。用电压调节键→、←、↑、↓可调节↑、↓键用于调节值的大小。

③从低到高调节电压(绝对值减小),观察电流值的变化,寻找电流为零时对应的以其绝对值作为该波长对应的

的值,并将数据记于表1中。为尽快找到

的值,调节时应

从高位到低位,先确定高位的值,再顺次往低位调节。

④依次换上365.0 nm,435.8 nm,546.1nm,404.7 nm的滤色片,重复以上测量步骤。 2)自动测量

①按“手动/自动”模式键切换到自动模式。

此时电流表左边的指示灯闪烁,表示系统处于自动测量扫描范围设置状态,用电压

调节键可设置扫描起始和终止电压。(注:显区左边设置起始电压,右边设置终止电压)

实验仪设有5个数据存储区,每个存储区可存储500组数据,由指示灯表示其状态。灯亮表

示该存储区已存有数据,灯不亮为空存储区,灯闪烁表示系统预选的或正在存储数据的存储

区。

②设置好扫描起始和终止电压后,按动相应的存储区按键,仪器将先清除存储区原有数

据,等待约30秒,然后按4mv的步长自动扫描,并显示、存储相应的电压、电流值。扫描完

成后,仪器自动进入数据查询状态,此时查询指示灯亮,显示区显示扫描起始电压和相应的

电流值。用电压调节键改变电压值,就可查阅到在测试过程中,扫描电压为当前显示值时相

应的电流值。读取电流为零时对应的数据记于表1中。

表1 u0 —关系光阑孔φ= mm ,以其绝对值作为该波长对应的u 的值,并将

按“查询”键,查询指示灯灭,系统回复到扫描范围设置状态,可进行下一次测量。将

仪器与示波器连接,可观察到

为负值时各谱线在选定的扫描范围内的伏安特性曲线。

3、测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此时,将“伏安特性测试/截止电压测试”状态键切换

至伏安特性测试状态。“电流量程”开关应拨至

a档,并重新调零。

将直径4mm的光阑及所选谱线的滤色片装在光电管暗盒光输入口上。测伏安特性曲线可

选用“手动/自动”两种模式之一,测量的最大范围为-1~50v。手动测量时每隔0.5v

记录一组数据,自动测量时步长为1v。记录所测

及i的数据。

①从低到高调节电压,记录电流从零到非零点所对应的电压值并作为第一组数据,以后

电压没变化一定值(可选为1v)记录一组数据到数据记录表中。

换上546nm的滤色片,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②在

为50v时,将仪器设置为手动模式,测量记录同一谱线、同一入射距离、光

阑分别为2mm,4mm,8mm时对应的电流值于数据记录表中。③在

为50v时,将仪器设置为手动模式,测量并记录同一谱线、同一光阑、不同入

射距离时对应的电流值于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处理】(1)求普朗克常数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光缆孔??4mm 与

关系数据记录表

由实验数据得到的截止电压u0与光频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截止电压与光频率的关系曲线篇二:光电检测实验报告

光电检测试验报告

专业:应用物理学

姓名:叶长军

学号:10801030125

指导教师:王颖

实验时间:2011.4 重庆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实验原理:

利用具有光电导效应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敏传感器叫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采用梳

状结构是由于在间距很近的电阻之间有可能采用大的灵敏面积,提高灵敏度。

内光电效应发生时,光敏电阻电导率的改变量为: ????p?e??p??n?e??n ,e为

电荷电量,?p为空穴浓度的改变量,?n为电子浓度的改变量,?表示迁移率。当两端加

上电压u后,光电流为:iph?a????u d 式中a为与电流垂直的表面,d为电极间的间距。在一定的光照度下,??为恒定的值,

因而光电流和电压成线性关系。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如图1-2所示,不同的光照度可以得到不同的伏安特性,表明

电阻值随光照度发生变化。光照度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光电流也越大,光敏电阻

的工作电压和电流都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额定值。

图1-2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1-3 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

实验仪器:

稳压电源、光敏电阻、负载电阻(选配单元)、电压表、各种光源、遮光罩、激光器、光

照度计(做光照特性测试,由用户自备或选配)

实验步骤:

1. 测试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亮电阻、光电阻

观察光敏电阻的结构,用遮光罩将光敏电阻完全掩盖,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得的电阻值为

暗电阻r暗,移开遮光罩,在环境光照下测得的光敏电阻的阻值为亮电阻r亮,暗电阻

与亮电阻之差为光电阻,光电阻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在光电器件模板的试件插座上接入另一光敏电阻,试作性能比较分析。

2. 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1-5接线,分别在暗光及有光源照射下测出输出

电压暗和u亮,电流l暗=u暗/r,亮电流l亮=u亮/r,亮电流

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3.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测试

按照上图接线,电源可从直流稳压电源+2~+12v间选用,每次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

测出当加在光敏电阻上电压为+2v;+4v;+6v;+8v;+10v;+12v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

ur,和电流数据,同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4. 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测试

按照图1-5接好实验线路,负载电阻r选定1k,光源用高亮度卤钨灯,(实验者可仔

细调节光源控制旋钮,得到不同的光源亮度),每确定一种亮度后改变测试电路工作电压

从0v-12v.

从电源电压ucc=2v开始到ucc=12v,每次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测出光敏电阻在相对

ur光照度从“弱光”到逐步增强的电流数据,即:iph?,同时求出此时光敏电阻

1.00k?

的阻值,即:rg?ucc?ur 。这里要求尽量多的测点(不少于15个)不同照度下的电iph 流数据,尤其要在弱光位置选择较多的数据点,以使所得到的数据点能够绘出较为完整

的光照特性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matlab软件绘图。

根据以上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根据以上数据,处理后可得到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

实验结论与讨论:

对数据处理后的上图为光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特性曲线。

本实验原理较为简单,操作简便。由于实验器件缺少照度计,因此利用万能表测量

照度电流。处理数据时,ur 是电阻r的电压,对于光敏电阻的电压

ug=u-ur,还有就是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是否一致。由于光敏电阻特性随光照变化而变

化,在附加有源光照时,一定要对准光敏电阻,否则变化不明显。

实验二光敏电阻的应用-----暗光亮灯电路

实验原理:

图2-1所示即为“光敏灯控”实验单元内的实际电路,在放大电路中,当光照度下降时

晶体管t基极电压升高,t导通,集电极负载led流过

的电流增大,led发光,这是一个暗通电路.。

实验所需部件:

光敏电阻、光敏灯控电路(也可自行用实验选配单元接

线)、发光二极管、电压表

实验步骤:

1. 按照仪器面板所示,将光敏电阻对应接入“光敏灯

控”单元的“光敏入”,“发光管”端口与工作台上

实验模板上的发光管相接。调节“暗光控制”电位

器,,使在实验室光照环境下发光管不亮。

2. 然后改变光照条件,分别用白纸、带色的纸和遮光罩改变光敏电阻的光照,当光照变

暗到一定程度时发光管跳亮。这就是日常所用的暗光街灯控制电路的原理。图2-1 光敏灯控电路

3. 根据图2-1暗通电路原理,试设计一个亮通控制电路.

实验结论与讨论:

通过连接器件后led发光了,表明实验线路连接正确。

本实验我们对光敏电阻、三极管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将平时的理论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实验三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

实验原理:

光敏二极管与半导体二极管在结构上是类似的,其管芯是一个具有光敏特征的pn结,

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工作时需加上反向电压。光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相当于向下平移

了的普通二极管,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即暗电流,此时光敏二极管截止。

当受到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它

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光敏二极管结构见图3-1。

实验仪器:

光敏二极管、稳压电源、负载电阻( 实验选配单元中可变篇三:光电实验报告

集美大学实验报告纸

班级机电0812 学号 2008716040 姓名姜波成绩

集美大学实验报告纸

班级机电0812 学号 2008716040 姓名姜波成绩

集美大学实验报告纸

班级机电0812 学号 2008716040 姓名姜波成绩

篇四:东南大学光电子物理实验报告1 东南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电子物理基础

实验名称:激光增益测量、he-ne激光纵横模及线宽测量院(系):电子科

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学

号:实验室: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激光增益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腔内损耗法测量激光参数的原理和方法。

2.根据自动测试系统测得的曲线,取适当的数据,编写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3.通过对激光器增仪等参数的测量,对激光器的工作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

在激光器中,小信号增益系数g0、饱和光强is、腔内损耗?和最佳输出率topt等是决定

激光器工作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均可由实验测得,而这些参数的测量均与增益系数的测量

有关。由增益系数的定义:g?ln1

li2 (1) i1 我们可以方便的利用一个激光器和一个与激光器充同样工作物质的放大管直接测出i1、

i2。由放大管的长度计算出增益系数。但对于本实验所要测量的he-ne激光管的增益系数,

由于探测过程中,荧光光强的贡献不能忽略,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本试验采用的是腔内损

耗法测量he-ne激光器的增益。因而可以消除这一误差因素,其测量装置的原理图如图1所

图1

在两个全反射镜组成的外腔式he-ne激光器内,置一透明的平行平板作为反射器,该反

射器与腔轴相交成某一角度,在满足振荡条件的情况下,反射器两边有一定功率的激光输出。

反射器单个表面对0.6328μm的光的反射率r是入射角?的函数,由菲涅尔公式得

tg2[??sin?1(sin?/n)] (2)

r(?)?2?1tg[??sin(sin?/n)] 其中n为平行材料对激光波长的折射率。(本实验中所用平板玻璃对λ=0.6328μm光的

折射率为1.515)。

理论推导证明:在不考虑反射器本身的吸收和散射时,反射器的输出率(即来回一次在

反射器表面反射的光强于入射光强之比)表示为:

1?r(?)2t(?)?1?[] (3) 1?r(?) 若将反射器绕与激光束相垂直,同时也与放电管布氏窗的发现相垂直的轴线旋转,入射

角?将连续地变化,因此,该反射器将起一个反射率可变的平面耦合输出镜的作用。定义?

为激光腔除输出率以外的光学损耗(往返一次),成为内损耗,l为激活介质的长度,g0为小

信号增益系数,pout为耦合输出功率,p0s为饱和功率,由于本实验管较长,使纵模间隔小

于碰撞增宽的宽度,因而其增益饱和遵循均匀综型激光器规律,故:

pout?pst(2g0l?1) (4) ??t 由此式可知,激光器有一最佳输出率topt,这时相应的有最大输出功率,由?p/?t?0,

得topt?[?(2g0l)]1/2?? (5) 旋转

反射器,增加输出率t,从而增加谐振腔的总损耗(?+t),使激光刚好熄灭,这时满足:

tg?ps(2g0l?1)?0 ??tg

tg为阈值输出率,从而得到:2g0l???tg (6) 解(5)和

(6)组成的方程组得:2g0l?(tg?topt)2 tg?2topt (7)

所以要测得最佳输出率topt,再测得阈值输出率tg,由式可得到激光器的增益,再由(6)

式可计算得腔内损耗?。

由式(4)得:t2?(2g0l???

得两根t1,t2。则:t1?t2?2gol???pp??)t??0 (8) pspsp (9) ps

t1?t2?p?? (10) ps 由(9),(10)得:t1?t2??(t1?t2)??(2g0l??)?0 (11) 由(10),(11)两

个线性方程可以作出直线,(如图2)

图2

由t1?t2对t1?t2所作直线的斜率可以确定腔内损耗?,再由p对t1?t2所作直线的斜

2率可以确定饱和功率ps,则由is?1.26ps/??o 可以求得饱和光强。(式中?o为腰粗)。

另外由式(9)可以计算出小信号增益系数go。

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验时对于每一个输出功率p,可在最佳透过率两侧找到所对应输出功

率的两个输出率t1和t2,从而有作图计算可得到参量?, is和g0。

图3为平行平板转动过程中,计算机采集记录的输出曲线。p为反射器两边反射功率之

和,?为入射角,?b为布儒斯特角,其值为56.2°,?opt为最佳输出率对应的入射角,?g

为阈值输出率对应的入射角。

图3

三、实验步骤

1. 开启激光器电源开关,缓慢旋转可调变压器直至点燃激光管,约190~210伏左右。

激光器工作电流调节在13-14 ma(不可过大)。预热30分钟左右。

2. 轻轻掀起激光器观察窗口盖至近90度位置。观察激光器是否已经输出激光,如果在

分束片上未见到细约1 mm的红色激光输出,请老师调整(学生不许擅自调整)。确认有

激光输出方可进入测试环节。

3. 在计算机显示器桌面上,找到“he-ne激光增益实验”文件夹”,找到“hene.exe”

点击,进入“激光增益测量实验”系统。

4. 点击“初始化”按钮,步进电机开始带动平行平板玻璃片转动、扫描;该过程可以

从观察窗口中观察到。

5. 确认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后,点击“增益曲线”按钮,可以从坐标图中观察到有波峰

的曲线图。同时步进电机带动平行平板玻璃片转回最佳输出位置。

6. 点击“数据存储”按钮,可以把实验数据存储到自带的软盘或u盘。激光功率的单

位是毫瓦。该数据可以用origin、matlab、excell等程序处理画出曲线。

7. 存储完毕后,点击“退出”按钮,退出实验程序。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激光器仍

然有红色激光输出。

8. 将激光器电源的可调电压旋转到零位置,然后关闭电源开关。

四、实验结果

1. 使用matlab作图:

实验得到的.dat文件用matlab打开

clc;

clear;

data=load(d2.dat); plot(data(:,1),data(:,2));

由测量数据使用matlab作出反射器两边反射功率之和p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如下:

?opt

?b

?g 由上图直接读出相关参数:

?g= 50.6°

?opt=53.5°

?b=55.7°

2. 编写matlab代码求解小信号增益系数和腔内损耗等参数:

函数:

function g=func(fi)

fi=fi*pi/180;

x1=tan(fi(1)-asin(sin(fi(1))/1.515)); x2=tan(fi(1)+asin(sin(fi(1))/1.515)); y1=tan(fi(2)-asin(sin(fi(2))/1.515)); y2=tan(fi(2)+asin(sin(fi(2))/1.515)); rg=x1*x1/(x2*x2);篇五: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姓名:付剑飞;学号:12020012010;班级:12光科

摘要 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辐射时意外发现,光照射金属表面时,在一定条件下,

有电子从金属的表面溢出,这种现象被称作光电效应,多溢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由此光电

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电流称为光电流。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得

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可见光电效应的重要性。本次实验便是这这

样的理论基础上开展的测量有关光电管的u-i曲线和截止频率等的工作。

关键词光电子;截止频率;光电流;普朗克常数;截止电压;爱因斯坦方程

引言光电效应和光量子理论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量子论是近代

物理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光电效应则可以给量子论以直观鲜明的物理图像。本实验利用“减

速电势法”测量光电子的动能,从而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得普朗克常数。通过实验有助

于理解量子理论。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量子性;

2、测量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率下的截止电压;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由此求出普朗克常数。

【仪器用具】

zky-gd-3普朗克常数测试仪。

本仪器主要由光源,滤色片(5片)和光阑(3片,直径分别是2mm,4mm,8mm),光电管,

微电流测量仪四部分组成。

【实验原理】

一、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方程

用合适频率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表面上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叫做光

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

子”的概念,认为对于频率为

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

式中,为普朗克常数,它的公认值是 =6.626 。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当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把全

1

部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约束,其余的

能量则成为该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动能。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方程:

(1)

式中,?为入射光的频率,m为电子的质量,v为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初

12mv2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速度,大初动能。

由(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

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

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

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u0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2)

代入(1)式,即有

(3)

由上式可知,若光电子能量h??w,则不能产生光电子。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0?w h,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

因而?0也不同。由于光的强弱决定于光量子的数量,所以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又因为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所以光电子获得的能量与光强无关,只与光子?

的频率成正比,,将(3)式改写为

(4)

上式表明,截止电压u0是入射光频率?的线性函数,如图2,当入射光的频率???0时,

截止电压u0?0,没有光电子逸出。图中的直线的斜率

个正的常数:

2

k?he是一

(5)

由此可见,只要用实验方法作出不同频率下的u0??曲线,并求出此曲线的斜率,就可以

通过式(5)求出普朗克常数h。其中

量。

是电子的电

u0-v 直线

二、光电效应的伏安特性曲线

下图是利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图。频率为、强度为

的光线照射到光电管阴极上,即有光电子从阴极逸出。如在阴极k和阳极a之间加正向

电压uak,它使k、a之间建立起的电场对从光电管阴极逸出的光电子起加速作用,随着电压

uak的增加,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将逐渐增多。当正向电压

增加

到um时,光电流达到最大,不再增加,此时即称为饱和状态,对应的光电流即称为饱和

光电流。

3

光电效应原理图

由于光电子从阴极表面逸出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所以当两极间电位差为零时,仍有光

电流i存在,若在两极间施加一反向电压,光电流随之减少;当反向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时,

光电流为零。

爱因斯坦方程是在同种金属做阴极和阳极,且阳极很小的理想状态下导出的。实际上做

阴极的金属逸出功比作阳极的金属逸出功小,所以实验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暗电流和本底电流存在,可利用此,测出截止电压(补偿法)。

(2)阳极电流。制作光电管阴极时,阳极上也会被溅射有阴极材料,所以光入射到阳极

上或由阴极反射到阳极上,阳极上也有光电子发射,就形成阳极电流。由于它们的存在,使

得i~u曲线较理论曲线下移,如下图所示。

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步骤】

一、调整仪器

4

(1)连接仪器;接好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充分预热(不少于20分钟)。

(2)在测量电路连接完毕后,没有给测量信号时,旋转“调零”旋钮调零。每换一次量程,

必须重新调零。

(3)取下暗盒光窗口遮光罩,换上365.0nm滤光片,取下汞灯出光窗口的遮光罩,装好遮

光筒,调节好暗盒与汞灯距离。

注意:汞灯一旦开启不要随意关闭。点亮的汞灯如熄灭需经3-5min冷却后才能再次开启。

二、测量内容

(1)测量光电管的暗电流和本底电流

用遮光罩盖住光电管暗盒的光窗,将电压选择按键开关置于–2~+2v档,将“电流量

程”选择开关置于

a档。调零。从-2v到+2v之间每变化0.2v 测量一组数据,记录电压及对应电流值。该电流为光电管的暗电流和本底电流。作出暗

电流的i-u特性曲线并给出结论。

(2)手动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光电管的i-u特性

a,取下暗黑遮光罩,分别换上365.0nm、435.8nm的滤波片和2mm的光阑,微电流测试仪

调零,先粗略的增大电压看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放大倍率。电压调节选择-2--+30v档,

从低到高调节电压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做出i-u特性曲线并求出截止电压。

b,用零电流发分别测出波长为365.0nm、404.7nm、435.8nm、546.1nm、557.0nm的截止

电压,这时电压档选-2-+2v合适。注意:每测完一个波长数据都需要再次调零。

(3)验证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

a,在同一波长同一距离的情况下,分别测光阑直径为2mm、4mm、8mm时的i-u值。验证

电流与光强的关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只测了在线性区的5组数据。

b,在同一波长同一光阑的情况下,分别测距离为300mm、400mm时的i-u值。验证电流与

光强的关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只测了在线性区的5组数据。

(完整版)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第18章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18.1 引言 固体表面分析业已发展为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特别是对于固体材料的分析和元素化学价态分析。目前常用的表面成分分析方法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俄歇电子能谱(AES),静态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离子散射谱(ISS)。AES 分析主要应用于物理方面的固体材料科学的研究,而XPS的应用面则广泛得多,更适合于化学领域的研究。SIMS和ISS由于定量效果较差,在常规表面分析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近年随着飞行时间质谱(TOF-SIMS)的发展,使得质谱在表面分析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加。本章主要介绍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实验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也被称作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该方法是在六十年代由瑞典科学家Kai Siegbahn教授发展起来的。由于在光电子能谱的理论和技术上的重大贡献,1981年,Kai Siegbahn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三十多年的来,X射线光电子能谱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XPS已从刚开始主要用来对化学元素的定性分析,业已发展为表面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及元素化学价态分析的重要手段。XPS的研究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化学分析,而扩展到现代迅猛发展的材料学科。目前该分析方法在日常表面分析工作中的份额约50%,是一种最主要的表面分析工具。 在XPS谱仪技术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X射线源上,已从原来的激发能固定的射线源发展到利用同步辐射获得X射线能量单色化并连续可调的激发源;传统的固定式X射线源也发展到电子束扫描金属靶所产生的可扫描式X射线源;X射线的束斑直径也实现了微型化,最小的束斑直径已能达到6μm大小, 使得XPS在微区分析上的应用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图像XPS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XPS在新材料研究上的应用。在谱仪的能量分析检测器方面,也从传统的单通道电子倍增器检测器发展到位置灵敏检测器和多通道检测器,使得检测灵敏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广泛采用,使得采样速度和谱图的解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XPS具有很高的表面灵敏度,适合于有关涉及到表面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元素化学价态的研究。此外,配合离子束剥离技术和变角XPS技术,还可以进行薄膜材料的深度分析和界面分析。因此,XPS 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子材料等领域。 18.2 方法原理 X射线光电子能谱基于光电离作用,当一束光子辐照到样品表面时,光子可以被样品中某一元素的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所吸收,使得该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以一定的动能从原子内部发射出来,变成自由的光电子,而原子本身则变成一个激发态的离子。在光电离过程中,固体物质的结合能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示: E k = hν- E b - φs (18.1)

材料分析方法实验报告

篇一:材料分析方法实验报告 篇二:材料分析方法课程设计报告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磁控溅射c/w多层膜成分及微观分析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材化082 学生王维娜 学号 3080101296 指导教师陈迪春 起止时间 2010.12.27-2011.1.1 年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掌握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学习并了解真空镀膜 技术-磁控溅射技术,多层膜制备过程,以及其微观结构分析,成分 分析所用仪器和原理。 学生(签名) 月日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设计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日 目录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 .. (1) 1.1 磁控溅射 ............................................................................. (5) 1.2 x射线衍射仪 ............................................................................. . (5) 1.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6) 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7) 第二章实验方法 ............................................................................. .. (9) 2.1 tem样品的制备方法 .............................................................................

红外报警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电系统嵌入式开发与应用实验 院系名称: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系 学生姓名:郭欣(27) 专业名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班级:光电1308 指导教师:余娟

时间:2015年月日至2015年月日实验三:红外报警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具体应用; 2、练习自拟简单的光电系统试验; 3、了解主动式和被动式光电报警系统设计原理; 4、利用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并进行声音和光报警。 二、实验器材 1、51开发板一套; 2、TSAL6200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3、HS0038B红外一体化接收头。 三、实验原理 1、主动式红外报警

主动红外入侵报警器是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射部分是由发光源、光源驱动组成;接收部分是由光电传感器、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 工作思路为:由接收部分中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传给报是一种红外线光束遮挡型报警器,发射部分中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在驱动的激发下,发出一束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长约在~微米之间),经过防范区到达接收部分,构成了一条警戒线。正常情况下,接收部分收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光信号,当有人入侵该警戒线时,红外光束被遮挡,接收部分收到的红外信号发生变化,提取这一变化,经放大和适当处理,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 2、应用器件介绍 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均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红外发射和接收采用与红外遥控相同的红外发射接器件。发射部分主要器件为TSAL6200,接收部分主要器件为HS0038B。 (1)TSAL6200为红外发射二极管,波长为940nm。 (2)HS0038B为一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其内部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kHz,周期约26μs,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管教图如下

电子课程设计论文-激光无弦琴柱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项目:激光无弦琴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1) 二、激光琴简介 (1) 三、激光琴原理 (2) 1、基本原理 (2) 2、功能结构原理 (2) 3、系统组成部分 (2) 4、工作原理 (2) 四、单片机原理说明 (3) 五、电路原理图 (4) 1、感光部分电路 (4) 2、发音电路 (4) 六、流程图 (5) 七、实验所需器材 (5)

八、电路实物图 (6) 九、改进方案设计 (6) 十、激光琴未来发展之路 (6) 十一、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7) 项目课题:无弦激光琴 摘要: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激光已不仅在农业、工业、医疗 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激光在与电子技术结合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利用5个激光管发出的光束作为琴弦,利用单片机控制拨动激光琴弦时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当在激光照射时单片机读取光敏电阻的电压为低电平,令它的逻辑电平为0;当无激光照射时单片机读取光敏电阻的电压为高电平,令它的逻辑电平为1。因此当遮挡激光的光线时它就能在电路中产生开关的效果。因而,当我们用手遮挡激光的时候对应的光敏电阻的电压为高电平,此时激光琴就会发出声音,连续遮挡不同的激光管就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关键词:激光管,激光技术,激光琴,光敏电阻 Project: The laser harp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laser technology, the laser has not only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medical and laser in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well represented. We make the five beam emitted from the laser tube as the strings use of single-issue and produce different tones of voice. SCM detect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at both ends is low when the laser irradiated, so it's logical level 0 and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voltage read by the microcontroller when the laser irradiation is high so it logic level 1. Therefore, when the laser light was covered, it make an efficiency of the switch . Thus, when we block the laser by hands the resistance of the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corresponding voltage is high, the laser piano will sound, and the laser tube will be able to play a fantastic music while covering different laser light.

光电子能谱分析法基本原理

第十四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4.1 引言 X-射线光电子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为XPS),经常又被称为化学分析用电子谱(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简称为ESCA),是一种最主要的表面分析工具。自19世纪60年代第一台商品化的仪器开始,已经成为许多材料实验室的必不可少的成熟的表征工具。XPS发展到今天,除了常规XPS外,还出现了包含有Mono XPS (Monochromated XPS, 单色化XPS,X射线源已从原来的激发能固定的射线源发展到利用同步辐射获得X射线能量单色化并连续可调的激发源), SAXPS ( Small Area XPS or Selected Area XPS, 小面积或选区XPS,X射线的束斑直径微型化到6μm) 和iXPS(imaging XPS, 成像XPS)的现代XPS。目前,世界首台能量分辨率优于1毫电子伏特的超高分辨光电子能谱仪(通常能量分辨率低于1毫电子伏特)在中日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研制成功,可以观察到化合物的超导电子态。现代XPS拓展了XPS的内容和应用。 XPS是当代谱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它除了可以根据测得的电子结合能确定样品的化学成份外,XPS最重要的应用在于确定元素的化合状态。XPS可以分析导体、半导体甚至绝缘体表面的价态,这也是XPS的一大特色,是区别于其它表面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此外,配合离子束剥离技术和变角XPS技术,还可以进行薄膜材料的深度分析和界面分析。XPS表面分析的优点和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⑴固体样品用量小,不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从而避免引入或丢失元素所造成的错误分析 ⑵表面灵敏度高,一般信息采样深度小于10nm ⑶分析速度快,可多元素同时测定 ⑷可以给出原子序数3-92的元素信息,以获得元素成分分析 ⑸可以给出元素化学态信息,进而可以分析出元素的化学态或官能团 ⑹样品不受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限制等 ⑺是非破坏性分析方法。结合离子溅射,可作深度剖析 目前,XPS主要用于金属、无机材料、催化剂、聚合物、涂层材料、纳米材料、矿石等各种材料的研究,以及腐蚀、摩擦、润滑、粘接、催化、包覆、氧化等过程的研究,也可以用于机械零件及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分析,材料表面污染物分析等。 14.2 基本原理 XPS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光电定律。用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X射线照射固体样品,入射光子与样品相互作用,光子被吸收而将其能量转移给原子的某一壳层上被束缚的电子,此时电子把所得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结合能和功函数,余下的能量作为它的动能而发射出来,成为光电子,这个过程就是光电效应。 该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hγ=E k+E b+E r(14.1) 式中: hγ:X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γ为光的频率);

实验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报告

实验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使用方法 2.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某一位置样品浓度 3.定性判断和分析溶液中所含物质种类 二、实验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在200~400,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波长在400~800,两者都属于电子能谱,两者都可以用朗伯比尔(Lamber-Beer’s Law)定律来描述 A=ε bc 其中A为吸光度;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mol/L;b为吸收层厚度,单位cm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 见吸收光谱,是其分子中外 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其中 包括有形成单键的σ电 子、有形成双键的π电子、 有未成键的孤对n电子。外 层电子吸收紫外或者可见 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 (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 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E 大小顺序为σ→σ*> n→σ*>π→π>n→π* 吸收带特征典型基团 σ→σ*主要发生在远紫外区C-C、C-H(在紫外光区观测不到) 跃迁一般发生在150~250nm,因此在紫 n→σ* -OH、-NH 2 、—X、-S 外区不易观察到 跃迁吸收带波长较长,孤立跃迁一般发 π→π* 芳香环 生在200nm左右 跃迁一般发生在近紫外区(200~400n n→π* C=O、C=S、—N=O、-N=N-、C=N ; m) 1、开机 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开关→开电脑→软件→联接→M(光谱方法)进行调节实验需要的参数:波长范围 700-365nm 扫描速度高速;采样间隔: 0.5nm 2、甲基紫的测定

(1)校准基线 将空白样品(水)放到比色槽中,点击“基线”键,进行基线校准(2)标准曲线的测定 分别将5ug/ml、 10ug/ml 、15ug/ml、20ug/ml甲基紫溶液移入比色皿(大约2/3处),放到比色槽中,点击“开始”键,进行扫描,保存 (3)测定试样 将试样甲基紫溶液移入比色皿(大约2/3处),放到比色槽中,点击“开始"键,进行扫描,保存 3、甲基红的测定 (1)校准基线 将空白样品(乙醇)放到比色槽中,点击“基线"键,进行基线校准 (2)测定试样 将试样甲基紫溶液移入比色皿(大约2/3处),放到比色槽中,点击“开始" 键,进行扫描,保存 四、实验结果 1.未知浓度的测定 分别测定了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和未知浓度的甲基紫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谱图如下: 甲基紫在580nm是达到最大吸收见下表: 浓度/μg*ml—1吸光度 50。665 10 1.274 152.048

光电子学实指导书

《光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何宁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3年4月

前言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利用光电子技术实现无线通信,保证通信的有效性是未来通信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和发展方向。二十世纪下半叶,半导体的研究导出了微电子集成电路,同时也制造出了光电器件,它们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微电子技术在向“微”方向的发展上不久将接近极限,而光电子技术还会继续向纵深发展,其应用面将会进一步扩大。 由于光通信具有波束隐蔽、接收天线小、通信速率高、抗电磁干扰和保密性强等优点,1960年激光出现以来,激光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它在民用、医疗和军事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激光探潜、激光雷达、激光成像、激光测距、激光跟踪、激光制导等技术不断涌现,尤其近几年开展的大气光通信和水下光通信都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可以说二十一世纪是光电子技术的时代。 由于光电子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技术科学,而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基本实验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系统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光束调制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电光转换的机理,了解内调制和外调制的实现方法。 2、 掌握光束的衍射角的定义和计算。 3、 熟悉常用电光器件和光测试设备的使用。 二、 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完成光束的直接光强度调制和声光调制。 2、 测试声光调制器的插入损耗和衍射角。 三、 实验原理及步骤 激光是一种光频电磁波,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并与无线电波相似。按其工作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红激光(632nm )、绿激光(532nm )、蓝激光(473nm )三种,将信息加载于激光(载波)的过程称为调制,起控制作用的低频信息称为调制信号。 光波的电场强度为 )cos()(C C C A t E ?ω+= 应用某种物理方法改变光波的振幅(Ac )、频率(C ω)、相位(C ?)、强度和偏振等参量之一,使其按照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那么激光束就受到了信号的调制。 根据调制器与激光器的关系,激光束调制的方法可分为内调制(直接调制)和外调制(间接调制)两种。内调制是指加载信号是在激光振荡过程中进行的,以调制信号改变激光器的振荡参数,从而改变激光器输出特性以实现调制,主要用于光通信的注入式半导体光源中。外调制是指激光形成后,在激光器的光路上放置调制器,用调制信号改变调制器的物理性能,当激光束通过调制器时,使光波的某个参量受到调制。 直接调制是把要传递的信息转变为电流信号注入半导体光源,从而获得调制光信号。根据调制信号的不同类型,直接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种,它们都是对光源进行直接强度调制,调制后的输出光功率是随调制信号而变化的。 声光调制器是由声光介质、电-声换能器、吸声(或反射)装置及驱动电源等组成,声光调制是利用声光效应将信息加载于光频载波上的一种物理过程。当一束光通过变化的声场时,由于光和超声场的互作用,其出射光就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各级衍射光,衍射光的强度随超声波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调制信号是以电信号(幅度)形式作用于电-声换能器上,再转换为以电信号形式变化的超声场,当光波通过声光介质时,由于声光作用,使光载波受到调制而成为“携带”信息的强度调制波。声光调制器原理如图1,直接强度调制原理如图2, 开关K 是连续光和脉冲光的切换开关。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14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14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理学部光信息教研室 2009年5月

设计一、红外报警器 一、概述 红外报警器是利用在红外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制 作的一种光电探测系统,它可以代替人看守或监视一定范围的场所,当有人或异物进入时,可发出声、光 或以其它方式进行报警,告诉它的主人出现了意外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常用的红外报警器,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驱 动电 路 红 外 发 射 光 源 红外 探测 器及 偏置 放 大 及 处 理 报 警 电 路发射部分接收部分 图1-1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图1-1是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由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辐射信号变为电信号,经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后送报警电路。这种报警器实际上分成发送和接收两部分,分开放置。当没有人和物进入这两部分之间时,红外辐射没有被阻断,报警器处于一种状态,不报警;当有人或物进入这两部分之间时,红外辐射被阻挡,报警器立即翻转到另一种状态,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电路放 大 及 处 理 红外 探测 器及 偏置 图1-2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这种报警器实际上只有接收部分,当有人和物进入其监视范围内时,人或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相应的红外 探测器接收后,经过信号放大和处理,就会发出报警。 因此,在设计和选用红外报警器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作出合理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答案不是唯一的。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主动式红外报警器,要求: 1、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距离为1米,当有人或物进入两者之间时,红外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LED闪烁); 2、使用交流市电,但在停电时,报警器应能正常工作,即应有备用电源; 3、设计方案经济、实用、可靠。 三、设计步骤 1、查阅资料,进行调查。 2、复习有关课程内容,如光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等。 3、选择红外发光元件及接收元件。 4、设计发射部分电路。 5、设计接收部分电路。 6、在面包板上进行安装调试,应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元件布线图,再按图施工。 7、测试关键节点的电压波形,并作记录。 四、设计示例框图 要设计一个主动红外报警器,必须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主要是使它们的发光波段与接收波段能够相互对应。 首先查阅光电器件手册,经多种因素考虑选择红外发射二极管SE301A,其发光波段在940nm附近,相应的接收器件选择PH302,其光谱响应曲线的峰值也在940nm附近,这样,发射与接收的光波是相对应的。

半导体a谱仪实验报告

实验6:半导体α谱仪 实验目的 1.了解α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2.掌握应用谱仪测量α粒子能谱的方法。 3.测定241Am核素的α衰变的相对强度。 内容 1.调整谱仪参量,测量不同偏压下的α粒子能量,并确定探测器的工作偏压。 2.测定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并进行能量刻度。 3.测量未知α源的能谱,并确定α粒子能量。 原理 半导体α谱仪的组成如图1所示。 金硅面垒探测器是用一片N型硅,蒸上一薄层金(100-2000 A),接近金膜的那一 层硅具有P型硅的特性,这种方式形成的PN结靠近表面层,结区即为探测粒子的灵敏区。探测器工作加反向偏压。α粒子在灵敏区内损失能量转变为与其能量成正比的电脉冲信号,经放大并由多道分析器测出幅度的分布,从而给出带电粒子的能谱。偏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当多道分析器的道数不够用时,利用它切割、展宽脉冲幅度,以利于脉冲幅度的精确分析。为了提高谱仪的能量分辨率,探测器要放在真空室中。另外金硅面垒探测器一般具有光敏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应有光屏蔽措施。 金硅面垒型半导体α谱仪具有能量分辨率高、能量线性范围宽、脉冲上升时间快、体积小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α粒子及其它重带电粒子能谱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带电粒子进入灵敏区,损失能量产生电子空穴对。形成一对电子空穴所需的能量w,与半导体材料有关,与入射粒子的类型和能量无关。对于硅,在300K时,w为3.62eV,77K时为3.76eV。对于锗,在77K时w为2.96eV。若灵敏区的厚度大于入射

粒子在硅中的射程,则带电粒子的能量E 全部损失在其中,产生的总电荷量Q 等于 e w E )/(。w E /为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e 为电子电量。由于外加偏压,灵敏区的电 场强度很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全部被收集,最后在两极形成电荷脉冲。通常在半导体探测器设备中使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它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到放大器的电荷量成正比。 探测器的结电容d C 是探测器偏压的函数,如果核辐射在探测器中产生电荷量为Q ,那么探测器输出脉冲幅度是d C Q /。因此,由于探测器偏压的微小变化所造成的d C 变化将影响输出脉冲的幅度。事实上,电源电压的变化就可以产生偏压近种微小变化。此外,根据被测粒子的射程调节探测器的灵敏区厚度时,也往往需要改变探测器的偏压。要减少这些变化对输出脉冲幅度的影响,前级放大器对半导体探测器系统的性能越着重要的作用。图2表示典型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和前置放大器的第一级。其中一K 是放大器的开环增益,f C 是反馈电容,1C 是放大器的总输入电容,它等于 '',C C C d +是放大器插件电缆等寄生电容。前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d C Q /,它的等 到效输入电容近似等于f KC ,只要1C KC f >>,那么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f f C Q C K C KQ V - =++- =)1(10 ( 1 ) 这样一来,由于选用了电荷灵敏放大器作为前级放大器,它的输出信号与输入电荷Q 成正比,而与探测器的结电容d C 无关。 1. 确定半导体探测器偏压

非对称双环_光电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胡康哲专业班级:电子1103 指导教师:旷海兰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非对称双环微环谐振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分析 初始条件: 具有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对光纤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计算机;beamprop软件或Fullwav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学习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 2.对非对称双环微环谐振滤波器进行理论学习并分析其滤波特性; 3.用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对非对称双环微环谐振滤波器进行仿真; 4.查阅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正文10-15页,用A4纸打印。 时间安排: 1.2014年12月15日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选题; 2.2014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学习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完成资料查阅,复习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3.2014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5日对非对称双环微环谐振滤波器进行仿真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4. 2014年12月26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绪论 (4) 2 双环微环谐振器 (5) 3 软件简介 (6) 4 滤波特性仿真 (7) 4.1 新建一个电路图 (7) 4.2 定义参数和变量 (8) 4.3 滤波器设置 (9) 4.4 完整CAD图 (13) 4.5 折射率分布 (14) 4.6 仿真 (16) 4.7 改变折射率多次仿真 (19) 5 心得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1 引言 固体表面分析业已发展为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特别是对于固体材料的分析和元素化学价态分析。目前常用的表面成分分析方法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俄歇电子能谱(AES),静态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离子散射谱(ISS)。AES分析主要应用于物理方面的固体材料科学的研究,而XPS的应用面则广泛得多,更适合于化学领域的研究。SIMS和ISS由于定量效果较差,在常规表面分析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近年随着飞行时间质谱(TOF-SIMS)的发展,使得质谱在表面分析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加。本章主要介绍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实验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也被称作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该方法是在六十年代由瑞典科学家Kai Siegbahn教授发展起来的。由于在光电子能谱的理论和技术上的重大贡献,1981年,Kai Siegbahn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三十多年的来,X射线光电子能谱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XPS已从刚开始主要用来对化学元素的定性分析,业已发展为表面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及元素化学价态分析的重要手段。XPS的研究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化学分析,而扩展到现代迅猛发展的材料学科。目前该分析方法在日常表面分析工作中的份额约50%,是一种最主要的表面分析工具。 在XPS谱仪技术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X射线源上,已从原来的激发能固定的射线源发展到利用同步辐射获得X射线能量单色化并连续可调的激发源;传统的固定式X射线源也发展到电子束扫描金属靶所产生的可扫描式X射线源;X射线的束斑直径也实现了微型化,最小的束斑直径已能达到6 m 大小, 使得XPS在微区分析上的应用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图像XPS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XPS在新材料研究上的应用。在谱仪的能量分析检测器方面,也从传统的单通道电子倍增器检测器发展到位置灵敏检测器和多通道检测器,使得检测灵敏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广泛采用,使得采样速度和谱图的解析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XPS具有很高的表面灵敏度,适合于有关涉及到表面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元素化学价态的研究。此外,配合离子束剥离技术和变角XPS技术,还可以进行薄膜材料的深度分析和界面分析。因此,XPS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子材料等领域。 2 方法原理 X射线光电子能谱基于光电离作用,当一束光子辐照到样品表面时,光子可以被样品中某一元素的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所吸收,使得该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以一定的动能从原子内部发射出来,变成自由的光电子,而原子本身则变成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镜技术成绩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2013.3.27 实验名称透射电子显微镜原理、结构、性能及成像方指导教师 式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 初步了解透射电镜操作过程 2. 初步掌握样品的制样方法(主要是装样过程) 3.拍摄多晶金晶体的低分辨率照片(<300000倍)和高分辨率照片(>300000 倍),并对相关几何参数、形态给予描述。用能谱分析仪对样品的成分进行分析。 二、实验基本原理 1.仪器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图像方式提供样品的检测结果,其成像的决定因素是样品对入射电子的散射,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个过程。样品成像时,未经散射的电子构成背景,而像的衬底取决于样品各部分对电子的不同散射特性。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衬底像,透射电子显微镜不仅能显示样品显微组织的形貌,而且可以利用电子衍射效应同样获得样品晶体学信息。本次实验将演示透射电镜的透射成像方式和衍射成像方式。 (1)成像方式 电子束通过样品进入物镜,在其像面形成第一电子像,中间镜将该像放大,成像在自己的像面上,投影镜再将中间镜的像放大,在荧光屏上形成最终像。 (2)衍射方式

如果样品是晶体,它的电子衍射花样呈现在物镜后焦面上,改变中间镜电流,使其对物镜后焦面成像,该面上的电子衍射花样经中间镜和投影镜放大,在荧光屏上获得电子衍射花样的放大像。 2.仪器结构 主机主要由:照明系统、样品室、放大系统、记录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3.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技术 4.图像观察拍照技术 透射电镜以图像提供实验结果。在观察样品之前对电子光学系统进行调查,包括电子枪及象散的消除。使仪器处于良好状态。观察过程中选合适的加速电压和电流。明场、暗场像及选区电子衍射的观察和操作方法不同,应按况选择。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登陆计算机 2( 打开操作软件 3( 检查电镜状态 4( 装载样品 5( 插入样品杆 6( 加灯丝电流 7( 开始操作 8( 结束操作 9( 取出样品杆 10( 卸载样品 11( 刻录数据 12( 关闭操作软件 13( 退出计算机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测量实验

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敏电阻特性测量实验日期2020.09.04 姓名组别04 班级18B 学号 【实验目的】 1、了解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光强与光敏电阻电流值关系测试方法; 3、掌握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4、掌握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5、掌握光敏电阻的光谱响应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6、掌握光敏电阻的时间响应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实验器材】 光电技术创新综合实验平台一台 特性测试实验模块一块 光源特性测试模块一块 连接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光敏电阻在黑暗的室温条件下,由于热激发产生的载流子使它具有一定的电导,该电导称为暗电导,其倒数为暗电阻,一般的暗电导值都很小(或暗电阻阻值都很大)。当有光照射在光敏电阻上时,电导将变大,这时的电导称为光电导。电导随光照量变化越大的光敏电阻,其灵敏度就越高,这个特性就称为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也可定义为光电流与照度的关系。 光敏电阻在弱辐射和强辐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光电特性(线性和非线性),实际上,它的光电特性可用在“恒定电压”下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IP ,与作用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度 E 的关系曲线来描述,不同材料的光照特性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光敏电阻光照特性是非线性的。光敏电阻的本质是电阻,因此它具有与普通电阻相似的伏安特性。在一定的光照下,加到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光敏电阻的亮电流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的符号和连接

【实验注意事项】 1、打开电源之前,将“电源调节”处旋钮逆时针调至底端; 2、实验操作中不要带电插拔导线,应该在熟悉原理后,按照电路图连接,检查无误后,方可打开电源进行实验; 3、若照度计、电流表或电压表显示为“1_”时说明超出量程,选择合适的量程再测量; 4、严禁将任何电源对地短路。 5、仪器通电测试前,一定要找老师检查后方可通电测试。 【主要实验步骤】 基础实验: 组装好光源、遮光筒和光探结构件,如下图所示: 1、打开台体电源,调节照度计“调零”旋钮,至照度计显示为“000.0”为止。 2、特性测试模块的 0-12V(J5)和 GND 连接到台体的 0-30V 可调电源的 Vout+和 Vout- 上。 3、J5连接电流表+极,电流表-极连接光敏电阻套筒黄色插孔,光敏电阻套筒蓝色插孔连接J6,电压表+极连接光敏电阻套筒黄色插孔,电压表-极连接光敏电阻套筒蓝色插孔。光敏电阻红黑插座与照度计红黑插座相连。(RP1的值可根据器件特性自行选取) 4、将光源特性测试模块+5V,-5V和GND连接到台体的+5V,-5V和GND1上,航空插座FLED-IN与全彩灯光源套筒相连接。打开光源特性测试模块电源开关K101,将S601,S602, S603开关向下拨(OFF档),使光照强度为0,即照度计显示为0。 5、将S601,S602,S603开关向上拨(ON档),将可调电源电压调为5V,光源颜色选为白光,按“照度加”或“照度减”,测量照度为100Lx、150Lx、200Lx、250Lx、300Lx、350Lx、400Lx、450Lx、500Lx、550Lx、600Lx电压表对应的电压值U,电流表对应的电流值I,光敏电阻值 RL=U/I。且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1-1中: 6、改变电源供电偏压,分别记录电压为 7V 和 9V 时,不同光照度下对应的电流值,并分别记录于表 1-2 及表 1-3 中: 7、保持照度为 100Lx 不变,调节电源供电偏压,使供电偏压为 1V、2V、3V、4V、5V、 6V、7V、8V、9V、10V,分别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并记录表 1-4 中: 8、按“照度加”,调节使光照为 200Lx、400Lx,记录同一光照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并分别记录表 1-5 至表 1-9 中: 9、使可调电源偏压调为 5V 分别测量不同颜色光在 200 Lx 光照强度下,光敏电阻的电流值,将各个光源 200 lx 照度下光敏电阻的电流值记录在表 1-10 中: 10、将S601,S602,S603开关向下拨(OFF档),将可调电源电压调为5V。将光源特性测试模块的J701与光源特性测试模块的J601,J602,J603插座相连接。观察光源特性测试模块的J701点波形和特性测试模块J6点波形,分析光敏电阻的时间响应特性。 11、将“电源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至不可调位置,关闭实验台电源。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经由过程制作小车可以加大深度对单片机控制的谙练程度,同时开端学习项目研发的过程。小车按照给定的线路行走,有定时,显示运行时间,计时,粗测行走距离等功能。 一、设计要求 (1)自己主动寻迹小车起头处于设置标准样式下,经由过程按键设置运行时间,完成设置时间后,按下起头键小车开始工作,同时显示当前运行的时间。 (2)小车按指定线路运行,自己主动区别直线轨道和弯路轨道,在指定弯路处拐弯,使成为事实灵活进步、转弯儿等功能。 (3)小车行走在预设的时间后,自己主动遏制,数码管显示行走的时间,3秒后显示行走距离。 (4)半途可以按右键强力压制遏制,提早结束,显示行走运间,距离。 二、小车循迹的道理 这搭的循迹是指小车在白色地板上循黑线行走,通常采纳的方法是红外探测法。 红外探测法,即哄骗红外线在差别颜色的物体外貌具备差别的反射性质的独特的地方,在小车行驶过程当中不停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接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单片机就是不是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和小车的行走线路。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有限,一般最大不应跨越3cm。 三、方案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板块、电源板块、寻迹传感器板块、直流电机及其驱动板块、电压比力板块等板块构成。 为较好的使成为事实各板块的功能,我别离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别离进行了论证。 3.1车体设计 方案1:采办皮球电动车。采办的皮球电动车具备组装完备的车架车轮、电机及其驱动电路。但是一般的说来,皮球电动车具备如次错误谬误:首先,这种皮球电动车由于装配紧凑密切,使得各类所需传感器的安装十分不方便。其次,这种电动车一般都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不能适应该标题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的方格地图,不能方便迅速的使成为事实原地保持坐标转90度甚至180度的弯角。再次,皮球电动车的电机多为皮球直流电机,力矩小,空载转速快,负载性能差,不容易调速。并且这种电动车一般都价格价不低。因此我放弃了此方案。方案2:自己制作电动车。经过反复思量论证,我制定了左右两轮别离驱动,前万向轮转向的方案。即左右轮别离用两个转速和力矩基真不异的直流电机进行驱动,车体首部装1个万向轮。由此可以轻松的使成为事实小车坐标不变的90度转弯儿。 在安装时我包管两个驱动电机同轴。当小车进步时,左右两驱动轮与前万向轮形成为了三点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小车在进步时比力平顺,可以制止呈现后轮过低而使左右两驱动轮驱动力不敷的情况。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前万向轮起支撑作用。 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选择了铝合金。用有铝合金做的车架比分子化合物塑料车架越发牢固,比铁制小车更轻便,美不雅。 3.2控制器板块 方案:采用stc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89c5是1个低功耗,高可靠性,超低价,无法解密,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里面含有32k空间的可反复擦写100,000次的Flash只读储存器,3二个IO口,且stc系列的单片机可以在线编程、调试,方便地使成为

电子能谱XPS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电子能谱实验

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电子能谱实验 二、 实验目的 (1) 了解X 光电子能谱(XPS )测量原理、仪器工作结构及应用; (2) 通过对选定的样品实验,初步掌握XPS 实验方法及谱图分析。 三、 实验原理 在现代材料分析中,表面问题是材料研究中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微型材料、超薄 材料、薄膜材料和材料的表面处理等,都离不开表面科学。而X 光电子能谱(简称XPS )则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分析方法。一定能量的X 光作用到样品上,将样品表面原子中的不同能级的电子激发成为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带有样品表面信息,具有特征能量,研究这类电子的能量分布,即为X 光电子能谱分析。 (1)光电发射 在具体介绍XPS 原理时,先介绍光电发射效应。光电发射是指,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收到入射的光子的激发而由发射出去成为自由电子的过程。对于固体样品光电发射的能量关系如下: 'b k sa E h E νφ=--(固体)(1) 其中b E 为相对于费米能级的结合能,h ν为光子的能量,'k E 为光电子的动能,sa φ为样品的功函数。 光电发射示意图如下: 原子能级结合能b E 对于原子来说是特征的,具有特异性,可以用它来标识原子及原子能级。 由样品发射的光电子最终将会被探测器俘获,对于探测器有如下能量关系:

b k sp E h E νφ=--(探测器)(2) 式中,sp φ为探测器的功函数。如下图所示: (二)化学位移 XPS 在进行定量分析的时候,有一项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化学态分析,其中包括化学位移和化学能移。 化学位移是指由于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而引起的结合能的位移(b E ?)。如化合过程+X+Y=X Y -,X 、Y 因电子的转移引起结合能的变化。相应的电子能谱也会发生改变,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区别同一类原子处于何种能态,这为表面分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三)X 光电子能谱仪原理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由X 射线源发出的X 射线入射到样品表面,激发出自由光电子。光电子经过半球形能量分析器后被探测器吸收。探测器将光电子的所携带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由示波器收集并在电脑中显示出来。 XPS 测量原理示意图 X 光电子能谱仪结构示意图

LED灯泡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 实习时间:2013年6月3日至2013年6月14日

LED灯泡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一】项目需求分析 课程设计分为三个独立模块 一、Tracepro学习及操作,完成LED建模与仿真; 二、LED灯泡驱动电路反向设计(完成驱动的原理图设计和PCB版的生成及仿真); 三、LED球形灯泡焊接制作。 【二】实施方案及本人承担的工作 实施方案: 一、第一步骤是安装tracepro软件,并了解其页面基本情况。 第二步骤是熟悉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完成LED灯珠的光学仿真设计。 第三步骤是掌握LED灯珠设计,并了解实际操作过程原理以及LED二次光学设计基本原理。 二、通过分析现有LED驱动电路,对其进行反向设计,画出其驱动电路,并理解其实现原 理。完成LED驱动电路原理图,并仿真得出其结果 三、焊接完成一个LED灯泡,并能点亮。 本人承担的工作: 在本次专业课程设计中,我和我的搭档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所以每一部分的完成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最开始的LED灯外形的绘制,LED灯珠的光学仿真设计,驱动电路的设计,LED驱动电路原理图,PCB原理图并仿真,我们俩都有完成各自的,在之后的交流和共同学习下完成最好的一份。LDE灯的焊接是我们两共同努力完成的。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利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制作出了灯罩的实体图以及LED灯珠仿真,并实现了其光学仿真;其次用Protel 99SE软件制作出了驱动电路原理图以并生成PCB板然后做了仿真;最后在了解了LED灯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它的驱动电路之后,我们焊接了自己的LED灯,并使其点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