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人们对心理学的几种误解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出这种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变化莫测,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失望。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诸多的原因,使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另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诸如晃动的

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等某个小东西上,引导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诱发出昏睡状态。催眠前要先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类人的催眠治疗效果较好。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催眠师来实施。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

误解四: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心理咨询蓬勃发展,越来越火。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再加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动向使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想起心理咨询,以致使它做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另外,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向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必须明确,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重,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日本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砸等破坏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布在一些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误解五: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对心理学有这样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是变态的。这些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这样的偏见呢?一方面,这和我们的人文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认为有了心理困扰是不光彩的事,倾向于自己解决,如果大摇大摆的去心理咨询,就会被人说成是神经病了。另一方面,和媒体的误导有关。为了谋求利润,媒体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接触心理学的,很难逃出这种误导。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便是典型,如《沉默的羔羊》、《精神变态者》、《发条橙》、《催眠》等,描绘了心理变态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应该对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这种偏见负很大责任。人们也常常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谓变态的人,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

题的治疗。和其他医生一样,精神病学家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使用药物;与此不同,尽管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要知道,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误解六:心理学知识就是一般常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研究很不以为然,觉得心理学家整天、整月、整年地搞来搞去,搞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尽人皆知的常识。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误解。心理学知识是来源于一般生活的,但并非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一般常识所能解决和理解的。你不相信吗?下面证明给你看。下面几个常识性问题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试着回答一下,体会一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有什么区别。

(1)牛奶一样多吗五岁的瑶瑶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

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见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的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

瑶瑶的可能回答:a.瓶子里的多b.坛子里的多c.一样多

(2)哪一种决定风险大一些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作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

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a.更慎重b.更冒险c.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心理学上的答案:瑶瑶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七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里体积是不会变的。瑶瑶只有五岁,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便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哪个更重呢?恐怕这个问题,瑶瑶也是回答不了的。

较之个人决定的平均情况,全组的决定很可能更冒险一些。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现象叫做集体极化。这种现象很难直接的预测,但很容易在心理教学示范中被展现出来。冒险转移是集体极化的一种特殊实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位心理学家分别发现了这一实例。尽管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很不相同,但都得出同样的结果:全组决定一般比个人决定更冒险。得出这种结论有两种假设:第一,在小组讨论中,比较冒险的意见更容易吐露,其他的人此时容易被说服;第二,在全组讨论中,由于一般人赞赏冒险精神,因此大多数组员会发现其他人的决定比自己的决定更冒险,这时较为慎重的人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误解七: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作是透视内心世界的一

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对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开始在电影中盛行。这部电影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怎么能等同于整个雨林呢?

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folk psychologist)。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就会乘机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样正确地运用奖励和处罚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和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说明的问题中的一部分。尽管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但“心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常常被冠以“玄”、“神秘”、“不可信”甚至是“伪科学”的名头。如果问非专业的人士什么是心理学,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其中不乏一些偏见和误解,我们先来澄清一些。

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围人得知了你的专业时,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问:“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所思所想。

纠正: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除非他有超感能力(ESP)。

2、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现在,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日渐火热,各种所谓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很多人听到的第一个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词就是心理咨询,并把它当作了心理学的代名词。此外,人们关注一门学科,更容易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它。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所以更为大家所熟知,因此很多人会把心理咨询与心理学等同起来。

纠正: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咨询心理学家的工作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扰,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受。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来访者有心理困扰,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偏差。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就要由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分布在高校、医院,也有一些专门成立的咨询中心。但有一点: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帮助人解决心理困扰,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现在有心理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

3、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能还有过思

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所以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不正常。

纠正: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医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使用药物,他们还必须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与精神病学家不同,虽然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除此之外,大多数研究都探讨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跨文化的比较、人机界面,等等。

4、心理学家会催眠在很多人眼中,催眠术是一种很玄妙的技术,让人感兴趣。而知道催眠术的人,又往往把它和心理学家的工作联系起来。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一是因为弗洛伊德的知名度,二是和几部深有影响的“心理电影”有关。

纠正:催眠术只是精神分析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并非心理学家的“招牌本领”,而且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并不涉及催眠术,他们更喜欢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和行为观察。

5、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这种误会同样是弗洛伊德的影响所致。很多人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就是释梦。这也不足为怪,因为人总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内心深处的秘密有一种顽固的挖掘欲望,而梦似乎是透视内心风景的一扇窗户。许多人因此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又因为弗洛伊德的“代表性”而进一步使之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

纠正:梦的分析只是精神分析流派所使用的治疗技术之一,是心理学工具里的一个起子。

6、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还有一种让心理学者感到伤心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是骗人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呢?一是对心理学科学性的怀疑。二是有些人对心理咨询的“失望”。

纠正: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接收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为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中有很多领域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研究相近,如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至于成功的心理咨询,既需要时间,又需要互动。

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教学文案

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人们对心理学的几种误解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出这种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变化莫测,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失望。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诸多的原因,使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另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

正确认识心理学,走出心理学误区

正确认识心理学,走出心理学误区 听到”心理学“这三个字,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人也会好奇的去探寻一下究竟。当然,也有一部分会担心:学心理学的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看穿我?这个未知的领域被很多人赋予了神奇的色彩和基调,让人向往的同时有那么一丝恐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也慢慢地被人熟知,但是相对我们庞大的群体,了解她的人还是非常少的。因此,对心理学的认识的误解和偏差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但它真的是那么神奇,遥不可及吗? 其实,心理学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并不是深不可测的。心理学通常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有些正好是大家都熟悉,而且经常关心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人印象深刻?人为什么要自杀?男人为什么比女人更爱聊政治?等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学存在很多误解,我们也有必要针对一些误解做一些澄清。这样人们才能更好的去认识,学习并把心理学应用于生活中。 一、心理问题≠不正常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来访者通常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咨询室,在咨询师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绪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咨询的人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

面有问题。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愿或不敢前来咨询。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释,问题就能顺利地解决;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透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 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我们所说的心理治疗是主要诊治神经症患者或者有人格障碍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病人”。心理咨询面向的主要是正常人群,称之为“来访者”,处理的问题多为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婚姻、育儿、疾病、康复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心理咨询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人或者健康的人,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幸福”而进行的“未雨绸缪”式的咨询,而不仅仅是“治心病”。很多同学认为只有负面情绪累积到“病”的境地才要去咨询。这就是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混为一谈,这样经常导致错失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机。如何判断心理咨询的最佳时机?一般而言,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自己无力解决,明显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疾病状态,那应该接受的是心理治疗。 三、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一些来访者把心理咨询神化,好像咨询员应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将心理医生视为“开锁匠”,期盼其能打开所有的心结,所以常常求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望的“豁然开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堆积

对于心理咨询,人们存在哪些误解

对于心理咨询,人们存在哪些误解? 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多,在电影《史密斯夫妇》开篇一幕中,史密斯夫妇多年生活磨平当初的激情,而多些平淡与乏味,互生倦怠的夫妻一起去婚姻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咨询——在美国,这就如同去医院配药一样的普遍行为。 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情形。许多遭遇婚恋困扰的情侣、夫妻,通常不会想到去找专业的婚姻心理咨询师,而多会向亲友、居委会、妇联乃至律师寻求帮助。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婚姻问题、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师缺乏相对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有了心理困扰自身无法解决,却仍然硬撑着,延误了最佳调整时期,最后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困境。那么,人们对心理咨询存在哪些误区呢? 广州心理咨询为您盘点。 一、“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还不太了解。许多人对心理咨询的惧怕等同于对“精神病”,以为进行心理咨询会被人认为“精神不正常”,被认为“心理病态”,即使轻微的心理问题,“捂着”、“瞒着”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导致情况越发严重。 一部分来访者是因为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等过来,通过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其实,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成长问题、灾难性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工作问题、

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职业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 另外,心理咨询具有许多功能,有一个功能往往被人忽视,即挖掘来访者的潜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和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更快乐地工作和生活,积极促进人生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大都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当他们感到心绪不佳时,就会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免影响工作。 二、去心理咨询丢人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国内人出现婚姻问题时常向亲友等寻求帮助,对心理咨询师并不信任,倾诉时也会有所顾忌。 其实,心理咨询最基本的原则里有一项“保密原则”,来访者将内心世界坦诚展示,心理咨询师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帮助来访者接纳、挑战自我。现代有进步思想的人已经毫无顾忌地走进心理咨询室,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三、心理咨询就是简单的聊聊天 许多人以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和他们聊聊天,并直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教他怎么做。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虽然心理咨询在某些程度上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但不帮助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此外,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很多,除了谈话还有其他的,比如催眠、意向对话、精神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但每个来访者的情况不一样,咨询师会通过倾听、分析和探讨,运用针对性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从而帮助来访者对目前所面临的困扰进行客观的分析,梳理并找出问题的根源,对来访者做出启发和指导,让其能更快更好地走出困境。很多来访者因为不了解往往产生误解,觉得这样的谈话根本没有给自己实质性的帮助。 尽管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 四、心理问题都可以一次性解决 不少来访者以为心理咨询就像感冒头痛打针吃药一样,一次两次就可以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因此来之前对治疗抱着很大的信心,一次治疗之后觉得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灰心失望。

心理学

“心理学就像一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知论的门,直到1879年心理学才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和一个名字。” 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哲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华生: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从而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弗洛伊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其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罗杰斯:20世纪中期,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二、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一)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二)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三)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 (四)心理学家都会催眠和解梦 三、心理学中的一些常识 这里是我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中的几个“常识性”问题,同学们不妨试着回答一下,看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的常识是否有所区别。 ★做梦用多长时间?

梦是否是来去一瞬间的呢?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①几秒钟;②一两分钟; ③若干分钟;④几个小时。 你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梦? ①难得或从不做梦;②大约每隔几夜一次; ③大约每夜都做;④每夜都做好几次。 牛奶一样多吗? 厨房的桌子上放着两瓶相同的牛奶。五岁的瑶瑶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向到坛子。这时妈妈问:“瑶瑶,是瓶子的牛奶多还是坛子的牛奶多呢?”瑶瑶的回答可能是: ①瓶子的牛奶多;②坛子的牛奶多; ③一样多。 哪一种决定风险大? 一群朋友准备把合资赌马。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为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最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 ①更为谨慎;②更为冒险; ③既不更谨慎也不会更冒险。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实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的分类: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心理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心理学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格言、真理和半真理的形式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为我们提供了成堆的建议,引导我们走过人生的坎坷。但是你知道吗?有一些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其实是片面或者错误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那些错误的心理学常识。 误解一:发泄比压抑更健康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丁新华说,情绪是有能量的,需要一个空间去让这股能量得到表达和释放,就好比高压锅,如果里面的气体储存过多,超过一定的承受能力,就会爆炸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发泄要比压抑好。有好多不善调节情绪的人,尤其在体验到很多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痛苦等,如果没有很好的方式去释放和转化这些情绪的话,这些情绪能量就有可能会以身体或心理层面的各种问题展现出来,比如头疼、高血压、皮肤病等等,很多的生理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发泄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压抑更健康,但并不是说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还要因时因地因境,进行健康的发泄。 如何发泄是健康的呢?有一个最基本的“三不”原则,就是在不伤人、不伤己、不伤物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比如先给自己一个空间、大声唱歌、用力砸枕头、关着门自己独自倾诉等。然而,丁新华博士也指出,如果自己对别人生气,直接对着别人吼,虽然愤怒的能量是出来了,但是却把这个能

量又传递给了其他人,导致紧张的人际关系,所以这不是建设性的发泄方式,只是图一时之快而已。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发泄比压抑健康?人们或许会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把愤怒发泄出来会让他们感觉更好,而不是等愤怒自行消退。然而,愤怒自行消散说不定会比发泄出来使人感觉更好。 误解二: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 专家指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同的禀赋、兴趣,所有能够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状况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那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的确应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对于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来说,还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班有30、40人,老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老师能做的就是按照普通孩子的一般水平来选择教学目标和内容,这样对于智力和学业水平处于两头的孩子,则很难照顾到其个体差异。现在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会按照孩子的水平来分层展开,比如语文、数学、外语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分为不同的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到不同的课堂来学习,这是在学校教育中很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一个有益尝试。 其实,家庭教育则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场所,因为父母是最了解、最熟悉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气、禀赋、个性,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 误解三:积极心态可以治愈癌症 专家认为,积极心态有助于癌症的康复,但并不代表说就真能治愈,真正的康复需要的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等多方面的治疗和重建过程,因此积极的心态是癌症康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身心是相互影响的,积极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对于癌症的康复非常有利。除了有积极的心态,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在生理层面进行积极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积极心态是你的内心更多处于平和、安宁的状态,对所发生的一切持接纳和信任的态度,不管未来往何处发展。 误解四:人们走向死亡时要经历五个阶段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评《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心理学不是一本正规介绍心理学的书,它没有总结心理学领域已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不是写给即将成为心理学的研究者看的,而是为广大的读者群——应用心理学信息的人们所写。《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其中的与众不同主要强调心理学与大众接受的媒体宣传和读者自以为的心理学的不同,从科学角度逐步阐述心理学的科学性,并在书中以案例的方式解释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原因,其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心理学,从而不被媒体宣传的心理学所误导,不被自身内心的心理学所误导,正确地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此书对于人们了解批判性思维技巧有着重要作用,使人们正确认识心理学这门科学,更好地去理解心理学的论题和人们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下面我将对我通过阅读此书理解最深的几点进行探讨。 充满活力的心理学这章里让我们对科学到底是什么有了新的认知,科学是一套理解宇宙的思考、观察方式及程序,它让我们能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宇宙的运作。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此书讲到科学有三个紧密相连的核心特征:

系统的实证主义,可公开验证的知识:验证性与同行评审,能用实证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对具可验证性之理论的探求。通常我们本科生做科研、搞研究都是做个实验、做个调查,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或调查结果撰写报告或是论文,这样便得到了“成果”而后申请发表,是作业便提交,一般便没有后续了。这样的研究离得到真正的科学成果还有很远,首先,用事实来说话大部分人做到,但也不乏有人为得到预期结果捏造数据,还有一点便是单一的实证主义是不够,有人根据某一个单一实验现象就下结论,这是不正确的,只能是说明有可能有这个结果,揭示世界的规律需要系统的实证主义。再则,一个基本知识是:任何科学发现在没有接受科学界其他人的批评和验证之前,都不能称其为科学知识。科学是通过重复验证这一机制来实现其可公开验证性,要得到认可必须如此,而我们过多地关注论文在哪本杂志上发表,并以此为荣,而很少关注是否得到重复验证。这样看来,我们许多人还缺乏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此书让我们对什么是科学及科学研究是怎样的有了全新的认知,阅读“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呢”让我找到了强烈认可感。 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竭力强调可证伪标准在科学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确,有那么多的科学研究者、研究结果、同一件事还可能被研究出几种或完全不同的结论,这说明有些理论不可能完全正确,这时证伪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去支持一些理论或否定一些理论,这里的否定便是证伪的意思。“在表述科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 观后感

对“伪心理学”说不 金融理财41120055 张梦磊 这本书的原名为”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作者是Keith E.Stanovich.他是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自1983年出版以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我们现在阅读的是第8版。 一开始阅读这本书,真的有点难以理解,头脑中完全没有概念。可是定下心来仔细阅读,发现这本书不像传统学科理论那样枯燥乏味。全书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讨论什么是心理学,如何辨别伪心理学。但是与其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心理学,不如说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科学,如何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书中的例子鲜活生动,容易理解。在诙谐幽默中同时又显示出专业性,书中心理学常见的名词,以及定义都做出了解释,让我知道了科学用语和观点与日常生活中的差别。正因如此,这本书让我读着有点累,有些地方也不是很理解,尤其是一开始翻阅的时候,曾几度放下。在内心的坚持和作业压力下,我冷静下来阅读。在思考中写笔记,在写笔记中再思考,最后写读后感。我特别想感叹,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的太不一样了,科学方法和直觉思考也太不一样了。每当阅读到具体例子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容易理解,然而一遇到理论阐释我就会难以理解。尤其是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是靠自己去理解,思考然后凭借直觉得到答案。而这些答案的正确让我误以为自己是通过科学方法得到的。其实不然。阅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我离真正的科学还有段距离,学术也不严谨、专业,在实践之前我的理论知识还是非常不扎实,需要阅读更大量的经典著作来进步。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关键的特性——科学性就提供给了我们一个认识它了解它的方向和思路。科学性不仅仅是心理学的特点,是所有独立学科的重要特点。理解科学性,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科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曾经辉煌强大。无论从数学,化学,还是宗教文化,我们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仔细一想,中国古代的种种发明创造主要都是依据经验。经验主义,就是仅仅根据现象表面去推断,局限而狭隘,并没有认识到现象的本质导致知识理论得不到推广。古代的什么地动仪,还有观天象等活动,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人依靠千百年的生活经验建造了许多实用的建筑、器具。但是经过一次次的工业革命我们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看看

十大心理学误解事件共23页文档

【转】十大误导心理事件 【编者按】心理世界神秘难测,人们期待着心理学家能解决所有麻烦,这种想法催生了很多理论,但有人过于急着把不完备的想法付诸实践,结果是全世界跟着疯狂,这算不算另一种迷信?本文摘自心理网站“现代心理学”。 V 34]5

J sQmn

候它们的影响是好的;而有时,当把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就会伤害很多人。 y e1h cQ zJa , kN|m 一.模糊之间探测人的内心? Sg} ] 5Mn` +oMe\wYR$r 在30年代,因研究白鼠和鸽子而闻名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发明了言语随机抽样演示器,这一装置无疑受到很多心理分析学者的欢迎。每分78转的录音向听众播放了模糊不清的短语,由听众来分析内容。 b MpC Q yzQ^KqLH 假如你听到一些奇怪的发音,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单词呢?可能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短语。投射测验——是一种强迫人们对模糊的线索进行解释的测验,心理分析学者相信诸如此类的测验能够通向患者的无意识世界。毕竟,我们推测对同一种声音做出不同解释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不同的。斯金纳的测验并未流行,但其他的测验得到流传。最著名的是在19世纪初期,由瑞士精神病学家赫尔曼罗夏为评估人格特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的对称墨迹图。早期的词语联想测验也被认为是一种投射测验,该测验要求患者对普通词汇做出快速反应。 kdH-P v=/U @`6 db 对这些测验的早期评价称赞它们是对人格的“十分安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 12级工程力学2班 姓名: 徐磊 学号: 311207090228 谈谈对 心理学的认识

浅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 古代的许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把人的言行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体亦即灵魂的主宰。按最早出现于1590年的心理学原名Psychology一词系是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指“讲述”,合之则谓:心理学亦即“阐释灵魂之学”。从其语源来看,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或精神的一门学问。 尽管人们研究心理学可谓有着相当漫长的一段过去,但严格说来心理学其实“只有一简短的历史”。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自从与哲学分开以来,发展了一百多年,到今天心理学已经比较普及,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能帮助人类认识自我,改善自身,心理学为了人类的幸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今社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相应的思维方法是有益的。 对于心理学的误解有很多。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也不再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目前,中国的心理学水平还是很低的,大众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深,而且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和利用明显带有“中国特色”,赤裸裸地凸显了功利思维、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等等。 看看市面上流行的种种关于心理测验之类的书籍,许多未经世事的少男少女很喜欢看,因为青少年时期追求自我认同感,中国的教育又一蹋糊涂,所以少男少女们看看心理测验、性格测验、星座算命之类的书籍,喜欢从中了解自我,认识他人。商家是为了发财的,市场需要什么就出什么书,没办法。不过这样做,客观上加深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心理学没有这么肤浅的。。。还有一些人可能会问:学心理学是不是就能知道人心理面想什么?你是不是能看透我的想法,我的精神?那太可怕了,学心理学的人都有点脑袋不正常。。。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还有一些人,他研究心理学是为了别有用心的功利目的,是出于私欲,比如为了讨好领导、占别人的便宜,抓人家心理弱点攻击、控制等等,这些人如果说运用心理学的话,毋宁说是对心理学的一种侮辱!不仅仅是误读而已。其实他们去研究李宗吾的厚黑学好了,这更加合适。 泡妞这个问题,很明显,跟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情圣们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的,都会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至少他们本人就是出色的女性心理学家。所以心理学,似乎变成了泡妞的工具,这是不是误读呢?呵呵,还有,跟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问题了。心理疾病的治疗,这很重要。 芸芸众生,皆有心病。心理学在国外很发达,特别是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深入人心,美国的心理工作者是最多的。按照比例,中国13亿人口,是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可以目前的状况是,中国的心理工作者少得可怜,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还是半道出家,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这其中也有中国国情,在中国,心理工作跟思想政治工作是混在一起,模糊不清的,事实上现在很多所谓的心理医生都是原来搞思想政治工作的。所以,让这些人给你看病,还真有些

冲突的心理学意义

冲突的心理学意义 郭国旗 “我有心理问题吗?我会有心理问题吗?什么人会有心理问题呢……”,这些疑问太过于关注问题本身,而没有关注到真正的心理问题到底是什么? 说到心理问题,你脑际中会浮出什么?“我们到底怎么了?”这可能是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级的人有意或朦胧中体会到的,但体会归体会,不过人们很少去深究它、处理它或运用它。 在这样一个一切都不确定而多变的多元化时代里,“我们到底怎么了?”这才是一个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照理已到了一个懂得抽象思维的成人年龄了,可让人迷惑的是,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生自身,总爱把自己当作未成年的幼稚孩子来对待,仿佛这就是青春的时髦。不然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讲座、那么多的教材……总要给大学生讲生动的故事、可爱的动物寓言呢?仍然把大学生当作婴儿“宝宝”一样的呵护,大学生真的是一点抽象的思维都不会吗? 这种情况是一种现实和普遍的需要吗?为什么写作中不能有一些深层的分析呢?为什么不能有一点触动现实真相的冲击呢?大家何以非要互相的隐瞒和欺骗呢?难道人类之间的冷漠己经使人不把他人当人看待了吗?所有这一切,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怎么了?社会怎么了?我们和社会怎么了?”这才是需要人们深究的根本问题,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作者本人,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心理问题并不可怕 “一般的人都有心理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所有的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都有心理问题或困惑。 有心理问题的人如同你和我一样的正常,人们不太喜欢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因而常把心理问题归到不正常的一类。就像,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把制造这种事情的人归结为精神不正常的人所为,而正常的人是根本不会做这种事的。 近年来发生多起恶性杀人的事件,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人们本能的反应是把凶手说成一个疑似精神病或有精神病的人,因为在人们的思维逻辑中,正常人是做不出这种残忍的事的,把这种人归类到精神病人或不正常,人们就可以欣赏这出惨剧、真切的感受这种惨剧,而又不必担心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导演同样的悲剧,更不会想到这样的惨剧也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自我防御,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种防御是一种阻碍认识真相的自欺,并且让人不做有效的行动而能心安理得。 可怕的是过度的防御 不求取事情的真相会让人感到心中轻松,但同时也掩饰了真相,而使不幸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地发生。因而,可怕的不是人是否有心理问题,而是这种自欺的思维,人们做而不知道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一种支配人远离真相的逃避。 “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启示,告诉人们对一些事情有不了解或不深知或没有做好准备的启示,“问题”是人们提升的一个转折点。所以说“问题”不仅不可怕,而且还非常得可爱,它启示我们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就会避免悲剧频繁得重复上演。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光顾“问题”,而且又知道“问题”中深藏着价值的人,你就不会那么地害怕“问题”了,并且因你对“问题”的思维转变,

被误解的七大心理学问题 (1)

被误解的七大心理学问题-教育心理学论文 被误解的七大心理学问题 心理导读:心理学名词太枯燥了?那是因为你的功力还太浅!快来看看下面这位大神级别的童鞋对心理学名词的妙解吧。他用一个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诠释了心理学上的三大类难解的名词。 华牧之/文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地发出这种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到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变化莫测,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失望。由于人们

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诸多的原因,使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 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 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令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的主宰。按最早出现于1590Psyche与logos 尽管人们研究心理学可谓有着相当漫长的一段过去,但严格说来心理学其实“只有一简短的历史”。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方法被广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国家、哲学家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自从与哲学分开以来,发展了一百多年,到今天心理学已经比较普及,并且越 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能帮助人类认识自我,改善自

身,心理学为了人类的幸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今社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相应的是有益的。 对于心理学的误解有很多。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也不再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目前,中国的心理学水平还是很低的,大众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深,而且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和利用明显带有“中国特色”,赤裸裸地凸显了功利思维、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等等。 看看市面上流行的种种关于心理测验之类的书籍,许多未经世事的少男少女很喜欢看,因为青少年时期追求感,中国的教育又一蹋糊涂,所以少男少女们看看心理测验、性格测验、星座算命之类的书籍,喜欢从中了解自我,认识他人。商家是为了发财的,市场需要什么就出什么书,没办法。不过这样做,客观上加深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心理学没有这么肤浅的。。。还有一些人可能会问:学心理学是不是就能知道人心理面想什么你是不是能看透我的想法,我的精神那太可怕了,学心理学的人都有点脑袋不正常。。。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还有一些人,他研究心理学是为了别有用心的功利目的,是出于私欲,比如为了讨好领导、占别人的便宜,抓人家心理弱点攻击、控制等等,这些人如果说运用心理学的话,毋宁说是对心理学的一种侮辱!不仅仅是误读而已。其实他们去研究李宗吾的好了,这更加合适。 泡妞这个问题,很明显,跟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情圣们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的,都会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至少他们本人就是出色的家。所以心理学,似乎变成了泡妞的工具,这是不是误读呢呵呵,还有,跟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问题了。心理疾病的治疗,这很重要。 芸芸众生,皆有心病。心理学在国外很发达,特别是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深入人心,美国的心理工作者是最多的。按照比例,中国13亿人口,是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心

澄清对自体心理学的几个误解徐钧

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新发展,不过对于自体心理学由于许多与客体关系概念的仿佛类似,还有对于自体心理学文献阅读的局限,所以经常引起误解.这里就几个经常出现的一般误解作一个简单的澄清。 1、自体心理学的发生来源于自恋型人格障碍(DSM所定义的) ——这是错误的。 这里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不是指DSM所定义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而是指一系列自体缺损的自恋型症侯群。在科胡特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或自体缺陷疾患定义中,它除了DSM所定义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还包括神经症,也包括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甚至反社会人格障碍等等。 2、科胡特仅认为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传统的一个补充。 ——否定,这不是全面的。这是把科胡特有利传统精神分析的观点断章取义拿出来说的原因。 按照科胡特著作中观点的进展来看。 在1971年的著作中,他还作为一种技术来讨论自体心理学的某些理念,但自体心理学可以说还没有正式被提到议事日程。 在1978年的著作中,他发展出自体心理学的框架,提出有五种自体缺陷,包括部分神经症等等的治疗。这时候他主张传统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平行互补的理论观点,也就是以上认为的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传统的一个补充。

但到1984年出版的他的遗作(科胡特逝世于1981年11月)中,科胡特已经很明显的驳斥了传统精神分析诸根基性概念——俄底浦斯 情结等,也不再使用超我等等概念。在科胡特看来,俄底浦斯情结的形成并不是人类的先天性宿命,而是不善于养育的父母之于儿童自私且没有耐心及其不神入的不良后果。如果父母居然在家庭的孩子、父、母的三角关系中竞争,正如那个希腊故事中所阐述的,那对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能自私的准备杀死和抛弃亲生孩子,这是一种对于自体胜任感的伤害性行为。这一不神入自体客体,导致孩子的自体胜任感的崩解,随之而起的就是暴怒和衍生的攻击行为。所以俄底浦斯情结绝非人类命运必须面对的诅咒,而是某些无法神入的人类在家庭中扭曲关系的后果。 俄底浦斯情结在自体心理学看来,绝非所有神经症的源头,而最多是少部分神经症的原因。而即使是部分神经症的源头,也是由于自体客体神入失败而次生的引发的自体缺陷感。 基本到1981年,科胡特和支持者基本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体系。 3、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客体就相当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客体(内在或者外在的)。 ——如果从这点去理解自体心理学,当导致对于自体心理学的重大误

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

人们对心理学的几种误解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出这种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变化莫测,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失望。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诸多的原因,使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另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诸如晃动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10篇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10 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10 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心理学,说不,读后感,10 篇,对伪心理学说不,一本,基思,斯,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读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对伪心理学说不》是一本由基思?斯坦诺维奇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 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一):防忽悠 4 大定律——《对伪心理学说不》 近来读《对伪心理学说不》,从中总结出以下 4 条防忽悠定律,认真学习,定期温习,有助于防火防盗防忽悠,对于强心健脑,防患于未然,大有裨益。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二):一读再读 这本书是“howtothinkstraightaboutpsychology的第”版翻译版。

第7 版的时候,杨中芳老师主持出版,译作《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当时就是心理学专业十分推崇的读物。 这个版本的翻译更为顺畅,读起来更舒服。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三):对“伪科学”说不与其说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到不如说是一部科普作品。作者告诉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逻辑、实验、文字才称得上是科学的,其他通通都是伪科学。 对心理学具体的理论内容什么的到没有介绍,就是告诉你什么才 是真正的、科学的心理学,什么是拿心理学做幌子的骗子。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四):对伪心理学及其他伪科学以迎头痛击 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这本书: 1. 对诸如星座学、色彩心理学、几型人格之类伪心理学的杀毒剂; 2. 对可证伪、相关与因果、安慰剂和对照组、概率与偶然等等科学研究方法或科学研究理念的形象介绍; 3. 一个思想成熟的人所应掌握的认识世界的武器——注意,不仅仅是认识心理学,是认识世界。 力荐。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五):入门 教人批判性思维,实验心理学的内容很多都有涉及到,概率中的独立事件,汉斯其实并不聪明,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籍。还是值得一看的。相关并不是因果关系。培养人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还有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猜测。还有星座什么的都是浮云。套用到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