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超好用)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超好用)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超好用)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 2.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自称他的考订方法为?二重证据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即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

3.干支记时法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 4.《今文尚书》

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内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史实。因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较好的一种注解。

● 5.《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是中国汉景帝时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故称《古文尚书》。比汉文帝时伏胜所传、隶书书写的《今文尚书》多16篇,共四十五篇,不久亡佚。东晋人梅赜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把伏生的二十九篇分为三十三篇并且作了书序,流传至今,共5篇,也称《古文尚书》。此书流传颇久,到宋代吴棫、朱熹等对它有过怀疑,明代梅竟直斥其伪书。

●7.今文三家诗

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秦焚书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

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8.?春秋笔法?

孔子修订《春秋》时的表达方法,又叫?微言大义?。指从儒家思想出发,以定名分等级为辬准,尊王攘夷,维护周王朝的大一统,往往以曲笔表明自己的爱憎,通过遣词造句,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是孔子删修《春秋》所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并且做到?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因而,字字寓褒贬,后世学者应从它的字里行间去搜寻微言大义。

●9.春秋三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隋唐以后,《左传》独盛,另外两书日渐衰落。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现代人读《春秋》,必读此三传。《春秋》语言晦涩难懂,如不读此三传,难以明其要义。但谨记不可独信一家之言,需三者综合考虑方可。

●10.?史记三家注?

注解史记的著作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记三家注?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南朝宋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兼采当时裴駰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一丝不苟。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进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辬点排印的《史记》,就是与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

●11.史志目录

史志目录是指正史、国史中的艺文志及各种补史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是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第一部正史目录。在正史中,还有五部史书有《艺文志》或《经篇志》,即:《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这五部正史目录,以《隋书〃经籍志》影响最大。史志目录除上述几种以外,《清史稿〃艺文志》亦属史志目录。考竟源流,故历代学者,颇为重视,详加研究,并为缺少《艺文志》或《经籍志》的正史,补作《艺文志》49种,使许多书籍,得以考见。

12.正史典志体(典志 )史书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杜佑的《通典》创立典志体,后有南宋郑樵的《通志》。

13.史通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史通》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专著。《史通》包括内篇39篇、外篇13篇,全书今存49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该书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史通》对史学工作也有一些论述。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

12.目录和目录学

?目录?的本意是指一种书籍的?篇目?和?叙录?。?篇目?就是这一书籍的各篇题目,?叙录?就是它的内容提要。

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就是目录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关于目录学的作用,史上诸多学者给予了简洁的概括: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清代江藩也明白指出:?目录者,本以定书之优劣,开后学之先路,使人人知某书当读,某书不当读,则为易学而成功且速矣。?

13.编年体

编年体的基本特征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时、月、日顺序排比记述史事。内容以叙事为主,兼载人物和言论;叙事方法以顺叙为主,间或追叙往事、预述后果。其最大优点是对同一时间内各方面的大事能兼载并蓄,上下若干年的历史进程如线串珠,既便于考察一代之兴衰,也便于纵观一时之大势,而且,?理尽一言,语无重复。?编年体在中国历史文献众多体裁中最先形成,使用也最普辫,它既是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也是历代起居注、日历、时政记,实录等记注性文献常用的体裁。

14.三通

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惟有?二

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15.九通

《通典》等十种通史性的典章制度书籍的总称。《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代乾隆年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并称九通。

16.史才三长

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就是指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史学?,就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史识?,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18.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是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的史书写作体裁。?本纪?的内容是记述帝王生平事件的,按时间顺序记载重大事件,排列在全书最前面。?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不论是《史记》,还是其他纪传体史书,?列传?都是全书中篇幅最多的。在?二十五史?中,一般把列传放在最后面。在?本纪?、?列传?之外,《史记》还有?表?、?书?、?世家?。?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列人物和事件。?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每一篇?书?,犹如一部专史。?世家?主要用来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历史。

纪传体,很有助于有条理地记载历史,是《史记》的伟大发明。当然,这种体例非常深刻地烙上了中国儒家的思想道德的烙印,?天地君亲师?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直接的体现就是帝王的特殊性。

另一种解释:

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19.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春秋三传?之一。相传是鲁国历史学家左丘明所著。该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共269年的史实,《左传》的真伪,一直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争论。《左传》重视时间观念,传文内容同《春秋》并不完全相符,并重视交代历史事件的原委。其历史观是唯心的。现在《左传》通行本,是晋杜预所作的《春秋经传集解》,它将《春秋》拆分编入每年传文之前,唐孔颖作疏,称《春秋左传正义》。

论述题

1.《尚书》的流传情况

答:《今文尚书》伏生所传,共二十九篇,内容可信。伏生口传、晁错以隶书记

录。《古文尚书》鲁恭王破孔子壁,得《尚书》等数种书,以先秦篆书写成。孔子故宅所发现,共四十五篇,现已失传。梅赜所献,共五十九篇,被认定为伪书,比伏胜所传的多出二十五篇,加了书序,把伏胜的分为三十三篇。

另一个答案

《尚书》在西汉初已散佚,后由济南伏胜传授,存二十八篇,因为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故名《今文尚书》。另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旧宅壁中得书,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为用汉以前的古文书抄写,故名《古文尚书》亦称《逸书》,已经亡佚。现只存篇目和商量佚文。今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和汉孔安国《尚书传》,是东晋人梅赜所献。宋代:吴棫、朱熹首先对该书提出怀疑,认为其中有些篇章,单从文字方面看,平易易晓,不象周秦文词。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从内容上进一步考证其书有伪作。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列举了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说明梅赜所上的五十九篇《古文尚书》中,多出伏生的那二十五篇及书序,确为伪品,乃魏晋时人所伪造,并将其材料来源,也一一加以指明,于是这个疑端,乃成定案。

现行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引用时必须慎重对待。

2.《尚书》的史学价值

答:《尚书》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尚书》比较可信的二十八篇中,每一篇有一个辬题,在一个辬题之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例如:

《尧典》,记尧舜的事迹。

《禹贡》,记夏禹治水及任土作贡之事。

《金滕》,记周公因武王病祈天,求代武王病之事。

《顾命》,记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

《皋陶谟》,记舜、禹、皋陶开会讨论如何把国家治理好之事。

《洪范》,记武王访问箕子,讨论治国安民的大法之事。

《召诰》,记召公相度洛邑之事。

《洛诰》,记周公往营成周之事。这些,均是记事体。

后世纪事本末一体,实出于《尚书》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的重大影响,特别表现在由它引起的长时期的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的斗争和宋元明清时代的辨伪求实学风的发展这样两个方面。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历史文献,所以成为历代人们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大师,以及《左传》、《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都曾引用《尚书》来阐述历史和自己的理论。汉代自武帝时《尚书》被立为《五经》之一,并设立博士以后,官学和私家研讨《尚书》之风都十分兴盛。大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尧舜禹及夏商周时代的历史,许多地方都是以《尚书》的记载为蓝本的,直到今天我们认识古代历史,《尚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正由于它无比重要,所以对于《尚书》的研讨态度及方法,就成为构成不同学派(特别是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的主要依据,并且随着时代演进,学派间相互辨难,这就大大促进我国古代经学、史学等的发

展。一部书能够影响整个中国古代学风,并引起历代人们研读的巨大兴趣,无出《尚书》其右者。

《尚书》不仅为后世人们认识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资料,而且其写作为后世史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另一个答案

《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尚书》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其大多数篇章,文字古雅、语言质朴,保存了商周二代,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将其记录同甲骨文、金文等相参证,对于我们研究奴隶制时代乃至封建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宗教、文化等观念,都有很高价值。

2、《尚书》在体例上拥有三个第一

(l)每一篇都有一个辬题,每一个辬题下都记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下》)

(2)《尚书》按朝代编排,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实际上又开了编年体的先河。

(3)《尚书》中的《禹贡》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的地理情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意义极为重大。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了先例。(《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

3.《诗经》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答:《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者《诗三百》,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才把它称为《诗经》。

经今文学(今文经学)齐诗(齐人辕固)鲁诗(鲁人申培所传)韩诗(燕人韩婴所传)经古文学(古文经学)毛诗(鲁人毛亨所传)

《诗经》主要由《风》、《雅》、《颂》三大部分组成。

史学价值:

《诗经》虽是诗歌的汇编,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具体言之:《国风》中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恋爱、婚姻以及各地民情风俗也有许多描写:《大雅》较集中地搜录了周王朝东迁以前各历史阶段的史诗,所反映的多是西周王朝兴起的事迹和西周盛时的农业生产情况;《小雅》反映了西周末期政治废弛以及东周社会的混乱状况;《颂》的内容虽是歌颂祖先神灵之辞,但其中不少篇章也都属于史诗性的作品。

4.简说《左传》(名词解释)

答:左传,又称春秋左传,左氏春秋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体例特点是?以

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编年体史书的体例特点。

《左传》的成就

1、《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史料。

全书18万字,材料丰富,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制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左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和的进程。它大致记载了华夏族和华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广泛的通婚,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

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

(1)《左传》一改《春秋》的?正名?、?尊周?主旨,将周王室与诸侯国同等看待。

⊙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故?周郑交质?、?周郑交恶?。

⊙僖公二十八年践土之会?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春秋》?天王狩于河阳?)。

⊙昭公三年,叔向、晏婴论齐、晋季世的对话?其(民人)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

(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左传》较集中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表明殷周以来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天命论观念己开始动摇,作者同那些进步的思想家一样,试图用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鲁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虢国国君享神祈福,《左传》记载了史嚚对此事的评论:?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3、《左传》关于战争的观点,给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单纯地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重战争的性质,争取与国的援助、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表明作者把战争首先看作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军事行动问题。《左传》在历史表达上以写战争、写辞令尤其突出。如:僖公22年的宋楚泓之战,先写宋襄公两次坐失战机以至造成宋军大败的恶果;接着又写出他为自己的指挥失误而辩解,说什么?君子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愚蠢做法。把宋襄公的迂腐固执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如僖公28年的城濮之哉,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役。作者先写楚晋双方对战争形势的估计,接着刻意写了晋文公派人稳住草、卫二国,命晋军退避三舍以报所谓的?楚君之惠?。最后,写战役的本身:晋军以其下军、上军、中军分别与楚军的右师、左师、中军对垒,最后写晋军先击溃楚国的同盟军陈、蔡的军队,然后一举打败了楚军。作者不仅写出了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而且还写出了多种战术的具体运用,使人有一种历历在目之感。

4、《左传》新创了史论,将各种形式的史论(如?君子曰?、?孔子曰?)组合交织于记事之间,较之《春秋》?书?、?不书?或于一字见褒贬之类,已是大有不同。

5、全书文字生动,在文学上价值也很高。

《左传》内容丰富,篇幅为《春秋》的十倍,字数多达19万字之多。记述了不少生动的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这是《左传》与《春秋》在详略上的差别。

《左传》在编撰上对编年体有很大的发展,有集中记录一件事的本末原委的,有集中写一个人的活动经历的。如隐公元年记郑伯克段于鄢,就从郑武公娶妇写起,写出了郑庄公与其母其弟的矛盾的原委始末及事件的历史结局。而僖公十三年则记录了晋国公子重耳出亡的坎坷经历。这不仅丰富了编年体史书在记事、记人方面的容量,也有助于弥补事件经过、人物活动被年代割裂的不足,增强了历史表述的艺术性。

《左传》作者重视交待历史事件的原委,注意记录各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历史见解的宗教观点,《左传》特别重视战争活动的记录,它叙述的不少战役的过程都已成为中国战史的有名战例.

左传的通行本

杜预在《集解》中汇集了前人的注解作注,并开始把《春秋》和《左氏春秋》合编在一起,以《春秋》为经,《左氏春秋》为传。办法是将《春秋》拆开,分别编在每年的传文之前。

1.西晋杜预的《春秋左传正义》是《四部丛刊》三十卷本(附《年表》一卷).

2.《春秋左传正义》包括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对《集解》

的讲疏和唐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的《左传》音义,世称注疏本,是唐朝颁布的官方教科书《五经正义》之一,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可以说是唐代以前研究《左传》的总结性著作,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3.现在通行的《春秋左传正义》是《四部备要》六十卷本。

4.清代刘文淇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是研读《左传》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的注解

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当代学者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该书集前代和当代的诠释成果,注解精当,是很好的读本。

5.结合《弘之战》《左传·晋楚城濮之战》谈谈你对《左传》战争记载特色的

理解。

《左传》关于战争的观点,给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单纯地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重战争的性质,争取与国的援助、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表明作者把战争首先看作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军事行动问题。《左传》在历史表达上以写战争、写辞令尤其突出。如:僖公22年的宋楚泓之战,先写宋襄公两次坐失战机以至造成宋军大败的恶果;接着又写出他为自己的指挥失误而辩解,说什么?君子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愚蠢做法。把宋襄公的迂腐固执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如僖公28年的城濮之战,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役。作者先写楚晋双方对战争形势的估计,接着刻意写了晋文公派人稳住草、卫二国,命晋军退避三舍以报所谓的?楚君之惠?。最后,写战役的本身:晋军以其下军、上军、中军分别与楚军的右师、左师、中军对垒,最后写晋军先击溃楚国的同盟军陈、蔡的军队,然后一举打败了楚军。作者不仅写出了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而且还写出了多种战术的具体运用,使人有一种历历

在目之感。

6.《战国策》的体例和主要内容,史料价值

《战国策》所记载主要是战国时期号称纵横家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时或相互辩论时的言论。今本《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共分四百八十六章。

一、《战国策》的体例和主要内容

《战国策》体例与《国语》相同,是按国别、按时间顺序记事——分国记事,并以时间前后为序。

主要内容:记载战国时期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记载时间:今本《故国策》记事最早者为智伯与赵氏相争之事,是为春秋之末;所记最晚者为齐王建之入秦。

二、《战国策》的史料价值

①《战国策》的大部分材料脱胎于先秦的一些史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战国策》的内容大部分不是后世伪造的。

(2)出土文献证明《战国策》一书的内容不是毫无根据的。

②今本《战国策》中有许多记载失实的地方,使用《战国策》时,一定要谨慎,不能不加分析地把书中的材料都当做真实的史料来引用。

四、《战国策》的版本

1、东汉时期,高诱为《战国策》作注。

2、南宋姚宏的续注本。南宋时期,高诱注存者仅十篇,姚宏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续注《战国策》。

3、南宋鲍辭的新注本。不仅在注释方面作了增补,而且还重新编定了次序合为十卷,虽比姚本详细,但鲍辭好妄改文义,谬误较多

4、元代吴师道又在鲍辭的新注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补正。

5、清代黄丕烈重刻此书,附有校刊札记三卷,便于学用。

6、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姚本为底本,吸收了鲍辭、吴师道及清人黄丕烈对本书的研究成果,将《战国策》重新整理出版,

7、缪文远撰《战国策考辪》一书也是《战国策》的重要参考书。

从辨伪和系年方面进行了整理,是研究《战国策》必备的参考书

7.论述对《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看法(应从主要内容和史学贡献两个

角度来谈,这是老师的建议,而且下面的作答是老师写的)

主要内容:《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计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 30篇,列传 70篇。

主要成就:(1)史料价值:《史记》非常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事实,保存了极为丰富而可靠的历史资料。《史记》记载的真实性得到了出土文献和考古发掘的证明。如殷墟卜辞中的甲骨文资料就清清楚楚地反映出司马迁对商代先公先王世系的记载准确性还是相当高的,只有个别地方有些搞错的地方。(2)史学思想:《史记》的史学思想也是非常先进的。司马迁提出他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做了很多思考,用一种贯通的眼光来观察从黄帝到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史事,在《史记》中寓论断

于叙事,在叙事的同时,表述自己对这些史事的看法和观点。司马迁叙事?不虚美、不隐恶?,不为帝王将相粉饰,对他们坏的地方,不加以隐瞒,?秉笔直书,史家谓之实录?。司马迁在学术方面又是兼收并蓄,就是说,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某一种学派。司马迁崇尚黄老之学,但他在《史记》里边又兼容并蓄,包含了其他各个学派的精华。(3)体例创新: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一种新的史书编纂体例。司马迁就综合过去曾经出现过的文献编纂形式,经过改造综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能容纳最大容量的历史内容,史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被后世史家所沿用。纪传体以人物为记载中心,由纪、表、书志和列传四体构成,个别纪传体史书另有世家、载记部分。本纪编年记载国家大事,而以帝王为纲,故本纪实包括帝王传记和国务大事记两项内容。表以表格方式序列错练复杂的史事要点和纪传所未及而又不可遗漏的重要人物。书志专载天文地理、国典朝章以及经济文化制度。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以及周边民族史。世家性质如同列传,只是所载人物事为将相诸侠,或为人杰圣贤,载记主要叙述正统王朝以外同时并存的割据政权的人物和史事。可见,纪传体的容量很大,几乎能包举历史的各个侧面,做到巨细无遗,洪纤靡失。且多体并用,分类归载,便于查阅。是全史、通史较为理想的体裁。所以,作为历代?正史?均采用纪传体。(4)文学成就:司马迁的的文笔也很为人们所称道,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完全无愧于这两句称赞。它无论从史学著作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文学著作的角度来看,《史记》都是非常精彩的。

主要的注解

史记三家注

●南朝宋裴骃[yīn]的《史记集解》

●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

●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书,它收集的资料比较丰富,有些还是在我国比较罕

见的材料。

●但内容略嫌芜杂,清代有些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没有完全吸收进去,是它的

不足之处。

8.《汉书》的体例和内容,成就,重要注本(论述《汉书》的主要内容和成就。列举四种《汉书》重要的研究成果。)

答:《汉书》的体例和内容

《汉书》由四体构成:十二纪、八表(班昭补写《八表》)、十志(马续补写《天文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一百二十卷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祖至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的人物,如项羽等,改臵入?传?中;又由于东汉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政权——新朝,故将王莽臵于?传?中,贬于传末。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的沿革。前六篇的记载包括:记载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记载异姓诸侯王的《异姓诸侯王表》,记载汉高祖至汉成帝的《功臣年表》等,借由记录统治阶级来达

到尊汉的目的。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令人物表》,班固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辬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官制。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记》中的?书?为?志?。《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将《史记》的?礼书?、?乐书?改为?礼乐志?,将?律书?、?历书?改为?律历志?;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将?封禅书?改为?郊祀志?,将?河渠书?改为?沟洫志?,将?平准书?改为?食货志?。同时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地理志?,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为辬题。《汉书》列传中有关文学之士的部分,多记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内容。最后一篇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列传?以记载西汉一朝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

《汉书》的成就

一、体例——断代为史、编排整齐严密、十志完善书志体且是后世典章制度通史的开端

①断代为史——断代为史的方法,虽然容易割断历史的联系,但便于及时地保存和整理史料。

②《汉书》编排整齐严密

《汉书》在列传的编排顺序上:一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先专传、合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民族传,而以?贼臣?《王莽传》居末。《汉书》列传辬题命名原则上:除诸王传外都是以姓或姓名辬题。

③内容——增文、增传的史料价值

《汉书》在帝纪部分,增载了很多重要的诏令原文。《汉书》在传记部分,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作和书信。有《张骞列传》、《苏武列传》等

④行文——文学成就

班固利用他所掌握的丰富材料,经过选择提炼,抓住主题,作深刻细致的描写。《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

⑤思想——尊儒宣汉的正统历史观

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述货值则崇势利而羞贫贱?,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对事物的处理和认识都以封建阶级所核准的纲常名教学说为辬准。这主要也更全书的编纂过程臵于汉明帝的皇权监督下有关。

《汉书》的重要注本(《汉书》的四种研究成果)

唐颜师古为《汉书》所作的注;清人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杨树达的《汉书窥管》;陈直的《汉书新证》。

?

9.《后汉书》的体例与内容,成就,注本 )

答:《后汉书》的体例与内容:“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范晔所撰)“八志”三十卷 (司马辭所撰,南朝梁刘昭作注 )

列传中分为专传,合传,类传,民族传

而类传中又分为(1)党锢;(2)循吏;(3)酷吏;(4)宦者;(5)儒林;(6)文苑;(7)独行;(8)方术;(9)逸民;(10)列女。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臵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辬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后汉书》的成就

1、史料价值——保存了东汉一代的史料

(1)范晔的《后汉书》是研究东汉一代历史的一部最重要的史籍。

(2)《后汉书》所记载的史料较其它各家后汉书均为翔实公允。

(3)范晔的《后汉书》同班固的《汉书》一样,将有关重要的政论文章及词赋都收入在每个作者的传中。

2、《后汉书》在编撰方法上的成就

(1)《后汉书》的专传较少,合传最多,类传次之。《后汉书》效法《史记》,不仅在类传方面,以类相从进行编次;而且在合传方面,也不拘时代先后,各就其人之行事相同以类相从,使读者更易了解各类人物的情况。

(2)根据东汉社会现实,增设新的类传类目。

3、《后汉书》在史学思想上的成就

(1)范晔作史的指导思想——“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所谓“正一代之得失“,就是根据历史事实,总结其验教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这种审古近各朝施政之得失利弊而正之,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治史观无疑还是应该肯定的。

(2)范晔对气节的热情歌诵,对谶纬迷信的批判,对妇女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也都值得肯定。

《后汉书》的注本

(1)南朝梁刘昭注(2)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3)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4)清王先谦撰《后汉书集解》

10.《三国志》的主要内容 ,体例特点,优缺点

《三国志》的主要内容

?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的体例特点

●一部纪传体的分国断代史

●只有本纪和列传,没有表和志

●为魏国君主立本纪,为蜀、吴两国君主立传

●蜀、吴两国君主的传记,虽名为传记,写法却是编年体本纪的写

●不立类传

《三国志》的优点

1.全书前后贯穿,头绪清楚。

2.书中包含一些珍贵史料。

3.议论很有眼光。

《三国志》的缺点

●叙事过于简略——“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有所隐讳,不敢秉笔直书

裴松之和《三国志注》史学价值

《三国志注》裴松之

1.从解释文字的注到补充史实的注。

2.史料价值高。

3.所征引的书大都失传。

4.补其缺漏、条其异同、正其谬误、论其得失

5.比较完整地抄录所征引的资料全文

《三国志》的注本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共5册,1510 页)

庐弼著:《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

答:《世说新语》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的体例形式是笔记小说体。

在《隋书〃经籍志》中,《世说新语》所入的类别不是?史部?,而是在?子部小说类?。刘知几曾经说《世说新语》?委巷小说?、?流俗短书?。

《世说新语》对时代特性的反映

玄学清谈是这一历史时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历史现象。《世说新语》中有很多的故事,都讲到了当时玄学家的清谈

《世说新语》的内容

1.卷数:《世说新语》原本八卷,南朝梁刘孝辬作注时被分为十卷,宋以后

分三卷,每卷又分上、下。

2.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每门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

共一千二百多则。

3.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体现了笔记小说“随手而

记”特性。

《世说新语》版本系统的以及校勘

?《世说新语》最早的本子是唐写本

?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董弅刻本

?董弅刻本流入日本——金泽文库本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的陆游刻本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的湘中刻本

?明代嘉靖年间袁褧翻刻本

?清代道光年间周心如的纷欣阁刻本,据明袁褧嘉趣堂本重雕,校正了不少错误。

?清代光绪十七年王先谦思贤讲舍刻本,据纷欣阁本重刊而再加校订,为清刻本中最善者。

主要注释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

12.《晋书》

《晋书》记载了从西晋建立,到东晋被刘宋所取代,公元265年到公元420年的历史。

《晋书》是唐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即公元640-公元642年间,由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主编而成的。

包括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正史。

《晋书》由于是官修正史,书成众手,成书时间短,书中常常有一些矛盾、疏略、不确切的地方。但《晋书》也有优点,优点之一就是《晋书》包含的史料比较丰富,是一部比较生动的史书。

13.版本学与校勘学

版本学:研究各种版本的用纸、墨色、字体、刀法、藏章印记、款式题跋、刻印源流、行款版式、封面印记,以辨明版本的真伪,分清版本的精粗优劣的学问。主要的校勘书籍

?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校勘的一般方法

搜集各种版本和有关资料,然后择其善者、要者,比较异同,分别类型,作出分析考证,确定正误是非。

四种校勘方法

一是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即清人所说的“死校”,主旨在校异同而不校是非,虽祖本或别本有误,亦照式录之,不参己见。

二是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法限于同一部书内的事实和文义前后相承而文字歧出者,有时也可用注文校正文。但同书前后文字若非出于一人之手,或采用前人文字而有不同来源,则此法必须慎用。三是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此法主要用于本书引前人之文或后人之书引本

书之文的部分,有时也可以用同时之书并载的内容对勘。但不论哪一种情况,对于他书都只是择善而从,本书可通者不可擅改。

四是理校法,即在“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以义理“定其是非”。但“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

14.《史通》的价值,成书背景,史学成就

《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二十卷,唐代刘知几撰。

成书的背景

唐代初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官私撰修的史书非常。而这些史籍在编纂体例、写作技巧,乃至史料的真伪,作者的历史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客观上需要进行批评、总结和探讨。

唐代确立的设馆修史制度,对我国古代史学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刘知几对史官修史的弊病感受非常深,他把设官修史的弊病总结为:史官众多,互相观望;史料缺乏,难以编撰;权贵干涉,难以直书;监修牵掣,无从下笔;缺乏制度,职责不明。

《史通》的史学成就

第一、《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史。

1.《史通》中的《史官建臵》、《古今正史》、《六家》、《二体》、《杂述》等五篇,

是全书的纲,历述了史国古代史官的建臵与变迁,并列举历代官修私撰的各种史书,对其体例、编纂方法、史料来源,优点缺点,以及该书的作者,都作了扼要的分析和评论,业已粗具先秦至唐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规模,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必读书目。

2.刘知几将唐以前的历史著作分正史与杂史两大类。

3.在正史中,按其著作的源流分为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

史记家、汉书家;

4.按其主要的体例分二体:编年体、纪传体。

5.在杂史中,按其内容分为十种: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

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

第二、《史通》以大量篇幅讨论了史书的体例、内容与编纂方法,刘知几对于如何编纂史书,有一套系统、成熟的见解,对后世历史学者启发很大。

在史书编撰的体例方面:

刘知几认为史书编撰的体例必须严谨,以编年体与纪传体比较来说,纪传体的体例更须特别注意:因为纪传体包括纪、传、表、志几个部分,各有要求,如不严守体例的规定,就容易造成混乱。

在史书编撰的内容方面:

●刘知几认为史书只应记载重要的、有用的史事。他指出,寓言、图截、传

说和神话等不能作为史料编入史书中去。

●刘知几认为现有的纪传体史书中有些内容是应该增减的,如天文星象常常

是千古不变,没有必要让每部断代史都撰《天文志》。《艺文志》只应著录

当代的典籍,不必列举前代。一些与人事无关的灾异、祥瑞现象,也不应

列入《五行志》。

●刘知几主张增加《都邑志》以记载京城的地理形势、建筑规模、宫阙制度

和朝廷轨仪等。

●增加《方物志》以记载全国内外各方的特产异物。

●增加《氏族志》以记载历代帝王公卿及世家大族的宗支世系。

第三、《史通》还论述了一个优秀史学家必备的条件和应有的写作态度。

主要注本

●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清浦起龙《史通通释》辬点本,是目前流

行的较好的版本,书末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杨明照的《史通释补》和罗常培的《史通增释序》,颇便读者查阅。

●吕思勉的《史通评》

●程千帆的《史通笺记》

17.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

答:纪传体优点:(1)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历史事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史事可包罗万象。(2)便于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历史,如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不知时间的事件等。(3)便于广泛地记载历史人物。缺点:(1)不能集中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情况。?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2)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易于夸大某些历史人物的作用。

编年体优点:(1)便于表现历史事迹的时间顺序。(2)便于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可以避免叙述重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4)具有?资鉴?和?讽教?的重要作用。缺点:(1)不能连续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情况,?一事隔越数年?。(2)难以记载年日不明或不能编年的历史事迹。(3)易于编重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方面的史迹。(4)记事简略,史料不丰富,难以完整地反映社会情况。

18.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

《史记》的史学贡献:(1)定奠了通史的规模。(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3)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4)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5)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文章生动,启发兴趣。(6)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司马迁的治史特点: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2、实地考察。3、亲身访问。4、慎重取舍。

19.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刘知几对于史学的贡献:(1)第一次对中国史学作了比较全面而详细的总结。(2)表彰?直书?,贬斥?曲笔?。(3)批判了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4)对历史编纂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5)指出了史家须具备的条件——?史才三长?。

《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1)关于史书内容。?五志三科?。(2)关于撰述方法。?博采善择?。(3)关于体裁体例。?六家?、?二体?、?十流?。(4)关于文字表述。?叙事为先?、?简要为主。(5)关于撰述原则。直书与曲笔。(6)关于史学功用。?生人之急务,国家之要道?。(7)关于史学批评范畴。文与质、文与史、直与曲、简与烦、创与循、名与实。(8)关于史学批评的方法。原始察终、求名责实、比较评论、区分类聚。(9)关于史家修养。?史才三长?。

20.《史记》和《汉书》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仅记载西汉一代历史。在体例上,《汉书》对《史记》体例进行了改造,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同时创设了《惠帝纪》、《地理志》、《食货志》、《艺文志》等。在一些人物的传记中,增入大量有用的文献,如《董仲舒传》全文收入了他的?天人三策?,《食货志》中收入董仲舒的?限民名田说?等。《汉书》还详细记载了昭、宣、元、成、哀、平及新莽历朝的历史。

22.《三国志》在记事上具有哪些特点?试加论述。

A、《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用本纪来记述魏国君主行事,记蜀、吴二国事称传。但对三国国君均采用编年体方式,按年月记事,名为传,实为纪。这是陈寿精心设计的。身为晋臣的陈寿不能不以魏为正统。但其中曲笔太多,回护太甚。

B、《三国志》在选材上非常慎重。裴注《三国志》中所引材料,陈寿在当时都能看到,但是他没有完全采用。比如《魏略》、《九州春秋》均记诸葛亮先见刘备,刘备以其年少,以诸生礼待之。然陈寿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自述,写道:?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三国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反映魏晋时期士大夫中间流行的品题人物的风气。如记乔玄称曹操是命世之才;徐庶称诸葛亮为卧龙。评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刘备是?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机权干略,不逮魏武?。孙权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周瑜是?万人之英??器量宏大?。这些评论,点出了各人的特点和地位。

D、叙事简约,以致疏略:如曹操于196年许?屯田?,书中只记?是岁……始兴屯田?。关于九正中正制:《魏书〃陈群传》?制九品官人法,群年建也?,具体内容不详。

23.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具有怎样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裴注重点不在名物训诂,而在于史料的补充,它引用的书籍多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泛。它的特点归结为四个方面:A、补缺,即补充《三国志》记载的缺漏。如《魏书〃武帝纪》注全文收录了曹操的《述志令》。其中还补充了有关?屯田?的记载140多字。在《任峻传》注中又补充了182字。B、纠谬,即纠正《三国志》记载的错误。如官渡之战,《魏书〃武帝纪》云‘兵不满万’?。裴注引《荀彧传》所云?十万之众?辩明?官渡之役不得云:‘兵不满万’也。?C、评论,即对《三国志》所载历史事件、人物发表评论。D、备异,即对各种不同的记载,暂时无法下结论的,采取兼蓄并存的方法。

24.《史通》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体例等加以论述。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专著。作者刘知几是唐代著名的史学理论家。它首次对唐以前的史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把唐以前的史学著作归结为?六家?(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二体?(编年、纪传),勾划了历代史学发展的线索。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总结了编纂理论,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全书分为内、外篇,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的得失及史书编纂方法;外篇主要叙述历代史官的建臵沿革,并评论某些历史著作。

25.请论述一下纪传体的特点

纪传体

纪传体以人物为记载中心,由纪、表、书志和列传四体构成,个别纪传体史书另有世家、载记部分。

1.本纪编年记载国家大事,以帝王为纲,故本纪实包括帝王传记和国务大事记

两项内容。

2.表以表格方式序列错练复杂的史事要点和纪传所未及而又不可遗漏的重要

人物。

3.书志专载天文地理、国典朝章以及经济文化制度。

4.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以及周边民族史。

5.世家性质如同列传,只是所载人物事为将相诸侠,或为人杰圣贤。载记主要

叙述正统王朝以外同时并存的割据政权的人物和史事。

可见,纪传体的容量很大,几乎能包举历史的各个侧面,做到巨细无遗,洪纤靡失。且多体并用,分类归载,便于查阅。是全史、通史较为理想的体裁。所以,作为历代?正史?均采用纪传体。

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撰。

《十七史商摧》一百卷,王鸣盛撰。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赵翼撰。

《管理学》模拟试题J及答案

管理学》模拟试题 J 及答案 一、简述题(每小题 5分,共 25分): 1.为什么说计划工作有助于降低风险? 2.创业型管理者与守业型管理者在行为特征方面存在什么区别? 3.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现实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理论? 4.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 “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 ”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 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5.小王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楼房内外清洁的“保洁”公司。经营这样一家公司,你认为应 关注哪些一般环境因素? 二、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对于企业一些重要经营项目的决策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是基本的要求。在对可行 性分析的工作思路上, 张经理认为可行性分析要从项目的不可行性分析入手; 王经理则认为 可行性分析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其可行性, 在可行性分析的初期阶段千万不能引导大家思 考项目的不可行性。你认为以下四种判断中哪一种判断是正确的? A. 张经理主持分析论证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风险一定会更小些 B. 张经理和王经理的工作思路存在着差异,但不存在本质性的差异 C. 对重大决策应采用张经理的工作思路,对一般性决策则应采用王经理的工作思路 D. 王经理的工作思路不符合科学的决策过程要求 2.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 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 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该决策的类型是什么?加入何种信息以后就该决策 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 A. 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B. 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C. 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D. 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 3.一家企业因为要上一个新的项目,急需筹措资金。他们想到了向银行贷款。企业厂长找 到财务科长,向他做了这样的布置: "张科长,企业要上新的项目,需要资金,你也知道我 们企业目前缺乏这笔资金。请你想办法从银行申请到贷款。 " 对于该企业厂长的这一指示, 你觉得主要在以下哪方面还不够明确? A. 贷款目的 B. 贷款地点 C. 向谁贷款 D. 何时贷款 4.影响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模型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分析工具,在进行竞争分析和制定竞争 战略时, 大多数人都会借鉴使用这一模型。 现在, 假设我们对某大城市一家经营手机业务的 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现实,你认为以下哪一序号所对应的分析结论最合 理? 工厂的门口迎候大家,如果有的员工迟到,他并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询问原因,主动帮助 序号 行业内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 替代产品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 手机业务竞争地位的分析结论 增加不多 快速增加 明显增加 ① ② ③ ④ 很少 很多 较多 几乎没有 威胁不大 威胁很大 减弱 有所增强 巩固并略有提升 变化不大 快速减弱 竞争十分激烈 存在 威胁不大 减弱 B. ② C. ③ D. ④ 明显增强 明显增强 明显增强 有明显下降 略有下降 快速提升 A. ① 5. 于先生受命前往一家多年亏损的企业担任厂长。 到任之后, 他待人热情, 早上早早地站在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答案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答案 杨帆整理编辑 一、名词解释 1.郭店楚简: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当时发掘的 竹简804枚,有字的730枚,约13000多字。其主要是道家和儒家著作,如道家的古本《老子》,儒家的《五行》、《忠信之道》等。郭店楚简的出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近20年来影响中国学术界最大的一件事,它不仅要改写经学史和儒学学术史,而且要动摇中国学术思想的不少有关定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史学价值。 2.隶书: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先导被认为是渐趋草率的六国古文,到秦朝,民间流 行一种比较通俗、草率书写小篆的写法,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成为正式文字。隶书在早期只是简捷的篆书,到汉代笔画形体逐渐整齐,汉隶的最大特点是笔势发扬舒展,有波势挑法。隶书的创造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变革,此后两千年间都不曾有过很大的改革,汉字的字体和字式都基本固定下来。 3.《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明末清 初顾炎武撰。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然后根据明朝行政区划,叙述舆地沿革,涉及服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诸多方面,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被梁启超称为“政治地理学”,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史必读的书。 4.石经:中国古代刻于石碑上的重要经典,是碑刻的一种。主要分为儒家经典刻石和佛经 刻石两大类,分别以熹平石经和房山石经为代表。石经对于保存古代典籍,纠正经典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重要意义。 5.居延汉简:20世纪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金塔县境内出土的汉代简牍,因出土 地在汉代称为居延,因而被称为居延汉简。这批汉简分为两次出土,1930年到1931年出土的汉简称为旧简,约1万多枚;1972年到1974年出土的称为新简,约2万余枚。 居延汉简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它对于研究两汉时期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丝绸之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6.《四库全书》:清代官修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历史主要典籍。乾隆三 十七年到四十七年,清朝选派纪昀、于敏中等人编纂《四库全书》。该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为许多子目,检阅十分方便。共收录著作3500多种,对于历代学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每一部都有提要,对于该书作者、成书特点、价值都作了介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编书的过程中,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使我国古代文献遭到极大破坏。 7.周原甲骨闻:1977年,考古学者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发现的周代甲骨文,因这一地古 称周原,因而被称为周原甲骨文。其主要记载的是西周早期的事情,涉及周文、武、成王时期的祭祀、征战、田猎、农业、卜卦等内容,以微雕、内容简略为特点。周原甲骨文对于甲骨文中“易卦”的数字研究以及西周早期社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8.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用不同的字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今字使用后而古字 不废,在意义或用法上各有分工。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词义的引用和汉字的假借,出现了古今字。而古今字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四种:①以古字为基础,加上可以区别字义的义符;②改换古字的义符;③完全改换字,今字和古字在形体上无关;④对古字字形略加修改。对古今字的了解和研究对于我们阅读古文有一定帮助,对于研究汉字的发展变化也有一定价值。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

一、①“文献”概念: 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 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 (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 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三、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1、先秦(起源) 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2、两汉(奠基) ①简帛碑刻同用。

古典文献学题库

古典文献学概要 中国古代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 ?孔子修“六经”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 ?始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当时叫“校雠” ?近代受西方学术影响,一些传统学术被冠以“××学”之名,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即传统上的字书、韵书、训诂“校雠学”,“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之名的提出 ?梁启超1920年《清代学术概论》:“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1923年《中国近三百学术史》:“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1928年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例言》:“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 ?建国后标点整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50年代末翦伯赞等教授建议建立文献学专业 ?在魏建功先生领导下,1959年在北大中文系创建国内第一个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提出招收文献学研究生,于是在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 ?从此就形成了古典文献、历史文献两个专业并存的局面 古典文献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传统的文献学包括文献形态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典藏学;文献标点、注释翻译、考证、文献检索、出土文献等?古典文献学的功用 ?传统上即明道,教化,娱情,考辨,经世 ?古典文献学是治中国文史之学最基本的学问 程千帆:文献学学不好,将来会被人欺负的 平时说话要负责任进行学术研究不能不顾学术常识 ?他曾就读于复旦、柏林、苏黎世、哈佛,通晓八国语言,先为清华大师,后教于牛津,学贯中西。家学深厚,全唐诗10万首都可倒背如流,晚年目盲后,全靠口述,出口成章,学生整理其听课笔记便成国学巨著。号称500年才出的一个教授,蒋介 石称之为国宝,他就是陈寅恪,死于文革。(有种人叫天才,惊采绝艳啊。) ①全面认识文献,进入古代文化、学术宝库的钥匙。“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秦观?“楼观”“寺观”;“观看”“观瞻”。 ?元韦居安《梅涧诗话》: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 去国自是台评。王景文乃云“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笑云:“我 字务观乃去声,如何作平声了?”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 ?陆游《题秦少游像》“我名公字正相同” ②指引读书治学、寻检资料。通过目录、类书、索引等工具书,用较少的时间,尽可能全面地找到所需资料,并鉴别、确定可靠的版本 ?陈垣:“不懂研究的方法,会读一辈子的书终不能入门。” ?程千帆:“今天中文系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融会贯通,不会收集和整理材料,当然也

《管理学》模拟试题A及答案

《管理学》模拟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1×10=10分) 1、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__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D.总结法 2、“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A.泰罗 B.巴贝奇 C.甘特 D.福特 3、环境的不确定矩阵中,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要素有某些相似并基本上维持不变;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低。属于单元______。 A.简单、稳定 B.简单、动态 C.复杂、稳定 D.复杂、动态 4、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_________。 A.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5、_________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 6、在“天、地、彼、此”中,“地”是指_________ A.企业竞争所处的行业环境 B.企业竞争对手 C.企业自身条件 D.外部一般环境 7、下列关于非正式组织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 A.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为主要的标准 B.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交叉混合的 C.非正式组织的危害要大于积极作用 D.非正式组织会发展组织的惰性 8、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_________________。 A.纺织厂 B.医院 C.电视剧制作中心 D.学校 9、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组织文化则可以是在组织努力的情况下形成 B.文化组织具有自我延续性,不会因为领导层的人事变更而立即消失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组织文化应该使组织成员面对某些伦理问题时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会对组织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10、管理方格图中,9.1型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领导方式。 A.任务型 B.乡村俱乐部 C.中庸之道型 D.团队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组织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结合例子说明决策的主要步骤。 3、经理人员的影响力来源有哪些?在管理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三、论述题(20分) 1、什么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他们之间的有何区别?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请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共30分)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填空题: 1.1973年12月,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二十多种十二万多字的(),成为我国考古学界的空前发现,丰富了我们对缣帛的认识,拓开了我们的眼界。 2.北宋中叶,()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我国古代印刷事业的发展。 3.宋代类书编篡,取材广泛,内容渊博,其数量与种类也均已超过唐代。官修的《》《》《》被称为三大类书。 4.“三通”是指《》《》《》三部政书。 5.我国最早的记版本目录是宋代尤袤的《》,开后世记版本目录之先河,多为文献版本学者所重视。 6.明代中期刻本的风格是()、()、()。 7.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纸张洁白,校勘精当。 8.清叶德辉在《藏书十约》中谈到校书的具体方法时,把前人的校书方法归结为()和()两种。 9.关于辨伪的方法,最早作系统总结的是晚明时期的胡应麟,他把历代学者关于辨伪的见解和实际采用过的辨伪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在所著《》的最后,指出考辨伪书的八种方法。 10.清代辑佚成就最大的是:①严可均辑《》,②黄奭辑《》③马国翰辑《》。 二、选择题: 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指盛行于殷商时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甲骨文只在殷商时期使用。 C.王国维的《殷墟书契》是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 D.甲骨文最早出土于陕西西安。 2.《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于() A.甘肃武威磨咀子B.山东临沂银雀山 C.湖南长沙马王堆D.湖北云梦睡虎地 3.“以杂见称”为其特点的古文献是() A.总集C.丛书 C.别集D.类书 4. 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很有参考价值的清代类书是( )。 A.《丛书集成》 B.《古今图书集成》 C.《佩文韵府》 D.《格致镜原》5.现在流传的裱本字帖,多采用的装裱形式是()。 A.经摺装 B.蝴蝶装 C.旋风装 D.包背装 6.我国第一部解题目录是( ) A.《汉书·艺文志》 B.《别录》 C.《七略》 D.《隋书·经籍志》 7.主要采用欧体书写的宋刻本是( )。 A.浙本 B.闽本 C.蜀本 D.平阳本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共20 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4.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 实现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 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 6.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则。 )原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 7.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8.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导。 )领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均权型 9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 %;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A、60-70% B、70-80% C、80-90% 10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每题 2 分,共20 分) 1.?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3.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 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4.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5.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6.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 的预测。 7.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 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8.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 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9.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 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1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 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行为科学

远教历史文献学答案

卜辞:即商代后期殷人占卜的记录。一般刻在甲骨上,记录着占卜时所问的内容、占卜的结果以及应验的情况等等。 旋风页:为册页制度的一种。唐朝后期,人们便将雕版印刷的页子一反一正折迭起来,再用一张纸包住第一页与最后一页,用这种方法装成的书籍,从第一页可以翻到最后一页,还可再接连翻到第一页,回旋往复,不会间断,而且翻阅起来迅急如风,所以称为旋风页。 “经”:指经书。战国时,文化从祝史手中解放出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书籍多了,一些最早流传下来的,被古人认为是经典的古籍著作如《诗》、《书》、《礼》、《易》、《春秋》等就被奉为经书。 《史记》三家注: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别集: 校勘:就是改正古书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 载体文献:所谓文献的载体,是指记录、保存、传播文献的物质实体,也就是能够保留文字记录的实体。具体说来有甲骨文、竹木、金石、缣帛类织物以及纸张等等。 蝴蝶装:蝴蝶装的装订方法,是每页从版心将有文字的两个半页对折,然后把这样对折的一叠散页用一张书衣从前包到后,并将各页折口处牢牢地粘连在这张纸上,以免脱落。因书册打开后左右对称,犹如蝴蝶展开双翅而得名 “朱丝栏”与“乌丝栏”:当帛书盛行以后,为使用方便,也为了美观,于是有人用红丝或黑丝事先在缣帛上织出界栏,如同今日稿纸,专门供书写之用,人们便称红丝界栏为“朱丝栏”、黑丝界栏为“乌丝栏”。 别史:没有进入正史的纪传体史书称为别史。 总集:凡综合各家著述汇集成一编的为总集。 底本:“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比如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 金文文献:金文文献是指商朝到汉朝,刻铸在铜器上的铭文。这些铭文一般是说明铸造铜器的原因,涉及到的册封赏赐制度、战争、氏族等各个方面。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复习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 1、蝴蝶装 中国古代的装帧形式之一。五代到宋盛行。雕版印刷的特点是一页一版。蝴蝶装就是将每一张印刷页有字的一面依中缝向内对折,然后把折叠好的一叠单页牢牢地粘到裹背纸上,再将这张纸的外面包上一层硬纸,就成了一册蝴蝶装的书。这种装订形式,对折过的两个单页看起来很像蝴蝶的两个翅膀,故名。宋版书除佛经外,基本上采用蝴蝶装。 2、校勘四法 校勘四法,即陈垣总结的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就是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来对勘。其方法要求先选择一个适当的版本做底本,然后用其他异本逐字逐句地进行校勘,并记其异同。 本校法:以本书校对本书,即本书的前后文字互勘,比较异同,判断其中错误。 在无异本可供对勘,或无他书可供比勘的情况下,专从本书的上下文着手,互相比较推寻,发现底本的的讹误矛盾之处。 他校法:同一事用其他的书来比勘。(所采前人之书,后人所引之书,同时之书并载的内容)(他校法中所言的他书,是指除了所校勘的本书及其注疏以外的各种与本书相关的典籍类书。用他书校本书,通常是在对校法和本校法不能取得校勘证据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他能够解决对校法和本校法不能证明的疑误。) 理校法:运用分析、综合、类比等手段,据理推断古书的讹误。(需要古代文字、音韵、训诂、语法、文例、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知识手段) (理校法是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不能有效地校勘古籍的条件下,依靠相关知识分析考证古籍文辞正误的校勘方法,个人主观因素作用很大。) 对古今校勘方法的总结系统全面,缜密清晰,至今被公认为从事校勘的正规方法。 3、类书 类书是分门别类汇辑各种资料以便人查阅的工具书。类书的产生早于丛书,一般认为《皇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类书。类书的编纂基本上采用辑录原书资料加以分类排比的方法,在保存古代佚书资料和传世文献的古代版本资料方面,以及在古籍校勘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但有些类书基本上是在前代类书的基础上修葺增删而成,所引资料未必都是从原始文献摘录而来,辗转引录,不及核校,存在引文脱误、书名错乱等缺陷,故使用时尤需注意。 4、善本 善本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比较鉴别后,选出来的内容完善、刻印精良、装帧精美的古籍版本。 关于善本,不同时代有不同定义。宋人所指的“善本”是精校的本子。清代除此外还关注书籍的文物鉴赏价值。认为一是“足本”(即不缺不漏,不经删削改写的原本);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无讹的);三是旧本(旧刻本、旧抄本)。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规定:只要在学术资料性,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中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有特殊价值的,就是善本。黄永年先生则认为凡校勘精审即接近古籍本来面目的可称之为校勘性善本,凡已成为文物的古籍可称之曰文物性善本。 5.丛书 丛书是将原单本流行的书籍汇编在一起,别题一个总名,以供人们检阅的一种文献形式,可分为专科性丛书和综合性丛书两类。

《管理学》模拟试题I及答案

《管理学》模拟试题I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分,每小题1分) 1.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除去固定成本外,该产品每单位成本为4元,市场售价为10元,若要达到6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多少? A. 30000件 B.45000件 C.60000件 D. 75000件 2.没有接受过正规管理教育的管理人员,为取得事业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 A.专业经验 B.技术经验 C.多方面的经验 D.行政管理经验 3.在作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时,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 A.诊断技能 B.人际关系技能 C.概念性技能 D.技术技能 4.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倡导尊重每一位员工、重视员工权利的思想。这种观念和做法属于: A.公司文化 B.政治手腕 C.经济条件 D.激励理论 5.面对动态变化、竞争加剧的世界经济,管理者必须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以便充分理解与熟悉环境,从而能够做到有效地适应环境并 A.进行组织变革 B.保护组织稳定 C.减少环境变化 D.推动环境变化 6.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国内经营、毫无国际经营经验的企业来说,最初开展国际经营最容易采取的做法往往是: A.许可证贸易 B.进出口贸易 C.战略联盟 D.直接投资 7.中国企业引人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A. 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 C. 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D. 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8.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说过:”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作用,就是发展并维持意见沟通系统。"在实践中,进行意见沟通需要一定技巧。通常不能采取的技巧是: A. 该告诉职工的全部告诉 B. 让下级明了他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 C.不要经常称赞下级 D. 要明白上行沟通效率永远不会太高 9.对于管理者来说,进行授权的直接原因在于: A.使更多的人参与管理工作 B.充分发挥骨干员工的积极性 C. 让管理者有时间做更重要的工作 D. 减少管理者自己的工作负担 10.一个生产化学添加剂的小型民营企业,对其销售员采取了一系列的奖惩考核办法,使得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最近,该企业领导发现了经营中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伴随着产品销售额的大幅增加,却出现了销售回款额下降的严重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以下所列举的各原因中,你认为其中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哪一个? A.企业用户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B.销售奖惩考核指标设计有缺陷 C.销售员工作责任心显著减弱 D.企业催款人员工作不够努力 11. 某技术专家,原来从事专业工作,业务志精,绩效显著,近来被提拔到所在科室负责人的岗位。随工作性质的转变,他今后应当注意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调整到: A.放弃技术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和领导工作 B.重点仍以技术工作为主,以自身为榜样带动下级 C.以抓管理工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工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 D.在抓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做好管理工作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第一章) 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 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管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 《管理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讲,其最重要的管理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创新技能 2、法约尔划分的管理的五项职能分别是() A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B、计划、组织、指挥、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 3、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 A、“社会人” B、“理性人” C、“感性人” D、“经济人” 4、以下不属于定量的决策方法是() A、盈亏平衡分析法 B、德尔菲法 C、期望值法 D、决策树法 5、汪力是一民营企业的职员,他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级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 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直线型结构。 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 A 、成反比B、成正比C、没什么关系D、有时正比有时候反比 7、以下不属于企业进行外部招聘的缺点是() A、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B、进入角色慢,了解少 C、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 D、招聘成本低 8、作为总经理所拥有的职权类型是() A、直线职权 B、职能职权 C、参谋职权 D、专业职权 9、管理方格论中 9.1 型的领导方式被称为() A、任务型 B、贫乏型 C、协作型 D、乡村俱乐部型 10、人们常说“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通常是指() A、反馈控制 B、即时控制 C、现场控制 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分) 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科学性 D、艺术性 2、以下()是内部提升的优点 A 、对被提升人员了解全面B、来源广,有利于招到高质量的人员 C、被提升人员对组织有较深的了解 D、有利于带来新思想、新方法 3、按照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A、工作条件 B、与主管的关系 C、工作自身 D、薪水 4、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C·McClelland )提出成就动机论认为人的三大社 会性需要有()

文献学-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大一下)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文献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2、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清代著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 二、文献的整序和典藏 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熟悉与书目方法的掌握。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文献的编纂:研究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三、文献的载体 1、甲骨文献: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 价值:①语言文字学价值,为人类提供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②殷商史研究价值 2、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价值:①语言文字资料,有助于认识古汉字的全貌,研究演变过程,推究古意;研究韵学②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③古史资料 2、简帛文献: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便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 价值:①佚籍复出,丰富古文献的内容,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资料。②考校释读传世古籍③历史资料宝库④文字学资料⑤书籍制度史实物 3、石刻文献:价值①文学价值②史料价值③文字学和书法价值④经学和宗教史料 4、抄写与雕版

管理学模拟试题(三)及其参考答案

《管理学》模拟试题(C) 一、单项选择题(1×10=10分) 1、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_________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2、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属于保健因素的是哪一个_______________。 A.工作上的成就感 B.提升 C.工资 D.责任 3、车间主任老王最近发现,质检员小林一有空就与机关的小柳、设计室老张和门卫老杨等一起谈足球,个个眉飞色舞,而参加工作例会却没精打采,对此,你认为老王最好采取什么措施? A.批评小林,并对他提出要求,以后不许在厂里和别人谈论足球 B.严格执行车间工作制定,对擅自违反规定者严加惩罚 C.在强调必须遵守工作制定的同时,在车间搞一个球迷会,并亲自参加协会活动 D.对上述情况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4、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__________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矩阵结构 5、某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职能结构 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权指挥的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6、组织文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 A.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打破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 B.独立于环境,始终保持高雅性和纯洁性

C.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淘汰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D.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稳定性 7、提出权变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吉沙利 B.菲德勒 C.布莱克 D.施米特 8、提出期望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9、为了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一项工作最好授予哪类人_____________。 A.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B.能力远远低于要求的人 C.能力略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D.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10、_________是销售总额与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 A. 库存周转率 B. 固定资产周转率 C. 资金利润率 D. 销 售利润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控制活动发生在被控制活动运行过程的何种阶段可以把控制分为哪些类型?各自有何优缺点? 2、梅奥在西电公司进行的霍桑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意义是什么? 3、目标管理中目标设置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20分) 1、请说明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并评析各自的优缺点。 四、案例分析(共30分) 瑞士西部城市比也纳是一个人口不到6万的“钟表之城”,聚集着几十家钟表厂,驰名世界的“劳力士”表就出产于此。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瑞士钟表业陷入严重的危机。日本和香港采用电子石英技术使钟表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量价廉物美的电子石英表涌入国际市场。这股狂流冲击着以生产机械表为主的瑞士钟表业。世界钟表市场在逐日扩大,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 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最新管理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一、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亚当斯 D.斯金纳 2.佛光广告公司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包括广告策划、制作和发行。考虑到一个电视广告设计至少要经过创意、文案、导演、美工、音乐合成、制作等专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下列何种组织结构能最好地支撑佛光公司的业务要求?( C) A.直线型 B.职能型 C.矩阵结构 D.事业部制 3.药品销售公司收购制药企业属于( B)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横向一体化 D.合资经营 4.通过听取有关专家意见进行预测的方法是( B ) A.回归分析法 B.德尔菲法 C.关连树法 D.先行指导法 5.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B )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扁平式结构 C.职能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6.梅奥通过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属于( A) A.行为管理理论 B.古典管理理论 C.系统管理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7.人员的配备工作,属于( B )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8.下列选项中,属于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A ) A.中下层可以有日常的决策权限 B.中下层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C.中下层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D.以上都是 9.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D) A.安全的需求 B.社交的需求 C.自尊与受人尊敬的需求 D.自我实现的需求 10.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D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1.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D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2.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 能力是(C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13.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