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挫折表现与自我应对策略

中学生常见的挫折表现与自我应对策略
中学生常见的挫折表现与自我应对策略

中学生常见的挫折表现及自我应对策略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挫折的发生,会使人产生焦躁、失望、忧虑、担心、

痛苦等情绪反应,这就是他们的挫折。

一、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极易出现的挫折

1.学习和考试中的挫折。

中学生的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相比要复杂得多,抽象得多。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他们必须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适应新的学习要求。中学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学作业更多,学习负担更重,竞争更激烈,而且面临升学

压力,因此,进入中学的学生面临新的学习适应问题。在学习和考试中遇到挫折等,中学生

往往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一部分人自我评价过低,导致自卑,自信心下降,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发挥;另一部分人自我评价过高,一旦遭受失败、挫折,就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产生自卑。不能恰当进行自我评价的学生,往往更重视周围人的评价,遇到表扬,沾沾自喜,遇到批评,情绪一落千丈。

2.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

中学时期是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新体

验,并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迷惑、害怕。这个时期的中学

生可能遇到以下几方面的挫折

(1)性发育成熟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困惑。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生长迅速变化,但身体

各部分的发展并不十分协调,一般体型不匀称,精细动作不完善,容易做什么事情都显得笨手笨脚,早熟的学生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头露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第二性征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出现焦虑、恐惧,又不愿意对别人说一些早熟的学生,尤其是女生,遇到了最困难的适应问题面临着同伴尚未经历的变化,她们需要别人来分担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但却难以觅到知音,难以与同伴在感情上交流,这种不利处境会对早熟的女性所经历的身体变化产生消极影响,增加她们对月经初潮的消极感受。

(2)“成人感”的困惑。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过分相信老师和家长,他们更相信自己。过去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已经变得普普通通,他们对家长、教师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说教渐生不满。他们需要一个自己独立使用,有安全保障的小天地,

不希望成人干扰或对他们管得过严,特别是成人单方面的计划安排,在他们那里行不通。他们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甚至表现出对父母老师不够尊重。对教师和家长的当面批评往往即

使“信服”也不“口服”。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还不具备独立自主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对家长和教师也不免仍带有依赖的成分,他们往往重新回到“自我中心”的思维状态,事事要求公平合理,他们渴望独立,又希望被人肯定,引起别人关注,但往往他们得不到公正地对

待常常因为上课老师没叫自己发言,或是老师家访去了别人家没来自己家而感到不公平,认为老师偏心眼。他们对家长、对社会也一味要求绝对公平,而这种公平观很快在生活中破灭,于是消极处世,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3)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之间的矛盾。

现实我是对自己当前状况的评价,这种评价包括从外在形象到内在表现各个方面。理想我

是希望努力实现的一种目标。一般情况下,理想我和现实我不完全统一,有冲突和矛盾,但

当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的距离过远,就容易产生挫折,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

于认识不切实际。一种情况是将理想我的标准定得过高,好高骛远,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另一种情况是中学生的内心冲突在外界压力下引起严重不安、焦虑和痛苦。

3.人际交往中的挫折。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此说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中学生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常常遇到挫折。此时,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比小学时期大得多。与小学阶段相比,中学生更渴望与同伴交往,而且同伴关系也变得更加重要和突出

了。有人做过调查发现,中学时期是交友最多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最不愉快的事情是同伴的指责,最严重的惩罚是同伴不愿与之来往。他们把友谊看得相当重要。他们要结交的朋友是理想中的朋友,但理想和现实中有一定距离,所以理想破灭了友谊也结束了,许多中学

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他们昨天还把结识的朋友当作一个“伟人”,今天就把他当成了伪君子,这正是他们认识片面,以偏概全的表现。中学生除了在交友过程中由于友谊的结束而产生的

挫折情绪外,更有相当一部分人,人际关系不好,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在家中受父母宠爱,一切由父母包办,除了学习,很少与人交往,因而在新环境中不

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同学往往是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常常只注意自己,忽视他人的需要,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霸道、狂妄,虽然他们很愿意结交朋友,但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原因往往

总是失败。还有一部分人是属于性格孤僻、内向,他们整日禁锢在郁郁寡欢、焦躁烦恼的情

绪中,心境抑郁,缺乏生活乐趣,他们一般内心体验敏感,爱猜疑,害怕自己受伤害。他们

很少与他人主动交往,即使有人主动与之交往,他们也常常戒心很强。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好,遇到困难时也很难得到他人真诚帮助。

二、中学生面对挫折,增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在挫折教育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并认

同两个基本观点:首先是挫折不可避免,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其次是挫折成就人生,挫折处理得好往往会成为人们走向新天地、进入新境界的起点,是人生的一种特殊财富。

2.正视挫折的非凡勇气。这讲的是勇气,既包括思想认识上的勇气,也包括行为实践上的勇

气。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即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心和勇气,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学

会战胜自己的虚荣和胆怯。

3.战胜挫折的信念。人的行为,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作支撑,才能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对于

中学生来说,面对各种考试或竞赛名落孙山这样的严重挫折,如果缺乏信念,失去信心,就会前功尽弃。如果信念坚定并坦然面对,吸取教训、重振旗鼓,就会条条大道通罗马。

4.挑战挫折,控制好自己。战胜挫折也要靠自身实力。

面对挫折,中学生一方面要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仔细审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不

断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精于谋划,巧用方法,出奇制胜。一般说来,学生时

代多一份寒伧与失意,走向社会后就可能多一份实力。

5.分散挫折的压力。当遇到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或亲朋好友倾诉,以便把消极、愤

怒、悲伤、苦恼等负性情绪统统宣泄出来,以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减轻挫折感。

6.转移自己的视线。青少年遇到挫折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往往会度日如年,这时可以安

排一些健康的体育运动,也可以听听音乐,放松紧张郁闷的情绪,也可以看看中外名著或名

人是如何面对挫折的。离开当前的挫折情境,转移注意力,努力寻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以

达到心理平衡。在此基础上,让中学生学习面临挫折的自我调整,或修改目标、选择新的奋斗方向,或重振旗鼓、坚持拼搏、不获成功决不罢休。老师和父母也不断地给予支持和帮助,使其不气馁、不畏惧、不自卑、不消沉、不抱怨、不逃避、不幻想。人只有经过挫折和磨难

的锻炼才能成大器,将来才不会被挫折所压倒。

常见高中生心理特点精选文档

常见高中生心理特点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 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有关心理研究机构和一些心理学家采用各种量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和敌对等症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学生最低。在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逐渐上升,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根据着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经过近五年的调查发现,有%的高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个方面检出率如下: ①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占%。②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占%。③

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占%。④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占%。⑤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占%。 ⑥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要发生。占%。⑦自我强迫——明知没必要去做但还是要做。占%。⑧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占%。 ⑨情绪不稳定——情绪和情感忽高忽低。占%。⑩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 本人于今年初对我校高三(1)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其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其中,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焦虑、强迫症,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男女学生存在显着差异,女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要明显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其不同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等发展及其个性差异有关。 二、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掌握了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

高中生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一年级 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以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换;在学习环境上,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面临着新的心理断乳。 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历来是人们的焦点,因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决定着是否拥有稳定的学习心态,决定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决定着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决定着今后高中学习生活能否优质高效的进行,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影响着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将来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的心。 可以说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是搞好高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们认为有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必须引起大家的: 一、心理定位失衡,学业焦虑 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经过了中考的遴选,走到一起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都保持着自己在初中时的心理定位,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佼佼者,是老师们的对象,是同学们的仰慕对象。然而,到了新的环境,强强相遇,他们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老师们的目光不再那么专一的集中在他的身上,自己在同学中也不再显得那么优秀,有些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难免会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觉得自己不行了,产生出一种学习的焦虑。 如果不能正是这种焦虑,会带来很坏的影响。首先,如果长期在这种焦虑中徘徊,必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更加不理想,更加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次,长期处于这种焦虑中,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使他们处于一种焦躁自卑的心理阴影中。 这种焦虑失衡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 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1、学会科学的自我定位,建立自信。 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是强手林立的环境,不能盲目自卑,在瘦的骆驼比马大,认识到自己现在相对的落后不是绝对的落后,而且只有在这种有差距的环境中,自信且顽强,才能更有动力。 学习评价的三种纬度,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所谓的相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把别人作为参照,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所谓的绝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以某种标准为参照,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与这种标准相比较,形成自我评价;所谓的个人内差异评价可以理解为把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自我当前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评价目的,三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建立起自信心。 2、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念,正确定位。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考上重点本科是成功,有的人考上普通本科是成功,而有的人只要可取专科就是成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保持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学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

中学生如何应对挫折

1、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识。 挫折难以避免,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 2、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 (1)要认清自我的局限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味追求自己、他人、社会的完善,挫折就会紧随其身。 (2)应要敢于肯定自己 不管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贬低你,怎么不理解你,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说:“我就是我。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周围的人可以给

我提供一千种人生参考,但最后的选择权利还在于我。谁也代替不了我,我也不能乞求依赖任何人。 3、确定目标 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之内,目标太高,不停地追求自己所达不到的目标,结果只能是挫折及悲观失望随着自己的这种追求步步加深;目标太低,自己的能力难以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同样会产生能力受挫之苦。“我无所不能”的人常常是一无所能,“我什么也不行”的人是自己在打败自己。 4、方法 (1)自我鼓励。遭受挫折后,敢于面对它,把挫折当作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注意今天和明天,而不止是留意昨天。 (2)转移,升华。将不良情绪转移到有益活动中去。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

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如办事不成、作业做不出来,可以离开休息一下,散散步、聊聊天,与人争吵时,不如转移注意力,听听歌、看看电视,冷静下来后,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也许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3)合理宣泄。遭受挫折后向家长、朋友、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 (4)寻求代偿。一个努力的目标受挫时可以用另一个可能的目标进行替代补偿。如一次考不好,下次补偿。

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

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

(完整word版)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分析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前苏联心理专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时期往往总是分裂的,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能满足于自然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失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因此他也有跳跃的时候。”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肯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主要有: 1、抑郁苦闷这种心理状况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事物的需求不能满足,从而出现低落的情绪:心灰意懒以及对事物无兴趣等现象。 2、紧张焦虑青少年在发育时期,也常常也因为对一些问题和一些事情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 3、自卑失望 自卑是一种由不适应的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态。怀有自卑心理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格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低人一等,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下。 4、社交苦难 每个人总要和人打交道,这种交道包括物质上的来往,也包括心理上的交流。人际交流的好与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 如果有一些心理上的有舒服,也不必太担心这是正常的,多与同学老师谈谈心,每天给自己订一个小计划充实自己,相信不愉快就会过去。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 嫉妒心理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故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情绪。嫉妒心理可能因学业成绩、爱情、才貌、荣誉地位等产生。被嫉妒者,你可能很烦恼,但你要看到被别人嫉妒那证明“你比别人强”;嫉妒者,千万要注意到经常有这种心理能导致害人又害已的结果。有句名言说得好“如果你战胜不了他,那就同他合作吧”。所以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优势,心胸开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得失,学会各得其所地看问题,才能从嫉妒的情绪中走出来。自卑心理 自卑心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高中生是自卑感多发期,这种心理使他们常常不敢交际、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其实,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只要拿出勇气正确地面对,积极地尝试,很多事实证明了,多一次失败,就多一次转机。消除自卑的方法是建立自信,设立适度的奋斗目标做自己能达到的事情,不断给自己肯定,学会正确的对自己作出评价。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特点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 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有关心理研究机构和一些心理学家采用各种量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和敌对等症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学生最低。在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逐渐上升,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经过近五年的调查发现,有 39.79%的高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个方面检出率如下: ①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占53.09%。 ②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占24.07%。③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占29.69%。④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占37.04%。⑤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占36.11%。 ⑥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要发生。占44.44%。⑦自我强迫——明知没必要去做但还是要做。占41.05%。⑧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占45.37%。 ⑨情绪不稳定——情绪和情感忽高忽低。占56.48%。⑩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30.56%。 本人于今年初对我校高三(1)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其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其中,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焦虑、强迫症,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男女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要明显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其不同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等发展及其个性差异有关。 二、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掌握了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场合能发表个人见解。 2、情绪比较稳定协调,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能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3、兴趣广泛,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有稳定性和专注力,能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4、行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学习,有正确地学习动力,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6、自尊、自重,能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能适度追求

-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doc

中学生常见的12 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 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 题、考试作弊问题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 进自我了解,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开设主题讲座;保持书信的交流;转变教育观念,创 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增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举办家长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教 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等等。 11 岁到 18 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 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 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 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 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 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 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 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 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 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 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

浅谈高中生常见心理焦虑原因与应对方式

浅谈高中生常见心理焦虑原因及应对方式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中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的选择,压力十分大;父母往往也给予了较高的期望。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身的压力,使情绪调控能力仍然比较弱的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继而出现紧张、焦虑忧郁等情绪状态。其中高中学生的焦虑问题犹为普遍和突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属未完全成熟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危险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认识自我和选择自身的必展方向,在他们的头脑中经常思考着“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理想”、“爱情与事业“等一类的问题。而面对现实,理想又是那么遥远。面对人生现实又是那么复杂,内心充满着矛盾,表现出了着急,担心的焦虑心理。 焦虑的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其危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因此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来分析引发学生焦虑的原因,探求有效的方法,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 高中生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他们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研究这些矛盾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心理发展规律。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焦虑原因应对方式 正文:现在人们关于焦虑的科学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焦虑是人们经历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是指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痛楚所产生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主要伴以紧张和恐怖的情绪,并有明显的生理表现。 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生活的必要保证,是促进人趋于健康、趋于最高效率的力量。弱的焦虑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防卫性情绪。强烈的焦虑情绪,会使个体的心理出现种种不良表现:有攻击的欲望和行为;有自责的行为,逃避社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功能下降,思路不清晰,做出决定困难,影响个体的工作和生活。焦虑还影响人们的生理状态:焦虑的人有失眠的表现,食欲不振,体质下降很快,出汗,惊恐,肤色蜡黄或苍白,循环系统易于出现混乱,头发易于变白,或头发过多地脱落,身体瘦弱,衰老加快。 本调查研究将从高中生焦虑的原因研究入手,探讨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焦虑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对策,以进一步作好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为对焦虑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共计210个学生。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6.48岁,范围是15—19

中学生常见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

中学生常见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 怎样看待排名滑坡带来的心理落差? ①以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成就来激励自己。 ②根据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学习要求,制定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③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与鼓励,增强自信。 ④在班里为自己树立榜样,暗中和他较量,向他学习。 ⑤不断反思、总结,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目标。 如何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①客观、全面地看待老师,不将老师完美化。 ②正面引导不激化矛盾。 ③尊敬老师,讲究礼貌地沟通。 偏科怎么办? ①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②暗示自己对偏科科目的兴趣。 ③家长协助孩子改变与任课老师的关系,特别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某位老师的不是。 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不妨碍整体学习基础上,对某一学科有所偏爱是可以允许的。 怎样缓解学习压力? ①学会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哭、倾诉、转移注意力、运动…… ②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 ③学会和自己比较。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①平时模拟考试情境训练。 ②尽最大努力无愧于心,坦然面对结果。 ③不把考试看成是衡量学习的惟一标准。 考试时无法专心答题怎么办? ①确定最佳答题顺序 ②答题坚决果断 ③力争做一步对一步 ④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⑤科学分配时间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①认真预习的习惯 ②专心听课的习惯 ③及时复习的习惯 ④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⑤练习后反思的习惯 ⑥积极应考的习惯 ⑦阅读自学习惯 ⑧观切磋琢磨的习惯 ⑨总结归纳的习惯 预习方法有哪些? ①妥善安排时间,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 ②明确任务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 ③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 ④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 ⑤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上课听讲注意什么? ①重视听讲。 ②专心听讲。 ③会听门道。老师上课几个大步骤:复习、引入新课、新课内容、小结,要明白每一步的目的。 ④当堂弄懂。 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答你的问题,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 听讲同时记笔记,若不能兼顾,以听讲为重。 ⑤理清思路。新内容怎么从上节课发展来的,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处在是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等等。 ⑥抓住关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 复习、作业应注意什么? ①尝试回忆 a.可以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还能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

高中生各年级心理特点及辅导措施

高中生各年级心理特点及辅导措施 高中一年级 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以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转换;在学习环境上,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面临着新的心理断乳。 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决定着是否拥有稳定的学习心态,决定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决定着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决定着今后高中学习生活能否优质高效的进行,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影响着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将来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的心。 可以说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是搞好高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们认为有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心理定位失衡,学业焦虑 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经过了中考的遴选,走到一起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都保持着自己在初中时的心理定位,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佼佼者,是老师们的关注对象,是同学们的仰慕对象。然而,到了新的环境,强强相遇,他们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老师们关注的目光不再那么专一的集中在他的身上,自己在同学中也不再显得那么优秀,有些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难免会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觉得自己不行了,产生出一种学习的焦虑。 如果不能正是这种焦虑,会带来很坏的影响。首先,如果长期在这种焦虑中徘徊,必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更加不理想,更加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次,长期处于这种焦虑中,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使他们处于一种焦躁自卑的心理阴影中。 这种焦虑失衡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 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1、学会科学的自我定位,建立自信。 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是强手林立的环境,不能盲目自卑,在瘦的骆驼比马大,认识到自己现在相对的落后不是绝对的落后,而且只有在这种有差距的环境中,自信且顽强,才能更有动力。 学习评价的三种纬度,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所谓的相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把别人作为参照,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所谓的绝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以某种标准为参照,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与这种标准相比较,形成自我评价;所谓的个人内差异评价可以理解为把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自我当前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评价目的,三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青少年该如何积极面对挫折

青少年该如何积极面对挫折?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青少年该如何积极面对挫折? 导读:任何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遭遇挫折。人们在遭遇挫折时如果没有积极认识挫折,将会产生挫折感。被挫折感包围的人往往会陷入消极悲观情绪中。青少年由于认知能力不完善。面对挫折时,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并影响他们之后的生活与学习。积极面对挫折是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点。 青少年该如何积极面对挫折? (1)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并不是天生针对你一个人,也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足才缠上你。不能因为遇到挫折,便消极沮丧,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一切都是自己没用。要明白挫折产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既要看到挫折的消极面,也要意识到挫折能磨练自己,提升自己。 (2) 转移注意力分解压力。 每个人产生挫折感之后,便会有心理消极和身体不良感受。此时,切忌过分关注自己的身心感受,越关注身心不适感受就会越强化,人也会越消极难受。此时应该做出注意力转移,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和能调动自己对生活和对自己有信心的行为上。此外,青少年也可以把挫折的感受说出来,向自己的父母、老师或同学倾诉,在倾诉的过程可以寻求到外界心理支援,以缓解由挫折引发的压力。 (3) 重新分析挫折。 挫折会给人带来消极体验,其直接原因在于自己对挫折的分析认知。对此,青少年应该学习重新分析认知挫折,对挫折对象做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判断。有些挫折只是因为自己把挫折对象看得太重了,事实它可能对自己没多大价值。有些挫折感被放大,可能仅仅是因为自己当时遭受其他事情的干扰。 ————————————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7016214681.html,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答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答 健康是21世纪人们最大追求之一,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健康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是每个人所渴求的。没有健康,一切都将失去意义。中学生更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对此,心理专家给社会提出六条忠告:一、成人比成功更重要;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三、经历比名次更重要;四、付出比索取更重要;五、对话比对抗更重要;六、激励比指责更重要。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心理小问题,我们归纳整理后做以下回答: 一.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心理上的概念: 1、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仅仅具备没有残疾、没有疾患和身体结实这样的条件还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因此,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长陈学诗先生说:“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应从生物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综合考虑”,“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什么是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问答 1、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1)健康的情绪;(2)良好的意志和品质;(3)和谐的人际关系 2、青春期有哪些心理特点? 主要有:(1)产生成人感;(2)独立性和依赖性;(3)自我评价能力提高;(4) 自

尊心增强;(5)片面性和表面性;(6)隐秘性心理表现;(7)性心理的产生、发展和表现。 3、青春期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1)对性发育的困感不解;(2)独立意向发展很快;(3)伙伴关系密切;(4)认识社会的能力不够高;(5)学习压力重;(6)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 4、如何促使青春期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要发扬思想敏捷,对新生事物敏感、勇敢、热情、有朝气、积极向上等优点;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 5、怎样与异性交往? (1)男女交往做到互尊互爱,既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同性,又要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异性;(2)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轻易表达对异性的好感,更不要随便给异性同学写信;(3)举止端庄,以礼待人;(4)坚持集体交往,不要与异性单独接触;不单独给异性赠送礼物;也不要单独接受异性的馈赠;(5)明辩是非,增强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 6、青春期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青春期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有:(1)男女平等、尊重女性;(2)自尊自爱,约束自己; (3)男女交往,互尊互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三、常见心理问题解答 【问题一:为什么我感到这么孤独?】 解答:青少年常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其实常常是你们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因为你们正在经历很多的身体和情感的变化。你们觉得其他青少年不会经历同样的情感和同样的变化,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交流一些比较私密的问题,从心理上感觉很孤独。但是实际上你们大多数人在经历同样的问题!和你的朋友谈谈,问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容易通过各种表象被发现,也是心理问题高发时期。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欢迎阅读。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广泛,独立的意识也日益强烈。很多同学由于初中成绩优秀,常受到师生家长的赞扬,又加之身为家中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不善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经常与人冲突,主要体现在与老师、家长、同学关系不协调。第一,师生关系不和谐。在学校,师生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以及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老师的认知偏差常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甚至一意孤行。高中生由于正处于学习成绩比拼排名的激烈竞争时期,很容易受到学习成绩排名的刺激,差生容易受到优等生和学霸的智商碾压,即孩子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比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差,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觉得自己人生无望了。而有些优等生由于一次两次的考试失常,没有发挥出自己的高水平,便受到刺激,一蹶不振。这类表现属于容易受挫,且容易被挫折打击,失去自信心,主要是由于心理脆弱、敏感、过度看重成绩和排名,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卑心理。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一:通过课堂教育,进行高中青春期性心理保健和性伦理规范教育。第二:配合课堂教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愿望,组织召开“怎样迈好青春第一步”、“怎样与异性同学相处”、“如何缓解学习压力”等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集体来教育每一个人。第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学校心理咨询是在特定场合,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有各种身心困惑的学生,在建立和谐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异常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异常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异常有如下表现: (1)性心理异常。高中生较为常见的性心理异常包括过度手淫、识别障碍等。 长期的、过度的手淫会造成心理的自我挫折,感到懊悔、惶恐、羞耻和罪恶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对青少年手淫状况应采取客观理智的态度,正确地进行指导,使他们能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性心理反应,其正确的态度是:听其自然,既不为追求快乐而有意为之,也不要因恐惧焦虑而强行压抑,努力保持健康的心理。其次,勤洗换衣裤,保持个人卫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持心情舒畅。第三,转移注意力,将精力投入到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和尝试中去,以消灭自慰的兴趣。 (2)青春期焦虑 进入青春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高中生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方面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由于好奇和不理解会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的烦恼,还可能伴有失眠、头晕、口干厌食,神经过敏、体重下降、情绪不稳和焦虑不安等症状,产生的原因多种,主要是没有学会很好地处理常见的心理问题。 暗示疗法:自信是治疗青春期焦虑症的必要前提。暗示自己能行。 刺激疗法:可采取转移注意力,如,听令人心情舒畅的乐曲,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进行一项休闲的体育运动。 深度松弛疗法:自我深度松弛对焦虑症有显著疗效。 (3)社交恐怖症 典型表现是在人面前面红耳赤,目光紧张,心跳加快,讲话吞吞吐吐,难以自我控制等,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敏感,生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而往往因此而更加紧张和恐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会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治疗此症,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正确认识交往的概念,掌握相关的交往技巧和艺术,培养豁达的人生观。②系统脱敏。 (4)人格异常。高中生群体常见的病态人格类型如下: 偏执型人格:过于敏感,多疑、嫉妒、思想行为固执呆板,自我评价过高,

中学生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

中学生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 2013级刘伟男 1.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加,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所以面对挫折的能力,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包括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情感方面如:向自己喜欢的异性表示好感,却遭受拒绝和婉言谢绝,以及恋爱后不欢而散等。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记住没有打不败的挫折只要有勇气面对,有能力承受,就能战胜挫折。 2.关键词:挫折的定义及含义;面对挫折的方法:培养面对挫折的能力与勇气:面对挫折的事例 3.正文 挫折的定义及含义: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选自《挫折的定义》 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 于挫折认知。 面对挫折的方法及调试 (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哲学上讲,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说其必然,是指在人生整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说其偶然,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时候发生挫折是很难预料的。了解到挫折的特征,我们就容易应对人生挫折了。 (二)冷静且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的产生不外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客观原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如天灾人祸;社会条件如社会政治动荡、战争等。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影响,对于个体都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社会时代,更不可选择自然。主观原因,即是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的条件如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力、心理素质等影响个人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认识和分析挫折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 1、热爱生活从人生态度的层面上看,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提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随基础。

中学生常见12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增进自我了解,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开设主题讲座;保持书信的交流;转变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举办家长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等等。 11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 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

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其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比如,他们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 中和稳定在毫无直接兴趣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任务上,能在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观察事物也比较精确、深刻、全面。能通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高中学生的意义识记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能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力求分清主次,采取意义识记的方法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一切都与他们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 由于高中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逐步地摆脱具体形 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而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他们试图对各种经验作出规律性的说明,用理论把各种材料贯穿起来,不断地把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其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在学习中喜欢探讨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对别人的意见或教师的讲课,都不愿采取轻信盲从的态度,喜欢怀疑争论。其思维的独立性表现在:在学习中喜欢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表现出有一定的主见,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希望对方的逻辑论证要具有说服力。同时,他们不但开始注意学习材料本身的正确性,而且也开始注意到学习材料论证方法的周密性。他们能够独立地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出本质属性,独立地作出结论。 抽象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高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 较准确地说明各种问题。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想象已占主导地位, 特别是通过课外阅读、实验操作和实际观察,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培养下,通过课外适当的辅导,往往很容易使他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突出的创造才能。 2.感情日益深厚,意志行动带有自觉性 高中学生的感情较深厚,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都有较高的发展。在良 好的教育下,对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宏伟的前景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与自豪感,他们喜欢用热情的诗句来赞美祖国的现在,以奔放的激情去歌颂祖国的未来;他们憎恨破坏祖国建设的一切敌人,并且对生活实践中遇到的许多不良现象也很反感;他们很关心自己周围的变化,也很关心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 高中学生的同志友谊感发展非常明显。他们对友谊很重视、交朋友要求相互了解,有共同的志趣, 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帮助,不论遇到什么风波能相互谅解,永不动摇;具有一定的原则性,一般愿意同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成绩好、能力出众的同学交朋友,希望他对自己在各方面能给予帮助。这时,同学之间建立起的友谊,能够保持终身。但是,在现阶段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交朋友不讲原则,而是讲义气、重感情,搞狭隘的“小团体”,有结伙倾向,彼此感情用事,互相庇护,这种“同志友谊”感是不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