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一)

心悸(一)
心悸(一)

心悸(一)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型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

1.水饮凌心型心悸治宜

? A.桃仁红花煎加减

? B.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 C.归脾汤加减

? D.苓桂术甘汤加减

?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患者,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舌苔薄白,脉象虚弦,属下列何种证候

? A.心血不足

? B.心虚胆怯

? C.饮邪上犯

? D.心阴不足

? E.心阳衰弱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治疗心阳不振心悸代表方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作用是

? A.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 B.益心气、温心阳

? 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D.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E.清心化痰、宁心安神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何书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描述

? A.《内经》

? B.《金匮要略》

? C.《医学正传》

? D.《景岳全书》

? E.《医林改错》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5.治疗心痹之水气凌心射肺证应首选

? A.五苓散合桃仁红花煎

? B.五味子汤合桃红四物煎

? C.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 D.猪苓汤合天王补心丹

? E.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泻心汤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6.以下哪项符合心血不足心悸

? A.心悸不宁、善惊易恐

? B.心悸气短、面色无华

? C.心悸易惊、五心烦热

? D.心悸时发时止、便秘尿赤

? E.心悸不安、舌质紫暗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心脾气血两虚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

7.心悸病情较重者称

? A.心悸

? B.惊悸

? C.怔忡

? D.心动悸

? E.以上皆非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虚证。

8.关于心悸的概念以下何者不妥

? A.心中悸动

? B.惊惕不安

? C.甚者不能自主

? D.均呈阵发性

? E.常因情志波动或过劳而发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惊悸时作时止,怔忡终日悸动。

9.心悸的治疗方法是

? A.补益心气

? B.滋养心阴

? C.宁心止悸

? D.补养心血

? E.温补心阳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0.悸病名最早由哪位医家正式提出

? A.张仲景

? B.巢元方

? C.张景岳

? D.朱丹溪

? E.孙思邈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1.下列哪项不是惊悸,怔忡的病因

? A.精神因素

? B.痰热

? C.心血不足

? D.外邪

? E.瘀血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2.治疗瘀阻心脉心悸的代表方中“桃仁红花煎”的作用是

? A.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B.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 C.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 D.温通心阳、镇心安神

? E.养血活血、理气通脉止痛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3.心悸病位在心,其发病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 A.脾、肾、肺、肝

? B.肺、脾、肾、胆

? C.肝、肾、脾、胃

? D.心、脾、肝、肾

? E.胃、脾、心、肾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心悸的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14.何人以“炙甘草汤”作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 A.张仲景

? B.成无己

? C.朱丹溪

? D.张景岳

? E.王清任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汉代张仲景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二、{{B}}A2型题{{/B}}(总题数:8,分数:8.00)

15.张某,女,48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口干,五心烦热,梦遗腰酸,治疗方剂最宜选用

? A.归脾汤

? B.朱砂安神丸

? C.知柏地黄丸

? D.沙参麦冬汤

? E.六味地黄丸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6.患者刘某,女性,55岁。近1个月来心悸不宁,少寐心烦,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此患者辨证当属

? A.心阳不足

? B.肝阳上亢

? C.痰热扰心

? D.心虚胆怯

? E.阴虚火旺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17.患者,女,44岁。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下列哪项为宜

? A.养血安神

? B.补气养心

? C.滋补心肾

?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 E.滋阴养心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18.患者,女,33岁。3年前受惊吓后,常有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善惊易恐,晚间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象弦。该病人辨证当属

? A.肝火上炎

? B.心阳不足

? C.阴虚火旺

? D.心虚胆怯

? E.水饮凌心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9.某女,28岁,心悸头晕、胸闷痞满时轻时重2年余。近日出现水肿,小便短少,四肢微凉,舌淡胖,脉沉滑。辨证为

? A.心虚胆怯

? B.痰阻心脉

? C.水饮凌心

? D.心脾两虚

? E.寒凝心脉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0.患者,62岁,心悸不安,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舌质紫暗,脉涩。其治疗应选用

? A.桃仁红花煎

? B.桃红四物汤

? C.通窍活血汤

? D.血府逐瘀汤

? E.酸枣仁汤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1.患者,男,60岁,病久体虚,近二天来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治疗当以

? A.温补肾阳

? B.养血安神

? C.滋阴补心

? D.益气温阳

? E.益气养心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2.患者,女,46岁。反复心悸气促6年,伴肢肿1年。此次于劳累受凉后复作。现症见心悸,喘息不能平卧,颜面四肢水肿,脘腹痞胀,形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体: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双下肢水肿。经诊断为“风心病,二窄并二漏”。除给氧及西药强心、利尿、扩血管外,治疗应首选

? A.五苓散

? B.猪苓汤

? C.理中汤

? D.真武汤

? E.保真汤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颜面四肢水肿,脘腹痞胀,形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水泛之象。

三、{{B}}A3型题{{/B}}(总题数:2,分数:8.00)

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分数:2.00)

(1).辨证为

? A.心虚胆怯

? B.心血不足

? C.寒凝心脉

? D.心血瘀阻

? E.水饮凌心

(分数:1.00)

B.

C.

D. √

E.

解析:

(2).代表方为

? A.归脾汤

? B.安神定志丸

? C.苓桂术甘汤

? D.真武汤

? E.桃仁红花煎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某女,32岁,心悸气短半年余,半年前小产后心悸气短,伴头晕失眠,倦怠乏力,饮食减少,时有便溏,每遇过劳则发。(分数:6.00)

(1).辨证为

? A.心虚胆怯

? B.气血不足

? C.阴虚火旺

? D.心肾不交

? E.气阴两虚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治法为

?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 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D.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 E.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分数:1.00)

A.

C. √

D.

E.

解析:

(3).宜选何方治疗

? A.归脾汤

? B.苓桂术甘汤

? C.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 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 E.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若伴五心烦热,盗汗,自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少苔,脉细数而有间歇。用何方治疗

? A.归脾汤加减

? B.炙甘草汤加减

? C.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 D.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丸加减

? E.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此为阴阳两虚心悸,故选B。

(5).若以失眠为主,宜用

? A.归脾汤加减

? B.黄连温胆汤加减

? C.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 D.天王补心丹加减

? E.朱砂安神丸加减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归脾汤也可治疗气血不足型不寐。

(6).若兼汗出肢冷,可加

? A.桂枝汤

? B.玉屏风散

? C.白芍、麻黄根

? D.附子、干姜、白术

? E.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此为气虚及阳欲脱,故附子、黄芪补气扶阳;煅龙骨、煅牡蛎固脱止汗。

四、{{B}}B1型题{{/B}}(总题数:7,分数:14.00)

? A.桃仁红花煎加减

? B.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 C.归脾汤加减

? D.苓桂术甘汤加减

?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分数:2.00)

(1).心虚胆怯型心悸宜选(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心血不足型心悸治宜(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 A.涤痰汤

? B.黄连温胆汤

? C.柴胡疏肝散

? D.通窍活血汤

? E.桃仁红花煎

(分数:2.00)

(1).既治疗胸痹又治疗腹痛的方剂为(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治疗瘀阻心脉心悸的代表方为(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 A.苓桂术甘汤

? B.归脾汤

? C.血府逐瘀汤

? D.通窍活血汤

? E.涤痰汤

(分数:2.00)

(1).既治心悸又治不寐的方剂为(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既治痫病又治痴呆的方剂为(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C.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 D.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 E.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分数:2.00)

(1).水气凌心型心悸的治法是(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邪毒犯心型心悸的治法是(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C.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 D.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E.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分数:2.00)

(1).痰浊阻滞型心悸的治法是(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血瘀气滞型心悸的治法是(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 A.心悸烦躁,善惊痰多

? B.心悸善惊,坐卧不安

? C.惊悸眩晕,胸闷喘憋

? D.心悸怵惕,心痛胸闷

? E.虚烦而悸,耳鸣腰酸

(分数:2.00)

(1).心悸心虚胆怯证的特点是(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心悸心血瘀阻证的特点是(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 A.补心丹

? B.养心汤

? C.归脾汤

? D.生脉散

? E.真武汤

(分数:2.00)

(1).治疗气血不足型心悸应选方是(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应选方是(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五、{{B}}X型题{{/B}}(总题数:6,分数:6.00)

23.与心悸最相关的脉象为

? A.涩、滑

? B.迟、数

? C.紧、弦

? D.细、浮

? E.促、结、代

(分数:1.00)

A.

C.

D.

E. √

解析:

24.《伤寒杂病论》称心悸为

? A.惊悸

? B.怔忡

? C.心动悸

? D.心下悸

? E.心中悸

(分数:1.00)

A. √

B.

C. √

D. √

E. √

解析:

25.心悸虚证常见证型为

? A.心虚胆怯

? B.心血不足

? C.阴虚火旺

? D.气阴两虚

? E.心阳不振

(分数:1.00)

A. √

B. √

C. √

D.

E. √

解析:

26.各型心悸病人均应遵循的饮食习惯是

? A.宜进食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食物? B.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

? C.宜低脂、低盐饮食

? D.忌辛辣炙焯

? E.忌肥甘、生冷食物,戒盐

(分数:1.00)

A. √

C. √

D.

E.

解析:[解析]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症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

27.西医哪此疾病心悸可参照中医“心悸”辨证论治

? A.各种心律失常

? B.心功能不全

? C.心肌炎

? D.肺心病

? E.部分神经官能症

(分数:1.00)

A. √

B. √

C. √

D.

E. √

解析:[解析]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28.下列何药引起心悸

? A.附子、乌头、麻黄

? B.雄黄、蟾酥

? C.柴胡、青皮、莪术

? D.洋地黄、奎尼丁

? E.阿托品、肾上腺素

(分数:1.00)

A. √

B. √

C.

D. √

E. √

解析: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07例iHolter分析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07例iHolter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对不明原因心悸的诊断价值。方法: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均随身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嘱患者若出现心悸,可随时发送心电图。对传送至监护中心的每条心电图,医生均予以诊断并回复;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等心电异常,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报告。结果: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中,佩戴iHolter时间最长3 d,最短1 d。通过手动记录发送心电图最多18条,最少1条,共1481条。发现心电异常182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均予以明确诊断;25例未见心电异常。结论: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 对不明原因心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标签: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心悸 心悸是一常见症状,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其轻重受心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患者的敏感性。但心悸的发作常带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大多数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往往症状已消失或常规心电图无异常,由于不能捕捉到明显的心电异常信息而失去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机会[1]。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由设在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和用户随身佩戴的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intensive-Holter)组成,具有24 h连续心电异常检测预警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无线双向数据传输等功能。在佩戴过程中,若患者感觉不适,可通过手动记录,将心电图传送至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由医生予以诊断分析并将诊疗意见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至用户随身佩戴的iHolter或直接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2]。本研究自2010年7月-2011年6月将iHolter应用于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均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心悸反复发作时间最长8个月,最短1 d,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病或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不伴胸痛、发热、晕厥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普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客观检查大致正常,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其中男90例,女117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38.24±8.61)岁。 1.2方法选用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安凯数字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心脏远程监护系统。设在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组成,其中应用服务器直接通过光纤接入GPRS无线数字通信网络,可以管理5~10万用户;用户随身佩戴的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由预警器、专用手机、数据线和导联线组成。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随身佩戴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嘱患者若出现心悸,可随时发送心电图。对传送至监护中心的每条心电图,医生均予以诊断并回复;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等心电异常,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或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或及时给予救治。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最近24 h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报告。电极片位置:绿色电极片(CM1)粘贴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红色电极片(CM5)粘贴于左腋前线第五肋间;棕色电极片(共用负极)粘贴于左锁骨外1/3下方;黑色电极片(无关电

心悸患者的护理

心悸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患者有无心脏病病史、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贫血、发热等;是否有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以及患者的用药情况。 2、症状和体征:患者有无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有无心脏杂音、心脏増大及心律改变;有无贫血、多汗及甲状腺肿大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血儿茶酚胺等有无异常。 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有无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病情重者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2、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心律、心率的变化,每次观察时间不少于 1 分钟。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晕厥、抽搐等,应警惕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炎的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对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 3、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4、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戒烟酒,避免进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

食物和饮料。 5、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一般心悸并不影响心功能,减轻焦虑、紧张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以免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而加重心悸。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改善睡眠,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疾病知识指导:告知患者心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说明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停药。 2、避免诱因: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劳累。 3、病情监测: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脉搏的方法。 四、护理评价: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患者是否达到: 1、了解心悸的诱因及防治知识。 2、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 3、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五、注意事项 1、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紧张心理,增加安全感。 2、房颤患者需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

心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心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表现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为常见。 心悸失治、误治,可以出现变证。若心悸兼见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微,此为心悸重症心肾阳虚、水饮凌心的特点。若心悸突发,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肢肿,脉数细微,此为心悸危症水饮凌心射肺之特点。若心悸突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此为心阳欲脱之危证。若心悸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短暂即恢复正常而无后遗症,或一厥不醒,为心悸危症晕厥之特点。 二、诊断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乏力,头晕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洒饱食等原因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5、心电图、血压、X线胸部摄片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鉴别诊断 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患者也可伴见心悸的症状,如表现为心慌不安,脉结或代,但以胸闷心痛为主症。此外,胸痹心痛中的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及肩胛两背为主症,并常伴较突出的心悸症状,脉或数,或迟,或脉律不齐,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情绪波动等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直到晕厥,病情危笃。因此,在胸痹心痛中心悸应视为胸痹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中的一个次要症状,而与以心悸为主症的心悸病证有所不同。

心悸的中医辨证

心 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 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 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 ;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

⑤ 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 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 ;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 ⑦ 同 用。 【附方】 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 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 临床分虚实两类。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阴心血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血未复,或先天不足、禀赋衰弱等原因,久而久之,心阴心血乏源或亏虚,导致心之 气血两亏,不能奉养于心,致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正如《丹溪心法》所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 2.肝肾阴虚,虚火扰主 因年老体衰、久病失养、房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肝阴不足或肾阴亏虚,一则肝阴不足,肝火内炽;一则肾阴亏虚,水亏火旺,均可因虚火扰动而成心悸。如《石室秘录》说:“怔仲之证,躁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宁,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3.心血瘀阻,气滞络阻 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致心血瘀阻,或寒邪入侵心脉,血寒而凝滞不通;或因痹证日久,致心脉痹阻;或年老气血日衰,痰湿痹阻脉络;或外邪内侵于心,气滞络阻等原因,使心失主血脉功能而悸动不安。如姜春华所说:“临床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心痛、舌紫、脉迟涩或结代,不论寒热虚实,必有心血鼓动不畅,血脉运行障碍或瘀血搏击脉络的病理,此时为主要矛盾,治宜活血化瘀,舒心通脉”。 4.痰饮凌心,痰火扰心

心悸症状和应注意

心悸症状和应注意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意见建议: 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然后再治疗. 仅供参考: 中医辨证论治 1,心虚胆怯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2,心血不足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3,心阴亏虚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4,心阳不振 治法稳步信仰,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甘草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心脉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6,水饮凌心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生活护理: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第二 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编辑本段中西医概念

西医认为:心悸是病人自己能感知到心跳的一种心前区不适或心慌的感觉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感搏动有力。 中医认为: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分类及常见疾病: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体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 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 编辑本段心悸的预防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心慌吃什么药

心慌吃什么药 文章目录*一、心慌吃什么药*二、心慌的典籍偏方*三、心慌的护理知识 心慌吃什么药心悸分很多的种类,每一种的用药都会不同, 如果想要治疗效果更明显,首先你就要清楚你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然后再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 宁心宝,速效心丸这两种药都还不错,如果是窦性心跳就没 有什么影响的。 心脏搏动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强可引起心悸。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可见于健康人在强烈体力活动或精神过度紧张之时。但也可见于大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或应用某些药物如麻黄素、咖啡因、氨茶碱、肾上腺素类、苯丙胺、阿托品、甲状腺片等的人,且常和摄入量大小及个体敏感性有关。 了解心悸吃什么药,主要应该洞察心悸的原因,人们过度用力、肾上腺素、酒精、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如咖啡因等兴奋剂)使用。心悸也是恐慌症或心脏瓣狭窄的症状之一。心悸的长度可能从几秒到好几小时不整,出现的频率也可能是极少或是一天一次以上。心悸若是合并其他症状,例如流汗、虚弱、胸痛、或晕眩,就有可能代表心脏功能异常,应该深入诊断。 心慌的典籍偏方1、红枣葱白治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红枣20枚,葱白适量。将红枣用水洗净,放入水中煎煮20分钟,然后加入葱白,再煎10分钟。每日1剂,分2~3次服。 2、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除痰化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等。 3、参附桂枝粥 红参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待熟时调入红参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温肾通阳,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等。 4、草芪龙苓粥

心悸

学习内容: 中医内科——心悸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之气血阴阳,亦可引起心悸。如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或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安,也可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心 悸

心悸(Palpitation) 授课目的和要求 1、了解心悸的发生机制 2、掌握心悸的病因和伴随症状 【基础知识回顾】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与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末鞘浦肯野纤维网。 心脏的神经支配 1、交感神经作用: 其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结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力加强。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正性变力作用。 2、迷走神经作用 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型胆碱能受体,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即具有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一、定义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

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有心悸。 患者对心悸有不同的描述: 最常见的描述是胸部撞击感,或咽颈部阻塞感,或心跳停顿感。 二、发生机制 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 1、在心动过速时,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当心室收缩时,心室肌与心瓣膜的紧张度突然增加,可引起心搏增强而感心悸; 2、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期或房性早搏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使患者有“心跳停顿感”。 3、室性早搏,发生的时间过早,以致心室不能完全充盈,当心室收缩时便产生心悸。在代偿间期后,随着心室充盈期的延长,心室充盈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在胸腔内的运动增加,患者自觉心悸。 这些症状,是患者就诊的原因和常见的主诉。 4、心悸出现与心律失常发生及持续时间有关。 如突然发生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 S V T),心悸往往较明显,而在慢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可因逐渐适应而无明显心悸。 5、心悸的发生常与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焦虑、紧张、注意力集中时易于出现。 6、心悸可见于心脏病患者,但与心脏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

心慌胸闷气短失眠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心慌胸闷气短失眠怎么办 导语:有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节奏快、加班较多导致精神压力巨大,其中不少人经常心慌气短,有的人还伴有胸闷失眠的情况。很多人在最初出现这种症状 有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节奏快、加班较多导致精神压力巨大,其中不少人经常心慌气短,有的人还伴有胸闷失眠的情况。很多人在最初出现这种症状时并没有太过关心,最后却发现自己心慌胸闷越来越严重,有时还会整夜失眠,这不得不让我们重视起来,因为这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一个表象,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心慌胸闷气短失眠的解决办法。 心疗:即先睡心,后睡身。如睡前不看书报、不喝茶和咖啡、不喝酒、不思考问题、不生气,或者睡前坚持散步几分钟或打一下太极拳以消出紧张情绪,但不能作剧烈运动;睡前洗澡,有助于你放松肌肉,可令你睡得更好。或洗个热水脚。研究结果表明,双脚凉的妇女的睡眠质量比足部舒适暖和的妇女要差,海因博士建议,为足部保暖,可穿着厚袜子睡觉。不想睡就不睡,睡时如又想到了别的地方时就睁开眼睛打断思路。 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你可能就会失眠。大睡要放在晚间。白天打盹可能会导致夜晚睡眠时间被“剥夺”。白天的睡眠时间严格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且不能在下午三点后还睡觉。不要熬夜。 创造睡眠的环境:要保持安静,关掉电视和收音机,因为安静对提高睡眠质量是非常有益的。要有较暗的光线(白天卦上窗帘);保持室温稍凉,卧室温度稍低有助于睡眠。要有一张舒适而较宽的床,给你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空间。清洁、上轻下重的被褥、高低适中的枕头、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悸

导致心悸的原因有哪些? >>心慌心悸还有哪些原因咨询专家 心悸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不仅如此,更为重要是的某些心血管疾病也会引起心悸,稍不注意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律失常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发生心悸。 心脏神经官能症 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上除心悸外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 心脏脉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 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病理性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 细胞瘤等。 警惕!心慌心悸伴随多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经常出现头晕胸闷心慌症状,是疾病引发心悸的征兆,一定 要及早就医。 >>立即向专家咨询我的心悸会是哪种疾病?

我有以上疾病,经常出现心悸现象,严重吗? 让专家帮你分析>> ?心慌不安 ?心跳剧烈 ?胸闷不适 ?呼吸困难 ?胆怯易惊 ?气短乏力 ?劳倦过度 ?头晕喘促

专家提醒:经常出现以上心悸症状,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一定要及早就医。>>出现心悸怎么办?立即咨询专家 难以入眠、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 心悸发生猝死的事件较多,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 心悸可使血液循环失常,能使心排血量下降,引起病人心 心悸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

心悸治疗

心悸的辨证论治 辩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一、辨证要点 1、辩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 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辨虚实心悸证候特点多为虚实夹杂,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 邪之类。辨证时,要注意分清虚实的多寡,以决定治疗原则。 3、辨脉象观察脉象变化是心悸辨证中重要的客观内容,常见的异常脉象如结脉、代脉、促脉、 涩脉、迟脉,要仔细体会、掌握其临床意义。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一般认为,阳盛则促,数为阳热,若脉虽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象。阴盛则结,迟而无力为虚,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4、辨病情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 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块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气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风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脉痹阻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外侵,内舍于心,常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 二、治疗原则 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实证常因于痰饮、瘀血等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之多少,攻补兼施,或以攻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三、分证论治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心悸诊疗方案

心悸诊疗方案 【概念】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和非心血管疾病如: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我们这里主要指各种心血管疾病。 【疾病名称】 中医病名:心悸 西医病名:冠心病,心律失常 【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制定。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乏力,头晕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

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洒饱食等原因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5.心电图、血压、X线胸部摄片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病因病机】 心悸的病因较复杂,既有体质因素、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心神失养;实证者常见痰浊、瘀血、水饮,而致心神不宁。 1.体质虚弱:禀赋不足,素体亏虚,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皆可使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嗜食高粱厚味,煎炸炙炥,蕴热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发为心悸。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施,水液输布失常,滋生痰浊,痰阻心气,而致心悸。 3.情志所伤: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平素心虚胆怯,暴受惊恐,易使心气不敛,心神动摇,而心慌不能自主,惊悸不已,渐次加剧,直至稍遇惊恐,即作心悸,甚或外无所惊,时发怔忡。 4.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

心悸患者分析、预防及保健

---------------------------------------------------------------最新资料推荐------------------------------------------------------ 心悸患者分析、预防及保健 1 心悸患者分析、预防及保健作者: 邹有丽,张彬,韩宁,张靓【摘要】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监测,分析其发病原因,以制订相应治疗与预防保健措施。 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 103 例,采用 DMS Holtwin 7.0 动态心电图对其进行监测,并将闪光卡回放分析。 结果在 103 例患者中共检出心律失常 82 例,占总人数的 78%(82/103)。 心悸发作时记录到的心律失常43例,占被检人数的42% (43/103)。 心律失常类型与心悸症状之间有明显关系。 心悸发作时,男性与女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差别不大(32/82,11/21,2=2.22,Pgt;0.05)。 结论通过对心悸与心律失常关系的分析,帮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同时为无心律失常的患者扫除心理障碍,避免心源性疾病产生。 心悸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应积极进行。 社会也应对心悸现象给予足够重视,并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心悸;预防;保健[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cause of disease of patient with heart-throb and set down corresponding step of treat,prevention and health 1 / 8

心悸胸闷气短的中医疗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心悸胸闷气短的中医疗法 导语:我们有时候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大家一旦发生这样的症状肯定是非常担忧吧,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才好,其实我们应该找出心悸胸闷气短的 我们有时候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大家一旦发生这样的症状肯定是非常担忧吧,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才好,其实我们应该找出心悸胸闷气短的原因,能够导致我们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高血压和冠心病就是主要的病因,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心悸胸闷气短的中医疗法。 1. 心与脾《胃)生理、病理上的相关性心属火,脾(胃)属土,二者之间存在着火土相生的母子关系,相互滋生,相辅相成。有云“子能令母虚,母能令子实”。 2 .“心脾(胃)同治”的同步性与治脾(胃)愈心的实践性“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则诸病丛生,心气、心血失养,心病乃生,故有“心胃同病”之说。对于心病,一定要病人注意调理脾胃,切忌膏梁厚味、勿令饱餐等,即便是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不忘健脾和胃导滞之法,确可在心病治疗上收功,远比心病只从心来治效果高出许多。护心胶囊,首先温中理气,就是着重于脾胃功能的调理,而后活血化瘀进一步治疗心脏病。就从现代医学的观点论,调理脾胃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血粘度,阻止动脉硬化形成,这不仅有治疗上的意义,而且有抑制病情发展和预防的重要意义。 3 .重视脾胃升降治疗心病的重要性“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升降出人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然过程。即脾(胃)功能失调,饮食精微不化,扰乱脂质代谢,聚而生浊,或为湿热,或为痰湿,浊痰交织,滞而化癖,阻碍心机不能运转,成为所谓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悸(一)

心悸(一)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型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 1.水饮凌心型心悸治宜 ? A.桃仁红花煎加减 ? B.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 C.归脾汤加减 ? D.苓桂术甘汤加减 ?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患者,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舌苔薄白,脉象虚弦,属下列何种证候 ? A.心血不足 ? B.心虚胆怯 ? C.饮邪上犯 ? D.心阴不足 ? E.心阳衰弱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治疗心阳不振心悸代表方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作用是 ? A.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 B.益心气、温心阳 ? 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D.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E.清心化痰、宁心安神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何书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描述 ? A.《内经》 ? B.《金匮要略》 ? C.《医学正传》 ? D.《景岳全书》 ? E.《医林改错》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5.治疗心痹之水气凌心射肺证应首选 ? A.五苓散合桃仁红花煎 ? B.五味子汤合桃红四物煎 ? C.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 D.猪苓汤合天王补心丹 ? E.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泻心汤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6.以下哪项符合心血不足心悸 ? A.心悸不宁、善惊易恐 ? B.心悸气短、面色无华 ? C.心悸易惊、五心烦热 ? D.心悸时发时止、便秘尿赤 ? E.心悸不安、舌质紫暗

心律失常胸闷气短 中成药治疗

心律失常胸闷气短中成药治疗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胸闷、气短、头痛、耳鸣、健忘、失眠、乏力等。究其病机,多是心脏气血阴阳亏虚及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痰湿阻滞、水饮内停、气滞血瘀等。除汤剂外,应用中成药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虚症 心脾两虚:胸闷,怔忡,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疲乏,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唇淡等。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药用归脾丸。 心虚胆怯:心悸善惊,烦躁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等。治宜镇惊定志安神,药用安神定志丸。 气阴两虚: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治宜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清心安神,药用参松养心胶囊;或用稳心颗粒以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而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以及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症状。 气血虚: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药用柏子养心丸以补气、养血、安神。 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舌糜烂疼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等。药用天王补心丹,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心阳不振:心悸、动则更甚,形寒肢冷,胸闷气短,自汗,畏寒喜暖。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药用参附注射液或心力丸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 实症 气滞血瘀:心悸胸闷,心痛时作,痛如针刺,肋痛,舌质暗,或见瘀斑等。可选用理气活血的血府逐瘀胶囊及其口服液治疗。

痰火扰心:胸中郁热,头目眩晕,痰涎壅盛,心悸时作时止,受惊易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痰多泛恶,便干溲黄,舌苔黄腻等。治宜清心解毒,镇惊安神,化痰熄风,可选牛黄清心丸。

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致病的疾患,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均可增加我们得冠心病的机会,主要包括: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除遗传外,以上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控制 和改善的。了解增加心脏疾病和冠心病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的粥样硬化是我们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应该了解和尽可能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推迟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生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 90-94mmhg勺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心悸是癌症症状吗

心悸是癌症症状吗 文章目录*一、心悸是癌症症状吗*二、癌症症状有哪些*三、预防癌症的方法有哪些 心悸是癌症症状吗1、心悸是癌症症状吗 心悸不一定是癌症症状。心悸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即使是健康人,在情绪波动或者精神紧张的时候也难免心跳过快,如果是受到惊吓、体育锻炼或者重体力劳动的时候可能会大口喘气,也会造成心跳不正常,所以并不是 所有的心慌都和疾病有关。 2、心悸的原因有哪些 2.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过度紧张、精神兴奋、啦烟、饮酒、浓茶、咖啡等。 2.2、病理性因素 2.2.1、贫血 贫血时常出现心悸,活动时加重。面色苍白、乏力、呼吸困难也常见。伴随症状还包括收缩期杂音、洪脉、心动过速、湿啰音房性奔马律,以及颈动脉收缩期杂音。 2.2.2、焦虑发作(急性) 焦虑是儿童和成人心悸的最常见原因。焦虑时还伴随出汗、潮红、震颤、逐渐逼近的毁灭感。症状较恒定。患者多过度通气,导致头晕、乏力或晕厥。其他典型表现还包括心动过速、心前区

疼痛、气短、烦躁、失眠。 2.2.3、心律失常 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悸常伴头晕、虚弱、乏力,常感觉到不规律.迅速或缓慢的脉搏,血压下降,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少尿,出汗。 3、出现心悸怎么办 3.1、去除诱因 如限制饮酒、吸烟,调整运动、工作和环境,避免寒冷与刺激性谈话,适当读书看电视。 3.2、休息 根据心悸原发病的轻重和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如何休息。如严重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直到病情好转后再逐渐下床活动; 如为心功能不全三级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3.3、饮食 对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控制钠盐, 少量多餐,以减轻水肿及心脏负荷。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 素的食物,以利心肌代谢,防止发生低钾血症。 癌症症状有哪些1、不规律出血:气血是健康之本,身体不规 律的出血这可不是小事,一旦有发现了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确 诊治疗才好。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视。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危害】胸闷气短会有什么危害? 自觉心跳,医学上称为心悸,一般还伴有心前驱不舒服的感觉。轻的心悸,可能影响不大,或者只限制病人参加体力劳动。较重的心悸,病人还会伴有其它不舒服的病症,可能使病人丧失劳动力。短时间和阵发的心悸,病人尚可忍受,长时间持续的心悸,会使病人疲乏无力,憋气,难以忍受。专家认为,心悸依其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型: 一、生理性心悸 这是常见的。例如,精神紧张,无论是兴奋还是恐惧,都会因为神经系统的特殊作用,促使心跳加快,引起心悸。这种心悸没有病理基础,不是由于疾病引起,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无须处理。剧烈运动也会引起心悸,因为剧烈运动要求血液输送更多的能量与氧气,心脏必须加快跳动才能输出大量的血液。平时锻炼有素者,心脏功能有足够的储备,就可能不会感到心悸;平常不爱锻炼者突然参加剧烈运动,就会力不从心而出现心悸。生理性心悸在去除刺激因素之后,马上消失。 二、心脏外因引起的心悸 有些疾病,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也可引起心悸。发热病人常伴有心跳加快,因为发热时,病人基础代谢增加,发热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与氧气,只能靠心脏加强工作,多输出血液来弥补。退热之后,心悸自然会好转。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由于基础代谢增加,也会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加强,有的病人还会伴有心律失常,病人自然会感到心悸难受。贫血与出血引起的心悸,是因为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后,血液运输氧气和营养的功能难以完成,机体便只能让心脏加大工作量加以弥补。更年期妇女出现的心悸,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有关,一般经过2-3年或适当治疗后可好转。其它的疾病,如神经衰弱,肺部疾病等,也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悸现象。 三、心脏病引起的心悸 心脏本身有病,不管是心肌。心内膜。心脏瓣膜。心包,或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的某一部分发生疾病,都会影响心脏功能。心脏本身有病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收缩才能完成任务,以致产生心悸,引起心悸的心脏病,常见的有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或心包炎等。对年轻人来说,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有心脏病的病人,除感到心悸之外,还会有气短,心前驱疼痛不适,四肢或口唇青紫等症状。病人在休息时心悸减轻, 劳动或活动时心悸加强。这类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心脏功能,确诊后可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