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米勒作品《晚钟》所体现的宗教情感

谈米勒作品《晚钟》所体现的宗教情感
谈米勒作品《晚钟》所体现的宗教情感

谈米勒作品《晚钟》所体现的宗教情感

【摘要】艺术与宗教在历史上从来就是相互关联的,画家米勒生前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将绘画与宗教信仰完美结合从而创作出《晚钟》。这幅画则是画家生平重要的一幅著作,作品体现出画家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种“爱”的信仰。通过描述作者生平的宗教理念和创作《晚钟》的宗教信仰以及阐述《晚钟》中的构图,色彩,构成要素等从而体现出米勒虔诚、神圣的一面。

【关键词】米勒;晚钟;宗教情感

人类最早的艺术基本都与宗教有关,欧洲艺术在文艺复兴之前,几乎都是以宗教人物或宗教故事为绘画和雕刻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传播宗教教义,为当时的教会服务。站在任何一件中世纪绘画或雕刻的面前,就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宗教神秘气氛和宗教情感。时光如梭,艺术与宗教这两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在一直被延续。其中《晚钟》作为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体现了这两种复杂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罗曼·罗兰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代艺术史上有两个英雄,一个是音乐上的贝多芬,一个就是绘画上的米勒”。米勒作为19世纪法国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同时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其作品充分流露出一个教徒对于他所崇拜的神的一种体现。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显得极为动人,从而具有长久的魅力。《晚钟》画面里并没有描绘上帝的形象,只是在画中地平线的右方,隐隐看见一个模糊难辨的教堂建筑物,但是赏画者依然可以从画中强烈地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 ――――爱因斯坦有关宗教论述文章索引 吴德余编辑 编者按爱因斯坦究竟有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上帝”是谁?是一个由来已久、时不时被撩起、以后还会长期延续的话题。其实爱因斯坦本人对这个问题思考得很多很深,在他生前很多文章、通信、演说中都有专门论说,本索引为方便这个话题的讨论,特从《爱因斯坦文集》中将有关文章名目或原句摘引出来,以方便讨论者引述。《爱因斯坦文集》采用商务印书馆1976年1月第一版,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内部发行)的版本。虽然编译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爱因斯坦帽以“无知”和“顽固的资产阶级偏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203),正因为如此,也许这个版本更具客观性。 摘录的方式是,整篇专题论述仅列文章标题或其中一句一段,某篇文章中有关于本题的原句作摘录。索引按爱因斯坦的写作年代升序排列(有的写作年代难考,只是估计)。虽然通读了这个文集的1-3卷,由于编者的浅陋,未免挂一漏万,也许会招来载驴入黔的好事者所为的非议,也顾不得了。 一、《探索的动机――在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1918年4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100-P103)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莱布尼兹用语,他说一切“单子”之间,特别是心同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预先被永远确定了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指本文提到的“致力于科学中最普遍的问题”---编注)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 二、《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1921年7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P11-P15) 固然,大自然在他们儿女中间并不是平均地分配她的赐物;但是,多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 摘要:许多信教者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其实中国是有宗教的,只是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本文从中国宗教的由来与现状开始阐述,宗教在中国的发生;跟着结合中国的发展,阐述中国宗教的性质;由于这种与国际上其它国家不同的宗教性质与文化,针对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功利性态度与西方国家对宗教虔诚的态度作比较;最后从历史,科学等角度总结为什么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会比较淡薄。 世界宗教多样而盛行。特别是西方及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十分虔诚,然而西方人到中国都有个疑问为何在中国感受不到宗教信仰的气氛?即使是在世界盛行的基督教也感受不到浓厚的信仰信念。要回答这个关于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的问题,则需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得历史,不仅要谈及宗教在宗教的发展,更要说明中国这一特殊的国家历史发展。因为中国特殊的国家性质和渊源的历史文化,导致了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与价值观与世界的不同…… 一、中国宗教的由来与现状 由于中国法律对宗教信仰的开放及保护,现在中国境内的宗教多样,各种宗教信徒总计有一亿多人。 1、佛教。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而后经过漫长的发展与 演变,在中国就根据语言的不同分了三大系列,分别是汉语系佛教,藏语系的喇嘛教和巴利语系的小乘佛教。汉语系佛教对汉族的影响比较广泛,也不要求入门程序,只要信奉佛教的都可以称之为佛教教徒。 2、道教。道教是我国传统的宗教。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胜于其它也是由 于道教的影响。道教源于公元2世纪。主张的就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发展,后来被分为全真派与正一道两大教派。在全真教的第五代掌门人丘处机的带领下道教进入兴盛时期。受到成吉思汗的尊重,并要求统一佛教。虽然佛教与道教会互斥,但在现在的中国,各大宗教都具有很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宗教学视野下的宗教情感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宗教学视野下的宗教情感研究 提要:宗教情感属于宗教中的感情领域,它是宗教徒特有的情感,是一种对神灵的依赖、敬畏等一系列的复杂情感构成,是宗教产生、维系、壮大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西方宗教学家的视角出发探讨宗教情感的实质与内容,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它在宗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宗教情感;宗教活动;核心 “可以给宗教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宗教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观念是宗教的神学因素,情绪属于宗教感情领域,而活动则属于宗教礼拜方面,即宗教仪式方面。”①宗教情感属于宗教中的感情领域,它是宗教徒特有的情感,是一种对神灵的依赖、敬畏等一系列的复杂情感构成,是宗教产生、维系、壮大的重要基础。 一、宗教情感的实质与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属性上定义了宗教,马克思曾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②恩格斯也肯定宗教是“在人们还处在异己的自然和社会力量支配下的时候,作为人们对这种支配他们力量的关系的直接形式即有感情的形式而继续存在的。”③ 在马克思那里,被压迫的生灵指的就是人类这一主体,而实施这种压迫的就是自然这一客体。马克思认为宗教的产生是由自然客体对人类主体的压迫而引发的,而“无情世界的感情”就是指宗教情感。意思是说,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有一个接触、认识、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主体意识到自我的渺小,同时体会到了作为强大客体——自然给人类本省带来的压迫,包括前面提到的自然灾害、瘟疫等等。经过一次次与自然界搏斗抗争后,人类意识到,自然界的权威与力量是人类无法控制和挑战的,自然界的无情使人类产生了对这种无情的恐惧与依赖,在这种情感下建立了宗教。因此马恩认为宗教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而由恩格斯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马、恩宗教观的第二个特点:宗教情感的产生依赖于主体对于客体拟人化的愿望。在恩格斯看来,主体一直被客体强大的力量所控制和支配,同时主体对于客体的这一行为发生了反映,即将愿望寄托于对客体的拟人化上,也就是一种期望自然也和人类一样具有情感,能听懂人类语言,了解人类内心的一种存在。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有了和这可怕的支配者交流的可能,才有期许她能可怜人类,少降灾难,多赐福的可能。“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的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正如费尔巴哈所指出的:“具有感情的、充满着感情的人,只信仰具有感情的、充满着感情的上帝。”④“在充满着感情的人看来,一位没有感情的上帝,乃是一位虚空的、抽象的、消极的上帝,乃是无,因为这样的上帝缺乏在人看来有价值的和神圣的东西,对人来说,上帝是他的至高的感情和思想的备

宗教是一种信仰

摘要:宗教信仰是人们在特定的宗教情境中产生的一种独特情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行为。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宗教作为一种心理需求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要,是信教徒的精神寄托。通过分析,探讨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 关键词:宗教信仰;心理功能;情感宣泄;社会支持 宗教信仰指个体对某种特定宗教和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提到宗教信仰人们不禁会将其与消极、逃避、虚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源于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他认为宗教阻碍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宗教信仰者是逃避社会现实的心理不健全者[1]。然而荣格十分强调宗教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宗教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宗教不仅能治疗个体心灵的痛苦,而且能治疗心灵痛苦引起的肉体疾病,宗教是个体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1]。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阮冶等人研究发现一些宗教教义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身心健康[2]。宋兴川等人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3]。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必定有其心理机制和功能。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进行分析。 一、情感宣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压抑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和精神压力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宗教作为一个安全、可靠的载体为个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首先,信教徒通过在神灵面前虔诚的朝拜、祈祷、许愿等人神对话的方式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情绪及愿望,使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得以释放,精神得以寄托,身心重新恢复平衡。其次,除日常的朝拜和诵经外,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也是信教徒皈依宗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宗教仪式上,通过在神灵面前尽情地哭泣和倾诉,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愤怒、委屈甚至过错、悔恨通过宣泄和忏悔等方式表达出来,因为他们深信神灵会理解、原谅、宽恕和帮助自己。现代研究表明,哭泣和倾诉能将不良情绪产生的化合物释放出去,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1]。再次,宗教节日中通过载歌载舞的狂欢,在娱乐神灵的同时,使其身心达到极度愉悦,节日中人们可以尽情地宣泄和释放来自然、神灵和社会的各种被压抑的情感,缓解其对生活的倦怠和压力[4]。 二、社会支持功能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的社交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其进行帮助的行为。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行为和精神上的安慰、理解、尊重等体验。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5]。宗教信仰的社会支持功能体现两方面,首先,宗教的社会支持源于宗教团体,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加强了信教徒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慈悲、正义、谦虚、善良等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此外宗教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的相处,大家互敬互爱,相互鼓励和支持,处于温暖而美好的宗教氛围中,内心得到满足的同时,隔离感、孤独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得以消除。其次,宗教的另一社会支持功能表现为心理慰籍。它是一种心灵的安慰,能排解宗教徒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它通过各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在神灵的帮助下,唤起宗教徒内心积极的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使其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从而摆脱现实的困扰。神灵的无条件接纳和陪伴满足了信教徒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和爱需要。此外,坚信神灵冥冥之中的保佑和庇护,以及对死亡和最终归宿的美好解释让信教徒能够超然地面对一切,内心获得宁静。 三、身心调节功能 宗教的心理调节作用,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宗教仪式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西方学者把这种心理的调节功能称之为信仰治疗[6]。通过虔诚的笃信神灵,并通过修道、修身、修心等形式进行人神对话,达到人神交融的境界。当个体心理失衡,深陷痛苦时通过寻找宗教今生和来世的福音获得内心的平衡。此时宗教成为个体超脱世俗,消除烦恼的精神支柱,它改善了人们的消极情绪,使其变得乐观豁达,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可通过修心达到修身,亦可通过修身进行修心。个体虔诚的笃信神灵,相信神灵定能助其排忧解难,甚至消除病痛,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理对躯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不断强化的积极自我暗示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