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传统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1. 音高与音阶

基于中国音乐的3分损益理论系统,日本音乐将1个8度分成12个半音,而西洋的平均律系统,也对现在的演奏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各种类型的音乐和乐器,并不是使用统一的音高与音阶型式,在koto与3位线音乐中,主要是用阴与阳两种5声音阶,前者为D, Eb, G, A, Bb,后者为D, E, G, A, B,

2. 音色

日本人对于音乐的品味,喜好较广泛的音色变化,尤其在音乐中,对于许多没有特定音高的音色非常重视,例如在吹奏尺八的时候,开始的气音,代表着风吹树叶摇曳的声音,非常的考究。

3. 旋律和声

日本的旋律种类繁多,十分难以归纳,一般而言,常常会对短小的动机反复,乐曲结束的乐段,常常是重复开始的乐段,某些特定的动机,在其戏剧音乐中,会代表特定的角色、意义或气氛,这一点与19世纪西方华格纳的乐剧所使用的主导动机雷同。在大多数的声乐当中,有10分浓厚的装饰音!此外日本音乐旋律喜欢使用4度,也是常见的特色,不同乐器合奏合唱是以异音齐奏的方式。

4. 形式

最常见的日本音乐形式有类似于中国的序-破-急3个步骤,叙指的是乐曲开始的乐段,接下来的破,速度逐渐增加,急乐曲的速度达到最高点,只有在终了前才将速度慢下来。

皇室宫廷音乐-雅乐

日本的雅乐主要源自于中国唐代的宫廷音乐,在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基本上就是1个唐化运动,日本与中国的积极交流,中国的音乐家被编入日本的宫廷音乐机构之中,从此唐代的音乐成为日本宫廷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9世纪末期,开始有了左方乐和右方乐的区分,左方乐是唐乐使用笙、琵琶、koto和圆柱状的羯鼓,右方乐是高丽乐,不使用弦乐。

12世纪时,大名(贵族)和其中间所选出来的将军,把日本变成了1个封建国家,这时雅乐就逐渐失去了他的重要性,由于雅乐过分要求与天皇的宫廷典礼相一致,自然没有办法得到武士和将军的认同,到了19世纪初,许多雅乐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宁可改行从事市民阶级的的音乐舞蹈职业,雅乐在宫廷音乐极盛的奈良时期拥有数百名的音乐家和舞蹈家,但到了这个时候以缩减成规模很小的乐队了。

当明治天皇与1868年重新恢复王权,他也努力恢复具有庄严形式的古老宫廷典礼音乐,并为雅乐设立了皇室宫廷专属,1894年甚至在巴黎博览会中,展出1套完整的雅乐资料、乐器、表演服装及其它有关记载。

武士的乐剧-能剧

能剧是日本独有的音乐戏剧,它是1种由吟诵, 歌唱, 舞蹈和乐器演奏组成的戏剧。在六百多年前镰仓时期(宋朝)由具有民间特点的传统因素所构成,能剧的构成开始与两种基本的戏剧:散乐、田乐,前者是1种杂技和滑稽表演的组合,由印度传到中国再传到日本的,后者乃是1种出于本土的滑稽舞剧。

能剧的内容包含了3个部分:utai-具有节奏吟诵般的演唱;mai-具有艺术风格的舞蹈;hayashi-音乐,指的是由乐队演奏的器乐。与西方戏剧相比较,能剧是非常短小的,1个晚上的表演通常包含了5个作品,能剧的乐队很小,笛子是唯一的旋律乐器,更重要的是有3种鼓:太鼓、大鼓、小鼓。

中产阶级的歌舞表演-歌舞伎

歌舞伎的兴起与能剧的衰落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虽然各武器在时期世纪就从木偶剧演变而来,但是一直到19世纪前夕才逐渐成形,早期曾经有女子演出的歌舞伎,但因为流于城市寻欢作乐的场所,而遭到禁止,直到今天见仍然以男演员扮演所有的角色。歌舞伎吸收了能剧和木偶剧一些特质,而成为一种歌唱、对白、器乐和舞蹈融为一体的戏剧形式。歌舞伎的音乐由一些单独的作品组合而成,并不完全出于同1个作家,独唱者是以长歌或者是吟诵的方式来演唱,独唱由乐队伴奏而主要的乐器是3味线。

日本的乐器及其相关的音乐

日本的主要乐器,大多源自于中国,但经过日本化以后,具有日本的特殊风格

尺八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因为普通尺八长约一尺八寸,故名“尺八”。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是六孔的,但中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五孔尺八。据说现在的尺八觉心禅僧在宋朝留学时和所学的曲子一起带回的,这就成了所谓的普化尺八的起源。目前的尺八除了五孔更有七孔和九孔的。就专家而言,七孔尺八使用最为广泛。各种长短的尺八,演奏中,通常根据不同音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管身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盛唐时期,尺八在乐制、乐府和宫廷乐舞中,一直是重要的乐器。宋代以后,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它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尺八的形状和箫相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制成,全长60厘米左右,吹呐径2厘米。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已不限长短了,一般多为3节(竹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可用于独奏、重奏或参加乐队合奏,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琴等合作。

尺八的历史渊源

在东汉时期,竖篴已流传于民间。到了隋代,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广泛用于宫廷乐舞。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旸《乐书》有所记述。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后来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渐少使用。尺八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福建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尺八,其他还有二弦、三弦和唢呐等),并吸收了笛子的一些演奏技巧。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王大浩研制成低音尺八。长82厘米、内径3.4厘米。管上端加贴塑料片,并将第五孔移至管侧由小指控制。音色浑厚饱满。

尺八在海外的传播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据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

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奏“尺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八”的祖庭。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风琴等合作。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日本的尺八音乐大致分为: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三曲尺八、民谣尺八、现代尺八。其中古代尺八流行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至今只有乐器还在正苍院遗存,音乐状况已不明晰。一节切尺八虽有乐谱残存,但在江户时代其演奏技艺就已经失传。目前所谓的尺八,一般都是指普化尺八和三曲尺八,前者以宗教音乐为主体,以独奏为原则,后者是艺术音乐,由尺八、筝与三线一起合奏居多。而民谣尺八,其乐器与普化尺八相同,作为尺八乐的独立种类,是用尺八来吹奏民歌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伴奏和前奏。

同样是源自于中国的乐器,长1点8公尺13条琴弦,8世纪初,中国唐代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先后演变为乐筝、筑筝、俗筝等日本传统乐器。三者构造基本相同:桐木制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13根,每根弦用1柱支撑。弦名从远至近分别称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斗、为、巾。琴身笔直。自古将筝比作“龙”,并依此为各部件命名。日本人把筝称为“koto”,我国古筝演奏家曹正教授认为“koto”可能是筝的两种主要指法“勾”和“托”的音译。乐筝又名雅乐筝,曾在宫廷贵族间流行,迄今仍在雅乐的管弦乐合奏曲中使用。现在常用的调弦法尚有双调、大食调、平调、黄钟调、盘涉调共6种。筑筝又名筑紫筝,16世纪末主要作为歌曲伴奏乐器,现已趋于消亡。16世纪后期,有人创作了一种主要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形式,称为“地歌”。由于“地歌”中的长歌不用三味线而只用筝伴奏,所以也被称为筝乐的一种。筝除独奏之外,还经常和三味线、尺八合奏,这种合奏形式日本人称为“三曲”。俗筝始于17世纪,盲人八桥检校(1614-1685)在江户(现在的东京)习得筑紫流筝曲后,到京都将其改编增补,并作筝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为俗筝及其筝曲的创始人。他创作的《六段》等筝曲至今仍在演奏。筝的传统演奏方法是右手拇、食、中指套上义甲弹拨,左手按弦。1921年宫城道雄创制17弦筝,已被广泛采用。俗筝演奏的筝曲多为声乐曲,也有据传为八桥检校所作的《六段》等器乐曲。宫城道雄创作的筝与尺八的二重奏曲《春之海》,成为现代名曲。20世纪60年代后,三木稔等作曲家为俗筝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筝曲。现代筝不仅有17弦更有15弦、18弦、20弦、25弦乃至30弦1969年野坂惠子在三木稔的协力下,制成20弦的筝。两年后弦数定为21弦,但名称还是20弦筝。此后20弦筝逐渐成为当代筝的典型,而且由于中国首先把20弦筝做为了主流,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考虑到作品间的国际交流,三木稔认为,今后20弦筝将成为国际的基本形式。

3味线

3味线是日本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16世纪从琉球岛传入,他的祖先是中国的3弦,顾名思义是有3条弦,不同的是共鸣箱使用猫皮或狗皮而不是蛇皮,演奏的时候使用拨子,由于3味线具有强而有力的表达能力,1是戏剧音乐主要的乐器,不论是木偶剧、歌舞伎都有使用,3味线在18和19世纪成为艺妓的典型乐器,艺妓用3味线伴奏其短小的艺术歌曲-称为短歌kouta 。

日本的宗教音乐

神道教音乐

日本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宗教-神道教是对鬼神和祖先的崇拜,任何1个村庄和城市都设有神社,他没有固定的礼拜,通常也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在各种祝福消灾而举行的仪式上,仪式的音乐丰富多采,当然在神道教与佛教紧密结合的日本,很难区分两者的差别。神道教节日matsuri都要以礼神乐为点缀,这些日子都是民间的节日,包括庆祝新年,立春、仲夏和秋冬两季的庆典,这些庆典音乐通常为3名鼓手和1名笛手担任。

日本的民俗音乐

日本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非常丰富,在各岛之间都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风格,比较古老的民间歌谣主要在某些固定的职业团体被视为了劳动歌曲和职业性的歌曲,大多以齐唱的方式,到了19世纪,3味线被用于民间歌曲,一些以爱情和社会为题材的新民歌才由短歌体裁中发展出来,传统民歌每一段有4行,其中前3行每行7个音节,最后一行为5个音节,用3味线伴奏。

此外民间木偶剧在19世纪起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由业余流动的木偶表演者演出的木偶剧通常在露天场地表演,主要是在节日中演出,有时候也在平时演出,和台湾的木偶戏(布袋戏)十分雷同。

流行音乐

日本由于西化的很早,受西方影响的流行音乐历史较早,有些甚至影响台湾早期光复前后的音乐

日本音乐有哪些特点

日本音乐有哪些特点 日本的音乐想必大家伙都喜欢,日本的国歌樱花,滨崎步、玉置成实,许多耳熟能详的日本歌手的名曲也萦绕在脑海里,那么日本音乐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一起来跟着来看看吧。 词章的表现形式在日本音乐中,词章所占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日本音乐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习惯将音乐分为歌唱式和说唱式的。然而,尽管这两者演唱风格迥异的方式,词章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种唱法的区分事实上本身就在于词章唱法的差别。由此可见,词章对于日本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仔细去观察日本音乐,我们可以发现,词章这一概念,几乎渗透于所有的传统音乐当中,可以说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了日本人的意识当中。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日本音乐形式都遵循着这一分法,例如雅乐的管弦演奏。音乐雅乐的管弦演奏虽然是雅乐的形式之一,但是只有乐器的演奏,少了人声的加盟,理所当然也就没有了词章的分类唱法了。也有一些其他的音乐并没用到词章。 如今为音乐界所熟知的日本雅乐,其起源是来自于传入朝鲜的中国古代舞蹈。显而易见的是,它再传入日本之后发生了一些与日本的音乐风格和文化风格相融合的变化。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雅乐作为外来文化本来是属于纯乐器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但是在平安时代的日本化过程中一部分乐曲被添加了歌词,使之成为可以被歌唱的音

乐。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词章对于日本音乐的影响是渗透于各个方面的,更加印证了它在日本音乐中的重要性。 浓郁的“尚古”精神在欣赏日本传统音乐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其间表露出来的“尚古”风味,甚至从日本的现代音乐也能窥视一些端倪。例如,日本当代流行乐团“凛”的音乐风格中就有着浓厚的尚古风味。当然,说到音乐之中的“尚古”精神,在东方的音乐文化中也可说是一个普遍的共同特征。不论是中国的传统音乐,还是韩国的传统音乐,都是“尚古”精神的典范。 但是,“尚古”精神在日本音乐中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独特的成型历程。在日本,音乐的发展的变化与历史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可以说是相对稳定的,换言之,在朝代更迭的时候一些原有的音乐形式能够较好的保留下来。在西方,一种新形式的音乐的兴起,原来的音乐风格就会迅速的冷却,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习惯将西洋音乐划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几个历史阶段了。 事实上,日本音乐之所以形成这一独特的发展态势,与日本的政治特征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政治和文化同为上层建筑,而政治又是往往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日本音乐主要还是为日本贵族所服务的。比如,雅乐是贵族阶级的音乐,能乐是武士阶级的音乐,三味线则兴盛与民间。特定的音乐与特定的阶级紧密相连接。并且日本的音乐传统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和日本的政治天皇制也是颇有渊源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音乐的“尚古”精神与日本的政治特征

日本留学必看之日本音乐专业

日本留学必看之日本音乐专业 在许多日本本土电视电影,甚至好莱坞及其它全球影视剧中都能清晰的辨明那优雅、温婉、古典的日本曲调。韩日联合交流会日本部从事过音乐专业的老师认为,日本音乐有着相当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有着在亚洲国家里较为完善的发展历史,并且日本音乐教育也吸收了欧美现代音乐教育的诸多特色,是东西方音乐实现交融的成功典型教育案例。 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打破了长期闭关锁国的禁锢,以教育为先端,在各个领域里变革图新、大胆向西方学习,很快跨入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它的现代音乐教育首先是从在新型学校里开设唱歌课开始的。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步普及的基础上,明治20年(1887年)东京音乐学校成立,成为日本第一所专业音乐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9年,日本教育体制改革,原来的东京音乐学校和东京美术学校合并,升格为东京艺术大学,成为日本唯一的国立艺术大学。 随后,其他一些都立、市立和私立的音乐学校也相继升格为音乐大学,各种类型的高等音乐学校普遍建立,日本的专业音乐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格局。从体制上说,日本的专业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大学为中心,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 音乐大学相当于我国的音乐学院,四年制,另有少数短期音乐大学为二年制。一般都设有作曲、乐理(相当于音乐学)、声乐和器乐学部或学科(相当于系)。部分学校设有指挥和音乐教育学部或学科。 只有东京艺术大学音乐部设有邦乐学科,专门培养日本民族音乐的演奏和教学人才。音乐大学毕业授予学士学位。 日本比较有名的音乐大学首推东京艺术大学,无论从办学历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由于它是国立大学,学费比私立音乐大学低得多,报考人数多、竞争率高、学生的质量相对来说也比较高、比较整齐。 桐朋学园音乐部以培养演奏人才而闻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在桐朋接受指挥的基础教育之后转赴欧美深造的。 国立音乐大学和武藏野音乐大学是两所齐名的历史比较悠久、办学经验比较丰富、规模也比较大的私立音乐大学。 此外,东京地区还有东京音乐大学、东邦音乐大学、东京学艺大学音乐部、上野音乐大学、昭和音乐大学;外地有大阪音乐大学、大阪艺术大学、京都艺术大学、爱知艺术大学、广岛伊丽莎白音乐大学等音乐大学。 部分音乐大学之上设有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研究生部),一般为二年制,授予修士学位

日本音乐鉴赏论文

日本音乐鉴赏论文 日本民族音乐的概况 日本的民族音乐系统称为邦乐,它的种类和体裁繁多。都市传统音乐是近代日本音乐的主流,我们在观看日本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会听到一种具有独特东洋韵味的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我国和日本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音乐文化的交流,我国在隋唐传入日本的乐器及曲谱同样对日本形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应该算筝和琴。十三弦的筝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一并流传过去的还有民间的许多筝独奏曲,这些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琴乐。日本与国外的音乐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急速汲取欧美音乐文化,日本音乐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从而形成延续至今的“邦乐”(传统音乐)与“洋乐”并存的局面。 日本民族音乐的风格 基本特征日本传统音乐的显著特点是声乐曲占绝大多数,并且多数跟戏剧等其他艺术结合在一起。歌声优美、音乐华丽、节奏性强。 都市传统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味儿旋律的基础:都节音阶它虽然也是一种5 声音阶,但与中国和东方许多民族常用的无半音5 声音阶不同,包含了两个小2 度(半音)音程,这种特殊的5 声音阶便成为构成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日本音乐风格的最基本要素。日本音乐的曲调常用do、mi、fa、ra、xi五音,而中国民乐则常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充满了富丽堂皇之感,而日本民族音乐则蕴含了浓浓的物伤情结。《春痕》这首日本歌曲就洋溢着这样一种凄美的情调。虽然它并非日本传统五音所作,但在唱法上颇像古老的和歌,所以依然流露出地道的日本风格实上,在那个武士专权的年代,男人女人们用别在腰间的利剑和色彩绚烂的和服演出着浮世绘上的美丽画面。男人们的生命犹如樱花般绚丽,他们绽放得那样精彩,但却随时要准备为武士道精神而献身。女人们则是寻找樱树庇护的人,她们的美德是羞涩和服从,非常内敛,但却忠诚。但就是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类,却是彼此照应,互相思念着的。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民谣音阶它分布于日本本土的广大地区,《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著名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 节奏方面分为固定节拍的节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节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独特性,并且重视音色的细微变化。日本民谣按节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节奏,民谣几乎都是2 拍子的,与中国民歌相似,但日本民谣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弱拍起唱的,两拍子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个动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另一类是自由节奏的民谣,没有固定的节奏循环,各个音的长短和各个乐句的长度都可以自由处理,它们往往有丰富的装饰音和长的拖腔,曲终时以旋律下行轻轻地结束,给人以终止感。 日本民族音乐的种类 在日本的音乐中影响范围较大最具代表性的三类,都市传统音乐,宫廷雅乐和民谣,前两类属古典音乐,后一类属民间音乐。 (一)都市传统音乐 都市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

三十年台湾香港流行音乐感想

祝帅:两岸三地的歌课后感想祝帅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歌曲文化感悟课,感受很是深刻,当祝老师娓娓道来他的当年听这些三十年来的流行音乐的个人感悟和对其中所代表的文化的解读时,就更加吸引我了。 通过祝老师对三十年来流行音乐的变化的阐述,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文化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唱自己的歌”活动还表现了不仅仅是台湾人民的对自己的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自我认同的追求,还体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潮流,那就是表现自我,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 其中给我印象很是深刻的一点就是祝老师经常提起一句话,就是这个不是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歌曲,所以我在推荐列表里没有列出来。这一段话给我一点启发,就是不论是歌曲创作还是科技创作,不管是文学还是纯科学的事物,当一个以创新为特点的事物被精心创造出来,有很大的可能被人珍视。而仅仅是对外国的现有事物进行表观性改造,不一定能出现好的作品(当然好的作品还是有的,不能以偏概全)。 还有祝老师不仅是想我们提及流行歌曲文化,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市场化的包装给艺术界带来的危害,其中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一点说,台湾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确实在我们华语音乐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改革的先行者形象,但是在这五六年以来,台湾的流行音乐有着过于娱乐化的倾向,这导致了台湾音乐的停滞不前和一些真正的音乐难以重现,给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台湾的流行音乐前景堪忧。这个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当一件事物被娱乐话过分包装以后,就失去了他原来的风采,也丧失了原来的质朴。而脱离了本真的思想感情的音乐必然会被腐蚀。 其中对“风告诉我”感受很深。歌词如下。 风告诉我 风告诉我春悄悄走 海鸥飞了好远好远 没有人问他从哪里来 蓝天里有多少白云 没有人问他何处去 风告诉我春悄悄走 也许你要说声再见 勿忘我在故乡等着你 如果你在遥远的地方 如果你在遥远的地方 想起我请你呼唤我 小燕儿飞呀飞 可知我深情 告诉我快告诉我 他是否曾在夕阳下 他是否曾在月亮下想念我 故乡的风很是好,所以把歌词抄了下来。 故乡的风歌词 南方故乡吹来的风 带着潮水的呼唤

日本音乐类院校

日本音乐类院校 众所周知,日本在音乐领域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发达的音乐产业,日本是世界音乐的重要市场,也是亚洲地区音乐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无论是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新世纪音乐,日本都拥有世界级水平的大师。并且这些丰富的细分领域,都能在日本国内拥有稳定的听众群体,音乐市场几乎没有盗版现象,这些都为支持不同门类的音乐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例如歌舞伎巨匠坂东玉三郎 流行教父小室哲哉 新世纪代表喜多郎,所创作的乐曲《丝绸之路》风靡全球整整20年。多次入围格莱美奖在2001年凭'思慕'(Thinking of You)获得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奖。更有我们所熟知的久石让,天空之城和龙猫的配乐,仿佛在我们的耳边响起。坂本龙一团伊玖磨坂本龙一松野迅黑坂洋介菅野洋子横山菁儿吉冈茂美佐佐木功也小野丽莎 Kitaro 鸟山雄司岩

代太郎木大介武满彻小泽征尔这些音乐家都在肯定这日本在音乐方面的造诣。而日本孕育这些音乐家的大学也是留学生们心目中的音乐殿堂。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日本有哪些音乐类大学。 S東京芸術大学(国立) 是日本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艺术类高等学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艺术类国立大学,在日本国内被一致公认为日本最高的艺术家培养学府。知名校友李叔同、平山郁夫、坂本龙一等。修士专业有声乐,作曲,钢琴,弦乐器,指挥,音乐学,日本音乐,音乐文化学研究 準S国立音乐大学(私立) 这是日本第一的高等音乐教育机关,著名的校友久石让、佐藤胜、麻由子、希竹内、忍佐藤。修士课程有:声楽専攻、器楽専攻、作曲専攻、音楽学専攻、音楽教育学専攻,作 曲专业最强。 準S東京音楽大学(私立) 日本最古老的私人音乐学院。修士课程修士课程:器乐专业、声乐专业、作曲指挥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音乐表演最强,尤其是钢琴演奏,私立大学最高点。

浅论日本音乐发展

浅论日本音乐 园林151朱怀真 摘要:日本早已有自己的歌谣、舞蹈和乐器。日本的传统音乐被称为邦乐,其种类、体裁和表现形 式纷繁众多,且极大的表现为自然美、朴素美以及少装饰的音乐性格,并且从作品内容上看,多与大 自然相关联。器乐的演奏也表现为突出的压弦、滑奏的特点。而日本音乐的发展多以外来引进、融合 为主要原因。从隋唐时期开始,以明治维新和二战为节点,日本音乐的特征特性截然不同。战后爵士 乐、流行乐的发展也更使日本音乐成为多元而突出的音乐体系。 关键词:邦乐、自然、引进与融合 日本自古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小到大,日本这个国家对我而言既不陌生又暧昧不清。是因为喜爱音乐才会接触到日本的音乐领域,也是大学之后报名日语二专才更对日本音乐怀有不凡的兴趣。但如今的日本音乐虽冠以流行的外表,总能给我以微妙不可言喻的特别感觉,故选择日本音乐为我的主要探寻中心。 本论文以几种日本音乐形式的简要概括为主要内容进行论述。 1.传统音乐 总的说来,日本的传统音乐被称为邦乐,其种类和体裁纷繁众多,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占绝对优势。可分为歌唱和说唱两大类。歌唱包括长呗、地歌、端呗、小歌等;说唱分为净琉璃和非净琉璃两大部分。净琉璃包括:古净琉璃、义大夫节、丰后节等。非净琉璃包括:平曲、说经、祭文、琵琶乐、浪曲等。 1.1歌垣和嬥歌 日本早已经有自己的音乐文化。虽然早期的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音乐未传下来,但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谣、舞蹈和乐器。 进入农耕社会之后,最早有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和嬥歌(语义都为歌的对唱)以及巫女的音乐舞蹈。 ·歌垣:汉制词,对歌的场地命名; 当时日本的青年男女以结婚、恋爱为目的。 (1)原型“歌垣”上的对歌是男女之间的即兴唱和,因此,需要一定的音节数和相对固定的旋律,这同时也确保了“歌垣”这一民间文化的根基不会丢失。在此基础上,“歌垣”上对歌的核心在于歌词的表达,即对唱的人根据现场的情况作即兴发挥。这里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歌”的技巧。包括对一首歌的句数、音节数、押韵等的把握,以及歌词的内容的构成、临机应变和掌控现场对歌走势的能力。 ·嬥歌:和制词,从歌舞形式命名。 乐器上,古代和琴张5弦比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为圆筒形。铃有金属制、陶制和木制。铃在当时既作为乐器,也作为装饰品使用。 铎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公元前已输入青铜器,并出现铜铎。铜铎的形状与中国的钟、

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ppt

?.他包括所有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它是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的. ?19世纪随着欧美国家工业文明的兴起,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构成早期的产业工人,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于劳工阶、中下层市民中的新兴文化形式.就是早期的流行音乐.在当时,反映怀念故乡,眷念乡村生活的音乐题材,正好表达了那些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陌生环境求生存人们的心里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 六[3] 张惟楚

? 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 他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又称“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一样,是一种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流行音乐”并不等于“流行的音乐”、“通俗的音乐”.“流行”、“通俗”只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的特征. ?例如:贝多芬的《致艾丽丝》世界流行,但它属于“古典音乐”,而非“流行音乐”;爵士乐在中国并不很流行,但它却是“流行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支系. ?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三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以至于有时候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同时在产生的时间上、传承及社会存在的方式上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 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严华、姚敏、张翠红、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黄飞然、黄源尹、吴莺音、欧阳飞莺、梁萍、逸敏、屈云云、金溢、白云、邓白英、佩妮、张伊雯、韩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严华、李厚襄、严折西、严个凡、梁乐音、陈瑞祯、刘如曾、严工上、刘雪庵、贺绿汀、张簧、张昊等. ?词作家有吴村、陈栋荪、李隽青、范烟桥、田

日本音乐

日本的乐器形态及其演奏也充分反映出日本传统音乐注重音色的微妙差异。与世界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乐器也可以大致分为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小鼓是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日本是一个鼓乐文化和鼓乐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国家,鼓乐传统由来已久。不同地区的鼓乐,自然有着彼此相异的艺术内涵。流行在八丈岛上的鼓乐被称作“八丈太鼓”。最早的八丈太鼓音乐是用在祭拜仪式上的。现在,八丈太鼓也成为在丰收节日和欢迎贵宾的仪式上演奏的乐器。 Sakuhachi、koto、Shamisen、Biwa是日本最主要的传统乐器, Sakuhachi(尺八)是以竹管制成的竖吹类乐器、有五个按孔,尺八在德川时代被一群僧侣广泛吹奏,吹奏尺八要与禅宗的精神结合,以达到顿悟的效果,此称为吹禅。因此在吹奏的过程中,无论是吸气或是吹气而使音通过乐器释放,都要用最大的精神去诠释。 Koto是一种十三弦的大型筝,演奏以跪坐的方式用右手的前三指演奏,而琴体平卧在演奏者前面。 Shamisen是同源於班祖琴的三弦乐器,以大的龟壳类弹片演奏,其演奏与日本传统歌舞伎kabuti有相关连,其题材曲自於日本将户时代的传统民谣Nagauta的一部分乐段,所以演奏时间都不长,大约只有两分半钟。 Biwa是日本的琵琶,其有五条弦以木头制的拨弦片拨弦发音,OgiNoMato(TheFoldingFanasaTarget)是Biwa的独奏曲,其全长有十分三十九秒,其非常具有音乐风格和特色,乐曲的起源与一种有关於传说故事的扇子舞有密切关系。 三弦琴与琴拨 三弦琴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进行乐奏,它用于歌舞伎、文乐以及其它各种演艺。琴长约100公分。 不熟悉日本的传统音乐的人也许会觉得所有身着和服的演奏者用三弦琴或箫等乐器奏出的每首乐曲都大同小异。实际上,日本的传统音乐分类很细,有50个,也有人说有80个不同类型。其中纯粹由乐器演奏的种类只是极小部分,而绝大多数都是歌唱与乐奏的组合。并且,歌唱大部分都是单旋律(独唱或齐唱),而伴奏大部分都只有一种乐器。 日本传统音乐根据歌唱的发声法、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是否相同为基准而分门别类。例如「义太夫曲」、「常盘津曲」、「三弦曲」(即长歌)等,它们都是歌唱与三弦琴伴奏的组合,而如果在唱声或乐器两方面,即使只有一方面音色不同,则就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音乐。也就是说,每个类型都有其规定的唱声和乐器的音色。 不过,无论是唱声还是乐器,其音色的差异有很多是非常微妙的,只有专家才能听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日本的传统音乐却是非常注重这些音色的微妙差异,并非常小心地不使这些音色混同起来或是融合在一起,可以说,这也是日本传统音乐分类甚细的原因之一。 日本的乐器形态及其演奏也充分反映出日本传统音乐注重音色的微妙差异。与世界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乐器也可以大致分为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小鼓是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在日本,多数的鼓是用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小鼓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根据鼓声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保持鼓皮的潮湿度。

透过日本传统音乐观中日音乐文化交流

透过日本传统音乐观中日音乐文化交流 李姝 中日文化交流在唐代达到高峰。唐代中日音乐交流为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范本。 一、唐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日语中“音乐”一词来源于中国。包括音乐在内的中日两国文化具有明显的共通性。通过“遣唐使”制度,日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带回本国,促成了日本文学、绘画、音乐、建筑、医学等领域的综合发展和并行生长,为音乐艺术的本土化历程创造了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空间,确立了文化形态互动转化的全景式的文化生态氛围。 然而,日本传统音乐的疏离感和被日渐冷落,在另外一个层面恰恰使它成为了救星。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音乐世界,一些未受“侵犯”的“另类”音乐反倒开始具有吸引力。从总体上看,日本音乐的历史处于外国音乐的引进—— —外国音乐的日本化—— —日本民族音乐的兴盛—— —外国音乐引进过程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日本音乐的历史其实就是国际音乐时代与民族音乐时代交替、反复的历史。 在中国宫廷演出的、以燕乐为核心音乐,经过加工构成了日本雅乐的主体。中日文化交流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高峰,这固然是两国间长期经济和文化往来的必然结果,但也和中日两国关系和睦,两国同处于统一、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有深刻的关联。这一时期两国国内都处在相对和平繁荣的阶段,在对外关系方面形成了和谐、积极、自主的文化交流氛围,这使得两国文化呈现为一种健康蓬勃的气象,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并深刻影响于中日音乐的交流与互动。 对日本而言,唐朝时期的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异质文化,在传入本国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冲击、碰撞、吸纳和理性的融合,在日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作用下,最终成为具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特质、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风景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朝中日音乐交流的历史是中国音乐的国际化和日本音乐本土化互相交织的行程。唐朝音乐文化以兼容世界的胸襟建造了民族化的艺术圣殿,日本同样以融合唐代音乐艺术、并使其本土化、民族化的远见创立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点。日本仿照中国宫廷管理模式建立音乐管理机构,创设了格局宏大、系统完备的音乐体制。这一由政府推动的规模化行为改变了日本音乐的面貌。中日两国的文化先驱以独辟蹊径的智慧交往融合、取长补短,并以文化的互动形成了别开生面的独特风貌。 中日音乐进行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内在动因是中日族群和文化形态明显的共通性。唐代的中国一向将对外文化交流视为一种四海升平的和平景象,其着眼点在于对国力强盛的自我确认以及通过推动地区和平稳定进而达到王朝稳定传承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对于来自中国唐代的音乐艺术出自一种政治上的崇敬,但就其实质而言,日本所从事的文化交流背后还存有深层次的地区宗主意识和民族自强动机。对于中日音乐文化的交流,日本皇室的目的无疑也是为了显示其作为文化大国的一种象征,同时,对地方豪族要展示出以天皇为中心的大和朝廷优越性与权威性的一种手段。日本虽然引进了儒家的礼乐思想,但是并未引进纯粹的儒家礼乐,而是引进了唐代堪称“国际音乐”的“燕乐”,这也许意味着要与中国礼教有所区别的深层动机。 唐代中日音乐交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文化艺术交流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抗衡与博弈。中日音乐交流也正是这样,无论就两国的音乐主从地位还是就音乐形态、容量对比而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都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它们对于中国音乐的欣赏往往出于对这个东方大国的敬意;而日本实施音乐交流隐含的动机,则是在东亚地区争取与中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二、中国雅乐与日本雅乐相比较 中国雅乐与日本雅乐虽然使用同一个名称,但是却属于性质迥异的两种音乐形态。中国自周代开始,已经奠定了雅乐的根基,并专门在祭祀先祖与宫廷典礼中进行演奏。到了隋、唐时代, 摘要:中日文化交流在唐代达到高峰。唐代中日音乐交流为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范本。本文透过日本传统音乐的历史,揭示了中日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并就中国与日本音乐文化的异同关系,做了音乐形态方面的比较和梳理。 关键词:日本传统音乐文化交流本土化 艺术论坛

流行音乐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资料全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教案 静宁二中王倩 一、导入 如今电子科技遍布全球,信息的传递也是飞快,相对来讲,对音乐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接下里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2、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世界流行音乐的展史 课前流行音乐是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希腊、罗马帝国城市中的游吟歌手,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还是倾向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 在19世纪上半叶,流行音乐尚未形成独立的体裁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通俗化的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的民间音乐。前者是将古典音乐中的一些篇幅短小、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的小品或选段加以改编,使之变得简单,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其为更多的人接受。19世纪中出版的许多根据歌剧和交响乐的片段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乐谱就是供广大市民家庭在茶余饭后消遣用的。后者是将质朴单

纯的民间音乐用现代音乐手段加以美化包装,削弱地方色彩,使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流行。如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丹尼男孩)和《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19世纪中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后,在欧美各国广为传唱。即便到了今天,这种通俗化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民间音乐依然在流行音乐(尤其是器乐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20世纪后,流行音乐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体裁形式,如爵士乐、摇滚乐、“叮砰巷”风格的流行曲等,开始了独立发展的新时期。然而此时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层次和深度上比19世纪更甚。“乡村与西部”(Country and Western)音乐原是一种典型的处于原始状态的美国民间音乐。20年代后,经过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等媒介的发掘推广,很快进入了流行音乐领域,成了美国流行音乐中的一处重要分支。在60年代中美国的“民谣复兴运动”、8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潮流乃至中国的“西北风”中都可以看到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还有些民间音乐则与流行音乐完全融和为一体了。像拉美的一些舞蹈音乐(如:控戈、伦巴和桑巴等)就很难确定其窨应归属于民间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的范畴。 本世纪20年代初,以格什温的《布鲁斯狂想曲》为代表的美国“交响爵士”(Symphonic Jazz)运动试图将爵士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1. 音高与音阶 基于中国音乐的3分损益理论系统,日本音乐将1个8度分成12个半音,而西洋的平均律系统,也对现在的演奏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各种类型的音乐和乐器,并不是使用统一的音高与音阶型式,在koto与3位线音乐中,主要是用阴与阳两种5声音阶,前者为D, Eb, G, A, Bb,后者为D, E, G, A, B, 2. 音色 日本人对于音乐的品味,喜好较广泛的音色变化,尤其在音乐中,对于许多没有特定音高的音色非常重视,例如在吹奏尺八的时候,开始的气音,代表着风吹树叶摇曳的声音,非常的考究。 3. 旋律和声 日本的旋律种类繁多,十分难以归纳,一般而言,常常会对短小的动机反复,乐曲结束的乐段,常常是重复开始的乐段,某些特定的动机,在其戏剧音乐中,会代表特定的角色、意义或气氛,这一点与19世纪西方华格纳的乐剧所使用的主导动机雷同。在大多数的声乐当中,有10分浓厚的装饰音!此外日本音乐旋律喜欢使用4度,也是常见的特色,不同乐器合奏合唱是以异音齐奏的方式。 4. 形式 最常见的日本音乐形式有类似于中国的序-破-急3个步骤,叙指的是乐曲开始的乐段,接下来的破,速度逐渐增加,急乐曲的速度达到最高点,只有在终了前才将速度慢下来。 皇室宫廷音乐-雅乐 日本的雅乐主要源自于中国唐代的宫廷音乐,在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基本上就是1个唐化运动,日本与中国的积极交流,中国的音乐家被编入日本的宫廷音乐机构之中,从此唐代的音乐成为日本宫廷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9世纪末期,开始有了左方乐和右方乐的区分,左方乐是唐乐使用笙、琵琶、koto和圆柱状的羯鼓,右方乐是高丽乐,不使用弦乐。 12世纪时,大名(贵族)和其中间所选出来的将军,把日本变成了1个封建国家,这时雅乐就逐渐失去了他的重要性,由于雅乐过分要求与天皇的宫廷典礼相一致,自然没有办法得到武士和将军的认同,到了19世纪初,许多雅乐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宁可改行从事市民阶级的的音乐舞蹈职业,雅乐在宫廷音乐极盛的奈良时期拥有数百名的音乐家和舞蹈家,但到了这个时候以缩减成规模很小的乐队了。 当明治天皇与1868年重新恢复王权,他也努力恢复具有庄严形式的古老宫廷典礼音乐,并为雅乐设立了皇室宫廷专属,1894年甚至在巴黎博览会中,展出1套完整的雅乐资料、乐器、表演服装及其它有关记载。 武士的乐剧-能剧 能剧是日本独有的音乐戏剧,它是1种由吟诵, 歌唱, 舞蹈和乐器演奏组成的戏剧。在六百多年前镰仓时期(宋朝)由具有民间特点的传统因素所构成,能剧的构成开始与两种基本的戏剧:散乐、田乐,前者是1种杂技和滑稽表演的组合,由印度传到中国再传到日本的,后者乃是1种出于本土的滑稽舞剧。 能剧的内容包含了3个部分:utai-具有节奏吟诵般的演唱;mai-具有艺术风格的舞蹈;hayashi-音乐,指的是由乐队演奏的器乐。与西方戏剧相比较,能剧是非常短小的,1个晚上的表演通常包含了5个作品,能剧的乐队很小,笛子是唯一的旋律乐器,更重要的是有3种鼓:太鼓、大鼓、小鼓。

谈日本古典音乐

谈日本古典音乐 相信大家听过很多著名且耳熟能详的音乐:比如《神雕侠侣》中的《英雄的黎明》——日本横山菁儿作品,大气而又磅礴;《鹿鼎记》中曾柔出场时吹的婉转而又多情的音乐《故乡的原风景》——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的曲目;风靡全球整整二十年的《丝绸之路》——日本著名音乐家喜多郎的作品;《让子弹飞》开场音乐《太阳照常升起》——日本动画著名配乐人久石让作品,天龙八部描写萧峰音乐《Ashitaka Sekki》——久石让作品《幽灵公主》开场音乐。 这些音乐非常之动人,乍听起来像是中国人创作出来的一样。这里我要说的是《丝绸之路》这部作品,喜多郎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来过中国,仅凭看电视画面,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文化的理解,做出来长达7个小时的作品,并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可见他音乐功底的深厚,和文化底蕴的充实,他一直说,”中国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日本陶笛音乐人宗次郎,跟许多有个性的音乐家一样,留着一头长发,眼神中充满了宁静的色彩,固执而又坚韧,这跟他多年来制作陶笛有关。十几年中,在一个小村子里,自己筑窑,制作了一万多只陶笛,而他用的只不过是其中的十几只而已,而吹奏《故乡原风景》则是这一万多只陶笛中音色最好的一只。凡事就怕认真,十几年如一日的对陶笛的钟爱,成就了宗次郎。《故乡原风景》是宗次郎所作,自己的作品,自己制作的乐器,自己吹奏,所以我们才会对曾柔出场时感到如此的感动,真诚的表达了初恋的曾柔对韦小宝的思念之情,

并且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心里,这种感觉如此深刻,音乐中包含的深意,无穷无尽,连绵不绝。 说实话,我很讨厌日本人,他们的那种固执,认真,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没有自己的生活,更使我不能接受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压力太大,有时候我就会想,这些音乐家如果是中国人,那就完美了。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他们是日本人。 日本人做音乐也是一样,一丝不苟,从他们的音乐生涯中可见一斑。在大的CD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日本人做的音乐,一般的进口古典音乐CD,美国产的卖100元,而日本产的要卖到400-500元,可见音乐质量之好,制作水平之高。这是日本人对待音乐的态度。

简述流行音乐发展史

简述流行音乐发展史 摘要:音乐之美,首在意境。意境之美,崇高第一,童真第二,高贵第三,奋发第四,深情第五,豪放第六,淡雅第七,悲凉第八,绚烂第九,空灵第十,欢娱第十一,哀伤第十二,粗犷第十三,异族情调第十四,描模自然第十五。 关键字:流行音乐;发展史;感想 以前,喜欢听流行音乐,但说不出为什么,也许仅仅是随大众潮流吧,流行什么就喜欢什么。自从选修了《流行音乐解读》这门课后,才知道以前的喜欢是多么肤浅。对音乐的欣赏,不只是听谁的声音有多么的甜美。每一首音乐都有它独特的意境,音乐中的意境之美,要靠心灵去感受;每一首音乐都有各自的故事,等我们去发掘。我们在欣赏当今的流行音乐时,不要忘了去探寻一下它的发展史。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 流行音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美国流行音乐的三个源头分别是黑人音乐、乡村音乐以及丁班巷音乐。其中美国黑人音乐对流行音乐贡献最大,它源自古老的非洲,节奏感、舞蹈感强。 黑人音乐分为劳动音乐、宗教音乐(音乐和舞蹈在宗教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趋于流行化的民间音乐——布鲁斯)二、流行音乐的发展(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 爵士乐 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诞生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洲的新奥尔良。

爵士乐的演变: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比博普→冷爵士→硬博普→自由爵士→融合爵士→酸爵士 “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后来沿着河流到芝加哥。”新奥尔良并不是爵士乐唯一的诞生地,但是新奥尔良绝对可以在爵士乐的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新奥尔良起初为法国殖民地,后成为美国领土的一部分,期间带有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黑人经历了生离死别,所以兴起了送丧铜管乐队,黑人与克里欧人的互动,促使了爵士乐的萌芽。克里欧人所接受的传统欧洲古典乐曲混合了黑人乐手的blues后,成为了新奥尔良街头乐队所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柔和了blues,舞曲,进行曲,赞美诗,流行歌曲,采用了切分音奏法,展现出一种变奏风味。新奥尔良爵士乐团通常为小型乐团,乐器通常是短号,黑管,Sax,长号,大号,大提琴,小提琴,钢琴,鼓等等,往往营造出一种热闹欢快的气氛。实际上这个时期已经具有了爵士的雏形,以后各种不同的爵士流派都是由此发展,所以新奥尔良爵士可以说是爵士乐发展的基石。 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大乐队就是指10人以上的乐队,摇摆风格是一种带有黑人风格的活力爵士乐,这种乐曲最早是纽约舞厅舞客发展出来的。摇摆乐适合跳舞,其节奏和谐,旋律反复,节奏感很强,所以成为歌舞表演的伴奏乐曲。由于摇摆乐每小节4拍,所以又被成为“4拍子爵士”。摇摆乐在1935年到1946年间达到高峰,代表乐队就是“摇摆之王”Benny Goodman。

有多少日本歌曲在中国流行

有多少日本歌曲在中国流行 [1341](2010-05-03) 上海世博会上,上海世博会海外推广形象大使、日本著名歌手谷村新司献上的经典歌曲《星》是中国翻唱最多的日本歌曲。还有许多日本歌曲像日本词汇一样被中国引进、翻唱、盗唱,被中国人当做理所当然的中国歌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中日两国音乐交流日益深化,日本人十分喜爱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歌曲,但是日本流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要远大于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有许多日本歌曲在中国流行。 春秋时,中国乐器就传入日本。从唐代传入的18种75件乐器至今保存在奈良国立博物馆。1978年,邓小平访日,在皇宫丰明殿聆听了中国失传1300多年的唐乐《龟兹乐》。1998年4月,日本雅乐团访华,演奏中国早已不见踪影的唐宋古乐,中国学者用相机对准乐谱一阵猛拍,心情可想而知。 笔者王锦思注意到,到了近现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音乐交流从逆差转向顺差。中国最早接触西方音乐文化从日本开始。清末学堂设“乐歌课”,教材、阿拉伯记谱都从日本传来。沈心工、李叔同等留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组织和团体刊物,并根据在日本流行的欧美歌曲和日本民歌填上新词,编成新歌曲。革命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就是利用1901年日本作曲家小山作之助的《宿舍里的旧吊桶》填上新词而成。 改革开放以来,日本的《四季歌》、《拉网小调》等歌曲深受中国人喜爱。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歌曲是《北国之春》,由井山博作词,远藤实作曲,描写离开农村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出外闯荡,在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乡、慈母和恋人,美得仿佛可以看见北国的色彩和阳光。在中国东北,许多二人转演员都会演唱这首歌曲,甚至用萨克斯演奏《北国之春》,以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功力不凡。 笔者王锦思统计,日本歌曲还被港台重新填词翻唱,风靡华语地区,比如《健康歌》、《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热情的沙漠》,还有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花心》,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实》,刘若英的《后来》、《很爱很爱你》。2006年,花儿乐队演唱的《嘻唰唰》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歌曲,却是抄袭日本的《K2G奔向你》。 上海世博会主题曲《2010等你来》确认是抄袭日本歌星冈本真夜1996年走红的歌曲《不变的你就好》。日本歌手冈本本人淡然处之,表示“对能有机会为全球瞩目的盛事上海世博会提供合作感到很荣幸”。 上海世博会海外推广形象大使、日本著名歌手谷村新司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献上的经典歌曲《星》恐怕是翻唱最多的日本歌曲。 或许缘于对过往的沉醉和迷恋,谷村新司凭借自己的臆想,以中国东北地区的夜色为背景创作出来《星》。谷村本人多次在中国演唱这首歌曲带去他的“星”愿!这首歌还是华人

日本音乐教育体系介绍

日本音乐教育体系介绍 日本音乐教育吸收了欧美现代音乐教育的诸多特色,是东西方音乐实现交融的成功典型教育案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音乐教育体系,供大家参考。 日本音乐大学沿革 从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打破了长期闭关锁国的禁锢,以教育为先端,在各个领域里变革图新、大胆向西方学习,很快跨入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它的现代音乐教育首先是从在新型学校里开设唱歌课开始的。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步普及的基础上,明治20年(1887年)东京音乐学校成立,成为日本第一所专业音乐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9年,日本教育体制改革,原来的东京音乐学校和东京美术学校合并,升格为东京艺术大学,成为日本唯一的国立艺术大学。 随后,其他一些都立、市立和私立的音乐学校也相继升格为音乐大学,各种类型的高等音乐学校普遍建立,日本的专业音乐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格局。 日本音乐大学教学制度 日本的音乐大学普遍采用学分制。他们把学分叫单位。例如国立音乐大学规定,各科学生在学四年中必须取得124单位方可毕业。在这124单位中,一般教育科目须占28单位,基础教育科目8单位,外国语科目12单位,保健体育科目4单位,专门教育科目72单位。1单位(即1学分)的学习时数规定为45学时,即必须在一学期的16周中每周学习3学时才能取得1单位。 从教师的状况来看,日本的音乐大学早已形成一支水平很高,阵容整齐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许多是从欧美学成回国的。他们的专业素质都很好、音乐基本理论与技能、钢琴、外语的程度也都很高,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很密切,常常有人利用假期去国外收集资料或作专题研究。 日本音乐大学的教师分常任与非常任两种。常任为本校教师,非常任为兼课教师。常任教师少。非常任教师多。我所在的国立音乐大学乐理学科共有25名教师,其中常任教师仅7名。常任教师领取固定工资,还有一年发放两次的数额相当高的奖金。当然,他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除教学之外,许多人还要担负学校的教学行政工作。

浅析日本音乐的特点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 ———题名:浅析日本音乐的特征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09工商管理 学号:091434016 姓名: 上课时间:每周周二晚六点半(1到11周) 2012年5月1日

浅析日本音乐的特征 摘要:要对日本音乐进行简明而全面的介绍,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做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化的特殊形态的民族音乐,我们究竟要如何从这些流传了千百来年并且不断的出现各式独特变化的音律中透析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受到日本文化和其他各国文化的影响呢?观点和视角的多维性,将使得结论也变的有所差异。那么,这一看似冗长的工作的最初一步,也许可以先从浅析日本的音乐特征说起。 关键词:日本音乐雅乐传统 前言 要对日本音乐进行简明而全面的介绍,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一点也许之于任何一个民族对我来说们都是艰巨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以怎样的观点去审视日本音乐?主要将视线集中在哪些部分?观点和视角的多样性,将使得结论也变的有所差异。换言之,在介绍日本音乐时选取哪些音乐种类,以何种方式进行介绍,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日本音乐的印象。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必要先搞清楚日本音乐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日本音乐究竟有哪些特征呢? 一、词章的表现形式 在日本音乐中,词章所占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日本音乐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习惯将音乐分为歌唱式和说唱式的。然而,尽管这两者演唱风格迥异的方式,词章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种唱法的区分事实上本身就在于词章唱法的差别。由此可见,词章对于日本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仔细去观察日本音乐,我们可以发现,词章这一概念,几乎渗透于所有的传统音乐当中,可以说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了日本人的意识当中。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日本音乐形式都遵循着这一分法,例如雅乐的管弦演奏。音乐雅乐的管弦演奏虽然是雅乐的形式之一,但是只有乐器的演奏,少了人声的加盟,理所当然也就没有了词章的分类唱法了。也有一些其他的音乐并没用到词章。 我再将视角转向日本的舞蹈。日本舞蹈大多以带歌词的三味线音乐进行伴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 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 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 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